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农业工程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1概述
1.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等学校农业工程类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学制与学位授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和质量保障体系。
本标准适用于规范、监管高等学校农业工程类本科教育专业准人、专业建设和专业质量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农业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
1.2术语
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标准。1.2.1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对该类专业本科生在毕业后5年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能力的总体描述。培养目标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1.2.2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是对本类专业本科生毕业时所应掌握的技能、知识和具备的能力的具体描述。1.2.3评估 评估是识别、收集和准备所需资料与数据的过程,是对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评价的一个或多个进程。
评估应运用直接、间接、定性和定量等手段,以确定学生达到培养目标的程度。适当的抽样分析可作为评估过程的一部分。1.2.4 评价
评价是解释评估过程中积累的数据和证据的一个或多个进程。评价决定学生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达成程度。评价结果用于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1.2.5 学时和学分
学时是指学习时间以课时为单位的计算单位,不少于45分钟计1学时。理论课程16学时计1学分;实验课程32学时计1学分;工程实践1周计1学分。
1.2.6 学制和学位
学制是国家对学校的组织系统和课程、学习年限的规定。
学位是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的学术称号。
2适用专业范围
2.1专业类代码 农业工程类(0823)2.2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农业工程(082301)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082302)农业电气化(082303)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082304)农业水利工程(082305)3培养目标
3.1总体目标
农业工程类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度社会责任感,较系统地掌握农业工程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工程技能和技术知识,富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能够在农业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教育、科研、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3.2 基本要求
农业工程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如下技能、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1)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信息技术、外语以及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3)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历史、发展前沿和发展趋势。
(4)具备实施工程实践的能力,并能够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和初步处理。
(5)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科学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在工程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系统地考虑经济、环境、法律、社会、安全、健康、伦理等因素。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规范使用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与实际工作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规划、设计、生产、研究开发、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具备正确认识工程对客观世界和社会影响的能力。
(8)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与交往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9)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0)具有国际视野与创新思维,以及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各高校应根据上述培养目标、基本要求和自身办学定位,结合各自专业基础、地域特点和学科特色,制定细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可根据科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定期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应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
4学制与学位授予
4.1 学制
农业工程类本科教育学制4年,实施学分制管理,可实行弹性学习年限,但学习年限应不少于3年、不超过6年。
4.2学分
农业工程类本科教育总学分不宜低于160学分,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办学条件与人才培养特点等做出适当调整。
4.3 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成绩合格者,准予毕业:符合本专业类培养方案要求和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5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由各高校根据自身定位、培养目标、基本要求和办学特色自主设置。课程体系设计应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数学与基础科学类课程、工程类课程、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和工程实践等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5.1 数学与基础科学类课程
数学类课程应从覆盖以下知识领域核心内容的大学水平课程中选择,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微分方概率和数理统计、计算方法等内容。
基础科学类课程包括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含课程实验)。
数学与基础科学类课程学分合计应不少于总学分的20%或不少于32学分。5.2 工程类课程
工程类课程包括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和专业类课程,学分应不少于总学分的30%或不少于48学分,5.2.1工程基础类课程
工程基础类课程以数学与基础科学为基础,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或数值等方法,发现并解决工程实际向题的能力。
工程基础类课程根据专业要求应从覆盖以下知识领域核心内容的课程中选择: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传质学、燃烧学、水力学、土力学、电工学、电子学、工程材料、计算机技术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工程图学等。
5.2.2 专业基础类课程
农业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类课程应覆盖以下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农业工程原理、系统工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程测试技术、动力机械、液压与气动传动、控制工程、物料工程特性、农学概论等内容。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类课程应覆盖以下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程测试、动力机械、液压与气动传动、控制工程、农学概论等。
农业电气化专业的专业基础类课程应覆盖以下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单片机原理、电工仪表及测量、检测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电力拖动、电气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通信工程等。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类课程应覆盖以下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建筑学、农业建筑结构、新能源工程、农业生物环境原理、农业节能工程、农业概论等。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类课程应覆盖以下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工程测量、工程结构、建筑材料、工程水文、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农学概论等。
5.2.3 专业类课程
鼓励各高校根据自身优势和地域特点设置专业课程,办出特色。5.3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社会、法律、伦理等各种因素。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应不少于总学分的15%。5.4工程实践
高等学校应设置较为完善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工程实践学分应不低于总学分的20%。5.4.1 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主要通过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主要包括:(1)工程训练
通过系统的实地工程、工艺技术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2)实验课程
实验类型包括认知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等,培养学生实验的设计、测试和结果分析能力。
(3)课程设计 主要专业基础类课程和专业课程应设置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4)认知与生产实习
通过实地认知实习,使学生学习各种工程实施方法、工程设备、工艺装备和物流系统的工作原理、功能、特点和适用范围;通过生产实习实践,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感,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4.2 科技创新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科研创新、设计或开发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4.3 毕业设计(论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素质,培养创新能力。
选题: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应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及指导教师承担的研究课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应有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或行业专家参与,鼓励学生到生产实践中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6师资队伍
6.1 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应建立一支满足教学需要的规模稳定,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应具有学术造诣较高的学科或者专业带头人,且不少于5名教师具有本专业博士学位。
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工程经验、沟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并且能够开展工程实践问题研究,参与学术交流。
教师的工程背景应能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具有企业或相关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应占20%以上;具有从事过工程设计和研究背景的教师占30%以上;获得中高级工程技术职务或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教师占80%以上。
6.2教师职业素质要求
教师应忠实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应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投入本科教学和学生指导,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及学术交流,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与改革,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开展教学。
教师应关心学生成长,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应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咨询服务。教师应明确其在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责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满足培养目标要求。
7教学条件
基本办学条件参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规定的合格标准执行。该文件若有修改,则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7.1 教学设施 教室、实验室及设备应在数量和功能上满足教学需要,有良好的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以方便学生使用。
