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语言及其规范化

2024-1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网络语言及其规范化(通用9篇)

浅谈网络语言及其规范化 篇1

关于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其规范问题

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不断骤增,网络语言异军突起,风靡全国,并不断向日常生活语言渗透.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巨大争议.本文拟从网络语言及其构词特点入手,对如何正确看待并规范使用网络语言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地探讨.

作 者:张虹 Zhang Hong 作者单位: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辽宁,沈阳,110031刊 名: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ADMINISTRATORS COLLEGE OF POLICE AND JUSTICE年,卷(期):“”(3)分类号:H002关键词:网络语言 特点 看待 规范

浅谈网络语言及其规范化 篇2

一、网络语言传播现状

据《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 截至2015年6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势必导致网络语言的加速传播。

2010年11月10日, 网络热词“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一向以严肃严谨著称的《人民日报》采用如此“潮”的标题, 立刻引发如潮热议。对此, 网友则大呼“标题给力”。

2012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毕业典礼高艳东老师用到了“高富帅”、“伤不起”、“打酱油”等网络词汇, 引得学生捧腹大笑。

2014年11月27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关于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通知》, 针对节目中语言不规范的问题, 封杀广电节目中的网络用语。

2015年10月15日, 教育部发布《2014年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我国自2006年开展年度新词语调查, 近10年中一共提取年度新词5264个, 这些词语记录下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一叶知秋, 大量的个例已经反映出网络语言在大众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网络语言的传播方式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写照。网络语言的传播方式是研究人们如何获取和表达网络语言。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所以网络语言的传播和交流正在不动声色地影响着大众的生活。人们日常使用的网络语言大多来自网络, 由于网络具有不同的应用类型, 人们获取和传播网络语言的渠道和方式也不尽相同。

1.信息获取类。 (1) 搜索引擎。截至2015年6月, 我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5.36亿, 使用率为80.3%, 搜索引擎是网民使用的搜索工具与信息平台, 需要大众的参与, 这就加快了信息的流动和传播。搜索引擎也会对一些网络用语进行释义或引用, 搜索引擎提供的信息和引擎上的广告信息都会有网络语言的身影。 (2) 网络新闻。截至2015年6月, 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5.55亿, 网络新闻是网民获取信息的重要应用。专业的新闻网站或各种浏览器每日都在提供新闻资讯。达到了“秀才不出门, 全知天下事”的效果。一些网络明星的事迹或者荒谬的事件容易被网友用来评论, 从而促进了网络语言的形成与传播。比如“我爸是李刚”、“一百块都不给我”、“我和你什么仇什么怨”正是网友为迎合一些网络新闻而创造出的网络语言。

2.交流沟通类。 (1) 即时通信。截至2015年6月, 网民中即时通信用户的规模达到6.06亿。以腾讯为首的各种即使通讯工具受到了广大网友的热捧。各种通信工具使我国各地的网友得到很好的交流, 比如QQ就有和好友进行交流, 信息和自定义图片或相片即时发送和接收, 语音视频面对面聊天, 聊天室等功能, 其功能非常全面。这种通信工具主要是靠文字和语言交流, 在网友的交友和聊天过程中, 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网络语言的传播。 (2) 微博。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 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 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与传统博客相比, 以“短、灵、快”为特点。微博是一个可以发布或者浏览别人信息的平台, 微博的信息共享比较便捷, 网友可以转载或评论信息, 微博环境发言较为自由, 参与人数多, 是网络语言传播的重要平台。

3.网络娱乐类。 (1) 网络游戏。截至2015年6月, 网民中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3.80亿。网络游戏的是以游戏客户端软件为信息交互窗口的旨在实现娱乐、休闲、交流和取得虚拟成就的具有可持续性的个体性多人在线游戏。玩家在游戏过程中必然会有窗口交流, 游戏玩家为节省时间, 较喜欢用简短的网络语言概括想表达的意思。例如“秒杀”一词随着2000年发行的一款回合制网络游戏《石器时代》传入中国并被发扬光大, 表示游戏中在极短时间 (比如一秒钟) 内解决对手。“Boss”一词用来形容在电脑游戏中出现的巨大有力且难缠、耐打的敌方对手或者NPC怪物。而这些词汇已为大众所广泛使用。 (2) 网络文学。网络文学是以网络为载体而发表的文学作品, 以网络原创作品为主, 体裁以小说为主。借助于强大的网络媒介, 网络文学传播迅速, 阅读量大。为了迎合大众网民的口味, 许多网络文学作家在作品中加入网络语言, 这也成为了网络语言传播的方式之一。 (3) 网络视频。看网络视频是人们用来放松消遣的好方式, 网络视频中的游戏视频、新闻资讯、综艺节目、自拍DV等运用语言和画面来吸引网民的眼睛, 目前已经是仅次于网络音乐的第二大休闲娱乐类应用。

三、网络语言传播中的弊端

在网络语言肆无惮忌的飞速传播中, 网络语言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这些弊端影响多个主体和领域, 对个人、社会、国家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这也是国家频频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清理和规范网络语言的原因。深入研究网络语言的弊端才能对症下药, 提出规范网络语言的相关方法。

1.形成语言暴力。语言暴力主要表现在恶意散播谣言、肆意谩骂他人和恶意人肉搜索。网络语言可通过社交软件、论坛等平台传播, 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时效性强等特点。

2.网络语言影响沟通。网络语言在生活中的大肆应用影响了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学生是网络应用的主体, 大量网络语言和网络文学的传播影响了他们文章的写作。2009年05月18日, 新浪网一则名为“小学生用网络语言写作文家长读5遍看不懂”的新闻引起热议。家长称看不懂孩子的太空文, 孩子则称家长老土。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学生对网络语言不分场合地应用, 影响了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3.网络语言降低网民素质。日常生活中因为有道德和法律的约束, 人们讲话较为谨慎, 措辞文明。但因为网络语言在网络平台中的传播不受监督, 网民可以较为放肆地宣泄个人情绪。在贴吧或微博的评论中, 不乏有网民运用性质恶劣的网络语言对他人进行侮辱谩骂或者人身攻击, 用词品味低下, 网络的低约束力降低了网民的素质。

四、规范措施

网络语言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但对网络语言的传播必须实施相关措施, 减少低俗语言的传播, 不能抱有“树长大了自然直”的观念。如果不对网络语言的传播加以规范, 网络语言带来的危害则绝不会根除。要在传播源头和传播过程中对低俗的网络语言加以规范和制止。

1.学校肩负重任。学生在网络语言的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规范学生使用网络语言, 学校肩负重任。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网络法律意识的教育, 开设相关课程或讲座、举办网络法律知识竞赛、组织“文明上网”相关签字活动。提高学生对网络语言的分辨能力, 培养学生在互联网上的语言责任感, 培养学生对不良网络语言的批判能力, 教育学生在交流中有选择性地使用和传播网络语言。

2.国家出台法律。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网络语言的传播也要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国家应出台相关法律, 禁止恶俗网络语言的传播, 规定可传播的网络语言的类型和性质。对于恶意传播不良网络语言的网民, 要制定明确的惩罚标准, 依法治网。

3.技术过滤语言。对待低俗网络语言的传播要“防患于未然”, 要在网络语言传播之前对用户资料和语言进行扫描和查询。由于技术的局限性, 查询不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但学校中的校园网学生实名制认证可以使学生在发表言论时控制自己的行为, 提高责任意识。此外, 国家还应加大科技研究, 完善我国网络的信息过滤系统, 自动过滤低俗网络语言, 对网络语言的传播起到更好的监测作用, 净化网络环境。

五、结论

网络语言是科技的产物, 网络语言的传播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体现, 这是自然规律。但如果任由网络语言传播, 必然会影响社会发展。所以, 要在尊重规律的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认可健康的网络语言的传播, 同时, 及时发现网络语言传播中的弊端并寻找解决方法, 规范网络语言, 使网络语言更好地发挥其价值。

摘要:网络语言是时代的产物, 其传播和发展势必会影响大众的社会活动, 其在传播中造成的弊端亦会带来影响人们交流、阻碍网民素质提升等问题。本文分析了网络语言的传播现状, 研究了网络语言的传播方式, 总结了网络语言传播的弊端, 最后归纳出规范网络语言传播的措施。本文旨在减少网络语言在传播中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使其在传播中发挥积极作用, 实现网络语言的价值。

关键词:网络语言,传播,弊端,规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草泥马屌丝等网络粗话非治理不可[N].中国日报, 2015-10-15.

[2]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国网信网, 2015-07-23.

[3]杨章伟, 苏萧, 江峰.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 (3) :86-89.

[4]安志伟.论当代网络语言的社会影响[J].理论学刊, 2010, (4) :114-116.

