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制度通识教育
书院制是实现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力图达到均衡教育目标的一种学生教育管理制度。书院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和提供非形式教育(即非课程形式),配合完全学分制,推展学术及文化活动,实现学生文理渗透、专业互补、个性拓展,鼓励不同背景的学生互相学习交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书院制源自耶鲁 主推素质教育
虽然很多人都有大学生活的经历,但大学里的“书院制”对他们来说还是个新鲜事儿。书院制是引用古代书院的名称,借鉴国外耶鲁大学传统教育“住宿学院”住宿管理模式,而发展起来的新式学生管理模式。它与普通大学的管理区别主要在于“书院制”管理更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更关心学生的生活,其次才是学生技能的培训。不是以往的只注重成绩,不注重能力的教学方法,而是要使学生在心灵,智慧,品德等方面综合发展。
复旦学院的书院,从2005年起,迄今已有四个年头。书院建设从开始就是有一定的设计的,它主要考虑以下这三个要素:一是打乱专业、分散居住的寝室分配;二是一定的软硬件文化环境设计;三是以“四大计划”(大学导航、学养拓展、公民教养、关爱成长)为核心的学生工作内容。这是一个发端,而不是结果。
西安交大学生培养推出书院制管理,将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素质培养、通识教育、思政工作从管理机制上分开,前者由专业学院承担,后者由书院承担。书院一方面协助专业学院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另一方面负责整体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个人气质,承担全部的学生事务。
在国外,越是著名的大学,越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要求也越严格、越具体。住宿学院以大学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命名,有助于学生产生对学院和学校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对学生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居住生活的场所,住宿学院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小型的学习生活环境,增强了学生间的交往,有利于形成集体合作的氛围,对学生的性格养成、学术兴趣、价值取向等会产生积极影响;住宿学院精细的管理、完善的设施为学生成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利于对学生开展专业知识知识以外的能力素质培养。
书院简介
为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改革,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苏州大学借鉴哈佛、剑桥等国外著名大学“住宿学院制”以及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等管理模式,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于2011年7月成立了全校首个以香港爱国实业家朱敬文先生名字命名的书院——敬文书院。
敬文书院校舍坐落于粉墙黛瓦、绿树葱郁、方塔傲立、古韵悠然的本部校园。书院以环境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为理念,以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创新科学精神、扎实专业知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卓越人才为目标,整合校内外资源优势,全面实施科技人文融通计划、生涯发展辅导计划、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在敬文书院学习和生活,每一位书院学子将会感到无比自豪!因为,选择敬文书院,您就拥有了:
选拔过程百里挑一的优势。2011年学校从校本部相关学院申请加盟书院的同学中选拔100名左右本科新生作为书院首批学子。四年后,书院学生规模将达到400人左右。书院将引入竞争机制,根据需要择优补缺。
知名教授领衔导师的优势。书院将经常邀请知名人士、著名学者来院讲学,配备优秀的学生工作干部担任常任导师、配备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担任学业导师、配备责任心强的研究生担任助理导师,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个性化指导和服务。奖助研修项目优先的优势。书院建立有利于卓越人才培养的奖助学金体系和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书院学生将优先获得朱敬文奖学金等各类奖助学金支持;优先参与海外交流项目,拓展国际视野,培养国际化人才。
生活环境温馨舒适的优势。书院宿舍修缮一新,生活社区功能齐全,拥有图书阅览室和信息室、沙龙屋(咖啡室)、健身房、自修室、谈心室、洗衣房、值班室、办公室、会议室等设施。
文化建设独具特色的优势。书院将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融为一体,将学生第一课堂外的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将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与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融为一体,从而打造独具特色的书院文化,增强学生对书院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总之,敬文书院以“汇聚一流学生,凝聚一流师资,开设一流讲座,提供一流服务,建设一流文化”为宗旨,以“基业长青、追求卓越”为目标,将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计划融入独特的书院生活方式,为优秀学生的个性发展、潜能发挥、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致力于苏州大学培养高素质卓越人才和未来的杰出校友。
敬文书院是苏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借鉴模式源于哈佛、剑桥等国外著名大学“住宿学院制”以及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有别于我国传统的院校两级学生管理模式,主要以学生宿舍为管理平台来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其实质是一种学生住宿社区管理模式。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与美国哈佛、耶鲁等高校的住宿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在高校学生管理理念方面有相同之处,在具体的管理措施方面也有相同之处。1.以学生宿舍为管理平台促进学生发展。
学生宿舍不仅为学生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而且有益于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有利于学生参与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对集体生活的适应和学生社会公德的发展。书院制通过建立严格的校园生活制度、建设温馨活跃的校园生活氛围、开展科学的领导力培养计划,对学生实施军训、新生入学教育、大学生活导航、学业规划、学习辅导、习惯养成、公民素养与礼仪培养、综合素质拓展、心理辅导与困难援助等一整套育人计划。2.建构相应的组织机构。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宿舍的调配和纪律管理等基本上由学校的学生工作部门负责,日常的安全和卫生等则基本上由学校的后勤物业部门负责,管理人员也由后勤公司统一聘用。每栋大学生宿舍的日常管理和服务人员只有1~2人,而且管理人员基本上只起着门卫的作用,缺乏类似于住宿学院的组织机构,这样就无法充分发挥学生宿舍生活的学生发展功能。
复旦、西交大等部分高校的书院建构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比如,复旦学院设学生工作办公室,成立学院层面上的学生事务管理职能室、党建职能室、队伍培训管理职能室、大学导航中心和学养拓展中心。
书院有的服务队伍:一是学业导师队伍,由副教授以上的专任教师担任;二是常住导师,由专兼职辅导员及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三是管理服务队伍,由行政后勤等人员组成。此正如邀请函所谈。3.建立相应的活动设施。
住宿学院丰富而有益的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而且对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不仅使住宿学院成为学生的栖居场所,而且使住宿学院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注:以上整理自文献《书院制与住宿学院制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比较研究》——作者:黄厚明
以上言论仅供参考!
