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园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2024-08-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乐园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推荐9篇)

乐园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篇1

第一章教学管理

第一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各类课程(特别是健康、科技、环境、综合实践课等);

第二条、使用教学常规手册;

第三条、教师相互听课;

第四条、教研工作具体落实,备课组有集体备课记录;

第五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完善,过程落实;

第六条、狠抓教育教学科研工作。

第二章课堂教学

第七条、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方法得当;

第八条、组织严密,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第九条、合理使用电教设备;

第十条、用普通话上课、表达清晰、书写规范汉字、板书整洁美观合理; 第十一条、教学设计合理。

第三章课业负担

第十二条、各科作业量适当;

第十三条、作业批阅及时认真;

第十四条、有个别辅导;

第十五条、严格执行教辅资料使用“三限”政策;

第十六条、节假日严禁补课;

第十七条、禁止参加未以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竞赛。

第四章学籍管理

第十八条、严格学籍管理,按照规定办理转入、转出、休学、复学、借读手续,不拒收服务区内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不拒收正常转入学生;

第十九条、不拒绝办理有正当理由的转出学生手续;

第二十条、有健全的学籍管理制度和防辍控流机制;

乐园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篇2

面对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深刻变革, 传统的学校教学管理遇到了挑战, 有些沿袭多年的所谓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已显得不适应教学改革的创新和发展。创新是事物变革发展的基础, 所谓常规不常, 重要的是从变革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入手, 将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有关新政策、新规定、新要求内化为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建立起适应时代要求的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和制度保障。加强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 是在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的发展性建设, 即内容的充实与完善, 变革与创新。要以素质教育为思想理论基础, 以新课程实施的教学实践为现实基础, 以新时期的教学评价与管理为实践基础, 以新时期我国颁布的重要教育文献、法律法规为政策规范基础, 使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具有时代精神内涵, 以保障学校教学管理焕发出新的活力, 进而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一、素质教育, 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

素质教育是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 并上升为国家法律意志。新中国成立60年来, 我国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 “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 影响了青少年的发展”[1]。21世纪, 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 这就要求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出更好更多的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

建国以来, 我国的教育方针在表述上一直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内容, 但实际上, 学生全面发展还只是一个理想的教育目标。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旨的素质教育的提出, 是社会进步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 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我国教育目的即教育方针有了新的表述:“实施素质教育, 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从新时期的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的表述变化来说, 我国对新时期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有了新的规格要求, 体现出了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新特点。

1. 以人为本, 面向全体,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人的生命主体发展应该是全面和谐的, 创新人才素质也应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 素质教育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正确处理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 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以人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是原则也是策略, 旨在让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发展, 在主动学习中生动活泼地发展。

2. 发展个性, 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发展个性, 因材施教, 培养创新精神, 具有内在统一的辩证逻辑关系。发展个性, 就是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育, 真正从人的兴趣、心理特点出发, 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承认差异,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和谐发展。因材施教, 不仅是策略方法, 而且是一个教学理念、教学机智问题, 是一个教学艺术问题。因材施教, 就不能用一个模式、一个标准要求学生, 教学方法就不能“一锅煮”, 而要区别情况, 根据学生差异特点, 在课堂提问、作业、考试、辅导等教学环节上分层要求, 讲求实效, 扬长避短。尊重个性、因材施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和条件。教育需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需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启迪学生创新思维, 使学生崇尚科学, 追求真理, 学会思考和创新。

3. 尊重主体, 学会学习,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未来社会是学习型社会, 学会学习, 具有实践能力为特征的人才, 是21世纪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的必备素质。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要求使学生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 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具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学会学习。学生是自身发展的主体,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就要大力弘扬学生主体精神, 实现教学由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转变, 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动脑、动口、动手, 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

我国新时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变化、新要求, 对新时期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模式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起主导作用。制度变革是根本, 完善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是学校教学管理活动的基石。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需要创设一个适宜创新人才成长的教学管理制度环境, 以有利于培养和发展人的自主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为实现教育目的、人才培养目标作保障。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 要以素质教育为思想理论基础, 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本宗旨, 在教与学、管与研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中贯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理念, 以面向全体、尊重主体、发展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着重点, 真正体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时代内涵特征。

二、新课程改革与新课程实施, 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的实践基础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 使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与人才培养有了实践操作性的指导文件, 促使我国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新课改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发展性目标要求。新课程的实施, 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4], 倡导建立自主、探索、发现、研究及合作的学习机制,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 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新课程的实施, 促进了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使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模式、教学关系等发生了较深刻的变化, 凸显了新时期学校教学改革实践的新特点。

1. 教学内容深化丰富, 突出了思维价值。

新课程在结构方面突出了综合性、实践性, 确立了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内容方面, 以知识传授为主向知识、能力、情感、方法、思维等多元教学要素转变, 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化丰富, 使学生的学习生活领域拓展了, 学习内涵丰富了。特别是突出了思维价值性, 给学生提供了思维驰骋的广阔空间和生命滋养成长的沃土。

2. 教学关系和谐, 突出了学生主体性。

新课程的实施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 教学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教师由过去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咨询者、合作者、帮助者、促进者, 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者;学生由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动者、探索者, 是学习的主体;由教与学的支配从属关系转变为平等合作关系、和谐互动关系和教学相长关系。教师需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 认真研究学生学习心理发展规律, 实现由过去学生适应教师的“教”到适应学生的“学”的转变, 使教与学和谐互动成为螺旋式上升的智力发展活动, 在教与学不断转换过程中激活课堂, 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 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3. 教学方式变革, 突出了学生的学。

素质教育课堂体现了教与学的交融、教法与学法的相互结合。在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研究学生的学, 强化教学反馈功能和教学反思。新课程的实施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与学的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特别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5]以有效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 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生命体验过程。

4. 课堂教学结构多边互动, 使课堂富有生机与活力。

新课程的实施, 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师向学生信息传递单向性的课堂结构, 使集体教学、小组学习、个别教学相结合, 体现合作学习、个性化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 构成多变互动的课堂教学结构, 从而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使静态沉闷的课堂成为动态生成的课堂。

基础教育新课改已走过了六七年的历程, 为新时期教学改革与发展积累了一定经验, 是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的教学改革实践基础。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在理念和内容要求上, 都需要与新课改接轨, 反映出学校教学改革与师生发展的必然要求;特别是在教师的备、讲、批、辅、考、研的常规制度要求的内涵上, 要体现为了学生主动发展、互动发展、综合发展的价值取向;要重视学生“学”的常规管理制度建设, 构建促使学生主动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独立自主学习等富有个性的科学的学习机制, 以彰显新时期教学文化的特色。

三、教学评价与管理的变革, 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的实践策略基础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新课改的实施, 促使教学评价与管理发生了新变化, 使学校教学管理呈现了新特点。

1. 发展性评价, 促使教师和学生可持续发展。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 要继续减轻中小学过重的课业负担, 改革考试和招生选拔制度, “探索科学的评价办法, 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6]。新课程改革评价功能, 在于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动能,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要通过教学评价的改进, 促进学生学习潜能和创造性的发挥, 让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动力。课堂教学评价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 体现尊严与爱护, 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 注重学生发展变化的过程。要注重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考查, 强调指标的多元化, 倡导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要以目标评价为杠杆, 突出对学生积极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 从而提高自我反馈调控功能。

教师评价要关注学生在发展中的需要, 评价内容指标要综合化, 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目的是促发展。要让教师主动参与,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 发挥评价的激励、促进和自我功能。

2. 学校管理模式变革, 营建民主和谐的教学管理文化。

人的成长发展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适宜的环境, 需要持续的鼓励和培养。培养创新人才, 需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和自由的教学管理环境, 让课堂成为催生学生成长的沃土。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学管理模式发生了变革, 呈现出了以解放师生大脑、促进师生发展为特点的民主和谐的教学管理文化变化发展的态势。

