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

2024-06-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精选6篇)

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 篇1

[本文为2015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项目“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文化负载词汇研究---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项目编号:201510332069X)部分研究成果。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文化负载词汇研究”(2014SJB554)。]

摘要:本研究以德国功能目的论为依据,探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国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方法。研究采用语料库检索工具Antconc3.2,通过国务院官网2015年《报告》(英文版)报道和中央编译局2015年《报告》重要术语发布建立两个小型语料库。结果发现,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词汇具有:实词使用量大、动词名词化显著和解释性名词具有中国特色的特征。通过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文本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报告》英译是有明确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国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应遵循“目的法则”,灵活多样地采取直译、直译+增译、意译相结合的翻译方法,以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语料库;文化负载词;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功能目的论;英译

一、引言

随着自身的全球化和本土化,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日渐与源文化分离,不断产生区域变体,中国英语就是英语在中国本土化之后的使用变体。葛传?耍?1980:91-93)提出,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通过英译、借译及语义再生诸多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或语篇。汪榕培(1991:1-8)肯定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的,国际著名语言类期刊“World Englishes ”2002年第2期也曾集中刊发了15篇中国英语研究方面的论文,可见,中国英语研究也成为世界英语变体研究的热点之一。金惠康(2003:72-79)认为,中国英语是介绍华夏文明的桥梁,能填补词汇空白、文化空白和中国意念的空白。这些空白标志着中国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组和短语,即中国文化负载词,从中可以了解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风土人情。

中国英语文化负载词汇是中国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载的信息量绝不亚于句法和语篇。虽然国内有学者也注意到了中国英语文化负载词汇所折射出的文化身份和意识形态,但这方面鲜有系统性的实证研究,故本文将对2015《政府工作报告》的中国文化负载词汇英译策略和英译方法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

二、研究意义和视角

《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属政论文体,用词严谨,书面语特征明显,是对上一年工作的总结和新一年工作的部署。《报告》的英译不仅具有传达贯彻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职能,也是他国了解我国国情、方针政策、政治制度、政治立场等最权威的来源(王小萍,2006:109)。《报告》作为典型的外宣文件,每个词的英译都要仔细斟酌其政治影响。中国外交部官员王弄笙(2004:56-59)曾指出,译文必须准确无误地反映原文,不能偏离原意,更不能曲解原意。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量反映时代思想和风貌的新词不断涌现。词汇作为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不断更新变化,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也使得词汇的翻译成为了语言中变化最快的部分。(杨原,2006:103-105)早在1991年,Newmark就在其专著《关于翻译》(About Translation)中独辟一章讨论了政治文化负载词汇的特点和英译策略,可见外宣文化交际中词汇翻译的重要性。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始于1971年,“目的论”是其核心理论。功能目的论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发生的有目的的行为,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的受众而生产的语篇(Nord,1997)。

功能目的论有三大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后两者必须服从于目的法则。作为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报告》英译的目的是沟通(王惠,2011),即与世界各国进行平等的文化交流,过度使用异化或归化的翻译策略都是不得体的。

三、语料统计

本文将以Antconc3.2作为语料库检索工具,通过国务院英文官网对2015年《报告》的报道及中共中央编译局对2015年《报告》重要术语的译文发布建立两个小型的语料库。

《报告》英译本的词汇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大量实词的使用;

二、文体正式,动词名词化现象显著;

三、解释性名词颇具中国特色(李楠芳,2012:110)。本文通过统计2015年《报告》英译本前100个高频词,以揭示2015年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轨迹和本届中国政府的工作重心,语料数据及分析如下。

1.“We”“we”词频排名第5、第19,总计出现419次;“China”“Chinese”词频排名第16、第19,总计出现101次;“government”“governments”词频排名第20、第92,总计出现91次,表明2015《报告》中“我们(的)”、“中国(的)”、“政府”是主体。“development”“develop”词频排名第10、第15,总计出现169次,表明“发展”是《报告》主旋律。

2.“reform”词频排名第5、第19,总计出现419次,表明2015《报告》“改革”是主基调。“more”“improve”“increase”“promote”“growth”等表示增长含义的词语在《报告》前100高频词中占11个,总计出现445次,表明“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国家各方面的提升发展。

3.“policies”“policy”词频排名第82、第88,总计出现44次;“economic”“economy”词频排名第36、第68,总计出现76次;“market”“investment”词频排名第58、第62,总计出现52次;“education”“innovation”词频排名第77、第79,总计出现48次,表明2015《报告》对政治、经济、教育、创新等各方面提出了“改革”。

4.网络领域

直译

原文: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

译文:We will develop the “Internet Plus” action plan to integrate the mobile Internet,cloud computing,big data,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 with modern manufacturing,“互联网+”是指创新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和新业态,促进者经济形态的转变,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网络平台。The “Internet Plus” action plan 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准确忠实地表达了“互联网+”这一新词的内在涵义。

5.教育领域

意译

原文:提供跟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译文:We will ensure that more outstanding works of literature and art are created for the people to enjoy,and encourage a love of reading in all our people to build a nation of avid readers.“书香社会”的文化内涵在于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avid”意为“热衷的,热切的”,用“avid readers” 体现全民阅读的氛围,以名词化结构“a nation of avid readers”对“书香社会”进行意译,传达了丰富的内在含义,简洁明了的表述也有助于语篇得到的衔接,体现了功能目的论的连贯法则。

