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精选8篇)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及其故事情节大意。
2.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特点和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3.认识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没落,理解贾宝玉追求个性自由反封建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训练学生通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
2.掌握《红楼梦》人物语言含蓄美的特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品读揭示人物性格的语言,得到一种感性认识。
2.情境教学法与比较教学法。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语设计:今天,我们书接上回,继续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读过很多遍红楼梦,最感动我的内容到底是什么?闲暇之余,我写了一首小诗,也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请看大屏幕:(配曲)
一座大观园,凋零了一段未了的凄美情缘:
枉自凝眉,一个是花容渐瘦岂堪怜;
徒劳牵挂,一个是少年多情却成空。
潇湘馆内,竹泪点点,芙蓉的余香已成为痴情人的梦魇;
怡红院里,寂寞声声,无从的相思早化为难言的情衷。
红尘的羁绊无奈束缚着前尘的因果;
心灵的默契只能轮回成永世的风流。
于是一部红楼梦,成就了一个不朽的千古传奇:
三生石畔,一曲爱情悲歌,演绎几许缠绵,几多追企;
金陵曲中,十二红颜风姿,描画千红聚散,万艳无依。
焚香月下,无数风冷霜逼,见证几番珠沉,几番玉碎;
悼红轩中,十载血泪酸辛,创造多少绝妙,多少神奇。
如今,红楼梦虽断,金陵曲犹存:
万代繁华镜里,木石前盟已相忘成怀金悼玉的往事;
古今同一梦中,世间儿女却沉醉成旷世奇缘的情痴。
教师:是的,《红楼梦》中,最动人心魄的还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中国文学史,还没有一部作品能把爱情的悲剧写得像《红》那样富有激动人心的力量,也没有一部作品能象它那样把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提示得那样全面,深刻。不仅如此,曹雪芹还以他高超的艺术手法,将这段生死爱情描写得生动诱人,耐人寻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林黛玉,步入贾府,相会宝玉,在宝黛的情感世界中去感受《红楼梦》的艺术魅力吧。
二、阅读鉴赏人物形象
师:请同学们把书打开,找到宝黛初会的部分,速读课文,然后依据课文内容回答老师的问题。
师:在林黛玉进贾府前,他们是否见过面?她了解到的贾宝玉是什么形象?黛玉最初认为宝玉是怎样一个人?听了王夫人的话,黛玉又是怎样想的?(可摘取书上词语回答)
明确:未面见,只耳闻。王夫人称——混世魔王贾敏称——顽劣异常等
教师在此处追问:王夫人为什么这么说自己的儿子?
宝玉:从侧面写出宝玉与世俗不合。
师:在王夫人和林黛玉母亲的眼里,贾宝玉的一切行为都与封建正统思想格格不相容的,他是封建阶级的一个叛逆,更是一个受到贬斥的人物。但由于他受到贾母的宠爱,在贾府居于无人敢管的地位,所以成了一个特殊人物。(学生从课文中找材料并回答。)
学生发言:最初的黛玉认为他表哥性情极好,此所谓不写黛玉眼中之宝玉,却先写黛玉心中早有一宝玉矣!可以看出黛玉对宝玉的关注。
听了王夫人的话,黛玉有了这样的心理活动“这个宝玉不知是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看出林黛玉也是一个好奇之人。这就为她看好她的表哥打下了情感的基础。(注:教师发问“懵懂”一词为何意,不明事理,难道这么大了,还不懂事,暗点宝玉之不合世俗。)
师:林黛玉与贾宝玉见面以后,她的心理有何变化,她对贾宝玉的印象是什么?
提示:1.这时的林黛玉有一个心理由原来的疑惑变为惊讶“何等眼熟到如此!”
2.真是见过吗?没有见过而说见过,似曾相识,自然徒增亲切之感!
3.黛玉眼中的宝玉到底是什么样子?找出课文中描写贾宝玉相貌的语句,并朗读。(概括贾宝玉的外貌特点:眉清目秀,英俊多情。)
4.林黛玉是怎样评价贾宝玉的相貌的?最是极好
师:(追问)面对如此一个英俊多情的翩翩佳公子,揣度一下黛玉的心态。
“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这几个字,正是十分准确地写出了林黛玉心中对贾宝玉的默默情怀。
师:贾宝玉与林黛玉见面以后,他对林黛玉的印象如何?在黛玉面前是怎么表现的?
先请几名同学给录像分角色配音朗读,再现一下贾宝玉初见林黛玉的情景。
1.宝玉眼中的黛玉又是什么样呢?(朗读外貌描写,归纳特点美貌聪慧,多情多病)
(可浅析:文章中,贾宝玉用病如西子来评价林,可见是情人眼里出西施。)
2.贾宝玉用一个词语给了自己眼中的黛玉一个总的评价,这个词是:与众各别。充分看出他对黛玉的欣赏。
(突出点明了黛玉的眉尖若蹙,四个字预伏下了黛的结局,长愁何能却病,怯弱安得永年。)
3.贾宝玉在黛玉面前又是如何表现的?能看出他的什么心理?
明确:这是文中最为精彩的一段文字。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上,贾宝玉为了向林黛玉表示友好,他极尽表演之能事。他强调“见过、面善”,问书送字,分明看出他对黛玉的亲近和关切。
他问玉甚至还摔玉,摔玉一场是构成这一回的高潮。下面我们来看看“宝玉摔玉”。
师:宝玉摔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摔玉一回能表现出什么?
提示:由于黛玉的“与众各别”的美引起的。
明确:在宝玉看来,这“通灵宝玉”连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自然要摔。摔玉写出黛玉的美。
但为了这样一个貌如天仙的妹妹,贾宝玉甚至摔了他所谓的命根子,可见对林黛玉喜之深,爱之切,情感已有了进一步发展,又写出了宝玉的痴。
“玉”是天命的象征,摔玉表现他对天命的反抗,对世俗的反抗,对世俗的鄙弃,对礼教的蔑视。写出了宝玉的叛逆。
根据幻灯明确: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宝黛相会的必然结果是心有灵犀,一见如故。
教师追问:结合以上的分析谈谈,宝黛初会中,能表现二人的一些什么样的性格?(可以结合一惊、一笑;摔玉、肖像描写等来分析)
明确:
黛玉:谨慎多虑听得多,说得少,想得细;
超凡拔俗外貌具有脉脉之情,袅娜之态,欲说还休的柔媚,娇羞,聪明灵慧的谈吐,都体现出其才情女子的超尘拔俗的空灵感,她的美,不仅美在外貌,更在精神气质书卷气、灵秀气、孤傲气。
宝玉:叛逆不羁摔玉一场突出表现;率真免俗娇纵惯了,顽劣异常,直言不讳,即使贾母说他“又是胡说”,他毫不在乎,仍然说下去。
在看黛玉时,只看到黛玉的灵性之美,看不到衣裙装饰。
教师小结:在宝黛初会中,作者借助宝黛二人彼此看彼此来写对方,又借彼此看彼此的心态来写各自,完成了对宝黛二人性格的塑造,又顺利完成了情感初会这一主题材。这正是宝黛初会一场第一个高妙所在:作者在构思时将叙述人和叙述视角不断转换,手法独特,叙述巧妙。实际上,在节选的这一回中描写人物,都用了这个手法。前文,作者叙述人和叙述视角在黛玉与众人之间频繁地转移:写黛玉,叙述视角散见于众人;写众人,叙述视角又集中于黛玉。概括地说,就是:一人看众人,写出了众人,也写出了一个;众人看一人,写出了一人,也写出了众人。相互交叉,两两对立,构成了一种叙述的立体网状结构,写得有声有色,精妙绝伦。
师:当然,作者写宝黛初会的高妙之处绝不只这一处,下面我们来讨论两个小问题,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品味出宝黛初会中更多的魅力所在。请看大屏幕。
讨论:
1.为什么要写宝黛初见时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2.从两个人性情的角度分析,他们的爱情能取得成功吗?
