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论文

2024-07-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自然灾害论文

自然灾害论文 篇1

成因:是由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等大气运动所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

危害:倾覆海上船只,破坏海上设施,严重侵袭沿岸地区,淹没城镇、村庄、耕地,破坏房屋与工程设施,甚至造成人员伤亡。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多发地区:孟加拉国、日本、美国、荷兰等国家。

(二)海啸

成因:是指海底突然变动引起海水的大幅度升降而形成的巨大波浪。引起海啸的海底变动常与海底地震和海底火山爆发有关。

危害:颠覆船只,摧毁港口设施,给沿海地带造成严重破坏。

(三)赤潮

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自然原因:①温度高;②海域封闭;③静风、静水的环境。

人为原因: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②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③海洋开发程度高、养殖规模扩大,饵料+养殖对象排泄物严重污染了水域;④国际交流促成赤潮传播:赤潮生物运输者。

(四)水体富营养化

危害:①海水发粘,堵塞鱼、虾、贝、蟹的呼吸器官,使其死亡;②赤潮生物死亡分解,消耗溶解氧,鱼、虾、贝、蟹等缺氧窒息死亡。③赤潮生物分泌毒素,鱼虾等中毒死亡。

拓展:

灾害起因

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称为海洋灾害。海洋灾害主要指风暴潮灾害、海浪灾害,海冰灾害、海雾灾害、飓风灾害、地震海啸灾害及赤潮、海水入侵、溢油灾害等突发性的自然灾害。

引发海洋灾害的原因主要有大气的强烈扰动,如热带气旋、温带气旋等;海洋水体本身的扰动或状态骤变;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及其伴生之海底滑坡、地裂缝等。海洋自然灾害不仅威胁海上及海岸,有些还危及沿岸城乡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例如,强风暴潮所导致的海侵(即海水上陆),在我国少则几公里,多则20公里~30公里,甚至达70公里,某次海潮曾淹没多达7个县。上述海洋灾害还会在受灾地区引起许多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如:风暴潮引起海岸侵蚀、土地盐碱化;海洋污染引起生物毒素灾害等。

灾害后果: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自然灾害因受海洋影响都很严重。例如,仅形成于热带海洋上的台风(在大西洋和印度洋称为飓风)引发的暴雨洪水、风暴潮、风暴巨浪,以及台风本身的大风灾害,就造成了全球自然灾害生命损失的60%。台风每年造成上百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约为全部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的1/3。所以,海洋是全球自然灾害的最主要的源泉。

自然灾害论文 篇2

一、美国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

1.美国农业自然灾害救助组织机构

在美国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中, 处于管理主体地位的是美国农业部FSA (农户服务机构) , 并提供因干旱、洪水、火灾、冰冻、龙卷风、有害生物入侵和其他灾害导致的农业自然灾害损失救助。FSA的内部组织结构由国会制定并受农业部长的监督, 主要有以下组织:行政长官、计划和执行副行政长官、计划和执行代理行政长官 (5名) 、不同计划和执行中的分管主任、分支机构长官。在地方级组织中有州级执行主任、州级委员会和县级执行主任和农户县级委员会。

FSA通过遍布联邦、州和县级办事处管理国会安排的农户农产品、信贷、自然保护、灾害救助和贷款计划。美国国会通过州和县办事处系统来保证农户县级委员会监督联邦计划在该县的执行。州级和县级办事处直接管理FSA计划, 这些办事处为农户提供证明和支付农户补贴和灾害救助支出。目前, 美国有2346个县级办事处, 有超过8000名农户县级委员会成员服务在遍布全国的FSA县级办事处。委员会成员是负责公平解决地方问题的地方权威, 同时, 对农业部长和地方生产者负有双重和直接责任。他们在联邦法律制定的办公规章之内操作, 并在联邦作出影响他们地区的决定时提供必需和重要的意见。委员会成员作出的决定会影响FSA计划在这个地区的执行, 如分配制度的建立和产量、商品价格支持贷款和支付、商品保护计划、激励和补偿以及灾害支出 (包括其他的农户灾害救助计划) 。

2.美国农业自然灾害救助计划

虽然1980年出台的美国联邦农作物保险法案扩大了多重风险农作物保险的可获得性, 从而取代了美国农业部的低产量灾害救助计划, 但由于农作物保险的覆盖率持续低于50%, 国会仍然继续向农场主通过紧急贷款和直接支付提供不间断的灾害救助。因此, 美国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事实上由农作物保险和各种灾害救助程序组成, 并大致有6种形式:[1]

(1) 政府商品计划 (Government Commodity Program) 。

美国现在的政府商品计划虽然不提供由于产量损失的收入, 但当农作物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 农场管理者可以得到价格补偿。

(2) 个人多重风险农作物保险 (Individual Multiple Peril Crop Insurance) 。

在现行的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的条款中, 每一个农场都有一个以历史农场水平生产为基础的保险产量。农场管理者可以就任何农场产量低于保证产量的损失得到补偿。但这一计划不对变动的价格提供保护。

(3) 面积多重风险农作物保险 (Area Multiple Peril Crop Insurance) 。

在面积多重风险农作物保险下, 内生于农作物保险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降低了。不像现行的保险费是建立在保险农户群的基础上的联邦农作物保险计划, 而面积计划补偿则是建立在不存在个人损失计算的平均面积——产量损失 (保险农户和未保险农户) 的基础上。

(4) 不足支付与农作物保险相联系计划 (Linked Deficiency Payment/Crop Insurance Program) 。

在联系计划下, 通过以计划产量作为最高限制的实际产量来计算每英亩的不足支付。每英亩保险赔偿支付以保险产量等于ASCS (Agricultural Stabilization and Conservation Service) 与目标价格计价的计划产量为基础。参加了不足支付计划的农场主同时要求购买农作物保险。在这个计划中, 商品计划部分则提供了价格风险保护, 而农作物保险部分则提供了产量风险保护。

(5) 个人灾害救助 (Individual Disaster Assistance) 。

如果生产者的产量低于或等于ASCS计划产量的65%, 个人可以得到灾害救助。这个计划除了提供是没有成本和产量保证的, 并是建立在ASCS计划产量而非AHP (Actual production history) 产量之外, 其功能同个人农作物保险保证产量为65%时相同。

(6) 面积灾害救助 (Area Disaster Assistance) 。

灾害救助使用面积——产量方法的运作同面积农作物保险相同, 只是没有保费支出。在面积灾害救助计划中, 灾害支付是建立在实际面积产量和期望面积产量差额的基础上。在任一年度, 实际面积产量下降到事先指定的灾害水平时 (例如:每一面积的历史平均产量的65%或75%) , 生产者都可以得到灾害救助。

除此之外, FSA还提供其他补充性的农业灾害救助, 如农业生产者生产灾害救助计划, 以帮助农户和农场主从因干旱、洪水、冰冻、龙卷风、飓风和其他自然灾害事件所受损失中恢复生产。生产灾害救助计划主要包括:①应急保护计划。向农户提供资金用来修复被风侵蚀、洪水、飓风或其他自然灾害破坏的土地, 并且在干旱时期执行应急水保护措施。②非保险农作物灾害救助。向合格的生产者提供受干旱、洪水、飓风或其他自然灾害影响的金融支持, NAP还覆盖了非可保的农作物损失。③奶牛灾害救助、家畜灾害救助等。

