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2024-08-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18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精选4篇)

2018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篇1

2018年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第1课时

教学内容:音乐课学生教学常规训练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课常规学习习惯。2.建立各种课型上课规范,规范学生音乐课堂纪律。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音乐课堂教学常规。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持之以恒地做好音乐课课堂常规。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课前提前候课于指定位置,在预备铃响之前列队安静候课。2.学生听音乐律动进教室。3.师生问好。

二、教学常规管理说明与练习

1.课前准备:上课铃响前全班于指定位置安静有序的排队候课,并带齐学习用品,进教室后把书本和学习用品整齐有序地摆放在桌板上。2.上下课礼仪:上下课都有一段优美的钢琴旋律。

3.出勤:不得迟到早退,若发现有学生缺席,立即汇报班主任,不得有学生滞留在班级教室内。有被其他教师留下的学生需要有教师签字的假条。

4.课前领歌:上课响铃之后,由表演的得好的同学领歌,全班同学一起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歌曲,做到温故而知新。

5.听课姿势:双手整齐地叠放在课桌上,人坐直。6.发言:先举手后发言,未经许可的发言视作违纪。

三、针对歌唱课的课堂教学常规

1.静听:听赏时绝不发出声音,不与同学讨论,及时将听赏时遇到的问题记下,留在听完后讨论。2.背记:

(1)欣赏任何一首乐曲均要求背记音乐主题。(2)歌唱课要求背唱歌曲。3.针对节奏教学的课堂教学常规

(1)节奏教学需要会听、会看和整齐划一的动作(2)起拍时听指令。(3)收拍时听指令。

页 1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4)休止符用右手的拳头无声地靠在左手的掌心。

四、针对多媒体教学的课堂教学常规

1.看视频时,不讨论,双手整齐地叠放在课桌上,保持良好的坐姿,并一边观看一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多媒体出现故障时,不影响课堂,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五、教师小结,布置预习作业寻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相关音乐背景材料。

六、下课礼式

1.用歌声向老师道别。2.律动有序出教室。教学反思:

第一课《爱祖国》

教学内容:

1.聆听歌曲《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红旗颂》《卢沟谣》 2.演唱《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只怕不抵抗》 3.认识音乐家冼星海。4.认识音乐记号——延长记号。5.了解合唱的演唱形式。教学目标:

1.在聆听或演唱《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等五首爱国主义题材的音乐作品中,能用简洁的语言或动作描述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2.聆听管弦乐《红旗颂》(片段),感受乐曲的宏伟气势,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比较乐曲主题旋律在不同乐段速度、力度、节拍等音乐要素上的变化及其表现作用。

3.聆听合唱《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卢沟谣》,感受歌曲旋律进行的特点,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祖国祖国我们爱你》,能用优美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真挚情感。

5.能用坚定、有力的歌声演唱歌曲《只怕不抵抗》,能随二拍子队列行进的音乐

页 2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特征进行表演,表现歌曲塑造的音乐形象。

6.结合歌曲的学唱和聆听,认识合唱的演唱形式,初步了解中国作曲家洗星海,认识“延长记号”,并懂得“延长记号”的作用。教学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2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表演《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本课时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并积极地参与表演歌曲。2.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的能力。

3.热爱自己的祖国,让学生萌发做个中国人的幸福感、自豪感。本课时教学重点:

1.在聆听中完整地唱好并表现好这首歌曲。

2.学会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可以用轻声带假声来演唱。教学难点:

1.掌握歌曲八分音符、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的准确演唱。2.学生能够从演唱形式、力度、速度等方面进行创新表演。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听着《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的伴奏曲叉着腰跳着跑跳步进教室。

2.师生用音乐语言相互问好。

二、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中国地图。

师:我们伟大的祖国就象一只昂首啼鸣的公鸡,在这上面绿色的是山岭、草原,蓝色的是海洋、河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祖国的风光吧!

2.用《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的伴奏做背景音乐,同时课件展示祖国的风光图片(如:长城、故宫、黄河等)和奥运夺金、火箭发射、阅兵仪式等精彩片段,让学生欣赏。

三、揭示、板书并歌唱课题

1.老师板书课题,并用歌曲中最后一乐句曲调范唱课题。

2.老师指导学生学唱课题(注意强调唱祖国时像喊妈妈一样亲切)。

师:谢谢孩子们深情地歌唱。听,有一位小朋友用小蜡笔在表达自己对祖国

页 3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的爱!

四、聆听歌曲,突破难点

1.课件播放歌曲范唱,学生边聆听边联想画面同时感受歌曲情绪。

问:听了歌曲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师:我为你们再唱一遍,请四位孩子根据歌曲内容上台画画,其余的孩子合着音乐打节拍.2.老师合着课件MTV伴奏范唱歌曲,请四位孩子上台画画,其余学生打着强弱拍。

3.采取师问唱生答唱的形式学唱第三乐句。(如:画什么?长在哪里?)

五、学唱歌曲

1.课件播放歌曲范唱,四小组各分一乐句零乱歌词上台拼贴好并评价。边有节奏地教念歌词同时配上简单的舞蹈动作。

2.按节奏朗读歌词。

3.各小组有节奏地念歌词并配上动作汇报并且互评。

4.跟琴视唱歌谱。

5.学生随着课件动画图形谱划着并轻声跟范唱完整歌唱一遍歌曲。

6.跟琴填唱歌词。

7.课件播放歌曲伴奏,全体学生合伴奏有感情地歌唱歌曲。

六、课堂延伸

师:谢谢热爱祖国的孩子们!请你们课后去找一找、听一听、唱一唱歌唱祖国、热爱祖国的歌曲。

七、课堂小结

孩子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国,为我们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吧!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八、下课,学生合着伴奏唱着《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出教室。教学反思:

页 4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二课时 总:第3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欣赏《卢沟谣》 本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卢沟桥的历史,以音乐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2.能够为歌曲分段,了解段落结构,感受音乐情绪。

教学重点:了解历史,铭记历史,用历史与歌曲结合进行德育渗透。教学难点:

1.了解卢沟桥历史,通过了解歌曲背景,把握歌唱情感。2.通过音乐要素感受、表达歌曲情绪。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教学过程:

一、感受歌曲情绪 1.初听歌曲(视频1)

2.认识卢沟桥(现实中的卢沟桥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视频2)3.复听歌曲

设问:你是否听出了卢沟桥的秘密呢?(歌曲录音)

二、分段聆听

1.配音乐朗读歌词(伴奏音乐)第一段 2.认识音乐符号——板书总结力度、速度

师范唱第一段歌词,听听老师在音乐符号的地方怎么唱的,生轻声跟唱。3.生试着哼唱第一段

师画旋律线“元明清,七百年”,让生感受音与音之间的跨度,将声音大胆沉下。“卢沟渡,摆渡船”,要唱得连贯。4.生复唱歌曲,着重注意师强调的地方。

5.你们的歌声真美,卢沟桥的美被大家完全展现出来了。但,就是这么美的卢沟桥,在1937年的7月7日,彻底的变了。(视频2)

看了这段历史,你的心情怎样?所以要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第二段? 师范唱第二段(愤怒的),生跟着唱

6.生用愤怒的情绪,唱第二段的歌词。唱之前理顺音乐记号,力度、速度,并让生掌握反复记号(板书)比较两段的结束句:

万古卢沟佑安澜(二段)——清唱——起伏较大 卢沟晓月照大川(一段)——清唱——平缓 7.讲解结束句并整理歌曲结构:

页 5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A——B——B——结束句 8.完整演唱

9.总结:现在的卢沟桥依然很美丽,但发生在它身上的那段历史是永远抹不去的,我们要铭记历史,奋发图强,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更加强大!作业分层设计: 1.全体同学背唱并表演歌曲《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2.自选作业:课后搜集有关“爱祖国”的歌曲,并进行小组分享讨论。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总:第4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聆听《红旗颂》 本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红旗颂》,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宏伟气势和庄严深情的爱国情感。

2、能随音乐哼唱出《红旗颂》主题I。

3、在听赏过程中,能积极主动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并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乐曲,学会分析音乐调性,掌握乐曲内容,体会音乐情绪。教学难点:听辨主题的重复与变化,能够利用音乐要素体会音乐的情感变化。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课前提前候课于指定位置,在预备铃响之前列队安静候课。2.学生听音乐律动进教室。3.师生问好。

二、导入:播放歌曲《红旗飘飘》,学生聆听。

1、提问:刚才播放的歌曲你们熟悉吗?说出曲名及歌曲主题。(歌曲《红旗飘飘》、赞美红旗、歌颂祖国)

2、提问:说说红旗象征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3、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管弦乐曲《红旗颂》(出示标题以及

页 6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作者)

三、作者简介:

吕其明,1930年出生,11岁参加新四军文工团,解放后任上海电影乐团团长,从事音乐创造,先后为《铁道游击队》、《南昌起义》等三十多部电影创作插曲,其中有不少插曲如《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一直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流传至今,久唱不衰。此外,还创作了十多首大中型器乐曲,《红旗颂》就是其中的一首,作于1965年。

四、复习管弦乐队知识:

欣赏管弦音乐作品《红旗颂》,师:管弦乐队就是以管弦乐器为主的乐队。你还记得有哪几类乐器组成的?生:„„(课件出示管弦乐器图)

五、初步欣赏乐曲《红旗颂》

1、谈话导入:

师:从标题看怎么理解《红旗颂》?生:„„

师:歌颂的形式有诗歌、散文、歌曲,而单纯用音乐歌颂红旗的大家听的不多,今天我们欣赏的就是用音乐的手段歌颂红旗,用乐器的不同色彩烘托气氛。当我们仰望五星红旗时,自然就会想起一首庄严的歌,你能说出是什么歌吗?生:„„

2、初听全曲,思考问题

(1)听辨乐曲中熟悉的《国歌》音调:(要求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用举手的动作表示所听到的熟悉的音调。)(2)乐曲中所表达的情绪是怎样的?

3、学生交流对音乐的感受。

六、分段欣赏乐曲《红旗颂》

1、师:乐曲一开始就用(生答:小号)奏出了《国歌》音调为素材的雄壮宏伟的引子„„(播放引子片段)

2、师:经圆号反复,引出用弓弦乐器演奏的歌颂红旗的主题,这一主题在钢琴的伴奏下,给人以光辉热烈和庄严的深切感受,人们被音乐带到幸福激荡的回忆之中:啊!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天安门广场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播放主题1——歌唱性红旗主题)

3、介绍创作背景

(1)再听一遍,老师随乐曲主题曲调深情哼唱“啊”。

(2)请同学们也来感受一下对红旗的深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哼唱“红旗主题”。

4、略听第二主题。

5、聆听行进主题。

(1)导语:革命是这样的艰难,但英雄们有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让音乐告诉

页 7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我们。

(2)听行进主题。教师用动作启发学生想象。(3)再听行进主题。

提问:这段旋律前面出现过吗? 聆听后交流。

(4)师:同样的旋律,给我们的感受一样吗?到底是什么发生了变化? 教师分别演唱红旗主题和行进主题,引导学生比较发现:速度变化了,节奏变化了,加入了附点节奏。

教师小结:同样的旋律,速度变了,节奏变了,情绪也随之变化。(5)复听“行进主题”,学生做行进动作,感受音乐的坚定自信。

6、聆听“红旗主题”再现。

(1)师: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战争,终于迎来了中国的解放,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共和国的蓝天上。我们的人民意气奋发,我们的军队坚强如钢。(图片:天安门阅兵式)。

(2)聆听“红旗主题“的再现。听后提问:你觉得重复的是哪个主题? 再听,有什么变化?

(3)讨论乐曲有几部分?生答。

师:所以说作品是采用了带再现的三部结构:A+B+A

7、完整欣赏《红旗颂》

提示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并用线条、图形表示。

七、欣赏配乐朗诵《红旗颂》,感受朗诵、文字与音乐结合的魅力。

八、课堂小结,下课礼式(1)用歌声向老师道别。(2)听《红旗颂》律动出教室。教学反思:

页 8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四课时 总:第5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 1.表演《只怕不抵抗》 2.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本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欣赏、演唱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歌曲的爱国主义情怀。

2.通过分段欣赏,利用速度、情绪等音乐要素进行赏析,学会用图形谱进行辅助学习。

3.能够有感情地演唱、表演歌曲《只怕不抵抗》,了解进行曲的音乐风格。4.认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了解其主要音乐作品。

5.通过演唱和聆听抗战时期的音乐作品,感受共产儿童团的革命历史,激发爱国主义情怀。教学重点:

1.感受二拍子的节奏,能用自豪,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抗战时期儿童团员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2.认识音乐家冼星海,了解几部其主要的音乐作品。

3.利用图形谱进行歌曲欣赏,感受不同音乐段落的速度,情绪所表现的情绪。教学难点:

1.掌握歌曲中附点节奏、休止符等处的准确演唱。2.认识并准确演唱歌曲中的同音连线处的时值。

3.能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进行歌表演,以表示对歌曲的理解。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课前提前候课于指定位置,在预备铃响之前列队安静候课。2.学生听音乐律动进教室。3.师生问好。

二、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1.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2.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回答问题:歌曲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演唱的形式? 3.出示歌片,再次欣赏:边看谱边欣赏。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 4.分段深入欣赏:

页 9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1)边看教材的图形谱[1],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谈谈你对这部分音乐的感受。

(2)边看教材的图形谱[2],边听第二部分,谈谈与第一部分的对比。“风”、“雨”的含(3)听第三部分并按曲调由自己画图形谱。谈谈这一部分的形象并与第一、二部分比较。?“风”、“雨”的含义? 5.细致地聆听全歌曲。

研究的问题:

(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

(2)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

各人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边聆听音乐边表演,以表示对歌曲的理解。

三、学唱《只怕不抵抗》

1.导入:抗日歌曲多为音调高昂激越,节奏非常有力,就像我们的《国歌》,一听就可感受到满腔的激情,并鼓舞人们一直朝前进!同时,我们也要记住这首曲子的作曲家洗星海先生,他是抗战时期投身于革命歌曲创作的音乐家。2.初步聆听,了解歌曲内容。3.复听歌曲,找出歌曲的相似乐句。4.过关斩将:

(1)第一关,准备枪支(发声练习)。

师;我们知道,上战场作战必不可少的就是枪支弹药,有机关枪、冲锋枪。请大家来模仿它们的枪声,看哪个小英雄既快又正确。2/4XXXX|X0|XXXX|X0|| Da Du 师:模仿得真不错,让我们加上旋律来唱唱看。2/43345|30|3313|20|| Da Du 师:准备好了枪支,看看下一关要干什么了?(3)第二关,拿起武器(节奏练习)。A.出示歌词:手拿小刀枪,冲锋到战场。

B.师:我们拿起的是小刀枪。请大家仔细听我拍打的节奏,按照我拍的节奏把它们念出来。

师拍——生念。(注意附点节奏及最后一音的时值)2/4XX|X.X|X0X|X-|X.X|X-|X0|| C.师:完整念(争夺小红旗),谁能完整地给大家来念一念,念得正确就可以得

页 10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到小红旗。

D.师: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出示节奏)(4)第三关,口号练习(难点教学)。

A.师:为了增强气势,我们还要来学一学口号,我们的口号是:不怕年纪小,只怕不抵抗。同样的,听老师来拍这个口号的节奏,请你们来念口号,注意仔细听。2/4XXXX|X0X|X-|XX|X-| B.师:接下来我们的口号节奏发生了变化,请注意听。2/4XXXX|X-|X.X|XX|X0| C.师:念得很有气势,你们来看看,这两句口号有什么区别?(回答)D.师:为了让口号更嘹亮,我们把它们唱出来。2/41213|103|5-|36|1-|10|(同音连线的时值3拍)2/41213|1-|3.5|36|1.6|123.2|1-| 师:观察一下第二句口号发生了什么变化?(重复了一部分)5.检验成果,巩固难点,完整演唱歌谱。6.跟琴填唱歌词,表现情感。(1)放慢速度轻声唱。(2)有感情地演唱。

五、综合表现歌曲

1.师:同学们,小英雄威武勇敢的形象已经在大家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认为可以为哪些歌词配上神气的动作,更好的表现小英雄们的机智勇敢,顽强的斗志呢?(讨论并表演)2.小组讨论表演。3.全班表演。4.小组表演展示。

六、课堂小结,下课礼式。作业分层设计:

1.全体同学背唱并表演歌曲《只怕不抵抗》。

2.自选作业:课后搜集有关“爱祖国”的乐曲,并进行小组分享讨论。教学反思:

页 11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二课《美妙童音》

教学内容:

1.聆听《猜调》、《木偶的步态舞》、《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2.表演《摇船调》、《一只鸟仔》 3.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三首作品和学唱两首歌曲,初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域少年儿童的童真生活,建立珍爱幸福童年的情感。

2.用对歌的方式和同学合作演唱《摇船调》,能进行即兴节奏问答的创作活动,并能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在歌曲学唱中认识反复跳越记号,懂得其演唱的方法。

3.能用合适的速度和表情演唱歌曲《一只鸟仔》,并能与同学合作用双响筒或鼓为歌曲伴奏。

4.能听辨出《猜调》歌曲中的速度变化,乐于收集谜语和小伙伴分享猜谜的乐趣。5.听辨出《木偶的步态舞》前后的速度变化,想象音乐所表现的情景,能岁音乐即兴编创动作,表现音乐中木偶滑稽可爱的步态特点。

6.能跟随《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音乐模唱,学会两个京剧亮相的动作。教学安排:四课时

第1课时 总:第6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表演歌曲《摇船调》 本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摇船调》,体验童年生活的乐趣。2.了解问答对歌的演唱特点。

3.能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大胆地进行即兴歌表演。

教学重点:用优美,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能用动作感受“摇船调”的音乐律动。教学难点:

1.了解台湾民歌,解决歌曲中出现的附点节奏、切分节奏、反复跳越记号处。2.为歌曲编创新歌词。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基础练习:

1.音阶练唱(柯尔文手势)2.发声练习:

页 12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2/4 5 5 |5 5 | 5 4 3 2| 1 — ||(要求:用lu轻声高位置演唱,要求跳音唱得轻巧有弹性,连音唱得圆润连贯。)

三、新课导入: 1.猜谜导入:

两头尖尖像月牙,水上行走就靠它。(打一物体)2.学生猜谜。(船)

3.谁能来做做划船的动作?(请个别学生做,全体学生一起学一学)还有其他划船动作吗?

4.跟着老师随着音乐划船。(跟着歌曲伴奏,初步感受音乐情绪,感受摇船调的风格特点。)

四、新歌教授: 1.初听歌曲:

设问:歌曲的速度、情绪如何?这些小朋友一边划船一边在做什么?

2.复听歌曲:这是一首台湾民谣,同学们边听边看歌词,他们对歌的内容是什么? 3.按节奏轻声朗读歌词,师生一问一答进行对歌。例:师:ⅹⅹ ⅹⅹ.︱ⅹⅹⅹⅹⅹ—‖

什么圆圆 在呀在半天哟?

石头圆圆 在呀在半天哟。

(注意切分节奏的准确掌握)

4.再次聆听歌曲范唱,找出乐句之间的相似之处,自主学习旋律,找规律。(1)提示学生注意聆听一字多音、切分节奏、附点节奏处。(2)讲解反复跳越记号 5.填唱歌词。

(1)跟老师随钢琴逐句填唱。

(2)师生接龙唱。(相似乐句进行模仿接龙)(3)生生对歌。(4)完整练唱。

6.跟琴逐句视唱歌谱,注意一字多音、切分节奏、附点节奏处的准确演唱。7.歌曲处理:

(1)唱出民歌的特点:

(2)前后两个乐段要处理得细致:第一乐段是要唱得抒情、圆润、连贯,第二乐段要把摇船的乐趣演唱出来,不喊叫。8.跟录音完整演唱全曲。

四、编创与活动:

页 13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1.根据歌词内容编创音乐表演。

2.以“什么弯弯”为题为《摇船调》编创新的歌词。(例:什么弯弯在呀在脸上哟?眉毛弯弯在脸上。)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唱起对歌声情并茂非常生动,今天我们学习了对歌《摇船调》,这首歌曲出自台湾,台湾是祖国的宝岛,与我们厦门隔海相望,两岸人民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我们期盼着有一天也能与台湾小朋友一起对歌。

六、布置作业: 1.全体同学背唱并表演歌曲《摇船调》,并编创新歌词进行表演唱。2.回家收集谜语,把它写出来请大家猜一猜。

七、下课,学生随音乐有序出教室。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总:第7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 1.复习《摇船调》

2.聆听《猜调》、《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本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摇船调》,体验童年生活的乐趣,发挥想象力,增强合作意识。

2.能听辨出《猜调》歌曲中的速度变化,乐于收集谜语和小伙伴分享猜谜的乐趣。

3.能跟随《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音乐模唱,学会两个京剧亮相的动作。教学重点:

1.能用优美,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能用动作感受“摇船调”的音乐律动。2.了解“对歌”的演唱形式。教学难点:

1.能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大胆地进行即兴歌表演。

2.听辨京剧中的“板”和“眼”,并学习京剧长唱段中的动作。

页 14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课前提前候课于指定位置,在预备铃响之前列队安静候课。2.学生听音乐律动进教室。3.师生问好。

二、表演《摇船调》

1.复习演唱歌曲《摇船调》。

2.展示自己编创的新歌词并试着唱一唱。

三、聆听民歌《猜调》 1.初听歌曲

设问:你能感受民歌怎样的风格特点?(活泼欢快,风趣)2.复听歌曲,出示歌词内容。

设问:(1)你能否听出歌中问什么?答什么?(感受歌曲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诙谐的情趣)

(2)歌曲的演唱形式?(女声独唱)

(3)歌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渐快后又渐慢)3.简介“对歌”,一问一答。4.观看视频,宋祖英演唱的《猜调》 设问:为什么问的人演唱的速度越来越快? 生答。

师总结:对歌由一个具有呼唤性的音调“小乖乖”开始,接着就通过一连串一气呵成的排句发问想要难倒对方,但对方回答时却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对答如流,显示出回答者的智力和思路的清晰。问得巧,答得妙,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四、聆听《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1.初听后可问学生:

你知道这是什么戏曲吗还记得二年级听过的一首现代京剧《红灯记》的选段吗?(《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和同学们一起复习或简介京剧《红灯记》剧情。2.再听,了解唱词。设问:这段唱词是李玉和在夸他的女儿铁梅,他都夸了些什么呢?

3.在京剧的音乐中强拍叫做“板”,弱拍叫做“眼”。这个唱段前面是原板,一板一眼。后面是快板(有板无眼),因此,快板部分要全部打强拍。我们一起来边听音乐边、4.随着录音唱一唱。

页 15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5.学习几个唱段中的动作。4.启发与示范:

(1)看一看唱段的视频,谁能模仿一下李玉和的动作?找一找感觉。(2)你们愿意跟老师学做几个表演动作吗?老师给大家表演一遍。请仔细看,然后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动作。(3)念唱词学动作。5.小结。

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京剧里面的一招一式都是演员们“台下十年功”练出来的。听了这首京剧选曲,同学们的童年和铁梅的童年有什么不一样呢?简单地说出你的感受。

五、下课礼式

(1)用歌声向老师道别。(2)唱《摇船调》律动出教室。教学反思:

第3课时

总:第8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表演《一只鸟仔》 本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台湾民歌,让学生了解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我们大陆与台湾同胞要相亲相爱,友好相处。

2.通过演唱感受台湾民歌的风格特点,并引导学生爱护鸟类,增强环保意识,增进自然常识,提高审美趣味。教学重点:

1.用有表现力的声音和生动有趣的神态来表现歌曲,感受台湾民歌的方言和特色。

2.学会用较为标准地闽南方言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独特风格。教学难点:

1.了解和学习下滑音的唱法,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页 16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2.通过打击乐、拍手等形式为歌曲伴奏。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2/4 13 5│66 5│6ⅰ76│5—│135│665│4432│1—║

三、课前导入:

你了解台湾吗?岛上物产丰富,景色怡人。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大陆为了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向台湾赠送了我们最珍贵的团团圆圆两只熊猫作为和平使者。而宝岛台湾也派出了他们的和平使者,你们听。。

四、新歌教学: 1.初听歌曲

设问:这只鸟仔的叫声如何?它在做什么?

