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技能训练教学大纲201

2024-06-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学数学教学技能训练教学大纲201(精选11篇)

中学数学教学技能训练教学大纲201 篇1

合肥师范学院

第1章 化学教学设计技能

本章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你应该:

1.了解化学教学设计的涵义、特点和基本要素;

2.掌握化学单元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设计的环节、步骤及方法;

3.初步学会应用化学课时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进行简单教学内容的设计; 4.了解化学教学设计技能的评价原则及评价方法。

一、教学设计

(一)概念:教学设计,系统科学的方法。

1、教育理论

2、教育对象

3、现有条件

4、自身风格

5、教学方案

(二)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1)教学对象。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要分析学习者的特点,评定学习者的初始状态,预测学习者发展的可能空间。

(2)教学目标。都必须用具有可观察、可测定性的术语精确地加以表述。

(3)教学策略。主要有采用何种经济而有效的教与学的形式,安排什么样的教师教的活动和学习者学的活动,设计何种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媒体及怎样进行设计,怎样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及挖掘潜在的教学资源,安排什么样的课型,设计怎样的教学环节和步骤等一系列问题在这部分展开。

(4)教学评价。这就需要对教学设计的成果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修正。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可进行实施前的评价、实施中的评价。

(三)化学教学设计的程序

(1)设计准备阶段:化学课程标准,学生,教材,教学资源。

(2)构思设计阶段: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评价。

(3)整合局部设计,编制整体方案,写出教案。(4)评估优化阶段。

(四)化学教学设计技能

1、化学教学设计前端分析技能

(1)学习需要的分析:学习者在学习方面目前的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

(2)学习内容分析

①重点内容的确定和分析:课时重点内容是一节课中最本质、最重要的知识内容,是这节课的核心和基础,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主线,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的主 1 攻方向。

②难点内容的确定和分析:是指那些学生比较难以理解和不容易掌握的内容,如太抽象的知识、离生活实际太远的知识、过程太复杂的知识、理论太深奥的知识等等。(3)学习者分析

①学习者初始能力的分析:学习者初始能力的分析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对已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分析:主要是了解学习者是否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这是从事新的学习的基础。其二,对技能目标的分析:主要是了解学习者是否已经掌握和部分掌握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习者学会的知识和技能。其三,对学习者所学内容所持态度的分析:主要是了解学习者对所学内容所持的态度是否存在偏差和误解。

②学习者初始能力和教学起点的确定方法:预测是以内容分析为依据,在通过一般性了解获取学生初始能力的大体信息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测试题,从而客观准确地鉴定学生的初始能力。

2、化学教学目标设计技能(1)三维目标(上位):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中化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如何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过程和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祟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 2 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5.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6.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高中化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线索,理解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形成有关化学科学的基本观念。

2.获得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

3.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能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3.在化学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4.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3.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4.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5.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课时教学目标(下位)

“三维”的课程目标的下位是课时教学目标,它可分解为认知性目标、技能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认知性目标和技能性目标多侧重于学习结果,而体验性目标测重于过程。认知性目标和技能性目标又称为操作性目标,通常指可以观察的、3 有形的、易于测量(量化)的具体学习结果(知识、技能和方法),其中的行为动词可参照化学课程标准文件中的课程目标所规定的用词来选用。体验性目标通常涉及情态领域或人际互动领域,往往是最灵活、最具动态性、最具有主观体验性、涵义最丰富的一类目标,是难以直接观察和直接测量的抽象目标(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采用有关的心理活动词语或较宽泛的行为动词进行描述。

要使教学目标陈述清晰、操作性强,关键是以学习之后学生的行为陈述为中心,选择不同的行为动词对教学目标进行表述。

案例研讨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基本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②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有关化学实验。

(2)过程与方法:①重视培养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②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以及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3、化学教学策略设计技能

教学策略是在一定教学理念指导下和在一定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有效达到教学目标而对教学活动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学习方式的确定等采用的所有具体问题的解决行为方式。(1)化学教学方法设计

设计化学教学方法的关键就是选择。选择的依据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自身的素质、各种教学方法的功能、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等。

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 实验法 练习法 讨论法 探究法

(2)化学教学媒体设计

媒体是指信息的载体和传递信息的工具。传统化学教学媒体和现代化学教学媒体 非语言媒体和语言媒体(3)化学教学过程设计

化学教学过程的设计就是用流程图或表格等形式简洁地反映分析和设计阶段的结果,表达化学教学过程,直观地描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学习者、学习内容、教学媒体等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给教师提供一个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教学设计方案。

4、化学教学评价设计技能(1)教学过程的评价。

课堂气氛,学生的配合;鼓励性评价。

(2)一节课的终端评价。通过反馈练习,巩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来评价学生获得和掌握知识的情况以及能力发展情况。

二、优质课评选关注点

1、体现课程的三维目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创造性的使用教科书(用教科书教);

3、建设新型的课程文化———民主、开放、科学、平等、对话、协商等;

4、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学习、社会发展、科技发展等创设生动、直观、真实、富有启迪性的情境,采取合作、互动的教学方法,有意义的构建三维目标;

5、体现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展示课堂教学亮点;

6、突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体现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7、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8、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

9、体现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特点,如化学课堂要有实验,要充分的利用化学用语教学。

10、教师的素养:思维的品质,语言表达的逻辑性、艺术性,教态的亲切,肢体语言的适度恰当,多媒体运用的合理、实验的效果、教学课堂的组织、教学机智的处理等。

三、课堂教学的评价 鱼、蝌蚪(青蛙)的故事

(一)一致性标准

一致性是指的教与学的内容之间保持同一种状态。

1.想教的内容与所教的内容是否一致:一致是好课,不一致是差课。2.所教的内容与所学的内容是否一致:一致是好课,不一致是差课。3.想教、所教、所学的内容分别是否与课程目标一致:

教师想教的是A,实际教的是B,学生学的是C、教师想教的是A,实际教的是B,学生学的是B 教师想教的是A,实际教的是A,学生学的是A。

(二)关联性标准 1.教与学的关联

课堂教学中的学,有不同的学的状态。A、与教无关的学 1.学生自己的悟学 2.同学间相互助学 B、与教有关的学

与教直接有关的学 1.教师的直接讲解、示范等

与教间接有关的学 2.教师指导下的自我感悟 3.教师指导下的同伴互助

2.内容关联

所教内容在课程内容系统中的定位:纵向连贯与横向联合(1)有没有纵向连贯:有,是好课;没有,不是好课。

(2)有没有横向联系:有,是好课;没有,不是好课。

人、鸟、牛

作为青蛙的教学内容,他们之间有没有关联性

(三)匹配性标准

1.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的匹配 2.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匹配

奶牛的形象 口语言说 言语教学

展示图片 直观教学

播放视频 直观教学

现场观看 体验教学 3.教学内容与学习方法的匹配

奶牛的形象 耳听

眼观

手动

身感(四)适切性标准

1.教学内容与学生水平适切 2.教学方法与教师风格适切

中学数学教学技能训练教学大纲201 篇2

一、选择合适的合唱曲目

在合唱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歌唱技巧, 教师首先要慎重选择歌唱曲目, 应该结合教学实际需求选择优秀的曲目, 最好是能够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和深刻记忆的作品, 从而形成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合唱艺术的渗透[1]。一手优秀的合唱曲目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合唱的兴趣, 也直接影响到对学生合唱艺术培养和情感教育的成败。选择合唱曲目时, 教师应该从各个方面综合考虑, 如歌曲的节奏是否明快、歌词内容是否积极向上, 曲调是否符合学生审美趣味。教师应该积极在歌词唱做好功夫, 挖掘曲目的思想内涵,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让他们在优美的歌唱中感受音乐美、情感美, 全面提升他们的审美素质。有了好的曲目, 合唱教学就成为了有泉之水, 对于接下来歌唱气息和和合唱声音的训练更加有利。