略谈网络语言的负现象及其规范 篇3

【关键词】网络语言 负现象 规范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网络语言也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趋势。网络语言作为社会语言的一种语言变体现象,具有语言的一般特征,同时也具有其自身的具体特征。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幽默诙谐、创造力强等特点深受广大网民的喜爱,为网络交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和趣味性,我们将之称为网络语言的正现象。同时,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开放性、虚拟性、自由任意性等特点,使得广大网民在网上的行为很难受到约束,因而网络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负现象。所谓网络语言的负现象是指在网络语言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网民对语言规范的破坏或者心理上的不良倾向,使网络中产生了大量的语言垃圾,给人们的语言学习运用和信息交流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有很多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对网络上的污言秽语、失范行为进行过严厉批评。广大网民在虚拟身份的伪装下,在网络交流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肆无忌惮、肮脏不堪,已经突破了基本的道德底线,甚至触犯了法律。

二、网络语言的负现象

1.内容层面的负现象。首先是语言粗俗下流,不论是网名还是网络即时交际或者留言过程中语言暴力、色情信息泛滥成灾。部分网民通过网名骂人、展示色情、暴力血腥内容,比如,取网名为“别来无恙你还是狗样” 、“拿钱擦PP” 、“穿精戴淫” 、“杀人狂魔”等等;还有一部分网民利用贴吧、朋友圈、QQ空间、微博等网络平台,发布传播一些色情段子、下流帖子对别人进行骚扰或者攻击,语言粗俗浅薄,不堪入目。其次是部分网民在虚拟身份的掩护下传播一些缺乏理性、危言耸听的信息。由于网络追责机制还不够完善,有一部分心理扭曲、不怀好意的网民借着匿名的保护,在网络上肆意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或散布虚假信息,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危害。

曲意别解、低级趣味的现象严重。比如,“可爱”新解为“可怜没人爱”、等等,这样的别解不是创新,而是一种对约定俗成的语言规范的破坏、对语言文字的严重污染,增加了人们理解与交流的困难。

2.形式层面的负现象。网络语言形式层面的负现象主要表现在网络新词冲击并颠覆了传统语言在构词、语法等方面既定的使用规范,并逐渐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对语言教学和交流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困扰。首先,错字满篇,同音代替,这两种情况大多数是由键盘输入时力图快捷省时省力而导致的。比如,“衰哥”代替“帅哥”、“粑粑麻麻”代替“爸爸妈妈”、“油菜花”代替“有才华”等等。这些词语在网络交际中被频繁使用,迅速传播开来,成为了深受年轻人喜爱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次,数字谐音、符号替换。比如数字谐音,“51396”表示“我要睡觉了”、“7408695 ”表示“其实你不了解我”、“9908875”表示“求求你别抛弃我”等等;再看几个网络符号,“\(0^◇^0)/”(麻雀)、“( ⊙ o 0 857 )”(恍然大悟)、“^/////v/////?”(满面春风)等等。如果在网上交际之前没有做足功课,一般人很难理解这些数字、符号具体代表什么意思,很显然,这是一种舍近求远的障碍性表达,不值得提倡。

(1)来源泛华,语言杂交。由于网民的文化层次、教育背景、生活环境、个人经历等各不相同,这就出现了网络语言中汉语白话文、文言文、方言、外语、拼音、字母、数字、符号等混杂使用的现象,例如,“尔等果如其母戏寡人欤?”和“You kidding me TM”翻译成白话文都是“你他妈在逗我”、“3Q”(谢谢)、“母鸡”(不知)等等。在网络交际中若总是遇到这样的语言,只能让人不知所云、无所适从。

(2)过分简化,莫名其妙。简化是最无厘头的网络构词方式之一,它往往“简”而不“化”,破坏了词语原来意思的完整性,比如,“腿玩年”、“城會玩”、“然并卵”、“醉不行”等等,初次见面,这些词语会让大家摸不着头脑。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方言,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偏差、不足是在所难免的,这就要求我们加以规范,正确对待。

3.网络语言的规范。对于网络语言的规范我们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法。首先,在不同语境中规范,例如在即时网络交际中,语言要尽量口语化、便捷化、也可幽默诙谐、形式多样,对于网络语言中出现的错别字、方言、符号、缩写等,在不影响交流的情况下可以宽容待之;但在新闻、教学、会议等严肃语境中,应该严格遵守已经约定俗成的语言规范。其次,加强网络道德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水准,让大家怀着健康的心态上网,远离低俗,拥抱文明。网络给我们的言论自由和广泛交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大家都应该积极遵守网络基本道德规范,文明上网,自尊自律,创造一个和谐、文明、洁净的网络环境。第三,国家应该从宏观层面上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所有网络参与者,包括媒体、单位、个人等的网络行为,让广大网民意识到网络和现实中一样,我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借着匿名的保护,在网络上发布虚假信息或者不健康的内容、肆意发泄过激情绪,危害他人和社会。总之,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网络语言规范问题,只要网络语言存在并发展,有关其规范的争议就会一直存在,而且规范的内容和标准也会不断的发生变化。

参考文献:

[1]詹伯慧.当前一些语言现象和语言规范[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1(7).

浅谈网络语言及其规范化 篇4

正言,正字,正人--浅谈校园语言文字规范化 摘要:语言的规范化,就是正确规范地使用普通话,在这里就叫——正言;文字的规范化,就是正确规范地使用汉字,在这里就叫——正字;做人的规范化,就是使人生的轨迹正确规范,科学健康地开发出人生的最大价值,在这里就叫——正人。这样看来,正言,正字就是正人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正言、正字才能正人。社会是人们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相互联系而结成的有机总体。语言学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作为育人阵地的学校,正言、正字、正人必然是首当其冲的。正言、正字、正人的阵地在学校。关键词:正言 正字 正人 规范化 “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什么样的性格写什么样的字。”看来语言文字规范化与学校的首要任务育人,关系非同一般。语言的规范化,就是正确规范地使用普通话,在这里就叫——正言;文字的规范化,就是正确规范地使用汉字,在这里就叫——正字;做人的规范化,就是使人生的轨迹正确规范,科学健康地开发出人生的最大价值,在这里就叫——正人。这样看来,正言,正字就是正人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正言、正字、正人的阵地在学校。正言、正字、正人任重道远 社会是人们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相互联系而结成的有机总体。而行为规范及相互联系又是靠语言文字来完成的,从社会角度看,正言、正字才能正人。

1、正言、正字可促进社会变革。文艺复兴的开端,就是欧洲人重新掌握了古代的希腊文字,通过对古希腊经典著作的解读,走出了中世纪,重新发现了希腊,并把古希腊的人文精神发扬光大。今年是白话文运动九十周年,九十年前,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陈独秀、胡适等人,积极倡导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为“五四”运动培育了思想文化土壤,从而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新中国成立后,在历史实践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审慎地进行了汉字简化和整理工作,使汉字难写、难认和用字混乱的状况得到了改变,亿万群众得以脱盲,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得以迅速提升,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2、正言、正字可促进国家发展。高度关注时代敏感的重大课题离不开正言、正字;高度关注前沿性的科研课题离不开正言、正字;科研成果要应用于社会实践离不开正言、正字;依靠团队的力量,进行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离不开正言、正字。关注社会语言生活,重视语言文字的应用研究,是我国语言学界的优良传统。在新世纪,这一优良传统应发扬光大,语言学界要承担起学术和社会的双重责任。要做好科研工作,服务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当好国家的智囊团,在时代的敏感问题、重大问题和焦点问题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比如,语言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近些年来世界上一些大国都在制定自己的语言战略,利用语言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对内消解社会矛盾、凝聚民心,对外传播自己国家的理念。我国当前语言生活正快速发展变化,语言生活中各种矛盾凸显,社会需要提供语言服务的类型与方式与日俱增,虚拟空间迅猛拓展,汉语走向世界的脚步空前加快,争取国际话语权正成为民族的自觉意识。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必须及时研究宏观语言战略,设计落实语言战略的行动计划,提出应对重大语言问题的科学预案。我们也要从国家安全的角度作语言规划,确定我国需要的关键语言,加大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的投入,重点支持关键语言的信息技术,采取有效措施培养相关人才,保证国家和军事的信息安全。再如,语言学家要对社会语言生活进行监测,并及时向社会公布语言生活状况;要跟踪语言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和建议等等。总之,关注社会语言生活,关注时代敏感的重大课题,正言、正字是大有可为的。

3、正言、正字可促进学生成长。正言、正字能促进学生成长。学生的学习、生活特别是语言交际本身,学习心得的交流,朋友感情的沟通,合作指向的示意,甚至生活的每一个二人及二人以上场合的个体间的联络都离不开正言、正字。正言有利于成就人人耳熟能详的口才成功者;正字有利于成就人人交口称赞的性格成功者。由此可见,正言、正字、正人的阵地在学校。学校必须把正言、正字、正人作为重要使命来完成。正言、正字、正人因势可为 学校是正言、正字、正人的摇篮。学校有有利的优势,可因势而为,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做好“三正”。

1、教师是正言、正字、正人的人才堡垒。“要成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丁玲学校有教职员工216名,其中专任教师155人,教师学历全部达标,中学高级教师25人,中级教师106人。90%以上的教师具有本科学历。学校有近30人被评为省市级骨干教师。80%的教师是县级骨干教师,有相当一批教师获省、市、县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称号,是一支乐于奉献、敢于创新、富有朝气的教师队伍。为丁玲学校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我们正言、正字、正人最有利的保障。团结而向上,严谨而有活力,这是得天独厚的“人和”优势。

2、办学理念是正言、正字、正人的特色优势。我校是一所新型的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创办以来,秉承“为学生终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对民族未来繁荣昌盛负责”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打造名优品牌。有着丁玲文学精神的感召;有着双语教学的特色优势;有着从小抓起,一抓九年的时间优势,这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地利”优势。

3、国家形势是正言、正字、正人的有利时机。随着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世界上学习汉语普通话的人数和热情都在剧增,国家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相当重视,已初步形成以正言、正字为荣的气势。这就是与时俱进的“天时”优势。正言、正字、正人相映成辉 正言、正字方能正人,正人必须正言、正字。“三正”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那么,如何去“三正”呢?