(1) 从控制走向服务, 实现人的解放, 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教学管理应该致力于教学质量的全面性、全员性、全程性的持续提高, 需要发挥人的积极性, 关注师生的满意度, 树立教学管理为师生服务的意识。一是教学管理者要从“管束”、“控制”监管状态下解脱出来, 努力营造“学习型组织”、“研究型组织”、“民主型组织”文化, 培育教学民主科学精神, 让每一个人都在平等、公正、自由的教学环境中全面发展。二是解放教师, 确立教师教学主体地位, 吸纳教师参与学校教学管理过程。要使教师从单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竞争魔力圈中走出来, 为教师创造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 以教师主动发展带动学生主动发展, 使教师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三是解放学生, 尊重学生生命的主动发展需要。把学生看作是教学主体和管理评价者,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控制, 引导学生求真、自律、向善、唯美, 把学生从过度的学习任务、过于紧张的学习气氛和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加强学生社会实践的广泛联系, 让学生的思维羽毛更加丰满。

(2) 课堂教学管理走向民主和谐。

一是实现从忽视学生心理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转变, 注重以教师为中心向注重“以生为本”的发展, 满足学生学习心理的需求。二是从依赖于基础性策略变化到个性化管理系统的建立, 管理策略具体化。三是从面向少数的偏爱到面向全体的关爱的转变, 不歧视后进生。四是从监督学习到培养自主学习态度的转变, 从纪律严管到引导和心灵的沟通。五是教学从单向控制、灌输走向教学互动、教学相长。

在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改的教学管理创新实践中, 我国很多中小学校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新的教学评价管理理念和教学管理实践是新时期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的方略和实践基础。课堂教学评价、考核管理等相关制度建设要蕴含“以师生发展为本”的管理精神内涵, 体现人的进步与发展、民主与科学、管理与服务、公平与效率等管理理念, 从而彰显民主、科学、和谐、全面、公正、公平等教学管理文化的时代精神。

四、国家教育政策法律法规, 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的法规规范基础

学校管理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它的合法性。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建设属社会团体组织内部“立法”, 是“小法”, “小法”要符合国家大法。一是要符合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 二是要符合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 三是要符合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相关法规文件。学校管理规章制度体现了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意志, 只有具有了合法性, 才会有效力, 才能有科学规范性。

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以来, 党和国家确定了科教兴国战略, 召开了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对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大决定, 陆续出台了《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教育法律。这些重大决定、政策、法律法规文件, 涉及教育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 既有宏观方面的思想理论指导和原则性政策制度决定, 又有微观层面的教学改革的目标、措施规定, 还有涉及教学理念、内容、方式方法和教学考评、奖励等教学管理的具体规定, 这些为新时期我国教学改革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政策依据和法律保障, 为新时期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在内容、标准、要求等方面提供了科学性、规范性的政策法规基础。

1. 加强教学自主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

在加强学校教学管理方面, 《教育法》第28条规定, 学校要“按照章程, 自主管理”[7];《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教学管理,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8]加强教学自主性管理, 按学校实际组织实施教学活动, 是新时期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要特点。

2. 尊重教学规律,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上, 《义务教育法》第34条明确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学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 面向全体学生, 教书育人, 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9]尊重教学规律,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是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的根本点。

3. 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因材施教, 实行启发式教学。

在师生教学关系方面, 《义务教育法》第29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 促进学生充分发展。”[10]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方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和创新意识,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11]《义务教育法》第34条规定:“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等教育教学方法,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2]因材施教和实施启发式教学,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教学方略, 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制度建设要有机融入。

4. 开展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优化学生学习。

在开展教学改革优化学生学习方面,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广大教师要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开展研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学习, 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共同发展, 促进师生教学相长”。[13]开展教改和教科研活动, 是优化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方略, 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要体现这一重要内容。

5.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改革考试方法。

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改革考试方法方面,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继续减轻中小学生的过重的课业负担, “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 小学成绩评定应实行等级制, 中学部分学科实行开卷考试, 重视实验操作能力考查。学校和教师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按考试成绩结果公开排队”[14]。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应是学校教学管理常规制度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6. 鼓励教育教学创新, 奖励优秀。

在教师教学科研等奖励方面, 《教育法》第11条规定:“国家支持鼓励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 推广教育科学研究成果, 促进教育质量提高”[15];《教师法》第9条规定:“对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工作给予鼓励和帮助”[16]。教师在教育教学、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教学改革等方面成绩优异的, 由所在学校予以表彰奖励, 教学常规制度建设要融入这方面内容。

新时期我国的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 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 反映了我国新时期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和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要求。特别是涉及教学目标、内容、方式方法、考试、考核评价等多方面的具体措施规定, 渗透到了教师的备、讲、批、辅、考、研等“教”的各方面和学生“学”的各方面, 渗透到了考评和奖励等教学管理的具体内容, 对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有指导和规范作用。加强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 重要的是从校情实际出发, 把党和国家有关教育政策、法律法规等相关内容规定有机融入到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中去, 做到重要内容不要缺位, 重要思想精神不能违背, 使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具有合法性和科学规范性。

我国新时期教学改革发展的新思想、新要求、新规定, 蕴含着教育面向现代化, 面向未来, 面向世界的时代精神, 彰显了现代教学文化。加强新时期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 要认清和把握新时期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特点, 认识把握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的基础。要善于把握素质教育新思想、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 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教育政策法规的新规范, 具体化为学校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师教学研究的指南、教学实践操作规范的标准、课堂教学管理的文化、教学管理评价的方略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机制, 从而使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具有时代精神内涵特征, 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制度性保障。

参考文献

[1][7][15][16]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大全[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3:873, 861, 860, 913.

[2][3][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1, 3.

[4][5]教育部教基[2001]17号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N].中国教育报, 2001-7-27, (2) .

[6][8][13][14]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J].人民教育, 2001, (7) .

如何抓好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篇3

一、完善管理制度,落实教学常规,层层量化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使教学工作有章可循,管理有条不紊,教导主任要按照学校教学工作的要求,制定和完善《教职工业务考核制度》《优秀教研组考评制度》《优秀班主任考核制度》《优质课评价方案》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使制度具体化,有可操作性,本着“抽象变具体,无形变有形,有形变可行”的原则,层层量化分解,定出各项翔实可行的量化考评细则。每学期开学初,把修改完善后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各项量化考评细则印发到各组,利用第一次业务学习时间,专门组织教师学习这些制度和细则,先给后评,让教师明确工作的努力方向,规范教师教学工作。

在常规管理中,重点抓教学常规各个环节的落实、检查反馈、指导改进。教导处可以采用与各组长指导与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对每位教师的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按照各项量化考核细则的要求进行检查,量化评价。

二、加强领导,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实行领导岗位责任制,采取分线管理,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保证教学上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强化每个人的责任。教导主任应在学校行政会议上积极推行学校领导蹲组制,分配好任务,每位领导负责蹲一个教研组,开展听课、评课等教学研究活动。在活动中,蹲组的领导要率先垂范,集体备课,带头深入教学一线,每学期听课25节以上;带头参加评课活动,做好“传、帮、带”,给年轻教师出点子,指路子,带头撰写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帮助年轻教师解疑释惑,使他们茅塞顿开,让他们尝试搞小课题研究,进而达到人人参与,带动整体教风,使学校的教学管理达到一个新的境地。

三、抓好教研组建设,盘活教研阵地

教导主任可把教导处的下属教研机构分设成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心理健康、信息与科学、体育与艺术等组,委任好组长,指导各组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精神制订相应的组内教研活动计划,集体备课,落实常规检查、大课间等活动,让各教研组组长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好助手;要把以研促教,以教促研的教研任务落实到教研组长身上,让他们共同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做到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力求在各个教学环节有突破,有创新,做到备课有个性,上课有特色,辅导有特点,教研有效益。

