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在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中的方法与作用探讨(共9篇)
方法与作用探讨
摘要:企业转制后,面对经济成份多元化、分配方式多样化、劳动关系契约化、劳动保障社会化的新情况,基层企业工会既要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又要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促进企业劳动者和经营管理者的和谐,实现员工、企业和政府的“三赢”确实面临着很大的难度和挑战。从系统论角度而言,优化劳动关系或者说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根本所在,就是主体各方、要素之间如何联接搭配、互相协调,实现一种整体优化的效果,使企业这个系统处于最佳状态。为此,工会就需要与劳动者(劳方)、经营管理者(资方)和政府劳动和保障部门建立并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
关键词:工会
和谐劳动关系
途径
方法
一、研究背景
马克思曾经说过,个体的发展和自由的范围依赖于它的劳动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所有的人都是自由的,但劳动过程的结构则统治者所有个体的自由。虽然马克思从未对自由下过一个明确的定义,但他指出现实的社会关系对自由的根源性和根本制约性以及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是自由的永恒前提。依据在社会劳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划分,劳动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作为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某种意义上也
二、研究目标
本课题报告侧重于描述性与应用性研究。主要在于了解转制企业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方法、成效及不足。主要探讨:企业劳动关系的特点;工会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中职能作用的发挥与不足;不利于工会职能履行的因素分析;探索工会在建设和谐劳动关系的有效途径。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式、研究设计介绍
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方法,辅以文献研究方法。
(二)调查范围和对象 1.调查范围 XX公司 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样本根据判断抽样的方式从62名公司员工中抽取,主要为工方职工,基本不包括外来劳务工。实际发放问卷28份,公司收回有效问卷26份,回收率为92.8%。
(三)调查数据分析方法
审核问卷:检查回收的文件是否齐全,有无重复、遗漏、确保记录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分组整理:对经过审核的问卷,根据调查对象分别归入适当的类别;
统计分析:对于分组整理的信息,计算相应的数量和比率,做出所需的表格与分析图。
规范化程度不高,培训未对企业战略目标发挥有力的支撑作用,培训工作仍处于较低水平。
应该说,合法用工、合规经营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底线和基础。虽然公司能基本做到合法用工,但我们还是发现了两个不利于和谐的因素:工资与培训。工资收入是劳动者的核心劳动权益,利益共享是劳资合作的基础。虽然劳方往往“享福在后”,但企业确实应注意让劳动者合理分享经营成果,以实惠换忠诚、换稳定。而通过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从业能力,其实就是维护他们的就业权,而这其实是劳动者最根本的利益。
(二)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的成绩与不足。1.成绩
工会较好履行了维护职能、参与职能、建设职能、教育职能四项职能。在调查中,34.62%的员工对工会在化解劳资矛盾中发挥的作用表示“满意”,57.69%表示“一般”,认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只有3.85%。此外,工会干部关心员工工作和生活,逢年过节慰问向困难职工“送温暖”,主动看望患病、工伤职工,给他们物质上的扶助和精神上的鼓励。在参与职能方面,工会内部申述渠道畅通,工会经常召开群众座谈会或职工代表联席会,倾听员工诉求,形成建议反馈公司领导,基本达到和谐劳动关系救助型与民主型的要求。工会的建设职能也在企业“十好”班组建设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班组建设提升了班组向心力、执行力,工作效率、技术创新能力、产品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工会还积极履行教育职能,都想方设法利用各种资源为员工创造学习的机会,提升他们的思想
大小,只要看职工有问题是不是找工会就知道了。调查发现,员工在薪酬矛盾发生时,大多数员工首先选择“与企业负责人协商解决”,其次才是“向工会投诉,由工会协助解决”。正如国家劳动部工资研究所主任孙群义所言:“中国工会有本身的难处,既要维护职工利益,又要维护企业利益,而事实上,劳资双方又是个分利的关系,因此很难做。”
只有当工会一方面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共谋企业发展”上有所建树,另一方面能为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与基本利益提供支持与保障时,工会的影响力才能得以体现。反之,处于矛盾双方夹缝中的工会,任何一方的不满都会削弱其影响力。
2.工会组织的职能完整性不够
企业在转之前,工会在长期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其职能完整性受到一定削弱,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比如工会往往局限于做一些事务性工作,常常被员工理解为是一个“做福利的部门”,我们在对工会组织性质的调查中,有三分之二的员工对此表述不清,也反映了工会职能完整性上的缺陷。工会作为劳动者诉求的表达者和利益维护者的这一重要职能没有得到凸显,在协调劳资关系、化解劳资争议、企业劳动合同的制定和监督方面作为有限。
3.工会活动难以得到行政部门的有力支持与配合
企业转制后成为市场环境下自负盈亏的经济体,生产性必然被放在了突出位臵。转制企业有别于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使工会组织职能的履行和作用发挥有所削弱。原有的工会工作体制、方式受到冲击。工会各类活动是工会开展工作的重要载体,其重要性
所谓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依据在社会劳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划分,劳动关系系统主要有三大要素,即劳动者群体(劳方)及其工会、经营者群体(资方)和政府劳动及社会保障部门。
劳动者群体(劳方):是劳动关系系统的第一要素,劳动者以其在社会生产及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和它的群体特征,成为劳动关系系统的子系统,居于主体地位。
工会:是由劳动者组成的特殊的社会组织。是以劳动者的代表身份,就劳动关系中的矛盾和劳动问题与资方进行交涉,以维护劳动者的权益而进行活动的。作为劳动者群体的代表,工会成为市场经济中劳动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劳动力所有者的代表。工会的组织程度以及地位和作用的发挥,反映出劳动者群体的成熟程度,决定着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权益是否能够得到保护。
经营者群体(资方):是劳动关系系统中与劳动者群体相对应的基本要素,它在劳动关系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经营者是企业的法人代表,对企业的生产指挥和经营管理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和全面负责。
政府劳动及社会保障部门:在劳动关系中,主要发挥外部调节作用,如:政府扮演第三方管理者角色,为劳资双方提供互动架构与一般性规范;政府扮演法律制定者角色,通过立法规定工资、工时、安全和卫生的最低标准;当出现劳动争议时,政府提供调解和仲裁服务;政府作为公共部门的雇主,政府还是收入调节者。总之,工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所借鉴,也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异曲同工。
(1)实现工会与劳动者群体(劳方)的良性互动 A 以人为本注重关怀,打造“服务型”工会。
打造“服务型”工会,应是工会组织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是密切党和职工群众联系、创新工会工作的新途径。随着企业转制,劳动关系由原来行政化的利益一体型通过利益分化向市场化的利益协调型转变、劳动合同取代国家行政干预成为影响劳动关系形成与调整的决定因素,这些变化要求工会基于四项职能,更好服务职工群众,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会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关怀,认真倾听职工呼声,及时反映职工愿望,围绕解决广大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扎实实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特别是要继续做好困难职工的排忧解难工作。工会要以实现劳动权益为中心,推动建立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建设,保证职工的劳动就业权、劳动报酬权、劳动安全保护权以及职工参与企业事务管理和职工的精神文化权,推动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的建立。此外,工会还要善于引导职工群众正确认识和对待企业发展中的利益关系问题,引导职工通过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并及时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把劳资矛盾化解于萌芽阶段,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
B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提升员工素质。
在中国工会第十五届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指出:把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同组织职工、教育引导职工紧密结合起
1传,并通过工会主席信箱、群众座谈会、问卷调查等途径了解职工的反应,不断改进工作。
此外,企业还可以利用班组建设活动拓宽民主管理渠道,通过推行班组民主管理,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班组民主管理是企业民主管理中的重要一环,通过班前会、班组学习、班组民主生活,进行厂务公开的宣传和重要事项的民主决策。并设立民主管理员,负责相关工作的组织和宣传工作。企业还可以仿效“党员责任区建设”开展“工会委员民主管理联络点建设”,由工会委员担任联络员,加强与职工的沟通,对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和厂务公开情况进行宣传,并及时反馈员工的建议。
(2)实现工会与经营者群体(资方)的良性互动 A 以“双赢”为目的摆正工会与企业行政的关系。
