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书籍

2024-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心理学书籍(共8篇)

心理学书籍 篇1

应一些朋友的需求,现介绍一篇心理学入门书籍导读文章,以供心理学爱好者作为阅读参考。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发展至今,内容已经极为丰富。为了对心理学有全面的了解,最好从一本心理学导论或普通心理学入手。

《心理学与生活》是一本优秀的、经典的心理学教科书,不仅在美国,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心理学界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

《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是另一本美国著名心理学教科书。本书译自原著最新修订的第9版,并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人员组织翻译。

这两本书都是大部头,但写得深入浅出,贴近生活,同时其内容又都包含最新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信息,实为心理学爱好者最佳的入门书。

《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上、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是在英国心理学家M.W.艾森克主持下由众多专家参与完成的。这本名著侧重对欧洲心理学的发展与贡献做介绍,因而可以给读者提供另一个视角。

《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这本由孟昭兰主编的教材自1994年第一版问世后,迄今已多次印刷,是深受欢迎的国内普通心理学教材之一。

台湾张春兴著的《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崔丽娟等著的《心理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对普通读者而言亦是一本很不错的入门读物。

心理学史

《心理学史导论》(上、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这本由B.R.赫根汉所著的心理学史详细考察了心理学的起源,对西方各种心理学思想及流派做了全面描述。

在国内,著名心理学家车文博的专著《西方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可基本代表国内这方面研究的最新水平。

张春兴著《心理学思想的流变——心理学名人传》(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则从心理学名人传角度入手,介绍了西方心理学思想的流变。

而墨顿·亨特的《心理学的故事》(海南出版社,1999),更是把心理学名人作为故事中的人物,以故事的形式把心理学的发展历史讲得生动有趣。

上个世纪还出过几本这类书籍,如黎黑的《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波林的《实验心理学史》(商务出版社,1981年),柯瓦奇的《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商务出版社,1980年)等。

中国心理学思想史方面,可以阅读《中国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作者按照对历史上心理学思想家或及其著作加以剖析的方式详细描述了中 国古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并对中国近现代心理学发展史及其背景作了深入的分析。《心理学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此套书共五卷,其中一、二 卷是中国古代及近代心理学思想史。工具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由300多位专家、学者编纂而成,内容全面,书中关于中国心理学史、汉字心理学等方面的条目,突出了中国特色。

而由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杨治良和黄希庭三位教授领衔编纂的《心理学大辞典》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则是目前为止国内收词规模最大、内容最新的一部心理学专科辞典,可以反映出心理学前沿动态。

新世纪版《国际心理学手册》(上、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由世界多国的著名学者共同完成,可反映国际水平的权威性工具书,是献给2004年在中国北京召开的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的一份厚礼。

心理学的分支

心理学理论研究涵盖面很广,由此形成了众多的基础心理学分支,如感觉心理学、记忆心理学等等。在这些分支中,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系统探讨人性的心理学分支,普通人比较感兴趣。

在这方面,《人格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内容新颖而全面,引人入胜。

译著《人格科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作者使用了人格研究专题为结构的布局,很值得推荐。

发展心理学是一般读者感 兴趣的另一心理分支。这方面既有比较全面的论著《人生发展心理学》(学林出版社,1997)与《发展心理学与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也有仅取 人生发展某一阶段的论著,如孟昭兰著的《婴儿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等。岳晓东著的《少年我心——一个心理学者对自我成长的回顾与分析》一 书记述了作者中小学的一些往事并加以心理分析,是一本独具特色的读物。

智力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在这方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引 进了两本可反映最新智力理论进展情况的学术名著:《超越IQ——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2001),《认知过程的评估——智力的PASS理论》(2001)。世界畅销书《情感智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则拓宽了智力的内涵。

情绪心理学方面有辽宁人民出版社引进的 《情绪心理学》(1987)与国内著名心理学者孟昭兰著的《人类情绪》(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可做推荐。意识心理学方面一本综合性的新作是人民出版 社推出的《意识与大脑——多学科研究及其意义》(2003),另外《大脑如何思维——智力演化的今昔》(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动物有意识 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等都是很好的科普读物。在记忆心理学方面,既有一些如何提高记忆的通俗读物如《记忆术:心理学发现的20种记忆妙 法》(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等,又有专著如《记忆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此外还有一本非常耐读的关于记忆的科普读物《找寻逝去的自 我:大脑、心灵和往事的记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此书对人类记忆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了翔实而富有趣味的阐释。在社会心理学方面,时蓉华著的《现 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是比较流行的教材之一。教育心理学方面已有了一本相当出色的引进书:《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2004),人民邮电出版社引入的是原著第7版。宗教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以《宗教心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内容最为详尽。

弗洛伊德

西方现代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众多的流派和学说,迄今为止,多途径研究仍是现代心理学的现状。这其中以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最大,被称为心理学的三大主要势力。

精神分析由弗洛伊德开创,其后被不断修正与发展,影响力远远超出心理学,所以读者群相应更为广泛。《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出版社,1995),是弗洛伊 德本人对其前期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精要总结,可以作为了解弗洛伊德本人观点的最佳入门。《释梦》(商务出版社,2001)是弗洛伊德最有影响力的经典著 作,为深入了解弗洛伊德之必读。近年来翻译弗洛伊德著作最成规模的是长春出版社的《弗洛伊德文集》(2004)全八册。

弗洛伊德的传记可以看欧文·斯通的《心灵的激情》(上、下)(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该书属于传记小说,内容翔实而且可读性强。另一本比较注重阐述弗洛伊德思想的传记是由高宣扬编著的《弗洛伊德传》(自华书店,1986),这是繁体版,不容易买到。

要想对弗洛伊德的思想有清晰的认识,还可以读几本介绍其思想的著作。查尔斯·布伦纳所的《精神分析入门》(北京出版社,2000)概括了弗洛伊德的基本 思想与精神分析的主要内容,阐述明确贴切,在同类书中极为难得。《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阐述了精神分析学与马克思主义的 关系。书虽写于上世纪30年代,却仍不失其价值。荣格与荣格学派

《东洋冥想的心理学——从易经到 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是荣格几篇文章的合集。《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三联书店,1991),《寻求灵魂的现代人》(贵州人民出版 社,1987)出版时间都较早。前者是荣格的演讲集,是了解荣格前期思想的不错的入门书。

荣格传记以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辽 宁人民出版社,1988)为最佳。《荣格的生活与工作——传记体回忆录》(东方出版社,1998),作者芭芭拉·汉是荣格的女弟子,仰视的成份多了些。另 有刘耀中著的《建造灵魂的庙宇——西方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评传》(东方出版社,1996),温森特·布罗姆著文楚安译的《人与神话》(新华出版社,1997)可作参考。

相对于引入荣格本人著作的薄弱,介绍荣格思想及荣格分析学派的著作引入则极为可观。成系统的如东方出版社 1998年推出的“曼荼罗丛书”,包括《大母神》等八本。另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出的“点金石丛书”,包括《荣格之道》等四本译著。阐述荣格思想的书籍 较近的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荣格神秘心理学系列”。目前已出四本,其中施春华先生《神秘的原型》一书非常出色,书中对荣格理论中最为重要的原型概念 进行了非常清晰的梳理。另外,这类书还包括《人格阴影——起破坏作用的生命力量》(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荣格心理学与佛教》(东方出版社,2004)、《荣格心理学与西藏佛教》(商务印书馆,1996)。后荣格“原型心理学”开创者詹姆斯·希尔曼所著的《破译心灵》(海南出版社,2001),阐述了他有趣的“橡实理论”,并探讨了“命运召唤”这一令人激动的主题,很有启发意义。而《荣格崇拜》(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一书作者 理查德·诺尔站在荣格的批判面,试图展示“历史上真正的荣格”,其新颖的观点曾在荣格研究中引起强烈震撼。

阿德勒·弗洛姆·霍妮

《自卑与超越》(作家出版社,1987)是阿德勒最有影响的著作,在国内曾被多家出版社出版。较近的阿德勒译著有贵州人民出版社的《理解人性》(2004)。

弗洛姆的重要著作在上个世纪就几乎出全了。如《逃避自由》(中国工人出版社,1987)、《爱的艺术》(华夏出版社,1987)、《为自己的人》(三联 书店,1988)、《健全的社会》(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人类的破坏性剖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等。