四、要将教学常规管理入微到“本子”上

这个“本子”,一个是教师的本子——备课本,一个是学生的本子——作业本。教师的本子,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的预设;学生的本子,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另一方面,则反映了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态度。在备课方面,教导主任不仅要制定好备课制度,还要为集体备课制定《集体备课方案》。备课制度要求教案做到“三兼顾、四备、一使用”,即兼顾课程标准,兼顾教材和学情;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具,备学具;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备课制度能不能落到实处,关键在于平时是否对教师的本子进行检查。教导主任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检查,掌握真实情况,及时反馈、评价、总结。

五、加强对教师的管理

学校的一切工作以教学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学质量的高低归根到底取决于他们,因此,教学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教师的管理。而对教师的培训、进修与评价则是教师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对教师的培训与进修的管理方面,应把教师的校外进修与校内进修结合起来。目前,由于条件的限制,让教师脱产校外进修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因此,教导主任应加强校内培训工作,让教师得到更多的培训进修机会,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校内培训进修的形式要多样化,如新任教师进修、以老带新、个别指导、举办讲座、组织教学研究会等。在对教师的评价方面,要建立评价的组织机构,包括校外的和校内的教师评价机构;要制定各种评价标准,使教师评价科学化;要加强形成性评价,使评价真正起到发现问题和提高教师水平的作用。

六、在实践中创新,在理论中探索

江总书记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培养出创新人才,教育者本身必须具有创新精神。教导主任在教学常规管理中要突出三种意识:(1)树立服务意识,即强调师生关系民主化。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解放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2)树立人性意识,即做到教育主题个性化,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自主性,依据学生的志趣、特长加以引导,培养个性独立,富有创造性和开拓性的人才。(3)树立发展意识,即做到教学方法多样化,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运用启发式来激疑促思。

总之,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导主任只要敢想敢做,抓住要点,脚踏实地,开拓进取,就一定能够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合理、不适应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教学基本理念,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做到会学、乐学,教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成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面向全体学生设计教学方案,既要坚持实干、苦干的精神,又要提倡巧干、创新的方法,做到师生和谐,共同发展,营造教研兴校,科研强校氛围,加强校本培训和科学课基地的建设,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搞。

二、具体目标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使用率100%。

2、教师继续教育、各类培训合格率100%。

3、教师全期全勤率95%。

4、图书、器材使用率为100%,完好率为96%。

5、教学事故发生为零。

6、各年级期中、期末抽考成绩居市前列。

三、教学工作思路

“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构建和谐校园”;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工作主线;以改革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创和谐师生关系为重点。大力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为切入点,加强备课组的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整合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努力完成各项教学目标。

四、教学工作重点

1、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教学的常规管理,建立对教师的科学评价机制,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证。将学生成长记录袋进入学生档案,以便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以教学基本理念为指导,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供动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认真开展好“教学质量管理活动月”活动,以课堂教学为中心,通过扎实开展“五项活动”认真做好“四个结合”,规范、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实践“好课”标准。

4、继续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落实“三清”。

5、加强教研、校本研究工作,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主动性和职能作用,将集体备课、说课落到实处。

6、规范教学的管理,做好教务工作,为教师和学生服务,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五、具体措施和要求

(一)、关于教师行为规范

科学规范的管理是保障良好教学秩序的关键,良好的组织纪律性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因此,要规范教师的行为。

1、教师要认真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要按要求履行请假手续。

2、教师要服从学校安排,积极、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保质保量的按照要求完成各项任务。

3、教师要衣着打扮得体,符合教师身份,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给学生做好表率。

4、教师要有大局意识、主人翁意识,主动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对学校工作进行民主监督,要坚决执行学校已经形成的各项决议。

5、教师要按课表上课,教师个人不得擅自停课、调课和代课,对已排定的课表一般不再更改。教师因病、事不能上课,要提前请假,由教务处负责安排调课,调课通知单要通知到任课教师、班主任。

6、教师上课要讲普通话,要写规范字,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不得讽刺、挖苦学生,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二)、关于集体备课

1、以备课组长为核心组织集体备课,组员要积极配合组长的工作,认真完成组长布置的任务。

2、集体备课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组长负有组织协调和提出总体规划的职责,每个组员都对搞好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负有责任。

3、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

①开学前一周,备课组长要召开备课组会做好学期备课组计划。②确定每章节详细的教学方案,教学重点、难点和教法。③每周至少组织一次集体备课,确定每节课的教学安排,教学重点、难点和教法,要重点研究教法和课堂练习的选配。集体备课的成果同科教师共享,要根据班情、学情调整集体备课教案。

4、教研组长每月至少参加所在学科备课组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教研组每周按学校指定的时间开展说—授—评活动,学校鼓励各组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研究。

5、备课组要坚持自主命题,包括练习、测试、考试题等,禁止直接照搬课外套题,要充分体现出备课组及每名教师自己的思想和水平,提高练习、考试的针对性,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6、各备课组要充分发挥组内每一名教师的智慧,特别是那些有一定经验和教学建树教师的作用,在组内营造积极上进、团结协作、认真研究的良好风气,促进整个备课组水平的提高,为教师的工作和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7、为加强对备课组集体备课的管理和监控,教务处要定期对各备课组集体备课的教案质量进行审核、不合乎要求、质量不过关要重备。

(三)关于课堂教学

要树立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主渠道的意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完成这一任务的途径是加强课堂规范化管理,明确和落实课堂教学要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为目标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方式、手段等方面的探索、研究和改革。

1、教师要根据集体备课的精神和自己对教学的处理,提前写出教案。教案要求要认真研究课标、教材和教学参考,明确课堂上所学知识、方法、思想在课标中的要求和地位,以及其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位置。教案要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活动(包括动手记笔记,动手尝试,还包括学生思维的活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不仅要重视教法的设计还要充分结合学生实际重视

学生学法的指导和强化训练。题目选择要难易、容量适中,符合学生实际。要参考课标和课外习题尤其是中考题的要求充分挖掘教材的价值,以课本为载体全面提高教学效率,禁止全面照搬课外参考书。

2、课堂教学应体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实行“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

“低起点”。摸清学生相关准备知识、基本能力和心理准备的实际,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上,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结,形成网络。可以通过问卷、谈话、诊断性测试、预习检查、口头或书面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水平,确定适当的教学起点。

“小步子”。根据学生实际,确定能达到的实际进度。教学的步子要小,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然后分层渐进,把产生挫折事件的频率减至最低程度,使学生层层有进展,处处有成功,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感到自己有能力进行学习,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动机。

“多活动”。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注意力时间短,记忆容量小,概括能力差的特点,改变教师大量讲解的倾向,使师生活动交替进行。调节学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大量参与教学活动,给学生更多表现的机会,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活动时间一般达到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教师一次持续性讲课控制在10分钟之内。

“快反馈”。在每一层次的教学过程中,既有教师的“讲”,也有学生的“练”,还有教师的“查”。这种快速的反馈,把学生取得的进步变成有形的事实,使之受到鼓励,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乐于接受下一个任务,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正乃至调节教学的进度,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避免课后大面积补课。

3、教师要提前到达教室候课,做好教学准备,教师上课不得迟到,不得提前下课,上课应保持良好精神状态,要有激情,以教师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上课前应将手机关闭,上课期间教师不得接听手机。

4、上课铃响后教师要组织好课堂的秩序,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供起码的保证。各位老师要重视课堂礼仪,上课要起立问好,要保证学生能够安静下来,投入到学习中来。

5、教师要设法根据教学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研究的积极性,课堂要安排10-15分钟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要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启发、帮助、指导作用,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乐学、会学为目标组织学习,禁止满堂灌。

6、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管理和调动等多种手段及时有效的进行调节,确保学生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7、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要积极主动的和班主任联系,充分了解所教的每名学生,和班主任配合做好学生的思想、心理工作,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共同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环境。

