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考核评价方案(共9篇)
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现行的体育课考核评价方法不但有起到调动积极性的目的,反而挫伤了部份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它显然已经不能顺应新课程发展的需要。因此改进现行体育课考核方法,建立新的评价方式势在必行。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下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讨论稿)》为指导,以“用发展的观点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多元评价为手段,构建科学的可操作的学生评价体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评价对象
学校全体学生
三、评价内容
本次课程改革,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㈠ 运动参与 ㈡ 运动技能㈢ 心理素质㈣ 身体素 ㈤ 社会适应
四、评价要求
1、学科“课程标准”已列出不同学段应达到的目标,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建议。在对学生进行学科学习目标评价时,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2、注重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整体素养。坚决禁止单纯以学业成绩评价学生的错误作法。
3、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层次性,更要注重学生的进步性,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充分发展。
4、注重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一般性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要注意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尽量从正面予以引导。
5、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应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中进行评价,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有效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6、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突出评价指标多元化。倡导“多一把尺子,多一批好学生”的评价观。
7、要建立以学生自评为主,同学、教师、家长、领导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尊重学
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体现评价的多元性与开放性。
8、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及实施细则时,要注意科学性、实效性、可操作性。
五、评价实施
1、学生评价由学校组织实施。领导和指导学生评价工作。同时,还要以年级或班级成立学生评价机构,具体负责学生评价的实施工作。成员主要由教师、班干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等组成。
2、学校根据本指导意见具体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学生评价方案及指标体系。
3、设计评价工具与方法
学生评价的内容和标准是多元的、综合的。因此,相对应的评价工具与方法也必须多样化。质性评价方法有: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等;定量评价可设计评价量表进行赋值得分、评等或采用考试等手段进行。
六、评价结果
1、评价结果的呈现
评价采用合格与不合格方法进行,以平时的考核成绩、出勤和课堂表现,家长评、小组评等。
2、学校、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对收集到的资料、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对学生发展的成就、潜能和不足进行客观描述,形成一个分析报告,并用明确、简练、可测的目标术语表达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制定改进计划。
七、评价标准
(1)考勤情况,以每节课教师或体育委员的考勤为准,无故缺课每年累计达10课时评为不合格;
(2)参加锻炼情况较积极以上为合格,经常不参加为不合格,有时不参加但参加时表现积极可评为合格;
(3)练习效果较好以上评为合格;
(4)懂得某项球类技术、技能、比赛规则、简单载判法,并且能单独参与该项的锻炼与竞赛,评为合格;
(5)每年的体育基础知识测试以60分为合格;
(6)学生基本活动能力评价以原来体育课的评分标准进行;
(7)学生自评采用书面形式,结合自已平时上课情况,学习表现及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对自已进行客观的评价,并确定评价等级;
(8)教师的评价要建立在对所教班级学生全面了解的情况下进行。最好以评语的形式在学生的自评基础上写出肯定性,鼓励性的评价,并确定级别等;
关键词:新课标,中小学,体育,成绩,评价
长期以来, 只从“分数”角度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已越来越显示出局限性。这种评价方式, 使得体育学习对学生而言已不再是一种乐趣和渴望, 而完全变成了一种负担和压力。且这种评价只注重学生体育学习的结果, 无法了解把握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内在愿望, 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对人才培养的准确作用。现行的体育课评价体系只有结果考核, 缺少过程考核, 重视终端评价, 忽视了过程评价。由此, 我校大力探索与改革体育课成绩考核评价方案, 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一、学校体育成绩考核评价的现状
1、评价内容缺乏综合性
目前, 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厌倦上体育课的现象。运动是人的天性, 青少年应该喜欢从事体育运动, 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 厌倦体育的情绪却与日俱增?这有多种因素, 如教法不当、教材内容安排不科学等, 但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现行的教育评价很难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效和锻炼效果, 大大挫伤了其学习主动性, 很难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反映学生的健康状况。
2、评价标准忽视了相对性
以运动成绩为评价标准的这种评分模式, 否定了学生个性的先天差异, 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特长, 也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各地区学生身体生长发育情况不同, 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考核评价统一以体育课《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考核评分标准》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来评分显然是不适当的。如:有些学生凭借自身较好的身体素质也能得高分, 而另一些学生尽管主观上十分努力, 但结果却不如人意, 这正是目前体育教学考评中出现的矛盾所在。
