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管理创新模式分析论文

2024-08-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图书馆管理创新模式分析论文(精选10篇)

图书馆管理创新模式分析论文 篇1

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也推动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逐渐加快,对信息获取速度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而图书馆作为人们获取资源以及信息的重要场所,就要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图书馆要想实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创新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但是在目前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图书馆领导的管理创新意识不强,没有认识到图书馆管理所面临的严峻环境,也没有意识到创新对于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影响,依然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图书馆的管理,忽视管理的重要性,严重制约数字化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

1.2管理模式陈旧

目前,图书馆管理依旧使用传统的封闭式的管理模式,采用集中式的管理管理进行图书资源的管理,在图书馆的内部,依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按资排辈的现象,图书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在图书馆中存在着各自为政的现象,管理不集中,信息资源重复和浪费的现象严重。而且在建立图书馆数据库时,管理和建设标准不统一,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划分不合理、不科学,导致图书馆的信息共享难度比较大,信息资源的规范化、网络化管理举步维艰。

1.3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有待加强

图书馆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都比较强的工作,对图书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比较严格,要求图书管理人员掌握扎实的管理知识和业务技能,然而在实际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素质能力并不高,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很多是半路出家,他们对管理工作了解不够,图书馆管理创新意识不高,不利于图书馆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

1.4规章制度不完善

图书馆管理工作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作保障的,目前的图书馆中,虽然也有各种规章制度约束图书管理人员的行为,但是由于这些规章制度不完善,在实际的应用管理中经常会因人为因素导致规章制度失去效力,导致图书管理工作无法可依的局面。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以及法律法规作保障,图书馆的资源开发与共享也很难得到有效地开展。

2、数字化环境下图书馆管理创新模式

2.1实现图书馆管理理念的创新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更加倾向于通过网路来获取信息,利用纸质书籍获取知识的人越来越少,在这种环境下,图书馆要实现良好的发展,获得更多的读者,就必须要加强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创新图书馆的管理理念,实现图书馆的良好发展。当前社会发展迅速,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创新图书馆的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读者放在管理的重要位置。提高图书馆管理者以及工作人员要树立创新管理意识,更新创新管理理念,强化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竞争力意识,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来管理图书馆,促进图书馆实现良好的发展。

2.2创新图书馆的管理体制

图书馆要实现良好的管理,不仅要创新管理理念,还需要制定全新的图书馆管理管理体制,努力实现图书馆的社会功能,促进图书馆工作能力的提高,从而更好地满足读者的不同需要。政府等相关部门也应加强政策、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使图书馆管理工作朝着现代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随着信息技术以及网络资源的广泛应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也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图书馆管理的一体化和自动化,减少管理人员,降低人力资源的支出,提高人员的利用效率,实现高效率的图书管理工作。任何管理工作的开展都必须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保障,所以必须努力创新图书馆的管理体制,促进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打破旧体制的束缚和制约,以全新的管理思路促进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3创新图书馆的管理模式

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在以往的图书馆管理中,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造成了图书馆信息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的大量浪费,且由于图书馆的建设经费比较缺乏,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严重制约图书馆工作的开展。利用全新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有助于图书馆成本支出的减少,将资金用到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上,为图书馆建设良好的硬件环境以及服务环境。此外,还需要建立数字化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在数字化环境下,要不断创新图书馆管理体制,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更好地满足不同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从而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质、便捷的服务。

2.4创新图书馆的管理服务

在数字化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也应发生,创新服务方式,从手工服务转变为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服务方式,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和质量。图书馆应为读者创造一个安静、轻松的阅读环境,加强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读者的实际需求,采纳读者的意见,应有计划地进行服务模式的改变,使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和质量得到有效地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也应注意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创新服务理念,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为读者科学的解答问题,满足读者的不同需要,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到图书馆借阅书籍,实现图书馆的良好发展。

3、结束语

图书馆管理创新模式分析论文 篇2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持续发展, 作为知识信息的重要集散地, 高校图书馆在服务方式、服务功能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随着网络数据库开发、网络检索、网络采访等工作持续开展, 高校图书馆现代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但管理模式并未发生了质的变化, 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优化创新, 促使图书馆服务质量与技术更好地匹配, 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以及用户满意度, 实现各方面信息资源共享, 实现资料管理的信息化, 提高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就用户链管理思想来说, 和无数大型服务企业管理实践密切相关。用户链属于控制链, 将关联产品的“开发、配套、制造、销售”等环节有机融合[1], 能够客观折射出在企业员工间服务与被服务关系, 借助用户链管理, 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外部客户满意度, 理顺内部用户关系, 缩短企业、市场二者间的距离, 充分展现产品优势, 降低运营成本, 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 管理者也可以将“用户链管理模式”引入其中, 优化创新图书馆管理模式, 更好地满足读者在信息质量方面提出的客观需求, 提高其运营效益。

二、用户链管理模式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途径

(一) 构建服务链管理的思想体系, 促进服务功能一体化

在用户链管理模式下, 高校必须将服务链巧妙融入到对应的框架中, 构建合理化的内部服务链思想体系。具体来说, 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必须将对应的服务链思想上升为一种管理思想, 馆员便是用户, 要为其主动提供优质的服务, 而馆员也要明确自身扮演的角色, 更好地为其他馆员服务等, 促使图书馆内部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内部服务链思想体系。图书馆管理者要合理绘制各层次服务链图, 构建全新的内外部服务网, 要明确自身在整个服务链中所处的位置, 形成一种全新的服务链思维方式。此外, 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必须制定以服务链方法为中心的长效机制, 多角度引导馆员在无形中逐渐养成一种良好的服务链工作习惯, 自觉借助服务链思想, “发现、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此外, 高校要注重服务功能的一体化, 借助网络, 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网络信息服务, 比如, 网页制作、数据文件下载[2], 满足他们多样化的客观需求。

(二) 注重馆员的培训教育, 加强馆内人员的了解

由于图书馆员的年龄、专业特长、文化层次等存在差异性, 导致图书馆具有鲜明的多样化特点。高校必须提高图书馆员综合素质, 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教育, 引导他们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知识等, 提高他们各方面技能, 比如, 管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图书馆员也要注重自身多样化技能的提高, 不断拓展自身知识面, 更好地开展图书馆管理工作。在服务链管理模式作用下, 图书馆管理者必须了解内部每位用户的客观需求, 对其进行必要的调查、谈心, 多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 促使馆内人员更好地了解彼此, 优化图书馆管理模式, 确保是各方面工作有序开展。

(三) 注重激励的艺术性, 创新借阅模式

在用户链管理模式下, 高校图书馆必须进一步优化完善已有的激励机制, 要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新, 提高其工作效率与质量。薪酬制度是一种重要的激励形式, 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必须明确馆员岗位目标, 明确他们各自肩负的责任, 要以馆员不同需求为切入点, 采用适宜的方法激励员工, 将其和精神奖励相结合, 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在信息时代下,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管理与服务模式已被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进一步优化创新其管理模式迫在眉睫, 将其转化成信息化资源管理机构, 构建一体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借助服务链管理体系, 促使纸质文献资源、信息化文献资源二者有机融合, 加快文献信息传播、更新的速度, 满足信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此过程中, 高校图书馆必须优化创新传统的纸质文献借阅形式, 以计算机为平台, 优化创新借阅模式, 促使学生快速检索对应的文献信息, 可以减少文献资料丢失情况, 减少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确保图书馆借阅工作顺利开展, 提高其借阅效率。

三、结语

总而言之, 在用户链管理模式下, 高校图书馆必须意识到优化创新图书馆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要多角度创新其技术手段、服务管理模式, 构建以服务链为中心的管理体系, 加强馆员的培训教育, 注重激励的艺术性等, 加强服务链管理, 提高在校师生满意度, 加强不同部门间的协作, 大力拓展服务领域, 实现服务功能的一体化等, 优化创新图书馆管理模式, 促使图书馆各类文献资料得到优化利用, 加快各类知识信息资源的传播速度, 降低其运营成本的基础上, 实现最大化经济效益。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发展, 作为文献“储存、管理、传播”的核心载体机构, 高校图书馆对高校教学与科研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在信息时代背景下,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不断被应用到图书馆管理中, 图书馆传统管理与服务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必须进一步优化完善, 才能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因此, 本文作者客观阐述了用户链管理模式, 探讨了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途径。

关键词:用户链管理模式,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分析

参考文献

[1]魏晓峰.高校图书馆用户知识管理模式和策略研究[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 (社会科学版) , 2010, 03:96-102.

