《虚无的十字架》读书笔记

2024-07-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虚无的十字架》读书笔记(精选6篇)

《虚无的十字架》读书笔记 篇1

法律设定的初衷是打击犯罪,发挥惩戒作用,让人不敢去做违法乱纪,伤天害理的事情,否则受到法律的严惩,当然过多的是在肉体上的惩罚,相当肉体被钉上十字架。然而很难评定是否真正取的惩戒效果,以及忽略了对遗族的补偿和关注。

小说通过跨越时空的两个家庭命案满满引开思考和讨论,最终又将两个家庭的命运连接一起,表达自己的观点,文中也明确表达出来。井口纱织和仁科史也年轻时犯下的过错,在以后的日子里背负着“十字架”,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去还债,承受着良心的拷问和精神的枷锁,井口的人生充满坎坷,“连自杀都做不好”,令人唏嘘;仁科从医挽救更多的孩子生命和花惠结婚,完成自我的救赎。虽然没有受到法律的惩罚,但是已经达到惩戒效果。反观杀害中原女儿的凶手,虽判死刑,却是惯犯,受到惩罚,却无效果。而且对于遗族毫无意义…

《虚无的十字架》读书笔记 篇2

一、高中生读书笔记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阅读和写随笔随意性,缺乏一个完整体系。一方面没有专门教材 , 另一方面 教师没有 系统安排。

2.学生不会阅读和写随笔,不知读写什么,怎么读写。教师也没有对其进行指导,教给学生读写内容,读写方法,并进行有效训练。

3.教师未能培养学生读写习惯,读写流于形式。老师只是一味要多读,对学生的随笔也不看,极大地挫伤了学生读、写热情。

二、高中生读书笔记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从教师角度说,学生在读书笔记中反映的问题首先是教师随意化造成。没有具体教材的指导,没有一个详细的教学安排与计划。再加上缺乏有效指导,读书笔记流于形式。每周甚至每月收一次读书笔记,主要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而不是以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提高为目标。从学生角度说,受我国传统普通教育的影响,学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理科学习和外语学习上,没有养成学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很多学生畏惧写作文,就是良好写作习惯的缺乏。平时不多阅读,不去观察,不进行反思,不练笔等等。

三、解决高中生读书笔记中存在的问题的策略

(一) 构建完善的读书笔记训练体系

虽然教材没有给教师有效的指导与安排,但教师自身也不能随之无序随意。读书笔记要结合读书要求,结合必修教材制定好相应计划。这个体系,宏观上要建立三年的读书笔记的读与写安排,同时兼顾到与必修教材形成互为补充的功效;微观上,要具体到每学期、甚至每次写读书笔记怎么安排,读什么,写什么,怎么读,怎么写。

另外,每学期,各年级组围绕三年计划进行具体安排,如一周上一次赏析课,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及如何搜集信息、处理信息;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想象创新的能力等,以小组讨论和教师点拨为主;一月收一次读书笔记,老师总结反馈。这样三年下来,学生不会再对读写抱着畏惧的心态,也能调动起写作热情,不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衰退,写作水平也由最初的模仿、借鉴到最后的运用自如。

(二) 学会阅读,为写随笔做好素材储备

林语堂先生说,读书能“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灵性”。首先,通过赏读,借鉴模仿,学习写作技巧。如鲁迅的论说文,他在《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中,首先从反面论证,而后笔锋一转提出正面观点自信力。接着,又运用比喻论证、举例论证进行论证。分析发现,他的很多文章都采用了这种写法,这样的写法与我们教学中一贯议论文写作 结构模式———提 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相比,共同处结构模式相似。其次,利用品读,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深化自我认识。如李密的《陈情表》,围绕“情”“孝”反复陈述自己家庭的不幸,在上任与留下照顾祖母两难之间反复纠结,最后表白先尽孝后尽忠的意愿,将亲情文章与国家尽忠联系在了一起,更加突出了亲情的伟大。废黜黄州的苏轼,在困顿的处境中、失意中,写下了《赤壁赋》,他随缘自适,善于处穷,还不忘时时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

