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

2024-12-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共11篇)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 篇1

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说明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过程

(2)解释受精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

(3)阐明简述分裂和受精作用在有性生殖中的意义

2、能力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体会到生物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2)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意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体验生物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应用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包括两部分“精子和卵细胞向输卵管的转运”和“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对于这两大内容我主要通过课件展示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讨论、阅读教材等方式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我们已经学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同卵双胞胎、三胞胎,他们是怎样形成的,是一个卵细胞和多个精子结合而成的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本节内容:受精作用

1生物必修

高中生物必修二

(二)、学习新知(观看课件,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1、受精作用的场所?

2、卵细胞向输卵管转运的动力?

3、精子转运的途径?

思考:结婚多年的夫妇不能生育,经医生检查,女性双侧输卵管堵塞,你能分析一下他们不孕的原因吗?如果你是医生,应如何治疗?

以上问题通过观看课件、阅读教材、讨论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精子和卵细胞向输卵管转运的动力和途径,精子在转运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让学生明白生命诞生的曲折过程。

4、受精作用包括哪几个阶段?

5、形成受精卵后染色体数目有何变化?一个卵细胞能和多个精子结合吗?为什么?

通过以上问题,让学生了解受精作用的过程,明白生命产生的独特性和曲折性培养他们珍爱生命的情感。根据染色体的变化规律,联系减数分裂,引导学生总结出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意义。

反思:本节课基本上是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的,能够充分体现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并且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 篇2

一、正文中的瑕疵

1. (11页) 把6.02×1023mol-1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并作为一个物理量 (2007年印刷) 。把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2008年印刷) 。

[分析]国际上和我国在确定物理量的定义时, 都严格遵照一条重要的原则, 即物理量的定义不应包含或暗含特定单位的选择。根据这条原则, “把6.02×1023mol-1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把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都是不妥的, 因在这些定义中包含了特定单位mol-1、mol等的选择。建议改为:粒子数与物质的量的比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阿伏加德罗常数 (符号为NA) 的测定值等于6.02×1023mol-1。

2. (11页) 但由于不同粒子的质量不同, 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也不同。

[分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各粒子的质量, 我们通常认为是相同的, 建议删除此表述。山东科技版《化学1 (必修) 》第21页曾删除“但是不同微粒的质量不同, 因此1mol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也不同”。

3. (14页)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

[分析]“粒子”应改正为“分子”, 或可表述为“粒子 (分子) ”。

4. (14页) 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决定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

[分析]气体摩尔体积的大小或量值 (量值=数值×单位) 决定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 不是其数值决定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

5. (26页) 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 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 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分析]该章节 (23页“大气层中的丁达尔效应”、27页“树林中的丁达尔效应”、29页“大气中的飘尘……”、配套教师用书25页“有色玻璃”等) 介绍到的一些胶体分散系, 其分散剂不是液体, 现行其他两种版本 (山东科技版, 江苏教育版) 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化学教科书和以前 (1991年, 2003年) 出版的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在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时没有限于分散剂是液体。该处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时, 限于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是画蛇添足。

6. (35页) 我们再看以下反应:

并非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Fe与CuSO4的反应并非是一个没有得氧和失氧关系的反应, 反应中:Fe得到氧和硫生成FeSO4;CuSO4失去氧和硫生成Cu。建议用Fe与CuCl2的反应替换Fe与CuSO4的反应。

二、栏目中的瑕疵

13页“科学探究”栏目:

1. (1) 根据图1-14 (图略) 所示的电解水原理进行实验, 观察不同时间试管内的气体体积的变化。生成的O2和H2的体积比各约是多少? (2) 假设电解了1.8gH2O, 根据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的O2、H2的质量。根据O2、H2的摩尔质量计算物质的量, 并通过下表进行比较。

根据实验观察和推算能否初步得出下列结论: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 1molO2和H2的体积相同。

2.下表列出了0℃、101kPa (标准状况) 时O2和H2的密度, 请计算出1molO2和H2的体积。

根据表中数据及计算结果讨论, 在相同条件下, 1molO2和H2的体积是否相同?

[分析] (1) 科学探究1和科学探究2中的结论没有明确O2和H2的状态为气态。 (2) 科学探究2中计算1molH2的体积时, 缺少技术性说明1molH2的质量取4位有效数字。 (3) “根据实验观察和推算”我们可以得出“在101kPa、室温时, 1molO2和H2的体积相同”, 还不足以得出“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 1molO2和H2的体积相同”。 (4) “根据表中数据及计算结果讨论”我们可以得出“在101kPa、0℃时, 1molO2和H2的体积大致是相同的, 都约为22.4L”, 还不足以得出“在相同条件下, 1molO2和H2的体积相同”。

三、习题中的瑕疵

1. (34页)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 不能用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表示的是 ()

A.Ba (NO3) 2+H2SO4=BaSO4↓+2HNO3

B.BaCl2+Na2SO4=BaSO4↓+2NaCl

C.BaCO3+H2SO4=BaSO4↓+H2O+CO2↑

D.BaCl2+H2SO4=BaSO4↓+2HCl

[分析]此题C项BaSO4的右边不应有“↓”号, 弃掉后又与题干中的BaSO4右边有“↓”号不一致。C项最佳的设置是:Ba (OH) 2+H2SO4=BaSO4↓+2H2O。

2. (43页) 下列反应中, 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

[分析]“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置换反应的是”的问法不合逻辑, 因为置换反应包含于氧化还原反应, 我们直接问“属于置换反应的是”就可以了。