提示:
(1)在选文中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宝黛初见时那种似曾相识之感。为什么要这样写?
——感情上为默契,为后来两人爱情的发展张本。
——照应木石前盟,增添神秘的浪漫主义色彩。
——心有灵犀的心灵感应,只追求一种精神的契合,为宝黛爱情创造一个纯真的艺术境界。
(2)从上文中,至少有三方面可以看出两个青春少年的两颗跳动的心就要碰到一起了,一是形象上,一个美貌多情,一个英俊多怀,他们彼此是相容的;
二是情感上,心有灵犀,一见如入,他们是彼此是相容的;
三是见解上,不受封建传统束缚,不合世俗,他们是相容的。
总之他们有着发自内心的真情,这是他们两情相悦的基础。
但是这种真情,在他们之间能不能走到一起呢?有没有可能遇到更大的波折呢?
从他们二人的性格上可以看出他们的情感不可能是完全心心相应的。
教师引导:
林黛玉听得多,听得细。想得多,想得细。行动小心,谨慎。过于多虑,自尊心太强。(对他人不会太关心)
在初会时,宝黛虽然感情相通,想法相似,但表现却不一样,黛玉见宝玉是一“惊”,而宝玉见黛玉是一“笑”,一存于中,一发于外。这不同的表现来源于他们不同的地位所产生的不同心理。黛玉是听惯了别人对宝玉的评论:惫懒、懵懂、顽劣……可是今日一见并非如此,自然“便吃一大惊”;再说黛玉初到贾府步步都要留心,所以虽然一“惊”,但只是“心下想”,不敢轻易说出口来。而宝玉则不同,在贾府中他是娇纵惯了的,所以直言不讳,即使贾母说他“又是胡说”,他毫不在乎,仍然说下去。
贾宝玉过于顽劣,独立不羁。(对他人也不会太真心)(当然还有其他原因社会原因。)
所以他们的爱情一定会遇到更大的波折。
正是由于二人之间欲合而又分,欲分而又合,分与合之间,这种若即若离的情感描写,加了小说的无穷魅力。而这一点也是《红楼梦》的成功之处。
教师小结:
1.手法高超:
2.视角独特,叙述巧妙;
3.境界唯美:作者在描写两人的爱情时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唯美的境界;
4.心灵感应,神秘浪漫;(照应前缘,心灵感应,神秘而又浪漫)
5.若即若离,曲折诱人;(二人之间,欲合而又分,欲分而又合,分分合合,若即若离,这种情感描写,增加了小说无穷的魅力。)
6.精神契合,情感纯真。(两人的感情不受封建传统和世俗观念的束缚,单纯追求一种精神的契合,使这段感情不带尘滓,纯真脱俗,让人深为之感动和触动)
(后四点可由学生总结)
结束语:这就是红楼梦,它博大而精深,仅仅宝黛初会一场,就让我们感受到如此多的艺术魅力,却意犹未尽。有人曾说,说到曹雪芹,谁都知其人,但谁也不知其为何人?
说到《红楼梦》,谁都说它好,但谁也说不清它有何好!
……
《红楼梦》充满未知,充满发现的空间,充满阅读的魅力!
这次盛老师执教的是《林黛玉进贾府》, 课文尽管是节选, 但篇幅长、人物多、头绪繁, 教学内容如何选择, 课堂问题如何设计, 考验着老师的智慧。盛老师匠心独运, 偏从学生不乐意读的环境描写入手, 去培养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 着实艺高心巧。课堂设置了四个主问题, 引导学生透过林黛玉的那双俊眼, 看到了贾府是钟鸣鼎食之府、诗书簪缨之族, 更为深刻的是, 盛老师在引领学生初识贾府之后, 抛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曹雪芹会让林黛玉带我们一起走进贾府, 有什么讲究?能否换成其他人?请同学们自由讨论, 然后发表见解。对这个问题的提出, 大会主持人、市教科所王恒俭副所长评价说:“这个问题, 我是想不出来的!”是的, 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问题设计, 确实令人叫绝。下面, 我就从这个问题及课堂师生的活动来谈谈我对盛老师的课的思考。
一.精巧的问题设计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之间的重要桥梁。一个精巧的问题的提出, 往往能一石激起千重浪, 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质疑、交流, 反思、完善, 从而实现新知识、新感悟、新方法的生成, 达到教学的目的。一个精巧的问题, 往往具有思维的坡度和广度, 能诱发学生读书兴趣, 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这个问题就具有上述特征。
所谓“思维的坡度”, 指学生通过积极深入的读书、思考, 经老师的适当点拨提示, 能比较圆满地解决问题。这个问题不可高不可攀, 让学生望“题”长叹;不可肤浅之极, 让学生不假思索;要切近学生“最近发展区”, 让学生“跳一跳, 摘桃子”, 在解决问题中读书, 在读书中解决问题, 从而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课堂实践看, 盛老师设计的这一问题恰好体现了这一点。
所谓“思维的广度”, 指问题的解决需要比较广泛地阅读课文, 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思考, 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简单地说, 这个解决问题所带起的阅读面要尽可能大, 思维的开放性要尽可能强。本问题的解决, 几乎需要学生梳理全文内容, 才能提炼出以黛玉的视角来写, 涉及到人物的性格、学识、身份三个方面的原因。
愚以为, 以“亏他想得出来”来褒扬盛老师, 实不为过。
二.完美的点拨艺术
新课堂中教师的首要地位主要是在对学生引领过程中体现的。教师提出精巧的问题, 引导学生读书、感悟, 是引领;在学生思路阻塞之时, 巧妙地指方向、搭桥梁, 也是引领。这里的指方向、搭桥梁, 即是点拨。巧妙的点拨, 要“点”在恰当之时, 学生百思不解, 教师轻巧一点, 学生茅塞顿开, 感受到了柳暗花明的学习之乐;“拨”, 要善于补充材料, 善于矫正思维方法, 以丰厚思考的知识基础, 扶正思考的方向, 使学生产生“原来如此”的愉悦感。
如, 在处理这个问题时, 相当部分学生感觉茫然, 盛老师做了几番点拨:“文首哪一句与林黛玉看贾府有关?”“刘姥姥曾三次进贾家, 她能感受到贾府的如此环境、氛围吗?”“贾雨村也曾去过贾府, 为什么不以他的眼光来写?”三次点拨, 为学生思考问题搭桥铺路, 使学生思维不断深入, 进而理解了是林黛玉特殊的性格、特殊的学识、特殊的身份, 使她具有了特殊的眼光, 从而使读者透过她的俊眼来认识贾府, 进而使学生领悟到曹雪芹用笔之妙。可见, 学生探究性学习中, 教师的首席地位决不可缺失。
三.深厚的文化底蕴
