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2024-09-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文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精选4篇)

语文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篇1

教学目的:

1、了解“想象活动”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2、能够运用本文的理论进行诗歌鉴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阅读课文

思考:1、诗歌鉴赏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请你用文中五个字来概括一下。2、完成练习一和练习三。

三、研究课文

1、整体感知

思考:本文阐述的问题是什么?

明确:对诗歌的鉴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通过想象可以把握诗人的艺术构思,再现诗人创造的.诗歌形象。

思考:本文的思路怎样?

明确:(略)

思考:请你用五个字来概括一下想象活动。

明确:泡,找,进,猜,补。

2、完成练习一

3、完成练习三

四、扩展迁移

阅读下面的诗歌,运用课文的有关理论来回答问题: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1)第1句写了“桥”和“烟”,“桥”本是静止的,“烟”本是浮动的,但是用一“飞”字,便化动为静,请解释原因。

语文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篇2

关键词:阅读教学,创造思维,训练

一、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陆机在《文赋》中说:“观古今于须臾, 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 挫万物于笔端。”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中则说:“训之思也, 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 思接千载;悄焉动容, 视通万里;吟阅读咏之间, 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 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这都说明了想象与创造在阅读教学和写作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当前阅读教学困扰语文教师的问题有两个:一是作品分析模式, 每一篇课文都要围绕主题思想、人物性格、写作特点, 从头至尾分析一遍, 这种多年形成的固有模式, 积习甚深;久而久之, 学生也按这个套路去学语文, 教师讲得十分吃力, 学生学得索然无味, 大量宝贵的教学时间被无端地耗费掉, 学生对文章的感知、体验、感悟乃至与作者、与主人公等对话等被忽视了;二是学生没有真正认识和掌握好学习语文的规律和特点, 过于追求语文学科知识体系的完备, 错误地认为系统地掌握语文知识就能形成语文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方针, 尤其是忽视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开发, 应当引起中学语文教学的高度重视。

二、如何解决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阅读教学中为学生营造创新思维培养的氛围与条件

1.以人为本, 张扬学生个性。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而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就必须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就必须给学生自主活动、自由创造的条件, 就如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等人认为的那样:“只有在真诚、理解的师生关系中, 学生才敢于、勇于发表见解, 自由想象和创造, 从而热情的汲取知识, 发展能力, 形成人格。”而且, 语文教材是情感和思想的载体, 所以语文课又很注重感性和理性的训练, 要求学生情感的真正参与, 要求学生真切地以我口讲我心, 而这首先就需要一个轻松、民主、和谐、诚信的课堂范围。

2.整合课程资源, 构建开放课堂。

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提供贴近生活、灵活多样、为学生所关注的材料, 让他们有更广阔的空间发展自己的才能。

传统语文教育混淆了语文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三者的界限。这种理解把课程与教材、教案完全等同, 认为执行教案内容、完成教材内容就是语文教育的全部。其实, 书本之外的语文课程资源十分广泛,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这一切与语文教材合起来构成了完整的语文课程体系。基于这样的课程观, 我们就不会把读解文本教材当作课程的唯一任务, 教学的唯一对象;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 有关文本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情感、态度等才是课程的内容, 而阅读文本只是学习以上方面内容的途径之一。为此, 要具备一种开放的理念, 打破原来的照本宣科, 提倡“用教科书教”, 而不是“教教科书”, 这是教学中的基本任务。

3.转换师生角色, 培养自主创新精神。

转换师生角色是培养学生自主精神、创新能力的重要突破口。目前的阅读教学是:串讲串听, 串问串答;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课堂教学的双方发生严重错位。这种现状必须改变。一方面教师要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平等参与者, 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 使他们有足够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另一方面,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之路上“把机会留给学生, 把苦难留给自己”的陪伴者。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是课文的解说员, 而要把任何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的机会都留给学生, 将学生无法解决的“苦难”留给自己。