3. (54页) 下列描述的一定是金属元素的是 () 。

A.易失去电子的物质

B.能与酸反应的物质

C.原子的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

D.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的元素

[分析]A、B两项描述的是“物质”, 化学上是不能设问“物质”是否一定是金属元素的。

4. (71页) 以纯碱、石灰石为原料制取烧碱, 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制取烧碱的原料缺少“水”。

四、插图中的瑕疵

1.14页图1-15, 图题“标准状况时的气体摩尔体积示意图”不妥, 应改正为“标准状况时1mol气体体积大小的示意图”。

2.46页图3-1, 图的内容与图题“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不匹配。此处建议改用2007年苏教版《化学1 (必修) 》第64页中的图3-1“一些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3.51页图3-10, 图题“金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不妥, 应改正为“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的金”。

五、排印中的瑕疵

1.教科书的页码编排是从“0” (页码“0”没有显示) 编起的, 应改为从“1”编起。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 篇3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方法;学习能力

化学学科的教学主要分成两部分:一是化学理论教学,二是化学实验教学。而实验是理论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将实验与理论相结合。化学学科的主要特点就是应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这就要求教师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讲授,学生通过听课及记笔记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也比较被动,并且,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化学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重视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

阅读能力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己学着勾画重难点,同时对章节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利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对比学习,并用图表等格式将分散的知识点编成纵横的知识网络。如在有机化合物甲烷、乙稀、乙炔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习过的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方法,如制备氯化氢、氧气、氢气等的制备方法,让学生对比思考如何制备以上三种气体。

2.改进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

知识的积累固然中要,但是仅凭记忆或者机械的题海战术是不科学的。化学学科的理论知识虽然很多,但它实际上却是一门应用性和灵活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学生没有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学习起来不仅会比较吃力,学习效果也不好。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边教学边总结方法,培养学生对学习法的重视而不仅是对当时知识点的把握。

二、利用实验或情景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是理论学习的基础,化学的很多理论都是从实验中获得的。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化学实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最终得出结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力。例如,在讲授Na2O和Na2O2的化学性质时,可以通过设定对比试验,同时向装有Na2O和Na2O2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水,观察实现现象。然后,再分别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现象并分析试验结果。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和探究学习的欲望。此外,也可以设置一些探究性试验,让学生参与其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课堂交流和讨论

新的教学理念是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设疑,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接受新知识。有效的设疑不但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展开积极地讨论和思考。

设疑方法可以在课程开始时设疑、重点及难点处设疑或者在知识关键点处设疑。比如,在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中铝及其氧化物的性质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演示Al2O3及Al(OH)3分别和HCl及NaOH的反应,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反应产物具体是什么,并写出相关的反映方程式,同时提问Al2O3和Al(OH)3究竟是酸性氧化物(或氢氧化物)还是碱性氧化物(或碱性氢氧化物)。学生可以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阅读教材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和预习获取的信息分析并解决问题,这无疑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四、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改革,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像传统的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教育等,以及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法等等。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及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学生在学习分子、原子、原电池原理等的理论知识时,由于实验比较少,而且内容很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难,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对相关的原子结构等理论进行结构模拟,而对于原电池,可以用模拟幻灯片等来加强学生对原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子转移、电流方向等的理解。

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结合传统教育方式,运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实验与理论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对其他科目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新平.关于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几点要求[A].新一代:下半月,2010(11):214.

[2]张红灯.浅谈化学教学方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版,2010(12):20.

[3]何树元.人教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反思[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24):79.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 篇4

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高级中学课本生物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之前的序。新教材以“科学家访谈”代序,是对传统教科书绪论的突破。以《分子与细胞》为例,访谈的是我国的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邹承鲁教授。邹承鲁院士的研究领域是生物大分子,其研究工作与本模块的学习内容密切相关。因此,本课时起着新课导入的重要作用。

2、重点难点

教材通过介绍邹承鲁院士的工作,比较了天然蛋白质和人工蛋白质的区别和联系,阐述了学习、研究生物大分子的意义,解决了“学什么”和“为什么学”的问题,这些是本课时的重点。

“访谈”既涉及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也涉及科学家的创新、团队合作和锲而不舍的精神,给学生多方面的启迪,尽量让他们领悟应该“怎样学”科学是本课时的难点。

学情分析

因为本地区初三一年无生物课,所以高一上生物课,学生感觉有点陌生。心理学告诉我们,第一印象即首因效应,它是指第一次接触陌生人或事物形成的印象,往往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所以高一首堂生物课至关重要。本课时一是内容少,二是具有较高的抽象性。鉴于这些原因,我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既通过穿插课前资料收集、课堂设置问题情境、小组讨论和归纳,来渗透新课程基本理念,又设计有漂亮的多媒体画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良好的课堂第一印象,未来更好调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记住邹承鲁院士做学问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比较天然蛋白质和人工蛋白质的区别和联系,了解人工蛋白质合成的重要意义。

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以及科学家的创新、团队合作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记住邹承鲁院士最想对高中生说的话。

能力目标

通过布置课前资料收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学习和搜索资料的能力。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小组讨论和归纳,让学生熟悉他们自己课堂上常用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他们勇于探究、合作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介绍邹承鲁院士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激发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的热情,让他们树立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的志向。

通过课程中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等的践行,进一步体会科学家创新、团队合作和锲而不舍精神的重要性。