(三) 指导写随笔,为乐学乐写乐思做好铺垫

阅读中、生活中,面对种种现象和观点,我们不能避免有自己的认识,所以要养成随时写随笔的意识。首先,将书本知识由课内向课外链接 ,如必修一 奥尔多·利奥 波特在《像山那样思考》中揭露出了深深的忧虑意识,让我们不由想到,自私的人类如果以付出生态环境恶化的代价,换取所谓物质文明的进步,结果不仅不能为子孙后代建造美丽家园,反而会留下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最终走向毁灭,我想这是人人都不愿看到的一幕。其次,透过现象看本质,兼顾两面性。对于社会上的种种现象,能透过表面看清实质,看到其具有的两面性,既要看到问题所在,也要看到反映出来的闪光点,态度上要保持既不消极、悲观,更不能骄傲、自满。如汶川大地震、洪水、地沟油、三聚氰胺等事件,既暴露出社会的弊端,管理的不完善,人性的险恶,然而我们也要看到这些事件过程中国人表现出来的众志成城,团结互助,人性的善良。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 篇3

【《虚无的十字架》精选读后感】相关文章:

1.《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200字

2.虚无的狂欢论文

3.包含虚无的成语

4.虚无诗歌

5.虚无的力量诗歌

6.虚无作文300字

7.读《人生十字架》有感作文

8.关于十字架的故事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字 篇4

感叹这位作者把这个题材驾驭得很好。

【死刑存废】在眼下中国的司法学界讨论得轰轰烈烈,随着最高法不断收回死刑核准的权力,死刑谨慎化的趋势愈发明显。

一方面,有佘祥林之类的翻案案件成为废除死刑派(也称【废死派】)的有力论据。

另一方面,【以命偿命】的朴素自然法则以及【不死不足以平民愤】的民间惯性思维,使得死刑作为公权力的最严厉的惩罚形式不可能完全消除。

作者通过小说的不同角色,探讨起是否应当判处嫌疑人死刑的问题,很值得读者深思,究竟死刑对于受害者(及家属)、施暴者、社会民众、国家公器都意味着什么?

作者认为:

对于受害者(及家属)而言,死刑无非是填补其心灵空缺与情感宣泄的一个休息站,死刑不能完全弥补他们所受的伤害,也不能保证他们今后的生活能延着原有的轨道继续前行。但即便明知道是这样,受害者(及家属)除了要求死刑之外,似乎也不能从加害者、社会及国家公器里索取到更多补偿,所以他们无论如何还是会要求死刑。

对于施暴者而言,死刑可能只是一个【明确的生命终结】而已,是他们逃离这个不愿意存活之世界的出口。即便为了减刑需要作出虚假的悔过,他们也有可能基于【太麻烦了】的原因放弃。

对于社会民众而言,针对一个家庭里出现因犯下罪行而受到刑罚的人,那么这个家庭成员在近邻社会的生存会受到极大的排斥,这是社会成员的正常反应。

对于国家公器而言,管理社会秩序是首要任务。针对社会成员不当行为的惩戒,一方面是希望通过此惩戒来改善行为人的行为,另一方面也有警示并教育其他社会成员的作用。

但最新的研究表明,即便是接受了惩戒的社会成员,再犯同样类型错误的机率比普通社会成员更高。

虽然这不能代表惩戒无效或可以取消,也不代表说只要犯罪就要接受死刑。

但着就最终引出了作者想要讨论的问题:

如果死刑都不能让人悔过,那是什么让人反省呢?

作者的答案是:

其实让人为自己行为产生悔意的,其实并非惩戒本身,而在于人是否真正的意识到自己的作为以及后果,并且有直面该后果继续生存下去的勇气。简而言之,也就是古话说的是否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小说里用强烈的对比来体现了这个道理,每一个人物都是那么鲜活与真实,以至于有一部分我都需要暂停阅读,喝杯水喘口气才能继续(也许你读了之后也就知道是哪个部分了)。

至于死刑存废,作者认为只能从最功利的角度出发予以支持:防止犯罪者再次有机会给其他社会人员造成伤害。

我觉得小说很棒,推荐给大家。

★ 生命中的十字架 范文

★ 寓言故事《耶稣受难十字架》

★ 侦探推理故事:血色十字架

★ 俯视虚无的梵音初二作文700字

★ 背负十字架轻松走人生名人故事

★ 读书笔记

★ 精选西游记读书笔记

★ 《养花》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小王子》

《查令十字街84号》读书笔记 篇5

1、女主海伦是个很感性且幽默的人,以写作为生,偏爱英国文学,会执着地想要便宜地读到想读的书,哪怕是给远在英国的马克书店写信;会为拿到镶了金边的古书而高兴;会贪婪地去阅读前人所读过的书;会因为读到有缺章的书本而生气,并向马克抱怨,会在抱怨完后还问一句是想要蛋粉还是蛋;会给因为战后物资匮乏的书店的人寄食物;会因为看到爱情而想要读情诗,怀亚特或琼森。

