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期德育处工作计划(精选7篇)
2013年春期德育处工作计划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为了全面提高我校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要求,在教育人、培养人上狠下功夫,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重庆市2011~2015年中小学德育工作规划》(渝教基〔2011〕25号)、《重庆市2012年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铜梁县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导意见》(铜教委发〔2011〕88号)和《铜梁县“中小学德育工作强化年”实施方案》(铜教委发〔2012〕52号),结合我校实际,特制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重点,以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基础,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学校工作中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把德育有机融入学校各学科教育教学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卫生防病教育,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积极推进以营造浓厚育人氛围为重点的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措施
百年树人,教育为本。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视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1.建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张晓辉为组长,杨事傧为副组长,张权荣、余太平、刘开华、左朝东、杨春梅、杨伟、舒小华为成员,各班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协作配合,共同完成本计划的实施。
2.建立德育教育基地。本学以乡敬老院、乡老协、邱少云烈士纪念馆为德育教育基地,分班、分期到敬老院、老协开展尊老献爱心活动。组织优秀少先队员、班队干部到烈士馆参观,对学生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3.在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很好地深透德育教育。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德育骨干教师队伍是关键。首先,在进一步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大力改进对教师德育业务培训的基础上,把学校德育骨干人员的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并从时间、经费等方面保证他们享有比其他教师更多的培训机会,在此基础上,重点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要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责任感强的教师承担班主任工作,逐步完善和改进班主任工作的评估标准和考核办法。在教学过程中,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倡导“情景教学”、“活动教学”等学习方式,努力让学生在接触社会、亲近自然、体验生活中获得知识,增长才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
4.继续深入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根据新的《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要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争创“行为规范示范班”和争做“日常行为规范达标生”、“日常行为规范示范生”活动为载体,加强班级管理,经常性地进行班容班貌检查,将小学生日常规范教育抓细、抓严、抓实,努力达到的日常行为规范的“五无”、“五有”要求,(即地上无痰迹纸屑、墙上无污痕、桌面无刻画、门窗无破损、卫生无死角;课堂有纪律、课间有秩序、言行有礼貌、心中有他人、后进生有进步),各年级、各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着重对学生进行以文明礼仪为重点的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在教育和训练的过程中要坚持高标准、低起点、多层次、严要求、重训练的原则。通过严格的训练,努力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外化为行为,内化为素质,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要进一步强化管理中的学生主体意识和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及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管理、评价,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5.结合主题班会、队日活动、纪念活动等各种途径,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实施“生态德育”。
(1)、积极实施“生态德育”工程。一以“坚持人与社会共同进步”为教育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全面开展理想教育、爱国主义
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和禁毒教育等;二以“坚持人与人一起成长”为教育主题,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切实开展公德教育、孝敬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爱心教育、诚信教育;三以“坚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教育主题,以环保教育为核心,积极开展热爱自然教育、爱护动物教育、学校文化传统教育和审美教育。各班级应根据学生特点选定主题,精心设计活动方案,扎实有效地开展好主题综合实践活动。