教学策略

(一)教法设计

结合新课程的理念和学生一年未学生物学的实际,本课时主要让学生熟悉他们自己课堂上常用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许久未学生物学,所以导入新课是关键的第一步设计。既要有跨越式的承上启下的知识设问,又要有引起兴趣的多媒体动画。我提问,万物苍生之生命精彩最早源于什么环境(有动画)?能表现出生命特征的最小结构单位是什么?其中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什么?这些提问起到了良好的导入作用,自然而然地将话题转到蛋白质等知识点上了,也就和邹承鲁院士的工作挂上了钩。为培养学生对概念进行比较和梳理的能力,我采用先阅读,后归纳的设计,将天然蛋白质和人工蛋白质的区别和联系比较得一清二楚。为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的精神,我对“访谈”中的多个问题进行了分组讨论。为了讨论有的放矢,我事先列出了阅读和讨论提纲。而事先布置的课前资料收集,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独立学习和搜索资料的能力。同时,又再一次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的热情和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至此,学生对常规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就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样就意谓着有一个成功的开始。

(二)学法设计

本课时通过师生提问对答导入新课。采用先出示阅读和讨论提纲,后阅读,比较,归纳的方法,使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访谈”,即学生全体得到了自主学习的锻炼。分组讨论的时候,有辨析,有争论,有研讨,学生在参与意识和合作及探究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强大的锻炼。而事先布置的课前资料收集,又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独立学习和搜索资料的能力又有了提升。另外,关于科学家的创新、团队合作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比较抽象,学生一时半会儿难以深入理解。但是,至少要让学生知道在以后的学习中注意多多体会。最后让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再次强化“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样学”。这些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也得到了全面地渗透。

(三)媒体选择

1、多媒体课件

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文稿(内有原始生命起源的动画)

2、结晶牛胰岛素的模型一个

教学程序

利用课件,全新视觉动画展示,引入新课。

引出所学的知识和所要“访谈”的人物。

(一)流程图

教师事先拟好讨论提纲,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中心发言人阐述小组讨论的结果,然后教师引导。

部分学生介绍生命科学最新进展,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事先收集汇总的相关总资料,激发兴趣。

利用课件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小结,强化“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样学”。

高中人教版物理教案 篇5

(一)教材地位

能量守恒定律是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对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是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重要基础之一;能量转化和守恒思想贯穿整个高中教材,是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的重要“工具”。机械能守恒是高中学生对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启蒙,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必须牢固掌握的一个重要规律。

(二)教材处理

人教版必修教材,仅以自由落体为例很快得出机械能守恒定律,对学生掌握知识(深刻理解机械能守恒的实质和机械能变化的原因)和训练思维、发展能力不利,这里作了改进,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得出,由定性分析到定量实例探究,再结合一般过程作理论推证,然后总结出定律,阐释机械能守恒的实质,最后是定性应用。符合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识规律,并且在探究、推理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探索发现能力,领悟物理学研究方法和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重点和难点

根据知能、方法、情感三要素确定。

1、重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理分析过程、定律的内容和定律条件的实质性理解;发现物理规律的一种常用方法(特例探究+演绎推理法)和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分析归纳)、形象思维(过程描述和想象)、直觉思维能力的训练。

2、难点:根据定律的推理分析过程归纳总结出机械能守恒定律、定律条件的实质性理解和发现定律科学方法的领悟以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空间对称美的认识,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热爱物理学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一)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1、高中新课程总目标(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需求)和理念(探究性、主体性、发展性、和谐性)和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教材特点(思想性、探究性、逻辑性、方法性和哲理性融会一体);

3、所教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结构、思维结构和认知结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机械能和机械能总量的概念(动能、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它们的总和即为机械能总量);

(2)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涵(由对象、条件、结论组成)和外延(宏观、低速,惯性参考系成立);

(3)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条件的实质(能量只在机械动能和势能之间转化);

(4)初步会用定律分析实际过程机械能是否守恒(和能量转化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得来过程:提出问题→实例探究→发现结论→理论推证→总结规律→初步应用,领悟发现物理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实例探究+演绎推理法,提高探索发现能力;

(2)理解构建机械能守恒定律结构的方法及其意图(机械能守恒定律来龙去脉结构化,使学生形成知识组块,提高直觉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初步树立变中有恒、能量守恒、物质不灭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2)初识寻找守恒量的意义;

(3)初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空间对称美。

三、教学方法

(一)教学手段的选用

投影仪和电脑。其作用有:将物理情境、规律的推理过程、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方法结构,利用多个实验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思考、分析、推理、理解和领悟机械能守恒问题中的研究对象的选取。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1、指导思想:(1)有利于学生参与对概念、规律等内容的探究认识过程(主体性、探究性);(2)顺应学生认知、能力、心理和情感发展规律(发展性、和谐性);(3)遵循发现物理规律的一般程序、思维方法和实验依据(方法性和规律性)。

2、教学方法:教师指导与学生探究相结合的发现法。

四、学法指导

(一)基础

学生通过初中机械能定性知识的学习、高中绝大部分力学知识和本章功、功率和动能定理的定量学习、理解和掌握,学生在物理知识结构、思维的深度(独立性、独特性、发散性与批判性)和认知方法策略等方面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学生对学习物理的科学方法、物理规律由来的思维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力、应用力,物理学科学美(简单、对称、和谐和多样统一)的鉴赏力均需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二)宗旨

针对定律由来的实例探究和实例分析推理过程,创设激活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物理情境,遵循科学家发现物理规律的思维模式和方法,进行探究发现式学习,进一步发展思维深度,逐步掌握发现物理规律的探究步骤和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探索发现能力。

