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的四字词语(精选12篇)
2) 人中龙虎: 比喻人中豪杰。
3) 人怨天怒: 人民怨恨,天公震怒。形容为害作恶非常严重,引起普遍的愤怒。
4) 人怨神怒: 形容民愤极大。
5) 人语马嘶: 人叫喊,马嘶鸣。形容纷乱扰攘或热闹欢腾的情景。
6) 人烟浩穰: 指某地方人口很多。
7) 人心莫测: 犹人心难测。指人的内心难以探测。
8) 人心隔肚皮: 谓人的心思难以猜测。
9) 人生自古谁无死: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但应死得有价值。
10) 人生面不熟: 人的面貌陌生,素不相识。
11) 人言可畏: 人言:别人的评论,指流言蜚语;畏:怕。指在背后的议论或诬蔑的话很可怕。
12) 人言啧啧: 人们不满地议论纷纷。
13) 人仰马翻: 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14) 人云亦云: 云:说;亦:也。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15) 人之常情: 一般人通常有的感情。
16) 人五人六: 装模作样,假正经。
17) 人老心不老: 指人虽然老了,但有一颗年轻的心
18) 人贫智短: 指人一到无路可走的时候,思想迟钝,办法也就不多了。同“人穷智短”。
19) 人模狗样: 身分是人,举止形容却像狗。多用于嘲讽。
20) 人来人往: 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21) 人来客往: 指礼节性的应酬往来。也指来往客人很多。同“人来客去”。
22) 人来客去: 指礼节性的应酬往来。也指来往客人很多。
23) 人急计生: 在紧急情况下突然想出了好主意。
24) 人逢喜事精神爽: 人遇到喜庆之事则心情舒暢。
25) 人非土木: 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
26) 人财两失: 人和钱财都无着落或都有损失。同“人财两空”。
27) 人材出众: 人品才能超出众人。同“人才出众”。
28) 人才出众: 人品才能超出众人。
29) 人不自安: 人心惶惶,动摇不定。
四字词语是汉语词汇中的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由四个词素构成,通常分为自由词组和固定词组。自由词组是临时组成的,可随意拆散,例如“经济繁荣”、“弘扬文化”等。固定词组则是一个整体,不能拆散使用,其中的任何词语都不能随意更换,也称为成语,如“三心二意”、“曲高和寡”等。汉语中的四字习语由予其长期习惯、形式简洁、意义精辟、相对定型、富予含蓄,意在言外,音节优美、韵律协调。四字习语的描绘语言极具汉语的特点,特别有感染力。四字词语不仅大量地出现在文艺作品里,在政治和科学论文中也同样经常遇到。四字词语翻译的好坏对整个译文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如何处理四字词语是翻译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二、汉语四字词语的英语翻译方法
(一)把四字词组带译成英语的一个单词
一部分汉语西字词组译为英语时只需要一个英语单词 (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 替换就足以表达它的意思:有一些四字词组前后两部分意思重复,就只需译出其中一个意思;而英语里的有些动词或名词,已经把汉语里修饰名词或动词的形容词或副词的含义包括进去了,在翻译成英语时就可以把这些形容词、副词略去不译。
例如:虽然我们前面的路崎岖不平……
Although the road before us is rough...
解析:按字面翻译崎岖不平应该是rough and bumpy,但只用了rough,是因为两个词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选择其中一个即可。
(二)将四字词组译成短语
这种方法就是把四字词语译成短语。如介词短语、副词短语、不定式短语等:
款式繁多with various patterns
出类拔萃above average
驰名中外to be popular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德才兼备with both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political integrity
品种齐全in complete range of articles
(三) 汉语同义习语的套用法
四字词组中有一部分是成语。成语往往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而英语里也有一些和汉语的成语采用相同或者相似的形象或比喻的习语,它们都表达相同或相似的喻意。在这种情况下,就可借用英语里同义的习语来翻译。
(1) 双方有完全相同的形象比喻
捧上天去to praise to the skies
混水摸鱼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s
火上加油to add fuel to the fire
如履薄冰to be on thin ice
隔墙有耳Walls have ears.