8、教师要按时下课,要科学安排课后作业,课后作业要适当,提倡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明确预习内容和要求。积极主动的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工作。

9、教师对学生作业要及时批改,提倡给学生作业写评语,要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作业讲评。教务处每学期召开2次学生座谈会,了解教师布置作业的情况。

10、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学习状况,由备课组长组织全组人员进行自主命题,及时检测,安排教学计划时应当计划出进行随堂检测的时间。

11、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和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一起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保证学生有积极的学习状态,防止两极分化,也防止个别学生的消极行为影响班级和年级的整体氛围。

12、为了做到教与学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课堂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各教师课后要认真阅读课堂反馈本,慎重对待学生的困惑、意见、建议,要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调整自己以后的教学策略。

(四)关于课外活动

1、提倡教研组和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建立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小组,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提高我校的学科竞赛水平。

2、课外活动小组要有活动计划,有活动内容,有固定时间,有活动地点,有活动记录,有活动总结和活动效果。

3、课外活动小组计划要在教务处备案,教务处要加强对课外小组活动的检查和指导。

(五)关于听课评课

1、教师之间要互相听课,要写评语,教研组长要听组内教师的课。

2、领导干部要做到“到教师中去、到学生中去、到课堂中去”。

3、要重视听课后的评课活动,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关于教学档案管理

1、教务处要建立健全教师教学业务档案,要根据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使档案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2、教研组长要认真填写教师公开课评议记录,说—授—评活动记录,教师要认真填写教师常规汇编,教研组长要配合教务处,搞好各种教学档案资料的收集和归档,共同做好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

3、教务处收集的教学档案资料有:教学计划、校本培训计划,教学总结、教师公开课教案、说课材料、评课记录、教学反思、期中期末质量分析、教师的获奖情况、学生竞赛获奖情况等。

(七)关于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人员要树立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示范意识和效率意识。要认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厉行节约,为教育教学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1、加强教学管理的制度建设,逐步整理、修改和完善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教师教学常规的检查,规范教学,提高效率。

2、坚持学情调研反馈制度,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学生评教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课堂教学的情况,反馈情况做到及时落实。

3、要认真执行教育局中关于学籍管理工作的意见,依据学校学籍管理办法,严格学籍管理,对借读、转学、病休和复学的学生要严格审批程序,对借读、转学的学生要经校长审批,教导处登记,才能

接收,任何人不得善自做主,以个人的行为接受外校学生,要进一步完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档案建设。

(八)关于校本教研

1、本学年校本教研的主题是:开展“教学质量管理活动月”活动,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研组要围绕校本教研主题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继续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本学期要取得一定的成果,学科备课组要以集体备课为重点,以组内做课为主要形式,以落实教学常规为主要内容,通过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要坚持每周一次教研组说—授—评活动。学科教研活动要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人员,要有计划、有专题、有要求、有效果、有总结,教研组活动每学期不少于12次,备课组长要抓好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每周至少1次。

3、要强化学校教研组、备课组的研究意识,以规范教学常规为研究重点,以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为主要形式,从教学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规范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要注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促进青年教师的尽快成长,要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达标活动,使青年教师在教材分析、编写教案、板书设计、教学语言、教学手段的使用和学科专项基本功六个方面考核达标。

5、发挥市、校学科教学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作用,继续做好骨干教师的展示课活动,做好校级学科教学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评选工作。

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常规 篇5

佛山市冼可澄纪念学校

(2001、9、18、第三次修订)

一、关于值日

值日工作关系到学校制度能否落到实处,确保校园秩序井然,平平安安的重要环节,每个值日教师必须做好职责内常规工作。学校已制订了明确的制度,为了使这项制度落到实处,如下环节要着重做好。

A、上岗时间:上午:7:20分开岗(国庆节后推迟十分钟,即7:30分。带班老师提前五分钟到校)。中午:12:15分看午睡,下午:2:15分。下班时间:5:30分。

B:职责:按分配岗位巡查执勤,处理学校师生出现的事情或突发事,做好记录、扣分。接待上级、来宾。每天登记《校务日志》(值日组长按每人一次排好轮期)。值日组长下班前召集值日师生收岗总结,汇总把分数登在“校风评比牌”上公布。

C:迟到按规定扣当月补贴。

D:值周的班主任(三年级以上)按要求组织值日学生升旗、站岗、执勤。做好记录、记分。

E:午饭纪律的看管由正副班主任轮流下班。

D:归程队由下午最后一节课的任课教师组织带队下一楼大厅,按规定的地点排队等候家长来接送。值日老师按“教师午休值日表”安排看管纪律。特别强调:最后一节课的任课教师一定准时放学。班主任老师如有事情布置,要提前下班布置。以确保归程队准时、安全。

二、关于健全课堂常规的补充意见(2004、3、)

为了确保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健全和完善课前、课中、课后的相关规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现重新明确如下课堂常规:

1、任课教师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加强课堂秩序的有效管理,做到:上课期间不准学生上厕所(特殊情况另外);对严重违纪的学生要给予及时教育和严厉的批评,绝不能放任自流,课后要及时向班主任汇报。班主任要密切配合任课教师,支持任课教师,转变违纪学生的思想。

2、要坚持养成上课点名制度,发现学生迟到、缺席,要及时查问、了解原因,并在《课堂常规记录本》上作记录,对原因不明的缺课学生要及时向班主任汇报,查明原因。

3、到专用功能场室上课,任课教师要在预备铃响后,到教室带队到上课的功能室,查明原因。在课室到专用功能场室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要保持安静,有序行进,任何教师不能留学生在原教室做作业或休息。即使要休息的,也应到专用功能场室休息。

4、语文、数学、英语科的老师,不能占用其它学科的上课时间去补课或完成语文、数学、英语科的作业、或谈话(特殊情况,须经其它学科的上课老师同意)。

5、上课时间,不准外来人员把学生从教室和学校带走。非本节课的教师,无特殊情况,不准把学生从教室带到办公室补做作业或谈话或作其他事情。

6、任课教师要在预备铃响后,到教室维持课前秩序。值日班长要实事求是做好登记。

7、教师要依时下课,不准拖堂,以免影响学生下一节课的上课。

8、全体教师要确立全局意识,大胆主动地管理学校一切违纪违规的现象,关注学生的安全,发现违纪违规的现象和危及学生安全的任何事,要及时纠正,重大事情及时报告值日行政。

9、值日行政,每周至少要全面检查回校、课前、上课、午饭带队、课间、归程队等情况一次,做好记录,提供给下一周星期一校风总结的行政领导。

三、关于请假

有事请假须写请假单(特殊情况事后要补写请假单),经批准后方能休假。半天:报教导处刘主任批准备案、安排功课。一至三天:校长批准。四天以上:学校上报教局人事科批准。参加社会团体活动须请假的,要报经教局人事科批准。

四、关于考勤

上午上班时间:7:40分,下午上班时间:2:15分。下班时间:5:10分。上班后有事离开学校,要在门卫处登记。否则作早退论处。迟到每次扣当月福利补贴5元。早退每次扣当月福利补贴10元。事假每天扣当月福利补贴10元,病假(凭医生证明)六天以上每天扣当月福利补贴5元。旷工每天扣当月福利补贴50元。参加社会团体活动经上级批准的按事假(每天10元)扣除当月福利补贴。

五、关于药费报销

教师及享受公费医疗的家属、子女(男单女双——即单年在男方单位报销药费,双年在女方单位报销药费,)的药费报销定于每月24日(如遇节假日往后推),教师要先自己按规定的报销标准在药费收据上写清实报的金额,并填写好《药费报销单》,连同药费收据、病历表(本)一齐交邝健玲老师收集,再交校长核查审批,经核查审批的药费由财会存入教师本人工商行的存折。须住院治疗的,先按规定自己交清药费后,再拿药费收据上交主管部门审核报销。