图书馆管理创新模式分析论文 篇3

关键词:知识管理 图书馆 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198-01

知识管理是现代社会比较重视的一种管理方式,通过知识管理来加强图书馆的管理水平是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知识管理,图书馆利用馆内的各种相关的资料,不断学习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而不断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该篇文章主要对知识管理的含义进行介绍,就如何在知识管理下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提供相应的策略。

1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介绍

随着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知识的作用越来越大,在现代图书馆中知识决定着一个图书馆的发展状况。我们平常所说的图书馆知识管理指的是在图书馆的运营管理过程中,图书馆的员工可以及时的从图书馆内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通过有效的利用得到相关的信息和知识,图书馆各部门的领导者制定相应的方案,逐渐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促进现代图书馆的快速发展。通过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知识管理的原理是把知识作为主要研究的对象,知识的内容涉及到图书馆各部门管理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通过对知识的管理可以提高图书馆各方面的管理水平,还有利于图书馆自身文化的建设[1]。在经济社会不断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图书馆应该随着世界发展的潮流不断进步,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融入到现代图书馆的管理系统当中,更好的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现代的知识管理都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网络信息就能够很好的融入到图书馆各个部门的管理当中,将知识管理运用到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上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

2 图书馆管理中的相关现状

现在许多图书馆的管理水平都很低,主要的管理方式是上级下达命令,下级就进行执行的管理方式。上级在制定相关的管理政策时,都是根据自己的相关经验,没有充分学习相关的管理知识,制定的决策一般会出现很难完成或是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现象出现。在图书馆的管理过程中,上下级领导缺乏沟通,很多领导只注重产生的结果,没有重视图书馆员工的工作情况,忽略了图书馆员工的感受,也没有建立相关的薪酬激励机制,图书馆员工在工作时没有积极性,降低了图书馆工作的效率,这些都不利于图书馆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图书馆的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图书馆的管理人员缺乏对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认识,不利于对现代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3 在知识管理下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的相关策略

3.1 转变传统的管理方式

图书馆要改变过去传统的管理方式,要让图书馆的领导者和相关管理人员从思想上改变过去传统的管理理念,这就需要把先进的管理知识理念应用到图书馆的各项管理工作中。例如在给图书馆的员工分配任务时,要详细的介绍图书馆的总体任务分配情况以及所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让员工在知道自己任务的同时,也能够清楚的知道其他同事的任务,这样在工作中能够增加同事之间的合作,还能够减少重复工作的进行,同时也增加了工作的效率[2]。

3.2 建立完善的知识管理系统

图书馆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知识管理系统,才能够将知识理念更加方便的运用到图书馆的管理过程中。图书馆的领导者要收集图书馆管理的相关经验,管理的理论知识,并且把这些资料弄成电子资料,放在图书馆的知识管理系统当中。图书馆的相关管理人员要加强对管理知识、经验的学习,并且把学到的相关管理知识运用到图书馆管理之中,图书馆内部加强对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实现资源共享。要逐渐实现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图书馆还要加大对知识管理的宣传力度,通过开展相关的交流会、座谈会来加强图书馆员工对知识管理能够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的重要性的认识[3]。

3.3 加强培训,建立奖罚制度

图书馆要不断加强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加深他们对管理知识更进一步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对管理知识的创造力,这样可以在图书馆的管理过程中为管理人员提供准确的管理指导,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图书馆还要建立完善的奖罚制度,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出现相关管理失误的人,要给予一定的惩罚,这样不仅可以起到警示作用,还加强了图书馆管理人员对管理技术的认识。在图书馆的管理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人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可以增加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4]。

3.4 增强创新力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不断取得进步。图书馆要在服务方式上不断创新,图书馆要改变过去传统的图书馆服务观念,这是当今时代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图书馆应该以快捷、准确、广泛为主要的服务观念,这样才能更好加强对图书馆的建设,提高现代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图书館要抛弃过去纸质的材料收藏方法,要把纸质的资料经过电子扫描转化成电子版的资料,这样把资料存放在图书馆的数字化管理系统中读者就能够非常便捷的进行查询、学习。

4 结语

知识管理有助于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对图书馆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图书馆要认识到现代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图书馆要根据出现的问题,加强对知识管理的运用,转变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方式,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同是要加强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管理能力,进而不断提高整个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促进现代图书馆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晓彤,邢伟.基于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与知识管理的研究[J].职教通讯,2013,8(14):52-53.

[2]张秋,杨玲,王曼.研究型大学专业图书馆新馆建设探索—— 以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3,9(9):56-57.

[3]李桂君.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5):85-86.

基于图书馆营销管理模式的构建 篇4

基于图书馆营销管理模式的构建

营销与图书馆的发展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营销是推动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有效手段.而如何将营销理念引入我国图书馆界.以及如何使营销真正融入图书馆的管理当中去则是有待研究的核心与关键问题.本文基于图书馆营销的管理模式的构建,为图书馆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对全面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促进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作 者:陈雪霞 Chen Xuexia 作者单位:浦江中学图书馆,浙江,金华,322200刊 名:河南图书馆学刊英文刊名:THE LIBRARY JOURNAL OF HENAN年,卷(期):29(5)分类号:G250关键词:图书馆营销 图书馆管理 管理模式

图书馆管理创新模式分析论文 篇5

张会田

采编部主任,副研究馆员 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E-mail:zhanght72@126.com

摘要

探索科学有效的业务管理模式是建立农村图书馆发展长效机制的重要基础。从农村图书馆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应用模式及功能设计等方面,研究如何构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开放性、集成化的农村图书馆业务综合管理与读者服务平台,从而使处于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图书馆(室)、农家书屋能够共享同一个系统平台,实现基本业务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以最小化的管理成本赢得最大化的服务效益。

[关键词]农村图书馆; 城乡一体化; 管理信息化; 图书馆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 G250.7 1 引言

自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十一五”规划纲要》发布之后,我国农村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相继实施了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送书下乡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等。特别是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农家书屋”工程,开创了农村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建设的新局面。截至2009年6月已建成农家书屋9.2[]万余个,到2010年初将会建成24万个到30万个,覆盖全国40%到50%的行政村1。我国农村图书馆服务系统已形成一个多头并进、协作共建、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建设格局。