(三)措施

引导学生通过参与、体验、探究、叙述,实现“三个发现”,感悟“两个模式”,强化物理观念的形成。

1、三个发现,培养探究发现能力:

(1)发现功能关系W其它力=E2-E1;

(2)发现机械能守恒定律:实质是W其它力=E2-E1的一种特殊情况;

(3)发现快速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的方法(和能转化法)。

2、两个模式,强化物理观念的形成:

(1)思维模式:从生活情景到物理模型建构的思维过程(重过程):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 篇6

导语:关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沁园春·长沙·教案,这首词写于1925年深秋,大约是毛泽东同志离开湖南前往当时革命活动的中心广州时。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单元

1、沁园春·长沙·教案

一、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的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据《湖南全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日刊》载:“毛先生泽东??去岁回湘养疴,曾于湘潭衡山一带,从事农民运动??后为赵恒惕所知,谋置先生于死地。先生闻讯,间道人粤。”

二、补充注释

《沁园春》:词牌名。沁园:东汉明帝女沁水公主的园林,后为外戚窦宪所夺。《沁园春》词牌,相传由此得名。据《词谱》载,《沁园春》双调,114字。上片13句,四平韵;下片12句,五平韵。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沁园春 长沙》的写作背景。

2.了解词的发展简史。

3.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训练学生诵读能力。

2.着重训练学生抓准词中意象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情的热爱。

2.感受革命前辈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珍惜今天的一切,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

1.以乐景写哀,景中寓情,情中显志。从词中可以感受到词人的心情是惆怅的,写的又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词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美好的。原因在于越写山河的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词人正是在这不一致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当然,这里面也含有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

2.对比手法的运用。

词中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是暗含的对比。

3.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字、“争”字、“击”字、“翔”字等都极为准确精当。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

2.补充古诗文中学生能懂的例子作佐证。

3.精讲必要的历史知识。

1.课外提前准备:注音,细读注解,反复读,完成预习作业。

2.课堂随教师诵读——美读——成诵。

3.观看多媒体。

4.自由讨论。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课内美读成诵。

2.通过抓住主要意象来把握内容大意。

二、诵读 背诵

1.抽查学生朗读,教师点评。

2.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3.全班诵读,背诵。

三、简要交代写作背景

1.指导阅读词前说明文字。

2.对下阙有关内容的解说。

这首词写于1925年深秋,大约是毛泽东同志离开湖南前往当时革命活动的中心广州时。毛泽东同志从1911年至1925年,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这期间,国内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都是影响世界形势的巨大变革。这样的岁月,如历史群山中耸峙的一座又一座峥嵘高峰。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粪土当年万户侯”。

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同志在长沙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和湖南自修大学,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等军阀的活动。特别是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湖南地区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四、带着练习二,就“意象”问题作必要的点拨

“意象”是意中之象,即融人了词人情思的形象。本词的上片描写了一幅湘江秋景图,通过寒秋、霜天、万山、湘江、飞鹰,游鱼等意象,形象地表现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深切感受。

词用最凝炼的语言塑造形象,表达感情和思想。把握意象,可以从释句入手,释句则应从理解字面意思入手,抓住富有表现力、含有丰富意蕴的关键词、句来分析,尽量做到抽象的诗句、词句能够阐释,含蓄的句子能够解释。在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把握意象,还应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凭着联想和想象,补充字面所没有或作者有意省略的细节,揣摩语句的言外之意,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并感受之,领略之,品味之。

研究型拓展

1.把这首词和《舶沁园春 雪》作比较,自选角度,写300至400字赏析短文。

2.把《沁园春 长沙》和王安石的《桂枝香》作比较赏析。

附1: 桂 枝 香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掉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四。

附2:板书设计:

万山 峥嵘岁月

意象湘江 看 作者:“立”于“寒秋”斗

万类中流击水 精神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 篇7

一、化学用语错误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P80“果糖分子中含有酮基,为多羟基的酮,属于酮糖,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O—CH2OH”[1]。从结构简式中不难看出,果糖分子结构中只含有两种官能团分别是羟基和羰基,故没有酮基存在,况且目前也没有酮基之说。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开篇,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P4~P5中只介绍了九种官能团分别是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卤素原子、羟基、醚键、醛基、羰基、羧基、酯基,根本就没有酮基。忽然出现酮基这一名词,这让教师和学生都无所适从。由此可见,“果糖分子中含有酮基”的叙述是错误的,应修正为:“果糖分子中含有羰基”。

化学1(必修)课后习题P87“9.漂白粉或漂粉精中Ca(ClO )2能与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发生如下反应:

分析以上反应,你认为购买和存放漂白粉或漂粉精应注意哪些问题。”[2]

已知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由于次氯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介于碳酸的两级电离平衡常数之间,因此漂白粉或漂粉精中C(aClO )2与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反应只能生成碳酸氢钙,即Ca(ClO )2+2CO2+2H2O=Ca(HCO3)2+2HCl O。因此,教材编写时语言一定要严谨细致,定性要正确。

二、逻辑错误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P35“资料卡片”中:“家庭和汽车用的罐装液化石油气 (英文缩写名称LPG)是丙烷、丁烷、丁烯为主的石油产品。它们在常温常压下是气态,适当加压或降温就可以转变为液态,体积可缩小250~300倍,可装入耐压容器中贮存、运输……”[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石油气产品,当对它们施以加压或降温的操作时,其体积就会变小。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数或量或值减少1倍就变为0了。由此可见,“适当加压或降温就可以转变为液态,体积可缩小250~300倍”的说法是错误的,应修正为“:体积可缩小为原来体积的1/(300)~1/(500)”。