1、端正思想,自觉“三正”。学校是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要阵地。在学校中以普通话和规范字为基本教育教学用语用字,对学生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造就大量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普通话和规范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对于培养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其他各科知识,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完善制度,确保“三正”。着重建立健全普通话,推广和规范用字制度,如《丁玲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管理制度》、《关于使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校园语言的规定》、《语言文字工作监督制度》等,这些制度使全校师生在说话、用字方面有规矩可依,确保普通话和规范字在校园的推广和使用。

3、加强领导,狠抓“三正”。按照“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的方针,我校坚持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大力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明确课堂教学用语用字的要求,增强教师、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意识。在课堂讲授方面要求教师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楚、语言简练、条理分明、逻辑性强、板书规范、字迹工整;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中,将“板书规范、普通话标准”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在教育教学活动、会议、宣传和其他集体活动中要求教职工必须使用普通话和规范字;坚持将普通话水平达标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聘用条件之一,将教师普通话培训成绩与在教学中使用普通话规范字的情况作为业务考核、职务聘任、评优评先的条件。对已取得普通话达标等级证书,但普通话水平下降的教师定期组织再培训,对普通话达标后仍用方言进行教学的教师进行批评教育并做出相应的处理。对教师教案、板书、作业批改,以及学校的各种标志牌、指示牌、公文、印章、标语(牌)、电子屏幕、校刊、多媒体课件、试卷等一律要求使用规范字,并派专职人员检查。学校楼道、教室等公共活动场所都设有“说普通话,使用规范字”的提示语;校园内设置了一些永久性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牌;学校宣传橱窗、各班黑板报每学期坚持办“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为主题的专栏,向学生介绍语言文字的有关基础知识;学校每年都组织“推普周”系列宣传活动,悬挂“说普通话悦耳动听,写规范字赏心悦目”的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各班办手抄报,进行推普专题广播讲话,在校内掀起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热潮。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教职工在教育教学、宣传、会议和其它集体活动中,90%以上使用普通话;学生在教育教学、宣传、会议及其它集体活动中,100%使用普通话。这些措施使宣传环境与教育教学工作及校园美化相协调,创设了良好的普通话氛围。

4、趣味活动,活泼“三正”。每年举行(1)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2)举办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3)举办“丁玲情”诗词歌赋创作朗读大赛。(4)组织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5)各班校根据自身实际,组织参加由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以“爱我母语,爱我中华”为主题的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

5、集中攻坚,强化“三正”。首先,把课堂作为正言、正字、正人的主阵地,传授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培养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技能,使学生得到“三正”。扩大“三正”的主力军队伍。其次,发动和组织全校师生进行社会调查,针对所住地的方言性、地域性的语言文字问题搜集整理,强化纠错。并布置师生回家后,自觉负责纠正所住区域问题,扩大三正战果。再次,学校还应实施“三正”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常抓不懈,屡创新意,使师生乐为之而长为之。人尊自尊者;天助自助者;最后的胜利就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正言、正字、正人的阵地在学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会让正言、正字服务于正人,培养出越来越多的正人。我们始终如一地坚持从事正言、正字、正人的事业,自然就会出现人尊中国人,天助中国人的局面。我们必将为此无悔地坚持,无怨地奋斗!参考文献:

1、郝平《大力促进语言学发展,为国家繁荣昌盛做贡献》《语言文字应用》2009年03期

2、教育部语言文字管理司 《2008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商务出版社出版 2009年11月

浅谈网络语言对公文写作的影响 篇5

浅谈网络语言对公文写作的影响

在网络媒体迅速崛起的今天,网络语言业已广泛地进入社会生活当中,并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网络语言因其独特的文化底蕴、丰富而自由的表达方式、多姿多彩的话语风格,在当今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相当程度的使用价值。公文作为各种社会组织机构传递策令、沟通信息、交流经验的书面文字工具,在大力提倡和推行办公自动化的今天,不能不受到网络语言的渗透、交融与冲击。本文从网络语言和公文语言特征入手,阐述两者在语言风格、使用范围等方面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网络语言对公文传播及公文效力方面的影响和冲击。

一、网络语言特征

于根元在《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中,将网络语言定义为“互联网的产物”。他将网络语言“令人新奇也令人愤怒和不懂”这一特点归咎于虚拟空间里与现实生活中人们在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上的巨大差异。此外,他还指出,为提高输入速度,“网语”中充斥着大量怪字、错字、别字以及字母词、数字词、图形符号的“随意链接和镶嵌”。

综上所述,网络语言具有标新立异和“经济”这两个突出特征,它是人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产物,通过简单的符号传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内涵。从语言风格上看,网络语言幽默风趣、生动活泼。“(┙>∧<)┙へ┻┻ ”(掀桌子)“╮(╯▽╰)╭”(摊手)等颜文字形象易懂、诙谐有趣;“淘宝体”、“甄嬛体”等网络流行体富有生活气息,使用广泛,引领社会潮流。从使用范围上讲,网络语言具有集团性、私密性、局限性,一个网络亚文化群内部约定俗成的语言可能无法被大众所理解。如在ACGN1亚文化群体中频繁使用的“御宅族”2“里番”3“幼驯染”4等 1ACGN,英文Animation(动画)、Comic(漫画)、Game(游戏)、Novel(小说)的合并缩写,该词汇主要使用于日、中、韩等亚洲地区。ACGN文化起源于日本,起初是青少年次文化,但如今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已发展成为

2御宅族一般以动画、漫画、游戏、轻小说的狂热爱好者为主要的称呼对象。对于了解“御宅族”涵义的人,通常将作形容词的“宅”视作“御宅”的简化,常使用“宅男”、“宅女”、“阿宅”或单独一个“宅”字及其衍生出的词汇来指代御宅文化相关事物。3里番一词原系日本的电视圈专业用语。原指和本电视台或广播电台的节目播放时间和地点都相同的别台的节目。4幼驯染一词在日文中指的是从小玩在一起的朋友,因在日本动画、漫画甚至文学作品中幼驯染相恋的故事极受欢迎,所以通常译作青梅竹马。

S16120927 李兵兵 法学

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词汇。那么,网络语言对公文写作究竟有怎样的影响,公文写作中又该如何对待网络语言呢?

一方面,公文写作采用网络语言可以促进公文传播。

从传播时效性上讲,网络语言具有模因传播的特性,因此公文写作采用网络语言可以有效扩大公文传播范围、提高传播效率。

布莱克摩尔认为,模因是能够通过模仿而得以传播的事物,而强势模因是指能被广泛复制、传播,在保真度、多产性和长寿性三个生命标准方面有较高的值的模因。从这个定义看来,“给力”“APEC蓝”“且行且珍惜”等网络热词及“淘宝体”“甄嬛体”都符合强势模因的标准,其传播范围广、效果明显、传播力强。因此,公文写作借用这类网络语言、语体,有利于公文信息被记忆、被复制,使受众参与到信息传播之中,主动承担“传播者”的职能,从而拓宽公文的传播途径,增强其传播效果。

从传播结果看,由于网络语言风趣生动,往往传递着公众心声,公文中适当使用网络语言,有助于改变大众对公文冷漠教条的刻板印象,促进公文的贯彻实施。南京理工大学的“淘宝体”录取短信、外交部的“淘宝体”招聘广告、嘉兴海宁司法局的“微博体”通知„„各类“网络体”愈发频繁地出现在公文当中。从深层次看,这样一种公文写作和传播方式,是在破除“官本位意识”,避免居高临下,从群众视角出发,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思维习惯和情感取向,就这方面来说,网络语言的大量使用、“微博公文”和官员个性化语言的不断涌现,可以说是权力回归服务本位的体现。

另一方面,网络语言入侵公文写作会破坏公文的庄重性。

浅层次讲,公文写作使用网络语言不利于公文的规范化。如前文所述,网络语言具有一定的私密性、集团性,其语义推新变化快,一个词汇的语义往往随着时间和使用群体、使用范围的扩大而变迁。因此,公文随意使用网络语言,从语义内涵来看,可能引起公文“过期”,随着时间推移造成歧义并导致信息误读;从语言形上讲,网络语言强调独创性,词汇构成形式新颖,常常夹杂数字、字母、符号等,这样的词汇会破坏公文统一规格,不利于公文的规范管理。

深层次看,不当使用网络语言会降低公文权威性。2011年7月,上海徐汇区一则“淘宝体”通缉令引发社会热议。尽管此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警方

S16120927 李兵兵 法学

参考文献:

浅谈网络语言及其规范化 篇6

——北京路学校创建“昆明市语言文字示范校”汇报材料

盘龙区北京路小学建校于1964年,前身是盘龙区环城第二小学,2005年1月更名为盘龙区北京路小学。2009年分别完成与昆纺子弟小学、钟灵小学的合并。现有教学班24个,在校学生1323人。教职员工57人。其中专科以上的占98.3%,其中本科学历79%。小学高级教师36人,占63.2%;中共党员21人,占教师总数的36.9%;区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12人,现有3位老师正在参评区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校级骨干教师9人,占教师人数42.1%。50岁以下教师普通话测试均获二级以上证书。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环境优美、校风优良、教学优质”的办学方向,“坚持育人为本,提高质量,全面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学校各项工作均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民族教育、航空航模、围棋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在昆明市中小学中属领先水平,学校航模队在国家级、市级比赛中多次获优秀组织奖,学生多人次在各类比赛中获一、二、三名。

学校曾评为“全省文明交通示范学校”自2012年以来学校被评为先后“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示范单位”、“昆明市我身边的好学校”、“昆明市少先队鼓号队A级达标学校”。2012、2013学年,我校在“第六届、第七届云南省青少年学艺大赛”中两次获优秀组织奖,41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一、二等奖,693名学生在比赛中获金、银、铜奖,其中224人次在书法、写作类竞比赛中获奖。自2012我校提出了“定位一个全新高度——教育现代化,积极建设一种全新的尺度——教育生态化,探索一类全新的宽度——视野国际化”的发展目标。学校在创建现代教育示范学校过程中,遵循现代教育理念,实施现代教育管理,建设现代学校。

多年来,我校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把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工作当作一项常规工作来抓。通过建章立制、责任落实、活动深化、环境熏陶等措施,把推广普通话和规范用语用字工作有机地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有力地促进了师生语言文字素养的提高,在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方面特色鲜明,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的工作收到良效。为进一步提升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整体水平,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特申报昆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现将我校的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健全机构 完善管理

我校历来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把它作为提高广大师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内容,将语言文字工作落实在学校各个部门、各条站线工作之中,形成了语言文字工作网络。每学期召开语言文字专门会议,认真学习上级有关语言文字工作文件精神,专项研究布置工作任务,卓有成效地实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学校通过教师大会等各种会议和升旗仪式等集会活动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宣传和发动,增强了全校教职工搞好语言文字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全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我校依据有关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将普及普通话和规范用字工作的目标设定为以下四项。(1)教师普通话水平基本达到二级乙等以上。

(2)高年级学生能讲一口比较标准和流利的普通话;基本掌握2500个常用汉字,能辨别比较明显的繁体字和错别字等。

(3)普通话成为学校的校园语言。即师生在教学中100%使用普通话,师生在教学、会议、宣传和其他集体活动中100%使用普通话。教师、服务人员之间交流100%使用普通话。

(4)规范字成为学校的基本用字。即教材(含备课、教学辅助读物)用字,教学、教育、公务和校园环境用字使用规范汉字。如在书法教学中确需使用繁体字的,须注明规范字。

学校将这四个目标纳入学校中长期和学期工作计划,语言文字工作小组负责进行监督、监测及督促整改。为保障我校此项工作落到实处,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定期进行检查和总结;教师的聘任条件、年终考核方案、评优晋级细则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均有语言文字方面的具体要求;与此同时,学校在组织各类活动时,均涉及到了语言文字方面的要求,又通过自查、抽查、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进行检查,使语言文字工作落到了实处。

二、狠抓常规 求真务实

语言文字工作常态化是我校创建工作的一大特色。学校把推广普通话和规范用语用字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纳入学校常规工作,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一)落实课堂主渠道,抓实语言文字教学工作。

首先,明确相应的课程标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 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因此,要实现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这一重要目标,语文课堂教学必然是主渠道。只有抓好教学工作,才能将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落到实处。

其次,开足开齐课程。我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课时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在教学上的落实提供内容和时间上的保证。例如:自本学期起,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教委的相关要求,在课程设制中增设了书法课。

再次,将教学质量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评优评先。学校有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比制度,教师日常的课堂教学、备课、作业批改等常规教学工作及期末的质量检测都纳入到教师的绩效考核中,以确保教学工作的质量。以语文学科为例,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考核教师讲课是否使用普通话,普通话发音是否标准,教师板书用字是否规范、正确;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是否得到纠正;教师教案书写是否有错别字及不规范字等。检查结果作为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的依据。

(二)提高教师语言文字素养 1.普通话培训,提升教师素质。

2012年2月,利用假期,学校组织50岁以下教师进行普通话培训。全体教师认真对待这次考试,在测试卷上注上拼音,并且还集体校对朗读,个别测试等,测试员为每个教师指出了发音缺陷,让老师们学习了普通话的相关知识,并组织教师参加了普通话测试。努力营造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主体的和谐发展的社会语言生活。2.校本培训,强化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教师专业能力和人文素养的不断充实与提高。我校就确立读书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工作重点。开展各种读书活动,着重提高教师们的读书质量。每年教师阅读量超过50万字,教师每学年写下的读书笔记字数近万。

在培训中我校注重品读引领教师们阅读品悟、吟诗诵词。志趣相投的教师们自发成立读书社,开展读书沙龙活动,畅谈读书心得,以“共闻书香同享书韵”、“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等为主题的读书分享会。为了使教师们看到自己行走的痕迹和进步的脚印,我们将教师们的读书笔记结集成册,从这些跃动的文字中,我们看到的是正在萌生的体现教师职业价值观以及主体意识的理念的流淌。

阅读实践造就了一群心态平和却又充满激情的教师、一座地处闹市却宁静安详的校园。通过阅读积累,教师们的阅读品味和朗诵水平有所提高:我校教师自己编排的“现代教师风采”在“第18届盘教青年教师艺术节”中脱颖而出,喜获作品创作特等奖和表演一等奖的好成绩。我们的这个节目参加了五四文艺汇演和亚洲艺术节暨盘江艺术节的表演。

陆晴在教科中心组织的朗诵比赛中诵读《九寨沟》获得一等奖、杨瑞婕老师在社区举办的“科普之花到我家”诵读比赛中获得第一名,严蕾老师在教育局党办组织的建党90周年诵读比赛中获一等奖。六月假期,语文组的教师来到昆明市广播电台录播室把自己诵读的美文录制成光碟,参加全国语文教师美文诵读比赛,在七彩语文美文诵读比赛中获一等奖。3.教研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通过开展“青年教师说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师傅展示课”“徒弟汇报课”、“教师磨课”、“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技能比赛”等活动,抓好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培训。近年来,我校先后组织教师参加课赛,获得一个国家一等奖、两个省级一等奖、一个市级一等奖,四个区级一等奖,一个二等奖的好成绩。特别是两学期来,通过邀请专家诊断教学问题、教研组内反复研讨、行政跟踪听课、邀请家长走进课堂、走进民办学校、手拉手学校、名校展示精彩课堂的五轮磨课,整体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让家长认识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理念,让社会看到了学校规范的管理,全面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效益。两学期来,我校参加区教科中心的质量检测,成绩稳步提高。4.延伸培训,提升教师生活品质。

学校抓住我校教师喜欢看电影,评电影的契机,组织教师们观看了《自闭历程》《热血教师》《叫我第一名》《心灵捕手》《生命因你而动听》等教育影片。观影后鼓励老师们通过发布个人博客、评价别人博客等手段,将自己的观影感受表达出来。观影活动后,教师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过往,从学生的角度对教育进行重新认识,拓宽教师视野,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引发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关注,并且通过制作观影交流演示文稿、视频片段等,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通过教研、培训、教师获奖论文层次明显提高,我校有四十五篇论文在省级论文评选中获奖,全面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品位。

(二)规范学生语言文字行为 1.做好家长培训,为孩子营造良好成长环境。

每学期,我们都邀请名师为入学新生家长做幼小衔接家长培训,从孩子的生活、物质、心理适应、行为习惯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

重点强调孩子们写字时的握笔、坐姿、写姿,强调了孩子书写技能的必要性。直观的教会家长如何在培养儿童阅读和书写技能时做正确的示范与引导。

教会家长如何带孩子认识、习惯文字的横排、分行的规则、会翻页、拿笔的姿势等基本技能。通过培训,促进教师、家长对孩子掌握书写技能的重视,使孩子更好地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预防近视,培养孩子初步的书写技能,为孩子顺利上一年级打下良好的基础,进一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2.扎实开展书法教学,学生写字规范美观。

在提升学生语言文字素养方面,我校认真开设书法课程。请来省书法协会李老师,为我校教师做书法培训。教师认真开展书法教学,并对书法成绩进行考查,作为学生评优的条件之一。因此,我校学生铅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均书写规范、美观、整洁,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在省级以上各类征文、演讲、诵读、写字比赛中,一大批学生取得了优异成绩。

三、营造氛围 增强实效

(一)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育人环境。

我们坚持文化立校、科研兴校、文化强校的管理理念,丰富和完善了学校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和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团队文化构成的北京路小学文化体系。我们坚 持“尊重差异、赏识个性,让每个生命的色彩更加绚丽”的教育理念和“生活化教育、体验式成长”的教育模式,确立了“为把具有现代素养、世界眼光,富有人格魅力的人送给社会打好基础”的培养目标,突出实践体验,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体性,促进了师生快乐和谐的发展。尊重、欣赏是北京路小学的核心教育价值,也是学校管理文化的核心。