二、注重学生歌唱气息的训练

在合唱教学中, 学生很难正确把握气息在声音艺术化的基础性作用, “气则发声”很好地阐释了气息的重要作用。实现合唱团发声的和谐统一, 必须让学生掌握争取的呼吸法。为此, 教师在合唱教学中必须重点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气息的能力, 这是培养歌唱技巧的必由之路。学生在平常生活中的呼吸都属于自然呼吸范畴, 是随意而发的, 并没有艺术性, 这与歌唱时的呼吸是有本质区别的。歌唱呼吸是一种长呼吸, 呼吸的深, 变化也多, 并且必须随着情感的运用和旋律的变化而灵活使用。具体而言, 歌唱中对呼吸的运用必须达到节奏正确、音调准确、音色优美、力度到位的艺术效果, 因此学生必须正确地运用和控制呼吸, 通过具有艺术性变化的呼吸来支撑演唱[2]。

合唱教学实践中, 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讲出他们意识中的呼吸, 以此寻找学生对呼吸理解的不足, 进而发现他们气息训练的短处。教师可以挑选两位学生平躺, 待气息平缓后分别于他们的肚子上平放一本书, 让其他同学更加形象地观看呼吸状态。学生们会惊讶地发现:呼气时书本是处于下落状态的, 而吸气时书本则会被顶起来, 这与大多数学生理解的呼吸状态恰恰相反, 这有利于学生快速把握歌唱时正确的呼吸状态。具体而言, 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狗喘气的呼吸方式:呼吸先慢后快, 手掌处于打开状态并紧贴两边的腰部感受呼吸气息, 开始时只出气并不发声, 然后发出“哈”的短促声音, 并引导学生模拟蹲马步时的状态, 于腹部集中主要力量, 吐气开声, 由气息将声音推动出来, 并在后腰部和上腹部舒展开来, 两边肋部会感受到一股舒张感, 从而感受到气息像清泉一般顺畅的流入。采用这种练习方式后, 学生的气息不容易上浮, 发声也更加扎实, 效果也会很明显。学生学会了这种近似狗喘气的技巧后, 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进行长气息的训练。教师可以采用“丝”字辅助练习, 即引导学生吸好气息后放松嘴巴, 牙齿处于松咬状态, 然后有力地将气息集中释放出来, 这种长短有度的训练方式非常适合训练学生的歌唱气息, 通过长期的训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歌唱技能。

三、注重学生合唱声音的训练

在教授给学生正确的呼吸方法后, 接下来就要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合唱“音色”, 掌握正确的合唱发声内涵。对合唱有兴趣的学生对歌唱也会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 但是当今中学生对流行音乐表现出狂热的兴趣, 他们的歌唱素材也是以流行音乐为主, 注重对个性化声音的追求[3]。但是在合唱艺术中, 对个性的追求被舍弃, 对共性的追求被重视, 只有掌握群体发声的规则, 将个人的声音汇集到一起完美地融入到整体的发声中, 才能够演绎出优秀的合唱曲目。因此, 在歌唱教学时, 教师一定要适时地提醒所有学生, 在发声的同时也要学会倾听, 通过有效的听把握整体的节奏, 从而对自己的音量和音色进行合理调整, 与整体的发声保持高度一致。在合唱教学时, 对于脱离整体节奏的个别学生的歌唱现象, 教师可以不立即打断, 这样一段时间后, 学生就会发现合唱很难进行下去, 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整体节奏感的重要性, 此时教师再对学生的错误之处进行点评, 还可以安排出错的学生讲出在把握整体节奏上的缺陷, 启发大家共同思考。

四、结语

合唱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集体性歌唱艺术, 在培养每一位同学相应的歌唱技巧和技能的同时, 更要注重对他们歌唱整体性的培养。曲目的选择是关键, 气息的训练是基础, 音准、音色和节奏的把握是更高层次的要求, 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歌唱技巧, 从而感受合唱的无穷魅力。

摘要:作为集体歌唱艺术形式, 合唱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广大听众喜爱, 在学生中也拥有充足的魅力。合唱是培养学生音乐技能的有效途径, 既能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也能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合唱对学生的艺术要求较高, 要求队员音色统一、吐字统一、能够有效把握乐句的连贯性, 因此教学难度较大。本文以中学合唱教学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提升学生歌唱技巧和技能的方法, 以期为合唱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合唱教学,歌唱,技巧,技能

参考文献

[1]张素琴.中学生合唱训练教学方法的探究[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011, 06.

[2]郭萍.中小学歌唱教学中的呼吸技能[J].赤子, 2014, 02.

中学数学教学技能训练教学大纲201 篇3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现有物理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推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的有关精神,结合物理学专业特点,构建了物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新模式,即优化训练内容,中学名师示范,分组练习及网络支持。并对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教师教育类课程;师范技能;培养模式;教学方案

[中图分类号] G658.3 [文献辨识码] A [文章编号]

教育部2011年10月12日发出《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 (教育部教师[2011]6号文件),意见中要求: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加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师范院校承担着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重要使命,怎样提高师范生师范技能,使师范生毕业后尽快适应中学教学的需求,这无疑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解决的命题。

本文从中学教学实际出发,依据物理学的特点,构建了物理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模式。

一、目前师范院校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目前师范院校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存在如下问题:其一大部分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课程基本上沿用的是精英教育模式的课程设置体系,这与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背景下,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其二高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不匹配,高校的教师无暇顾及中小学教学的现状,缺乏对中小学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研究,课程设置脱离基础教育实际,不能体现教师教育专业的要求。其三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模式单一,训练内容不稳定,教师主观性过大,普遍存在主体性缺失问题,陷入严重的动力不足困境。

二、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模式的构建

1.中学物理教师职业教学知识与能力结构分析

根据中学物理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将教师教学知识结构分为课程知识、课堂教学知识及学生知识三部分组成,各种教学知识与对应的课程结构如表1所示。教师职业能力结构划分为:教师职业基本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教育学生能力、教育实践能力及教学研究能力五部分组成,各种能力与对应的课程结构如表2所示。

2.物理教师职业能力教学方案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采用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模式,学生将分成若干小组,首先由教师示范,然后由不同老师进行同步指导、训练与实践。结合专业特点及中学物理教学实际,制定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学方案如表3所示。

3. 营建网络教学环境,用信息技术支持技能训练

为了使师范技能培训从传统旧模式向信息化培训新模式的改变。我们首先设计、开发、建设了一个以WEB技术为支持、能在校园网络上运行的网络培训平台系统——“教师教育培训中心”网站。该网站包括培训系统、专家系统、学生系统、实践园地、网络资源及交流平台等内容。其中培训系统中包括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大纲、培训目标、培训专题讲座、达标认证标准等内容。专家系统包括教育专家理论、名师示范、专家会诊等。学生系统具有作业提交、课件制作、师生在线交流等功能。实践园地中包括技能训练、名师实验班、专题活动、见习实习、家教信息等栏目。“资源库”中包括文献资源、网络资源以及社会资源,社会资源中提供了中学优秀物理教师教学示范的视频录像、以及中学名师进课堂等丰富的内容。网络资源具有能链接国内权威的教师培训网络资源的功能,还提供了相关软件下载区。“交流平台” 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互动平台,可用于进行专题讨论及互动交流。学生系统对师范生实施网络化自动作业管理,可以让学生提交自己所做的教学设计方案、PPT课件、学习小论文等。交流平台为师生提供信息交流及成果展示的工具和空间。