五、结语

本文运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在德国功能目的论的研究视角下,对2015《报告》的中国文化负载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英译方法分析。中国文化的输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工作的力量。(黄友义,2008:6-9)报告》的中国文化负载词汇英译需在“目的法则”的指导下,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黄友义,2004:27-28)采用灵活多变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才能实现《报告》外宣目的,让世界了解中国,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声音。在当今的全球化语境下,本研究对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中的话语权、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Nord,C.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1997,7

[2]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27-28

[3]黄友义.发展翻译事业,促进世界多元化文化的交流与繁荣[J].中国翻译,2008(4):6-9

[4]金惠康.汉英跨文化交际中的CHINA ENGLISH[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2):72-79

[5]李楠芳.《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的词汇特征[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11):110-112

[6]王惠.从目的论角度看《政府工作报告》的中译英[D].北京:外交学院,2011.[7]王弄笙.十六大报告汉英翻译的几点思考[J].中国翻译,2004(1):56-59

[8]汪榕培.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1(1):1-8

[9]王小萍.中国党政热点词语英译[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109

[10]王银泉.“福娃”的英译之争与文化负载词的汉英翻译策略[J].中国翻译,2006(3):74-76

[11]杨原.有关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词汇的英译[J].邵阳学院学报,2006,5(2):103-105

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 篇2

1 中餐菜名语汇构成要素

中餐菜名具有一整成熟并且独特的命名方法和烹饪方法。别具一格的菜名语汇凝聚着民族的智慧和思想。理解中式菜名背后的命名规则以及文化背景, 有利于准确地认识并传播中华饮食文化, 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走向世界。

1.1 中餐菜名的命名方法

中式菜肴的命名方式多种多样, 除采用写实手法外, 很多还运用了修辞手法或糅合历史典故、传说、地名、人名、数字、谐音等元素。

1.1.1 数字命名法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数字怀有特殊的情愫, 常用“一”表示“高质量、高水平”;用“三”“九”“百”“千”等作虚数, 制造出夸张的效果, 表示“数量繁多、旺盛、团结”;尤其钟爱“六”“八”这两个数字并以此表达“财富、顺心、好运”。这种抽象的数字文化与菜名相结合, 就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菜名文化, 如“一品燕窝”、“芙蓉三鲜”和“五柳烧石斑”等。

1.1.2 人名、地名命名法

中国地大物博, 跨寒、温、热三个不同的气候带, 由此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饮食文化, 出现如“德州扒鸡”、“北京烤鸭”和“宝岛三杯鸡”等带有地名的菜名。除此之外, 中国菜中也有不少菜名根据人的名、字、号或封衔、爵位, 或该菜的首创者的名字来命名, 比如“东坡肉”、“左宗棠鸡”和“麻婆豆腐”等。

1.1.3 历史典故命名法

中菜命名讲究文雅、含蓄和吉利, 注重表情、联想功能, 寓情、寓意, 便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相当一部分菜是以创始人、景物、典故和传闻来命名的。[1]这些菜名背后的历史掌故随着历史的积淀, 代代相传, 为后人津津乐道, 如“叫化鸡”、“佛跳墙”和“大救驾”等。

1.1.4 外形命名法

一道菜肴即使用料简单, 也能因为其文雅绮丽的菜名而与众不同。栩栩如生的外形加上命名者的独具匠心, 使得像“肉末炒粉丝”“红烧鲍鱼”“糖醋鱼”这样普通的菜肴随即化境成“蚂蚁上树”、“金蟾望月”和“松鼠鳜鱼”, 不仅能激发食欲, 还能满足顾客的审美情趣。

1.1.5 寓意命名法

中国人讲究好彩头, 菜名也多包含特殊的寓意, 由此出现了“龙凤呈祥”这种寓意吉祥美好的中餐菜名。在中国文化中, “龙”为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象征吉祥、威严;“凤”则为鸟中之王, 同样象征祥瑞、雄壮。可见, “龙风呈样”体现的是中国文化中一派吉利、祥和的意境。[2]。类似的菜名还有“富贵花开”、“金玉满堂”和“鸿运团圆”等。

1.1.6 类比修辞命名法

中国文化喜欢避俗就雅, 所以在给中国菜取名时, 人们常用“芙蓉”代表“蛋白”, “玉兰片”代替“笋片”, 把虾仁、豆腐比作“白玉”, 蚕豆、青豆比作“翡翠”, 甚至萝卜丝也成了“珊瑚”, 豆芽变成了“银芽”。[3]

1.1.7 原料、烹饪手法等命名法

除上述列出的六种方法之外, 中式菜肴中还有很多直接根据食材、烹饪手法来命名, 让人一目了然, 如“醋溜豆芽”、“凉拌苦瓜”和“糖醋排骨”等。

总之, 中餐菜名语汇门类庞杂, 整体上可分为写实和写意两类, 其命名注重形神结合, 值得细细推敲和品味。

1.2 中餐菜名的烹饪手法

中式菜肴的烹饪方法独特, 种类繁多, 以至于很多烹饪语汇无法在英语中找到对等词汇。烹饪方法的差异又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原料的粗加工, 中餐对此十分讲究, 加工后的原料形状多种多样, 有整体 (Whole) 、块 (Cube) 、片 (Slice) 、条 (Strip) 、段 (Segment) 、泥 (Mash) 、丝 (shred) 、丁 (Dice) 、卷 (Roll) 、末 (Mince) 、汁 (Juice) 等, 西餐原料的处理则较为简单, 一般有整体、块、片、丁、泥等几种形状;其次是火候, 中式烹调讲究用火, 最常用的有:煮 (Boil) 、炖 (Stew) 、烧 (Braise) 、煎 (Pan—fry) 、炒 (Stir—fry) 、爆 (Quick—fry) 、炸 (Deep—fry) 、烤 (Roast) 、蒸 (Steam) 等, 而西餐烹调时间较短, 火温适中;最后是调味, 中餐的复合味型多, 要求原料入味, 西餐则强调原料本味及调料的独立使用。[1]