3、评价方法只重视终端评价, 忽视过程评价
从单一的“分数”角度评价学生的体育课成绩, 往往会使学生为着考核项目的达标而忽视对其它基本技术的学习和掌握。
二、当今学校体育课成绩考核评价的发展趋势
1、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评价, 以健康素质为主
自上世纪70年代一些教育者把身体素质分为运动素质和健康素质两个概念, 到80年代中期由测试运动技术指标向测试健康指标的过渡, 认为体育考核应以健康素质为考核标准, 制定出了以健康为主的考核内容, 它们是: (1) 反映心血管耐力和心肺功能; (2) 肌肉力量与耐力; (3) 柔韧性; (4) 身体组成部分。80年代末我国体育教学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 这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指出的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可多年来从项目设置到考核标准仍以运动素质为主, 却不能全面反映学生体育成线, 也不符合其指导思想。
2、考核项目的设置应体现相对性, 增加选择性
体育考核除了以健康素质为标准, 还要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方针, 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 为学生培养、发展自己的特长创造有利的学习空间。以前只是用生理的一些指标来评价, 而现代体育已走进了生活, 从过去的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到群众体育的勃起, 体育课不再是单一的教学行为, 而是发展和推广全民运动、终身教育、大众运动的教学行为, 这迫使我们在认识观念上发生转变, 寻求新的教学和评价体系。因此, 在项目内容的设置上, 应尽量多出2~3项, 让学生有选择的权利和充分的选择余地, 使其扬长避短, 提高自我锻炼兴趣, 促使其锻炼习惯的养成, 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三、建立合理的体育课考核评价的新思路
为了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体质情况, 更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健康水平, 使体育课成绩的考核评价能更具激励性, 也便于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子女的身体状况, 我校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 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 对现行的体育课考核成绩评价进行了改革, 经过三年的实践, 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体育成绩考核评价的新思路, 形成了“二把握”、“三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
1、评价内容和方法上体现全面性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并全面评价学生的体育发展水平和能力。以“体育成绩=运动成绩+特长发展+健康状况”进行考核, 并把课外体育活动、课间操、眼保健操等列入评价范畴, 将体育达标与体检的身体指标相结合, 将学生生长发育、生理健康状况也纳入身体素质评价中。每学期有三次考核 (期初、期中、期末) , 项目的选择上以对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具有典型健身意义的项目为主, 尤其对人体心肺, 呼吸功能锻炼价值大, 且便于成为学生终身锻炼的项目作为必考项目, 再加自主选择的项目。同时实行免考制度, 规定凡是参加各种体育比赛获奖的学生该项可以免考。
2、考核标准指标和评语相结合
评价标准把健康必备的身体素质与为了获得某种技能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区分开来, 在速度和力量等素质上不要求学生越快越好, 力量越大越好, 注重对学生的过程评价。开学初, 先对学生与健康素质有关的几个项目摸底测试, 并以此为原始成绩, 一学期进行期中与期末的两次全面考核, 不是每个学生都用一个考核标准。注重以评语为主的方式肯定学生的成绩与优点, 同时指出今后的努力目标。这样学生就从枯燥单调的“达标、身体素质测试课”中解放出来, 使他们有更多精力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并有社会基础的运动项目, 促使学生良好健身习惯的养成。
3、评价结果采用《学生体育与健康报告书》形式
三年前, 我校就现行学生成绩报告单上的体育成绩在家生家长中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表明72%的家长对体育课成绩的理解是错误的, 20%的家长表示不理解, 只有8%的家长能比较正确地理解成绩报告单中“体育”的含义。事实上成绩报告单上的“体育”仅是本学期体育课的项目考核成绩的综合评价, 它不能反映学生的健康水平、营养状况、发育程度和体质状况等, 使家长误认为“体育”成绩好, 就意味着体质好或健康这是错误的。
改革后的报告书上综合了“运动成绩”、“特长发展”、“健康状况”和体育与卫生的两方面内容, “运动成绩”栏只填“合格”与“不合格”, “特长”栏主要说明项目的名称及目前可达到的运动水平, “健康状况”栏记载学生的心率、血压、肺活量、身高、体重、视力等, 且以评语为主, 指标为辅, 将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清楚地反馈给家长, 改变了过去单一报告“体育”成绩的做法。这种将卫生保健范畴与体育教育范畴合二为一的评价方式, 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欢迎。在不久前的再一次家长问卷调查的信息反馈中得知, 有83%的家长认为这种报告书的形式能很好地反映自己孩子的体育和健康状况。
初中 体育与健康课 考核评价
体育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校的体育教学必须把健康作为首要指导思想,并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措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在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考核与评价是一个重要环节,它在其中发挥了导向与监控的作用。新课程强调的评价理念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倾向,而注重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意在培养具有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现在,本文就以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为例进行如下探讨。
一、对学生的学习考核评价应具有针对性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评价标准,学习评价分为:绝对性评价、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等三种模式,为了使学习评价能够真正发挥其激励作用,更好的实现体育课程的教学价值,《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评价方式应根据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情而有所不同。
1.考核评价知识与技能的具体标准和方法
