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列传教案设计

2024-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管仲列传教案设计(共7篇)

管仲列传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了解文言句式,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探讨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分析管仲形象,了解这一形象的现实意义。

3、探讨司马迁为管仲作传的原因,了解司马迁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

探讨司马迁为管仲作传的原因,了解司马迁的人格魅力。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解法讨论分析法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流程:

一、检查预习,掌握重点词语与句式

(这一流程通过句子的翻译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在校正的过程中,提出重要的实虚词的用法及特殊的句式,同时让学生了解词语推断的方法和掌握翻译时的注意事项)

翻译下面四个句子

1、管仲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其为不肖,知其不遭时也。

翻译指点:见逐于君,“于”表被动;以其为不肖,以,动词,解释成“认为”。“以……为”这一固定搭配有两种译法:一种是“把……作为”,如《六国论》中“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另一种是“认为……是”。根据语境,此处选择第二种。

参考译文:管仲曾多次作官,多次被国君辞退,鲍叔不认为我没才能,知道我没有遇到好的时运。

2、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翻译指点:注意句站句中两个“耻”的用法,前一个为形容词,“羞耻”;后一个则活用为“以……为羞耻”,是意动用法。“召忽死之”中死的用法等同于“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死国可乎”中的“死”,解释为“为……而死”,是为动用法。“吾幽囚受辱”是没有语言标志的被动句。

参考译文: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他而死,我(却选择)被囚禁受辱,但鲍叔并不认为我不知羞耻,知道我不以小节为羞耻(不拘泥于小节),而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为羞耻。

3、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翻译指点:注意其中“因”“信”的翻译。

“因”的用法有:

① 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此处可译为“乘机,趁机”。)

②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信”在古汉语中的用法有:

① 的确,实在。如:刘禹锡《天论上》“文信美矣!”

② 随意,《琵琶行》中有“低眉信手续续弹”

③ 讲信用,《论语》中有“言必信,行必果”。在本句中,先确定“之”的意思,然后可以推断出该字为使动用法,“使……讲信用”。

参考译文:桓公想背弃和鲁国曹沫的约定,管仲趁此引导说服桓公使桓公坚守信约,诸侯因此归附齐国。

4、岂管仲之谓乎?

翻译指点:该句翻译时注意固定结构“之谓”和“岂……乎”。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其李将军之谓也?可以译为“说的是……吧”。“岂……乎”表反问语气。

参考译文:这话说的不就是管仲吗?

小结:在古文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比如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还要注意特殊的句式。特别是利用笔记本或卡片的形式,去积累文言知识,为自己学好古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读文章,筛信息,思考并讨论:

1、管仲作为一国之相,取得了哪些政绩?(筛选信息)

生: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地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生: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

生: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师:课文第3、4小结写了管仲相齐后取得的成就,“诸侯由是归齐”写出了最终结果。

管仲既任政相齐: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助齐)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五霸之首

2、讨论:管仲任政相齐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学生讨论)

生:管仲的才能很高,他任政相齐后,能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生:管仲知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实足而知荣辱”这个道理。也懂得顺民心。这两点是国家安定的前提条件。

生:管仲的才能非同寻常,能把祸转为福,把失败转为成功。

生:桓公欲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桓公实北征山戎,管仲因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齐桓公想依据自己的主张行事,均被管仲劝阻,而最后都听从了管仲的意见,取得了战略上的成功,诸侯由是归齐。

生:管仲的成功离不开鲍叔牙的推荐。

学生集体朗读,讨论:

3、从哪些方面来写“管鲍之交”的?管仲是怎样评价自己的?鲍叔牙是怎样认为的?

参考:管仲回顾自己与鲍叔牙多年往交,从经商、谋事、出仕、作战、事君五个方面写鲍叔牙对自己的深知和理解,突出强调了鲍叔牙的大度和“知已”。

生:分财利多自予,是自私的表现。

生: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是愚的表现

生:三见逐于君,是不肖的表现。

生:我有不同看法,管仲三见逐于君是不遭时,没有遇到好的时机。

生:作战逃走,是因为家中有老母亲,这是孝的表现。

生:公子纠死,管仲幽囚受辱,是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师:鲍叔牙能了解管仲、帮助管仲,在关键时刻还向齐桓公推荐了管仲,表现了鲍叔牙能知贤、荐贤的人格品质。没有鲍叔牙的帮助,就不可能有管仲后来的名扬天下。

管鲍之交、管鲍分金:真挚情谊

内容人物 管仲自评 鲍子理解

经商 贪 出于贫穷

谋事 愚 时运不利

出仕 不肖 生不逢时

作战 怯 很有孝心

事君 无耻 不拘小节

如果说钟子期是俞伯牙的知音,那么鲍叔牙就是管仲的知音。后人对鲍叔牙也给予了很高的赞扬。“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史记管晏列传》

后人用“管鲍之交”“管鲍分金”来形容人生知己,相知相悉。

4、这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学生讨论)

管仲十分动情,饱含着对鲍叔牙的感激,洋溢着对真挚友情的礼赞。知己之人、知遇之情的难能可贵。司马迁用较多文字引述管仲的表白,一是对上段“鲍叔知其贤”“鲍叔终善遇之”内容的具体印证,二是借以交代,管仲早期的坎坷生涯为其后来任政相齐时的“顺民心”、善于从实际情况出发处理问题打下了坚实的人生阅历基础。

师:管仲成功还有什么原因?

生:管仲的成功还离不开齐桓公的任用。如果齐桓公当时杀了管仲也不为过。因为在争夺王位的过程中,管仲曾为其主,用剑射过公子小白。

师:齐桓公当时为什么不杀管仲,反而重用管仲,这用常理来看,有点说不通。这要联系当时的背景来看,春秋时期,周室衰微,诸侯纷争。各诸侯国君主为了在乱世中求得生存,纷纷招揽贤才。当时,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时是这样说的:“管仲才华横溢,国士无双。桓公称霸天下,非管仲不可。”齐桓公抛弃前嫌,任管仲为齐相,给了他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从此,管仲有了用武之地,其政治才能也得以充分体现。在他的辅助下,齐桓公终于成就了霸业,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

自身的才能-才华横溢国士无双

鲍叔牙“知贤、荐贤、让贤”

齐桓公抛弃前嫌,任其为相

6、管仲这样的人才对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

生:在当今社会,我们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机会来了,我们才能抓住它。如果没有真本领,即使给你机会,你也不能抓住机会。