应通过与企业或行业相关单位合作共建实习和实训基地,加强与业界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参与工程实践的机会。
应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地,吸引学生广泛参与科学技术研究活动,提高学生创造性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7.2 信息资源 计算机、网络以及教材、参考书和工具书等图书资料资源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日常教学、科研所需。资源管理规范,共享程度高。
7.3 教学经费
教学经费应有保证,且总量能满足专业教学、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的需要。
已建专业应保证一定数额的 日常教学运转经费,包括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人员工资费用、教学设施维护更新费用、教学研究与改革费用、专业实践经费、图书资料经费、实习基地建设经费等。生均年教学基本运转费用(不含师资队伍建设和人员工资)不少于1 200元,且应随着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而稳步增长。
新建专业应保证不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在内的专业开办经费,开办经费不少于300万元,且必须有一定数额的实验室建设经费。生均专业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少于1万元。
7.4 发展环境
学校能够有效支持教师队伍建设,吸引与稳定合格的教师,并支持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包括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
学校能够提供达成培养目标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包括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新活动提供有效支持。
学校的教学管理与服务规范,能有效支持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8质量保障体系
8.1学生管理
应具有吸引优秀生源的制度和措施,具有完善的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措施,并能够很好地执行落实。
应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以保证学生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毕业后具有社会适应能力与就业竞争力,进而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应通过记录形成评价的过程和效果,证明学生能力的达成。
应有明确的规定和相应认定程序,接受转专业、转学学生并认可其原有学分。
8.2跟踪反馈与持续改进
应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通过课程教学和评价方法促进培养目标的达成;定期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质量的评价。
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有高等教育系统以外有关各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对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定期评价。
一、土木工程专业课的教学现状
当前社会经济产业形势飞速发展,但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教材内容却比较落后,且工程案例偏少,而本领域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要求学生必须对这些新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才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土木工程专业课综合性强,涉及内容往往是由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联系到许多前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因此在专业课学时减少的情况下,对各门专业课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要求有所增加,无疑为专业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加了难度。
目前我国工科高校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失调问题。主要是由于大量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缺乏工程项目的实际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将理论与工程实践很好地结合。传统的理论教学成本低廉,教学内容和过程容易实现,而实践教学由于实验设备的缺乏应用比例很少;由于企业对在工作环境中进行实习、实践活动的大学生存在一定的看法和顾虑,所以对学校教育提供实习机会意愿不强烈,提供深度和时间都有限。
近年来,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学生文化基础显得参差不齐,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较差。大班授课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机会非常有限。这种方式无法培养学生从实际需要出发,认真调查研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二、提高土木工程专业课教学质量的措施
1. 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校专业课教学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只有激发出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才会使他们乐意去学并积极地进行思考,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1)利用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兴趣
在一门专业课刚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往往具有很大的好奇心,很想了解这门课程在专业中的内容、地位和作用以及相关联的知识等。教师如果能够使学生的这种好奇长期持续下去对该专业课的学习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根据混沌理论中的“蝴蝶效应”观点,系统内初始条件微小的变化会造成系统状态的巨大变化。刚接触专业课的学生正处于对专业知识的敏感阶段,我们应当给予他们大量的专业知识启示,如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引入该学科名家的故事和典型的工程实例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专业课学习的动力。
(2)利用简洁生动语言激发学生专业课学习的兴趣
由于工程专业课教材中专业术语和叙述性内容较多,而学生专业实践经验和感性认识缺乏,教师照本宣科、平铺直叙的讲述,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知所云,难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因而专业课教学需要教师通过使用通俗生动的教学语言,创造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充分吃透和消化教材后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语言。即在讲课中要尽量用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吸引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适时穿插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与专业相关而教材上没有的知识。这样,能够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保持注意力集中,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用工程案例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在高等学校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大量典型工程案例的分析,来说明新学习的内容,对这些工程实例深入分析得到经验教训。使学生认识到这些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学习专业课程的热情。要在课堂上举出生动形象的例子,需要高等学校专业课教师在深入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广泛搜集可供教学用的翔实工程实践资料和科研课题材料,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各类学报中有价值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观点等。专业课教师只有在掌握大量教学素材的基础上,才能在课堂上举出生动形象的例子,具有强大说服力和感染力,易于引起共鸣和激发专业课学习的兴趣。
2. 改革课程教学设计
通过课堂进行知识传授仍是目前很多专业课教学的主要途径,这种教学方式存在严重弊端之一是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在专业课教学中引入情景式、启发式、参与式和互动式教学,才能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这些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授课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过程,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同等重要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问题,通过师生的广泛交流和讨论使学生获得对同一问题的多种思考结果,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不为知识所限制。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可分别采取课堂提问与讨论、角色互换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课程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启发引导型教学侧重于引导学生熟悉、掌握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体过程,鼓励学生自己通过查阅资料、实践操作等方式总结提炼出自己的知识,而不仅仅是照搬课本、资料。让学生逐渐习惯自己提出新的想法,并动手解决它。
3. 加强实验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由于土木工程专业课实践性强,学生以前未接触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或了解很少,只有不断改进和强化实践教学性教学环节,才能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积极性。
在实验方面,要保持实验装置和内容的先进性,适当增加设计性试验的比例。对实验装置进行不同的性能模块化组合设计,实现不同的性能试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既可以方便学生自行设计相关的试验,提高效率。提倡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好实践课程,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多功能虚拟实验技术,按个性需要灵活构建实验系统进行实验。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和运用知识于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他们能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从理论出发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具有设计、方案选择功能的计算机与虚拟实验技术之间的组合也较传统仪器更好,容易实现虚拟设计性实验,部分弥补实物教学实验设备的设计性不足的缺点。
在新形势下实践性教学环节必须加强与社会和企业的联系,应当贯彻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教学模式。所谓的“走出去”就是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在教师的带领下深入生产第一线,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帮助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在实际环境中去感受课堂教学所不能获得的内容,真正地体会在现实环境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感受。所谓“请进来”,就是经常性地邀请土木工程方面的科研人员、设计院所和施工企业的专业人员开设前沿性课程,进行专业讲座,联合进行相关的科研项目,引导和指导学生参与前沿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另外,平时可以多举行一些教师和学生都参加的学术论坛研讨会和专业讲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进行学术交流,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4. 提高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
专业课教师是教学行为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提高专业课教师的素质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首先,专业课教师要把相关的专业课融会贯通,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教材的基本知识,同时注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渗透,而不是简单地重复教材。其次,教师要多看相关的教学参考书和报刊杂志,注意积累教学素材,以便结合教材上的内容适时增加一些工程案例,这样可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专业课教师要有较高的科研素养,能够增强教学的学术性,给予学生有效地学习与科研引导。应将知识灌溉为主的被动式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启发科学思维、提高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核心的主动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式、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参与意识,将科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思维与专业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