总体而言,有党和政府的战略决策、政策引导和财力支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环境建设初见成效,形势喜人。然而,我国地域辽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各地自然条件、农民生活模式、文化意识形态等差异较大,农村基层图书馆的科学化管理是推动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如果没有规范的管理体系,缺乏懂业务技术的专职管理人员,往往会造成图书资源配置与管理缺失、资金浪费、图书资产流失、借阅率低、运行困难甚至难以维系等问题,从而导致党和政府的“惠民工程”不能正常发挥其社会效益,甚至成为形象工程而虎头蛇尾。因此,网络信息时代,农村图书馆的服务管理工作需要统筹城乡,构建城乡一体化模式下的网络化、信息化管理体系,以便有效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实施图书馆绩效评价,提高办馆效益,促进农村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概念界定

“基本概念”是界定一个研究课题的“逻辑起点”,决定着一个研究课题的研究对象、体系结构、学术特征和发展方向。本研究选题涉及以下三个需要阐明的基本概念。

(1)农村图书馆:我国学术界通常对于省市级以下的图书馆有不同的称谓,如:基层图书馆、区县图书馆、农村图书馆(室)、乡镇图书馆(室)、乡村图书馆(室)、村级图书馆(室)、社区图书馆(室)等,其概念的界定也比较模糊。一般认为,基层图书馆是相对上一级馆而言,如省级馆相对于国家图

[]书馆、市县馆相对于省级馆来说均可称为基层图书馆。习惯认为2:省市级以下的公共图书馆即属于基层图书馆;乡镇图书馆是乡镇人民政府设立的为社会公众服务的乡镇一级的公共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在农村的延伸和发展;乡村图书馆(室)是为乡村农民服务的民办图书馆;农村图书馆是指所有建立在农村地理区域内的,与农业人口生产、生活和学习有关的所有图书馆(室),是否包括县级图书馆,尚无统一定论。本文将“农村图书馆”这一概念界定为:由政府或社会团体(社会团体或个人资助)举办的,受政府管理和控制,为农村人口服务的公益机构,不仅包括县、乡级公共图书馆,还应该包括县、乡镇各类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的图书馆(室)、街道图书馆(室)、村落图书馆(室)、农家书屋以及农村的中小学图书馆(室)等。

(2)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本文的“城乡一体化”是指以省市级公共图书馆为中心馆,以地县级、乡镇级、中小学校图书馆甚至农家书屋为成员馆,构建统一的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在专业人才培养、馆藏资源建设、图书馆管理与读者服务等方面的城乡统筹协作发展模式。

(3)农村图书馆服务管理信息化: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

[]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3。实现农村图书馆服务管理信息化是信息时代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符合国家实现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战略的基础性、创新性工程。其基本含义是:构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开放性、集成化的农村图书馆业务综合管理与读者服务平台,从而使处于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图书馆(室)、农家书屋能够共享同一个系统平台,实现图书采购、分类编目、查询、借阅等基本业务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以最小化的管理成本赢得最大化的服务效益。为便于表述,本文将统一使用RLMI(Rural Library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代替“农村图书馆服务管理信息化”这一概念。RLMI建设的基本目标、内容和特点

至20世纪末,我国省市级以上的大部分图书馆都已通过引进国内外商业化的集成管理系统,实现了图书采编、流通、馆藏查询等基本业务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使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模式产生了历史性的飞跃。多年来的发展实践证明,采用成熟、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于提高图书馆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形势下,以“农家书屋”工程为发展龙头的农村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正在迅速发展壮大,农村图书馆的建设、管理与服务效果评价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何用新观念、新思维、新方法管好、用好农村图书馆,是当前农村图书馆工作的核心问题。我国已基本完成“村村通电话,乡乡通网络”的目标,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瓶颈得到了很大改善,接下来是加强以资源和服务为核心的网络信息服务软环境建设。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实行农村图书馆服务管理信息化(RLMI)的必要性,开发出适合我国农村图书馆实际特点的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RLMIS”),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图书馆的传统工作模式,有效提升农村公共阅读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农村图书馆数量多、规模小,RLMIS的研发设计应以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和可动态配置、易于扩展、高效实用的系统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信息时代普遍倡导的“开放、共享”理念和农村图书馆实际应用环境,突破传统管理系统基于本地、停留局部的服务局限,采用集成化的管理服务平台,分布式、开放性、易扩展的网络应用模式,将一个地区(城市)中心馆的管理系统根据需要延展至县、乡、村地区,实现整个地区各级各类图书馆对中心馆软件、硬件、数据、人员与技术、服务资源的共享,实现办馆效益最大化。

在应用功能方面,RLMIS的设计应简洁、实用、易操作,除了具备现有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基本的、成熟的编目、流通、读者管理、公共检索等功能模块和MARC格式数据存储标准以外,应重点突出以下功能特点。

3.1“一站式”的新书书目信息整合及在线订购服务 图书采访是图书馆最基本、最重要、技术性和实践性最强的业务内容。对于任何一个图书馆来说,用有限的经费购置读者最需要的图书,是采访工作的基本目标和要求。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品种超过

[]27万种,其中新版图书约15万种4。利用信息化技术解决采访工作中新书书目信息获取、图书选购、数据查重等问题,对于提高采访工作质量和效率非常重要。目前我国尚未建立成熟完善的书目信息平台,新书信息服务供给秩序混乱,从而使图书馆在为读者选购图书过程中书目信息获取困难或书目信息供给不完整、不及时,图书选订工作效率低,并且很容易漏订一些读者喜好的高质量图书。目前较有影响的书目信息服务网站主要有全国出版物发行信息网、网上书店(当当网、亚马逊等)以及豆瓣网等,对于图书采访人员获取基本的图书出版发行信息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对于图书馆、经营商等集团用户的网上选购、数据导出、批量发订等基本业务的支持还相差甚远。理想化的书目信息平台是通过国家宏观政策及各相关机构的联盟协作,引入市场调控机制,建立能够囊括各种渠道的书目信息,面向馆配市场、网上书店、图书营销等业务发展需要

[,]的全国性的书目信息综合服务门户网络56。

通过RLMIS的研发应用,搭建面向农村基层馆配市场的“一站式”书目信息服务平台,能够使图书馆、馆配商借助此平台实现备选图书类目定制、图书评介、在线选购、订单输出、浏览新书排行榜、灵活方便的个性化定制等多种业务功能。

3.2“即插即用”的多用户接入服务

农村图书馆涉及类型多、数量大、规模小,人员素质、经费投资、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基础实力相对薄弱,管理信息化建设采用系统单馆独立引进模式肯定不现实。农村图书馆需要的是一种应用简便、功能完善、便于管理、安全可靠、易于扩展、高效实用的信息化管理实施方案。RLMIS拟采用多用户网络集成管理系统模式,支持无限用户数扩充,实现“即插即用”式的用户接入服务,高效率、低成本、易实施。具体来说,各个成员图书馆(室)以系统平台租用模式,构建各自相互独立的、虚拟化的业务管理空间。成员馆只需通过相关的正式用户注册审批程序,获得中心馆(一般选定省市级公共图书馆为地区中心馆)系统的登录许可帐户,即可顺利实现本馆馆藏书目及读者借阅等基本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各成员图书馆(室)的系统数据由中心馆服务系统中央数据库集中存储管理。除非是主分馆模式,各系统成员馆只限于对本馆有关的书目数据、馆藏数据等进行存取,各馆在系统中彼此“看不见”,如同独立使用一套完整的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