生:我们要提高自身素质来立足于社会。无论立足于哪一个社会,都需要有真实的水平、很高的素养,要德才兼备。如果给我们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我们就能干得很出色,成就自己的事业。

三、探究

清代李晚芳《读史管见》中云:“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二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有知越石夫之晏子知之,亦可援法代赎。多鲍叔之知人,与执鞭所欣慕,皆情见乎辞矣。”(这是管仲、晏婴两位大政治家的合传)

司马迁为何要为管仲列传?从中可以窥探到司马迁怎样的感情?(结合司马迁的人生经历思考)

生:赞扬了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友情。

生:司马迁没有得到汉武帝的重用,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在政治舞台上,他没有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生:司马迁的才华没有管仲高,像司马迁这样的人才有很多。

生:司马迁没有遇到像鲍叔牙这样的.人生知己。

师:司马迁当时替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不能为自己洗脱罪名,朋友们没有人来相救,就包括自己的家人都不理解自己选择的忍辱而生。如果当时司马迁遭遇李陵之祸,能有一个像鲍叔牙那样的人生知己极力在君王面前替自己辩护,或许可以劝君王解免自己的罪;如果当时司马迁也能遇到一个像齐桓公这样的君王那么自己也就不会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了。因此,司马迁为管仲列传,一方面是赞扬了管仲、鲍叔牙这样的知己之情谊;另一方面,也流露出自己无人知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伤情怀。

立传原因:歌颂人生知己、相知相悉的友情

抒发人生无知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伤之情

总结:管仲、鲍叔牙这两个人物优秀的人格品质深深地震撼了我们的心灵,司马迁《史记》中有许多像《管仲列传》这样的人物传记,在一些优秀人物的传记中,作者本着“读其书想见其为人”的知人论世理念,着力凸现了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优秀品格和高尚人格,渗透着他对人生的深刻解读。

读这样的传记,人们常常感到:历史固然重要,但更能打动我们心灵、激励我们奋进、使我们荡气回肠的,是那些高尚的灵魂,是太史公伟大的人本主义精神。

附板书

管仲---------颂扬友谊,抒发情怀--------司马迁

自身才华

鲍子举荐知音难求

桓公重用怀才不遇

练习: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尝与鲍叔贾②鲍叔不以我为怯③故其称曰

④下令如流水之原⑤知与之为取⑥管仲因而伐楚

⑦孔子小之⑧匡救其恶

2、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A所识穷乏者德我欤

B而心目耳力俱穷

C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D穷凶极恶

3、与“三仕三见逐于君”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A管仲囚焉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子孙世禄于齐

D吾幽囚受辱

4、与“知我不羞小节”中的“羞”字用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A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B吾从而师之

C鲍叔终善遇之

D吾妻之美我者

5、对“召忽死之”翻译正确一项是:()

A、召忽死在这件事上

B、召忽为公子纠而死

C、召忽因公子纠失败而自杀

D、召忽因公子纠失败而被杀身死

6、联系全文来看,对管仲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马迁以史家的眼光看待管仲,不论其著书,而言其轶事,写鲍叔对他的谅解其实是借鲍叔牙来突出管仲的贤才。

B、司马迁记叙管仲轶事,赞扬了他的才干和功绩,突出了他的民本思想和政治策略。

C、孔子瞧不起管仲,是因为管仲不勉励桓公行王道,竟助他称霸。

D、管仲作为齐国的名相,顺民意,精于谋略,善于因势利导为政,政绩显赫;但作者认为管仲是一个不识时务之人,他应该帮助齐桓公实行王道,而不是霸道。

补注:

“桓公实怒”二句:是说少姬(即蔡姬)曾荡舟戏弄桓公,制止不听,因怒,遣送回国。蔡君将其改嫁,所以桓公怒而攻蔡。见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左传僖公三年》(伐蔡在“僖公四年”)。

“管仲”二句:《左传僖公四年》载:齐桓公伐楚,使管仲责之曰:“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古代祭祀,用裹束成捆的菁茅过滤去渣。包,裹束。茅,菁茅。按:责楚包茅不入贡于周室,这是齐伐楚的借口。事又见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

“桓公实北征”两句:齐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山戎(北狄)伐燕,燕告急于齐,桓公因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燕庄公送桓公进入齐境。桓公说:“非天子,诸候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无礼于燕。”于是分沟割燕君所至之地与燕,并让燕君重修召公之政,纳贡于周。召公,是燕国的始祖,周成王时为三公,“治西方,甚得兆民和。”见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

“于柯之会”四句:齐桓公五年(前681),伐鲁,鲁将曹沫三战三败,鲁庄公请献遂邑求和,桓公许,与鲁会柯而盟。将盟,曹沫以匕首劫持桓公于坛上,威胁桓公归还“鲁之侵地”,桓公先是被迫答应,继而“欲无与鲁地而杀曹沫。”这时,管仲劝桓公不要图一时“小快”而“弃信”于诸候,失天下之援”。于是尽“与曹沫三败所亡地于鲁”。“诸候闻之,皆信齐而欲附焉”。见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卷八十六《刺客列传》。

管仲列传教案设计 篇2

古文教学首先要重视“读”:一是以“三读”为突破,以“音读”为出发点,以“意读”为中介点,以“美读”为落脚点;二是以“情境创设”为突破,以“知人论世”为出发点,以“情境还原”为中介点,以“有疑正心”为落脚点;三是以“问题解决”为突破,以“基础知识”为起点,以“艺术特色”为中介点,以“情感体认”为落脚点。其次要重视“对话”。在课堂对话中,交流侧重以文本为素材,以师生、生生互动为形式,以完成教学目标为目的。为了确保交流的功用,一要注意提问方式;二要注意合作形式,三要注意评价的程度。三要教学活动要清晰、连贯:一是主题明确且有层递性;二是顺序合理且有过渡性;三是前后呼应且有整体性。

基于上述思考,笔者将课堂呈现如下:

一、导入新课

清代的李晚芳在其《读史管见》云:“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多鲍叔之知人,情见乎辞矣。故落笔时,有不胜望古遥集之悲,反复抑扬,又有笔欲住而意不住之妙。”(ppt呈现并展示以下两个思考题)

1.缘何成就“春秋第一相”?

2.“不住之意”究竟为何?