当今知识日新月异,科技突飞猛进。专业课教师也必须与时俱进,根据学科的发展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在教学工作中反映出本学科的新技术、新成果、新观念,融入国内外本学科研究的优秀成果,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在当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培养土木类专业高素质的创新型实践性技术人才是我们土木专业高等教育的目标。只有加强专业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更新教学模式,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专业课教学水平与效果,不断完善自身的软件、硬件设施培养出大量合格技术人才,才能满足社会需求,完成时代赋予我们工科院校的任务。
摘要:根据新形势下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土木工程专业课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通过提高土木工程类专业课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人才的途径。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课教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巍,罗宁曦.高等院校工科专业课教学探讨[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9,10:164~165
[2]李瑜.关于如何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河南农业(教育版),2008,11:7~8
[3]贾福萍,吕恒林.土木工程专业方向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10,2:63~65
[4]卢文良.土木工程专业课教学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5,12:49~51
[5]王兴国,徐平.土木类专业课教学新模式及尝试[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2:92~93
摘 要:本文总结了财政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一年来研制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实践与思考,提出研制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应坚持“处理好专业基本要求与各校特色发展的关系”、“处理好立足教育现实与引导深化改革的关系”、“处理好坚持中国特色与吸收国际经验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学门类共性要求与财政学个性要求的关系”和“处理好本科专业标准与硕士培养标准的关系”五个基本原则,并对培养目标、学制、总学分及其结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的一些焦点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分析。
关键词:财政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基本原则;焦点问题
一、研制“标准”的初步实践
财政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自2013年5月成立以来,按照教育部部署,在研制财政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研制、师资培训、课程建设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其中,研制财政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重中之重。为了较好地完成这一任务,财政学教指委秘书处组织了一系列调研活动。第一,开展专题研究。教指委秘书处组织部分委员和专业教师完成了“中国财政学的发展历程”、“台湾地区高校财税类学系设置及专业建设情况的报告”、“日本的财政学研究与本科教学”、“从国际比较的视野看财政类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社会需求基础”和“我国财政学类专业本科教育改革难点问题研究”等5个相关报告,为“标准”制订提供了背景式参照。第二,组织问卷调查。面向国内举办财政学类专业的121所高校和部分用人单位,我们设计和发放了“财政学类专业建设与发展状况调查问卷(高校卷)”和“财政学类专业建设与发展调查问卷(用人单位卷)”,共回收问卷70余份,并形成了“我国财政学类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状况的分析报告——基于56个专业点的问卷调查”,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我国财政学类专业的办学状况、主要成就和存在问题,为“标准”制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第三,进行实地调查。我们针对独立学院办学历史较短、以往掌握信息不够充分的问题,委托教指委委员对5所独立学院的财税专业状况进行了实地调研,收集了一手资料,也对制订“标准”提供了参考。在此基础上,我们组成“标准”起草工作小组,学习参考了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等教指委提供的“标准”初稿,开展了“标准”研制和起草工作,几易其稿,形成了正式讨论稿。2014年5月中旬,财政学教指委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召开全体委员会议,专门研讨国内外专业建设动态、“标准”制定的理论问题和讨论稿中的焦点问题。目前,“标准”讨论二稿已经完成,正在广泛征求意见之中。我们计划暑期加强与经济学类其他教指委的协调,再行修改,9月中旬召开由财政学教指委委员、办学院系负责人、用人单位代表等参加的专题研讨会,听取意见,继续完善,10月份完成交稿。
二、研制“标准”的基本原则
我们认为,要研制出质量较高的“标准”,关键在于正确处理下述五种关系。
1. 处理好专业基本要求与各校特色发展的关系
这一关系的实质是规范性与差异性的关系。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一方面要充分体现统一性。“标准”的定位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合格标准;其用途是“成为专业进入标准、专业建设标准和专业评价标准”,至少满足前两项要求。因此,研制“标准”就是要找出不同类型高校中财政学类专业本科培养质量的“最大公约数”,尤其要凝练出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和基本要求,使研制出的专业“标准”具有通用性,适用于举办财政学类专业的各类高校。易言之,无论是什么类型高校举办财政学类专业,都应该达到专业基本要求。但另一方面,专业“标准”应具有一定弹性。财政学类专业是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地区、不同历史的高校中举办的,各校的办学传统、学科优势、办学资源等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研制“标准”应在坚持统一性的前提下,使“标准”要素富有弹性,留有余地,鼓励高校发挥主观能动性,立足实际,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办出特色,提高质量。而且,要明确“校标高于国标”,鼓励各高校高于国家“标准”办学。财政学类专业“标准”中的弹性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类型、总学分及其结构、核心课程、选修课程、新兴交叉课程、毕业论文形式、专业教学质量报告等内容。
2. 处理好立足教育现实与引导深化改革的关系
这一关系的实质是现实性、可行性与前瞻性、引领性的关系。一方面,研制“标准”不能脱离国内财政学类专业的办学现实。首先,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决定着人才培养目标和主要去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也影响着人才培养的师资水平、财力物力投入及社会实践条件。其次,我国财政学专业自20世纪30年代末开办,历经七十余年的建设发展,有着较好的办学基础和人才培养质量,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尽管不应简单地把目前专业办学的“底线”或“均值”作为“标准”,但全面了解我国财政学类专业的办学现状,认真总结办学经验,充分认识专业人才培养规律,应该成为研制“标准”的认识起点和工作起点。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方式,面向全国财政学税收学专业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调研,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在研制过程中,对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核心课程、师资要求、办学硬件、实习基地等等也较充分地考虑了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统一。另一方面,研制“标准”应面向未来,适应教育发展趋势,引导教育教学改革。财政学类专业“标准”中的引领改革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1)适度控制总学分;(2)积极推行通识教育;(3)用好网络课程资源;(4)加强实践教学。既有学分学时保障,又应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社会调查、公益活动、创新创业和勤工助学等活动中深化知识学习,锻炼多种能力,提升个人品格;(5)顺应国际化趋势,鼓励高校创造条件,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6)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努力增加学生海外学习经历、国内访学经历和社会实践经历。
3. 处理好坚持中国特色与吸收国际经验的关系
这一关系的实质是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研制财政学类专业“标准”,正确处理中国特色与国际经验的关系尤为重要。较为普遍地举办财政学和税收学专业是中国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的特色。欧美国家以及日本等国基本不设财政学类本科专业,但大多数经济学院系、公共管理院系或社会科学学院都开设财政学课程,且在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尤其是MPA和MPP的教学中,与财政相关的各类课程更是不可或缺,且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在商学院系或法学院系大都不设税收专业,但设有税收类课程或项目,在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中更是普遍开设税收课程或项目。我国台湾地区目前有12所高校设有财政学专业并授予学士学位,其中,台湾政治大学、台北大学、逢甲大学、岭东科技大学和高雄应用科技大学等5校设有硕士班,仅有政治大学设有博士班,可授予博士学位。台湾高校重视通识教育(大都设有核心通识课程和一般/进阶通识课程)、税收课程细分、专业选修课程丰富、开设学校特色课程等做法,值得学习借鉴。有鉴于此,认真总结我国几十年来财政学类专业建设和发展的经验,坚持中国特色,对于财政学类专业“标准”研制十分必要。
4. 处理好经济学门类共性要求与财政学个性要求的关系
这一关系的实质是专业大类与专业类“标准”的衔接问题。我国目前本科目录中的财政学类包括财政学、税收学两个专业,与经济学类、金融学类和经济与贸易类并列,都从属于经济学门类。因此,一方面,财政学类专业“标准”与其他经济学类别一样有一些一般规定性。譬如,“标准”的制定依据、定位及用途、学制与学位、课程分类、教学规范、质量保障、教学效果等应该大致相同,实践教学形式、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应该基本相近。这些相同或相近的内容需要大类内各教指委间加强沟通交流,共同研究,协调形成内容和形式上必要的一致。另一方面,财政学类专业“标准”又有一些特殊规定性。这主要体现在专业性质、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总学分及其结构、各类课程的内容、实践教学内容和时间要求、毕业论文形式及指导等方面。这些特殊内容需要专业教指委根据本专业特点深入研究和反复讨论确定。
5. 处理好本科专业标准与硕士培养标准的关系
这是一个不同层次人才培养标准的关系问题。在硕士研究生结构向增加应用型专业硕士倾斜、大部分财政学学术型硕士转为税务专业硕士的新形势下,关键是找准财政学类专业本科与税务专业硕士“标准”的各自定位。两者的共同点是,一是有着相同或相近的专业/二级学科口径,二是培养目标中都含有“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规定;两者的联系在于课程内容和深度的内在联系,社会实践的深度差异等。它们的区别主要有三:(1)培养目标的差异。由于专业硕士职业导向明确,学制较短,因此更强调应用型和创新型。本科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初始阶段,学制较长,学生未来发展路径更加多元,应该更加注重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强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持续发展力,因此,定为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可能更符合本科专业的要求。当然,不同类型高校可根据校情选定本校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2)培养规格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专业硕士要求较高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本科专业要求更宽的知识面和更全面的基本素质。应避免对本科生的培养规格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3)实践教学的差异。专业硕士更注重专业实习,学时多周期长,为培养专业从业人员而做准备。本科专业社会实践更具有基础性,注重把育人和培才结合,实验、专业实习和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结合。
三、研制“标准”的焦点问题
1. 培养目标
我们认为,财政学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和创新精神,掌握经济学和财政税收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财税政策法规、了解我国财经运行状况,具备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公共经济问题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在此,我们主要强调三个要点;(1)培养人才的类型。拮取不同类型高校培养财政学专业人才的目标共性,我们把培养目标定位于层层递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其中,“应用型”是最基本定位,这既符合财政学类专业的性质,也区别于更高层次人才的目标定位;“复合型”定位主要是依据我国目前财政学类专业的经济学属性和实质上的综合性、跨学科特点,考虑到学生就业去向主要为工商企业(财务部门)、金融企业、咨询服务企业和政府部门,应奠定较为宽厚的知识能力基础,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创新型”定位则是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持续发展力。(2)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我们认为,定位于“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公共经济问题能力”,突出本专业的学习研究领域主要是公共经济问题,比较准确和恰当。(3)学生素质和品德的要求。一方面,考虑各专业学生品德的共性要求,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概括表达;另一方面,从财政学专业的性质和知识能力要求出发,突出“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和创新精神”。