六、其它常规

(一)、关于德育工作

1、班会课要写教案。

2、班主任力争全年普访学生一次。

3、班主任每月一次汇报,每周填写学生文明评分册。

4、班队活动要记录,每期不少于5次。

5、每期一次外出大队(学校)活动,但要按上级要求,作好方案,报上级批准。

6、期一次校级家长会。一次家长委员会议。

7、内黑板报每月不少于一次。

8、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赶学生出教室、出校门,或赶学生私自回家,严禁让学生站课室门口、办公室门口或走廊。

(二)、关于教学工作

1、每期一至二次研究(评优)课,人人上探索课(35岁以下不少于2节)。教师外出学习、观摩,回校后要上传达课。

2、每期不定期检查教师备课、批改情况。期听课要求:每人每期不少于12节(新教师不少于25节,五年教龄以下不少于18节,行政领导不少于20节)。

3、提倡写教后记、读书笔记。期未自报读写情况。

4、自觉重视坚持练好“三笔”字。

(三)、关于计划、总结及论文的撰写

1、各类计划开学前后一周内写好:教学计划、班主任计划、科组教学计划。党政(学校、德育、教学、体卫后)工团队计划等等。

2、各类(种)总结——党政(学校、德育、教学、体卫后)工团队、教学总结、班主任总结、科组教学总结于学期结束后教师离校前写好上交教导处。

3、学年要写一份考核总结,参与考核评议。

4、行政领导、科(级)组长、工团队负责人、高级教师,每年至少要写一篇论文。

(四)、关于继续教育学习

1、四年内(2004年后)全体教师要达大专以上学历。教师进修要专业对口。

2、师每年要自费订一份对口学科的教育教学刊物。

(五)、关于安全教育

1、班主任(或上课教师)每天要检查学生回校情况,发现缺席及时与家长联系,查明原因。因失职造成责任事故, 要按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责任.按学校制定的《安全制度》、《安全公约》要求进行防火、防事故、防盗、防震教育。提高自护,自救抗灾害能力。

六、关于代课、超课时(加班)补贴的规定(2001、9、全体教师讨论通过, 市教局审核通过实施)

根据佛山市人事局、财政局、教育局《关于学校教师代课、超课时(加班)补贴问题的通知》(佛人薪[2001]45号)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依照教师编制标准,参照上级有关工作量规定,现就我校教师代课、超课时(加班)补贴问题作如下规定

(一)、教师标准工作量(周节数):

1、校长(党支书)4节;副校长6节;教导主任8节;副教导主任10节。

2、大队辅导员14节 ;财会12节。班主任19节。

3、非班主任教师:25节。

3、兼任其它工作按如下标准折算节数:

体育老师早操出队:2节。数、英老师:任双班以上:2节。跨级另加1节。

其它校务分工按工作的责任和工作量的实际折算,分别折算课时如下: A、4节/周: B、3节/周: C、2节/周:

凡未达到课时标准工作量者,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承担课时或工作量,特殊情况经批准者除外。

5、凡超出规定的标准工作量,可按超课时(加班)补贴标准6元/节,给予补助。(期末统计统一发放。)

(二)、代课的补贴标准:(期末统计统一发放)

1、学校因教师病假、公假、事假满一个月以上,产假以缺编经教局或上级行政同意聘请的代课教师,每人每月1200元(含保险金)

2、完成本岗位工作职责和工作量的前提下,为病假、公假、事假、婚丧假等原因缺课不满一个月的教师代课的本校教师,可按以下条款发放代课补贴。

A、代课按课程表上课,(备课、有教案。)6元/节。B、代课者看管的课,3元/节。

(三)、在国家规定的节假日,学校因需要而安排工作的人员,(做自己职责内的工作不入此项)分别按职级、责任、时限发给补贴。标准为: 行政人员:50元/天。小高级剐人员:40元/天.其余人员:30元/天.平时因急、难、重任务而需晚上突击加班时,则按实际加班时间参考上述标准给予补贴。

(四)、建立和健全代课、超时、加班的登记制度和发放办法。做好记录和各项资料备查工作,完善审批制度。

1、代课由教导处主管领导安排、检查,级组按教导处要求协助记录。期未报财务室统一发放补贴。

2、超时统计由主管教学工作副校长作统一核计,期未报财务室统一发放补贴。

3、加班人员要填写《加班登记表》,主管领导签名后交校长审批方能发放补贴。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总结 篇6

一、教学管理

1、学校能以增强质量意识、提升办学水平为核心,注重学校内部管理,制定了符合校情的规章制度,进行常规教学周检查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

2、突出目标管理,注重过程管理,建立对每个教学环节检查督促的监控机制,建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过程、教学实绩综合考评的评价机制,以及激励机制。实行分层负责,分级管理的质量负责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内部教学管理,不断提高了师资水平,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激励老师参加教研系统组织的教学大赛和能手评选活动。今年,我校李明芬、张爱琴、于昆、马训礼4名老师参加教研室组织的课堂教学大赛并获奖。

3、充分落实了课程实施方案,学校能够严格按省教育厅颁布的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功课表的设置动静结合,搭配合理,努力推行素质教育。

二、加强教科研工作,改革教法学法教育科研是兴校强校之本,是教育质量可持续提高的活水源头,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科研能帮助我们确立科学的办学理念,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学校重视抓教科研工作,走科研兴校之路。教导处红钻门负责教科研工作,从组织上保证教科研工作的落实,今年,学校申请立项了3个课题,其中,国家级课题1项、市级研究课题1项、昌邑市级课题1项。学校能定期召开教学教研会议,组织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在教育研究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倡导教师积极撰写教育随笔,争做学者型教师。目前,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正在扎实有序地向前迈进,已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三、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特长,彰显个性。成立作文社、书画社、音乐社、社区服务大队四个学生社团,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项活动。倡导每个学科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制定出每学期的兴趣小组活动安排,定期开展活动,例如英语老师开展英语口语兴趣小组活动,参加的学生向老师提出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用英语进行情景会话,演唱英语歌曲等;语文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学生平时注意观察身边的物与事,并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去亲身感受大自然,激起学生的作文灵感,还定期举办优秀作文评选活动;美术老师举办学生书画展,今年,有30余名学生参加全国“华夏杯”书画大赛获奖;音乐老师在课外时间辅导有兴趣特长的学生学习舞蹈、钢琴、竖笛等乐器的演奏,积极参加各级文艺汇演并获奖;体育老师在体育大课间活动时间带领学生打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篮球、练习跑步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运动会,在今年市组织的的篮球比赛中获第六名的好成绩??一系列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以探究、体验、解决问题为学习的基本形式的各项活动,使我校素质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从“蝴蝶效应”看学校常规管理 篇7

学校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常规管理, 关系到学校管理的规范、有序, 也关系到学校管理的创新和发展, 是凸显办学思想、实现办学愿景的前提。常规, 看似校园里不起眼的“蝴蝶”, 却能产生办学的巨大效应。近年来, 我校按照《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的要求, 加强学校常规管理, 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做法有六点:

一、文化引领, 常规管理从育人出发

近年来, 学校文化建设成了提升学校品位的主要载体。我们认为, 文化建设归根结底是要让校园成为师生心灵向往的地方, 成为师生精神生长的地方, 成为师生终身眷念的地方。文化即人化。从教育的本原即“育人”的意义上说, 学校文化建设的最高要求就是“育人”, 以育人为建设的基本标准, 以育人为取舍的根本原则。学校文化建设的路径可能不同, 但一定不能绕过常规管理这条根本之道。离开了学校的常规管理, 学校文化建设就变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所以, “育人”理应成为学校常规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重新审视, 凸显学校文化的高度

我们将学校常规管理提升到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来审视, 让“学生向往、教师幸福、社会满意”的办学愿景, 让“为每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主张扎根到常规管理的现实土壤中。将常规管理的首要原则确立为“教育性”原则, 让常规管理的方方面面都凸显育人功能, 赋予其每个细节以丰富的生命力, 并使其成为陶冶感染师生的立体的画, 无声的诗。