工会与企业行政构成企业经济关系的双方代表,是两个平等独立的法人主体,二者关系的本质就是劳动关系。但企业行政在企业中负责经营管理,在劳动关系中处于支配和主导地位,而工会所代表的职工则处于被支配,被管理的地位,二者的地位事实上并不平等。劳资双方存在着收入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的此消彼长的矛盾,尤其是在非公有制企业中,这一矛盾更为突出。但同为企业这个系统的因素之一,双方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在处理劳资矛盾时,工会应以“双赢”为目的,更多通过平等协商,妥协、谅解、合作和支持的方式处理与行政的关系,把劳资冲突降到最低限度,增加企业的总体效益。
B 保护劳动力产权,进入企业治理结构。
3度,使各项劳动管理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企业的合法经营。
工会要将劳动合同执行情况作为工会劳动监督的重点,建立和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对企业执行有关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保护、保险福利等劳动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公司工会还要加强与资方的沟通和协调,督促其认真履行劳动合同。
工会应建立完善工会劳动保护工作责任制,对重大事故隐患、职业危害等实施监督。依法介入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和其他严重危害职工健康问题的调查处理。协助与督促企业落实法律赋予工会与职工安全生产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紧急避险权。工会要开展各种活动配合企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降低企业安全事故发生率,构建安全和谐的生产环境。
(3)实现工会与政府劳动及社会保障部门的良性互动 A 理顺与政府的关系,找准自身定位。
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不足以解决企业职工维权难的问题,客观上需要外力的介入,从我国国情来看,这个外力主要是来自于政府。而政府对职工维权的介入又主要是通过工会。因此,工会特别是基层工会的功能不能淡化、虚化,不能满足于做一些帮扶慰问工作,而应调整好自身定位,强化维护职能,通过工会自身能力建设,降低对企业行政的依附,积极协助政府劳动及社会保障部门,通过做好劳动合同监督检查、健全三方协商机制、建立与政府的联席会议制度等,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而政府的工作重点,则是放在培
5用好各种资源和手段强化工会的力量和作用,才能更好地维权、改善民生。
五、结语
企业转制后,面对经济成份多元化、分配方式多样化、劳动关系契约化、劳动保障社会化的新情况,基层企业工会既要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又要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促进企业劳动者和经营管理者的和谐,实现员工、企业和政府的“三赢”确实面临着很大的难度和挑战。从系统论角度而言,优化劳动关系或者说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根本所在,就是主体各方、要素之间如何联接搭配、互相协调,实现一种整体优化的效果,使企业这个系统处于最佳状态。为此,工会就需要与劳动者(劳方)、经营管理者(资方)和政府劳动和保障部门建立并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对于劳方,需要打造“服务型”工会,为企业职工办实事、办好事,保护好他们的劳动权益;需要发挥工会“大学校”的作用,为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创造条件;需要拓宽民主管理渠道,保障员工对企业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对于资方,工会应以“双赢”为目的,通过平等协商,妥协、谅解、合作和支持的方式处理与企业行政的关系;要为保护劳动力产权,进入企业治理结构而努力;要帮助引导企业合法用工、合规经营。对于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理顺与政府的关系,找准自身定位;要整合利用好政府赋予工会的工作资源和手段,千方百计做好维权工作。
为了进一步发挥好工会的作用, 全国各地都做了大胆的探索, 一些地方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制定出一系列的法规文件, 并加以落实, 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工会以成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发展的坚强保证。结合实际综合来看, 工会组织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必须做好以下事情, 扮演好以下角色。
一、加强工会组织自身规范化建设
在非公有制企业里, 尤其是那些规模小、资金紧的企业, 许多企业领导和员工受到自身条件限制, 对工会的认识还有失偏颇, 总觉得工会工作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许多企业大量职工没有加入到工会组织中, 即使是成立了工会组织, 也形同虚设。因此, 许多企业还存在工会制度不健全、开展工作不正常、工会作用发挥不充分的状况, 这就需要建立适应企业实际的工会组织制度、工作制度和民主制度。同时, 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明确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工作领导的指导思想, 建立健全工会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完善工会工作机制, 大力推进工会组织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能力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不断提高工会自身建设水平。
二、工会组织要进一步加强源头参与, 广泛参与企业经营决策
工会组织要在认真听取广大劳动者的愿望和要求的基础上, 积极参与和推动工会条例、社会保险条例、企业民主管理条例、企业工资条例等公司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修改。同时, 代表员工与企业行政和有关部门就员工权益方面的问题进行广泛的平等协商, 以推动企业规范性文件的建立健全来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发展。
三、工会组织要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 在非公有制企业里, 影响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没有和谐的劳资关系, 工会组织要深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不断健全完善工资分配协商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重点要抓住劳动合同、集体合同与职代会三个关键环节, 推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 促进了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双赢、和谐稳定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的建立。
四、工会组织要做好企业的沟通、协商和调解工作
企业工会在劳资双方之间有着十分重要的纽带作用, 一方面要切实担负起“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当好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切实代表工人群体的意愿, 真正诉求工人群体的权利, 确保广大职工权益不受损害。此外, 工会通过在正常组织制度内进行沟通和协调, 积极向管理者反映广大劳动者的呼声, 并对广大劳动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使整个企业处于一种和谐状态。当出现劳资纠纷时, 要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角度做好劝解工作, 进而使劳资双方在让步和妥协中化解、缓和矛盾, 让劳资双方彼此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加强合作和交流, 营造企业和谐的劳动关系,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五、工会要在职工中广泛开展爱岗敬业教育活动
工会组织要通过多种途径鼓励和引导职工积极参与企业建设中来, 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同时, 工会要维护好企业员工的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 并加强对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监督与考核, 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和技术素质, 增强他们的抵抗外界风险的能力, 激发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增强企业自身凝聚力, 不断提高企业员工对工会的信赖和依靠程度。只有企业员工对工会的信赖度高, 工会组织才能在非公有制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六、工会要大力宣传企业劳动法律法规, 保护劳动者权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关注民生, 加强社会公众领域立法, 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近几年来, 为了切实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国加快了劳动法的立法步骤, 一大批事关企业劳动者切身利益的法律颁布和施行。特别是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 将劳动合同制度化、法律化, 该法律在维护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同时, 侧重于维护处于弱势一方的劳动者的权益, 以实现双方力量和权益的平衡。这有利于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 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因此, 劳动合同法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 确立了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最终目标,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做好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 工会要站在维护好劳动者权益的立场上开展工作。从各地实践来看, 工会主要采取举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咨询会、开展有奖知识问答、组织法律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来提高非公有制企业主及劳动者的法律意识,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姚先国, 李敏, 韩军.工会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9.1.