2. 学制问题
对于“基本学制4年”能够达成共识。关于“最低修业年限为3年”,考虑到实施学分制的改革背景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对少数特别优秀的学生应允许在政策上“开天窗”。但考虑到各环节的实践教学在育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即使课堂教学可以以集约方式完成,实践教学时间一般不宜压缩,因此,最低修业年限也不能更短。对此绝大多数参与讨论者也可以形成共识。但是否应该设置修业年限的上限(如6年)。我们主张不应规定上限。设置修业最高年限固然利于教学管理,也有利于督促学生尽可能在规定年限内完成学业,但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应该是符合教育规律,而不是便于教学管理。第一,我们讨论这一问题的前提是,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实行学分制,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发展。我们的制度设计应容纳所有的学生。第二,我国现在及未来大学生来源日益多元,入大学已不设年龄限制。大学生来源可分为应届高中毕业生、高中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再进入大学的人员、退出工作后进入大学的老者,不同个体学习能力差异很大。制度设计应尊重教育主体的个体差异。第三,随着形势不断发展变化,国内国际学生在学程中因身心健康、创新创业、服兵役等原因休学一段时间成为常态,制度设计必须适应这一现实。因此,我们统一规定修业最高年限恐不符合教育规律,难以满足当代学生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至于便于教学管理的方面,随着教学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个性管理带来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增加会大大降低,不足以成为设置修业年限的上限的依据。
3. 总学分及其结构
总学分是研制“标准”中一个突出的焦点问题,也是我们在各种研讨会上和征求意见过程中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目前我国高校财政学类专业的总学分数差异很大,但大都偏高。对全国高校财政学类专业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财政学类专业的平均总学分为165.5。我们认为,针对这一状况,为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支持和鼓励学生的交叉复合培养,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大成长空间,减少总学分和压缩课内学时应该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标准”中应明确体现这一方向。当然,我们也要立足于我国高校间差异较大的现实,不简单地搞“一刀切”,设有一定弹性,给予部分高校适当缓冲。此外,学分结构是否科学合理也是研制“标准”中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考虑到我国目前财政学类专业中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专业课程,轻通识课程”的倾向,我们主张,“实践教学累计学分不少于总学分的15%、通识课程学分应占总学分的40%左右”,以使人才培养效果与 “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吻合。
4. 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前者又可分为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对于理论教学中的课程设置,我们认为应结合前述研制“标准”的五项基本原则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设置专业基础课。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新的本科专业目录已经将经济学这一学科门类分为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和经济与贸易类四类专业,考虑到经济学门类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共性要求,我们将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学和管理学设为专业基础课,这既体现了经济学专业大类共性要求,也体现了财政学类专业的个性需要。将专业基础课一一列出,用意还在于表明,能否满足专业基础课开课需求是判断能否举办财政学类专业的一个门槛。(2)选定专业核心课。对于财政学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基于专业基本要求,我们建议,“核心课程不得少于5门”,但对每个专业只分别统一规定了3门课程,给学校留有自设余地,以满足各校特色发展和吸收国际经验的需要。(3)鼓励用好网络课程。引导高校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和自主学习机会;鼓励开发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兴交叉课程;鼓励学术水平较高的高校开设财税史学类课程。
5.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知识理解和运用、综合素养提高和独立人格养成都有益处,这一点并不因体制变革、就业去向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对财政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而言,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的特质,更是要求强化实践教学。因此,“标准”在实践教学的基地、经费、时间、形式等方面应有明确的“门槛”。财政学类专业的“标准”除规定“实践教学累计学分不少于总学分的15%”之外,还提出了“独立设置实验(实训)课程或环节,利用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开展教学活动”、“专业实习时间不少于8周”、“专业实习基地应不少于3个”、社会实践应采取“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创新创业和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且“社会实践累计时间应不少于4周”等有关实践教学的定性和定量指标,其目的是推动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也是教育部开展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精神的体现。
6.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也是“标准”研制过程中的一个焦点问题。根据教育部2012年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高校设置专业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是“有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必需的专职教师队伍”。但怎样的教师队伍才算能够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规模、结构和质量有何具体要求,并没有统一标准。我们考虑:(1)尽量参照教育部已有的各种制度文件中的相关规定或信息来提出标准。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请表》等规范性文件对师资队伍的生师比、学科带头人、师资结构、专业背景与水平等都有相应要求或传递了有关信息,可以作为“标准”研制的参考依据。(2)尊重高等教育办学规律,考虑各校办学现实条件,顺应教育教学改革趋势,多方听取专家学者意见设置门槛。据此,我们对财政学类专业师资队伍的标准提出了诸如“各专业应配备7名及以上专任教师”、“每门专业核心课程应配备1至2名专任教师”、“专任教师一般应具有5年以上本学科专业教育或研究背景”、“有条件的高校,教师队伍中应有一定数量具有海外留学或进修经历的专业教师”、“专业教师应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与知识更新能力,并能将科研成果和更新的知识转化为教学内容”等一些符合规范准入、指导建设、评价质量“三合一”精神的具体标准。
[本文是财政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得到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上海财经大学教改项目的资助]
1概述
电气工程是围绕电能生产、传输和利用所开展活动的总称,涉及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规划设计、电设备制造、发电厂与电网建设、系统调试与运行、信息处理、保护与系统控制、状态监测、检修维护、环境保护、经济管理、质量保障、市场交易以及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等各个方面。电气工程作为一个学科,发源于19世纪中叶逐渐形成的电磁理论,在电气工程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电力及相关工业。20世纪是全球电气化的世纪,电气工程专业的高等教育随之迅速发展起来。
电能是最便于利用的能源形式之一,电力及相关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进人21世纪以来,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信息化并存的快速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仍在不断增长,电力及相关工业发展潜力巨大。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电力及相关工业人才需求旺盛。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化、自动化理念已经完全融合到电气工程当中,正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因此,电气工程学科已发展成为“强电”(电为能量载体)与“弱电”(电为信息载体)相结合的专业。电气工程学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电气类专业高等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电气工程人才的重任。
电气类专业的主干学科是电气工程学科,相关学科包括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电气类专业包括基本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以及特设专业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光源与照明、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电气类专业的相关专业类是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以及能源动力类。
电气类专业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数理基础坚实、技术与时俱进。电气工程发展历史悠久,是全部电类(“强电”和“弱电”)专业的母体,“弱电”类专业发展的成果反过来影响和促进了电气类专业的发展。电气类专业“强电”与“弱电”相结合,可谓根深叶茂。
电气类专业的主要特点之二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电磁理论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科学理论之一,电力及相关工业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改造世界最伟大的实践壮举之一。电气工程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的典范。
电气类专业的主要特点之三是服务领域广阔。电气类专业培养电气工程相关领域的工程科技人才。电气工程的范围早已超出了传统的电力工业,扩展到电气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等广泛的相关行业。
2适用专业范围
2.1 专业类代码
电气类(0806)
2.2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80601)智能电网信息工程(080602T)光源与照明(080603T)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080604T)3培养目标
3.1专业类培养目标
电气类专业培养具有工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以电能生产、传输与利用为核心的相关专业知识,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和构建工程系统,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养,可以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规划设计、电气设备制造、发电厂和电网建设、系统调试与运行、信息处理、保护与系统控制、状态监测、维护检修、环境保护、经济管理、质量保障、市场交易等领域工作,具有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3.2 学校制定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各高校在制定电气类专业培养目标时,应对专业人才需求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和研究,在符合学校定位的前提下,制定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应内容具体、明确。学校应定期(每3~5年一次)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评估和修订。评估和修订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反馈意见,并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4培养规格
4.1 学制
4年。
4.2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4.3 参考总学时或学分
建议参考总学分为140~190学分。
4.4 人才培养基本要求
4.4.1 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
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执行。
4.4.2业务方面
(1)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有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电气类专业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