3.3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定制系统应用模式

现有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应用模式通常只限于单馆模式或总分馆模式,即通过中央服务系统设定不同的文献馆藏地或分馆,系统自上而下控制各个用户终端的系统使用权限,实行文献采购、编目、典藏、借阅等业务的集中化管理,各馆藏地或分馆的文献信息隶属于总馆,彼此透明可见。RLMIS应能够支持灵活方便的系统管理应用模式定制,即按照系统使用管理协议,成员馆既可以被定制为中心馆分馆,也可以被定制为独立馆。如果是以独立馆模式使用系统,则系统能够根据用户需要灵活定制书目检索范围、借还许可馆范围(如本馆、部分临近馆或全部成员馆)、借还读者范围、业务操作权限等。

3.4成熟完善的统计参考功能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优势也在于它能够轻松完成各种复杂、庞大的数据统计任务。图书馆工作涉及许多值得掌握和关注的统计数据,如:馆藏图书、报刊等各类文献的累积种/册数,年度新增种/册数,外借文献种/册数,遗失文献种/册数,持证读者人数,年度总借阅量,单种/册图书借阅量,书刊年代、学科分布数量,借阅排行榜等等。这些统计项目对于科学管理馆藏资产、了解馆藏利用状况、调整书刊采购策略具有非常重要参考价值,而目前现有的许多图书馆系统统计功能设计并不是很理想。因此,RLMIS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单个成员馆系统、中心馆系统对各种统计项目的功能实现。RLMIS结构、模式与功能设计

4.1 基于B/S的系统结构

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基于Web的信息发布和检索技术、Java计算技术以及网络分布式对象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了很多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从C/S(Client/Server)结构向更加灵活的B/S(Browser/Server)多级分布结构演变,使得软件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跨入一个新阶段。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eb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Server)端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这种模式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负 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是RLMIS最为适合的结构模式。

4.2 系统应用模式设计

农村图书馆工作信息化最主要的问题在于面向采访业务的新书书目信息综合服务和图书馆业务管理信息化。因此,RLMIS的应用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层面:

(1)采访业务协作共享模式

建立面向农村图书馆采访业务的书目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是RLMIS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借助该平台,最新出版的图书目录数据可随时导入采访书目库,形成各馆选购图书的信息门户。同时该平台能够对导入的目录数据进行查重,虑去重复数据;支持多用户在线新书选购、最受关注图书排行、订单生成等。另外,成员馆可以通过书目信息平台相互了解各馆的图书选购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组织适合本馆的图书采购;多馆也可以组成统一采购联盟,集中书目订单,实行联合采购招标、统一图书配送。

图1 RLMIS系统应用结构模型

(2)分布式、多用户网络集成管理模式

RLMIS采用高可用性集群(Cluster)技术搭建统一的、网络化的业务管理服务平台,支持多馆在同一个系统平台下执行各自独立的数据库管理和业务应用。市、县辖区的成员馆只需配备一台联网的计算机即可实现本馆书目建库、图书借还等各项业务的信息化管理,是一种分布式、多用户的网络集成管理系统模式。该系统模式下成员馆既可以以主分馆模式、也可以以独立馆模式接入系统。如果以主分馆模式登录系统,则用户(成员馆)进入的系统空间与现有图书馆管理系统的主分馆模式类似;如果以独立馆模式登录系统,则用户(成员馆)进入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虚拟的工作环境,各馆在系统内彼此不透明。系统应用模式如图1所示。4.3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综合分析目前国内外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发展应用趋势以及农村图书馆业务管理的实际情况,RLMIS应具备以下七大基本功能模块:

(1)采访:RLMIS书目信息平台应支持所有注册用户(图书馆)按照基本学科范畴、书目更新批次等方式灵活订制各馆自己的新书采购目录库,支持成员馆订购书目共享、友情荐购、在线选书、在线订单组织与发订、采访数据查重、到货验收、标准Marc书目数据智能化转出转入等业务功能。

4(2)编目:RLMIS完全支持集中编目,并对不同级别馆赋予不同编目权限,应用模式与CALIS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成员馆新书在执行验收时,馆藏库记录对应字段自动加注了本馆对应的RLMIS用户ID号,这样系统在执行馆藏信息输出、借阅控制、统计等任务时将以此ID号做为判断本馆馆藏记录的唯一标识。

(3)期刊:与现有主流管理系统基本类似,本文不再赘述。

(4)借还:借还模块包括借书、续借、还书、借阅到期提醒/催还、借阅管理五个子模块。其中借阅管理主要包括读者借阅日志查询、批量/个别借阅临时延期、遗失赔偿/逾期罚款处理、图书催还、到期、预约到书等信息的输出等功能。

(5)统计:统计模块分为中心系统项目统计和成员馆系统项目统计,分别用于实现所有或某一个成员馆的馆藏文献累积种/册数,年度新增文献种/册数,外借文献种/册数,遗失文献种/册数,持证读者人数,年度总借阅量,单种/册图书借阅量,书刊年代、学科分布数量,借阅排行榜、图书借阅比率等。中心系统统计项目还包括系统成员馆总数、各馆藏书总量及排行、各馆借阅总量及排行等。

(6)公共查询:可根据查询需要灵活设置检索参数,执行对全库范围检索或仅对本馆文献的关键词检索、按学科类目、按主题、按出版时间顺序等方式的导航浏览、读者借阅信息查询、图书预约/续借等。

(7)系统管理:分为针对中心系统管理维护人员全面管理和控制系统的超级管理和各成员馆系统管理人员使用的普通管理。超级管理主要包括:中心系统数据安全备份,系统基本代码的设置与管理,成员馆系统开通注册,成员馆级别及系统操作权限管理,读者库数据批量更新,采访书目批量更新,馆藏书目库维护(记录批量增加、删除、修改指定字段、子字段等),提供MARC数据的多种形式的批量导入、导出等。普通管理主要包括:系统参数设置(如:读者借阅权限控制代码设置、借阅政策设置等),操作员帐户管理,馆藏书目库维护,借阅日志管理等。

另外,根据农村图书馆的实际情况,读者借阅认证完全可采用读者身份证号,这样可简化办借阅证的程序。RLMIS后台读者信息库的数据更新可通过政府干预途径,由系统所覆盖的辖区户籍管理机构定期提供辖区读者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的数据库导出文档,再由RLMIS以增量更新方式导入系统读者库。RLMIS后续功能扩展及应用前景

RLMIS的研发应用,实现了农村图书馆基本的业务管理与书刊借阅、查询服务的信息化管理,实现了农村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集中管理、监督与绩效评价,为“农家书屋”工程发展长效机制的建立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然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及用户服务理念的快速发展,RLMIS尚存在许多值得探索、尝试的新思路、新方法。例如:(1)建立基于移动通讯技术的服务支持,使读者能够借助手机动态获取新书信息、到期催还信息,完成图书续借等;(2)建立完善的协作共建机制,实现新书采购业务统一发订、集中配送。(3)馆际互借服务的信息化管理及互借图书快递服务网络的形成。(4)扩展RLMIS平台服务功能,实现面向农村网民的数字化阅读、网络化教育等数字资源整合服务。(5)嵌入公开透明的资金利用情况和财务帐目管理信息化系统。

参考文献:

[1] 中央今年划拨近14亿元建农家书屋.中国农家书屋网,[2009-2-15] http://

分析现代图书馆管理模式的转变 篇6

1 当前我国图书馆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文化建设的逐渐发展, 我国图书馆管理已经逐渐走向良好的发展轨道, 积累了不少先进经验, 建立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制度与方法。但是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 使得我国图书馆管理模式在与国外先进的国家管理模式相比, 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首先, 部分图书馆对于图书分类不科学。众所周知, 人们在查找图书的时候, 都是按照合理的分类去寻找所需要的书籍, 但是部分图书馆对于人员甄选到图书管理过程中, 都不注重图书的分类, 使得图书馆的书籍粗看整齐有序, 细看杂乱无章。

其次, 图书馆人员工作效率低, 管理水平较低。我国大部分图书馆的管理制度都缺乏“以人为本”和人性化的核心, 使管理制度缺乏统一性和权威性。管理人员观念都停留在传统管理服务方式上, 创新能力较差, 让读者觉得服务质量低下。

第三, 缺乏科学性的规划。许多图书馆对于自身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都没有或者缺乏合理的科学规划。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管理方法去进行图书管理, 守旧、应付过日子的比较多, 使图书馆管理职能根本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2 现代图书馆管理模式的转变

2.1 以知识共享为目标的组织结构创新。

2.1.1 减少组织层次

在传统的文献信息部门组织结构中, 中层组织的作用是监督检查、组织协调文献采集、分析、评价、开发和利用, 这种业务职能随着广泛的数据资源获取与共享、电子邮件、多功能通讯系统利用等, 正在逐渐减弱。减少中间层次与环节, 缩小文献信息部门组织结构层次, 可以缩短决策的时间, 提高信息收集、整合、服务、发布等工作的效率, 从而使组织结构变得柔性化, 反应更加敏捷。课题项目组将成为基本决策层, 实施灵活机动的以项目为核心的攻关组织, 无论是分散作业还是集约作战都可以随任务的要求, 随机应变。而避免了传统组织模式下, 复杂项目统筹联合运作困难, 以及课题分散研究, 难于集成等弊端。

2.1.2 建立团队体制

传统文献信息部门组织结构形式服务空间呈封闭型, 部门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 难以根据读者需求做出迅速反映或相应的调整。而且由于决策者、文献管理者和读者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渠道不畅, 决策迟缓、滞后, 读者需求与信息资源发展与服务难以一致。近年来, 随着用户知识需求的增多, 一些文献信息部门及时进行组织结构调整, 小组或团队已被视为图书馆新组织结构的中心环节, 小组的优点表现在灵活性强, 它的组建、重组和解散较为容易, 可避开传统的等级制度, 能够随形势的不断变化和需要, 随时调整人员和策略, 吸收不同技能的人员参加相关工作, 灵活应变性强, 也可以始终保持小组或团队的优势, 在应对知识需求和资源共享中必不可少。

2.1.3 优化人员结构

组织创新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和开发。新世纪文献信息部门的工作人员应掌握文献信息管理、知识管理、计算机、网络、外语和某一专业知识, 要形成一个高智能的知识体系, 为特定的用户群服务。要吸引和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利用, 必须作到知人善任, 发挥每一个人的特长, 使每个人的特长、知识和经验都能够在适当岗位得到充分的发挥, 而不是一系列人为的定位和角色的安排, 或主观地、随意地安排人员去承担某项工作。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是发挥好整个知识系统优势的关键。一个馆员的工作效果来自最终结果、可信度、同类专家的评价和网络化关系, 而非正规的、固守的工作程序和等级关系。

2.2 以知识共享为宗旨的管理模式的转变

2.2.1 由“资源为本”向“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转变

长期以来, 在图书馆实施现代管理过程中, 虽然也强调人的管理, 但实际上仍是更重信息资源的管理。“资源为本”的思想十分明显, 因此, 在协调采集, 联合加工、资源共享中往往总是议而不果, 难以实现。只有“以人为本”, 才能充分发掘人们的潜能, 以人为本的创新管理的关键在于馆员参与管理。可以将岗位的设定、工作制度的制定、工作量的考核标准等交由每个部的部主任和全体馆员自己制定, 让所有馆员参与管理, 这样更多的管理权限和任务被赋予馆员, 大大地调动了管员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馆员不仅能够提出更好的建议, 同时可锻炼并提高管理能力, 制定出更切实可行的具体管理制度, 以馆员为主导完成的新方案更有利于在工作中的顺利实施, 为实现管理的最高境界打下基础。

2.2.2 由“固性化”向“柔性化”管理模式的转变

图书馆信息资源组织沿袭的是分层负责的管理模式。分层负责制的管理模式强调组织的每一个工作环节, 都以拥有一定职责的人员来完成相应的任务, 实行下级对上级负责的制度。如目标管理, 定额管理, 承包管理等,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的大环境下, 它是适宜的。其高度格式化、固性化、各司其职和分散独立的特点, 以及对协调性工作流程的依赖, 使之适宜于处理例行事务。然而, 在开放机制下的知识管理环境中, 这种分层式管理模式就有着明显的不足和缺陷, 不适应知识资源的开发、整合、获取以及共享和传递。在优势集成, 资源共享才能出成果、出人才的新的形势下, 作为开放机制中单一的个体, 并不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当图书馆遇到新的变化或新的课题时, 很难集中优势资源, 应对新的挑战, 而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无所适从, 或者对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较慢, 应变能力低, 导致组织在急剧变化的竞争中失利。因此, 需要组织的柔性化管理模式来应对多变的外部环境的影响。

2.2.3 由“金字塔”式向“扁平化”模式的转变

图书馆金字塔式的等级管理模式和其他行业的管理模式一样,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这种管理模式必须随之改变, 才能适应环境与形势的要求。而这种金字塔式组织结构不但造成了某种资源的严重浪费, 而且还在一定层次上造成了管理不利、资源优势难以集中、不能形成合力和学术气氛淡化, 影响了知识交流渠道的便捷与畅通, 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等问题。因而, 减少各种形式化的组织机构, 减少中间管理层, 从而使组织扁平化, 可以极大地提高组织的管理效率, 易统筹协调, 易沟通交流, 易集成整合。组织的纵向缩减, 必将进一步促进横向联系和交流, 有利于在统一的平台上建立全面的知识管理体系。

摘要:近年来,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 图书馆已经发展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 如何在图书馆的管理方面进行转变, 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网络化和信息化趋势, 成为当前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一项首要的任务。本文将对现代图书馆管理模式的转变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现代,图书馆,管理模式,转变

参考文献

[1]周丽.试论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理念[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 2008, (1) .

[3]牛亚芳.新时代的图书馆管理[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 2006, (4) .

[3]林霞.现代图书馆管理的经营思想[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 2006, (3) .

[4]周丽.试论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理念[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 2008, (1) .

[5]陈瑜.论现代图书馆管理模式[J].浙江图书情报工作, 2008, (4) .

