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2024-12-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提高教学质量措施(精选8篇)

小学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篇1

————刘家小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教育教学质量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就意味着生命,提高教育教

学质量是学校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无论是学校的管理工作、德育工作,还是教育教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都要围绕怎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展。因为目前老百姓对一所学校的认可,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的质量的高低上。因此,我们要以质量赢得社会的认可,走一条“以过硬的质量赢得良好的信誉,以良好的信誉吸引充足的生源,以充足的生源支撑学校的发展”生存发展之路。

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中心校2013年质量提升工作会议的要求,我们认真分析了我校教学工作的现状,近几年我校教学质量持续、平稳,连续五年保持全镇第二名,但在全县的排名不容乐观,与兄弟学校相比,还存在很多问题。学校没有突出的优势科目,在科目各率方面与排在前列的学校之间差距较大,全校整体教学质量还需要大面积提升。为了尽快改变现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本学期我校将认真总结经验,深刻反思不足,努力提高质量。

一、影响教学质量的原因

1.刘家小学地理环境优越,经济比较活跃,有一多半学生家长外出打工,将孩子留给老人照管,即使没有外出的家长,在本地不是做生意便是干建筑活,致使学生下午的家庭作业无人监管 2 和检查。

2.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育,对有些思想坏、学习差的学生,讲道理不听,进行体罚不能,教师都知道不管害了学生,管又害怕麻烦临头,因此都抱着只要安全第一,不求成绩优异的态度。所以这类学生的成绩无从提高。

3.目前,很多教师都抱着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抓什么的思想,直奔一个目标——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样取得的成绩只是暂时的,到了高年级学生的能力低下,成绩停滞不前。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强抓教学常规管理,向平时工作要效益。建立健全各项常规管理制度,抓好落实。在做好各项常规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侧重对教师作业批阅、上课、教具使用、坐班办公、学生辅导几个方面的检查,对这几个方面的工作要加大检查督促力度,校长、教导处要通过听课、抽查、突查、到班级调查等手段进行动态检查,对检查情况要详细记录,作为教师考核的主要依据。

2、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作文比赛、铅笔钢笔字比赛、读书活动等各种竞赛、文体活动,丰富学生学校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要求班主任、教师做好与学生的个别交流工作,从正面引导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学校将此项工作列入教师常规工作中的学生辅导一项进行检查。

3、实行月测月评月总结,及时了解学生学情。为了做到对学生学情的及时了解,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我们在一至六年级实行月测月总结的办法,每次测试完学校要进行成绩汇总,科任教师要坐到一起对全班学生的各科成绩做一次全面分析,确定下一个月各个学生的发展目标和班级三率的提高目标。教导处负责汇总记录。

4、进一步规范教师评价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制定合理的教师考核办法和教师奖惩办法,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以公正、公开、公平为原则,做好教师的评价工作,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5、与家长常联系,争取支持,共同促进学生教育。针对农村学生家庭教育比较薄弱的现状,我们要站到主动的立场上,除召开好集体家长会之外,我们打算通过下队家访、打电话、写书信等方式,加大与家长的联系力度,尽量多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学校与家庭齐抓共管,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6、加大与其他学校的联系,共同促进,共同发展。与其他各学校常联系,学习推广先进经验,共同研究探讨解决问题。尤其是六年级方面要共同合作,进行同期摸底测试,对比成绩找差距,寻经验,以便从更多的角度及时了解教学工作的现状,从而不断改进。

7、建立帮扶体系,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各班主任,课任老师根据本班学生学习、表现情况,在学生中采取结对子,一对一,4 优生负责一个后进生、学困生,分类召开学生会议,明确职责和要求,结对学生之间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关心,行为上互相制约矫正,既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同学情,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学生共同发展,提高学习成绩。

三、对中心校抓管教学的建议

1、每月以学片为单位组织月考,期中期末组织模拟测试,通过不断考评比较寻找差距,提高质量。

2、改进教案的备写方式,为教师钻研教材和课堂教学准备创造宽裕时间。

总之,我校将深刻反思过去,直面存在问题,寻找解决良策,努力提高质量。

一、切实加强课程管理。

要严格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课时计划,把各种课程开全开足,决不随意加课减课。把教师在课程计划执行中有无违规现象,作为评选先进的依据,并与奖惩挂钩。

学校对每天的教学活动实行全天候管理,校长、教导主任、行政值班人员每天从早读、晨会开始到放学结束,进行巡视检查,如发现私自调课、不按教学常规上课,课堂环节脱节、不完整,随意上自习进行或未按规定时间放学等现象,都作为教学事故记录在案,并根据学校奖惩条例进行处理。

二、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要根据各年级、各学科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使“向40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针对本校教师课堂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现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把功夫下在课前。教师上一堂课并不难,上一堂有质量的课就不容易,经常上高质量的课就更不易,其功夫应该下在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仔细备课。必要时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备课。备详细教案、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

第二,把力量放在课内。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必须遵守几点原则:

(1)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

(2)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3)必须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

教导处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办法是:

(1)随堂听课,不打招呼,听后个别交换意见,提出要求和建议。

7(2)组织中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全校教师都可以听,然后进行评课,共同研讨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做法。

第三,把补困加在课后。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跟不上其他同学。教师决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而且更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建立后进生成长档案;

(2)任课教师必须对任课班中的后进学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

(3)教师须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4)经常与后进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四,精选课堂教学例题、习题、作业题。

我们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例题、习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注重效率。

第五,加强过程管理。

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除了平时的常规检查,随堂听课外,加强对个别青年教师、不安心教学教师的管理。采取分阶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转变其思想,提高其业务能力。