(3)掌握电气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电气类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4)具备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
(5)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创新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与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7)了解与电气类专业相关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8)具有一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9)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0)基本掌握1门外语,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4.4.3体育方面
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执行。
*5师资队伍
5.1师资 队伍数量和结构要求
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生师比不高于28:1。
新开办专业至少应有10名专任教师,在240名学生基础上,每增加25名学生,须增加1名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50%。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不低于30%,年龄在55岁以下的教授和45岁以下的副教授分别占教授总数和副教授总数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中青年教师为教师队伍的主体。
有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并有相关管理制度。5.2 教师背景和水平要求 5.2.1 专业背景
大部分专任教师在其本科、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的学历中至少有一个阶段是电气类专业学历,其他教师也应具有相关专业学习或进修的经历。
5.2.2 工程背景
专任教师应了解电气工程相关企业生产和技术发展现状,学校保证教师在教学以外有精力参加学术活动、工程实践,不断提升个人专业能力。
主讲教师应具有工程背景,有企业工作经历或承担过多项工程项目的教师须占有相当比例。
5.3教师发展环境
学校应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有合理可行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为教师进修、从事学术交流活动提供支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包括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
拥有良好的相应学科基础,为教师从事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提供基本的条件、环境和氛围。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学术研究与交流、工程设计与开发、教材建设和社会服务等,使教师明确其在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责任,不断改进工作,满足专业教育不断发展的要求。
*6 教学条件
6.1教学设施要求(实验室、实践基地等)具有物理实验室、电工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电气类专业基础和专业实验室,实验设备完好、充足,能满足各类课程教学实验和实践的需求。基础实验室满足2名学生一组实验的要求,专业实验室满足3名学生一组实验的要求,有特殊安全要求的实验除外。实验室有良好的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使得学生能够方便地使用。有与企业合作共建的实习和实训基地,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参与工程实践的平台。
6.2 信息资源要求
计算机网络以及图书资料等资源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科研所需。资源管理规范、共享程度高。
6.3 教学经费要求 教学经费有保证,人均教学运行经费达到教育部的相关要求,经费总量能满足教学需要,专业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不低于教育部的相关要求。
学校能够提供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需的基础设施,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新活动提供有效支持。
学校的教学管理与服务规范,能有效地支持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
7质量保障体系
7.1 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要求
各高校应对主要教学环节(包括理论课程、实验课程等)建立质量监控机制,使主要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处于有效监控状态;各主要教学环节应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应建立对课程体系设置和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的定期评价机制,评价时应重视学生和校内外专家的意见。
7.2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要求
各高校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就业质量、毕业生职业满意度和工作成就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等;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毕业生跟踪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作为质量改进的主要依据。
7.3 专业的持续改进机制要求
各高校应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针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纠正与预防措施,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注:“*”表示在该条目中应明确专业设置的要求。
附录 电气类专业知识体系和核心课程体系建议
1专业类知识体系
1.1 知识体系
1.1.1 通识类知识
(1)数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数学包括微积分、常微分方程、级数、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知识领域的基本内容。物理包括牛顿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知识领域的基本内容。根据需要可以补充普通化学的核心内容和生物学类基础知识。
(2)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通过人类社会科学教育,使学生在从事电气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1.1.2学科基础知识
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至少各占总学分的20%),应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类应用能力的培养。学校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在下列核心知识内容中有所侧重、取舍,通过整合,形成完整、系统的学科基础课程体系。
工程基础类课程包括工程图学基础、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电磁场、计算机技术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通信技术基础、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检测与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气工程材料基础等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
专业基础类课程包括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基础、高电压技术、供配电与用电技术等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
1.1.3专业知识
专业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0%),应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设置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程相衔接,构成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
1.2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20%)。应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环节应包括: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各类课程设计与综合实验、工程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实践)等。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应结合电气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2专业类核心课程建议
2.1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课程体系由学校根据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自主构建。构建电气类专业课程体系时,可参考本标准附录中“1.1专业类知识体系”的要求。特别是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必须达到对大部分核心内容的基本涵盖。课程名称不必与知识领域完全对应,可以将知识领域进一步划分并进行组合形成课程。
课程设置应能支持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达成,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理论课程学分不高于80%,实践课程学分不低于20%。在设置必修课保证核心内容的前提下,根据学校条件逐步加大选修课比例。
2.2 核心课程体系示例(括号内数字为建议学时数)
示例一
基本电路理论(64)、数字电子技术(48)、模拟电子技术(48)、嵌人式系统原理与实验(80)、电磁场(32)、信号与系统(48)、自动控制原理(32)、通信原理(48)、电气工程基础(96)、电机学(64)、电力电子技术基础(48)、数字信号处理(32)、电机控制技术(48)、电力系统继电保护(48)、电气与电子测量技术(32)、电力系统暂态分析(32)。
示例二
电路理论(96)、工程电磁场(56)、模拟电子技术基础(56)、数字电子技术基础(48)、电机学(96)、电力电子技术(48)、信号分析与处理(48)、自动控制理论(48)、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64)、电力系统分析基础(64)、电力系统暂态分析(3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48)、高电压技术(40)。
示例三
电路原理(64)、模拟电子技术基础(64)、数字电子技术基础(56)、自动控制理论(62)、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62)、电力电子技术(48)、供电工程(48)、电器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48)、单片机原理及应用(40)、电气测量技术(48)。
人才培养多样化建议
电气类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类,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许多领域对电气人才都有需求。各高校服务对象不尽相同,因此建议设置电气类专业时,应在坚持专业核心知识的同时拓展专业课内容,使专业毕业生更好地适应就业需求。
有关名词释义和数据计算方法
4.1名词释义
(1)专任教师
是指从事电气类专业教学的全职教师,包括为电气类专业服务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理论课程教师和实验课程教师。
(2)主讲教师
是指给电气类本科生主讲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师。
(3)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是指开展本专业教学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仅指教学基本支出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不包括教学专项拨款支出。具体包括:教学教辅部门发生的办公费(含考试考务费、手续费等)、印刷费、咨询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出国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等。
4.2 数据的计算方法
(1)生师比
生师比=折合在校生数/教师总数。
(2)折合在校生数
折合在校生数=普通本、专科(高职)生数+硕士生数x1.5+博士生数x2+留学生数X3+预科生数+进修生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夜大(业余)学生数x0.3+函授生数x0.1。
(3)教师总数
近几年国考面试真题中,会涉及到多种题型,如人际沟通、组织管理、应急应变、自我认知、演讲与情景模拟、综合分析等。其中,组织管理类题型是常考题型之一,主要考查考生的计划、组织和协调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是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那么,如何去应对这类题目,有相当一部分考生还是比较头疼的,接下来河北华图教育(http://he.huatu.com/)的公考专家将就这一问题进行阐释,为考生进行指导。
一、如何辨识国家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题
通俗地讲,组织管理就是领导交给你一项任务,问你如何开展?它包含三方面的内容:计划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计划是参照、组织是执行、协调是方法。对于组织管理题,结合在近年来的公务员面试中主要考查的类型,分为调研类、宣传类、培训类、会议组织类、接待类、活动策划类以及协调类。形式即是“活动+你怎么组织”如:
【真题1】领导让你组织一次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的会议,你打算如何组织?
【真题2】科室主任让你组织一次深入社区的义诊活动,你打算如何开展?
【真题3】领导让你组织安排“创先争优”演讲比赛。请问你如何开展?
