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思乡的古诗词

2024-09-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表现思乡的古诗词(精选10篇)

表现思乡的古诗词 篇1

篇一:表现思乡的古诗词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静夜思》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九月九日忆》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自春望》

4、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出自除夜作》

5、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出自游子吟》

6、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出自回乡偶书》

7、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出自渡汉江》

8、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出自次北固山下》

9、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两年《出自人日思归》

10、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出自春夜洛阳城》

11、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出自旅次朔方》

1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自月夜忆舍弟》

1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出自登黄鹤楼》

1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水调歌头》

15、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出自杂诗》

16、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出自悲歌》

17、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出自古诗十九首》

18、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十五夜望月》

19、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出自回乡偶书》

20、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出自古诗十九首》

21、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出自清平乐》

22、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出自相见欢》

23、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出自浪淘沙令》

24、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出自赠卫八处士》

25、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出自与浩初上人》

26、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出自题大庾岭北驿》

27、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出自渡荆门送别》

28、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出自月下独酌》

2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望月怀远》

30、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出自八月十五日》

31、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出自夜上受降城》

篇二:表现思乡的古诗词

归家

〔唐〕杜 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乡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京师得家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题大庾岭北驿

(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月夜亿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送别

(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表现思乡的古诗词 篇2

那么, 在诗词中如何营造优美的意境呢?

欣赏思乡的诗篇, 不难发现, 意境的营造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 用典型的景物名词增添诗句的画意。比较典型的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这首小令被元人誉为“秋思之祖”。作者就是用客观景物的并列叠加表达情感。写了九种景物, 一字一景, 惜墨如金。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客观景物为载体, 将九种相对独立的事物巧妙而自然地纳入画面中, 再以夕阳为背景映衬, 使流水人家的“祥和安适”与“断肠人在天涯”的沦落异乡相映, 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相较之下, 李白的《静夜思》中的景物则较单一, 他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明月, 赋予明月以人的情感, 睹月伤怀。明月既是诗人的思乡情感的触发点, 又是诗人情感的依托。作者从视觉和想象勾勒月夜的静谧, 幽寂, 月夜的静谧, 月光的皎洁如霜唤起了诗人思乡的情思, 展示出一个独特而美好的意境。

其次, 巧用饱含情感色彩的字词, 点画意境。这类字词通常是动词或形容词。如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诗中“乡泪客中尽, 孤帆天际看”一句, “乡泪”是情结, “孤帆”是景物。不仅点明了乡思, 而且把这种感情一泄无余了。一个“看”字, 不仅写出自己这样思乡, 而且家人也在想望着自己的归去, 遥望着天际的“孤帆”。家人的想望自然是假托之词, 然而使思乡的感情抒发得更为强烈了。一个“孤”字, 既写出船在江面上形单影只的形象, 又映射出诗人孤寂念归的心思, 这样就把思归的哀情和前途茫茫的愁绪都寄寓在这迷茫的黄昏江景中了。

第三, 巧用拟人、比喻等修辞, 化抽象为具体, 化无形为有形, 营造想象空间。如“离愁正引千丝乱, 更东陌, 飞絮潆潆” (张先《一丛花》) 。“愁”是抽象的意象, 作者巧用拟人, 仅把诗人与祖国故乡隔开了, 而且无法逾越。到这里, 诗人的乡愁得到升华, 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 诗的意境在这里突然得到升华, 那么愁已不仅仅是诗人心中的相思苦闷, 它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相思和苦闷。这是意境开拓的又一层审美想象空间。

第四, 情景交融, 水到渠成。在诗中, 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巧妙的融于特定的环境中, 通过对这一特定环境的描写抒发出来。如崔颢的《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强烈的“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互交融, 乡愁因景更浓, 景因乡愁而多情。景中出情, 情中融景, 使人心境复归于渺然的忧思而益发深沉, 不能自已。诗的意境顿然拓宽, 这“乡思”怎能用一个“愁”字来囊括?

