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的培养方法

2024-07-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教师的培养方法(通用8篇)

新教师的培养方法 篇1

现在,每一所学校都有不少的年轻老师,怎样引领他们快速成长?“凡是有成就的老师,对教育一定是有着独特的思考;要想有独特的思考,就离不开教育教学的实践。教学管理就是要引领老师们扎扎实实抓教学,这样,才会使老师们得到长足的进步。我们教学干部,通过教学管理,达到这样的一个目标定位:“年轻教师创业绩,中年教师挖潜力,老年教师献妙计。”所以对年轻老师,在近些年来,我们首先是进行理念上的引领,引导他们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与热爱,其次在课堂教学实践上进行指导,第三是着力于服务,创设年轻教师成长所需求的条件、环境等等。具体做法:

1.理念上进行引领——重视年轻老师的师德培养

制定年轻老师的培训学习制度,通过例会,把德育中的新信息及时传递给老师们。组织年轻的老师学习,观看全国模范教师张思明、吕雪晶先进事迹报告录像。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部分内容,组织大家进行师德知识答卷。制定了对教师的品德、穿着、语言、举止、团结奉献等方面都作了详细的规范。引导青年老师对时尚有一个正确的认知,那就是我们追求时尚但不能相悖于教师的职业角色。

2.服务中创设氛围——引导年轻老师积淀学养:

我校创造多种学习的机会,如:多次外请专家到校听课、点评课,做讲座。通过与大师的近距离接触,年轻老师亲身感受了专家们对课堂教学的执著与深情,亲身感受了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这对每一位青年教师,都带来一种震撼与思考:同为人师,我们该怎样书写自己的职业人生?同为人师,我们该怎样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做好奠基?

学校支持年轻老师的各种外出学习和听课,无论是评优课、中心学区的教师展示课,还是校外组织的各种培训和讲座,我校都会积极组织年轻老师参加。学校克服资金短缺的困难,投资近千元购置教学光盘,组织年轻的老师观看,而且允许个人借阅。学校图书室订阅了各种教育教学杂志、专刊,为年轻的老师们阅览、积累资料,提供方便。学校还定期地以学科教研组沙龙的形式组织青年老师互相交流学习心得、资源共享。

另外,我们鼓励年轻老师提高学历、进修业务,从时间上给予保证、支持。

学校这么下功夫对环境与氛围进行创设,目的在于引导年轻老师对自身进行审视和反思,积淀自己的学养,实现自我的不断提升。

3.管理中抓实常规——关注年轻老师的教学流程

从备课、到讲课中的各个环节,再到课后的反思,我校要求年轻教师都要付诸于笔端,有具体详尽的呈现。平时我们教学干部听课后,要随机抽查这些项目,同时对每一名年轻老师教学中突出的问题,及时反馈评价,有针对性地指导。把年轻老师课堂教学的流程抓实、抓好,真正达到引以为戒,减少纰漏,不断提高的目的。在学期末的工作中,我们会把这些检查结果和业绩奖挂钩,奖惩分明。再有,在教科研工作中,我们也是力推年轻人,多给机会,多压担子,提供展示的机会。通过一系列触动人心弦的管理,确实激发了年轻老师学习的内驱力。他们经历了从被引领、到自觉自愿学习、提高的过程。

一个人的进步,不是口号的呼唤,应该是在行动中寻找感觉。任何的学习,如果不能给他的行为带来改变,那这种学习的实效性就让人怀疑。所以我们也是以动态的眼光来关注每一位年轻的老师,比如:这次接触中指出了你的问题,下一次接触就要看你有没有变化。在每一位老师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教学干部的管理定位就是服务、指导与创新。有一本书的名字叫《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学生需要成长,老师也需要成长。我们不但要引导老师成长,还要通过我们的管理,让每一位年轻的老师体验成功。这是领导对我校教学干部最近提出的新的要求。

新教师的培养方法 篇2

一、中职学校青年教师现状分析

1. 已成为教学队伍主力,但教学经验不足

由于中职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教师队伍的断层等原因,造成了青年教师所占比重的大大增加。以武汉机电工程学校为例,目前,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40%,青年教师已成为教学队伍的主力。但这些青年教师大多是出了校门进校门,从教时间短,教学经验缺乏。

2. 专业对口率高,但教学基本技能欠缺

我校主要开设机电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制造与维修、电子技术等专业,青年教师大都来自非师范类院校。虽然青年教师专业对口,但由于未接受过师范教育,教育教学理论知之甚少,教学基本技能欠缺。

3. 理论知识扎实,但实践教学能力较差

青年教师大多从普通高校毕业,对职业教育特点缺乏认识。虽然他们大多理论知识丰富,但由于缺乏实践锻炼,缺少行业、企业一线实际工作经验,动手能力较差,难以适应以动手能力培养为重点、强调“做中学,做中教”的职教教学模式。

二、青年教师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培训机会虽已增多,但培养效果有待提高

近年来,党和国家把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和高度。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实施了中职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各地也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省级、市级骨干教师培训。较之以前,青年教师有了更多的参加各种培训的机会,通过培训,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由于各种培训往往是理论多、实践少,有的培训内容虽是下企业,也只是参观而不是实践。部分学校在对口企业设立了教师培训基地,尽管企业也有与职业学校合作的意愿,但因利益追求及生产技术保密等诸多原因,限制了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有效、持久运行。