2.着眼育人, 挖掘学校文化的深度

优秀的校园文化能为常规管理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和文化氛围, 有利于常规管理水平的提高。我们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目标导向作用、软性管理作用和凝聚作用, 让学校育人目标与学生成长目标整合一致, 这种融于校园文化的育人目标, 集中反映了学生群体的精神愿望、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 具有极强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起着规范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作用。

二、建章立制, 常规管理以规范导航

学校制度建设是为了保证正确的办学方向, 依据法律规定的职责、权限、程序, 形成依法决策、民主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办学的学校治理结构和工作机制。因此, 加强学校制度建设是落实常规管理的重要条件, 是推进学校发展的重要前提。近年来, 我校围绕《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八个方面20条管理规定, 对照学校管理中的不足, 提出了“科学管理, 制度先行”的治校思想, 把学校管理定位在建章立制、依规治校的办学方略上, 以抓好学校制度建设为切入点, 扎实开展常规管理。

1.完善制度, 让常规管理与时俱进

结合学校实际, 我们广泛听取意见, 通过继承、淘汰、完善、补充, 形成了一套比较健全的包括职责篇、规章篇、考核篇三个部分的制度汇编。如, 为加强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 强化全体教师的法规意识与责任意识, 保证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 我们及时出台了《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 明确了事故类别及与之对应的事故情形, 并视情节轻重, 给予相应的处理。如, 针对学生德育管理中正副班主任职责不明的情况, 我们出台了《正副班主任岗位职责》。此外, 我们还出台了《教师导护工作制度》《骨干教师工作室制度》《优秀班主任评选办法》《星级中队、文明班级评选办法》《校本研修制度》《年级部考核办法》等。针对一段时间家长反应比较强烈的学生课 业负担重问题, 我们及时从教学管理的制度层面做了一些硬性规定, 包括家庭作业三级管理制:任课教师报告、教研组长审核、教导处监控;赋予三权, 即学生自主选择权、班主任统筹权, 学生家长豁免权, 切实保证了学生合理的课业负担。

2.注重反馈, 让常规管理落在实处

建章立制不是目的, 而是手段, 旨在更为有效地激发师生的积极性, 提高教育质量。因此, 常规管理的结果必须及时反馈, 而且要一针见血。我校常规管理反馈的途径通常有两种: 一是当面交流, 提出建议, 二是集体反馈, 归纳点评, 真正发挥常规管理的及时调控功能。

三、凸显主体, 常规管理让师生参与

在常规管理实践中, 我们深深认识到, 常规管理不应只是一种硬性的手段, 师生也不应是常规管理的单一执行人, 常规教育更应该成为一种人性的内需。因此, 如何将常规要求合时、合理地内化为师生自己的需要, 激活师生的主体意识, 实现常规的硬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 成为我们常规管理创新探索的重要内容。

1.由配角到主角, 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我们在落实学生养成教育“日查、周评、月反馈”制度的基础上, 开始在中高年级推行常规民主商议、商评制度。即班主任组织各班进行行为规范的民主商议, 对班级的常规管理目标、常规管理措施进行集体讨论、商量、确定。各班学生就班级工作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形成了符合各自班级管理实际的班规、班约。于是, “勇攀红旗节节高”“常规管理晴雨表”等符合学生实际、体现学生意愿、能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的常规竞赛活动应运而生。学生不再是常规管理的被动服从者, 而成为自主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常规教育也不再是冷冰冰的“规定”, 而是转化为学生的热情参与。

2.由单向到互动, 实现教学多维管理

在教学管理中, 我们明确提出了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常规三个维度的“六五四”要求, 即学生“学”的六项常规, 学习时充分践行“学习者、参与者、思考者、合作者、实践者、探索者”;“教”的五项常规, 教学时充分体现“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支持者、开发者”;“管”的四项常规, 管理中体现“服务者、评价者、调控者、总结者”。让师生成为教学常规管理的主角。

四、持之以恒, 常规管理用坚守保障

思想是图纸, 行动是建筑。不尚空谈, 重在行动。我们认为, 常规管理重在落实, 重在持之以恒。魏书生讲过, 教育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些常识, 关键是“守住守住再守住, 巩固巩固再巩固, 拓展拓展再拓展, 不动摇, 不懈怠, 不折腾”。常规管理, 我们的理解就是将学校管理的规范通过常抓变为常态。为此, 我们开始了“简单事, 天天做”的持之以恒的探索和实践。

1.养成教育重在常抓不懈

学生的养成教育, 是培根育本的教育, 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奠基工程, 而行为习惯的养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是“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没有长期的坚守, 靠喊口号永远不能解决问题。为此, 我们从小处着眼, 从基础抓起, 从身边入手, 认真拟定了《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使养成教育更加具体, 更加生动, 更具操作性。我们持续开展“好习惯银行积分制”活动。让学生像储蓄一样, 把一段时间内养成的好习惯储存起来。每周五, 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利用每周末时间, 家长、老师对其好习惯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价, 填写《“好习惯银行”存储记录表》。通过对积分的不断追求, 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还坚持开展“习惯养成教育积星榜”活动。严格执行“星级中队”评比制度。在班级习惯养成教育逐日常规检查评比的基础上, 每月每年级评选出习惯养成教育三星级班级3个, 四星级班级2个, 五星级班级1个。在每班教室门口设立“习惯养成教育积星榜”, 把各班每月得星个数张贴在积星榜上, 为学生的养成教育注入持续动力。

2.教学要求重在持续内化

执行课程计划, 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底线。为使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我们实行了教学常规管理每日必查制。即教导处每天都安排专人就某一课时执行课程计划的情况进行普查, 每班必到, 尤其注重抽查艺体常识学科授课时段, 发现问题及时通报, 情节严重的列入教学事故。对教师的备课、反思、批改作业、校本研修等常规要求, 我们坚持月普查、通报制度。教学常规管理的天天抓, 月月抓, 年年抓, 使规范要求逐渐内化为教师的职业自觉。

五、追求精致, 常规管理因细节生辉

高尔基曾说, 一切伟大的事业, 或者说, 一切大事, 都是由小事组成的。教育从本质上讲, 是一种细节文化。因此, 学校的常规管理也应逐步走向精致, 用精致的管理来提高学校管理效能和办学水平。

1.追求精致, 坚持“细而有度”

追求管理的精致, 就要把小事做细, 细事做精, 要从大事着眼小事入手, 做到细中求精、细而有度、刚柔并济, 但不是事无巨细。我们在认真研读各类教师规范、学生规范的基础上, 梳理出《教师一日常规25条》《学生一日常规50条》。对师生从早上入校到下午离校, 每个时段的应然状态做了明确规定。对养成教育的目标, 我们注重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 形成序列, 循序渐进。如, 对“上课专心听讲”这一习惯, 低年级的要求是“上课专心听讲、不做小动作, 不随便讲话”;中年级的要求是“上课专心听讲, 不开小差, 积极举手发言, 发言时声音洪亮”;高年级的要求是“学会倾听师生的发言, 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如, 在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上, 我们对每科作业量的要求、作业时间、作业的形式、批改的要求 (包括批改符号) 、评价的要求等, 都做了具体明确的规定。

2.追求精致, 坚持“品质提升”

精致的管理是一种以文化为特征的管理模式, 是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周到细致、精雕细刻的管理, 是既注重细节、过程, 又重视结果、效益的管理, 是质量与效益同步提高的管理。如, 我们举行了校训表述语的征集活动, 经过宣传发动、组织撰写、评选结果等环节, 加深了全体教师对学校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办学特色的理解, 更好地推动了我校的文化内涵发展, 努力实现着精致管理的终极目标, 即对人精神的引领和品质的提升。