教学中, 教师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敢于对教材及教师的讲解提出异议, 大胆发表独立见解, 积极寻求其它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等。如通常我们进行小说分析, 都会着眼于人物性格, 这固然没错, 人物性格是我们理解人物、把握小说主题的重要方面, 但仅仅停留在人物性格、尤其是思想性格分析上, 似乎就显得简单了些, 也概念化了一些。深入一步, 走进人物心灵, 探寻人物的心灵历程, 得到的可能是比人物性格分析更鲜活也更宝贵的东西。因为, 文学就是人学, 人的心灵是最为复杂的。走进人物心灵, 才可能对人物性格有更准确的把握, 对小说主旨有更深切的体悟, 对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再如要重视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独特体验, 对于同一段内容, 不同生活经历、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 要“蹲下身来”充分尊重他们的见解与观点, 切不可强求统一。

一位老师指导学生朗读《夜宿山寺》, 一个学生把“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这句读得非常响亮高昂;另一个学生却读得低沉轻缓。当问及他们为什么这样读时, 他们都各执一词, 据理力争。前者说, 登上这样高的楼, 诗人心里一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自然会高声地吟诵诗句。后者说, 连高声说话都担心惊动了住在天上的仙人, 所以读的时候必须把声音压低, 这样才能把诗里的感情表达出来。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解, 一种从自身感受出发, 另一种则从诗的感情而言;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 但讲得都有道理, 这位教师都充分地给予肯定, 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

4.引导畅抒己见, 构建和谐课堂。

课堂不是教师展露才华的地方, 学生也不是坐“冷板凳”的看客。课堂不是平展着展开的, 不是教师讲几分钟学生学练几分钟的技术操作;而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文本与生活的对话, 课堂是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交叉地、立体地向前推进的。课堂上, 如果我们不能关注互动中生成的资源, 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学生能回答出问题, 如果我们不能切实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独立思考, 课堂教学将永远波澜不惊。只有做到以上几点, 才会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这是一位真心为他真心着想的引路的教师, 是学习之路上不可或缺的陪伴者。否则, 就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切断了学生自主探索的道路, 人为地拉开了学生和语文阅读课的距离。

在阅读教学中, 应尊重学生思维活跃、思想创新的权利, 让他们的心灵在语文课堂上飞翔。与其煞费苦心地“引导”学生找这个“关键词”, 寻那个“关键句”, 不如让学生各抒己见;宁肯让阅读课成为学生精神交流的论坛, 也不要让它成为教师传授阅读心得的讲座。尽管在课堂教学中, 受教学等因素的影响, 不可能使语文课成为纯文学课, 但可把阅读还原为生活的过程, 把阅读课堂还原为生活需要, 把阅读活动还原为生命活动, 为学生发展“打精神的底子”;通过引入生活事件, 设计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 营造逼真的阅读环境, 使学生在特定的阅读情境、角色、任务中展开阅读, 变狭小的课堂为广阔的交际场所, 使阅读不再是孤立绝缘的操作, 变成活生生反复经历体验的过程, 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提升其素养。

(二) 阅读教学中学生创造思维培养的训练与技巧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要求阅读教学从着重对课文内容的分解性讲析转化到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受上来。学生通过熟读以至背诵课文, 积累语言材料, 培养语感, 使优美的语言和文章本身的逻辑思维规律“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和思维, 从而提高自身的语言素质、语言能力、思维经验和审美情趣;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克服学习中的各种疑难问题的自主精神。

1.孕育高潮, 激励创新, 突破一点带动全文。

阅读课堂最易引起高潮, 或在动情处, 或在人物形象评价处, 或在情理交融处, 这些点蕴藏着无限的解读契机, 也能够使学生见仁见智。高明的教师能敏锐地发现并安排高潮, 尤其是对那些极具高潮之处, 教师在设计时可以做大文章,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这些凝聚点上激发学生思考, 消除学生的思维障碍, 成功实现师生思路的对接。

突破一点即要抓住要害的地方带动全文。譬如教《祝福》, 有的老师就从对祥林嫂称呼的三个相似的句子中来突破:第一句, “大家都叫她祥林嫂”;第二句, “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 第三句, “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 通过这三句对称呼的不同描写, 带动全文, 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女人的悲剧命运。这最能引起学生深思, 让学生充分展示创造思维和创造才能。