近几 年,霍妮的著作推出不少。贵州人民出版社“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中收入了她的《自我分析》、《我们内心的冲突》、《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2004)。上海文艺出版社也出过几本有关霍妮的重要著作,如《我们的内心冲突》(1998年)《精神分析新法》(1999年)《神经症与人的成长》(1996),后者是霍妮晚年代表作,是其思想集大成之作。《与命运的交易》(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一书则是使用霍妮的理论对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人 物作的崭新阐释,很有启发性。《一位精神分析家的自我探索》(1997),是对霍妮的人生经历、内心冲突、思想演变的全面审视,实为了解霍妮及其思想的不 可多得之作。

自荣格、弗洛姆等后,精神分析又有许多新的发展。《后现代精神分析》(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是诺曼·N·霍兰德 的论文集,充分体现了精神分析在后现代主义时期的发展脉络,展示了后现代精神分析的思想魅力。《现代精神分析“圣经”——客体关系理论与自体心

理学》(中 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从总体上介绍了近几十年来现代精神分析的进展和脉络。行为主义

华生创 立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在20世纪20年代风行一时,深刻地影响了心理学的进程。在其后,行为主义得到不断发展,以斯金纳最有影响。不过,行为主义的 著作在国内出版不多,而让普通读者感兴趣的就更少。《行为主义》(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是华生对其行为主义观点的最好概括。《超越自由与尊严》(贵 州人民出版社,1988)是斯金纳很有影响的一本普及性读物。书中从行为主义原理出发,提出关于社会设计的许多设想,认为社会里公民们的行为最好按各种有 计划的奖励(强化)体系进行塑造与控制。此书受到猛烈的批评,也受到一些赞扬。《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一书既有对行为 主义原理的系统阐述,更佐之以生动实例说明原理的应用,理论与应用结合很好,是了解行为主义的很好选择。

人本主义

有关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著作,有一本非常好的选集《人的潜能与价值》(华夏出版社,1987),可惜此书似无新版。《心理学的新道路——马斯洛和后弗洛 伊德主义》(华文出版社,2002)与《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则都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最重要代表人物马斯洛的思想进行了比 较全面的介绍。有关马斯洛的传记有《做人的权利——马斯洛传》(华夏出版社,2003;改革出版社,1998)。《人本主义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是国内全面系统介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专著。《三种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一书介绍了弗洛伊德、斯金纳、与罗杰斯的学说,书不 厚,介绍简捷明了,可作了解这三方面的不错的入门书。

除上述三大势力外,认知心理学于上个世纪下半叶开始兴起,并逐渐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主流。在这方面,有最新引入的《认知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国内王甦、汪安圣等编的《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是比较流行的一种。

对西方心理学的各种流派的发展,国内出版了一些综述著作。如高觉敷主编的《西方心理学的新进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叶浩生主编的《西方心理 学的历史与体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郭本禹主编的《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山东教育 出版社,2003)。此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000年间推出“20世纪西方心理学大师述评”丛书,共分15册,对20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史中 15位代表了20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的各个流派和不同发展方向大师人物做了评价,从中亦可一窥西方心理学发展的历史。

心理健康、心理自助

国内出版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类书籍已比较可观。这方面的案例类图书以《西方心理咨询经典案例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为首荐,此书收入了西方 心理学大师的一些经典心理咨询案例,值得认真研读。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心理治疗与咨询的理论及案例》(上、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等书内容也都很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出版了一套“心理保健与治疗丛书”,作者系德国著名心理医疗医师佩塞施基安,包括《天堂与地狱》等四本,介绍了他的积极心理治疗法。心理咨询类科普读物则以《登天的感觉——我在哈佛大学做心理咨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为首选,该书记述了作者在哈佛 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实习期间经手的10个心理咨询个案,以生动的文笔对咨询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

现代社会生活节 奏加快,职场竞争激烈,由此导致的压力、抑郁、焦虑等心理不适问题日益凸显,这就造成了社会上对心理自助读物的巨大需求。这方面的书籍也非常之多,我这里 仅列出部分书目:《减压》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你被压力压扁了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放慢生活的速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精神健康系列”(三联

书店,2003,包括《不要恐惧抑郁症》等4本),等等。总的来说,这方面图书数量实在是太大了,其内容、主旨、特点 也各有不同,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不可能进行全面的介绍。还有大量的成功学、励志类的图书也包含不少心理学的内容,但我更愿意把它们单独列为一个图书门类,本 文也就付之阙如。

此外,为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少出版社推出了一系列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图书,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材”(2004,分为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共6册)。

其它

爱作为一个有魅力的字眼,与它有关的心理学书籍颇受市场青睐。这方面的重要著作是弗洛姆所著的《爱的艺术》。另一本这方面的重要著作是罗洛·梅的名著 《爱和意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更为大众化的读物有:《爱是一种选择》(团结出版社,2000)、《是真爱还是迷恋》(海南出版社,2000)、《爱情方程式》(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你真得懂得爱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罗曼蒂克心理学》(文汇出版社,2003)等。释梦类书籍也是受欢迎的一类。这方面的入门书推荐《梦:内心的声音》(京华出版社,1996),此书虽薄,但对了解如何通过精神分析释梦却有清晰的介绍。王溢嘉所著的《夜间风景梦》(远方出版社,1998)一书有对各种释梦理论的总结,很值一看。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作家毕淑敏最近出版了《心灵7游戏》(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作者在书中发挥了她从医、写作、读心理学博士班、创办心理咨询所等多重知识经验,用散文的笔法给读者开出一道心灵保健处方。读者可以通过完成书中的游戏进行自我心理分析。几套丛书

在心理学书籍出版方面,许多出版社讲究规模效应、系列效应,于是有了多套大型心理学丛书的问世。

“20世纪心理学通览”(浙江教育出版社)这套丛书以20世纪心理学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一派、一家、一人、一说为选题原则,涉及心理学历史中的各种流派。选取20世纪心理科学领域中主要学派创始人或代表者最有影响力的著作,全面反映世界心理学及各心理学分支学科研究成果,展示世界心理科学的学术发展脉络,是我国迄今最系统全面的世界心理学名著译丛。此套丛书从启动至今,几年的时间中已包括:《人类与动物心理学论稿》等约30本,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的世界心 理学名著译丛。

“世纪心理学丛书”(浙江教育出版社)这是浙江教育出版社致力于心理学理论书籍而推出一套涵盖20世纪世界心理学研究 领域的大型丛书,作者系海峡两岸的著名心理学专家,其内容涵盖面极广,既有心理学基础理论、心理学史等基础分支,也包含有管理心理学、消费者心理学等众多 的应用心理学分支,目前已有20多种书推出。这类书可基本代表两岸目前的心理学学术水平。

“当代心理科学名著译丛”(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这套丛书以名家名篇为取材对象,以学术性和权威性为入选标准,集中体现了各心理学家的学术观点和理念。其学术品位很高,目前已推出20本,重印12 种,印刷达21次。内容涵盖教育与发展心理学、普通和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当今心理科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构思浑宏,规模巨大,涉及范围广 泛。

“心理学丛书”、“新向导丛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心理学丛书分为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学导读、实用心理几大系列。新向导丛书 则分为大众心理、儿童教育、素质教育等系列。这两套书尤其是前者在心理学爱好者圈子中有比较大的影响。其中心理咨询与治疗系列更是国内引入的同类书籍中最 成系统也最有影响力的一套。

“应用心理学书系”(人民教育出版社)这是一套由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担任主编,组织我国应用心理 学各分支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共同撰写的专著型教材,目前暂包括

心理学书籍 篇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家长的文化素质也得到不断地提高, 他们开始接受一些现代化的教育观念, 加强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有数据显示:一个普通家庭的教育费用占整个家庭消费的60%, 其中有一大半的家长会选择把孩子的教育投资列为首位。那么书籍作为一种传递文化知识的载体, 是诸多家长的首选。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 出版商们纷纷加入这一行业, 使得儿童图书市场异常的火爆, 各类儿童书籍日新月异, 市场上的儿童书籍已经是泛滥成灾, 加上设计师们的水平参差不齐, 这必然影响儿童书籍的设计质量。