对体育知识的评价应通过平时作业、课堂提问以及书面检测等方式进行,具体内容包括:①学生对体育价值及其重要性的认识;②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③学生对卫生与保健等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以上内容,可以根据课堂提问和书面测验的成绩给学生评定等级,等级可以划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及格、仍需努力等五个级别。对体育技能的评价应通过课堂观察和技能评定来完成,其内容主要包括:①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运用情况;②对目标要求的运动技能的运用及掌握情况,也就是对所学技能的能力进行评定。然后根据课堂观察记录、技能评定成绩和学生的进步情况对学生进行等级评定,评定等级同样可以划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及格、仍需努力等五个级别,还可以对学生在技能掌握方面的进步和努力给予相应的附加分。
2.考核评价体能的具体标准和操作方法
对学生体能的评价可以采取课堂观察和实际测验来进行,测验标准可参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其中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优秀、良好、一般、及格、不合格,实际评价中可将“不合格”改为“仍需努力”,这样有利于保护体能较差的学生的运动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达到目标的信心。对学生进行体能评价时,要综合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努力程度、进步程度等,面对学生的进步,要给予相应的附加分或激励性评语。
3.考核评价学习态度与参与度的具体标准
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行为是很难用定量的方式来评定的,主要通过平时的课堂观察、提问回答、问卷调查等方式给出评价,主要内容可以包括:①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参与情况;②在运动过程中的投入程度;③在运动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况;④在体育运动中的进步程度;⑤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参与情况。然后根据平时的观察、记录、问卷调查来对学生进行等级评定,可分为五个等级:优秀、良好、一般、及格、仍需努力。
4.考核评价学习成绩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对于《体育与健康》的学习评价应采用多元化评价,首先,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做出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竞技体育,更不是选拔优秀运动员。其次,要考虑到体育课程的定位,依据课程的主要特点和教学目标(在发展学生体质健康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实践能力),全面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因此,在体现学生运动能力、技术技能等方面的分值比例应该略高一些,有利于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健康发展状况;而学习态度、运动参与度、健康知识、自我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分值比例应略低一些,这种做法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发挥其运动潜能,提高其健康水平。主要分值划分可参照以下标准:总分(100分)=体能(30分)+技能(30分)+健康知识与行为(10分)+体能和技能的进步(10分)+学习态度和参与度(10分)+情感体现(5分)+合作品质(5分),评分时应先按照百分值来计算,然后以五级评分制评定成绩。
二、考核标准应采取指标加评语的综合评价方式
在新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中,应注重将健康必备的身体素质和为了获取某种技能而需要的身体素质区分开来,在训练速度与力量等素质时,不能要求学生速度越快越好、力量越大越好,而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同时,应注重对运动过程的评价,如开学初期先对与学生健康素质相关的项目进行摸底测试,并将此作为原始成绩,然后在整个学期中进行期中和期末两次全面考核,依此记录下学生的进步程度。此外,应注意对不同的学习应采取不同的考核标准,注重评价方式和评定语气,意在肯定学生的优点,并给其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评价反馈应采取“健康报告”的形式
对学生体育学习状况的评价反馈应采取“健康报告”的形式,制定《学生体育与健康报告书》,报告书上应标明学生的运动成绩、特长发展、健康状况、体育与卫生知识等各方面的内容,运动成绩一栏应注明合格或不合格,特长一栏应注明特长项目和目前的水平,健康一栏应注明学生体检项目的各项指标,报告书应以指标为辅、评语为主,将学生的各项信息清楚、全面、准确地反馈给家长,一改过去一张体育成绩单的评价方式,并受到了广大家长的广泛好评。
总之,体育与健康课的评价考核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抓好体育教学研究工作的中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教学思想的完善与改进,因此,我们要努力改革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淡化分数的重要性,把我们的评价重点转移到和调节体育教学过程密切相关的过程性评价上。我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评价的真正目标,体育教学质量也能得到促进,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佟铸,李贵阳.体育教学评价现状及改革趋势[J].体育学刊,2003,(03).
[2]赵玲.对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03).
[3]谭兆风.体育教学评价现状的不足及改善措施[J].体育学刊,2001,(03).
[4]张建华,杨铁黎.当代美国体育教学评价的改革[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01).
[5]王振兴.关于体育教学评价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4,(05).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师评价机制,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依据《教师法》、《末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高新区许营中心小学小学教师职道德考核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考核内容,建立师德考核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我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二、考核内容和标准
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
三、考核对象
在编在岗教职工,其中校级领导干部考核按高新区教育中心干部考核办法执行,离岗退养和长期病休超6个月及以上的人员不参加考核。
四、考核方法与步骤
1、成立师德考核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领导小组: 组 长: 翟瑞安
副组长:张建军
组 员: 徐成华付朝壮贾言才刘延振孟庆伟李泽军 由领导小组成员和民主推选产生的教职工代表(占工作小组总人数50%以上)组成,分三组,分别对低年级段﹙一、二、三、年级﹚教师,高年级段