2.突破僵化的思维模式, 进行求异训练。

求异思维训练法。任何事物总有其两面性, 我们往往只重视其中一面, 忽视了另一面。如果我们突破僵化的思维模式, 从另一个角度、另一个方位、另一个侧面来考虑事物, 致力于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往往能独辟蹊径、发现新结果, 从而进入求异思维。

同样, 突破僵化的思维模式, 还可以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鉴赏苏轼的《题西林壁》可用此法。它是对事物各个侧面、不同层次的形象阐释。这种训练法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能够敏感地发现同一对象随着立足点不同鉴赏方法也随之不同。

3.展开想象的现代技巧。

想象是作者对自己心中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整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是阅读教学中也是写作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思维活动, “再造”就是想象的技巧之一。“再造”是根据一定的语言文字、图画、图样、符号等对事物的已有描绘, 这些描绘也许未直接感知过, 只是在头脑中想象为这种事物, 并把它描绘下来, 便成了从未见过的事物的形象。这样的想象要靠推测, 即根据已知想象未知, 要着眼于可能发生的事情。

教学中,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象或别出心裁的念头, 让学生知道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 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还要善于引导, 抓住阅读材料中最能“借题发挥”、“见仁见智”的地方做足文章。比如教学小说《孔乙己》, 可以让学生续写结尾;教学《祝福》, 鲁四老爷听说祥林嫂被婆家抢走以后愤愤地说:“可恶!然而……”“然而”什么呢?作者没有说, 可安排学生揣测, 同时可以让学生想象祥林嫂死去的情景;教《药》时可让学生改写夏瑜的故事, 把暗线写成明线, 而作者又未到过现场, 这主要靠推测来进行再造想象。

加强思维训练的想象技巧还有扩展、补充、接续、夸张、对比等。

4.创新思维的意境再现。

“意境再现”是一种常用的创造性鉴赏诗歌的方法。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在原作的基础之上进行再创造;或者借古人‘东风’, 来催开自己园中之花。这是一种在前人基础之上的创新, 是种‘站在巨人肩上’的创造, 是一种富有创意的‘取巧’, 体现出的正是一种可贵的创新的思维品质”。[1]

余秋雨就惯常使用“意境再现”法, 如《阳关三叠》中他这样写道: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对于这么一个阳关, 他的笔底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 而只是缠绵淡雅地写道:“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 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 微笑着举起了酒壶。再来一杯吧, 阳关之外, 就找不到可以这样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这杯酒, 友人一定是毫不推却, 一饮而尽的。

“这里, 余先生依据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一诗的意境, 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联想, 再现了豪迈放达的唐人风范和原作的诗情画意, 像影视中的特写镜头一样, 把豪放的饮酒场面一下子推到读者面前, 使读者如身临其境, 耳目为之一新, 也使文章显得意境高远, 耐人品读, 让人陶醉于其文化文学意蕴之中。”[2]

5.变阅读的过程为文本再创作过程。

语文教育名家刘建松老师开设的《流泪的滕王阁》公开课, 从“流泪的滕王阁”出发, 以它的流泪讲述了王勃的不幸:怀才不遇、仕途坎坷、英年早逝, 最后把悲剧归源于王勃对生命的态度与选择上, 从而得出一种与我们一般观念不同的人生哲理:选择的, 放弃不合适的, 学会选择是一种生命的成熟, 并用文中作者的话“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 偏爱一部分人;所有人, 生来属于不同的风景”来佐证。刘老师在课文的结尾, 联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明星, 牛群与施瓦亲格的鲜明对比, 使这篇文章多了一份生活的气息, 也让学生在喜闻乐见之时与时代和社会更贴近了一点, 这引起了听课教师的强烈共鸣。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一文本, 不同的老师给予学生的也总是不同的人生体悟。如果老师给学生带来的是充满思维冲击的震撼与教学方式的突变, 把学生的视野无限地拓展, 从而把他们从文学的范畴抵达生活的层面, 这必是个大胆创新的教学实践问题: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一个高度而又不落窠臼。”“我们的语文教学除了带给学生文化知识和审美感受外, 还应该给学生指向一种如何选择人生道路的方法。教育应该是使人幸福的事业。这种幸福是使他们懂得接近生活, 辨别生活, 评价生活, 驾驭生活。生活是棵长满可能的树, 文学又何尝不是, 谁又说得清, 对学生的将来有价值的是文学知识, 还是生活体悟?”[3]