(2)、围绕节日庆典开展活动。
各中队以寒假生活为背景谈谈在假日里的收获,并让队员确立新学期的新打算。可结合国际劳动妇女节、母亲节等进行孝敬感恩教育;学雷锋纪念日举行“雷锋精神伴我行”学雷锋活动,引导队员体验友善、学会关爱;结合清明时节、建党节,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时机。引导队员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把伟大民族精神转化为具体的人物形象、历史事件和能够身体力行的小事,具体化为爱家乡、爱集体、爱公物、爱父母、爱老师、爱伙伴的情感和行动。结合“植树节”、“世界卫生日”、“世界地球日”、“爱鸟周”等节日,引导美化环境、保护环境;以认识自然界、增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能力为主旨,以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为核心,开展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活动。结合儿童节开展庆六一系列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安全教育,利用安全教育周、安全教育月重点开“六个一”系列活动,让队员从小懂得自我保护,珍爱生命。
6.进一步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化工程。良好的校内外环境
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一是取缔校内小卖部和非经营的摊点,使校园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摇篮。二是按照上级相关部门的要求,开展好校园周边环境的集中整治行动,重点点清除校园周边的网吧、书摊、电子游戏室和带有赌博性质的场所,三是努力创造条件,尽可能地做到学校计算机网络设施、图书馆、体育运动设施等在课余时间有序地向学生开放,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基本条件和保障。
三、逐月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定《铜梁县小林镇小学德育处工作计划》;
2、举行开学典礼;
3、组织全体师生深入学习贯彻相关“守则”“规范”;
4、制订完善各项评比规则并布置相关工作。
三月份:
1、举行“学雷锋伴、树新风,创文明礼仪示范月”主题活动;
2、安全教育周“六个一”系列活动;
3、“美化环境、保护环境”教育活动;
4、布置“6.1”儿童节相关庆祝事宜;
5、开展“植树节”相关活动。
四月份:
1、“日常行为规范达标生”、“日常行为规范示范生”、“文明班队”评比布置;
2、纪念世界地球日活动;
3、举行十八大知识讲座。
五月份:
1、法制教育讲座;
2、安全健康专题教育;
3、“母亲”节相关活动;
4、“感恩”教育相关活动;
5、“红五月”行为规范评比活动。
六月份:
1、开展庆祝“六一”儿童节艺术周活动。
2、表彰优秀少先队员等先进个人。“十佳少先队员”、“十佳优秀辅导员”、“ 文明班级”评选活动;
3、开展“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教育宣传月活动;
4、少先队工作总结;
5、德育资料整理归档。
七月份:
1、安排好师生暑假实践活动。
2、教师职业道德讲座;
八月份
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铜梁县小林镇小学德育处
一、要做好青春期学生的德育工作, 教师必须了解青春期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
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在生理、心理上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表现在生理上:男生身体显著增长, 喉结突出, 开始变声, 逐渐长出胡须;女生的嗓音变得细润, 女性特征逐渐明显。其次表现在心理上:开始走向成熟, 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 更加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懂得自尊, 也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尊重;情感情绪非常丰富, 经常感到情绪起伏较大, 情感表达较强烈;独立意识不断增强, 已经有了强烈的成人感, 希望别人把自己当大人看, 更加关注社会的变化, 视野更加开阔, 并试图理解和分析社会, 形成自己的想法。
二、要做好青春期学生的德育工作, 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理想和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密切的联系。理想展示人生的方向和道路, 反映人们的需要和愿望。首先, 美好的理想是人们前进的内驱力, 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力量的源泉;其次, 远大的理想是人们品格的塑造力;最后, 高尚的理想是人们行为的约束力, 在实现远大理想的奋斗中, 一切不符合远大理想的行为都将受到约束和摒弃。一个没有远大理想的人, 便没有自己的追求和希望, 就会感到前途渺茫。近几年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 不少学生胸无大志, 导致新的“读书无用论”蔓延滋长。社会上的“知识不值钱”等谬论, 对花季少年也是一种冲击, 于是好逸恶劳, 厌学成风。在此情况下, 加强理想、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三、要做好青春期学生的德育工作, 教师必须修养自己的人格魅力。
具有人格魅力是教师做好青春期学生德育工作的前提之一, 尤其是班主任, 更应具备一些特殊的魅力。这种魅力是各种知识条件、手段和方法的综合修养, 具体包括:政治素质、业务修养、工作能力和工作艺术等几方面。
四、要做好青春期学生的德育工作, 教师必须掌握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