三、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模式的思考

1. 发展指导队伍,实行双导师制

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指导队伍有校内教师和校外教师组成,校内教师指导队伍应从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师中遴选,并要求校内指导教师每学期定期到中学教学一线与基础教育密切沟通。校外教师指导队伍,由中学物理教育一线的优秀教师及优秀班主任组成,要明确规定他们的指导任务,落实其工作待遇,从而真正体现大学与中学的合作。除此之外,进一步办好教育名家、名师讲坛活动,发挥名家名师的综合引导和教育影响作用。

2. 优化训练内容,与中学实际对接

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具有特强的实践性,需要与基础教育教学实际情景有机地结合、与实际保持互动才能更加显现实效。根据学科特点,优化训练内容,采用中学名师示范,学生分组训练的教学模式进行师范技能针对性训练,可以大大提高训练成效。另外,还可以请进中学优秀教师、班主任、管理专家等为师范生现身说法,共同进行典型教育教学案例研讨。及早让师范生多接触基础教育实际,不断增强他们的实际感受和体验,不仅大大有助于师范生从教能力的有效发展,促进技能的综合提升,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师范生的职业信念和快速适应能力。

3. 细化考核评价,实行技能达标

目前的教师职业技能测试只是一个软性要求,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缺少压力和动力是不争的事实,并未对师范生起到更有效的促进作用,整个训练工作因为缺乏硬性的抓手,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非常不容易。从实际来看,制定训练考核制度,细化考核标准,实化训练考核机制,实行技能达标,强化刚性管理是促进师范生重视和加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有效和必要手段,也是从根本上调动师范生全面主动参与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有效办法。

参考文献:

[1]季沛, 杨宁, 韦钢.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研究[J].教育与职业[J].2013,(23)71-72.

[2]张杰,林木辉,郭辉.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师范技能实训环境构建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1,27(3): 94-97.

[3]洪早清. 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探索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10):42-45。

[4]曹大宏,曾庆芳,师范专业技能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路向[J].当代教育科学,2009(1):39-42。

教学技能训练总结 篇4

第一节课老师给我们讲述了作为一名教师讲课的基本步骤与注意事项,然后我们在小组内试讲,由学生相互提出各自的优点与不足,并互相借鉴,共同提高。老师在此期间也给我们授课的各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经过几次试讲,我认识到了良好的教态和课前充分备课的重要作用,老师能否发挥自如,能否和学生们进行有效的互动,都有赖于这些方面的知识。

1、备课

备课是整个教学过程至关重要的一步,是不可缺少的,是上好课的前提。它包括备课本、备教案、备学生、和备信息。这几点不是完全分开的,它们之间互相配合、互相穿插,这几点都要面面俱到才能算是做好了备课工作。首先要熟悉课本,不管采用怎么样的教学方法都离不开课本,备课必须以课本为核心。我们要把课本每一节的内容的要点归纳出来,还要清楚知道这一节的内如内容与以前学过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做好记录,然后再根据课本的内容备教案。同时,我们还要认真研究书本中的探究活动和技能训练与练习,分析这些活动在这一节课会有什么作用,它们与其他内容之间有什么关系,弄清楚这些活动是不是对知识点有引导、巩固或者加深作用,并作好分析的记录,要做到心中有数。

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碗水静态的,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上好一堂课不仅要求我们能够旁征博引,而且平时学生也会提一些书上没有涉及到的知识,这时候不仅要自己对这些知识点有所了解,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以学生容易理解的平实的语言将它表达出来。要做到时时了解和搜集信息,做到生活中时时备课,而不仅限于备教案的过程当中,只有时时备信息,才能信手拈来,随时有备而来,随时更新教学。

2、上课:

上课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师花很多心血做教案备课就是为了上讲台讲课。通过这次实习,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得到了很多实践的机会。

首先,作为老师要做到一点,就是要学会引导学生,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对每节课都有新鲜感。要想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我们就要在教学方法设计上采用多种方法例如把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多举生活中的例子等。先将上一节课的重点内容回顾一下,并携接好今天的内容。偶尔在课堂中提个小问题,来启发学生对所讲内容的进一步了解,同时刺激学生学习的热情,使课堂上气氛变得活跃。

另外,我们要注意板书的作用。写上本节课标题,并将各个知识的重点内容写在主板书上,方便学生记笔记和整理;副板书写一些非重点内容帮助学生记忆。

最后,每节课要配备一定量的练习题目,这些题目要落实到知识点上,使学生能够对这节课所学知识进行一个巩固加深,系统记忆。或者在最后强调一下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强化记忆。

能够把自己既有的知识轻松的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又乐于接受,这才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传授一种切合实际的知识技能,对学生来说是相当有用的,所以课堂的授课方式也是不容忽视的,它直接影响着一个老师的教学成果。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老师传授的知识,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所以,我们不能只为了讲而讲,应该更注重学的结果,应以学生为中心。

真实的感受,切实的体会,我找出了自己平时很少注意的细节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现,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只有取长补短,这样才能不断进步,没有人一生下来就能做好一切,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慢慢成长,最后成熟的。最后我总结了一些如下的教学方法:

一、多听课,虚心向别人学习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

二、认真备课,应熟悉教材,明确下列一些问题:、使学生学习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把哪些知识系统化?扩大哪些知识?、巩固哪些知识?为学习哪些知识做准备?、要结合哪些生活实际的内容?、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技能?达到什么程度?、使学生受到哪些思想教育?纠正哪些错误观点?

三、努力上好每一节课,要注意以下几点:、灵活地使用教案,针对课堂上临时发生变化的情况,对教案作部分改变,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使课堂教学收到最好的效果。、掌握好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即开始、中心和结尾三部分。、自始至终紧紧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教学。

《数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总结 篇5

姓名:朱俊波

班级:2009级数学与应用数学(2)班

学号:0906020630105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启动,课程改革对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是涉及到教师,也是牵涉到社会、学校及家庭的一项复杂的工程。为此,研究一套适合于新课改的教学方法与技能是势在必行的。

关键词:数学、教学、技能、方法

第一篇 概述

数学教师是一种职业,是一种需要特殊培训的专业人士。而数学课堂教学技能特殊培训的重要指标,课堂教学技能是教师个人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学科知识的习得是不同的,教学技能必须通过实践和训练而习得。作为师范生的我们,也必须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通过实践与训练来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技能,尤其是面临新课改后的教学,我们以前的学习和训练都是在新课改之前的熏陶中进行的,这对我们习得新课改后的课堂教学技能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所以,对于即将走上讲台的我们来说,习得适应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技能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探讨课堂教学行为技能,为我们这些职前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形成提供有效的训练是必要的。

第二篇 数学课堂教学技能

一、数学课堂导入技能

课堂导入技能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不仅是表现在某一项目上,就连教师上课也是如此。良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引起积极的思考;能引起学生注意,帮助进入学习情境;为新知识的教学做好铺垫,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

经过对《数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这一学科的学习,我对新课导入有了一定理解,有了自己的思路。以教材的观点说,就是在数学课堂导入的时候,我们应该做到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新颖性、简洁性、直观性和系统系性的原则。在掌握这些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我们也应该有针对性找到一些适应教学的方法,比如对于低年级学生,我们应该尽量直观的、有趣味的进行引入,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教师在引入课题时要注意使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可以用问题让学生产生知识性矛盾,引导其解决矛盾来引入。教学中常用的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有:(1)直观型:直观启示法、教具演示法、实验导入法;(2)问题型:问题启示法、巧设问题悬念法、揭示矛盾导入法;情境导入法、发现导入法、逆向导入法、讲评导入法;(3)新旧联系型:温故知新导入法、衔接导入法、类比导入法、转换导入法;(4)趣味型:趣味导入法、比喻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和谜语式导入法。

例如:在讲述《平行线的性质》时,先联系前面学习的《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引导学生思考,两直线平行是否有内错角相等、同位角相等和同旁内角互补的问题来引入,再让学生探索其猜想的正确与否。使学生在得出结论时心灵上有一种满足感,从而对后面的学习充满对知识的渴求来达到教学效果。

