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物价局2005年工作总结及2005年初步工作打算(精选8篇)
一、落实价格工作会议精神,价格管理工作实现新突破
1、强化涉农价费管理。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力促进农民减负增收。此外根据上半年农资价格上涨较快的情况,我局及时出台了化肥价格干预措施,平抑价格,保护了农民利益。
2、完善农村价格网络建设。一是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全市已建立了23个乡镇价格监督管理站,聘请了242个村级义务物价员,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义务物价员进行价格法律、法规、政策以及价格管理知识方面的学习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使其尽快进入农村价格管理工作的角色,切实发挥作用。二是制作了乡镇价格监督管理站铜牌,统一管理,让每一位农村义务价格监督员持证上岗,亮证监督,履行职责。三是制定了《海门市乡(村)物价员工作职责》、《海门市农村价格管理考核暂行办法》、《乡镇价格监督管理网络通讯录》,方便了农村第一线价格监督管理人员加强学习、沟通联络,取长补短,促进工作。
3、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我们积极疏导价格矛盾,理顺价格关系,利用价格杠杆积极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今年3月,我局对市污水处理中心运行状况及费用支出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根据上级政策和邻县市水价水平,结合我市实际,对水价调整方案进行研究,召开了调价听证会。在此基础上,通过新闻媒体对调价意义进行了大力宣传,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理解与支持,使调价方案一次得以通过。另外配合电力供应部门在全市范围进一步推广居民生活用电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工作,经测算,分时电价平均每千瓦时0.447元,比现行电价降低7.3分/千瓦时,既给百姓带来了实惠,又扩大了物价部门的社会影响。
4、关注价格热点问题,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抓住政府关心、群众关注的教育、医疗和房地产三大价格热点问题,从实践“三个代表”的政治高度,认真对待。一是加强教育乱收费的查处工作,今年二月份起,针对近年来学校收费中发现的问题,以事前服务与事后监督相结合为原则,我局抽调人员会同教育、纪检等部门,对全市30多所中小学新学期开学工作进行服务指导。同时对去年教育收费专项中25所学校的检查结果进行处理,共查处违规金额173多万元,并根据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对14所中小学的部分违规金额收缴入库近50万元。二是开展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价格专项检查。根据统一部署,对海门人民医院等9家单位进行专项检查,查出价格违法金额近300万元,要求存在问题的医疗单位及时进行了纠正,并逐一进行审理。此外我们对去年查处的22个乡镇卫生医疗收费和药品价格问题进行处理,合计入库4万多元。三是实行价格政策提醒制度,为营造强烈的市场价格监督氛围,督导广大经营者诚实劳动,遵纪守法,我们通过向经营者发放提醒函等方式积极宣传价格法规,到目前为止,共向经营者发放提醒函500多份。
二、加强市场价格监管,涨价项目出台得到较好控制
1、从紧控制涨价项目出台。今年4-6月,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5.5%、6.5%、6.0%,连续3个月同比累计已超过国家发改委规定的4%的控制线。为保证我市市场价格稳定,我局根据上级有关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市场价格走势,明确从7月至11月底对各类提价项目一律暂停出台,同时还进一步加强了价格监测和市场价格管理,加大对价格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并对拟出台提价项目的部门和企业,认真做好解释工作。
2、做好农民拆迁安置房的价格管理,确保市政重大工程项目顺利推进。今年上半年,我们按照市政府文件精神,本着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认真做好农民拆迁安置房的价格管理工作,先后对九家开发企业申报的20.8万平方米拆迁安置房价格进行了审核把关,对开发建设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及时疏导,从而确保了市政府重大工程的顺利推进,受到了市领导的表扬。
3、做好商品房价格调查、规范、制定工作。今年二月,根据市领导的指示精神,我局对市区商品房价格现状进行了认真调查摸底,比较客观地分析了商品房价格上涨的六大客观因素,形成了“关于我市商品房价格有关情况的汇报”,报送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有关领导审阅后,获得了充分肯定。市政府领导在有关会议上说:物价局对商品房价格管理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商品房价格上涨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政府
nbsp;
六、加强基础建设,搞好价格服务
1、依托优势,开展成本认证工作。价格以成本为依据是市场运行的客观规律,合理的价格水平既能保护生产者、经营者的合法利益,又能体现价格水平的合理性、公正性。因此,我局依托定调价的职能,开展了热电厂蒸汽价格、学生公寓价格、乡镇自来水厂的售水价格、房产开发公司等重要商品和服务收费的成本认证13件,认证金额2392.05万元,开展银行不良资产、抵押贷款资产评估52件,评估资产额达5986.11万元。
2、《道路交通法规》、《行政许可法》相继实施后,涉案物品评估面临着巨大的冲击,特别是道路车财损评估。根据这一现状,我们加强了与公安、法院、检察院等部门的沟通、合作,从提高服务质量入手,使服务对象信任我们,提高了生存率、竞争力。1-10月共开展法院涉案财产评估41件,评估价值450万元,开展道路车财损评估990起,鉴定总值677万元,实现经济收入56万元。受理刑事案件406件,比去年同期上升70%。
五、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打造阳光、诚信物价。
1、认真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组织全体干部深入学习《行政许可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打好贯彻落实的思想基础;认真清理现行的行政审批事项,明确价格工作中行政许可的范围,废止违反《行政许可法》的行政许可文件,为实施《行政许可法》打好执法基础,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要监督,侵权要赔偿。
2、落实挂钩联系措施。注重发挥价格部门政策准、信息广、核算精的优势,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服务。会同有关部门对全市重点企业进行调查摸底,选择12家企业作为帮扶点,建立挂钩联系制度,帮助企业分析成本和费用情况,收集市场信息,搞好决策服务,千方百计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
3、大张旗鼓地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将文明创建工作贯穿价格工作全过程,在创建内容上注重扩大和延伸,在创建形式上注重丰富多彩、活泼生动,在创建效果上讲究实事求是。
①创建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我局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文明行业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文明行业建设工作计划制定、监督检查和考核奖惩,并与科室层层签订了创建目标责任状,确保创建工作不留死角,做到了两个文明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落实、同步发展,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专门抓的工作网络。
②加强价格宣传。充分利用“两台一报”、“物价工作动态”等载体,介绍我局在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上的具体做法,局领导多次走进电台“政风行风在线”栏目,接受群众咨询,解答价格热点和疑难问题。今年我局又在电视台《江海时空》专栏中开设专题,重点宣传价格政策法规、报道价格工作动态,介绍价格常识等,社会反应良好。
③切实转变观念,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我局要求所有科室都要达到群众满意的文明窗口标准,特别是认证中心要争创规范化认证中心,具体服务中做到“三声”、“四心”、“五个一样”,即“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接待来客热心,办理业务细心,提供服务诚心,处理复杂问题耐心”,“对待大小单位一样,工作忙时闲时一样,接待生人熟人一样,服务集体个人一样,接受表扬批评一样”。动员全体机关干部强化“全局办认证,办好认证为全局”的观念,积极拓展新的服务领域,让价格认证工作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的又一亮点。
④开展政务公开工作。建章立制,确保价格法律法规、部门职责、价格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对外公开价格审批项目、审批程序、办结时限及办理结果,价格行政处罚规则、程序、结果,对内公开财务管理规则及运行状况、人事管理规则及运行状况、大宗物品采购、重大行政决策事项。
⑤加强价格调研工作。今年我局把5月、6月作为价格工作调研月,从局领导到一般干部,人人都有调研课题,大家带着问题寻找对策,运用调研成果促进工作。今年我局组织力量先后完成了12篇调研文章,在调研中查找存在问题,寻找解决方法。
⑥以纪念价格监督检查机构成立20周年为契机,举行集价格宣传、法规培训、为民办实事、机关作风建设、宏扬“价格卫士”精神为一体的庆祝活动,邀请专业文艺演出机构举办专场演出,刻录光盘用于对外宣传。
⑦认真开展“价格服务面对面”主题活动。以“12358”价格举报电话为纽带,价格举报中心为窗口,认真处理好每个来电、每次来访,及时梳理价费矛盾。开展价格服务“上街头、进社区、下乡镇”活动。局机关定期组织“上街头”活动,每季组织一次价格服务下乡镇活动,广泛宣传价格知识和价格政策,发布价格信息,现场协调处理价费矛盾。
⑧开展招商引资和扶贫帮困活动。我局把招商引资和结对帮扶弱势群体作为文明创建的延伸,积极开展部门招商引资工作,在有组织、有领导、有目标的前提下,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加压指标,已实际到帐25万美元。今年市委市政府又对“三老”优抚对象结对帮扶作了调整,我局对新安排的老复员军人丁国范的生活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并在全市结对帮扶优抚对象工作推进会上与之签定了结对帮扶协议书。
二00六年价格工作初步打算
2003年成都发展改革系统法制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各地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紧紧围绕发展改革中心工作,严谨务实、开拓进取,较好地完成了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
一、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继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法规司后,北京、吉林、江苏、河南、湖南、广东、广西等7个省区市发展改革委成立了专门的法规处;安徽、江西、重庆、四川、宁夏、新疆等省区发展改革委也充实了法制机构的力量。
二、实施《行政许可法》的各项准备工作顺利完成
《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对发展改革系统的职能行使和具体工作方式都提出了全新挑战。按照国务院部署和要求,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将《行政许可法》贯彻实施的准备工作作为2004年的工作重点,精心准备,周密安排,扎实工作,比较顺利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一是组织了对全系统干部的培训。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的形式,先后举办了两次《行政许可法》学习讲座。同时,在两个月内举办了9期培训班,对全委干部进行了分层次轮训。各地发展改革委也采取召开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举办培训班、编印学习资料等多种形式,加强了《行政许可法》的学习和培训。
二是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和实施机关。共取消11项审批项目,下放4项审批项目。在保留的40项许可项目中,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的12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以国务院决定方式公布的17项,与其他部门联合实施的11项;清理出以司局名义实施的行政许可项目9个,一律改为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名义实施。各地发展改革委都对本委负责的行政许可项目和实施机关进行了清理,纠正了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做法。