近年来, 儿童书籍在整个市场上有了很大的发展, 品种越来越丰富, 材料趋于多元化, 设计也是更加漂亮, 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在书籍设计方面主要的问题如:图书设计的安全问题、设计成人化模式严重、封面插图内容东拼西凑、设计风格照搬国外等等。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总结起来有以下三点:第一, 由于许多儿童书籍装帧设计人员并没有针对儿童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进行深入地研究, 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把握儿童成长的需求。从而设计出的儿童书籍趋于成人化和模式化, 失去了童趣, 显得枯燥乏味。第二, 由于儿童书籍的读者对象是儿童, 他们缺乏一定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因此在书籍的选择上带有明显的盲目性, 孩子们喜欢家长就买, 这样就使得出版商和装帧设计人员一味地顺应儿童的喜好, 从而忽视了儿童书籍的教育作用。比如现在市面上很泛滥的喜羊羊之类的书籍, 他的知识含量和设计含量又有多少呢?这个现状也说明了家长在引导孩子选择图书、设计者在对儿童书籍进行装帧设计时, 要在尊重孩子喜好的基础之上, 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方向和正能量的选择。第三是儿童书籍设计雷同情况严重。市场上的图书大多给读者都会有眼熟的感觉, 这是由于设计师在设计儿童书籍装帧时, 借鉴太多, 从而导致书籍缺乏创新。

2 儿童审美心理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表现

人类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审美活动, 每一次经历艺术欣赏和创作活动都是对审美能力的发展。儿童教育要求从孩子的审美心理结构出发, 增强孩子的审美兴趣和审美观念, 儿童在翻阅图书过程中就能不自觉地提高审美能力, 培养审美情操。

所谓儿童书籍装帧设计, 它始终是围绕着儿童审美心理的研究去设计的。每个设计者在设计的时候都应充分地考虑儿童的心理和行为, 但由于每个人的理解方式和知识结构不同, 对把握儿童的审美心理上面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 从而导致市面上儿童书籍装帧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2.1 字体与字号

儿童是一部分特殊的读者对象, 他们正处于成长发育时期。现代的教育对孩子也提倡让孩子多多读书, 扩大孩子的阅读量。例如现在新课标改革中所强调的小学生课外阅读达到145万字。于是书店里常常有大批量的“小学生新课程标准经典名著必读”, 有些图文结合得很好, 有些则字体太小。一套经典名著少则10来本, 多则20来本, 一本少则10万字, 多则更多。孩子在阅读的时候, 需要花费大量的注意力在文字上, 时间一长, 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视力, 还有可能影响孩子阅读的兴趣。

对于大量的文字阅读书, 设计者应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生理特征, 使用合适的字号和文字间距。让孩子在阅读时轻松自在。对于低幼儿类的图书, 可使用可爱的字体, 如:方正娃娃体、方正喵呜体、华康娃娃体等来增加图书的趣味性。

2.2 内容与色彩

儿童较成人而言, 更加地视觉化一些。因为儿童是最单纯的, 所以他们所接触的就是他们看到的。鲜艳的色彩比较容易让孩子接受, 但颜色不能太抢眼。例如大量的红绿相配, 会给孩子的视觉造成很大的刺激, 孩子会觉得不舒服。

从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来看, 儿童天真活泼, 自然喜欢鲜明的色彩。红色、黄色、橙色、绿色、蓝色和紫色这些纯度高的颜色让人联想到色彩斑斓花朵、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欢乐的游乐园。这类色彩的性格趋向与儿童充满活力、喜欢大自然、单纯热情的心理特征也是相吻合。所以, 在儿童书籍的装帧上, 设计者可以大胆地采用丰富的颜色, 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当我们问到孩子是否喜欢某张画时, 孩子会完全地按照他自己的个人爱好来回答你的问题。如果画中所绘制的是一个他熟悉的事物或者是带有美好意义的主题, 孩子就会喜欢。例如, 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游戏BOOK·游戏活动》的第一课中, 选用淡黄色的背景配上一颗粉粉的爱心, 就已经能够俘获孩子的内心了。再加上这课的主题是让孩子和家长各自写上相互称赞和鼓励的语句, 贴在开心罐里, 孩子写给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写给孩子。这课的内容设定让孩子体会到亲人之间的爱并学会表达爱, 让孩子养成了关爱和鼓励他人的好习惯。同时让孩子自己动手完成, 也培养了孩子一定的书写能力。有心的家长在孩子完成后, 会将书完整保留下来, 成为孩子成长的记录。

一般来说, 由于缺乏心理上的衡量标准, 儿童并不能分辨事物的美与丑, 他们会普遍的认为有花草、有小动物、有玩具、有食物的画面是美的, 而那些有怪物、有诙谐色彩的画面是丑的。对于儿童来说, 他们更喜欢他们所熟知的和色彩明快的画面。

2.3 审美对象的偏爱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对象, 对审美对象的偏爱孩子的天性。儿童喜欢的对象, 我们可以从儿童的生活中和儿童的画中寻找答案。他们接触最多的一般来说也就是他们心中的美好形象。了解这些才能在审美趣味上尽可能地接近儿童。

有些书籍就靠一个形象俘获孩子的心。如市面上出现的大量的芭比娃娃、hello kitty、奥特曼、喜羊羊等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芭比巧手女孩手工书·粉红小屋》, 此书广受家长和儿童的喜爱。它有国际知名的卡通人物形象, 俏皮可爱, 有较强的品牌号召力。卡通明星和手工制作相结合, 让孩子能跟自己喜欢的芭比一起做游戏。书中的场景逼真, 每一个粉红小屋都如梦境般的一一呈现, 让孩子倍感亲切。再加上书中形式多样, 不仅可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还可以提高孩子的记忆力。

2.4 儿童的感性认识

儿童的情绪全都展现在脸上, 喜欢就笑, 讨厌就哭, 较成人而言, 儿童显得更加的单纯和感性, 他们会用直觉来选择感情。《爱心树》之所以是世界绘本的经典作品之一, 出版30年来, 一直是绘本世界的著名典范, 历久不衰, 魅力惊人, 销量超过600万册, 就是因为它足够以情动人的装帧特点。从形象、字体、材质和包装的精心设计上可以看出, 作者把书籍的感情基调定为温情细腻、耐人回味, 这样的感情同样可以传递到儿童那里, 引起儿童的共鸣。如今的儿童书籍都能注意色彩的对比, 但是书籍封面中红色的运用恰到好处。如何使这些对比色彩不起冲突, 形成彼此映衬的和谐美, 也正是装帧设计者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书籍的外观是装帧设计者所精心营造的一片花园。小小的书籍设计包括了封面、插图、插图中的人物动物形象、书籍的版式、材料等, 这些的出彩都会给书籍的装帧设计添砖加瓦。儿童不是单纯接受知识的机器, 他们天真活泼、感情丰富, 不仅懂得选择美丽的形象, 更能体会到真挚的情感。只有装帧设计者自己在设计书籍时用情用心, 儿童在阅读时才能有所触动。

在书籍装帧设计中, 每个设计者都应该首先对图书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然后根据书籍的内容进行设计创作, 将书中内容的精髓体现在封面、目录、板式等等细节中, 让书籍设计更能打动人心;其次设计者可以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地与小读者和家长交流, 走进消费群体的内心, 从中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感受。

3 结语

随着儿童书籍装帧设计多样化的发展, 我们要认真地研究儿童的心理, 尊重儿童的喜好, 我们要用儿童的眼睛看儿童的世界。只有这样, 才能赢得孩子和家长的喜欢, 才能赢得市场的认可。

摘要:随着儿童教育进一步受到重视, 儿童书籍市场也迎来了较好的发展, 设计者们推出的儿童书籍品种丰富, 设计漂亮, 而且内容多元化, 从而普遍忽视了书籍在装帧设计上的儿童趣味性。阐述了儿童书籍的发展现状, 然后根据儿童的心理特质, 分析了儿童审美心理在儿童书籍中的表现形式, 最后提出从儿童的心理出发进行儿童书籍的装帧设计, 以顺应孩子们的心理发展。

关键词:儿童心理,书籍装帧

参考文献

[1]袁奕.游戏BOOK[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2012.