方法是达到目的的重要手段。方法对头, 事半功倍, 方法不对则事倍功半。依据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征, 可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一) 热爱学生,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 也是教育的一种艺术, 更是教育者高尚品德的表现。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主张“君子学道则爱人”, 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以“爱满天下”为座右铭, 始终对学生充满深情的爱。当前我国许多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的一个共同点是热爱学生。爱可在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 是育人的基础, 是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要教育好学生, 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任。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1) 要尽早认识学生, 最好一开始就能叫出学生的名字; (2) 与学生打成一片, 参加学生的各种活动; (3) 让学生感到“我重要”; (4) 实现真正宽容; (5) 有错认错, 勇于自我批评; (6) 防止逆反心理。
(二) 创设坏境, 发挥群体力量。
环境对青春期学生有着极大的影响, 它影响着他们身心发展的方向和性质、发展的进度和速度。因此, 在学校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在班级要创设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 以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群体力量是伟大的, 班主任若善于发挥团队的力量, 就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如发挥小组作用, 要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进行周小结, 教育帮助问题生。
(三) 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教育在青春期学生的德育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家庭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亲情关系、经济关系、教育关系, 使得家庭在孩子的身心发展中起着支配作用。但现在绝大多数农村学生的家长长年在外务工, 对孩子的教育鞭长莫及, 使得学生的家教严重缺失。教师应与家长建立联系卡, 定期或不定期与家长联系, 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特别是学生出现问题时更应及时向家长反映, 并要求家长通过电话、书信或专程回家给孩子进行教育和关爱, 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温暖, 促其早日上进。有条件的还可通过召开家长会或家访的方式来教育学生。
(四) 开展多种活动教育学生。
根据青春期学生喜欢成群结伙、好动、好奇、好强、好胜的心理特点, 教师可开展多种集体活动, 把学生吸引到集体中来, 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活动可分为课内与课外两种:课内活动有:主题班会、读报、朗诵会、法律知识讲座、知识竞赛等;课外活动有:给学生过生日、采访英模名贤等人物、爱国卫生运动、体育比赛、节日晚会、学雷锋做好事、绿化美化校园、我为班级添光彩等。活动前要精心准备, 活动后要有总结评价和表彰。
(五) 宽容地对待、处理早恋问题。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 由于有强烈的性好奇心和接触异性的愿望, 都会对异性产生好感和爱慕, 把友情当作爱情, 从而产生“早恋怪胎”。这是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既特殊又带有一定普通性的问题, 教师应抱宽容态度来正确处理这一问题。
第一, 要宽容正确对待“早恋”的学生。把“早恋”看成是学生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的这份情感。当了解到“早恋”秘情后, 教师应以朋友的身份关心帮助学生, 并采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为其宣泄不良情绪提供渠道, 使学生的情绪得到稳定。
第二, 要善于抓住时机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解决问题的方法要科学严谨。如可采取“换位思考”、“互吐心声”的方式, 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而后要乘机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重新分配精力, 从“早恋”中走出来。
第三, 要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 采用通信的方式是比较适合的。在处理这一问题时能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 选择学生能接受的方式处理问题, 就达到了预期目的。
第四, 要以正确的舆论引领学生。在处理个性问题的同时, 教师应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可适时召开主题班会, 通过同学们对异性交往的理性认识, 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 这样可减少早恋者的心理压力, 为其轻装前进奠定基础。
案例一:小丽,高一女生,一度很苦恼,不愿意去上学。因为她在学校里不敢抬头走路,怕看到男生,尤其担心男生会认为她在看异性的下体。小丽的母亲反映,小丽在家洗澡的时候,不愿意开灯,说是担心裸体被人看见。这些心理问题困扰得她不得不休学在家,小丽的问题属青春期的性敏感问题,已有靠近精神障碍边缘状态的危险。经过家长劝说,小丽来到心理咨询中心,经过了两个疗程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以后,小雨欢欢喜喜地去上学了。