方法为:一听(听课堂教学);二看(看备课笔记、作业批改);三座谈问卷(开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四总结提高(在上述调查基础上,指导其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以发扬光大;指出其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全面解决“教”和“学”之间存在的实际问题,保证学校教学活动有秩序、高质量地正常开展,有培养全体教师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教学作风,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三、加大对后进生转化力度,提高整体成绩。

后进生是影响我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后进生的转换方面再作具体安排。

第一、建立档案。根据考试分数和任课教师平时观察,确定后进生名单,建立档案。

第二、抓两头保中间。一年级和六年级任课教师要高度负责,不能从一年级起,就出现学困生。不能使学困生在毕业时还没有脱困。中间年级教师要避免产生新的学困生。如果学困生档案中有新名单出现,该任课教师要承担责任。

第三、分层转化。

转化后进生共分四个层次:

1、学校监控:教导处制定将制定《后进生转化制度》。现规定:后进生成绩每提高5分,过程考核奖励任课教师10分;对成绩突出的教师还可以进行物质奖励,优先评优评先等。对学生而言,学校每学期期末在后进生中开展评选“学习进步奖活动”,凡学习进步较大的后进生均可参评,在开学或结业典礼上隆重表彰。通过建立制度,使后进生转化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重点监控。

确立五个重点:重点年级、重点学科(语文、数学、英语学科);重点教师、重点学生(自己不学、家长不管,成绩特差的学生)。

3、加强检查。

教导处按规定对后进生进行严格检查考核,并及时反馈结果,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整改。

第四、教师操作。

教师要耐心细致做好后进生的思想工作,让后进生树立信心。坚持日常转化。任课教师每周利用课余时间,与后进生进行谈话,补习至少一次并有记录,在课堂上教师对差生要多启发诱导,多提问差生,多检查他们的课堂作业。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进行鼓励,让他们找回自尊和自信,树立起奋发向上的动力。最后一名差生进步了,整体质量就自然会水涨船高。

第五、自我提升。

开展“一帮

一、齐进步”结对子活动,后进生主动找“先进生”,11 取得他们的帮助,提高自身的成绩。

第六、家庭协助。

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号召家长每日检查孩子的作业,帮助孩子弄懂学习内容,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学习成绩。

各位任课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执行本措施,由于个人不执行此项措施和执行教学常规不力,导致教学质量滑坡或不达标按学校相关规定,当事人承担责任,接受处罚。教学质量严重滑坡(优秀率下降5个百分点、合格率下降10个百分点)或抽考与其他学校比较差距在10个百分点以上,不得评优并接受相关处罚。

《教师一体化考核》不得评为优秀。学校与校区协调动员其调离

我校。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市教育局2011年质量提升年的要求,我们认真分析了我校教学工作的现状,近几年我校教学质量有了大提升,2009、2010年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在全市同类学校获得一等奖,鉴于上学期期末市教育局抽考年级的检测情况和我校自己组织的其他年级的期末考试,我校教学成绩还 12 不够理想,与其他学校还有一定的差距,学校没有突出的优势科目,在科目各率方面与全市资源好的学校之间还存在距离,全校整体教学质量还需要大面积提升。为了尽快改变现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本学期我校将从以下一些方面着手:

一、强抓教学常规管理,向平时工作要效益。建立健全各项常规管理制度,抓好落实。在做好各项常规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侧重对教师作业批阅、上课、教具使用、坐班办公、学生辅导几个方面的检查,对这几个方面的工作要加大检查督促力度,校长、教导处要通过听课、抽查、突查、到班级调查等手段进行动态检查,对检查情况要详细记录,作为教师考核的主要依据。

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作文比赛、铅笔钢笔字比赛、读书活动等各种竞赛、文体活动,丰富学生学校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要求班主任、教师做好与学生的个别交流工作,从正面引导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学校、教导处将此项工作列入教师常规工作中的学生辅导一项进行检查。

三、实行月测月圈,及时了解学生学情。为了做到对学生学情的及时了解,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我们在一至六年级实行月测月圈,语、数两科教师每月要对学生进行至少一次测试,完成一次两科成绩汇总,两科教师要坐到一起对全班学生的各科成绩做一次全面分析,确定下一个月各个学生的发展目标 13 和班级三率的提高目标。教导处负责汇总记录。对毕业班六年级的月测月圈,教导处要亲自组织。除此之外,六年级还要实行周清,即语、数两科每周要对进行教学的内容进行一次测试,将测试试卷和汇总成绩单上报教导处,教导处根据分析及时反馈,提出意见或建议,指导六年级教学工作的开展。

四、进一步规范教师评价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制定合理的教师考核办法和教师奖惩办法,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以公正、公开、公平为原则,做好教师的评价工作,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五、与家长常联系,争取支持,共同促进学生教育。针对农村学生家庭教育比较薄弱的现状,我们要站到主动的立场上,除召开好集体家长会之外,我们打算通过下队家访、打电话、写书信等方式,加大与家长的联系力度,尽量多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学校与家庭齐抓共管,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六、加大与其他学校的联系,共同促进,共同发展。与其他各学校常联系,学习推广先进经验,共同研究探讨解决问题。尤其是六年级方面要共同合作,进行同期摸底测试,对比成绩找差距,寻经验,以便从更多的角度及时了解教学工作的现状,从而不断改进。

七、建立帮扶体系,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各班主任,课任老师根据本班学生学习、表现情况,在学生中采取结对子,一对一,优生负责一个后进生、学困生,分类召开学生会议,明确职责和 14 要求,结对学生之间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关心,行为上互相制约矫正,既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同学情,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学生共同发展,提高学习成绩。