“叽叽,啁啁,噘噘”,找不到家的小鸟,孤独无伴。

2.复听歌曲,注意聆听闽南方言的发音,感受下滑音带来的独特的音乐风格。(1)下滑音讲解

师演唱对比演唱有无下滑音的区别,让生对比,例:岋一个岋”,加上这个下滑音唱出了这是只怎么样的鸟仔呢?活泼,可爱,似乎还有几分调皮。学生试着学唱。

(2)逐句按节奏跟读,学用闽南方言读歌词,利用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歌词内容。①、放录音,分句跟读。②、师生交替分句跟读。③、生生接龙朗读。④、请发音准确的学生范读。3.跟钢琴学唱:

①、放录音,分句跟唱。②、师生分句接龙唱。③、生生接龙唱。④、完整地跟唱。4.再次聆听录音,轻声跟唱。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台湾的民谣还有很多呢,如《外婆的澎湖湾》、《天黑黑》等,我们可以在课外去网上寻找一些,学唱几首,我们也要好好学习咱们大陆的民歌,把我们大陆的民歌带到台湾去,和台湾同胞一起享受我们祖国民歌的无穷魅力,让我们和台湾同胞更加相亲相爱,友好相处。

七、下课礼式,学生唱《一只鸟仔》律动出教室。教学反思:

页 17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4课时

总:第9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

1.复习表演歌曲《摇船调》《一只鸟仔》 2.聆听《木偶的步态舞》 本课时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歌曲,进行学习情况反馈,学生进行表演检测自身学习情况。2.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乐曲《木偶的步态舞》主题旋律所表现的活泼、欢快的音乐氛围,感受音乐带给童年的快乐,使学生进一步喜欢德彪西及其音乐作品。

3.能动情哼唱音乐主题旋律,感受音乐中切分音节奏和倚音的弹奏是表现小木偶机诫、滑稽、夸张的音乐形象的,在听辨音乐的基础上运用小乐器伴奏和肢体语言表演,进一步理解音乐形象。

4.教师让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地聆听《木偶的步态舞》,通过音乐要素感受音乐情绪。教学重点:

学生能准确把握乐曲《木偶的步态舞》主题旋律所表现的活泼、欢快的音乐情绪,能听出各种音乐要素的特点并对小木偶形象和活动进行联想。教学难点:

通过听、看、唱、演、奏等音乐活动,启发学生对音乐进行想像与理解;并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活动中大胆表达见解,自信地进行音乐表现。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基础练习:

1.音阶练唱(柯尔文手势)4/45671|2345|5———|5432|1765|| 2.发声练习:

2/4 55|55|5432|1—||(要求:用lu轻声高位置演唱,要求跳音唱得轻巧有弹性,连音唱得圆润连贯。)

三、复习表演歌曲《一只鸟仔》。

1.跟琴视唱歌谱,复习音乐记号(下滑音、四分休止符)2.跟琴背唱歌词。3.跟录音完整表演。4.分组表演唱。

页 18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四、复习表演歌曲《摇船调》

1.跟琴视唱歌谱,注意一字多音、切分节奏、附点节奏处的准确演唱。2.分组进行对歌表演。

五、聆听《木偶的步态舞》

1.揭示课题并简介作曲家及创作背景。

这首乐曲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在1910年他为爱女创作了一套共六首题名为《儿童乐园》的钢琴曲集中的一首,反映和刻画孩子的童心世界。2.初听乐曲,教师用钢琴完整演奏《木偶的步态舞》。

学生欣赏聆听教师演奏全曲,边听边随着音乐的速度、情绪的变化,对小木偶的音乐形象进行联想。3.分段聆听:

(1)聆听乐曲中的引子部分。

教师播放音乐的前9小节,介绍引子,感受全曲的音乐特点(热情奔放)(2)聆听乐曲第一部分A段。

音乐的速度和情绪怎样?并联想到了什么情景?(快速的;情绪是活泼、欢快、滑稽、可笑的;)

(3)聆听乐曲第二部分B段:

通过对比聆听音乐听辨两部分前后速度的不同。

请学生边画旋律线边唱出旋律,同时带动身体律动感受旋律变化。通过聆听进行想象,请学生说说这时的小木偶变成什么形象了? 想象着小木偶累了、要休息、有些哀伤„„(4)聆听乐曲第三部分A’段:

设问:这与乐曲哪部分旋律相似相比,它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哪里有变化。第三部分和第一部分相似,快速、滑稽、活泼的,只是在最后结尾不同,好像小木偶的表演结束了。

5.完整聆听并随音乐表现木偶的形象。

六、.课堂小结:

童年各种有趣的回忆使我们生命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希望同学们的童年里留下的是快乐、美好与希望,伴随你们一生的成长。

七、下课礼式,唱《摇船调》律动出教室。教学反思:

页 19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三课《我们的朋友》

教学内容:

1.聆听《空山鸟语》、《荫中鸟》 2.表演《顽皮的杜鹃》、《柳树姑娘》 3.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乐曲《空山鸟语》、《荫中鸟》,演唱歌曲《顽的杜鹊》、《柳树姑娘》,感受人们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2.聆听《空山鸟语》和《荫中鸟》,感受音乐中“鸟”的形象,并能根据音乐进行联想比较二胡演奏的《空山鸟语》和笛子演奏的《荫中鸟》的相同和不同。3.认识民族吹管乐器笛子,记住笛子的音色,结合乐曲的欣赏感受民族乐器。4.能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顽皮的杜鹊》,学习顿(跳)音记号,并能在歌曲中表现顿(跳)音的效果。

5.学会用二声部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柳树姑娘》,做到声音优美、声部和谐、音高准确、富有力度变化。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1课时

总:第10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表演《顽皮的杜鹃》 本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学唱《顽皮的杜鹃》,感受小杜鹃的音乐形象,渗透热爱大自然,关心动物的教育。

2.学习“顿音”的演唱方法,能用准确节奏、欢快活泼的情绪和轻巧有弹性的声音背唱歌曲《顽皮的杜鹃》。教学重点:

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2.准确掌握顿音记号的演唱,表现杜鹃活泼可爱的音乐形象。教学难点:

1.分段细听等方式感受音乐内在形象及内容,引导学生关爱鸟类,树立环保意识。2.学习顿音记号,并表现出《顽皮的杜鹃》活泼可爱的音乐形象。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表演《顽皮的杜鹃》

页 20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1.初听歌曲,设问:杜鹃的叫声是怎样的?它叫了几次?(咕咕,7次)2.复听歌曲,乐句的重复部分及出现最多的两个音是什么音?在什么时候出现? 3.讲解低音点和顿音记号

(1)低音点:在记谱中,除了从八音外,还有低音区的音,简谱中用音符下面加点来表示,如“567”的低音就用来表示。教师示范“567”的柯尔文手势。(2)顿音记号:

4.视唱歌谱,感受顿音记号在音乐中的作用。5.视唱全曲。表扬能完整地唱全曲的学生。

6.学唱歌曲。注意唱“咕咕”时要短促、跳跃,想像就是杜鹃在歌唱。

7.以两人为一组进行即兴表演。甲为歌曲主人翁“我”,边唱边表演。乙为杜鹃鸟,在规定时间内唱。

三、完成课后活页练习题

将乐谱《顽皮的杜鹃》中缺少的低音点及顿音记号补上。

四、教师小结

春暖花开的日子,我们在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之时,不要忘记保护大自然与鸟类,让它们在地球上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五、下课礼式,唱《顽皮的杜鹃》律动出教室。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总:第11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聆听《空山鸟语》、《荫中鸟》 本课时教学目标:

1.聆听《空山鸟语》和《荫中鸟》,感受音乐中“鸟”的形象,并能根据音乐进行联想比较二胡演奏的《空山鸟语》和笛子演奏的《荫中鸟》的相同和不同。2.认识民族吹管乐器笛子,记住笛子的音色,结合乐曲的欣赏进一步感受民族乐器。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通过有目的性的聆听,感受乐器二胡的音色,了解音乐内容。2.通过对比聆听等方式,引导学生利用音乐要素分析乐曲。

页 21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教学难点:分段细听等方式感受音乐内在形象及内容,引导学生关爱鸟类,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聆听《空山鸟语》 1.初听全曲。设问:

(1)这首曲子的曲名为《空山鸟语》,你能从音乐声中感受“空山”与“鸟语”吗?(2)这首曲子用什么乐器演奏?

2.师生讨论:引子主要表现空山、空谷回声。鸟语,则穿插于整首曲中。3.复听全曲。

设问:曲中除了“空山”、“鸟语”外,还有什么?是否有“人”在其中? 4.介绍刘天华的成就——把二胡提升为独奏乐器,纳入高等院校专业教学。 5.如有条件能让学生观察二胡乐器的实物,让学生来摸一摸、拉一拉,教学效果会更好。当然也可用挂图等教具。

三、聆听笛子独奏《荫中鸟》 1.揭题导人,初步聆听。

设问:(1)音乐中除了可以用二胡模仿鸟叫声外,还有其他的乐器也可以模拟,现在请你聆听下面的音乐,听听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表现百鸟争鸣景象乐曲给你什么感觉?情绪怎样? 2.介绍笛子。

3.再听乐曲,要求听完后让学生说说联想到的画面,听到了几种鸟叫的声音,并试着模仿一下不同的鸟鸣声。

4.讨论:二胡演奏的《空山鸟语》和笛子演奏的《荫中鸟》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5.拓展性提问:你还听过哪些乐曲中有模拟鸟鸣的声音?(如:一年级《杜鹊圆舞曲》、《在钟表店里》,二年级《百鸟朝风》等。)

四、总结:

鸟不仅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还给作曲家的音乐创作带来很多的灵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这两首乐曲都是作曲家深人大自然,仔细聆听各种鸟叫声,从而创作的乐曲。作曲家不仅表现了大自然中鸟儿欢乐的鸣叫,更是为了表达自己喜欢鸟类、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五、下课礼式,学生岁音乐有序出教室。教学反思:

页 22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3课时 总:第12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表演歌曲《柳树姑娘》 本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对《柳树姑娘》的学习,从诗、歌、画中感受柳树的形象,并由主题向速度、情感及审美的拓展。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各项学习活动。3.通过“意境”方式,培养学生进行简单二声部合唱练习。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柳树姑娘》。2.较好地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教学难点:注意二声部的音准统一和音色的和谐。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听音乐赏柳

师:在问好声中又开始了我们的音乐课,首先让我们放松心情伴着优美的音乐到湖边赏柳。

2.学唱简单乐句赞柳树

3.引出课题,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的节拍。

师:老师也带来一首赞美柳树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柳树姑娘》。请同学们思考歌曲是几拍子的?

4.再听范唱,随音乐用不同方式为歌曲伴奏

师:这首歌把柳树比作姑娘,把枝条比作长长的辫子,真的很形象。是几拍子的歌曲?三拍子的节奏规律是什么?可以怎样表现?(学生边说边做,用不同方式表现三拍子,操练后用喜欢的方式为歌曲伴奏)

三、学唱实践,体会情感

1.按节奏读前四句歌词,渗透附点四分音符知识:

(1)学生有感情读词,找出四句歌词节奏的共同点

(2)介绍附点四分音符

(3)引导学生按节奏读词,教师指导

2.填词演唱

(1)听老师弹琴,感受音高

(2)随琴加入歌词

页 23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3)师生接唱、男女生接唱

(4)指导用优美的声音演唱

(5)完整唱前四句

3.随琴唱出“洗洗干净,多么漂亮;洗洗干净,多么漂亮。” 师:在唱这句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引导体会渐强记号)

4.演唱结束句,指导顿音记号的唱法

发挥想象,最后的“啊里啰”将柳树姑娘梳洗漂亮后的“亮相”形象,表演展示出来。

5.随琴完整演唱歌曲 6.学习二声部合唱

(1)听范唱,体会和自己的演唱有什么不同?(前四句加入了合唱)

(2)生唱师接合唱部分

(3)随琴练习“33 3”,教师范唱

师:为了音符唱得更好听,我给她戴上了一顶顿音帽子,戴上帽子的柳树既活泼又调皮。

(4)教师清唱,学生看只会加入合唱

(5)师生接唱、男女生接唱

7、完整演唱歌曲

四、拓展延伸,体现综合

师:人们不仅用歌声赞美柳树的美,在古诗中也有柳树姑娘的身影,今天老师就带来其中一首,(课件出示《咏柳》,配乐朗诵)请同学们课后搜集其他赞美柳树姑娘的资料,和同伴们一起分享!

五、结束全课,德育渗透

这么美丽的柳树姑娘我们理应要好好呵护她,除了柳树还有我们身边的一切花草树木都要好好来爱护它们,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在音乐和歌声中离开教室。)

六、下课礼式,唱《柳树姑娘》律动出教室。教学反思:

页 24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四课《春天的歌》

教学内容:

1.聆听《杨柳青》、《春》

2.表演《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 3.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1.在聆听和演唱音乐作品中,想象或联想音乐表现的“春”的意境,能用歌声表达对春天和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聆听民乐合奏《杨柳青》,感受乐曲明快、清新的民歌风格,能听辨出乐曲中主要演奏乐器的音色。认识民族乐器——笙,并记住笙的音色特点。

3.能记住和哼唱小提琴协奏曲《春》的主题,并能编创相应的动作表现音乐旋律的变化。

4.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嘀哩嘀哩》和《春天举行音乐会》。能创节奏并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5.认识并掌握十六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并能在演唱、编创等音乐实践活动中正确表现及运用。教学安排:四课时

第1课时 总:第13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 1.聆听《春》 2.表演《嘀哩嘀哩》 本课时教学目标:

1.聆听乐曲《春》,感受“春”的意境,并开展想象、联想,并进行即兴表演。2.通过演唱、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表达对春天的喜爱。教学重点:

1.从聆听小提琴协奏曲《春》中感受“春”的意境,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的表演《嘀哩嘀哩》,表达对春天的热爱。教学难点:

1.在聆听中学会用简单的音乐术语分析音乐的情绪、速度,感受春季明亮、朝气的季节特点。

2.掌握歌曲《嘀哩嘀哩》中的前十六节奏及一字多音的演唱。3.连贯流畅地演唱歌曲《嘀哩嘀哩》,“嘀哩哩”处要富有弹性。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教学过程:

页 25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2/4 55|55|5432|1—||(要求:用lu轻声高位置演唱,要求跳音唱得轻巧有弹性,连音唱得圆润连贯。)

三、聆听小提琴协奏曲《春》 1.初听音乐主题

设问:你能从这一段音乐声中感受到这是四季中的哪一个季节?你能听出里面的各种自然现象吗?说说你的感受。

(很欢快,有节奏感,生机勃勃的感觉,春季)2.揭题——维瓦尔第《四季》第一乐章《春》

请大家和老师合作,在乐曲中表现自然现象的地方请同学们用自己方式来表演,(教师在乐曲的主题音乐出现的时候用拍手、跺脚表示。)

生答:老师拍手的地方的音乐都是有节奏感的,音乐片段是相同的。3.出示主题旋律和图形谱:

刚才老师拍手、跺脚的音乐就是描写春的脚步的主题音乐。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什么音乐会给我们带来春的气息呢? 出示音乐记号:

▼顿音记号>重音记号●附点

(轻巧有弹性)(强调突出)(节奏明确)

请同学们用lu来演唱(体会这些音乐符号在乐曲中的作用)

4.完整聆听乐曲《春》,请大家一同表演春的主题和乐曲中的自然现象。

四、表演歌曲《嘀哩嘀哩》

1.节奏练习:看到那么美丽的春天,你想不想用歌声来表达你的心情呢?可是老师现在遇到了一个困难,不知你们能否帮助老师来解决。出示节奏:

XXXXX∣XXXO∣XXXXX∣X-‖

(1)让学生先自己试一试。(教师指出八分休止符)(2)学生拍击。

(3)教师示范,讲解十六分节奏。(4)全班齐打。

(5)出示小黄鹂:模仿小黄鹂叫:嘀哩哩嘀哩|嘀哩哩0|嘀哩哩嘀哩哩| 3.初听歌曲

设问:歌曲的情绪如何?是几拍子的?你感受到春节哪些美景和气息?(了解歌词内容)

页 26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4.复听歌曲,在心中默唱。5.跟琴逐句填唱歌词。

6.跟录音完整演唱歌曲,注意歌词中的一字多音、前十六节奏准确演唱。7.在熟练演唱歌曲的情况下,跟琴逐句视唱歌谱。注意休止符处的准确停顿。8.歌曲处理:要求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嘀哩哩”处要富有弹性。

五、小结:

同学们都很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迷人的景色,可这些都需要我们每个人的保护才会有的,我希望同学们都行动起来,去爱护、保护大自然,去争做“绿色小标兵”,让我们的校园,祖国,世界变的更美丽!

六、下课礼式,唱《嘀哩嘀哩》律动出教室。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总:第14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 1.表演《嘀哩嘀哩》 2.聆听《杨柳青》 本课时教学目标:

1.能自主编创动作表演歌曲《嘀哩嘀哩》。2.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嘀哩嘀哩》伴奏。

3.聆听民乐合奏《杨柳青》,感受乐曲明快、清新的民歌风格,能听辨出乐曲中主要演奏乐器的音色。

4.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提高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能力。教学重点:

1.编创动作表演歌曲《嘀哩嘀哩》并选择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2.学会通过分析音乐要素,感受乐曲不同乐段的速度、情绪变化来赏析乐曲。3.认识民族乐器——笙,并记住笙的音色特点。

页 27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教学难点:

1.自主编创动作为歌曲表演。

2.能够自主选择打击乐器编配伴奏型为歌曲伴奏。

3.感受《杨柳青》明快、清新的民歌风格,能听辨出乐曲中主要演奏乐器的音色。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2/4 55|55|5432|1—||(要求:用lu轻声高位置演唱,要求跳音唱得轻巧有弹性,连音唱得圆润连贯。)

三、复习歌曲《嘀哩嘀哩》 1.跟琴完整熟练地视唱歌谱。2.跟钢琴填唱歌词。

3.跟录音完整背唱歌曲,注意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编创与活动:

1.编创动作为歌曲《嘀哩嘀哩》表演,表达对春天的热爱。2.打击乐伴奏:

(1)自由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中的“嘀哩哩嘀哩嘀哩哩„„”部分伴奏 三角铁:2/4X-|X-|X-|X-| 串铃:2/4XX|X|XX|X|(X表示摇串铃)

(2)思考:除了三角铁、串铃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能渲染《春天》蓬勃向上,生机盎然的意境?拓展学生的想像,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3)学生尝试自己编创的打击乐伴奏。

五、聆听民乐合奏《杨柳青》

1.教师可用民歌演唱导人本课的学习,并简单介绍江苏民歌《杨柳青》的特点。如:民乐合奏《杨柳青》是根据江苏扬州民歌《杨柳青》的旋律改编而成,歌曲最早的歌词与柳色青青有关,在流传的过程中,逐步成为脱离歌词内容、以扬州方言为衬词特点的民歌。

2.因这首作品是根据民歌改编的,因此乐曲主题比较适于演唱,教师可先出示主题乐谱,指导学生唱一唱,熟悉主题。

3.初步聆听,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和演奏形式。

设问: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你能听出这首乐曲是用哪些乐器演奏的吗? 4.聆听第一段:说说在第一段中乐曲主题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笙和琵琶)

页 28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5.介绍民族乐器“笙”,可借助教科书的图片或实物认识民族乐器笙。6.聆听第二乐段,让学生说说这段音乐情绪上的变化,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讨论后,让学生随音乐模仿演奏乐器动作体验音乐。(乐曲中间部分先由二胡演奏一段抒情的旋律,接着是笛子演奏)

7.聆听最后一段,可以引导学生说说乐曲在速度和情绪上的变化,听辨演奏主题用了哪些?

六、下课,学生听《杨柳青》律动出教室。教学反思:

第3课时 总:第15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表演《春天举行音乐会》 本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模仿和演唱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提高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作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教学重点:

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模仿大自然的声音,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难点:

1.自主编创动作为歌曲表演。

2.能够自主选择打击乐器编配伴奏型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2/4 55|55|5301|5—||(要求:用lu轻声高位置演唱,要求跳音唱得轻巧有弹性,连音唱得圆润连贯。注意休止符处的准确停顿。)

页 29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三、新歌教学:

1、谈话导入:大自然里有各种美妙的声音,你们能用人声来模仿一下春天的声音吗?(教师出示图片)

春雷的声音?春水的声音?春雨的声音?春风的声音? 师:这些声音组成了春天的音乐会——课题揭示《春天举行音乐会》。2.初听范唱

它们发出的声音和你模仿的一样吗?这场音乐会的指挥家师谁呢?(春笋)3.节奏练习:(1)分别表演:

春雨唱歌:滴答0滴|答0| 春风弹琴:沙沙0沙|沙0| 春雷打鼓:轰隆隆隆|隆—| 春水鼓掌:哗啦啦啦|啦—|(2)“音乐家”们合作表演: 滴答答答答|沙沙0沙|沙沙.| 轰隆隆隆隆|哗啦0啦|哗啦.|(3)学生有感情地按节奏吟读歌词,教师弹琴为学生伴奏,即作为背景,又为学曲调做铺垫。

4.复听歌曲,边听边看歌谱,注意歌曲中的附点四分节奏、低音点,休止符的停顿及顿音记号的演唱。

5.跟琴逐句视唱歌谱,注意歌曲中四度、七度、八度大跳的准确演唱。6.填唱歌词,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模仿大自然的声音。7.分组接龙分角色表演唱(春雨,春风,春雷,春水,大合唱)

四、编创与活动:

1.编创动作为歌曲表演,想象如何表现大自然美妙的声音。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内分角色表演,提高学生的合作编创表演能力。2.打击乐伴奏:

(1)根据春雨、春风、春雷、春水的声音特征,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中的拟声词处伴奏。

春雨(双响筒或弹舌):2/4滴答0滴|答0| 春风(沙锤):2/4沙沙0沙|沙0| 春雷(堂鼓):2/4轰隆隆隆|隆—| 春水(鼓掌):2/4哗啦啦啦|啦—|(2)学生尝试自己编创的打击乐伴奏。

页 30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3.分组综合表演:

(1)分为歌唱表演组,打击乐伴奏组,要求生生合作,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音乐实践活动。(2)师评、自评、互评

标准:(1)歌唱组:音准节奏是否准确?是否投入情感演唱?(2)表演组:表演是否符合歌曲内容?动作是否协调好看?

(3)打击乐伴奏组:伴奏型是否合适?节奏是否准确?打击乐弹奏姿势是正确规范?

五、小结:

同学们,参加完春天的音乐,你们的心情怎么样?(生答)那就让我们带着开心快乐的心情,踏着欢快的音乐走出教室,去感受春天的魅力吧!