案例二:一天,—位在职业学院上课的老师提到本校的一名男生,居然下课时在教室门口大喊:“我要强奸。”这位男生所面临的是青春期性冲动难于按捺的问题。有性学家甚至认为,17~19岁的学生性能量是最强的。说明青春期性心理健康的维护是相当重要的。
案例三:某职高女生,18岁,突然休学了,一天比一天忧郁,后来经过网络咨询时,她告诉—位心理老师,同班一位男生邀她去玩,一句“我爱你”都没说就占有了她的身体。从此就对她避而不见。为此,这位女生很苦恼,也很担心自己会怀孕。这个案例,也是典型的性冲动问题,事发之后,既感到“不好意思”,又担心承担“责任”,从而退缩逃避导致忧郁休学。
案例四:某大学三年级男生来心理咨询室咨询,他的烦恼是不敢抬头看人。经过咨询辅导,他说自从在网上看过两性视频后就忍不住老想那些事,自己觉得很羞耻,也特别担心大家知道他在想那些事。这是一位看黄色图片、视频“上瘾”的男生的苦恼,这也是现在一部分“网瘾青少年”的问题之一。
专家点评:
青春期及青年初期面对性的发育成熟必然带来的心理巨变是不可避免的,也是需要面对的。据专家调研发现,学生对学校的性教育是“百分百不满意”,有关性的认识都是他们自己冒险探索出来的,负罪感也油然而生,进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形及伪装,也就出现了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甚至是边缘状况与精神障碍。
可以说,青春期的“性敏感症”原本不是什么病理状态,只是正常的身体感觉及心理反映,如果有适时的心理疏导及积极的心理能量指向,这种“性敏感”能自行转化为积极、正面的心理能量而用于学习、交往上;如果受压制受责备,或是接受了大量不合时宜的图片、视频信息的干扰,则可能导致其产生既喜欢又害怕的矛盾心理,正是这种矛盾心理可能导致分裂样心理状态,甚至可能导致其出现精神障碍。就此,特别呼吁关注青少年及青年初期的性心理健康维护工作。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以德育为先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这一学期,我校德育工作在学校领导的正确带领下,走“以德育人、严抓常规、形成特色”的德育工作之路,取得了一定的德育绩效,并逐步形成了我校的德育特色。现将这一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撑好一个支点,继续加强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建设,确保德育队伍的先进性。搞好学校的德育工作,离不开一支经验丰富、方法独到的德育工作者队伍。为提高这支队伍的德育工作能力,相互交流德育工作的方法,展示各年级的德育工作的特色,我校认真抓好师德建设,组织全校教师在教师会、报告讲座中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学好“十七大”精神,积极开展师德的学习讨论,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
2、继续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提倡学生自主管理。大队部在在队辅导员游波老师的领导下充分利用每周一的大队部例会对所有的队干部进行思想教育,明确、协调、并布置好各项任务。现在的大队部部门设置合理、分工明确、合作意识很强,都能自主地完成各项常规工作。如校园卫生的检查打分、学生纪律的检查打分、文明礼仪的监督、各项分数的统计反馈等。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主观作用,也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能力,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最大限度的参与学校管理。
二、抓好一条主线,继续坚持常规教育
(一)继续发挥国旗下讲话、值周行政讲话这一德育阵地的作用,对学生进行熏陶、激励、内化,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本学期各班加强了队史教育,三至六年级各班还进行了升旗仪式礼仪培训,确保三至六年级各班在轮流组织升旗仪式中能高质量的完成。
(二)德育活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1)开展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争做时代新人”主题班会活动。爱国主义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城北小学非常注重的传统教育活动,清明节到来之际,各班开展了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争做时代新人”主题班会活动。
(2)开展了“庆祝建党90周年,颂歌献给党”系列活动。一是参加了桂溪镇庆祝建党90周年“牡丹之夜”文娱演出,并获得了社会各届的好评,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二是参加了垫江县第五届艺术节文娱演出,其中舞蹈《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获全县舞蹈类一等奖,《闻鸡起舞》获曲艺类一等奖,校园情景剧和合唱分别获全县二等奖。三是开展了以“庆祝建党90周年,颂歌献给党”为主题的庆“
六、一”系列活动:
一、二年级的跳绳比赛,三至六年级的乒乓球比赛;城北小学学生常规知识竞赛;学生书画比赛„„
(3)我校打造的武术特色初步被教委认可,在本学期有幸成为“2+2特色项目”展示学校,来自全县的中小学校长及体育教师近两百人来到我校进行观摩,并得到了高度评价。
(4)继续开展好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目标。我校自从上期将天圣制药集团定为我校的德育实践基地后,大队部定期组 织少先队员到天圣制药集团参加活动,让队员们从实践中有所收获,受到教育。
(三)播下感恩和爱的种子,让心灵开出最美的花。从三月份的学雷锋活动开始,到现在,我们开展了感恩教育系列活动,首先,在三月份学雷锋活动日,我们组织学生对红领巾活动区进行了大扫除;其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了庆祝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等活动,为妈妈、奶奶、老师等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说一句祝福的话语,送一份小礼物等;六月份的父亲节开展“爸爸,我爱你!”征文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少先队员们的心灵得到一次真正的洗礼!