(2) 双方有大体相同的形象比喻
沧海一粟a drop in the ocean
挥金如土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
害群之马a black sheep
七上八下at sixes and sevens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四)综合整合法
当一个长句或自然段落内连续出现几个四字词组时,适合采用综合整合法,也就是打破四字词组的形式。兼用各种技巧于一体的翻译方法。它既能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又能较好地体现原文的风格。
三、四字词语在汉英翻译中的优势
从内容上看,使用四字词语可以使译文言简意赅;从形式上看,使用四字词语可以使译文通顺流畅;从语音上看,使用四字词语可以使译文节奏感强、铿锵锐耳。
四、使用四字词语需要注意的问题
汉语的一些四字结构深深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而这些具有民文化色彩的四字结构,为数不少,笔者简单将其归类如下。
(1)反映汉语动植物名称方面特有文化观念的四字结构,如“望子成龙”、“李代桃僵”;
(2)反映中国特有物质文化的四字结构,如“拂袖而起”、“罄竹难书”;
(3)反映中国宗教信仰的四字结构,如“苦海无边”、“立地成佛”;
(4)反映中国朴素唯物主义哲学观的四字结构,如“刻舟求剑”、“愚公移山”;
(5)反映中国历史文化背景的四字结构,如“暗渡陈仓”、“完璧归赵”。
在英译汉时,译者要避免运用这些具有鲜明民族文化色彩的四字结构,否则,一不小心,落入文化陷阱,便会使译文所传递的信息不忠不信。使用时须充分考虑到语境、四字词本身的感情色彩,以及说话者的身份、性格特点等。使用四字词语进行翻译决不能脱离原文的意境而勉强生成,必须依照原文的语义结构进行构思。原文节奏缓慢,译文则不可明快,原文平直朴实,译文也不必纤巧生动。无论是选择已有的四字词,还是创造新四字词,对原文深刻的理解和对语境的准确把握都是必不可少的。
五、结语
翻译是语言的再创造过程。译文对原文的反映不应是机械的、被动的,而应该是积极的、主动的,翻译不仅仅是原作各个部分与汉语的生硬组合,它应该蕴含更多的内容,使译文充满生气。四字词语的使用在许多时候都能帮助我们达到这一目标,使译文既忠实于原作的内容,保持原作的风格,又通顺易懂、符合规范。以上分析说明,汉语中四字词语的运用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是传统的,也是积淀;是特点,也是优势。它在人们的语言交往中和文学作品中广泛地发挥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汉英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2]何善芳.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大家对风字都不陌生,那么,你知道风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吗?
1.风马云车 指神灵的车马。
2.风起云蒸 大风刮起,乌云蒸腾。比喻事物迅速兴起,声势浩大。
3.风雨摇摆 在风雨中飘荡不安,比喻局势动荡不安。
4.风吹草动 风稍一吹,草就摇晃。比喻微小的变动。
5.风牛马不相及 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同“风马牛不相及”。
6.风驰草靡 比喻强大的势力能制服一切。同“风行草靡”。
7.风烛草露 风中之烛易灭,草上之露易干。比喻人已衰老,临近死亡。
8.风流儒雅 风流:有文采且不拘礼法;儒雅:学识深湛,气度不凡。指人文雅洒脱,学识渊博。
9.风驰云走 形容奔驰疾速。
10.风雨晦暝 指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犹如黑夜。
11.风靡一时 风靡:草木随风倒下,引伸为很风行。形容事物在一个时期里极其盛行,象风吹倒草木一样。
12.风云变态 变态:改变常态。风云改变常态。形容诗文变化多姿。
13.风平浪静 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14.风雷火炮 形容十分急躁。
15.风行一世 指一个时期在社会上盛行。
16.风驰电击 形容迅速出击。
17.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唳:鸟鸣。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18.风度翩翩 风度:风采气度,指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
19.风行草从 比喻有声望者的言行影响世态俗情。同“风行草偃”。
20.风云不测 比喻变幻莫测的局势。
21.风行水上 比喻自然流畅,不矫揉造作。
22.风行电击 形容气势迅猛。
23.风起云涌 大风刮起,乌云涌现。比喻新事物相继兴起,声势很盛。
24.风平波息 风和波浪都没有。比喻平静无事。
25.风云变幻 象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
26.风流千古 指风雅之事久远流传。
27.风雨不测 风和云都不可预测。比喻事物或局势像风云变幻那样不可预测。
28.风雨时若 指风调雨顺。
29.风马不接 犹言风马牛不相及。
30.风行草偃 偃:倒伏。风一吹草就倒下。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
31.风雨不改 比喻处于恶劣环境中不变其节操。
32.风言雾语 指隐约其辞的`传闻。
33.风吹云散 比喻事物的消失、完结。
34.风潇雨晦 形容风急雨骤,天色昏暗。也比喻形势险恶。
35.风吹日晒 狂风吹,烈日晒。形容无所遮挡。
36.风驱电扫 形容像刮风、闪电那样迅速驰赴和扫除。
37.风尘之变 风尘:比喻战乱。指战争的灾乱。
38.风风韵韵 ①形容韵致、意态美好。②声音悠长婉转的样子。
39.风情月思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亦作“风情月意”。
40.风调雨顺 调:调和;顺:和协。风雨及时适宜。形容风雨适合农时。
41.风雨对床 指兄弟或亲友久别后重逢,共处一室倾心交谈的欢乐之情。
42.风尘仆仆 风尘: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仆仆:行路劳累的样子。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
43.风流潇洒 英俊有才华,气度超脱。
44.风雪交加 风和雪同时袭来。