2、当海伦在地铁上看着自己写的剧本能被相中而情不自禁地笑出声。

3、海伦收到一本初版的书觉得自己这个小小的殿堂不配拥有它,而朋友说如果她是这本书,愿意待在这里时,海伦又自豪地笑了。

4、马克会为了帮海伦找她想要的.书(希望便宜点),去别处豪宅(可能是藏书馆?)找书。

5、店里的小伙伴都为收到海伦的食物而高兴,马克以为自己没有及时回信给海伦而感到抱歉,却不知道其他人早已偷偷回信给了她,特别是西西利小姐给予的回复,大家都对她感谢以及好奇。(Bill拿着肉罐头回家时他的姑妈说不吃美国寄来的,Bill说这是丹麦来的,而后姑妈闻着肉的香气非常开心哈哈)

6、海伦帮忙去照顾新婚夫妇的孩子,听到孩子哭的声音想进去看看,走到门前想起自己手里拿着烟,又笑着走回去把烟掐了。

7、有两个场景非常非常喜欢:当海伦又收到一本伊丽莎白时期的情诗时,她说到:“可惜你们太客气了,将字句写在卡片上而非扉页上,你们全是爱书人,唯恐会减损书的价值,其实你们已经是书的主人,这提升了这本书将来的价值,我喜欢扉页上的字句和页边的笔记,我喜欢翻到别人翻过的书页,阅读前人与我同感兴趣的段落。”

海伦的朋友凯到伦敦时去了马克书店,并在信中写道,“内部有点暗,人未到就会先闻到它的气味,是种很好闻的气味,很难形容,它融合了霉味,灰尘的气味,还混有墙壁和木地板的味道。书架四处都是,向上延伸到天花板,老旧而灰暗,就像吸收多年灰尘的老橡树早已失去原来的颜色,那里卖杂志,摆了长长的一排,上面摆了克鲁·尚,瑞克·汉,以及许多我不太认识的英国旧时插画家的作品。”画面中那个老旧的书店散发出一种神奇的魔力,我非常嫉妒他们能有这么美妙的书店。

8、凯偷偷帮海伦将袜子的礼物放到马克的桌上,没有任何人注意到。

9、马克的妻子诺拉请一位老太太绣了一条桌布做礼物寄给了海伦。

10、海伦和马克各自让对方为自己喜欢的球队祈祷。

11、海伦因为补牙的昂贵费用无法去伦敦,也无法与他们共同见证女王登基,马克收到信时脸上满满的失望。

12、海伦嫉妒朋友凯因为演戏能去伦敦哈哈。

13、海伦和马克最后彼此隔空的对话,仿佛在写回信,长达十年的写信,分享了彼此的生活,人生得一知己,已无遗憾。

《虚无的十字架》读书笔记 篇6

当一个孤独者面对整日混沌空虚的生活而无人倾诉的时候, 他便只能诉诸日记。日记成了这种觉醒者或是世俗眼中的狂人的挚友。他们所承受的虚无和无意义, 只有自己的日记读得懂, 而他们所体悟的虚无并非是无意义, 而是无目的地一种觉醒, 从这一点上看《恶心》同《狂人日记》便是这种孤独虚无心境的有力书写。

罗冈丹在日记中写到“看来这几个星期里发生了变化。但变化在哪里呢?它是抽象的, 不寄寓于任何东西。莫非是我变了?如果我没有变, 那么就是这个房间、这个城市、这个环境变了, 二者必居其一。我看是我变了……”[1]8罗冈丹变得认清了世界存在的本质, 周围的所有都是偶然性的, 没有理由的存在, 而人本身也不知道自己存在的真正意义。萨特存在主义的积极一面在于自由的提出, 人的自为存在是改变这种虚无、彷徨、无目的状态的最好表达, 此时的罗冈丹恰恰是处在“自在”同“自为”之间的状态, 他无法真正理解自己以及周围存在的意义, “在这些欢快和理智的声音中, 我是孤单的。”