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创新的研究 篇7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

一、管理内容的创新

(一)管理制度创新

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创新包括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方法创新和管理目标创新。在管理体制方面,我国图书馆一直是以行政隶属关系为基础,按照图书馆的领导系统组合的多元管理体制,形成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及重复建设、重复劳动的资源浪费现状。创新管理可使图书馆管理体制趋于多元化,如一馆两业,一馆多制,合作办馆,联合办馆,私人办馆,资源共建、共知、共享等。

(二)管理机制创新

内部管理机制包括理顺内部关系、转换运行机制、调整结构、优化队伍、改善条件、提高待遇、调动积极性和增强内在活力等方面。要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就必须充分发挥能本管理的作用,使被管理者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图书馆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的关键在于有一支高素质、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大学图书馆更应根据本校学科专业特点,合理引进人才,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对于已有馆员,大学图书馆的管理者应根据馆员的个人特点和工作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馆员进行全面知识培训,培养具备特定岗位技能的馆员。

二、服务理念的创新

(一)增强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是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对于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和管理人员来说,需要不断学习、紧跟社会和科技发展新潮流,掌握全球最新的专业理论、最新的专业技术,结合本馆与本国专业发展的特点,开拓新局面。

(二)不断提高服务意识

新形式下的图书馆服务业要贴近读者,做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开展多种服务方式、如馆内服务,网上服务、定向服务、专题服务、咨询服务等,本着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读者服好务,强度服务的效果,强调图书馆信息服务业的文化含量和知识含量。

(三)建立开放式的图书馆

现在我国许多高校图书馆还保留样本书库,由于样本书库不对外开放,样本书库的书也成为“死书”。同时,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制定了严厉的赔偿制度,损坏、污染、丢失图书,予以最高3倍到10倍的价格赔偿。因为图书馆的经费有限,管理者认为图书馆花了这么多钱来丰富馆藏,必须保管好以减少损失。这种观念的驱使下,大多数图书馆没有走出封闭的圈子,还是执行“以书为本”而非“以人为本”。其次,在我国高校图书馆开放的对象是本校的师生,对校外则处于封闭状态,导致大量资源闲置浪费。

三、服务方式的创新

(一)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管理方式的创新

传统图书馆主要收藏以纸张为载体的信息,并且图书馆的藏书是以保存为主,形成了“重藏轻用”、“重管轻用”的办馆思想,往往把读者放在次要位置。而数字化多媒体的产生,则为彻底打破藏与用的矛盾,建设开放型图书馆奠定了基础。开放型管理服务要求突破围墙,跳出固定场所,主动接触社会,在网络环境下,用计算机科学技术采集、加工、选择、存储、传播信息,建立辐射型的开发服务系统。

(二)由人工服务向计算机服务方式的创新

传统图书馆是通过手工著录、加工图书资料,人工查询、检索信息资源。这样不仅加工图书的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而且读者检索相关文献信息资源也要花费大量时间,通常需要翻阅许多书籍、杂志之后才能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计算机技术被引入图书馆后,图书馆人与计算机专家相互合作,通过长期努力,逐渐摸索研究出一套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从而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读者通过计算机终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查到自己需要的信息,通过互联网还可以查询到其它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近年来,由于RFID技术的引入,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模式更是发生了质的飞跃。

四、技术力量的创新

图书馆要实现管理体制的变革,就必须实现技术的创新,增强图书馆的技术含量,开发图书馆具有战略意义的新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图书馆采用了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了采购、编目、流通的自动化管理,开展网上预约、催还书、推荐新书等业务,解决了紧俏文献的供需矛盾和逾期罚款的问题,使流通工作更具人性化;另一方面,建立起图书馆工作的信息网络,可以合理配置文献资源、集中编目以及馆际互借,管理所需的工作统计也变得非常方便快捷。与传统的手工操作相比,网络技术的使用促进完善了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同时,还极大地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五、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创新

信息时代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利用,社会对图书馆文献管理和服务模式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图书馆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需要加强信息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从图书馆文献组织结构的变革到图书管理制度变革,需要全新地思考应对信息环境下图书文献管理的新模式。文献信息更新很快,人类在知识创新和探索的过程中,需要更好、更新的文献信息服务,图书管理员需要改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系统与服务模式,增强文献管理的创新意识与知识技能,提高知识与能力素质,需加强对图书管理员的培训,使之熟悉图书文献的加工编辑、检索查询等服务功能。并采用相应的激励措施激发管理员的创新服务意识和服务思想。使文献体系、人力资源体系、科学技术体系之间形成有效的一体化管理模式。使知识素质与能力素质融合,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能动性,加快文献信息交流与传播的速度。伴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图书馆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需针对图书馆所有文献信息、知识、智力资源进行一体化科学管理系统模式创新,使文献知识更新和服务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

六、人力资源的创新

高校图书馆在传统管理模式下,人才队伍老化,人才组合不够合理。这需要高校图书馆在引进人才方面多引进些图书专业以外的各种人才,如计算机、外语、历史等各种学科人才,进行图书专业培训之后,如继续教育、岗位培训、交换馆员、派出进修、做访问学者等途径,逐步改变目前高校图书馆人才单一,匮乏的局面。逐步完善高校图书馆人才结构。以此提高整个高校图书馆人员的综合素质,并从尊重人的个性化特征出发,了解人的所能所长,结合培训结果,大胆起用新人,合理配置部门人员,让他们在适合自己兴趣爱好,能够发挥自己所长的岗位上充分发挥潜能,在管理者的协调下互相配合,最终达到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新水平。

图书馆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篇8

一、概述

1、编写目的

在对系统计划阶段的确定的工作范围内进一步对目标对象和环境作细致、深入的调查分析。

2、项目背景

a.所建设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图书馆管理系统。b.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系统开发小组。c.用户:图书馆工作人员及读者。d.软件系统委托方:图书馆领导。

3、定义

数据流程图(DFD):为描述软件系统中的信息流提供了一个图形方法。箭头代表数据流,方框代表数据的源点或终点,圆框代表数据流的交换,双杠代表数据存储的地方。

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变换等进行精确的定义。

4、参考资料

《数据库系统简明教材》 《软件工程技术与实践》 《软件工程基础》

二、现行系统概况

该单位图书馆现为人工管理,效率低,易比错,手续繁琐,而且耗费大量的人力。图书馆希望设计一个图书管理系统,用于管理读者的登记,图书的购入、借出、归还以及注销等。并且方便管理人员还查阅某位读者、某本图书的借阅情况。并可加快对当前借阅情况统计的效率,以全面掌握图书的流通情况、提高工作效率、加快信息反馈,为读者提供满意的借阅环境。

三、系统需求说明

1、对功能的规定

经过以上详细的用户调查,在现行业务流程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基本可以确定系统设计必须达到的目标。

以下是图书管理系统必须具备的功能:

1.新进图书的登记功能:对于购进的新书,系统必须具备图书信息资料的录入功能。

2.图书的查询修改功能:当图书资料发生变化,如图书丢失或有错误信息输入时,则应能够及时对数据进行修改和补充。

3.借阅的登记,归还的登记功能: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供本校学生借阅图书、归还图书,并进行登记。

4.学生信息的增加、删除和修改功能:系统主要功能之一,建立学生信息,并对其进行维护。

2、对性能的规定

为了保证系统能够长期、安全、稳定、可靠、高效的运行,图书管理系统应该满足以下的性能需求:

(1)、系统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系统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系统的必要性能。在系统设计和开

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系统当前和将来可能承受的工作量,使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响应时间能够满足学校对信息处理的需求。

(2)、系统的开放性和系统的可扩充性

图书管理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以后的可扩充性。例如用户查询的需求也会不断的更新和完善。所有这些,都要求系统提供足够的手段进行功能的调整和扩充。而要实现这一点,应通过系统的开放性来完成,既系统应是一个开放系统,只要符合一定的规范,可以简单的加入和减少系统的模块,配置系统的硬件。通过软件的修补、替换完成系统的升级和更新换代。

(3)、系统的易用性和易维护性

图书管理系统是直接面对使用人员的,而使用人员往往对计算机并不时非常熟悉。这就要求系统能够提供良好的用户接口,易用的人机交互界面。要实现这一点,就要求系统应该尽量使用用户熟悉的术语和中文信息的界面;针对用户可能出现的使用问题,要提供足够的在线帮助,缩短用户对系统熟悉的过程。