建议:可网上查阅复旦大学及西安交大相关书院的介绍。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兴起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机构。它萌芽于唐末五代,兴盛于宋、明,普及于清代,在清末被改为学堂。书院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千年之久,为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和学术的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著名的中国古代书院有岳麓书院、东林书院、白鹿洞书院等。随着教育制度的发展,书院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什么不同?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丘进说,书院制虽是一种古老的管理模式,但用于现阶段的学生管理有它新的管理目标和功能。当今国际著名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依然采取书院住宿制对学生进行管理。
高校出现的书院制,和古代的书院制以及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的书院制相比已有很大区别,过去的书院承担着教导学生做人做事与传授专业课的双重任务,国外大学由于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一个导师指导几名学生成为其书院制的显著特色。而西安交大设立的书院制主要是一种校园里的学生社区生活管理模式,是借用了古代书院制的名称,主要是以学生公寓为生活社区,承担的是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与行为养成等方面的任务。学校认为,这是在新形势下学校对学生管理模式的一种新探索。
现在高校校园内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学生们的思想价值观都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加之近年来的高校扩招,校园的学风、校风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以致一些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上出现了一些偏差。如果不加强管理,人才培养质量就会受到影响。过去高校学生管理教育重点是以专业学院为单位,但对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管理很难到位。去年秋季新学年,我们成立了以老校长彭康名字命名的书院,让学校东校区3200多名不同专业的新生统一进入彭康书院,主要是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在通识教育阶段增加交流,自我管理,共同成长。在两年的通识教育阶段结束后,学生将回归学院,接受专业课程的训练和培养。
据介绍,目前国内的复旦大学也出现了书院制管理模式。该校的复旦学院目前下设四个书院。走进彭康书院,我们看到书院其实是由四栋相邻近的学生公寓形成的生活社区。彭康书院设院长、副院长和党总支书记,并配有若干常任导师和兼职导师。学院对学生每天的作息时间有严格要求,早上响铃统一起床出操,晚上统一熄灯,生活上似乎有点半军事化管理。书院还给每位学生制作了包括参加社会实践、科技竞赛、文体活动、宿舍卫生等方面评分的品德操行卡。书院社区的管理制度同时包括作息、宿舍卫生、个人行为与礼仪规范等。在书院工作了一个学期的常任导师南亚娟颇有感触地说,面对新生我们这一学期主要的任务是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适应大学新的学习生活。
实际上西安交大在2005年曾成立了“文治苑(以学校另一位老校长唐文治的名字命名)”,对书院制管理作了尝试,来自电气、管理、航天、外语、人文、生命和公管等7个学院的697名2005级男生接受书院制管理,一年下来,入住文治苑的学生的上课出勤率和课程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其他学院的学生。
书院常住导师南亚娟这样介绍书院制的好处,“相对于以往的学院制,不同专业的学生住在一起,有利于相互交流,增进集体合作氛围;另外,现在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更多地强调个性发展,而缺乏集体协作精神,书院强调更多的集体与统一活动,并有助于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这实质上也有„补课‟的性质。”
书院力图使学生们在书院生活得温馨舒心:书院设立了期刊阅览室,方便同学们及时了解时事新闻;书院的常住导师和同学们同住同吃,学生们有问题可以随时来咨询导师;书院关心同学的困难,为贫困生及家庭出现变故的学生发放临时助学金,数目从几百元到千余元不等。同时新学年成立的彭康书院还举行了10场左右大型报告会,邀请了校级领导、学科带头人为同学们拓展视野,增长见识。
彭康书院的几位学生这样谈自己感觉中的书院生活:“觉得挺好的。”“跟理想中的大学生活不太一样,挺严格的。”“刚开始觉得不自由,特别是六点半起来出早操,习惯了就好了。”还有家长刚开始听孩子说了以后也不理解,学期结束后不少家长来信或者电话反映“孩子现在周末回家也不睡懒觉了,还在家里帮忙收拾屋子打扫卫生呢。”
实践证明, 在当前知识经济的时代里, 高新技术的竞争成为了主流, 而高新技术的竞争又在于人才的竞争。面临新技术革命和国际激烈竞争的挑战, 我国高等教育工作者更新传统人才培养观念, 不断提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在《加快拔尖人才培养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指出, 要“强化基础研究, 推动科教结合, 培育拔尖人才。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的紧密结合, 形成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的有效机制, 把科学研究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增强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2]可见,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同时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科学教育或者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 它是一项系统工程, 是对人的全面素质进行深层次培育的过程, 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 尤其是人文素质的教育甚为重要。