3.美国农业对自然灾害的救助流程

美国政府一般通过立法和规范的救助流程来保证农业自然灾害救助的有效实施。2007年5月25日, 当时的总统布什签署了2007法案, 对当年美国农户和农场主的农业灾害救助提供了近30亿美元资金, 其救助覆盖农作物损失、家畜和家禽、应急保护实践和奶牛损失。该法案还同时扩展了应急森林保护计划和牛奶收入损失合约计划。美国政府对每一项灾害救助都制定了规范性的文件 (Handbook) 以指导灾害救助, 这可以通过农作物灾害救助来说明。农作物灾害救助手册包含13个部分600多页, 从CDP的介绍开始囊括了接受援助的条件、单位损失的建立、合格面积、决定性的生产、COC调整、质量、评估损失农作物和特定农作物、农作物灾害申请、支付流程等。

4.美国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启示

(1) 常规性的国家财政支持。

美国政府每年都会拨出巨额的预算来满足对农业自然灾害的救助。如2007年, 当时的总统布什就亲自签署了2007年法案, 对当年农业灾害救助提供了近30亿美元的资金。这说明常规性的国家财政支持为农业自然灾害的救助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2) 专门的和自上而下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组织结构。

美国农业部专门设置了农户服务机构 (FSA) 来负责农业自然灾害的救助。该部门的人事任命由国会统一指定并受农业部长的监督。专门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机构的建立有助于救助政策的顺利实施。同时, 美国FSA还建立了纵向的从联邦到县的办事处, 并在地方级别通过选举方式组成了农户委员会来监督救助计划的执行并向FSA提供建议, 这就有效地保证了农业自然灾害救助的公平执行。

(3) 完善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计划。

完善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计划能从多个角度帮助农户防范农业生产风险。这主要包括各种政府商品计划、紧急贷款计划、农作物灾害救助计划、非保险农作物灾害救助计划。这些计划从价格、产量和收入等方面来帮助农户防范生产的风险, 从而尽可能地减少了农户收入的波动,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4) 规范的农业灾害救助流程。

美国FSA对每一项农业自然灾害救助计划都制定了规范性的文件 (救助手册) 来指导各级灾害救助部门。例如, 对于农作物灾害的救助, FSA的规范性文件就达1800多页, 对由于各种自然灾害 (如旱灾、洪水、飓风等) 引起的灾害救助触发条件、救助标准都给予了明确地说明。

二、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的损失和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

1.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的损失

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 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如洪涝、干旱、台风、风雹、地震、雪灾、低温冷冻、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每年都在各地不同程度地发生。近年来, 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 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造成的损失呈上升趋势, 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难以估计的不利影响, 尤其给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由于各类农业气象灾害频繁发生, 加之目前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水平及其调控能力有限, 农业气象灾害成为制约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有关部门统计, 我国每年因灾导致的农作物绝收平均面积在600万公顷左右, 假定按照亩产量700公斤计算, 那么, 由此损失的粮食作物产量为630亿公斤, 从而给农民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上百亿元。因此, 加强和完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势在必行。

资料来源:根据1996~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整理获得。

2.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

自然灾害救助具有公共性、公益性的特点以及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现实使财政在自然灾害救助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目前, 我国财政对自然灾害的救助方式有专项的抚恤和福利支出中的救灾支出, 也有通过农业支出、科技支出、社会性保障补助支出以及政策性补贴支出的部分救助, 在紧急特殊的自然灾害发生时, 还有中央和地方专项储备基金进行补助。这些救助方式共同构成了我国财政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主体。[3]另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 社会和市场在救助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 保险赔付和社会捐赠已经对政府救助起到了补充协同作用。基本上形成了我国以各级财政资金投入为主, 以社会捐助资金为补充, 同时积极发挥灾害保险作用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

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的救助内涵于我国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当中, 主要通过农业支出、社会性保障支出和政策性补贴支出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 辅以政策性农房保险和农业保险。由于我国农业自然灾害严重且发生频繁, 仅仅通过财政的非专项资金安排显然无法满足农业自然灾害损失救助的要求, 特别是农业保险由于品种少、覆盖面不足、巨灾保险缺乏, 其经济补偿的强大功能和独特优势远未显现出来。因此, 造成了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救助机制远未完善。

(1) 亟需建立独立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部门。

在我国自然灾害救助体系中, 民政部门是灾害救助的主体, 而民政部门关注的灾害救助范围远远大于农业自然灾害救助范围, 这就导致了民政部门在灾害救助中对农业灾害的救助不能满足农户灾害损失补偿的要求。而农业部门主要承担组织指导农民开展抗灾救灾和生产自救, 没有财政救助资金的使用权, 这无疑制约了农业自然灾害损失补偿的深度。

(2) 多元、成熟的农业灾害救助方式有待形成。

我国对农业自然灾害的救助方式主要有救灾支出、农业支出和社会性保障补助支出以及政策性补贴支出的部分救助, 其它还有政策性农房保险和农业保险。前三种非经常性救灾支出只有在灾害严重的年份才有可能被灾民获得, 如果按受灾人口补助的话, 农民得到的灾害救助相当少。据调查, 在2007年湖北省洪涝灾害中, 农民每亩地的灾害补偿仅为20元。对于保险救助方式, 由于我国农业保险品种有限、覆盖面不足, 也无法满足农民农业自然灾害补偿的需要。而且对于非保险农作物和家畜等更没有有效的自然灾害救助途径。除此之外, 我国的农业灾害救助方式仅仅是为了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根本无法起到稳定农民收入的作用。

(3) 严格的灾害救助立法和规范的灾害救助流程缺乏。

任何一项制度都规范着经济生活中的个人行为, 而我国当前农业自然灾害救助最大的缺陷就在于缺乏一个制度的约束, 对农业自然灾害救助尚没有一部明确的、高级别的法规, 也没有一部完整的涉及到农业灾害救助的范围、灾害损失的评定、灾害损失补偿的申请、救助支付流程等全方位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手册来规范灾害救助流程。

(4) 农业自然灾害救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不足。

就目前而言, 我国尚未将单独的自然灾害救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 对自然灾害救助的财政预算支出也没有硬性的制度约束。虽然我国财政对农业支出用法律条文进行了明确规定, 如《农业法》规定国家财政 ( 中央和地方财政) 对农业的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但是, 无论是自然灾害财政支出还是农业支出都无法真正代替农业灾害救助资金支出发挥的针对性作用。

(5) 未把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作为一项常规性的工作来实施。

我国出台的指导自然灾害救助的国家性规章《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其目的是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 规范紧急救助行为, 提高紧急救助能力, 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助, 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维护灾区的社会稳定。可见, 这一规章关注的是重大自然灾害的紧急救助应急管理, 但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不仅会出现超常的重大自然灾害, 也会出现较轻的频繁的自然灾害, 但无论哪一种灾害都会给农民带来收入损失, 都需要政府进行损失补偿。

三、完善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建议

我国是一个幅员广阔、气候复杂的农业大国, 这直接决定了我国农业生产面临更多更复杂的自然灾害风险。灾害类型和农作物种类的多样化又使得农业保险在灾害救助中无法发挥足够的功能, 而保险公司承保的农业保险种类和灾害类型的增加又无疑会影响保险公司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但如果农业保险不能覆盖绝大多数的农作物和灾害类型, 那么, 也就无法起到帮助农户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作用, 也就是说, 单纯依靠农业保险来实现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转移和灾害补偿是不够的。因此, 建立以农业保险为主体、其他财政灾害救助方式为补充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才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收入稳定增加的重要举措。由于完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因而政府必须从财政预算的编制、农业自然灾害救助部门的设立、灾害救助立法和流程设计等多方面来保证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完善。