(4)、系统的标准性

系统在设计开发使用过程中都要涉及到很多计算机硬件、软件。所有这些都要符合主流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

(5)、系统的先进性

目前计算系统的技术发展相当快,做为图书管理系统工程,在系统的生命周期尽量做到系统的先进,充分完成企业信息处理的要求而不至于落后。这一方面通过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充性,不断改善系统的功能完成。另一方面,在系统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应在考虑成本的基础上尽量采用当前主流并先进且有良好发展前途的产品。

(6)、系统的响应速度

图书管理系统系统在日常处理中的响应速度为秒级,达到实时要求,以及时反馈信息。在进行统计分析时,根据所需数据量的不同而从秒级到分钟级,原则是保证操作人员不会因为速度问题而影响工作效率。

3、输入输出要求

输入:键盘,鼠标等。

输出:显示器等。

4、其他专门要求

数据库:对于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来说,数据的处理流程 从软件操作的过程确定基础数据为: 图书管理员数据 读者数据(图书证)图书信息

为了方便用户对图书的维护工作减少数据输入量和数据一致性,基础数据还定义为: 图书类别定义 出版社定义

5、条件、假定和限制

运行环境:兼容当前主流操作系统95/98/NT/ME/2000/XP,Office软件等。

硬件环境:奔腾4以上计算机,打印机、扫描机等。开发软件:SQL Server、vb等。最早投入运行时间:2010年12月30。

windows

四、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1、图书馆组织机构分析

通过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调查,图书馆主要有4个部门。借阅管理部负责图书的借阅管理;图书管理部负责书籍类别标准的制定,类别信息的输入;书籍类别信息的查询,修改;书籍信息的输入;读者管理部负责主要针对各类读者信息进行管理;系统管理部负责用户管理和密码管理。组织机构图如下:

图书馆 借阅管理部 图书管理部 读者管理部 系统管理部

图书馆组织机构图

2、系统功能结构图

图书馆管理系统 借阅信息管理 图书信息管理 读者信息管理 系统管理 还书信息管理 借书信息管理 设置图书信息 设置图书种类 设置读者信息 设置读者种类 密码管理 用户管理还还还书书书信信信息息息查修添询改加 借借借书书书信信信息息息查添修询加改 图图图书书书信信信息息息查修添询改加 图图书书类类别别添修加改 读读读者者者信信信息息息查修添询改加 读读者者种种类类修添改加

3、业务流程图

通过对学校的图书馆借书、还书业务的调查,弄清了借书还书的业务流程,如下图所示:

借书单借书证读者借书证借书审核合格书证、借书单借书登记图书目录图书档案书库记录图书还书审核合格图书还书处理

4、数据流程图

通过对业务流程图的细化,可得到系统的分层数据流图。如下图: 顶层数据流图:

图书管理系统读者信息会员信息读者审核信息借阅信息借还书信息读者图书信息借书卡、借阅信息管理员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顶层数据图

对顶层数据流图细化、分解可得到图书管理系统的第一层数据流图,如下图:

借阅信息 借还书信息P1借阅信息管理借书信读者息还书信息读者P2图书信息管理书库文件管理员借书卡、借阅信息读者资料读者信息审核会员信息P3读者信息管理读者记录管理员信息P4系统管理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第一层数据图

对第一层数据流图进一步细化、分解,可以得到第二层数据流图,如下图:

借书卡P1.1身份审核合格读者借书信息读者记录借还书信息P1.2借书登记管理员还书信息书库文件P1.3书籍检查合格书籍读者还书信息P1.4还书处理借阅信息管理数据流图

管理员管理员身份信息P2.1身份审核合格人员P2.2书籍查询P2.3入、出库情况图书目录书库文件书库记录图书信息管理数据流程图

管理员管理员身份信息P3.1身份审核合格人员P3.2读者查询P3.3读者情况读者信息表读者记录读者信息管理数据流图

5、数据字典

1)数据元素 数据元素条目

数据元素名称:用户密码 别名:userpass 长度:16 描述:用户登录系统的密码 有关的数据结构:User 数据元素条目

数据元素名称:图书分类编号 别名:Bookindex 类型:数值型 长度:10 描述:图书分类的编号 数据元素条目

数据元素名称:读者编号 别名:Readerindex 类型:数值型 长度:10 描述:区分读者的唯一标识 数据元素条目

数据元素名称:图书名称 别名:BookName

类型:文本型 长度:50 描述:图书的名称 2)数据流条目 数据流条目

数据流名称:添加读者 简述:进入读者管理可进行添加 数据来源:读者资料 数据流向:读者信息表 包含的数据结构: 数据流条目

数据流名称:查询结果 简述:从图书信息表中检索信息 数据来源:图书信息表 数据流向:查询结果 包含的数据结构: 数据流条目

数据流名称:查询读者信息 简述:读者登录后可进行查询 数据来源:读者信息查询窗口 数据流向:读者信息查询窗口 包含的数据结构:

数据流条目

数据流名称:按条件查找

简述:读者按类别或作者查找的结果 数据来源:读者信息查询条件窗口 数据流向:读者信息查询条件窗口 包含的数据结构: 数据流条目

数据流名称:管理员登录 简述:管理员对图书进行管理 数据来源:管理员表 数据流向:管理员表 包含的数据结构: 数据流条目

数据流名称:显示图书 简述:由条件将各类数据显示 数据来源:图书信息表 数据流向:浏览图书 包含的数据结构: 数据流条目

数据流名称:修改读者信息 简述:输入预修改的信息 数据来源:读者信息表

数据流向:读者信息修改界面 包含的数据结构: 数据流条目

数据流名称:读者信息 简述:读者都能对它进行维护 数据来源:读者信息表 数据流向:读者信息维护 包含的数据结构: 数据流条目

数据流名称:添加图书 简述:新购图书的添加 数据来源:图书信息表 数据流向:图书信息表 包含的数据结构: 数据流条目

数据流名称:修改图书信息 简述:图书更新 数据来源:图书信息表 数据流向:图书信息表 包含的数据结构: 3)处理过程描述 处理功能条目

名称:查询图书

输入数据:按图书编号、书目名称、作者等来查询 输出数据:图书编号、书目名称、书目作者 处理逻辑:(1)支持模糊查询

(2)对查询的图书可进行修改删除等 处理功能条目 名称:添加用户

输入数据:用户ID,用户密码,用户名称。输出数据:是否添加成功 处理逻辑:(1)用户名称是否不同

(2)用户密码是否包含非法字符 处理功能条目 名称:添加图书

输入数据:图书编号,图书名称,作者,在库数量,单价,图书分类,图书简介。

输出数据:是否添加成功 处理逻辑:(1)是否有漏填

(2)数据要求是否匹配

(3)信息是否填写完整 4)数据存储 数据存储条目

数据存储名称:图书信息表

说明:存储图书基本信息

结构: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图书分类,出版社,入库时间,入库数量,图书状态,在库数量,图书简介。关键字:图书编号

相关处理:查询,修改,添加,删除。数据存储条目

数据存储名称:管理员信息表 说明:存储管理员信息

结构:管理员编号,管理员姓名,管理员密码。关键字:管理员编号 5)外部实体条目 外部实体条目 名称:图书 说明:图书情况

输出数据流:图书借阅信息表 输入数据流 图书 借阅信息 外部实体条目 名称:管理员 说明:读者信息情况 输出数据流:读者信息表 输入数据流 管理员 读者信息 外部实体条目