三是清理并完善了行政许可规定。经过清理,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了需要制定和修改的26件与行政许可有关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各地发展改革委也对有关行政许可规定进行清理,提出了制定、修改或者废止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的建议,并对本委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四是建立健全了实施行政许可配套制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实施行政许可办公制度的暂行规定》以及相关格式文本,确定了行政许可项目相关材料的公示场所和方式,印发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政许可听证暂行办法》,研究起草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行政许可责任追究制暂行规定》。各地发展改革委结合本委实际,制定了行政许可受理、告知、公示、审查与决定、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等配套制度。
三、立法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一是立法步伐加快,完成数量增加。国家发展改革委列入国务院2004年立法计划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已经颁布实施,《境外投资管理条例》、《规划编制条例》和《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修订)》已上报国务院审议。《电力法(修订)》和《政府投资条例》正在抓紧起草。部门规章立法计划完成率大大超过2003年,目前已完成11件。从地方立法看,有关法规性文件数量也明显增加,在以工代赈、项目稽察、项目代建制、创业投资、特许经营、规划编制、价格管理、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立法都取得了新的成果。
二是政府投资立法取得进展。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投资司共同起草的《政府投资条例》是解决发展改革系统主要职能法律依据的一部重要行政法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后,我们又对《条例》作了重要修改。目前,已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三是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有关立法的前期研究开始启动。我国经济已经连续保持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能否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间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影响经济稳定增长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如何用法律制度保障经济稳定增长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此,启动了对这项法律法规制度的研究。
四、《招标投标法》贯彻实施的指导和协调力度加大
一是起草并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招投标活动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针对招投标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加强招投标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改革部门在招投标行政监督中的职责和地位以及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国务院有关部门也积极研究贯彻实施的具体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特别是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取得共识。
二是全国招标投标协会的筹建工作基本完成。
三是招标投标配套制度进一步完善。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理办法》、《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投标办法》。
四是招标投标规定清理取得阶段成效。在前一阶段清理的基础上,会同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国务院有关部门招标投标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目录。目录公布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废止的13件与上位法相抵触或不符合形势要求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各地发展改革委也公布了清理结果。
五是加强了对招标投标活动的行政监督。
五、《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按计划实施
按照国务院关于把贯彻落实《纲要》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工作一项重要任务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对近几年的依法行政工作进行了初步摸底,总结了5年来依法行政的实施情况、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工作的初步意见》,就做好《纲要》的学习贯彻工作进行了部署,目前正在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六、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200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办理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增长较快。截至10月,已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4起,行政应诉案件1起,超过2003年全年办理的15件总量。针对行政复议工作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我们一是坚持依法办案。在办理行政复议案件过程中,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法定的程序和权限。二是加强沟通联系。对于发案率较高的信访、举报、咨询类复议案件,加强了与申请人的沟通,反复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服工作。三是做好分析总结。《行政许可法》颁布后,为积极应对行政复议和诉讼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我们及时分析《行政许可法》对我委工作的影响,找出容易引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重点领域和环节,提出了防范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七、“四五”普法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
2004年,我们对“四五”普法以来系统普法工作进行了阶段性总结。总体上看,各级发展改革部门按照系统普法规划要求,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法制宣传教育的新途径和新路子,较好地完成了"四五"普法阶段性任务,有效地提高了全系统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促进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向注重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的转变。
八、法规协调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
2004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办理全国人大、国务院法制办、国务院有关部门送来征求意见的法律、法规、规章205件,办理委内征求意见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267件,办理人大建议、议案和政协提案7件。在工作中注意把握三条:一是准确把握征求意见范围。二是严格审核内容。主要从法律依据、法定程序、法律责任等方面提出意见,涉及行政许可,还要从设定和实施许可的规定方面把关。三是加强沟通协调。对于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或改革发展方向的意见,及时沟通;对委内不同意见,积极组织协调。
九、法制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
一是立法工作制度。为了提高立法质量,根据《立法法》、《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的有关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实施了《规章制定办法(试行)》,对规章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和送审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明确规定,委内立法程序进一步规范,法规文件的审查力度明显加大。
二是复议和应诉工作制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起草颁布了《行政复议规定(试行)》和《应诉工作暂行规定》,对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的各个环节作了详细规定,明确了法规司和有关司局在办案过程中的职责分工,加强了司局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提高了办案的效率和质量。
三是常年法律顾问制度。为了充分发挥法律专家在各项工作中的参谋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聘请了两位知名专家作为常年法律顾问,为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重要文件起草以及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和咨询。为了使法律顾问制度能够切实发挥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还专门起草了《法律顾问制度实施办法》,对法律顾问提供咨询意见的范围、方式、时限等作了规定。
十、系统交流进一步加强
《法制工作与建议》是全系统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我们利用这份刊物,及时反映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立法、执法、普法、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等各项法制工作的情况;编发了北京、江苏、云南等部分省市发展改革委法制工作中一些经验材料;刊登了地方有关同志的文章,使这份刊物成为国家和地方、各省市之间沟通信息、交流经验的桥梁。
2005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发展改革大局,认真做好各项法制工作,努力使发展改革系统的依法行政水平和能力再上新台阶。从具体工作层面而言,初步考虑概括为:贯穿一条主线,搞好五个结合,着力抓好六项工作。贯穿一条主线,就是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部署和要求,加快法制建设步伐。搞好五个结合,就是虚实结合、远近结合、前后结合、左右结合、上下结合,统筹协调,全面做好系统法制工作。一要搞好虚实结合。既要围绕发展改革大局需要,开阔思路,拓展领域,从战略高度上研究思考如何把实践中成熟的作法和成功经验及时上升为法律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同时又要扎扎实实地抓住一些有利于我们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实事,使工作有“抓手”,有依托。二要搞好远近结合。既要集中力量解决发展改革系统依法行政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又要认识法制工作的规律,考虑法制工作的特点,从长计议,作好工作规划,完善工作制度,使发展改革系统依法行政的进程有序推进。三要搞好事前事后结合。既要推进立法,也要加强执法;既要抓好立法时的审核把关,又要搞好法律法规规章颁布后的备案审查;既要重视普法,通过学习和培训,增强发展改革系统干部的法制观念,熟悉法律法规和规章内容,为依法行政奠定基础,又要建立事后监督机制,执行好行政复议制度,以案说法,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和水平。四要搞好左右结合。既要立足本委,找准定位,加强与业务司局、处室之间的配合,将法规工作和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增强法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又要注重与各级人大法工委、政府法制办、其他部门和人民法院之间的联系沟通,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五要搞好上下结合。既要集中精力履行好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的工作职能,又要增强重视发挥全系统的积极性,集中全系统的智慧,提高全系统法制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创造条件,加强合作。