45.风和日丽 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46.风声鹤唳 唳:鹤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47.风雨飘摇 飘摇:飘荡。在风雨中飘荡不定。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
48.风栉雨沐 栉:梳子、篦子等梳头发的用具;沐:沐浴、洗。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风雨不停。
49.风木之悲 风木:同“风树”,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指丧父母的悲伤。
50.风行电扫 形容气势迅猛。同“风行电击”。
51.风烛之年 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52.风姿绰约 风:风度;绰约:女子姿态柔美。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
53.风影敷衍 指罗织罪名,捕风捉影,诬赖人。
54.风景不殊 殊:不同。用以悲叹国土破碎或沦亡。
55.风月无涯 极言风景之佳胜。同“风月无边”。
56.风言影语 捕风捉影的话语。
57.风餐露宿 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58.风和日暄 微风和畅,阳光温暖。见“风和日暖”。
59.风中之烛 在风里晃动的烛光。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随时可能消灭的事物。
60.风吹浪打 比喻险恶的遭遇或严峻的考验。
61.风言醋语 散布嫉妒性的中伤语言。
62.风行雷厉 形容气势的迅疾猛烈。后多比喻执行政事法令等的迅速严格。
63.风雨不透 风刮不进,雨水透不过。形容封闭或包围得十分紧密。
64.风雨如磐 磐:大石头。形容风雨极大。
65.风驰电骋 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同“风驰电掣”。
66.风马牛不相及 风:走失;及:到。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67.风雨漂摇 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同“风雨飘摇”。
68.风行草靡 比喻强大的势力能制服一切。
69.风刀霜剑 寒风象刀,严霜象剑。形容气候寒冷,刺人肌肤。也比喻恶劣的环境。
70.风清弊绝 贪腐、舞弊的事情没有了。形容坏事绝迹,社会风气良好。
71.风驰电赴 形容迅速赶赴。
72.风禾尽起 比喻顺应天心,得到天助。
73.风雨如晦 指白天刮风下雨,天色暗得象黑夜一样。形容政治黑暗,社会不安。
74.风土人情 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礼节、习惯的总称。
75.风云突变 风云: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
76.风流才子 旧指洒脱不拘,富有才学的人。
77.风语不透 形容异常严密。
78.风雨飘零 受风雨吹打而飘失零落。
79.风口浪尖 比喻激烈、尖锐的社会斗争前哨。
重规沓矩 重气轻命 重床迭架 重振旗鼓 重操旧业 重峦复嶂 重圭叠组 重睹天日 重明继焰 重男轻女 重岩迭嶂 重熙累叶 重于泰山 重三叠四 重裀列鼎 重规迭矩 重足屏息 重规袭矩 重峦迭嶂 重峦叠嶂 重气轻生 重兴旗鼓 重见天日 重蹈覆辙 重温旧梦 重财轻义 重光累洽 重熙累洽 重作冯妇
以重开头的成语接龙
重床迭架 → 架谎凿空 → 空穴来风 → 风卷残云 → 云消雾散 → 散马休牛 → 牛毛细雨 → 雨过天青 → 青红皂白 → 白日做梦 → 梦寐以求 → 求志达道 → 道听途说 → 说白道绿 → 绿水青山 → 山穷水尽 →尽善尽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谋 → 谋事在人 → 人定胜天 → 天外有天 → 天伦之乐 → 乐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铁 → 铁证如山 → 山穷水尽 → 尽善尽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谋 → 谋听计行 → 行云流水 → 水落石出 → 出生入死 → 死声咷气 →气吞山河 → 河倾月落 → 落落大方 → 方枘圆凿
重字开头成语意思
1) 重峦叠嶂:峦:连绵的山。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2) 重岩迭嶂: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同“重岩迭嶂”。
3) 重熙累洽:熙:光明;洽:谐和。指国家接连几代太平安乐。
4) 重床迭架:比喻重复繁多。
5) 重峦迭嶂:峦:连绵的山。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6) 重峦叠巘:形容山岭重重叠叠,连绵不断。同“重峦叠嶂”。
7) 重峦复嶂:形容山岭重重叠叠,连绵不断。同“重峦叠嶂”。
8) 重明继焰:指光焰相继,长明不息。
9) 重葩累藻:比喻许多华丽的篇章。
10) 重纰貤缪:指谬误重出。
11) 重起炉灶:指事情遭受挫折后,再从头做起。
12) 重男轻女:重视男子,看轻女性。指轻视妇女的封建思想。
13) 重逆无道:大逆不道,行事不循理。
14) 重气轻命:指看重义行而轻视生命。
15) 重气轻生:指看重义行而轻视生命。
16) 重气徇命:重视义气,慕求声名。
17) 重气狥名:重视义气,慕求声名。
18) 重于泰山:比泰山还要重。形容意义重大。
19) 重山峻岭:连绵起伏的高山。
20) 重足一迹:叠足而立,不敢迈步。形容非常恐惧。
21) 重生父母:重:重新。指对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的恩人。
22) 重温旧梦:比喻再经历一次过去的光景。
23) 重蹈覆辙:蹈:踏;覆:翻;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24) 重睹天日:比喻脱离黑暗,重见光明。
25) 重床迭屋:比喻重复繁多。同“重床迭架”。
26) 重床叠架:比喻重复繁多。
27) 重床叠屋:比喻重复繁多。
28) 重关击柝:设置重门,击柝(木梆)巡夜。指警戒森严。
29) 重规迭矩: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
30) 重光累洽:指前后功绩相继,累世升平。
31) 重圭叠组:指世代连续做官。
32) 重规沓矩:指前后相合,合乎同样的规矩法度。亦比喻因袭、重复。
33) 重规叠矩:规与规相重,矩与矩相迭。指前后相合,重叠的规矩与制度。比喻因袭、重复。
34) 重规累矩:指前后相合,合乎同样的规矩法度。亦比喻因袭、重复。
35) 重规袭矩:指前后相合,合乎同样的规矩法度。亦比喻因袭、重复。
36) 重珪迭组:指世代连续做官。