二、国家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思路
答题结构与思路:一个帽子+三个环节:目的意义——准备组织——协调控制——总结提升
目的意义(帽子):根据题目中的人、单位、事件分析来确定活动的重要性、要取得的效果、目的、意义、宗旨。
准备组织:五大要素+确定工作人员职责。
协调控制:协调+控制+本次活动中的重点难点。
总结提升:对本次活动的成果进行总结(结合活动类型特点);或对本次活动取得的预想效果进行总结;或对本次活动的各工作人员表现工作过程进行总结;或对未来工作进行效果的扩大。
三、国家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方法灵活运用
【题目】一个少数民族代表团20人来上海参观世博会,你怎么安排?
【河北华图专家解析】
【目的意义】世博会是全世界人民的盛会,此次能够在上海举办,我感到骄傲和自豪。这次一个少数民族代表团来世博会参观,我一定会尽到地主之宜,妥善安排,带给他们一个满意愉快的旅行,让他们感受到世界各国的多彩文化和我国快速发展的实力。
【组织管理】首先,我要做好事前的准备工作:对于这个代表团的一些基本资料要有详细的了解。包括代表团的人员名单及具体联系方式,民族构成情况,代表团乘坐的交通工具,到达及离开时间等。接下来拟定接待方案:根据代表团的男女构成情况安排住宿,预定好餐厅。在安排餐厅的时候,我要学习了解不同民族的饮食禁忌,并通知 餐厅的工作人员,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准备好接待和游览用车,联系好负责旅游讲解的导游,如果代表团成员中有不会汉语者,我们还需要给这一部分人配备精通 相关语言的翻译。
其次,开始接待工作并安排游览:派专人负责接站工作,并用专门的接待车将代表团送到指定酒店。按照事先分配好的房间入住,并带领代表团成员用餐。带领代 表团进行游览,在入园参观前,我会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他们,必要时联系。如果此次代表团的行程不是很紧张的话,在代表们时间和精力的范围内就可以尽可能 多地参观景点,如果行程比较紧凑的话那就选择几个具有特色的景点进行参观。
【协调控制】在参观过程中注意人员的管理和秩序的维护并做好游览解说工作,要随时准备应对游览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比如身体不适,如果情况不是很严重的话可以用我们事先准备的医药箱进行简单处理,如果情况比较紧急的话需要及时与世博园进行联系,请求协助,或者直接拨打120急救。
【总结提升】代表团的参观结束后要及时将活动的情况进行总结,并上报领导。从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为以后组织类似的活动提供借鉴。
真题演练:政府以补贴的形式给市民更换节能灯,更换市民要达到80%,你怎么落实?
参考答案:更换节能灯是政府倡导节约、环保理念的有力举措,有利于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假如这项工作由我负责,我将从以下方面开展:
首先,在政府网站、电视台等发布相关信息,宣传节能灯有利于居民节省用电成本,安全、寿命长等优点,同时也对社会的环保工作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与各社区居委会取得联系,组建工作小组,商讨整个活动的详细方案,拟定计划,同时合理分工;并与节能灯供应商、经销商合作。
再次,在重点小区试点,在门口设置咨询台,现场提供以旧换新,同时给予相应的补贴;同时招募志愿者,逐户拜访居民,普及节能灯性能等知识,并提供上门安装节能灯服务、上门补贴,同时做好相关的数据统计工作;与经销商建立合作关系,建议只售卖节能灯;并与厂商取得联系,将收回的旧普通灯回炉再造,以便二次利用。
最后,将此项工作的相关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汇报并呈交给领导。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科目考试大纲(会计类)
★ 会计类
一、考试目的
考查考生是否具备证券期货监管工作所必需的会计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与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报考会计类职位的考生参加本类别的专业科目考试。会计类专业科目考试试题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一)证券期货基础知识
1、单项选择40题
2、多项选择15题
3、不定项选择5题
(二)专业知识—会计
1、单项选择40题
2、多项选择15题
3、不定项选择5题
三、答题要求
/ 7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考试均采用客观性试题,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选项中选择答案。考生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本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参加会计类专业科目考试的考生不允许自带任何类型的计算器。
四、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给四个备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应试人员应将正确的选项选择出来并按要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涂,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某企业资产总额是300万元,负债总额100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是()?
A:100万元
B:200万元
C:300万元
D:400万元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给四个备选项,其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是正确的,应试人员应将正确的选项选择出来并按要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涂,多选、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某企业资产总额是300万元,负债总额100万元,以下错误的是()?
A:该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是100万元
B:该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是200万元
C:该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是300万元
D:该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是400万元
/ 7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答案:(ACD)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给四个备选项,其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选项是正确的,应试人员应将正确的选项选择出来并按要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涂,多选、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某企业资产总额是300万元,负债总额100万元,以下错误的是()?
A:该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是100万元
B:该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是200万元
C:该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是300万元
D:该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是400万元
答案:(ACD)
五、考查知识点
考生应掌握证券期货基础知识(可参考财金类考试大纲)和以下会计专业知识:
(一)会计准则及其实务运用
1、财务会计基本概念
(1)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2)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2、金融资产
(1)金融资产的分类及初始、后续计量
(2)金融资产转移
3、存货
(1)存货的初始计量及发出存货成本结转
/ 7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2)存货的期末计量
4、长期股权投资
(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2)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3)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及处置
5、固定资产
(1)固定资产的初始及后续计量
(2)持有待售固定资产及固定资产处置
6、无形资产
(1)无形资产的确认及初始、后续计量
(2)无形资产处置
7、投资性房地产
(1)投资性房地产范围、初始及后续计量
(2)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及处置
8、资产减值
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和计量
9、负债
(1)流动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2)非流动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10、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的分类及会计处理
11、收入、费用和利润
/ 7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收入确认原则及其具体运用
(2)费用确认、利润的会计处理
12、财务报告
(1)财务报告构成及列报要求
(2)合并报表范围确定及合并报表编制
(3)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13、特定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
(1)或有事项的确认、计量及披露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认定及其确认和计量
(3)债务重组的界定及不同重组方式的处理
(4)政府补助的分类及其会计处理
(5)借款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6)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
(7)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8)外币折算
(9)租赁的分类及其会计处理
(10)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区分及其处理
(11)企业合并的类型划分及会计处理
(12)购买及出售子公司少数股权处理
(二)审计基础知识
1、审计基础知识
(1)基本准则
/ 7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2)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3)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
2、审计程序、技术和方法
(1)审计准则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2)审计准则1121号-对财务报表审计实施的质量控制
(3)审计准则1131号-审计工作底稿
(4)审计准则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
(5)审计准则1201号-计划审计工作
(6)审计准则1211号-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7)审计准则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采取的应对措施
(8)审计准则1251号-评价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错报
(9)审计准则1301号-审计证据
(10)审计准则1312号-函证
(11)审计准则1323号-关联方
(12)审计准则1501号-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和出具审计报告
(13)审计准则5101号-会计师事务所对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其他鉴证和相关服务业务实施的质量控制
(三)财务信息披露规范
1、非经营性损益的定义、内容及披露要求
2、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
3、每股收益的计算和列报
/ 7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更多考试资讯:http://nmg.huatu.com/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 要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福建省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承担着为海西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使命, 因此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提高人才培养教育质量就尤为重要, 但目前却缺少科学系统的具有指导作用的教育质量规范及专业建设标准。本课题正是在此背景下, 从教育实践出发, 探索研究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的教育质量标准。《教育大辞典》对“教育质量”的解释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 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而所谓“教育质量标准”是指一定时期内为实现既定教育目标而制定的教育质量规范, 是对培养目的、培养过程、培养结果的价值取向。只有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贯彻落实国家职教方针政策, 围绕教育目的预设标准、教育培养过程标准、教育输出结果这三个维度, 建立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的教育质量标准, 形成专业教育质量规范, 并有效推进深化实施, 建立科学监督评价机制, 才能提高整体专业建设水平, 才能以服务发展为宗旨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2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教学存在问题
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背景下, 福建省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建设水平有所发展, 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1) 专业设置定位模糊, 专业建设同质化较严重。财经商贸类某些专业设置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 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急需调整优化。某些专业定位偏离“服务需求、就业导向”人才培养目标, 模糊技能型人才和学科型人才的界限, 忽视中职职教办学特色。某些专业建设由于不能较好整合发挥优势资源, 又缺乏创新发展意识, 造成各校建设情况大同小异, 无法形成专业品牌特色。