着力抓好六项工作:
2004年工作总结及2005年工作打算
2004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集中精力狠抓一系列方针政策落实,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2004年,我县“三农”工作呈现出“三增”、“三化”、“三加强”的良好发展态势
三增:一是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加。全县粮食作物种植总面积达105.92万亩(包括复种面积),同比增加18.92万亩,增加21.7%,全县粮食总产47.8万吨,同比增长6.1%,面积和产量均超额完成市里下达的计划任务。二是农民增收。全县实现农业增加值4.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78元,同比分别增长6.7%、15.5%,扭转了连续7年徘徊的局面,首次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三是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今年引进优新品种16个,种植重庆面包麦等优质小麦5万亩,推广地膜玉米4.0万亩,发展优质绿豆5万亩,农业标准化稳步推进,创建了“怡芝林”、“一品金”等枇杷品牌,万古的黄金梨获得农业部早熟“优质梨”称号。
三化:一是农业产业化
今年,我局超额完成重庆市下达我县“百万吨优质粮深加工产业化工程”基地建设项目,其中:种植优质杂交高粱2.2万亩,超计划面积0.2万亩;种植“重庆面包麦”3万亩,总增纯收入96万元;完成优质水稻基地建设40万亩,超计划20万亩,其中优质中稻25万亩,实现收入20400余万元,优质再生稻15万亩,实现收入3384余万元;建立优质双季花生基地2.02万亩;加强了枇杷新植1万亩和对去年新栽植140万株枇杷的春季管理,目前成活率达90%以上。正在规划和运作建设年产500吨的枇杷酒厂1个,建设年保鲜能力1000吨冷藏保鲜库2个,正在申报枇杷绿色食品品牌;冬菜种植面积8900亩,加工成半成品3103吨,种植生姜、辣椒1.1万亩。对县内从事稻谷、小麦、高粱等粮油产品加工和营销的重庆大足粮茂米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大足笛女酒业有限公司等五家龙头企业进行了资金、设备、技术、市场等详查,建立了县级领导和项目牵头单位以及农业科技人员长期联系龙头企业制度。重点帮助龙头企业建好生产基地,引进优良品种,搞好基地农户技术培训,按企业产品质量要求,指导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同时,帮助企业和农户签订、落实好订单,今年,全县25万亩优质稻,产量12.5万吨,通过龙头企业签订收购定单4.5万吨,占35%。今年我县新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11个,其中:大足县万古镇黄金梨专业合作社被确定为市级试点单位。
二是项目高效化
今年,我局对项目建设实施工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项目办公室以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劳动力转移培训。今年,我县30余所定点培训机构共举办培训班200余期,培训农村劳动力8646人,超计划3146人,转移就业8278人,就业率达95.7%,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7372人,超计划4029人,劳务收入逾10亿元。2.沼气建设。全县两个示范镇已完成11个示范村,按计划全部完成2600口新建户的农村沼气池建设任务,改建省柴节煤灶2600户,改善了农民的生存环境。3.双季花生增收效益显著。全年推广种植优质双季花生2.0万亩,每亩实现产值1948.44元,每亩实现纯收入1248.44元,优质双季花生项目涉及农户3万余户,户平增收800余元。4.粮食直补兑现到位。由于政策引导,宣传到位,全县撂荒地恢复种粮面积65232.81亩,直补农民近98万元。共种植再生稻15.51万亩(超市下达任务5100亩),直补农民75万元(未加县里补贴的各种物资)。
三是农业投入多元化。今年,在局项目办的协同下,各单位开展上门招商引资活动,共引进招商项目6个,引进资金4543万元,到位资金2643万元。共争取到县、市、部级项目28个,引进资金1580.85万元,为我县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农业部“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项目落户大足,其中中央配套资金330万元,地方配套37万元。项目建成后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执政能力加强。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全面贯彻《决定》精神,坚持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建立健全和认真落实干部理论学习的各项制度,推进理论学习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今年,我局根据实际制定了全年的学习计划,同时,按照学习计划分别组织实施了学习内容,到目前为止已组织中心组学习9次,科、站、室、场负责人学习20次,职工学习15次。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执政党形象,落实了农业局机关党风廉政责任制分工,狠刹奢侈享乐、铺张浪费歪风,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违规案件,继续抓好“减负”工作,深入开展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工作,全面实施场(站)务公开工作。
二是科普知识得到广泛运用,农业综合执法加强。利用新闻、报刊、流动宣传车、送法下乡等形式宣传《种子法》、《渔业法》、《农业法》等法律、法规,组织开展了农村税费改革精神和中央、市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宣传活动;对全县农经人员进行了有关农村财务管理、村务公开、土地承包、减轻农民负担等方面的培训,印发宣传资料7200余份,印发举报监督电话2000余份;对全县300多户农资经营业主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强化培训,加强了对农资市场的监督管理;举办了9期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培训,发放各种技术资料30余种,41000份,赠送农业科技书刊600余册,接受咨询12000余人次;举办了67次枇杷技术培训会,培训全县枇杷种植户达9500余人次,印发《枇杷栽培管理及主要病虫防治历》技术资料6500余份;完成“绿证”培训2562人,发证1325人。同时成立了“大足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大队成立以来,共查获违法违规案件36件,案件结案率达100%,无一例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有效打击了违法违规行为,净化了我县农资市场,保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农村经济社会秩序的健康发展。
三是场站改制基础加强。场站改制工作开局良好,各单位分别召开了职工大会,传达和学习了大足县关于事业单位改制工作的有关文件,深刻理解改革的重要意义,使职工在改制的认识上达成共识。已完成各改制单位的清产核资工作,各单位改制方案基本形成,进入调整、补充和完善阶段。获得市级农业主管的批准和县级政府的批准和支持,县政府同意将龙岗良种尝龙水良种尝鱼种站(包括虾场)按照科研事业单位进行改制,执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科研机构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发〔2004〕74号)文件政策。并获得市级财政的改制补助经费245万元用于改制。
二、2005年主要工作思路及重点
2005年我局总的工作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以粮食安全为基础,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推进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主要目标,以大力发展低耗、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为重点,以强化机关作风、不断改善政务环境建设为手段,确保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和健康发展。
对此,我们提出:“粮食安全稳农业,科学技术兴农业,产业经营推农业,生态旅游富农业,优质高效强农业”的基本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六化”(即农田田园化、灌溉水利化、耕作机械化、种植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三增”(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一高”(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做好文章,确保明年的工作再迈上新台阶,力争2005年实现粮食生产面积达110万亩(包括复种面积),增长3.8%,总产量达49万吨,增长2%,其中水稻44万亩,产量26.5万吨,增加2%;水果19000万公斤,增加3%;水产品900万公斤,增加5.8%。农产品综合商品率达63%,增加5%;农产品优质率达到60%,增加5.4%;农业总产值增加5%,粮食增长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其重点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市委二届六次全委会精神,按照县委十一届四次全委会的部署,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执政理论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坚持以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结构性调整为工作主线,以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突出抓好“一个中心、二个重点、三大要点、四项工作”的实施,达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的。
(一)突出一个中心,确保粮食增产
粮食安全是当今时代的重要话题,中央非常重视,把粮食作为最大的产业来抓,满足与中央政策配套的需要。我县已被列为重庆市八个粮食生产重点县之一。要作好粮食主产区规划,在“十一五”规划中突出重点,规划建立我县粮食主产区,确立基本农田保护区,把大国路片区和大安、大珠、大双路片区规划为优势发展优质粮食产业带,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改善主产区粮食生产条件,发展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延长粮食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使粮食生产作为农民增收主要途径之一;要强化科技兴粮,大力实施技术引导,确定重点示范地区,切实搞好组织管理、技术指导、农资供应、协调服务等各项工作,大力提高复种指数,千方百计扩大种粮面积4万余亩(含复种面积),着力推广农田保护性耕作、中厢带状种植、玉米地膜全覆盖、水稻抛秧、配方施肥等综合技术,确保优质稻面积达到30万亩(高产示范面积5万亩、蓄留再生稻20万亩、水旱轮作面积5万亩),实施农田保护性耕作25万亩(稻田保护性耕作16.9万亩、旱地保护性耕作8.1万亩),复种指数面积达到200%,全县保灌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为明年实现“粮增产、钱增收”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矗
&
nbsp;
(二)狠抓两个重点,开创新的工作局面
一是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思想,以维护和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谋划工作时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检查工作时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尺度,使各项工作都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要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三农”工作,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支农、促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明年,结合即将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抓好三支队伍”,就是坚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一起抓,进一步巩固成果、完善制度,把党政机关、事业、企业单位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是狠抓重大项目建设,促进农民致富