37) 重珪叠组:指世代连续做官。
38) 重迹屏气:指畏惧之甚。
39) 重厚寡言:持重敦厚,不爱多说话。
40) 重厚少文:持重敦厚而少于文饰。
41) 重山复岭:指山峦重叠层接。
42) 重山复水:指山峦重叠,水流盘曲。
43) 重三叠四:形容多次重复。
44) 重三迭四:形容多次重复。
45) 重见天日:重新看到了天和太阳。比喻脱离黑暗,重见光明。
46) 重岩叠障: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47) 重整旗鼓:比喻失败之后,整顿力量,准备再干。
48) 重足而立:叠足而立,不敢迈步。形容恐惧。
49) 重足累息:指畏惧之甚。
狼狈为奸
狼贪虎视
狼吞虎咽
狼烟四起
狼奔豕突
狼心狗行
狼眼鼠眉
狼狈为奸
狼贪鼠窃
狼狈不堪
狼子野心
狼狈万状
狼狈周章
狼奔鼠窜
狼奔鼠偷
狼奔兔脱
狼{虎食
狼餐虎噬
狼{虎咽
狼餐虎咽
狼吃幞头
狼虫虎豹
狼顾鸱N
狼顾鸱张
狼顾虎视
狼顾惊
狼顾鸢视
狼嗥狗叫
狼嗥鬼叫
狼嚎鬼叫
狼艰狈蹶
狼猛蜂毒
狼前虎后
狼飧虎咽
狼突鸱张
狼突豕窜
狼吞虎餐
狼吞虎噬
狼烟大话
狼羊同饲
相关阅读:
狼200万年前,地球上最迅猛的食物链顶级杀手有3个,按照威力从大到小,分别是泰坦鸟,剑齿虎和狼。200 万年下来,我们今天只能看到狼的存在,为什么具有巨大体型,耐力适中,奔跑迅速,攻击迅猛,在数十万年间大杀四方的泰坦鸟却灭绝了?
泰坦鸟和剑齿虎都比狼威力要大,不仅体型大,而且迅猛,但是都缺乏社会体系,因此单独居住或者狩猎的最大弊端,就是无法有效的在外出捕食的时候保护幼小甚至为孵化(泰坦鸟)的后代,其次,即使杀戮猎物的能力很强,但是消化和进食的速度,关乎能否守护住捕获的猎物,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狼作为团队作战,可以更有效的保护后代不受其他捕食者的侵扰,而且狼的行动迅速,善于合作攻击对手的弱点,就是咬断猎物的大腿跟腱,使其瘫痪,即使这样的风险相当于把头深入风扇(要用牙齿去咬住乱踹乱跳的猎物大腿)。最后,20分钟以内狼群可以吃光一头鹿,将其变成一堆白骨,这样丝毫不给其他伺机掠夺自己财富者的机会。
1四字格词语概述
四字格词语是汉语特有的语言现象, 是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来说, 四字格词语是指由四个音节组成的语言单位, 既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常见的四字格词语包括四字成语、四字谚语、四字叠音词以及临时组成的四字结构的词语。四字格词语按照词语的稳定性可以分为固定词组和自由词组。固定词组是一个整体, 不能拆开使用, 其中任何词语都不能随意更换, 包括四字成语、四字谚语、四字叠音词等。自由词组是临时组成的, 可以随意拆散, 重新组合。四字格词语具有三大特点:内容上言简意赅, 形式上整齐匀称, 语音上和谐悦耳。
2四字格词语的口译研究
有关四字格词语的口译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译策略方面, 黄怀飞 (2003:102) 提出了避繁就简、避形就义、直译法、增添加注法和同义习语借用法等五种翻译策略;谢小玲 (2009) 在她的硕士论文中也探讨了四字格词语的口译策略, 同样总结了五种翻译策略:直译、意译、直译加意译、节译和直接借用;邓礼红 (2013:19) 以两会总理记者招待会口译为例, 归纳了四字格词语的四种翻译策略:直译、避繁就简、避形就义和套译。这些翻译策略都是研究者通过对口译语料的观察归纳总结出来的, 那么口译员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是视情况而定的随机的选择吗?对于翻译策略的选择是否有一个指导原则呢?如果有, 这个原则又是什么呢?对于这些问题, 研究者并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笔者认为, 我们不仅需要归纳四字格词语的翻译策略更需要探究口译员选择不同策略的动机和指导原则, 这样才能对翻译活动起到普遍的指导性作用。
3目的论概述
翻译目的论是20世纪70年代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 目的论以冯·赖特 (Von Wright) 的行动理论为其主要理论来源。行动理论认为, 人类的一切行动都是以目的为导向的, “行动的特征就在于它的意向性。如果我们赋予同一个行动不同的意向, 它就成为不同的行动” (Von Wright, 1968:68) 。在行动理论的启发下, 翻译目的论学者认识到:翻译, 作为一种人类的交际行动, 其特征也正是其意向性或目的性。如果我们赋予翻译不同的目的, 译者就会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从而创造出不同的译本。因此, 目的论认为翻译目的在翻译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译者的任务就是要使译文在目的语文化和情境中达到预期的目的。目的决定手段,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都以目的原则为指导, 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采用都是为了最终实现翻译目的。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翻译理论, 应该对口译具有同样的解释力。
4口译中四字格词语的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
笔者按照四字格词语的广义定义, 对习近平主席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讲话中的四字格词语进行了统计:在全长1600余字、历时12分钟的讲话中, 共使用了84个四字格词语, 使用频率相当高。习近平主席的讲话进行了现场口译, 笔者对口译语料中四字格词语的翻译策略进行了分析统计, 发现口译员使用了直译、意译、省译和增译四种不同的翻译策略, 其中采用直译策略的有61个词语, 占73%;采用意译策略的有10个词语, 占12%;有8个词语采用了省译的策略, 占9%;5个词语采用了增译的策略, 占6%。具体统计情况如表1:
口译员对于汉语四字格词语的翻译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 其中以直译为主要的翻译策略, 同时还采用了意译、省译和增译等其他策略, 不同策略的选择并不是随机的视情况而定, 而是遵循着统一的指导原则。根据翻译目的论, 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所要遵循的最高原则是目的原则, 译者对翻译策略所做出的每一次选择都是为了实现翻译目的。口译活动的翻译目的是由参与口译活动的交际各方共同决定的, 其中主要包括翻译发起者的目的以及实际交际双方的交际目的。在习近平主席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讲话口译活动中, 口译活动发起者是中国政府, 交际方主要是发言人习近平主席, 口译员的翻译目的就是实现此次口译活动发起者的目的和发言人的交际目的, 口译员对不同翻译策略的选择都是为了最终实现翻译目的。