六、下课礼式

(1)用歌声向老师道别。

(2)唱《春天举行音乐会》律动出教室。教学反思:

第4课时 总:第16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复习歌曲《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 本课时教学目标:

1.能自主编创动作表演歌曲《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2.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伴奏。3.能熟练背唱歌词。

教学重点:能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本单元的两首歌曲,并背唱歌词。教学难点:

1.自主编创动作为歌曲表演。

2.能够自主选择打击乐器编配伴奏型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

页 31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嘀哩嘀哩》 1.跟琴完整熟练地视唱歌谱。2.跟钢琴填唱歌词。

3.跟录音完整背唱歌曲,注意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编创与活动:

1.编创动作为歌曲《嘀哩嘀哩》表演,表达对春天的热爱。2.打击乐伴奏:

(1)自由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中的“嘀哩哩嘀哩嘀哩哩„„”部分伴奏 三角铁:2/4X-|X-|X-|X-| 串铃:2/4XX|X|XX|X|(X表示摇串铃)

(2)思考:除了三角铁、串铃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能渲染春天蓬勃向上,生机盎然的意境?拓展学生的想像,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3)学生尝试自己编创的打击乐伴奏。

四、复习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 1.全班跟着音乐背唱并表演歌曲。2.学生分组进行综合性表演(1)歌唱组(2)表演组(3)打击乐伴奏组 3.评价: 师评、自评、互评

标准:(1)歌唱组:音准节奏是否准确?是否投入情感演唱?(2)表演组:表演是否符合歌曲内容?动作是否协调好看?

(3)打击乐伴奏组:伴奏型是否合适?节奏是否准确?打击乐弹奏姿势是否准确?

五、下课礼式

(1)用歌声向老师道别。

(2)唱《春天举行音乐会》律动出教室。教学反思:

页 32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期中复习总:第17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复习前四单元内容 本课时教学目标:

1.能用正确的气息、合理的方法、准确的情绪来演唱歌曲。2.复习讲解每首歌曲的重、难点及演唱技巧的处理方法。3.把每一单元的识谱知识及课后练习题复习好。教学重点:

1.能用准确的情绪演唱本学期学过的歌曲。2.复习巩固前四单元学习的相关乐理知识。教学难点:

1.背唱歌曲,为歌曲编创动作边唱边表演。2.针对每首歌曲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突破学习。教学准备:钢琴、教学光盘、多媒体电教设备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课前提前候课于指定位置,在预备铃响之前列队安静候课。2.学生听音乐律动进教室。3.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2/4 5 5|5 5| 5 4 3 2|1—||(要求:用lu轻声高位置演唱,跳音要唱得轻巧有弹性,连音要唱得圆润连贯。)

三、复习歌曲

1.针对每首歌曲应当注意的重难点进行点拨。2.全班进行表演唱。

四、歌表演难点梳理:

1.《祖国祖国我们爱你》——能用优美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真挚情感。2.《只怕不抵抗》——能用坚定有力的歌声演唱歌曲。

3.《摇船调》——对歌的方式和同学合作演唱,能进行即兴节奏问答的创作活动,并能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一只鸟仔》——能用合适的速度和表情演唱歌曲,并能与同学合作用双响筒或鼓为歌曲伴奏。

5.能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顽皮的杜鹊》,学习顿(跳)音记号,并能在歌曲中表现顿(跳)音的效果。

6.学会用二声部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柳树姑娘》,做到声音优美、声部和谐、音

页 33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高准确、富有力度变化。

7.《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能创节奏并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相关乐理、欣赏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

1.认识合唱的演唱形式。

2.认识延长记号,懂得延长记号的作用。3.认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4.聆听管弦乐《红旗颂》(片段),感受乐曲的宏伟气势,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比较乐曲主题旋律在不同乐段速度、力度、节拍等音乐要素上的变化及其表现作用。

5.聆听合唱《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卢沟谣》,感受歌曲旋律进行的特点,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二单元:

1.了解对歌的形式,认识反复跳越记号,懂得其演唱的方法。

2.能听辨出《猜调》歌曲中的速度变化,乐于收集谜语和小伙伴分享猜谜的乐趣。3.听辨出《木偶的步态舞》前后的速度变化,想象音乐所表现的情景,能岁音乐即兴编创动作,表现音乐中木偶滑稽可爱的步态特点。

4.能跟随《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音乐模唱,学会两个京剧亮相的动作。第三单元:

1.聆听《空山鸟语》和《荫中鸟》,感受音乐中“鸟”的形象,并能根据音乐进行联想比较二胡演奏的《空山鸟语》和笛子演奏的《荫中鸟》的相同和不同。2.认识民族吹管乐器笛子,记住笛子的音色,结合乐曲的欣赏进一步感受民族乐器。第四单元:

1.聆听民乐合奏《杨柳青》,感受乐曲明快、清新的民歌风格,能听辨出乐曲中主要演奏乐器的音色。认识民族乐器——笙,并记住笙的音色特点。

2.能记住和哼唱小提琴协奏曲《春》的主题,并能编创相应的动作表现音乐旋律的变化。

3.认识并掌握十六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并能在演唱、编创等音乐实践活动中正确表现及运用。

六、评价,根据复习情况提出重点复习曲目,准备期末测试。

七、下课,学生听音乐律动出教室。教学反思:

页 34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五课《音乐会》

教学内容:

1.聆听《进行曲》、《男生贾里新传》、《船歌》 2.表演《我是小音乐家》、《嘹亮歌声》 3.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1.在对比聆听《进行曲》《男生贾里新传》主题曲、《船歌》中,能分辨出旋律和情绪的不同。并能在乐曲中分辨手风琴、口琴、木吉他的音色,了解这些乐器的演奏方法,能随乐曲模仿其演奏动作。

2.表演唱《我是小音乐家》,能为歌曲编创歌同,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当小音乐家的情趣。

3.能用自然优美的歌声做二部轮唱的发声练习,并控制好力度和气息。能够在演唱《嘹亮歌声》中,做到声音和谐,感情真挚。

4.复习巩固八分休止符的知识,能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短小旋律伴奏,并准确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教学安排:四课时

第1课时 总:第18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表演《我是小音乐家》 本课时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吉他、小提琴和法国号。2在轻松活泼的律动中学会歌曲。

3.在演唱中进行编创活动,体验做小音乐家的情趣。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我是小音乐家》,在准确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对歌曲的情绪、力度及声音进行处理,并能用歌表演的形式进行表现,逐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教学难点:

1.准确掌握歌曲的后十六节奏。2.为歌曲编创新歌词并进行表演。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2/4 0 054|3 3 3 43|2 2 2 0|

页 35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要求:用lu轻声高位置演唱,要求跳音唱得轻巧有弹性,注意休止符及后十六节奏的准确演唱。)

三、新歌教学 1.初听歌曲:

设问:歌曲的情绪如何?(情绪快乐、活泼)歌曲演唱了什么内容?(歌曲中唱到小音乐家演奏了吉它、提琴和圆号三种乐器)2.播放三种乐器的图片及由三种乐器演奏的旋律: 054|33343|22254|3322|1.| 学生跟随播放的旋律模仿乐器演奏。3.复听歌曲

设问:小音乐家在哪些城市演奏这些乐器?(伦敦、柏林、巴黎)

师将歌曲的旋律及情绪变化用线条表现出来,请你也拿出小手,跟随我一起画出来

4.学生用轻快地情绪按节奏朗读歌词,注意歌曲的后十六分节奏及附点四分音符的准确表达。

5.学生跟琴逐句视唱歌谱。

6.填唱歌词,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表现小音乐家自豪的一面。7.难点处理:

(1)0特隆|砰砰砰特隆|砰砰砰| 听教师对比演唱:一种是沉重的,一种是轻快的。哪一种效果更能表现歌曲中的“砰砰砰”。教师指导演唱。

(2)一字多音:跳 呦|唱 呦|(3)对歌曲第一句旋律进行力度的处理,随旋律的起伏变化进行渐强、减弱的力度表现出小音乐家自豪的情感。8.完整随录音伴奏进行演唱。

五、编创与活动:

1.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进行歌表演的创作。2.为歌曲编创新歌词

提示:根据不同地区的民族乐器进行编创,后面加上象声词即可。如:住在无锡拉起二胡;住在昆明吹起芦笙;住在上海吹起笛子等。

六、教师小结,下课礼式 教学反思:

页 36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2课时 总:第19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表演《嘹亮歌声》 本课时教学目标:

1.在演唱《嘹亮歌声》中,实践轮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的情绪,激发对唱歌的兴趣。

2.正确演唱歌曲,掌握轮唱的演唱方法。

3.能为其它歌曲设计编创轮唱形式,提高编创能力。

4.通过回声游戏,以及歌曲的学习,训练学生的轮唱与合唱技能; 教学重点:

1.掌握轮唱的基本演唱形式。

2.能用平稳、悠长的气息,有力度对比的优美地演唱歌曲,注意两个声部的和谐统一。教学难点:

能为歌曲《草原上》编创轮唱形式,并为其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边奏边唱。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课前提前候课于指定位置,在预备铃响之前列队安静候课。2.学生听音乐律动进教室。3.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2/4 12 3 |34 5|56 54| 32 1 || Lu„

(要求:用lu轻声高位置演唱,要求连音唱得圆润连贯。)

三、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

设问:歌曲的演唱形式较平时学唱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介绍轮唱与合唱)轮唱是由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但不是同时开始的齐唱,而是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

2.学唱第一声部。①教师范唱第一声部曲调

②设问:大家在看谱时有没有发现,曲调有一个什么规律?每隔几小节的第一拍有一个什么休止符?

页 37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③教师伴奏,学生视唱(重点教唱最后一句,避免高低声部旋律地混淆)④完整地唱好第一声部

3.学唱第二声部,重点练唱最后一句。4.完整体验轮唱 ①师生合作唱轮唱

②在教师指挥下,全班分为两部分进行轮唱(注意进入的准确性及结束句的音准)③进行纠正、整理、巩固:轮唱时两个声部都要注意相互倾听,相互照顾,各人唱好自己声部地同时还要能听到另外一个声部,这是唱好二声部(包括轮唱)的关键。

④完整正确地轮唱:要唱的自豪,声音要明朗、悠扬,切忌喊叫

5、歌曲处理:

加快速度,用歌曲原速演唱;唱出声部间的力度对比;气息平稳、悠长;唱出乐句的感觉。

6、教师指挥,学生随音乐有表现力地分部轮唱、合唱。

四、编创与活动:

1.教师播放内蒙古民歌《草原上》,学生复习。

2.分组讨论:这首歌能轮唱吗?应该怎样唱?最后结束怎么结束? 3.成果展示、点评,表扬有创新的小组

五、课堂小结:

当我们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时,我们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呢?当我们面对连绵起伏、满眼翠绿的群山时,我们用语言也无法表达我们激动的心情,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嘹亮的歌声来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热爱。让我们在悠扬、嘹亮的歌声中结束本课吧。

六、下课礼式,唱《嘹亮歌声》律动出教室。教学反思:

页 38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3课时 总:第20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 1.表演《嘹亮歌声》 2.编创与活动 3.聆听《船歌》 本课时教学目标:

1.在对比聆听《船歌》中,能分辨出旋律和情绪的不同。并能在乐曲中分辨手风琴、口琴、木吉他的音色,能随乐曲模仿其演奏动作。

2.通过聆听学生能感知音乐所描绘的形象,并能了解“船歌”的音乐体裁,掌握曲调波浪形进行的走向知识及作品的诞生背景。

3.能用自然优美的歌声做二部轮唱的发声练习,并控制好力度和气息。能够在演唱《嘹亮歌声》中,做到声音和谐,感情真挚。教学重点:

1.通过聆听学生能感知音乐所描绘的形象,掌握曲调波浪形进行的走向知识及作品的诞生背景。

2.注意二声部合唱的音准和音色的和谐统一。教学难点:利用图形谱感受和表达音乐的走向。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表演歌曲《嘹亮歌声》 1.分声部视唱歌谱。2.分声部练唱歌词。3.二声部合唱。

三、聆听《船歌》

(一)导入:

1.聆听音乐片段,感知音乐美设问:这音乐片段给你什么的样感受? 2.介绍作曲家及音乐主题的描绘——“水上的歌”。

师:没错,这段音乐就是由被人们称为最懂音乐美的作曲家:奥芬巴赫所作的,而且啊是一部表现“水上的歌”,为什么说它是描写水的音乐呢?让我们一起寻找答案。3.复听音乐片段。

4.感知固定型伴奏旋律及走向。

师:细心地同学已经发现在主旋律的下面啊总有一条像水波一样的旋律也在进行

页 39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着,让我们来看一下。(教师示唱,并画旋律线)5.感知6/8拍的节奏。

设问:除了旋律还有什么也让我们跟水联想到一起呢?(讲解6/8的节奏特征)

(二)揭题《船歌》及诞生背景 1.揭题《船歌》,感知“船”的大小。

师:这部作品它的名字就叫《船歌》,他所描绘的船的形象是什么样子的呢?大船还是小船?不要急于给老师答案,让我们完整的聆听一遍《船歌》,再从他的演奏乐器,旋律的起伏来寻找答案。

2.介绍船只“贡多拉”及威尼斯的地理环境。

师:这部作品所描述的船只正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一种叫做“贡多拉”船只。现在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神秘的威尼斯。

(三)、欣赏管弦乐《船歌》现在让我们坐上“贡多拉”一起从起点出发走进美丽的威尼斯。听!这段音乐想把我们带入到什么样的情境?

1.夜景——引子导入师:如果用一种颜色来代表这种音乐同学们会用什么颜色?没错,奥芬巴赫所作的这段音乐正是描写夜晚威尼斯的那种惬意、神秘、又不失魅力的那种景色。

2.“小波浪”——主题旋律1唱一唱教材上的主题一,并画出图形谱后半部分。3.“大波浪”——主题旋律2画一画教材上的主题二,并画出图形谱后半部分。4.感知大波浪后的平静及主题旋律1的再现。

5.高潮——既也是本曲的高潮,学生自己画旋律线,身体可随音乐的起伏大小作摇晃,犹如人在船上的情景。6.远去——结束部分

7.波浪形进行认识设问:从图形谱旋律线条的行进,我们可以看出„„ 8.了解乐曲演奏乐器——木吉他,学生模仿木吉他演奏姿势。《船歌》原本是选自歌剧《霍夫曼的故事》。

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欣赏了木吉他曲《船歌》了解了船歌的基本特点:情绪有的轻快活泼,有的悲哀低沉,有的朝气蓬勃,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以划桨的节奏写成的音乐,其节拍非常适合划船,其实船歌还不只这几首,其他国家也同样有不同风格的船歌,老师请你们回家后找一找其他的船歌或具有船歌风格的曲子,下节课带来我们再进行交流。

五、下课礼式,唱《嘹亮歌声》律动出教室。教学反思:

页 40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4课时 总:第21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聆听《进行曲》、《男生贾里新传》 本课时教学目标:

1.在对比聆听《进行曲》中,能分辨出旋律和情绪的不同,并能在乐曲中分辨手风琴的音色。

2.了解这种乐器的演奏方法,能随乐曲模仿其演奏动作。

教学重点:对旋律的感知对不同体裁、不同风格、不同乐器演奏的乐曲的方法和表现。

教学难点:了解一些乐理知识如:上行、跳进、音程等。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对比聆听乐曲 1.听觉直接导入

(1)播放《男生贾里新传》与《进行曲》的第一句片段。(2)设问:你能听辨出这两首作品的片段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揭示作品的名称及演奏的乐器名称 师:《男生贾里新传》——口琴师: 《进行曲》——手风琴 3.聆听《进行曲》

(1)将歌谱用投影仪显示出来,让学生边听边看歌谱,以加强对作品的理解。(2)教师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

(3)复听时,可允许班上学生来模仿手风琴的演奏姿势。4.聆听《进行曲》

三、感受、认知乐曲

1.根据乐曲的三个主题,分别设计三个不同的律动方式:

(1)主题采用站立、轻轻随音乐做演奏手风琴的动作,根据乐句进行一开一合;(2)主题让学生原地踏步拍手,拍手时根据旋律的上行和下行分别往上拍或往下拍;

(3)主题与C主题之间的间奏,让学生很快地手拉手围城圈,当C主题出现时,分别按每句的节拍,顺时针和逆时针行走,数到第八拍(每句的句尾)时抬脚一下。

2.听着音乐完整的律动,感受音乐旋律的特点和乐曲的结构。(乐曲三个主题出现的顺序为:A—B—A—B—A—C—B—A—B

页 41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1)这一听辨活动,主要是将曲名、音色、画面形象连为一体,即:将听觉、视觉、人文联系在一起,以提高学生欣赏综合艺术的能力。

(2)这一练习可以是一个作品也可以是两个作品为一组,分组听后即做练习。

三、初步感知西方音乐文化底蕴欧洲文化中音乐、具有重要地位,在特定地区都有传统的音乐、舞蹈传承,这些音乐往往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均分律动节秦,按小节线划分而循环往复地交替,如圆舞曲、波尔卡等,本课中的《进行曲》具有情绪明快热情音乐的特点,体现了浓郁的俄罗斯音乐风格。

四、教师总结:

本课同学们感受了俄罗斯风格的乐曲《进行曲》感受了手风琴给我们带来的美妙的音乐,以后的音乐课中我们还会欣赏到其它国家优秀的音乐作品!

五、下课礼式

(1)用歌声向老师道别。(2)听《进行曲》律动出教室。教学反思:

第六课《牧童之歌》

教学内容:

1.聆听《小放牛》、《孤独的牧羊人》 2.表演《剪羊毛》、《小小羊儿要回家》 3.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1.聆听乐曲《小放牛》,认识唢呐并记住唢呐的音色。能听辨出音乐中塑造的村姑与牧童对答的形象,对唢呐表现的人物形象有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2.聆听歌曲《孤独的牧羊人》,感受歌曲风趣、幽默的风格特点,并能在衬词“咿噢都”处按指定节奏拍手。

3.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剪羊毛》,感受歌曲中旋律的重复与变化。用歌声表达人们对劳动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4.能按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乐句之间的换气要求演唱,用柔和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意境。认识全音符,并在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中唱准全音符的时值。5.能用指定的音为节奏短句编配旋律。教学安排:四课时

页 42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1课时 总:第22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表演《剪羊毛》 本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音乐情绪,体会劳动的乐趣。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3.通过学唱歌曲,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学习附点八分节奏和四分休止符的时值。教学重点:

学生能准确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表达剪羊毛时愉快的心情,体会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教学难点:

1.准确掌握歌曲中的附点八分节奏、四分休止符、八度大跳的准确演唱,感受这些节奏在赋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及其表现作用。

2.能自主编创动作表现歌曲,并能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1.音阶练唱(柯尔文手势)

4/4 1 2 3 4 |5 6 7 1|1--||(要求:注意演唱的口型和发声位置,轻声高位置演唱,声音圆润连贯。)2.变化练习:

4/4 1.2 3 4|5 6 7 1|1.7 6 5|4 3 2 1|1--|1 7 6 5 |4 3 2 1 |1--||(注意附点八分节奏的准确演唱,感受附点节奏带来的轻快活泼的音乐感受。)

三、复习歌曲《剪羊毛》 1.复习歌谱。2.背唱歌词。

3.编创新动作表演歌曲。

四、聆听《小放牛》

1、导入:同学们,你看见过放牛吗?

2、介绍歌曲《小放牛》

页 45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名字叫做《小放牛》,是一首河北民歌。这首歌曲原为民间歌舞《小放牛》中的一段载歌载舞的男女对唱,描写村姑向牧童问路,牧童故意考问她时的风趣情景。旋律质朴流畅,轻松活泼。这首歌曲在我国各地普遍流行。

出示谱例,教师范唱歌曲

3、我们的书本上也有一首《小放牛》,可是它是一首乐曲,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仔细听,与刚才我们听的歌曲《小放牛》有些什么联系。

4、提问:这段乐曲是由民族乐队还是西洋乐队演奏的?乐曲中主要的曲调是由哪一件乐器演奏的?

5、介绍唢呐

6、播放音乐,再次聆听,听到音乐有变化的时候请举手

分析两段音乐,旋律上速度上表现情景上

7、分析音乐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律动。(1)了解唢呐的基本常识(2)聆听音乐,有变化时举手

(3)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包括听到的、看到的、亲身体验到的,引发同感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4)有歌曲的准备,学生能分辨歌曲《小放牛》与乐曲《小放牛》之间的联系

五、下课礼式

(1)用歌声向老师道别。(2)唱《剪羊毛》律动出教室。作业布置: 1.全体同学背唱并表演歌曲《剪羊毛》。

2.自选作业:找找相关的唢呐曲目课后交流分享。教学反思:

页 46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3课时 总:第24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表演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 本课时教学目标:

1.叙述地、亲切地柔声演唱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体验到家是个让人感到安全、温暖、幸福的地方,增进对母子亲情的珍惜与对家的热爱。

2.认识全音符,在律动中体验全音符四排的时值与四四拍子的强弱规律;认识延长音记号。教学重点:

学生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准确演唱歌曲中的全音符。教学难点:

1.掌握歌曲中的延长记号,准确演唱歌曲中的四度、五度大跳。2.能自主编创动作表现歌曲,并能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1.音阶练唱(柯尔文手势)

4/4 1 2 3 4 |5 6 7 1|1--||(要求:注意演唱的口型和发声位置,轻声高位置演唱,声音圆润连贯。)2.变化练习:

4/4 1.2 3 4|5 6 7 1|1.7 6 5|4 3 2 1|1--|1 7 6 5 |4 3 2 1 |1--||(注意附点八分节奏的准确演唱,感受附点节奏带来的轻快活泼的音乐感受。)

三、复习并表演歌曲《剪羊毛》、《小小羊儿要回家》 1.全班跟着音乐用合适的情绪背唱并表演歌曲。2.抽查个别学生演唱。

3.评价:音准节奏是否准确?是否投入情感演唱?

四、聆听《孤独的牧羊人》

1.导入:听音乐《哆来咪》,跟着歌曲做律动。

设问:同学们,你们听过刚才的那首歌曲吗?知道它的歌名,以及它的出处吗?” 2.教师简单介绍作品名称以及出处: 3.视频展示上校军事化管理的家庭教育 4.对比上校和玛利亚的教育方式 5.观看师评木偶剧《孤独的牧羊人》

设问:(1)你听到了什么有趣的歌词?(来伊噢都)

(2)木偶剧精彩吗?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一起讲讲风格特点,滑稽,风趣,欢快)

6.教师简单介绍美国乡村音乐:“约德尔调“——一种流行于瑞士和奥地利民间的名歌。

7.复听音乐,出示三段歌词,要求听到“来伊噢都”时,跟老师一起拍手。设问:玛利亚和孩子们,为什么会表演这个节目给上校呢?