[2]孟志红.芭比巧手女孩手工书·粉红小屋[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0.

心理学书籍 篇3

关键词:设计心理学;儿童书籍;设计原则

在儿童书籍设计中渗透着设计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多种知识,如何设计出符合儿童心理、生理特征,研究儿童书籍设计中设计心理学是不可忽视的。

一、我国儿童书籍设计目前的现状及问题

在我国,孩子的父母越来越重视孩子教育的起步,特别是阅读能力,目前市场上的图书种类繁多,通过仔细翻阅和研究发现儿童书籍设计存在诸多问题。

我国儿童书籍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1)书籍趣味性弱。儿童对事物的专注度很弱,所以在儿童书籍设计中必须考虑图形设计的趣味、阅读形式的趣味、书籍翻阅的趣味。(2)互动性不强。翻阅市场上的儿童书籍,发现许多儿童书籍都是用文字说明图形的含义,而儿童时期是一个读图的时代,图形的生动与简洁更为重要。(3)印刷工艺与装帧设计的不合理。在儿童书籍印刷工艺与装帧设计方面,一些出版社和经销商由于过多的考虑书籍的利润,常把儿童书籍设计的很大,未考虑孩子的视力范围与上肢活动是否便利。

二、儿童书籍设计中涉及的设计心理学理论

(一)设计心理学注入儿童书籍设计中的重要性

设计心理学对于在商品销售中如何把握消费者心理、遵循消费行为规律、实现消费者满意度是非常重要的。优秀儿童书籍的设计要求我们必须从目标用户的心理出发来,通过与出版者、设计师和儿童三者的沟通,设计出让每个孩子都满意的儿童书籍。“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儿童书籍的设计需要出版者和设计师以设计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儿童的认知和心理需求。因此,设计心理学的注入对于儿童书籍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二)儿童在阅读中的认知心理和行为

1.儿童视觉感知的发展特点

视觉感知即直接用双眼看到的事物并将其呈现在头脑中,是儿童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通过观察儿童时期的绘画,可以看出他们的画都集中在一条直线上,前后的事物没有遮挡、也无大小之别。因此在创作儿童书籍时尽量的以一个孩子的心灵去观察事物,创造属于他们的世界。

2.儿童思维的发展特点

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和特点,他们的思维可分为三种不同的方式。早期以自身的直觉思维为主、中期以事物的具体形象为主、后期抽象的逻辑思维开始发展。所以在设计书籍时要充分考虑儿童思维的发展特点,设计出适合他们各阶段思维发展的书籍。

3.儿童记忆能力发展特点

随着儿童接触事物的广泛性、多样化,他们记忆的范围也在逐步扩大,儿童时期的记忆特点有三种:(1)无意识记忆阶段。儿童喜欢形象鲜明、生动、具体的事物,所以在儿童书籍设计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儿童这种无意识记忆特点。(2)机械记忆阶段。这一阶段可以在他们的书籍中加入一些简单的诗词、汉语拼音、外语单词等学前知识点,充分利用这一阶段记忆的特点帮助儿童打好学前基础。(3)形象理解记忆阶段。这个阶段孩子是借助对事物具体的形象的理解来记忆某种知识点,例如儿童学习数字“2”时借助一只鸭子在河里游泳的画面来帮助他们记忆。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儿童记忆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点来设计适合他们的书籍。

4.儿童在阅读中的感知方式

儿童在阅读中执着于看清画了什么,喜欢从画面的局部看,因此在儿童书籍设计时,为了提高他们对书籍的阅读兴趣,书籍中文字的编排不要太多,多以图片的方式呈现。

(三)儿童对书籍设计的心理需求分析

1.儿童消费心理需求分析

儿童阶段的消费很大程度上由他们的父母决定,因此在分析儿童消费心理需求的时候,绝不能忽略孩子父母的消费心理。当今的父母越来越重视儿童教育方面的投资,所以在进行儿童书籍设计时需注重教育知识方向。

2.儿童阅读方式与心理需求分析

通过对儿童阅读环境的分析,他们的阅读方式主要分为家庭阅读和学校阅读。家庭阅读方式主要由自主阅读和亲子阅读构成,学校阅读方式主要是指导性阅读,所以在儿童书籍设计时,须细分孩子的阅读方式。儿童时期的孩子注意力和观察力都很差,因而在设计儿童自主阅读的书籍时,内容尽量是他们感兴趣的、简单易的、配上大量精美的画面,以便他们能轻松的体验书籍带来的快乐;在设计适合亲子阅读方式的书籍时,内容可以适当复杂、每页的知识量适当增加、开本可以适当大点,这样方便父母辅导孩子阅读;指导性阅读是指孩子在老师或父母指导下进行阅读,这部分的书籍大多数稍显枯燥,在此类书籍设计中需多考虑互动性。

三、基于设计心理学得出儿童书籍设计中遵循的设计原则

(一)阅读的愉悦感

通过大量心理学实验发现无论孩子还是成人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和工作是最有效的。在进行儿童书籍设计时,尽量多的插入一些可爱的图片使他们在阅读中得到审美的愉悦,以便帮助孩子们快乐的进行阅读和学习。

(二)书籍的益智性

国内的一部分心理学家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儿童智力开发一部分来自后来的教育与培养,所以儿童早期教育对他们智力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儿童书籍设计时需注重益智性在书籍中编排。

(三)书籍带来的美的体验

阅读是儿童人生学习的启蒙,这一阶段的启蒙对于孩子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建立起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一本色彩绚丽、插图精美、装帧完美、外形独特的书籍可以潜移默化地滋养着儿童幼小的心灵,促进他们真、善、美的形成,因此优秀的儿童书籍带来美的体验是很有必要的。

(四)书籍的安全性

书籍的安全性主要是要注重书籍外形设计、书籍装帧材质选择和印刷油墨的选择三个方面。合理舒适的儿童书籍外形设计可以给孩子带来肢体上的安全性;选择柔软的纸质进行儿童书籍的装帧可以让孩子在阅读中免受到书籍边缘的划伤;使用一些天然环保的油墨进行儿童书籍的印刷来保证孩子在阅读儿童书籍时身体健康的安全性。

四、结语

在研究这一课题中,通过查阅大量的儿童心理学和书籍设计资料以及对儿童和家长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交流。获得对儿童的进一步了解,并在设计心理学的基础上,把儿童书籍设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设计心理学相关理论的分析提出儿童书籍的设计遵循的设计原则。

【参考文献】

[1]丁玉兰.人体工程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周念丽.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赵伟军.设计心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朱滢.实验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徐谨.消费心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財经大学出版社,2001

心理学入门书籍 篇4

作者:卡罗尔?韦德 /卡罗尔?塔维斯 著,

王建红 / 何江 / 应向东 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心理学是最贴近我们自身的学科,从胎儿期到老年期,横贯人的一生,与人的毕生发展息息相关,本书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邀请你进入心理学的世界。

《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世界的批判性思维》

作者:基思・斯坦诺维奇,窦东徽 著,刘肖岑 译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占据心理学图书畅销榜的很可能是“伪心理学”书籍,通俗易读的叙述和精彩有趣的案例来教你辨别真伪,对“伪心理学”说不。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作者:罗杰・霍克 著,白学军 译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10个心理学专题,共40项研究。简练的思维和生动的语言将“枯燥的”心理学经典研究变成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

作者:劳伦・斯莱特 著,郑雅方 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0个心理学实验,犹如10部好莱坞大片。没有冷冰冰的数据、符号和公式,小说般的行文来普及心理学知识、历史及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秘密。

《心理学最佳入门》

作者:桑德拉?切卡莱丽/诺兰?怀特 著,周仁来 译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典型的美式大部头教科书,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涵盖所有基本知识点,符合教学及入门学习的需要,也是最适合自学的心理学入门书籍

《心理学与生活》

作者: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 著,王垒 等译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世界心理学经典教科书,心理学导论类教材第一品牌书,作者是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曾因其卓越的斯坦福监狱实验而闻名世界。