4.1直译
根据统计结果, 直译是口译员在翻译四字格词语时采用的最多的策略。通过对语料的观察, 笔者发现口译员对于四字格词语中的自由词组大多采用了直译的方法。自由词组是自由组合的四字结构词语, 可以随意拆散、重新组合, 按照前后两部分的语法关系可以分为主谓关系、动宾关系、偏正关系、并列关系等。自由词组语法关系明确, 意义明晰, 能够比较清晰地传达发言人的交际目的, 因此口译员对这类四字格词语采用了直译的翻译策略。
例1原文: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译文:to bear history in mind, honor all those who laid down their lives, cherish peace and open up the future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意义总结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四个四字格词语都是动宾结构的自由词组, 字面的意思非常明确, 不用改变语序直接进行直译就能很好地反映发言人的交际目的, 因此口译员采用了直译的翻译策略, 将汉语动宾结构的四字格词语译为相应的英语动词短语。
例2原文: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
译文:mutual respect, equality, peaceful developmen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在讲话中, 习主席将中国与世界各国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和道路总结为“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这四个连续的四字格词语也是自由词组, 是偏正结构的四字格词语。口译员同样采用了直译的翻译策略进行了翻译, 明确反映了发言人的交际目的。
4.2意译
除直译外, 意译也是口译员在处理四字格词语时常用的翻译策略。四字格词语分为固定词组和自由词组, 其中固定词组主要包括成语、谚语或出自古文的四字格词语。这些四字格固定词组多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对于熟悉中国文化的源语听众来说不难理解, 然而对于不熟悉中国文化的目的语听众来说理解难度比较大, 采用意译的翻译策略能够降低源语的理解难度, 帮助目的语听众更好地理解源语发出者的意图, 从而最终实现翻译目的。
例3原文:凤凰涅槃, 浴火重生
译文:gaining rebirth
“凤凰涅槃, 浴火重生”这个成语来自神话传说, 传说凤凰每500年便会投身熊熊烈火, 自焚为灰烬, 再从灰烬中重生并得到升华。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指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意在说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使得古老中国在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后获得了新生, 并且变得更加自信、坚韧和强大。如果采用直译的策略, 将“凤凰涅槃, 浴火重生”译为“a phoe-nix rising from the ashes”, 对于不熟悉这个神话传说的目的语听众来说将很难理解。如果采用直译+释译的方法把“凤凰涅槃” 的传说加以说明则又过于冗长, 不符合口译快速简洁的要求。 为了降低目的语听众的理解难度, 使发言人的交际目的能够顺利实现, 口译员采用了意译的方法, 将“凤凰涅槃, 浴火重生”翻译为“gaining rebirth”。
例4原文:靡不有初, 鲜克有终
译文:After making a good start, we should ensure that the cause achieves fruition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中的诗句无一不是四字格结构。“靡不有初, 鲜克有终”就出自于《诗经·大雅· 荡》, “靡”的意思是“无, 没有”, “初”的意思是“开始”, “鲜”表示 “少”, “克”表示“能”,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没有人不肯善始, 但很少有人能做到善终, 意在告诫人们, 做事要善始善终。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引用这句话, 意在告诫全国人民,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 中华民族已经创造了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 我们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将它继续发扬光大, 只要我们不忘初心, 努力奋斗, 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明天。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直译, 这句话可译为“no one re-fuses to make a good start, but only few can have a good end as well”。对于不熟悉中国文化的目的语听众来说, 直译的译文仅说明了人们做事情容易有头无尾的常见现象, 没有很好地体现原文的寓意。口译员在翻译中采用了意译的方法, 将这句话译为“After making a good start, we should ensure that the cause achieves fruition”, 较好地表达了原文的寓意, 强调了做事情要善始善终, 从而准确地表现了发言人的交际目的。
4.3省译
省译法是指在翻译中省略源语中不符合目的语思维习惯、 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词, 以避免译文累赘的方法。由于口译对于时效性有较高的要求, 译文一般要尽量做到高效简洁, 以便于迅速传达源语发出者交际目的。通过对语料的观察, 笔者发现, 口译员对于四字格词语还采用了省译的方法。
例5原文:不屈不挠、全心全意
译文:unyielding, whole-heartedly