1 构建共同的思想基础
统一的指导思想是激励全体员工团结奋进的精神支柱,共同的理想信念是维护企业和谐的精神纽带。
企业的员工来自四面八方,在企业的时间有长有短,文化程度有高有低,实践经验有深有浅,因此在日常工作上接受企业的熏陶也会有所不同,这就决定了个人素质、思想觉悟存在个体差异。在工作、生活等不同的交往中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每个人的适应能力也有所不同,有的如鱼得水,有的勉强凑合,有的举步维艰,在这种适应与不适应的过程中产生的结果往往不同,不同的结果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思想情绪,有人筹储满志,大展抱负;有的混混沌沌,不思进取;有的惶惶终日,面临失业。面对这种种现实情况,工会应在党政和广大员工的支持和帮助下,应力求在企业内部形成共同思想信念和工作意志,实现企业的稳定、有序、和谐与健康发展。
2 营造和谐的舆论氛围与环境
在构建和谐企业的进程中离不开和谐舆论。正确引导舆论,积极营造顾大局、珍惜团结、维护稳定的和谐舆论氛围,最大程度地增进干部群众的共识,对于构建和谐企业至关重要。
正确的舆论导向利国利民,利企利员工。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最根本是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任何时机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坚持团结稳定、正面宣传为主,分清是非曲直,化解、消除矛盾。用科学的思想理论占领员工的思想阵地,用先进的文化塑造员工的美好心灵,用先进典型弘扬企业的正气,用关爱温暖凝聚企业的人心。对企业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事迹要及时大力宣传鼓励,甚至可以给些适当合理的物质鼓励,不能光喊口号,没有行动,是没有力度的。对于少数思想相对落后,甚至犯了些小错误的同志,深入了解其落后、犯错的原因、经历,尽可能去说服他、改进他,而不是“一棍子打死他”,人非圣贤,谁能无过,只要改正了,我们就要给他机会。当然如果是那种罪大恶极的人物,我们就不要手下留情了,否则只会让毒瘤越长越大,祸国殃民了。无论是以先进典型为代表的以点带面,还是及时挖掘企业内部的极少数污点,使之慢慢清白纯洁的过程,都需要精心策划,耐心引导,这需要很高的素质和技巧才能完成,而我们衡阳路桥的工会人员就一定要具备这样的素质和技巧,并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3 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和谐企业不仅是平等相处、关系融洽、具有人性化的企业,同时也是充满创造力的企业,是全体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企业。企业的活力首先表现为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激发全体员工的创造力离不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越是深化改革,越是利益格局调整,越需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员工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要努力在企业内部形成民主讨论、求真务实的良好风气,形成鼓励探索、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形成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4 培育文明的道德风尚
一个企业是否和谐,是否安定团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无论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还是培养员工注重维护公共秩序;无论是实现公平正义,还是亲密相处,都要求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文明程度和思想道德素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社会的重要细胞,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的阶级基础、根本的依靠力量。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发挥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职工合法权益的表达者和维护者,是构建和谐社会,特别是构建和谐企业的社会根本力量和重要组织者。深刻领会工会参与构建和谐企业对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性的内涵,正确把握工会参与构建和谐企业的现状和对策,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参与和谐企业的独特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为此,工会组织必须服务于、服从于和谐社会这个大前提,在构建和谐企业中认识和发挥工会的作用。
一、充分认识工会参与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性
构建和谐企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保持和维护好企业的和谐稳定,对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特殊意义。因此,必须从两个方面来进一步提高工会参与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意义。
1、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性。科学发展观的确立进一步明确了工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职责和作用。工会如何做到“两个维护”,实现维护的具体手段是什么,工会工作如何服从服务于大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理清了工会对这一课题的认识,那就是必须坚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协调发展的工作方针,在全面发展中行使工会的职责,在协调发展中体现工会的职能,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工会的作用。
2、从扩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构建和谐企业的必要性。工会是社会经济矛盾、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是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利益的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会不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也就是一句空话。这就要求工会组织必须把表达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组织基础,团结广大职工群众,为实现党的历史任务做出新的贡献。
二、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企业发挥哪些作用
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石。因此,企业工会要通过履行自身的各项职能,积极协调劳资各方关系,充分发挥好参与构建和谐企业的作用。
1、强化中心意识,发挥建设作用。和谐企业的核心是经济发展的和谐,经济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的因素。而工会组织的工作对象在人,工作优势也在人。工会参与构建和谐企业,要按照“党委放心,企业欢迎,职工满意”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围绕企业发展大局,教育职工爱岗敬业,提高职工技术技能,引导职工乐于奉献,发挥工会在参与构建和谐企业中的建设职能。
2、推进政策协调,发挥参与作用。工会在行政制订政策中的源头参与,是工会参与调整利益关系,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途径。劳动关系矛盾和冲突的发生,一个重要原因是政策的不明晰造成,缺乏群众基础,缺乏约束力。这就要求工会在制订关系职工利益和企业发展的政策时深度参与,要有作为,使工会的参政议政作用明显地体现出来,促进企业的和谐稳定。
3、深化机制建设,发挥维护作用。深化维权机制是行使维护职能的关键,更是参与构建和谐企业的核心。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企业劳动关系三方协调会议制度、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职代会制度、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制度、群众性劳动安全卫生监督制度、劳动法律监督和法律援助制度、职工困难帮扶制度等,发挥这些制度在建立稳定和谐劳动关系方面的作用。
4、重视文化培植,发挥教育作用。构建和谐企业根本的问题是业主、职工及社会相关阶层的思想认识问题。而工会组织既有教育职工的职能,又有引导业主,影响社会相关阶层,协调各方利益的功能。因此,工会必须在共筑职工与企业的利益共同体上下工夫,充分发挥整合作用,努力推进党委领导,各方支持,工会运作,职工参与的构建和谐企业的工作格局。
三、当前工会参与构建和谐企业面临的问题
随着经济体制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利益矛盾错综复杂,构建和谐企业的理念尚未完全建立,总体上还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1、企业管理者认识的差异性。主要存在三种倾向:一是认为提高效益就是降低劳动力成本。二是不尊重职工群众的创造精神。三是重视管理人员,轻视一线职工;重视设备更新,轻视技术更新;重视硬件建设,轻视软件建设。
2、劳资矛盾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劳动权益受损引发的矛盾;二是职工经济权益受损而引发的矛盾;三是职工民主权益受损而引发的矛盾;四是职工文化权益受损引发的矛盾,使企业的发展增加不和谐因素。
3、职工素质的不平衡性。职工队伍结构、素质结构巨大变化的矛盾,导致职工队伍的整体意识、组织意识、团队意识不强,在思想认识、文化素质、社会实践经验等方面,与和谐企业的职工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4、工会应对复杂局面的被动性。有的企业工会组织参与企业管理严重缺位。由于大量的法律法规难掌握,新形势下职工思想难把握,企业的工作重点难找准,企业工会干部存在明显的不愿做、不敢做、不会做的现象。
四、工会在参与构建和谐企业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
工会组织在参与构建和谐企业进程中,必须有所突破、有所作为、有所发展,才能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具体来讲,主要是要大力实施“三大工程”:
1、以人为本,努力实施“赢得人心”工程。一是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入手,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和谐是和谐企业的基础。提高工会的维权能力,是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内在要求。工会要在为职工办实事过程中要树立依法维权和全过程维护的观念,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加大源头参与力度,加强多层次、多类型的协商机制建设,积极主动地代表职工的立场,表达职工的声音,反映职工的意愿,保障企业和职工劳动关系在和谐稳定的轨道上规范运行。二是从民主管理入手,搭建企业与职工沟通平台。工会要积极探索企业民主管理形式,进一步完善职代会制度和企务公开制度,保证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逐步强化职工的民主管理意识,主动参与公司的管理,让职工切身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同时,使企业高层领导能够听到职工的真实声音,以合理解决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三是从关心职工现实需要入手,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关心职工的利益和疾苦,实实在在地为职工排忧解难,既是工会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意义所在。要始终坚持“职工利益无小事”的原则,从职工群众最关心、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入手,尽最大努力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使职工切身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怀,让职工享受到“家”一样的温暖,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构建和谐企业的积极性。
2、增强合力,倾力打造“凝聚人心”工程。一是借活动载体来凝聚人心。团结就是力量,团结产生力量。提升企业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是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组织开展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和建家活动,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使全体职工始终处于团结、奋进、向上的氛围之中,体现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团队力量,并在企业内部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把职工个体的成败融入到企业的荣辱中来,整个职工队伍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二是以爱心帮扶来凝聚人心。坚持“喜事有人贺,丧事有人帮,生病有人问,困难有人管”的制度。维护和保障女职工群体的特殊权益。建立企业特困职工档案,定期对
生活条件贫困、子女就学难、患重大疾病、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的困难职工进行帮扶。通过形成长效帮扶机制来解决职工在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以建立互助帮困机制来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并感染全体职工,使职工能够更加安心地投入生产。三是以职工的自觉执行力来凝聚人心。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方针,坚持职工当家作主的工作理念,注重发挥职工的主人翁作用,注重发挥职工作为劳动主体的聪明才智,并通过职工的自觉行动来实现职工在企业中的角色地位,从而使企业、工会和职工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到和谐发展,达到和谐企业的目的。
摘要:简述了在新时期加强工会建设在和谐企业中的任务,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工会建设;和谐企业;作用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7-0126-01
慈溪市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从成立到现在,坚持“以人为本”,员工始终以做一个“敢于负责,永不言弃”的建管人要求自己,企业更是秉承了“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建管工作的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在积极构建和谐企业的发展中,更是积极调动了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出工会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作用,工会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工会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任务
在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我国已经初步完成了向劳动力市场化的过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劳动关系是否和谐,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而工会能否在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方面发挥其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又是其中的关键因素。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劳动关系的和谐要以“劳动者与资本”之间的利益均衡和权利义务的充分实现为前提;劳动者权利的实现和利益均衡要以工会这种合法的正式组织作为其坚强的后盾。
在初次分配中,四个基本的生产要素的贡献量怎么衡量和确定,由谁来制约和平衡企业的劳动关系——按照市场经济的劳资自治规则,理所当然并且也只能是作为集体劳权代表者的工会。可以说,公平合理的劳动力价格,要依靠以“维护劳动者权益为神圣职责”的工会与其他生产要素的代表者协商公决。这也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而工会在这个制度中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和颁布实施,在立法上明确保护了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在具体条款中强化工会在劳动力定价中的权利,通过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价格即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显然,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加重了对工会制约平衡劳动关系,开展集体协商的责任要求。然而,我国企业工会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劳动者合法权益受侵害,“资强老弱”这种不和谐的劳动关系表现得就更为突出。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创造条件,使工会能通过博弈行为达到劳资平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工会承担对劳动者应负的维权职责。
二、如何发挥工会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作用
(一)加强政治学习、狠抓业务教育,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工会的自身优势,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1.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项目管理这一中心工作,开展好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结合工会
工作,紧密联系实际,探索工会工作新思路。积极引导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到爱局如家、爱岗敬业,将思想统一到各项工作目标上来。
2.大力表彰和宣传先进,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为了使职工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全公司开展向劳模、业务标兵和先进工作者学习的活动,工会通过演讲比赛、开会传达等形式,号召全公司职工向先进人物学习,身边的先进事迹教育激励了身边人,积极树立爱岗敬业精神的正面形象。
3.注重员工业务技能训练,提高员工技能水平。继续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以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职工队伍,树立先进典型,构建和谐企业,推出创建“职工小家”活动,积极申报 “文明之星”、“巾帼示范岗”等。
(二)增强民主意识,维护员工权益。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广大员工以主人翁的精神献身于建设项目管理事业,努力构建和谐企业。
1.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创新活动,引导职工把解决企业发展的难点、重点问题作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发展广大干部职工的聪明才智。
2.积极营造维权的氛围,一方面加强员工对《劳动法》、《工会法》等一些与职工权益有关的法规的学习和了解,进一步增强员工的维权意识;另一方面认真、积极地拓宽维权渠道,使全公司员工能切实感觉到工会维权职能的重要性。工会在组织职工努力发展建设项
目管理业务同时,还针对广大职工关心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积极配合公司行政,为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职工福利待遇。
3.围绕全公司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鼓励员工多提可操作性强,有价值、有效益的建议,为领导决策服务。积极采纳职工建议。认真细致地做好合理化建议的征集整理和研究评审工作,对被采纳的建议应根据创造经济效益、提高管理水平的情况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所有提出建议的员工应给予鼓励,保护大家关心企业的积极性。
4.局工会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工作,切实做到企业重大改革方案和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改革措施交由职代会讨论,坚持每年召开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坚持每年一次职代会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制度。要把职代会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依法落实职化会各项职权,不断扩大职工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作用,提高职代会的实效。