20世纪70年代以来, 面对功利主义和唯科学主义导致的社会道德危机, 世界高等教育领域中逐渐提倡“人文精神与科学教育结合”或“科学教育人文化”的理念。我国长期以来, 过分强调教育的社会本位功能, 社会功利导向过强, 重政治、轻人文;重科技, 轻素质, 不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对此,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 特别强调人文素质的教育, 将人文精神和科学教育相结合。这种人文素质主要通过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活动进行, 也需要通过开设若干通识教育课程, 如文、史、哲、艺术等学科课程。
强调人文教育, 重视通识教育, 主要是要强调人文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相对于专业教育的基础性地位, 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成为高尚的人, 通过丰富和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 使其形成优良的心理品质和正确的生活态度, 构建和谐的人格, 进而展开专门知识的教育。
庞海芍在《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中提出, 高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需要从五个方面着手:第一, 智力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沟通表达能力, 学习的能力等;第二, 知识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知识结构, 包括深厚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 宽广的知识面, 尤其要注重科学与人文的融会贯通;第三, 思维风格——注重训练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四, 人格特征——提倡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还要加强如何做人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第五, 动机方面——激发和保护学生对专业、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3]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 必须从基础做起, 从全面素质教育坐做起, 从学生一入校做起, 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书院式学院制能够很好的完成工程的基础教育部分。在教育体制上, 实行书院式的学院制, 挖掘学校历史和现实资源, 建设和谐独特的校园文化;在教育理念上, 推行通识教育为主的人文素质教育, 以学生为本, 培养全面的人, 和谐的人;在教学方法上, 鼓励学生自学, 结合适应现状的住校导师制,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贯彻启发式教学。在书院式学院的组织模式之下, 贯穿人文素质教育理念, 推行通识教育, 建立具有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 最终, 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好基础教育。
一、通识教育理念下书院的管理体制
管理机制的建立是书院式学院建设的核心内容。合理的、有效的管理机构的建立, 是书院高效运行, 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保证。
书院制的管理模式下, 所有工作统归书院办公室管理, 书院院长作为书院的第一责任人, 负责书院所有的行政工作 (图1-1) 。有条件的书院最好聘请在校任教的顶尖学者或知名校友担任名誉院长, 为书院建立良好的文化形象和精神典范。
如图1-1所示, 在书院办公室的指导和管理下, 设立各种职能机构, 负责书院各方面工作:
——综合管理办公室, 保证全院工作的正常运行, 坚持以人为本, 为推行通识教育的教育与教学提供高效率的工作支持。主要包括:协助学院领导做好全院日常工作的协调和安排;做好与校内外各单位的接待来访工作;组织书院开展各类会议、讲座;书院内人事、物资财务的管理;书院后勤服务、安全保卫的管理。
——教学管理办公室, 负责书院人文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理念的推行, 推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完善。主要工作职责:形成并完善特色教务工作体制, 与教务处和院系有效沟通, 协调各环节工作;加强科学研究, 推进核心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完善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和实施体系;研究和推广通识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
——学生工作办公室, 负责学生日常管理与服务, 如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与社团文化建设、学生社会实践、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学生资助与勤工助学、学生综合测评与奖学金评定、学生宿舍管理、学风建设和职业规划辅导等工作, 同时还要兼管办公室日常行政事务和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书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导师办公室, 主要负责书院各级各类导师的聘任解任、日常管理、导师咨询与服务。
此外, 一个机构完整的书院必须有一支庞大、严谨、专业、资深的学者咨询队伍。如设立通识教育咨询委员会, 聘请校内外的专家学者对书院的通识教育理念和方向, 对书院的通识教育课程进行规划和调整。咨询委员会的成员的知识结构应当是多元的, 包括工理管文多个专业方向和研究领域, 人员组成也应是多元的, 既包括校内院士、长江学者和青年专家, 也应该包括对学校对书院的建设有贡献有热情的知名校友和社会人士。通识教育咨询委员会即是书院建设和发展的智囊团, 也是书院推行全面素质教育的导师人才库。
二、通识教育理念下书院的教学方式