三、突出一个重点,继续强化养成教育
众所周知,从小就开始并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是培养一个健全人的最基本的要求。我校一直以来都把培养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德育的主旋律。尤其是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即为孩子收获良好命运播下了一颗优良的种子。为了进一步加强行为规范教育,促进学生行为规范的内化,树立城北学生的新形象,我校掀起以“礼仪教育你我他,校园盛开文明花”为主题的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浪潮。这次“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主要包括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和宣传礼仪四部分内容。
四、树好一面旗帜,继续深化文化建设
环境育人,环境造就人,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讲的就是环境的重要性。本学期,我校对校容校貌进行了整改,添置了七个文化宣传 专栏,添置了近两百盆栽花草。如今,学校的环境都有所焕新,文化氛围在逐步形成。各班都能也充分利用各个阵地,展示各班风采、个性和特色。
如今,学校虽小但优美、健康、和谐的文化环境已然形成了自身特色,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在充分发挥着教育的作用。如今我们的学校已开始成为令人欣喜的“四园”,即团结向上、设施完善的“家园”;教学严谨、学风扎实的“学园”;身心健康,活泼和谐的“乐园”;环境优美、精神文明的“花园”。
五、拓宽一个空间,形成家校共建和谐局面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课堂”,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开好每一次家长会,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水平,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关爱学生。此外,学校还在每学期开设了家长开放课,让家长们都能走进课堂,更进一步地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以及孩子的上课情况等,并邀请家长针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合理化建议。现在,家长已成为我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交流的桥梁,融洽了家校关系,形成了学校工作家长支持,家教困惑学校帮助的良好局面。
一、指导思想
在县教育局的领导和教研室的指导下,丁庄中心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县教研室2014年的工作要点以及丁庄中心校2014年春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充分发挥中心校的指导、服务和管理功能,努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思路
1、围绕一个中心:以提高全镇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积极探索课改新思路,坚持“以生为本”,突出“有效教学”,落实“减负增效”,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突出两个重点:一是以教学过程管理的指导与监控为重点,提高教研效率,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积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二是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引导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增强教科研意识,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改革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模式。
3、促进三个提高:一是促进课堂教学改革质量的提高,基本适应课改要求;二是促进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和教研队伍研究水平、服务水平的提高。三是促使薄弱学科教师教学水平和薄弱学校质量的提高。
4、加强四项研究:一是加强新课程理念行为化研究,力求稳妥、有序、深入地实施新课程改革;二是借助“名师”效应,提高全镇教师整体素质的研究;三是加强教研机制的创新研究,倡导求真务实的教研作风,完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四是加强信息化和学科整合研究,充分利用现有的远程教育和信息化资源,高效服务于课堂教学。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工作效果。
1、学习法规,规范教学。各小学要认真贯彻各种教育教学法规,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规定》,特别明确“教育教学管理”的相关规定,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走向规范化。
2、建章立制,激发热情。各小学要认真执行《县义教阶段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评估办法》,进一步加强对教学质量管理监控的力度。各校要根据实际完善教师绩效工资奖励措施,真正体现以教学质量为重点的“优劳优酬”的奖励办法,以发挥绩效工资的杠杆作用,进一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3、继续加强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检测管理。
4、落实课标,增强环境育人的氛围。各小学要继续组织教师学习2011年版的新课标,领悟内涵,认真落实。各校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艺术活动,打造学校特色,增强环境育人的氛围。
5、加强教学仪器管理,促进教学手段现代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重视图书资料、教学仪器、教学设备的更新添置、管理和使用。已配备现代化教学仪器的学校要在课堂教学中,应坚持从实际出发,鼓励广大中青年教师重视利用网络平台,在实践中提高现代技术使用的水平和效果,提高学科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能力,推动新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以此督促教师研究教学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科技含量。
(二)有效开展教研活动,活跃教学研究氛围。
1、继续构建“校、片、镇”三级教研网络,切实开展教研活动。校级教研:各小学要继续组织好“三课”——中老年教师和优秀教师的示范课,课题、专题研究的实验课或研讨课,青年教师的汇报课,并走向常态化,以此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课堂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片级教研:建议根据片上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优势级科与薄弱级科相结合的教研活动,充分整合片上教研资源。鼓励学校间教学交流活动,发挥校际间“帮、扶”作用。