三、化学用语前后不一致

化学2(必修)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有机物”P74“1. 乙醇与金 属钠的反 应 :;2. 乙醇的氧化反应 :乙醇的结构简式都写为:而P75~P76“2.乙酸的酯化反应:课后习题P77“8.写出下列物质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条件。此两处乙醇的结构简式却写为:

P50“醇的化学性质主要由羟基官能团所决定,碳氧键和氢氧键容易断裂:CH3CH2O H”[1]。乙醇的结构简式又都写为:CH3CH2OH。但在P51“资料卡片”中:“如果把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液共热的温度控制在140℃,乙醇将以另一种方式脱水,即每两个乙醇分子间脱去一个水分子,反应生成的是乙醚:P83“淀粉除在体内能被酶水解成葡萄糖供机体利用外,还是重要的食品工业原料,用于制备葡萄糖、酿制食醋、酿酒,也是药片中的赋形剂。乙醇的结构简式又再次写为:笔者认为乙醇的分子结构中烃基部分分别是甲基(—CH3),亚甲基(—CH2),两者是不相同的基团,不能合并。教材编写时不要随意省略了物质分子的真实结构和结构之美,同时注意保持教材化学用语的前后一致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瞻前顾后的作用。因此,笔者建议教材的编写者在教材再版化学2(必修)和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时修订乙醇分子的结构简式,可修正为“CH3CH2OH”。

人教版教科书编写者工作认真负责,多次修正教科书中存在的瑕疵,精益求精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学习。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或不确定因素影响,教材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当然这是教材编写者最不愿看到的错误或失误。笔者希望教材编写者对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认真研究、及时修正教材,让教材更好地为教育服务。

教育是科学,科学在于求真;教育是育人,育人在于严谨。

参考文献

[1]宋心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宋心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 篇8

关键词:实验“教材”价值取向;化学必修教科书;高中化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研究化学需要化学实

验,学习化学也离不开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教材”作为承载和传递化学实验内容、方法和过程的载体,具有直观性、手段性、体验性、目的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中学化学教师认识到合理地运用实验“教材”进行化学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实验“教材”与实验“教材”的四个价值取向

“教材”是一个众说纷纭而又意义多歧的教育用语,也是课程与教学中极其重要的基本用语之一。在这里,我们从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出发,对实验“教材”的概念给予清晰的界定。

(一)实验“教材”的涵义

我们可以将教师、化学课程内容、实验“教材”、学生之间的关系简单地概括为:教师→(化学课程内容?实验“教材”)→学生。其中化学课程内容富含一定文化价值的化学科学知识、概念、规律和本质等,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实验“教材”是学生学习化学课程内容的有效媒介,它为学生正确而有效地理解掌握化学科学概念、化学实验方法和培养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供直接的学习对象。

(二)化学实验“教材”的价值取向

根据实验“教材”的直观性、手段性、体验性、目的性等特点,我们可以将化学教科书中的实验“教材”分为“关于化学实验的教材”“通过化学实验的教材”“在化学实验的教材”“为了化学实验的教材”四种价值取向。

1.关于化学实验的“教材”

即将化学实验本身作为学习内容的实验“教材”。学生学习的是化学实验,直接获得实验知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方法等。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必修1中的实验1-1(粗盐的提纯)时,直接掌握了有关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技能。

2.通过化学实验的“教材”

即将化学实验作为学生认识和理解化学知识的手段的实验“教材”。通过化学实验,学生能够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实验背后所传递的信息,加深对化学知识的掌握。

3.在化学实验的“教材”

即将化学实验作为情境,是一种注重学生亲身经历和情感体

验的实验“教材”。这种价值取向的实验“教材”多以学生实验为主,学生通过亲身动手操作,在实验中主动获得新的知识、经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

4.为了化学实验的“教材”

即将化学实验作为对学生未来职业意识、职业素质培养的有

效途径的实验“教材”。这种价值取向的实验“教材”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在实验中渗透与化学学科相关的职业前景,培养学生未来从事化学科学研究相关工作的职业兴趣。例如,美国高中化学教材

《Chemistr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就很好地将职业生涯教育与化学学科教学和谐地融为一体。在书中设置专栏“化学职业中的

人”,以案例访谈的形式编排,围绕着“工作”这一主题,探讨在各种类型的职业中具体应用到的化学知识。如采访一个园艺专家时问道:“您的工作中用到哪些高中化学知识?”她答道“熟练掌握物质

的化学性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储存物质时必须要知道哪些物质

能混合(不会发生化学反应)”。这些成功人士对问题的解答使学生不仅意识到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形成对职业的理解,认识到将来职业的发展与高中阶段化学知识的学习是密切相关的。

二、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中实验“教材”价值取向的

分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书—化学(必修)》中有包括科学探究活动在内的实验“教材”57

个,其中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必修1)中的实验“教材”为34个,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必修2)中实验“教材”为23个,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的实验“教材”中,只有12%的实验“教材”表现出“关于实验的‘教材’”这一价值取向。书中以“从实验学化学”作为学生开始学习高中化学的第一章,编排了5个实验“教材”,涵盖了溶解、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离子检验和溶液的配制等最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有助于学生直接

掌握。

第二,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的实验“教材”中,有超过90%的实验“教材”体现出“通过实验的‘教材’”这一价值取向。高中阶段化学实验“教材”的选择是以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为前提的。通过典型的化学实验事实帮助学生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本质规律,使抽象的知识变得鲜活。