在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的书院教育教学模式里, 应当把学生自学、通识教育和住校导师制相结合。在书院式学院模式下, 专业课程教师隶属于各个专业学院, 书院自身不聘任专业课程教师, 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由学校教务处、专业学院和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共同拟定。专业课程教师按照三方拟定的教学计划展开教学。
与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展开的是通识课程, 为了保证通识教育的效果, 书院必须建立一支自有的通识课程任课教师队伍。这样的一支教学队伍应当与人文类的专业学院合作, 完善已有的教师队伍, 由这支教师队伍来施行书院的通识教育课程计划。
同时, 书院拥有自身特殊的教学队伍——导师。导师分为两种:一种是讲座导师, 主要来源于校内的知名教授、学者, 校外聘请的兼职教授;另一种是住校导师, 主要来源于退休教授和学者以及担任基础课教学的住校青年教师。讲座导师主要针对自己专攻的某一专业研究领域, 在固定的时间段进行讲座, 向学生介绍科研领域内的最新进展和热点高点, 启发学生对专业学习进行思考和判断。讲座导师的一系列讲座是通识教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已有通识教育课程的基础上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巨大作用。
住校导师是书院教育的精华所在, 可参照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导师制, 建立适应我国大学书院的住校导师制度。一方面, 挖掘学校里已经退出教学一线但是仍然对教育事业怀有热情和激情的老教师, 他们有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 对于教育教学都有自己的一套理念和总结;退休教师没有科研的负担, 一般也都没有经济上或者家庭的压力, 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当中;退休老教师担任住校导师没有功利色彩, 不图名利, 本身对于学生就是一个具有人文情怀的精神楷模, 在传授知识和经验的同时也向学生传递和塑造了品德和人格。另一方面, 担任基础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青年教师, 一边上课一边对学生进行课下辅导, 有利于将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更好地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方便学生及时向任课教师反馈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 有利于教师实时改变适应学生学习状况的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 达到教学相长, 提高教学质量;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 往往怀揣自己对于教育事业的理想, 担任住校教师能够提供这样一个机会, 促使青年教师与学生更多的更深层次的接触和交流, 使得青年教师了解学生、认识教育, 有机会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 谋划自己的发展方向, 同时促进青年教师更加热爱教育事业。
在这样的机制和理念之下, 住校导师需要担负三项工作:第一, 住校导师要与学生同学习、同食宿。住校导师要生活在书院里, 在学校食堂吃饭, 在学院里办公, 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在办公室里或者家里接待学生的访问, 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的协助下, 住校导师参与到书院里的各种学生活动当中, 参与到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第二, 所有的住校导师必须是有学生的导师。新生入学伊始, 书院便将所有住校导师的名单发给新生, 经过新生的自主选择和后期统筹安排, 确定每个学生的住校导师, 自此, 住校导师固定地联系一部分学生, 这样做是为了保证每一名书院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指导。当然, 学生可以在后期根据自身研究或兴趣方向的变化申请更换住校导师, 同时需要前导师的推荐信。同时, 住校导师也必须接受任何一名书院学生的请教。第三, 住校导师应当根据自己的专业领域举办一些学术研究活动, 如讲会、学术沙龙、课题小组等。这样的学术活动一定要在书院进行, 尤其应该在住宿区里开展, 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对于书院有一种自发的、全身心的热爱, 在爱校的前提下感受到书院无微不至的温暖, 自细致处逐渐建立书院的人文精神和校园文化。
三、通识教育理念下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的精神、传统, 校园的文化是维系书院生命力的根源。不管是牛津、剑桥还是耶鲁、中大, 它们的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和精神文化。比如牛津大学的学院, 基督教堂学院是因为牛津城最古老的大教堂就在学院之内;万灵学院是为了纪念百年战争中战死者的英灵;奥里尔学院则因为刚刚建立的时候, 学院买了一所名叫“奥里尔” (意为黄莺) 的房子。还有一所学院叫“布拉斯诺兹”, 这个字是由英语“铜鼻子”一词演变过来的, 因为学院大门上的铜门环很像个鼻子, 而且至今还供在学院的餐厅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各个学院渐渐形成了各自的办学特点。比如, 基督教堂学院以浓厚的贵族气氛著称;默顿学院出了不少诗人;圣埃德蒙大厅学院特别喜欢招收运动员;奥里尔学院侧重培养牧师;摩德林学院有许多赛艇高手。这些学院彼此地位平等, 学生可以在任何一所学院学习直到毕业。每一所书院都有将自己的师生维系起来的精神传统, 我国宋代书院也是通过对先师先圣即孔孟的祭祀和对书院已故名士的纪念活动来达到团结师生的目的。复旦大学的书院制是大陆首倡, 复旦百年校庆之际, 成立以通识教育为核心理念的复旦学院。学院创立四大书院, 它们分别以已故老校长的名字命名, 即志德书院、腾飞书院、克卿书院和任重书院。可见, 一所书院要长久的存在下去, 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传统, 有的要加以利用和传承, 没有的要建立和发展这样的精神文化。优越的物质资源只是基础, 厚重的历史传承才是书院发展的最终依靠。书院需要深层挖掘所拥有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名人, 发现隐匿于自身的传统因素, 加以发展成为现代书院的精神支柱。
注释
1[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26-32.