牧羊人孤独吗?(原来只有他一个人在唱歌,所以他觉得很孤单。后来他的歌声变得越来越欢快,因为有许多的人都在听他唱歌了。孤独的牧羊人用他那美妙的歌声带给了很多人欢乐,也给他自己带来了快乐和朋友!)8.拓展知识:介绍作曲家理查德罗杰斯

五、课堂小结,下课礼式。教学反思:

页 49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七课《老师您好》

教学内容:

1.聆听《我爱米兰》、《飞来的花瓣》

2.表演《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甜甜的秘密》 3.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或演唱本课的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对老师的赞美之情和对老师的怀念与祝福,用歌声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

2.能听辨别出《我爱米兰》《飞来的花瓣》不同的演唱形式,能比较出这两首歌曲在节奏、速度、旋律、情绪上的不同特点。

3.学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能用合适的力度、速度演唱歌曲,并能为歌曲设计多种演唱形式,表达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4.能用明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甜甜的秘密》,并能控制好气息,唱出歌中休止符以表达学生对老师深深的爱。掌握比较常用的单纯音符、休止符的时值,并能在音乐时间活动中听辨及运用。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1课时 总:第26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表演《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本课时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让学生深切感受在老师精心培育下他们茁壮成长,从而培养他们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2.通过歌曲的学唱,体会歌曲所表达对老师的热爱之情,并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了解教师节的由来。

教学重点:能够用自然、柔美、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对老师的敬意。教学难点:

1.能用饱满的气息轻声演唱歌曲的高音处,不喊叫。2.准确演唱歌曲的附点节奏及一字多音处。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音阶练唱(柯尔文手势)

4/4 1 2 3 4 |5 6 7 1|1--||(要求:注意演唱的口型和发声位置,轻声高位置演唱,声音圆润连贯。)

2018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篇2

目 录

第1课 春天

杜鹃圆舞曲

春晓

布谷

小雨沙沙 第2课 放牧

牧童短笛

牧童

牧童遥

放牛歌 第3课 手拉手

让我们手拉手

鸭子拌嘴

雁群飞

数鸭子 第4课 长鼻子

小象

大象

可爱的小象

两只小象 第5课 游戏

火车波尔卡

跳绳

火车开啦

拍皮球

第6课 美好的夜

小宝宝睡着了

摇篮曲

闪烁的小行星

星光恰恰恰 第7课 巧巧手

采蘑菇的小姑娘

铁匠波尔卡

粉刷匠

理发师

第8课 时间的歌

在钟表店里

调皮的小闹钟

时间像小马车

这是什么

欣赏《杜鹃圆舞曲》

一教材分析:

1手风琴独奏曲《杜鹃圆舞曲》

《杜鹃圆舞曲》是根据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一首同名钢琴曲移植的手风琴曲 约纳森(1886~1956)挪威作曲家。曾在德国学习音乐,他写过一些音乐作品,但以这首《杜鹃圆舞曲》流传最广,也使得约纳森名传于世。这首钢琴曲也常以管弦乐或其他器乐形式演奏。据说在1918~1930年间约纳森曾在斯德哥尔摩“金杜鹃电影院”专为无声影片的放映作钢琴配音,本曲即为当时影片即兴配音而作。

《杜鹃圆舞曲》在曲调和节奏上,具有挪威民间舞曲的风格。全曲采用三拍子圆舞曲体裁,C大调,中板。由三个小圆舞曲组成。

在简短的弱拍开始的、节奏自由的4小节引子过后,出现下行三度模仿杜鹃鸣叫的音调,第一段以杜鹃鸣叫的下行三度所构成的动机为核心,运用重复、模进、变奏等手法发展而成。它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婉转的鸟鸣和轻松的三拍子节奏,形成了温和、迷人的气氛。

2这节课的内容以及知识、技能在音乐一年级第二册一单元——“春天”为主题的第一首重点欣赏曲的位置,通过聆听欣赏杜鹃鸟在大自然中、在森林中自由飞翔的场景来畅想春天、体味春意、感受春的气息。二学情分析:

1作为这次课是给一年级的学生来讲,这个学段的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2课标确定本学段学生应能通过教学手段激发忽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三教学目标:

1、在音乐变化中感受音乐形象,尝试记忆乐曲的主旋律,能用听、哼唱、说、演、画的形式表现杜鹃圆舞曲。

2、了解乐曲三段体A-B-A曲式结构,并能按三拍子节奏用不同的动作或碰钟为歌曲伴奏表现乐曲的三个部分。

3、激发学生参与表演的愿望与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活动中来,感受歌曲,表现春天的到来。

难点:能分清楚歌曲分为三小段。(三个小圆舞曲组成)重难点的解决方式:教师示范、多聆听音乐等方式 四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录音机、课本、琴、磁带、小杜鹃鸟的头饰、碰钟、碟片、多媒体课件、大屏幕、(学具)课本、画纸、画笔、五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2/4 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生:整齐的进教室并坐好 老师 您 好 师:同学 们 好 导课:(多媒体课件)

幻灯片形式出现;欣赏许多鸟的图片,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这是什么鸟啊? 生:画眉、麻雀、黄鹂、燕子、杜鹃„鸟的种类有很多 师:正确答案是杜鹃鸟刚才我听到有同学说到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好听的《杜鹃圆舞曲》。一听春天:

师放录音完整先来聆听手风琴独奏曲《杜鹃圆舞曲》 师:

1、你们喜欢这首乐曲吗? 生:非常喜欢。

2、你们在乐曲中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感觉到了什么?你能告诉大家吗?

生:听见鸟叫声、听到大森林里树木生长的声音、听到鸟儿在跳舞、感觉到生机盎然的景象。师:你们说的真是太好了

[乐曲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天的景象,婉转的模仿杜鹃的叫声和轻松的三拍子节奏,形成了温和、迷人的气氛。] 二找春天:

师:春天,杜鹃快乐地歌唱,告诉我们春天来了,同学们想一想,除了杜鹃给我们报春外,你还能从哪里找到春天?

[教师可以播放有关春天的课件或录音,启发学生找春天] 生:花红了,草绿了,燕子飞回来了„„

师:你们说的真是太棒了,那么就让我们在〈杜鹃圆舞曲〉音乐中在来感受春的到来 师:播放歌曲。提出问题:同学们今天老师带给你们的这首曲子听一下歌曲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生:完整聆听音乐

回答手风琴,师可以给予提示 师:现在咱们在来听一遍歌曲

这遍听的时候老师又要提出两个小问题?1这首曲子分了几小段?2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曲子?希望你们都认真听。生:仔细的聆听

师:好了我们又听完了一遍,现在我请同学们回答第一个问题:这首歌曲你听出分了几小段?

生:回答,答案是三小段,学生回答困难教师可再来辅助同学们来辩析出三小段 可用板书体现出A-B-C三段,让学生领悟感受每一小段的不同。师:运用琴来分别欣赏乐曲来分三小段分别进行弹奏

[边弹奏边在分段处给学生提示,并说出三段不同的音乐情绪特点;让生充分感受分辨音乐。] 同学们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请你们来回答,这首好听的《杜鹃圆舞曲》是几拍子?我看有谁知道?

生:三拍子。师可引导说出答案

师:这首歌曲是三拍子,那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规律有同学知道吗? 生:强弱弱 师:真聪明,回答的很好。

三、表现春天:

1、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杜鹃圆舞曲》里的杜鹃都飞来了,瞧:它们在森林里叫着、唱着,多么高兴啊!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再欣赏《杜鹃圆舞曲》,完整感受歌曲的旋律。]

2、请同学们模仿杜鹃鸟儿们在森林里自由快乐地飞翔

[教师可以将教室简单布置成一个美丽的大森林,且为孩子们准备一鸟的头饰,学生在表演时一定乐此不疲]

3、随着音乐用噜哼唱歌曲

4、有感情地把乐曲三个小圆舞曲分别来表现,教师可辅助学生来表现三个小圆舞曲

5、跟欣赏曲《杜鹃圆舞曲》,可以加上自己即兴创编的动作。教师及时给予评价,以鼓励为主。

师:介绍给同学们认识一种打击乐器,看,出示碰钟,那我们来为三拍子的歌曲来伴奏把,师先来做示范;还可以运用肢体语言来做,放录音。生:聆听

;拍手拍腿腿、拍手拍肩肩„„可以请积极的同学来用碰钟为歌曲伴奏,其他同学用动作来为歌曲伴奏;还可以男生第一段拍,女生第二段拍,全班第三段拍

四、画春天:

1、刚才我们一起听了《杜鹃圆舞曲》,一起表演了《杜鹃圆舞曲》,一起感受了浓浓的春意。此时此刻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你能试着用彩笔画一画吗?

2、展示学生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点评。

[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创作一幅春天意境图,让学生充分感受春天的美好,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中,展示学生的艺术才能,还可以合作交流,互相评价] 拓展:

再来欣赏一首由著名钢琴家作曲家肖邦创作的乐曲〈〈小狗圆舞曲〉〉同学们来对比聆听一下。

[学生在聆听音乐时感受不同地区圆舞曲的不同,对比聆听。] 小结:同学们下课歌

同学们,天气越来越好让我们都变成一只只美丽的小杜鹃鸟伴随音乐走出教室。下课并提示学生模仿小杜鹃鸟飞起来的动作出教室

五、教学反思

▲ 重点及难点的解决效果:

在授课过程中,师要注意引导生参与体验,多关注生并且给予生参与体验的活动机会,用小型打击乐器、肢体语言、表演、画画等方法来学会聆听欣赏音乐,就是体验的形式。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在参与体验中增强对音乐的感受,获得对音乐的感悟和记忆。▲本课成功之处:

在本课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好动、模仿性强的特点而设计的几个模仿活动,深受学生的喜欢,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参与性强,想象力丰富。如:在创设情境方面带学生来表现歌曲和学生对歌曲理解的创编。从听一听,到找一找,再到做一做、画一画如此逐步深入,逐渐加深,不仅使学生在这些音乐实践活动中不断地体验了三拍子的节拍特点,而且对音乐所塑造的杜鹃鸟在舞蹈歌唱的形象有了全面的感悟与体验,符合了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较为顺利地解决了本课重难点,较好地实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本课失败之处:

失败之处是,由于课前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在课堂中活动的需要,没有对座位、场地做及时地调整,致使生在课堂中活动的地方太小。在做“模仿杜鹃鸟高兴的飞和舞蹈”时伸展不开手脚。▲今后调整思路:

在欣赏歌曲时,教师可针对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合适的环节步骤,如低年级的音乐课多以游戏、律动、比赛、乐器伴奏为主,很有必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活动空间。本课中,如果能把课桌调整,这样就便于学生舒展地做动作和模仿杜鹃鸟的舞蹈表演,课堂效果会更好。

《春晓》教案

一、教 学 目 标

(一)能够从音乐作品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创造“春”的音乐活动。

(三)欣赏《春晓》,能够在聆听后对音乐主题、结构、音色(人声、乐器)等留有印象,并能根据个人的认识对作品的创作手法进行评价。

二、教 材 分 析

1.作者简介

陈怡(1953-)作曲家。她生于广州,3岁起学习钢琴,4岁学习小提琴。1970年至 1978年任广州京剧团管弦乐队首席小提琴。1983年、1986年先后获中央音乐学院作曲专业学士及硕士学位,作曲师从吴祖强教授。1986年赴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师从周文中教授及达维多夫斯基。1995年在美国获博士学位。

陈怡于1986年5月举办过“中国第一位女作曲硕士陈怡管弦乐作品音乐会”,并出版发行过管弦作品专集《多耶》。她的作品经常在世界各地公演及广播,多次获得美国作曲家协会年度奖及其他奖项。1989年代表中国参加由国际现代音乐协会等单位摄制并在全欧电视网播放的京剧影片“音响与沉默”的拍摄工作。

陈怡在国内外主要获奖作品有:钢琴独奏《多耶》、《猜调》、《木管五重奏》,中乐合奏《潮音》等。她在音乐创作中注重表现民族精神与现代气息。

2.音乐分析

《春晓》是青年作曲家陈怡选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诗谱写成的一首较出色的无伴奏合唱曲。曲作者用现代作曲技法来描绘古诗中的生动意境和场景,并深刻地抒发出对人生的感怀。该曲的特点是充分发挥人声的表现力,不仅用歌声,而且还用不同的词,以似谈非谈,似唱非唱的声音造成音色变化来描绘意境和场境;在旋律上则吸收了吟诵古诗的韵味和我国民族音乐,特别是京剧音乐素材,采用不同的固定节奏型,并在不同声部造成叠置、重复,同时用有调性与无调性、调性叠置、和弦叠置、非三度和弦叠置等手段,创作出清新的曲调和丰富的如声效果。让人听后感到亲切、自然,富有中国特色,既深刻揭示了内容,又有现代音乐风格。

全曲可分为三大块:第一部分[A],为意境和场景的描绘。由第一女低音开始,然后第一男高音、第二女低音顺次加入,模仿打击乐的说词,为第二块的进入做了准备,有层次地造成一个音乐背景,他们各自的节奏型一直延续到“闻啼鸟”。

第二部分[B],这是该曲的主体部分。由第一男低音唱固定节奏音快,并加入鸟鸣声,造成春天的场景,第二男高音的加入模仿板鼓及京胡伴奏声,不但为歌声的引入做好准备,而且是歌声的伴奏背景。第一女高音在起唱“春眠不觉晓”,第二男低音与它呼应。到后面突出加重和声效果,调性游离,非三度和弦及和弦 的叠置,不但描绘了场景,更重要的是抒发出对人生的感怀,而“花落知多少”处的“花”的处理,使全曲达到高潮。

第三部分[C],意境描绘。在高潮之后,又回到对意境和场景的描绘中,不同声音各自以形象与说白声混合,非三度结构和弦的运用造成很好的背景。最后的哼鸣,声部的减少,力度的减弱,使全曲在一个安静祥和的意境中结束,给人以余音不绝之感。三.重难点:引导学生从音色上体会、体验歌词与旋律结合所表达的意境和场景,四.教学过程

1.首先聆听诗朗诵《春晓》

春晓,有一首古诗的名字也叫春晓,是我国唐代使人孟浩然写的,有没有同学能给大家朗诵一下?(放背景音乐)„„„„„ 很好,请坐。

(在以前我们听到这首诗的时候,看到这首诗的时候,它都是朗诵的或者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给大家。那今天同样是这一首古诗,但是老师将会带给大家一种与以前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请大家仔细听„„)2.聆听《春哓》

问:(1)初听这首乐曲之后,在这里我们又听到了那些声音?(有鸟叫、风声、雨声、流水、树叶花瓣落声、蛙叫声夹杂在一起,各种声音响不绝耳。)(2)大概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 三部分:A、B、C 3.再次聆听《春哓》(分段进行)[A]为意境和场景的描绘:(聆听A部分)

(1)描绘的一个夜晚一样,有鸟叫、风声、雨声、流水、蛙叫声等,怎样的季节才会有这么多的声音出现? 春天

(2)听到这些声音让我们感受到到了春天万物的都开始怎么样啦? 到了春天万物开始复舒了。[B]主题呈述部:(聆听B部分)

这一部分集中体现了该乐曲的特点,那么该乐曲有什么特点呢?(聆听)(1)首先在歌曲中有那些演唱方式? 合唱、说唱„„

A.演唱上:充分发挥人声的表现力,不仅用歌声,而且还用不同的词,以似谈非谈,似唱非唱的声音造成音色变化来描绘意境和场境(现代作曲技法,周杰伦的歌曲„)。(2)在旋律上有什么特点? B.在旋律上则吸收了吟诵古诗的韵味和我国民族音乐,特别是京剧音乐素材。

结合上面两点,说说这首曲子让人听到后给人怎样的感觉?

感到亲切、自然,富有中国特色,既深刻揭示了内容又有现代音乐风格。更重要的是:不仅描绘了场景,更是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怀。使全曲达到高潮。[C]意境描绘:(聆听C部分)

这一部分有没有第二部分那么多的声音?

在高潮之后,又回到对意境和场景的描绘中,不同声音各自以形象与说白声混合,非三度结构和弦的运用造成很好的背景。最后的哼鸣,声部的减少,力度的减弱,使全曲在一个安静祥和的意境中结束,给人以余音不绝之感。

问:分段分析了这首乐曲,概括乐曲的特点和它的意义?(伴奏,演唱,旋律等进行表述)

这是一首无伴奏合唱曲,曲作者用现代作曲技法来描绘古诗中的生动意境和场景,既深刻揭示了内容又有现代音乐风格,并深刻地抒发出对人生的感怀。(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4.实践与创做 将全班分成四个组:

第一组:模拟流水音、鸟鸣声、风声 第二组:马蹄声、雨声、树叶花瓣飘落声 第三组:画出各种声音的图形谱 第四组:画一幅心中的春天图 5.最后聆听儿童合唱《春晓》结束。

一、教材分析

《布谷》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3/4拍,大调式。歌曲以模仿布谷鸟叫声的音调开始,其二分音符与四分音符交替的节奏,显得格外从容,带出了以级进为主的流畅旋律,有着三拍子舞曲的特点,给人以愉快、优美的感受。歌词以孩子般的童心,歌唱了勇敢报春的布谷鸟,抒发了孩子们对春天的到来充满欢乐的喜悦之情。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能准确的感知八分音符、四分音符、四分休止符。基本上能区分2/

4、3/4拍的音乐,并能随音乐作相应的律动。认识三角铁、碰钟等一些简单打击乐器及持打方法,并且能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进行简单的节奏型的编配和伴奏。

对于布谷鸟,学生们都很喜欢,所以学习积极性会非常的高,学习兴趣会非常的浓。本节课的内容要让学生感受三拍子的节奏,要让学生通过拍打,演唱,表演等形式表现出来。

一年级学生正是活泼、好动的阶段,他们对新的学习生活充满好奇心;他们普遍有较强的表现欲,自我约束能力较弱,注意力持续时间不长,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以直观教学为主,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歌(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2)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鹃圆舞曲》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3)能编创动作表现歌(乐)曲。▲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休止符、长音、短音的准确演唱。

2)记住第一段歌词。

难点:3)用动作来表现三拍子旋律特点。

四、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课件(教学光盘)、打击乐器、大屏幕、钢琴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0分钟左右)

1、感受春天

播放MTV《春晓》,师生一起律动,体验歌词意境。你是从那些地方发现春天已经悄悄来到? 1)学生描述春天

师:春天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说说你们所见过的春天。(学生说春的景色、天气、各种动物等。)2)教师描绘春天

师: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燕子报春,青蛙鸣春,一切都欣欣然像刚睡醒的样子,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你们看,春姑娘给大地穿上了绿装,小草绿了,柳树发芽了,迎春花开了,冰雪融化了,蜜蜂也飞来了。(多媒体课件同步显示各种春景图)春天多美啊!听,什么鸟在唱歌。(教师模仿布谷鸟的叫声)3 0 ︱5 3 0 ︱5 3 5 ︱3 — — ︱ 布 谷 布 谷 布 谷 布 谷

(方法:学生说说听到了什么鸟的叫声,想象这只鸟在什么地方唱歌。教师总结布谷鸟是春天的使者,它用歌声向人们报告春天的消息。)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在描绘春天、学习布谷鸟叫的同时,感受到春天给万物带来的美,了解布谷鸟的叫声特点,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体验春天

师:同学们也学学布谷鸟的叫声,看谁学的最像。

(方法:学生模仿布谷鸟的叫声。学生模仿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力度、音色等不同的变化来模仿布谷鸟的叫声,这样“布谷”的声音才能更动听。)师:听,又一只布谷鸟在唱歌了(教师模仿布谷鸟的声音)3 1 0 ︱3 1 0 ︱3 1 3 ︱1 — — ︱ 布 谷 布 谷 布 谷 布 谷(学生跟着教师模仿布谷鸟的声音。)

师:布谷鸟的声音真动听,这些春天的使者在用他们的歌声向人们诉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5 3 0 ︱0 0 0 ︱5 3 0 ︱0 0 0︱5 3 5 ︱3 — — ︱ 0 0 0 ︱3 1 0 ︱0 0 0︱3 1 0 ︱3 1 3 ︱1 — — ︱ 布 谷 布 谷 布 谷 布 谷 布 谷 布 谷 春 天 来 了 春 天 来 了 春 天 来 了(方法:接唱)

1)教师唱“布谷”的高声部,学生唱“布谷”的低声部,在交换进行。2)教师把学生分成两组,分别模仿布谷鸟的高、低声部,在交换进行。

[设计意图:二声部的演唱一直是教授比较困难,学生比较难掌握的重、难点,能在一年级就为学生打好基础,势必会给以后的学习带来极大的方便,所以,我设计了用回声的效果演唱的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为以后做好准备。]

二、学习歌曲,创造发展(15分钟左右。)

1、感受歌曲

师:同学们刚才学会了布谷鸟的歌声,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布谷》这首歌曲。(播放教材可见伴奏音乐,教师范唱。)

(方法:随着音乐节奏一小节向右、一小节向左,学上随着老师的歌声摇晃着身体,初步感受音乐情绪。)

师:这首歌曲的基本情绪怎样?(欢快、活跃)

2、学唱歌曲

1)听歌曲录音,让学生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最长? 2)随琴用lu模唱旋律,身体轻轻摇晃。3)听歌曲录音,随教师的手势一起划旋律线。

4)学生哼唱旋律,教师唱歌词(注意节拍的强弱规律)。5)学生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歌词(重点朗读一音多字的读法)。6)学生跟琴唱歌词(引导学生用轻轻吹蜡烛的感觉唱歌词)。

3、拓展歌曲

师:布谷鸟在尽情的唱歌,向我们报告春天的消息,我们也学学布谷鸟,在歌唱结尾加上布谷鸟的合唱声音。

(学生完整演唱歌曲,并在歌曲结尾加上布谷鸟一问一答的声音。)

4、体验歌曲

(方法:听歌曲录音,第一段歌词击拍(第一拍拍手,二、三拍拍腿、肩或臂);第二段歌词学生手拉手,随着节奏左、右摇晃身体;第三段歌词学生自编自演,结尾时模仿布谷鸟问答唱句。)[设计意图:用手指着歌曲乐谱进行演唱,可以使学生对音符时值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受,这样更容易比较准确地进行演唱。用轻轻的吹蜡烛的感觉进行演唱,可以使学生从小养成不喊唱歌曲的良好习惯。]

三、创作表现,体验成功(10分钟左右)

1、创作

师:报春鸟用歌声向我们报告春天的来临,下面我们也可用我们自己下的方式来表现春天的到来(提示学生可用舞蹈、乐器伴奏等形式表现春天。)(方法:学生讨论交流,多独立创作,或小组合作等。)(背景音乐:歌曲《布谷》、《杜鹃圆舞曲》反复播放。)

2、表现

形式一:打击乐器模仿的报春鸟叫声;或者在歌曲的某一小节用同一伴奏行为歌曲进行伴奏。形式二:用各种舞蹈动作模仿报春鸟,表现春天。

[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让有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音乐,创造音乐,表现音乐,从中体验成功与快乐。]

四、欣赏乐曲,深化主题(5分钟左右)

1、初步感知 欣赏《杜鹃圆舞曲》

学生模仿各种声音,并做出相关的动作。

师:这首乐曲与《布谷》比较,旋律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意见,教师最后进行总结)

师:这首乐曲运用了与《布谷》相似的鸟叫声,旋律清新、优美,时而欢快、活泼,十二连冠、流畅,描绘了大自然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好像报春鸟在大自然中飞来飞去,欢呼、跳跃,在歌唱大自然的春天。它的名字叫《杜鹃圆舞曲》。(教师解释:杜鹃鸟就是布谷鸟)

2、深入体验

(再次欣赏《杜鹃圆舞曲》)

(方法:学生倾听乐曲,模仿自己喜欢的报春鸟作飞翔的动作和鸣叫的声音,体会报春鸟自由自在飞翔的快乐。)

[设计意图:在律动中尽情体验三拍子的节拍特点。]

五、小结

师: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精彩,老师从你们的创作表演冲感受到你们对春天的喜爱。春天像一首歌,春天像一段舞,春天像一首诗,春天像一幅画,春天师我们的希望,报春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让我们和报春鸟一起去教室外面找春天吧!(播放教材课件《布谷》、孩子们随着歌曲走出教室)

六、教学反思

▲ 重点及难点的解决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体验,要给予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用歌声、身体的节奏、伴奏、表演等办法来学习音乐,就是体验的形式。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在参与体验中多多积累对音乐的感受,获得对音乐的记忆。▲本课成功之处:

在本课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好动、模仿性强的特点而设计的合唱、模仿活动,深受学生的喜欢,符合了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参与性强,想象力丰富。儿童的情绪具有情境性、暂时性、不稳定性。根据这一心理特点,在看似不经意间,精心打造出一个又一个惊喜,使孩子们在新鲜、好奇、喜悦等积极情绪驱动下,产生了持久而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较好的解决了本课重难点,实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完成了学习任务。▲本课失败之处:

由于教室座位的限制,使得学生在做律动和用形体表现春天时,不能做到既有顺序,又能保证纪律不乱。▲生成问题:

学生在上下合唱台时,教室里的声响比较大。看似比较热闹的课堂气氛,却影响了学生积极动脑参与集体活动,给少部分好动的孩子调皮的机会。▲今后调整思路:

这节课中,我注意到有几个特别调皮的孩子总是不能被我的教学所吸引,由于怕耽误教学进度,在课堂上我就有些忽略他们。

课下,我反复思考,想到:教师在授课当中,总是能遇到有个别特别活跃的孩子与教师的教学思路和学生集体融入不到一起。准对这种情况,我认为首先应该抓住他们的优点进行鼓励,稳定这些孩子的情绪,再次,使这些特别的孩子能够发挥他们聪明、大方的一面,挖掘他们的潜能,想办法使他们从与集体的合作中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另外,还应该在课下多于他们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喜好,与他们做好朋友,多关注他们的反应,鼓励他们把自己的聪明用刀和小伙伴的合作中来,相信他们一定会有所改进的。

牧童短笛

教学目标

1.听辨不同乐段的情绪,了解乐曲的结构。2.联想乐曲的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3.通过欣赏乐曲,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热爱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听辨乐曲的结构,了解乐曲的背景。2.听辨乐曲不同乐段的情绪,了解乐曲的结构。教材分析

《牧童短笛》是贺绿汀在1934年创作的,是中国优秀钢琴作品之一。乐曲的名字源于我国的童谣“小牧童,骑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乐曲的旋律优美、淳朴,具有鲜明的音乐形象和浓郁的江南风情。是典型带再现的三段式。

A段4/4拍,速度徐缓、悠扬,犹如一幅水墨画。旋律以清新、流畅的线条,呼应对答式的二声部复调旋律,成功地模仿出了中国民间乐器——笛子的特色,用钢琴展示了一幅传统的中国水墨画,让听众仿佛看到了江南水乡一个骑在牛背上的牧童,正在悠然自得地吹着牧笛。B段转为2/4拍,活泼欢快,具有传统的民间舞蹈风格,与A段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一段再现第一主题,这一乐段采用民间音乐中常用的加花手法,曲调更加的流畅。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牧牛图》水墨画图片。同学们,你们看看这幅画上画了什么? 学生回答:一个小牧童正在放牛„„ 欣赏乐曲

1.初听乐曲《牧童短笛》。

教师:有一首乐曲就表现了这幅图画上的情景。

提问: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请你给这首乐曲起一个合适的名字。学生聆听后回答。2.听辨乐段。

教师:这首乐曲的名字叫做《牧童短笛》,是中国优秀钢琴作品之一。再次聆听乐曲,同学们听听这首乐曲可以分成几个乐段?