一份中文菜单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文化典籍, 每一个精致的菜名背后都蕴含着特殊的中华饮食文化知识。中文菜单作为中国饮食文化对外传播的窗口和载体, 菜名英译显得尤为重要。

2《译法》例证分析

“文化负载词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4]文化负载词具有独特的民族性, 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相应的文化表现形式, 这种文化空缺现象给翻译带来一定困难。[5]金惠康也指出, “文化不可译…文化不可译是指与原语相关的语境特征在译语文化中不存在。如作为一个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文化负载词, 但在其他语言文化中很难找到对应词汇, 这给翻译带来巨大的困难。”[6]

《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 (以下简称《译法》) 由北京市政府外事办公室牵头成立编委会编辑, 于2011年出版, 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城市对外服务水平, 提升首都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译法》收录了很多具有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中式菜肴及其英译, 并根据不同的命名方法和翻译策略对菜名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进行相应的处理。笔者选取几个典型的菜名, 具体分析其文化背景及内涵。

2.1 含数字的中餐菜名

四喜丸子 (Braised Pork Balls in Gravy) 是鲁菜的经典名菜之一, 由四个色、香、味俱佳的肉丸组成, 代表人生福、禄、寿、喜四大喜事。常用于喜宴、寿宴等宴席中的压轴菜, 以取其吉祥之意。主要用料为猪肉馅、鸡蛋、葱花等。数字“四”是双数, 四角齐全, 象征着吉祥幸福。

九转大肠 (Braised Intestines in Brown Sauce) 是清朝光绪年间, 由济南九华楼酒楼首创。司厨都是名厨高手, 对菜肴的烹制极为考究, 而在取名时, 一方面迎合店主喜“九”之癖, 另外也是赞美司厨的技艺, 当即取名“九转大肠”。用“九转”来形容烹饪中的精烧细炼的认真精神, 反映了中国烹饪高超的技艺。

完全按照中国菜名字面意思进行的英语翻译是将语言内容和文化内容分开处理的结果, 不但造成其汉语意义的歪曲和缺失, 更导致其文化含义的完全丧失。[7]因此, 在《译法》中, 这两个菜名所译出的意思分别为“浸在肉汁中的炖猪肉 (Braised Pork Balls in Gravy) ”和“浸在棕色酱汁中的炖大肠 (Braised Intestines in Brown Sauce) ”, 并未译出具体数字“四”和“九”。中文数字的含义极为丰富, 这些数字背后的“隐语”若是直译, 则很容易引起误解, 故在翻译时多采取意译法, 舍弃原文形式, 避实就虚, 舍繁求简, 只将菜肴的主要原料及烹饪方法译出。而这种不可译性, 恰恰体现了中餐菜名的深刻意蕴, 使中华的饮食文化不受传播媒介的干扰。若是译成“Four glad meat balls” (四个高兴的肉团) , 不仅外国人看着一头雾水, 就连稍懂英语的中国人也会哭笑不得。

2.2 含人名、地名的中餐菜名

宋嫂鱼羹 (Lady Song’s Thick Fish Soup) 这道菜已有800多年历史, 是闻名遐迩的杭州传统风味名菜。主要由主料鳜鱼加上火腿丝、香菇竹笋末及鸡汤等作料烹制而成。成菜色泽悦目, 鲜嫩润滑, 味似蟹羹, 又称“赛蟹羹”。据 (宋) 周密著的《武林旧事》记载:淳熙六年, 宋高宗赵构登御舟闲游西湖, 宣唤中有一妇人叫宋五嫂, 随驾到此, 在西湖边以卖鱼羹为生。高宗吃了她做的鱼羹, 十分赞赏。从此, 宋嫂鱼羹声名鹊起, 富家巨室争相购食, 一跃成为驰誉京城的名肴。

《译法》中将这道菜译作“Lady Song’s Thick Fish Soup”, 在英译过程中采取直译, 原语文化中人名“宋嫂”的部分被译作“Lady Song”, 其保留了“宋嫂”的姓, 而直译“嫂”为“Lady”, “鱼羹”为“Thick Fish Soup”, 使得该菜名中的中国文化原原本本体现出来。虽然外国读者第一次见到这个菜名可能会感到很疑惑, 但同时也会感到好奇, 从而进一步追问菜名背后的引申意义。在这个过程中, 越来越多的人将会主动学习和认知中国文化而不仅仅是中华饮食文化。

2.3 含典故的中餐菜名

佛跳墙Fotiaoqiang (Steamed Abalone with Shark Fin and Fish Maw in Broth) , 又名满坛香、福寿全, 属闽菜系。佛跳墙富含营养, 乃进补佳品。据记载, 佛跳墙原名“福寿全”, 光绪二十五年, 福州一官员为巴结福建布政使周莲, 特地设宴, 令内眷亲自主厨, 用绍兴酒坛装鸡、鸭、羊肉、猪肚、鸽蛋及海产品等10多种原、辅料, 煨制而成, 取名福寿全, 意为“吉祥如意、福寿双全”。后来, 御厨郑春发又加以改进, 口味胜于先者。一次, 一批文人墨客来尝此菜, 其中一秀才赞道:“坛启荤香飘四邻, 佛闻弃禅跳墙来”。而在福州话中, “福寿全”与“佛跳墙”发音亦雷同。自此, “佛跳墙”便流传开来。