(四、五、六年级)教师和非教学人员进行考核。
加强对师德考核工作的领导,切实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引导广大教职工正确认识开展师德考核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增强参与意识;要引导学生和家长对
师德考核工作给予正确理解和支持。在考核中要精心组织、坚持标准、严格程序、规范式操作、务实求效,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准确、公正。
2、形式与时间
采用“两考核”的形式,即自我考核、领导考核、考核时间在每年的5月份下旬,并在每年6月份上旬将考核结果上报联校备案。
3、步骤
学习宣传。认真组织好《规范》学习,加大宣传力度,开展主题学习会、研论会、座谈会、演讲会和暑期师德专题培训等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教育活动;将《规范》、《聊城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在职工有偿家教、带寄宿生、兼课管理工作的通知》等印给教职员工,做到人手一册,并充分利用会议室、办公室、黑板报、校园宣传栏、广播等载体进行宣传;帮助广大教师全面了解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实施考核。一是要做好准工作;二是教职工自评;三是要组织好领导考核考核,要召开专题会议,讲清意义,明确要求;四是组织好领导考核和教师间的互评;五是组织好非教师人员由自我考核、校长考核、其他领导考核、教师考核(非教学人员参加)四个层次组成;六是考核领导小组评议,结合教师平时的师德表现,在打分量化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对每个教职工作出客观评价。七是做好考核统计、分类建档。
公布结果。考核小组将考核结果通过适当形式向全体教职工公布。
梳理反馈。学校对考核中反映出来问题,应认真进行梳理分析,视情况向教职工本人反馈,同时进行个别谈话。教职工要根据反馈的问题,剖析原因,提高认识,主动反思,认真开展自我考核,制定整改计划,提出改进的时限,并上交学校存档。
整改提高。师德考核成绩作为年度考核主要内容,边考核边整改,对师德表现差,问题比较突出的个别教师由学校要领导进行诫免谈话,限期改进提高。通过整改使教师队伍中觉悟不高,师表形象差,以职谋私,有偿家教、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现象得到时有效遏制,促进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认真总结。集中考核结束,每位教师都要结合自身实际,写出个人总结上报学校。学校要认真总结,对考核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措施,提出整改建议,不断完善师德考核工作。
五、考核计分办法
1、分低年级段(一、二、三年级)教师、高年级段(四、五、六年级)教师、非教学人员三类组织考核。考核结果分优、良、合格、不合格四等,分值分别为90及以上、80—89、60—79,60以下,调查表中的优、良、合格、不合格分别以95分、85分、70分、45分进行统计。
2、低年级段(一、二、三年级)教师:自我考核占10%,领导考核占40%,教师相互考核占35%。
3、高年级段(四、五、六年级)教师:自我考核占10%,领导考核占35%,教师间互评占30%。
4、非教学人员:自我考核占10%,领导考核占20%,中层干部考核占30%,教师考核占40%。
六、考核结果运用
《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考核结果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为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对考核结果运用作如下规定:
1、作为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之一。
2、师德考核成绩位于前10%的,在市级奖教金、师德楷模、终身班主任、特级
教师、名师名校长、学科骨干教师评选中优先推荐。
3、考核成绩位于前三分之一的,在以下方面优先考虑:在年度考核评优评先中优先考虑;在教师竞聘和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时予以倾斜;优先推荐参加省市组织的培训、学术考察和科研活动。
为了完善体育课程结构体系,推动新课改的实施及深化,增进学生健康体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开创体育教育教学新局面,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新《体育与健康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制定本评定方案。
一、评价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的为指导,促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健康的成长,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表现和创造的欲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引导发展学生潜能,张扬个性。激励教师不断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进新体育课程的建设。
二、评价方案目的
鼓励学生积极上进,提高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发展能力,提高学习的信心,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习惯,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
三、评价方法
评价包括学习过程积累、体能与技能、两部分,即学生成绩=过程积累分(40分))+体能与技能(60分)=100分。
1、学习过程积累40分
主要包括:出勤情况;课堂活动表现。(1)、出勤情况10分
以每节课教师或体育委员的考勤为准,无故缺课每年累计达10课时定为体育课成绩不合格;出满勤、不迟到、不缺课、不早退的学生得满分;旷课1次扣1分,缺课1节扣0.5分,迟到、早退课4次扣1分。
(2)课堂活动表现30分
学习态度10分:喜爱体育活动,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课外活动。
合作精神10分:具有集体荣誉感,互相帮助,互相尊重,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情意表现5分: 根据体育活动表现出来的自信心和意志力,会动脑、会学习有创新精神。
回答问题5分:课堂上积极踊跃地发言,认真、准确,每次得1分。
课堂活动表现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小组长组织,进行小组互评;教师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个别学生的成绩适当调整,最终确定每位学生的量化分数。
以上是对学习过程积累部分内容及赋分的阐述,40分是最后的折合分,学期末教师可以根据自己、体委和小组长对平时各项成绩的记载和对每位学生的印象评定出每位学生的平时成绩。
2、测试部分60分
主要包括体能与技能两方面(1)、体能测试30分
小学体能测试共2项,每项10分。测试项目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目标的所学内容而定。体能测试参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参考量化表查成绩,结合每一位学生的基础及提高的幅度进行评定。
(2)、技能测试30分
小学技能测试共2项,每项15分。测试项目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目标的所学内容而定。
四、学生成绩表述
将平时积累、体能、技能分数统计得出学生成绩,采用四级评定制予以表述。A(90分以上)、B(76-~89)、C(60~75)和D(60分以下)四个等级。