第三,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的实验“教材”中,有54%的实验“教材”体现出“在实验的‘教材’”这一价值取向,其中包括了90%的科学探究实验“教材”。这种价值取向的化学实验“教材”很好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体验科

学探究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第四,《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高中化学教科书的编写应考虑与化学相关职业所需要的基本素养”。然而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科書中,并没有意图明显地编排培养学生

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的实验“教材”,学生缺乏对化学学科的发展前景的了解,对于培养学生形成从事有关化学科学相关研究的职业理想,没有起到积极作用。

三、思考

实验“教材”价值取向到底是应该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还是技能的训练,是关注学生的亲身体验还是注重培养化学人才?其实,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地利用实验“教材”,就能更好地发挥实验“教材”不同价值功能。首先,要认真分析实验“教材”侧重于何种价值取向,结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积极开发探究性实验“教材”。其次,在实验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实践的机会,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无处不化学,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所以,无论是“侧重于知识和技能的化学”还是“面向全体学生和未来的化学”,只要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合理运用,对于学生来说都将成为“有用的化学”。

参考文献:

[1]刘继和.“教材”概念的解析与重建[J].全球教育展望,2005(4):47-50.

[2]周青,赵永春.美国高中化学教材中的职业生涯教育[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4):60-65.

[3]何彩霞,姜丽莉.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实验实施现状的调查[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4):41-45.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 篇9

第1课时加成聚合反应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5.1《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第1课时 加成聚合反应。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教材是教学大纲和考纲要求的重要知识点,也是高中化学的教学难点之一。加聚反应在必修2第四章第二节已经提起过,本节以复习聚乙烯的形成过程为基础,进一步学习聚合物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更全面的认识加聚反应的特点。

首先根据对教材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能举例说明合成高分子的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2).能用常见的单体写出聚合物的结构简式或聚合反应方程式。

(3).能说明加聚反应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加聚反应的分析,培养学生通过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掌握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原理,人类是可以通过有机合成不断合成原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从而为不断提高人类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

然后确立本节教学的重点、难点:

1.重点:

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有关概念;了解加聚反应的一般特点。

2.难点:

通过具体实例说明加成聚合反应的特点;能用常见的单体写出聚合物的结构简式或聚合反应方程式,能从简单的聚合物结构式分析出单体。

二.说教法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案例 篇10

理解是阅读的基础,不理解,也就是有困惑,所以某种程度上说,阅读就是和困惑作斗争。我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怎样才算真正读懂了?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一篇文章看完了,文中的每一个字都认识,阅读中也提不出任何问题,那么这是不是就算读懂文章了呢?

读书,作学问,唯独这“懂”字最难说。自以为懂了的东西,事实却往往证明懂的仅仅是表面,或者只是部分;以前以为是懂了的东西,现在才知道那只是一知半解,并不全懂。懂是相对的,发展的。

尽管如此,就具体的文章来说,懂与不懂,还是有一个大致的界限的。

二、懂与不懂的界限:

1.应能够清楚地看出文章的基本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2.能看出基本内容是由那些具体内容构成?这些具体内容与总体之间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怎样?

3.对作者所说的观点,能判断正误。

4.对作者所叙的事实,能看出其意义。

5.对作者塑造的形象,能看出其内涵。

6.对作者所抒发的感情,能说出其凭借。

7.对作者所介绍或阐述的事物或方法,能应用或用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解释。

8.能看出写作意图,即作者写这部著作或这篇文章想达到什么目的。

三、以《关于古典文学人民性的几个问题》为例

快速阅读文章,然后请同学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

这类文章若用读小说的速度来浏览,常常会觉得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所云。

相反,如果阅读的是一篇小说,相同的篇幅,甚至更长比如一个长篇,我们看完后也能发表一些自己对小说的看法,为什么?

是不是因为小说有故事?

为什么有故事就容易记?

关键在于,故事有情节,前后环节的承接一般有自然顺序,这种顺序阅读时很容易捕捉到,并且可以毫不费力地掌握前后环节间的联系,读过一遍,作品内容的各环节便很自然地在读者的脑子里形成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

四、总结规律

当我们把作品内容的各个环节在脑子里串成一条前后连贯的线或别种形式的有机结构的时候,我们就有可能认识和记忆该作品。

由此推出一个相应的阅读基本方法:

要读懂一篇文章,就应当努力把作品内容的各个环节在脑子里串成一条前后连贯的线或形成别种形式的结构体。

从这个基本方法,我们还可以推出检测自己阅读效果的方法:

当你能顺利地理出作品内容的发展线索时,你的阅读是有成效的;当你对某部分的内容感到茫然时,那主要是由于你没有搞清它和哪些内容有联系,是什么样的联系。

怎样去找这条线呢?