六、注重激励, 常规管理靠评价助推

科学的评价机制是激发师生参与管理的催化剂, 是促进学校常规管理走向高效的必由之路。

1.评价要立足过程

在学校常规管理中, 不仅需要终结性的结果评价, 更需要形成性的过程评价, 且评价的重心在“过程”。

我们通过“形象大使”“习惯之星” (包括“体育之星”“读书之星”“守纪之星”“礼仪之星”) 的评选, 感召个体;通过星级中队、文明班级评比, 激励群体。我们的星级中队一月一评, 是在一日常规检查评比的基础上产生的。学期结束, 综合班级得星情况、得分情况, 评选出文明班级。这样做, 有效避免了过去到学期结束时一次性评分忽高忽低的现象, 最大限度地做到公平公正, 激发了所有班级全程参与管理的热情。

2.评价要关注发展

改革传统评价目标单一、手段单调的做法, 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是实现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在学生管理中, 我们建立了“单项评价———综合评价, 过程评价———终极评价, 校内评价———校外评价”三结合的文明习惯评价体系。教师用发展的眼光、欣赏的眼光去评价学生, 帮助学困生评出信心, 中等生评出希望, 优秀生评出增长点。探索开展了“老师的话”“同学的话”“自己的话”“家长的话”四语连心式评语活动。使学生评价从平面走向了立体, 从个体走向了集体, 从校内走向校外。

学校常规管理精细化的实践与思考 篇8

结合我校对常规管理精细化的实践,我谈点个人的看法。

第一,要实施学校常规管理精细化,全校上下必须达成共识,认识到实施常规管理精细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各部门责任人还要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担。

第二,学校要成立精细化管理的组织,全面落实常规管理精细化的要求,制定出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各项措施。我校具体的做法是:学生日常行为养成管理由政教处负责,由分管副校长、政教主任、班主任组织开展工作;教学常规的精细化管理由教导处负责,由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组织开展工作;总务处负责学校的美化、绿化、亮化的精细化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班级文明评比由校党支部、团委、学生会负责,由学校党支部书记、团委书记牵头开展工作;教导处、教研组、年级组负责学校教科研、校本培训的管理。此外,通过实行学校领导轮流值周、领导包级、包部门、包班、教师值周制,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使学校的各项工作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干,从而形成了一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队。

第三,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一系列精细化管理的制度,教师要制定自己精细化教学的措施,学生要确立自己精细化学习的目标,从而让学校精细化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日常的管理中,做到每一个步骤精心,每一个环节精细,每一项工作出精品。

第四,学校要抓实过程管理,将质量关贯穿于整个工作的始终。为此我校制订了教学常规抽查、周查、月查和多元评价制度。要求教师严格执行教学精细化管理常规,做到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达标测评“六认真”,课后要有教学反思,测后要有试卷分析。从而保证了教学工作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教学质量也大幅提升。

第五,学校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校委会要精细督查,逐级考核,并对督导结果进行书面通报,以便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对存在问题的部门和个人采用复查的形式,在力求公开、公正的前提下将督查结果与年终考核,绩效工资挂钩。

第六,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自我管理的需要。过度的精细化管理,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往往会为了在考核中得高分,做事情之前先想到各种规定,各种已定下来的条条框框,这样教师就成了流水线上按照规范操作忙碌的工人。长期下去,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削弱。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过度精细化管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可能被忽视,参与意识可能受到压抑,他们只能按照规定做,不敢越雷池半步,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个性,或者说个性被压抑。那么他们的创造性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在严格管理的前提下,学校还要重视人的发展需要,尽可能多地给教师和学生以时间和空间的自由,对于创造性的做法和建议要积极采纳,不要让精细化管理成为管理人员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的保护伞,不要让精细化管理成为学校管理图懒省事的理由,更不要让精细化管理成为师生对立、师校对立的导因。

第七,在学校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学校领导还要不断强化“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要用良好的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保证精细化管理的顺利实施。管理者不能高高在上,要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地领导和管理学校。所以,在精细化管理中,学校领导必须确立“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注重情感,民主治校”的人本化管理思想。

乐园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篇9

(试 行)

为加强我校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学常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教学常规管理的具体内容

(一)教学计划

1、教学计划应具备有如下五项内容:①教材分析;②教学目标;③教学措施;④教学进度;⑤学情分析等内容。

2、教材分析透彻到位;目标明确,符合学生水平;措施有力得当;进度具体,吻合学校行事历;学生学情分析要体现学生的真实情况,要有学生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分析;语言精炼准确,不得出现错别字;不得抄袭或下载教学计划。

(二)教案

1、教师必须在课前备课,备课一定做到“五备”(备教材、备课标、备学情、备教法、备教学手段)。

2、教案应具备有以下九项内容:①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②教学重、难点;③教学方法; ④教学时间(几月几日);⑤教学内容;⑥教学设计(包括创境-探究-总结-练习);⑦作业布置;⑧板书设计; ⑨教学反思。(电子)

(三)上课

1、课堂教学要做到:目标明确;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注重学生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能力,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作为主线之一,同时突出育人,注重情感培养;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选取相应的现代教学手段。

2、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师生合作互动,切忌教师唱独角戏,一堂课师生互动应不超过30分钟,必须留足10分钟给学生完成课堂作业。

3、严格按课表上课。不得擅自随意调课,不得有无作为教学。

4、教师上课及辅导学生、上晚自习必须衣着整洁大方,言谈举止得体。不得在学校内抽烟,不准打接电话,不得坐堂讲课,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

得有损伤学生自尊心的言行。

5、不得喝酒进教室上课。

6、不论室内外课都注意学生的生命安全,不得做有损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学活动,不得做有危险的游戏。

7、做到每节课都有教案,教案必须与课堂教学内容吻合;测试、试卷讲评、练习课也必须有体现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略案。试卷讲评要有试卷分析。

8、凡有以上3-7条中情形之一,都算是教学事故。

9、坚持“五带”(带着微笑、带着激情、带着赏识、带着关爱、带着诚信)进课堂。课前预备铃声响起即到班级门口候课,提醒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工作。眼保健操铃声响起,组织学生做好操,禁止拖堂。

10、能用普通话上课;语言、板书规范;教态大方,教法得当,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教学任务完成好;多媒体运用恰当,新授课必须使用多媒体教学。

11、课堂教学组织得当,学生认真听课,无趴桌、睡觉现象,教学效率高。正确处理上课迟到、看课外书籍、东张西望、心不在焉等偶发现象。

12、在自己课堂里要关注学生安全,如有无学生生病,学生不在及时与班主任联系问明缘由。

(四)作业布置和批改

1、语文:书面作业每周完成4次,每月完成16次;作文每周完成1次,每月完成4次,其中大作文2次,必须批改,批改要有眉批和评语,小作文2次,可以不批改,允许只写“查”或“阅”。数学:书面作业每周完成4次,每月完成16次。英语:书面作业每周完成2次,每月完成8次。(配套练习一课一练,要求全批全改。教辅资料教师必须批阅每个学生作业量的1/3,其余由小组长批阅,小组长的作业教师必须全批全改。)所有作业必须进行纠错,并进行2次批阅,重点错题要求学生整理到错题集中。错题集要求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进行2次练习。

2、作业要精心设计,作业量适中,难易要适度,可以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布置难易度不同的作业。作业的批改要做到“有布必做,有收必改,有错必纠,有练必评”。

3、作业要有典型性,要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有利于能力的提高。

(五)测验

1、测验必须按时进行,上完每章节(单元)内容后,必须进行检测。

2、测验后应进行批改和讲评,要写试卷分析(电子件,以备教导处检查),试卷分析包括:①学生掌握“双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情况;②存在的问题(具体到每个学生);③弥补的措施和改进教学的方法。

(六)业务学习及听课

1、听课是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完善提高的一种手段,每个教师一学期应听15节课以上,必须做好听课记录。(双课头教师每周听1节,单课头教师每周听2节,音体美信息技术课教师互相听课每周1节)