(三)深入创建“职工小家”,为广大员工营造一个温馨的企业家园,为构建和谐企业发挥重要作用。
1.继续办好“职工小家”。我们根据员工的年龄结构,文化素养,兴趣爱好,经常性开展各类活动,充分利用活动室、图书室等现有活动条件,力争做到月月有活动,节日有安排,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格调高雅。
2.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主动配合、支持主管单位慈溪市公建中心的各项工作,采用“点面结合、上下联动、内外协作”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企业文化建设不仅可以增进员工相互之间的感情交流,还能充分展示公司职工的多姿多彩的生活和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
3.加强与兄弟单位之间的交流,增进员工之间的友情通过交流,在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同时获取同行宝贵的工作思路与工作经验。
参考文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其内容体现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之一,上重公司能不能构建成一个和谐的企业,从工会角度理解至少应该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一、劳动关系和谐;
二、民主管理活跃;
三、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高涨。
既然和谐企业包含有以上三个基本特征,那么,公司工会在围绕构建和谐企业目标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积累了哪些好的做法,取得了哪些好的效果,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开展新的探索?值得我们总结并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利益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影响。衡量一个企业劳动关系稳定与否,首先是看企业方在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的全过程中是否能始终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策略。其次是看员工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依法保障、职工能否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企业对员工能否体现出真心关爱和善待。
我公司属国资控股企业。上世纪九十年代,因为经济连年亏损,劳动关系紧张,人员频频下岗,给地区稳定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近年来企业经济呈现飞速发展态势。在这个态势下,一方面随着改革的深入,公司内部劳动关系实现了由过去单一劳动关系向多元劳动关系的转变、劳动关系的调节实现了由行政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劳动关系实现了由固态向动态的转变。另一方面是国有企业长期坚持的“依靠”方针和以人为本管理策略对我公司制度的建立、法人治理的结构、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内部监督机制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形
1成等依然产生着非常重要的、深刻的影响力。所以,尽管我公司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但由于我公司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始终重视把劳动关系控制在稳定并能健康发展的状态,所以不仅推动了企业经济的发展,对属地周边的社会和谐与稳定也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但是也应看到,正是因为我公司从业人员已走向多元化和市场化,尤其是因为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进入,客观上也为劳动关系带来了诸多难题,而在协调和解决好这些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中,工会已经发挥、并将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1、参与和督促规范用工
我公司现有从业人员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公司订立劳动合同的人员,另一类是通过劳务派遣公司提供劳务派遣的人员。由于公司最近几年产能大幅提高,对劳务工的需求量在逐年攀高。近几年,公司在如何规范劳务工用工操作方面,无论是企业方还是工会方都碰到了一些难题。造成这些难题的主要原因,有的是因为政策有缺失,执行有困难。有的则是自身对农民工问题的理解有偏差,存在急功近利的短线行为。比如对劳务派遣公司资质的审核和认定问题、为劳务工缴纳综合保险费问题等等。工会认为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劳动关系中不容忽视的、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在公司党政的重视和关心下,在工会的积极参与督促下,这些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据统计,劳务人员综合保险缴交比例已经达到了99%。工会抓住国家出台并施行《劳动合同法》的契机,继续督促做好规范用工工作。
2、集体合同、集体协商制度完善,履约率100%
集体合同是和谐劳动关系的法律保证。推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集中体现,也是企业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在工会和行政的协商一致下,我公司将过去“三年期”的集体合同改为每年签订新的集体合同,这一变化,使得集体
合同的标的更加明确,同时突出了合同的时效性和合同质量。因此,自“一年期”集体合同形成以来,凡和上重公司订立劳动合同、且劳动关系尚在存续期间的员工,都从中切切实实得到了实惠。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员工对公司每年集体合同与集体协商的内容与标的,以及对职代会民管工作的报告均表示出了强烈的关注热情,普遍认为我公司近年来的集体合同与集体协商之所以能连续多年把为职工办实事作为突出内容写进集体合同,履约率能够持续达到100%,其中既有党委的关心和行政的支持,更是和公司工会主动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依法履行工会维护职能,积极协调解决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监督检查集体合同履约的努力密不可分。
二、工会积极应用机制建设带动民主管理工作的提升
民主管理是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企业最大的资源和财富是人,只有把人的工作做细、做深、做透,才能够把职工中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出来,才能够及时化解劳动关系矛盾,使企业真正成为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企业和职工利益发展的共赢。
我公司民主管理有着数十年的经验积累。随着企业发展进程加快,我司依托机制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民主管理水平,为和谐企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1、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利益矛盾关系协调体系
近年来,我公司以职代会为主要载体的厂务公开取得突破,劳动争议调解体系趋于完善。尤其在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方面,在维护弱势职工群体利益方面,工会做到始终按照“三个切切实实维护”要求,通过联席会议、协商机制以及通过公司各级工会卓有成效的工作,使职工利益诉求渠道进一步畅通,保证了职工群众生产生活的重大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全面准确地反映,并能得到及时、合理地解决,从而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筑起了一道“防护墙”。
2、积极推进企业法制化建设
公司工会在坚持职代会制度及与之相配套的职代会联席会议制度、职代会专项民管工作小组检查汇报制度、职工代表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充分发挥职代会作用,提高职代会质量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将民主管理工作融入到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的体制之中,融入到依靠职工办企业的领导体制之中,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机制、监督机制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之中,融入到企业日常管理的各项制度之中,使民主管理成为加强企业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障职工知情权、监督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主要的是通过民管建议和民主管理,推动了企业的法制化建设,提高了企业的依法办事和执法的能力。
三、大力引导和保护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几年来,公司工会大力引导和保护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开展员工素质工程和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提升了员工的素质,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经济发展,为构建和谐企业奠定了物质基础。
1、搭建提高员工技能素质的平台
公司工会组织员工参加上海电气“李斌杯”技能大赛,积极开展拜师学艺、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等活动,鼓励更多的员工学技术学技能,提倡结合岗位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提高员工的学习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和造就能够适应企业发展和岗位要求的优秀技术人才和智能型员工。不少员工通过技能大赛和拜师学艺等活动,技能升了级,获得了相应技能证书, 提高了员工的岗位适应和竞争能力,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