回到刚才的例文:

能否留下这五段文字的印象,取决于能否在脑子里形成这样的线:文学的人民性决定于什么—→错误的观点:将人民性与现实主义等同—→此观点曾是古典文学研究的流行观点—→此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错误。

理清了这条内容脉络,我们才有可能对这五段文字进行概括:

批评将现实主义与文学的人民性等同起来的观点。

五、布置阅读任务:

阅读一组同题材的文章。

要求:

1.选择一篇作为精读,其他泛读,从作者的写作目的、思路入手,能否理出作者的行文线索,从而进行概括。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若干问题商榷 篇11

一、地理插图绘制不科学

地理插图是地理特有的语言,是地理教学重要的信息源和工具。引导学生读图、分析、比较,是新课程理念下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既有利于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又有利于学生增长地理技能。但是,新版教材中有部分插图绘制不精确、不科学,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地理插图应有的功效,不仅给学生认知、理解新知带来困难,而且对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十分不利。

1P15,在图1.18“黄赤交角与二分二至地球的位置(北半球)”中,把“太阳”画得距夏至点近(约5.5cm),距冬至点远(约5.8cm)。这显然有违于科学事实。正确的画法应该是:把“太阳”画得距夏至点稍远一点,距冬至点稍近一点。

2P20,在图1.24“五带的划分”中,图的右上方欧亚大陆的轮廓模糊,似乎是格陵兰岛的轮廓图遮盖住了这一区域。

3P30,在图2.3“热力环流的形成”中,图b A地标注的红颜色越向上越浓,会误导学生认为越向上空气密度越大。事实上是: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逐渐变得稀薄;即使空气上升,也应是高空空气密度低于低空空气密度。因此,原图需要调整。调整的一种方法是:用同一颜色表示A、B、C三地的空气密度,都是下浓上淡,只是同一高度的高空A地比B、C两地的颜色浓一些就可以了。调整的另一种方法是用同一颜色的“小点点”表示A、B、C三地的空气密度,只是同一高度的高空A地比B、C两地的“小点点”密一些就可以了。

4P34,在“图2.10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中,代表北半球“盛行西风”的箭头画得应有一定的弧度。囚为水平运动的空气都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5P48,在图2.31“因海平面上升而受到威胁的孟加拉湾低地”中,等高线直接过河,显然不妥,这是因为河流水面高程一定要低于河流两岸高程。正确的画法是:等高线通过河流时应向上游弯曲。

6P78,在图4.18“河流堆积地貌示意”中,“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的标注指线指示位置不对,应由现在的指示位置改为指向河流的上一个弯曲处,或改为指向现在所指位置的河流的对岸。这是因为河水流向、流速受惯性的支配,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所以,相比较而言,河流不易于在凹岸形成河漫滩,而易于在凸岸形成河漫滩。现在“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的标注指线指向的是河流易受侵蚀的凹岸,而不是易于堆积的凸岸。

二、地理数据标注不确切

地理数据是对地理事物定量描述的主要语言,能准确表示地理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低、快慢等,明显反映出地理要素间的数量关系、依存关系和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分布、发展、变化等。是重要的地理事实材料。因此,地理教材中的地理数据一定要正确,地理常数的使用一定要前后统一,图形所代表的地理数据一定要准确,即数形要统一。但是,新版教材中的地理数据标注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1P9,在图1.9“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差异”中,标注的热带雨林的生物量是2kg/(m2·a),亚寒带针叶林的生物量是0.8kg/(m2·a),前者是后者的2.5倍。按此比例,如果把代表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圆柱高绘成0.5cm,那么,代表热带雨林生物量的圆柱高就应绘成1.25cm,但是,图中代表热带雨林生物量的圆柱高实际只绘成1cm。为体现科学的严肃性、精确性,突出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显著差异性,给学生读图以尽可能鲜明的视觉刺激,建议把代表热带雨林生物量的圆柱高绘成1.25cm。

2P20,在图1.24“五带的划分”中,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标成了“23.5°”,南、北极圈的纬度标成了“66.5°,这与教材前面内容中的标注不统一。教材中,前面内容凡涉及黄赤交角和南、北回归线的度数标注的都是“23°26′,凡涉及南、北极圈的度数标注的都是“66°34′。因此,为使学生易于建立起前后知识间的联系,思考、探索地理现象间的因果关系,此处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标注宜改为“23°26′”,南、北极圈的纬度标注宜改为“66°34′”。

3P47,在图2.30"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中,水平数轴代表年份,在“1840”与“1880”之间标注的是“1760”,显然错了。此处的“1760”应改为“1860”。垂直数轴代表体积分数,在“300”与“320”之间标注的是“370”,也明显错了。此处的“370”应改为“310”。

再者,根据图的标注,大约在“1904”年的时候出现了两个二氧化碳浓度的数值。同一时间不可能出现两个二氧化碳浓度的数值。显然,此处标注错误。建议将代表二氧化碳浓度的两个“小黑点”由上下对齐改为左右稍微错开。

三、文字内容表达不准确

或因为对地理概念理解的不清晰,或因为对地理概念之间的关系把握得不准确,或因为地理判断不恰当等,造成新版教材中部分内容表达不准确或语意不明确。

1P11,“通常,黑子活动增强的年份是耀斑频繁爆发的年份,黑子所在区域之外也是耀斑出现频率最多的区域。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这段内容语意表达模糊。因为,除“黑子所在区域”之上为“之外”外,“黑子所在区域”之前、后、左、右亦为“之外”,所以,“之外”方位指向不明。另外,用“之外”阅读起来也略显不顺不畅,拗口别扭。

太阳活动的整体性,一是体现在黑子和耀斑出现时间上的同步性,二是体现在黑子和耀斑出现空间上的一致性。“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的表述,更多地表达出黑子和耀斑出现时间上的同步性,而没有充分表达出黑子和耀斑出现空间上的一致性。因此,“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与“太阳活动的整体性”内涵上并不等同,也就是说。“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并没有完全体现出“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因此,建议将教材中这段有关太阳活动整体性的论述修改为:“通常,黑子活动增强的年份是耀斑频繁爆发的年份,黑子所在区域的上方也是耀斑出现频率最多的区域。耀斑随黑子的变化而变化,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2P22,“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图1.27),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这部分内容表述不够全面、严谨。笔者认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及其相互