1.转变农业自然灾害救助的观念

在我国, 自然灾害救助实际上是一项应急性工作, 为此我国专门颁布了《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来对重大自然灾害进行应急管理。但就农业自然灾害而言, 并不总是有超常的重大自然灾害发生, 较轻的、频繁的农业自然灾害更是经常发生, 无论哪一种自然灾害都会给农民带来收入损失, 都需要政府进行损失补偿。因此, 作为各级政府应该转换农业灾害救助的观念, 把农业自然灾害救助纳入日常工作的管理规划。

2.建立自上而下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组织结构

对农业自然灾害施行救助应该由自上而下的专门组织结构来完成, 并可借鉴美国经验, 建立隶属于农业部但受国务院统一管理的农民服务委员会国家级机构, 在省一级和市、乡一级设置相同的部门, 负责农业灾害救助计划和救助资金的预算编制、发放。同时, 在乡一级设立由农户选举产生的农户服务委员会来负责监督救助计划的执行并对计划的执行负有越级上报农业部农户服务委员会的权力, 以防止救助资金不能落实。[4]

3.将农业自然灾害救助资金列入国家预算, 规范整合各种农业自然灾害救助资金, 实行归口管理[5]

政府应该设立农业自然灾害救助基金, 以加大自然灾害救助力度。财政每年可安排专项预算, 确保在农业自然灾害面前, 抗灾有力, 救灾有序, 真正做到“农业有灾, 政府必救;农民有难, 政府必济”的执政理念。在政府加大救灾投入的同时, 应当拓宽救灾资金渠道, 建立企业、非政府组织、普通民众、国际社会和灾民自己的社会化救灾资金投入体系。规范整合各种农业自然灾害救助资金, 使其统一归属于农户委员会管理、调拨, 保证农业自然灾害救助稳定有序地展开。

为了建立救灾预算资金自然增长机制, 建议按以下两种方式要求省及以下政府列入救灾资金预算:一是省、市、县、乡四级按照行政辖区内城乡实际居住人数每人每年不少于1元钱的标准列入预算, 并且按本辖区的年经济增长率每年递增;二是按照本辖区前五年实际支出的救灾资金的平均值作为年度救灾资金预算基数。

4.继续完善以农业保险为核心、其他救助形式为辅助的多元化灾害救助计划

完善农业保险体制, 对于符合保险“大数定律”的农作物应结合农民贷款发放等约束措施强制农户投保;对于非保险农作物则应采取面积灾害救助、产量灾害救助等方式。[6]同时, 还应按区域实行不同的灾害救助政策, 对农业较发达地区, 以农业保险为主, 而对农业较落后地区则以灾害救助为主。[7]

5.建立农业自然灾害救助法规和流程

加快农业自然灾害救助的立法步伐, 逐步建立农业自然灾害救助的法制系统。目前, 从政府的角度看救灾工作, 虽然从灾情核查统计上报到灾民生活安排的途径和方法以及救灾款物的管理使用等方面都已经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规定和要求, 但这些文件、规定和要求都没有上升到法规层次, 在实际工作中仍然约束性不强, 为此, 应认真调查研究, 总结经验, 以政府规章的形式制定颁布《农业自然灾害损失情况核查评估办法》、《农民因灾生产救助条例》等, 使农业救灾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同时, 政府还应通过对涉农部门的调查研究, 出台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救助制度、办法、流程, 科学测定救助标准, 统一和规范救助标准、行为, 从根本上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摘要:美国为应对农业自然灾害, 建立了完善的以农业保险为主以灾害援助为辅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 从价格和产量损失等方面对农场主的生产经营风险进行了分散。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自然灾害严重地影响了农民收入, 因此, 建立能够补偿农户生产损失的灾害救助机制势在必行。鉴于此, 本文首先评价了美国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 进而分析了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及不足之处, 最后对我国如何完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从立法、资金支持、组织结构设置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自然灾害,灾害救助,农作物保险,非保险农作物

参考文献

[1]Jeffery R.Williams, Gordon L.Carriker, G.ArtBarnaby&Jayson K.Harper.CropInsurance and DisasterAssistance Designs for Wheat and Grain Sorghum[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 75, May 1993.

[2]国家民政部规划财务司.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R].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1996~2008.

[3]董梁.中国自然灾害救助财政投入体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08, (15) .

[4]祁毓.财政支出视角下我国自然灾害救助体系构建的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 2008, (24) .

[5]崔佳.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和控制和补偿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 2006, (12) .

[6]Hyunok Lee, Joy Harwood&Agapi Somwaru.Implications of Disaster Assistance Reform for Non-insured Crops[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Economic, May1997.

高空监测自然灾害 篇3

卫星监测的独特优势

众所周知,地球上每年都发生诸如台风、风暴潮、洪水、干旱、地震、滑坡、泥石流、冰雹、霜冻、病虫害和森林大火等自然灾害,威胁着人类的安全。我国既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又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因此,采取措施有效减灾对于保障人民生命和社会财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人类还不能控制和消除自然灾害,但已有能力利用航天高科技手段来监测、预报自然灾害,为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以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世界上不少国家利用多种卫星在减灾方面取得了大量的实际成果。如1986年7号台风袭击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时,由于气象卫星提前72小时给出预报,各地政府和群众采取相应措施,使此次灾害减少损失达10多亿元。

在空间技术日臻成熟的今天,利用卫星监测地球是一种最经济、能取得最好效果的手段。根据主要监测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气象卫星、资源卫星、海洋卫星和国土普查卫星等。综合这些卫星提供的大量遥感图像资料,加上卫星特有的快速、大面积重点连接观测的优点,就可以严密监测地面的一切自然变异,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信息。这是其他手段无法达到的。

毋庸置疑,灾害信息还应包括灾害发生的地理位置,为预报灾害出现的具体地点和指挥防灾抗灾、减灾救灾提供依据。虽然多种卫星的遥感图像资料可以预报灾害发生的地理位置,但定位精度只能满足一般要求。为了定位精度更高,能给出灾害具体位置,就需采用美国的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一旦出现灾难后,灾情上报与指挥调度就成为救灾减灾的重要保障条件。此时的通信联系一般以数据和话音双向通信为主。在地面通信线路遭到破坏的情况下,为保证通信畅通,应主要依靠卫星通信,而以地面微波中继通信和短波通信作为辅助手段。通过通信卫星不仅能向各地电视台播放灾害新闻,而且能取得与奔赴灾区的车载移动通信站的联系,保证救灾人员与指挥部的通信畅通。

当然,上述各种卫星功能的发挥,都离不开地面应用系统的配合。为使读者能够了解这些基本原理,下面我们用卫星抗震救灾的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救灾中发挥重要作用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后,我国启动卫星管理应急模式,动用9种型号15颗卫星为救援行动提供技术支持,显示了航天技术在抗震救灾中的重要作用。

北斗星确保导航定位地震后通信和道路中断,灾区失去了和外界的联系。当首批武警官兵到达重灾区后,便使用北斗用户终端机,通过北斗导航定位卫星,连夜陆续发回实时灾情数据,让指挥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在地震当日下午,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即紧急调拨1000台北斗用户终端机赠给一线救援部队,成为指挥部和前方救援人员最有力的通信助手。北斗星是静止轨道卫星,犹如挂在空中的灯塔。由2颗工作星和1颗备份星组成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为紧急救援提供了时效保障。