“不屈不挠”是一个成语, 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 表现十分顽强。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用“不屈不挠”来形容中华儿女在面对侵略者时的态度和精神。“全心全意”也是一个四字成语, 形容投入全部精力、毫无保留。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要求全军将士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两个四字格词语的结构都属于ABAC式结构, 即第一和第三个字一样, 第二和第四个字不一样的四字结构。在这种结构的四字格词语中, 一部分词的第二和第四个字表达的是相近的意思, 比如大摇大摆、可亲可敬、偏听偏信等, 另一部分词的第二和第四个字表达的是相反的意思, 如彻头彻尾、潮起潮落、患得患失等。“不屈不挠”和“全心全意”都属于前一种类型, “屈”和 “挠”是相近的意思, “心”和“意”也是相近的意思。由于这两个词前后两部分的意思相近, 故口译员在翻译时采用了省译的方法, 省去了词义重复的部分, 将“不屈不挠”翻译为“unyielding”, “全心全意”译为“whole-heartedly”, 使得译文更加简洁, 既有利于信息的迅速传递, 又便于目的语听众理解, 使得交际能够顺利进行, 从而实现翻译目的。
例6原文:坚决捍卫
译文:uphold
汉语中为了加强语气, 常常使用大量的副词修饰词, 如胜利召开、积极推进、彻底粉碎等, 这些副词修饰词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省译这些副词不仅不会影响原词的词义, 反而会使译文更加简洁, 更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表示中国人民将“坚决捍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 口译员对“坚决捍卫”这个四字格词语采用了省译的方法, 省略了“坚决”这个副词修饰词, 将该词翻译为 “uphold”, 既符合口译高效简洁的要求, 也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 保证了交际目的的实现。
4.4增译
增译法是指根据逻辑、句法、修辞等的需要在译文中增加一些语言单位的翻译方法。增译法可以填补语义空缺以及信息的缺失, 使译文语义更加明确。虽然由于口译活动对时效的要求, 口译员在处理四字格词语时通常会采用比较简洁的翻译方法, 但是在习近平主席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讲话口译语料中也出现了一些口译员采用增译策略的情况, 这种策略的选择与翻译目的是密切相关的。
例7原文:中共中央、全国政协
译文: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由于四字格词语短小精悍而又顺口悦耳, 在汉语中我们常常将一些冗长繁复的机构名称简化为四字格词语。“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简称为“中共中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简称为“全国政协”。然而, 为了让目的语听众能够明确发言人的所指, 口译员对例子中的四字格词语均采用了增译的方法, 译出了机构的全称, 避免了因信息缺失而造成的目的语听众的理解上的困难, 保证了源语信息的正确传达。
例8原文:抗日战争
译文: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在习近平主席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讲话中, “抗日战争”自然是一个关键词, 如何准确地将该词翻译成为英文, 直接影响到此次阅兵活动对外宣传的效果。对于这个四字格词语, 口译员没有采用过去直译的方法将“抗日战争”译为“Anti-Japanese War”, 而是采用了增译的方法, 将其译为“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Anti-Japanese”是“反对日本”的意思, 并不包含“侵略”的信息, 如果将“抗日”译为 “Anti-Japanese”, 目的语听众容易理解为“反对日本人”, 而不是反抗日本侵略者。中国人民抗击的对象并不是日本人民而是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 因此采用增译的方法将“抗日战争”译为“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一方面有利于体现出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性, 另一方面也不会影响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之间的友情, 从而实现此次口译活动的发起者, 即中国政府的宣传目的。
5结语
从以上对习近平主席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讲话口译语料的分析来看, 口译员对于汉语四字格词语的翻译灵活地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 其中包括直译、意译、省译以及增译。口译员对不同翻译策略的选择并不是随机的, 而是与翻译目的密切相关的。任何一种翻译策略的选择, 都是以目的原则为指导, 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翻译目的, 其中包括口译活动发起者的目的和源语发出者的交际目的。
摘要:四字格词语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 在汉语中的使用频率相当高。本文以习近平主席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讲话口译语料为例, 统计分析了口译中汉语四字格词语的翻译策略, 并以目的论为指导探讨了汉语四字格词语口译的翻译原则。口译员对汉语四字格词语的翻译可灵活采用多种不同的翻译策略, 包括直译、意译、省译和增译。不同翻译策略的选择并不是随机的, 而是以目的原则为指导, 以实现翻译目的为最终目标的。
关键词:目的论,四字格词语,口译,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Von Wright.An Essay in Deon tic Logic and the General The-ory of Action[M].Amsterdam:North Holland Publishing Co., 1968.