教师指导:听辨以后请学生说出是怎么分成三个乐段的。

听辨乐段,引导学生根据音乐要素回答,如根据速度的变化听辨出来的,根据节奏的变化听辨出来的等。

分乐段欣赏乐曲。(1)第一乐段。

① 播放《牧童短笛》第一乐段。

② 提问:这个乐段让你联想到什么情景?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第一乐段犹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笛子,在田野里漫游,天真无邪的神情令人喜爱。

③ 教师用琴带学生慢唱第一乐段旋律。

④ 再次播放第一乐段,学生跟随音乐哼唱旋律进行记忆。

⑤ 学生自己总结第一乐段速度中速、旋律优美、节奏舒展、情绪抒情等。(2)第二乐段。

① 播放《牧童短笛》第二乐段。

② 提问:这个乐段与第一乐段相比速度和情绪有什么变化?让你联想到什么情景?

学生自由回答。

③ 教师用琴带学生慢唱第二乐段旋律。

④ 再次播放第二乐段。教师指导:指导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跟节拍轻轻的用右手指尖点左手掌心,不出声音。

⑤ 学生自己总结第二乐段速度稍快、旋律跳跃、节奏紧凑、情绪欢快等。(3)第三乐段。

① 播放《牧童短笛》第三乐段。

② 提问:这一乐段与前面的哪一乐段相似?有没有不同的地方?学生回答:与第一乐段相似,但节奏有变化,节奏紧凑了。教师总结:第三乐段采用了民间音乐中常用的加花的方法,使乐曲的曲调更加的流畅。所以这首乐曲的结构是ABA’。

(4)教师分别弹奏书上谱例,学生完成书上练习。教师提示:提示学生三个谱例的节拍不同。4.完整的欣赏乐曲。(《牧童短笛》动画)

教师提示:请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听到A和A’的时候,跟随音乐旋律用手划4/4拍指挥图式。介绍乐曲背景 1.贺绿汀简介。2.介绍乐曲背景。知识拓展

教师:这首钢琴独奏曲由于受到众多音乐家的喜爱,被改编成了不同演奏形式的乐曲,我们来听一听。(播放长笛演奏《牧童短笛》音频)教师:贺绿汀一生创作了许多的音乐作品,其中著名的还有《游击队歌》。播放《游击队歌》音频。再欣赏一首根据内蒙古民歌改编的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器乐作品《森吉德玛》。播放《森吉德玛》音频。

五、课堂小结

“小牧童,骑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音乐家为我们表现了一个多么活泼、可爱的小牧童啊!

牧童

教学目标

1.用快乐的情绪和优美的歌声演唱《牧童》,表达牧童快乐的生活。同时,让学生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培养他们二声部合唱的演唱能力。

2.感受切分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

3.通过演唱歌曲与姊妹艺术的结合及了解相关的牧童作品,体现文化艺术多元文化特点, 在体验中感受歌曲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难点

1.用和谐的声音唱好歌曲的二声部合唱。2.准确地掌握歌曲中的切分节奏。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伴着《春天在哪里》的音乐做律动进教室(第一段音乐学生做律动,第二段音乐学生加上奥尔夫的节奏乐器拍击)。

二、复习歌曲《田野在召唤》

师:我们伴着《春天在哪里》的音乐来到了教室,春天是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大自然它那风情万种、绚丽多彩的景色你感受到了吗?

生:感受到了。师:你最喜欢大自然中的哪些景色? 生1:我最喜欢碧波万顷的大海„„ 生2:我喜欢清晨的蓬勃红日„„ 生3:我喜欢美丽的黄昏„„

师:假如你现在身临其境,你最想做什么? 生1:我很想拿起画笔,把美丽的黄昏画出来。师:你的想法太浪漫了。

生2:我很喜欢田野的景色,因为它的绿、它的黄、它的静„„ 师:田野是这么美,让我们一起奔向田野吧!

学生随伴奏演唱《田野在召唤》(在演唱中,学生加上跺脚、拍手、捻指等喜欢的动作)。师:你们美妙动听的歌声深深地感染了我,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唱好吗? 生:好!鼓掌„„

师生一起再次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师:我们在奔向田野的时候,还看到了什么景色?(这时教师将一幅牧童骑在牛背吹笛子的图画贴在黑板上)

生:在奔向田野时,我看到了牧童骑在牛背上,悠然自得地吹着笛子的景色。师: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杜牧写的一首古诗《清明》。师:你能背诵一下吗?

生:能(学生有感情地背诵古诗)。生:老师,我还想到了袁枚的《所见》。师:你真聪明,你能为我们再背诵一下《所见》吗?(学生朗诵,其余同学会背诵的可以同时背诵)

师:你背诵的真有感情,能不能简单地为大家讲解一下诗意? 生:能(学生讲解,不足之处教师补充)。

三、学习歌曲《牧童》 1.引入新课。

师:你们朗诵的有关牧童的古诗,让我想起了一首唱牧童的歌曲,想听吗? 生:想。

师:老师现在把歌曲唱给你们听,歌曲的名字就叫《牧童》。教师用有感情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师:刚才老师演唱的这首《牧童》,是斯洛伐克的民歌,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活泼、跳跃,是一首带二部合唱的歌曲。下面,我们就学习歌曲。首先,看一下歌曲中老师用黄色标记的节奏。

学生先练习切分节奏,再完整地唱一唱有切分音符的乐句。2.学习歌曲旋律。

师:首先来学习高声部的旋律(教师指导学生唱高声部的旋律,特别提示要唱准1 3 2 及1—[插高音1]音高)。

学习低声部。

师:高声部的旋律你们已经学会了,再来学习低声部的旋律。首先,找一找在低声部中出现了什么音乐知识?

生1:我看到了一个小#字。

生2:我知道它叫升记号(老师表扬他说的正确)。

师: 那么,你知道它写在音符的前面表示什么意思?(教师讲解)教师在琴上范奏fa与#fa音高,让学生区别。听琴唱一唱低声部旋律,随时纠正不准的音符。把《牧童》的旋律完整地唱一次,重点提示难点乐句。3.学习歌词。

师:旋律我们已经唱得不错了,现在我们来唱唱歌词,为了你们更好地学习,让我们一起再听一次录音范唱。

(1)随音乐伴奏完整地唱高声部歌词。(2)唱准低声部歌词。

(3)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完整地唱《牧童》。4.分组合作。

师:大家一起唱得很精彩,我想听听你们以小组的形式来演唱,怎么样? 学生自组小组练习,并随老师伴奏演唱。

评价:对于小组的演唱,学生进行评价,老师小结。

师:最后,一起再完整唱一次《牧童》,用你们的歌声把牧童快乐的生活表现出来。

四、了解与牧童有关的歌曲

师:你们在感受斯洛伐克牧童的生活后,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了两首歌唱牧童的歌曲,第一首是《牧童之歌》,老师唱给你们听(歌词:红太阳,从天山,慢慢地爬上,风吹绿草,草儿把头扬,骑着骏马扬起鞭,赶上牛羊下河滩。唱上一支歌呀,心花开放)。

第二首是《小牧笛》(歌词:小牧笛,吹吹歌,哥哥放羊我放鹅,他把羊群赶上山呀,我把鹅群赶下河,两支歌儿一样美哟,伴着白云飘飘落哟)。

生:老师,这两首歌这么好听,我也想学。师:想学的不止你一人吧,老师一定教给你们。

五、了解钢琴曲《牧童短笛》 师: 现在,老师请你们欣赏一首钢琴曲《牧童短笛》,它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贺绿汀创作的作品。

学生听赏《牧童短笛》。

师:今天我们对乐曲只作了一次浏览,下次课将完整、仔细地听赏。老师今天给你们留一个作业,回去查找贺绿汀的资料,包括他的创作经历、主要作品及生平,下一课将以小组的形式汇报。

最后,学生们伴随着《牧童短笛》的音乐走出教室。

牧童遥

教学内容:

唱一唱《牧童谣》

教学目标:

1、认识简谱并唱准其音高。

2、让学生自发地学习歌曲,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学生用自然、明快的歌声表现牧童放牧时愉快心情。

3、培养学生爱劳动,乐观向上的好品德。

教学重点:

1、认识简谱

2、学唱歌曲《牧童谣》,体会民歌的风格,感受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

歌曲中第三小节旋律的音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教材分析: 《牧童谣》是一首带有山歌风格、叙事童谣的湖北民歌,歌词简单、通俗,采用问答的形式,抒发了儿童们热爱光明的真挚情感,这首歌曲由上下句构成一段体,商调式,旋律高亢、舒展、轻松、风趣。“那斯那斯嗨”的衬词增强了趣味性,充分地表现了牧童在放牧对歌时顽皮而活泼的情趣。

教学构想:

充分运用和发挥电教多媒体的优势,精心编制多媒体课件,设置情境以小牧童的活动贯穿整节课,使之充满童趣,激发学生积极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学生按顺序座位坐好,音乐节拍训练,动物律动。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易于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愉快的音乐课中。

2、播放《牧童》录音,学生和教师一起舞蹈表演。

用一年级歌曲《牧童》进行复习,便于新歌的导入,增强学生兴趣。

二、引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所表演的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牧童)生回答牧童出现,贯穿整节课适合儿童的心理富于童趣

2、教师点击课件,请出这位小牧童。

(课件)牧童和小朋友们打招呼

同牧童相互问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

三、读谱知识

1、故事导入

教师点击课件,牧童给小朋友讲故事《小动物找家》。牧童:在一座漂亮的大楼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有小猫3(mi)、大公鸡5(sol)、小青蛙6(la),今天,搬来一位新邻居小鸭2(re),有一天他们一起去郊游,来到了小河边,在草地上做游戏,他们玩得可开心了!渐渐地天黑了小动物要回家了,可是他们突然忘记了自己的家是住在第几层楼了,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家吗?

生结合多媒体画面,听故事设置情境,既形象又有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复习了旧知,导入了新知。

2、游戏

(教师点击课件,出现音阶图)

牧童: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助小动物找家吧!

教师逐一提问每个音符所在的楼层。(点击课件,出现音符的音名及其音高)生边游戏边说出每个音符所在的楼层,并跟随课件分别听唱出音符。

在小牧童的带领下,游戏中完成读谱知识,充满童趣,既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还避免了枯燥乏味的乐理知识讲解

3、唱音阶

师分别弹琴上行、下行音阶学生跟琴划节拍模唱,每个音符两拍让学生对基本音符的排列顺序有了进一步巩固同时掌握音高、进行发声练习。

四、新歌教学(点击课件)

牧童:太好了!小动物们都找到自己的家了,他们可高兴了为了感谢小朋友们,他们让我送给大家一份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份礼物吧!

教师播放《牧童谣》歌曲的课件,学生边听、边划节拍,感受歌曲的美,增强学生学习歌曲的积极性

(课件)牧童:小朋友们,喜欢这份礼物吗?那我们一起来学这首歌曲,好吗?

(点击课件)通过学生和牧童的对话提高学习歌曲的热情和信心

1、感受 小朋友们,下面你可以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划节拍、点节奏、做动作或是小声地哼唱,感受一下这首歌的情绪和风格

学生感受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歌曲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小结并介绍《牧童谣》是一首湖北民歌,以及它的特点。(活泼、高亢、风趣)学生回答自己的感受教师介绍歌曲的风格,为后面其他民族风格的介绍作铺垫。

让学生朗读歌词,歌曲主要描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表现了小牧童怎样的品质?

(“那斯那斯嗨”是衬词,表现了牧童放牧时愉快的心情体现了湖北民歌的风格)

学生主动挖掘歌词的内涵,相互交流歌唱情绪在其中适当地进行德育渗透。

2、⑴教师播放范唱

⑵小朋友们认真看谱,找规律,乐曲有哪几小节是相似的?(1、2、4小节相似)

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唱

⑷教师提问小朋友都学会了哪几句?并跟琴唱一唱

⑸你们有困难需要老师帮助吗?

⑹师用琴带小朋友先唱较难唱乐句的歌谱,(歌曲中的第三小节),再唱词学生用“lu”哼唱

3、分角色,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生分角色,划节拍,有感情演唱检查学生对歌曲的感受

体验程度,并通过分角色演唱,增强彼此之间的合作精神

歌曲创作

1、(点击课件)牧童:小朋友们,你们唱得太好了!可是我要走了,真是舍不得。但是,我想让小朋友们将这首《牧童谣》的歌词变一变,使它成为一首新的歌曲,让我带回去作个纪念,好吗?

(1

学生自由讨论,创作歌词。

(2)教师下位巡视辅导

(3)

师弹琴伴奏(4)

教师点评

(5)各小组派代表演唱新歌曲。小牧童提出要求,激发学生的创作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通过创作歌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师:小牧童,你喜欢小朋友们送给你歌曲吗?(喜欢)那么,老师也送给你几首歌曲,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唱一唱,跳一跳,感受一下它是什么民族的歌曲,又有什么特点?好吗?

教师播放歌曲,并表演

⑴《越来越好》(新疆)

⑵《多么幸福、多么快乐》(藏族)⑶《金孔雀轻轻地跳》(傣族)

生跟师一起欣赏,唱、跳歌曲

边唱边说出各个歌曲的民族和特点

学会体会不同地方风格的民歌,不同的韵味和风格,增强学生多元化的意识,扩展学生的音乐领域

欣赏动画《课件十分钟》。

六、下课(点击课件)牧童和小朋友们道别!学生演唱《牧童谣》和小牧童道别让学生在音乐中结束本节课,回味无穷!

放牛歌

教学目标:

1、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放牛歌》,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引导学生在间奏处加入适当的节奏,对学生进行简单的二声部节奏训练。

3、通过聆听《牧童到哪里去了》,学唱《放牛歌》,感受牧童生活,懂得珍惜学习时光。教材分析:《放牛歌》是一首民歌风的创作歌曲。4/2拍,五声徵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欢快活泼,很有朝气。有趣的是聪明的作曲家采用模仿笛声的小过门作为乐句的加花补充,使得歌曲演唱难度小,听起来还很丰满。在歌唱中,小牧童吹着小笛、骑着牛儿兴致勃勃把家回的情景,仿佛活生生的出现在人们面前。

学生分析:一年级小学生经过一学期音乐课的系统学习,对音的高低、长短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新鲜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好动,模仿力强,有很强的探知欲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在间奏处做动作

教学难点:在实践活动中在歌曲《放牛歌》间奏处加入打击乐伴奏。教具准备:课件、歌片、节奏卡片、鼓、锣。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激情引趣

1、导入:

教师播放歌曲《牧童》,老师引领学生用 X XX X— ︱这个节奏型为伴奏

拍手 拍肩 拍手

过渡语:这首歌曲的名字叫《牧童》,我们仔细听音乐,一起来感受一下小牧童他们是怎么样来放牧的?放牧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

2、再播放音乐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谈感受。

过渡语:小牧童最愉快的事情就是一天跟着他可爱的牛儿羊儿们在一起,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绿绿的水,青青的草,小牧童唱着欢快的歌悠闲的在草地上放牧,你们想他们得多高兴啊!你们知道吗?小牧童他身上有一个宝贝,这个宝贝用处可真不小,他的牛儿羊儿一听到这个宝贝的声音就会乖乖的吃草,乖乖的跟他回家,你们猜这个宝贝是什么?老师做一个动作你们就一定会猜到,你们可认真看哟

二、基础部分――体验理解

1、听歌曲范唱,老师在间奏处做吹笛子的动作。生:“笛子”。

师:对,是小笛子。(老师张贴笛子卡片)

师:“你们注意到了吗?老师都在什么时候做了吹笛子的动作?”

“没有歌词的旋律我们把它叫做间奏,老师只在间奏处做了吹笛子的动作,你们也试一试,当你听到间奏的时候做吹笛子的动作,看谁的小笛子吹得最好。”

2、再放范唱,学生听歌曲,在间奏处边读节奏,边做吹笛子的动作。

师:“同学们的小笛子吹得可真棒啊,可小笛子没有声音怎么召唤牛儿呢?笛子发出怎样的声音?(嘀嘀嘀)按节奏读一读。出示节奏:a、XX XX︱XX X ︱b、XX X ︱引导学生划拍读节奏。

师:这回呀,我们不仅要做吹笛子的动作,嘴里还要模仿小笛子嘀嘀嘀的声音”

过渡语:“牧童悠扬的笛声感染着在他身边吃草的小牛,小牛听了这么好听的笛声高兴得直叫,小牛的叫声是什么样的?

3、出示小牛叫声的节奏X-︱ 并模仿小牛的叫声

4、放音乐,在间奏处模仿小牛的叫声:X-

5、分小组,两个声部分别扮演小笛子和小牛,边做动作边按节奏模仿声音。

6、听音乐,在间奏处加入二声部的节奏训练。

三、学唱歌曲

1、游戏:看看谁的耳朵灵

分成四个组(笛儿组、云儿组、牛儿组、太阳组)

游戏规则:听到歌中唱到你的歌词,你就快速的举起小手,看谁反应得快

2、听音乐各组长把歌片按顺序张贴在黑板上

3、为歌曲起名字,演示名字:放牛歌

4、随老师的琴一同演唱歌曲《放牛歌》。

5、编创动作,表演歌曲。

6、用锣、鼓模仿笛子、小牛的节奏型为歌曲配间奏。

学生分组表演,有唱歌的,有表演的,有伴奏的,把整节课推向高潮。

五、德育教育:

师:“天色渐渐的暗了,小牧童也要赶着他的小牛儿回家了,明天他们有很重要的事要做,他们去做什么呢?我们在下面的歌曲中找一找答案。

欣赏歌曲《牧童到哪里去了》。生:牧童去希望小学上学去了。

师:我们每位小朋友都是祖国的花朵,我们要珍惜美好的学习时光,好好学习,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放牛歌》课堂教学反思:

《放牛歌》是一首短小的创作歌曲,歌曲欢快活泼,富有朝气,生动而有趣的描绘了小牧童吹着笛子,骑着牛儿兴致勃勃的把家回的有趣情景。歌曲短小但有一个特点,就是作曲家采用了模仿笛声的小过门作为乐句的加花补充(间奏),使歌曲听起来很丰满,很有趣,而且减小了歌曲的难度。

整个教学我运用了“参与体验――情感升华式”教学模式展开教学的,课的一开始“激情引趣”,老师播放了一首歌曲《牧童》,老师引领学生用简单的伴奏型为之伴奏,目的是让学生感受音乐,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注意伴奏的方式,为歌曲伴奏做好铺垫,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拉近师生距离。紧接着老师再次放音乐让学生仔细聆听,启发学生“你都想到了什么?”从而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经过教师的简单小结使学生了解了牧童的生活和放牧时的心情,为学唱歌曲《放牛歌》做情感铺垫,接下来的“体验理解”环节还是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从猜小牧童的“宝贝”(笛子)模仿小牧童吹笛子的动作,到学吹笛子的有节奏的嘀嘀声XXX,到有节奏的模仿小牛的叫声X-,我都是在让学生从间奏入手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会听音乐,能听出哪是间奏;二是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的旋律,熟悉歌曲;三是培养学生节奏感,知道笛声和小黄牛的叫声表示的节奏是什么,对两个声部的节奏训练进行一次渗透和尝试。实际教学证明,这个环节设计得比较好,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熟悉并掌握了所要掌握的节奏,孩子们出色的表现让我感受到了,二声部的渗透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真的是必要的而且是学生能接受的。歌词教学这一环节,我以游戏的方式,把歌词做成颜色鲜艳形象的四幅小歌片,分到四个组,并把这四个组分别命名为“笛儿组”“云儿组”“牛儿组”和“太阳组”,放音乐让学生当听到自己组歌词的时候就快速的举起小手,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仔细聆听音乐,培养学生仔细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和锻炼学生的听辨能力及反应能力。歌曲的拓展部分的“创造表现”,我注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和节奏型为歌曲配间奏,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使课堂完整而充实,内容丰富而不浮燥。最后以欣赏《牧童到哪里去了》为媒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育孩子们要珍惜学习时间,好好学习,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整个教学过程我注重了学生以听觉为主,从听觉入手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感受音乐的情绪,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学唱歌曲。整个歌曲教学是在学生的玩乐中,在我设计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完成的。我认为整体的效果还是不错的,课堂气氛活跃,注重了学生兴趣、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审美为核心,课堂中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演”,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学习,同时双基落实也比较好,音乐知识的教学融入游戏与情境中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节课往往想法都是好的,初衷都是为了学生,教师都想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最巧妙、最新颖、最有趣的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寓教于乐,既注重了双基的落实,又考虑到形式的多样化,趣味化。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总是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总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总有些遗憾,象这节课,我感觉我有几点做得不是很好,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一是在歌词教学时有一幅歌片做得稍大了,学生小拿不住,这样就多多少少的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另外学生在记词方面还不太快,记得不牢,由于时间的关系,老师在引导的方式上欠缺,这是今后值得注意的地方。其次,在课堂调控上尽管我运用了多种“组织教学”的方法,孩子们还是异常活跃,有时“压”不下来,我在思考是不是还有更好的方法来调控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而不乱”。三是在声音上我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努力,使孩子们在兴奋的状态下也做到声音甜美,恰到好处的表现歌曲的情感。

一节好课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完善,去总结吸取经验教训,改正不足,只要善于发现问题,并用恰当而有效的方法去解决,我想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一节亮丽而难忘的课堂会展现在同行们的面前,让我们自信的去探索去研究,完善自我,完善我们的课堂,新课程的春天会莺歌燕舞,百花齐放。

让我们手拉手

教材分析

《让我们手拉手》是一首朝气蓬勃的创作歌曲,4/4拍,大调式。歌曲以昂扬的音调,欢快的旋律,富有特点的节奏构成。第一部分乐句间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运用,形成了具有推动力的节奏,使得歌曲紧凑,具有张力和跳跃感。歌词借喻浪花、大雁,歌唱了团结能战胜困难,歌唱了团结就是力量。第二部分旋律在高音区起唱,音调激昂、宽广、富有号召力和时代气息,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歌唱了新一代少年儿童的心愿:把鲜花献给父母,把忠诚献给祖国。歌曲以其热情的旋律,号召小伙伴手拉手、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难点: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教学中注意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重点:通过聆听音乐,感受并分辨乐曲的情绪。逐步养成或聆听音乐的好习惯。教 具:钢琴、录音机、VCD,光盘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课 组织教学

听音乐进教室,生有秩序的进入教室坐好并将学具摆放整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聆听《让我们手拉手》

1、初听全曲:

聆听乐曲〈让我们手拉手〉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师伸出手)生:这是手呀!