2、听课一般做到如下四要素:①看---师生的活动;②听---教师的语言;③记---运用规范的符号记录,便于分析、统计;④想---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结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师板书,学生活动。

3、业务学习:业务学习分为2部分,一部分为学习教育课题、论文,学习后要将要点记于业务笔记中,以读为主,记录一月记录4页。另一部分为学习初中知识,主要以做初中练习册为主。主要的学习检查按个人业务学习计划为依据进行检查落实。(六年级教师免学,双课头教师减半。)

(七)教学反思

1、反思,是教育科研的本质,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每位教师必须写教学反思。

2、教学反思应包括如下内容:①记成功之举;②记“败笔”之处;③记教学机智;④记学生见解;⑤记再教设计。坚决禁止应付、下载等现象发生。

3、教学反思每周一上传于教导处邮箱。(510354923)

(八)课外辅导(培优补差)

1、对学生功课的辅导坚持承认差别、分类指导、认真及时、形式多样、全面提高的原则。注意因材施教,既满足优等生的特殊需要,又要使中等生、学困生的成绩得到不断提高,辅导时间要灵活利用。

2、进行课外辅导要有记录,记录要有辅导学生签字,并且于每大周放假时交到教导处登记存档。辅导要有计划,每位学生每月至少辅导一次。

3、利用一切时间进行个别辅导,真正做到家教式辅导,班主任将辅导学生以表格形式安排到每位教师名下,教导处做相应的检查。

(九)特长、社团活动

1、特长、社团活动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不可缺少的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中心教师、各科任教师必须有计划地开展学科、科技、社会、艺术、文娱体育和劳动技术等活动。

2、特长、社团活动必须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选择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内容,要有活动记录,要有参与活动学生签字,艺术中心主任负责对活动的考核,并且及时交到教导处登记存档。

(十)教学总结

教学总结的基本内容是:①教学任务完成情况;②学生学习情况;③主要教学经验与体会;④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等内容。

(十一)教学科研活动

1、校本研修要以学科组或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开展研究活动。

2、学科组或备课组进行集体备课、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本组成员一定准时参加,不到者视情节轻重,记1-2节旷课。

3、校本教研活动要做到四个一:一是教研组每月要开展一次教研活动;二是任课教师要一学期至少要组织一次校级公开课;三是每位教师一学年至少要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每位教师一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将所思所想写到自己的读书博客内。

4、集体备课

①必须确定共同研究的主题,防止随意性。

②必须建立在独立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每个组员都必须了解教学目标,有自己的教学设计,查阅相应的资料。

③必须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统一教学目标要求、统一“双基”训练、统一教学进度)。

(十二)堂清、日清、周清

1、堂清

堂清内容由任课教师自行制定,可以为课本习题,也可为教辅资料内容。

2、日清

日清时间为午自习时间、晚自习时间和一天内的所有空闲时间。

日清的反馈检查由教导处抽调单课头教师进行换班抽查,主要由个别学生讲解未清题,背诵相关内容,不能正确讲解或背不下来,视为未清,教导处予以通报,教师进行二清。

3、周清

周清时间为小周周四晚自习,周清由教导处组织人员对各班进行抽查。周清必须是所有教师全员参与,未清学生由任课教师留下单独辅导,清完为止,否则师生不得离校。问题严重学生周末不得休息由科任教师单独辅导。

二、教学常规管理的考核办法

(一)教学计划(5分)

1、教学计划应具备有如下五项内容(①教材分析;②教学目标;③教学措施;④教学进度;⑤学情分析等内容)得1分。

2、按时上交得3分,质量较高得1分。

3、不交或不写该项记0分。

(二)教案(15分)

1、教案备写为电子教案应具备有以下九项内容(①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②教学重、难点;③教学方法; ④教学时间;⑤教学内容;⑥教学设计(包括创境-探究-总结-练习);⑦作业布置;⑧板书设计; ⑨教学反思)得5分。每少一项内容扣1分。

2、教案详写,面向全体学生,有实用性,整洁美观。得1分,否则酌情扣1-10分。

3、不完成教导处规定的教案量,每少一次扣3分。每查一次没有教案记0分。(每周一上交检查并签阅)

(三)上课(10分)

1、以进课堂听课为准或学生民主测评、教师间互评、教导处常规督查。

2、出现教学事故每次酌情扣1-2分。

(四)作业布置和批改(20分)

1、书面作业按教导处规定作业次数和批改要求得10分,每少一次扣3分。

2、作业精心设计,作业量适中,难易要适度。得1分,否则酌情扣1-10分。

(五)测验(5分)

1、按时测验,并进行批改和讲评,认真写试卷分析,完成本学科的单元测试得2分。每少一次扣1-4分;按时测验,面向全体学生讲评,但不批改,不写试卷分析,每次扣1分;发试卷给学生当练习做,不算测试,该项不得分。

(六)听课(10分)

按教导处规定次数检查,每少1次扣0.5分,应付听课发现一次该项不得分。

(七)课外辅导(培优补差)15分

1、每月做到全员辅导得15分,否则每少一次扣1分。

2、不按要求进行个别辅导,视情况酌情扣分。

(八)特长、社团活动(5分)

以艺术中心、办公室考核为依据,任何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无故让学生不去上特长,教导处将根据艺术中心的反馈对教师予以考核。

(九)教学总结(5分)

1、有教学总结的基本内容(①教学任务完成情况;②学生学习情况;③主要教学经验与体会;④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等内容)得1分。

2、按时上交得3分,质量较高得1分。

3、不交或不写该项记0分。

(十)教学科研活动(本项基础分为0分,最高分不限)

1、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勇于承担公开课的,校内每次加0.5分,校外每次加0.8分。

2、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或业务知识能力竞赛,获得一、二、三等奖的,校级的分别加1.5,1,0.5分;区级的分别加2,1.5,1分;市级的分别加4,3,2分;省级的分别加5,4,3分;国家级的分别加6,5,4分。

3、积极向各级各类报刊杂志投写作品(消息、通讯、报告文学、图片等)和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等)且刊登的,校级每篇加0.5分;区级每篇加1分;市级的分别加1.5分;省级的分别加2分;国家级的分别加2.5分。

4、积极进行培优补差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指导学生获奖的。个人奖(包括 6

4人或4人以下):获得一、二、三等奖的,校级每次分别加1,0.8,0.5分;区级每次分别加1.8,1.5,1.2分;市级每次分别加,2.8,2.4,2分;省级每次分别加4,3.5,3分;国家级每次分别,5,4.5,4分。集体奖(包括5人或5人以上):获得一、二、三等奖的,校级每次分别加1.8,1.5,1分;区校级每次分别加,2.8,2.4,2分;市级每次分别加4,3.5,3分;省级每次分别加5,4.5,4分;国家级每次分别,6.5,6,5.5分。

5、积极撰写论文并且在各级各类刊期发表的(必须有稿费,用钱买的论文不算),区级每篇加2分;市级每篇加2.5分;省级每篇加3分;国家级每篇加4分。如果获奖,按一、二、三等奖在基础分上分别加1.5,1,0.5分。

(十一)学生评价(5分)

由教导处每月对教师进行民主测评,根据所得分数进行换算。

(十二)临时任务分(5分)

服从工作安排,认真完成临时工作任务一次,酌情加1-5分,但每学期每人不能超过5分。

三、教学常规管理的实施要求

1、教案、反思教导处每周督导一次。(每周一)

2、教学计划、教学总结、作业、业务学习、上课、课外辅导、特长活动、教学科研活动和临时任务,每月量化一次。

3、计算方法:各项得分累加。

4、教导处人员一定严格公正地督导和量化,不得弄虚作假,否则出现一次,扣相关当事人量化分1分。

5、教师必须按时接受督导,不接受督导或不按时督导视作不完成任务。

上一篇:关于那时花开作文小学下一篇:社保证明开具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