二、熟读精思———走近“春秋第一相”

1.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读其音、知其意)

第一部分(第1-2段):介绍管仲与鲍叔牙的交往和深挚友情。前一段有三层意思,一层交代管仲的字和籍贯;二层简介管仲与鲍叔牙的交往,以及鲍叔牙对管仲的深知;三层叙述二人的从政情况,评述鲍叔牙举荐管仲对齐国、对天下所产生的影响。末尾一句,是对管仲相齐政绩的赞美,也是对鲍叔牙无私举荐人才的品格的赞美。后一段记述了管仲对鲍叔牙的感激和赞扬。管仲深情回顾了与鲍叔牙长期交往的情形,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的话高度评价鲍叔牙对自己的友情。

第二部分(第3-4段):叙述管仲任政相齐的显著政绩。前一段侧重写管仲在内政方面的才能,先写其政绩“: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再写其执政理念:“与俗同好恶”,“顺民心”。后一段侧重写管仲在处理君臣关系、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才能,先概述其才能:“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然后以管仲因势利导匡正桓公的三次失误为例,略加评述,指出他灵活有节的施政才能是齐国称霸诸侯的重要原因。正因为管仲的这些才能和措施,才使得齐国君民同欲,上下相亲,诸侯亲服,完成了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

第三部分(第5段):司马迁的赞词。作者直接评述管仲一生的成就,肯定其“上下相亲”的治国方略。

2.自主发言,总结归纳疑难词句。(略)

3.品读第 2 段,深入理解管鲍之交。(读其情采神韵)

(1)品读思路:从内容(写了那些内容)、感情(表达什么感情)、语言(语言表达有何特点)

1从内容上看,是管仲对自己与鲍叔牙多年深交的回顾,从经商、谋事、出仕、作战、事君五个方面写鲍叔牙对自己的深知和理解,突出强调了鲍叔牙的大度和“知已”。

2从感情上看“,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十分动情,饱含着对鲍叔牙的感激,洋溢着对真挚友情的礼赞。知己之人、知遇之情的难能可贵。

3从语言上看,连用五个句式相近的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列叙自己在不同领域与鲍叔牙交往的事实,真切而又有层次感地展现了二人的友谊和感情,热情地赞美了自己的知心朋友,五个“知”字的重复出现,更加凸显鲍叔真为管仲之知音。

4从写作上看,司马迁用较多文字引述管仲的表白,一是对上段“鲍叔知其贤”“鲍叔终善遇之”内容的具体印证,二是借以交代,管仲早期的坎坷生涯为其后来任政相齐时的“顺民心”、善于从实际情况出发处理问题打下了坚实的人生阅历基础。

(2)小组交流:从文章中概括管仲从政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1主观因素:第3段(内政):有“上下相亲”“顺民心”的施政指导思想;第4段(外交):有“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的施政才能。

2客观因素:第1-2段(知己之情):“知己”主题———管鲍之交“;一箭之仇”———知遇之恩;君臣之间——风云际会。

三、有疑正心———“不住之意”究竟为何

1.读其书:《论语》的记载中,九次提到管仲,其中虽有批评,但总的说来,孔子对管仲的评价是很高的。孔子论管仲:“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至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说,假如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散头发,左开衣襟,成为蛮人统治下的老百姓了。

2.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2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沈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3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四、课堂小结

《管仲列传》课堂实录 篇3

上节课学习了《管仲列传》的文言知识,课后,大家就文本的阅读,提出了一些疑惑。老师把大家的问题概括了一下,主要涉及到三个内容,这节课就一起来探讨这三个问题。

二、质疑问难

1.本文题为《管仲列传》,为何用大量笔墨叙述管鲍之间的交往呢?

2.管仲的才干在文章中是怎样体现的?

3.管仲不是公认的为节而死的人,如何看待他的选择?

师:现在分组讨论,每组选择最感兴趣的问题展开探讨。

三、探究解惑

1.本文题为《管仲列传》,为何用大量笔墨叙述管鲍之间的交往呢?

生1:是管仲对自己与鲍叔牙多年深交的回顾,知己之交,友谊深厚。

生2:鲍叔牙的推荐改变了管仲的人生之路,写传记当然要写这些在你生命中有重要影响的人。

(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学生互相补充。)

师:知遇之情难能可贵,所以管仲由衷地感慨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哪位同学愿意以声传情,让大家能感受到那一份感激之情?

一学生诵读。(配乐《高山流水》)

一学生点评:总体语调太平。“吾始困时”“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吾幽囚受辱”等处,自叙过去艰难困苦,心中不免痛苦感伤,语气要低沉,“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要有志在千里的慷慨。“知我者鲍子也”,语调要上扬,“鲍子”要重读,表现自己对鲍叔牙推崇与赞美之情。

(学生鼓掌。)

师:掌声说明一切,就请你再诵读一次。

2.这是一曲友谊的赞歌,鲍叔牙如此看重管仲,那么管仲的才干在文章中是怎样体现的?

生1:“通货积财,富国强兵”说明他发展经济,重视军事。

师:注意审题。题目不是问管仲有哪些才干,而是怎样体现他的才干的。

(学生轻笑。)

生2:用事实说话。第三段,国富兵强的实绩,第四段,管仲三次纠正齐桓公失误的事实足以证明管仲的才干。

生3: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凭借的就是管仲的谋略,这也是事实证明。

生4:侧面烘托。鲍叔牙的“知”侧面烘托了管仲的才干。孔子褒多于贬的肯定以及司马迁的高度赞扬也都侧面证明了管仲是有才干的。

3.正是有了管仲的才干,才成就了齐桓公的春秋霸业。但是管仲不是殉节而死的人,该如何看待他的选择?

生1:我们小组赞成管仲的选择。大丈夫做事应该不拘小节,管仲选择幽囚受辱,不是苟且偷生,而是耻于功名不显于天下。历史证明管仲的选择是正确的。

生2:赞同。管仲选择生,是为民、为君、为孝、为己。为民,令顺民心;为君,辅佐齐桓公称霸;为孝,母亲需要赡养;为己,实现远大抱负。选择生,就多给自己一次机会。

生3:我认为,管仲该殉节而死。俗话说,士可杀不可辱,在追求以殉节为道德标准的时代,他不死,是失节的表现,是违背天下正统的叛逆。我认为,他应该与屈原同行,以死彰显文人的气节。

(学生哗然一片。)