镇级教研:(1)发挥中心小学的龙头作用,精心组织“送教下村”教研活动;(2)积极开展全镇性的“研究课”和“观摩课”等教研活动,充分发挥其示范和借鉴作用。加大“常态课”的研究力度,把“遵循学科规律,落实课程标准,提高课堂效益”作为教研工作长期努力的目标。(3)继续开展全镇性的“教学质量月”教研活动活动,活跃校本教研氛围;(4)精心组织开展镇级特岗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活动,促进特岗教师的专业成长。
2、组织优秀中青年教师外出观摩学习,开阔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三)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转变教师教学方式。
1、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科学评估。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课程实施的主要渠道。2014年,我们根据县教研室的指示精神,将继续以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主攻方向,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要继续加强对课堂教学效率问题的研究,把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指标。
2、努力推进课程改革。
(1)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要加强对教师的理论学习,积极引导教师进行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细化新课程的各项内容和要求,依托课改示范校的经验,总结制定新课程下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的评估体系。(2)改革评价方式。继续完善小学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体系,严格开展月考、抽测、期中检测和期末检测活动,保证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落实。
(3)完善教学制度。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健全和完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是顺利进行课改实验的重要保证。各学校要努力构建适应新课程的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学业质量监测制度、校本教研制度等,真正落实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4)重视课堂练习设计和知识的巩固。倡导小学语文、数学、英语高效课堂的建设,建议每节课要适当进行当堂知识的训练8到10分钟。
4、继续加强对各种考试的研究,加大考试内容改革的力度。科学、及时地做好考后质量分析和跟踪调研工作。将考试改革作为切入口,促进教师改进教学行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严肃考纪考风,坚决杜绝各种考试中的不正当行为。
(四)关注全体学生,促进均衡发展。
一要按照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培养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二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留守儿童和学困生等弱势群体学生;保证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为学生终生发展夯实基础。三要夯实基础知识,重点抓基础抓进步提高,注重各学科成绩均衡提高,促进公平教育和城乡均衡发展。各小学要加强毕业班的管理,认真回顾总结2013年小学毕业考试的经验,并针对学校实际,适当搜集、编印复习练习资料,提高2014年小学毕业考试的质量。
(五)加强教研培训的管理,提升教师的教研水平。
1、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县级以上的各类培训,使受训人员得到更高级别的指导,促进他们的迅速成长。
2、积极开展镇级培训活动。充分发挥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通过以老带新、以师带徒、岗位训练、提升自我等方式,努力提高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同时,创设一种团结协作的教学氛围,使教师在研究中提高,在协作中成长。
3、认真开展校本培训活动。
各校要建立和完善校本培训制度,认真制定校本教研实施方案,努力实现四个结合:即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相结合,自主学习和集体研讨相结合,个性需求与分层组合相结合,多维解读和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切实加强学校教研组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在校本教研中的枢纽性地位,从近、小、实着手,扎扎实实把教研活动开展起来,采取“互动式”、“参与式”、“实践式”等教研活动方式,使“自主、合作、探究”成为校本教研活动的主旋律。要发挥研究团队的作用,实现“个体研究”向“群体研究”的转变,要以校本教研为载体,建立和完善“自主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校本教研方式。
(六)中心校成员全员参与,发挥督促指导作用。
1、加强中心校成员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中心校成员的思想建设,牢固树立教研工作为基层服务,为教师、学生服务的思想,发扬“团结、自觉、互助、求实、创新”的优良作风。中心校各成员要经常深入学校检查、督导教学工作,促进全镇小学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2、加强中心校教研员内部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主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使教研员真正成为新课改和教学理论的研究者,教师专业自主化发展的促进者,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与课改同行,与教师一起成长。
丁庄中心校
二〇一四年二月
丁庄中心校2014年春期 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三一班 方银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 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1.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2.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
二、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
三、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感受课文给学生带来的无穷魅力