2. 学校普遍重视,但培养机制还不健全

当前,职业教育已由规模扩张转向稳定规模、提高质量的新阶段,很多中职校开始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越来越重视,但大多学校还没有形成完整的青年教师培养规划与机制,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和素质提升,采取的依然是自然适应、自然发展过程。

3. 个人热情较高,但考核激励措施缺失

培养青年教师不仅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青年教师个人成长发展的需要。因此,绝大多数青年教师都渴望得到培训机会,但由于办学规模扩大,很多教师每周的工作量都在18节以上,还要担任班主任等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去培训,所以许多青年教师把参加培训当成一种奢望。在许多人心中,被选派参加各种培训是一种激励措施,说明了领导对自己的重视和认可,但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有的甚至产生职业倦怠现象。

三、青年教师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 健全机制,创造机会,营造青年教师良好的成长环境

(1)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是青年教师顺利成长的重要保障。我校人事部门和教学管理部门从制度设计入手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制定和完善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相关制度,拟定相关文件;通过统筹考虑教师队伍的构成情况,深入分析青年教师的成长需求,制定青年教师培养年度计划、中长期规划, 建立了青年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制度、老带新制度、青年教师考核制度、优秀青年教师评选奖励办法等。同时,制定执行计划,明确职责,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年教师的培养。此外,为保证培养工作顺利开展,还设立专项资金提供经费保障。

(2)千方百计创造青年教师成长机会。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有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学校必须给青年教师成长提供条件、创造机会,让青年教师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才干,有脱颖而出的机会。我校在进行课程改革等教研工作中,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尽可能安排他们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在举行公开课等活动时,多安排一些青年教师参加,给他们展示自己教学能力的机会,并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指导;在参加一些学术年会等活动或各级各类比赛时,有意识地安排青年教师参加,让他们有机会增长见识,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学校领导和老教师们尽可能地关心青年教师。

2. 注重培训,强化实践,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1)认真抓好学校内部培训。青年教师上岗前,学校要组织校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及部分优秀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集中培训,让他们对职业教育特点、学生状况、师德师风、学校安全常识、教学常规要求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帮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上岗后,学校要安排有经验的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进行“结对”,实行老带新,由骨干教师指导青年教师熟悉和掌握常规教学,带领青年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在日常工作中,结合学校实际和青年教师需求,举办专家或学科带头人讲座、企业技术人员授课等。

(2)积极争取外部培训机会。通过培训,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可以得到较大的提高,使他们能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的发展状况。我校积极争取由各级教育机构或企业组织的培训活动,特别是要争取国家骨干教师培养项目,同时还要给时间、给经费为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创造条件。近年来,我校平均每年参加教育部门或设备厂家组织的各种培训有50人次,其中青年教师占70%左右。

(3)推行青年教师到实习车间锻炼制度。中职校的实习车间,一般都有来自企业的能工巧匠当兼职教师,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青年教师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因此,安排青年教师到实习车间锻炼,可以使他们熟悉教学设备,快速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我校规定新引进的年轻专业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必须在相关的实习车间、专业实验室锻炼三年。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时间短、见效快,比较符合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我校专业基础教研室的三位青年教师在实验室锻炼期间,不仅把实验室管理得井井有条,而且还利用业余时间共同设计开发两个液压试验项目,并运用到教学中去,取得了良好效果。

(4)落实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的出台,推进了中职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教师通过到企业实践,一方面,可以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 (工种) 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在真实情境下实际锻炼操作,可以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而且经过亲身体会和反思,可以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调整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为保证正常的教学,我校一般在暑假期间或者二年级学生大部分顶岗实习时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把下企业实践作为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的关键指标。

3. 加强师德建设,提高青年教师育人能力

为提高青年教师的育人能力,学校既要重视他们业务素质的提高,更要重视他们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我校充分发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教工团支部的组织作用,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为重点,积极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开展先进典型报告会、学习教书育人楷模主题教育活动、评选师德标兵等,提高青年教师修养、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团队精神等综合素质,引导青年教师献身职业教育、敬业爱岗、为人师表,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领路人。担任班主任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必要环节,是了解学生的最好机会,我校规定青年教师必须至少担任三年以上班主任,且将班主任工作经历及考核结果与职称评聘挂钩。

4. 善用激励措施,增强自主意识,提高青年教师发展动力

(1)善用激励措施。有效的激励机制是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的保障。为了鼓励青年教师成长,我校建立了一套合理有效的考核制度,为全体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对35岁以下青年教师实行德、能、勤、绩和成长进步“双重考核”,定期开展校级优秀青年教师的评选,对校级优秀青年教师实行“五个优先”的倾斜政策,即优先申报市级优秀青年教师、优先外出学习提高、优先评聘职称、优先派往企业锻炼、优先安排在职读研。对于在教书育人、技能竞赛、课题研究、产品开发等方面表现突出的青年教师,及时给予奖励,还可以破格提拔、聘用等。