2[2]林蕙青.加快拔尖人才培养, 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N].科技日报, 2010-12-26.
关键词:书院制度 演变 现代启示
一、书院制度的历史演变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我们能够了解到古代书院制度的演变历史如下:
书院兴起于唐朝,当时进士科是朝廷选拔人才的重要渠道,而民间也开始出现了对文化教育的需求,部分文人开始设置学斋来进行教育活动。所以书院一开始主要是私人治学的形式,而唐朝也设置了官方书院作为政府的学术机构,如比较出名的丽正书院以及集贤书院,但是讲学仅仅是其附属功能。
到北宋时期,社会相对安定,书院也开始承担起教育任务。这一时期书院的讲授内容逐渐和科举制联系起来,开始形成了书院的三种教育内容:讲学、供祀以及藏书。北宋时期也有很多著名书院也是我们现在还知道的有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等。
南宋时书院到鼎盛时期,正式作为一种文化制度而确立起来。而最为出名的当然是朱熹先生主持的白鹿洞书院,我们从历史课本中也能够找到这一内容,而其所著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也明确的解释了教学的目的以及修身、处事和讲学的基本要求。同时讲学制度也开始得到了较快发展,各个学派的集大成者在书院讲学,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元朝时虽然朝廷积极支持书院发展,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书院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内容进行了一定的管控,这一时期的书院逐渐成为了政府控制人民思想的机构。
明朝时政府开始控制书院的发展而支持官学,但是科举制度存在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在明朝后期朝廷也逐渐认可书院,因此对岳麓书院与白鹿洞书院进行了修复,加之理学大家王守仁以及湛若水的影响,书院得到了一段时期的繁荣。但是同一时期,以东林书院为典型的部分学院开始关心政治话题,也出现了具有政治性的团体,这和封建社会集权统治思想是背离的,因此朝廷对其三次禁毁,这也代表了书院全盛时期的结束[1]。
直到清朝,在同光中兴之后,书院也开始随着封建统治的瓦解而开始朝着近代化的趋势发展,1901年清政府新政,将书院更名为学堂,至此发展延续千年的书院制度也最终结束。
二、书院制度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一)德育教育的启示
查阅朱熹所著《白鹿洞书院揭示》中的相关内容,我们能够了解到,其特点主要是把传统的道德规范整理为通俗易懂的文字,同时以制度规范的形式交给书院全体师生。现在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德育教育,就可以借鉴这一特征,把我们看起来复杂冗长的道德规范内容凝练为我们学生能够快速理解与记忆的内容,同时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进行整理,通过学规的形式下发给我们,这样我们就能够更加准确的了解学校对我们的道德行为要求,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遵守。
(二)课程安排的启示
古代书院制度中提出的分斋教学给其教学融入了实学内容,也为学生创造了选修其他课程的条件;书院中相对合理的课程设置为各个年龄层次的学生分别制订了学习计划。而今天的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现代教育可以借鉴书院的实学内容,合理的设置一些实用性课程。这样一来我们能够在课堂中学习到更多感兴趣的实用知识;另外建议学校可以按照我们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年龄层次来制定教学计划,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教学质量。
(三)管理方式的启示
学生直接参与管理是古代书院制度的十分重要的特征,当前有很多学校中也组建了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但是我们在参与这些组织中可以发现,这些组织基本上都是我们学生之间的相互管理,并非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现代学生可以借鉴古代书院制度中推举优秀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方法,从而让我们能够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等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但可以激发我们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让学校真正成为我们喜爱的乐园。
三、结语
书院属于我国历史上一种卓有成效的教育组织,其在课程设置、管理方式以及德育教育等方面都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总而言之,书院制度是我国教育史上的珍贵遗产,值得我们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能和各位一起来交流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白鹿洞书院揭示》及其意义。
首先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教育史(修订版)》第七章第三节。
1、本节课分两部分内容,分别是:《白鹿洞书院揭示》的内容和《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意义.2、本节课贯穿了中国教育史的整个教学,是学生进一步掌握中国古代书院的发展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