《狂人日记》是日记体, 它更多反映的是狂人内心对“吃人”社会的恐惧和惧怕的心理感受而非故事情节。鲁迅自己也说过, 《狂人日记》的初衷在于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狂人则向旧社会决绝地提出了抗议。序言中:语颇错杂无伦次, 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日月, 惟墨色字体不一, 知非一时所书。[2]6寥寥几句, 便写出了《狂人日记》的荒诞。这是鲁迅站在常人思维下所思考的狂人, 狂人的世界中便只有只身一人罢了。有人说狂人是个思维混乱的“疯子”, 也有人说狂人是个不谙世事的“战士”。笔者暂且还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但有一点毋庸置疑, 无论狂人是“疯子”还是“战士”, 他的存在无异于是同众人不同的独特存在, 身为社会小众的狂人必然要被大众的意识形态所排挤。从某种程度上说, 狂人的孤独是由惧怕而生, 因为惧怕“被吃”便用一种防备的心理审视自己存在的社会。

罗冈丹成了第一个萨特似的人物, 那么狂人就是第一个鲁迅似的人物。作家赋予这两个人物身上的是自己独特的精神体验, 某种程度上说是作家本人的心理书写。身为畸零人的罗冈丹同狂人一样, 他们被现实的世界所抛弃, 当他们被世界所边缘化时便更加接近自己的内心。渴望被理解的本能让他们选择了日记, 这样的选择却更加剧了内心的孤独感和对现实的虚无感, 对于这个无意义的世界也看得更加透彻。《恶心》通过现实主义的手法表面上在日记中展示布维尔城的社会图景, 实际上是一种深层次的意识流的记录;《狂人日记》则用更加直接的方式奇幻地展示了狂人精神分裂的状态。看似不合理的思想意识通过日记体第一人称叙事方式的转化, 能够细致入微地剖析人物心理从而更好地向读者展示一个孤独者的虚无状态。

二、历史意义的重构

罗冈丹抑或是狂人, 或是看似毫无意义地游荡被突然的“恶心”袭击;或是没有缘由的恐惧对他人报以敌意, 这两种生命状态都是超然于大众的麻木不仁, 安于世事。从这一点说他们是相通的, 袁筱一说:“反抗是对待这个世界的一种方式, 而不是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3]10他们二者用个人精神层面的反抗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但二者都处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用“虚无”对抗“虚无”, 对既定历史给予新的评价。

时间在《恶心》中是个隐秘的命题, 罗冈丹历史学家的身份界定, 他给罗尔邦写传记, 参观博物馆, 以及安妮所看的《法国史》所有的都是时间性的叙述, 历史也在时间轴上得以重构。在被恶心袭击的开始罗冈丹将自己存在的价值付诸于历史人物——罗尔邦。“侯爵在我身旁。我将自己的生命借给他, 直到最后将他安置在历史存在之中。”罗冈丹认为存在的意义在于历史人物的存在, 而非现实的自己。外在意义的强加使他忘记了作为人应有的自由存在。突然的醒悟让罗冈丹发觉“我这人连自己的往昔都留不住, 还能盼望去拯救别人的往昔吗?”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了罗尔邦的虚伪狡诈以及历史人物的不真实性跟否定了罗冈丹既存的价值意义。“往昔不存在”“著名的罗尔邦事件结束了, 就像热烈的恋情一样。”唯一的寄托已成为过去时, 罗冈丹的生活成为断点, 陷入了更深层次的虚无。

萨特从1935年开始写《恶心》, 1938年《恶心》正式出版, 可以说他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成长起来的作家。一战的创伤还未消散, 接踵而来的1929年的经济危机让更多的底层人民陷入困顿。萨特在满目疮痍的境遇中目睹了尖锐的阶级冲突、破产、失业、人心的淡漠, 死亡的恐怖笼罩着这块乐观主义丧失的资本主义土壤。欧洲人自文艺复兴以来将“人”的价值抬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 启蒙影响下的理性更是让“人”的尊严得以称颂, 而如今荒诞的世界却证明了人的渺小和物化的悲哀, 理想同现实的巨大差异让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者无法面对, 这些觉醒者们便从新的出口探索人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说现实的残酷让萨特对历史和回忆抱有一丝侥幸, 但这却是另一种逃避, 直面当下陷入虚无才更接近真理。