第五, 勾勒画面, 以画传情。一首思乡诗就是一幅水墨画, 淡雅却含情。诗人通过描绘一个特定场景或典型细节, 把要表达的情感倾注其中, 读者读的时候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这个画面, 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如读白居易《望月有感》中“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 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在读者的脑海中骤然升起:月朗星稀的夜晚, 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独坐叹息, 望月伤怀, 浓浓的乡情如一杯陈年老酒愈老愈烈。共看明月, 大家也会像诗人一样潸然泪下, 让人生出“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的遐想。而岑参的《逢入京使》则为我们勾画了一幅荒凉的塞外思亲图, 读来让人肝肠寸断。在茫茫塞外古道上, 诗人风尘仆仆, 不知已走了多少天, “故国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思乡之苦郁结心中, 路愈远情愈浓。忽地迎面尘土飞扬, 一人急奔而来。拭泪而望, 竟是一位老相识。立马而谈, 互叙寒暖, 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 想让他传递家书, 可马上相逢, 没有纸笔, 只能让友人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中。“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一句描写, 镜头集中清晰, 如影视特写一般, 既有生活情趣, 又有人情味道, 清新明快, 余味深长, 不加雕琢, 信口而成, 而又感情真挚。在平易之中又显出丰富的韵味, 自然深入人心, 历久不忘。

由此可见, 思乡诗的意境是多角度多画面的营造出来的。在进行诗词的阅读时, 只要我们准确把握诗人在诗中营造的意境, 调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就能很好的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获得阅读体验中美的享受。

摘要:在诗词中诗人巧妙的营造意境, 来表达人们思乡念归的情感, 能很好的激发读者的想象, 引起读者的共鸣。而意境的营造主要通过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首先, 用典型的景物名词增添诗句的画意。其次, 巧用饱含情感色彩的字词, 点画意境。第三, 巧用拟人、比喻等修辞, 化抽象为具体, 化无形为有形, 营造想象空间。第四, 情景交融, 水到渠成。第五, 勾勒画面, 以画传情。

表现思乡的古诗词 篇3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游子;思乡情结

思乡,是中国文化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这种贯穿古今的情感,在无数漂泊异乡的游子心中凝聚成了一种难以磨灭的思乡情结,展现在各类文学作品中。《古诗十九首》代表了东汉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1],它处处洋溢着浓浓的思乡情感,写出了身在异乡的游子的那份漂泊无依,道出了那些孤寂灵魂对家乡的一份渴望。《古诗十九首》中的思乡情结产生的原因有:

一、民族心理

一本名叫《中国人的素质》的书中这样写到:“一般来说,中国人都不愿意背井离乡去远方淘金,除非被迫那样做。没有一个中国人离开故土之后不打算回去的。他总是希望衣锦还乡,寿终正寝,最后葬入祖坟”[6],这段话中肯的道出了中国人固守的家园状态,也不难看出,对于中国人而言对故土的留恋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情结。

首先,我国自古便是农业大国,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铸造了中国人特有的民族精神。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使整个华夏民族都向往宁静、追求稳定、推崇和谐。宁静、稳定、和谐便是故乡给中国人最大的体会。所以人们对于自己从小生活、熟知的环境,在心理上有一种无端的依赖,在他们远走他乡时,心里一直祈盼的是回到那个让自己灵魂得以安息的地方。只有故乡,才能真正从心里上给人们以安宁,家乡,才是真正的栖息地,无论走到何方,家在哪里,根就在哪里。

另外,“家”因为亲人而变得具体而有意义,游子对家乡的眷恋很大一部分是源于对亲人的思念。“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7],可以说,以家族为本位的人伦亲情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受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的影响和千百年来儒家文化的熏陶,中国人产生了深刻的家族血缘观念,血脉亲情是人们心中永远无法磨灭的情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背井离乡的人不仅是离开了那片哺育他的土地,更是离开了他朝夕相伴的亲人,没有相亲相爱的家人陪伴,在羁旅中自然是感到分外孤独,十分渴望亲情的慰藉。尤其是每逢佳节,身在异乡的人们倍感思亲,所以更加重了对故乡的思念。