3、本节课是在学习中国书院发展史上第一个纲领性学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我国宋代书院的特点的关键。
接下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对《白鹿洞书院揭示》的内容及其意义加以识记。
能力目标:
1、通过讲练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关于宋代书院问题的能力。
2、设置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2、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对学习中国教育史的热情。
在对教材进行了分析并且了解了教学目标之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了。
重点:《白鹿洞书院揭示》的内容及其意义。
难点:《白鹿洞书院揭示》的内容。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来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呢?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教法:
1、范例、结合引导探索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法:
1、主动学习法:举出例子,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综合能力。
2、反馈补救法:在练习中,要注意观察学生对学习的反馈情况,以实现“培优扶差,满足不同需求”。
最后,我说一下本节课的学习过程。
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所需教具是投影仪,黑板等。我将本节课分为三个部分。
用约七分钟的时间进行导入部分,主要是复习和引入新课。
用约二十分钟的时间进行正体部分。主要是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完成对《白鹿洞书院揭示》的内容和意义两部分的学习。
最后用约三分钟的时间进行尾声部分,主要是小结和作业。
一、认知偏失导致目标与方法错位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与实践活动, 目标在于培养具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健康情感的完整的人。通识教育本是为解决大学教育过于“专精”和“单一”所带来的弊端而被提上日程的, 然而, 通识教育领导及参与者价值认知的偏失导致通识教育实施中目标与方法选择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错位, 具体表现为:
1.校长们的课程领导力欠佳, 通识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尚未达成共识。
美国研究性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均对应着以大学校长为代表的教育家们对教育哲学的深度探究。耶鲁大学的《耶鲁1828年报告》、1943年《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红皮书》, 均系通识教育领域的传世经典。仅以哈佛大学为例, 艾略特、科南特、博克等校长在通识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课程领导力。国内的大学校长对此尚且缺乏足够的重视, 校长们的课程领导力欠佳, 对通识教育基础性地位的认知尚未达成共识。通识教育常被视为“对原来专业教育模式培养目标的一种修补”, 不过是专业教育的辅助与点缀, 只是让学生有机会学习一点其他专业领域的知识而已。即便是在研究性大学, 通识教育也比较缺乏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 与课程规划相匹配的行政资源、人事组织、财力保障等未能得到统筹安排, 课程质量难以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之目标相吻合。
2.“专门化”思维束缚着通识精神的彰显。
通识教育的本质内涵是人类精神的自由、心灵的满足、生命的尊严、生活的价值、资源的善用、宇宙的和谐 (黄坤锦, 2006) 。通识教育本应更加关注知识与技能、思维与方法、情感与意志, 即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 但是, 通识教育所设置的课程未能摆脱学科壁垒的束缚, 部分课程完全按照专业课程的要求传授, 这使得本应注重对多学科知识的通融、注重知识背后智慧因素的通识教育依旧“只重视适应知识的高度分化的要求, 而忽视了对知识的高度综合的适应。” (贾永堂, 2005) “专门化”思维的根深蒂固束缚着通识精神的彰显, 部分大学通识教育的已有实践甚至没有触及通识教育的根本精神。
3.参与者“可有可无”的心理预期, 造成通识教育低效甚至异化。
甘阳先生指出, 目前对通识教育似乎有一种普遍的误解, 即不是把通识教育课程看成是本科的主要课程和基础学术训练, 而是把它看成仅仅是在主科之外“扩大”一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 教师和学生基本上把通识教育看成是额外的、次要的, 可有可无的, 最多是锦上添花的课。很多师生的心理预期是通识课不能有任何压力, 否则就不合理[1] 。其次, 一些心理积习, 如, 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的守旧心理;怀疑方向、担心前途的忧虑心理;畏惧困难、不思进取的惰性心理亦强化着参与者“可有可无”的心理预期, 进而引发系列的消极应对行为。有的课程太过专业, 缺乏融会贯通, 有些课程过于浅显, 言之无物, 多数课程则最终上成了类似于各个专业的概论课, 食之无味, 弃之不能, 造成通识教育低效甚至异化。
二、实际障碍制约着通识教育的效力
实际障碍是指存在政策制定、实施和推进过程中的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与问题。通识教育的实际障碍有来自通识教育理念及认知的局限性和不完善性, 亦有来自通识教育与其他制度环境之间的冲突。一旦通识教育与其他的制度发展不和谐时, 通识教育的实施与推进必将受到影响。