小学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篇2

下面, 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 对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措施谈几点个人建议。

一、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 实现作文教学生活化, 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 教师只注重写作技能的训练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自由表达, 这对于本就缺乏真实生活体验的小学生而言, 写作起来是十分痛苦的, 他们常常会因为生活积累和思想情感的贫乏而陷入写作困境。鉴于此, 我们就要将作文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即, 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 丰富学生真切的生活体验, 这样, 学生获得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在写作时就能做到信手拈来, 觉得写作是一件快意之事, 而不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却依然写不出一个字的苦差之事。

比如,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外出郊游, 如秋季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外去参观、玩耍, 与大自然接触, 观赏枫叶, 或看看空中的大雁排成了什么队形往南飞去, 也可以去田野里看看谷穗、玉米, 想象一下农民伯伯大丰收的场景……另外, 也可以带领学生到社会中去体验, 如与社会中各行各业的人进行亲密接触, 并积极体验他们的劳动过程, 如开展各种与职业有关的主题活动, “我是小小售货员”“一天小交警”“急诊部”“我是小记者”等等, 这样, 通过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 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 学生也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这样, 学生在写作时就能做到文思泉涌, 就会觉得写作是一件十分酣畅淋漓的事情。

二、激发学生思维, 启发学生富有创造性地写好作文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所以,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我们应当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让学生在写作时能够插上想象的翅膀, 富有创造性地写好作文, 这是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举措。

比如, 小学阶段学生是活泼天真、富有童心和充满幻想的, 这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 积极地向学生推荐一些趣味性强和想象力丰富的优秀儿童书籍, 如《中外神话故事》《格林童话全集》《科学王国里的故事》《神奇的符号》《中国古代科幻故事集》《皮皮鲁传》等等,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 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另外, 我们在给学生出作文题目时, 要精心地设计, 要注重设计一些能唤醒学生写作灵感、刺激学生展开丰富想象的题目, 如《森林里的联欢会》《会说话的小山羊》《一条流浪的鱼》《小熊去上学》等等。小学生本就思维活跃, 喜欢幻想和憧憬, 在写这类作文时能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 写出富有创造性的作文, 有效改变自己写作内容空洞、立意陈旧的现状。

三、注重作文的讲评, 并做到以激励为主,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 教师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了教授学生写作技能上, 忽视了作文的讲评, 导致学生写完了作文, 却不知道自己作文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各是什么, 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也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所以,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我们必须重视作文的讲评环节, 并且做到以激励为主,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请记住,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它可以促使儿童好好学习, 请你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通过讲评环节, 学生知道了自己被肯定和夸奖的地方, 自然会产生兴奋感和愉悦感, 进而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 变得爱上写作、喜欢写作。

比如, 在批改作文时, 我们看到了一些新颖的开头、优美的句子或者令人惊喜的结尾时, 可以在讲评时将它们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去仔细品味和用心欣赏, 我们也可指出这些闪光点中的妙处, 这样, 写出这些开头、句子或者结尾的学生, 就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感, 进而产生写作的兴趣。

总之,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身为小学语文教师, 我们应当积极探究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写作教学策略, 提升学生写作的整体水平, 提高作文的教学质量, 使写作成为学生乐于去做的一件事情。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普遍的感受是:作文教学难教, 常常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 学生却总是唉声叹气, 觉得无从下笔, 即使写出了文章, 也常常是引用严重、语言贫乏、情感淡漠。总体而言,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处于高付出低效果的状态, 所以, 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改变目前小学作文的教学现状, 提升学生写作的整体水平, 提高作文的教学质量, 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研究和深入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作文教学,语文学习能力,生活化,想象,激励

参考文献

[1]陈吴.如何提升小学作文教学质量[J].广东教育:教研版, 2008 (12) .

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措施探究 篇3

关键词:作文教学;语文学习能力;生活化;想象;激励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大教学难点,而学生的作文水平又被看做是衡量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志,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把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作文教学效率当作研究的重点课题,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源泉,使其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变得想写、会写,并且写得富有真情实感,写出属于自己的作文。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措施谈几点个人建议。

一、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实现作文教学生活化,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教师只注重写作技能的训练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自由表达,这对于本就缺乏真实生活体验的小学生而言,写作起来是十分痛苦的,他们常常会因为生活积累和思想情感的贫乏而陷入写作困境。鉴于此,我们就要将作文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即,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丰富学生真切的生活体验,这样,学生获得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在写作时就能做到信手拈来,觉得写作是一件快意之事,而不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却依然写不出一个字的苦差之事。

比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外出郊游,如秋季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外去参观、玩耍,与大自然接触,观赏枫叶,或看看空中的大雁排成了什么队形往南飞去,也可以去田野里看看谷穗、玉米,想象一下农民伯伯大丰收的场景……另外,也可以带领学生到社会中去体验,如与社会中各行各业的人进行亲密接触,并积极体验他们的劳动过程,如开展各种与职业有关的主题活动,“我是小小售货员”“一天小交警”“急诊部”“我是小记者”等等,这样,通过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学生也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就能做到文思泉涌,就会觉得写作是一件十分酣畅淋漓的事情。

二、激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富有创造性地写好作文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写作时能够插上想象的翅膀,富有创造性地写好作文,这是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举措。