盛老师的机敏的点拨、精要的评价, 令人叹为观止。大气、智慧, 是我对盛老师的最直观的感受。他的大气、智慧, 来自于他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课后, 与观摩老师进行互动交流时, 盛老师介绍了他的经验———成功缘自读书和写作。《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已经很少有人读了, 可盛老师却不满足大学时读过的底子,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再通读全文;每周几千字的写作, 已经成为习惯。正是这辛勤的付出和不懈的追求, 成就了盛老师的深厚的功底。
课堂上, 随时能看到盛老师的神采:有精妙的点拨, “刘姥姥进贾府, 是从贾家厨房进去的”;“刘姥姥只能说出‘老刘, 老刘, 食量大如牛’的粗俗语言, 她看得懂荣禧堂吗?”有精当的点评, “我给你浓缩一下:特殊身份……”
惟有饱读诗书, 才能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惟有底蕴深厚, 才能驾轻就熟意气风发。
四.强烈的“导读”意识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 是开拓学生视野,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涵养学生人文情怀的重要途径。可是大多数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 早把这一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抛到脑后了, 即使选修历史学科的学生为了对付高考, 也只读读压缩饼干式的文学缩略本了 (江苏高考方案规定, 选修物理学科的考生不考名著阅读) 。盛老师这一节课的最重要的教学目的就是激发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因此上课伊始, 盛老师就了解学生 (江苏省新海高中高一学生) 读该小说的情况, 向学生介绍自己读该小说的心得。在这个问题的探究中, 我们看到盛老师恰当地引述《红楼梦》的相关情节, 刘姥姥、贾雨村、贾宝玉、薛宝钗, 信手拈来, 如话家常, 在学生头脑中织起了一张张《红楼梦》的故事网, 唤醒了学生的阅读欲望。“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语) 盛老师可谓深谙教学艺术之真谛。
更需提及的是, 在总结这个问题时 (也即本课结语) , 盛老师慨然诵到:“如此精妙的小说你能不爱读吗?记得苏轼写西湖有这样的诗句‘西湖天下景, 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 谁能识其全。’《红楼梦》比西湖更波澜壮阔, 更烟波浩淼, 更需要静下心来阅读, 让我们静静地走进《红楼梦》, 感受她的无穷魅力吧!”充满激情的语言向学生发出了“邀请”, 学生怎能不心动并行动?一节课能激发出学生阅读文学的兴趣, 功莫大焉!
[关键词]案例;教学过程;分析
一、案例背景
《林黛玉进贾府》是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学习了《红楼梦》的相关文化常识和主要人物及人物关系,第二节课分析了课文的环境描写,理清了课文的故事情节。小说三要素为人物情节和环境,故第三课时设立的教学重点是分析课文的主要人物,具体为分析王熙凤和贾宝玉的人物刻画,并掌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综合公开课的要求、课文学习重点、学生个性特点以及课时安排等情况,课堂主要采取了“小组汇报”和“角色扮演”两种教学方法。
二、案例描述
1.小组汇报。
课前,教师建立班级qq群,把全班同学分为两个讨论小组,分别预习王熙凤和贾宝玉。虽然在一年级的学习基础上,二年级的同学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职校的学生相对来说,整体学习能力和自觉性还是不够。所以课前教师要做比较详细的预习辅导工作。1.明确两个人物的具体分析角度。比如分析王熙凤时,请小组分别从“人物出场” “外貌描写” “贾母戏谑” “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五个方面去分析;分析贾宝玉,则分别从侧面描写、外貌描写、两首《西江月》、语言描写和“摔玉”五个方面去分析。2. 确立每个角度的负责人。如全班共33个同学,每个小组分15个人,每个方面分3个人,在3个人中明确一个负责人,筛选并整理3个人的意见,这样就避免了课堂发言的相互推脱。3.明确每个角度的具体预习环节和步骤:各自找出文章中相关语段文字,并熟读;各自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并摘抄主要观点;小组讨论交流查阅结果,形成统一意见,准备课堂发言。另外,建立讨论小组的时候,教师应参与到每个小组中,了解点拨学生的讨论情况。
2.角色扮演。
课堂中“角色扮演”的角色是王熙凤、贾宝玉和林黛玉。没有任何的服装道具,仅仅是请三位同学分别以王熙凤、贾宝玉和林黛玉的身份坐在 “嘉宾席”上。
“王熙凤组”分别按顺序从五个角度汇报对王熙凤人物的分析理解后,本组内、“贾宝玉组”和教师会提出疑问或异议,进一步讨论。在此基础上,请角色中的王熙凤从本人的角度评价同学们的分析意见,可以赞成,可以不赞成。从而丰富对人物的理解,也可增添课堂的趣味性。同样“王熙凤组”也如此。这样,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对人物的分析理解,也给课堂添加了活力。
若课堂内来不及具体分析林黛玉,教师可把对林黛玉的分析设置为课后作业,请学生在课堂对王熙凤和贾宝玉分析的基础上,自己独立完成对林黛玉人物的刻画理解。在课堂尾端,还可请角色中的“林黛玉”简单发言。首先,给大家介绍了“木石前盟”的故事。然后,借“林黛玉”之口,提醒学生课后完成分析的时候,关注相关的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等。
3.课堂流程。
①教师在上课铃响前播放1987年版的《枉凝眉》,通过音乐画面顿时营造出了浓郁的“红楼”氛围,继而教师介绍课堂内容的安排。②“王熙凤组”的组长整体介绍本组的分析步骤,五小组井然有序地汇报对王熙凤出场方式、外貌描写、贾母戏谑、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五个方面的分析意见。组内、组外同学进一步补充观点或者提出异议。最后角色中的王熙凤从本人的角度评价同学们的意见,并提出新的见解。其他小组也是如此。③角色中的林黛玉,向大家介绍“木石前盟”的故事,可以第一口吻对同学们课后分析的林黛玉进行评价、点拨。④教师总体点评同学们的汇报,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4.案例反思。