[2]黄怀飞.汉语四字格英语口译的策略[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3 (3) :102-104.
[3]谢小玲.记者招待会中汉英四字词语的口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
虎略龙韬略:指传说中黄石公所撰的《三略》。韬:指《六韬》。《三略》、《六韬》是古代兵书。泛指兵书、兵法,也指兵家权谋。虎落平川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老虎离开自己称王称霸的深山老林,落到了平地上。比喻有权有势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权势或优势。虎落平阳平阳:地势平坦明亮的地方。老虎离开深山,落到平地里受困。比喻失势。虎珀拾芥琥珀摩擦后生电,能吸引细小的东西。比喻互相感应。虎入羊群老虎跑进羊群。比喻强大者冲入柔弱者中间任意砍杀。虎生三子,必有一彪比喻众多子女之中,一定有一个超群出众的人。虎视眈眈眈眈:注视的样子。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虎视耽耽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虎兕出柙兕:犀牛一类的野兽。柙:关兽的木笼。虎、兕从木笼中逃出。比喻恶人逃脱或作事不尽责,主管者应负责任。虎体熊腰形容身材魁梧,体格健壮。虎头虎脑形容壮健憨厚的样子(多指儿童)。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虎头燕颔旧时形容王侯的贵相或武将相貌的威武。虎尾春冰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春暖花开、春梦无痕、春华秋实、春风得意、春风化雨、春秋笔法、春山如笑、春蚕到死丝方尽、春寒料峭、春和景明、春色满园、春秋无义战、春意盎然、春花秋月、春意阑珊、春回大地、春秋鼎盛、春去秋来、春光明媚、春树暮云、春兰秋菊、春风一度、春深似海、春满人间、春风风人、春花秋实、春色撩人、春暖花香、春风满面、春诵夏弦
春生秋杀、春晖寸草、春蚓秋蛇、春雨如油、春风和气、春露秋霜、春风沂水、春光漏泄、春风雨露、春风夏雨、春蛙秋蝉、春笋怒发、春冰虎尾、春风野火、春葩丽藻、夏字开头成语
夏虫不可以语冰、夏虫语冰、夏炉冬扇、夏雨雨人、夏鼎商彝、夏日可畏、夏虫朝菌、夏虫疑冰、夏五郭公
秋字开头成语
秋风落叶、秋高气爽、秋毫见捐、秋风扫落叶、秋毫无犯、秋收冬藏、秋月寒江、秋扇见捐、秋风过耳、秋毫不犯、秋高马肥、秋实春华、秋水盈盈、秋月春风、秋毫之末、秋高气肃、秋月春花、秋荼密网、秋波盈盈、秋行夏令、秋风团扇、秋风纨扇、秋风扫叶、秋豪之末、秋色平分、秋高气和、秋毫勿犯、秋水伊人、秋后算账、秋收东藏
冬字开头成语
冬温夏清、冬烘先生、冬温夏凊、冬日可爱、冬日夏云、冬裘夏葛、冬箑夏裘、冬扇夏炉、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冬烘头脑
四肢抽筋 -- 缩手缩脚
四肢长胡子 -- 毛手毛脚
四月间的桃花 -- 谢了
四十里地不换肩 -- 抬杠的好手
四扇屏里卷灶王 -- 话(画)里话(画)
四面八方都有客 -- 朋友遍天下
四两人讲半斤话 -- 自不量力;不自量
四两棉花八张弓 -- 细谈(弹)
四两花椒炖只鸡 -- 肉麻
四季豆翻花(开二道花) -- 老来俏
四个兽医抬只羊 -- 没法治;没治了
四个菩萨仨猪头 -- 哪有你的.份
四个鼻孔烂了仨 -- 一个鼻孔出气
四方木头 -- 踢一踢,动一动
四方木脑袋 -- 难开窍;不开窍
四方萝卜 -- 愣头青
四方棒槌 -- 死笨
四大天王流涎水(口水) -- 没出息
四大天王丢盔弃甲 -- 大败而逃
四大金刚摇船 -- 大摇大摆
四大金刚腾空 -- 不着实地;悬空八只脚
四大金刚讨饭 -- 穷凶极恶
四大金刚扫地 -- 大材小用;有劳大驾
四大金刚拿豆鼠子(小老鼠) -- 大眼瞪小眼
四川的盖碗茶 -- 泡起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比喻人没有自知之明,一心想谋取不可能到手的东西。
谬想天开:形容想法非常荒谬。
非分之想: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妙想天开:形容想法奇特、乖谬。
思前想后:思:考虑;前:前因;后:后果。对事情发生的缘由,发展后果,作再三考虑。
暮想朝思:形容时时刻刻都在想念。
异想天开:异:奇异;天开:比喻凭空的、根本没有的事情。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奇怪。
魂驰梦想:形容思念万分。
想入非非:非非:原为佛家语,表示虚幻的境界。想到非常玄妙虚幻的地方去了。形容完全脱离现实地胡思乱想。
苦思冥想:绞尽脑汁,深沉地思索。
沉思默想:静静地深思。
瞑思苦想: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昼思夜想:昼:白天。日月想念。形容思念极深。
冥思苦想: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意想不到:料想不到,没有料到。
[束手待毙] 毙:死。捆起手来等死。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
[螫手解腕] 比喻为了顾全大局而忍痛牺牲局部。
[十手争指] 指人如有不善,众人则争相指责。
[伸手不见五指]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如手如足] 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
[人手一册] 人人拿着一本(书)。多形容书的读者多。
[轻手软脚] 犹言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放得很轻。
[轻手轻脚] 手脚动作很轻,使没有响声。
[轻手蹑脚] 犹言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放得很轻。同“轻手软脚”。
[七手八脚] 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胼手胝足] 胼、胝:老茧。手脚上磨出老茧。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
[拍手称快] 快:痛快。拍掌叫好。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
[蹑手蹑足] 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同“蹑手蹑脚”。
[蹑手蹑脚] 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捏手捏脚] 形容轻手轻脚地走。也形容轻薄的举动。
[拿手好戏] 原指演员擅长的剧目。泛指最擅长的本领。
成语和四字词语的区别所谓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充分体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
1.少不更事: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
2.横槊赋诗:槊:长矛;赋:吟。横着长矛而赋诗。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迈气概。
3.居安思危:居: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4.呱呱坠地:形容婴儿出生或事物问世。
5.唇枪舌战:舌如剑,唇象枪。形容辩论激烈,言词锋利,象枪剑交锋一样。
6.发人深省:发:启发;省:醒悟。启发人深刻思考,有所醒悟。
7.宽宏大量:形容度量大,能容人。
8.恬不知耻:做了坏事满不再乎,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