狠抓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美化农民家园。力争2005年实施完成1800户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改善农民生存环境。
狠抓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程,促进农民就业致富。2005年计划培训转移农民工1万人以上,一是通过定单、定点、定向培养的方式进行输出;二是以市县各级劳动力转移协会及各中介机构为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社会力量进行劳动力推荐就业;三是通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吸纳农民就地转移就业。充分依托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展起来的各大龙头企业和以邮亭—龙水—宝顶为轴心的旅游配套服务业,如餐饮、住宿、娱乐、石雕石刻工艺品制作、小五金纪念品制作等。在劳务输出中着重突出地方特色,倾力打造品牌劳务,如“大足石刻工艺师”、“大足师傅”、“龙水五金巧匠”、“花卉园艺设计师”等品牌劳务,推进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向高水平发展、向宽领域迈进。
抓好科技示范入户工程,从2005年至2010年,全国将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入户工程,我县正式被确定为首批百个科技示范下乡工程县之一,为配合工程的顺利实施,我县将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提高科技入户贡献率,将农业科技新技术直接送到广大农户手中,让老百姓掌握3至5门种养殖技术,增加农民致富途径。2005年,我县将实施示范种植户1000户,示范种植面积5000亩,辐射带动全县种植面积7万亩。
(三)抓好三大要点,进一步创新机制,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产业化进程
坚持以“三百工程”为抓手,突出抓好优质粮油、枇杷、冬菜调味品等产业,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做大基地。在邮亭、珠溪、龙石建立双季花生基地2—3万亩,规范建设苦丁茶基地3000亩,发展养殖优质商品鱼基地25万亩,蚕桑基地5万亩,在智凤、雍溪镇增加无公害蔬菜基地2000亩,达到1万亩的生产规模,建立3万亩优质再生高梁基地。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主体、市场导向、业主带动的原则,继续加大名、优、新、稀农产品的引进与推广力度,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大力发展我县的优势产业,坚定不移地推进各大产业基地建设,加强已建基地的管护,不断做大规模,构建富有大足特色的优势产业带。重点要做大做强优质粮油、枇杷、冬菜调味品三大产业基地。优质粮油产业,除突出抓好优质稻和再生稻外,要认真实施优质再生高梁3万亩,玉米7万亩,优质杂豆5万亩,提供优质农产品加工原料20万吨以上;把枇杷生产列为五大产业的重点来抓,真正做成重庆的优势产业和亮点产业,明年,在巩固现有枇杷种植7万亩规模的基础上再扩大种植面积1—2万亩,最终实现10万亩目标;冬菜、调味品产业,保持种植规模达1万亩以上,力争年产优质冬菜5000吨以上,创建大足冬菜、调味品品牌。二是做强龙头。坚持把龙头企业培育作为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来抓,重点培育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抓好重点项目的实施,集中力量扶持骨干龙头企业,为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提供坚实的支撑。力争我局农业干部领办的长龙、原也观光农业企业建设有新的突破。三是做长链条。着眼于农产品价值的提升,围绕优质粮油、枇杷、冬菜调味品三大产业,积极引导农民创办各种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培育一批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企业组织,探索农业生产者与加工、运销企业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使产、加、销各环节相互协调,以实现农产品效益的最大化。
(四)抓好四项工作,保障农民增收
一是抓好招商引资,增添发展后劲。农业发展离不开投入和扶持,2005年争取引入一批农业项目,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拉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抓紧实施在建项目,搞好项目储备库建设。要积极努力,加强跟踪跑办,争取多方支持,引入一批较大项目,依靠项目推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力争2005年招商引资完成1200万元。
二是抓好科技推广,突破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
2005年工作总结
2005年,****各级党组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明确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发挥政治优势,凝聚发展合力,确保了****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和安全生产任务的全面完成,促进了三个文明建设健康协调发展。
一、扎
实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富有成效
精心筹划,积极行动,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三个专门工作组。设立了意见箱、印发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找准存在问题,制定了实施方案及工作推进配档表。
高点启动,扎实推进,全面完成三个阶段工作任务。学习培训阶段,采取集中上党课、听专家辅导报告、看教育影片、参观教育基地、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进行座谈交流等方式,有计划、分专题、按步骤地认真组织落实好学习培训任务。分析评议阶段,努力做到坚持“五个原则”、抓好“八个环节”、把住“六个关口”。抓好再学习,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讨论制定了四个层次、类别“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和不和格党员的主要表现”,每个党员对照标准写出了个人党性分析总结,党员与党员、党员与群众开展谈心活动,各支部相继召开支部党员大会,采取“一人谈、众人帮、逐一进行”的方式,吸收部分入党积极分子、群众代表参加,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领导班子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各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整改提高阶段,深入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的重要讲话;每名党员根据自己存在的问题和党组织的评议意见,制定了整改措施;各党支部和****领导班子制定了整改方案。领导班子整改方案、各支部和党员个人的整改方案和措施全部在本支部公开,认真自觉地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建立了一系列“党员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党员的党性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增强,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更明显、形象更好了。支部工作更加规范、活动更加经常化,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增强了。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优良传统得到发扬。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和三个文明建设保持了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过程中,通过向上级反映,1名长期瘫痪在床的困难党员孩子安置问题得到落实;通过与铁西社区协调,使部分职工家庭空调用三相电源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几年未进行的职工专业技术职称聘任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从而,真正将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把先进性教育活动建成‘群众满意工程’”落到了实处。****被评为集团公司先进性教育活动先进单位。
二、统筹兼顾,党的建设各项基础工作稳步推进
全面落实党委工作任务。按照“围绕一个中心,贯穿一条主线,深化一个载体,坚持四个创新,巩固四项成果,加强六项建设”为内容的“31246”全年总体思路,细化工作措施,狠抓任务落实,党委整体工作呈现了健康推进、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通过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集中学习培训、观看教育影片、党风廉政建设图片展览、参观孔繁森纪念馆等形式提高了自身的党性意识、宗旨意识和勤政廉政意识,进一步加强了理论武装工作。集团公司党委对****党委领导班子进行充实后,党政领导班子分别作了重新分工。实践中,领导班子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强化了整体功能;积极开展“四好”班子创建活动,提高了工作水平。
积极做好组织发展工作。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结构、状况进行了摸底调查。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要求,做好组织发展工作。从入党积极分子中优中选优确定了今年的2名发展对象,安排参加了集团公司党委举办的培训,并在第四党支部探索实行积极分子入党票决制,确保了党员发展质量。
认真开展了庆祝建党84周年系列活动。组织90名党员职工参加集团公司迎“七一”歌咏比赛,并荣获三等奖,隆重召开了庆祝建党84周年暨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表彰大会,组织新党员进行了入党宣誓,全体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表彰了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性教育活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组织观看了革命历史影片,开展了党员党建知识答卷活动。通过这些,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三、突出重点,努力打造党风廉政建设亮点工程
年初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和纪检监察工作会,落实公司党风廉政建设“233”工作格局的各项任务,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
溧阳质量技术监督局
今年以来,在溧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贯彻落实省、市质监工作会议精神,将守好一方土地,落实监管责任为主线,围绕突出加强品牌建设;重点关注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强化标准、计量、行政执法基础;实施质量兴市、基础管理、学习型机关建设、行风建设工程,立足服务,恪尽职守,努力当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推进器,为溧阳力争“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市”的目标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紧贴政府工作重点,加大品牌建设力度。
1、通过努力,溧阳今年成功地列入全省“质量兴市”试点县,完成了准备协调工作,市委、市政府将质量振兴工作的有关内容列入了政府工作体系中,促进了全市质量振兴工作的开展。
2、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成功组织2只产品申报了中国名牌产品,现有中国名牌产品3只;组织3只产品申报国家免检产品,已有国家免检产品5只;组织申报江苏省名牌产品5只,现有省名牌产品13只;组织申报常州市名牌产品24只,常州市服务质量奖1家企业,现有常州市名牌产品22只。申报“C”标志产品3只。
2、《重点民营企业质量技术监督三年培育计划》下发后,制订了培育服务方案,为5家培育对象提供了系列质量技术监督信 1 息与技术咨询服务。帮助国强镀锌筹建实验室,为金峰水泥集团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咨询;帮助正昌集团为下一步申报中国名牌产品作好准备;帮助华鹏集团申报国家免检产品;帮助华鹏集团成功申报2只中国名牌产品。