2、组织员工投身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上重公司工会组织员工投身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坚持围绕公司每年经营目标开展声势浩大的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广泛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更好参与经济建设,努力完成各个岗位的生产和工作任务,为公司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公司工会连续开展了“双十亿、双二十亿、双四十亿、保双四十亿和提高素质塑人才、持续改善促发展”劳动竞赛,十分注重拓展劳动竞赛的内涵,使劳动竞赛从“体能型”向“智能型”转化,产生了积极的效应。一是劳动竞赛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工时完成量统计结果看,2007年1-3季度超千台时员工达到491人,超二千台时员工达到56人,还出现了超三千台时的员工。二是涌现出了一大批包括“操作法改进、技术改进、工艺工装改进”等在内的技术攻关、技术革新、技术发明项目。其中:《包钢3800宽厚板轧机机架攻关》获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理化建议三等奖,《国产大型曲轴热加工制造攻关》获上海市合理化建议优秀成果二等奖,《BBD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HP1163/Dyn型中速磨煤机及动态分离器》分获第二十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一、二等奖。
四、在构建和谐企业过程中进一步发挥工会作用的几点思考 为进一步发挥工会在构建和谐企业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除继续做好有关工作外,我们认为还需加强以下三方面工作:
1、进一步加强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好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的关系。
工会要从维护企业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规范双方行为、共谋企业发展,实现企业整体利益和员工具体利益的角度入手,进一步完善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落实十七大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推动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劳动报酬分配机制和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关注民生,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收入紧密联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双赢局面。要认真学习《劳动合同法》,大力宣传《劳动合同法》,发挥好《劳动合同法》赋予工会的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劳动合同法》的正式施行,源头参与企业劳动合同制度建设,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围绕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和调处等关键环节,帮助、指导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拓宽维权渠道,创新维权载体,丰富维权形式,提高维权实效,促进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双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
2、进一步发挥好职代会民管组的作用
工会要发挥好职代会民管组的作用,源头参与企业劳动用工、劳动工资、劳动保护和劳动管理等方面工作,建立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机制,超前维护,整体维护,政策维护,加大维护员工利益的力度。同时,要发挥好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作用,注重调处好各种劳动争议,把利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注重对日常各种具体矛盾的疏解和经常性的教育引导,使员工通过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使劳动关系矛盾发现得早、控制得牢、解决得了,维护好企业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努力营造企业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
3、进一步加强工会组织能力的建设
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职工很难适应快节奏、快发展、大竞争的要求, 这在客观上必然会阻碍构建和谐企业的步伐。因此, 工会必须把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作为构建和谐企业的长期战略任务来抓。
1. 把提高职工素质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思考、谋划、定位。
提高职工素质, 应紧紧围绕加快社会发展这个主题, 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级各类职工的培训, 突出岗位特点, 注重培训实效。应通过各种有益于提高职工知识水平、劳动技能、思想道德水平的教育形式, 把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与提高岗位技能紧密结合起来, 与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和职工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2. 不断推进工作创新, 探索提高职工素质的有效途径。
工会应不断推进工作创新, 寻求新载体, 拓宽新路子, 使职工素质得到新的提高。尤其要紧紧围绕企业对技术、管理、生产、服务的要求, 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技术比武等活动, 教育引导职工树立中心意识、争先意识、创新意识, 提高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还要持之以恒地加强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 引导广大职工积极参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活动, 树立健康文明的道德观。
3. 建立职工教育培训工作长效机制。
提高职工素质, 必须建立起对职工进行系统教育培训的工作机制。工会应结合企业实际, 制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规划, 明确培训的目标、内容、措施和要求;把提高职工素质纳入工会工作的考评目标中, 明确责任、层层负责, 切实把提高职工素质工作落到实处。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关键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能。工会只有充分发挥维权职能, 才能更好地为构建和谐企业服务。
1. 把为职工维权工作摆上重要日程。
当前, 劳动关系日益复杂, 涉及职工的劳动权益等问题更为突出, 这就使职工的维权工作呈现多样化, 维权工作也越来越艰巨。面对职工维权工作的新变化, 工会组织要按照全国总工会提出的"在促进发展中搞好维护、在推动改革中搞好维护、在积极参与中搞好维护、在大力帮扶中搞好维护"的要求, 围绕职工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 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贯穿到工会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 切实把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以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
工会应加强对劳动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 进一步增强职工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引导职工按照法定程序表达自己的诉求, 在法律的框架内正确认识和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依法解决各种矛盾。还要全面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 使劳资双方自主协调矛盾, 正确处理相互利益关系, 共谋发展。
3. 探索化解矛盾的有效途径。
工会应积极探索建立职工上访预警机制, 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上访事件, 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加强企业民主制度建设, 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根本
工会组织应积极推进企业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充分发挥职工的主人翁作用。
1. 进一步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工会应按照《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要求, 坚持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 履行职代会各项职权, 保障职工的民主管理权力, 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创新职代会制度, 不断提高职代会对企业改革、发展重大决策的参与率, 不断扩大对重大决策的审议范围。坚持凡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和改革措施出台前, 必须通过职代会讨论审议的原则。尊重职工的民主权利, 善于让职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志和愿望, 并认真采纳职工的正确意见和建议。
2. 实行企务公开制度。
工会应认真贯彻落实企务公开制度, 对企业有关生产经营管理、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领导班子建设、廉政建设等重大事项, 向职工公开, 接受职工的监督。充分调动职工当家做主的积极性, 真心实意地依靠职工办企业。积极探索企务公开的新渠道、新方法、新载体, 彻底消除“不愿公开”、“不必公开”、“不敢公开”的想法和顾虑。
3. 加大对职工代表的培训力度。
工会应加大对职工代表的培训力度, 提高他们参与民主管理的能力, 让他们拥有充分的知情权、审议权、建议权和参与决策权,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不断推进企业发展。
为职工办实事, 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本要求