生4: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认为士可辱,不可死。死就死了,只要面对那九泉之下的故人,兴许获得一些气节的名声,而生,不仅要面对世人的鄙弃,还要面对自己心灵的拷问。屈原的死,是不敢承担楚国兴复重任的怯懦;勾践的生,是敢于承担恢复国家的勇敢。召忽的死,是不敢面对世人质疑的懦弱;管仲的生,是敢于挑战世俗的勇敢。项羽的死,是不敢面对曾经辉煌如今失败的现实的怯懦,司马迁的生,是敢于承担起先父遗志,实现自己理想的勇敢。生是勇敢者的宣誓书,死是怯懦者的墓志铭。

(学生热烈鼓掌。)

师:显然,择生,是一种不屈服。对于那些择死的行为,我也说两句。项羽在可以逃脱的机会中,拔剑向颈;李广并无必死之罪,横刀自刎;屈原为了崇高的理想抱石沉江……我以为,在这种反复出现的悲剧场面中,司马迁也表现了崇高的人对命运的强烈的抗争:即使命运是不可战胜的,人的意志也同样是不可屈服的。

(学生窃窃私语。)

生5:我们组还是赞同管仲的选择。项羽人称失败的英雄,说他是英雄,与失败无关,而是在这过程中,他屡建战功。同样,后人赞管仲为“千古第一相”,并不止是他使齐国称霸诸侯,也是因为在这过程中,他所付出的痛苦与汗水,包括他幽囚受辱的选择。我们认为现在的人们就应该向管仲学习,坚定信念,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

(学生沉思。)

师:大家的发言可谓见仁见智,异彩纷呈,哪位同学做最后的总结陈词?

生6:“士可杀不可辱”,这一传统观点我们需要用辩证的眼光去分析,一方面要看到其大义凛然的气概,不可折辱的人格,它使我们的民族永远挺立着铮铮铁骨。另一方面,人要珍惜生命,追求人生最大的价值,这是对生命意义的升华。

师:“忍辱负重一生,其死重于泰山也”,管仲的这种品质也正是司马迁所追求的。《史记》在叙述历史人物事迹的同时,也处处渗透了作者自身的人生感受、痛苦和郁闷,这就是我们千年之后读《史记》仍不能不为之感动的关键。

四、布置作业

师:今天了解了管仲的经历与人格后,你会有怎样的感悟和收获呢?课后请大家以“管仲,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读书笔记。

[板书]

管仲施政之才理想人格

生死之择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主体的独特体验,充分利用他们的不同感悟,并能将其有效地转化为教学资源,促进主体形成多角度解读。这节课中,学生充分调动了自己的经验与文本交流,不仅动起来,甚至“吵”起来了,反驳对方的观点,这种观点的针锋相对以及思维的碰撞,就很有可能催生学生新的智慧。事实证明,多元化对话的过程,是学生心灵的自由释放的过程,是最富有个性的过程。

管仲列传 学 篇4

一.教学目标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翻译重点语句。

2.欣赏管仲的人格魅力,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

3.了解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主观和客观原因。

4.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及创作本传的意图。

教学重点 了解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主观和客观原因。教学难点 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及创作本传的意图。

二.导入新课

友谊是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历史上多少动人的知音故事,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佳话。而这幅楹联的主角管仲,和友人鲍叔牙的故事,更是定格为成语——管鲍之交,成为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好朋友的代名词。

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却是财富。—(希腊)斯托贝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管仲列传》

三.检查预习

1.了解管仲。

管仲(前723年—前645年),名夷吾,字仲,经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为上卿,尊称“仲父”,辅佐齐桓公,齐国的国力大振,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他有“春秋第一相”的美誉。管仲是继周公之后中国最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孔子称之以“仁”,梁启超誉之为“中国之最大的政治家”、“学术思想界一巨子”。

2.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段(1-2):

第二段(3-4):

第三段(5):

3.疏通文中重点文言字词及重要的句式,能够翻译重要句子。

①找学生翻译重点字词及重要的句子

②总结被动句的几种固定句式并练习

四.合作探究

1.读完《管仲列传》,你认为管仲能够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3.从文中可以看出司马迁对管仲有怎样的态度?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感?

4.本节课,你从这几个人身上学到了什么?

五.课文总结

这篇传记,虽然篇幅不长,但由于作者抓住管仲的思想行为特点,取材典型,叙事简洁,语言生动,并有大量直接引用,借管仲之口来抒情,在叙事后加以简洁的议论直接揭示出管仲的为人品格并赞美其从政的才能,因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六.作业布置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①。友直,友谅②,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③,友善柔④,友便佞⑤,损矣。”

【翻译】

孔子说:“有三种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们,这是有益的。同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 真正的朋友,在你获得成功的时候,为你高兴。在你遇到不幸或悲伤的时候,会给你及时的支持和鼓励。在你有缺点可能犯错误的时候,会给你正确的批评和帮助,这样的友谊才是真正可贵的。

管仲列传教案设计 篇5

王学孟 译注

【说明】这是管仲、晏婴两位大政治家的合传。在这篇列传中,作者对他们采取了赞美和褒扬的态度。管仲相齐,凭借海滨的有利条件,发展经济,聚集财物,使国富兵强,与百姓同好恶。他善于“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内政、外交功名垂著。他辅佐桓公,一匡天下,使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晏婴事齐三世,节俭力行,严于律己,三世显名于诸候。二人虽隔百余年,但他们都是齐人,都是名相,又都为齐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故合传为一。

本文通过鲍叔和晏子知贤、荐贤和让贤的故事,刻意探索和说明了如何对待贤才的问题。管仲其人,经商多分财利,谋事反而更糟,作官被逐,打仗逃跑。鲍叔却不认为他贪、愚、不肖、怯和无耻。反而从囚禁中把他解放出来,并推荐给桓公,使之有机会一展才能。晏子贵为国相,却以石父为知己,即使他在囚禁中,也要迫不及待地解放他,尊重他。一个地位卑贱的车夫,只要知过自改,便予以提拔,荐为大夫。司马迁极力赞美鲍叔和晏子,正是慨叹自己未遇解骖赎罪的知己。所以,他在赞语中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此实乃本传之真意。

作者善于用特定人物的动作、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石父虽贤,不幸而为囚犯。晏子遇到他解左骖把他赎出,载回家去,只因“弗谢,入闺,久之,”就被石父深责并要求绝交。行文到此,作者写道,“晏子萑唬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晏子于是延人为上客。”首句写出晏子心灵深处的震撼,以及由震撼而形于外在的惶惑之色;二句补写了由震撼而引发出的严肃、敬畏、谦虚、惶惑的表情;晏子的问话又以谦虑的口吻写出他由解骖赎人的壮举而引发的自矜心理;末句晏子的转变也正是心理转变的结果。廖廖三十余字,把晏子由求贤到礼贤的整个过程和心灵深处的变化层次、一个完整的心态,形神毕肖地表现出来。