9.各有千秋:千秋:千年,引伸为久远。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10.奇谈怪论:奇怪的不合情理的言论。
11.弥天大谎:弥天:满天。形容天大的谎话。
12.孤掌难鸣: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力量孤单,难以成事。
13.水泄不通:泄:排泄。像是连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
14.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15.得天独厚:天:天然,自然;厚:优厚。具备的条件特别优越,所处环境特别好。
16.萍水相逢: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17.入不敷出:敷:够,足。收入不够支出。
18.投笔从戎:从戎:从军,参军。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19.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20.甘之如饴:甘:甜;饴:麦芽糖浆。感到像糖那样甜。指为了从事某种工作,甘愿承受艰难、痛苦。
21.随机应变:机:时机,形势。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22.日薄西山: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23.励精图治:励:奋勉;图:设法;治:治理好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24.群贤毕至:指贤能者齐集,济济一堂,都会聚在这里。毕:全。
25.刚愎自用:愎:任性;刚愎:强硬回执;自用: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26.投石问路: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27.尽善尽美: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
28.独辟蹊径: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
29.独出心裁: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30.凤毛麟角: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31.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32.风华正茂:风华:风采、才华;茂:旺盛。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33.空穴来风:穴:孔、洞;来:招致。有了洞穴才进风。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34.鹤发童颜: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35.忸怩不安:忸怩:羞惭的样子。不好意思。心里慌乱。
36.风驰电掣:驰:奔跑;掣:闪过。形容非常迅速,像风吹电闪一样。
37.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38.见仁见智: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39.深谋远虑: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
40.开诚布公: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41.宁缺毋滥:宁:宁愿;毋:不;滥:过度。选拔人才或挑选事物,宁可少一些,也不要不顾质量贪多凑数。
42.亘古不变:从古至今永远也不会改变。
43.返璞归真: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同“返朴归真”。
44.茕茕孑立:孤身一人。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
45.矫揉造作:矫:使弯的变成直的;揉:使直的变成弯的。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
46.怙恶不悛:怙:依靠,依仗;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47.反躬自问:躬:自身;问:检查。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
48.若即若离:若:好像;即:接近。好像接近,又好像不接近。①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②形容事物含混不清。
49.天理昭然: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
50.劳苦功高: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51.搜索枯肠:搜索:搜查;枯肠:比喻才思苦窘。形容写作时苦思苦想。
52.如愿以偿:偿:实现、满足。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53.戛然而止:戛:象声词。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54.匪夷所思: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55.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56.道貌岸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57.轻歌曼舞: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58.明珠暗投:原意是明亮的珍珠,暗里投在路上,使人看了都很惊奇。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
59.咄咄逼人:咄咄:使人惊奇的声音。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60.大刀阔斧:原指使用阔大的刀斧砍杀敌人。后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61.弄巧成拙: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
62.开宗明义:开宗:阐发宗旨;明义:说明意思。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讲明主要意思。
63.瘦削不堪:瘦得不能再瘦了 形容人身体非常瘦弱
64.翻云覆雨: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
65.情有独钟:指对某人或某件事特别有感情,把自己的心思和感情都集中到他(她、它)上面。
66.金碧辉煌:碧:翠绿色。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开头的四字词语】推荐阅读:
月字开头的四字成语06-30
四字开头的歇后语有哪些04-17
高兴的四字词语02-10
声音的四字词语02-28
草的四字词语02-28
劳动的四字词语03-14
描写冬天天气的词语四字词语06-15
带动物的四字词语词语01-17
描写动作的四字词语06-03
描述天气的四字词语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