比如,小学阶段学生是活泼天真、富有童心和充满幻想的,这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积极地向学生推荐一些趣味性强和想象力丰富的优秀儿童书籍,如《中外神话故事》《格林童话全集》《科学王国里的故事》《神奇的符号》《中国古代科幻故事集》《皮皮鲁传》等等,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另外,我们在给学生出作文题目时,要精心地设计,要注重设计一些能唤醒学生写作灵感、刺激学生展开丰富想象的题目,如《森林里的联欢会》《会说话的小山羊》《一条流浪的鱼》《小熊去上学》等等。小学生本就思维活跃,喜欢幻想和憧憬,在写这类作文时能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富有创造性的作文,有效改变自己写作内容空洞、立意陈旧的现状。

三、注重作文的讲评,并做到以激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教师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了教授学生写作技能上,忽视了作文的讲评,导致学生写完了作文,却不知道自己作文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各是什么,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重视作文的讲评环节,并且做到以激励为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使儿童好好学习,请你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通过讲评环节,学生知道了自己被肯定和夸奖的地方,自然会产生兴奋感和愉悦感,进而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变得爱上写作、喜欢写作。

比如,在批改作文时,我们看到了一些新颖的开头、优美的句子或者令人惊喜的结尾时,可以在讲评时将它们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去仔细品味和用心欣赏,我们也可指出这些闪光点中的妙处,这样,写出这些开头、句子或者结尾的学生,就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感,进而产生写作的兴趣。

总之,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积极探究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写作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写作的整体水平,提高作文的教学质量,使写作成为学生乐于去做的一件事情。

参考文献:

[1]陈吴.如何提升小学作文教学质量[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8(12).

[2]安静.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改革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小学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篇4

---东五小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办学质量的重要体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是学校的生命线。那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是摆在学校和校长面前的首要任务。结合我校现有实际,我们觉得应该从如下方面做起:

一、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学质量。

1、校长要注意自身的修养,率先垂范。

作为一名校长,不但要有较高的思想品格方面的修养,还要有业务素质方面的修养。首先在思想品格方面,要有奉献精神,要襟怀坦荡,任人唯贤,在学校的一切活动中克已奉公,敬业奉献。其次在专业知识方面,校长应学习并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学校管理学、教学法规等基本知识,还要了解本地的历史、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等,采取适当措施,使学校教学质量适应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2、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

李岚清副总理曾说:“高尚的师德就是一本教课书。“可见教师的师德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教师只有真心实意地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才能真正做好教育工作。”反之,如果教师师德水准不高,就不能承担起教师的基本职责,必然对教学工作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业务素质也不可能不断提高,这就会直接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主要通过政治学习、聆听师德报告,确定师德考核细则,评选师德标兵等,努力营造爱岗敬业的氛围,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从而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转变教学观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没有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的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就不会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就会重分数,轻能力;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忽视学生是一个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今天,尽管我们一直在提倡新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辅导者与合作者,但“满堂灌”、“注入式”的现象仍然存在,有时教师生怕学生听不懂,学不会,干脆用自己的思考代替学生的自觉学习,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被埋没,成了装知识的口袋,这些都是陈旧的教育观念所至。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在转变观念上下大力气,让教师通过学习了解自己认识体系中的缺陷和落后,不断改造自己旧观念,并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减轻学生负担,优化教育质量。在教法上,灵活诱导、不拘一格;在课堂上,敢于开放、适时整合;评价上,激励赏识、关注发展;作业上,设计精简、注重层次;在课余时,各班可根据实际安排适时的经典、报刊“导读”活动,丰厚积淀,力求“减负不减质”,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深化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进一步落实教学工作“六抓”措施,即“抓备课”、“抓课堂教学的规范”、“抓四基的巩固和落实”、“抓检测”、“抓反思”、“抓辅导”。2.认真贯彻落实教学工作“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

3.坚持校委会领导听课制度,要求校长、教导主任每周进行听课指导,发现问题能够及时纠正与反馈。

4.充分发挥“月考”“单元测试”这一抓质量的手段作用,每次月考要求教师们要把好“三关”,反映“两个实际”,做好“一项工作”。“三关”即出题关、监考关、阅卷关;“两个实际”即教师教的实际和学生学的实际;“一项工作”指教师们要认认真真的做好质量分析工作,要分析出成因,要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措施。

5.定期开展课堂教学研讨会,通过听课、评课、说课,观摩课、示范课等,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6、抓薄弱学科,提高三科愈合率。教学时间方面向薄弱学科倾斜。

7、跟踪检查教师教学行为。彻底改正教师不良教学行为。

8、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发挥骨干教师作用。

四、大力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品质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1.注重养成教育,加强对学生文明礼貌、遵规守纪等方面的常规教育与管理,执行好“四岗三查一小结一流动一反馈”(四岗:礼仪岗、课间制度岗、课间操值勤岗、卫生保洁岗。一小结:一周总结一次。一流动:每周评选发放流动红旗。一反馈:周一把上周情况反馈给学生和教师。)制度,有效开展“做文明少先队员”活动。2.积极开展走进学生心灵,对学生思想有所触动,对学生成长有所帮助的主题教育。在学生中全面开展“六个一”教育引导活动,即明确一个目标、改掉一个坏习惯、品读一本好书、示范一个榜样、帮助一个同学、发展一项特长。

3.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生之间的经验交流,努力营造校园内浓郁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勤于思考、勤于合作等良好习惯与品质的形成。

4.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实现对学生的共同管理,让家校共育成为教育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

五、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添置多媒体教学设备,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使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有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的教学质量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幸福和学校的长远发展,是一条漫长而崎岖的道路。不管前面的路有多艰难,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将谨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东五小学

浅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 篇5

乐至县良安镇中心小学校

彭晓兰

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爱好兴趣、价值观、情感态度、创新意识的关键时期,语文学习能为小学生的发展开辟面向社会、面向生活的广阔空间,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小学阶段语文的学习,影响着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显得特别重要。质量是教育的尊严、质量是教育的灵魂、质量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因此,努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是小学语文义不容辞的职责。我在二十几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积累了以下经验。