通过典型细节,以借宾形主的手法刻画人物。作者抓住车夫妻子从门间窥视的细节,来揭示一个女子的内心隐秘。从瞬间的窥视到提出离婚,御妻的神色、姿态、心理已然活现,不仅闪跃着个性的光芒,也表现了她的心计、意念和独特的看人标准。然而写石父、写御妻、写御者,又是为了写晏子。这种借宾形主的手法,使晏子的形象更加丰满了。

由于管、晏的`事迹已见于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故本传只“论其轶事”。此《史记》一书之互见法又一显例也。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明、有才干。管仲家贫,经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不久,鲍叔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促待奉公子纠。等到小白即位,立为齐桓公以后,桓公让鲁国杀了公子纠,管仲被囚禁。于是鲍叔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合诸候,使天下归正于一,这都是管仲的智谋。

管仲说:“我当初贫困时,曾经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财利时自己总是多要一些,鲍叔并不认为我贪财,而是知道我家里贫穷。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反而使他更加困顿不堪,陷于窘境,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运有时顺利,有时不顺利。我曾经多次作官多次都被国君驱逐,鲍叔不认为我不成器,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机。我曾经多次打仗多次逃跑。鲍叔不认为我胆小,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需要赡养。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之殉难,我被囚禁遭受屈辱,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知道我不因小的过失而感到羞愧,却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而感到耻辱。生养我的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鲍叔推荐了管仲以后,情愿把自身置于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俸禄,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多数是著名的大夫。因此,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反而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管仲出任齐相执政以后,凭借着小小的齐国在海滨的条件,流通货物,积聚财富,使得国富兵强,与百姓同好恶。所以,他在《管子》一书中称述说:“仓库储备充实了,百姓才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百姓才能分辨荣辱;国君的作为合乎法度,“六亲”才会得以稳固”“不提倡礼义廉耻,国家就会灭亡。”“国家下达政令就像流水的源头,顺着百姓的心意流下。”所以政令符合下情就容易推行。百姓想要得到的,就给他们;百姓所反对的,就替他们废除。

管仲执政的时候,善于把祸患化为吉祥,使失败转化为成功。他重视分别事物的轻重缓急,慎重地权衡事情的利弊得失。齐桓公实际上是怨恨少姬改嫁而向南袭击蔡国,管仲就寻找借口攻打楚国,责备它没有向周王室进贡菁茅。桓公实际上是向北出兵攻打山戎,而管仲就趁机让燕国整顿召公时期的政教。在柯地会盟,桓公想背弃曹沫逼迫他订立的盟约,管仲就顺应形势劝他信守盟约,诸候们因此归顺齐国。所以说:“懂得给予正是为了取得的道理,这是治理国家的法宝。”

管仲富贵得可以跟国君相比拟,拥有设置化丽的三归台和国君的宴饮设备,齐国人却不认为他奢侈僭越。管仲逝世后,齐国仍遵循他的政策,常常比其它诸候国强大。此后过了百余年,齐国又出了个晏婴。

晏平仲,名婴,是齐国莱地夷维人。他辅佐了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国君,由于节约俭仆又努力工作,在齐国受到人们的尊重。他做了齐国宰相,食不兼味,妻妾不穿丝绸衣服。在朝廷上,国君说话涉及到他,就正直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国君的话不涉及他,就正直地去办事。国君能行正道,就顺着他的命令去做,不能行正道时,就对命令斟酌着去办。因此,他在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名声显扬于各国诸候。

越石父是个贤才,正在囚禁之中。晏子外出,在路上遇到他,就解开乘车左边的马,把他赎出来,用车拉回家。晏子没有向越石父告辞,就走进内室,过了好久没出来,越石父就请求与晏子绝交。晏子大吃一惊,匆忙整理好衣帽道歉说:“我即使说不上善良宽厚,也总算帮助您从困境中解脱出来,您为什么这么快就要求绝交呢?”越石父说:“不是这样的,我听说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到委屈而在了解自己的人面前意志就会得到伸张。当我在囚禁之中,那些人不了解我。你既然已经受到感动而醒悟,把我赎买出来,这就是了解我;了解我却不能以礼相待,还不如在囚禁之中”于是晏子就请他进屋待为贵宾。

晏子做齐国宰相时,一次坐车外出,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偷地看她的丈夫。他丈夫替宰相驾车,头上遮着大伞,挥动着鞭子赶着四匹马,神气十足,洋洋得意。不久回到家里,妻子就要求离婚,车夫问她离婚的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过六尺,却做了车的宰相,名声在各国显扬,我看他外出,志向思想都非常深沉,常有那种甘居人下的态度。现在你身高八尺,才不过做人家的车夫,看你的神态,却自以为挺满足,因此我要求和你离婚。”从此以后,车夫就谦虚恭谨起来。晏子发现了他的变化,感到很奇怪,就问他,车夫也如实相告。晏子就推荐他做了大夫。

太史公说:我读了管仲的《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和《晏子春秋》,这些书上说的太详细了!读了他们的著作,还想让人们了解他们的事迹,所以就依次编写了他们的合传。至于他们的著作,社会上已有很多,因此不再论述,只记载他们的佚事。

管仲是世人所说的贤臣,然而孔子小看他,难道是因为周朝统治衰微,桓公既然贤明,管仲不勉励他实行王道却辅佐他只称霸主吗?古语说:“要顺势助成君了的美德,纠正挽救他的过错,所以君臣百姓之间能亲密无间。”这大概就是说的管仲吧?