今年第十六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我校以此为契机,通过悬挂横幅、标语,办专栏橱窗、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做手抄报、朗读比赛、硬笔书法比赛、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语言文字知识培训等形式在校园内大力开展推普宣传,对发现的不规范字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清理,清除了校园不规范用字,净化了校园语言文字环境。我校创建语言文字示范学校以来,所有的老师积极投入。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老师们加班加点带领学生设计板报,一年级以安全教育为主题布置班级文化;二年级的班级文化展示的是一年多来孩子们诵读经典《子弟规》以及阅读绘本的收获,三年级以书、写、画出自我作为班级文化特色;四年级以“向名人学”激励孩子不段超越自己,五年级的文化建设则将《品德与社会》引入教室,布置到每面墙壁上,让孩子们身边充满了伟大先人的故事、时刻感受着灿烂的中华文化魅力;六年级的班级文化充分整合了三生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以“珍惜生命之源——水”为主题。二十四个班的班级文化可谓班班有特色。

这个学期,我校迎接昆明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检查,全校又以语言文字宣传工作作为主题,二十四个班分别做了宣传教育展板,在师生 中大力推广使用标准普通,写好每个中国字。通过“规范语言文字标语牌”进行宣传。在校园的显著位置张贴长久性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宣传牌和各类语言工作的宣传海报。在班级文化中彰显语言文字规范化内容,教学楼楼梯张贴名人名言。为全校师生营造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良好氛围。

这些成果都离不开我们充满智慧的老师的辛勤付出,正是他们无私的付出,让我们学校的校园文化生动了起来,正真是让校园、班级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出育人的芬芳。

(二)开展丰富的推广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活动。

学校利用升旗仪式宣传动员,以每年的“推普周”为契机掀起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热潮。学校要求每个班级设置写字展览版,按课程表上好书法课,写好汉字,每周择优展示写字作业,有效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学校还开展了“小小朗诵家”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啄木鸟行动、写字比赛、手抄报比赛等活动。

2013年3月20日,南博会在我们昆明举行,我校积极在校园内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每周国旗下的讲话、开展“小学生眼中的南博会”主题班会、知识竞赛、每个班级制作“做好南博小主人”主题宣传栏等活动让孩子们在收集南博会资料的过程中,了解南博会会给我们昆明带来怎样的变化与发展。我们的老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为孩子们布置不同任务,让孩子们把自己从从网络、报刊查阅到的关于南博会的知识牢记于心,然后在主题班会上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共同了解什么是南亚博览会。虽说孩子们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在孩子们认真的表情和争先恐后表达中,能感受到我们学校的孩子对未来美 好生活的憧憬。这也正是我们老师培养孩子主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主动参与社会事务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学校培养孩子社会参与意识与合作意识的重要体现。我们还通过短信、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将这份社会责任感传递给我们的家长,让家长参与其中,为提升昆明城市形象及城市核心竞争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这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好评,2013年3月20日,昆明电视台对我校南博会系列宣传活动进行了“昆明小学生眼里的南博会”报道,提升了学校知名度,我校原创的学生诵读《喜迎南博》在盘龙区文艺汇演中获得一等奖和原创作品奖。

四、注重创新提高素养

为努力建设书香校园,我校开展了以古诗文名篇诵读为主体的读书活动。教务处起草并发放了致家长的一封信——《最是书香能致远》,力求该活动能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并分年段推荐阅读书目,鼓励家长和孩子亲子共读。很多班级都印制了阅读笔记本,他们将本子取名为“我爱读书”、“书香为伴趣无穷”、“书山有路勤为径”、“书香满屋”等,学生每周将阅读情况进行记录,老师、家长共同给予评价。在老师们的耐心引导和家长的大力配合下,学生学诗词、背诗词、感悟诗词在各班已形成良好风气,学校开展了经典诗文诵读汇报活动。今年中秋,三年级(3)班邀请家长走进教室与孩子们共度中秋。孩子们与家长通过同讲中秋传说故事、共读与月亮有关的绘本、听设计师爸爸讲月门的美好寓意、看厨师爸爸演示月饼制作过程等环节共享了中秋佳节的团圆美好。边品尝月饼,孩子们还边自发地背诵起了自己两年多来背诵积累的与月有关的三十六首古诗。通过活动,孩子们不 仅更加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增进了亲子关系,还在集体中展示了自己在诵读经典中的丰厚收获。

由于班额不断扩充,学校原有阅览室改为了教室。2012年,武截斌校长来到我校后,为让书香在校园内飘荡起来,努力向上级部门申请利用原教导处和大队部将图书室重新建立起来,由于阅览室空间小,我们采用密集柜装放图书,并委派责任心强的童明老师专管学校图书。如今,学校上万本图书上架,并实行电子借阅方式供师生自由借阅图书。学校充满了浓浓的书香气息,学生阅读热情高涨。读书活动深入开展,有力地促进了我校师生语言文字素养的提升。

我校每学年开展科技节和艺术节活动,这些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加了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凝聚力,使每个在北京路小学学习的学生都能发展自己的个性,同时也推动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开展和普及。

广播规范化语言在网络时代的作用 篇7

1 网络语言对中国传统语言文字的影响

网络语言在如今渗透到各个领域。广义的网络语言指网络时代出现的所有与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的语言, 如:“拨号上网”、“个人主页”、“服务器”、“附件”、“点击”等。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在网上交际所用语言, 也就是所谓“网民”们说的话语, 如:“伊妹儿”、“恐龙”、“猫”等。网络是语言的一个新载体, 载体的变化往往造成语言风格或语体的变化。语体是语言的环境变体, 网络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那就是网络语言。本文所指及狭义的网络语言。

网络在国外不是新生事物。上个世纪中期, 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 促使了网络技术的应用, 并逐步走向成熟。之后, 电话、电报、书信等, 逐渐趋冷。人们之间的交通和沟通更多地借助网络技术。在我国, 自上个世纪下半期逐步应用并成熟起来, 到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生和娱乐的一个重要阵地。据统计, 我国目前的网民已经达到5.13亿人。“如此庞大的数量, 对整个社会新的联通体系的构建, 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对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又有着诸多的弊病。其表现为:

1) 错别字, 如“这-着”、“泥称-昵称”等;

2) 拼音缩写, 如“MM-妹妹”、“GG-哥哥”等;

3) 英文缩写, 如“PK-比拼”、“GF-女友”等;

4) 字母和数字谐音, 如“CU-See you (再见) ”、“3X-Thanks (谢谢) ”等;

5) 英文单词替代, “兴奋-High”、“追星族-Fans”等;6) 中英文音译, 如“Cool-酷”、“E-mail-伊妹儿”等;7) 转变词意, 如“恐龙-长相难看的女孩儿”、“菜鸟-水平不高的新人”等;

8) 用方言音替代词语, 像“粉-很”、“偶-我”等。

以上仅仅是网络语言对中国传统语言和传统文化冲击的部分表现。纵观网络语言, 其构词方法, 不符合现代汉语新词产生的规律, 不仅造成认读困难, 而且还使人养成运用语言文字不规范的坏习惯。有专家指出, 这对于中小学生, 尤其是对于处于启蒙教育阶段的孩子们来说, 对其影响是长远的。

网络词语不仅在网上流行, 而且已向日常生活蔓延。从维护中华民族语言体系的传承性和中华文化的规范性来说, 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2 媒体语言对社会语言的影响

尽管有人惊呼, 现在进入了网络时代, 平面媒体将走向衰落的同时, 广播电视媒介也将被分去很大的市场份额。

在几十年前, 广播极具权威性和社会亲和力。那时的人们以听广播为时尚。尤其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 由于受生产力和人们消费水平所限, 电视还不普及。广播就成了延续几十年的“宠儿”。那时, 广播对社会语言生活的影响之巨大是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建国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 我国推广普通话的速度非常快, 在社会上产生的效果非常好。这之中, 广播的普及和发展所带来的效应功不可没。

在广播盛行年代, 广播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社会语言的时尚。那时, 人们学说普通话, 往往通过广播这一途径和渠道。即使在现在, 广播语言在全社会的影响作用仍然较为明显。在如今的中央、省级媒体, 一些个性鲜明的节目主持人的用语风格, 甚至口头禅等, 都可能对社会某一特定群体产生影响, 并得到效仿。王刚主持的电视连续剧解说《夜幕下的哈尔滨》名噪一时。赵忠祥的《动物世界》家喻户晓。夏青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风靡全国。这些都是最好的例证。尽管如今的媒体主持人更多地担当了新闻访谈、采访编辑、节目主持等于一身的角色, 但是媒体语言的影响力和重要作用始终没有改变, 而且在新形势下有加强之势。

进入高科技时代, 媒体出现多形式特征。随着多媒体的发展, 广播语言也越来越丰富多样, 对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甚至军事等, 其影响也越来越大。近日, 媒体报道我国修订汉语词典, 将宅男、宅女、首付等列入词典, 引起了广泛关注。

作为规范型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对收录新词语所取的态度, 既是积极的, 又是慎重的。《现代汉语词典》收录新词坚持“普遍性”和“稳定性”两条原则, 不把没有被社会普遍使用的词语和短时间内流行、生命力不强的词语收入词典。