(2)增强青年教师自主成长意识。作为青年教师,要想尽快的成长,教好书,育好人,必须增强自主成长意识,勤奋学习,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为消除青年教师盼培训、等培训、靠培训的依赖心理和速成心理,倡导青年教师增强自主学习意识,鼓励他们根据自身专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自主学习、自主研修、自我发展、自我超越。我校请职业生涯规划专家到校讲座,指导青年教师结合职业教育发展形势、学校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学校还要求青年教师在教工团支部范围内,自主成立互助学习小组,在骨干教师指导下跨专业学习,使自己具备上好三门课的能力。

培养青年教师是中职校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是中职学校可接续发展、赢得未来竞争的重大课题。近几年来,我校通过在上述几个方面积极探索实践,使大部分青年教师在工作态度、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

摘要:文章针对中职学校青年教师现状和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探讨培养青年教师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中职学校,青年教师,培养,途径,方法

参考文献

[1]沈胜林.浅析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J].文教资料, 2007, (33) .

[2]张传璐.高校青年教师思想状况及培养途径浅析[J].赤峰学院学报, 2008, (4) .

[3]罗家俊.浅谈青年教师的培养和使用[J].云南教育, 2003, (16) .

新教师的培养方法 篇3

一、心理、人格方面的素养

教师作为学生灵魂的引领者,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对学生都有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或许是正面的,或许是反面的。当结果还是未知的情况下,教师应该有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心态,给予学生正面的力量和影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也逐渐拥有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心态能正确认识自己,面对自己遇到的人和事能和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对社会、对人生充满热情希望,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品”,那么学生的“行”才会顺理成章。

二、人际交往和沟通方面的素养

教师在人际交往中应具有沟通能力,交往的能力和充分的自我表达能力,从交往中获取信息以及构建知识和能力。拥有了这些能力,课堂才会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互动的学习氛围,课堂教学才会有条不紊,传授的知识才会丰富多彩,紧扣时代的脉搏;拥有了这些能力,才会让学生不论是在知识方面,还是在社会生活中都受益匪浅。

三、自我反思的素养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君子博学而参者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些名言不约而同的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教师无论是为人还是教学,都要有自我反思的素养。为人时自我反思,则知道自己的不足,及时弥补改进;教学中自我反思,才知道自己教学的缺失,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

新课改中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从“教书匠”转变为“创造者”。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除了熟悉课程外,更是教学的引导者,交换意见的参与者,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指导者。要成为教学以外的这些“者”,就要求教师要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拥有更强的专业适应能力,要有更好更全面和更新的教学技能,要能以文本为主,开放思维,创造性地传授知识,还要不断强化自己,毕竟“给学生一碗水,你至少要有一桶水” 。

五、阅读的素养

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有广泛阅读的兴趣,这不仅是教学的需要,课堂气氛的需要,还是提高效率的需要,培养学生的需要。如果一个教师一辈子都只会传授一点专业知识,一辈子都只会用同样的方法,那他将越来越不受学生的欢迎,又何来“亲其师而信其道呢”?他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可想而知。所以,教师应有广泛阅读、学习的兴趣,只有博采众长,不断改进教法,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以渊博的学识,新颖的教法,风趣的谈吐来影响学生,让学生愿意走进你的课堂,静得下心来认真学习,不仅有学习上的影响,更有人格魅力的影响。

六、终身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素养

“活动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观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阿尔文·托夫勒说:“面对以几何速度不断翻新的信息洪流,一个希望获得成功的人,应该具有的素养不仅是掌握了多少知识,而且还要看他是否能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学习最新的知识的能力。”在当今知识爆炸,变化迅速的社会中,教师如果不能积极进行终身学习,满足其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则势义要遭受被淘汰的命运。

七、教師间交流与互助的素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得越来越快,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精力,必定会让我们的知识有所欠缺,这时,教师间的合作交流是弥补知识漏洞,提高教学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一项研究表明:教师在教学研究时,如果参与校内同事的相互指导、集体备课、示范课等活动,大部分教师便能在课堂上运用自己储备的知识;反之,极少数人会运用。同时,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问题,这时又不知如何改进,如果能多交流,大家群策群力,便能很快找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由此可见,交流与互助的作用十分重要。

八、教师素养的获取途径

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角色,关系着教育的成败,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学生的发展。在这样重大责任前面,教师必须要提高自己的素养:

(一)首先教师应转变观念,有明确的目标,清醒认识到专业素养对自身的重要性,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改变过去那种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本教参“闯天下”的观念,有效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增加课堂容量提升的自身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积极认真参加各种培训,吸收其精华,进而有效的提升自己。新课改以来,每个假期都有各种培训,我曾参加过清华大学对边远山区班主任进行的培训,那一次培训,让我牢牢的记住一句话:“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好学生是爱出来的”。这一句话让我改变了以往“师道尊严”的观念,面对学生不再是一张冷面孔,而是可以和学生进行愉快的交流沟通,师生关系更为融洽;也正是由于这种交流沟通,增加了彼此的了解,更多的学生明白了老师的苦心,老师也了解了学生的苦衷,大家一起努力去做一件事,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认真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我校通过努力,成功引进了成都七中的网络教学,实现了异地同堂,享受优质资源的梦想,在名师的引领下引入了很多的先进理念,再经过教研组大家的讨论分析整合,形成了系统,每个老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授课的效果,适时的调整、增删,课堂效率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压力也相对小一些,让学生更愿意走进课堂充实自己。

新改课,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才能适应社会,才能真正无愧于教师的称号!