1.部分学生对待通识课程的功利性动机。
有学者认为通识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 “现在最多只有50%的大学生自己想读书, 说得严重一点, 可能70%的大学生并不想认真读书, 就是想混学分, 然后毕业。如果这种风气不改变, 老师教课也会很灰心, 到最后就不想教了。”[2] 此处论及的严重程度有待证实, 但确有部分学生选课时出于是否容易拿到学分, 教师是否“好商量”等功利性动机, 学生选课时避重就轻或盲目随意的心态与通识教育的宗旨相去甚远, 这一状况与大学学习指导的缺乏有关, 更与当前大学生的考试与评价以及各种考证制度密切相关。如何让学生心甘情愿地, 自觉地接受通识教育成为影响通识教育成效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2.教师相对缺乏融会贯通的通识精神与教学能力。
1952年院校调整后, 中国高等教育主要借鉴前苏联的教育模式, 形成了高度专业化的教育传统, 这一传统的影响是深刻的。我国高校教师很少有在通识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 多数开设通识课程的教师对通识教育“一知半解”、“望文生义”, “究竟什么是真正的通识教育, 一时讲不清楚, 所以课也很难上”[3] 。因缺乏对通识教育精神的领悟及融会贯通的教学意识与能力, 通识课变成了通俗课、常识课、肤浅课, 通识教育的成效大打折扣。另一方面, 中国大学的教师忙得不可思议, 其中既有对科研教学利弊的权衡算计, “理工科的教师每天忙于申请经费, 到外面去评审, 文科的教师也有很多各种各样的会议”[4] 。也有扩招后教师教学科研的繁重负担, 教学的中心地位受到挑战, 一些教师出于保课时、拿津贴等功利目的, 从课程申报到教学都较少考虑学生的期望与需求, 这也是现行通识课程潜在的形式化、平庸化倾向的重要原因。雅斯贝尔斯强调:“大学的理想要靠每一位学生和教师来实践……大学生们总是潜心地寻觅这种理想并时刻准备接受它, 但当他们从教师那里得不到任何有益的启示时, 他们便因感到理想的缥缈和希望的破灭而无所适从。”[5]
3.通识教育的组织管理等客观环境制约专业水准的提升。
早在1943年,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委员会就明确指出, “通识教育如何适应不同能力和观念的学生, 以至于能深深地吸引每一个学生, 又在目标和基本的教学上保持一视同仁”是通识教育必须关注的重要方面[6] 。在国内, 不少大学对于此类问题缺乏深入的思考与专业的分析, 通识教育课程规划与设计开发的专业化程度不高, 教育目标含混模糊, 课程管理总体比较松散, 课程体系缺乏内在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加之没有规范严格的课程标准, 课程设计显得有些宽泛随意, 总体上看, 通识教育缺乏专门的实体性管理机构的组织支持、规划协调和质量保障。此外, 通识教育的推进也面临客观环境如多校区办学等因素的制约, 以某大学为例, 该大学仅中心校区的本科新生就有6000余名, 为满足学生的选课需要, 客观上要求课程的数量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 对规模的刚性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因人设课”现象的出现。
三、价值引领与制度回应:通识教育问题改进的路径
1.校长们需增强课程领导力, 促进理念上的共识。
通识教育涉及大学人才培养的理念与目标, 要规避“没有教授愿意上、没有学生愿意听、没有学校领导愿意管”以至“陷入困局而无疾而终”的风险[7] , 大学校长需增强课程领导力, 校长们的课程领导力重在促进师生理念的更新、思维方式的转换及共识的达成, 通过价值引领强化通识教育的基础性地位。通识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作为通识课程实施和完善的基础和前提, 价值引领是对一个时代的文明脉动的把握、教育理想场域的拓展、教育发展趋势的引领, 为通识教育提供精神的牵引与人文的支撑。通识教育的价值引领涉及教育现代性、教育与文明进步、教育与社会和谐、教育与人类公平、教育国际化、教育理想与教学改革等问题, 东西互通、立足当下、发乎问题、关注实践。
2.成立通识教育委员会等专门组织, 优化顶层设计。
成立通识教育委员会等专门的管理机构, 就像各院系对专业教育承担责任一样, 这个委员会要对通识教育承担责任。委员会负责顶层设计:确立通识教育培养目标、起草规划、协调联络、教学实施及审议, 并引导教师们重视通识教学。当下的首要工作在于深入探讨并在通识教育的课程本质、教学理念、课程的结构框架、课程标准及要求、修习规则等方面达成共识, 并具体化地加以表述, 开发《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参考手册》, 为通识课程的严格要求和规范训练提供参考, 在通识教育制度改进等方面群策群力、集思广益。
成立课程开发与督导委员会, 招募各院系教师合作对通识教育进行开发与督导。对于一些核心通识课程面向全校教师招标进行培育;适当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 如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课以及公益活动指导课等;分层设置通识课程, 以传统文化为例, 针对多元的学习需求, 结合教师特点, 既提供深入研习经典的高级课程, 也提供概论性质的普及型课程。通过督促与激励促使教师的教学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发展, 使灌输性的平庸教师、讲解性的普通教师向整合性的优秀教师、创造性的卓越教师转变。
3.构建基层教学研究组织, 提升教师通识教育能力。