6.读写结合, 培养学生创造力。

“语文教育人文性、实践性很强, 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多重功能的作用。”[4]《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读写结合, 重视积累、感悟,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读写口语交际活动中,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感受、体味、揣摩、把握, 培养良好的语感, 提高阅读与表达的能力。如阅读《宇宙里有些什么?》一文后, 再以《记我的一次宇宙航行———太空遐想》为题, 让学生进行大胆的创造想象, 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 必要的语文知识须掌握, 但要强主干、删繁枝、去烦琐、除重复。学习的内容应眉清目新;如果藤攀枝蔓, 胡子拉碴一大片, 学生就会被缠绕其中, 难以脱身, 学习的主动权也就不知不觉地受到抑制。

参考文献

[1]何贤寿.语文学习.具体厚质的语言怎么表述, 2005, 02.

[2]高天友.创新作文.一种富有文化底蕴和文学色彩的写作方法, 2004, 07.08.

[3]从文学走向生活——评刘建松老师的公开课《流泪的滕王阁》.新浪“文苑采撷”博客论文, 2007, 03.

语文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篇3

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人:窦红

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

师:请坐。上节课我们从谢冕老师的《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那里学了几种诗歌鉴赏也就是对诗歌进行艺术再创造的方法,还记得都是什么吗? 生:有“泡”,有“猜”。

师:是的。为什么要“泡”?

生:因为诗是诗人对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产物。生:因为诗人总是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把众多的内容蕴蓄到最典型而又最精约的形象中来。师:怎么“泡”? 生:所谓“泡”,就是要把精炼简约的诗歌形象还原为丰富多彩的原生状态,把诗里浓缩的东西再泡开,把其中的滋味泡出来。师:还有呢?

生:寻找并判断形象背后蕴含的情思。生:把读者自己的内心世界融进诗歌里去。师:又为什么要“猜“?

生:因为诗歌形象总是以一代

十、以少胜多,极简约,极概括,留给欣赏者的欣赏空间极广阔,诗本身的郁积太多,所以难免有时需要“猜”。师:怎么“猜”呢?

生: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去推测、去阐发。生:填补、连缀诗歌跳跃断续的地方。

师:那咱们这节课就来试试,看看大家的本事,看看大家举一反三的能力。

出示课件(以下例诗均同此):

一.读诗猜物——看看诗中描写吟咏的是什么事物或景物:

1.解落三秋叶,催开二月花。过江三尺浪,入竹万竿斜。生(稍一思索,几乎齐声):风。

师:对!大家真聪明。这正是唐代李峤的《咏风》。看下一首——

2.可闻不可见,能重复能轻。镜前飘落蕊,琴上响余声。生(议论片刻,一生举手):还是风。师:什么风?

生:好像——春风。师:何以见得?

生:飘落蕊,好像是吹落花的意思。师:对,就是春风。嘿嘿,不错,这是南朝梁何逊的《咏春风》。往下看——

3.不知谁抱镜,推在白云岑。万壑照成雪,梅花寒一林。生(思索,议论,小声推测):雪花?不对不对。月亮?月亮。师:嗯,的确是月亮。哪儿的月亮? 生:山里的月亮。

师:正是。这首诗题目《山月》,作者是清代的许遂。写的怎么样?

生:把月亮比喻成镜子,没啥新意。但后两句很有意境,侧写月光,非常美。师:好。接着往下看——

4.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叫明月送将来。生(交头接耳):雪花?

师:啊?雪花?是么?不贴边儿吧!

生:光?

师:差不多了,但还不是。生(恍然大悟):影子!师:什么影? 生:树影?

师:再猜。嗯——比树影还美的—— 生:好像是花影。

师:对了。这是苏轼的诗,题目就是《花影》。生:啊——可不是嘛!

师:有趣儿吧?不愧是大诗人,多么热爱生活啊。充满生活情趣儿。不过也有人说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说“瑶台”象征“高官显位”,“花影”喻趋炎附势、攀附权贵的“小人”——你信么?