新教师的培养方法 篇4

赵洪琴

[摘 要]本文拟通对教师教学实践智慧内涵、基本特性、生成因素和背景的解读,探寻教师教学智慧培养的策略和途径。教学智慧具有个体独特性、动态生成性和一次“消费性”。教学智慧的培养尤其要关注教学人文性,走向行动研究、校本研究、教学叙事研究,关注教师实践缄默知识的培养和积累。

[关键词]新课改 教学实践 智慧 培养策略

一、教学智慧的内涵

何为“智慧”《辞海》解释为“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和发明创造的能力”而英文《韦氏大学词典》则将智慧定义为“一种对言行的敏感,以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或者避免触犯别人”。马克斯•范梅南认为“展现智慧的人似乎都具有在复杂而微妙的情境中迅速地、十分有把握地恰当地行动的能力”。三种对智慧内涵的界定,尽管表述不一,但仍具有共性,即智慧是人在活动过程中、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显然,智慧是一种能力,它不是知识,也不是智商,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聪明,它是个体在一定社会文化心理的基础上形成的直面人生、应对生活的一种最高境界的思维品质。

“智慧”是一种“能力”,但“智慧”又不等同于“能力”。“能力”是一种“主观条件”,它只是主观“见之于”实践情景的表现;而智慧则不同,它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实践情景的情景的表现;而智慧则不同,它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实践情景,同时实践情景又“统一于”主观的共同表现。因此,“能力”作为主观条件只是“智慧”的一部分,“智慧”则是“能力”与“实践情景”的双向整合。那么,“智慧”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它与人所在的社会文化背景、个体的智商、人生的阅历、能力水平、知识程度等密切相关,尤其是与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质量有特殊关系,一个人所受的教育会影响一个人做事时表现的智慧水平。

何为“教学智慧”,《教育大辞典》将“教学智慧”定义为:“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如,在处理事前难以预料、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时,以及对待一时处于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教师所表现的能力。”具体地说,“教学智慧”就是指教师在活生生的教学场景中,对教学事态进行感知和判断,辨别出事态中具有合理性的迹象,领悟事态中其他可能发生的迹象,并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采取行动,让尚未辨明其合理性的迹象和不具有合理性的迹象沿着教师所预期的、合理性的方向发展。简而言之,“教学智慧”就是教学活动中处理“预设”与“生成”关系的智慧,它“不等同于教学经验,也不等同于教学理论,而是二者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完美结合”。

二、教学实践智慧的基本特性

“教学智慧”,“智慧”是中心词,“教学”标示的是教学这一特定领域所表现出来的“智慧”。正因为如此,教学智慧既与教师个人所在的社会文化背景、个体的智商、人生的阅历、能力的水平、知识程度等存在着密切关系,又离不开教学这一独特情境。从而,教学实践智慧便呈现出如下基本特征:

1.个体独特性。教师个人的判断、价值、经验和情感等内在的个性化知识,映射至教师的教学行为,表现为与众不同的课程教学行为和处理教学问题的独特方式,从而体现出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不同类型的智慧型教师,面对教学中相同的问题时却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但都能获得完满的功效。因此每一位教师的实践智慧是独一无二的。

2.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存在多项变量,是一个充满不确定因素的复杂过程,不同的时空,各异的师生,无序的“噪音”,使教学呈现出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面貌。这种复杂的变化着的情景若没有智慧的干预和指导,就无法实现教学的意向性而处于一种教学无序状态。而教学智慧也只有在具体的变化情境中才能生成,它不可能预设,它体现教师在具体教学情境中的随机应变能力。变化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得教师的实践智慧永远处于动态生成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过程成为教学智慧的建构过程。

3.一次“消费”性。布鲁纳曾说过,教学,每日每时的教学,都是一种创造。教师的每一节课,甚至每一节课中的每一个教学行为,都是“一次性”地被“消费”掉的。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某一教学行为不能靠以前的经验直接得到,也不能按照某种理论推演出来。创造性的教学行为是教师运用教学智慧的结果。因为实践智慧是一种内隐着“非批判性的知识”、“缄默性知识”的思维形式,它以隐蔽的方式在某一特殊情境瞬间发挥作用,对动态现实情景作出理性思考、识别、顿悟、从而直接导致教师教学行为的创新。因此教学智慧真正是“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它具有瞬间性、一次“消费”性。

三、教学实践智慧的生成因素、背景及类型

1.教学智慧的生成因素。教学智慧本质上是实践智慧,它表征的是教师在复杂多变的教学实践中能选择具有教育合理性的教学行为的能力。教学智慧隶属实践范畴,它包含着教学经验;教学智慧立足于教育教学上的合目的性,它符合教学理论要求;教学法智慧体现于多变的课堂教学情景中去完成课堂教学的责任,它应该符合德行要求。因此,教学智慧必然是“教学经验”、“理论修养”(包括专业学科修养)、“德行”三个方面在实践中的综合表现,并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缺一不可。“教学经验”能提供的是对教学事态的辨别能力;“理论修养”提供的是教学中所需要的对实践事态的教育判断能力;“专业学科修养”提供的是对实践事态的学科判断能力;“德行”提供的是教学中所需要的对实践事态的反思能力。没有“经验”的教学往往表现为难以驾驭课堂教学进展;没有“理论”和“专业学科修养”的教学则表现为表面“热热闹闹”的形式化教学,缺乏教育支点;没有“德性”的教学却是“压迫性”的教学,致使忘记教育的最高任务是“为人”、培养人。