师:那你们把两只手伸出来,和旁边的同学手拉手。师:你们觉得大家手拉手都代表了什么意义呢? 生:代表友好,团结。

师:是呀,鲜花和鲜花手拉手就形成一片美丽的花海,美极了!浪花和浪花手拉手就形成海洋,可真壮观!那我们人人手拉手,心连心就会形成巨大的力量,一起去战胜困难!同学们,来我们一起听这首歌《让我们手拉手》,听完后看你有什么感受?

初听乐曲 

交流

师:同学们,听完后有什么想说的呢?

生:我想说我们手拉手大家很团结。

师:是呀,我们手拉手也代表着要凝聚力量,我们也要心连心,团结就是力量。在乐曲声中你听到了谁与谁手拉手吗? 生:静静地听歌曲《手拉手》的录音。听完后说一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揭开一幅幅图画。

2、复听:

当你听到这些歌词中的景物时,请用动作表演一下。学生与老师一起合着音乐跳舞。培养聆听音乐的好习惯。一步步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3、再听:

聆听歌曲的两声部,教师出示节奏图,引导学生读出歌词的节奏

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教学中注意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4、再听:

请你把感受到的音乐用语言描绘成一个简短的故事。师:让我们分组来跳集体舞。生:分组围成圆圈跳舞。

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音乐所带来的快乐和与同伴相处的欢乐

5、教师明确、有效的进行评价。小朋友课后找找还有哪些唱好朋友的歌,下节课唱给大家听,好吗?

鸭子拌嘴

教材分析

《鸭子拌嘴》是民间打击乐合奏。安志顺根据西安鼓乐五调《中吕粉蝶儿》套曲中的开场锣鼓为素材而创作,使用乐器以小镲为主,其他有大锣、大镲、水镲、排木鱼、小云锣等。在演奏上,充分发挥各种乐器的特性,进行各类形式的组合,运用滑、点、扣、刮、滚、闷、放等敲击手法和击奏梆、叶、蕊等不同的部位,形成了音色、音量的丰富变化和对比。它以鲜明的生活和自然节奏的模拟,奏出了旋律,敲出了情节,形象逼真地表现了一群蹒跚而来的鸭子——时而引颈鸣叫,高声喧哗,时而窃窃私语,最后摇摆而去,生动地勾画出他们游水嬉戏和相互拌嘴的情景,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乐曲共分三段,分别为中板、华彩和快板,另有一个小前奏和小尾声。

[设计指导思想]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本课所教的对象是一群活泼好动,模仿力强,注意力短暂,兴趣转移快,好奇心性的一年级学生,因此本课在教学设计中紧抓两点:①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音乐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于聆听中感受,于游戏中体验,于活动中表现,于创编中发展。②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联想,创编、讨论和交流,了解打击乐器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和音乐情绪,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摸、敲、听、玩、想等活动,初步了解打击乐器的音色,产生对民族乐器的喜爱之情。

2、欣赏《鸭子拌嘴》,感受民间打击乐器运用力度变化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和音乐形象,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3、通过讨论、创编、表演、评价等过程,引导学生用手中的乐器走进生活,提高学生感知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打击乐器,多媒体课件等。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自由探讨。

1、学生律动进教室。

2、师导入:每组都有一件打击乐器,请你们看一看,自己组是什么乐器?

3、学生回答后,教师根据每组所放置的打击乐器为小组取名,有小镲组、大锣组、木鱼组、双响筒组。

4、游戏《找好朋友》:教师播放一种打击乐器的声音,让学生听辩,并请有这一打击乐器的一组小朋友手拿乐器站起来敲击。

[设计意图: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参与意识,产生“我想学”的欲望。根据学生好动的特点,让他们听音乐动起来,参与到游戏中,使学生无暇分神,乐此不疲,学生在游戏中辨认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

5、分组讨论、研究自己组的打击乐器有几种敲法并自由回答。

6、鼓励学生在了解该打击乐器敲法的基础上,尝试描述手中乐器的声音像生活中的哪些声音。[设计意图:鼓励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去探究乐器的各种敲法,把学生巧妙地引向探究和发现,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创新,对于学生的不同回答,教师应不断鼓励,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对乐器的声音进行再想象。

(二)、指导欣赏,启发想象

1、初听《鸭子拌嘴》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听,你在这首乐曲中听到了哪几种打击乐器的声音。[设计意图:从学生感性出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初步感受。]

2、再听《鸭子拌嘴》音乐片断:“小鸭集合走路”。①师:请小朋友想一想,猜一猜,刚才这段音乐会让你联想到什么动物?(学生纷纷举手回答,积极性很高,很多学生都认为是小鸭子。)

②师:今天,小鸭子要出门去玩,它们集合以后开始出发了(请学生按音乐的节拍学小鸭子走路,进行律动。)

3、师:走着走着,不知道为什么,小鸭子吵起架来了。

① 请学生聆听“鸭子拌嘴”片段。

② 提问引发学生讨论和即兴表演。

问题:如果让你演奏小镲,能不能表现出“鸭子吵架”的情景呢?

练习方式:两人一组用手掌模拟小镲自编自演。

表演方式:任选一组持小镲进行即兴表演。

[设计意图:恰到好处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思考,去讨论、实践,在亲身参与中获得对音乐的感受。]

4、复听《鸭子拌嘴》全曲

①教师播放动画和音乐。

②请学生概括这首打击乐合奏曲的情节。

③师小结:这首乐曲描写一群小鸭子(用小镲演奏),大鸭子(用水镲演奏)清早走出舍门来到池塘,戏水打闹,相互拌嘴,然后心满意足摇摇摆摆回窝去的生动情景。

[设计意图:把难于理解的音乐用动画和故事加以描绘,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感觉自己在看动画或听故事中完成欣赏活动。]

5、揭题

①请学生讨论给乐曲起名字。

②教师提示课题《鸭子拌嘴》

提问:小朋友知道“拌嘴”是什么意思吗?师简单解释“拌嘴”的意思。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想象,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意识。]

(三)、联系生活,巩固主题

1、请学生谈谈生活中所看到的鸭子是怎样的,都在干些什么?

2、请学生唱唱有关鸭子的歌曲(如《小鸭小鸡》、《三只小鸭》、《数鸭子》《来了一群小鸭子》等等)。[设计意图:让学生留心生活、贴近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学生了解鸭子的不同生活场景,为下一环节的创作提供了感性材料。同时,由于《数鸭子》这首歌学生非常熟悉,而且都会唱,关于歌曲《数鸭子》的教学可以在这里一带而过,但是在演唱中应向学生简单讲解休止符。

(四)、创作实践,感悟迁移

1、分组创作,请学生自选打击乐器,模仿鸭子的走路或叫声,创造出小鸭子的故事。

2、学生分组表演创作节目,教师对学生的创作充分肯定,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创作、表演、评价,提高学生感知美、认识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同时,以小组活动的教学形式,给学生创设一个发挥集体智慧的空间,增加学生的信息交流量,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并通过合作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协作创新的精神。]

(五)、小结下课

让学生在《鸭子拌嘴》的音乐声中敲打着打击乐器走出教室。[实践与反思] 在本教案的设计中,我通过听、编、唱、演、创等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火花。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激发动机,引起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求知欲望,从而自动地调动全部感官,愉快地去探究它。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让学生感到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如在课的一开始,我就请小朋友找找自己组的打击乐器是什么,然后以这种打击乐器的名字作为小组的名称,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之后又请小朋友一起敲一敲,探究乐器的不同敲法,满足了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专注地融入音乐课堂中去体验音乐。

二、激发想象,活跃思维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情境,引导每一个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展开想象,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创造用自己最喜欢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在学生了解了打击乐器敲法的基础上,尝试描写手中乐器的声音生活中的哪些声音;又如在欣赏了《鸭子拌嘴》音乐片断之后请学生想象刚才这段音乐让你联想到什么小动物,并用动作来表现,最后又让学生为音乐取名等,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表达对所听音乐的感受与见解,使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三、激发创造,大胆创新

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潜能。如从聆听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到创造出打击乐器的各种敲法;从欣赏《鸭子拌嘴》片断,到创编动作来表现听到的音乐形象等,这些都是层层铺垫,慢慢深入的。直到最后请学生自选打击乐器,各小组创编一段虽然并不完美,但却生动有趣的小鸭的故事时,便有了一种水到渠成的结果。

我觉得,对于小学生来说,在一定程度上,音乐艺术主要还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作为教师,我们更多的任务应是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帮助学生跨进音乐艺术的大门,让他们体验学习音乐的快乐和满足,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雁群飞

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整个来说都很简单,孩子们容易理解和接收。学情分析

对个别难以接受知识的孩子多给与指导,容易出错的地方多给与强调。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通过学唱充满情感的《雁群飞》歌曲,体会家的温情。在欣赏美的歌曲旋律中感受亲情的可贵。

2、知识与技能: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用体态和声音去体验抒情与活泼等不同情绪的歌曲。

3、过程与方法:利用课件让学生欣赏雁群飞,先让他们充分理解这首歌曲,老师引导孩子学唱这首歌,再配上一些简单的动作来培养孩子对歌曲,对舞蹈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用体态和声音去体验抒情与活泼等不同情绪的歌曲。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你们见过大雁没?(有)喜欢大雁吗?(喜欢)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大雁飞的歌曲好吗?(好)请打开课本第12页。

三、学唱歌曲《雁群飞》

1、教师课件出示雁群飞物的样子,让孩子们先了解什么是雁群,它们是怎么飞翔的,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出示歌曲《雁群飞》

2、老师范唱歌曲《雁群飞》

3、让学生认真听,说说“听到了什么?”

4、老师简介大雁,了解鸟的一些习性。

5、用听唱法教唱歌曲。

四、活动:雁群飞

1、老师再一次课件出示大雁飞,学生观察大雁是怎么飞的。

2、让学生模仿大雁的动作,边唱歌曲自创编一些简单的动作。

3、分组进行活动:

(1)先让一组同学排成一队,音乐一响就原地做动作,唱到“雁群飞”的时候,领头的“大雁”领着一群“大雁”开始做动作绕圈“飞”。

(2)注意:要求领头的学生慢慢“飞”,其他表演的学生不许跑,不许掉队,不许拥挤,要一个跟一个的“飞”;唱完后慢慢“飞”回自己的座位;没有表演的学生在座位上表演唱。

五、总结。

1、学生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回家后请把这首歌唱给爸爸妈妈听。

3、在音乐声中结束本次课。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雁群飞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同桌相互比赛唱,谈后相互评一评,他唱得好不好,好在哪里,唱错了帮忙纠正。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先让孩子们理解歌曲的内容,利用多媒体让孩子们观察雁群飞,在直观的教学中孩子们很快地接受了,理解了歌曲,再在理解的基础上教会孩子们唱这首歌,孩子更容易学会。我还采用动作创编更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也更易于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实践说明,孩子——特别是低年级孩子积极参与的课堂能够让他们更容易掌握知识,课堂气氛也更活跃。

数鸭子

教材分析:

《数鸭子》是一首颇具说唱风格、形象生动、活泼有趣的童谣歌曲。歌词描述了小朋友看到鸭群游过大桥、兴奋地数鸭子的情景。歌曲前后皆有数板,说唱结合,表现出儿童活泼可爱的天性,童趣盎然。歌曲第一段描述小朋友们在门前大桥下数鸭的情景,第二段以老爷爷风趣幽默的口吻教育孩子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别贪玩忘了上学,还形象地告诉孩子们考试时千万别抱回“鸭蛋”,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教学目标:

1.能随音乐用轻巧活泼的声音有表情演唱《数鸭子》。

2.能积极主动、自信有表情地参与表演,从中感受参与歌表演的乐趣。

3、通过歌曲《数鸭子》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乡村美丽的自然风光,教育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并在歌唱中清晰灵巧地咬字吐字,保持速度的稳定。

4、通过声势游戏,增强对节奏的感知能力与身体协调能力。教学重点:

1.用轻巧活泼声音演唱歌曲,并能用肢体语言展现歌曲,表现歌曲情绪。

2.能够正确进行念白与歌唱的连接,正确表现休止符号和反复记号。并且用动作表现爷爷、和小朋友的神态与表情。

教学难点:

能用伴奏谱为歌曲伴奏。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激发兴趣 1.师生问好 2.音乐故事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来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可是他们需要你们的帮助,仔细听,它们怎么了?”

小朋友听 “任老师我养了一群小鸭子,我今天早晨赶着他们到池塘边,小鸭子对着我嘎嘎嘎地叫,小鸭子你们想要干什么,我们想跳下水去呀去游泳”

师“原来他们都想急着下水去游泳,但是需要听命令,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出示节奏)小黄鸭:4/4 X X XX X︱XX XX X 0 ‖ 小白鸭:4/4 XX XX XX X︱XX XX X 0 ‖ 小花鸭:4/4 X XO X XO︱XX XX X 0 ‖ 小黑鸭:4/4 X XX X X ︱XX XX X 0 ‖ 3.“我们先来练习一下”

学生练习一遍,边用“嘎”念,边用手拍

4.跳水游戏(学生扮演“饲养员”和“小鸭子”)

师:“现在,我们角色分配了,第一组扮演小黄鸭,第二组小白鸭,第三组小花鸭,任老师小黑鸭,请个别小朋友来做饲养员了,听到哪只鸭子的命令,相应的小鸭们要做跳水动作哦”

(老师与学生互动)

5.小鸭子们乒乒乓乓跳下水,开心得不得了,在池塘进行了一场歌唱比赛,听,首先演唱的是

小黄鸭: 3 1 33 1 ︱ 33 56 5 0 ‖ 让我们来跟它学一学 师弹唱一遍歌谱,生跟唱一遍(两遍)小白鸭:66 65 44 4 ︱ 23 21 2 0 ‖ 小花鸭: 3 10 3 10 ︱ 33 56 6 0 ‖ 小黑鸭: ⅰ 55 6 3 ︱ 21 23 5 —‖

一齐唱: ⅰ 55 6 3 ︱ 21 23 1 —‖(以上都一样,唱两遍)

二、歌曲学唱,1.师:“小鸭子们的歌声引来了三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啊?”(播放视频数鸭子)

2.“在数鸭子呢,”(出示歌谱)“发现没有,这就是小鸭子们刚才演唱的歌谱,这首歌曲小朋友非常熟悉了,那就合着伴奏把歌词朗读一遍吧”请注意朗读歌词,还有注意休止符

(合着伴奏朗读)3.有的小朋友迫不及待想唱了,那咱们就来演唱吧!

(一)唱歌词

1.跟着录音范唱一起唱

2.“像这种有说有唱的歌曲,我们上学期有学过,是什么呀?”《包子剪子锤》,像这种按照节奏朗诵歌词的形式称为什么呀?(数板,对了,称为数板。数板是一种古老的音乐形式)

3.好,那我们跟着钢琴把数板部分来说一说,4.我们来看旋律部分 5.第一段的处理

⑴休止符

①“请你们注意休止符的地方,第一段乐曲中的四分休止符,把小孩子数鸭子时的俏皮的感觉表现出来了(师范唱),而八分休止符则把小鸭子这种可爱的叫声表现的淋漓精致,(师范唱)”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②在四分休止符处加入拍手动作,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休止;

⑵情绪处理

①小朋友们把休止符的感觉唱出来了,很不错,现在我们来听一听第一段中最后两乐句,他们歌词和旋律完全相同吗?有不一样的地方吗?

②歌词相同,最后的尾音不同,前一乐句小朋友数的很兴奋,声音的位置在高处;后一句小朋友发现真的数不清了,有那么一点点沮丧,所以声音的位置在低处。(师范唱)所以我们要把小朋友的这种心情的变化的来变现出来。

③学生有表情的、投入的演唱第一段 6.第二段处理 ⑶休止符的处理

第二段中前两乐句的四分休止符的感觉和前一段是一样的,我们同样加入拍手的动作,其他的休止,请你听听老师唱的,发生什么变化啊?

(都没有休止了,老师把休止的音给延长了)

对,我们要把老爷爷老爷爷年纪大、慢吞吞风趣幽默的感觉表现出来,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生唱第二段

⑷最后两句是老爷爷提醒小朋友,别贪玩忘了上学,否则真要提个红灯笼,考个鸭蛋回家咯 我们来把老爷爷的感觉来学习一下 7.现在请小朋友们用你们的表情,情绪、动作来完整的演唱一遍,在尾声第二遍念白处应作渐弱处理,表现小朋友渐渐远去的情景。

(配合伴奏音乐)

三、加入伴奏、丰富歌曲

1.老师知道你们很棒,小鸭子们给你们增加难度了哦,请看

在数板部分 加入伴奏节奏型(出示节奏谱)

先一起练习,在分两部分进行歌曲的演绎

2、看来难不倒你们,那就继续接招吧(出示歌曲伴奏谱)

教师带领学生用拍手跺脚为歌曲伴奏,(先把拍手和跺脚分别进行练习。练熟后再合起来进行边唱边为歌曲伴奏。)

(1)拍手 4/4 X ━ X ━‖

跺脚 4/4 X X X X‖(2)拍手4/4 O XX O XX ‖

跺脚4/4 X O X O ‖

培养学生边看谱边拍手和跺脚的习惯,通过手与脚的配合,增强身体协调能力,培养节奏感。

3、合着音乐伴奏,一部分小朋友为数板伴奏,演唱时,用两种不同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四、1.天色不早了,小鸭子要和你们再见了,(“小鸭子们今天玩的很开心,小朋友们谢谢你呀谢谢你,小鸭子对着你们嘎嘎嘎地叫,再见啦小朋友祝你学习好,再见啦小朋友祝你学习好”)

2.在这里,老师也希望我们小朋友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每天都有进步!3.好,今天我们的课就上要这里,小朋友再见!(听音乐出教室)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虽然准备了许多,但是感觉并没有真正的用到那些环节。学生们学会了这首歌,同时我还适当地加了一些动作,让音乐课堂变得活泼,不至于太呆板。同学们积极地配合了。让学生们认识了反复记号和休止符,通过歌曲的学唱,让他们知道这些符号的作用。我通过欣赏来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让他们对欣赏感兴趣,让他们认识一些民族打击乐器。后来几个环节没用到,比如听了《鸭子拌嘴》让他们能够理解这段音乐的大体内容并能够表演出来。我还准备了小鸭子的头饰都没用到。所以下次我会重新调整尽量使音乐课堂更加丰富活跃。

长鼻子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长鼻子》是人音版教材第二册第四单元,该单元包含两首管弦乐曲《小象》、《大象》和两首儿童歌曲《小象》、《两只小象》。为了让学生能更全面、细腻的感受、了解大象和小象不同的音乐形象及其与音乐要素的关系,执教者将两首音乐作品的聆听归纳为一个课时进行教学。

2、学情分析:大象是学生既感觉熟悉又离他们生活很远的一种动物。孩子们通过画报、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了解了一些有关大象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为本课的顺利进行做了很好的准备。

二、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学习的乐趣,并能与同伴友好合作、共享。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能积极、主动的聆听、体验、想象、模仿、探究、交流、表现音乐形象。

3、认知目标:学生能辨别音乐情绪,初步感受音乐形象与力度、速度、音区等音乐要素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孩子能兴趣盎然的、积极主动的参与各种音乐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尝试记忆《大象》《小象》的主题片断,并能进行分辨; 运用听、看、说、做等方式的活动发散学生的思维。

难点:学生音乐感受、想像及表现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思路:

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力求体现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理念,让学生在“聆听中表现、在表现中创造、在创造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本节课将主要从以下方面体现教学理念。

1、突出听觉,让学生在音乐中活动。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所有音乐体验都依赖于听觉。因此,我力图让学生充分的听,让学生在聆听中想、在聆听中说、在聆听中做、在聆听中记忆,丰富学生的听觉体验。

2、兴趣入手、让学生快乐学习。音乐课标指出了“以兴趣为动力”的基本理念。在本节课中创设丰富多样的音乐活动、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

3、面向全体、让学生主动参与。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去聆听、想象、交流、表现。教师肯定的、鼓励性的评价让学生对学习更有信心。

4、体现综合、让学生充分感受。以音乐为主,综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并借用美术拓印的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

5、探究学习、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课中创设探究音响的教学环节,放手让学生大胆的去尝试、去实践、去探究,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辨别音响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6、引导想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聆听音乐作品的环节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不同的音乐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和音乐情景,并创编不同的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情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力。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颜料、画纸、沙包

六、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增进情感

(二)、创编儿歌 律动表现

1、师生共同演唱歌曲《两只小象》并用肢体语言对歌曲进行表现。

2、教师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小象的形态特征。

小象的样子是:长鼻子、大耳朵、还有两颗大象牙,伸伸鼻子、握握手、我们都是好朋友!

[设计意图:通过对歌曲的演唱和表现,让学生能充分的回顾起小象的样子,并用儿歌的形式进一步体验小象的形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三)、聆听音乐 创造表现

1、播放《小象》音乐,学生聆听并想象该音乐中的音乐形象和音乐情景。

2、学生畅谈各自的想法并说说依据是什么,从而引出该段音乐的音乐情绪和特点。

3、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形象的想象自由的创编不同动作进行音乐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音乐让学生大胆想象音乐形象和音乐情景,并根据理解创造不同的肢体语言进行各种音乐表现,从而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探究音响 参与实践

1、教师引出动物——大象。

2、学生想象:(1)大象走路的样子是怎样的?(2)大象走路的声音会是怎样的?

3、学生根据想象用动作表现大象走路的样子。

4、大象走路的声音:教师选用几种打击乐器(碰铃、双响筒、响板)进行敲击,学生辨别是否符合大象走路的声音,为什么?