不及格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如果有进步可以再给一次机会重新测试,重新评价。
学生体育全面考核后,教师在学生的自评、互评基础上,评出学生的成绩等第。
阳光大课间活动评价制度
为了使学生树立“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成长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我校的阳光大课间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以下考核评价制度。
一、活动的实施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为辅。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空间。
2、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以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应用,及时对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文体活动的实施与教科研工作、假日活动紧密结合,前者为载体,后者为训练提供条件。文体活动是学校体育与艺术课程的组成部分,教师在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时要给予充分考虑,要根据运动水平等级和艺术能力目标,合理安排有关内容和足够的课时。要体现教学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适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和教学评价的主体性。
4、班主任是文体活动的组织实施者之一。班主任积极配好学校文体活动整体工作的开展,将文体活动作为班级一项重要工作,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加强学生文体活动档案资料的整理,为评价学生提供真实、完整的数据。支持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和活动的开展,班主任也应提高体育、艺术的修养,提高文体活动的管理水平。
5、体育、艺术教师是文体活动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要加强理论学习,改进教学办法,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正确指导其训练,为终身受益打好基础。
二、大课间活动的巡视和检查制度
1、在管理上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实施“扬长”教育,以情感教育为突破口。
2、在正面教育的前提下,多给学生以表扬和鼓励。
3、坚持从严管理,确实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
4、嘴勤--勤说勤问勤提醒;眼勤--勤看看勤观察;腿勤--勤走动勤转转。
5、加强巡视和检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看到老师,消除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隐患。
6、加强巡视和检查,经常对学生进行点播,给学生以警示。
7、大队部负责检查。学校督导队员负责全面的检查,检查班级人数,器材的携带情况,教师指导情况和活动质量。
三、活动的评价
1、对学生评价 每学年评定一次。
(1)文体活动技能评定以各班现场表演和测试等方式进行。(2)对学生评定的登记分为:优秀、良好、及格。(3)对学生的评定由学校组织实施。
2、对教师(班主任、专业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学生考勤记录。
(2)有完整、真实的学生文体活动情况档案资料,并指导学生保存好自己的作品。
(3)教师应按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课时与教学目标。
(4)学校通过对教师听课、查阅教学资料、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5)教师履行工作职责情况综合评价。
四、注意事项
1、制定学校大课间活动和文体活动方案,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做到时间、场地、内容、学生和指导老师五落实。
2、落实责任制。
(1)学校管理人员都到操场参加活动,阴雨天负责检查各班级的活动,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全体教师对大课间和课外文体活动的重视。
(2)班主任和搭班教师负责制。班主任必须加强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安全、文明、有序地参加活动,搭班教师要做好组织和辅导工作,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
1 湖南省高校大学体育课程考核与评价现状
目前,湖南省很多高校的体育评价体系的严重滞后,已经制约了高校体育的发展,限制了高校体育社会价值的体现,影响了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的积极性。虽然湖南省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可喜的变化,传统的“放羊式”、“灌输式”、“填鸭式”等教学模式在大部分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已经不复存在,学生自主选项等教学模式受到广大高校学生的好评,但是高校体育考核环节作为高校体育重要环节,却没有能够在改革的过程当中得到质的改变。
1. 1 湖南省高校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普片不高
湖南省很多高校注重竞技体育,参加比赛出成绩,起到为学校做宣传、争荣誉的良好效应,同时将带学生参加比赛获得成绩的教师在评职称、考核中可以获得加分。相反则对高校大学体育这一门基础的课程来说,倒是听之任之,不是很重视。导致很多高校教师花大量的时间投入到训练、比赛中,而基础的大学体育课程却是能混则混,考核模式越简单越好。
1.2 考核方式陈旧,不能体现每个学生的真实成绩,抑制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湖南省大部分高校一直沿用着“平时成绩+技能考核=总评成绩”这一传统的考核模式,相对教师来说,简单易操作。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只考核了他们大学体育课程的一方面,不全面、不具体、不实际,造成部分学生的评价不够合理,影响部分学生大学体育课的积极性。
1.3 考核标准不够合理
一刀切的体育评价体系从来都没有适应学校体育的发展,高校体育要制定能够促进其发展的评价体系,就要明确高校体育的教育目标,体育教育教学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自我完善,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全民健身”、“终身体育”的历史潮流中不断变革[1]。虽然湖南省各高校都在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大学体育课程也不例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现阶段湖南省各高校的大学体育课程考核与评价的标准仍沿用着十几年前乃至几十年前的旧标准,没有根据当今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水平进行一个相应的调整,虽然当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由于独生子女多,锻炼不够,导致现在学生的整体整体素质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各标准也可以做一个相应的改变,在学生非常注重成绩的今天,好的成绩可以增强学生们的信心,提高其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还可以根据学生体质的个体差异分层次、分批次的进行不同标准的评定。