2.教学智慧生成的背景。解读教学智慧的生成背景,必须分析其概念所包含俄三个关键词:复杂性,情境性,实践性。教育是“培养人”的一项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的实践活动,因此教学就不可能有一个有效的“操作手册”。教学的这种复杂性使教学智慧成为必需。教学智慧又往往是由突发事件、和意外情况“逼”出来的,是教师个人应变能力与意外情况向碰撞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是急中生智,因此教学智慧具有情境性。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在教师个体化的教学智慧或教学机智催生之下,教师创新出独一无二的教学行为,教学智慧具有实践性和行动的实效性。

3.教学智慧的类型。我们从教学智慧产生的动因和情境来分析教师的教学智慧类型。

最常见的教学智慧生成在由学生或教师引起的出乎意料的情境之中,并且是教师不得不面对的。比如,学生的怪问题、怪答案、怪动作,学生或教师的差错,突发事件或突发而来的干扰,呈现为“课堂教学中的意外”。对于这类情境,教师往往用转移话题或注意力等诸方法来化解或冷处理。这类教学智慧表现为教学机智、灵机一动,是基于教师的聪明机智和教学经验而产生的,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

更高层次的教学智慧表现为教师对意想不到的情境进行崭新的、出乎意料的创造,将教学活动中的意外变得有意义,创新教学行为。比如,一位老师在上《药》时,让学生讨论夏瑜是一什么样的人时。一位学生说“夏瑜是一个民主派人士,是一个革命者”。学生显然不明白“民主派人士”这个概念在现今的内涵,他可能是从辛亥革命的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这一点上,读出了夏瑜的“民主”。但夏瑜的民主和所谓的“民主派人士”,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决不可混谈。老师在倾听学生的发言中,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息”,接过话:“啊,你是想说夏瑜是一个具有民主意识的革命者。”很巧妙地纠正了学生发言中的问题。“你是想说,”言下之意为你说出来的(表达出来的)与你想说的(想要表达的)并不一致。这既是对学生“民主派人士”一说的委婉否定,同时隐含着对学生错误的纠正。这样高超的点拨艺术自然是来源于教师非凡的教学智慧。富有智慧的教师善于发现教学中的困难或学生表现的困难。高层次的教学智慧是复杂的,不仅仅是经验的产物,不仅仅是灵机一动,而是立足于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与创造能力。这样的教学智慧不仅仅是被“逼”出来的,而是教师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和心灵去积极主动地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从而展示出教学智慧水平,课堂也因此而被活化了。这类教学智慧往往表现为课堂教学中的生成。

四、教学实践智慧的培养途径

对教学实践智慧内涵、基本特性、类型以及生成背景的解读成为我们探索培养途径、建构培养模式不容置疑的依据。现代教师培养必须另辟蹊径才能有效关注教师实践智慧养成。

1.关注教学的人文性,走向行动研究、校本研究、教学叙事研究。教学的二重性(科学性和人文性)说明以往只重视教学科学性和教学规律的培训模式是偏颇的。而目前的教师培训中所谓的行动研究、校本研究、撰写教育故事等都是加强教师对教学人文性方面的理解和体验。顾泠沅博士认为:“现代教师培训应当继续开发在行动中学习的思路,采用‘基本课程+案例比较+实践反思’的模式,这才是造就有经验教师和专家教师的必由之路。已往的教师培训,以原理知识为主要内容,忽视了案例与策略的知识,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偏重教学原理(原则、观念)难免空泛,强调教学经验(技能、技巧)易致盲目,而专业引领下的教学案例探讨恰好可以弥补这两者的缺失。”

近年来,我们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1)骨干教师培训采用“问题切入法”和“一课多上”培训模式。每次培训均教师自己带来的“问题案例”切入,在典型案例分析中诊断问题,在学研结合中领悟,在互动交流中提升,共同研究探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再一次运用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改进和提高,真正做到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共同备课探讨出来的教学设计又由不同的教师来上,每次上课培训者和其他教师都到场观摩,课后上课者、听课者以说课、评课的形式对课例进行探讨,同时也体悟不同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智慧。

(2)校本课研提倡采用“课例研究”。一线教师每天都会产生许多鲜活的、生动的课例,以一线教师在新课改中产生的课例为抓手,记录课例,共同研究课例,反思课例。同一教研组定期进行“沙龙式探究”。本着培训重点下移、阵地前移、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指导思想,整合新课改培训与教研的资源,构建起“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片教学点——基层学校”的新课改三级培训与教研的网络和培训共同体。培训者也参与到校本课例研训活动中去,新问题的生成和解决过程成为课堂教学实践者和研究者共同成长的过程。