《亲密关系》

作者: 罗兰?米勒/ 丹尼尔?珀尔曼 著,王伟平译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交往与沟通、爱情与承诺、婚姻与性爱、嫉妒与背叛…爱情是人类情感中最妙不可言的体验,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认识两性关系的方方面面。

《情绪急救:应对各种日常心理伤害的策略与方法》

作者: 盖伊・温奇 著,孙璐 译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受伤的情绪如同身体伤害一样需要治疗,简单的行动便能帮助我们抚慰情绪痛苦,从麻烦中振作精神,以及用勇气和信心战胜挫折。

《拖延心理学:向与生俱来的行为顽症宣战》

作者: 简・博克/ 莱诺拉・袁 著,蒋永强 / 陆正芳 译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风靡全球25年经典之作,豆瓣拖延小组的镇组之宝。有拖延症? 正视问题,好好治疗。

职场心理学书籍 篇5

作者:[法]埃米尔库埃

内容简介

《心理暗示力:唤醒最好的自己》是一本关于治愈、成长、潜能与成功的心理学实践书,将给读者带来的是生活的正能量。《心理暗示力:唤醒最好的自己》揭秘了医生如何治愈病人,父母如何培养出优秀孩子,商人如何说服客户,我们如何获得幸福、满足和成功……

库埃用生活实践告诉我们,心理暗示力是打开美好生活的一把钥匙,是征服命运的一件武器,只要正确掌握心理暗示的技巧,便能由内而外改变我们的人生。

推荐理由

白岩松、马云、冯仑、奥巴马、普京……都深谙这个最简单、最实用、最有效的终极心理学——心理暗示力:唤醒最好的自己!

职场心理学书籍4:《别让不懂拒绝害了你》

学会拒绝,你的生活你做主

作者:梅州

内容简介

你习惯于跟着他人的脚步盲目前行,别人说左,你不会说右?

你习惯于做大众眼中有求必应的“老好人”?

你习惯于做领导眼中的“劳模”,“毫无怨言”加班到深夜?

你习惯于把亲友的“请求”摆在第一位,即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说“不”?

……

长此以往,你就成为一个“伪超人”,各种请求和任务让能给你应接不暇,分身乏术,甚至苦不堪言。

推荐理由

推荐一本心理学书籍 篇6

荣格

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19开始与弗洛伊德合作,发展及推广精神分析学说长达6年之久,之后与弗洛伊德理念不和,分道扬镳,创立了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出“情结“的概念,把人格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曾任国际心理分析学会会长、国际心理治疗协会主席等,创立了荣格心理学学院。1961年6月6日逝于瑞士,他的理论和思想至今仍对心理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红书》是荣格的私密之作,又称《新书》(Liber Novus),被视为精神分析学史上最重要的未出版著作,由荣格本人亲笔书写及绘图于二百余页手稿之上。尽管原为受众而写,但荣格最终还是决定将其束之高阁,

不再出版。荣格于1961去世,此后长达40年的时间里,其后代坚拒荣学家们靠近此书,绝不许他人染目。直到9月,全世界仅有荣格的家人及弟子共二十余人见过荣氏《红书》。此前,荣学家索努·沙姆达萨尼耗时两年才终于劝服掌管家族文产的荣格外孙乌尔里希·赫尔尼同意出版此书。

(荣格的三层次结构图)

我国心理学界有不少教师多年来一直用本书作为教学的第一参考用书。

2、《说谎》

保罗艾克曼

保罗·埃克曼的这本《说谎》一版再版,被欧美诸多执法机构奉为刑侦学教材。它告诉读者,人们是如何说谎,为何说谎,说谎时何有何表现;如何识破谎言,识破的可能性以及利弊;如何创造和增进识破谎言的机会。

对于必须娴熟人际互动,了解嫌疑人性格特质的法官、检察官、律师与警察而言,这是一本强化职能的教材;对于需要洞悉人心,长于沟通的心理医师、社会工作者与咨询专家而言,这是一本很好的人际互动宝典:对于极欲防止被骗的市井百姓而言,这更是一本可以减少上当机会,防范诈术的实用指南。

作者简介

保罗·埃克曼(Paul Ekman, 1934- ),美国心理学家,加州大学医学院心理学教授,199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并被列为二十世纪百位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他主要研究情绪的表达及其生理活动和人际欺骗等,是这一领域最主要的专家,在四十多年的研究生涯中,曾研究过新几内亚部族、精神病患者、间谍、连环杀人犯和职业杀手等的面容。美国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执法部门、反恐怖小组等政府机构,皮克斯(Pixar)、工业光魔(Industrial Light and Magjc)等著名动画工作室常常请他作情绪表情的顾问。英美的电视节目也常常向他咨询,甚至请他到节目中现身说法。他共编著有十三本书。

3、《爱的艺术》

弗洛姆

《爱的艺术》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里希-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自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32种文字,在全世界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

作者简介

艾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1900 - 1980年,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19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犹太人家庭,1922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是二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

4、《心理学史》

戴维·霍瑟萨尔

《心理学史》以传记体的形式,对推动心理学思想和学科发展的重要人物及其思想和理论学派进行了生动的论述。既在心理学家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下追溯心理学体系的发展,又注重考察个体心理学家的生活与事业。同时,作者坚持公正的立场,为心理学家的“弱势群体”正名,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5、《影响力》

罗伯特-西奥迪尼

没有影响力,就没有追随力!

《影响力》告诉我,影响力是一种独特的魅力,一种无形的力量。拥有影响力的人,往往也是社会中最具成功因素的人士。书中揭示了影响力对人们工作、生活、家庭、婚姻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同时,通过大量精当的实例和简明实用的理论,详细而具体的阐述了政治,经济管理,行政,职场等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的人们提高自身影响力的途经和方法。

6、《社会性动物》

艾略特·阿伦森

心理学书籍 篇7

创造性的思维模式成为了书籍设计中的关键词, 一个成功的设计往往是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采取了一个恰当的表现方法,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设想的不错, 表现的不错。实际上这种设想与表现的结合就是创意。它体现着设计者思想的初衷, 表现于设计作品的最终效果。可以说创意是设计的生命。那么, 书籍设计中的创意有何规律和方法?如何进行最佳创意?笔者试就此问题阐发自己的一孔之见。

一、立意

立意, 通常说挖掘主题思想, 即“意在笔先”, 是艺术创作的先导和主旨。清代文艺理论家方薰曾说“作画必先立意, 以定位置。意奇则奇, 意高则高, 意远则远, 意深则深, 意古则古, 庸则庸, 俗则俗矣。”一切艺术作品的高低、优劣、雅俗、文野无不与立意有关。所以, 立意是创作之本。

书籍设计是依附于书籍内容, 但书籍内容并非设计主题, 主题是思想, 是想法, 是立意。是书籍内容唤起设计者思想意念、情感、趣味的综合施展。

蕴藉深邃、引人深思—设计者必须通过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以及人生感悟, 再现书中寓意和全书灵魂。对书籍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 并将这种认识和思考溶注心中, 然后去寻找构思能表达其深刻寓意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经过对全书内容和精神实质的心灵过滤, 选取一定角度, 生发出一种特定的艺术表现。使读者通过形式透视内容, 领略书籍内容的博大。

移情入景、以情动人—所谓移情入景, 可以借景抒情, 亦可借物抒情, 甚至借表现形式抒情。以书籍内容所贯穿的某景、某物、某点为立意, 传递作者情感的凝聚和寄托, 引起读者情感共鸣, 或给以感染, 或予以抚慰, 或唤人以遐想, 有言无尽而意无穷之境界。

再造境界、耐人寻味—何谓再造境界?不是按照时间空间的顺序来组织描绘, 而是按意识表达的需要来运用素材、组织材料。这种按特定意识将素材进行处理, 以展现某种心灵深处的境界。不是现实中实在的景象或意境。而是人为写意化的, 呈现多角度、多侧面, 需读者用自己的意识去品位、去寻觅。