整个课堂,同学们的汇报情况不仅是让笔者满意,而且远远超乎笔者的预料之外,对人物的评价分析准确全面简练,在课堂上几乎没有什么要补充纠正的。有这种高效的原因应该是:
①宣传了很久,是一节公开展示课,大家都很重视。所以,跟体育活动一样,“热身运动”不能少。②预习辅导内容细致,条理清晰,责任明确。“热身”之后,学生会充满兴趣和热情地去迎接任务,这时候,如果步骤、环节、方向以及各自职责都清楚明了,课堂教学必然高效。③角色反窜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语文课不经意间,就尝试了流行的时空转换,古今穿越,就像会了红楼明星。对于这样的语文课,学生一定很喜欢。④课堂多媒体的使用,营造了活跃的教学氛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多媒体的使用不在于多,更在于精准。课前《枉凝眉》视频的播放,如一个时空转换机,拉近了学生和视频里的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距离。
三、教学反思
1.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课堂教师一定要合理进行教学设计,确保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切勿不能“一言堂”,教师讲述得再精彩,没有学生的参与和互动,终不能成为精彩的课堂。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被重视,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课堂中去,课堂才会精彩。当然,除了调动积极性激发兴趣外,教师还要做好明确有效的引导、井然有序的规划和万无一失的弥补准备,做好一切“主导”工作。这样一节课才会比较完满。
2.语文课的活动安排应恰到好处。有些教师为了力求课堂生动活泼,使语文课堂越来越热闹,又演又唱;有的公开课甚至直接不在教室上,到学校礼堂去,服装道具,活生生把语文课上成了表演课。学生的确也很感兴趣,很认真,但下课之后,他们则更讨厌日常的语文课了,因为相比之下更觉得日常的语文课枯燥寡味。所以,语文课上的活动实在不宜过多,不能喧宾夺主。本节课的三个人物的扮演,没有任何服装道具,仅仅让他们坐在“嘉宾”的位置上,给他们分别写了一个席卡,席卡上写着王熙凤、林黛玉和贾宝玉。事实上,这已经达到了调动积极性、激发兴趣的效果,更多的留给学生的是想象的空间和用心体会的余地,这也正是语文所特有的韵味。设想,倘若课堂没有这个环节,那就是一节司空见惯的小组汇报课,课堂会失去很多光彩和灵性。
3.从更多角度去理解人物形象,理解会更深刻更全面。《红楼梦》需要读者仔细品尝,对其中人物的理解,怎么研究都不为过,从教师的角度去理解,以学生的身份去理解,都不同,要参照当下各名家的说法。教师还可假设王熙凤、林黛玉和贾宝玉他们穿越时空来到我们身边,他们又怎样评说自己在《林黛玉进贾府》中的表现呢?其实这也是深化知识的举措,同时也让学生拓展想象力,思考、揣摩,从而更理解课文和文章里的人物。
4.信息化的使用画龙点睛。当下,信息化已经无所不在地充斥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包括语文课堂。语文与信息化相遇之后,必须要冷静理智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方能相得益彰。如果语文遇上信息化后,如临大敌,结果只能闭关自守。但如果语文遇上信息化后,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股脑把各种视频图片动画装进语文课堂,那么语文课也会失去本我真我。当语文遇上信息化,语文一定要保留自我本色,并巧借各种信息化手段的长处,为语文增色添彩,一定要坚守语文自身是本质,信息化只是辅助手段的原则。比如,在《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在课前借助了《枉凝眉》来营造氛围,在王熙凤出场贾宝玉出场段,并没有播放视频,让学生从文章的字字句句间去咀嚼品味人物的内涵。如此既不失语文本色,信息化手段使用恰到好处,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体验,注重感受,品味语言,鉴赏细节。一起感受经典文学名著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研究《红楼梦》的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由此而形成一种感悟,这是教学追求的宗旨。通过教学活动,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的人。
【教学设计思路】
许多学生对《红楼梦》已有一定的了解,有不少同学看过电影或电视剧,但作为语言文学读本,《红楼梦》的博大精深大多数同学感受肤浅;课文又是节选章节,要深入文本,有一定的困难;不少学生读小说偏好情节,忽视语言魅力;鉴赏文学作品还缺乏必要的经验。我在教学中大胆取舍教学内容,课文虽长,但写得生动流畅,内容容易明白,所以我改变“惯性”教法。教学活动重点放在了“活动体验”这一环结,突出对林黛玉这一中心人物的把握,从而再去让学生课后自己分析其他几个人物,领悟小说语言的言外之意,欣赏含蓄之美,初步感知作家的风格和艺术的魅力。
所以要做好以下几点:
1、做好预习工作,从整体上了解《红楼梦》,从而把握课文与全书之间的联系,为学习节选部分打好基础。
2、明确学习重点,提示解读办法。集中一个鉴赏点,提出过程要求,避免泛泛而谈。
3、学生鉴赏遇到困难时,老师作好一个示范,破除文学鉴赏的神秘感,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
4、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前提下注重体验式学习方式。
【研读目标】
1、分析林黛玉的人物形象;
2、了解小说刻画人物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
【研读重点】从分析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
【研读难点】准确地把握黛玉的性格特点。
【教具与器材】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红楼梦》序曲)
①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②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③花谢花飞霜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
你知道这是谁的诗句吗?