(3)注重教学反思,提倡写教学反思日志。反思是生成教学智慧的不竭源泉,这已成为共识。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提升教学水平,使教师专业生活富有思想和智慧。在课改中我们提倡全县中小学教师写作教学反思日志,定期检查,期末总结交流反思心得。教学反思日志是一种对教师自己的思想变化和行为变化的记录,写作的过程就是教师记录和澄清自己思路的过程。在反思中分析、认识、改变自己,最终超越自己。

(4)撰写教育故事,提倡叙事研究。为充分挖掘丰富生动的课程资源,促使每一位教师反思自己教育行为,并用发生在老师身边生动活泼的具体教育故事激励广大教师,促进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组织“教育故事撰写”评比活动,要求教师选择教育生涯中真实的、典型的、有深刻感受的故事,用叙事的形式表现出来。评比活动结束后,将优秀文章结集成册,用于内部交流学习。

2.重视教师的实践缄默性知识的养成。英国思想家波兰尼在研究科学知识及其性质的过程中提出了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缄默知识是一种不能系统表述的知识,它是教师整个教育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智慧表现的基础。教师必须认识到这种知识在自己教学实践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即在教学缄默知识的积累中蕴藏教学智慧,在教学智慧的表现中积累缄默知识。新课程中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专家引领、同伴合作、自我反思相结合;需要新课程通识培训、专业培训、课堂教学实践培训相结合,多管齐下以激活教师的实践性智慧。

3.提倡教师树立研究型教师、专业型教师的职业理想。教师要想成为研究型教师,他必然会自觉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而且自觉成为自己教学生活的反思者和教学经验的总结者。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教学智慧就自然而然地在教师的教学生活中孕育,并主动积极地创新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专业生活的质量也必然得到质的提升。

新教师的培养方法 篇5

课堂一直都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学习场所,它是由教师、学生、周围环境共同组成的复杂的社会体系。因此课堂管理成了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过分的注重知识的学习,教师主要是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而忽视与学生的交流,这就形成了教师命令式的管理模式。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学生强调个性发展,他们对新教师仍沿用传统的课堂管理模式表现出不满,较多的教师感觉到学生难以管理,课堂效果也越来越差,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就是新教师面临的重大挑战。

一、新教师在课堂管理中的现状

1.课堂管理方面缺乏培训,课堂管理的能力和技巧不足。我国的教师培训政策与实践主要是理论性过强,实践性差。一方面,在新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培训方式、学习方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培训的组织体系僵化。另一方面,新教师没有直接将所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在进行课堂管理的过程中,凭自己的直觉和经验,缺乏一定的技巧。2.自我创新意识弱,课堂管理效率低下。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推行,很多初中新教师在课堂管理中仍坚守自己陈旧的管理理念与方式,对于新的理念不予采纳,拒绝接受。当遇到新的教育问题时,并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式,从而造成了课堂管理的效率低下。3.教学方式与课堂管理缺乏平衡。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的同时,没有及时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使得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弊端。新教师可能用自己觉得最好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课堂管理的,没有考虑学生的特点,教学的目标等,因而对课堂管理造成消极影响。

二、新教师管理初中课堂的策略及方法研究

1.加强课堂管理方面的培训。在目前的师范教育仍然比较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课堂管理技能的培养的情形下,师范生在学习阶段仍缺乏对课堂的管理体验。在进入工作岗位后,缺乏课堂管理理念的理论指导,新教师的课堂管理方式主要是来自自身的经验总结以及模仿其他教师的做法。因此,针对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学校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培养体系,不仅仅是针对新教师教学过程的培训,而是要全面培训,提高整体的素养。让新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进步,尽快的成长起来。2.增强新教师的创新意识,提高课堂管理效率。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新教师要改变自己原有的理念,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以便更好的实现有效的课堂管理,千万不能固步自封,一定要积极探索,将改革中的优秀思想转化为自身的素养。要有勇于探究的精神,在实践中积极进行反思、转化和改造。在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同时,教学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3.处理好课堂管理与教学方式之间的关系。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般会采取两种教学方向:一是以自己认为学的最好的方式来教。二是运用曾经被教的方式去教。这两种教学方式都是建立在教师自身的基础上,并没有考虑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学生的心理特征。因此一定要把握好教学方式与课堂管理之间的平衡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课堂管理模式,把课堂管理建立在尊重、民主、平等、合作的基础上,注重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与合作,而不只是一味的灌输。4.关爱和尊重每一位学生,积极看待学生的发展。在实地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的教师都喜欢听话,认真,成绩好的学生,在对学生的评价上也往往是以成绩为标准。因此,教师在处理一些问题上会不由自主的心生偏爱,无法做到公正。与此同时,教师就会与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关系陷入危机。对于这些问题的处理,新教师应在关爱学生时做到不偏爱,对每一位学生都寄予期望。教师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一视同仁,鼓励优秀生,关怀后进生,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这不仅仅是处理好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也是沟通学生与学生之间良好交往的桥梁。对于评价学生方面,应全面的看待每一个学生,不仅仅是拿成绩衡量,应看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相信每位学生都会有美好的未来。