名称:读者 说明:读者借阅情况

图书馆管理创新模式分析论文 篇9

【摘要】:

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图书和用户借阅资料繁多,包含很多的信息数据的管理。现今,有很多的图书馆尚未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图书馆若采取手工方式对图书资料和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人工管理,由于资料繁多,手工处理的工作量大,整体管理效率低下,也不方便读者对图书资料的查阅。为了提高日常的图书管理效率,必须开发满足大多数中小型的图书管理要求的图书管理系统。文章针对通常的图书管理流程,深入分析了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和功能,为图书管理系统程序开发提供了现实理论基础。

【关键词】:

图书馆管理创新模式分析论文 篇10

【关键词】图书馆;以人为本;创新服务

图书馆作为一个公共知识传播场所,在现代社会中,它的服务能力越来越显得重要,尤其是当网络书城渐趋泛滥的今天,怎样吸引市民走进图书馆,成为摆在图书馆工作者面前一道越来越严峻的问题。

图书馆不是摆设,它的存在就应该发挥它存在的价值,如果一家图书馆长时间没什么人光顾的话,这家图书馆的存在就应该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那么,图书馆应该怎样进行创新来吸引越来越多的读者呢?这便是笔者今天想要谈的一些粗浅意见。

一、丰富馆藏以人为本,吸引各阶层读者

读者走进图书馆,很多时候是因为有他们喜欢的书籍在馆内。现代社会变化日新月异,各门类的书籍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较之以前的图书市场,如今的图书市场更显得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笔者也算是一位资深泡图书馆的读者,根据笔者的发现,图书馆在书籍更新的速度上,明显不如市面上的书店。究其原因,笔者以为是图书馆毕竟属于公共场所,由政府财政支持。而市面书店属于个人所有,自负盈亏。因此,图书馆在书籍更新方面缺乏紧迫感。而市面书店就不能,它们必须紧跟时代,掌握读者喜好,更新店内书籍。

当前,各种网络文学书籍和国学类书籍深受市民追捧,市面书店基本都在显著位置摆满此类书籍。但根据笔者的观察,不少图书馆在这方面却没有什么动静,尤其是网络文学书籍,很少在图書馆能够看见。图书馆的读者是需要不断更新换代的,而不同年龄段的读者,对书籍的需求明显有着区别。五六十年代的读者,他们对红色书籍有着铭刻于心的喜爱,七十年代的读者,他们对世界经典文学的喜爱,又是根深蒂固的,而八十年代的读者,他们的喜爱更加宽阔。九十年代的读者,他们的伴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在他们的书籍选择观念里,越是稀奇古怪的玄幻、穿越、探奇类书籍,越是他们经常放在枕头底下的读物。如今不少图书馆,进出者集中在高年龄段和低年龄段。高年龄段属于真正喜欢进出图书馆的读者一族。而低年龄段者,多数是由家长陪同进出图书馆,显得有点被迫的性质。笔者建议,图书馆在馆藏方面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馆藏,并在图书馆周边贴出相关海报予以宣传。毕竟读书馆的阅读是免费的,相信很多的市民会因为图书馆的丰富馆藏而走进图书馆。这样一来,图书馆作为社会知识传播媒介的作用,便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二、用心服务以人为本,力求面面俱到

图书馆是一个服务型的机构,每一个图书馆管理员,在图书馆工作过程中,代表着政府的形象。笔者有几位图书馆管理员朋友,偶尔向笔者谈到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态度时说到,有极个别的图书馆管理员纯属混日子,到了开门时间大门打开就不管了,到了闭馆时间,大声喊“时间到了,都出去”这样显得粗暴的言语。毫无疑问,一个读者遇上这样的图书馆管理员,是会很反感该所图书馆的,在以后的时间里,能不去这家图书馆就肯定不会去。

首先,图书馆是一个服务型社会机构,面向全社会开展阅读服务。在这个服务的过程中,应该从各个方面让进出者感受到与社会书店一般热情周到的服务。比如首先在图书馆的外部大门上,有不少老图书馆都是一把大铁锁把门,笔者当年看见这样的图书馆大门,心里总有一股莫名其妙的反感。现代的图书馆,基本采取电子门,大门看起来显得很人性化,基本所有的图书馆在大门上都贴上开馆闭馆时间,这是人性化的一个很好展现。但笔者有些吹毛求疵,图书馆大门上应该附上图书馆服务电话,而负责这部电话接线的馆员应该是对图书馆各方面都比较了解的工作人员,便于读者进行咨询。

其次,图书馆的内部环境方面,首先在装修上应该营造出一个和谐、温馨的阅读环境,各种温暖色调的相互搭配是首选。在各种指示牌上,不能像其他公共场所那样,使用诸如“严禁”、“禁止”等带着勒令语气的词语,应该更多使用“请勿”、“烦请”等带着温暖语气的词语,笔者当年曾在某图书馆看见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严禁大声喧哗”的指示,但那块牌子的命运实在不堪,上面被人胡乱涂鸦了很多文字,诸如“我就大声喧哗了怎样”等带着挑衅语气的词语,这就是勒令式语气牌子给读者带来的逆反心理所产生的不好方面。图书馆在指示牌方面的以人文本展现,将对图书馆和谐、温馨场面的营造发挥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再次,在图书馆阅读区的环境营造上,应该更多采取开放式的阅读环境,位置与位置之间的间隙应该留出足够大的空间,这样读者在穿行阅读区的时候,才不至于影响到其他的读者。笔者在不少图书馆看到阅读区的位置摆放,都显得趋于拥挤,读者在走动的过程中,常常影响到其他读者的阅读。当然,资源的有限从一方面制约着图书馆阅读区的区域面积,但这不是给阅读区摆满桌椅显得拥挤的场面的借口。合理安排阅读区的桌椅数量,让阅读区变得宽阔,这不是什么难事。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是很愿意受到外界干扰的,因此,笔者建议,宁愿减少阅读区的桌椅数量,也要合理安排阅读区,让每一位在阅读区阅读的人,都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受到外界的干扰,做到静心阅读,舒适阅读,汲取书本知识。

再者,图书馆的书架区,各种书籍的指示牌应该做得足够详细,各种书籍的归类也应该做到严格摆放。笔者曾在很多图书馆看到类似现象,外国文学书籍方面,就是一块“外国文学”指示牌,笔者认为这样的不够的,应该在其门类下再加以细分,比如“俄国文学”、“美国文学”、“法国文学”等,让读者能在第一时间找到自己想要阅读的书籍。

现代社会变化日新月异,很多大型图书馆对于紧跟时代步伐方面做得非常好,这是图书馆以人为本进行服务创新方面的表率,值得大肆宣扬和赞许,这也是很多小型图书馆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不断推陈出新,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自身作用。现代社会已经是网络社会,图书馆应该尽快走上网络时代,各种网络查找设备应该尽快健全。当然,这些设备对于年龄偏大的人群操作起来是件难事,因此,图书馆应该设立专人负责这些电子设备,以备时常教授那些不懂操作的人员,让他们逐渐学会操作电子设备。另外,电子设备必须与图书馆的各个方面形成有效整体,不能出现大的差错,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电子设备的先进性。

终上所述,是笔者的一些粗浅意见,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希望大家共同探讨、交流和探索,为图书馆的创新,提供一些微言小计。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文化厅编,《广东省文化论丛》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上一篇: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下一篇:五个专项治理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