(2) 人才培养模式落后, 校企合作广度深度不够。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根深蒂固, 部分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仍沿用“知识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与“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背道而驰, 难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而有的学校虽然提出“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但由于没有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造成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并未真正落实校企协同育人。
(3) 课程设置滞后脱节, 课程建设缺乏职教特色。部分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的课程结构缺乏系统性, 课程设置脱离职业岗位需求, 课程内容脱离职业标准要求, 实践课程学时安排较少。核心课程建设缺少专业特色, 教材选用缺少科学标准, 优质课程教学资源乏善可陈。
(4) 教学模式过于传统, 教学技术手段拘泥形式。部分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一味采用“满堂灌”教学方式传授理论知识, 使教学过程缺少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 难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同时, 信息化教学技术手段运用不够广泛, 也尚未形成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5) 实训条件相对落后, 顶岗实习管理浮于表面。部分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设备投入偏少, 仍以“机房+模拟仿真软件”为主, 其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大影响实践教学质量。校外实训基地由于校企合作力度不够、实践教学安排、实训安全管理等原因, 无法发挥最大的实训效能。而顶岗实习存在制度不严、管理力度不够、考核无果等现象, 不同程度的“放羊”管理使实习实训效果不尽如人意。
(6) 师资结构不够合理, 教师职业素养有待提高。通过对300名专任教师调研显示, 财经商贸类专业教师年龄偏年轻35岁以下占59%, 高级职称教师偏少只占21%, 所教授课程的专业与自身专业完全对口的只占38%, 中高级技能水平以上的双师型教师只有45%, 出现不同程度职业倦怠的教师占61%, 部分教师下企业实践有名无实等, 可见师资结构需要优化, 整体师资水平需要提高。
(7) 就业质量不甚理想, 社会服务能力较为薄弱。财经商贸类专业学生虽然初次就业率较高, 但就业对口率低, 薪酬待遇低, 就业满意度低, 导致就业稳定性不高, 就业质量有待提高。面向企业和社会的职业培训寥寥无几, 社会服务能力较弱, 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力度不足。
3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质量提高思路
福建省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应该以服务发展为宗旨, 以促进就业为导向, 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调整优化专业设置, 明确专业办学定位, 加强专业特色建设。财经商贸类专业应该积极开展专业调研, 做好人才需求分析以及专业设置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结合自身办学基础和优势, 紧贴市场科学合理设置专业, 遵循适应需求原则、特色性原则、宽口径原则、适度超前原则。[1]同时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根据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和人才市场需求变化, 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 科学调整财经商贸类专业, 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各专业应该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指导下, 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明确专业的层次定位、职业岗位范围及职业标准、人才规格, 制定专业建设规划, 构建专业建设标准, 建立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 树立开拓创新意识, 整合优势资源开展专业特色建设。
(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福建省财经商贸类专业应立足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海西经济区服务产业发展输送专业技能型人才, 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践行现代学徒制, 深化校企协同育人,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专业应该与行业企业共同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建立健全长效的校企合作交流机制, 共同制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共同建设财经商贸类专业群, 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实现职业教育“五个对接”, 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同时还要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 推进中高职教育紧密衔接, 实现“系统培养, 多样成才”培养目标。
(3) 深化调整课程结构, 校企共建核心课程, 实施双证融通改革。财经商贸类专业应该围绕职业岗位群, 对接最新的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 校企共同构建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制定理实一体化的实施性课程标准, 深化多种模式的“双证融通”课程改革, 推进中高职课程衔接。校企应共同开发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 将职业岗位技能和素养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共同开发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尤其是共享型信息化教学资源。优先在《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中选用专业课教材, 要体现“企业岗位技能需求”与“学校课程教学设计”的有效对接与融合, 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
(4) 提倡行动导向教学, 强化职业实践教学, 构建信息教学环境。财经商贸类专业应将生产经营或服务流程融入教学过程中, 倡导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体现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学理念, [2]包括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场景教学法等, 引入多元化的过程性教学评价, 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探索信息化教学技术深入应用, 开发Moodle网络在线课程以及微课程, 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手段,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5) 改善校内实训环境, 拓建校外实训基地, 规范顶岗实习管理。财经商贸类专业应该从行业企业技术要求和业务流程出发, 校企共建信息化、智能化、高仿真的融入企业文化内涵的商贸实训基地, 打造“实用性商贸技能培养、多元性社会服务培训、实战性创业人才培养”综合性实训平台。同时依托校企合作平台, 建立稳定有序、运行良好、产学结合、协同育人的校外实训基地, 实现实践教学与企业真实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建立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配备实习专业指导教师, 通过签订校企生三方协议、全程管理监控、定期考核评价的方式, 保证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
(6)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健全教师培训体系, 完善教师管理制度。财经商贸类专业应该制定并实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对内培养专任骨干教师, 对外聘请引进行业企业高技能技术人才, 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 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专业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构建教育部门培训、校本培训、企业岗位培训的“三位一体”培训体系, 通过各类师资培训、调研考察、学术交流、高校进修、企业挂职实践、参与真实项目运作等方式, 提高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和业务能力。引导树立良好的教师职业意识, 缓解职业压力来消除职业倦怠, 注重教师人文关怀来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创建激励机制来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从而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7) 加强就业创业教育,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凸显社会服务能力。实施“学生综合教育管理工程”, 围绕“学做人、学做事、学技能”的立德树人培养目标, 培养创新创业意识能力, 努力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提升用人单位满意度。财经商贸类专业应本着“以服务发展为宗旨, 以促进就业为导向”,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提供多方位的就业渠道, 加强职业指导教育, 稳步提高就业质量;还应搭建中高职衔接平台, 为部分学生升学提供有利条件, 为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桥梁。财经商贸类专业应积极开展面向企业和社会的职业培训, 提供各项生产咨询技术服务, 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4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质量标准体系
目前, 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种种问题, 若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就必须在培养目的、培养过程、培养结果等方面提出教育质量规范, 构建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而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应遵循职教发展规律, 本着目标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清晰性原则、灵活性原则, 鼓励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全程参与, 才能形成广泛适用的具有导向作用的教育质量规范。通过实践研究表明, 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可以分为教育目的预设标准、教育培养过程标准、教育输出结果标准这三个维度, 细分为10个质量标准指标, 根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具体编写如下:
4.1教育目的预设标准
(1) 专业设置标准:中职财经商贸类各专业设置, 应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做好相关行业企业和就业市场调研分析, 包括行业发展研究、10家以上行业企业调研、20所相关职业院校调研、毕业生调研跟踪等, 形成《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调研报告》、《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报告》, 专业设置必须符合《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要求, 专业办学条件必须符合《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设置条件。应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不断优化专业结构, 使职业教育对象能够满足社会产业结构市场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求。
(2) 专业建设标准:中职财经商贸类各专业应制定五年建设规划, 通过专业群建设实现专业的集聚效应, 集中优势资源建设特色专业。应建立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成员至少包括2/3以上的行业企业专家, 定期召开论证会议并推进专业规范化建设, 至少每学期1次。专业建设可以积极引进适用的职业标准参与专业认证。在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指导下, 不断优化专业教学标准, 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实现专业建设的“五个对接”。
(3) 培养目标标准:中职财经商贸类各专业应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 坚持立德树人, 制定出面向商业行业企业, 可以从事具体相关职业岗位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明确职业范围及对应职业岗位, 确定专业技能培养方向, 制定人才培养规格, 包括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 标明所能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及衔接高职接续专业, 体现出“以服务发展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2教育培养过程标准