湖北美术学院设计系2009级学生郭海琪书籍设计作品《100SMALL THINGS》 (获2011靳埭强设计奖学生组优秀奖) , 随着时代的进步, 生活质量也渐渐提高, 人们都提倡环保。再利用、再循环成为了当今热门话题, 环保从身边做起, 从100件小事开始。书籍设计立意点为“再利用”, 书籍纸张选定为再生纸, 当书籍完成阅读使命, 封面和封底均可拆分为门牌、杯垫、直尺, 通过设计理念, 延续了纸张的生命力, 为书籍带来了新功能。

二、意境

所谓意境, 就是见景生情、情景交融。书籍设计的意境“融情于色、寓意于形”。

意境中, “意”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思想意识, “境”是客观范畴, 意境是对艺术家所描绘的情景有感而发, 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 从而产生艺术上的享受。对于书籍设计而言, “境”是设计者营造的书籍内容所传递的情景, “意”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美好感受。书籍形态美和内容达成高度统一, 相互渗透, 即书籍艺术的意境美。

如何表现意境?意境可以说是艺术的内涵。是运用含蓄的表现手法, 将丰富的内涵蕴藏在形式之中, 使设计作品产生“不尽之味, 无穷之意”, 让人思索、联想、回味。具体反映到书籍设计, 意境美就是从内容到形式, 从视觉到触觉, 从封面、版式到纸张材料和印刷工艺等多方面结合, 能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的书籍。这种美的感受有着无限的遐想空间, 能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超时空的交流, 能触碰心灵与艺术产生共鸣;这种美的感受是设计者的精心布局和反复推敲, 将文字转化为具有意境的图形、符号、空间、节奏, 穿插在流动的视线中, 在翻阅中共同谱写意境美的乐章。意境美不仅使书籍成为传播信息的载体, 更是一件充满张力的艺术作品。

三、趣味

趣味是美感的诱发剂, 一切艺术中离不开趣味, 书籍设计也不例外。

艺术趣味是审美的重要特征, 是艺术作品产生社会功能的必要因素和必要途径。包括谐趣、意趣、情趣三个部分, 是艺术魅力的深层结构。意趣, 即艺术形象 (意境) 中的思想内容所产生的审美趣味主要作用于欣赏者的理智, 它是文艺作品的认识因素。情趣, 即艺术形象 (意境) 中的情感内容所产生的审美趣味, 主要作用于欣赏者的情感, 它是文艺作品的感染性因素。谐趣, 则是文艺作品的形式技巧所产生的趣味, 主要作用于欣赏者的审美感官, 它是文艺作品的娱乐性因素。这些审美趣味形态的巧妙组合, 可以产生创作出各色各样的具有艺术功能的设计作品。

书籍设计的趣味性表现是指书籍形态整体结构和秩序之美中展现出来的艺术气质和品格。朱赢椿设计作品《不裁》, 书名取谐音“不才”, 与书籍设计相互辉映, 将没有切开的半成品页面装订成册, 让读者用书中备好的纸刀, 边裁边读, 书籍形态随着读者的阅读过程发生着变化, 为阅读营造一种富有吸引力、亲和力和趣味性的气氛。书籍整体通过五感的刺激, 将读者直接带入艺术形式之中, 将艺术语言透过形式传递给读者。这种趣味性体验, 构架了作者设计者与读者心灵上沟通的桥梁, 作者的心境、设计者的解读、读者的领悟, 三者一体超越了书籍本身的艺术价值和生命力。

湖北美术学院设计系2009级学生余娴、张青书籍设计作品《浊》 (获2011靳埭强设计奖学生组优秀奖) , 以水墨为设计元素的随笔书画集, 通过设计传递在当今快节奏、快文化背景下“举世皆浊唯我独清”、“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好愿望与气节。运用不惧侵蚀、染色的特殊材料, 将墨、纸、文, 融为一体, 似浊而非浊。意在自身不“浊”, 身正心清, 即使再浑浊、浮躁的社会, 也不会被浊化。书籍设计已突破原有传统书籍设计概念, 将形式趣味至于先决, 通过形式传递情感, 摩挲趣味渗透文化。

四、想象

创意的形象思维中, 想象—联想和幻想具有突出的意义。高尔基曾说“想象在其本质上也就是对于世界的思维, 但它主要是用形象来思想, 是艺术的思维。”艺术的思维是充满热情和活力的思维。大胆的想象才能在设计中驰骋, 摆脱平庸获得创意, 具有出奇出新、与众不同、别开生面的可能性, 才能赋予设计作品以活的生命力。

设计者的想象不仅要大胆, 还应当丰富, 从多种立意角度和多种表现形式上展开联想, 尽可能的做出多种设想。任何事物都具有多面性, 这种多面性表现在形象思维的认识上就是有不同创意方面的想象, 一个想象丰富的人就善于从各方面去艺术的思考, 丰富的想象所产生的多种设计方案, 为提供多种选择提供可能。因此, 要做好设计创意需要尽可能的丰富想象, 在反复比较中去发展演变, 在多种设想前提下, 再多中取奇、多中取优、多中炼精, 最终选择最具形象性、概括性、艺术性和独创性的创意。

创新与创造并非是彻头彻尾的全新事物, 更多情况下是对旧事物的重新审视和再设计, 某一环节的突破便是创新, 这样我们会拥有更多的手段与机会。思维方式的演进是因人而异的, 因事而异的, 任何好的方法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生搬硬套。每个人都可以结合自己的思维特点和具体情况, 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纵观书籍设计的发展历程, 展望未来书籍设计的趋势, 多元的设计形态应当是在继承民族特色、中西文化兼收并蓄基础之上, 使书籍设计真正彰显时代特色, 独具个性, 为未来书籍设计探寻新的发展道路。

摘要:未来书籍设计的发展趋势, 是在继承民族特色、中西文化兼收并蓄基础之上的多元设计形态。探索书籍未来全新形态, 突破传统审美惯性和阅读习惯, 为书籍设计开启新的思路, 尝试创造性书籍设计的形态视觉艺术表现, 使书籍设计真正彰显时代特色, 独具个性。

关键词:创造性,趣味性,书籍设计

参考文献

[1]刘丰杰.现代装帧艺术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2]吕敬人:书艺问道——书籍设计,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心理学书籍 篇8

[关键词] 书籍史 出版史 差异 范式

[中图分类号] G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5) 04-0095-04

“书籍”是中西方都有的印刷品。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学界兴起了书籍史研究热潮,经过数十年的探索,西方书籍史研究形成了全面的研究视角,崭新的研究模式,其研究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既有英、法等欧洲国家的书籍,也有中、日等亚洲国家的书籍,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书史悠久的中国,拥有丰富的书史资源,中国学界一方面继承先辈学人进行大量的文献学研究,展开了诸如版本、目录、校勘等问题的研究;一方面也围绕“书籍实现”(mise en livre)这一系统过程,吸取其他学科的优点,进行了诸如编辑史、出版史、发行史、藏书史等方面的研究。从学术成果及其影响来看,中西方书籍史的研究存在很大差异。

1 中西方书籍史研究现状

西方书籍史的研究,自法国学者费夫贺与马尔坦出版《印刷书的诞生》以来,经近百年的探索后,研究视角经过了数次转换,包括社会史视角、文化史视角、实物目录学视角、多学科的外史视角等,再加上诸多研究路径的运用,如计量分析方法、阅读史研究路径、深度描述理论等,形成了麦肯锡的“文本社会学”,以及“副文本理论”“社会交流三分理论”“文学场域”“交流循环”“生命的—目录学的维度”等研究范式,综合了多学科的理论基础,包括编辑史、印刷史、出版史、发行史、藏书史、阅读史等,对书籍史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统计学、社会学的方法取代了目录学、古文献学的方法,视“书籍史”为总体史(histoire g€閚€閞al)的一部分。历史学学者、图书馆学者、目录学学者等诸多学科的学者从事其中,成果非常丰富。“以书籍为中心,研究书籍创作、生产、流通、接受和流传等书籍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环节及其参与者,探讨书籍生产和传播形式的演变历史和规律,以及与其所处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1]。