鑫诺星保障灾区通信广大观众从电视上了解地震新闻和信息,都是通过鑫诺一号、二号等静止轨道通信广播卫星开通的电视传输通道而实现的。管理这些卫星的中国直播卫星有限公司,在地震后为多家电视媒体开通14个临时电视传输通道,并及时为中国联通、武警部队等用户紧急提供了卫星资源和扩容宽带资源。与此同时,公司设法调整内部资源,准备了转发器带宽,满足了11辆中国移动应急通信车奔赴灾区现场使用的需求。这使汶川、茂县、绵阳等重灾区迅速恢复了卫星电话联系。开进北川等地区的应急通信车,保障了抗震救灾的通信畅通。

资源星提供监测资料为了对比地震前后的图像和实时监测灾情,这次动用了中巴资源卫星一号02、02B和中国资源卫星二号03三颗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超期服役的中巴资源一号02星是2003年10月21日发射升空的,本已停止工作,5月13日9时被重新启动后,才实现了3星协同运行,满足了监测要求。其后,卫星应用中心每天安排1颗资源卫星经过灾区上空并成像,地面工作人员及时把卫星下传数据处理出影像图,为救灾工作提供了决策参考资料。资源卫星图片不仅发现了多处滑坡和堰塞湖,而且为防止次生灾害提供了技术服务。有专家指出,卫星监测数据显示,汶川地震使其所在的龙门山升高了9米,说明龙门山造山运动仍在进行,这是非常值得重视的科学问题。另外,对地观测的北京一号小卫星也传回大量地震影像,为恢复灾区道路、评估灾害损失提供了宝贵资料。

气象星观测灾区风云掌握气象变化情况对震后救援工作非常重要。为此,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通过风云一号D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和风云二号C和D两颗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发回地面的资料,仔细分析灾区气象情况,及时为救援工作提供气象服务。

风云二号两颗卫星可对灾区连续进行气象观测,实时将资料发回地面。地面指令两星启动加密预案,它们每隔15分钟交替提供1张卫星云图,为灾区气象部门提供了更加准确的监测数据。此外,地震发生后,我国还得到了欧洲空间局和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的卫星数据资料,帮助震区救灾,充分体现了国际空间合作的重要性。

值得期待的两颗新星

监测自然灾害,除了前面讲过的几种卫星以外,有的国家还使用装有合成孔径雷达的微波遥感卫星,简称雷达卫星。这种卫星具有全天候对地观测能力,特别适于对自然灾害的监测,故又将其称为“减灾卫星”。

我国已经使用飞机装载合成孔径雷达监测灾情,并取得良好效果。不过,当受灾面积比较大时,使用这种航空遥感的办法,飞机就得多次起降,工作周期为10天的循环监测便显得费用过高,很不经济。为此,21世纪初,我国成功地研制出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并实现了对地成像。

两颗新星的有效载荷,可以说既有可见光遥感器,又有微波遥感器,是两者的综合装置。星载可见光的应用虽有局限性,但也有明显优点。如探测云图和植被通常采用0.58~0.68微米谱段的可见光,探测火情则用355~393微米谱段的中红外,合成孔径雷达就难以完成这些任务。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微波遥感器却能利用微波穿透云层和一定地表深度的能力,根据介电常数与雷达回波强度的关系,可探测出地表层下一定深度的土壤水分等情况,还弥补了可见光与红外遥感器不能进行全天候对地观测的不足。综合利用这两类星载遥感器,能够获得精度较高的监测数据,从中提取更多的有用信息,为减灾提供更有效的技术支持。

环境一号A/B星投入使用后,可获得高时间分辨率、中等空间分布率的对地观测数据,对我国大部分地区可实现每天一次重复观测,将大大缓解目前对地观测数据紧缺局面。卫星数据不仅能为环境与减灾业务运行系统提供重要保障,还将成为很多部门日常业务的重要数据源。基于环境卫星数据建立的环境与减灾应用系统,对推动遥感卫星业务服务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就汶川震后的恢复重建来说,两颗新星就可对震区地壳变化情况进行调查,为新的大型建筑和重要交通线路选址提供宝贵资料。

环境一号A/B星还将对推动我国遥感卫星国际合作以及在国际卫星相关事务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难想象,待我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建成后,该星座系统的作用将会更为巨大。按照预定计划,由8颗卫星组成的“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星座”具有高时间分辨率和全天候的观测能力,能够及时准确地对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情况进行大范围、连续动态监测。

自然灾害论文 篇4

摘要:大自然一次次的向人类展示了他的威力,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人类是显得多么的渺小。近些年来,我国地震灾害频发,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云南盈江地震等都给国家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面对难以预报和不可控的地震我们一次次的无奈与无助,我们一次次的为丢失的家园欲哭无泪,既然我们无法改变地震灾害带给我们的难以衡量的损失,那么面对地震灾害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有效的减轻灾害的危害呢?本文主要讲人们应该形成完善的地震灾害响应机制、预报预警措施、灾后救助途径来减轻灾害带给我们的损失。

关键词:自然灾害地震响应机制预报预警灾后救助

(一)概述

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50万次。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近两年来,我国地震灾害频发,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青海玉树7.1级地震等,据地震专家研究表明,我国进入了地震的活跃期。由于地震灾害表现出的不可预见性和不可控性,灾害的突发性、破坏性使人们在灾害面前措手不及,应变能力还不够强。

(二)响应机制

地震应急响应机制是我国各级地震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分级响应是地震应急响应机制的重要特点。以《国家地震应急预案》为例,地震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响应等级是与地震灾害事件受灾程度相对应的。预案中将地震灾害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个级别。对地震应急响应启动等级的判定实际就是对地震灾害事件级别的判定,其判断标准是死亡人数、震级、震区人口是否稠密、是否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等。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根据地震灾害的规模确定相应的应急响应等级。

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地震发生后地震部门立即估计灾情规模,按照经验依据响应等级启动条件对应急响应等级做初步判断,按预案内容立即行动、尽早救援。地震台网中心作为国家级地震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将震情、灾情快速评估简报和震区基本情况上报中国地震局;灾区所在省(市、自治区)地震局负责快速获取震情和灾情,上报灾区所在省级人民政府与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负责汇总灾情、社会影响等情况上报给国务院及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灾区所在省级人民政府了解震情和灾情,确定应急工作规模,报告国务院并抄送中国地震局及其他相关部门;国务院及抗震救灾指挥各成员单位根据掌握的灾情,结合本部门所制订的应急预案响应等级判定标准,启动相应等级应急响应,按照预案实施救灾工作。

地震应急响应包括信息报送和处理、通信、指挥与协调、紧急处置、人员抢

救与工程抢险、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次生灾害防御、地震现场监测与分析预报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地震灾害调查与灾害损失评估、信息发布等工作内容。在不同的应急响应等级下,地震应急工作的组织、各部门职责、救援任务等指挥协调工作内容也是不同的。初判后的响应等级并不是不可更改的,随灾情的不断收集人员伤亡逐渐明朗化,可视情况调整应急响应等级,对响应等级做出正式判定,并相应的调整应急内容。

(三)预报预警措施

地震预报方法主要有地震统计法、地震地质法、地震前兆法。但三者必须相 互结合、相互补充,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地震预报分类 :

长期预报——指对未来l0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

中期预报——指对未来一二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短期预报——指对3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临震预报——指对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震后地震趋势预报——指地震发生后,对地震影响地区近期内地震活动形势的分析,包括震后的无震预报,也包括对震后强余震或更大地震的预报。

将长期预报和中期预报合称为中长期预报,将短期预报与临震预报合称为短临预报。

(2)预 警

地震预警有三种基本技术途径:一是利用地震波和电磁波传播的速度差异;二是利用地震波本身在近处传播时纵波(P波)与横波(S波)传播速度的差异;三是利用致灾地震动强度阈值。