总之,我觉得最好的导入是既结合课本,又要结合同学们日常的生活实际,做到简洁有力地激发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二、数学课堂语言技能

语言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信息媒介,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和途径,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教师教学语言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知识的传授、学生智慧的启迪和能力的培养,而且还会影响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

所以,教师还要练好语言技能。一般来讲,构成数学课堂语言技能的要素有叙述解释语、启发诱导语、推理论证语和调控应变语。语言的类型可分为一般教学语言、数学语言和数学教学语言三类。其中数学语言是数学科学的专用语言,是一种符号语言、形式化语言,它具有精确性、简约性、逻辑性和规范性的特点。

通常一堂课要求教师在导入课题时,语言要富有感染力,是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课堂;其次要求教师要具有有逻辑性、诱辟性和启发性的讲解语言;具有凝练性、平实性、延伸性的归纳总结的语言。

三、数学课堂讲解技能

无论是在课改以前还是课改以后,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始终是不能少的,它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工具。

不管是什么课堂,包括数学课堂在内,学生都是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获取知识的。因此,教师的讲解在课堂中尤为重要。正确、科学的讲解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接受新知识。在实际课堂中,讲解技能多种多样。最主要的有解释式讲解、描述式讲解、原理中心式讲解、问题中心式讲解四种。但是不管怎样的讲解,最终的目的都要做到课堂目标明确、具体,讲解证据、例证要充分贴切,语言精炼、准确、生动。

例如:在讲授《平行线的性质》时,由于本课内容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学生第一次接触几何性质的学习,可以把本节内容放在专题中讲解。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定理串联起来,突出它的地位。我认为好的讲解要有讲解技巧:(1)结构合理、框架清晰;(2)条理清楚,层次分明;(3)重点、难点突出;(4)观点正确,证据、例证充分;(5)时间安排合理。但对于不同的课题,则应该有所侧重,不要千篇一律。要灵活运用,巧妙结合,才会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增强课堂的感染力与亲和力。

四、数学课堂强化技能

强化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一系列旨在促进和增强学生注意,保持学习力量的行为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的课堂需要不同的强化方式,而在实际中,按不同的分法,强化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的有:

(一)按强化方式可分为:语言强化(包括口头语言强化和书面语言强化)、动作强化、活动强化、接近强化和标志强化;

(二)按强化时间可分为:即时强化、延时强化和前置强化;

(三)按强化对象可分为:单个强化、集中强化、小组强化和部分强化。

不论是哪一种强化,教师都应该明确目标、把握时机、实时适度的进行多元化强化,促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数学课堂变化技能

要上好一堂课,课堂变化技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所谓变化技能,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信息传递、师生相互作用和各种教学媒体、资料的转换方式。一堂课程中好的变化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无一注意想有意注意过度的有效方式。

在教学中,最主要的变化技能有:

(一)教态的变化,教态的变化不但可以增强知识的传授效果,而且通过情感的影响可以起到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它包括声音的变化、语言节奏的变化、目光接触的变化、面部表情的变化、头部动作和手势的变化以及身体位置的变化等;

(二)信息传输通道和教学媒体的变化,主要包括视觉通道和媒体、听觉通道和媒体以及触觉、嗅觉通道和学生操作的变化;

(三)师生相互作用的变化,主要包括师生交流方式、学生活动安排的变化。

要做好课堂变化技能,就应该在设计课堂教学时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确立具体的变化,选择变化技能应该针对学生的能力、兴趣、教学内容和任务进行选择,还要保证在变化的过程中的流畅性,也不宜太过于夸张,应用得当。

六、数学课堂多媒体设计与使用技能

在新课改之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内容及教与学的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大量数学课堂要有教学媒体呈现,教学媒体是教学信息的载体,它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传播媒介,它储存和传播教学信息,为教学目标服务。教学媒体类型也有很多,一般地分为常规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两大类。

常规教学媒体,是指在教育史上出现的年代久远的、现在经常使用的媒体,包括教科书、图书、黑板、模型等;现代教学媒体,运用具有现代信息技术的媒体,包括计算机、网络、电视、实物投影以及以多媒体的组合等。

在现在这个聚集着大量教学媒体的时代,教师上课应该把握好教学媒体的使用,根据不同的课堂内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科目与不同的知识,教师应该抓住各方面的原因,因材施教,选择一套既适合教师教学,有能帮助学生学习的教学媒体进行教学。

七、数学课堂观察技能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提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的观察,主要可以观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独立思考与认真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他人交流的情况等。”

教师在课堂上的观察能使教师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与学习情况,到目前为止,普遍用到的观察法有目视法和调查法两种。(1)目视法,是大多数场合运用的观察法,主要包括:扫视法、巡视法、盯视法和凝视法;(2)调查法,由于此种方法在使用中需要准备较多的东西而比较少用。

课堂观察技能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在观察的时候应该分析好课堂的性质与学生的情况,进行有意识、有目的、有选择的观察,在观察室要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相结合,并且需要保持自然观察,不要干扰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展开观察。

八、数学课堂倾听技能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倾听和应答的过程,是师生、生生相互交流交往的过程,所以课堂倾听技能是教师必不可少的技能。

教师在课堂中倾听的对象是学生的一举一动,包括学生的思想、问题、回答等,因此,当好一个倾听者应该把握:平等性、客观性、全面性的原则,对每一位学生都一视同仁。在倾听的过程中建立好师生平等的对话语境,学会欣赏、制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有助于课堂教学的进行;另外,教师还应该有期待的目光、鼓励和宽容的表情,也不要期待过高的完美的答案,并且在倾听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与学生交流,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平行线的性质》的讲授中,通过引导学生得出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和同旁内角互补时有两直线平行的问题后,在学生的探索过程中,要仔细倾听学生的反应和提问,并制造好和谐的语境与其交流,探其心声。

九、数学课堂启发引导技能

教学实施中,教师首先要培养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积极创造其学习环境,引导其进入课堂。为此,课堂启发引导技能是教师不可缺的部分,在实际的教学中,运用启发引导技能应该考虑到:整体性、差异性、滞后性、有效性的原则。什么是有效性呢?有效性就是针对性的创设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对于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引导,做到因材施教。

要把握好时机,适时的出手引导,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方法是不可缺少的,一般比较好的方法有:开门见山法、蜻蜓点水法、因势利导法、旁敲侧击法和比喻暗示法。当然,不是每一种方法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运用,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也可以多种方法同时并举,已达到与其的效果。

十、指导数学合作学习技能

一堂课的好坏,影响的不单是学生或教师,而是班级整体。因此,指导数学合作学习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堂好的课程必须要师生共同来创造。所谓数学学习合作技能,是指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数学课堂任务,相互学习的一种模式。合作学习的三要素是:学习素材、学习群体和教师指导。教师的指导数学合作学习在学生的接受学习中至关重要,是学生有效学习的保障。所以,教师在指导是应该带有平等和交流的原则,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

十一、数学课堂提问技能

提问,是组成一堂课的元素之一。它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师生之间的对话,时一个双向交流的活动,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做的比较高智力的动作。好的提问能起到反馈调控的作用,也有启发思维、诊断评判、激励参与、巩固强化和教学管理的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提问技能的类型分为:数学事实、数学概念、数学原理和数学技能四种。而针对这些类型,课堂提问的方式有:直问、反问、互问、设问和追问五中方式。要达到以上效果,课堂提问技能应该要科学设计,有效合理、精准而多样话的提问,主要表现为:科学的设计和表述问题、能够灵活的处理,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十二、数学课堂反应技能

上好一堂数学课,就算拥有了以上十几个技能也是不完美的。教师在课堂上的反应技巧也能给课堂带来活跃和保证教学的畅通。课堂反应技能具有:导向、调整、强化、评价和调节的功能,教师只有抓好反应技能,与其他技能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才会是一堂课变得富有感情色彩,变得生动活跃。