在西方书籍史的这轮研究热潮中,欧美学界对中国书籍史的研究亦有相当展开,取得了不小的成绩[2]。根据《中国和欧洲:印刷术与书籍史》中的《中国、日本书籍史外文参考文献》所载,研究中国书籍史相关的论文、论著近200篇[3],除了近十篇论述宋代的书籍史外,论述时间范围多集中于晚明、晚清及民国时期,达百余篇之多。这些研究即融汇了西方学者惯用的视角和方法,对中国书籍史提出了新的解释,丰富和拓展了中国传统文献学的研究内容,如“图书流通中下层环节、书价、图书审查制度、印本数与抄本数的比较等”[4]。

中国学者的书籍史研究,依托于源远流长的出版文化资源,在诸如版本学、目录学、校勘学等传统文献学范畴的研究成果众多[5],出版史、发行史、编辑史等研究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6]。 20世纪以来,中国书籍史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单一、零散到综合、系统,由材料考据到理论分析的渐进发展过程”,既有“从宏观上对中国书史进行纵向研究,试图探讨中国图书产生、发展的规律,从理论上总结、概括中国图书的发展历史的通史性研究著作;又有从图书的编纂、印制、收藏、流通等方面进行多类型、多角度专题研究和深入分析的专门性研究成果”[7]。

最近几年,中国学者亦试图以西方书籍史研究范式进行相关问题的研究,突出代表是由出版博物馆(后改为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先后联合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关西大学文化交涉学教育中心和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开展的相关研究,召开了三次出版史国际研讨会议,先后出版了《出版文化的新世界:香港与上海》《印刷出版与知识环流:十六世纪以后的东亚》《西学东渐与东亚近代知识的形成与交流》三部论文集,其中有数十篇论文是有关中国书籍史研究的,无论从研究范式还是叙述策略,都比较接近西方书籍史的相关理论。

此外,台湾学者的书籍史研究也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如潘光哲“就如何探讨与书写十九世纪中国士人们的‘阅读史’,提供若干想法”[8];涂丰恩“概论明清社会的出版文化及相关问题,包括书价、识字率与出版市场的分布”,“讨论明清书籍史中几个不同的主题”[9];秦曼仪“分析法国书籍史学如何在史家的研究实践中,形塑出‘生产、发行和接受’三棱镜式的架构,以检视书籍的历史,并且把研究对象扩及至历史上所有物质形式的沟通媒介”[10]等。

2 中西方书籍史研究的差异

比较国内外的书籍史研究,在研究内容、研究范式、史料选择、文本分析等方面,确实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

从研究内容方面来看,中西方书籍史的研究对象各有侧重。中国版本学家李致忠,将我国古代书籍史的研究内容归纳为“研究书籍的意识形态、物质形态,以及这两者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内在联系,揭示它们的内涵与外延,总结它们发展演变的规律”。研究对象为“书籍自身的历史、影响书籍生产倾向、生产数量、流通倾向的图书事业”[11]。这与西方书籍史所关注的“书籍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的人,书籍与政治、经济、社会、思想等周遭环境的关系,以及书籍所产生的社会文化影响”不同[12]。

从研究范式方面来看,国内书籍史研究大体都是“研究书籍的意识形态、物质形态,以及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内在联系,揭示它们的内涵与外延,总结他们发展演变的规律”[13],进而产生了诸如版本学、校勘学、编辑史、出版史、发行史等与书籍史相关联而又独立的学科范式;而西方书籍史研究“融汇了多学科的研究视角与方法”,“统合关于书籍的各种研究——编辑史、印刷史、出版史、发行史、藏书史、阅读史——全面的历史”[14]。

nlc202309051407

从史料选择方面来看,国内书籍史研究长期“受制于古典文献学、史料学、目录学、版本学、校雠学、训诂学等传统学科的训练与惯性制约”,易“陷于古籍之‘旧纸堆’中”[15];西方书籍史研究者在史料运用上,除了档案史料之外,还常运用出版商的文件、图书馆的借阅记录、相关人物的口述史料等相对丰富的史料。

从文本分析方面来看,国内书籍史研究者常常从书籍的物质形态、意识形态切入相关研究,用专门史研究的文本分析路径,进行较为机械的文本分析;而西方书籍史研究者却认为“如果书史学家致力于探究有关书籍的非目录学、非哲学意义,他同样能够在书史的研究中追求一种远为社会的、以人为基础的研究路径”[16]。不同的文本分析策略,再加以不同的叙述模式,可谓是中西方书籍史研究成果差异较大的外在表现。

3 导致中西方书籍史研究差异的原因

3.1 中西方书籍史研究的社会背景和理论渊源不同

社会背景对书籍史研究有很大影响。对于中国而言,撇开各个时期的社会思潮等不论,书籍的形制及发行,即会对书籍史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在明代以前,民众获得书籍的主要形制并不是“印刷品”,而是“抄本”“写本”等形式的书籍,且“写本在印刷术诞生以后,虽已不是书籍出版和社会流通的主体,但一直是文人阶层分享知识的主角之一”[17]。据《明史·艺文志》记载“秘阁购书约二万余部,近百万卷,刻本十三,抄本十七”[18]。依赖写本或许是古代中国士人的一种集体心理依赖。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即在古代中国书籍的发行过程中,商业的推动力是非常有限的。重视农耕的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包括书籍贸易一直滞后于农业生产,印刷书籍大部分都集中于皇室或是达官贵人手中,直到明清时期,书籍市场才渐渐发达。这种皇家藏书和私人藏书,与西方面对民众开放的公共图书馆有着本质的区别。无书可抄、无书可买,有书不会买和有书不能读等诸多因素,影响书籍在民众中的传播,甚至形成一种“书籍少―阅读少―需求小―书籍少”的恶性循环,这或许可以解释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一些与事实形相表里的怪象:“识字率并没有因为印刷物的普及而得到实质性的提高,通俗白话也并不比浅显的文言更容易被一般文化程度的人接受”等[19]。因为民众(除少数区域,如京城、江南、建阳、徽州等地的人外)很少接触书籍,能接触书籍的只有少数读书人及达官贵人,因此古时留下的相关史料非常少,限制了现今开展古代书籍史研究。

西方书籍史则恰好相反,欧洲经过文艺复兴运动,倡导“人本”与“自由”的资本主义社会体系逐渐建立。谷登堡发明印刷术以后,各种各样的出版机构纷纷成立,印刷品源源不断地被生产出来,不同主体的公共图书馆大量建成并对外开放。出版者的档案资料,公共图书馆的借阅档案,发行者的通信往来等等相关史料,都被大量地保存,为学者们从社会史、文化史等角度展开相关研究,提供了便利。

其次,学术理论渊源不同。中国有漫长的书籍出版历史,秦代“焚书坑儒”导致传统典籍的散佚,到汉代之后,衍生成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到宋元明时期,程朱理学纵横天下,转至清朝,考据、训诂成风,这种汉宋之学的传统学术理论根基对中国的书籍史研究影响深远,“古典学术意义上的古文字学、文献学、训诂学、目录学、校雠学、版本学、辨伪学、辑佚学等与书籍史研究密切相关的学科,均作为专门之学而居于传统学术的殿堂之中”,“取材范围限于传统的‘经史子集’,对更广泛意义上的史料缺少涉猎与采用”[20]。其一以贯之的阐释传统核心就是“厘清古今著作的源流,进而探文史的义例,最后由文史以明‘道’”[21],形成中国学术独有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视阈,具有内在合理性。也正因为如此,形成了中国书籍史研究的独特学术理路和传统,即“关注的焦点是书籍本身的历史,即书籍的形制演变、编纂、出版、流通、收藏等等”[22]。

纵观西方书籍史研究范式与研究视角的转变过程,从社会史与新文化史研究路径的契合,到媒介史与印刷文化史的结合,再到目录学的转向与超越,可以发现,书籍史的研究总是存在于社会文化史与传统目录学的理论基石之上,“这两个学科在相互影响和冲突中走向融合,并在学科史和媒介史等其他学科的渗透中,形成一门独立的研究领域”,即书籍史的研究中,“在相互的批评中,各路书籍史研究者不断的调整和完善研究的结构与方法,从而走向统一融合”[23]。

3.2 中西方对书籍史研究对象“书籍”本身的认识存在差异

美国学者阿德里安·约翰斯提出,“一本书是一种共识的物质体现,至少是一种集体认可的物质体现”,“它是连接了各种各样的工作的一个枢纽”[24]。对于“书籍”这一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解,包括书籍的内涵、书籍史研究的“书籍”的起始时间及书籍形制等,都易产生研究分歧。