教材的文章的语言都非常的清新隽永,是学生亲近母语的又一个桥梁,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平台.本学期,学生不但欣赏了祖国优美的河山,而且通过对课文文字的朗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和陶冶,激发了学生深深的爱祖国的激情.像:千姿百态的庐山的云雾、美丽迷人的南沙群岛、令人心醉的槐乡五月等等,都把学生引领进一片美的天地,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时候,被课文语言的魅力深深的吸引着、陶醉着,感受着母语文化的恒久魅力,在语言中沉浮着、徜徉着,提升着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能力.本学期,学生也认识了很多的人物,这些人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像坚忍不拔的桑兰、才华横溢的王勃、谦虚的萧伯纳、关心爱护藏胞的朱德、神勇无比的李广等,都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孩子今后的成长留下了很珍贵的财富,有的是激励,有的是榜样,有的是感动,有的是敬佩,这些都将留在学生的记忆了,是陪伴他们一生的财富和资本.更有寓言故事,给学生一个道理,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会迷失,总之,课文丰富多彩,妙趣横生,回味无穷,整个学期,学生都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着语文的魅力,感受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用全新的思想武装自己,打造自己,把自己推向更高的学习境界。
四、注重课内外结合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 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通过这些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其次,重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此外,注意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我发现,学生现在离生活是越来越远,缺少一种对生活的真实体验,所以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我尽量的引领学生去留心生活中的事情,这样学生就多了一份生活的经验,多了一种积累,在写作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些素材.对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五、悄无声息打基础,让学生在语文的世界中领略母语的文化
学习语文最基础的是要掌握一定的词汇量,这是他们更好的亲近母语的基础.本学期学生的词汇量又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他们在阅读课文时都能先自学生字新词,这给进一步学习语文打下了基础,也减少了不少的时间,只要把难记的词强调一下,学生掌握生字就很容易了.只是个别的后进生,需要在课堂上多关注他们,把时间都给他们,帮助他们正确的识记,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也为学生以后向更高层次打下坚实的根基。
六、在各种活动中提升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素养
一、强化文化意识, 凝聚精神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符号, 更是一种精神。当前, 受种种因素影响, 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和理解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学校虽然在不断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育, 但从某种程度上讲, 知识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有限, 教师和学生的眼光只盯着课本, 为考试而教, 为考试而学, 把大量的精力用在了死记硬背课本上的东西, 对生活中传统文化的接触不多, 对传统文化内涵的领悟就更少, 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 造成传统文化的缺失。在这种情况下, 学校很有必要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 结合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多组织一些活动, 如诵读《弟子规》, 参观名胜古迹等, 让中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使他们热爱自己的民族, 热爱自己的国家, 从而凝聚精神, 增强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
二、强化生活意识, 有的放矢
德育教育应以现实生活为基础, 教育和引导中学生学会生活、热爱生活, 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观念打下基础。如, 现在不少中学生缺乏正确的审美观, 不注重个人的形象, 在穿着打扮上一味地标新立异, 过度“追星”, 完全不管自己的身份和他人的评价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 学校和教师就要适时对他们开展审美教育, 教育和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懂得什么是美, 什么是丑, 提高他们对自然、社会以及艺术的鉴赏能力, 提高生活趣味, 做有高尚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的一代新人。
三、强化人文意识, 以人为本
德育工作中重点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 尊重并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 引导他们在自我分析、自我批判、自我体现、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中, 逐步走向自我教育。日常生活中, 有的学生性格孤僻, 有的外向, 活波好动;有的意志坚定, 有的脆弱;有的积极上进, 有的消极沉沦等等。如果不突出个体差异, 对所有学生采用一种方法一刀切进行德育教育, 难免会挫伤一些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因材施教, 对症下药, 以人为本, 是德育教育中的必然选择。对性格孤僻的学生, 教师要鼓励他们多与周围的人联系与沟通, 多与他们交流;对交友广泛的学生, 要引导他们处理好人际关系, 交好友;对自卑的学生, 要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 大胆地站出来, 改变心态, 将自卑变为奋发向上的动力, 走向成功。
四、强化发展意识, 促进进步
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要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 这很正常, 不足为奇。在德育教育中要正视中学生的这种成长特点, 特别是对那些犯了错误的“问题中学生”, 更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对待他们, 多与他们交流、沟通, 让他们承认错误, 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笔者曾经在一所农村初中任教时, 一名学生因偷了商店里的东西被派出所抓了去, 出来后班里的学生都远离他, 不与他交往。笔者了解到这名学生本质不坏, 只是交友不慎, 在他们的拉拢下才犯了错。于是, 笔者与其他几名教师一起给他做工作, 让他远离那些混混, 不要与他们交往, 并鼓励他从阴影中走出来, 认真学习, 好好做人。同时, 让班上的其他学生不要歧视这名学生, 多与他交往。经过大家的劝说和同学们的帮助, 这名学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五、强化合作意识, 形成合力
【春期德育处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德育处月工作总结09-11
怎样抓好学校德育工作-德育10-22
德育工作无处不在-德育12-22
12月德育处工作计划10-04
班主任德育工作体会-德育11-07
德育处期末工作安排05-29
初中德育处工作职责06-08
德育处常规工作总结06-21
学校德育处工作总结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