3、农业标准化工作以助农、扶农为目标,推动名牌农产品品牌建设。白芹、白茶生产操作规程省级地方标准已经立项,国家级茶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省级白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正在建设中,双低油菜、板栗已立项为省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为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农户进行培训,配合做好溧阳名特优农产品参加上海交易会工作。为天目湖亳上西瓜开展免费检测,为瓜农开出销售路条,为绿洲园艺“防虫网小青菜”提供检测,把好质量关。
4、开辟《质量广场》宣传阵地,全年刊出10期,宣传溧阳品牌产品、优质农产品,有力地促进了溧阳品牌建设的开展,同时也成为质量信息交流的平台。成功的品牌建设提升了溧阳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丰富了溧阳的城市名片,提升了溧阳的经济形象,促进了溧阳经济的发展。
二、关注社会政府热点,强化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1、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
根据溧阳的实际情况,在溧阳第五届茶叶节、首届旅游节期间,开展了旅游食品、茶叶等食品的专项检查行动。实施食品放心工程,从源头上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控。关注百姓饮食安全,开展“QS”专项检查,完成了溧阳市食品生产企业基本情况普查,共检查18个 镇(区)465家企业,并建立了基础台帐。召开全市食品生产企业会议,宣传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宣贯国 家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相关要求。积极协助常州局做好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申报及管理工作,督促需申领企业及时申报领证,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41家企业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另有13家企业通过了现场审查。组织对全市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专项检查,建立并认真执行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巡查制度,坚持每月对10家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巡查。
2、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一是努力争取地方政府与企业的支持,共同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先后召开特种设备制造、使用、维修及镇(区)有关安全负责人座谈会。二是加强操作人员培训,确保企业正常生产,提高操作人员业务素质,增强安全意识。对一些重点企业、重点单位主动上门服务。全年培训考核特种设备操作人员700余人次。三是紧抓特种设备强制检验工作。通过特种设备数据库掌握情况,制定检验计划,提高检验率,共检验各类特种设备2276台(件),检验各类气瓶5600只,校验安全阀1300只,锅炉水质监测157台。四是全方位实施安全监察工作,提高特种设备的安全性。(1)加大安全检查力度。重大节假日,重大活动等共组织开展7次对有关公共场所、重点单位、重要部位的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督促使用单位安全管理做到位,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2)认真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专项行动。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巩固气瓶专项治理,对气站进行跟踪调查,完成了对9家气体充装站的审查。(3)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察从抓源头,抓新装设备上入手,把好关。共对120家企业或单位的特种设备进行了现场监察,建立案卷88份,发出安全监察指令书30余份。对新增的特种设备 要求及时办理告知使用登记手续,做到合法使用。(4)继续巩固普查整治成果,做好特种设备的动态管理,确保全市的特种设备台帐和电脑数据库及时更新。(5)强化对非法制造、安装、使用特种设备违法行为的查处,有力地维护了国家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全市全年没有发生特种设备重大事故。
三、围绕提高产品质量中心,充分履行三大职能。
1、加强质量监督管理。
一是强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服务和监督管理工作,加强对获证企业的监督管理,并对获证企业进行不定期的日常巡查。组织28家企业生产许可证换发证申报,并为他们做好咨询服务工作。二是加强产品质量监督力度,切实做好监督计划抽查。通过抽查督促企业增强产品质量意识逐步完善自律机制,重点加强对危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及质量问题突出的产品的跟踪监督检查,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全年开展监督抽查246个批次,食品23个批次,合格率35%;化工72个批次,合格率35%;水产饲料21个批次,合格率95%;茶叶83批次,合格率34.9%;钢材3个批次,合格率100%;建筑生石灰42个批次,合格率95%。开展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状况分析,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科学数据依据。关注百姓居住安全,开展室内环境检测。四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全力开展农残速测,实施肉、菜、粮放心工程。全年开展农残速测8.7万批次,合格率99.54%,做到不合格蔬菜不入市场。在今年我市大规模发生“稻飞虱”虫害情况下,积极投入到政府“放心粮工程”中,为政府提供权威数据,向百姓推荐放心大米。
2、切实有效地做好标准化管理工作 一是办理《产品标准执行证书》240本,企业标准备案294个产品,工业产品标准覆盖率达95%以上。培训标准化从业人员200余人次。二是继续为申报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技术规程进行标准审查、标准备案。三是办理代码证书2023个、IC卡1580张。条形码新户完成21个,续展完成了20个单位,完成5个产品采标工作。
3、关注民生计量,加强计量监督。
一是加强计量法律法规宣传。配合开展“3.15”及“光明工程进校园”活动,积极开展“5.20”世界计量日宣传活动,发放《驾驶员加油计量知识手册》、《收费站超载称重驾驶员须知》等宣传资料300份。三是开展合格确认。完成31个企业的计量合格确认,5个加油站的计量确认。四是关注民生计量。加强民用“三表”的首检和监督检测工作,全年强制检定水表6172只、煤气表1309只。保护农民利益,做好粮食、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农用计量器具的检查工作,全市农产品购销在用计量器具受检率达100%。集贸市场在用计量器具受检率92%以上,公平秤配置受检率100%。围绕市场热点开展定量包装产(商)品净含量的计量监督检查。组织对种子、食品、农药、石油液化气、电线电缆等产(商)品监督检测671个批次。开展餐饮业计量监督检查。五是对计量器具的检定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建立数据库,主动以各种形式联系计量器具的检定工作。检修各类计量器具26432件,其中强检10562件,受到企业和用户的一致好评。
4、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违法行为,维护溧阳经济健康发展。在工作中以乡镇稽查中队为抓手,落实打假责任制,做到重 点突出,分类监管,坚持扶持帮教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全面落实源头质量监管,守住了一方土地,保护了一方平安。
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2600人次,检查生产销售场所2700家,查处涉及农资、建材、建筑用钢材、低压电器、食品、饮料、服装、石油制品、化工产品等几十类与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的假冒违法案件135件,办理大案要案15起,其中移送司法案件2起。发出《稽查建议书》90份,责令整改企业155家。查获假冒伪劣产品标值520万元,接受办理投诉举报36起,开展各类专项检查21个,有力地维护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和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创优发展环境,抓好行风建设,为社会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严格执行常州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五项规定,认真落实省局 服务企业二十条举措,制定一系列创优环境的制度,落实一整套具体措施,贴近企业需求,突出服务、加大扶持力度,通过主动、专业、高效的服务,赢得服务对象的信赖。
利用《质量技术监督简报》、《质量广场》、质监网站及各种媒体宣传质监工作、提供质量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坚决贯彻执行国家质检总局“八严禁”和省质监系统“六条禁令”,在工作中落实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责任制,建立行风建设长效机制,经常开展纪律教育,狠抓督导检查,树立“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质监队伍形象。
今年以来,我局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与当前迅猛发展的经济形势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1、假冒伪劣现象仍时有发生,职能履行有待进一步到边到位;2、履行职能、服务发展的能力有待加强,技术机构的增值服务能力与经济发展、社会要求不相适应,必须提高能力支撑。
2006年工作打算
一、强化服务宗旨、创优发展环境
1、理清工作思路,确保职能履行
进一步端正质监工作指导思想,理清工作思路,把认识统一到执政为民,执法为民,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上来,把工作的考核要求真正转移到职能履行的绩效上来;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狠抓措施,落实责任,确保监管到位上来;把工作的方式转移到沉下身子,重心下移,提高工作有效性上来;把工作的方法转移到明确重点,严格执法,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上来。
严格执行常州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五项规定,认真落实《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打造服务型质监机关的二十条举措》,继续执行我局一系列服务发展的制度,落实措施。以服务全局为宗旨,坚定远景发展目标,以溧阳质监局“与社会共进步、与企业共成长”的发展理念、“优化经济秩序,提升发展动力,为社会创造价值,使员工获得成功”的价值为指导,确保职能履行,提升工作绩效。
二、高举“两面大旗”,提高质监工作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1、高举“质量振兴”大旗。
深入推动“质量兴市”工作,使我市质量振兴工作实现整体推进。抓好质量兴市的各个环节,大力推进科学、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增强企业技术基础和质量保证能力,引导企业走以质取胜,科技兴企之路。积极推进质量指数评价工作的开展,充分利用质量指数,提高宏观质量的监控能力和决策水平,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
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宣传扶助名牌产品,完善名牌培育规划,加大对列入三年培育计划的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名牌后备军,建设名牌梯队,实行滚动计划,鼓励企业争创名牌,提升溧阳产品形象、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根据溧阳农产品区域特征,加大品牌农产品建设力度,提升产品档次,帮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高举“打假治劣”大旗。
注重与其他部门的联合、联动、集中开展农资、食品等关系到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产品和农民利益的产品专项整治。根据溧阳行业特点,开展建材、水泥等产品的打假,通过打假,规范行业,提升产品档次,注重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震摄造假制假分子,净化市场环境。
三、突出“两个安全”,筑好生产生活防线。