由此可见,思乡情结是由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民族精神的结晶,它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在一代又一代的游子心中萦绕。所以《古诗十九首》中展现出来的思乡情结并不是一时感情的堆积迸发,而是中国人存在的一种集体无意识,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二、社会状况

《古诗十九首》中的游子所处的社会环境是极其复杂的。东汉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与之前的年代相比都有着十分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文人的创作有趋势对思乡情结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政治上,汉朝自武帝之后便开始动荡不止,到了东汉后期,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农民起义不断,党锢之争激烈,宦官专权,贿赂成风,卖官鬻爵猖獗,这些使得士人们开始对自己想要跻身的统治阶级产生怀疑,使得他们建立不朽功业的政治理想一次次破灭。残酷的现实面前,他们对建功立业的热情渐渐淡化,对政治生活有了抵触。动乱的社会、不安定的环境都让游子们更加想要回到家乡,为自己的身体找一处避难之所,如张衡的《归田赋》:“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在思想上,由于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逐渐衰落,曾被视为世族知识资本的经学也开始被文人们放下了。这时文学创作不再为了统治阶级歌功颂德,开始关注自我感受和情绪的抒发、个性化的表达。但精神支柱的松动,使游子们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失落和无常之感,所以游子们的思乡之情更加强烈,想早日结束这份心灵的游荡,不仅要给身体找到安身之所,更是要为自己的灵魂找到归宿,找到使心灵得到安宁的精神家园。

三、游子心态

“学而优则仕”,受社会环境及思想风气的影响,大多数文人志士都形成了特有的家园观念。他们长期都受儒家文化观念熏陶,一直持有着积极入世的态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他们的精神支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他们的人生追求,所以他们放下一切,远离故土外出游宦。

但通过这种途径获得功名的人少之又少,这些游子们逐渐成为了尊与卑之间的社会阶层,对于平民百姓来说,他们是学士,满腹经纶并且与黎民百姓有着不一样的人生理想,对于宦官贵族来说他们是一群白衣寒士,比比皆是。这些游子们一面感受着都市的繁华,一面在这种光怪陆离的环境中感受着人情冷暖,忍受着怀才不遇,期待着飞黄腾达,所以,对于这些文士来说游宦是一种“苦游”,他们付出一切却换来空梦一场,不安定的情绪便随之而来,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便促成了他们的思乡情怀。

“富贵还乡”也是背井离乡的人们的普遍想法,现实击碎了《古诗十九首》中游子“功成名就”梦,理想无法实现,困顿落魄,功业无成的他们自觉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所以有家难回也是游子们不放弃游宦的重要原因。可是越是难回,就越是思念,对游宦生活产生深深的厌倦得同时,内心的惆怅和凄苦更加深刻,这时对故乡的思念就呼之欲出了,所以游子们是在归家不得的极度痛苦中弹奏出了一首首思乡之曲。

《古诗十九首》中的游子怀着对故乡的眷恋与思念,创作出了一首首经典的思乡之作,带我们走进了那个动荡的年代的先民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游子们的快乐与悲哀。《古诗十九首》是人类发展史的精神记录,其中的思乡情结更是中国人共同拥有的精神支柱,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理由去发扬它、珍视它,让它永远成为人类文学创作中的财富。

参考文献:

[1][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29

[2]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第一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7:152

[3]萧统.文选(李善·注),中华书局,1977年版

[4]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59

作者简介:王海丽(1987.4-),性别:女,民族:汉,籍贯:黑龙江省海伦市,学历:硕士,单位:辽宁大学,研究方向:文艺学。

思乡的古诗词 篇4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归家》【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乡思》【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闻雁》【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月夜亿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竹枝》【唐】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思江南》【唐】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渡江汉》【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滞雨》【唐】李商隐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送吴十九往沅陵》【唐】王昌龄 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

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诗经•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烛,烝断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果嬴之实,亦施于宇。

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种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叨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鹳鸣于垤,妇叹于室。

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仓庚于飞,熠耀其羽。

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悲愤歌 东汉 刘细君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忧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悲愤诗》蔡琰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失意几微间,辄言弊降虏。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岂敢惜性命,不堪其詈骂。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