学生回答后师板书课题:
世外仙姝阆苑奇葩
林黛玉
二、检查预习(课前布置学生写写“你之黛玉”)
学生把他们阅读的体验课前用文字表达出来,选择一些投影并让其读出来,大家一起赏析,师作适当的点评。
三、问题切入,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红楼梦》之黛玉。
(一)、黛玉之外貌
找出文本中他人眼中的黛玉形象并作分析。
1、众人眼中的黛玉: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众人看黛玉)
只作初步勾画。众人关心的是黛玉的身体,注意点是体质的病弱和不足。
2、王熙凤眼中的黛玉:插入王熙凤出场影视片段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熙凤看黛玉)
描写进了一层,突出黛玉容貌的标致和气派的不凡。凤姐见多识广,见过世面,“真有这样标致人物,出自凤口,黛玉丰姿可知,宜作史笔看”(脂砚斋批语)王熙凤的话点明了黛玉的风流态度和言谈举止的不俗。(黛玉的气质不凡)
同时她的话说得那么中听,得体,投合了贾母的心意,说得老太太十分受用。(熙凤玲珑剔透、善于讨好)怎一个“辣”字了得王熙凤
3、宝玉眼中的黛玉:
“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I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黛玉之身世----前世:(木石前缘)
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仙草一株。时有赤霞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受天地精华,遂脱去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离于离恨天外,只因尚未报灌溉之德,故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积,趁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
警幻问及灌溉之情,绛珠仙子便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下世为人,但我把一生的眼泪还给他,也偿还得过他。”……
(宝玉看黛玉)
经过两处铺垫,第三处借宝玉之眼浓墨重彩地描写黛玉。五个对偶句抓住林黛玉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工笔细描,细致地表现了黛玉无与伦比的姿容、神韵和风采,绘出了一幅精美的风流俊逸的病美人图。这一形象只有宝玉的眼睛能看出来,其他任何人都是无法发现的。
三处描写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态风度,写意和工笔两种手法交替使用,既有朦胧的美感,又有清晰的美感。
(二)黛玉之美:
美在外表出水芙蓉、病若西施、姣花照水、弱柳扶风
美在气质通身的气派、超凡脱俗
美在多才
①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②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③花谢花飞霜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
(三)、黛玉之性格
林黛玉是在母亲去世后来到外婆家的,虽然贾母十分疼爱,她却总有寄人篱下之感,所以,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你是如何理解画线句子的?请从课文中找出林黛玉的言行说明这一点。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1、拜贾母
2、见凤姐
3、见大舅
4、三让座位
5、改习惯
6、答《四书》(细节描写)
性格:细心谨慎多虑敏感自尊(寄人篱下)
黛玉之身世----今世:
林黛玉母亲去世后“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在外祖母一再致意下,才去都中投奔外家,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姐妹”。
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表现了一个美貌多情、体弱多病、心态复杂、知书达理、有教养、为人处处小心谨慎的少女形象。
(四)、黛玉之命运(启示和感悟)
学生根据文本推测林黛玉的命运走向,然后展示以下内容:
四、拓展延伸
网友之黛玉
林黛玉的娇美姿容是迷人的。然而,使她动人心魄、更具艺术魅力的,则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林黛玉首先是个内慧外秀的女性,她“心较比干多一窍”。她的蒙师贾雨村说,他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凡女子相同。”因其母名贾敏,“他读书凡‘敏’字他皆念作‘密’字,写字遇着‘敏’字亦减一二笔。”她到贾府时,尚在孩提,却牢记母亲生前的嘱咐:“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她总是眼看心想,暗暗审视;然其言行举止,却又那样彬彬有礼,适份合度。
江枫渐老
黛玉吃亏就吃在做人太认真,什么都想开点,脸皮再厚点,那么可以活得好得多。
林黛玉之灭,灭于她的性格,其做人还是失败的,能留下的就是那些如同她性格一样飘忽不定,又堪称绝唱的诗歌文稿。
最终她有没有成仙倒不知道,只是林黛玉的性格还是不值得提倡。
一点点哭闹,可以让男人觉得有情调,过分哭闹,必然让人厌烦。
西山之水
林黛玉给人的印象一般是病怏怏的,性格有点似云似烟,捉摸不定,本来三月艳阳天,不知道怎么地就会寒冬雪飘飘,属于易变且气量短小的人。如果说林黛玉之死是少了爱情而死,倒不如说是被自己气死的。但值得称道的是,也许是她这样的性格,才成就了她的诗才。林黛玉的诗可谓风格独特,清透飘逸,空灵入幻,让人始料不及。她的命运如她写的诗一样,起起浮浮,贯穿始终。
槛内人
专家之黛玉
补不完离恨天,所余之石岂非离恨石乎。而绛珠之泪偏不因离恨而落,为惜其石而落。可见惜其石必惜其人,其人不自惜,而知己能不千方百计为之惜乎?所以绛珠之泪至死不干,万苦不怨。所谓“求仁得仁又何怨”,悲夫!
脂砚斋评语
才华飘逸之人,多有多愁善感之习惯,不可过分说林黛玉不好,人生是两面性的,终有失败的地方,也有成功之处。功过不能相抵,才会成就一个林妹妹的活灵活现。永恒的潇湘妃子,永恒的诗句。
胡适之
美而不美 善而不善
一边是天然的、性灵的、一己的、洁癖的,一边是文化的、修养的、人际的、随俗的;或此或彼,偏此偏彼,时此时彼,顾此顾彼或顾此失彼,谁能完全逃出这二者的笼罩与撕扯呢?它们是作者对于人、对于女性、对于可爱可敬高贵美丽的少女的统一而又矛盾分裂的感受与思考,是作者的人性观、女性观、爱情观的精彩绝伦而且淋漓尽致的外化、体现。
《王蒙活说红楼梦》
此时播放
枉凝眉(唱宝玉黛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磋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四、课堂小结
我之黛玉
你的出现,红楼中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你的归去,大观园荒寂如冢。你浅笑倩兮,夜莺掠过水面,荷叶上清圆的露珠碎玉般滑落湖面;你娥眉微锁,泪珠儿流进时间的河里,前世的柔情化作滔滔的江水。青春的容颜桃花般地零落成泥;泪眼看花花易落,泪干春尽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寂寞帘栊空月痕。悠悠红楼也只有你美得让人由衷地心疼和爱怜。
【反思录】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最成功的是获得了不少鉴赏文学作品的经验,感受到从语言入手,从细节入手,引入体验学习方式,找到了解读文学作品的途径,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但是,由于我在教学过程中未能注意到每一个学生,致使有一部分学生成了一个旁观者,显然在教学策划和教学过程的调控中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这节课还留下了很多遗憾。此外,对人物形象的鉴赏还存在概念化倾向,未能很好地保护学生的个性。这需要今后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改进!
附《林黛玉进贾府》(简案)
《林黛玉进贾府》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课文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通过一个未进过贾府的少女林黛玉的眼光,对贾府的环境和主要人物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了必要的交代。这一节中人物的出场,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曹雪芹用变化多端的手法,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本课教学可以此为例子,引导学生结合自身阅读积累,体会我国古典小说在艺术风格和描写手法上的一些特点,从而使课内阅读课外化,课外阅读课内化。
二、教学过程描述
第一课时,我先调查学生对《红楼梦》的了解情况,然后简要介绍了《红楼梦》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关系、贾府各院落的位置和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图,搭建阅读赏析的平台。之后通过阅读文本,让学生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第二课时研读人物性格的塑造,学习人物描写方法。我先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黛玉外貌的语句,并提示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众人眼里的黛玉。2、王熙凤眼里的黛玉。3、贾宝玉眼里的黛玉。学生通过阅读,较快的筛选出正确的信息。随后引导学生找出文中表现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的句子,并理解她为什么这样要求自己,由此完成对林黛玉人物形象的赏析。
接着赏析贾宝玉这个人物形象,我设计了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
1、对宝玉这个人物,作者先侧面描写,后正面描写,在人物出场前,作者是怎样侧面描写宝玉的?这些描写使人对宝玉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印象?
2、人物出场后,作者又怎样从正面描写宝玉的?即:在黛玉眼中呈现的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宝玉?这种矛盾说明了什么?