中华菜名讲究“美”的传递, 中国的典故意象迭起, 联想丰富, 构成了中国文化独特的魅力。[2]《译法》尊重原语文化, 将“佛跳墙”直接音译为“Fotiaoqiang”, 并且为了方便外国读者理解, 在音译名称后加上注释 (Steamed Abalone with Shark Fin and Fish Maw in Broth) , 点明了该道菜的主要食材、配料以及烹饪方法, 既达到了传播中华饮食文化的目的, 又传达了菜肴信息。拼音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它构成了中文文字的核心元素。佛跳墙将拼音Fotiaoqiang与注释Steamed Abalone with Shark Fin and Fish Maw in Broth巧妙结合, 可以称得上是中式菜肴英译的典范。如今, 中文拼写已被大多数外国人接受, 在翻译中式菜肴时采用音译的策略, 不仅能保持中华饮食文化特色, 也能发扬中华拼音文化。

2.4 含寓意的中餐菜名

山东菜系中的芙蓉鸡片 (Sautéed Sliced Chicken in Egg White) 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汉族传统名菜, 色泽洁白, 咸香细腻, 软嫩滑香, 明汁亮芡。其起源于清代, 至今已经有二百多年历史, 淮扬菜、川菜、湘菜等各大菜系都有自己独特的烹制方法。

木芙蓉因花艳如荷花而得名, 于晚秋霜降时节绽苞怒放, 有如美人初醉般的花容与潇洒脱俗的仙姿。古人称赞它:“清姿丽质, 独殿众芳, 乃秋色之最佳者。”

这道菜的原料中并没有芙蓉花, 主料是鸡胸肉和鸡蛋白。《译法》中将整道菜洁白的色泽、柔滑的口感以及美丽的外形与芙蓉花瓣的颜色, 柔软和艳丽相类比, 衬托出菜肴的精致与厨艺的高超, 使得一道简单的菜肴顿时充满了意境, 引发无尽的联想, 体现出中华饮食的独特意趣。正如熊力游所言, 将美学与烹饪科学合理而巧妙地融合为一体, 表现出对“色香味形”和名称寓意的重视。这就使菜名具有美学功能。中华菜名除了其直接的所指意义外, 还有的包含着丰富的联想意义, 形成了菜名的又一特色。[2]而在翻译时, 译文中“Sautéed”一词源于法语, 意为嫩煎, 极为妥当, 因为若要产生芙蓉花一般的色泽, 火候的掌控很重要, 烹调太久就会失去口感和美感。“Sliced Chicken”对应着“鸡片”, 而“Egg White”则是芙蓉花外在感觉的重要元素, “in”表示包裹着的状态。因此, 从总体上看, “Sautéed Sliced Chicken in Egg White”体现菜品原料的同时, 也巧妙地传达了做法, 并给人以色泽和口感的暗示。菜名英译时采用让步策略, 即, 尽量找寻的语文化中对应的词来表达其意蕴, 从而达到翻译要求并与原文保持一致。对这一类菜如果只考虑原料而忽视其蕴涵的文化内容, 菜的特色就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8]

3 结束语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 笔者水平有限, 不能面面俱到。在研究过程中, 笔者也发现了以下问题, 第一, 关于文化负载词的研究大多局限于文学, 而对于中餐菜名翻译这样的实用类文体关注较少;第二, 在翻译中, 兼顾文化意蕴的直译或造成译文不易理解, 而更直白的意译和让步翻译则会造成文化意蕴的缺失, 二者不能统一;第三, 中餐菜目繁多, 《译法》并不能囊括所有菜名, 另外, 各地菜单五花八门, 尚未采用统一的标准, 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餐菜名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一言以蔽之, 中餐菜名与主食的英译实在是中国饮食文化对外宣传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希望有更多的有心人去耕耘、发掘并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期待着有更多更好的英译文涌现出来。[9]

参考文献

[1]樊云.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及中餐菜名英译初探[J].宿州教育学院报, 2008 (4) :121-123.

[2]熊力游.中华菜名功能与翻译处理[J].长沙大学学报, 2004 (3) :87-89.

[3]刘清波.中式菜名英译的技巧和原则[J].中国科技翻译, 2003 (4) :53-6.

[4]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译林出版社, 2000.

[5]罗飞.认知视域下的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解读[J].新西部:理论版, 2014 (1) :80-81.

[6]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6.

[7]田桂玲, 薛峰, 文雪飞.从《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看翻译中的文化传递[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9) :119-120.

[8]衣莉.菜谱翻译与饮食文化差异[J].民族翻译, 2009 (2) :30-39.

[9]任静生.也谈中菜与主食的英译问题[J].中国翻译, 2001 (6) :56-58.