当初晏子枕伏在庄公尸体上痛哭,完成了礼节然后离去,难道是人们所说的“遇到正义的事情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的表现吗?至于晏子直言进谏,敢于冒犯国君的威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进就想到竭尽忠心,退就想到弥补过失”的人啊!假使晏子还活着,我即使替他挥动着鞭子赶车,也是我非常高兴和十分向往的啊!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①,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②,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③。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④。鲍叔遂进管仲⑤。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⑥,九合诸候⑦,一匡天下⑧,管仲之谋也。

①游:交游,来往。③欺:此意为占便宜。指下文“分财利多自与。”③“已而”二句:齐襄公立,政令无常,数欺大臣,又淫于妇人,诛杀屡不当,鲍叔担心齐国将大乱。为避难,管仲、召忽奉襄公弟公子纠出奔鲁国,鲍叔奉襄公弟小白出奔莒国。见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左传庄公八年》。④“及小白”三句:公元前686年襄公被杀。前685年,鲁国派兵保护公子纠赶回齐国争夺王位,先由管仲领兵扼守莒、齐要道,以防小白先行入齐争位。两相遭遇,管仲射中小白带钩。小白佯死,使鲁国延误了公子纠的行程。小白率先入齐,立为桓公。桓公以军拒鲁,大败鲁军。鲁国被迫杀死公子纠,召忽自杀,管仲请囚。详见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⑤进:保举,推荐。⑥霸:称霸。⑦合:会盟。⑧匡:匡正,纠正。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①,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②,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③,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④。吾尝三战三走⑤,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⑥,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⑦。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①尝:曾经。贾:作买卖。②穷困:困厄,窘迫。③三:泛指多次。见:被。④遭:遇,逢。⑤走:逃跑。⑥死之:为公子纠而死。⑦羞:以……为羞。耻:以……为耻。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①,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②。

①世禄:世代享受俸禄。②多:推重,赞美。

管仲既任政相齐①,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②。故其称曰③:“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④。四维不张⑤,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⑥,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⑦。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⑧。

①相:出任国相。②俗:指百姓。③其称曰:“他自己称述说。以下引语是对《管子牧民》篇有关论述的节录,其“仓廪实”三句和“四维不张”两句见于“国颂”一节,“下令如流水之原”两句见于“士经”一节。④上:国君。一说居上位者。服:行,施行。度:节度。或特指礼度、制度。六亲:《管子牧民》有“六亲五法”一节,刘向注云:“‘以家为家’,一亲也。‘以乡为乡’,二亲也。‘以国为国’,三亲也。‘以天下为天下’,四亲也。‘毋曰不同生,远者不听;毋曰不同乡,远者不行;毋曰不同国,远者不从。’‘如地如天,何私何亲’,五亲也。‘如月如日,唯君之节’,六亲也;天地日月,取其耀临,言人君亲下,当如天地日月之无私也。”由此可知,这里所谓“六亲”,非指一般意义的六亲,即非《正义》所云外祖父母、姊妹、妻兄弟之子、从母之子、女子,亦非王弼所云父、母、兄、弟、妻、子,或其他各种指谓。固:安固,稳固。⑤四维:《管子牧民四维》云:“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维,纲,即网上的总绳,此引申为纲要、原则。⑥原:通“源”,水的源头。⑦论卑:指政令平易符合下边的民情。⑧去:废除。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①,慎权衡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③,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④。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⑤。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候由是归齐⑥。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⑦。”

①轻重:“轻重”一语原是《管子》中的一个特殊经济概念,是管子经济思想、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问题,是用货币和谷物来调节、控制国家经济。但从本段所举史实来看,太史公不是谈管子的经济思想。所以“轻重”一语还应理解为通常意义的“轻重”,即事物的轻重缓急。②权衡:比较利弊得失。③“桓公实怒”二句:是说少姬(即蔡姬)曾荡舟戏弄桓公,制止不听,因怒,遣送回国。蔡君将其改嫁,所以桓公怒而攻蔡。见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左传僖公三年》(伐蔡在“僖公四年”)。④“管仲”二句:《左传僖公四年》载:齐桓公伐楚,使管仲责之曰:“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古代祭祀,用裹束成捆的菁茅过滤去渣。包,裹束。茅,菁茅。按:责楚包茅不入贡于周室,这是齐伐楚的借口。事又见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⑤“桓公实北征”两句:齐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山戎(北狄)伐燕,燕告急于齐,桓公因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燕庄公送桓公进入齐境。桓公说:“非天子,诸候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无礼于燕。”于是分沟割燕君所至之地与燕,并让燕君重修召公之政,纳贡于周。召公,是燕国的始祖,周成王时为三公,“治西方,甚得兆民和。”见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⑥“于柯之会”四句:齐桓公五年(前681),伐鲁,鲁将曹沫三战三败,鲁庄公请献遂邑求和,桓公许,与鲁会柯而盟。将盟,曹沫以匕首劫持桓公于坛上,威胁桓公归还“鲁之侵地”,桓公先是被迫答应,继而“欲无与鲁地而杀曹沫。”这时,管仲劝桓公不要图一时“小快”而“弃信”于诸候,失天下之援”。于是尽“与曹沫三败所亡地于鲁”。“诸候闻之,皆信齐而欲附焉”。见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卷八十六《刺客列传》。⑦“知与之为取”二句:语出《管子牧民》。与,给予。

管仲富拟于公室①,有三归、反坫②,齐人不以为侈③。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①拟:比拟,类似。②三归:建筑华丽的台。另有多种说法,如三姓女子;三处家庭、采邑、府库等。反坫(diàn,店):堂屋两柱间放置供祭祀、宴会所有礼器和酒的土台。按“礼”,只有诸侯才能设有三归和反坫。管仲是大夫,本不该享有。然而,齐以管仲而强,故下文说“齐人不以为侈。”③侈:放纵,放肆。这里有过分的意思。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①。即相齐,食不重肉②,妾不衣帛③。其在朝,君语及之④,即危言⑤;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⑥;无道,即衡命⑦。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①力行:努力工作。重:重视。②重肉:两味肉食。③衣:穿。④语及之:问到他。⑤危言:正直地陈述己见。危,高耸貌。引申为正真。⑥顺命:服从命令去做。⑦衡命:斟酌命令的情况去做。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①。晏子出,遭之涂②,解左骖赎之③,载归。弗谢④,入闺⑤。久之,越石父请绝。宴子萑虎蓿摄衣冠谢曰⑦:“婴虽不仁,免子于厄⑧,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⑨。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⑩,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①缧绁:拘系犯人的绳子。引申为囚禁。②涂:同“途”。③骖:古代一车三马或四马,左右两旁的马叫骖。④谢:道歉。⑤闺:内室。⑥萑唬夯体岬难子。⑦摄:整理。⑧厄(é,饿):灾难。⑨诎:通“屈”,委屈。信:通“伸”,伸展,伸张。⑩感寤:感动醒悟。寤,通“悟”。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①。其夫为相御②,拥大盖③,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④。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候。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⑤,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⑥。晏子怪而问之⑦,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①御:车夫。门间:门缝。窥:暗中偷看。②御:驾车。③拥:遮、障。④去:离开。此指离婚。⑤志念:志向、抱负。⑥抑损:谦恭、退让。抑,谦下。损,退损。⑦怪:感到奇怪。

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①,及《晏子春秋》②,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③。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①《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都是《管子》篇名。②《晏子春秋》:旧题春秋齐晏婴撰,实际上是后人依托并采缀晏子言行而作。③次:编次、编列。

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①。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②:“将顺其美③,匡救其恶④,故上下能相亲也⑤。”岂管仲之谓乎?