3、分析体会《西江月》二词,这是站在什么立场上以什么样的口吻来品评宝玉的?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寓褒于贬,正文反作的方式?
4、这种先侧面铺垫,后正面描写的出场方式对塑造人物起到什么作用?
这样,层层深入,由现象到本质,使学生既充分认识宝玉反封建的叛逆性格,了解《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又发自内心地赞叹曹雪芹的大手笔。
通过阅读,学生了解了我国古代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以及通过这几个方面对人物形象进行赏析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我把另一个主要人物王熙凤交给学生自主赏析,分组点评。学生思维非常活跃,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有明显提高。
课堂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以兴趣阅读交流为主的活动,在第三课时完成。课前布置学生分组选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中国古典名著,进一步体会我国古典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侧重肖像描写),课堂上展现自己的研究成果。
我先用投影示例:
(《儒林外史》对范进的描写)……周学道坐在堂上,见那些童生纷纷进来,也有小的,也有老的,仪表端正的,獐头鼠目的,衣冠齐楚的,蓝缕破烂的。落后点进一个童生来,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上戴一顶破毡帽。广东虽是地气温暖,这时已是十二月上旬,那童生还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接了卷子下去归号。周学道看在心里,封门进去。出来放头牌的时节,坐在上面,只见那穿麻布的童生上来交卷。那衣服因是朽烂了,在号里又扯破了几块。周学道看看自己身上,绯袍金带,何等辉煌!因翻一翻点名册,问那童生道:“你就是范进?”……
稍作点评后让学生展示阅读成果,举例如下:
(《三国演义》对张飞的描写)……随后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三国演义》对关羽的描写)……众皆失色。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
(《水浒传》对吴用的描写)……众士兵见雷横赢刘唐不得,却待都要一齐上并他,只见侧首篱门开处,一个人掣两条铜链,叫道:“你两个好汉且不要斗。我看了时,权且歇一歇。我有话说。”便把铜链就中一隔。两个都收住了朴刀。
跳出圈子外来,立了脚,看那人时,似秀才打扮,戴一顶桶子样抹眉梁头巾,穿一领皂沿边麻布宽衫,腰系一条茶褐銮带,下面丝鞋净袜,生得眉目清秀,面白须长。这人乃是智多星吴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祖贯本乡人氏……
(《水浒传》对鲁达的描写)……史进看他时,是个军官模样。怎生结束?但见:头裹芝麻罗万字顶头巾,脑后两个太原府纽丝金环,上穿一领鹦哥绿纻丝战袍,腰系一条文武双股鸦青绦,足穿一双鹰爪皮四缝干黄靴。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腮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通过阅读实践,学生对中国古典小说在角色创造时往往通过一个(或一些)人物的眼睛去看另一个人物的“动”的肖像描写手法有了进一步认识,更好地达到了本课鉴赏目的。
三、反思与讨论
1、把课文当作学习语文的例子。要通过课堂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须把课文当作“例子”。我将《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鉴赏人物形象和语言,学习透过人物言行认识其内心世界和思想性格的方法。并希望通过该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态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为实现此目标,我通过学情调查、相关知识介绍等手段,为学生搭建了阅读赏析的平台。目标实现后,再通过学生兴趣阅读交流,由课文宕开,使学生在课外对古典小说的阅读课内化,让学生在课内对《红楼梦》的阅读在课外有了拓展。这样,学生对中国古典小说多注意让人物在生动的情节发展中和人物彼此的关系中去展示自己的的性格这一手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好的达到了本课的鉴赏目的。用李镇西老师的话来说,一节课上完了,一课书教完了,不是就可以画上句号了,而应在学生心中留下破折号和更多的问号。
2、让语言成为品味形象的中介。以往的教学,多用电视剧《红楼梦》中的人物剧照或电视剧片段来吸引学生的眼球、调节课堂气氛。但这样做容易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片中人物的外在形象上,从而忽略了对名著语言的品味鉴赏。为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课教学,我力求不用一张图片,一段电视剧,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的间接性,通过对欣赏方法的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尽可能地贴近文字,走进文字,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从而领略文字所蕴涵的丰富内容,感受文学大师运用文字的高超技艺,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利用教材中有限的名著片断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教学设想:
以《红楼梦》歌曲(王立平作曲)的欣赏作为贯穿文学欣赏的红线,以曲调的风格来体会其悲剧性。
课时安排:
一课时(公开课)
教学流程:
一、由《红楼梦序曲》交代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
二、读课文宝黛相会,参译木石前盟(关于贾宝玉的性格暂且按下不提)。
三、如此一对有情人该成眷属吧,而结果却是枉凝眉(欣赏词曲《枉凝眉》)。
四、为什么会如此呢?要从贾宝玉的叛逆性格谈起。(分析归纳课文中侧面、正面及《西江月》二词展示的宝玉性格。)林黛玉支持贾宝玉,薛宝钗规劝贾宝玉,于是悲剧就产生了。
五、且悲剧是那样的深沉与惊心动魄,欣赏词曲《葬花吟》。
六、悲剧还不仅仅是木石前盟成镜花水月,金玉良缘也是美中不足(欣赏词《终身误》)。于是共同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板书:
附歌词:
1、红楼梦引子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都只为风月情浓。
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