第一,在汉语的话语体系中,“书籍”“文本”这样书籍史类名词的出现的频率并不高,且时常被“文献”等名词替代。围绕着文献周围的学科诸如版本学、目录学等都是为学术研究本身服务。需要指出的是,在西方学术语境中,“一般意义上的文献研究亦属于狭义的文献学或图书馆学范围,与书志学或目录学(Historical Bibliograpyh )、文本校勘(Textual Criticism)并列”[25]。有学者指出,西方书籍史所探讨的“书籍”是印刷文献[26]。这种观点并不全面,通过对西方书籍史的相关论著如《历史上的书籍与科学》《书史导论》等,都可以发现远不止这些,这些书中探讨的“印刷术之前的书籍与科学”,即可以证明。毋庸置疑的是,与印刷品相比,西方书籍史学家们这方面的笔墨确实不多,西方书籍史名家达恩顿甚至直接将研究重点定为谷腾堡发明活版印刷以后的阶段[27]。

第二,现有海外对中国书籍史的研究,都集中于宋代以后的书籍,尤其是晚明和晚清时期,更古远的简册、卷轴等特殊形制的文献,难以进入西方书籍史研究的视野。西方学者重视明清时期的中国书籍史研究,台湾学者涂丰恩认为至少有两个动机:其一是“从前的中国书籍史研究,多从技术史的角度切入”,“架空了书籍印刷的社会背景,也看不见书籍出版对于社会的影响”,而“明清两代的书籍流通远远超载了前代”,“即便缺乏技术上的发明,书籍在明清社会文化史中的重要性依然吸引了学者的目光”;其二是“为了修正传统欧美书籍史的论述,在欧洲书籍史学者笔下,传统中国所惯用的雕版印刷,犹如中国历史停滞不前的象征”[28]。事实上,中国文献历史悠久,“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实物遗存两相印证,可知至迟在唐代初叶,雕版技术就已经出现并应用于书籍的镂版施印了,其后经五代、宋、元的发展和完善,至明而达到极盛”[29]。

nlc202309051407

第三,书籍史学者笔下的“书籍”在中西方被赋予不同的道德价值,也导致了中西方书籍史研究的差异。书籍的道德价值是中国书籍史学者们所乐于从事的研究领域,因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书籍被赋予沉重的道德价值,对于出版者(除坊刻外)而言,编辑、出版书籍,主要的功能并不是为谋利,而是为了传播经典,以兴文教。对于读者而言,书籍是科举考试的资料,是阶层的身份象征。这种价值取向对中国书籍史研究是至关重要的,正如张益所指出的那样,如果对“中国社会始终存在的精英文献的编纂和非商业出版关注不够,当然也就无法正确理解文献书籍对于整个古代中国的意义”[30]。

在西方,书籍的道德价值当然也不可否认,例如宗教类的书籍、古罗马时期的经典著作等[31]。但西方世界没有像中国一样,经过漫长的封建专制时期。15世纪到16世纪,由于印刷技术的革新,欧洲的书籍数量在急速增长,大量的书籍印刷出版,充斥于图书馆和图书市场。经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与“宗教改革”,再加上西方世界更高的识字率,使得更多民众参与到与书籍有关的活动中来,或出版、或阅读,或收藏等,从而让书籍产生了更深的影响,甚至到了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的发生,也与机器印刷息息相关。

3.3 中西方书籍史书写叙述模式各异

历史叙述或是书写(广义而言即语言能指的组织)是对“过去发生的事”的复述[32],这种书写的建构,既要注意书写的“历史界限”,也要受制于作者的实践。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塞尔托对历史叙述的三种模式“讲述,历史叙述,逻辑叙述”进行了区别,如表1所示[33]。

表 1 讲述、历史叙述、逻辑叙述区别表

塞尔托认为还有一种“混和叙述”(由两者混合和并介于二者之间),“是合并一些均质的系统并依据两个反向的运动构建而成的:一是从内容到外延、从非编年模式到按年编排(Chronologisation)、从教理到讲述类型的‘讲述化’;反向则是从一些描述性因素到陈述的意群连贯、到历史次序的编排这样一种材料的语义化”[34]。

纵观中国现有书籍史研究的著作,如图书史、出版史、编辑史、印刷史、藏书史、发行史等方面的著作,研究者常常受到“革命史叙事”和“现代化叙事”模式约束的影响,视出版为一种冷冰冰的行业行为,而进行一种宏大的概论性的叙事。这种研究容易“习惯于置解释创新的思考于不顾,标榜‘求真’为天职,遏制想象,埋首钩沉之术”[35]。因此“在写作体例、语言方面基本上是同一个‘模式’,呈现为均值化的平面写作风格,体例与语言比较板正,讲究典雅而缺乏近现代风范,讲究严谨而有失生动,千篇一律,千书一面,在文本、语言与写作策略上缺乏创新与突破”[36]。以这种叙述模式所开展的书籍史研究,从史料运用的角度看,常易“局限于静态研究,受制于静止的文献与史料,呈现出传统的史料爬梳、罗列与静态分析、总结、因袭考据”,由此而产生的学术成果,显现出“历时性研究多,共时性研究少”和“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等特点[37]。

西方书籍史研究注重问题意识,视书籍史为总体史之一部分,“重视物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综合应用,历史形态、社会形态、观念形态、文化形态与逻辑形态有机结合,宏观中证以微观,微观中示以宏观,多方面折射出书籍史之历史、社会与科学文化内涵”,在叙事模式上“注重第三人称与第一人称的融合”[38],将计量方法、人类学等研究方法运用于书籍史研究之中,深度描述西方书籍史。

4 结 语

综上所述,在书籍史研究方面,中西方确实存在着差异。但我们同时也乐观地看到国内学者的学习姿态,“19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积极架构西方书籍史研究和中国书籍史研究,试图在历史知识和史学方法方面建立对话桥梁”[39]。相信经过学者们的不断努力,“借鉴西方书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符合自身文化特点的学说和理论体系”[40],会大大推动中国书籍史的研究。

注 释

[1] [12][14][22][31][40][英]戴维·芬克尔斯坦等著;何朝晖译.书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6,5,6,5,5-6,11

[2][9][28]涂丰恩.明清书籍史的研究回顾[J].新史学,2009(1)

[3]韩奇,[意]米盖拉.中国和欧洲:印刷术与书籍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271-287

[4]张升.新书籍史对古文献学研究的启示[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3(2)

[5]董恩林.中国传统文献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张志强.20世纪中国出版研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7]张志强,潘文年.20世纪中国书史研究回顾[J].(台湾)汉学研究通讯,2003(4)

[8] 潘光哲.追索晚清阅读史的一些想法:“知识仓库”、“思想资源”与“概念变迁”[J].新史学,2005(3)

[10][39]秦曼仪.书籍史方法论的反省与实践:马尔坦和夏提埃对于书籍、阅读及书写文化史的研究[J].台大历史学报,41

[11]李致忠.中国古代书籍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0-11

[13]李致忠.简明中国古代书籍史[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9

[15][20][36][37][38]田建平,田彬蔚.中国书籍史研究批评:基于西方书籍史研究之比较视角[J].济南大学学报,2011(5)

[16][美]Joseph P. McDermott著;何朝晖译.书籍的社会史:中华帝国晚期的书籍与士人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

[17][19] [25][26][30]赵益.从文献史、书籍史到文献文化史[J].南京大学学报,2013(3)

[18]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3:2343

[21]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M].北京:三联书店,2000:60

[23]于文.“书籍史”的孕育与诞生[J].图书·情报·知识,2009(6)

[24] Jonhs,Arian,The nature of the book:Print and Knowledge in the Making,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8:3

[27]Robert Darton, What is the History of Books?Representations and Realities,1982:65-83

[29]刘光裕.中国出版史料(古代部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513

[32] [33][34][法]米歇尔·德·塞尔托著;倪复生译.历史书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6,75,75

[35] 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5

(收稿日期:2015-03-01)

上一篇:吃饭有讲究(教案)下一篇:春行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