生:也有点儿道理。不过那这首诗就不怎么美了。我还是喜欢把它当成是写景诗。师:好。再来一首——

5.拂拂生残晖,层层如裂绯。天风剪成片,疑作仙人衣。生(议论,交流):云? 师:再想想—— 生(兴奋):霞。师:什么霞? 生:晚霞。师:何以见得? 生:残晖嘛。

师:好。换首现代的。看—— 6.梦的朋友 / 幻想的姐妹 原是自己的影子 / 却老走在你的前面 像光一样无形 / 像风一样不安定 她和你之间 / 始终有距离 像窗外的飞鸟 / 像天上的流云

像河边的蝴蝶 / 既狡猾又美丽 你上去,她就飞 / 你不理她,她撵你 她永远陪伴你 / 一直到你终止呼吸 生:理想。生:追求。生:希望。

师:对,希望。题目就是《希望》,艾青的。

下面咱们品几首现当代的小咏物诗,悟一悟其中的感情和思想。7.《小花的信念》(顾城):在山石组成的路旁 / 浮起一片小花 她们用金黄的微笑 / 来回报石头的冷遇 她们相信 / 最后,石头也会发芽 / 也会粗糙的微笑 / 在阳光和树影间 / 露出善良的牙齿

——这是顾城14岁时的作品。请大家小声重读几遍。生(惊讶。小声重读)。师:谁先说一说你的感受和理解?比如说小花抱定的是怎样一种信念?石头又是怎样一种形象?

生1:小花的信念是用微笑来对待一切。石头代表冰冷、冷漠的人。生2:小花以德报怨。师:好!“以德报怨”这个词用得好。

生3:老师,小花是不是太天真、太单纯甚至是太软弱、太窝囊了?石头能发芽么?对冷漠冷酷甚至邪恶的人或事物能这么一厢情愿的微笑么?太基督徒了吧,打左脸把右边脸也伸过去?

(众大笑)

师:呵呵,好么,一下子用这么多形容词最高级。不过他的问题很有价值,谁能回答? 生4:总比以怨报怨、以暴制暴好吧?俗话说冤冤相报何时了嘛。生5:这只不过是诗人单纯美好的善良愿望而已,不可当真。师:不可当真吗?我很当真呢。生6:基督徒精神不好么?

生7: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特别需要微笑、善良、宽容、理解。

师:我非常赞成刚才这位同学的观点。人与人之间,太需要这种单纯和善良了。这正是这首诗的思想价值之所在。艺术上的价值呢?

生8:我觉得“粗糙的微笑”和“善良的牙齿”两句特好。师:好在哪儿?

生8:我也说不太好。只觉得人们平时一般不这么说,但顾城这么说了,却既很新鲜又很形象,而且对“石头”来说,非常贴切。师:怎么贴切法?

生8:嗯——石头表面一般都很粗糙,外形也一般都有棱角,像牙齿似的。师:诗人使用了什么辞格? 生9:移用吧? 师:还有呢? 生9:拟人。

师:对。其实“发芽”一说,也是辞格,只不过是拟物罢了。诗人究竟是诗人,总能创造性的使用语言,制造出新鲜的陌生感,陌生的熟悉感,乍一看不是那么回事,细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好,再来一首跳跃性较大的。8.《往事二三》(舒婷):一只打翻的酒盅 / 石路在月光下浮动 / 青草压倒的地方 / 遗落一枝映山红 桉树林旋转起来 / 繁星拼成了万花筒 / 生锈的铁锚上 / 眼睛倒映出晕眩的天空 以竖起的书本挡住烛光 / 手指轻轻衔在口中 / 在脆薄的寂静里 / 做半明半昧的梦 ——谁来给大家朗读一下? 生:我来读。

师:很好。很带感情。全体再默读一遍,好好体味一下。注意题目的提醒。(学生默读,体味)师:谁来解读一下。

生1:题目是《往事二三》,看来作者是在回忆。回忆的是什么事呢?我还没看太明白。师:是啊,回忆的什么事呢?你请坐,听听别人的。生2:“一只打翻的酒盅”,看来跟“喝酒”有关——是不是喝多了? 师:说下去。

生2:酒盅都打翻了嘛,肯定是喝多了。

师:嘿嘿,你真聪明,你找到了解读此诗的突破口。接下来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生3:啊,真的耶——喝多了,离开了,走在月光下的石路上,晃晃悠悠的——可不就觉得石路在晃动么? 师:接下来两句呢?