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 篇3

【关键词】目的论 中医文化负载词

一、引言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快速进入全球化领域,中医药的对外传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文化负载词是民族文化的个性表现,它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到中医药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因此,相关的翻译研究至关重要。

二、目的论

目的论是由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莱斯、费米尔和诺德等学者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提出、丰富并加以改善。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活动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即翻译应能在译人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入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但翻译活动可以有多个目的,这些目的进一步划分为三类:1.译者的基本目的;2.译文的交际目的;3.使用某种特殊的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但是,通常情况下,“目的”指的是译文的交际目的,即译文在译人语社会文化语境中对译入语读者产生的交际功能。因此,译者应以预期目的为依据,根据具体语境,灵活选择翻译方法,使得译文能被译语读者所接受。

三、中医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

彭智蓉认为文化负载词是“ 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生活方式 ”。文化负载词是民族文化的体现,是独有的,在其他民族文化中没有对应的概念或词汇。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词义空缺现象明显,文化负载词在翻译活动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直接关系到译语读者能否准确无误地理解原文。

1.名词类文化负载词。如“ 黄帝 ” 常译为“ Huangdi or Yellow Emperor ”,Veith则用威妥玛拼音音译为“ Huang Ti ” 或 “ the yellow emperor ”。“ 歧伯 ”常译为“ Qibo ”或“Master Qibo” , 而Veith将其音译为“ Chi Po ”。再如“ 精气 ”,被译为“ Jingqi (Essence Qi)”,而Veith将其译为“ true (essence) ”。

2.动宾类文化负载词。如“ 登天 ”乃登天子之位,是指做皇帝。在中国文化中,往往将皇帝称为“天子”。Veith不了解这一传统文化内涵,译为“ascend to Heaven”,这样译语读者误解为“去世”,与原文意义相悖。再如“ 入房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入房”是隐晦的说法,不好意思明说,而是借用别的词语表达出来。

3.形容词类文化负载词。如“ 神灵 ”,往往做名词,但由于古汉语使用时,词性可相互转换,所以“神灵”也可以用作形容词,表示聪明伶俐。“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 ”,被译为“Huangdi, or Yellow Emperor, was born intelligent”,Veith译为“In ancient times when the Yellow Emperor was born he was endowed with divine talents”。两位译者均保持形容词的词性,有时则有变化。

翻译中一定充分考虑文化交际的目的,最终使得译语读者清楚地懂得原语意义和内涵,避免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对于不同类的文化负载词,应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例如,名词类的文化负载词应采取音译或音译加注的翻译方法;动宾类的文化负载词应准确理解其所指,再给予对等的翻译;形容词类的文化负载词,翻译时可以保持形容词词性,也可发生变化。总体上,翻译策略应以音译和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音译和直译可以保留原语文化特征,意译则可以满足译语读者的需要。

四、结语

目的论对于中医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它对于译者应如何清楚准确地传达文化内涵,应遵循的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等问题都具有明显的指导作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侧重译文读者,适度的异化很有必要,以期达到传播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Nord.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彭智蓉.试论文化负载词汇的翻译[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6, 6:43-46.

[3]徐红霞.从历时的角度看典籍中文化负载词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网络热词英译研究 篇4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和快速普及,网络已成为继报纸、广播和电视后的第四大媒介。网络平台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标新立异的网络热词,它们具备深深的时代和社会烙印,带有强烈的中国特色,是当下中国社会存在的折射和反映。

二、网络热词英译的方法

由网络热词的分类可以看出网络热词的产生方式多样,富有娱乐性,传播的目的也遵循特定的时代热点,因此网络热词的英译也由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灵活运用各种英译方法。

1.直译法。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然而,两种语言之间又存在一些相似性。直译是指在不违背英语习惯用法的前提下,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如:校车安全school bus safety、高铁Highspeed train、作秀make a show。又如富二代,是指80年代出生、继承巨额家产的富家子女。富二代分为知识成功型、艰苦奋斗型和纨绔子弟败家型,社会对这部分人比较关注,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他们的父母非常富裕,对他们的社会地位有了一定的影响。而富二代可以直译为:rich second generation。相对应的贫二代翻译为:poor second generation。由于外国也有这种继承家族财产的概念,因此在这里直译是行得通的。又比如潜规则这个词,“潜规则”是相对于“元规则”、“明规则”而言的。它是指看不见的、明文没有规定的,约定俗成的,无局限性,却又是广泛认同、实际起作用的,人们必须“遵循”的一种规则。

2.直译加注法。为了保留原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人们更多地采用直译而不是意译。但由于文化背景差异可能导致外国读者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因此有时会采取直译加注释的方法来翻译。如:凤凰男Phoenix man(a man who grew up poor and in the countryside,but later moved to a big city and married a city girl.).叉腰肌Psoas muscle(having nothing definite in mind)。

3.意译法。意译法是指根据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作逐字逐句的翻译(区别于“直译”)。通常在翻译句子或词组(或更大的意群)时使用较多,意译主要在原语与译语体现巨大文化差异的情况下得以应用。在对网络热词意译的时候,应当将忠实于网络热词的内容放在第一位,翻译语言的流畅性和通俗性放在第二,可以与局限于形式。如闪婚shotgun marriage、山寨copycatting、奇葩weirdo。路透社在报道国防部评论的文章说“军队反腐真是蛮拼的”译为:The military is really going for it infighting corruption.