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观者皆嘘唏,行路亦呜咽。

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城廓为山林,庭宇生荆艾。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励。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十五从军征 唐 贺知章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七哀.其二 王粲 汉魏

荆蛮非吾乡,何为久滞淫?方舟溯大江,日暮愁吾心。山冈有余映,岩阿增重阴。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襟。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音。羁旅无终极,忧思壮难任。

重别周尚书 庾信 南北朝

阳关万里路,不见一人归,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渭水思秦川》 岑参

渭水东流去,何时到澭州,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

《杂诗》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登逍遥楼》宋之问 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

《渭上思归》孟郊

独访千里信,回临千里河。家在吴楚乡,泪寄柀δ喜ā?br> 吐蕃别馆月夜 吕温

三五穷荒月,还应照北堂。回身向暗卧,不忍见圆光。

宿云梦馆 欧阳修

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赠吴之山》王间

城拆声声夜未央,江云初散水风凉;看君已做无家客,犹是逢人说故乡。

《客中夜生》袁凯

落叶萧萧江水长,故园归路更茫茫。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

江行 金城

十年足迹浑无定,莫更逢人问故乡。

别老母 黄景仁

搴帏别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陈子昂《感遇其三》

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高适《蓟门五首》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吴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别离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受降城闻笛》

故国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高适《别韦参军》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八月更漏长,愁人起常早。闭门寂无事,满院生秋草。昨宵西窗梦,梦入荆南道。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亦好。戎昱《长安秋夕》

秋中帝里经旬雨,晴后蝉声更不闻。牢落闲庭新病起,故乡南去雁成群。孟郊《秋夜长安病后作》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下忆舍弟》

洞庭芳草遍,楚客莫思归。经难人空老,逢春雁归飞。东西兄弟远,存没友朋稀。独立还垂泪,天南一布衣。杜甫《春江夕望》

江人授衣晚,十月始闻砧。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白居易《江楼闻砧》

问春从此去,几日到秦原?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柳宗元《零陵早春》

旅情偏在夜,乡思岂惟秋?每羡朝宗水,门前尽日流。刘禹锡《南中书来》

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如何连晓语,只是说故乡。韩愈《宿龙宫滩》 朝结故乡念,暮作空堂寝。梦别泪亦流,啼痕暗横枕。元稹《遣病十首》其十

郁郁何郁郁,长安远如日,终日念乡关,燕来鸿复还”刘禹锡《谪居悼往二首》其二

“其奈山猿江上叫,故乡无此断肠声。” 白居易《答春》

“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一声梦断楚江曲,满眼故园春意生。”柳宗元《闻黄鹂》

“潘岳岁寒思,屈平憔悴颜。殷情望归路,无雨即登山。”刘禹锡《谪居悼往二首》其二

“楚野花多思,南禽声例哀,殷勤最高顶,闲却望乡来。”刘禹锡《题标隐寺》

“高台不可望,望远使人愁”沈约《临高台》

洞庭芳草遍,楚客莫思归。经难人空老,逢春雁归飞。东西兄弟远,存没友朋稀。独立还垂泪,天南一布衣。卢纶《春江夕望》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汉〕乐府诗《悲歌》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唐高适《除夜作》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唐〕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戴叔伦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渡桑乾》〔唐〕刘皂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秋思》〔唐〕张籍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归家》〔唐〕杜牧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乡思》[宋]李觏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八声甘洲》[宋]柳永

静夜思

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低 头 思 故 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苏遮幕》[宋]周邦彦

思乡的古诗词精粹 篇5

1、唼流牵弱藻,敛翮带馀霜。——沈约《咏湖中雁》

2、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卢纶《逢病军人》

3、雁足无书古塞幽。——史达祖《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

4、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崔与之《水调歌头·题剑阁》

5、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6、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方岳《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7、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8、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9、江山重叠倍销魂。——李之仪《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

10、几多惆怅,情绪在天涯!——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11、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李白《关山月》

1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1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宋之问《渡汉江》