十三、数学课堂结束技能

数学课堂教学也犹如写作一样,也讲究“凤头、猪肚、豹尾”,有了良好的开头,同样要有完美的课堂结束来加以呼应,给学生留下无穷的回味。

一个完美的课堂结束可以达到提纲挈领地进行总结、强调所学知识的重点、让学生认清本节内容的知识结构、巩固知识,拓展升华、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要有好的效果,通常要把握以下三条原则:(1)简明扼要的原则,冗长、繁琐的结尾会使人心烦,只有简洁明快的结束语才使学生心悦诚服,思维得到升华;(2)面向大多数原则,一堂课要针对全体同学进行,而不是只为少数成绩好的学生设计;(3)形式多样化,一堂课到了最后,学生处于疲惫状态,教师在总结课堂内容是要形式多样,言简意赅的开放性思路进行结束课堂,使学生在结束课堂后仍有意犹未尽的心情。

针对如上原则,通常用于结束课堂的方法有:自然结束法、复述记忆法、归纳小结法、口诀总结法、前后呼应法、综合练习法、图示表格法、中心概括法、回顾提炼法、阅读理解法、设疑激思法、发散迁移法、延伸铺垫法和引申拓宽法等。但往往在实际应用中不是单独应用某一种方法,而是结合多种方法进行总结。

例如:在《平行线的性质》教学中,结束课堂可采用复述记忆三条性质、归纳小结结合图示表格表示性质与判定的区别来结束课堂。

十四、数学课堂说课技能

说课,是以语言为主要表述工具,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向专家与同行,概要解说自己对具体课程的理解,包括阐述教学观点,表述执教设想、方法、策略以及组织教学的理论依据。

现在,“说课”越来越受到关注,已逐渐成为各学科衡量一次课好坏的重要标尺,说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教法和教学媒体的选择以及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所以,要说好一堂课就不得不把握好时间、组织好的语言以及掌握好说课的程序。

十五、后记

作为一名师范生,将来要走上讲台,面对学生,学好课堂教学技能是必须的,特别是在新课改以后,我们要面临从传统的受教方式向现代的信息化教育转变;面对从传统的教育理念向现代的新观点转变化;践行由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的转变等方面。

为此,在我们的课堂学习中,特别是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以及师范实习期,一定要虚心求教,努力抓好自身的实践技能和课堂教学技能。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在教学技能的训练中,一定要稳扎稳打,练好教师应有的基本功,才能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得心应手,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贡献。

主要参考书目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学大纲 篇6

英文名称:Practical Training Course of English Teaching Techniques

一、课程目标

1.课程性质: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针对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所开设。此课程是教育科学与英语教育相结合而产生的,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场面的教学技能,通过训练,使学生自觉地将教学技能应用到教学实践。同时了解课堂教学技能体系的结构、目标和方法,使学生在掌握教学技能的同时形成一定的教学风格。2.教学方法:

(1)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本课程由讲授教学理论知识和学生试讲两部分组成。理论知识的讲授与试讲穿插进行,相互结合,相互印证。

(2)平时学生课堂演练占有重要地位,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将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让学生完成板书设计,课件制作等教学内容,并组织学生利用所学的教学技能进行竞赛。

3.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 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掌握英语语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英语教学的基本技能,能够初步选择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技巧进行英语教学的实践活动。掌握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场面的教学技能,通过训练,使学生自觉地将教学技能应用到教学实践。如学生必须掌握合理的板书技能,包括直观形象书写绘画、结构布局时间掌握。4.课程学时:18学时 5.课程学分:2学分 6.课程类型:选修课 7.考核方式:考试。

8.先修课程:《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A》 9.授课对象:英语专业三年级

二、课程结构:

第一章

教态及课前准备技能训练(学时数:2)

知识点: 1.课程概述

2.心里准备

3.授课内容准备

4.教具准备

5.良好教态的形成及训练

重点:良好教态的形成及训练 难点:课前心里准备 第二章

语言能力训练(学时数:4)

知识点:1.教师语言的特征

2.影响教师语言素养的几个因素 3.教师语言的分类

4.如何提升教师语言能力

5.教师课堂用语的言语技巧和非言语技巧 6.如何培养幽默感

重点:如何提升教师语言能力

难点:如何培养幽默感

第三章

板书技能训练

(学时数:4)

知识点:1.板书的功能及重要性

2.板书的原则

3.板书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4.示范和练习板书的基本形式

重点:板书的基本要求和规范。难点:示范和练习板书的基本形式。

第四章

课件制作技能训练(学时数:6)

知识点:1.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性

2.电脑课件制作的基本原则

3.英语课堂课件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4.课件制作的常见技巧 5.课件制作的常见误区

重点:英语课堂课件的基本要求和规范;课件制作的常见技巧。

难点:课件制作的常见误区。

第五章 教学信息检索及资源整合技能训练(学时数:2)

知识点:1.教师教学信息检索的重要性分析

2.教学信息的主要来源及检索方式 3.教学资源的整合原则 4.教学资源的整合的技巧

重点:教学信息的主要来源及检索方式。难点:教学资源的整合的技巧。

三、课程资料

参考书: 肖惜,《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2003 舒白梅、陈佑林,《外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张庆宗,《英语教学法》,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编制:英语专业教研室

注重实践教学强化专业技能训练 篇7

使学生掌握各种电工仪表的使用方法及其性能, 培养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实验有机地结合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实验教学, 应该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的特点, 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统一在一个教学过程中, 为此, 在实验内容的设置上首先是基础性实验, 主要是为配合理论教学而设置的验证性实验。通过这类实验掌握理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熟悉常用实验设备和仪器的使用, 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同时适当增加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通过上述不同目的、不同层次的实验, 提高学生的整体实验水平、实际动手能力和对电工理论的应用能力。

根据学习进度和知识掌握的程度将实验分为三类:

一类是基础性实验, 其内容和要求主要是熟悉常用电工电气仪表的使用, 电路基本元器件的性能、用途和基本测量, 简单模式电路 (如简单放大电路、滤波电路) 的作用和功能等。它是一种验证性实验, 其内容主要是电工学课程基本理论, 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的验证, 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与技巧, 具备从事第二类实验的能力和条件;

二类是创新实践实验, 其内容是在较好掌握基础知识和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结合生产生活和工程需要而提出的实践问题, 让学生自己论证课题实践的必要性, 可行性以及技术路线, 设计一些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 鼓励学生创新, 培养学生电工电子领域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创新情感和创新个性。如安排学生诸如万用表的设计、安装、调试等实验项目, 电器产品的设计实验等。设计性实验, 主要是根据指定的实验项目, 自己确定实验方案, 设计电路参数, 选择仪表设备和测量方法的一种自拟实验。通过这类实验, 使学生在巩固基础实验的同时初步掌握实验程序的设计过程, 掌握实验电路的设计方法, 为独立灵活地进行综合性实验打下基础。

三类是综合性实验, 主要是在已有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基础上, 将较多单元内容结合起来, 实验理论复杂, 实验内容、步骤和测试数据也较多的进行全面性的结合。

(二) 确立实验教学层次

实验素质的培养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开拓进取的原则, 针对实验目的、实验内容, 可分为基本技能培养, 综合能力提高, 运用电工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形成, 自行、独立设计实用电工 (电路) 模型等几个层次。

(三) 分专业制定不同的实验课题

改变过去“一人做, 几人看”的状况, 依据学生的个人能力, 制定相应的帮教措施;不同专业的实验课题也有所不同, 目的是使其掌握的电工知识和所具有的实际操作能力更适合其所学专业。同时把学生实验分为前期验证型实验 (中级) 和后期设计型实训 (高级) 。