试遣愚衷。
因此上,
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2、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
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
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3、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
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扌不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4、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
到底意难平。
5、咏熙凤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6、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
整部《红楼梦》鸿篇巨制, 情节曲折, 尤其是其中的众多人物形象, 更是形色各异, 个性鲜明, 栩栩如生, 令人叹奇。而贾宝玉和林黛玉则是作者似贬实褒、烘云托月、竭尽描写之能事, 倾情塑造的最成功的典型代表。纵观全书, 宝黛性格具有许多共同点, 而这些共同点又恰恰正是他们身上最闪光的人性亮点。
他们洁身自好, 决不趋炎附势。在贾府的关系网中, 拥有一个个皇亲国戚、重臣名士组成的庞大群体。可宝玉并不想攀附, 反最怕父亲让他见客, 常借故溜走, 寻机去祭金钏、会琪官、探晴雯, 专心去做一些别人认为无聊而他又认为是重情有义的事。宝玉处事, 无论富家弟子还是贫贱出身, 无论一等豪奴还是下等小婢, 他都同样看待, 不媚俗也不凌弱。
黛玉则更是自然纯真, 不会刻意作秀, 使得元妃看好宝钗定下金玉良缘。她也断不会像宝钗那样, 在金钏跳井后无一丝悯惜只“忙向王夫人处来道安慰”, 说金钏并非是赌气投井, 可能是憨顽失足, 纵然真是生气而死“也不过是个糊涂人, 也不为可惜”。宝钗只用三言两语就让正为辱骂并打了金钏耳光而内疚的王夫人轻松解脱了。曹雪芹也正是用这种钗黛反衬, 多次以宝钗的这种卑劣虚伪, 显现出黛玉的洁身自好的。
他们真诚直率, 决不两面三刀。宝玉的真诚直率在宝黛初会时就让人一览无余。他一见黛玉便脱口而出:“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又说“虽然未曾见过她, 然我看着面善, 心里就算是旧相识, 今日只作远别重逢, 亦未为不可”。上来就给黛玉起了个“颦颦”的字。再往下就是摔他那自小不离身的玉, 说“什么罕物, 连人之高低不择, 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真乃憨态真诚可掬!类似例事繁多, 可谓举手投足皆可明见。
看黛玉的真诚不造饰更是出奇。她可是无论对主对仆, 都是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做, 喜形于色, 恼形于色, 一切心绪皆形于色。虽说她聪颖剔透, 但又绝不学宝钗样圆滑处事、人见人爱博众人赞赏。更不像熙凤般巧舌如簧、心思深细去讨权贵欢心。以至于枉落下为人刻薄的评语, 反遭人暗算被人嫉恨。
他们出身富贵, 决不骄奢淫逸。妙玉要扔掉刘姥姥用过的成窑茶杯, 宝玉善解人意地想让刘姥姥拿回家去换几两银子, 就对妙玉说:“那茶杯虽然脏了, 白撂了岂不可惜?依我说, 不如就给那贫婆子罢, 他卖了也可以度日。”身为豪门公子, 竟能如此体恤别人, 不挥霍浪费, 委实可贵!我们看到, 他的身边可是美女如云、俊男无数, 而他却又只是像对待艺术品那样地去欣赏、去爱慕、去守护, 不欺凌、不淫乱, 心中只存黛玉这一个知己。“恐黛玉饭后贪眠, 一时存了食, 或夜间走了困”, 伤了身体。见她伤心就“打叠起千百样的款语温言来劝慰”。关注着她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而黛玉也是极为珍视这一生命中的知己, “痴迷的, 枉送了性命。”
书中写宝黛们这些方面的笔墨繁多, 在此难以详述, 只略作简要梳理。可以说, 就是宝黛们的这些人性亮点, 才使他们能在那个大家族中惺惺相惜、互为知己, 也就由此演绎出了一段令人叹惋的旷世奇恋, 成为千古绝唱。
在西方一些小说中,对于人物,往往先列一个名单;对于环境,往往集中笔力作一详细介绍,有的甚至以相当长的篇幅静态描述某一建筑物甚至建筑物中一根柱子一把椅子,对于这样的叙述方式,很多读者没有耐心,往往跳过不读。《红楼梦》的写法与这类小说迥然不同。《红楼梦》集中国古典文学之大成,是中国古典小说叙事的典范,它对于人物、事件、环境的描写和介绍非常巧妙。《红楼梦》不把人物、事件、时间、地点这些要素独立于人物性格和小说情节之外,而总是把它们生动有趣地编织进故事情节之中。
《红楼梦》前五回属于“功能性叙事”,交代小说之人物、环境、事件起因乃至三生因缘。但小说从第三回开始与前两回不同:前两回是象征性的楔子、概述性的导入,而第三回则是小说主体故事的正式开始。中学课文的选文从“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开始,在这个句子旁边,甲成本有个旁批,道:“这方是正文起头处。此后笔墨,与前两回不同。”有何不同呢?同是介绍府第概况,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是概括而相对客观的介绍,虽然用了冷子兴和贾雨村对话的形式,不至于太乏味,但是,毕竟不同于第三回在林黛玉的行动中,以情节演进的方式进行介绍,第三回的介绍自然要远比第二回生动细致,真切有趣。冷子兴并未进入小说主体故事之中,是个纯粹的旁观者,他的介绍相当于南戏中的“副末开场”,而林黛玉是小说之主角,作者随着她的行动介绍贾府,既描写了小说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生活场景,又表现了林黛玉的性格命运形成和发展的生活土壤,小说情节正式展开。这是第三回不同于前两回的笔墨,也是《红楼梦》不同于很多小说的独特之处。
《林黛玉进贾府》一段采用的是第三人称叙事。第三人称叙事可分为直接叙事和间接叙事。直接叙事是叙述者全知全能的客观叙事——联系小说前两回可知,在《林黛玉进贾府》中就是石头在叙述林黛玉进贾府的故事,即所谓的“石头记”。间接叙事是借故事中的人物来叙事,在《林黛玉进贾府》中,石头的叙事视角锁定了一个人物作为焦点,这就是作为女主人公之一的林黛玉,主要借林黛玉之眼叙述她进入贾府的所见所闻。但是,《红楼梦》的叙事非常自然,使人读来不觉得设置了特别的叙事视角。作者没有为了维持叙事视角的统一而牵强叙事,变换视角在他似乎是很自然的事。因此,《林黛玉进贾府》一段,直接叙事和间接叙事相结合,而且间接叙事中也并没有限制众人的眼光,在以林黛玉之眼叙事的同时,作者常常自然地转换视角,利用众人的眼光或某—人物如王熙凤、贾宝玉的眼光叙事,多种视角相结合,视角转换灵活自如,天衣无缝o《红楼梦》的叙事传统,长期以来是中国小说叙事的典范。这就是中国古典小说叙事的优长。
《林黛玉进贾府》一段的间接叙事,借林黛玉陌生的眼睛打量贾府的府第排场、大家风范。对于间接叙事的笔法,我国古典小说理论虽无此概念,但小说评点中早有认识,《红楼梦》早期版本中的批点都曾明确揭示。如黛玉见到荣国府大门时,蒙古王府本旁批:“以下写荣国府第,总借黛玉一双俊眼中传来。”如邢夫人说带外甥女过去拜见贾赦时,蒙古王府本旁批:“以黛玉之来去候安之便,便将荣宁二府的气派描写尽矣。”