①小之:认为他器量狭小。《论语八佾》有“管仲之器小哉”的话。②语引自《孝经事君》。③将顺:顺势助成。④匡救:纠正、挽救。⑤上下:指君臣百姓。

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①,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②,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③!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④。

管仲列传教案设计 篇6

(221124)江苏省铜山县大许中学语文组朱孝伟

一.教学要点

1.掌握文中8个通假字;

2.掌握文中10个一词多义现象;

3.掌握文中出现的一词多义现象;

4.掌握文中涉及的词类活用现象;

5.掌握课文中出现文言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

6.掌握比喻和借代两种修辞方法;

7.掌握司马迁和史记;

8.把握本文在塑造人物性格和组材上的特点;

9.把握文中的主要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

二.教学设想

1.本篇课文较长,要在基本弄清课文内容的同时,掌握课文学习要点.

2.拟用三教时完成

第一教时总第周第课时

一.板题,介绍作者及作品

1.作者介绍

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思想家.主要作品是史记。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三千年的历史,分12本纪,30世家,72列传,10书8表,共130篇,50余万字,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史记》是第一部.

二.时代背景

1.课文所写事件发生在战国后期,当时秦/楚/齐/赵等七国纷争,以秦力量最为强大,它要统一中国,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对外扩张.它南边的楚国和东北的赵国实力比秦稍弱,仍比其它四国要强.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时,秦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耽耽,但还抽不出时间和力量来进攻.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取得胜利的客观有崐利条件.当然,蔺相如的主观努力--利用有利的形势,机智勇敢地进行斗争也是重要的.

三.了解课文内容并加以概括.

1.请生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2.请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共写了三件事: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将相交欢

四.课下通读全文,完成练习一.

五.教后记

第二/三教时总第周第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正字.(请生上黑板给课文中的生字注音.)

2.概述课文主要内容.

二.根据课文内容,主生分析课文结构.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即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将相交欢0

三.引导学生弄清课文意思,掌握课文有关文言知识.具体内容如下:

1.通假字

⑴可与不--不=否,表疑问语气.

⑵臣愿奉璧西入秦--奉=捧,用手托.

⑶拜书送于庭--庭=廷,朝廷

⑷如有司案图--案=按,察看.

⑸设九宾礼于廷--宾=傧

⑹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穆

⑺唯大王与群臣孰计义之-孰=熟,仔细.

⑻请奉盆缶

2.一词多义

⑴负

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⑤谦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⑵使

○1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⑶引

○1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掉转)

⑷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的)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⑸幸①而君幸赦臣(幸好,侥幸)

②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⑹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么仇也--因为

3.古今异义

⑴拜为上卿--拜,授予官职

⑵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患,忧虑,担心

⑶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⑷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离开;亲戚,近亲及姻亲.

⑸请指示王--指示,指给...看

⑹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上前进献

⑺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扬言,到处说

⑻布衣之交--布衣,平民.

4.词类活用

⑴名词作动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

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

③乃使从者衣褐--衣,穿

⑵名词作状语

①而相如庭斥之-廷,在朝廷上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从小路

⑶使动用法

①完璧归赵-完,使...完整

②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

③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

④毕礼而归之-归,使...回去

⑷意动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

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修,尊重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宽待

5.文言句式

⑴判断句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③我为赵将

⑵被动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⑶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何以知之.

②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介宾短语后置:拜送书于廷

四.本文写作特点

1.选取典型事件

2.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

3.用对话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崐.

(请生举例说明)

五.教后记

通联:

电话:0516-6780026

EMAIL:dxzhuxiaowei@yahoo.com.

作者邮箱:dxzhuxiaowei@yahoo.com.

魏公子列传教案 篇7

刘 海 教学目标:

1.了解史传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语言、行动描写和烘托手法的运用。2.认识信陵君“仁而下士”的可贵作风、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和侯嬴的超凡出众的智慧及“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

3.积累文中一些重要的实词、虚词,掌握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传记主人公信陵君形象的分析。

难点:侯生“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及司马迁写作此人物时的思想寄托。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谦逊作风和侯生的忠诚。

2、学习塑造人物的手法。

3、积累“遗”“下”“过”“赞”“长者”“睥睨”等实词。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魏公子,何许人也?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子少子而魏安厘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厘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战国四君子:“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贾谊语)

二、介绍时代背景。

战国时代,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即“士”的阶层,这是个知识分子阶层。这些人走公室,跑私门,不狞不猎,不农不商,靠知识糊口于四方。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有高强的武艺,能文能武,又懂政治,懂经济,懂军事,懂外交,为各国统治者效劳。他们在战国时代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他们可以左右各国的政策,处理各国的外交,指挥各国的军队,如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与张仪两人几乎操纵着战国时代各国的外交关系。

这些士人投奔到权贵的门下,以谋生活,故称为门客,或食客。各国贵族都大量收养门客。当时收养门客名声最大的是所谓四君:“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贾谊语)。他们都收养几千门客,对内维护自己的势力以对付政敌,对外与敌国作政治、军事上的斗手。但比较起来,信陵君最善于结交士,得到他们的帮助也最大。

三、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你对信陵君留下了什么印象? 仁而下士(仁厚而待士谦虚)

2、“仁而下士”的结果是什么?

致食客三千人

诸侯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3、读旁批《太史公自序》中片段

4、明 茅坤:信陵君是太史公胸中得意人,故本传亦太史公得意文。

四、研读课文

1、课文中写到什么人物可以力证信陵君的“仁而下士”?侯嬴

2、侯嬴何许人也?

大梁夷门监者,年七十,家贫,隐士。

4、为什么要特别写到他家贫?

烘托出信陵君的仁而下士

5、何以见得他是一隐士?

语言描写,请同学品味。

6、什么事件可以力证信陵君确实是“仁而下士”之人?

置酒大会宾客请侯生。

7、品味这段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对比的写法令人过目不忘。

全班分成两大组,每组分别勾划信陵君与侯生的不同表现来体会司马迁的对比手法运用的妙处。

8、身边的一些人如何反应?