14、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15、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16、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张孝祥《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17、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18、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19、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20、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21、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袁去华《水调歌头·定王台》

2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3、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24、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杜荀鹤《送人游吴》

25、又笑伴鸱夷,共归吴苑。——吴文英《琐窗寒·玉兰》

26、那堪旅馆经残腊,只把空书寄故乡。——王建《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

27、已自不成眠,那更酒醒时候。——向滈《如梦令·野店几杯空酒》

28、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29、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30、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二》

31、故园晚、强留诗酒,新雁远、不致寒暄。——史达祖《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

32、青衫记得章台月,归路玉鞭斜。——刘迎《乌夜啼·离恨远萦杨柳》

33、未收天下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年少行四首·其三》

34、吠犬杂鸣鸡,灯火荧荧归路迷。——纳兰性德《南乡子·秋暮村居》

35、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西江夜行》

36、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

37、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38、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39、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40、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41、归家梦向斜阳断。——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42、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43、刷羽同摇漾,一举还故乡。——沈约《咏湖中雁》

44、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45、帟幕英僚敞,芳筵下客叨。——孟浩然《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楼作》

46、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4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8、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49、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王维《不遇咏》

50、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李清照《忆秦娥·咏桐》

51、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李中《客中寒食》

52、望家思献寿,算甲恨长年。——欧阳詹《除夜长安客舍》

53、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岑参《送人赴安西》

54、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5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56、从今后,梦魂千里,夜夜岳阳楼。——徐君宝妻《满庭芳·汉上繁华》

57、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5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59、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思乡的诗句古诗词 篇6

2.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潆潆。 --张先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4.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6.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7.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李清照

8.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9.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晏殊

1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11.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2.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

13.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 --萧子显

14.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

15.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1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7.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18.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

19.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20.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1.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2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

23.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25.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26.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27.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28.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29.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0.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晏殊

3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

古典诗词中的绘画表现 篇7

尽管《论语·阳货》中以“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作为评价概括早期诗歌的标准,在被后人不断以道德伦理解读的《诗经》中,依然有作品可以作为有声之画来看待。如《诗经·秦风·蒹葭》一首:“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白露,作者怀念的伊人仿佛就在眼前;而曲折徜徉的水面,空气中凝结而成的冷霜,道路如此崎岖漫长,思念在水中游荡,却永远只能千里相望。短短几句,却情深意长。诗人用一种惆怅的声音,勾勒出一幅怀念追思恋人的朦胧画面,情景交融,让人唏嘘不已。

当然,这样能唤醒读者对画面想象的作品在早期诗歌中并不多见。随着“庄老告退,山水方滋”,诗歌越来越多地作为一种表达个人情感的载体,出现了承载自我意识的山水景物描写,呈现画面感的诗作也越来越多。这些诗作大多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为主,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等,对风景人物的描摹使作品自然而然地开始借用绘画手法。并且,由于中国文人常常兼具各种不同身份,在他们笔下诞生的作品,也开始具有不同领域的艺术特征。

真正将“诗画本一律”付诸实践的,则是唐代诗人王维。王维既是诗人,同时身为画家,所以他特别懂得在诗作中营造画面的感觉,许多诗作都能通过唤起读者的想象,体味文字之外的美丽。正如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概括而言,诗词中存在的绘画特点大致有二,一方面是在布局谋篇上,诗词借鉴绘画者良多;另一方面,在视觉效果上,绘画所赋予文字表达更为传神的能力。

以王维的《终南山》一首为例:“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宿处,隔水问樵夫。”从几近天边的山脉一直绵延至海,行在山间,白云青霭萦绕身边,时开时合,似有似无,诗人的视线由远及近,最后落在水边的樵夫身上,隔水相问,空旷中传来的声音愈发显出终南山的高大幽深。诗作借助绘画式的构图,一一安排景物,铺陈人物视点,读者一步步随诗人走来,一幅山间行旅图跃然眼前。《宣和画谱》说:“‘行到水尽处,坐看云起时’及‘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之类,以其句法,皆所谓画也。”