一、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活动

开学初制定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在教学中,要因班制宜采用适合班级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某些薄弱的语文能力,应加强培养。如我2009年接手的五年级3班大部分学生,阅读分析能力较弱,针对他们,我就注重对他们进行阅读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于是,除上课多让他们说自己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之外,我还让他们在课外多阅读书报、课外书,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课文中的听说训练,结合学生的日记、作文,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两年的努力,在2011年小学毕业会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学区第一名和县教学质量评估二等奖。在辅导中,对优生则提高要求,拓展其思维,以求取得更好的成绩,使他们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对个别后进生,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改变他们的学习现状。同时,利用好语文组的教研活动,上好公开课、教研课,听取各个教师的评价,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

二、精心设计和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想使学生保持持久的、稳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一是要重视设置问题情境,把教材知识内容巧妙地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二是要遵循思维规律,抓好感悟、理解、实践三个环节,精心创设突破难点、激活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思维能力的学习情境;三是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利用教学课件、网络资源等,使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四是鼓励学生对文本质疑,向教师提问,为学生提高问题意识创设问题情境。要指导学生提问的技能,培养学生由提出疏通性的问题到提出深究性、延伸性的问题,再到提出鉴赏性、评价性的问题。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思考。

三、分层次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适应能力

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小学时期正是开阔思维的起点。教师可以通过设立多级学习目标和多样的学习方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到合适的内容。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空间,鼓励不同意见和创造性思路的迸发,鼓励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式和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水平差异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次教学。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采用伙伴教学的方法,改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协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因材施教,并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去接受知识,而应该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养成自我学习的能力。

四、合理运用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优质教学资源光盘等电教媒体的恰当运用,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教学中教师要合理整合各种教学手段,“因材选媒”,突出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淡化其“装饰”效应,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切不可喧宾夺主,忽略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品位。俗话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定位应该是“辅助”,教师应先备好课,分析学生的需求,再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运用多媒体表现重点、难点,并且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

五、鼓励学生加强课外阅读

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学习一本语文书,还必须要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的好处。《语文新课程标准》也规定了各年级段必须达到的阅读量,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每个月都要向学生推荐两本书,在教室里建立图书架,以方便学生阅读;每两周举行一次读书交流活动,鼓励学生交流读书的内容和感受;每天抽出一定时间为读书时间,要求学生做到多动笔、多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以此坚持下去,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就会有所进步,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会有显著提高。

小学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篇6

塔什艾日克乡中心小学 2016年8月25日

塔什艾日克乡中心小学提高双语教

学质量的措施

为了提高我校双语教学质量,保证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参考学校师生的意见,结合学校的实际,根据各级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特制定本措施。

一、切实加强课程管理。

要严格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课时计划,把各种课程开全开足,决不随意加课减课。把教师在课程计划执行中有无违规现象,作为评选先进的依据,并与奖惩挂钩。

学校对每天的教学活动实行全天候管理,校长、教导主任、行政值班人员每天从早读、晨会开始到放学结束,进行巡视检查,如发现私自调课、不按教学常规上课,课堂环节脱节、不完整,随意上自习进行或未按规定时间放学等现象,都作为教学事故记录在案,并根据学校奖惩条例进行处理。

二、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要根据各年级、各学科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双语教学目标,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三、实行奖励制度,提高教师工作动力 经党支部研究决定,学校领导安排参加晚自习补课的教师们发补课费,并取消学校值日工作,提高了参加晚自习的教师们工作积极性,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四、加大对后进生转化力度,提高整体成绩。后进生是影响我校双语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后进生的转换方面再作具体安排。

第一、建立档案。根据双语考试分数和任课教师平时观察,确定后进生名单,建立档案。

第二、抓两头保中间。七年级到九年级任课教师要高度负责,不能从七年级起,就出现学困生。不能使学困生在毕业时还没有脱困。如果学困生档案中有新名单出现,该任课教师要承担责任。

第三、分层转化。转化后进生共分四个层次:

1、学校监控:教导处制定将制定《后进生转化制度》。现规定:后进生成绩每提高5分,过程考核奖励任课教师10分;对成绩突出的教师还可以进行物质奖励,优先评优评先等。对学生而言,学校每学期期末在后进生中开展评选“学习进步奖活动”,凡学习进步较大的后进生均可参评,在开学或结业典礼上隆重表彰。通过建立制度,使后进生转化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重点监控。确立五个重点:重点年级、重点学科;重点教师、重点学生(自己不学、家长不管,成绩特差的学生)。

3、加强检查。教导处按规定对后进生进行严格检查考核,并及时反馈结果,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整改。

第四、教师操作。

教师要耐心细致做好后进生的思想工作,让后进生树立信心。坚持日常转化。任课教师每周利用课余时间,与后进生进行谈话,补习至少一次并有记录,在课堂上教师对差生要多启发诱导,多提问差生,多检查他们的课堂作业。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进行鼓励,让他们找回自尊和自信,树立起奋发向上的动力。最后一名差生进步了,整体质量就自然会水涨船高。

第五、自我提升。开展“一帮

一、齐进步”结对子活动,后进生主动找“先进生”,取得他们的帮助,提高自身的成绩。第六、家庭协助。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号召家长每日检查孩子的作业,帮助孩子弄懂学习内容,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学习成绩。

强化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第七、结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的要求,严格落实新的课程方案,开齐课程,上足课时,并在教学管理中加强对教师教学的过程性管理,实现教学常规工作“五认真”。即:

(1)认真备课

①坚持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同学科任课教师每周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主备教师)开展一次集体备课(含说课),做到教学进度、目的和练习辅导的大体同步。主备教师提前3天写好“教学预案”初稿,复印分发给备课组教师人手一份。其他教师必须在备课组讨论之前认真审阅“教学预案”初稿,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写在初稿上。

②备课要做到五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学手段、备练习、作业的设计与辅导等。积极倡导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35周岁以下教师每人每学期要应用多媒体开设一节公开课;36~45周岁教师每学年开设一节公开课;鼓励46周岁以上教师每学年开设1节公开课。

③严格落实教师教案的抽查和检查制度。检查组对教师教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每学期进行两次教案质量的全面检查,实行每学期一次的教师教案量化考核、等级评定活动。青年教师要求写详细的教案,课后反思不少于教案总数的1/2;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可以写简明扼要的教案,写出特色,课后反思不少于教案总数的1/4。

(2)认真上课

①树立向课堂要质量的意识,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与和蔼可亲的形象,尊重学生,把握好课堂节奏,努力提高课堂40分钟的质量和效益。

②优化教学方法,努力探索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实现多媒体化、个性化教学,课堂教学做到密度高、优质、高效,教学体现基础扎实,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灵活,学生思维活跃,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③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校长、教导处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5节,学校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每次听课均有较详的听课记录和教学评价,并与执教教师进行交流。

④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在达标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自己教学能力和水平,由达标课向研究课、示范课、优质课过渡和提升。校级以上的骨干教师每学年必须上一节示范课或优质课,鼓励教师在上研究课、示范课或优质课。

(3)认真布臵和批改作业

①要有选择地布臵作业,作业分量和难度要适当,不使用现成的练习册或习题集进行不加选择的布臵作业。作业数量要有弹性,分必做与选做,按学生实际,分层次提出要求,避免机械的重复训练,杜绝把作业作为处罚学生的手段。

②对学生练习、作业的批改,做到及时、细致,记录好学生的共性和个性问题,重视讲评,提高练习课质量。语文(基础知识)、数学、英语的作业原则上都要批改,特殊情况下每次不得少于二分之一;其他科目一般不布臵作业,如有布臵,都必须批改。批改的符号要规范、清楚明白,批改文字要工整、端正。发现学生作业中的独特见解,要表扬鼓励并有激励性评语。

③提倡教师作错题笔记,即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并认真分析及时讲评;鼓励教师对学困生坚持面批,并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

(四)强化常规检查,增强工作实效 以教学常规管理检查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普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计划落实情况、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单元达标质量分析、课后辅导、教改教研等工作进行检查,对没有落实工作或工作不到位的教师进行督查,通过检查促落实,增强教学常规管理的实效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教学常规检查小组的主要工作有:

1、每两月召开一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总结各组的教学常规落实情况;

2、每月不定期到课堂听课,同时检查教师的教案,向学生了解作业批改情况,并与授课教师交流意见,写出评价意见;

3、每两月定期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教案编写、作业批改和单元测试情况,并认真做好记录;

4、每两周检查各备课组的教研活动情况,查看教师听课笔记,检查教师出席情况,并认真做好检查记录,期中、期末各检查一次各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研记录情况;

5、期中、期末各检查一次课题实施的进展情况,加强对教师教学科研的业务指导,要求每个课题组认真做好课题研究过程的材料整理和归档工作;

6、不定期抽查教师业务档案、教研专题发言稿、教学反思、公开课开课情况等工作的完成情况;

7、每学年进行一次教案或论文、课件评优活动,对优秀教案、特色教案或优秀论文、课件进行表彰。

(五)优化校本教研,推进课程改革

1、加强学校的校本教研管理。

(1)健全完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确保学校教研工作的正常开展。

(2)教导处定期对教研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和落实。具体要求如下:

①教研组、备课组期初要及时制订每学期校本教研工作计划,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

②备课组每周开展一次主题教研活动,活动要与研究的课题相结合。

③备课组长应做好活动过程记录,整理好有关材料,期末进行总结。

④教导处加强对各备课组的研究课题、活动内容、研究成果、存在问题进行指导。

2、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提倡进行小课题的实验与研究,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参与学校的课题的研究,把参与课题研究作为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纳入教师的业务考核。教师要按照校本教研工作制度中的教学反思制度和教学问题解决积累制度,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积极地进行教学活动的反思,并将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有机结合

按“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总结和反思”的基本流程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参加课题实验的老师,每学期应撰写一份有关课题研究的反思和一篇课题研究论文。

3、积极开展教学反思。学校、教研组每学期必须对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进行反思,思考学校的每一项管理是否科学合理、思考每次开展的教研活动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反思的过程中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在反思的过程中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效益。同时,要求每个教师要养成反思的习惯。具体要求如下:

①要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做到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并在自己教学设计中写出教学反思;

②在教研活动过程中进行反思;

③每次质量监控的测试后要教学反思,并写出质量分析。

(六)完善奖惩机制,激励教师拼搏

提高小学体育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 篇7

国民体质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体魄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加强体育锻炼, 增强国民体质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体质的提高应该从少年做起, 只有从小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 才能保证体质健康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小学体育教学作为学生形成终身体育习惯的初始阶段, 对于打好身体素质基础和保障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和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的贯彻, 我国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已取得很大成就, 对于促进小学生体质提高和综合素质提升有明显成效。但目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如阶段性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单一、“一刀切”教学等。这些问题不仅导致学生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降低, 而且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成长。