联系、相互制约,只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的一部分,而不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的全部,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还应包括由“宇宙物质”构成的“宇宙环境”。如光照、热量、太阳活动、潮汐引力和潮汐现象、天体撞击等,还应包括由“岩石圈”构成的“地质环境”,如能源、矿产、地震、火山、地壳运动及其他各种地质作用引起的地表形态变化等。因此,建议把教材中的这段内容修改为:“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宇宙物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图1.27)。”同时,在图1.27中“大气圈”的外部标注上“宇宙环境”,并添加从宇宙空间射向大气圈的表示太阳辐射的箭头。

修改后,教材在此提出既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又包括“宇宙物质”、“岩石圈”的自然环境的概念。建立起已学“宇宙环境”、“岩石圈”知识与新学“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知识的呼应和联系,既有利于复习、巩固旧知,又有利于探究、深化新知,以便于学生建立起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知识体系。

3P45,在图2.26“1991~2007年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中,图的标题语意表达所指对象不明确。建议在“台风”后添加“对我国”三个字。

4P57,分标题“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在“海洋”前加“世界”,表达上重复啰嗦。因为在此语境下,“海洋”就是指全世界的海洋。因此,建议将“世界”删去。

5P57,在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北半球冬季)”中,图的标题语意表达不清晰具体。“世界”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地球上所有的地方”。从大的单元来看,“地球上所有的地方”可分为陆地和海洋两部分。海洋中有洋流,陆地上没有洋流。所以,建议把“世界”改为“海洋”。

6P60,“阅读”中,“拉尼娜现象常与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但发生频率要比厄尔尼诺现象低。”这句话前后矛盾。因为,如果说两现象交替出现,那么两现象发生频率就应相等;或者。如果说一现象发生频率低,那么两现象就不会交替出现。可修改为:“拉尼娜现象常与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但发生强度和产生的影响要比厄尔尼诺现象低。”

7P68,“内力和外力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力,两者都属于自然作用。”建议将这句话中的“两者都属于自然作用”删去。这是因为: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有着多种形式的直接和间接的塑造作用。人类活动是外力作用形式中的一种,但显然不属于自然作用。

8P73,“在地貌上,有时候背斜发育成为山岭,向斜发育成为谷地。但是,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成谷地,而向斜……形成山岭。”这段话和上、下文语意衔接不够充分,对事物发展方向的可能性判断不够准确、严谨。这是因为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可能性要远大于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可能性。因此,原文可修改为:“在地貌上,背斜常保留住原有褶皱向上拱起的构造形态发育成为山岭,向斜常保留住原有褶皱向下弯曲的构造形态发育成为谷地。但是,也有一些背斜……成谷地,一些向斜……形成山岭。”

9P85,“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这段内容表述不全面,同时缺乏地理事项上的对应性。建议修改为:“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和生物循环等过程……”之所以添加“大气循环”是因为:“大气”是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一。“大气循环”是地球表层物质运动的重要形式,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发挥着与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生物循环同样重要的作用。

“大气循环、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和生物循环”四个循环之所以如此排序是因为:(1)对应前面“大气、水、岩石、生物”等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排序;(2)“生物”是“大气”、“水”、“岩石”等物质存在和发展的产物,是“大气循环”、“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结果。是先有“大气”、“水”、“岩石”后有“生物”,先有“大气循环”、“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后有“生物循环”。

四、知识呈现方式不合理

教材中知识呈现方式的不同,会影响到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重视的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熏陶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地理教材内容的编排和知识的呈现方式应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但是,新版教材在这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1P5,有关行星运行特征的叙述是:“(1)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同向性。(2)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具有共面陸。(3)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具有近圆性。”这种由陈述句直接呈现知识的表达方式,只会助长教师的满堂灌输,学生的死记硬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建议修改为:“(1)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相同吗?(2)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具有共同特点吗?(3)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相互间交角大吗?”这样,由陈述句改为疑问句,由直接呈现知识修改为引导学生依据给定的材料在观察、比较、归纳、概括中发现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思索、探究、发现的乐趣。

2P38,“东亚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比其他地区显著,所以,盛行风向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季风气候比较显著。根据图2.15完成下列要求。(1)……(2)……”建议修改为:“东亚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明显,季风气候比较显著。根据图2.15完成下列要求。(1)……(2)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比较显著?(3)……l即原序号(2)的问题|”把“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比其他地区显著”删除,而后提出“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比较显著?”有意留下“布白”、“空穴”,为学生提供探索、思考的内容和机会;在探索问题(1)的基础上,将思维的触觉深入一步,有利于学生深化对季风成因的理解和记忆。

3P77,在“图4.17河谷的演变”中,由图a到图b,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河道越来越弯曲,河谷越来越宽阔,合乎逻辑,自然而然,让学生容易理解。但是,由图b到图c,河流的弯曲方向截然相反,中间转变突兀,缺乏渐变,让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因此,建议在图b和图c之间再添加1-2幅图,示意出由图b中河道到图。中河道弯曲的渐变过程。

参考文献

[1]袁孝亭,地理课程与教学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胡星荣,解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的“新”变化,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8(10).

[3]杨国栋,张明庆,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的教材表述比较,地理教学,2006(9).

[4]林先发,司马志纯,论思维形式与思维方法,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上一篇:《老鼠嫁女儿》教学活动反思下一篇:春运志愿服务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