举例来说,墨西哥西海岸7级强震发生时,震中附近的西海岸地震台将首先收到地震波,并通过比地震波快数倍的电磁波向墨西哥城发送信号(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而地震波最快的传播速度约每秒6千多米),使得电磁波比地震波“抢先”抵达墨西哥城,墨西哥城立即拉响警笛或采取切断电源、关闭气阀等措施,减轻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相当于科学家们在两地之间打了一个关于地震波与电磁波的“时间差”。

除了“时间差”,科学家们还可以利用地震波最先到达的纵波与主要致害的横波和(表)面波之间的“走时差”,同样达到对工程项目的预警。因为横波造成的地震灾害要比纵波大得多,而传播速度又比纵波慢,正好可以利用它们之间的时间差。不过,纵波与横波传播速度的差异较小,纵波约每秒6千米,横波约每秒3.3千米,可利用的时间差很小,大约几秒到十几秒内,离震中越近时间差越小,发出预警信息就更难。

第三种震时预警方法是经常被核电站所采用,通过建立地震动监测系统,当地震动幅度超过给定的阈值时,监控器报警并采取紧急措施,安全停堆,防止核泄漏。

虽然地震预警的时间非常短,往往只有几秒、十几秒或数十秒,但是如此短的时间仍然可以挽救很多生命,减少很多损失。在目前地震预测、预报还很不成熟的情况下,为了应对突发性和毁灭性的地震灾害,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进行地震预警非常必要,也很有意义。

(四)灾后救助途径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防震知识并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之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却少上下颠簸感觉,而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声脆,震动小。一般小震和远震不必外逃。由此可见,地震,虽然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避免和控制,但是只要能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就能使灾害降到最低限度。

避震要点: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身体应采取的姿势: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自救方法:

(1)发生大地震时不要急。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

(2)人多先找藏身处。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果遇到地震,最忌慌乱。美国国际搜救队长道格卡普提出,不要躲在桌子、床铺下面,而要以比桌、床高度更低的姿势,躲在桌子床铺的旁边,从而使得掉落物不致直接撞击人身,形成一块“生存空间”,增加存活机会,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3)远离危险区。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4)被埋要保存体力。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5)手机和充足电的电池放在身边备用。

(6)利用手头的哨子、音乐设备或敲暖气管等发出信号

心理救助:

没有亲身经历过灾难事件的人可能很难想象灾难、尤其是像大地震这样的强 破坏性事件对幸存者的心理影响之深、持续时间之久。

首先,灾难事件由于相应的物理刺激强度通常都很大,它会立即在当事人的大脑中留下深深的“印记”,而且这个印记这辈子再也不会消失。之后当类似的情境再次出现时,大脑就会立即唤起这个印记,并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比如,某人被地震的废墟掩埋一段时间后获救,那么今后任何时候只要他再处于狭小的、黑暗的空间里,他在废墟里的“印记”就会被唤醒,从而出现惊恐、呼吸困难、绝望、逃离现场等强烈的应激反应。

其次,灾难的强破坏力往往在短时间内带来生命、财产的大量损失,从而导致人们的无力感、挫败感和脆弱感。尤其强烈地震,房屋夷为平地,否认(不相信眼前的事实)、脆弱(人是多么不堪一击)等各种情绪反应将会出现。第三种最常见的情绪是负疚感。幸存者对从自身边逝去的亲人自己却无能无力的无奈与内疚。

理论上说,卷入灾难事件的所有人都会留下心理阴影,区别只是在于程度的轻

重。这就要求整个社会形成一个能让幸存者把负面情绪顺利宣泄、释放、接纳的氛围。我们中国人在情绪表达方面本来就比较压抑、委婉,我们平时劝人时也爱说“别哭、别哭”。恰恰相反,我们应该让幸存者把悲伤、痛苦、甚至是攻击情绪发泄出来,告诉他们这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绝对不是软弱、不坚强的表现。

相比而言,灾难事件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更为严重,不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他们今后出现强恐惧症、焦虑症等各种心理问题的概率会很高。

也许有一天,第一批到达灾难现场的队伍中除了救援人员、医疗工作者、新闻工作者,还有心理工作者。

灾后救助往往还要做好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特别是是一些流行疾病的预防控制。还有就是控制好饮用水的卫生标准,和饮用水源卫生的控制。

(五)地震灾害的减轻

虽然地震的准确预测还是非常困难,甚至许多国家已经放弃这方面的研究。但是减轻地震灾害还是可以采取许多措施的:

在减轻灾害地工程建设方面要注意三点:

工程建设是“百年大计”,一定要把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放在工程建设首要考虑的问题中去;尽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依靠科技,降低成本;提高抗灾能力,要因地制宜。

工程建设尽量避开地震危险区;房屋等建筑物根据基本烈度,今后一个时期,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的最大地震烈度来采取加固等措施。房屋布置要增设安全角,一旦发生地震,要利用关键的12秒(也有人称20秒)躲进安全角。制定救灾预案,普及地震知识,学习救灾技术,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

结 语:人类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是显的多么的弱小,一场场灾害给我们国家以及人民都带来无法估计的损失和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形成完善的灾害响应机制、预报预警措施以及灾后救助途径就会使我们在大灾面前不会显得那么被动无助,同时也可以减轻灾害带来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苏桂武,高庆华.自然灾害风险的行为主体特性与时间尺度问题.自然灾害学报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2] 陈江驰.中国应急救援.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

[3] 常梦飞,防震.请借鉴历史经验[N].检察日报,2008.[4] 韩振海.试论震性会商制度[J].国际地震动态,1991.[5] 徐德诗.地震应急.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

6] 王英.防灾博览.北京:地震出版社,2006

[7] 陈颙 史培军.自然灾害.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2007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篇5

1.1 编制目的

为了提高突发性自然灾害救助的应急能力,进一步规范救灾工作,提高救灾工作效率,努力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确保灾区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本乡实际,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本预案依据《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国务院令第577号)、《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河南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河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鹤壁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淇滨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编制。

1.3 适用范围

凡在我乡范围内发生的干旱、洪涝灾害、风雹、低温冷冻、暴雪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和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达到本预案响应启动条件的,启动本预案。

发生其他类型的突发事件,根据需要可参照本预案开展应急救助工作。

1.4 工作原则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遵循以下原则:(1)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政府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综合协调、属地管理为主;(3)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4)政府主导、社会互助、灾民自救,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公益性社会团体的作用。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2.1 成立上峪乡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

乡人民政府成立突发性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整个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书记任总指挥长,乡长任副总指挥长,乡科级领导为指挥部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党政办、武装部、水利站、团委、民政所等人员组成,民政所长任办公室主任。应急保障

3.1 信息保障

乡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要建立应急通信联络机制,确保成员单位和各村之间联络通畅。建立乡级涉灾部门间灾情信息共享平台,完善灾情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灾情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全乡灾情信息网络,确保灾情信息及时、准确传递。

3.2 人力资源保障

乡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要加强灾害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建立覆盖乡、村的灾害信息员队伍,提高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应急救助工作水平。

乡政府要建立健全与人武部、派出所、消防、卫生等专业救援队伍的联动机制。同时,培育、发展相关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鼓励其在救灾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3.3 救灾装备保障

各村应配备救灾管理工作必需的设备和物质。

乡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配备救灾必需的车辆、摄像(录像)机等设备。

3.4 资金与物资保障

乡政府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国务院《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等规定,综合考虑有关部门灾情预测和上实际支出等因素,将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与自然灾害救助需求相适应的资金、物资保障机制,将自然灾害救助资金和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预算资金不足时,乡政府要通过预备经费等多种途径筹措资金,保障受灾群众生活救助需要。