生4:是不是摔倒在路旁的草地上了?

师:对,完全正确。那“映山红”又该如何理解?

生4:抒情主人公仰倒在青草地上,小脸喝得红扑扑的——不就像是一枝映山红遗落在那儿了么?

师:太对了,大家接着说——

生5:哎呀,整个第二段不就是在写“天旋地转”的感觉吗? 师:就是嘛。不过第二段的后两句中“生锈的铁锚”怎么解释?

生6:指眼睛吧。人若是喝多了,眼神儿就不那么亮了,比较迟钝、散漫,不聚光了,可不就是生锈了。

师:用铁锚作喻还有没有别的意味? 生6:有沉重感,下坠感。

师:下坠感?(众笑)不准确吧?你是不是想说“堕落感”? 生6:对对对,堕落。师:堕落?重了吧?

生6:也许是诗人的自责吧?

师:嘿嘿,姑且先存此一说吧。回头看看,前两段回忆了怎样一件往事? 生7:醉酒事件。(众笑)

师:嗯。大概是诗人少年时的一次醉酒经历。至于为什么喝醉,只有诗人自己知道,属于个人隐私吧,不去管了。我们看最后一段吧。

生8:这段好像没写什么具体事件,只是在写“发呆”。

师:好,就叫“发呆”事件吧。是不是你们都有过这种时候?同处美丽的花季雨季,心里开始有了秘密,有了幻想,有了梦——于是常常不由自主的发呆,“手指轻轻衔在口中”——多么美丽的侧影啊?当然最好不要在语文课堂上发呆——那就不叫发呆了,叫走神儿或发楞„„(众笑)

师:同顾城的《小花的信念》相比,你更喜欢哪一首? 生9:这首,诗味足,更耐人寻味。

生10:我喜欢《小花的信念》的内容,喜欢《往事二三》的形式。师:好。我们继续——9.《青草》 伊甸

大地的思想,杂乱而茂盛 / 岁月的羊群咩咩走过

在青草愈来愈盛大的歌唱里 / 石头和皇帝渐渐枯萎

读一读,想一想——看看诗中的意象各自象征什么?也就是开始咱们说的:就是要把精炼简约的诗歌形象还原为丰富多彩的原生状态,把诗里浓缩的东西再泡开,把其中的滋味泡出来。寻找并判断形象背后蕴含的情思。把你自己的内心世界融进诗歌里去。

生1:青草——我认为——象征底层人民,象征民间的思想和智慧,还像来自民间的民主力量。师:很对。那“岁月的羊群”呢? 生2:好像是“历史”,或者说“社会”,“时代”也行。因为人民的思想滋养了历史,养育了时代或者说社会。

师:你说得太好了。理解得很深刻呀。那“石头”和“皇帝”象征什么?

生:专制的、保守的、腐朽的、落后的东西。人民的、民主的力量强大了,自然就把他们淹没了。

师:同学们已经理解到这种程度,我已经没什么好补充的了。我已经快“失业”了,你们太厉害了。咱们来点儿挑战性更强的吧?我日前在晚报上看到一则启事,说有位颇有文化品位的老板,在咱们望海寺附近面朝大海的山坡上新开了一家酒楼,他想好了一副对联,仅有八个字:“凭窗观海,把盏听潮”,似乎短了点。于是他悬赏征文,愿以每字千元的价格,求读者高人将对联延长到10个字,最好是14个字,这样挂出来更气派些。你们中有没有高人啊?先将它延长到10个字吧?