2 湖南省高校大学体育课程考核与评价改革
鉴于湖南省高校大学体育课程考核与评价模式单一、标准落后等现状,不利于真实的评价学生的大学体育成绩,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因此湖南省高校大学体育课程考核应该得到各高校的重视,加大改革力度,更好的适应大学体育课程的开展。
2.1 大学体育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
湖南省高校应该重视大学体育这一门课程,注重大学体育教师的进修,以改变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改变考核方式,大胆创新,提出一套更加适合湖南省高校大学生的大学体育考核方式,更好的为大学体育课程服务。
2.2 大学体育技术课程考核
现阶段湖南省高校大学体育技术课程考核为其主体部分,大概占体育成绩的70%左右,决定着学生大学体育课成绩的好坏。首先要降低这一考核环节所占的比例,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其次,不能以一个标准对全部的学生进行考核,要注意到身体素质、体育基础等各方面的差异,区别对待,将学生分为各个层次,不同的标准对待,或者以进步幅度进行考核。最后,就是考核标准的改进,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现状,可以考虑2~3年对学生考核标准进行一次修改。
2.3 大学体育理论基本知识考核
湖南省大部分高校基本上没有大学体育理论考核,但是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却经常会遇到需要理论结合实践来解决问题的时候,如:在比赛过程中,技战术理论知识的掌握有利于更好的发挥其掌握的技术;运动过程中很学生连最基本的肌肉痉挛、踝关节损伤等各种损伤都不知道如何处理。更别说从理论知识上给学生树立养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了,因此,湖南省高校大学体育课程考核与评价需要增加理论知识考核,用理论知识从心理上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2.4 学生体育态度考核与评价
态度决定一切,态度也直接影响学生体育参与的兴趣,因此学生的学习态度理应纳入大学体育课程考核与评价中来,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不仅仅只是传授技术动作,管理学生的纪律,还应该注意观察学生体育课的态度,也需要在课程中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使学生在大学体育课中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
2.5 课外体育活动考核与评价
“阳光体育”实施7年来,湖南省高校中实际效果却不是很理想,其中原因有很多,主要体现在学生对健康的认识度不够和学校不够重视。为了课外体育活动更好的开展,主要就是要完善学校学生课外活动的组织考核体系,如:清华大学很早就将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纳入到大学体育课程考核中来,每个学期课外活动参与不达标的大学体育考核的资格都没有。因此,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到高校大学体育考核与评价中来对“阳光体育”的实施有着重大意义。
2.6 团队考核纳入高校大学体育课程考核与评价
团队考核项目纳入大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学习的平台,同时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组织、共同创新的团队精神。在集体教育与团队荣誉的感召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频数明显增加,学习效果显著提高,全面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2]例如在1500m考试中,就可以采用以班级为单位的形式进行团体考核,针对其考核成绩给予评价,当然在评价结果中可以体现其中的差异性,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其大学体育课程参与的积极性。
3 结语
【关键词】团队考核;体育课成绩;教学改革;评价方法
1研究目的
考核是高等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对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体育锻炼兴趣和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大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内容与方法与大学体育课程应达到的五个目标(运动参与的目标、运动技能的目标、身体健康的目标、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目标)要求相差很远,尤其是对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目标,在现有的大学生体育课考核制度中未能很好体现。
“现在的大学生最缺乏团队精神”〔1〕。目前我国在青少年甚至成人中均存在着个人一意孤行,缺乏团队精神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教育中缺乏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团队精神在当今知识信息爆炸和崇尚竞争的时代,对诸多事项的成功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创新设置大学生体育课团队考核内容与方法,提升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及团队创新能力,当能为全面有效实施大学生体育课程目标提供实践经验与理论支撑。
2研究方法
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和大学生成绩考试制度及评价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资料来源于1989-2010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文件。实验班级: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级、2007级、2009级健美操选项班;2008级武术选项班;2008级外语系、工程系等4个女生班级。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
3结果与分析
所谓的团队,是指有一定的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团队考核即团队绩校考核,就是对整个团队成员共同完成的职责和对工作结果的考评。体育课程团队考核就是指对学生团队共同完成规定运动技能的成绩评价。创新团队考核内容与方法,目的是为了有效加强大学生团队精神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加大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并提高其沟通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自我组织体育锻炼的潜能,促进学生认识个人价值与团队价值相互融合的共赢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达到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大学生今后的幸福生活及社会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1目前大学生体育课考核内容分类与成绩评定状况(表1、表2)