例如:“神马、有木有”是网络词语, 就是普通话词语“什么、有没有”, 只用于网络这一交流平台, 《现代汉语词典》不收这类词语。

不难看出, 这些被收录的词语体现了语言的发展变化, 也反映了人们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发生着变化。从另一个方面也表明语言的丰富性和开创性。比如现在一些媒体, 不少节目往往借助网络内容来完成。这种情形的现实存在, 就不可避免地使网络语言通过广播电视传播媒介走入大众生活。“而且这种传播是通过正规的、有着很高公信力的主流媒体传播, 其在受众中的认可度往往更大。”

换言之, 广播语言同时促进了受众对普通话的学习, 这种影响尽管是潜移默化的。当然我们要辩证地分析这种作用。因为这种作用有的是积极向上的, 也有的是消极负面的。对于积极的方面, 我们要推广;对于消极的方面, 我们应加以规范。

3 广播语言规范的重要意义

国家和民族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语言, 都德的《最后一课》, 便是对这一要义的有力阐述。

使用规范的语言能够促进和带动人们的思维、文化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其实, 我们所说的“语言”不只是“说话”而已, 规范的语言的也不光是使用标准的语音、语法和词汇。其涉及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作用于社会, 又受社会引导, 进而影响着我们人类的发展与进步。

广播语言既不同于报纸, 又有别于电视。在实际中, 广播语言的规范化, 需要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提炼。正如业内人士指出, 只有规范才能为语言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和平台, “任何语言词汇都要遵循这个规律。”

4 解决规范化广播语言的途径

一是积极宣传我国关于使用规范化语言的方针政策, 弘扬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秀、文明性, 增进民族语言情感;

二是担负教育任务的学校, 要抓好语言文字教学, 在一些母语教学受到削弱的地方, 要强化普通话课和修辞语课;

三是国家工作人员要带头学用规范化语言;

四是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要学好普通话, 带头做好示范作用, 给广大群众做榜样;

五是对全体公民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大力弘扬祖国的民族文化, 增强全体民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六是加大对语言文字规范化政策法规的监督检查。

当前, 广播语言的重要任务是提升文明度, 这就要求必须加强汉语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工作。同时, 广播媒体工作者应在做好实际工作的同时, 也应加强理论研究,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 快速提升自己所担负的在建设规划化工作中的作用。

摘要:进入网络化时代, 广播语言随之变得丰富。一些创新性语言, 不仅颠覆了以往的言语惯例,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广播语言的规范性。从媒体担负的教育功能讲, 在互联网时代, 有必要对广播语言进行规范。这样既有利于更好传承和保护中华文化、中华文明, 而且也会使广播语言在创新中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关键词:广播,规范化语言,网络时代,应用

参考文献

[1]广播与电视教程.

[2]山西新闻采编.

网络软新闻的语言特色与规范 篇8

关键词:网络 软新闻 语言特色 规范化

硬新闻(hard news)和软新闻(soft news)是新闻业务中常常提到的一对基本概念。然而,这对观念到目前为止还没能在业界完全达成共识,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业界对这两种新闻形式有不同的区分角度。比如有人从新闻报道的类别进行区分,也有人从新闻写作方法进行区分。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理解就是:硬新闻指题材严肃、着重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和科技新闻,是一种强调时间性和重大性的动态新闻,重在迅速传递消息;软新闻指不平常的、奇怪的、娱乐的新闻,写作风格轻松活泼,主题可能会不应时或不甚重大。

我们基本同意这样的理解,但是同时我们要指出,绝对地按照新闻题材来对软硬新闻进行区分,也是不恰当的。硬新闻通常是短小精悍、语言精练的,适合即时消息的传递和报道,但未必仅限于政治、经济类新闻,而软新闻虽然常常使用散文式的写法,但也未必要局限在社会新闻和娱乐报道方面。应该说,无论是硬新闻还是软新闻,都适应于各个领域的报道,因报道的环境和要求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报道方式。而网络软新闻,就是那些以网络为传播媒介的软新闻,我们将以一些著名的门户网站作为分析对象,探讨网络软新闻的语言特色和规范问题。

一、网络软新闻的语言特色

1.新闻导语篇幅普遍较长,话语结构复杂,常使用引用、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法。硬新闻,比如即时消息报道,新闻导语通常是简洁明了,直入主题,常常使用一个主谓句,就把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基本事件交代清楚。而网络软新闻,导语部分往往比较长,而且不会直接交代主题,往往会通过引用一段话、一段名言警句或者是一些比较有诗意的表达方式,吸引读者继续向下看。比如新华网的这则新闻,标题为“难忘‘郅青春”,导语是这样写的:

人生,或许就是不断的相遇和道别。18年前,“追风少年”横空出世。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年近19岁的王治郅和刘玉栋、巩晓彬、胡卫东等“黄金一代”一道,帮助中国男篮史无前例地闯进前八,世界也因此记住了这个高快兼具、技术细腻的家伙。……

借用热门电影《致青春》题名的语言框架,达到了一语双关的修辞效果,导语开头部分以回忆为主线,使用有散文写作意味的方式,勾起网民们对篮球运动员王治郅年轻时代的记忆,一下子就营造出了气氛,再往下才是逐步过渡到正题,王治郅将在本赛季末退役。

有的时候网络软新闻的导语看似与主题背道而驰,最后再话锋一转,言归主题,比如这则新闻:

昨晚,央视新闻报道说国产电视剧《潜伏》在朝鲜遭遇热捧,男主角成了不少朝鲜姑娘倾心的对象,女主姚晨在微博上流泪呼唤:“则成欧巴,我们终于混成国际影星啦!”……

从导语看上去,似乎是准备讲述外国电视剧在朝鲜的热播情况,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新闻导语的最后一部分是这样的:

这些都是好消息,不好的消息是,去年11月,韩国《中央日报》曾经报道说,有80名朝鲜人因为看韩剧遭到处决。在这个神秘的国度,群众的电视电影生活到底是怎样呢?

报道口吻的180度大转弯,以一个设问句的方式引起了广大网民对朝鲜国内影视生活的极大的兴趣。这种导语写作方式,在一般的硬新闻中是不会出现的。

2.新闻主体部分的语言富有创造性。软新闻的语言风格非常明显。从用词角度来看,软新闻对词语的选用比较大胆、前卫。网络流行语、网络新词句都是软新闻热衷使用的对象,网络软新闻中还大量使用外来词、字母词、方言俚语,甚至是临时造词。在篇章特征上,软新闻对长短句式、整散句式的使用不一而足,风格自由,多数也不追求倒金字塔型的写作结构,有的采用螺旋上升式的结构,有的使用层层递进式的结构,还经常伴随着引语、插说等补充性的话语。不同于硬新闻的零度修辞倾向,软新闻为了抓住网民的兴趣,非常重视文本写作的艺术,软新闻会使用大量华丽的辞藻,借喻、暗喻、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飞白等都是在软新闻中普遍使用的修辞格式。语体风格上软新闻呈现出一种“混搭”的特征,有时非常口语化,甚至接近市井语言,有时又非常文学语言化,把新闻当做诗歌、散文等艺术形式来写。“混搭”不是“乱搭”,它取决于新闻主题的类型,根据题材选择适合的语体风格,最大程度上吸引网民的眼球。我们来看一则来自新华网的软新闻,题目是“盘点影视剧中那些无法复制的极品前任”,里面用字母词“TNT”来借喻强势的女人,并使用了很多诸如“极品”“劈腿”“作女”“闹炸”的网络流行词语,新闻还创造性使用了一些超常规搭配比如,“‘新鲜出炉的离婚夫妻”“校花一枚”“女人沦为前任”等,在语言风格上给人一种很新鲜很风趣的感觉。

3.新闻结语有明显的主观倾向。硬新闻通常是零度情感介入报道,旨在客观传递消息。而软新闻不以事件报道为主要目的,通常是讲述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与社会趣闻、明星和名流们的活动、社会或是自然的异常现象,也可以是热点新闻的后期报道和深入报道以及人物特写,等等。因此软新闻对新闻内容的报道通常是演绎式的,故事性、情节性、趣味性,强调故事化和文学化,这就必然带来软新闻的主观描写和论述的倾向。这种倾向贯穿于整个新闻文本,但是结语部分的主观倾向最明显。我们来看一则来自新华网海外版的新闻,是对云南香格里拉失火事件的后续报道,结语部分是这样的:

有人甚至把中国形容为失控的列车,似乎不懂得刹车或无意于刹车。此说未必准确,但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仓促而无序的时代,却有一定道理。为此,有人呼吁:中国哟,请你慢些走,停下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其实,快未必坏,慢未必好,其间判断的标准应该是质量,是品质,是从容,是规范。但愿有一天,我们把良知放在利益前面,把秩序放在仓促前面,将灵魂交给责任,将希望留给未来。

这则新闻显然不是在对失火事件调查进程做动态的即时报道,而是通过火灾事件,透视经济至上的时代那种大跃进式的贪快的发展思路。结语部分连用了排比和层递的手法,同时使用了比喻、比拟、仿词等修辞格,生动地表达了新闻作者的主观情绪。