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严格执行28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制度。在今年全面完成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普查的基础上,做好深入分析、评估,实行分级管理,坚持执行巡查制度,对溧阳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动态全面的卫生安全监管,建立食品安全应急预案。
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注重“四个落实”,落 实培训、落实检查、落实监检、落实定检。将全市的特种设备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一方面加大培训力度,有效地提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业务知识水平,另一方面,结合重大节日、活动,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安全大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对重大危险源、特种设备使用大户等监管重点反复抓,促使有关单位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规范运作机制。建立监察网络、消除监察肓区,制定和落实管理责任制和应急预案,确保没有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发生。
四、夯实“两个基础”,维护公平环境,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1、以法制计量为重点,认真履行计量监管职责。关注民生计量、加强三表监管、定量包装监督检查、集贸市场计量器具检定、农产品购销计量器具检定等,开展医疗卫生机构计量执法检查,餐饮业计量规范。通过规范计量行为,维护公平环境。帮助企业开展各级计量确认,为企业节能增效。
2、加大标准化工作力度,工业标准通过调研、分析等新方法、新形式,强化标准对我市经济的支撑作用,启动服务标准的制定备,为我市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标准支撑。在农业标准化方面,通过农产品标准与技术规程的制订、示范区的建设,名优农产品的评定,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五、提高“三大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1、增强科学行政能力。努力将科学评估行政绩效的方法、科学管理思想应用到行政管理中去,通过质量管理体系、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设,提高行政能力。通过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员工服务能力、思想素质,适应经济社会对质监工作的要求。
2、增强技术服务能力。搭建为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质量管理 技术服务平台,实行内部、外部的联合联动,组建一支专业化、权威化的专家队伍,提高服务质量。以社会、企业需求为中心,加大设备投入,促进项目建设,争取成功设立省级钢材、水泥、食品等检验站。
3、增强稽查执法能力。严格区域监管责任制,力争监管不留死角。提高对稽查执法人员的要求,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大对稽查人员产品知识的培训,提高稽查技能和执法能力。
2004年12月21日,2005年全国广播影视工作会议在海南博鳌召开。国家广电总局领导王太华、赵实、张海涛、胡占凡、雷元亮、田进、赵化勇、杨波、王庚年,海南省领导罗保铭、符桂花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太华主持。
国家广电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赵实在会上做了题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广播影视改革与发展》的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总局党组确定2005年为“农村服务年”和“电影发展年”,目的就是通过实施这两个年的服务,有重点地促进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和整个电影业的发展。实施“农村服务年”,总的是要紧紧围绕建立健全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结合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的建设,大力提高农村广播影视人口有效覆盖率,大力提高农村广播影视覆盖率的质量和水平,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享受到、享受好基本的广播影视服务,让党和政府的声音更快、更好地传入千家万户。实施“电影发展年”,就是要全面深化电影产业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进电影产业化理论、体制机制、产品、科技和管理创新,在稳定数量的同时大力提高电影质量和效益,努力扩大电影在城乡的放映规模,建立保障农村老少边穷地区群众看电影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扩大电影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提高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会议前一天,王太华和赵实、张海涛、胡占凡还专门抽出时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杨波的陪同下,视察了中央台海南记者站。
“朱光亚星”正式命名仪式在京举行
2004年12月26日,“朱光亚星”命名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了命名仪式。据悉,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此前已批准将我国国家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10388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朱光亚星”。会上,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向朱光亚颁发了“朱光亚星”命名证书。
关于朱光亚
朱光亚是中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获美国密执安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曾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历次原子弹、氢弹的试验,为原子弹、氢弹技术突破等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参与组织领导了秦山核电站筹建、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开发研究,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为中国科学事业和工程技术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1999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4年度北京电视台技术工作会议圆满结束
2004年度北京电视台技术工作会议于2004年12月22-25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北京市广电局副局长臧增祥、北京广播影视集团总工程师何桂芝、北京电视台总编辑张晓爱以及国内外广播电视设备厂商同行等16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在对2004年技术工作回顾总结的基础上,确定了北京电视台2005年技术工作计划,并结合新大楼的建设和2008年的奥运转播,围绕媒体资产管理、高清晰度电视、硬盘网络播出系统、电视台相关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等当今最前沿的电视高新技术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对加快北京台采、编、播、存、管系统设备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数码视讯亮相福建省广电技术年会
福建省广播电视学会技术研究会年会于2004年11月24日召开。此次年会的主题是探讨新一轮农村山区广播电视覆盖(村村通)技术,福建省广电各级领导及技术专家参加了会议,北京数码视讯公司作为业内著名的数字电视前端系统厂商,也应邀出席了此次年会。
会上,广电专家介绍了采用数码视讯产品搭建的前端系统做MUDS数字化试验情况,数码视讯还就MUDS运用于农村数字电视的问题所提供的高性价比的一站式数字电视前端解决方案,包括数码视讯Streamguard有条件接收系统做了介绍,获得了与会专家的肯定。
据悉,数码视讯公司针对MUDS农村覆盖网数字化改造前端系统方案已经在三明广电系统中规模覆盖,并即将应用于湖南省无线数字电视系统,做全省的农村覆盖。
航天科技与中国卫通签署
《中国直播卫星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书》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于2004年12月23日举行了《中国直播卫星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书》签约仪式。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和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总经理张海南代表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
直播卫星主要应用于广播电视直播系统。中国直播卫星有限公司是按照国家"十五"规划中对我国直播星系统的建设要求、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组建我国直播星系统空间段公司的相关原则进行筹建的,该公司将成为我国卫星直播系统空间段的运营主体,其经营范围主要包括:经营直播卫星转发器出租出售业务、互联网业务、与卫星技术相关的应用技术开发业务以及增值服务业务等。
资源一号03/04星通过集团公司级转初样评审
资源1号03/04星转初样阶段评审会于2004年12月30日在北京召开,国防科工委系统一司,测控、发射和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的专家出席了会议。经专家评议,资源1号03/04星在继承01/02星和其它型号星的成熟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为满足用户要求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改进设计工作,已完成了方案研制阶段规定的各项工作,并针对01/02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中巴双方联合的初步设计也通过了评审。
王太华出席全国电影工作会议
2004年12月27-28日,全国电影工作会议在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召开,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王太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太华认为,此次会议是电影界交流情况、总结经验的会,是分析形势、明确任务的会,必将对加快电影产业化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和重大的推动作用。在部署2005年的电影工作时,王太华强调,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着力推进电影产业化、市场化和规模化,推动电影走向世界,成为宣传中华文化的重要产品和重要品牌;要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处理好以公有制为主体与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共同发展的关系;要加强引导和管理,促进电影健康有序发展。政府主管部门要依法行政,把握导向,履行职责,转变职能,遵循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营造公正、公开、公平的社会环境;要加强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和基地建设。王太华还对迎接中国电影100周年、实施电影“2131”工程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会议期间,王太华、赵实等还考察了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
广西开会研究村村通广播电视问题
层为主”的原则,加大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力度,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为全市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较好地完成了全年我市劳动争议、劳动信访和合同鉴证工作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劳动争议案件处理工作2005年,我们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加强劳动仲裁队伍自身建设,完善办案机制,全面提高办案质量,取得了显著成效。