(学生们议论纷纷,跃跃欲试,气氛非常活跃,很多人低头沉思„„)生1:有了,老师,我对“凭窗观海去,把盏听潮来”—— 生2:不好不好,都到了酒店门前了,怎么还“观海去”呢? 生3:“凭窗观海景,把盏听潮声”怎么样? 生4:“潮声”好,“海景”还觉得别扭。师:“声”常常对应什么呀? 生5:(抢着说)声色!对,“凭窗观海色,把盏听潮声”——就是它了!钱归我了!生3:不行不行,至少有我一半儿。(众大笑)

师:别着急,看还能不能再延长点儿?再添俩字试试—— 生6:(沉思片刻)“凭窗观海色无限,把盏听潮声有时”。

生7:大海颜色有无数种么?潮声有时有有时无么?顶多有时大有时小而已。不好。生8:改成“凭窗观海色无尽,把盏听潮声有韵”吧,有韵味、有韵律的意思。生9:那平仄不对了,上下句都仄声,特别扭。还不如说“声有诗”呢,“诗歌”的“诗”。师:思路再开阔些。看看能不能在“色”和“声”的前面加点儿修饰性定语? 生10:“凭窗观海无限色,把盏听潮有情声”。师:怎么总在“有”“无”上打主意呢?换换角度。生11:“凭窗观海斑斓色,把盏听潮吞吐声” 生12:(摇头)唉呀,词性对不上嘛,“斑斓”形容词,根本不符合大海实际;“吞吐”是动词。太闷了。还不如用“涨落”更恰当呢。

师:嗯——“涨落”用得好,有气势。至于海的颜色么——你看咱们这页幻灯片的背景就是大海——当然以蓝色为主,就是日出日落时分,也谈不上“斑斓”嘛。不过可有阴天晴天之分。对不对?

生13: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凭窗观海阴晴色,把盏听潮涨落声”。哇噻,太棒了!老师,上哪儿领赏去?4000大圆啊!

师:嗯——真的不错。看看谁还有没有更好的? 生14:我这个好像不太好„„ 师:(鼓励)说出来试试看—— 生:“凭窗观海接天色,把盏听潮动地声”。众:哇,很有气魄嘛。

生15:——只是酒店老板未必乐意:这惊天动地的,人家还以为地震了呢?

师:存在这个问题么?“动地”俩字是生硬了点儿——那看看有没有更合适的字儿?

生16:有了!苏轼有“惊涛拍岸”的现成句子,我们何不化用一下呢?改成“凭窗观海接天色,把盏听潮拍岸声”。好不好? 师:确实不错。“凭窗观海阴晴色,把盏听潮涨落声”,“凭窗观海接天色,把盏听潮拍岸声”,——那么同学们,你要是这位老板,你打算要哪副呢? 生16:我要第二副,“接天色”,“拍岸声”,意境多开阔呀?多有气魄呀? 生17:我要第一副,“凭窗观海阴晴色,把盏听潮涨落声”——更有酒店情致,从容,雅致,不慌不忙,正符合文人雅士淡泊宁静、与世无争——嗯,还有,还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那种味道。——众掌声。

师:你说得真好!我也赞成你的意见。我想那位老板也会这么想的。我先代表他对大家的热情参与表示感谢,更对大家的聪明才智表示钦佩。至于奖金么„„嘿嘿,嘿嘿——对不起,这题是我虚构的!

生:啊?老师你太坏了!不行,你欠我们6000大洋!!请客吧,你。

语文教学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造性 篇4

------------------作者:武汉市新洲区实验中学 陈建华 来源: 上传时间:2004-08-03 19:10:52 点击:1300

语文教学要达到最佳效果,不能靠的死板的教学资源,也不能靠名家的教学经验,靠的是教学的艺术性,而语文教学艺术的生命力在于教师的创造性。

首先,这是由于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决定的。新课改促进基础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对我们广大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我们广大教师的角色能否适应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在由过去的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权威者转向平等者,这样使得我们教师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求我们广大教师之间更加紧密地合作,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而且还要更加广泛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面临这些挑战,我们教师怎么办,才能适应新的时代的须要呢?笔者认为:唯有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发挖新课程的潜力资源,才能最大限度地追求语文的艺术性,才能更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这是由语文教学本身的艺术性决定的。我们知道,任何艺术由是依赖于创造主体的生命激情、人格魁力并使用技巧来表现的,语文教学也具有艺术性,所以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除了追求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科学化以外,我们还要追求教学的个性化,要用动态的语言激活课程中的静态资源,让活化了的作者的生命气息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让飞杨着作者的灵性在教师艺术地引导下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真切地感觉作者的脉搏的跳动。这样就使得我们的教学真正在训练学生品味语言,运用语言,发展个性,培养人格,这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艺术性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因为如果我们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教学的程序化,教学方式的模式化,就会勿视学生的灵性,窒息教学资源的生命力,这样的教学怎么能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呢?