二、提高小学体育教育质量的对策

提高教学质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计划, 提高教学质量, 深刻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以及终身体育教育观念, 教师有必要积极思考研究, 以便提高小学生体育教学质量, 促进小学生的体质提高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1.教师要确立新的课程理念。由于新课改要求以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理念, 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以学生为主体, 将学生的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教师在制定小学体育课时计划时, 要根据学生的体能和基本技能差异, 来进行设置, 让全班学生都能平等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教师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需求, 了解学生的情感, 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使学生在小学体育学习中感受到乐趣, 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2.让学生意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小学体育教师在授课的时候, 首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 要让学生了解体育在以后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 要使学生的思想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教师在呼吁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时候, 要通过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 使他们树立体育学习的自信心, 打消学生体育学习的消极心理, 发挥学生的潜能, 使学生在一种较为轻松的状态下学习体育, 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还有利于小学体育教学效果的实现。

3.突破体育教学场地限制。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 场地一般都是学校的操场, 但是单一的场地很容易导致学生对体育学习失去兴趣, 产生一种厌倦感。因此,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教师应该突破体育教学场地的限制, 充分利用学校其他的资源, 如将室内教学与室外教学相结合, 实现场地的创新教学。具体表现为, 在体育教学中加入一些室内看篮球和乒乓球的课程, 在学校条件有限的情况下, 如果只能使用本校的场地, 那么教师也应该进行一些细节的设置, 使体育教学更加有趣, 而不是单一地学习再学习, 练习再练习。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图案, 把体育场地划分成不同的区域, 要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还可以提升教学的效率。

4.加大小学体育教育投入, 促进体育教学设施创新。设施是小学体育教学开展的物质基础, 是顺利完成学校体育目标的有力保障。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体育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 原有陈旧的体育场地和器材已经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需求, 因此应加大对体育教学基础设施的投入。体育教学要求设施具有充足性、完备性、安全性、适宜性等特点, 应在满足这些特点的基础上对小学体育教学设施进行创新。首先, 应遵循教育性原则, 突出体育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性作用, 使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次, 应遵循科学性原则, 设施的创新要遵循物理原理和人体生物原理, 体现出设施创造、制造和使用的科学性, 要符合小学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再次, 设施创新要遵循实用性原则, 不能盲目追求华丽, 进行不切实际的创新, 要结合学校、学生和教学的实际进行创新;最后, 设施创新要遵循生态性原则, 要注重将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引入, 注重设施的环保性和安全性。

5.丰富小学体育教学内容, 促进体育教学模式变革。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课程设计时, 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可塑性大, 模仿能力强, 尚未形成固定的兴趣爱好, 但又往往在活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个性特征。针对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 应该有一套适宜该年龄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的体育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 来为其终身体育和终身教育打下良好基础。因此,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应该选择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益处、能促进同学感情交流、能培养合作精神的项目, 采用故事情景法、合作学习法、游戏法、竞赛激励法和信息法等教学模式, 使学生能够体验到体育运动带来的愉悦和成就感。

6.重视体育和德育相结合, 为终身教育打下良好基础。德育和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将体育和德育相结合,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可以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 要在体育教学中把握好德育的时机, 如在体育器材的使用和借还时, 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在分组轮换教学时, 向学生进行自觉遵守纪律、团结协作、互相尊重的教育;在耐力跑教学中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品质;在跳跃、障碍跑等项目教学中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怕困难的精神;在球类项目等具有集体性和竞争性的项目教学中, 培养学生群体意识、应变能力、团结合作和集体主义的精神;在竞技性较强的游戏项目中, 灌输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道德教育。通过这些有意识的引导,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理论和观点,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 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尊重他人, 诚实、公正、谦虚、有礼貌的高尚品质;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品质。

7.分层教育促进学生良好的发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 分层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我们结合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篮球课, 分析分层教学的应用。在小学篮球课上的运球教学过程中, 教师首先组织学生参与触球运动, 熟悉篮球知识, 激发起学习兴趣, 培养出球感, 然后根据学生综合素质的不同将同学们进行动态分层, 分为A、B、C三组。

A组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强, 能够迅速地理解篮球教材和教师讲解的内容, 学习过程善于独立思考, 熟练运动技巧, 可塑性很强。对于这部分同学, 教师可以适当加大学习难度, 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 适当补充更多的新内容。B组同学能够掌握课堂教学中的基本动作, 但是技术能力不够扎实。教师要针对这一部分学生, 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设置出相关的重难点问题, 分层教学, 帮助其解决困难。C组同学能够基本掌握课堂技术和动作, 但是缺乏学习动力。教师对于这类学生重点在于学习信心的培养上, 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促进其自我超越。

8.进行素质教育, 培养参与意识。

(1) 强化学生体育锻炼的思想意识, 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素质。小学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的起步阶段, 必须为其成长打好基础。小学体育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体育教学在加强学生体质锻炼的同时, 也需要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二, 强化学生体育锻炼的思想意识, 使其认识与了解体育教学对于健康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强烈的体育锻炼兴趣以及自身的责任感。

第三, 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与相应的体育技能, 并且指导学生用科学、正确的方法开展体育锻炼, 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做好基础指导。

(2) 突出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注重学生自身优势的培养。素质教育是一种弘扬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育, 不再单纯地只强调老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而是要注重每个学生各自在体育方面的个性发展,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一味地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 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久而久之只会让学生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习惯性地养成不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惰性, 从而约束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 这不利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 小学体育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要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 老师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 结合学生各自的不同实际情况, 尽可能充分地利用教学资源去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同时课堂上尽量多留给学生一部分时间让其自由活动, 让学生各自参加锻炼学习, 要全面改革那些抑制学生自我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与内容,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 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创造性学习, 注重每个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各自优势的培养与发展。