1、进一步加大劳动争议受案力度,提高办案质量。2005年,全市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79起,其中市直受理96起,用人单位申诉的案件7起,共结案180起,审结上年结转案件12起,法定时效内结案率100,涉案资金834万元,为当事人挽回损失401.5万元。涉及职工677人,其中10人以上7起。进一步推动了全市劳动仲裁工作的健康发展。
2、确保仲裁队伍稳定,加强仲裁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仲裁员的素质。一是劳动仲裁组织机构和人员队伍在2005年得到了加强。截止2005年底,全市共建劳动仲裁机构8个,专兼职工作人员62人,其中专职工作人员30人。二是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劳动争议仲裁人员的业务水平。由于仲裁人员变动较大,新手多,针对这种情况市局仲裁办一方面建立了仲裁例会制度,坚持每周一上午集中起来学习有关劳动法规,一同讨论、分析案件,大家各抒己见,共同交流、探讨办案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做到每案必议,通过对案件的分析、探讨、交换意见,迅速提高了仲裁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既提高了办案质量,也提高了办案效率。同时抓住机会把人员送出去培训,学习办案经验,提高业务素质。今年三月初,安排1名同志参加国家劳动部在昆明举办的全国劳动争议预防与处理培训班,六月初,安排市直及县区共13名仲裁人员参加了省厅在开封举办的仲裁员培训班,九月份,安排1名同志参加国家劳动部在庐山举办的仲裁员培训班,10月份,安排3名同志参加省厅在郑州举办的仲裁员培训班。
3、进一步完善内部制度建设,加大政务公开力度,真正树立为企业服务,为职工服务的思想。因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为具有“准司法”性质的执法机构,必须要以严谨、规范、完善的制度作为基础,贯穿劳动争议仲裁的始终,才能保证执法行为的合法、公正。我们首先完善各项内部工作制度,并落实到人,规范办案程序,统一告知用语,强化证据质证程序,严格依法办案。其次,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在仲裁活动中实行“阳光工程”,制作了政务公开栏挂上墙,将各项办案程序、收费标准、办案纪律、开庭时间、开庭场所、仲裁庭组成人员、全市各律师事务所联系电话公开,既方便群众,又接受监督,进一步提高了工作透明度。这一做法在今年3月5日召开的全省劳动仲裁工作会议上受到厅领导的肯定,并准备在全省推广。第三,实行一站式、窗口式服务,为方便职工,仲裁科2005年5月全部搬迁至濮阳市行政服务中心劳动和保障局分中心办公。各县区普遍建立了仲裁例会制度、重大疑难案件会审制度、案件报告制度、结案报告制度等。
4、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化服务意识,树立良好工作作风。在仲裁和接待群众咨询过程中始终贯穿服务这个宗旨,使用文明用语,坚持热情接待,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对属于我们受理范围的案件,我们给他讲解申诉书的书写格式,并迅速立案;对不属于受理范围的案件,我们耐心地给他做解释工作,并建议他去有关部门反映。为方便群众办事,提高办事透明度,我们还采取了一系列便民措施,编印了《劳动争议仲裁、合同鉴证、信访工作服务指南》,使来访者对我们的工作程序一目了然。
5、配合市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做好创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示范岗”工作,成立创建“维权示范岗”领导小组,制定争创方案,落实有关制度。在办案中切实保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如:某制衣厂一名女工为工资和加班工资来申诉,申诉人由于工资被拖欠交不起仲裁费,我们采取缓缴方式及时办理立案,并迅速开庭、裁决,为申诉人讨回工资、加班工资和经济补偿金800多元。2005年3月,市局仲裁科被市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授予“维权示范岗”,同时市局被省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授予“维权示范岗”。在办案过程中我们以维护劳动双方当事人权益为出发点,同情弱者,对交纳仲裁预付费有困难的,我们实行先立案,后收费或减收、免收仲裁费用的做法,决不使一个受害者因为拿不起钱得不到仲裁,从而,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树立了良好的劳动仲裁形象,受到社会、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好评。
市邮政局2005年局长工作汇报市邮政局:现将我市邮政今年工作情况和工作安排汇报如下,请审阅。三季度工作情况
一、业务完成情况:在市局领导、部室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全局员工共同努力,三季度业务总量完成 万元,为年计 %;业务收入完成 万元,为年计划 %,其中: ——邮储收入完成: 万元,为年计划的 %; ——报刊收入完成: 万元,为年计划的 %; ——函件收入完成: 万元,为年计划的 %; ——包件收入完成: 万元,为年计划的 %; ——汇票收入完成: 万元,为年计划的 %; ——集邮收入完成: 万元,为年计划的 %; ——特快收入完成: 万元,为年计划的 %; ——广告收入完成: 万元,为年计划的 %; 二、三季度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认真开展“行风评议”、“效能革命”等工作。
1、根据省局《2005年全省邮政行风评议工作实施意见》和市局[2005]165号《关于邮政行风评议工作实施办法》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局的实际,成立了由局长挂帅的评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邮政行风评议工作实施办法》。通过规范服务培训,狠抓服务质量,在短时间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针对安居服务问题,在全局开展了一次以优质服务为突破口,结合邮政行风评议工作的大讨论活动,大家都能认真反思,吸取教训,并以书面材料形式及时上报办公室。同时,在全局通报了安居服务和省局行风评议明察暗访组到我局检查发现的问题,并作出了严肃的处理。
2、深入开展“效能革命”活动,全面强化干部管理、规范服务行为、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一是加强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的督查,彻底杜绝敷衍塞责、不讲效果和推诿扯皮的现象;二是加强基础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监督检查,杜绝管理浪费,严格执行《通信质量考核办法》,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三是加强劳动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消除员工作风涣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四是加强劳动考勤和着装统一管理。通过开展效能革命”活动,使行政部门的引导、支撑作用和效率能得以有效发挥,从而确保企业通信生产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突出重点促发展。
1、三季度,我局邮储余额净增 亿元,定活结构达到 %。积极开展邮政金融宣传及服务促销活动,通过下发资料、播放磁带、拉横幅等方式进行宣传。近期,我局利用暑期放假、大中专新生入校之际,组织人员积极发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利用召开会议之时,做好对第五套人民币2005版作了现场培训,让与会人员了解第五套人民币改版的原因,以及2005版人民币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和1角硬币的防伪特征。加强邮储业务的发展,蹲点到各网点分析、帮促其业务发展,对储蓄余额发展较差的网点重点剖析原因,增添措施,以帮促其余额快速增长。
2、加大对内对外宣传保险业务力度,通过多次召开保险培训会,提高员工对保险业务的认识,扫清发展保险业务思想障碍;**还认真组织开展代理泰康人寿保险业务竞赛活动,在各单位之间形成你追我赶的态势,为完成全年计划任务发挥重要作用。
3、认真做好录取通知书投递工作。今年的录取通知书投递我局主要在农村支局,为了确保寄递工作的万无一失,局领导和各单位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国家局、省局《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新生录取通知书寄递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按照相关协议和内部处理规定组织作业,所有通知书一律投递到收件人本人,并免费赠送邮政绿卡银联卡一张。录取通知书的投递工作已结束,投递准确率100%,用户投诉为0。
4、根据省、市局关于开展中秋节“思乡月”营销活动的要求,及时作出了具体的活动安排,指定部门和专人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加强中秋节“思乡月”营销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做大业务规模,严保质量。在城区营业网点悬挂宣传横幅;在各营业点内粘贴宣传画、发放宣传资料5000张;重点是安排好各个阶段的宣传,以及组织营销人员上门促销等工作,确保中秋节“思乡月”营销活动达到预期效果。供给销售月饼387盒,销售金额2.17万元,利润1.04万元。
(三)加强管理防隐患。
1、开展了2005年上半年工作检查。7月19日至25日,由局领导带队,抽调部室负责人、管理人员共计10余人,分为4个检查组,对各班组、支局、邮政所进行了检查。检查严格按照《**省城市邮政营业、投递班组及农村支局管理工作标准》、《**省邮政营业、投递规范化服务检查评定标准》,逐项进行检查。此次检查采取不打招呼、不定路线方式进行,灵活多变,突出检查的真实性。检查组人员所到之处深入营业、投递生产现场,检查基础管理,盘查营业账款,对各单位进行综合评分。从检查的结果看,各单位建立健全了各种基础资料;资金管理引起了高度重视,管理监控力度得到加强;服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业务管理综合水平明显提高。
2、8月28日晚,局领导带领办公室、监督检查部相关人员,对永兴支局的夜间值守和资金票款情况进行了突击检查。从检查的情况看,永兴支局保险柜密码、钥匙分管,支票、印鉴分管制度落实情况较好,库存现金账实相符;值守人员在位,记录完整,特别是值守制度落实好,守夜人员严格按照要求,经过再三盘问,并且看清证件后,才允许检查人员进入支局营业场地。
3、落实省、市局对强化资金安全管理的要求,针对储汇资金安全现状,9月2日,组织监督检查部、市场部、邮政所主任、储蓄会计、出纳、押运钞人员召开储汇资金安全联系会。会议通报了近期全国邮政资金案件,分析了发案原因和教训,针对案件暴露出的邮政储蓄资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安全管理的具体要求。特别是储蓄营业网点和金库的安全防范工作,要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和上级文件精神,对资金管理引起了高度重视,管理监控力度得到加强,逐级落实岗位责任制,采取各种安全防范措施,加强监督检查,避免邮政资金安全发生。会后,监督检查部还组织人员对城内各所和南强支局当日结存的资金现场检查。
(四)强化服务树形象。1、8月11日,市邮政局人力资源部、**组织员工进行礼仪培训。培训由河南邮电校高文华讲师主讲,主要采用了分组讨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理论授课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形式,既讲授了服务礼仪基本知识,又结合邮政窗口服务特点,针对日常服务中容易被忽视的站姿、坐姿、行姿等细节问题及服务接待中需要注意的方面进行了讲解,以及当前营业窗口服务中常见难点问题的处理方法。此次培训共两天,教室内座无虚席,员工们都对高文华讲师授课风格所感染,学习十分气氛融洽,达到了培训的目的。通过此次培训,将为今后规范员工服务行为,做到服务语言、行为操守、着装仪表、工作流程、岗位道德规范,使员工文明素质和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打好基础。
2、8月26日起,开展了一次以优质服务为突破口,结合效能革命、邮政行风评议工作的大讨论活动。重点针对安居服务问题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大家都能认真反思,吸取教训,并以书面材料形式及时上报办公室。
(五)**工会认真组织会员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实施《工会法》、《劳动法》,按照上级工会的工作指导方针和任务,切实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探索建出了一条职工之家的路子。按照“建家就是建企业、企业党政共建一个家”的指导思想,对照修改后的建家“考核标准”找差距,添措施,抓落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8月中旬,**工会获得省邮政模范职工之家,德胜路邮政所工会小组获得省邮政模范职工小家称号;张灿焰同志荣获省邮政模范工会积极分子。
三、存在的问题:
1、业务之间发展不平衡,报刊、物流、代办等业务发展缓慢,专业化经营程度不高,个别业务下滑趋势严重、发展缓慢。