3.5 宣传和培训

积极开展减灾活动,推进减灾示范村建设。组织开展全乡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灾害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等常识,组织“国家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活动,增强公民防灾减灾意识。

乡政府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乡灾害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和 灾民转移演练。

信息管理

4.1 预警信息

乡水利站要及时通报汛情、旱情预警信息,乡土地所及时通报国土资源局的地质灾害预警信息,乡林果站要及时通报森林火灾信息。要加强与气象部门、地震部门联系及时准确乡各村通报灾害预警信息,4.2 灾情管理

本辖区各村按照民政部和国家统计局制定的《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做好灾情信息收集、汇总、分析、上报工作。

对突发性自然灾害,各村要在灾害发生后2小时内将本行政村内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向乡政府报告;乡政府在接报灾情信息2小时内审核、汇总,并向区政府和区民政局报告。

对本行政村内造成死亡(含失踪人口)2人以上或房屋大量倒塌、农田大面积受灾等严重损失的自然灾害,村主要负责人要在灾害发生后2小时内同时上报乡政府。乡政府接到灾情报告后,在2小时内向区政府和区民政局报告。

本预案应急响应启动后至灾情稳定前,各行政村执行灾情24小时零报告制度,每日上午8时前向乡政府报告灾情,乡政府每日上午9时之前向区政府和区民政局报告灾情。

在灾情稳定后,各行政村要在2日内核定灾情数据,并 向乡政府报告;乡政府要在接到灾情报告后的1日内审核、汇总区数据,并向区政府和区民政局报告。

对干旱灾害,各行政村要在旱情初露、群众生产和生活受到一定影响时进行灾情初报,乡民政所汇总后逐级上报;在旱情发展过程中,每2日续报一次,直至灾情解除后上报核报。预警响应 5.1 启动条件

根据气象、水利、地震等相关部门发布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出现可能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基本生活,需要提前采取应对措施的情况。

5.2 启动程序

乡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根据有关部门发布的灾害预警信息,决定启动救灾预警响应。

5.3 预警响应措施

预警响应启动后,乡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立即启动工作机制,组织协调预警响应工作。视情况采取以下一项或多项措施:

(1)及时向乡应急指挥部报告并向各行政村发布预警响应启动情况;向相关的行政村发出灾害预警响应信息,提出灾害救助工作要求。

(2)加强值班工作,根据有关部门发布的灾害预警信息 分析评估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

(3)通知乡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和有关行政村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做好救灾物资调运准备工作。

(4)派出预警响应工作组,实地了解灾害风险情况,指导开展救灾准备及应对工作。

(5)及时向乡应急指挥部报告预警响应工作情况。

(6)做好启动救灾应急响应的各项准备工作。

5.4 预警响应终止

灾害风险解除或演变为灾害后,乡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决定预警响应终止。

应急响应

根据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等因素,乡应急指挥部设定三个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等级。Ⅰ级响应由乡应急指挥部指挥长统一组织、领导;Ⅱ级响应由乡应急指挥部副指挥长组织协调;Ⅲ级响应由分管民政工作副乡长组织协调。

6.1 Ⅰ级响应

6.1.1 启动条件

(1)我乡行政区域内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因灾死亡5人以上;

紧急转移安置或需紧急生活救助300人以上; 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200间以上;

干旱灾害造成群众缺粮或缺水等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人数占农业人口10%以上或1000人以上;

6.1.2 启动程序

灾害发生后,乡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经分析评估,认定灾情达到启动标准,向应急指挥部提出进入Ⅰ级响应的建议,由应急指挥部指挥长决定进入Ⅰ级响应状态。

6.1.3 响应措施

由乡应急指挥部指挥长统一领导、组织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1)由乡应急指挥部领导主持召开专题会,乡直各部门参加,必要时请受灾重点村参加,对抗灾救灾的重大事项作出决定。

(2)由乡应急指挥部领导率乡有关部门到受灾村指导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慰问受灾群众。

(3)乡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发布灾情,及时发布灾区需求。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切实做好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工作和新闻宣传工作。必要时,乡应急指挥部邀请有关专家开展灾情发展趋势及灾区需求评估。

(4)根据各行政村受灾申请和有关部门对灾情的核定情况,乡财政所、乡民政所及时下拨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5)乡派出所负责灾区社会治安工作,协助组织灾区群众紧急转移工作,参与配合有关救灾工作。

6.2 Ⅱ级响应 6.2.1 启动条件

(1)我乡行政区域内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因灾死亡3人以上;

紧急转移安置或需紧急生活救助100人以上;

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80间以上;

干旱灾害造成群众缺粮或缺水等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人数占农业人口8%以上或800人以上。

(2)乡政府决定的其他事项。

6.2.2 启动程序

灾害发生后,乡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经分析评估,认定灾情达到启动标准,向区减灾委提出进入Ⅱ级响应的建议;由乡指挥部副指挥长决定进入Ⅱ级响应状态。

6.2.3 响应措施

由乡指挥部副指挥长组织协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1)根据各村受灾情况核定灾情,乡财政所、民政所及时下拨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并视情况向区民政局申请生活救助应急物。(2)灾情稳定后,乡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织评估、核定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并按有关规定统一发布。

6.2.4 响应终止

救灾应急工作结束后,由乡应急指挥办公室提出建议,乡应急指挥指挥长决定终止Ⅱ级响应,并向区减灾委主任报告。

6.3 Ⅲ级响应

6.3.1 启动条件

(1)我乡行政区域内发生较大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因灾死亡1人以上;

紧急转移安置或需紧急生活救助50人以上;

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50间以上;

干旱灾害造成群众缺粮或缺水等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人数占农业人口5%以上或300人以上。

(2)乡政府决定的其他事项。

6.3.2 启动程序

灾害发生后,乡应急指挥办公室经分析评估,认定灾情达到启动标准,向区减灾委提出进入Ⅲ级响应的建议;由乡应急指挥副指挥长决定进入Ⅲ级响应状态,并向区减灾副主任报告。

6.3.3 应急措施

由应急指挥副指挥长组织协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1)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召专题会,分析灾区形势,研究落实对灾区的救灾支持措施。

(2)派出由应急指挥部领导带队、相关部门参加的工作小组到各村核查灾情,慰问受灾群众。

(3)应急指挥办公室与各村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并按有关规定统一发布灾情和救灾工作动态信息。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切实做好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工作。

(4)根据各村受灾申请情况,乡财政所、民政所及时下拨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并视情况向区民政局申请救灾应急资金。

(5)灾情稳定后,乡应急指挥办公室到受灾村进行评估、核定自然灾害损失情况,组织开展灾后救助和心理援助。

6.3.4 响应终止

救灾应急工作结束后,由乡应急指挥部指挥长决定终止Ⅲ级响应,并报告区民政局。

6.4 信息发布

6.4.1灾情信息发布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原则。

灾情稳定前,乡应急指挥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协调机构或宣传部门要及时向社会发布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动态及成效、下一步工作安排等 情况。

灾情稳定后,乡应急指挥部及时对各行政村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要评估、核定并发布自然灾害损失情况。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

7.1 过渡性生活救助

启动本预案Ⅲ级以上应急响应后,乡应急指挥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对各村灾情进行评估,了解过渡性生活救助需求情况。

7.2 冬春救助

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当年冬季、次年春季,乡政府要为生活困难的受灾人员提供基本生活救助。