此外,像《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又如《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这些诗作,或静或动,或凝眸或流转,都有极强的画面感。正如明代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的那样,“非右丞工于画道,不能得此语。”在王维之后,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以及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等等,都因借用了绘画式构图,而使这些诗词作品产生一种画面空间感。

在用字方面,诗词作品也同样体现出绘画发展积累下来的成就。同样以王维为例,他在《山中》一首中,短短四句就出现了三种颜色,“白石”,“红叶”,“空翠湿人衣”,三种颜色鲜艳夺目,尽管这首诗所表现的并非是生意盎然的春天,但因为这些明快的颜色,使整幅画面温暖湿润起来。除了说明色彩对诗词感觉的影响,也充分证明了个人情感在诗词画面中的重要性。再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句话中有四种颜色,在鲜明的对比衬托下,原本平凡的意境瞬间生动起来。

总之,诗词对绘画技法的借鉴,拓宽了艺术表达中因为文字抽象所带来的局限,更容易唤起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审美情感。当然,这种借鉴与交流是经过潜移默化,逐渐形成的。

早期中国画着力于现实,对山水的描写多为偶尔的陪衬,不会特别强调个人情感。魏晋时期,随着山水画的兴起,绘画渐渐进入中国文人的领域。诗词之外,绘画开始成为中国文人传情达意的重要方式。虽然构图、用笔、造型等创作手法并不新鲜,但如何造山设水才能表达自己的一系列方法,却是在中国文人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念之后才有的。从谢赫六法的提倡到宗炳的“澄怀味象”、姚最的“心师造化”等理论,一直发展出元人尚意的创作理念,绘画也渐渐与诗词一样,成为文人手中营构个人审美理想的方法。

其实,不论是诗词还是绘画,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是中国文人借以传达自己个人情感的途径。在历代哲学宗教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文人逐渐形成清淡简远的审美格调,由此分别发展出诗词尚韵、绘画传神两种质同形异的艺术表现形式。就个人情感而言,诗人与画家受传统观念影响,在自然景物上往往会有相似的感觉,从而使作品有相似的神韵,进而使读者在读诗或观画中产生相似的体验。

古代诗词表现手法 篇8

一、文章的表达方式被应用到诗歌的表现中

文章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其中“说明”这种表达方式在诗歌中不使用,试论其它四种。

蜀 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记叙笔法中的“抑扬”、“卒章显志”等手法常被应用到诗歌中。诗的前四句描写了祠堂的典型景物,五、六两句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最后两句写出了此次寻找的目的,是对诸葛亮功业未遂的惋惜,更是抒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卒章显志。

描写运用到诗歌中,主要有环境描写、外貌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但这些描写有时是互相交叉的。试举两例:

社 日

(唐)王驾

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前两句正面描写了社日的举办环境,第三句桑柘影斜的描写点出了社日结束的时间,最后一句尤其写得好,表面写很多人喝醉的场面,实际是在侧面描写社日的热闹景象,这句既填补了没有正面描写社日场景的空白,有照应了开头写出了丰收在望的喜悦。这里用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谒金门

(南唐)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王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这首词综合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词的一开头作了环境描写:春风搅动了池水,更搅动了思妇的心。接着两句是行动描写,写思妇在开满花的小径上无精打采地逗着鸳鸯玩,漫不经心的把杏花放在手上揉搓的无聊,“手挼红杏蕊”又是细节描写,一个“挼”字,把此事的无聊展现无遗。下阕开头两句运用行动、外貌描写一个独倚阑干,无心梳头的少妇,这里写少妇无心梳头实际是写无人欣赏的苦闷心理,又是心理描写。最后两句既是神态外貌描写又是心理描写,猜想丈夫快要还家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抒情包括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可分为借景抒情、用典抒情和托物言志(托物喻理)三种。

南 园

(唐)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在诗里,李贺把自己想要建功立业的情感毫不矫饰地直接抒发出来,这就是典型的直抒胸臆。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夜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的最后一句就属于用典抒情,讽刺那些达官贵人不关心国家命运的堕落生活。王安石《桂枝香》词,“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与杜牧同出一辙。宋人辛弃疾词最喜用典,高中学过他的《永遇乐》《水龙吟》都是用典抒情的典范。