2、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营业窗口服务态度仍需改善,导致了在行风评议期间发生服务问题。部分员工营销意识不够,还需通过培训学习进一步增强。以上问题,我们将在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认真地加以解决。四季度工作安排 四季度的工作十分重要,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局全年目标任务能否全面完成。因此,全局干部、员工要坚持“三个代表”指导思想,振作精神、坚定信心,在总结上半年工作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多种举措,严管理、抓服务、促发展,扎扎实实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完成。
一、坚持强化经营重营销,把邮政业务做大做强 ——重点发展函件业务:函件业务是邮政企业专营的一项主要业务,国务院明确规定了350克以下的由邮政专营,所以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函件业务发展,确保措施到位。
1、继续深挖校园邮资封、片卡市场,把开发校园邮资封作为发展的主战场,继续落实“一校一封”的营销策划方案。
2、扩展消费者的认知范围,积极发展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使用邮资封、片卡。以市场调查、上门走访、提前设计样稿的方法进行公关,对全市行政、企事业单位的用邮情况进行摸底调查,针对每个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和采取相应的营销措施 ,使邮资封业务在企事业单位中普及开来。
3、做大账单业务规模,移动账单每月要达到1万件以上,加紧做好联通、电信、国税、金融等部门的账单拓展工作。
4、积极做好第二届少儿书信文化活动准备和认真开展中国邮政幸运52“幸运邮天下”有奖邮资明信片活动,力争在量上有新的突破。
——稳步发展金融业务:
1、坚定发展邮政储蓄业务的信心不动摇,继续开展邮储短程竞赛活动,抓业务旺季营销,掀起竞赛热潮,实现净增9000万。随时监控业务发展变动情况,掌握和分析余额波动原因,深入网点实施蹲点帮扶,全力以赴推动邮储增长。强化全员营销意识,把经营指标从企业转移到每个员工肩上,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把发展与营销积分结合起来,彻底改变大锅饭分配机制;邮储要发展,决不能采用守株待兔方式,而必须走出柜台,深入储户,才能赢得储户。
2、发挥新增邮储联网网点的作用。一是坚持上规模、调结构、增效益的发展策略,利用联网网点的优势,加大宣传,营造声势,让用户都知晓邮政储蓄的便利、快捷的优势;二是加大发卡力度,提高发卡质量,进一步提升定活比例,促使邮储强劲增长;三是加强新增联网网点资金和风险控制的管理,切实做好资金调拨工作,严格控制备付金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严格备付金1.8%以内。
3、及时兑现和调整激励政策,任务完成好的单位要及时总结经验、兑现奖励,任务完成差的单位要认真剖析原因,寻找新对策,采取新举措,不能吃大锅饭,未完成任务的扣发生产将作为发展人的奖励。充分发挥网点、临柜人员、营销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千方百计促进邮储余额增长。
4、注重储蓄业务宣传。要严格按照省、市局要求,张贴宣传海报、书写墙体广告、悬挂横幅等,不断扩大邮储在农村的影响力,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确保余额增长。
5、注重电子汇兑及其新业务营销方式,在稳定大客户的同时,开发集团用户,扩大市场占有率;做好2小时汇款、实时汇款、回执卡、西联汇款等业务的宣传解释工作。
6、加强邮政代理保险宣传力度,借“邮保通”系统上线的契机向用户大力宣传,提高邮政代理保险知名度。要严格按照市局要求,必须确保“邮保通”全部上机运作,出单率达100%。通过邮政柜台出单,增加企业收益;积极加强与人寿、泰康、太平洋等保险公司的联系,搞好营销策划和业务、营销人员培训工作;开展形式多样营销竞赛活动,落实奖励办法,确保全年保费目标的完成。
——加快物流业务发展近年来,国家、省市局对邮政物流工作十分重视,提出了:邮政要发展必须不断创新,寻找新的增长点,而抢抓机遇发展现代物流业务是邮政传统产业的战略转移,是邮政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使邮政继续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长远战略选择,对于新时期邮政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我们要加强紧迫感,转变观念,抢抓机遇,加快实施,努力把邮政物流发展成为骨干和龙头业务。
1、开拓思路,整合资源。坚持以项目带渠道的原则,形成多层次、多批次的干线分销运输网络格局。在城区,大力发展邮政有经验、有优势、有能力、投入少、效益好的同城配送业务,把物流与社区服务、城市投递、大客户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利用农村支局、代办点的有利优势,形成配送加分销的物流业务服务平台。把农村邮政代办点发展成为农资销售点,把农村支局发展成为农资配送中心,将农药、农肥和种子的配送业务作为邮物流工作的重点。
2、加强沟通,扩大宣传。积极创造有利于物流分销业务发展的外部环境。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在支局、邮政所设点召开为代办人员农资产品推介会,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农技知识和营销技巧,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和接受邮政农资分销配送渠道的服务以及所经营的农资产品特性。广泛宣传邮政开办分销业务的优势、意义、效果,力求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3、强化管理,完善服务。坚持维系邮政物流分销业务的市场信誉,以求保证质量、规范运作、降低风险。在服务上狠下工夫,从抓服务开始,以服务取胜,以服务打造品牌,服务一个客户,就要让一个客户满意。
——健康发展集邮业务:今年下半年是邮品开发、使用的高峰,所以要抓住机遇,寻找新的增长点是集邮业务的突破口。我们要精心策划,认真做好 2005年重大题材邮票的发行和经营。积极稳妥开发邮品,促进集邮业务的发展。开发集邮精品,选择特色的题材,挖掘丰富资源,充分利用重大节日、重大纪念活动,重大文艺等开发制作系列邮品。注重研究市场,紧紧抓住商机,借“机”做文章,拓宽集邮市场,为集邮业务收入创造新的财源。下一步将由局领导挂帅,项目小组成员牵头,重点针对形象册和个性化邮票的邮品开发,市场部负责收集信息,制定方案。企业形象年册开发完成1300册以上,个性化邮票开发完成7000版以上。二是要认真做好2006年新邮预订工作,为明年发展打下基础。——积极发展报刊发行业务: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发行是邮政的传统业务和品牌业务,要提高全员对发行业务的认识,做大发行规模,提高报刊业务的市场占有率。
2、扩大宣传,改善服务。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信息载体,做好2006报刊大收订的宣传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改善服务,一是搞好收订服务,二是加快报刊传递时限的管理,三是提高投递服务质量,通过优质的事前、事中、事后服务,赢得用户。
3、制定措施,灵活营销。用好用活省、市局酬金政策,充分利用行业优势,采取集订分送、代收代投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共同做好行业报刊的收订工作;制定细致周到的营销服务措施,加强对中高档居民社区和物管部门、校园等重点单位的市场开发力度;强化措施,抓好教育、教辅类报刊的收订工作,其中教育、教辅类报刊应作为发展校园订户和个人订户的主要品种;突出抓好非邮发畅销报刊的收订工作;精心组织,努力启动科技和卫生保健类报刊的收订工作;向农村订户推荐与农村政策、农业产业相关的实用型报刊和文化生活类、科普知识类报刊,引导农民自费订阅报刊,着力开发和培育农村报刊市场;做好买断包销报刊的发行工作,买断包销是一项指令性计划,必须无条件全面完成。一要突出抓好2006年报刊大收订工作,尤其是当报刊的收订。提前着手研究收订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制定报刊大收订实施方案,落实分工,根据实际情况,提前下达报刊计划任务,组织人员积极与各大单位联系,上门揽收,要切实履行“天天都是收订日”的服务承诺,充分方便客户订阅。二要重点发展城市报刊订阅市场,大力拓展自费订阅市场,重点瞄准企业、机关、学校、社区等目标市场,开展个性化服务,上门服务,提升服务水平。三要积极拓展图书、教辅类书刊发行市场,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实现图书和教材发行的新突破;四是要做好精品畅销非邮发报刊工作,抢占市场占有率;五是要按照省对报刊零售亭管理的总体要求,落实报刊亭的升级改造,做到规范化管理,提升和拓展报刊亭服务功能,提高零售网点的经济效益。——大力发展代理类业务:做大代办电信类业务,做好代办电信IP公话和代收话费业务,开发“电信邮资明信片电话卡”业务,配合省、市局落实好“汇款短信通知”、“特快短信通知”等邮政信息类业务的开办和发展;进一步做大代售体彩、代收油费等业务的规模;代征国税业务要利用小规模企业纳税人的申报工作交由邮政营业窗口代理之际,把代收税费工作做大做强:一是要认真做好单证的管理,建立空白税票请领登记簿,并进行逐笔登记;二是做好资金的管理,建立日报表制度,逐日分税种作帐;三是加强服务工作,在正常情况下,每笔税款收取不得超过4分钟。要改变过去工作中存在的服务态度差、管理不到位、不落实现象。启动代征地税、代收烟草、代收电费、收代电视收视费等业务。
三、坚持强化管理重实效,提高邮政经济运行质量
1、加强邮储资金安全管理。及时组织修订、完善储蓄管理的内控制度,并下发给储蓄从业人员执行,做到有章可循;积极加强对储蓄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金融法规、理论及业务技能的教育、教育,促使储蓄从业者在执行内控制度上更加严格、规范,以适应邮政储蓄业务发展和改革的需要。
2、进一步完善内部稽核机构,落实内控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的检查、督促工作,加大对机构和人员问责和处罚力度。逐步建立优良内控环境,努力提高金融管理能力和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能力。结合“案件防范年”活动开展,组织邮储管理部门抓好辖内邮储机构、人员对各项同控规章制度的学习、检查、落实,切实做好案件防范工作,确保无案件、事故发生,促进依法合规经营,促进业务健康稳步发展。
3、加强“人、财、物”的管理:加强人员管理,以人为本,发挥人的潜力、特长和优点,激励人的智慧,发挥人的主动性、创造性:一是管理者所起的作用,分别是76%,职工25%;二是对员工和委代办的人性化管理;加强财务管理,严格遵守各项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严格收入的稽核,堵塞收入漏洞,提高收入质量,挤干收入中的水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加强物质管理,特别是对用品用具的管理,不能花不该花的钱绝对不用,杜绝浪费现象,把企业当自己的家,人人爱护,人人节约。
4、提高员工素质,营造“学习型”企业氛围。为适应发展的需要,上半年开展的培训活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下半年还将开展员工业余教育、业务技术练功、业务培训、工作经验交流、读书自学等活动,将邮政知识和实际操作考试相结合,使员工的整体素质有进一步的提高,并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促使员工成才,促进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5、加强安全生产,防止事故案件发生。一是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防范设施,健全规章制度,重点加强以资金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邮件收寄、枪支弹药安全为工作重点,着力抓好安全制度的贯彻落实,机构职责的落实,预防措施的落实、检查和隐患整改的落实,并做好安全预案的制订和演练,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和案件的发生。做好汛期和高温期间的通信工作,确保万无一失。二是要严格机构签退制度,下班关机要养成习惯,就像关门一样离开;三是加强密码管理,严格制度规定,要有规定,不能讲方便自我为理由。
四、坚持改善服务树品牌,树立邮政服务新形象
1、巩固“提高服务质量,让用户满意”专项活动成果,在继续抓好“四杜绝”、“一遏制”、打击“两低一跨”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贯彻“十五条禁令”,注重思想教育,落实规章制度。
2、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对质量管理、岗位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真正实现“一杜绝、二严禁、三减少、四达标”的目标。
3、提高服务质量,强化员工窗口和对外服务标准化的要求,树立“主动服务”、“上门服务”意识;严格上班时间着装,穿标志服、佩带工号牌;使用文明规范用语、耐心为用户解答疑问,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办理业务及时准确,努力做到让用户满意。
【市物价局2005年工作总结及2005年初步工作打算】推荐阅读:
物价局XX年工作总结和XX年工作思路07-24
物价局2009上半年机关效能年工作总结10-25
市物价局重点工作班子述职报告09-28
市物价局规范执法情况汇报07-22
物价局的工作总结09-29
物价局个人工作总结11-23
区物价局工作职责10-04
物价局上半年党建工作总结09-25
物价局教育收费公示制工作总结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