本文通过对新教师在初中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主要从新教师的内在因素出发,研究了新教师在初中课堂上的管理方法与策略,有利于新教师课堂的有效管理。课堂管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法对课堂所涉及的因素进行整合、实施的过程。因而如何实现有效的课堂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课题,课堂管理不仅仅是教师单向的,而是需要各个因素、整个环境的支持。

作者:吴学斌 单位:宁夏中卫市宣和中学

参考文献:

2015帮带培养新教师情况00 篇6

宁艳华老师在本人教育教学取得优异成绩的情况下,面对职业教育教师年轻化的现状,主动担任帮带培养教师的任务,尤其是对刚入行青年教师李玲慧的指导,让她在教学中有很大进步。

在培养和帮带工作中,她耐心指导本校的青年教师,为他们亲临指导教学,与他们交流心得,共同分析研究每一节课。主动组织青年教师进行各种教学教研,让新教师能更快的进入角色,提高自身的教学修养,认真对待教学。为新教师的进步尽心尽力。

再谈高校新体育教师的培养 篇7

关键词:高校,新体育教师,培养

一、不断学习、丰富经验, 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

1.学无止境, 不断以新知识新理论充实自己

在大学所学的知识是有限的。新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 是适应新环境、学习新知识的开始。当今正处于知识经济飞速发展时期, 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不断涌现, 知识淘汰率高, 只有紧跟时代步伐, 与时俱进, 才能不断更新新教师的知识体系, 不断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新教师应该学会终身学习,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汲取他人教学经验和新的知识信息, 以适应高等体育教学工作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2.虚心向同行学习, 借鉴优秀教师教学经验

新教师教学经验不足, 课堂上往往会有无所适从的茫然感觉。新教师应不放过任何机会, 从看课、听课中学习优秀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和教学技能, 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品质, 不断提高自我修养, 树立牢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 也注意学习中老年教师的新颖教学方法及运动技能, 持之以恒, 不断改进和增强教学本领, 注意形成自己独立的教学风格。

3.充分研读文件, 合理调配课程内容和程序

新教师首先要学的就是相关教学文件, 吃透教学大纲, 钻研教材, 结合学校场地、器材、学生的具体情况, 准备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等, 并在此基础上, 写出教案和课时计划。要安排好一定数量的备用内容, 以备在客观条件改变时把课上完整, 很好完成教学任务。

4.正确运用讲练评的控制, 完成教学任务

新教师要注意抓好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分散、逆反心理强等特点, 运用好课堂的控制能力。切忌对学生要求过高、急于求成, 切忌蛮干和体罚学生。要控制好情绪, 以理服人, 以情动人。运用讲、练、评的有机结合,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让其通过自己的感知和实践来完成认识过程。“讲”的这个环节要突出重点、难点, 精讲多练。“练”要观察出问题, 找出症结, 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评”要强化激励, 淡化甄别;强化过程, 淡化结果。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5.课后总结, 提高自我

新教师每次课后都要认真进行小结,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写入教案。针对不足, 适时找出改进方法和措施。要善于动脑筋找出难点问题、应急问题, 要多虚心向指导教师和同行请教, 找出解决办法, 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式方法。要敢于和学生充分交流与互动, 及时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及对教学效果的反应。这些措施有利于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方法, 丰富发展自己的教学能力, 使教学水平不断完善提高。

6.围绕教学, 积极开展科研活动

体育科研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教学水平高, 能明显促进科研效果;科研能力强, 也能显著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必须在体育科研上狠下功夫, 做到边学习, 边工作, 边研究, 从中丰富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 学习最前沿的体育理论知识。要积极参与本单位的体育教改科研课题研究, 撰写科研论文, 使自己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每年度制定个人科研计划。根据计划开展科研活动。要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 通过教学和科研活动不断提升体育专业学术水平, 逐步拓宽自身的发展空间。要把教学研究和体育课题科学研究的成果应用到教学上, 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7.制订自身发展规划, 逐步实现规划内容

明确而科学的新教师自身发展规划, 可以保障新教师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新教师应该在老教师的帮助下, 根据其个人特点, 制订出适合个人能力特点的阶段性自身发展规划。一些新教师可能教学能力比较突出, 科研能力相对比较差;一些新教师则可能科研能力较强, 教学能力比较弱。这就需要重点加强弱项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使新教师能逐渐成长为具备良好的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全才型的高素质教师。

8.建立一定的新教师培训制度

新教师的培养中, 建立一定的培训制度, 保障新教师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新老教师的结对制度、教研室的带教制度、新教师的培训进修制度、新教师的考核制度, 新教师的激励制度等。有了这些制度, 就可以使新教师对自身素质的加强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更加有信心, 更加有动力, 使他们成长进步更快。特别值得提出的是, 应该制订好新教师的岗前培训制度。岗前培训, 对新教师形成高尚的师德、优良的教风, 以及形成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是必不可少的。

二、摆正位置, 处理好各方面人际关系

1.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树立教师威信

新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 对待学生要平易近人, 和蔼可亲, 要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教学过程中, 要以学生为本, 做到尊重学生、关心学生, 要始终注意自己的教师身份, 体态、仪表、语言、行为等不可轻视, 不可随意, 不可粗俗。这是新教师树立威信的直观因素。平时应该注意着装整洁、合理, 言谈举止文明、有修养;语言表达要有条理, 专业用语必须规范, 把握语气的轻重缓急, 以展示教师的风采, 树立教师威信。要明确教师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培养者, 引导者和促进者这一根本和为祖国培养合格接班人这一根本理念。