热词“也是醉了”表示一种佩服与惊讶之情,表示很震惊很无语,但可以用来表示对某人或者某事的鄙视与不屑。英语可视不同语境翻译为“speechless,Oh my God,You drive me crazy。表现出这种无语的感觉。

4.音译法。音译法是用发音近似的英语将网络流行语翻译过来。网络流行语幽默诙谐,个性十足,针砭时弊,如能在英文中找到发音相近又有相似影响的词,将是非常妙趣横生的。如屌丝一词,是中国网络文化兴盛后产生的讽刺用语,起源于“雷霆三巨头吧”对“李毅吧”毅丝的恶搞称谓,后被“魔兽世界吧”会员用于嘲讽毅丝,意为劣等毅丝。李毅吧又叫做D吧,随后走进的人就简单的以字母D开头、名为D丝。到后来又有新近的一批人,误把D读成屌,故为现在的“屌丝”。原用作称呼由农村进入城市的男女年轻人,有房有车对于屌丝来说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该词因在年轻人群体间的语言文化中被广泛应用,其使用和含义变得更加宽泛。屌丝的音译为Diaos,女屌丝为female diaosi。

5.创译法。创译法是指创造新的词以对应源语言的新词,不局限于字面意思,善意挖掘深层含义,同时大胆的加入其个人创造。在文字上并非一一对应,但结合了英文中相同词义的词,力求表达出网络热词的“原汁原味”,增强外国读者的带入感和理解度。如;偷菜vegeteal、动车don'train。热词“躲猫猫”在创译下被翻译成了“suihide”,是suicide(自杀)和hide(躲)的合成词,两个词何在一起正好概括了云南的躲猫猫事件。

三、总结

网络热词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已经成为大众文化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网络热词的多元化在研究当下社会焦点,社会文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伴随着媒介形式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文化形式将更加丰富,成为一个独立的、开放的、多义的语言体系。因此,网络热词的英译对文化的传播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都有着终于意义。

摘要:网络语言是时代的反映,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和思维状态密切相关。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热词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网络热词的英译对文化的传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英译,网络热词

参考文献

[1]张明杰.网络流行语英译方法探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3(3):96-99.

[2]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J].中国翻译,2003(6).

汉语古诗词中叠词英译研究 篇5

关键词:古诗词;叠词;翻译;“三美”理论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185-02

汉语古诗词是中国几千年文化沉淀的结晶,是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是诗词作者浓郁的情感、丰富思想凝练的再现。把这种情感浓郁、含蓄、冼炼的语言用另外一种语言完美、忠实、优雅地再现出来,其难度可想而知。许渊冲就诗歌翻译提出了“三美”理论,即“音美、形美、意美”。他指出:“‘意美是最重要的;‘音美是次要的;‘形美是更次要的;也就是说,要在传达原文的‘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音美;还要在传达原文‘意美和‘音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形美,努力做到三美齐备。”①诗歌的翻译既要达意,又要使译文的体裁、韵律与原文的保持一致,更是难上加难。许渊冲认为译者“应尽可能发挥译语优势,也就是说,尽可能利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以便使读者知之、好之、乐之。②

一、汉语古诗词中的叠词

叠词是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在诗词中起着描形、摹色、拟声和使音韵和谐的作用。“叠词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即将两个音、形、意完全相同的词重复使用”。③如“纷纷”、“款款”、“落落”、“寄寄”、“啾啾”等叠词在诗词中的应用既可以使诗词描绘的景象生动逼真,也可以使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起伏有力。叠词在诗词中常以副词、名词、形容词和动词的形式出现,来铺排语势、加强语义、增添诗歌的内涵。汉语古诗词中的叠词分为:单叠型(AA)、双叠型(AABB,ABAB)、部分重叠型(ABB,AAB)。或从音韵方面将叠词分为三种:叠音词、叠韵词和双声词。④英语中也有叠词,但是其在诗歌中的作用并没有汉语叠词在诗歌中作用那么丰富。黄锦华将英语的叠词粗分为两类:词的重复和音素的重复。⑤

二、汉语古诗词中叠词的英译

叠词在古诗词中的出现,无形中增加了诗词英译的难度,“英译汉语古诗词不可能完整地再现原文的外形‘美,那么,抓住原诗最值得表现的‘美点,并尽力表现它,就成为成功翻译这首诗的关键”。⑥要抓住诗词中叠词这一“美”点,把这个“美”点在译语中“等意、等音、等形”的再现出来是诗歌翻译的难中之难。本文将从“三美”的理论来审视汉语古诗词中叠词的英译,并分析汉语古诗词中叠词的特点,探索为了实现“等音、等形、等意”所采用的翻译策略。

(一)音美

汉语古诗词“借声音的繁复增进语感的繁复,借声音的和谐张大语调的和谐”。⑦尤其是唐诗对韵律有严格的要求,讲究押韵,句式工整,而且注重对仗和平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为了达意而失形,或保形而弃音,很难做到神形兼备。下面分析译者在不影响原诗词的风格、意象和美感如何再现原诗词的“音美”。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曲江二首》:“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寄寄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这首诗在创作时诗人用了十个叠词,借助音节复沓将山、水、风、雪、情组成整体,渲染幽冷寂寥的境况,折射出诗人超然物外旷达的心境。如何在译文中把复沓的音美和叠词所表达的浓郁的寂寥之情表现出来,是译者翻译是再现“音美”必然要考虑到的因素。