5、学生利用各自周围的资源自由寻找合适的声音来表现大象走路的声音。

6、学生演示各自所找的声音。

7、其余学生对声音进行评价。

8、请部分学生模仿大象走路的样子,部分学生为其配走路的声音。[设计意图:(1)、学生想象、模仿、表现大象走路的样子及发出的声响,了解重重的、沉沉的、慢慢的、低低的声响特点。(2)、学生通过听辩器乐声响了解音色、音长、音高等音乐要素和音乐形象之间的关系。(3)、能运用新知,利用周边资源创造音响、自由模仿表现大象走路的声音。(4)、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聆听《大象》 体验情绪

1、学生观看有关大象的视频资料。

2、请学生说说在所看的录像中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学生再说说各自所知道的有关大象的知识。

4、说说刚才听到的音乐适合表现什么动物?为什么?

5、教师揭示音乐作品的曲名《大象》并简介作者圣桑。[设计意图:(1)、通过再一次的聆听音乐,让学生充分体验不同音乐的情绪对比以及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充分体现了音乐学科聆听的重要特点。(2)、通过聆听音乐,观看视频来增强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六)、综合欣赏 拓印表现

1、教师扮演大象,聆听《大象》音乐片段模仿大象走路沉重的样子。

2、请学生说说教师的模仿演示是根据什么进行的。提示学生要注意聆听音乐的情绪、速度。

3、请部分学生听不同的音乐片段试着进行拓印游戏。

4、全体学生听不同的音乐片段,选择各自喜欢的颜色进行拓印游戏。[设计意图:(1)、巩固新知,记忆音乐主题片段,听辩其音乐形象。(2)、在拓印游戏中进一步感受音乐的快、慢、疏、密、长、短等音乐要素。]

(七)、展示作品 畅谈感受

师生共同欣赏学生游戏的作品,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七、教学反思:

1、教学目标的达成可见。教学结束后,对照教学目标的设定分析,自我评价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广度与深度,学生情感的升华都看得见,摸得着。

2、教学流程的操作有效。预计的教学流程是否流畅可行,是要通过教学实践检验的。本节课的教学流程主要分为五个板块,即从“聆听——想象——模仿——探究——表现”。通过实施,教学中学生参与积极,表现大胆,思维活跃。这足以说明本教学流程有效。

总之,学生学习得快乐、学得主动、学有所获。

《小象》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象》。

2.为歌曲《小象》编创舞蹈动作。3.表演歌曲《小象》。教材分析:

《小象》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3/4拍,结构是由一个问答句构成的一段体。

歌曲的旋律抒情而优美,节奏配合歌词的语气重音,词曲结合紧密。唱起来流畅上口。歌曲以拟人的手法描述了两个小动物之间的友好交谈,一问一答之间表露了小象以长得酷似自己的妈妈而引为自豪,歌唱了小象爱妈妈的真挚情感。

教学目标:

1.了解象的有关小知识,了解象是人类的好朋友。引导学生热爱象、热爱动物、保护动物,与动物成为好朋友。

2.听唱法学唱歌曲《小象》,学习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3.为歌曲《小象》编创舞蹈动作,感受小象热爱妈妈的真挚情感。4.表演歌曲《小象》,采用对唱法表演歌曲,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5.通过学生的相互评价,培养学生欣赏他人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小象图案的装饰品、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乐曲管弦乐《小象》 1.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聆听了欢快的爵士乐《小象》,我们还编创了表现小象的舞蹈动作,现在请你们把上节课自己编创的动作亮出来 学生亮出各自编创的动作。

师:现在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小象》律动。

学生随着音乐律动,教师到学生中间鼓励、表扬学生。师:同学们跳得真棒!

二、导入新课

(一)初次聆听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师:我想问同学们两个问题,你们喜欢小象吗?为什么? 请5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评价。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今天,有一只可爱的小象欢欢来到了我们的教室,看,它就在我们的讲台上,它的鼻子真长!小象很可爱,我们都很喜欢它,现在,我们 了解一些小象的知识。

出示幻灯片并讲解

师:象会帮人类做很多事情,是人类的好朋友,你们想和象成为好朋友吗? 生回答

师:那我们怎样才能和小象成为好朋友呢? 生回答

师:我们要爱护小象,保护小象,同时也要保护其它小动物。今天,小象欢欢为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小象》,请听歌曲《小象》。

学生聆听歌曲

(二)按节奏朗读歌曲的歌词

师:欢欢希望我们都学会唱歌曲《小象》,我们先来看看歌曲的歌词。出示歌词

师:我们看,歌词是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写成的,小朋友问,小象答,请听老师朗读一次歌词。

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歌词,注意角色的区分。师:小象最喜欢谁呀? 生回答

师:小象最喜欢妈妈,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 生回答

师:现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朗读歌词 学生学习朗读歌词

师:我要请两位同学上来,一位同学扮演小朋友,另一位小朋友扮演小象,为我们朗读一次歌词,谁愿意来?

学生扮演角色朗读歌词

师:你们觉得他们演得好吗?能得多少分? 请学生评价,教师总结。

(三)编创动作表现歌曲

师:欢欢说同学们读得真好,如果能加上动作就更好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开动脑筋,为这首歌编创动作。

在教师的引导下,一句句为歌曲编创动作 师:好的,欢欢说你们编得真好!

(四)听唱法学唱歌曲

师:我们学会了歌词,还编了动作,当更要学会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句一句地学唱歌曲。

教师范唱,学生学唱,然后由学生跟着音乐表演歌曲

(五)对唱法表演歌曲

师:现在我们请1、2组同学扮演小象,3、4组的同学来问小象,我们分角色来表演歌曲。学生先在原位上演练一遍,然后全体起立,相对而立,表演歌曲。教师作出评价和肯定

三、总结与作业 师: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小象的知识,知道了要与小象成为好朋友,要保护小象和其它动物,学会了表演歌曲《小象》,今天的作业是:预习歌曲《两只小象》。

两只小象

教材来源: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书音乐》一年级第二册第四课。教学内容:

1、节奏创编练习。

2、学唱并表演《两只小象》。

3、编创与活动。教学目标:

1、聆听、演唱并表演歌曲《两只小象》,表达对象的爱护之情以及 好朋友之间团结、友爱的感情。

2、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声音亲切、自然。利用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感受三拍子节奏特点。

3、创设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舞蹈动作编创活动,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歌曲中两只小象的情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教材分析:

《两只小象》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五声宫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由XX X X / XX X 0 / 的典型节奏型贯穿全曲,仅在结尾句稍加变化。亲切的旋律可以使人感受到小象玩耍的姿态,生动而形象。歌词用儿童的语言描述了一对好朋友用长鼻子互相问好,一同在河边嬉戏的快乐情景。好象在告诉同学们要团结友爱,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两只小象》。

教学难点:利用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及歌曲舞蹈动作的创编。

教具准备:教学配套光盘、图片及节奏卡、小星星、自制打击乐器(塑料瓶、瓶盖、报纸)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1、听音乐《火车开了》律动进教室。

(以学生熟悉的歌曲音乐作为课前律动音乐,使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教师创设的音乐故事情境之中。)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乘坐1030号列车去北京最大的动物园参观,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上车出发吧!

动物园到了,请同学们有秩序的坐到座位上。今天,动物园里有一场特别的音乐会,音乐会上来了许多动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出示课件:

A 大熊猫 B 东北虎 C 象

象妈妈知道动物园要开音乐会,这不,象妈妈带着自己的一双小象姐妹也来了,你们听!远处传来了它们的脚步声!

3、教师出示节奏卡,以不同的声音和节奏模仿象妈妈、象姐姐、象妹妹的脚 步声。大鼓X — / X — / 小鼓 X X / X X / 手鼓X X X X / X X X X / 嘭 — 嘭 — 哒 哒 哒 哒 得得得得 得得得得(象妈妈)(象姐姐)(象妹妹)

4、游戏“对号入座”

师:老师出示了三张不同的节奏卡,你听了觉得谁走在最前面?谁在中间?谁又走在最后面呢?为什么?谁来把对应的图片贴到节奏卡的前面。

生:象妈妈走在最前面,象姐姐在中间,象妹妹在最后面。因为……

(以童话故事导入,适合一年级小朋友的口味,引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听辨,感受出象妈妈、象姐姐和象妹妹所代表的节奏型,为进行节奏练习作铺垫。)

5、师:小朋友的耳朵真灵!我们也来学学他们的走路声好吗? 生:看节奏谱分别边念边模仿三种脚步声。

6、游戏“请你 跟 我 学说 话”

师:音乐会就要开始了,动物们真在准备着。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做一个游戏。游戏开始了--------师:(1)今天 的 人 真多 呀 0!生:边拍手边模仿。

师:有谁能编一些话让我们来学一学呢? 生:找一名同学来边,其它同学模仿。(两到三名同学)

(2)我请你们看一些图片,你们能把图片的内容编一编吗?(多媒体米你牛精品教学http://shop115702989.taobao.com/QQ370675628)

二、视听结合、学唱歌曲

1、创设情境。

音乐会开始了,请同学们欣赏歌曲《两只小象》。(播放MTV,教师自弹自唱)

2、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发展故事情节导入歌曲教学,在生动形象的歌曲MTV中聆听、感受歌曲,使学生喜欢这首歌曲,激发学唱的欲望。)

3、师:你们觉得它们俩的感情好吗?是从那里感觉出来的?

生:它们感情感情很好!从“见面握握手”、“扬起鼻子”、“勾一勾”……

4、唱出音符的名称及音高。(指出三拍子节奏特点,并让学生拍一拍)

5、找同学到前面当老师,指唱。

6、找两名同学划拍子。(其他同学边欣赏边拍手)

7、完整演唱曲谱。

8、出示音乐大师软件学习歌词。

9、艺术处理。

10、完整随伴奏演唱歌曲。(根据学生对歌曲的掌握进行指导)

11、利用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利用身边到处可见的废旧材料调动学习兴趣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有助于建立同学们的自信心,增强表现欲,培养较强的节奏感。)

三、创编舞蹈

(1)自由分组创编(2)分组表演(3)找学生点评

四、团结协作、表现歌曲。

1、师:你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吧!谁来说一说你的好朋友是谁呢?请你和你的好朋友一起手拉手,让我们唱吧,跳吧。请欣赏舞蹈《两只小象》。

2、连续播放《两只小象》的音乐。

师小结:天色不早了,动物音乐会就要结束了。你们看,我们也象两只小象一样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能更加珍惜你们的这份友谊。

火车波尔卡

课时:一课时 课型:欣赏课 教学目标:

1、学习《火车波尔卡》,初步认识音乐与历史、社会是紧密相连的;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音乐的兴趣趋向。

2、通过听视、唱、律动等,学会听辨作品的主题,能体会作品的情感。

3、初步了解西洋管弦乐器与波尔卡。

教材分析:《火车波尔卡》 又名《快速波尔卡》,是奥地利作曲家爱德华· 施特劳斯(1835-1916)为纪念某铁路通车,于1896 年创作并首演了这首带有描绘色彩的管弦乐曲。“波尔卡” 原是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轻快、活泼,一般为二拍子,三部曲式。欧洲19 世纪古典浪漫主义民族乐派的作曲家们就在许多的交响乐作品中加入了类似波尔卡这类民间民族的音乐,使作品充满了民族民间色彩,表达了作曲家对祖国、对民族、对生活热爱的感情。《火车波尔卡》 是采用管弦乐合奏的演奏形式,用各种乐器如短笛、长笛吹奏出短促的倚音和休止符来模仿火车的汽笛声。接着,音乐由弱到强,由松到紧,引出了由八分音符构成的同音反复,象征火车的启动和有规律地快速运行。随后,跳跃的曲调和倚音形成的跳进音程(汽笛声)明朗欢快,仿佛乘坐着火车的人们在愉快地哼唱着“波尔卡” 的节奏。整首作品的旋律欢畅流畅,形象明晰。爱德华· 施特劳斯(EduardStrauss,1835-1916),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他同时还擅长演奏小提琴。为奥地利“圆舞曲之父” 老约翰施特劳斯的第四个儿子。他的代表作是《火车波尔卡》(也叫《快速波尔卡》)、以及《不煞车波尔卡》、与其兄约 翰· 施特劳斯、约瑟夫· 施特劳斯所作的《游览列车波尔卡》 和《休假旅行波尔卡》 以及一些圆舞曲等。

学情分析:因没见过学生暂不分析

教学策略:在教学中运用情景导入法、游戏听辩法、律动听辨法等,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师生良好的互动中进行学习和探索。

教学重点:听辨作品的主题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设备:钢琴、多媒体平台、话筒、三角铁 教学程序 一导入

1.播放《剪彩波尔卡》的汽笛声与a主题前部分

设问:乐曲表现的是什么?或者说你听到乐曲想到的是什么?

师生共同探讨:火车在发动并由慢到快的奔跑起来。同学们见过火车吗?谁来介绍一下火车。师:人类一开始创造的火车叫蒸汽机火车,它在行驶的过程中,要烧煤,车头有大烟囱来排煤烟。后来经过不断改进

蒸汽机火车—发展成内燃机车或电力机车—现在更有气垫列车和磁悬浮列车 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设问:蒸汽机火车鸣笛和运行的声音怎样的?谁可以模仿一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管弦乐曲《剪彩波尔卡》

二、学习体验

1、师生共同阅读听赏提示书34页、作者介绍

2、完整欣赏一遍乐曲。设问:乐曲是什么情绪?(一组)是什么乐器演奏的?(二组)节奏(三组)速度(四组)如何?乐曲分几个乐段?全班抢答

师介绍:波尔卡原是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轻快、活泼,一般为二拍子,三部曲式。作曲家把这一民族音乐素材贯穿在了整首乐曲中,使得乐曲更具特色。

3、观赏一段波尔卡舞蹈,说一说感受,学一下学简单的律动。

4、分段欣赏乐曲并做老师设计的律动。设问:为什么老师这样设计?

5、完整的欣赏乐曲并作律动,生评价做的如何?

6、完整的欣赏演奏视频,并谈感受。介绍西洋管弦乐队的四个主要部分 三结束

1、生探讨:这首乐曲是表现什么的?

2、师小结:作者通过火车的动态等,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希望同学们也热爱生活,并且具有越来越高的欣赏能力,最终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

备注:如时间有多可观赏另一段波尔卡舞蹈。

教学反思:

对于一年级的同学来说,学生在学习本章节时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引导学生较好的听懂音乐,能分辨音乐主题,了解西洋管弦乐器与波尔卡等都是难题。针对以上问题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策略:

1、以情景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一开始请学生简单了解火车的发展历史、观看蒸汽火车的视频并请同学来模仿火车的汽笛声和车轮声,有效地将学生带入美妙的描写火车的音乐中来。

2018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篇3

第一课 跳起来

【教学内容】 《新疆舞曲第二号》

【教学目标】

1、感受这首钢琴曲的新疆民族风格。

2、会敲击(X X X X|XXXX X X |)节奏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提问:你了解的有关新疆的特色有哪些?

二、作曲家简介。有一位非常钟爱新疆民族音乐的作曲家——丁善德,根据流传的新疆民歌 创作了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二号》。

三、初听乐曲,你从中听出哪些新疆风格的音乐元素?(典型的新疆地区的节奏与音调、模拟手鼓的敲击声。)

四、再次完整欣赏,注意倾听其中的主导节奏型。

1、欣赏引子部分:(1)教师用钢琴弹奏引子部分。(2)这段音乐模仿了新疆的哪件民族乐器?(手鼓)

五、欣赏第一部分(这一部分为两个乐段):(1)欣赏第一乐段。这是一段新疆民歌主题,一起学一学、唱一唱。

六、欣赏第二乐段。第二乐段音乐在发展时,运用了很多对比的手法,你听到了其中的哪些方面 的对比?

七、欣赏第二部分

1、欣赏第一乐段。节拍、速度、情绪和第一部分相比有什么变化?能联想到什么?

2、欣赏第二乐段。此段音乐和第一乐段相比在速度、节拍方面又有什么变化?描绘了什么场面?

3、欣赏第三部分 这部分音乐重复了第几部分的音乐?这部分音乐再次出现,让你有何感受?

八、音 乐家相册。了解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一丁善德的主要创作作品。

1、欣赏原苏联指挥家迪利济耶夫改编的管弦乐《新疆舞曲第二号》。

2、谈一谈和钢琴曲对比,有何不同的感受?

《那不勒斯舞曲》

教学内容:欣赏《那不勒斯舞曲》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洋铜管乐器------小号、圆号、长号、大号的形状、音色及演奏方式。

2、通过对《那不勒斯舞曲》的欣赏,能排列出乐曲的三个乐段;知道乐曲的三个乐段都是 弱拍起奏;辨别乐曲的速度。

一、激趣导课: 师导:今天陶是给大家带来几位有趣的大嗓门朋友,他们很想和大家交朋友,你们愿意吗?生:愿意!

二、介绍西洋铜管乐器

1、认识形状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认识其中那位朋友?

2、辨别音色下面我们来聆听一下他们的歌喉。听听他们的音色各有什么特点。

三、赏析《那不勒斯舞曲》

1、判断主奏乐器。老师请大家欣赏一首乐曲,大家听听是那位朋友在担任主奏演员。这首以小号为主奏乐器的乐曲,就是今天我们的欣赏曲目《那不勒斯舞曲》

2、乐曲简介

3、熟悉旋律,正确排序。

(1)熟 悉 旋 律(2)判断演奏顺序?

4、节奏练习,明确旋律弱起。下面听老师拍两组节奏,大家听听有什么不同。1)XXXXXXXX 2)0XXXXXXXXX

5、体会速度变化 老师哼唱,学生听、思考。

咱们把乐曲完整的听一遍,从艺术家的表演中,你能体会出屋去表达了人物的什么思想感情吗?

四、小结。是啊。雄壮的音乐能鼓舞人,高雅的音乐能陶冶人;音乐没里就在于它能以超人的力量浸人心脾,使人在优美的旋律中净化心灵、达到忘我。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聆听《小步舞曲》,演唱《我们大家跳起来》 【教学目标】

1、能用明亮自然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表现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

2、通过听赏和音乐活动,初步感受小步舞曲的风格,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参加今天的舞会。我们先来欣赏一首美妙的钢琴曲《小步舞曲》,听完后请你告诉老师这是一首几拍子的乐曲,它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二、介绍《小步舞曲》

你们知道这首优美的乐曲是几拍子的吗?它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1.这首曲子是德国著名作曲家、古典音乐大师巴赫创作的一首钢琴独奏曲《小步舞曲》。(1)老师示范小步舞的舞步。(左右右 右左左 左右右 右左左 前右右 后左左 前右右 后左左)

(2)学生跟着老师模仿。

三、学唱歌曲

1、播放《我们大家跳起来》歌曲录音,学生聆听。(出示歌谱)

2、师范唱,师生共跳小步舞。

3、指导学生用“lu”唱歌曲旋律。

4、学唱歌词。

5、学习顿音记号。

6、学生用明亮自然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一遍。

四、创造与表现。小朋友们,现在舞会已经到了高潮,请你们随着音乐热情地跳起来吧!(播放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

五、课堂小结:

今天大家的收获真不少,谢谢大家与我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最后让我们一起踏着小步舞曲,尽情享受这美妙的音乐吧!

《土风舞》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歌曲《土风舞》的学唱,了解捷克人民喜庆丰收热闹的景象。

2、懂得体验歌曲作品中的情绪、速度、节奏、旋律 等音乐要素。教学过程:

1、视频导入:

看一看,说一说,视频里的人们在干什么?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2、歌曲介绍:

《土风舞》是一首热情欢快的捷克民歌,歌曲节奏规整、旋律流畅、音乐朗朗上口,表现了人们载歌载舞庆丰收的热闹情景

3、完整聆听歌曲《土风舞》,思考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4、发声练习,用笑声的状态来发哈音练习。

5、考一考,歌曲是什么调、什么拍子?其拍子特点是怎样的?你能够用不一样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吗?

6、找一找,歌曲中出现了哪些音乐记号呢?

7、节奏型练习,拍一拍下面的节奏性:

① × × | × × | ② × × × | — —

③ ×× ×0 | —— ——

④ ×、× | —

①+②+③、④+③ 连起来打节奏,你会吗?

8、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9、学唱简谱

10、唱一唱,老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

11、唱一唱,跟着音乐和伴奏把歌曲完整的唱一唱。

12、跳一跳,同学们跟着音乐自编一段舞蹈。

第二课 少年的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阳光有朝气的歌声演唱歌曲《小小少年》,表现歌曲主人公乐观向上,勇敢地面对挫折与困难的少年形象,能准确表达歌曲情绪。

2、认识附点八分音符,初步感受其节奏特点。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中,遇到过烦恼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小小少年》这首歌曲,看看它是不是能表达出你们的心声。

二、寓教于乐:

1、简介歌曲

歌曲《小小少年》是德国电影《英俊少年》中的主题歌

3、请同学朗读歌词。

4、聆听歌曲《小小少年》。

5、学习附点八分音符

(1)看一看歌曲中用的最多的节奏是什么呢?用笔画出来。

(2)听一听老师范唱与歌曲范唱的区别,哪种唱法好?(3)师从连音线的图解中讲解附点八分音符时值。

6、跟琴学唱曲谱,感受歌曲的弱起节奏。

7、演唱歌曲 分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演唱歌曲。

8、在《小小少年》中小主人公遇到了不小的烦恼,他被烦恼打倒从此消沉了么?他是怎样做的? 欣赏德语版的《小小少年》。

四、完美结课:

回家把《小小少年》这首歌唱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我是少年阿凡提

教学目标:感受歌曲浓郁的新疆民歌风格特点,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升记号的唱法,体会升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舞蹈导入

1、师:播放《新疆好》、《娃哈哈》两段歌曲,师生一起来表演学过的歌曲并引导学生回忆在这两段歌曲中所跳的一些动作是什么地方的舞蹈动作?

2、学生自由回答:是新疆。

二、新歌教学

1、导入歌曲。出现阿凡提的图片,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是传奇式的人物阿凡提大叔。

2、感受歌曲情绪

3、师总结: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我是少年阿凡提》。

4、复听歌曲:听听这首歌曲的节拍是几拍子的?

5、再听歌曲:并为歌曲打拍子,说说小阿凡提唱了些什么,了解歌词内容。

6、有感读词:按节奏有感受地读歌词。

7、模唱旋律:复听并模唱歌曲。

8、教师范唱

9、跟着琴声慢唱,并及时纠错解决难点。

10、完整跟琴再慢速演唱歌曲。

11、跟琴原速度演唱。

三、拓展练习,歌词创编

四、情感教育,结束教学

1、在今天的音乐课中,你都得到了哪些收获呀?

2、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像小阿凡提那样,做一个机智勇敢,有正义感的好少年。

第三课时 《牧羊姑娘》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器乐曲及歌曲《牧羊姑娘》,使学生感受乐曲的悲伤情绪

2、通过对比欣赏使学生感到生活的快乐,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过程: 导入:谈话

欢迎同学们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40分,请大家欣赏六段音乐,你们仔细听,哪一段音乐表现了悲伤的情绪?

一、听六段录音;

放六段音乐录音,哪段表现了悲伤的情绪?

二、复听:

下面咱们再来听听这三段的音乐,你们仔细听他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地方有区别? 小结:区别就是表现音乐的形式不一样,前两首是器乐曲,后一首是女声独唱。相同点就是三段音乐的旋律是一样的,都表现了悲伤的情绪。

三、演唱主旋律:

1、用口琴示范演奏,生:可以边听边轻声唱

2、无伴奏和学生一起唱,生:无伴奏和老师一起唱

3、口琴伴奏,生:演唱

四、分析主旋律的音乐表现手法:

五、扩展:

歌曲欣赏: 那现在咱们现在完整地听听这首歌曲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

六、结束:

咱们欣赏了一首动人的《牧羊姑娘》最后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再来演唱一遍歌曲,结束今天的音乐旅程。

《小小少年》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以声传情,展现快乐和烦恼增加的小少年。

2、理解节奏(弱起,附点节奏)对表现音乐作用。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律动,感受歌曲情绪

让我们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进今天的音乐课。播放口哨版《小小少年》。

二、简介歌曲《英俊少年》主题曲

三、解决歌曲第一部分节奏难点

现在让我们一同去感受海因切快乐又有意义的少年生活吧。一起来读一读。你觉得此时的海因切快乐吗?怎么读让他变得快乐呢?