目前大学生体育课程成绩评价内容与方法多以固定的考核内容和个人体育技能成绩量化为主,个体成绩评价突出,注重科学性,忽略人文性。
从表1、表2考核内容分类来看,主要是体能、运动技术和体育知识、学习态度三大类;学生体能类和掌握体育技术类是考核的主要内容,占体育成绩90%的比重,而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目标,在考核内容方法与成绩比例上几乎属于空白,未能充分体现出来。这主要是因为社会适应、心理健康属于质性的评价内容,在体育考核成绩评定中可操作性不强,评定内容与标准难以把握,因此,设置团队考核内容,对应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关键点进行探索与实践。
3.2大学生体育课考核内容分类与成绩评定改革方案(表3)
3.3团队考核改革实践分析
3.3.1健美操项目团队考核方法创新与实践
健美操团队考核内容为自编操项目,要求每组人数8人以内,自由组队编操,整套健美操动作规定4×8×8拍(操类不限),教师提供规定长度的音乐。评分标准以动作队形的编排、团队完成的情况为主要内容,自选音乐、服装为加分因素。自编操团队考核后学生反馈教学效果信息见表4。
自编操有效地促进了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编操的过程中,不仅对健美操课程学习的知识加以灵活运用,还通过网络、视频等多种手段,融入了现代有氧舞蹈、拉丁、搏击操等多种课上没有涉及到的健美操动作类型,达到独立创新动作的程度。她们分工合作,编动作、编队形、配音乐,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健美操水平较好的学生在指导其他同学练习动作时,换位思考后也从中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与重点,使动作水平得到提高。每组均创编出了不同风格的健美操动作和队形配合,搭配了统一的服装,有的小组甚至自己配编剪辑了音乐,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学生在编操完成后反映,“从没有想过自己可以完成独立编操,健美操并不像以前想的那么难,我们现在也可以自己创编健美操,完成动作后充满了成就感和满足感。”“在考试的过程中有队友的配合,就像课下练习,是历次考试最放松的一次。”有些学生还反映“虽然在考试中有一些小的失误,但在练操的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鼓励,加深了我们之间的友谊。结果不是最重要的,享受健美操的魅力和过程是最重要的。”
3.3.2武术项目团队考核方法创新与实践
对2008级4个武术班学生采用传统考核与新考核方法(增加团队考核)两种考核方法。第一学期采用传统考核方法,第二学期采用新考核方法。传统武术考核采用个人考核方法,新考核方法采用团队考核与个人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团队考核占技术考核30%,个人考核占技术考核70%。考核标准:团队考核按照套路动作整体情况给予团队评价。在团队考核时,每个人错一个动作要扣除团队所有人该动作的分值。个人考试按照动作质量,动作演练两部分评分。其中动作质量占70%,动作演练占30%。团队考核改革对学生学习效果及心理影响调查分析见表5。
nlc202309020040
由表5可以看出,团队考核得到了同学们的高度认可(983%),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学习积的极性和主动性(883%),由于团队考核不仅影响个人的体育课总成绩,而且会影响到团队每个人的总成绩,因此,大家为了个人和团队的荣誉,自然就形成了互帮互助的学习风气,不仅增加了与人沟通的机会,还增加了练习频率,同时,动作熟练性也得到了提高。团队考核有效地增加了学生团队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以及相互协作能力,对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有着积极影响。
3.3.3体能类项目团队考核方法的创新与实践(以12分钟跑为例)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团队跑步可以产生一种流体力学的效应,跟在后排的人会有一种被别人牵着跑的动力,使学生无形中融入到团队中去,从而提高锻炼效果。研究设定每一个体育班就是一个大团队,每个小团队可以按宿舍分组。每个团队所有成员必须按标准规定的时间完成,前后排的学生不得超过2米。如果有一人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跑距,那么该班的12分钟分值将计零分,将直接影响到全班学生的体育课总成绩。标准设计按照美国医学博士库珀研究发明的12分钟跑生理功能指标,并依据我国大学生目前耐力素质状况,从易于执行和实施的角度换算出7段分值,全队达到此要求者按规定加满体能类团队得分(特殊体质的学生可向下浮动30秒)。具体见表6。
经过对2008级、2009级体育课程长跑团队考核实践,参与实验的6个体育班级学生全部达到了12分钟跑的有效成绩。小组锻炼形式形成了一种锻炼的习惯,并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团队成功感,学生彼此之间增加了友谊,增进了健康,促进了学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并有效提高了学生长跑成绩平均水平,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跑步的快乐和教育的内涵。例如:班集体长跑活动对学生最大的影响反馈内容:“以为自己绝对完不成的跑步距离,最终坚持跑了下来,如果是一个人我肯定做不到,感谢老师利用团队长跑的方法,使我增加了更多大毅力和决心去面对困难和挫折”。“长跑需要极大的耐心与意志力,而与同学们之间的相互支持很让我感动,我体会到做一件事需要一个人的决心并要坚持,同时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团队精神。”“遥不可及的距离,我也能坚持下来了,同时也提高了身体素质。”“通过和同学们一起跑步,增进了彼此的了解,跑步中的相互支持,感觉集体很温暖,同学很贴心,集体荣誉感更强了。”具体反馈内容见表7。
4结论与建议
(1)目前大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内容主要有体能类和技术技能类,以前100%的大学体育课成绩均是个体成绩评价为主,注重科学性,忽略人文性,对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内容几乎属于空白。
(2)团队考核项目纳入大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学习的平台,同时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组织、共同创新的团队精神。在集体教育与团队荣誉的感召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频数明显增加,学习效果显著提高,全面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践结果显示:80%以上的学生身心健康及团队创新意识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必将会影响到大学生未来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绩效,从而为推动社会和谐与繁荣奠定基础。
(3)团队考核符合大学体育课程目标和评价方法多元化要素,能够达到全面培养学生多项能力的目的,符合国家对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要求。团队学习和团队考核过程中,提高了大学生的认识度,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个体间差异的存在,每个人可以发现自身的比较优势,在充分发挥个体优势的基础上,达到内部的互助,增加了学生相互协作、相互沟通的能力,使团队的智慧和个人的智慧相互融合,达到知识能力共享,并在保持学生人格的独立完整性基础上,有效健全了人格培养,促进了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了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4)团队考核促进了团队的荣誉感,彰显了集体教育的魅力,它像一个巨大磁力场,感召着每个学生热爱团队荣誉,并为之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表现出主人翁的责任感。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动,使学生更清楚了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和位置,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勇于承担任务和责任,学习态度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把“强压被动式”的大学体育教育转变为快乐教育、兴趣教育、和谐学习的教学环境。