将相宗室----

/

市人-----

/从骑-----

/宾客-----

9、读 清代 吴见思评语。“三番摇曳”“四面照耀” 10结果怎样?

就公子之名/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侯生遂为上客

11、至此,我们确实感知到信陵君的“仁而下士”,恐怕同学对侯生也有话要说吧? 侯生:忠诚。不惜牺牲自己的名声成就信陵君的名声,舍己为人。

12、当然,信陵君的“仁而下士”还表现在?

数请朱亥

13、朱亥其人,为何在这要一笔带过,且听下回分解了。五:总结

1、仁而下士-------得士

2、语言、行动描写和对比烘托手法的运用。五:布置作业

完成《名师教学案》第一课时自学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

2、信陵君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和侯嬴的超凡出众的智慧及“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

3、积累实词“壁”“让”“独”“伐”“存”“秋”“婚姻”“所以”和虚词“以”“之”“乃”等及一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句“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宾语前置句“何功之有哉?”,判断句“此五霸之伐也”“此乃臣效命之秋也”等。(讲课时穿插在阅读中,做到 文与言的结合。)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 “信陵君是太史公胸中得意人” 二:初读课文

1、课文后半段着力写了个什么故事?

信陵君窃符救赵

2、故事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朗读课文第4小节,请同学概括。

故事发生在秦围邯郸,魏王派救兵但又持观望态度,公子数请而又不听。于是他决计以客与赵俱死。三:研读课文

如果说信陵君在历史舞台上演出了一幕“窃符救赵”的壮举而为人们所称颂的话,那么,侯嬴则是这幕壮举的总导演,总设计师,他更令人敬佩,景仰。

1、侯嬴献了个什么计?

请如姬窃符 /让朱亥随行,必要时椎杀晋鄙(后面有细节照应?)

2、从中你看出侯嬴除了忠诚,他确实还是个怎样的人? 聪明智慧,老谋深算,料事如神。

3、献计之前有个小插曲,你如何看待信陵君与他辞别时为何他只是冷冷地说了那么一句:“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

因他设计的方案事关重大,势难下手,而且又是处于人家骨肉兄弟之间,这是一件十分为难的事情,不到一定的火候,讲出来对方不会听,所以便学习孔子来了个“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真真是个老谋深算之人啊。

4、“窃符救赵”的故事最终结果如何?

却秦,存赵。侯生北乡自刭。

5、讨论侯生“自刭”:当一切安排停当,照理侯生应该是眼望胜利旗,耳听好消息了,可是为什么以“自刭”以送公子呢? 自由讨论。提供几种意见供参考:

明•陈懿《读史漫笔》:侯生自刭固侠烈之慨,亦料魏王知公子谋皆夷门擘画,势必收而诛之,故宁自杀以为名,正是高处。

明•徐中行:侯生度公子窃符,计必杀晋鄙,鄙何辜哉?心必有不忍而不自安者,乃以死谢耳。不然,诚报公子,即死耳,何必数公子至晋鄙军日而后自刭也?故侯生之死,世谓报公子,余谓谢晋鄙也。

今人 韩兆琦:侯生自刭乃是为了坚定信陵君夺晋鄙的决心,是企图以此来强化信陵君的信念,叫他到时候不要手软。

6、侯生也是司马迁倾心歌颂的人物之一,在侯嬴身上寄托着司马迁为人处世的一种什么 样的道德观念?为什么他特别要歌颂这样的一种道德观念? “士为知己者死”。

他歌颂侯生的“士为知己者死”,正是为了嘲讽汉代官僚社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在这里,司马迁是有切肤之痛的。当他犯了法,“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的时候,“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只有到了这种时刻,他才深切地体会到那种“忠于知己”,那种能“急人之难”,能“脱人于困厄”的侠义行为是多么的可贵;而那种朝秦暮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势利小人是多么的可憎。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贵,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7、请同学联系前面学过的史记中的人物,你还会想起谁?

试比较侯生、荆轲、田光与专诸、豫让、聂政等人的死的不同。

后者这些都是一个下层的人被某个上层人士所“知”,从而去为之奋死不顾,他们所涉及的那种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实际上也并无什么明显的是非之分,这里面所反映的乃是一种个人的恩怨,是一种收买与被收买、豢养与被豢养的关系。而侯生、荆轲等人的死也许主观上言确是“士为知己者死”,但从客观上言他们又都是为“国”而死,他们是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起了作用的,他们的活动都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恐怕这也是他们更为人所熟知、记念的重要原因吧。四:布置作业

1、整理文中重要字词句。

2、完成《名师教学案》第二课时自学评价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复习重要字词句,积累“德”“功”“让”实词。

2、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的尾声。

3、评价信陵君的“窃符救赵”。

4、补充材料,关于信陵君的结局,体味司马迁对传记主人公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检查课文重要字词句。二:研读课文

1、读课文,请同学介绍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的尾声。信陵君归军于魏而与客留赵。

3、但中间也有小插曲,赵王本以五城封公子,但最后以鄗为公子汤沐邑,为何? “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

/

“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

写出了公子毕竟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也有人性的弱点,体现出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写史精神。当然也再次写出信陵君一贯的仁而下士关键时刻对他所起的作用。

4、评价信陵君的“窃符救赵”。读《信陵君的“窃符救赵”论》 三:拓展阅读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魏王见公子,相与泣,而以上将军印授公子,公子遂将。魏安厘王三十年,公子使使遍告诸侯。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当是时,公子威振天下,诸侯之客进兵法,公子皆名之,故世俗称魏公子兵法。

秦王患之,乃行金万斤于魏,求晋鄙客,令毁公子于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为魏将,诸侯将皆属,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秦数使反闲,伪贺公子得立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后果使人代公子将。公子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其岁,魏安厘王亦薨。

秦闻公子死,使蒙骜攻魏,拔二十城,初置东郡。其后秦稍蚕食魏,十八岁而虏魏王,屠大梁。

1、这是选文中删去的信陵君的结局片段,说说你的读后感。明 唐顺之:以魏亡系《信陵传》,见信陵系国之存亡。

明 王世贞:三公之好士也,以自张也;信陵君好士也,以存魏也,乌乎同?

难怪文中通篇都洋溢着司马迁对信陵君的敬慕、赞叹之情,当然也有无限的惋惜之意。

2、总结信陵君其人。

四、布置作业

上一篇:作业展览总结下一篇:超市水果陈列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