二、网络软新闻语言的规范化思考

如上所述,网络软新闻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和特色,对于软新闻的语言使用情况,我们应该有一种更为宽容的态度。我们不一定非要用中央台新闻联播的语言规范要求去对待网络软新闻,毕竟语体不同,受众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整体而言,网络软新闻的语言使用应该是相对自由些的,软新闻的词语选用也可以适当大胆一些,但这不等于说网络软新闻的语言是无序的。我们认为,网络软新闻的语言在以下方面应该注意规范问题。

1.避免使用错字和出现明显的语病。软新闻即使不一定像硬新闻那样字斟句酌,但也不能失去新闻文本的基本准则。网络是个开放的动态的传输媒介,对于时效性的追求强于其他传统新闻媒介,因此网络新闻的审稿制度也不太严格,很多时候都是即时编辑即时发布,再加上部分网络编辑的语言文字功底稍显欠缺,就会造成新闻文本中的错字和病句现象。软新闻通常文本较长,用字用词较多,语句的组织相对较复杂,这些在客观上都会造成软新闻较之于硬新闻会更容易出现错误。我们看两则有错字的新闻:

5月18日,张梓琳出席BOSS北京时装秀,身穿金色深V亮片吊带裙的她十分性感有带有古典美。

正所谓人红是非多,或赞的同时也遭受了不少的非议。

这里“又带有古典美”写成了“有带有”“获赞”写成了“或赞”。这种现象很常见,都是编辑在新闻发布时同音输入的失误,只要在文本编辑结束后认真审校一遍,这种错误完全可以避免。而语病错误就不是输入失误这么简单了,我们再看几则来自新闻:

一向最懂得打扮吸睛的舒淇这次也不让人失望,出席活动的舒淇选择了一条裸色超柔软面料的深V长裙,腰间的金色宽腰带为整体搭配增色不少,个性而潮流的金色配饰果然抢镜。

当地的居民称对巨石的被破坏感到非常难过。

球迷们在酒吧的谈话就是如此。这些谈论只会造成争论,给足球界人士带来毫无益处的情形。

“吸睛”应属于生造词,而且在网络新闻里时有出现,这个想表达的“吸引眼球”意思而生造的词语,是不规范的。“对巨石的被破坏”是一个不太规范的欧化句式,很有可能是原版英文新闻直接翻译过来所造成的,应该改为“对巨石被破坏感到非常难过”。“给足球界人士带来毫无益处的情形”,这个句子就更离谱了,明显搭配不当,应该就是“对足球界认识毫无益处”。

2.网络软新闻要加强语言的严谨性,语言表达不能过于随意。虽然软新闻通常在报道一些看似不太重大的社会新闻,有时颇有些家长里短甚至八卦的味道。但是,其新闻的本质不能改变,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不应该因为新闻的题材领域、写作手法的不同而给真实性打折扣。依靠夸大事实,有意遮蔽部分事实而进行选择性报道,从而吸引网民的点击率,是不合职业操守的行为,应该坚决杜绝。比如有些软新闻,整体报道添油加醋,特别是在有关数字的报道上过分夸大,以期获得轰动效应。我们看一则来自某网站娱乐专栏的新闻:

《我是歌手》第二季在观众们的热切期待和呼唤声中华丽登场,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冠名费和插播广告费虽然上涨了好多倍,但是收视率和口碑却远远都不如第一季。

我们对这个上涨“好多倍”的用词表示怀疑,随即查阅相关新闻,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以冠名费为例,第一季的冠名费是1.5亿元,第二季冠名费拍出了2.35亿,同比增长了57%,何谈“好多倍”之说?软新闻也不应该出现这种虚假的报道。

有的时候网络软新闻还会出现标题与内容不符的现象,利用虚假内容做标题,吸引网民点击查看,新闻内容却非如此,常被网友斥之为“标题党”。比如,前几天关于云南香格里拉火灾的事件,某网站很早就发布了“香格里拉古城起火原因”为标题的后续报道新闻,赚足了网民的点击率,但是内容却根本不是官方发布的事故调查结果,而只是有关天干物燥,注意防火方面的介绍。这种有意的文不对题的新闻,也属于一种虚假报道。

网络软新闻语言应避免媚俗化。网络软新闻,由于其生活化的报道视角,此类新闻的语言使用限制较为宽松,因此规范度较低,时常呈现媚俗化的倾向。诚然,网络新词语、新语体的兴起是当下社会多元文化交融的反映,网络上新词新语和新颖的表达方式更新换代速度很快,软新闻的写作方式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猎奇的热情。但是语言的通俗,不等于语言的低俗。语言通俗,表示语言的表达比较“接地气”,能够被广大普通的网民所接受,软新闻不是政治说教,不是高高在上让人膜拜的,而是贴近生活,以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而网民的文化层次、道德水平等方面差异较大,新闻语言的低俗,虽然可以最大程度上迎合各类网民,却失去了新闻报道的道德底线。新闻,不能只是被动迎合,更应该主动引导。新闻工作者,应该以通俗风趣的语言表达形式去传递新闻的正能量,而不是以低俗的语言传递低级趣味。眼下的某些网络软新闻,就存在明显的媚俗化倾向,比如地域歧视、性别歧视、行业歧视,有的新闻毫无新闻性,通篇充斥着色情和暴力。比如一则新闻,标题为“最美伪娘小灿女惊艳评委,美艳胜过重庆冰粉妹妹”,毫无节制地为打造一个男扮女装的“伪娘”形象而造势,缺乏起码的审美情趣。再比如某网一则新闻“苏北一农民为免费睡卖淫女主动拉皮条获刑”,这则新闻中充满了各种刺眼的词语,新闻本身和犯罪嫌疑人的籍贯并无关系,而非要在标题中非常醒目地描写出来,“免费睡”这个词组的使用也是极度恶俗的,新闻正文中充斥着“壮志未酬”“饱受煎熬”“垂涎美色”等具有挑逗性的词语。明明是一条法制教育类的新闻,生生变成了具有浓重情色味道的微小说。不能不说是部分新闻工作者道德水平的缺失造就了这样的新闻。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2015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LX15_0767]。)

参考文献:

[1]潘家云.软新闻的语言变异探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6).

[2]张威.对国内有关“硬新闻”和“软新闻”新闻界定的质疑[J].国际新闻界,1998,(4).

[3]甘惜分. 新闻学大辞典[Z].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汇报 篇9

城关中学三分校

我校历来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校领导多次强调,用规范字、说普通话,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一定要贯彻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领略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因此,我校认真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政策以及省、市其它有关语言文字工作方面的文件。将普及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要求纳入培养目标,纳入教育教学和学生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纳入学校日常工作和常规管理,渗透到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等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注重实效,从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有利于普及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在愉快学习中热爱语言、感受语言、运用语言,并认真组织各项活动,使之落实到位。近两年来,我校更加重视提高师生的普通话水平,掀起普及推广普通话的高潮,全面推进学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一、组织管理、精细到位

(一)健全组织,落实责任

推广和普及普通话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加强领导,严格管理,才能把普及普通话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建立了“城关中学语言文字规范化领导小组”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办公室”。从组织上保证语言文字工作得以正常开展。洪明贵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周兴四担任领导小组副组长,其他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全面负责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管理和指导。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办公室”主任由主抓教学的周兴四副校长担任,教务处、政教处和总务室的同志为成员,负责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纳入到教育教学常规活动中,每年初制定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计划以及《写字教学实施方案》,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并做好记录,年终做好总结。各班级设立推普员,负责班级日常工作中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推广和普及。各部门职责明确,通力协作,共同推进这一工作。

(二)明确目标,计划周密

学校和相关处室都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和规范汉字书写纳入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建立健全了普及普通话有关制度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管理制度。结合学校工作,定期召开推普工作专项会议,分管领导向下一级工作小组成员部署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计划。推普工作做到学期有安排、每月有活动、天天有督查。在规范汉字书写方面,从写字教材、辅导老师、课时安排、评价机制、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安排。

(三)完善制度,强化措施

我们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和规范汉字书写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层面,把它们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中心任务常抓不懈,使之做到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在全面管理过程中,我们把学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与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创办学校特色相结合。

1.加强教师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的管理。我校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并加强监督,有效监控,使语言文字规范管理渗透到教师生活工作的每个细节当中。严格执行教师执证上岗制度,并把普通话、“三笔字”作为教 师聘任条件之一,同时,也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在评选“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时,把普通话水平、写规范字作为必备条件之一。把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纳入对教师教学常规工作(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和考核之中,与班级荣誉挂钩,与教师的绩效分配挂钩,另外,对在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工作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召开专门的会议予以表彰。

2.对于每一位教师的普通话及文字水平,学校作了明确规定:必须按规定持证上岗,没有达到要求的强化培训,限时过关;在开展各级各类的骨干教师、各种类型的优质课评选活动中,把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摆在第一位。同时,学校制定了《教师考核制度》,把语言文字工作列入了教师考核工作中,作为教师聘任、晋升、业务评优条件之一。为了使我校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工作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我校努力做到“三个坚持”:

⑴坚持每月一次写字培训。由书法老师对教师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既有钢笔字、粉笔字,还有毛笔字。既提高了教师的认识,又加速了教师的成长。