(5)由于体育课程的特殊性,学生在中学时代接受体育的教育程度反差较大,个人的运动基础参差不齐。故在团队考核的内容、方法与评价指标的设计上难度较大,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实践,以使大学生体育课成绩考核评价方法更加合理化。
参考文献
〔1〕刘庆峰现在的大学生最缺乏团队精神〔N〕新闻中心-中国网newschinacomcn时间:2011-03-09
〔2〕雷钊,胡志刚,金喜添体育考核评价方法改革〔J〕体育学刊,2001,(02)
〔3〕常辉谈普通高校体育考核改革〔J〕石家庄联合技术职业学院学术研究,2006,(01)
〔4〕余万斌浅析我国现行普通高校体育考核评价体系〔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04)
〔5〕毕桂凤对我国部分高校现行的体育考核方法调查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6)
〔6〕沈钧毅对现行学校体育考核评价体系的思考〔J〕福建体育科技,2002,(03)
〔7〕陈宏对普通高校体育考核评分方法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01)
〔8〕周震宇由学生存在个体差异谈学校体育考核方法的改进〔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01)
〔9〕王博武,高媛媛,范汝清高校体育考核运用综合评定方法的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8,(07)
〔10〕沈名顺,罗飞虹《纲要》指导下高校体育考核课的初步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2)
〔11〕寿小玉高等学校体育考核方法初探〔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06)
〔12〕熊剑青学校体育考核改革思考与探讨〔J〕少年体育训练,2007,(05)(责任编辑:李宏斌)
为了更好的推行“一二五课改”,特制定以下班级小组考核评价方案。
一、以下行为属于违纪:
(一)学习方面:
1、课堂上:睡觉,玩手机(如带手机进教室必须关机),每次扣2分;吃东西、玩小物件、传纸条、乱扔杂物,每次扣1分;看课外书,每次扣1分;交头接耳、嬉笑打闹,每次扣1分;擅自换座位、离座、中途离开教室者,扣1分。
2、好学好问,独立完成作业,按时上交作业。作业未完成者或抄袭作业者每次扣1分,且早上到教室里补作业者同此处罚。因作业差被老师批评者酌情扣分。(由各组小组长负责检查,小组长由科代表检查)
3、平时听写,测验考试,是为了检查同学们的知识掌握情况,大家要实事求是,认认真真。弄虚作假者1次扣1分,并严厉批评。旁边的同学不能纵容或知情不报,大家要共同努力营造我们班良好的学习风气。(各小组长、科代表负责)
(二)卫生方面
1、值日生应做好讲台、黑板的清洁,如不认真负责,扣1分每次。每组扫地的同学得年级倒数第一名的扣1分。
2、打扫清洁时劳动缺勤,每次扣2分,如袖手旁观,劳动拖拉、懒惰,每次扣1分。累计5次及以上,就由一个人负责一周教室的打扫,并全班检讨。(以上两条由劳动委员负责)
3、各位同学应养成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的良好习惯。自己座位下方及旁边无纸屑杂物,违者扣0.5分每次。(各小组长负责)
(三)文明礼仪
1、孝敬父母,不顶撞,不欺瞒;尊敬老师,主动向老师打招呼问好。如若发现顶撞、欺瞒父母、师长扣5分每次。
2、给他人取不雅绰号、说脏话、诽谤他人者扣1分每次。
3、未经允许,不乱翻他人抽屉,不擅自使用他人物品。违者每次扣1分。
4、课间注意文明休息,做好课前准备。在教室里、走廊上追逐打闹或大声喧哗者扣0.5分每次。在墙上踩脚印,对准墙壁、天花板打球者扣2分每次。
5、仪表不合要求,穿拖鞋,留长发、戴首饰、留长指甲、化妆、穿鞋没有拉起后跟等每次扣1分。
(四)纪律方面
1、按时到校,有特殊事情应由家长提前请假。迟到、早退每次各扣1分。未请假按旷课处理,每次扣4分。
2、为了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零食不能带入教室。违者扣1分每次并没收零食,屡犯者请全体同学吃零食。
5、未经允许的书籍、玩具等不能带入教室。违者每次扣1分。
7、集会、广播操,要动作迅速、认真参与,不交头接耳,队伍整齐。违者每次扣1分。
8、课后骚扰同学(粗言秽语、跟踪、电话、书信);敲诈勒索、打架;抽烟;偷窃(对他人的东西不问自取,亦视为偷窃)扣5-10分。
9、进入网吧、游戏室等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的场所扣10分。
(五)其他
1、被学校点名批评或做了有损班级荣誉的事情,故意违反校纪校规的同学,扣5分/ 1
次。
2、班干部或各负责人有失职行为,扣1分一次。
二、以下行为值得表彰:
1、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挑战自己,提高自己,被老师点名表扬的每次加0.5分(由各组小组长负责)。
2、连续一周无迟到、早退、缺勤,加2分(纪律委员负责)。连续一周无拖欠作业,无课堂违纪现象,加2分。
3、扫地组打扫及时干净,获年级一名,组长加2分,各组员加1分。(打扫及时,地面清洁,桌凳整齐,劳动工具摆放整齐,垃圾早上、下午第一节课前、放学后及时倒。)
4、在各项竞赛(运动会、球赛、文艺汇演或知识竞赛等)中获得名次,一名加5分,二名加4分,三名加3分。
6、获得各项荣誉(三好学生、优秀班干等),校级加2分,区级加5分,市级加8分,省级加15分。
7、为同学、班级、学校做好事或拾金不昧者,酌情加1--5分。(生活委员负责)
9、被推举并被评为“每周之星”的同学加2分,被评委“闪亮之星”的小组,组员每人加1分。
备注:
1、各小组长负责记录组员的在校的各方面表现,尤其是卫生、纪律、仪表等方面。对好人好事也要及时发现、登记。
2、班长负责整体情况的调控。
3、班干之间要有充分的沟通,尽量使记录公正、周全。
个人分数联接项目:
1、结合学生在各方面的扣分情况做相应的即时处罚,一般体现为劳动补偿和字文抄写。违纪情况严重的,必须在班会课当众作出检讨。情节严重的请家长。
2、得分在80分以上者,操行评“良”;90分以上者,操行评“优”;80分以下,操行评“中”;60分以下者,操行评“差”。
3、评选三好学生、优秀班干、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以操行分作为参照。
【小学体育考核评价方案】推荐阅读:
小学学生体育评价方案12-01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学方案体育活动方案11-14
小学阳光体育活动方案11-05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方案11-20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学方案创意方案07-08
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05-29
来凤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实施方案10-17
长安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09-11
肥城实验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09-21
田家学校小学部体育课外活动方案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