一直以来, 我们把验证型实验的课堂教学放在实验中进行, 电工实验基本上是传统的直接验证型实验, 均是在模拟操作台上完成, 电路是现成的, 学生只需按规程操作一遍即告完成。如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基本电路, 学生只是接通电源, 选择节点和支路, 读取仪表数据就可以了。这样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 求同思维多, 求异少, 依赖性强。教师是主体, 统得多, 管得死, 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对实验缺乏兴趣。因此, 实验效果不理想。应在电工实验中增加操作安装性实验。

对于公共基础实验课可以多开些验证型实验 (占总学时80%左右) ;对于专业基础课验证型实验可以适当少开 (占总学时的50%左右) , 多出的学时可调整到集中实践教学部分去;对于专业课实验的开出可结合实验条件适当安排, 并且以安排设计型或综合型实验为主。

(四) 电工基础实验、实训教学的方法探索

验证性实验:从实验教学方法上采用首先学生在实验前先写出预习报告, 以提高实验效果;实验所用仪表和设备让学生自己选择, 以增加学生对实验理论课中仪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常规的实验教学方法基础上, 采用“口诀法”进行实验教学。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编成口诀。如:过载断路查接点, 常闭复位应当先;电压不稳丝 (熔丝) 易断, 缺相运行很危险;按钮失灵不盲干, 故障多在控制线;电机不转找开关, 开关不坏查保险, 保险不坏是断线, 仔细查找弯折点;接地故障看电机, 摇表检查找问题……同学们很快掌握了查找故障的一般规律, 同时提高了同学们正确使用电工工具、电工仪表的能力。高职高专新《电工技能实训》指导书增加了安全用电知识, 丰富了室内照明控制电路的安装和故障排除和动力控制电路的安装和故障排除等内容, 根据新设备更新了电工基本操作技能, 包括导线的连接、室内配线的一般要求和工序等, 使学生经过电工技能实训后, 直接可考取电工上岗证, 节省了师生的大量培训时间和支出费用。

设计性实验:先给学生提出某些要点和假设, 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依据测量结果, 归纳总结加以分析, 得到一个可能有很多漏洞和疑问的初步结论, 然后去请教教师或到图书馆查资料。这样可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探索机会, 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有一些电工实验可以由学生在掌握电工理论的前提下, 根据自己的思路、特点加以适当的改进设计, 形成初步的设计型实验。如“感性电路功率因数的提高”实验, 原先我们是在低压 (40 V) 状况下, 对一个等效负载 (电感线圈) 组成的最简单电路进行测量, 然后, 并联一个固定电容, 再对电路进行测量, 得到COS∮改善的结论, 实验即告完成。学生跟着教师的指挥棒转, 不管效果如何, 结论都一样。现在, 我们结合实际, 只给出题目, 实验由学生自行设计, 总结归纳, 发现规律, 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自己探讨解决办法并在实验报告中说明, 得出结论, 教师只做指导、检查、评估。

该实验如下:1.实验题目:日光灯照明电路的连接及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2.实验目的:了解日光灯的照明原理及电路的连接操作, 掌握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3.仪表、器材:根据实验室现有实验模块器材自行选择;4.实验任务:自行设计连接照明电路, 用所选仪表测量有关参数, 并计算功率因数 (要求过程合理, 数据清楚、准确) ;5.实验报告:分析处理所有数据, 归纳总结, 得出结论。

该实验前后对比, 产生下列效果:整个实验全部由学生自行设计完成, 结论预先未知。这样, 一方面学生在实验中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创新意识有所增强;另一方面, 经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 自己总结结论, 克服了依赖性, 并能归纳总结出一些课本上未明确提出的规律, 对所学理论加深了理解和记忆。实验由低压状态改为高压状态下进行, 让学生既掌握了日常用电的基本常识, 提高了动手能力, 又增强了安全用电的意识。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意识到如果在课堂上没有学好电工理论, 就不可能做好实验, 将来就不能胜任实际工作。

(五) 开设与专业相近的设计型实验

目前许多院校电工学实验设置主要偏重于基础理论内容的配套实验, 而一直以来所有专业学生都做相似的几个实验。当然, 这与实验设备和实验场地受限制的客观问题有一定的联系。但需要指出的是, 就电工学实验内容本身而言, 这些实验很难体现专业特色。我认为, 电工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基础课程, 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 涉及了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控制技术、电机技术、弱电保护电路等。因此, 该课程完全有必要安排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实验内容。专业基础实验开设的目的是逐渐地把学生领入专业知识学习的殿堂。专业基础实验既要体现专业特色, 又不可能非常专业化。我们应针对不同的专业制定不同的实验课题, 使之与其专业的联系更加密切。实验中教师只做技术指导, 帮助学生评估实验方案, 论证其可行性。其他完全由学生自行设计, 设计形式虽然五花八门, 却也展现了每个人的不同思维。实验完毕, 教师对所有设计进行讲评, 对一些合理的给予充分肯定;对一些有欠缺的指出不足加以改进, 有效地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要求学生把各种情况的电路一一连接出来, 让学生拓宽知识面。如“群爆”现象的产生原因, “缺相”的适用范围等, 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证明。同时, 还带领学生到工厂、配电室、变电站去实地参观, 让学生有一个深刻的感性认识。

参考文献

[1]冯旭敏.浅析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基本模式[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 (12) .

[2]袁锡明, 郑冰如.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J].职教通讯, 2001, (9) .

提高操作技能训练的教学质量 篇8

关键词:技能训练;生产实习教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7-0174-02职业学校是培训技术人才的摇篮,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操作技能训练,其独特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际操作。突出操作技能训练,提高操作技术水平,是职业学校教学中心环节。

一、创造条件,突出操作技能训练

要突出操作技能训练,必须保证生产实习教学场地,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的数量和质量,生产实习教学的时间以及正常的生产实习教学方法。

1.建立生产实习教学场地

生产实习教学场地是进行生产实习教学,突出操作技能训练的物质条件。实习场地一般分为实习教学车间、校办实习工厂和校外对口实习工厂几种。我校职业教育开办初期就有了实习工厂,之后又建起了实习教学车间,并做到每个工种都有专用的实习教学车间。生产实习时努力做到每人一个工作岗位,有满足教学的设备、仪器、工具、量具,有典型的产品进行教学。

2.安排好生产实习教学的时间

在进行生产实习教学时,必须注重操作技能训练。从培养目标出发,达到各种专业工种规定的技术要求所必须时间,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别是生产实习教学的条件来确定教学时间,不宜一刀切。我校有两大类专业:一是机械类、二是电子电工类,其生产实习教学与文化理论教学时间比例为 5 :5,全部实习在校内实习课堂和实习工厂进行,隔周轮换。每天实习的动手操作时间不小于5小时。

3.要建立一支适应教学要求的生产实习指导教学队伍

生产实习指导教师既要有良好的思想素养,又要懂得教育理论和职业技术的基本规律;既要懂得本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懂得本专业的技能技巧;既会讲,又会做。为此,我校到高校或企业聘请人才,到我校担当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如专业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机械研究生等担当专业学科带头人,壮大了生产实习师资队伍。为全面提高师资队伍质量,我校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高校培训。近年来,我校有计划每年选送3~5名优秀教师到国家级、省级职业类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2)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学校提出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必须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和高级工以上的专业技能证书。

(3)加强岗位校本培训。由各专业教学水平强、技术水平高的教师担任科组的校本培训工作,如以生产实习教学法、生产设备操作、软件设计与编程等内容,共进行对科组教师培训。同时注重教学实践,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示范表演、巡回指导、个别辅导、总结讲评,还要在学生上岗动手操作前进行讲课,讲课前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必须认真编写实习教案,并经审批后才能执教。学校还要对生产实习教师进行定期下到企业脱产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及实际生产加工经验,促教学质量提高。