工会组织应扎扎实实地为职工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特别是困难职工。只有把困难职工的实际困难解决了, 才能更好地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把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落到实处, 才能在构建和谐企业中体现工会的作用。
1. 增强对解决困难职工生活问题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
困难职工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如果他们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 就会极大地挫伤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甚至给社会带来一些不安定因素。
2. 深入开展“送温暖”活动。
这些活动对解决困难职工的生活问题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工会应把“送温暖”等活动作为切实解决困难职工生活问题的重要措施, 通过开展帮扶活动, 不仅使困难职工在经济上得到帮助, 而且让他们及其家属体会到企业的关心和爱护, 树立生活信心。
3. 建立解决困难职工生活困难问题的长效机制。
工会应总结经验, 找准自己的定位, 把工作中的一些好的救助方式和有效的做法, 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 并长期坚持下去, 使之更好地为困难职工服务。同时, 还要把载体活动制度化, 坚持每年通过载体活动, 动员社会力量解决困难职工的生活问题, 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 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保障
工会干部素质高低, 直接关系到工会工作的整体水平。在构建和谐企业中, 工会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任务和新要求, 只有着力提高工会干部的工作能力, 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些要求。
1. 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
工作在基层、一线的工会干部, 直接接触职工, 为职工服务。只有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 才能提高服务水平。而正确的服务意识主要来源于每个干部理论上的成熟。因此, 工会干部必须打牢理论基础, 时刻对照有关要求, 检查自身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并联系工会工作的实际, 理清工作思路, 进一步提高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工会工作实践的能力。
2. 学习和掌握经济知识, 提高工作能力。
工会干部要想提高动员和组织职工参与构建和谐企业的能力和水平, 必须学习经济知识, 运用经济知识指导实际工作;学会围绕构建和谐企业这个中心, 谋划工会工作, 学会用经济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3. 密切联系职工, 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
工会干部的工作效果如何, 直接关系到工会组织的形象。所以, 工会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的思想, 倾听职工的意见, 反映职工的要求, 关心职工的生活, 提高为职工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从目前企业的情况看, 侵害职工权益的问题时有发生, 一些特困职工的生活状况还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工会干部应关注职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采取有效措施, 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4. 掌握工会基本理论和业务知识, 做好本职工作。
搭建员工成才平台
奠定构建和谐企业的素质基础
近年来,分公司工会始终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两个文明建设中为员工搭建发挥聪明才智的平台。
在员工岗位成才制度上求规范。按照油田公司建设高素质的管理层、技术层和操作层“三支队伍”目标要求,结合实际,制订出台了《二连分公司级专业技术带头人评选及管理办法》《员工岗位读书自学成才奖励实施办法》《操作员工技术创新管理办法》等多项激励制度,为员工岗位成才活动的扎实开展注入了强劲的推动力。分公司本着员工队伍的思想道德、业务理论和实际技能得到全面强化和提高的原则,不断丰富员工成才的手段和形式,在坚持外请内送、内部办班、岗位练兵等员工培训方式的同时,还积极开展了“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员工”、员工读书自学成才和“拜师学艺,以师带徒”等活动。特别是分公司、作业区两级坚持每年举办一届员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达到了总结工作,检阅成绩,相互交流学习,共同促进提高的目的。
在营造全员比学赶帮超氛围上做文章。首先,结合油田公司“三杯”劳动竞赛,分公司创新性地在全员开展了“创星达标”和“五创两争”劳动竞赛,基层各单位也结合各自的工作性质,开展了多形式、多内容的劳动竞赛活动,为员工学技术、排隐患、增效益、促上产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其次,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评选活动,鼓励广大干部员工从革新生产工具、提升管理水平、降本增效、优化改造等方面,细心钻研,立足本职谋计策,潜心钻研增效益,每年都能收到几百条建议,对论证实施并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合理化建议,按照《合理化建议征集奖励实施办法》给予表彰奖励。第三,积极开展员工技术创新活动。分公司本着有利于生产、有利于管理、有利于挖掘员工智力潜力,切实抓好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每年都能有新的突破、取得新的成绩。尤其培育了员工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创新意识和思维,促进了富有创造性的员工队伍建设。第四,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为了加快对人才的培养和使更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分公司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对涌现出的先进个人,除了按照油田公司、分公司一系列激励政策给予物质奖励外,还通过召开总结会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先进个人,借助电视、报纸、信息网络等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学习先进个人事迹,利用举办创新成果展示会等广泛推广先进个人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先进典型个人名利双收的强劲声势来感染和激励员工,从而把蕴藏在广大员工中的主创性得以充分调动和发挥,为公司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加强维护参与职能
奠定构建和谐企业的劳动关系基础
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和谐劳动关系,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必须始终在党委的领导下,加大维护和源头参与力度,努力构建和谐的劳企、劳资关系。
疏通和维护民主参与的渠道。建立和完善与党政组织的汇报和沟通制度,在积极争取党委和行政对工会工作支持的前提下,拓宽和疏通工会参与渠道,保证对企业的重大事项进行民主参与和民主管理的正常工作机制,保证以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为重点的各项维护和民主参与制度得以贯彻落实,确保广大员工群众的各种呼声能得以反映,使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企业各项管理制度、重大分配方案能充分体现员工群众的意愿。
保障员工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工会要始终树立依法维权和全过程维护的工作思路,坚持和完善签订集体劳动合同制度,维护好员工劳动经济权益;建立和完善厂务公开制度,维护好员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建立和完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和员工生产生活状况调查分析制度,及时把员工队伍中的各种思想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紧紧围绕企业员工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认真履行工会职责,加大源头参与力度。对涉及员工切身利益政策和规定,积极组织征求广大职工代表的意见,不断修改完善、集体讨论通过,并加强对政策规定执行落实的监督、检查。
认真开展职工代表巡视活动。在一年一度的巡视工作中,巡视团成员既是意见和建议的征求者,也是政策法规的宣传者,还是巡视成果的具体落实者。认真贯彻执行职工代表巡视制度,在理顺情绪、解答疑惑、凝聚力量,确保员工队伍心往一处想,劲住一处使起到了积极作用。
真心关爱员工
奠定构建和谐企业的群众基础
和谐的员工队伍是企业和谐的基础。保证企业拥有和谐的群众基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员工对工作、生活环境条件改善的需要。
实施三道防线,解决困难员工生活。第一道防线是建立了困难员工家庭救助制度。分公司工会在摸清和掌握困难员工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困难员工家庭实行动态管理,按照补助标准,提供生活救助,逢年过节登门看望慰问并送米面和补助金,对特殊困难职工上报油田公司工会发放困难救助金;第二道防线是建立了油田公司、分公司扶贫济困救助金,制订了救助金筹集和管理使用暂行办法,对困难员工家庭实施扶贫救助;第三道防线是建立了员工互助制度。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每当员工家庭生活遇到突发或重大困难的时候,基层工会组织都能及时发出互助倡议,员工们自发伸出援助之手。实施三道防线以来,困难员工家庭、困难员工都切身体会到了组织的关怀和集体的温暖。
认真开展“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活动。为把油田公司“决不让一个家庭因经济困难生活不下去,决不让一个特困人员看不起病,决不让一个困难员工家属子女上不起学”的承诺落到实处,分公司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困难户制度。分公司机关33名党政领导干部与全公司33名家庭困难员工结成了帮扶对象,积极帮助困难员工家庭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几年来,分公司工会坚持在节日期间深入基层开展“送温暖”活动,并积极争取分公司的支持,多方筹措资金努力为基层办实事、做好事,不断配备和丰富一线员工的健身器材,办起了一线流动图书箱,组织实施送医、送药、送文艺“三下基层”服务活动,协调解决了一线员工饮用合格水等诸多生活困难和问题,唱响了“只有边远的草原,没有荒凉的人生”主旋律。