当传统作为现代西方坚船炮利的牺牲者时, 四千年来业已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认同感也随之动摇。鲁迅的孤独在于他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深谙旧时代的症结而无能为力。“这充满了内在紧张的文化心理结构建基于鲁迅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在两种文明之间的特殊的‘中间’地位。”[4]85这个“中间”地位是他对四千年“吃人”封建的反叛, 以及对西方现代文明的怀疑, 这样矛盾的境遇更加剧了个人觉醒的尖锐性。“孤独与反叛构成了鲁迅基本的文化心理特征。”[4]85

鲁迅在发表《狂人日记》之前经历了精神重构的“沉默十年”。他目睹了国人生存处境的触目惊心, 以及生存虚无的无意义。在“沉默的十年”中他也在为家庭的生存而劳累奔波, 物质的匮乏和精神信仰的冲突让他一度崩溃。鲁迅选择了沉默作为自己抗争的言语, 在914年的日记中大多数都有“无事”二字, 看似“无事”却写满了对封建“礼教吃人”的否定, “徐锡麟”名字的错写, 春秋易牙和夏商桀纣的时间混乱都自然地让人相信“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鲁迅在这里犀利地将封建奴役下的中国看做野蛮时代并用看似荒诞却深刻的笔触给以批驳和否定, 荒诞的描写正如日本学者竹内好评价鲁迅“鲁迅文学的根源是应该被称为‘无’的东西。获得了那种根本的自觉, 才使他成为文学家。”“无”的状态体现在狂人身上就是对虚无世界的反抗, 最终鲁迅走出了“沉默十年”, 以笔为剑反击虚无。

三、孤独地虚无者

《恶心》中罗冈丹时代所反映的社会图景是一种慵懒、物质可满足生存的“小康”状态, 表面看来“恶心”是罗冈丹精神极度空虚的表现, 实质却是对无意义人生的嘲弄, 虚无、荒诞的恶心感存在便是对“自在”模式下对人无意识的抵制和厌恶。此时的罗冈丹是绝对自由时期无政府主义状态下萨特的代表。

不得不承认罗冈丹抑或是狂人当他们面对虚无世界的时候选择了妥协, 罗冈丹想要逃到巴黎。狂人也病退之后选择“赴某地候补”, 成为体制内的一份子。但我们不能否认狂人生的恐惧犀利地揭露了旧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他所患的“迫害狂”远比罗冈丹的“恶心”来的深刻。罗冈丹还游荡在探索“恶心”的路上, 而狂人已将其一语道破, 因此狂人的存在便比罗冈丹的存在更加痛苦, 而对世界的陌生感同恐惧感也更加深刻。对固有真理的否定必是建立在对新认知的把握上, 而现代战争所导致的民族生存危机精神危机让觉醒者对新事物又抱有抵触的心理。无论是传统的东方还是现代的西方, 鲁迅都始终处于“在”而“不属”的被动状态。萨特说过:“其所以令人感到恐慌——可不是吗——就是它为人类打开了选择的可能性。”[5]8当二者都不能选择时, 路该怎么走。

其次, 萨特罗冈丹的孤独在于一人的自由选择, 而鲁迅狂人的孤独是关乎一个民族的生存斗争。虽然鲁迅也并没有找到国人的具体出路, 但1918年以后的鲁迅不再沉默, 他有了写作, 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他对虚无的积极反击, 而不是面对虚无的“十年沉默”。正如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的“希望是在于将来, 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 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面对虚无和内心的挣扎, 萨特还可以选择无目的意义的动物性欲来化解自我生存境遇的空虚, 而鲁迅却没有这种选择, 他只能将个人的无奈、悲愤和无处平息的虚无感压抑在内心, 拓在纸上!从某种程度上说, 鲁迅笔下狂人的孤独又远远比萨特罗冈丹的孤独来的深刻。

参考文献

[1]《萨特读本》[法]萨特著桂裕芳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

[2]《呐喊.彷徨》鲁迅著, 黄海光编,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6年12月版

[3]《文字.传奇——法国现代经典作家与作品》, 袁筱一著, 复旦大学出版, 2008年版

[4]《反抗绝望——鲁迅的精神结构与<呐喊><彷徨>研究》, 汪晖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年3月版

上一篇:复核意见表下一篇:八年级上学期英语工作计划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