当前大学学科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限制了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建议基于研讨主题或思维方法, 构建以课程模块组为单位的跨学科的通识教育基层教学研究组织, 鼓励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教学促进关系。课程模块组内的任课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学习经验的组织、课程设计等展开研修, 辅助教师思考并明确所授科目在所属模块中的地位及功能, 同时增进对其他授课教师的教学内容及方法的了解, 亦可由任课教师申请, 为教师提供教学录像服务, 并在校内网站上发布, 提供示范同时接受评价;另一方面, 强化以促进教师教学专业化发展为旨归的同行评价。课程模块内任课教师的互评既显著扩大课程评估的覆盖范围, 通过教师之间的听课评课说课磨课等活动激发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关注, 又能促进不同学科的融合以及教学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4.完善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增强教学有效性。
首先, 进行科学规范的课程管理。基于对通识课程体系的深入研究和整体规划, 制定课程标准, 明确教学要求, 公开课程信息。如要求教师提供详细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方法等。
其次, 依托各研究性大学新近成立的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 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与技能的提高。教师本是反思型从业者, 针对通识课程任课教师的教学困惑, 持续开展教师培训, 辅助教师对通识教育的合理理解, 并确立课程以章节为单元的明晰而具有个性的通识教育目标;帮助教师理解并梳理所授课程的重要概念、探究工具及学科结构, 并使之形成对学生有意义的学习经验;帮助教师使用各种教学策略, 理解学生的学习、创新思维的发展, 逐步改变通识课程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的知识化和灌输化的思维, 能根据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 提供有助于学生智力和个性发展的学习经验;帮助教师创建学习环境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进行自我激励, 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探究、合作和交互支持的态度和能力;帮助教师选用适宜的评估策略来评价并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思维与方法、情感与意志等方面素养的不断发展。
再次, 通过制度激励, 为重建教学的基础地位和改进教学质量提供了制度保证。设立通识教育教学奖项、举行教师宣誓仪式等, 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增强教师的教学责任和奉献精神, 切实改善通识教育的教学质量。
5.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 在优质资源共享与创造转化中提升教学水平。
西方国家大学通识教育历经上百年的发展, 取得过近乎公认的成就。在国内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尚不清晰、课程设置宽泛随意、课程标准模糊不清的发展初期, 我们有必要把对西方大学的深入了解作为我们通识教育实践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一个对比参照, 本世纪初, 麻省理工学院 (MIT) 、哈佛、耶鲁等世界一流大学纷纷建成了本科课程资源库, 提供了几乎所有课程的主要学习资料, 并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学习者免费开放。近几年, 这些优秀的开放课程逐步进入国内学子的视野, 并引发广泛关注。建议在准确把握本国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未来趋势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 积极引导教师们对这些一流大学优质的开放课程及国内自2003年始创建的各级精品课程的有效利用, 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与创造转化中最大程度地获益, 这样有助于我们在较短时期内提升国内大学通识教育的整体水平。
课程教学是一切大学理念藉以实现的主要载体, 是大学师生之间展现其学术思想、人格魅力、演绎其生命价值的重要舞台。通识教育具有时代性和发展性, 需要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不同时代学生本身的特点进行动态把握, 希望国内大学尤其是研究性大学通过价值引领及制度改进, 使通识教育获得长足的发展, 并焕发出生命的灵性和活力。
参考文献
[1]甘阳.文明.国家.大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343-345.
[2]严瑜.通识教育的生根之道——甘阳、刘小枫、杜维明谈通识教育[N].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08-27 (24) .
[3]王乐.通识教育:向左走?向右走?[N].文汇报, 2008-12-27.
[4]彭洁云, 周凯, 许智宏.通识教育陷入困局大学教育失去意义[EB/OL].http://edu.qq.com/a/20080515/000049.htm.
[5][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 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1:139.
[6]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73.
【书院制度通识教育】推荐阅读:
独特的书院制度09-16
岳麓书院考察报告09-28
白鹿洞书院景点导游词09-15
书院中学隆重举行新学期开学典礼活动09-10
宣传教育制度05-25
中法教育制度比较10-14
自考教育制度的教育价值取向07-09
初中教育科研制度05-30
高等职业教育制度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