创新工作方式
奠定构建和谐企业的发展基础
工会工作必须服务于原油生产这一中心工作,想党政之所想,做职工之所需,站在企业发展的高度,顾全大局,以新的思维、新的方式创新性地开展工作,才能开创工作新局面、取得新业绩。
发挥优势做好形势任务宣传教育。通过扎实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及员工行为规范教育等,广大员工能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辩证关系,明白企业发展了,也有利于个人的发展。
用特色企业文化激励员工。经过多年的培育和提炼,全石油行业逐步形成了具有油田特色的企业文化,提出了“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爱国奉献、爱岗敬业、文明守纪、诚信团结”的员工行为规范,以及具有二连自身特色的公司文化,陶冶了员工情操、凝聚了人心、鼓舞了斗志,在企业内部形成了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生动局面。
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二连分公司工会除每年举办一届大型“草原油情”文化节外,每一个基层单位都充分利用室内娱乐活动场所和室外健身运动场所,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分公司和基层单位还分别成立了业余乌兰牧骑和业余文艺演出队以及各种业余趣味小组等。这些寓教于乐、文明健康的文化文体活动,既弘扬了主旋律,增强了企业活力,又营造了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和睦相处、轻松愉悦的和谐局面。
总之,构建和谐企业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各级工会组织常思企业发展,常想员工之忧,常谋助人之策,常做关爱员工之事,积极发挥工会组织特有的职能作用,为构建和谐企业多做工作。
(责任编辑:罗志荣)
前言: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国有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础,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劳动关系是否和谐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和国家的发展。国有企业的不断改革深化势必需要和谐的劳动关系。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国有企业管理制度来确保劳动关系和谐发展。
一、国有企业劳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行政化意识严重。
由于旧观念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虽然很多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三十年,但是一些国有企业还是存在着内部行政化的管理模式[1],依法合规管理的意识还比较淡漠。行政化意识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官本位”现象,根据这种“官本位”建立的管理和薪酬体系,会使很多中高级管理人员与一线技术、操作人员的晋升通道以及工资差距过大。这种意识导致员工将心思都花在追逐“官职”,而不是放在工作上,成为影响劳动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2、劳动争议调节委员会没有发挥其自身的职责和作用。
国有企业中的劳动争议调解机构相对来说是比较完善的,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其发挥出的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职工与企业发生纠纷时,直接关系到的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领导,而这些领导很多都是劳动调解委员会的成员,很容易对产生劳动争议的职工带来信任危机;另外,国有企业的工会组织和调节委员会中的职工代表虽然存在与企业中,但是却不能够独立行使权力,很难让职工对劳动争议调节组织产生信任。
二、国有企业制度管理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作用。
1、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党和国家对国有企业的基本要求。
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提出的要求,国务院高度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国有企业也应该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当做自己的一份义务和责任。
2、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科学的管理制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劳动关系,因为和谐的劳动关系不仅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企业职工的共同愿望。职工是企业利益的创造者,只有通过和谐的劳动关系,才可以充分发挥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最大程度的提高劳动生产率。
3、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文化建设应该要追求的目标,通过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树立起国有企业积极的形象,提高公司的.向心力和凝聚力[2]。
三、国有企业制度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加强改进措施。
1、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管理制度,职工共享企业成果。
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利用以集体协商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制度,让职工参与到企业工资、奖金等关系劳动者切身利益的事中,加大企业工资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完善工资增长机制,让员工的工资和企业效益成为正比,不能出现因为劳动者身份、工作性质等外部因素而产生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2、实施民主管理制度,让劳动者参与企业管理。
(1)国有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让职工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平台,落实好职代会的各项制度。
(2)以职工董事的方式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以职工理事的身份加强对企业生产过程和利益分配过程的监督。
(3)进一步推行并落实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和签订劳动合同制度,规范职工合理化建议制度,从根源上避免劳资双方出现矛盾。
3、充分发挥劳动协调机制的作用,将调解工作落实到实处。
很多时候要想解决劳动争议问题,仅仅依靠行政手段有很大的难度,因为劳动争议不仅仅体现在劳动合同、和劳动报酬的纠纷,还会涉及到一些社会保障、就业歧视等,法院很难去强制执行和收到实效,因此,还是需要有社会保障和协调机制的协调。同时还要多重视困难职工群体,保证劳动争议渠道畅通,改善劳动者的就业环境,推动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发展。
4、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环境。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着力点就是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当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一定要认真解决,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让劳动双方关系变得紧密团结,职工将企业当做自己的家,为企业发展尽心尽力,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将自己的利益与企业紧密联系起来,与企业共同进步;企业也要关心劳动者,为劳动者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帮助个人成长和发展。
5、规范企业用工管理制度,依法用工。
国有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稳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实行科学规范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国有企业要有依法用工的意识,依法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的权利。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制度管理对于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的作用不容忽视。企业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从每个环节保障职工的利益,而劳动者也要有主人翁意识,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国有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艾明晓。国有企业民主管理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影响——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分析[J]。经营与管理,2014(1):149—153。
【工会在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中的方法与作用探讨】推荐阅读:
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工作中的作用05-31
浅议煤矿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作用06-18
试论政协在构建和谐城区中的优势和作用10-05
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在构建和谐矿区中的作用12-06
工会在企业中的作用11-09
构建和谐校园论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政协委员的作用11-07
孝道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与地位10-15
论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于)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