(1) 培养模式标准:中职财经商贸类各专业应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改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寻找校企双方利益“共振点”, 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冠名班”、“订单班”、“工学交替”、“二元制”等校企合作模式, 践行现代学徒制, 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同时, 根据市场和岗位需求, 制定实施及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为行业企业培养“量身打造”的技术人才。加大“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 实现职业技能证通过率达95%以上, 保证学生顺利通过“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应积极创造条件推进中高职衔接, 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2) 课程建设标准:中职财经商贸类各专业构建课程体系必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 对接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 必须紧贴实际工作岗位过程, 必须符合理实一体化课程标准, 注重融入职业技能素养实现“双证融通”, 注重中高职课程衔接。教学计划制定符合《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 三年总学时数达到3000~3300学时, 不少于170学分, 实施“2.5+0.5”教学安排, 保证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达到60%以上。校企共建3门以上核心课程, 共同开发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拥有共享型信息化教学资源, 包括:媒体素材、试题库、试卷、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和网络课程等。选用教材符合职教特色, 优先在《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中选用, 积极开发校本教材。
(3) 教学模式标准:教学内容应该满足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以学生为主体, 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应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场景教学法等, 教学组织形式灵活, 开展多种形式实践教学, 突出“学中做, 做中学”的职教特色, 注重提高学生实践运用中技能水平和形成规范职业素养。积极构建信息化环境下职业教育教学新模式, 运用信息化技术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开发使用3门以上Moodle网络在线课程和微课程。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 成绩良好。教学评价实现多元化过程化, 实现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教师家长企业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 学业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 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
(4) 实训条件标准:校企共建信息化、智能化、高仿真的校内实训基地, 覆盖财经商贸类各专业, 融入企业文化内涵, 满足培养实用性商贸技能、多元性社会服务培训、培养实战性创业人才的需要。每个专业至少有1个稳定有序、运行良好的校外实训基地, 适应专业教学计划要求, 平均每学期至少开展1个短期实践教学项目, 不仅作为顶岗实习教学场所, 还可以提供教师下企业挂职实践岗位。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大纲、实训指导书齐全, 实践教学经费有保障。建立完善校企共同指导、合作育人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保证顶岗与专业岗位群基本一致, 配备实习专业指导教师, 管理规范到位, 签订校企生三方协议, 全程管理监控, 定期考核评价, 保证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
(5) 师资队伍标准: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规定, 制定并实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培养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 提高教师职业素养、提升专业教学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建立校企“互聘、互兼”双向交流机制, 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 增强教学团队综合实力, 制定兼职教师评价标准。保证师资结构合理稳定, 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符合《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师生比达到1:20,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不低于30%, 具有中高级以上技能水平的双师型教师不低于70%, 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应占专任教师总数25%左右。构建教育部门培训、校本培训、企业岗位培训的“三位一体”培训体系, 保证教师岗位培训时间五年累计不少于360学时, 每两年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同时具有健全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
4.3教育输出结果标准
(1) 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毕业生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 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取率在95%以上, 具有创新创业能力。毕业生就业质量良好, 就业率在96%以上, 专业对口率不低于本地区同类学校平均水平的90%, 就业面向和起薪点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就业后三个月稳定性好。毕业生用人单位评价良好, 社会认可度普遍较高。毕业生中有一定比例进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学习, 实现“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
(2) 社会服务能力标准:面向社会群体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培训质量较高。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服务, 每年参与生产、咨询和技术服务的项目达3个以上。专业建设水平得到职教同行、行业企业认可, 社会评价较高, 充分发挥示范性作用, 具有较强专业辐射能力。
5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教育质量评价是以教育质量标准为准绳, 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 衡量教育活动达到教育质量规范程度的连续动态的价值判断活动。
5.1树立发展性教育质量评价观
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质量评价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衡量评估专业建设水平是否达到教育质量标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全面发展、教师长远发展、学校专业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 贯穿于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全过程, 还要将统一评价标准和特色性发展相结合, 发挥导向引领作用。
5.2注重多元化教育质量评价主体
(1) 学生主体评价。学生作为职业教育服务的直接受益者, 其评价直接反映教育教学质量。 (2) 教师主体评价。职业教师是专业建设主力军和教育教学主导者, 参与评价不仅可以调动工作积极性, 还可以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 (3) 学校主体评价。各职业学校要对所达成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期评估, 随时对专业建设及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管理和监控, 及时纠正偏差, 确保职业教育质量。[3] (4) 教育主管部门主体评价。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各类评估活动或者委派专家对职业学校办学实力、专业建设水平及职业教育质量开展评估, 实施宏观管理指导, 促进职业教育健康稳定发展。 (5) 社会主体评价。通过用人单位、校企合作企业、学生家长、社会评估机构, 社会公众等对职业教育质量评估, 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符合社会企业需求。
5.3构建能力本位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首先, 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 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质量标准, 结合衡量权重比例, 形成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次, 在职业人才培养过程中, 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质量评价模式 (如PISA、TIMSS、SERVQUAL等) , 采取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 利用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专业建设水平和教育教学活动是否达到职业教育质量标准, 并引入专业认证。最后, 统计分析教育质量评价结果, 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 能够正确审视经验和不足, 发挥优势提高教育质量, 对于不足之处进行有的放矢改进, 从而使教育质量评价发挥诊断、激励、调控、导向等功能。
6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职业院校为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推进实施教育质量标准而制定一系列相关质量管理制度, 提供各方面保障条件, 并实施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测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6.1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
教育主管部门结合产业结构和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制定实施各种政策制度,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尤其针对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需求, 加强财经商贸类专业建设发展, 提高财经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建立教育监测中心, 制定监测标准及监测工具, 实现对教育质量动态监测及分析诊断。[4]组织力量开展各种形式的职教评估, 以评促改, 以评促建, 以评促管, 以内涵建设为中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依靠政府力量构建校企合作平台, 引入行业企业组建财经商贸类职教集团, 从而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提升中职教育质量。充分发挥福建省职教学会财经商贸教学委员会对专业建设指导作用。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吸引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和专业建设中, 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机制, 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教发展。《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 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福建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为职业教育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6.2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
学校系部应该树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观念, 加大资金投入, 加快专业建设步伐,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关注培育自身特色,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控制体系并运转有效, 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教研评估中心等机构, 研究科学规范的教育质量标准并组织实施, 引入多元化发展性评价体系, 推进专业内涵建设, 实现教学工作精细化管理, 切实发挥学校的教育质量保证主体作用。
综上所述, 福建省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只有构建并实施科学规范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多元发展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内外兼具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才能保证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邱永渠.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0:88.
[2]蒋舒凡.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商贸类专业课的应用[J].福建职业与成人教育, 2007 (2) :27.
[3]韩天学.大数据下“多元主体”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 2015 (7) :45.
【2018农业工程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推荐阅读:
钢筋工程质量标准06-20
幕墙工程质量验收标准09-07
锚索工程质量验收标准09-22
住宅工程质量控制标准11-27
消防工程施工质量标准10-01
建设工程质量标准化10-02
《港口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09-19
农业本科类论文06-30
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监督管理对策论文07-05
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进展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