4.建立正常的生产实习教学秩序

建立正常的生产实习教学秩序,是搞好生产实习教学不可缺少的条件。为此,我们首先制定切实可行的生产实习教学计划。我们从教学大纲要求出发,结合本校生产实习车间具体情况,分别制定了各个专业学年实习计划,学期实习计划和阶段实习计划。计划力求定得具体明确,以便指导实习教学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其次,依据教学大纲进行教学,使生产实习教学目的更明确,更有利于明确培养目标,保证了教学质量。再次,要建立健全有关的管理制度。各种管理制度是形成良好的实习教学秩序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先后制定了《生产实习教学管理制度》、《生产实习安全制度》、《生产实习成绩考核制度》等,这些制度认真贯彻和执行,有力地促进良好实习教学秩序的形成和巩固。

二、遵循教学规律,抓好生产实习教学

职业学校的教学以生产实习教学为主,生产实习课是职业学校的一门主课。要搞好生产实习教学,必须遵循教学规律,落实教学的组织工作,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生动活泼地开展教学活动。

1.生产实习教学课堂化

课堂化教学是指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根据生产实习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这是生产实习教学的基本形式。生产实习教学课堂化,首先要求实习教学场所符合上课的要求,即专业要有实习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师要认真备好课,实习场所应基本具备作为课堂的条件:教师有讲述示范的位置,学生有听讲和操作的位置,有黑板和必要的教学挂图等。其次,教师根据教学计划正确实施组织教学,按入门指导、巡回指导、结束指导三个基本环节进行教学。再次,必须进行严格的考核。

·实习实训·如何提高操作技能训练的教学质量2.生产实习教学组织

(1)入门教育。包括专业思想教育,明确工种在该专业大类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热爱本专业学习;安全生产与劳动纪律教育;学习有关生产实习管理制度;观看教学录像带,了解本专业内容和要求等。

(2)基本功训练。在进行基本功训练时,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姿势和良好的操作习惯。要着重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抓开头,要求操作姿势、动作、位置及操作规程精确、准确、合理、科学,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操作姿势和良好的操作习惯。二是抓巩固,要求操作姿势、动作要领要多练,通过 多练形成技能。三是抓反复,对错误的、不规范的姿势、动作、习惯,不厌其烦地加以纠正。通过反复练习,巩固技能,形成技巧。四是抓考核,就是按教学计划的具体要求逐个项目考核过关。

(3)综合练习。各专业设计一些小产品和小项目进行教学练习。如钳工进行划线盘、小手锤、小虎错的制造。综合练习主要是巩固基本功,熟悉设备、各种零件、产品工艺规程、工序以及掌握基本操作方法。

3.生产实习教学的方法

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生动活泼地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实习教学,主要方法有:

(1)反复多练。每一种操作方法,进行多次训练,逐步形成技能技巧。

(2)轮换操作。在实习教学中实行定期轮换操作,使学生得到多种练习机会,保证学生对每个工序,每项操作都得到应有的实习机会。

(3)典型引路。结合生产,开展技术表演赛,激发学生的实习兴趣,促进学生勤学苦练的热情。

(4)填空补缺。教学计划的内容,由于学校产品、设备等条件所限而无法完成。我们一方面带学生走出校门到对口厂企进行实习,另一方面设计一些较复杂的复合作业让学生完成,填补不足。此外还组织学生兼学其他工种技能。

(5)开展兵教兵活动。对一个新课题,在进行了入门指导后,由教师先辅导几个学生,让他们掌握后即充当教师助手,分别辅导其他学生。

(6)组织劳动竞赛。根据各专业的特点,视工厂的生产任务情况,每个学期组织1~2次劳动竞赛,大力表彰技术能手,推动学生的学习热潮。

(7)组织参观。在教师的带领下,到一些生产规模较大的厂企参观学习,增知识、广见闻、开阔他们的知识视野。

(8)典型分析。对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质量事故,启发学生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4.抓好生产实习教学成绩的考核

生产实习成绩考核包括应知应会两个方面,既考核实际操作与业务能力,又考核专业理论知识,但以应会考核为主。考核的主要标准是:完成产品的质量;完成产品工时定额的各个实习阶段都制定了详细的考核标准和评分标准。我校生产实习成绩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学期考核和毕业考核。学校规定,生产实习课不及格就进行补考,补考不合格就不能毕业。

实验教学技能训练例谈 篇9

在设计、安装、维修各种实际电器的时候,常常需要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为了简便,通常这种图不用实物,而用符号代表,这种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电路图,根据需要电路有串、并联之分。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的叫做串联,把电路元件并列接在电路两点间的叫做并联。教材中涉及到的电路图如下:图中①是串联电路,②③④是并联电路,使用了电灯、开关、电池组、导线四种符号。并联电池能加大外电路电流,串联电池能提高外电路电压,通常采用串联电池方法。串联灯泡光线弱,不能控制每只灯泡的亮灭;并联灯泡光线强,可以分别控制。

2.实验操作

(1)组装串联两节电池、两个灯泡、一个开关的电路。(2)组装串联两节电池、并联两个灯泡,一个开关控制的电路。(3)组装串联两节电池,并联两个灯泡、两个开关,分别控制每盏灯泡亮灭的电路。(4)组装串联两节电池和一个分别控制三

田径队训练与技能教学总结 篇10

今年的县中小学生田径运会上,我校的田径代表队,为我校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本学年,我校的田径代表队每次的训练时间保证在90分钟以上,总人数在保持在15人左右,各教练组精心制定训练计划,制定短期、中期、长期的训练计划,而且每天提前制定好训练计划,队员们在训练过程中非常投入,训练热情高涨,训练效果显著,现将总结如下:

一、提高自身素质

学校的田径训练是培养体育人才的基地,体育教师肩负着为祖国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任。必须明确本职工作,树立起责任感和事业心,这样才能脚踏实地地进行工作。其次体育教师要有敬业精神,体育教师工作辛苦,社会上对体育训练仍有偏见。特别是与某些主科比较起来,社会、家长、学生仍存在重视文化知识学习轻视体育的思想,这对我们开展业余训练带许多困难。怎么办?我觉得,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对体育课和业余训练工作的重要性要有足够的认识,而不能自轻自贱,用我们自身的言语和行为改变社会的偏见。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增强学生体质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样才无愧于我们的事业和责任。体育教师还要有吃苦奉献精神。体育训练工作既是脑力劳动,又是体力劳动,工作时间长,体力消耗大,工作辛苦,没有顽强的吃苦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是不行的。我们的工作环境,在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绝大部分是“露天作业”,“夏天太阳猛,冬天西北风”,而且工作量大,除了每天上了3一4节课外,清早要晨炼,傍晚带运动队训练,此外还有各项体育竞赛的训练、组织和实施等;我们还要不断充实自己,要善于积累经验,总结成败得失,勇于思考敢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二、制定训练计划,从严进行训练