拟声词是诗歌中常出现的一类叠词,诗歌中拟声叠词的使用可以大大增强诗歌的音乐性、生动性和形象性,可以使诗歌描写的景物生动逼真,使读者如闻其声,如入其境。下面诗歌中的拟声词就使描绘的景物生动形象,让读者感觉鸟就在身边鸣叫,微风拂过面颊,树叶纷纷落下,以及织布机的扎扎声和木兰的叹息声,使读者仿佛生临其境。如:“啾啾常有鸟”,译为:“Chirp, chirp I often hear the bird”;“淅淅风吹面”,译为:“Gust by gust across my face”;“无边落木萧萧下”,译为:“ 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扎扎弄机杼”,译为:“Click, click, on the loom she weaves”;“唧唧复唧唧”,译为:“Alack,alas!Alack,alas”。诗词中的叠词仍然是“叠词以叠词见之”,⑧这些叠词不但拟声而且还包涵着作者浓郁的情感,所以采纳单词的重复或是以介词by的平行结构来翻译,可以使拟声叠词的译文既保留了原文中的“音美”,读起来有如读诗歌原文的感觉,铿锵有力,声声入耳;还可以传递原诗词中所蕴含的饱满的情感,增强译文的形象性。

押韵是用同一韵母的字,形成悦耳的读音,让诗歌更富有音律美的一种修辞方式,是增强节奏感和音乐性的一种手段,也是诗歌追求音韵美的表现。汉语古诗词中也以音素重复的叠词来增强诗歌行内的节奏感,达到音韵的和谐。“诗是具有音律的纯文学”,⑨译者在翻译时要更加注意叠词的韵脚,才能翻译出诗歌的音韵美。下面的诗歌中所含叠词在诗行中起了押韵的作用,如:“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译为:“Songs and flutes upstairs- threads of sounds, In the garden, a swing where night is deep and still.”译文为了保持原文的乐感,采用了重复元音/i:/来再现原文的音乐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中“迢(tiao)”和“凋(diao)”押iao的尾韵。译者通过意译“迢迢”,保留了原文的韵脚,使译文也押韵。“Green mountains loom afar and streams off flow,Falls gone but grasses in South still well grow.”中flow和grow押韵,使译文读来如同读原文的感觉。

从以上诗歌中叠词的处理来看,译者为了保留诗歌中拟声的叠词除了在译文中找到对等词汇直译外,还采纳了复沓译法来处理拟声的叠词,以及意译来再现原诗中叠词韵律美,使诗歌译文节奏工整对仗,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二)形美

“形美”是针对诗歌的格式而言的。汉语古诗词,尤其是唐诗的创作是遵循一定格律的,译文很难再现诗歌原文的“形美”。如许渊冲翻译的杜甫的《曲江二首》:

Long,long the pathway to Cold Hill;

Drear, drear,the waterside so chill.

Chirp, chirp, I often hear the bird;

Mute, mute, nobody says a word.

Gust by gust winds caress my face;

Flake on flake snow covers all trace.

From day to day the sun wont shine;

From year to year no spring is mine.

通过复沓译法,把原诗中的八处叠字呈现出来,前四句的叠字形式通过重复再现,后四句的叠字则通过介词短语来表达,与此同时还押了尾韵,使译诗和原诗在音韵以及意境方面达到了等似的效果,语言表达简洁明快。

(三)意美

诗歌的翻译贵在“传神达意”,把诗歌创造的意境美、含蓄美传达给译语读者是诗歌翻译的首要目的。诗歌“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境界为本也;气质、格律、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三者随之矣”。⑩可见诗词的翻译中意境的翻译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诗词翻译要再现原诗词的意境美。

古诗词中叠词的使用,使得诗歌的意境更朦胧、更含蓄、更抒情,所以古诗的译文也应该注意语言的含蓄、朦胧。如“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其中“安安”表示“安定安逸”,“碌碌”表“劳碌奔波”。显然,在英文中并无对应之词,所以无法直译,而且直译也无法更好传达原诗的意境美。译者采用了同义词反复的方法,采用两个形容词近义词的并列,译为:“For the winners, peace and comfort. For the losers, tiring toil.”就译出了与原文同等的效果。再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以叠字重复表达了悲苦凄凉、孤寂痛楚的处境与心情,表达了词人国破家亡、物是人非的悲痛情怀。国内外的译者在译文时为了传递原诗的“意美”,采纳了不同的译法,达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大多数译者都采用了叠词复译和同义词的方法再现了原诗的叠词,如Kennth Rexroth,杨宪益和林语堂的译文都朗朗上口,再现了原文的音韵美,但是他们的译文忽略诗歌朦胧、含蓄的意境美,使译文直白,而且情感不如原文强烈。先较而言,许渊冲的译文:“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使用平行结构和并列结构来译原文中的叠词,使作者的悲伤之情朦胧、含蓄的再现出来,而且what I miss和what it is更留给读者想象和思考的空间,向读者传递了原文含蓄、模糊的意境美。

叠词是汉语古诗词中的一个重要的修辞手段,叠词在汉语古诗词中的应用能让诗词所表现的景物、声音更加生动、形象、逼真,能够铺排语势,使语言抑扬顿挫,使诗词所蕴含的情感更加丰富、强烈,使表现的意境更美。然而诗歌中叠词英译对于译者来说是一项艰难地任务。若想把叠词在原诗词中的这些功能作用移植到译文中,使译文读者阅读时能够像愿与读者一样,体会诗词作者抒发的情感,感受诗词作者所描绘的景物,可称之为上乘译文。“三美”理论是检验诗词翻译的重要的标杆,最要的是对“意美”的再现,其次才是“音美”和“形美”。为了使“三美”齐备,可行的翻译方法是仿译、单词复沓译法和短语翻译。这些翻译方法即可保留原诗词的音律美,还可以使所绘景物跃然纸上,可以适切地再现原作的意境美。

注 释:

①许渊冲.再谈“意美、音美、形美”[J].外语学刊,1983,(4):68.