2.与同事建立良好关系, 与领导保持接触

新教师进入集体里, 要把自己当成学生, 要主动与同事接触, 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维护同事间的团结, 做到一视同仁, 谦虚敬慎。要学会与上级交流, 经常汇报思想, 让他们了解自己教学工作的情况。要正确对待领导和同事的评价, 要有经受挫折和自我调节的能力。要关心集体、关心同志, 使自己融于集体、热爱集体。

三、不断提高职业素质, 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

1.充分重识体育教育生涯最初的困难与艰辛

新教师进入工作岗位, 完成角色转换过程可以说是一个艰苦的学习、锻炼过程。首先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和自信心, 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心理品质应对各种挑战, 尤其是最初一段课程的心理压力较大, 克服心理障碍, 形成坚定的自信心理显得很重要。其次要明白教师肩负着育人的神圣使命, 教师不仅是教学的领导者、管理者、监护者, 而且是学生效仿和学习的主要对象。对此, 教师在工作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个的起伏波折, 要承担责任和压力。一般来说, 第一学期的课堂教学是艰难的, 但只要勇敢面对, 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第二学期的教学就会变得容易和熟悉得多了:组织程序逐渐合理, 组织调动更为有效, 会出现质的变化;师生之间也会建立起信任感。所以新教师只要爱岗敬业, 努力工作, 就会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2.自我激励, 不断奋进, 保持旺盛工作热情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培养 篇8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师;素质培养

一、体育教师在高校教学中的特殊性

教师的素质培养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以体育教师作为研究和调查对象,主要在与体育教师在高校教学和研究当中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其主要表现在:

(1)体育教师相对于其他专业的一些教师而言,其学历相对偏低,伴随着高校的快速发展,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和指教水平是高校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我国高等教育自上世纪末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之后,目前高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阶段,但是教师教学和学校的科研教学等方面的问题却越发显得重要。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早期,由于各大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很多学校都出现了严重的师资不足的现象,学校为了尽快的解决师资方面的困境,在过去的十年间,大量的招聘教师进入高校教师队伍,在早期,由于我国大多数学校的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不够,尤其是体育专业,其硕士研究生的人数更是少之又少,在硕士研究生招聘找不到方向的时候,大多数高校引进的都是本科毕业学生。体育专业的招聘就是当中的一类人才引进特点,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校的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出现了大幅度的增加,这就使得很多学校的教师队伍开始出现了大量的硕士研究生,不可避免的是过去几年间所招聘的本科毕业教师面临着严峻的继续深造的问题,对于教师学历和职称的提高在这些教师当中体现的更加的明显。

(2)由于体育教学的特点,对于一些从事体育教学工作若干年的中老年教师而言,由于体育教学相对活动量比较大,对于这些教师而言,在从事科学研究当中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成为各个单位科研骨干,对于室外体育教学工作而言,其所存在的大活动量体能消耗是这些教师所无法承受,对于一些大强度的体育教学而言,又如何来完成,所以一些专业技能的年轻教师的引进就显得更加的重要,尤其是有过竞技体育训练和比赛经验的教师尤为重要,这些问题的存在,又在无形中增加了教师学历和执教水平提高的难题。

二、教师综合素质培养

对于高等教育而言,教师综合素质培养应该主要体现在:(1)对教学内容把握的准确性。从某种程度而言,其实教师的教学水平是一个需要不断的积累的过程,这个积累的过程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师本身所具有的知识层次的高低和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态度,把握好了,这两方面的问题就能很好的解决教师的基本教学水平了。(2)对知识更新的速度和能力,我们说对于任何一个学科而言,教师所掌握的知识都不可能一直沿用下去,可能在框架方面,教师的教学经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知识更新方面,就需要教师不断的去学习,去研究,所以提高教师的学历就从这个层面来体现,也是目前大多数高校为了更新知识所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这种知识的更新对于体育教师而言,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原因主要在与教师的外语水平相对较低,在研究生入学考试当中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在与体育教师大多数对于理论学习都不重视,这就为自己的理论教学留下了障碍,很多学校强迫性的要求教师去提高学历的做法也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教师在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下几方面的问题:(1)体育教师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教师要热爱体育教学工作,以崇高的敬业精神为指导思想、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自身素质,培养终生体育观念与体育习惯为宗旨,这是搞好体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搞好体育教学工作的内在动力。(2)身教胜于言教,严于律已。教师的品德、言谈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其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的注视之下,这就要求体育老师教学态度严谨,以良好的师德、精湛的教学艺术去教育中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好,以良好的状态影响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望才能取得教学的最佳效果。

学生的体质健康关乎着祖国的未来,作为体育教师而言,必须努力来提高学生对于体育的喜好程度。对于我们自己而言,体育教师首先应该积极努力的去学习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现代化的新教学改革理念和教学手段,在主动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的过程中来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汪波.教师素质结构主要因素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

[2]王义遒.对深化文化素质教育的再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1

[3]孙桥.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师素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5

上一篇:有一种力量叫放手的作文下一篇:光盘行动活动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