我认为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要有长远的训练计划.不急于求成,特别是田赛项目,要有多年计划也要有近期训练目标。计划内容的安排应重视基础训练和基本运动能力培养。先发展学生协调能力和基本运动能力,后根据专项的需要及运动员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全面体质训练,进而把专项技术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全年计划分四个训练期,即秋冬季和春夏季,夏季训练是全年训练主要季节,抓好夏季训练是检查和衡量全面训练成果的主要阶段。在训练内容上更重点加强基础素质训练和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使学生从小养成正确的跑。跳、投的姿势,培养节奏感,速度等良好感觉。在训练方法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采用多次训练法,每周训练3次,每次一个半小时,全学期除期考两周停练外,不管天气如何都坚持训练,周计划是根据年计划和各季节的任务要求以及比赛任务而制定的。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先进行各项素质练习,特别是加强力量和弹跳训练,如:发展腿部力量和弹跳力,采用深跳跳台阶,连续跳越障碍物,三级、五级、七级等多级蛙跳,让距跳,单足跳接力,跳远,计数跳绳比赛,计时跳绳、跳绳接力,负轻物深蹲跳、半蹲跳。直膝跳、跳起摸高等来提高肌肉力量和爆发力。后解决技术问题。一般是上午以基本素质为主,如做30米或40米快速的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车轮跑,短距离加速跑等一些频率快而要求动作协调放松的专门练习来提高学生神经肌肉的协调性,以这到掌握跑的正确姿势的目的。安排运动量较小,因为早晨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间,再加上早锻后学生还要承受一天的学习任务,免至影响他们身体健康和文化学习。下午以专项素质和专项技术为主。此外,每次都把柔韧性练习作为准备运动,问时带有技术性放松练习放在课的结束前进行,如跳类项目力量练习后结合本技术进行踏跳放松,这样可提高每课练习密度,也有利于学生更快掌握动作技术。

在技术训练方面,只有掌握好的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身体训练水平,创造优异成绩,我在运动训练的同时强调技术,在学生一进队开始抓好基本技术,随着学生技术的提高,仍然不断地完善基本技术。对某些难以掌握的动作,自己比较肯动脑筋想办法,利用一切手段如幻灯,挂图。录像。辅助练习等帮助学生掌握其要领。使他们从小建立起一个正确的动作模式,如蹲踞式的腾空动作,仅仅是示范、讲解、练习是不够的,如果让学生作单杠上的悬垂练习,体会空中动作,那就会少走许多弯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训练中,还要常常注意利用一些手段去刺激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挖掘潜力。

严格训练,严格要求,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好办法。我认为,首先要使学生明确严格训练的目的,并按基础和水平,因材施教,更要使学生懂得完成任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课后多与学生谈心,听取学生反馈的意见。学生在接受老师的训练时,总是要注意教师的因此,体育教师必须从自己的言论、行为、训练表现给学生一个好榜样。严格他说,要建立严格的训练常规。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首先做到,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技能训练 篇11

【关键词】声乐教学;即兴伴奏;弹唱

声乐课是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方式以集体课的形式进行教学为多。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学前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学前教育改革正在蓬勃发展。在新的教育环境下,进行不断地探索研究,边交流边创新,不断的改革教学方法,使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更科学、有效发展是每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师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对当前的学前教育工作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要不断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进行思考研究。

一、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1.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入学时音乐基础较差

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人数也很多,生源基础良莠不齐,音乐素质和嗓音条件都比不了声乐专业学生,那么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必须以集体课教学为主。但是以往的声乐集体课难以照顾到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的个别差异,久而久之,除了少数悟性较好的学生学有所成外,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建立正确的发声方法,学生之间的差异问题得不到解决,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那么在声乐集体课教学中如何更科学有效的处理共性与个性的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需要我们深入反思和研究的问题。

2.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程设置不合理

一方面,钢琴、声乐、即兴伴奏、弹唱课时分配不合理,课程安排就会缺乏连续性; 另一方面,课程设置中缺乏音乐理论课程的系统学习。另外,只注重学生的单科学习,忽略了音乐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

3.不注重教学实践能力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是幼儿教育工作,当前大多数学校的教学内容脱离幼教实际,教学效果不佳。由于高师音乐教师长期缺乏与幼儿园的直接交流,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关注不多,致使多年以来,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声乐教学仍然与高校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相类似,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幼教实际。再者,学生由于接触的幼儿歌曲较少,对于幼儿歌曲的发声概念十分懵懂,到了幼儿园,在校所学的声乐技巧基本用不上,她们甚至错误地认为幼儿歌曲演唱就是用白声、真声去范唱。又如,对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的幼儿歌曲弹唱课程,学生只在键盘组的伴奏课中学习,由键盘教师授课,导致多数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较差,更不用说有什么音乐表现能力了。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教师教育专业,作为一种职业定向的专业教育,应该具有自己的专业特点,其声乐教育应与音乐专业相区别,让学生早接触、多实践具有本专业特点的课程。

4.教材缺乏系统的、针对性强的教材

目前学前专业声乐的教材没有统一的规范,很多学校靠上课的教师来自选歌曲教学,严重制约着上课效果。所以,根据学前专业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和心理、生理等特点,选择古今中外思想性较强、艺术性较高、训练价值较大的艺术歌曲和优秀民歌做教材显得更加重要,同时要不断更新教材,补充和选用反映时代精神和现代生活的新作品。因此,为了解决教学质量、课堂效率、师资短缺、培养学生幼儿教学能力等多方面的问题,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集体课教学改革与研究势在必行。

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几点思考

1.完善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

(1)由于目前学前专业声乐的教材没有统一的规范,完全靠上课的教师来自选歌曲教学,严重制约着上课效果。针对这一问题,要求我们必须选择具有学前专业特色的声乐教材。让学生联系实际,更早接触幼儿园歌唱教学内容。

(2)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声乐是专业技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学时的限制,在整个课程设置中,专业技能课程在所有课程设置中所占比例较小,通常只有一年。所以需要我们对现行的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加强旨在养成艺术文化素养和提高实用技能的课程,使声乐课程更加生动丰富,专业性更强。

(3)强化幼儿歌曲弹唱方面的教学。加强对学生幼儿歌曲伴奏能力的培养,并积极吸引声乐教师的参与,以指导学生对幼儿歌曲进行演唱和表现,让学生能逐渐提高幼儿歌曲弹唱能力。

(4)突出实践教学,加大教育实践的深度与广度,是当前各层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趋势。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来说,即应努力与幼儿园共建有关声乐课程的实践基地,声乐教师联合教学法教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带领学生到幼儿园观摩主题特色课程和日常歌唱教学活动,让学生从声乐专业的角度更深地理解和落实幼儿园歌唱教学的价值。

2.充分发挥声乐集体课的优势

由于声乐集体课既不像理论大课那样,以教师为主,讲授一般的基础理论知识,也不像声乐个别课那样针对性极强,声乐教学只在师生两人之间进行,所以声乐集体课才非常适用于学前专业学生的声乐教学。学前专业的声乐集体课可以根据情况由20个学生同时上课,这样解决了声乐基础理论学习与技能的提高也兼顾了不同学生存在的个性问题,既能在学习过程中互帮互学,又促使学生在多观摩,多思考的学习实践中改变和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而实现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对学生展开声乐教学。

3.加强多媒体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把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合理恰当的运用到声乐教学中,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极大的丰富了课堂内容。

(1)教学把学生上课的情况和舞台表演录音或录像复制给学生,以自身为参照,对声音概念更加清晰,可使课堂教学有延续性,学生可按自己在课堂上良好的声音状态去练习。

(2)利用录像学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纠正缺点,有效提高学生的演唱及舞台表演能力。充分发挥网络功能,播放教学音像资料。强化音乐教学的视听效果,刺激学生的生理感观,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使学生更快了解乐曲风格和演唱风格更好地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演唱自信心,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4.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活动,如:各种声乐比赛、卡拉OK 大赛,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小合唱、表演唱、独唱、二重唱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每学期可以定期地搞小型的,以班级合作形势的汇报演出,以声乐为主,可以穿插一些儿童歌舞表演等,让学生大胆上台演唱,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缺点,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还可以在学院附近的幼儿园、艺术中心、文化馆等从事声乐教学和观摩工作,这样更有利于贴近现实,对学习更有促进。

总之,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创造一个边教、边学、边实践、边讨论的生动活泼而富有刺激性的音乐教学环境。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出学前声乐教学特点。声乐集体课不仅丰富了教师的知识结构,促使学前专业声乐教师打开思路,还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和具有时代感的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王坚红.学前教育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上一篇:三查三治对照检查材料下一篇:小白兔说明文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