②许渊冲.再谈《竞赛论》和《优势论》—兼评《忠实是译者的天职》[J].中国翻译,2001,(2):51.

③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07.

④俞真.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叠词及其英译[J].外语研究,2000,(3).

⑤黄锦华.简论汉语叠音词的英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1).

⑥穆诗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154.

⑦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175.

⑧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⑨朱光潜.诗论[M].北京:三联出版书店,1984.

⑩吴淡如.且听人间词话[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 篇6

关键词:《玉米》;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

一、引言

《玉米》是当代作家毕飞宇的代表作之一,获“鲁迅文学奖”,英文版Three Sisters由美国翻译家葛浩文林丽君夫妇合作完成,获2010年度“英仕曼亚洲文学奖”。《玉米》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苏北农村王家庄三姐妹玉米、玉秀和玉秧的不同遭遇和命运,揭示政治和权力对人性的摧残。小说中出现了大量有关中国时代背景和社会生活的词汇及俗语谚语,也就是所说的文化负载词,这些词汇给译者的翻译也带来一定困难。本文将具体讨论葛浩文夫妇处理《玉米》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和动机。

二、《玉米》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分析

关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异化和归化不失为两种有效的手段。这两种策略由韦努蒂系统提出,他认为归化策略在翻译中消除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而异化策略是在翻译中凸显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保持原语的异质性(Venuti,2004),这也是他本人所提倡的翻译策略。

笔者通过对《玉米》汉英文本中文化负载词的搜集和归类,发现译者主要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具体采用了直译及直译加解释的翻译技巧,尽量忠实于原文,保留原文中的异质性元素。在不影响读者理解的前提下,译者采用直译技巧实现对文化负载词的异化,如将“帝修反”译为imperialists,revisionsists and reactionaries,“地主富农”译为landlords or rich peasants,“工分”译为work points,“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译为Better to be the head of a chicken than the tail of a phoenix,“杀鸡给猴看”译为kill a chicken to scare the monkeys,让西方读者了解中国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和汉语中的一些谚语表达。

然而,由于大多数西方读者对中国的社会文化生活和语言了解甚少,通过对文化负载词的直译而实现的异化往往会给西方读者造成困惑,译者就需要根据原文内容在直译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解释,把原文中的文化负载词解释得更清楚或者将文化负载词的隐含意义明示出来,在保留异质性的同时提高译本可读性。例如:

原文:虽说是狐假虎威,好歹总算是出了门了,见了人了。

译文:Though she was drawing strength from her sisters fierce demeanor--the fox parading along behind the tiger--at least she was out in public.(Howard Goldblatt & Sylvia Lin,2010:99)

原文中的“狐假虎威”是汉语成语,属于语言文化负载词,起源于先秦时代寓言故事,字面意思指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吓唬其它野兽,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这个成语故事的隐含义对于国内读者来说是不陌生的,然而在翻译时,若直接译成“the fox parading along behind the tiger”,西方读者因为没有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很容易产生困惑,因此译者根据原文内容,增加了解释“drawing strength from her sisters fierce demeanor”,向西方读者明示该成语的隐含义。由此,既实现了对文化负载词的异化,同时又兼顾了西方读者阅读需求,使西方读者真正了解改成语的形式和意义,丰富英语表达,实现了“文化传递和交流”。

虽然葛浩文夫妇主要采用了异化翻译策略以保持原文文化负载词的异质性,但也在部分之处采用了归化翻译策略,更好地提高译文可读性。如原文中有这样一句描述,“家里人多,过去每一次吃饭母亲都要不停地催促,要不然太拖拉,难收拾,也难免鸡飞狗跳”,最后一个小分句出现了成语“鸡飞狗跳”,译者处理为“Squabbles inevitably resulted”,虽略去了成语的字面形式,却也更好地将这个成语在原文中的意思表达了出来,且更简洁,与译文之前的内容衔接得更流畅。

然而葛浩文夫妇中也有误译之处,如将原文中的俗语“有枣无枣打一棒罢了”译为“hitting a date tree just for the sake of making contact with something”,这句俗语意指随便试试运气,而译文却完全偏离了原文的意思,且读起来比较生硬,意义表达也不清楚。这还是与葛浩文夫妇的生活环境和汉语水平有关,毕竟葛浩文是美国人,林丽君是台湾人,二者都不是在中国大陆生活,对汉语中的一些俗语理解不够透彻也情有可原。总体来说,瑕不掩瑜,葛浩文夫妇对《玉米》中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还是很适当的。

三、结语

关于《玉米》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葛浩文夫妇主要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尽量保留原文中的文化异质性,实现“文化传真”,也从侧面反映了葛浩文重视文化交流的翻译观;同时辅以归化翻译,提高文本可读性。此外,关于译文中的个别误译现象,也给中国文学作品英译实践带来一些启示,一方面可以以英语国家高水平汉学家及翻译家为主力来译介中国文学作品,使译文语言更地道,同时也要挑选国内高水平译者参与译本的校对工作,尤其注重校对作品中的文化现象,使得西方读者了解到正确的、地道的中国文化,更好地实现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Goldblatt,Howard & Sylvia,Lin.Three Sisters[M].Boston and New York: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2010.

[2]Venuti,Lau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3]毕飞宇.玉米[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4]柴立珍.葛浩文翻译观探析——以《玉米》英译本为例[J].时代文学,2013(04):164-165.

上一篇:自考大学语文下一篇:描写水的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