乡政府于每年9月下旬开始调查冬春受灾群众生活困难情况,开展受灾群众生活困难状况评估。

受灾要在每年10月底前统计、评估本行政区域受灾人员当年冬季、次年春季的基本生活困难和需求,核实救助对象,编制工作台账,制定救助工作方案。

7.3 倒损住房恢复重建

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工作由受灾乡政府组织实施。建房资金通过政府救助、社会互助、亲邻帮助、以工代赈、自行借贷、政策优惠等多种途径解决。重建规划和房屋设计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布局,充分考虑防灾抗灾等因素,避开 灾害隐患区域。

7.3.1 乡政府根据各村上报的倒损住房核定情况,组织评估小组,对因灾住房倒损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以乡民政所的名义向区民政局提出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补助资金申请。

7.3.2 上级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补助资金下达后,按照区政府确定的倒损住房恢复重建资金补助标准,及时下达各行政村。

7.3.3 乡政府要采取实地调查、抽样调查等方式,对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工作进行检查和绩效评估,并将检查评估结果上报区民政局。

附则

8.1 自然灾害救助款物监管

建立健全由纪检、财政、民政等部门参加的救灾专项资金监管协调机制。乡纪检、民政、财政部门对救灾资金管理使用特别是发放工作进行专项检查,跟踪问效。各有关部门要配合纪检、民政、财政部门对救灾款物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8.2 奖励与责任

对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严重虚报、瞒报灾情的,依据有 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8.3 预案演练

乡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协同乡直各单位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并定期组织演练。

8.4 预案管理和更新

本预案由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管理。预案实施后,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适时召集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评估,并视情况变化作出相应修改并报区政府审批。各行政村的自然灾害救助综合协调机构根据本预案制定或修订本村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8.5 预案制定与解释部门

学校自然灾害教育 篇6

主讲人:高永士

在学校的安全教育中,我们同样也要重视对于防御自然灾害的教育。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会给人们带来生命、财产损失。自然灾害是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一类,也常给人们带来种种危害,所以我们学生应当积极去了解采取的措施,以尽可能避免其发生、减少其带来危害后的严重性。

汶川大地震再次告诫我们,自然灾害距我们校园不远,预防自然灾害对校园安全的威胁应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增强学生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认识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及水平,让学生树立防范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避免紧急情况下更多的生命财产受到损失。

在城市里,许多学生对于安全的防范意识远远要高于农村的孩子。所以,我认为在农村我们老师更应该做好学生安全的教育,尤其是自然灾害。从小就灌输自然灾害的危害性以及教育学生遇到自然灾害时候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低年级的学生知道基本的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高年级的同学要能熟知这些自然灾害的特点,防范方法以及应对措施。

我们都盼望孩子一生平安顺利,但美好的愿望并不能阻止灾害的发生。所以,让孩子拥有临灾智慧,从日常生活、游戏训练中拥有顺利逃生的技能,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面对自然灾害要放正心态,正确对待。充分发挥个人保护作用,掌握自我保护技能。例如,外出时如何避免遭受雷击?

1.外出时遇到雷雨天气,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的野外狂奔、停留;手中的通讯工具要关闭。

2.雷电交加时,如果在空旷的野外无处躲避,应该尽量寻找低凹地,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如果手中有导电的物体,如铁锹、金属杆雨伞,要迅速抛到远处,千万不能拿着这些物品在旷野中奔跑,否则会成为雷击的目标。3.特别要小心的是遇到雷电时,一定不能到高耸的物体,如旗杆、大树、烟囱、电杆下站立;也不要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物体以及铁路轨道附近停留;还要远离输配电线、架空电话线缆等。这些地方最容易遭遇雷击危险。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的应对措施,当自然灾害来到时就能做到不慌乱,冷静沉着对待。

总之,培养学生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在于长时间的培养,使安全扎根学生心中。

突发自然灾害与应急通信 篇7

当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 公众通信网络可能会遭受损失, 或在局部出现过大流量, 这些会造成通信网络承载能力下降, 进而造成应急响应能力下降[1]。近年来, 在世界各地, 出现过多次不同种类的紧急事件, 如“911”、“5·12”汶川地震、印度洋海啸及伦敦地铁爆炸等, 既考验了各国政府的应急响应能力, 也考验了通信网络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从这些经验教训中, 人们逐步意识到必须在平时完善应急通信体系, 达到应急通信保障的要求, 才能在紧急关头发挥它的作用, 保持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的通信, 提高各级政府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减少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2 应急通信体系基本概念

应急通信的特点是协同各种通信网络和技术手段, 使应急人员无论在何时何地、采用何种接入方式, 都可优先利用残存的通信资源建立呼叫/会话, 在应急情况下保障通信[2]。

2.1 应急通信体系的网络组成

作为一个国家的公众通信网络, 它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互联互通的电信网络组成, 它们基于不同的技术 (例如电路交换、无线、IP和ATM) 和架构, 支持不同的协议和业务。不同的网络类型包括电路交换网络、卫星网络、无线网络、专用集群网络、IP多媒体通信网络, 见图1。目前, 国内一些大城市自建的数字集群政务专网可以作为应急通信的指挥平台, 它和公网应该是互相补充的关系。广播网络也是公众通信网的补充, 主

要用于警示、公告信息的发布。

2.2 应急通信网络的演进

应急通信网络的演进需要借鉴一些国外的经验, 并结合我国特点, 通过政府来主导, 制定一个适合常态社会且适合突发灾害环境的应急通信网络标准, 可通过以下两点来表述传统通信如何迅速的向应急通信演进。

(1) 对特殊临时授权进行流程提速;对灾区所需的卫星地面与空间站、光缆和国际路由, 实施临时性授权程序;

(2) 协调动用电信行业的各方资源 (如应急发电机和燃料) , 以满足救灾需求;应急应答系统要装备先进的无线设备, 要允许跨越多个部门、多个频率进行通信;充分利用IP技术, 基于IP的网络可以承担电信网的备用网络, 可以对电信业务进行再选路。

无论是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卫星网络、IP多媒体网络, 还是互联网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作为应急通信考虑应当将各种网络联合起来使用, 优势互补、相互协作, 以便更好地完成更复杂的通信任务。作为目前应急通信网络体系, 主要依靠紧急热线, 政务信息依靠政务网络来传递。作为未来的应急通信网络, 则必须考虑各种网络的互补协调, 互联互通。作为民众, 不仅可以通过呼叫中心的方式和政府联系, 还可以采用即时消息, E-mail, Internet等多种方式和政府联系, 而政府也可以通过移动通信技术随时获取受灾民众的汇报、位置等信息。未来的应急通信网络是一个综合的网络体系, 如图2所示。

3 应急联动系统的组建

当传统的通信系统演进为应急通信系统后, 还需要为救灾建立起具体的通信网络和设施。这个设施实际上就是建立由政府主导、企业配合的统一救灾通信网络体系。

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就是政府能有效建立灾害应急联动系统, 应急联动系统是一个集话音、数据、图像为一体, 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各分系统有机互动为特点的整体解决方案。其中, 通信子系统完成应急联动中心与各通信运营公司之间的话音传输、交换和分配, 以及主叫号码和主叫地址的自动查询和传输等[3]。接警中心采用计算机辅助系统, 统一接听和处理灾区的报警、求助电话。指挥调度中心 (或称为处警中心) 采用计算机辅助调度系统, 通过直观的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 可以对所有的资源和警力分布了如指掌, 通过一体化的无线数据传输和无线调度台进行方便的统一管理、指挥和调度, 如图3所示。