随着林黛玉的拜见,贾母、邢夫人、王夫人、三春、王熙凤、宝玉,以及众多丫鬟婆子媳妇,以女眷为主的贾府人物逐一登场,而贾赦、贾政、贾琏等男子也附带作了介绍。这样介绍人物的方式巧妙自然。如贾母出场:“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甲成本眉批:“书中正文之人,却如此写出,却是天生地设章法,不见一丝勉强。”《红楼梦》就是以这种自然而然的方式介绍主要人物,在亲切琐碎的日常生活场景中呈现人物,叙述故事。
而且,通过林黛玉陌生的眼睛限知叙事,显然能够创造阅读接受的陌生感和悬念感。比如王熙凤的出场,先闻其声,是从林黛玉的角度来写的。究竟来者是谁呢?读者和林黛玉一样“纳罕”与好奇。贾宝玉的出场则经过多次渲染和酝酿,才隆重登场,林黛玉的“心中疑惑”传递给读者特别的阅读期待。若以直接叙事之全知视角叙事,则未必能创造如此接受效果和阅读趣味。
二
《林黛玉进贾府》的直接叙事,焦点主要在林黛玉。一方面是林黛玉的行程和所见所闻,如“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自上了轿,进了城中”,“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等等。直接叙事叙述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同时也叙述林黛玉的所思,如:“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当然,直接叙事也叙述林黛玉的所言所行,如黛玉与长幼诸人的行礼,黛玉回答众人的问话,黛玉去拜见贾赦时站着听回话,到王夫人那里忖度座次礼节等等。
直接叙事本是全知全能的,但《红楼梦》叙事经常采用冰山一角似的不完整叙事,只呈现事件的某一部分,而故意遮蔽其他方面。这种叙事方式有时只是闲文,并无深刻内涵。比如王熙凤与王夫人的对话:“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前后并无对此话题的说明,甲戌本旁批说:“接闲文,是本意避繁也。”又批说:“却是日用家常实事。”这样的写法只是以闲文呈现贾府日常生活的情景,也是小说主体故事发生的生活场景。但有时的遮蔽却是有特定的叙事用意的。比如贾母问黛玉念何书,黛玉回答说“只刚念了《四书》”,后来宝玉问黛玉“可曾读书”,黛玉却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为何前后回答如此不同,全知全能的叙述者却并不点明,也无“黛玉心想”这样的心理活动描写。这样的叙事方式显然是有内涵的,惟其未加点明,才使得对黛玉话语的直接叙述耐人寻味。
《林黛玉进贾府》一段,直接叙事与间接叙事自然结合,叙事视角灵活转化,生动细致地观照林黛玉这一叙事焦点。小说通过三次定格,传神地表现了林黛玉的形貌气质。一是黛玉拜见过贾母坐定一段,是借众人之眼写黛玉,是黛玉的总体气质写照。有点类似绘画中的速写,不细致,但形貌的轮廓勾勒传神准确。二是借王熙凤的视角描写林黛玉,没有对林黛玉外貌的具体描摹,但强化了黛玉精神气质之美。甲成本眉批:“‘真有这样标致人物’出自凤口,黛玉丰姿可知。宜作史笔看。”三是从宝玉的眼中细写黛玉,借宝玉之眼描写黛玉的神态性情和
nlc202309011128
风度气质。
三
《林黛玉进贾府》的主要作用,是介绍贾府的府第排场和主要人物。这么一个功能性叙事的片段,为何选择林黛玉的俊眼作为主要视角呢?小说片段在小说结构中只是一个局部,但是,在《红楼梦》这样结构缜密的优秀小说中,牵一发而动全身,局部与全局密切相关。联系小说的上下文,可以看出选择林黛玉视角介绍贾府的原因至少有这么两个方面。
一是林黛玉的出身和性格。林黛玉出身尊贵,母亲是贾母史太君的女儿,父亲林如海是江苏盐政,《红楼梦》第二回说:“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因为只有出身尊贵,有贵族生活经验的人,才能看得懂贾府的府第设施、侯门礼节,才能面对贾府的豪奢和显赫不惊不诧,否则,林黛玉进贾府就和刘姥姥进贾府没有区别了。也正因为出身尊贵,如今投靠外祖母,要保持自己的身份尊严,她才格外矜持和自尊,因此才特别留心贾府的规矩礼节,步步小心,处处留神,如此才能通过她的眼睛细心敏锐地观察贾府。而且林黛玉作为贾府外戚,长大后第一次到贾府,以陌生的眼光看贾府,才会如此详细打量贾府,也才能给读者带来阅读时新奇的陌生感。这也就是蒙古王府本批语谓“非黛玉之眼,也不得如此细密周详”的深层意蕴。所以,小说第三回借黛玉进入贾府的机会介绍贾府建筑与人物,是非常巧妙合理的安排。
第二个原因在于林黛玉在小说中的重要地位。小说第一回明确说明此书“大旨谈情”。在这样的主题中,林黛玉无疑是第一女主角。
《林黛玉进贾府》的直接叙事主要聚焦于林黛玉,隆重安排林黛玉这个小小女孩的出场,转换视角多角度刻画黛玉形象,从这样的叙事方式我们可以断定:小说不仅是为了借黛玉陌生的眼睛介绍贾府,而且是为了表现黛玉自身的性格特点,表现林黛玉性格形成之所由。
就全部小说来看,林黛玉的主要性格特征是自尊和敏感。林黛玉自幼心机细致,多思善感,有其出身尊贵但身世孤单、身体怯弱的内因。但性格形成的外因则主要在于成长环境和生存空间,特别在于贵族豪门族大人多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
王熙凤伶牙俐齿的奉承,林黛玉遵从贾母安排对两位舅舅礼节性的拜访,贾赦委婉的回话,王夫人起居之处的座次,王夫人因为担心宝玉而作的嘱咐,所有这些,对于孤单怯弱而又年纪尚幼的黛玉来说,没有亲情的温馨,只有礼节的世故,拒人于千里之外——使黛玉身处热闹之中而孤独于千里之外。对于王夫人的叮嘱“黛玉——的都答应着”,蒙古王府本在这句话旁批日:“客居之苦,在有意无意中写来。”上文所述对于读什么书的不同回答,是个引人注目的细节,既点染黛玉的心机,又见出黛玉性格形成的直接压力,由于老太太对黛玉读《四书》显然不赞许,生硬的口吻刺激了黛玉的敏感,黛玉只好改口。
通过看贾府,林黛玉感受到豪门的奢侈尊贵和规矩礼节,同时也感受到这~大家子尊卑上下的人情世故。贾府人口众多,性格各异,亲疏远近,各具其形,这一庞大的人群就是林黛玉此后的生活圈。
相对于直接叙事的全知视角,间接叙事往往是限知的。限知视角的选择有着结构小说的深厚意味,并且,限知视角的意义必然包含对特定人物内心世界的开掘。《林黛玉进贾府》选择林黛玉的视角叙事,客观上必然通过林黛玉所见所闻表现此经历对她心灵的震荡。但中国古典小说很少集中笔力直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因此,人物由所见所闻引起的所思所感一般写得很含蓄,往往通过一些细节暗示,也就是说只写心理迹象,大概因为中国古典小说作家认为人物的内心世界是我们无法直接看见的,但我们能看见他的言语行动,也就是他心理迹象的外在表现,从而知道人物心理。这是中国古典小说创作心理中的求真原则。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林黛玉进贾府优秀课件07-14
林黛玉进贾府的教案11-26
高二语文林黛玉进贾府教案07-24
教学中的互联网参赛获奖作品《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11-02
林黛玉人物赏析10-12
我眼中的林黛玉高中作文06-10
关于林黛玉的作文600字07-27
我眼中的林黛玉小学作文10-04
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研究06-12
黛玉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