插秧歌

(唐)布袋和尚

手把青秧插野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首诗,就是运用托物言志(托物喻理)的手法。

议论运用到诗歌中,说白了就是抒情,所以诗歌鉴赏中,不必谈议论。宋代诗人好以议论入诗,例如高中课本中陆游的《书愤》的最后两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就是议论抒情。

二、一些常用修辞手法成为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对偶、对比、设问、反问、借代、夸张、双关和衬托。

登 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被认为是对偶的典范。律诗本来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对偶)就可以了,此时不但四联每联都对仗,第一联中还构成当句对,即“风急”对“天高”,“渚清”对“沙白”。其中“渚清”的“清”字被借用作“青”和“沙白”的“白”相对,这叫做“借对”。李商隐的诗《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沧”被借用作“苍”和“蓝”相对,也是“借对”。对偶是诗歌最常见的手法。

日 日

(唐)李商隐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

此诗的后两句用反问(只问不答,答在问中)的手法,把诗人那种“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的日日忙碌不得空闲的生活含蓄的揭示出来。李贺的《南园》诗,最后一句“若个书生万户侯?”也属于这种反问。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首诗里最后一句的“晴”字就是用双关笔法。“晴”谐音“情”。上面提到的《插秧歌》中,“六根清净方为稻”中的“稻”谐音“道”也是双关。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诗使用的就是衬托中的反衬,以动衬静。另外像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杜甫《旅夜书怀》中“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都是这种用法。

三、国画的传统技法被应用到诗歌的表现中

1.渲染,对所写对象进行突出的形容描写。例如,李白《蜀道难》中对蜀道的描写。渲染往往借助夸张手法来实现。

2.烘托,用正面描写其它事物来侧面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方法。

李凭箜篌引

(唐)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此诗中,前十句属于渲染,后四句就是烘托。

3.白描,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寥寥数笔就写出事物的特征。说白了就是叙述。

田 家

(唐)聂夷中

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叙述了田家的悲惨生活,粮食还未收成管家已准备好征税。

4.象征,用具体事物表示某种意义。很多物象具有象征意义,例如月亮、菊花、梅花、松、莲、梧桐、杜鹃、鹧鸪等。

5.虚实结合,虚写与实写相辅相成。例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前两句实写后两句虚写。

【作者简介】

吴秀坤,高级教师,执教于黑龙江省海伦市第一中学,语文组组长,发表文章多篇。

责任编辑 李婷婷



描写思乡的经典古诗词 篇9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望驿台》

唐·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思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生。

与思乡相关的古诗词名句 篇10

回鞭指长安,西日落秦关。____李白《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时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

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____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____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____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____刘昶《断句》

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____梅尧臣《苏幕遮·草》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____张可久《清江引·秋怀》

扁舟昨泊,危亭孤啸,目断闲云千里。____吴潜《鹊桥仙·扁舟昨泊》

茂苑人归,秦楼燕宿,同惜天涯为旅。____吴 文英《齐天乐·新烟初试花如梦》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____王守仁《元夕二首》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____孟浩然《他乡七夕》

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____简长《送僧南归》

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各与题本乡。____王建《渡辽水》

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____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乡国真堪恋,光阴可合轻。____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____秋瑾《九日感赋》

遥想江口依然,鸟啼花谢,今日谁为主。____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鞭个马儿归去也,心急马行迟。____辛弃疾《武陵春·走去走来三百里》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____曹植《杂诗六首·其一》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____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二》

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____何逊《边城思》

望家思献寿,算甲恨长年。____欧阳詹《除夜长安客舍》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____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____元结《贼退示官吏》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____李白《关山月》

梦断刀头,书开虿尾,别有相思随定。____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____蒋捷《虞美人·梳楼》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____王翰《凉州词二首》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____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门有车马客,驾言发故乡。____陆机《门有车马客行》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____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____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上一篇:安徽省妇幼保健院中医药工作实施方案下一篇:信念励志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