⑵坚持每天练字半小时。为夯实教师的写字基本功,我们要求教师每天至少要练一页钢笔字,一页毛笔字,一黑板粉笔字,常抓不懈,既求数量,更求质量。

⑶坚持每学期一次写字竞赛。为提高教师的写字水平,我校每月对教师的写字情况都要进行总结评比,每学期举办一次教师写字比赛,要求全员参加,并把测试成绩和教师的考核成绩挂钩,促使广大教师养成练字的习惯。

3.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把普通话当作校园语言,消除方言对规范语言表达的影响。要求学校领导和师生在教学、会议和其它集体活动中全部使用普通话。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课间交流坚持使用普通话,校园内已形成了用普通话交流的氛围。

4.成立“啄木鸟”小分队,开展“啄木鸟”行动,纠正同学之间的错别字和不规范用语,找出校园内、大街上用字用语不规范的地方,将查找结果进行公布,分析错误的原因。同时,组织学生走上街头倡导“规范语言文字,争做文明市民”,并向街道、企事业单位、商店等投倡议书,动员社会各界人士都来使用普通话、书写规范字。

5.我们在各学科教学与作业完成过程中,严格规范语言文字的使用,要求学生写好汉字,说好普通话,并形成良好的技能。特别是评估方面,学校把语言文字规范化的使用渗透到各个学科的各个环节,展示典型、鼓励优秀,在作业评价中,将学生的书写用笔、书写质量、坐姿和握笔姿势纳入评价指标,占一定的权重。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全体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水平。

6.在写字教材使用上,我们采用统编教材与校本教材并用的方式。在这些教材中,有理论,有例字,有练习,并且与语文课本上的生字相配合。校本教材由我校统一编印,从笔画练起,到偏旁,到结构,到章法,分阶段、有步骤、系统地进行训练,使学生能够完整地掌握每一个字的书写规律与书写技巧

7.在写字教育课时安排上,我们专门设立了写字课,时间为每天天天谈前20分钟为毛笔字练习课。要求教师做到专课专用,落实练字内容,提高练字质量。另外,我们还特意为基础好的学生每周安排了一节写字指导课(书法兴趣小组)。

(四)经费落实,宣传到位

学校紧紧围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达标工作,加大宣传力度,确定“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员提高”的工作方针,由易到难,从点到面,全方位实施。全校师生在课堂上、会议上、公务活动、集体集会、个人生活均要使用普通话。在教室门口张贴精致美观的“请说普通话,请写规范字”等长久性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宣传牌;制作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创文明校”等标牌在校园醒目处张贴;并在文化长廊设立永久性推普宣传专栏,学校努力使每一层楼、每一面墙都在诉说与书法教育有关的人文历史,学生们犹如置身于书法艺术的百花园,琳琅满目,美不胜收。通过这些环境建设,激发了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兴趣,提高学生欣赏书法艺术的能力,把枯燥的写字练习变成融实用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书写乐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汉字艺术的魅力。在不断改善宣传环境的同时,为在校内外开展的宣传活动提供人、财、物等方面保障。主要用于标语的制作、教师的培训、相关设施设备添置、语言文字活动开展等。我们要求师生在校园中讲普通话,写规范字,还要求师生在家庭中、社会上推广、使用标准普通话,力求做到规范用语用字。

(五)教育教学,扎实有效

普通话是校园用语,校园是普通话落实的有力阵地,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对语言的规范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校立足于学校实际情况,坚持从教育教学方面有效落实语言文字的规范。

语文课堂是落实语言文字规范化的主阵地、主渠道,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在制订每课教学目标的时候把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摆在教学的首位。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种种有效的手段,如规范的朗读,切实可行的听说读写训练来落实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总目标。平时作业的要求,阶段及学期的考查,都把语言文字的要求摆在重要位置,按合适的比例进行落实与验收。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广泛利用说话课、写字课、普通话课或课外活动中开展:“演讲比赛”、“写字比赛”、“经典诵读”、“啄木鸟纠错”等学习实践活动,同时还积极将“推普”活动融入社区,在社区等场所开展“推普”宣传活动,向大家散发“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的倡议书,还结合具体情况为大家进行现场指导,推动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社会纵向延伸,取得较好的社会影响。

同时,重视各学科的整合与全面的渗透。学校要求其他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也要起到有效的示范作用,本身要讲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因地制宜地进行规范字与普通话教育的渗透:在回答问题时,加强对学生口语表达的训练;在书写作业时,要求学生写好汉字,杜绝错别字。在各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为了激发学生练字的兴趣,我们还坚持开展“三个一”活动:

1.坚持每个月一次写字竞赛,全校学生人人参与,相互交流,促进了我校写字水平的整体提升。

2.坚持每学期一次作业展评。展评中,师生们争相观看,大家在交流中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3.坚持每学期评选一次“小小书法家”,比例约占各班的10﹪,班班都有,并予以表彰奖励。为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练字的兴趣。除此之外,我们还定期开展“手抄报竞赛”、“啄木鸟纠错”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鼓励学生写规范字,自觉消灭错别字、繁体字、异体字或二简字等。

总之,所有课堂教学的进行,各项活动的综合开展,既畅通了学生提高语言水平的渠道,落实了语言文字要求的目标,又规范了教师的语言文字,促进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形成了我校教育教学中的一大特色。

二、用语用字、标准规范

(一)分工协作,规范校内用字 学校公文、公章、标志牌、标语、指示牌、软件、课件、试卷等用字,直接影响一个学校的声誉。为了更好地规范此类用字,学校采取了处室、部门分工负责制:学校公文、公章、标志牌、标语、指示牌的用字,由总务室负责;软件、课件、试卷用语用字由教导处负责;校园橱窗、广播、电视宣传用字由政教处负责;班级黑板报用字由各班班主任和语文老师负责。

(二)检查督促,规范教师用字 为规范教师用字,学校除要求教师写规范字外,要求教研组每期都开展自查、自纠行动。2012年9月还组织专门人员对教师板书用字、教案用字、批改作业用字、书写评语用字以及各种业务学习、会议记录用字进行了一场大范围的纠错活动。通过检查督促,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规范用字的水平。

(三)活动强化,规范学生用字

学校由团支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利用校内橱窗、班级板报、广播站、手抄报等方式,广泛宣传使用规范汉字的重要意义,使全校学生把写规范字当做自己的自觉行动。并由各年级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组织开展正字注音活动和查字典比赛;开展写字比赛、错别字纠错比赛等活动,有力地提高了学生分辨、书写规范汉字的水平。

三、强化意识、提升能力

(一)加强学习,强化意识

为了增强师生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学校认真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学习活动。还打印发给教师人手一份,组织教师学习,要求班级利用班会组织学生学习。通过学习,师生参加了学校统一组织的相关测试,取得了优异成绩。

(二)组织培训,提高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普通话水平,学校认真制定了普通话培训计划,健全了培训制度。近年来我校先后组织教师参加了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普通话培训和检测活动。所有参培人员检测成绩均达优秀,使我校教职工的普通话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达标率100%。

(三)开展活动,增强能力 1.学校利用升旗仪式宣传动员,以每年的“推普周”为契机掀起说好普通话、运用好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潮。学校要求每个班级设置写字展览版,按规定上好写字课,写好汉字,每周择优展示写字作业,有效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团支部组织开展了诗歌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啄木鸟行动、写字比赛、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开放图书室,开展读书活动。并到社区、街道举行推普活动。

2.学校组织教师进行“三笔一话一画”基本功比赛、说课比赛、读书征文、教案设计、论文评比等展示教师风采的活动,使教师在不断历练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提升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2012年推普周,我校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推普活动: ⑴举行了推普宣传特别仪式,由洪明贵校长向全校师生发出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倡议,由此拉开了本次推普周系列活动的序幕;

⑵开展 “啄木鸟纠错行动”活动。在学生中开展写字比赛、错别字纠错比赛;

⑶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教师技能硬笔书法比赛; ⑷举行黑板报、手抄报评比活动。⑸开展“教师技能展示”活动。4.学校规定图书室每天向师生开放,每周一节阅读课,要求语文老师认真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平时还利用特色广播时间组织广大师生进行经典诵读。将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方法融会贯通,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一种浓郁的书香氛围,与此同时开展朗诵比赛、经典诗文诵读会等一系列与语言文字规范化有关的活动,形成了良好的“读风”、“写风”,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落实到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

(四)档案管理、规范有序

学校在创建工作中,认真制定了语言文字工作计划、总结,认真制定了推普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均有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并且已经按照相关要求收集、归档,做到资料齐全,装档规范。

总之,我校坚持创造性地开展有关语言文字的研究,为推动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做出了积极努力。

四、发掘问题,认真改进

语言文字含有丰富的人文因素,对学生品格的养成、情感的陶冶、社会责任的形成,有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的制度建设,还需进一步细化,语言文字的科研课题,必须加强研究,重在落实。

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将语言文字工作与推进课程改革,提升综合办学水平紧密结合起来,完善语言文字工作奖惩机制;二是课内课外结合,课内向课外辐射,课外向课内反馈,开展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活动;三是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的课题研究,挖掘并丰富语言文字学习资源,进一步提高语言文字工作实效。我们力争城关中学建设成为一所高质量、有文化底蕴的特色品牌学校,为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而努力。

上一篇:小学知识产权活动总结下一篇:电力公司年终工作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