那么,我们教师怎么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最大限度追求教学的艺术性呢?

笔者认为:教学艺术性体现在驾驭整个课堂的教学进程中,将教师、教材、学生的智慧和创造意识生动地组织在一起。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能一味以地抄袭别人的备课,不能盲目要沿用别人的教学模式,他山之石难攻我教学之玉,我们只有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来制定独出心裁的教学方案,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所以,教学艺术的蓬勃的生命力在于教师创造性地驾驭整个教学进程。

首先,精心打造课堂结构的艺术性,使课堂教学程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并与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规律各谐共振,最大限度地发挥艺术的感染力。我们知道,任何事件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性,语文教学也是一样,因为它是件发生在教室里的、时间为45分钟的事件,所以它自然有它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一个完整性。我们的教学的艺术性,在于如何处理这几个环节。所以,针对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创造性地进行设计和演示。开讲激趣。如同电影的开篇,一开始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诱发学生与课文相应的感情,激起学生的兴趣,或渲染气氛、或直观道具、或风光导游、或描绘精彩场面、或让学生自述体验等等。让学生获得与课本情绪相似的感知,进入情景。这是一节课的开端。随后,我们教师围绕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精心选择能突破阅读能力的几个关键问题让学生反复感识课文,理清作者的思路,整体把握主旨,品味语言,弄清写作技法。教师在这个过程是要作为一个引导者和参于者牵引课堂思维流向,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励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对文本活化的再现或质疑,在对话、讨论和交流中完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教师此时要用自己的学识、智慧、人格魅力参于其中,或用微笑表示肯定,或以简洁的语言点拨启发,或用热情的表扬及时鼓励,或用委婉的疑问促进深入思考。这是充分展现教师个性和创造力的时候。这是一堂课的发展。语文课堂教学作为一门艺术,最重要的是给学生以审美的愉快,好的课堂效果是给学生创造高昂的美感体验,以便于学生在心灵豁然开朗之时,对课本有种入木三分的印象,产生久久难忘的情感。此时,教师应该抓住“动情点”进行尽情的渲染或是艺术的再加工,让课堂进行高潮。随后,教师不能让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停滞不前,而要进一步向课外沿伸,纵深拓展课堂的艺术效果,让学生有回味无穷的感受。

其次,语文教学的艺术性还体现在教师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化课堂语言。我们知道,课堂上声音传播信息的数量和速度是任何一种教学工具无法比拟的,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性,以提高学生感受文本的能力,增强学生运用语言的操作能力和灵活性,达到词能达意的功效。我们在教学整个过程中,不可能把教学中出现的每个问题都设计好了,在新课改的教学中,随时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时,我们教师就要运用灵活的语言,准确而有感情地表达有分寸的意思,让学生能兴趣盎然地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追求语言的意美、形美、音美。教师的口语要有情感性,让“情”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或娓娓道来,或慷慨激昂,或诗情画意,或幽默风趣„„。同时,我们还要注重教学的态势语言,因为它是我们教师的思想观点、知识储备、教学技巧、个人修养、心理素质综合表现,给学生是一种形象直观的感受,对教学效果具有决定作用。教师的创造力充分展现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教学的艺术性。

最后,语文教学的艺术性还体现在教师的独具匠心的板书上。我们常说,文章有“文眼”,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既然是个过程,是一种艺术,也有“课眼”之说,它要用最简明扼要的形态提炼出最大的教学容量和复杂教学思维流程,这是教师运用创造力以简驭繁的用武之地:或以凝炼的字、词概括内容,或以图析文,或多媒体形象再现精髓„„总之,新鲜活泼的板书设计会给学生视觉带来审美愉快的,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上一篇: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企业助学金管理办法下一篇:新能源汽车投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