四、合唱练习

1、音程训练

快乐的少年生活阳光灿烂,快乐的少年生活歌声不断。我们也来唱唱吧。

2、完整乐句练习

学生分别练习高、低声部完整乐句,再进行合唱。

五、歌曲教学

1、听歌曲范唱

2、听合唱部分范唱,并进行练习巩固。

3、学唱全曲

六、课堂延伸

最后,老师祝愿大家在成长的道路上快乐多多,烦恼少少……

第三课 水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四分音符时值。

2、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歌曲

大家都已经知道我们今天学唱的歌曲叫作《采菱》,那采菱的“菱”是什么? 今天就邀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去江南采菱!

二:学唱

1、复听范唱

感受歌曲情绪,进一步提出要求。

a、这首歌都唱了些什么?

b、演唱者带着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的?生答。

2、轻唱歌谱

3、哼唱歌谱,恩

4、听琴唱谱

5、学唱唱词

认识反复记号D.S.完整演唱歌曲

三、情感启发,处理歌曲

1、分句处理歌曲

2、看采菱的图片

3、听音乐演唱歌曲,体验江南菱角大丰收的喜悦心情。

4、请个别小组上台表演,师生简单点评。

四、小结

师:水乡的孩子爱南湖,爱南湖的喷泉和菱角,江南水乡的孩子用歌声歌唱了自己的家乡,我们这儿还有比水更美的东西,你们说说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材内容

懒蛤蟆和小青蛙 总课时教学要求

1、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在学唱中认识中强、中弱的力度记号,并会在歌曲中运用。教

程 一. 引入

1、说说癞蛤蟆和小青蛙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2、教师简单介绍,引入歌曲。

二、新歌教学

1、聆听歌曲范唱。

(1)歌曲中的癞蛤蟆和小青蛙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你觉得这首歌曲具有怎么样的风格?(3)与平时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2、学唱歌曲

唱准2-6 1-6 4-2等音程。

3、了解力度记号,并学会运用。

4、表演唱

5、上台表演,相互评论。

三、小结

《洪湖水 浪打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自信、有感情地歌唱《洪湖水,浪大浪》。

2、感受、体验人们赞美家乡、热爱生活的音乐情绪,了解装饰音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主题歌曲流行唱法导入,引出主题。今天先跟大家分享其中的一首,大家听看看觉得这首流行歌跟你们平时听的流行歌有什么不一样呢?知道这是什么歌曲吗?来,一起来听看看,歌曲是什么呢?

(二)走进歌剧《洪湖赤卫队》歌唱《洪湖水,浪打浪》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几张照片。

1、看完照片,那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了解歌剧《洪湖赤卫队》。

2、了解抒情歌曲《洪湖水,浪打浪》

3、洪湖水,浪打浪(1)是歌剧第三场中韩英与女赤卫队员秋菊的二重唱。(2)以抒情明快的格调、清新优美的旋律,表达出对家乡和共产党的赞美之情。

4、歌曲赏析 全曲为三段式结构:

5、感受这首抒情歌曲,边听音乐边找出歌谱中几处音乐符号。(倚音、三连音、波音,知道这三个符号的准确唱法)

6、学唱《洪湖水,浪打浪》独唱部分。

(1)讲解歌曲的节拍、调性、速度。

(2)今天老师请同学们用“乌”来跟着老师的琴练习。

(3)学唱简谱第一段独唱部分。

(4)用“乌”来代替歌词,大家一起唱一下。

(5)把歌词带进去试一下。

(三)装饰音的学习

1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之前我们讲过的几个音乐符号的唱法,那大家来看看装饰音是什么,它的作用呢?

2大家一起来分别演唱下面两个乐句,体会装饰音在演唱中的作用。

四、小结

请同学们下课回去了解一下西洋歌剧的发展,下节课老师将继续带领大家走进歌剧,走进西洋歌剧的魅力。

第四课

童年的音乐

教学目标、1、表演《白桦林好地方》(包括伴奏)、《红蜻蜓》,并编创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词唱一唱

2、从《白桦林好地方》中感受外国儿童的童年生活与风土人情。以扩大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

一、组织教学

1.欣赏加拿大民歌《白桦林好地方》范唱。

2、歌中唱出哪些赞美的调句?,3.学唱曲调、教师范唱曲调。要求学生找出曲调中相同或相似乐句(或乐节)。

4.学唱歌曲。重点唱好第一段歌词。

5.创作歌词。每人(或小组)创作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词,填入并进行试唱。

二、表演《白桦林好地方》

1. 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童年的回忆)

2、播放范唱

3.把全班分为二个声部,学唱二声部曲调:

(1)教师分别范唱、范奏二声部曲调。学生用指挥图式边划边轻轻哼唱各自曲调。

(3)各声部自学成果反馈,教师适时指导、纠正。

4.学唱歌曲:

5.表演歌曲:(1)复习力度记号。

6.拓展:回忆起童年时唱过的歌曲,填上歌名并唱一唱,互相交流,共同回忆童年的好时光。唱师生问好歌

四、聆听歌曲《红蜻蜓》范唱。

五、小结: 师弹琴

彼得与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聆听《彼得与狼》,能听辨出各件乐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角色,讲出故事情节并进行表演。

2、从《彼得与狼》中感受外国儿童的童年生活与风土人情。以扩大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并回忆自己童年唱过的歌,进行相互交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内容,要求大家仔细听音乐,并提出以下要求:

在听的过程中,允许学生用动作相互交谈,但不能发出声音,以免影响他人聆听。2学生边唱边表演

二、复习表演唱《白桦林好地方》《红蜻蜓》

三、聆听《彼得与狼》

该作品采用朗诵和音乐交替进行的方式,并以富有童话色彩的故事性节展开,所以吸引学生聆听是不成问题的。小结:了解苏联儿童的童话故事及各类西洋乐器的音

四、选择结束音的练习

对四年级的学生不必讲调式的理论。这样试的结果,第一首的结束音是“1”,第二音的结束音“ ”。

五、曲调接龙练习

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含时间及学生情绪),可适当调控次数及形式。

六、小结: 师弹琴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森林狂想曲》的乐曲声中听辨各种叫声等,从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在演唱《小溪流水响叮咚》时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表达对祖国、对党的热爱。

一、组织教学

联想导入:我们每年春游、秋游,或假期随父母去旅游,在田野……

二、聆听《森林的歌声》 1.森林的歌声来自哪里?

2.要知道答案,请听器乐合奏《森林的歌声》。聆听乐曲

3.讨论:有多少动物在歌唱?有几种主奏乐器?试试你的耳朵灵敏度 复听《森林的歌声》。

4.提出要求:看着教材中的三段谱例,①、②、③把乐曲的结构按顺序排列记录下来。

5.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环保意识,保护森林资源。

6.试试我们也来创作自己的“森林音乐”,7.歌曲范唱

四、表演《小溪流水响叮咚》

1.朗读《小溪流水响叮咚》歌词,要有感情、有诗意。

2. 学唱歌曲:(1)用2/4拍指挥图式学唱曲调。(2)在曲调熟练、有感情唱好的基础上,填上歌词。3.表演歌曲。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艺术的相同性

第四课时 歌曲《西风的话》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的对比,了解音乐要素对表现音乐的作用,感受秋天的不同色彩。

2、引导学生用自然舒展、抒情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西风的话》,启发教育青少年珍惜时光,热爱生活。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秋天的殿堂!你熟悉正在播放歌曲吗?知道它的名字吗?这首歌曲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秋季)歌曲中提到哪些我们熟悉的事物呢?一起来欣赏一下歌曲《西风的话》。

二、赏“风

1、听录音范唱。西风的话语是热情欢快的还是柔美抒情的呢?它表现了怎样的速度、力度?

2、再次欣赏,体会歌曲结构

2、划分乐句。感觉一下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的呢?

三、唱“风” 美“风”

1、按节奏唱旋律

(1)观察四个乐句的节奏特点。

(2)找出组成歌曲旋律的音符,组成音阶边做苛达伊手势唱唱。(3)视唱歌曲旋律,找出含有音阶上、下行的小节。(4)边划旋律线边唱旋律。

2、唱歌词

(1)用“u”模唱旋律,师纠正发声方法。

(2)体会旋律高低与演唱力度的关系并记录下来。(3)按力度记号轻声唱歌词。

3、声音对比

四、作者介绍

这首好听的歌曲是谁带给我们的呢?

六、小结

秋天早已悄然来到我们的身边,让我们在贪婪品位秋天收获喜悦,多情醉人的同时,别忘了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你认为精彩的一面,老师期待着下节课见到你的作品,好吗?同学们,再见!

第四课时

一、聆听《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1.演唱形式导入:同样是独唱,不同性别有不同声部的独唱,表现人民战士爱家乡爱哨所,男声的阳刚之气更为有劲,尤其是男高音明亮而富有穿透力、更显英雄气概。

2.欣赏歌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感受男高音阳刚之声所表现的战士风貌。3.复听歌曲,细致品味:(1)歌曲的内容。

?

(2)歌曲的表现力。

?为什么?

4.师生讨论,边讨论边听有关片段或教师范唱片段。

5.聆听歌曲。完整、全面地欣赏歌曲,激发学生学习革命战士的豪情壮志,爱家乡保江山。6.小结:独唱的表现形式及其表现力。

7、请在课后,学唱一首赞美自己家乡的歌,并把它抄下来,下次我们大家来交流,也是各地音乐文化的大汇展。

三、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下课。

第六课 摇篮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与“母爱”有关的艺术作品,感悟其中蕴含的情感,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2、把握摇篮曲的音乐特征,用连贯、流畅、甜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上课铃响后学生起立,师生用音乐相互问好:

二、欣赏与感受

1、师弹奏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齐唱。

2、学生欣赏古诗《游子吟》及图片

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歌曲《摇篮曲》。

三、新课学习(展示歌曲)

1、师弹琴范唱歌曲《摇篮曲》

2、介绍《摇篮曲》的作者勃拉姆斯

3、师播放歌曲《摇篮曲》,让学生轻声哼唱《摇篮曲》

4、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轻唱歌曲,采用听唱法学唱《摇篮曲》

5、学唱歌谱与歌词

四、创作与表演

1、把学生分成两组,每组可利用教室内资源自编自导进行演唱排练

2、分组汇报演出,学生相互欣赏评价。

五、欣赏中外《摇篮曲》,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1、舒伯特《摇篮曲》

2、东北民歌《摇篮曲》

六、课堂小结

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就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深深的爱中再一次唱好这首《摇篮曲》吧。

第二课时 《摇篮曲》

教学目标:

1、指导学演唱《摇篮曲》,让学生领略摇篮曲的意境、体验母爱、父爱,懂得感恩。

2、了解摇篮曲的风格特点,感知其音乐要素。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述亲情,分享亲情

展示几个同学儿时的照片或和妈妈的合影,猜一猜他们是谁?

三、扮演亲情,选择音乐

播放舒伯特《摇篮曲》和《美丽的村庄的》两首歌曲。请学生选择。

四、欣赏导入、品味亲情(揭示课题)

1、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外国的音乐作品。

2、(播放)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摇篮曲》

五、介绍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生平

(一)[出示] 舒伯特肖像。

(二)、学唱歌曲《摇篮曲》

1、听了这首歌曲你们联想到了什么?并请几位同学用语言来描述一下。

2、歌曲表现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3、学唱歌曲——[出示歌谱](1)、要求学生用韵母u轻声哼唱。(2)、重点解决附点四分音符与附点八分音符及倚音的唱法。

4、学唱歌词(1)、朗读歌词。(2)、请同学们轻声哼唱歌曲。(3)、提示演唱方法与板书:。

六、口琴学吹《摇篮曲》

1、教师示范演奏。

2、学生视奏练习。

七、复习口琴合奏曲《月亮你走的这样静悄悄》

第三课时 《摇篮曲》

教学目标:

1、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摇篮曲》。

2、通过歌曲感受6/8拍动荡摇晃的感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乐曲就叫《摇篮曲》(出示课题)摇篮曲是唱给小宝宝听的,现在你们就是躺在摇篮里的小宝贝,听一听妈妈唱给你们的摇篮曲。

三、新歌教学

1、师范唱(唱时要满怀感情,并到学生中去拍拍头,扶扶肩……)

2、再次聆听 感受一下摇篮曲带给我们的轻柔舒缓,优美抒情的感受。

3、学唱歌曲 重复学唱一两遍。

四、练习歌曲 分组演唱歌曲 分男女生,各一段

五、课后延伸

我们再来一起欣赏三首摇篮曲的音乐片段。东北民歌《摇篮曲》,舒伯特的《摇篮曲》,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作得《摇篮曲》。

六、小结

妈妈把爱给了我们,我们也要怀着感恩的心,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努力学习,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孩子们努力吧!

第七课 《友谊的回声》

教学目标:

1、感受充满着幻想与乐趣的回声,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2、聆听和表演歌曲《友谊的回声》,用甜美的声音去演唱乐曲。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导入课题

1、播放一段视频,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现象?(2、回声和我们的发出的声音相比,有什么不同呢?(强、弱)

3、“f” 表示强,“p” 表示弱。

引申: “f f” 表示极强,“p p” 表示极弱。

二、聆听歌曲

1、初听音乐

2、复听音乐

3、乐曲中哪部分旋律是来模仿回声的效果的?

4、我们一起来哼唱一下,注意强弱。

5、再次聆听时,学生小声跟唱。

三、学唱歌曲

1、随老师琴声歌唱旋律,纠错,师范唱。

2、同学们这首乐曲分为两部分,其中第二段有两处旋律和第一段的旋律不一样?

3、师范唱。

4、跟唱全曲旋律,注意强弱的对比。

四、表演歌曲

1、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声音表现这样美妙的声音呢?

2、学生分成两组,表现回声。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友谊的回声》,让我们记住美妙的回声,记住深厚的友谊。

《羊肠小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表现《羊肠小道》主题音乐,激发喜爱管弦乐作品的热情。

2、通过探究性的提问及体验,了解各管弦乐器的表现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聆听《羊肠小道》的动物协奏版。二:新课教学

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美国的科罗拉多的大峡谷吗?它是世界上最长的峡谷之一今天让我们从图片中去感受大峡谷的无穷魅力吧。

2、简介大峡谷。

3、欣赏第一部分。

㈠主题1的欣赏

听,旅行者骑在驴背上,他的心情怎样?

㈡主题2的欣赏

格罗菲去过大峡谷很多次,既然大峡谷这么险峻,他又为什么要去多次呢?他看到了什么呢? ㈢主题1、2结合部欣赏 ㈣完整聆听第一部

5、欣赏第二部分

接下去的音乐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乐器音色有什么特点呢?他们在做什么呢?

6、欣赏第三部分

这段音乐中有没有骑驴主题呢?这段音乐中主题发生了什么变化?

7、完整欣赏全曲。

三、课后拓展:

同学们,峡谷组曲的其它四个乐章也非常有特色,我们可以在课后去了解。

《山谷静悄悄》

教学目标:

1、通过表演《山谷静悄悄》掌握渐强渐弱的音乐知识。

2、有感情的演唱《山谷静悄悄》。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你们去过大山谷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山谷里去玩玩,看看在那我们都会发现些什么?

二、学习歌曲《山谷静悄悄》

1、看:(播放歌曲第一乐段)

多媒体播放一些画面,你看到了什么?

2、听:(播放歌曲第二乐段)

你听到了什么?这声音像什么?每一处的“叮咚”声有什么不同呢?

3、学:

这样的声音,这样的画面,我们用什么样的记号来表示呢?

4、试:(出示歌曲中的结束句)

现在老师请大家一起来唱唱这“叮咚”的敲击声。

5、动:

让学生用自己的体态语言--敲鼓来控制其中的休止符。

6、唱:

(1)听录音范唱(2)读歌词。

(3)听琴看谱轻声跟唱。

(4)填词演唱,歌曲处理:

7、填适当的力度记号,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回声》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欣赏无伴奏合唱《回声》 教学目标:

1、对合唱、无伴奏合唱相关知识的认识;

2、体验“回声”效果并能运用力度的变化制造“回声”; 教学过程:

一、导 入

课件播放两首合唱作品片段,同时出示作品标题

1、童声合唱《让世界充满爱》(有伴奏)

2、童声无伴奏合唱《牧歌》 说出两首作品在演唱形式上的不同之处

二、新课赏析部分

1、听赏并为乐曲命名。

2、复听《回声》并出示标题:

3、深化与拓展:

《回声》这首无伴奏合唱创作于16世纪,它仍然是世界各国合唱音乐会的经典曲目,常演不衰。你们能说说其中的原因吗?

4、教师归纳《回声》艺术特色:

(1)、作品采用了无伴奏合唱这种纯人声的音乐表现手法

(2)、采用了特殊的作曲技法,营造出“回声”的美妙音响

5、曲作者拉索的相关链接:

课件播放拉索简要生平及作品——

三、音乐实践部分

1、再听《回声》,注意“回声”效果有哪些特点?

2、“回声”练习

(1)、《回声》主题节奏动机的多次模仿,力度渐弱:(略)

(2)、《回声》主题旋律动机的卡农练习尾声部分

在《回声》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第8课 向往 《种太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演唱歌曲《种太阳》,表达少年儿童创造理想未来的天真美好的愿望。(2)学生大胆想象,进行多种音乐创编活动,促进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提高。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有个小男孩对着太阳许下了一个愿望,想知道是什么吗?我们一起来听!

2、初听歌曲。

二、新课教学:

(一)学习第一乐段

1、我们试着唱一唱这些乐句

2、学生唱上面的乐句,与老师接龙唱。

3、学生和师齐唱第一乐段。

(二)学习第三乐段

1、听音乐范唱并小声的哼唱。

2、学生小声跟琴唱词。

3、学生找出难点,跟琴解决。抽查解决效果。

(三)学习第二乐段(过渡句)

1、师范唱。

2、学生跟琴唱。

3、学生分析演唱情绪是否到位。跟琴再演唱一遍。

(四)完整演唱歌曲

(五)创编节奏

1、大家通过欣赏和学唱歌曲,体会歌曲应该是什么样的情绪呢?

2、学生个别展示

(五)情感延伸

同学们,这个种太阳的愿望是否很美丽?为什么?

(六)创编活动

1、谁愿意谈谈自己的愿望,谁愿意把自己的愿望和大家分享?

2、唱唱自己的愿望。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种太阳》,互相分享了自己的愿望。我想:美好愿望的实现取决于今天大家脚踏实地的学习,让我们驾着愿望小船,扬起希望的帆,实现心中的愿望吧!

乘着歌声的翅膀

教学目标:

1、通过赏析作曲家门德尔松的声乐、器乐作品,了解这一时期的音乐思想及音乐风格。

2、以甜美的声音用充满爱的情感演唱《乘着歌声的翅膀》,感受6/8拍带来的律动感。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放音乐,让学生轻松走进教室> 伴随着《乘着歌声的翅膀》的乐曲音乐,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海涅的诗歌。

二、授新课:

1、教师范唱《乘着歌声的翅膀》,聆听乐曲,感受歌曲的舒展婉转、优美动听。〈放音乐,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说出演唱歌曲时的速度(稍快)以及情绪(愉快),教师讲解6/8拍子的强弱规律: 强、弱、弱,次强、弱、弱。

2、复听,练习6拍子的强弱规律,并学生感受整首歌曲难度最大的地方。生提出难点:第五、六小节长音 师解决办法:循环呼吸。

3、跟音乐哼唱,找出自己认为难唱的部分,做重点教唱。解决旋律下行大跳音程以及#1的音准问题。

4、再听音乐,细心感受歌曲演唱的速度、力度变化。

5、教师用钢琴伴奏,全班学生集体边划拍子边演唱,注意艺术处理。

6、请个别同学表演唱,并请学生做出评价。

三、介绍门德尔松:

1、教师介绍作曲家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都深刻的影响了后来的浪漫主义音乐。

2、与贝多芬的音乐相比较:

四、总结,下课。

《小纸船的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降记号的学习和在歌曲中的演唱。教学过程

同学们好!今天很高兴能跟大家一起走进音乐课堂。

一、情景导入,学科整合

记得我小时候,把我的梦想写到一张纸上把它折成纸船。(出示纸船)放在小河上放飞我的梦想,放飞我的希望。

二、引出新课 聆听音乐

1、接下来我想跟大家一起分享我童年的梦想。

2、师:猜猜看小船装了我的什么梦想?(欣赏歌曲)

三、创新思维 表现音乐

1、我的小纸船是踏什么拍子去远航的?(再欣赏歌曲)

2、听范唱,生感受四三拍子,师给予动作提示。

3、拍一拍,动一动。

四、主动参与 体验意境

五、学唱歌曲 掌握知识

1、朗读歌词

2、难点突破:

你觉得哪一个乐句的节奏最不好读准? 读一读、比一比:

3、唱一唱:用“lu”哼唱歌曲旋律,(师用钢琴伴奏)

4、试唱歌词第一段。

5、二声部学习

6、完整唱歌曲

六、即兴创编 拓展延伸

1、分组表演:歌唱组、表演组、乐器组

2、创编歌词,你能把你的梦想放到歌曲中去唱一唱吗?

3、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梦想写到你带来的纸片上,把它折成纸船,让我们一起去放飞梦想,放飞希望。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篇4

聆听民族管弦乐曲《瀑布》片段,听出表现瀑布飞泻的乐器。

技能目标:

聆听电影音乐《海德薇格主题》,感受乐曲魔幻、神秘的气氛,懂得音乐要素在乐曲表现以及电影表现中所起的作用。

情感目标:

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准确演唱变换拍子歌曲《火车来了》,并自制简易乐器与同伴合作表演歌曲。能富有激情演唱歌曲《飞天曲》,表达“豪迈与自豪”的歌曲情感,独立视唱歌曲中四小节旋律。教学过程:

神奇的印象第一课时预习导入

一、聆听电影《海德薇格主题》

1、出示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剧照或播放电影的片段视频,请学生说出电影的名字和故事情节,导入学习。

2、简单介绍电影的.故事梗概和配乐大师。 3、初听乐曲片段,感受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4、聆听乐曲的第一部分,听出主题重复时的变化。

5、完整聆听乐曲,整体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魔幻、神秘的印象和气氛。

6、再次聆听全曲,听出请学生谈谈乐曲营造了怎样的气氛,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乐曲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来营造这种气氛的。

二、聆听民族管弦乐《片段》片段预习导入

1、复习聆听歌曲《晨景》等描绘大自然景象的音乐片段。 2、初听乐曲,想象音乐所表达的意境。

3、再听乐曲,听出表现瀑布飞泻的音乐和演奏的乐器。

4、复听乐曲,请学生谈谈哪一部分音乐给了自己最深的印象,并说出是用哪些乐器演奏的。 5、再次聆听乐曲,闭目想象音乐中“瀑布飞泻”这一神奇景象。

三、演唱歌曲《火车来了》预习导入

1、复习聆听乐曲《火车拖卡斯》入手,回顾乐曲中模拟火车的汽笛声和车轮的滚动声,以火车的印象引入本课的学习。

2、初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3、歌曲速度较快,学唱前,教师可采取多听范唱来帮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与节拍。 4、学唱歌曲。

上一篇:十佳辅导员事迹材料简介下一篇:制造业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