9.注重个体发展, 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升。小学生的生理特点有一定的共性, 他们骨骼系统中软骨多, 关节灵活性欠佳, 手 (足) 部骨尚未完全骨化, 小肌肉群及其控制活动的神经机制尚未发育成熟, 因而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动作不协调、易疲劳等特征, 所以对小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时不宜进行精细度高或运动负荷大的活动。同时, 由于先天体质和成长发育快慢的不同, 同一年级的小学生也会出现个体化的差异, 瘦小的学生难以达到健壮学生的标准, “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会导致部分学生对体育形成担忧、恐惧等不良心理, 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因此, 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时, 应注重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 依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与体能差异, 安排循序渐进和从易到难的教学内容, 使运动强度和评价标准符合小学生个体的实际需要, 促进全体学生整体素质提高。

10.情感教育的运用。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 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所以, 体育课堂教学也要十分关注学生对情感的感悟和体验。教学中依据不同的内容设计教学环节, 创设问题的情境, 及时再现情景, 增加情感的深刻性、丰富性, 使学生被激发起来的情感向高层次升华, 从而提高情感性教学的质量。比如, 开展自主学习, 让学生体验发表具有独创见解的自豪和骄傲, 以及来自他人的鼓励和赞扬;合作学习, 深化学生间的友谊,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探究学习, 让学生感受发现的快感, 体验成功的乐趣。

小学生具有所在年龄段的心理特点, 他们不喜欢被动地接受教育, 而是期望能够更加积极、主动、有选择地接受其喜欢的教育。因此,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促进小学生个性化发展。此外,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加深对体育原理的理解和对运动的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我锻炼的意识, 培养自我实践的能力。

小学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篇8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教学质量;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1-0260-9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1.087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学活动应突出实践性与直观性,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单一与枯燥。为了达到这一要求,任课教师应了解和掌握综合实践课的主要特征,并寻找该课程与小学生心理的契合点,将实践课真正融入小学生的生活当中,利用综合实践课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使小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真正发挥小学综合实践课的价值与作用。

一、小学综合实践课的基本特征

小学综合实践课的基本特征为:内容整合性、强调学习方式的整合、注重活动过程的开放以及注重结果与过程的相统一。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在选择实践课题时应突出“整体”。既从整体上考虑问题,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以及自然世界等。强调将人与自然相统一,任何实践的选题都突出了人、社会和自然的内在整合。因此,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实践课的“整体性”。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让小学生主动将自己与社会和自然相结合,真正发挥综合实践课的作用与价值。当然,小学综合实践课还要求学生注重整合学习方式,在综合实践课当中,学生会通过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判断现阶段的学习方式是否符合教学的要求,是否能提高自身的学习质量与水平。所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小学生整合学习方式,使小学生适当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综合实践活动还注重活动过程的开放。从综合实践课程目标上看,该课程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小学生的个性需求。从内容上看,教学内容和活动会随着学生的生活变化而变化。从课程教学阵地上看,教师开展实践活动的场所既包括课堂又包括室外,学生可以在课上学习理论知识,再到室外提升具体技能。因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为注重过程的开放。除此之外,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并不完全倾向于提高学生成绩,而是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小学生的实践思维。

二、提升综合实践课教学质量的相应措施

(一)选取生活化的综合实践课题

为了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水平,教师应选择生活化的综合实践课题,使选题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培养小学生丰富的情感。小学综合实践课与其他课程不同,多强调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掌握。因此,综合实践课的内容应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主,让学生在参加综合实践的过程中提升能力。为了实现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要求,教师应适时选择生活化的选题,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其生活相联系,使课程内容不再偏离实际“假、大、空”。

(二)引导学生回归生活与社会

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开展综合实践课的目的之一就在于培养小学生发现与观察的能力,让小学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小学综合实践课要归回生活与社会。教师与家长不能将学生完全禁锢在学校,而是要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交往活动为线索,延伸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时空,将课堂这一主要教学阵地划分为多个组成部分,让室外生活与社会活动、家庭活动等共同组成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课堂”。以此增强综合实践课的生活性与实践性。

教师如果完全将综合实践课教学活动变为文化的单项传授,或者是灌输式的文化学习过程,会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使综合实践活动名存实亡。要想使小学生无时无刻不抱有高度的探究热情,极强的求知欲望,教师就应该掌握综合实践课的主要特征与具体内涵,真正尊重综合实践课教学的原则,避免“纸上谈兵”,突出实践课的“动”。让小学生在动中学,在动中体会。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归生活与社会的方式可以真正实现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要求,充分发挥综合实践课的价值与意义。

(三)掌握多种综合实践课教学类型

小学综合实践课的开展方式并不是单一的,作为任课教师应主动掌握多种综合实践课的教学类型,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适时转换和更新教学方式,增强教学活动的新鲜感,使小学生时刻保持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主要的实践课教学类型有:活动策略指导课、成果总结整理课、展示分享课这三种。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来适时转换教学类型,多角度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开展活动策略指导课是针对学生在开题后的实践过程中遇到困难和策略问题来进行指导。教师开展这种类型的教学就应该主动、及时观察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针对学生的问题给予策略性的指导。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必备的学习工具与设备,为学生解决后顾之忧,并及时疏导学生心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成果总结课主要要求教师应促使学生将自己的实践成果在课上予以展示,并对学生的结果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展示分享课主观性较强,开展这种类型的课程主要为了让学生在交流沟通中增进感情,活跃课堂氛围。

上一篇: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翻译下一篇:张家口教育学院学生奖学金评定办法(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