应急联动系统的运行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分别是:报警、接警, 处警、执行与反馈、监控与记录、报表与统计等。其核心概念为:统一报警、统一指挥、快速反应、资源共享、联合行动。

通常, 应急联动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设在指挥中心称为接警和处警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调度和信息系统;二是覆盖全市的专用移动通信网, 目前一般都选用集群指挥调度系统。把这两大系统进行多层次的集成, 就为提供一套能进行统一的接警/处警和调度指挥的完整系统, 能够实现智能化的应急联动解决方案。该系统应能方便地升级扩容, 能根据发展大幅度增加接警量。

应急联动系统的建立可以分两步实施:

第一步是建设专用移动通信网, 目前大部分都倾向采用数字集群通信网。它是供警察、消防、急救等政府部门日常指挥调度和应急指挥使用。保证在重特大事件发生时, 相关部门能够协同指挥、联合行动, 所以也可称为政务移动网。

第二步是建设智能化接警/处警指挥平台。这个指挥平台把有线通信、无线通信、数据库、卫星定位、计算机辅助调度、信息技术、网络传输等多种技术相集成, 集话音、数据、图像信息传输为一体。将能够为指挥中心和领导提供各种话音、数据、图像等多媒体信息资源, 使得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时能够运筹帷幄, 正确决策。

4 减轻灾难发生后的通信压力

政府在灾难发生后应当正确引导公众合理使用公众通信网络, 积极疏通突发的巨大话务量, 减轻通信设备的阻塞, 保证重要通信的畅通;应为通常情况下灾难发生后网络通话量、短信数量会增加数倍, 如图4所示。并且在灾难发生后运营商的网络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通信容量也会降低, 这就很容易造成了网络的拥塞。因此, 为维持正常的通信, 用户应该尽可能只打一些短的、必要的电话[4], 而通信运营企业可在网络技术方面采取如下具体措施。

(1) 用“呼叫终止”来平息网络拥塞。“呼叫终止”就是提前“丢弃”一部分打往拥塞地区的电话 (不影响紧急呼叫业务) , 以降低其他网络的呼入业务量 (在某个点, 全部呼叫的70%被拒绝) 。一些移动运营商正是采用这种方法限制了来自固网的接入。除“呼叫终止”外, 移动运营商还可使用“半速率编码”, 靠降低质量来处理更多的呼叫。另外, 在高需求的2个半小时, 还可对短信进行了延迟传送。

(2) 提供优先通信。为了对重要应急响应部门进行通信保障, 移动网可以预设一个特殊的网络管理方案, 即接入超载控制, 它对持有SIM卡的重要人员提供“特权”接入 (类似美国的“优先服务”, 但当超载控制启动时, 网络不再受理公众呼叫) 。“特权”接入只是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才调用, 在相关部门的特殊指令下, 由网络运营商进行调用, 最好只在特定网络和有限的地区及很短的时间内使用这个方案。

(3) 预留通道。平时在通信规划和建设中, 可以为重要通信都专门预留了通道, 并在发生灾难时, 对受灾地区的普通电话进行控制, 以保证重要通信的畅通。同时, 引导用户使用灾难应急消息业务, 从而将受灾用户信息存储到该系统中, 以供亲友查询他们的消息, 这样以缓解通信压力。

5 结束语

建立合理的应急通信体系是关系国家安全、民计民生的大事。研究应急通信的特点、网络体系, 要充分利用各种通信手段来保证应急情况下的通信保障, 不仅需要考虑通信网络演进的趋势性影响, 还要利用各种新技术。目前, 国家正在建立国家应急联动系统, 将逐步实现紧急呼叫和救助热线号码的统一。从这一步出发, 整合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资源, 建立可靠的应急平台指挥体系, 建立完整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董志良, 白翠玲, 索扬.通信基础设施投资基本理论研究[J].中国市场, 2007 (27) .

[2]谭智斌, 周勇.我国电子通信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 2006 (08)

[3唐红.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 篇8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知识链接】

1地质危害。自然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所产生的诸如滑坡、泥石流、地面下降、地面塌陷、土地冻融、土壤盐渍化、土地沙漠化、地震、火山喷发等,会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这种现象称为地质危害。地质危害也包括其派生的灾害。

2雨涝、洪水、凌汛等灾害。雨涝灾害是指大范围的暴雨或特大暴雨所造成的山洪暴发,江河水位陡涨,洪水泛滥,致使农田、房舍、人畜及交通设施等遭到淹没的洪涝灾害,以及低地积水难排,造成作物减产失收的渍涝灾害。洪水灾害是指水流脱离水道或人工的限制并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现象。凌汛灾害是因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江河水位明显上涨并引发灾害的现象。

3干旱灾害。干旱灾害是指土壤水分不足,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造成较大减产或绝产的灾害。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春旱突出,有“十年九春旱”之说。黄淮海地区经常出现春夏连旱,甚至春夏秋连旱。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是伏旱和伏秋连旱。西北大部分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常年受旱。

4大风灾害。气象上称6级(12米/秒)和6级以上的风为大风。长时间的大风会使土壤风蚀、沙化,对作物和树木产生机械损害,造成倒伏、折断、落粒、落果及传播植物病虫害等,严重地破坏各种设施。

5热带气旋。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灾害强烈的热带气旋活动范围很广,常伴有狂风、暴雨、巨浪、风暴潮,具有很强的破坏力。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

6冰雹灾害。冰雹是从发展强盛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块或冰球。据冰雹大小及其破坏程度,冰雹灾害分为轻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级。我国是世界上雹灾较多的国家之一。

7海洋灾害。(1)风暴潮,是由台风、温带气旋、冷锋的强风作用和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2)灾害性海浪,是海洋中由风产生的具有灾害性破坏的波浪,其作用力巨大。(3)海啸,是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所激起的巨浪,危害很大。(4)赤潮,是水域中一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的水色异常现象,它主要发生在近海海域。

【跟踪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等级指在某些气候条件下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3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4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5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很大。读下页《我国特大型、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1~4题。

1我国六大地区中,出现特大型、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

A西北地区B西南地区c中南地区D华东地区

2减轻防止这种自然灾害的措施是()

A植树造林B开垦梯田

C进行城市建设D减少降水

3有关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叙述正确的是()

A地震多发区一定是滑坡、泥石流频发区

B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与人口增长速度无关

C地震不能引发海啸等地质灾害

D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会发生地质灾害

4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地质条件B大风

C大型工程施工D森林火灾

二、综合题

5自然灾害会给人类造成生命和物质财产的损失,人类的各种活动也会诱发自然界的变化。读下页《西北太平洋上的台风登陆路径图》和《我国地震带分布图》,回答问题:

(1)台风的主要源地在_____和菲律宾以东的_____。从气流的运动特征看,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_____。台风对上海地区带来的恶劣天气主要是_____、_____;如果台风来袭时正好碰上天文大潮,沿海地区还会发生_____和江河湖泊_____异常高涨的现象。天文大潮往往发生在_____(月相期间)。

(2)从图上看,处在台风登陆路径上的国家还有()

A日本B印度尼西亚C越南D菲律宾

(3)我国既位于强地震带上又最容易遭受台风侵袭的省份是_____。

(4)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这与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_____带和_____带之间有很大的关系。地震还会引发其他灾害,地震灾害突出反映了自然灾害具有_____性、_____性和_____性的特征。

(5)对于上海地区而言,政府和市民都必须考虑在台风、地震袭来时有效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上海地区目前最需要考虑的防灾减灾措施是什么?请至少举两条并予以说明。

参考答案:

一、1B2A3D4A

上一篇:89解决问题教学反思下一篇:六一儿童节文艺表演活动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