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学设想(精选8篇)
江苏省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 叶映峰
余光中的《乡愁》是人教版初三年级的教学内容,由于本诗意象鲜明,结构整齐,诗歌的特征鲜明,本次授课选择在初二年级,作为诗歌阅读指导课的范例。本课教学拟达成两个目标:1.引导学生领悟诗歌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2.初步掌握根据意象欣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发挥想象,补充“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中蕴含的生活情境,达到品赏诗歌,体悟诗情的目的。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第三诗节和第四诗节是赏读的重点,教学中将出示相关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领悟丰富的生活情境中所蕴含的复杂情感。
教学中抓住关键词语赏读是我落实教学目标的另外一个途径。意象前“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修饰语,对于初二学生来说,前三个理解起来难度不大,学生完全可以独立完成,最难理解的是“浅浅的”。“浅浅的”中包含强烈的思念、深深的遗憾,甚至还有些无奈与埋怨,这些学生要体悟出来是相当不容易的。这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余光中《乡愁》一诗是借助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为具体意象, 通过丰富细腻手法表达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 进而把这种感情升华到恋国, 渴望台湾、大陆统一的深深的爱国情感, 乡愁在他的笔下得到提升, 一种“剪不断, 理还乱”的家国之恋倾泻于笔端。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有两年的读诗经历 (七、八年级每册教材都有一个诗歌单元) , 由此可见初中阶段读诗是一个重要内容, 读诗理解意境, 领悟情感是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但作为九年级的学生应已具有这些基本能力, 而在领悟, 赏析上还有所欠缺。九年级诗歌教学, 侧重点在于指导学生如何读诗, 掌握读诗的基本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深入的欣赏, 并在欣赏品析过程中潜移默化, 陶冶情操, 净化心灵以致于达到共鸣的境界。
学法分析:反复的吟咏、朗读是学习、品析诗歌的方法和途径, “书读百遍, 其意自见”, 更何况具有“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的诗歌。但九年级学生却因随着年龄的增长, 和许多心理原因, 不愿读, 不爱读, 不喜欢读出声来, 更不用说读出抑扬顿挫。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是主要任务, 而通过不同的形式, 不同手段营造读的氛围, 是教学教程中最主要要的方法。充分的朗读后教师从不同角度引导理解, 激励其自主探究、合作, 把诗读厚, 从而对诗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 激发读的兴趣和热情, 努力让学生能有一种看到诗就有读的欲望, 并成为一种习惯, 使其成为九年级甚至初中阶段诗歌教学的终极目标。
目标预设:
1、在初读中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情感、结构。
2、在悟读中领会诗歌借助具体意象所表达的情感。
3、在朗读中探讨品析诗歌的语言艺术, 更深层次的感悟其真情和表达技巧。
4、反复读, 在读中激发爱家爱国的情感, 激励其热爱诗歌、朗读诗歌的热情, 在诗歌的朗读品析中热爱生活。
课前准备:课文朗读磁带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歌曲《我的中国心》师:伴随着这首让许多中国人心情激荡的歌曲, 我们一起走进余光中的《乡愁》。
一.导入
师:有人说, 从我们出生那一刻起, “家乡”二字便深深的烙在了每个人的灵魂深处, 自我们走出家门离开故土之时, 乡愁便在心底滋生、滋长、泛滥, 这份情感说不清, 道不明, 剪不断, 理还乱, 余光中是如何表达请同学们自由的读一读这首诗。
二、初读, 感意象
1、学生自由读 (师板书课题)
2、第一次齐读 (老师对学生的读进行客观的评价, 预设:第一次齐读, 学生的朗读中可能因没准确理解诗的情感, 而朗读显得有些粗糙, 不够投入, 不必追究)
3、组织交流
学生自主交流中老师引导明确诗的思路、意象、情感, 板书相关内容, 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意象在诗歌中的表达作用, 学生交流中适时指导朗读, 意象词的重读 (加强语气、抬高声音、降低声音或声音延长等处理办法) 。
设计说明:本教学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初读诗, 准确把握诗的内容和结构, 初步领悟诗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通过学生朗读理解诗的意象, 及意象所表达的情感, 在阅读中指导学生阅读诗歌善于从诗的意象入手准确理解诗的情感和主题, 这也是读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4、听示范朗读 (示范朗读对学生产生听觉上的冲击, 让其自由朗读)
三、自读, 悟意境
师:诗歌借助意象表达感情是最主要的方法和手段, 诗歌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主题往往蕴含在具体可感的意象之中, 把握意象是准确理解诗歌的第一步。然而营造丰富的意境是诗歌另一主要特点, 读诗时想象、联想, 感受体验丰富的意境不仅能带来更美的享受, 更能深化对诗的内涵的理解。 (对前一环节进行小结, 指导读诗时抓住诗中的意象理解诗的内涵和情感)
1、自由默读, 联想想象描写画面。
教师示例: (媒体呈现画面及《乡愁》阅读卡)
余光中《乡愁》阅读卡
诗句: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想象画面:苍天茫茫, 海水茫茫, 没有边际, 没有尽头。他, 白发苍苍, 脸上早已刻满深深的皱纹, 海风撩起他的衣角任意飘飞, 空旷的眼, 望着空旷的天……路在哪里?家乡在哪里?
自主选择一节或一句展开联想想象, 描写画面。 (呈现两幅教学挂图)
2、自主交流, 感悟意境 (读出意境, 读出诗人难舍的深情) 。
学生交流展示所选的诗节及描写的画面, 在学生的交流中教师指导读诗应学会在读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拓展意境, 加深对诗歌感情的领悟, 对学生的画面描写进行评价, 或组织自评, 互评, 根据交流情况, 适时引导学生朗读, 读出意境, 读出情感。
3、再次齐读, 整体感悟
设计说明:本环节主要在于引导学生读诗展开联想和想象, 感受诗所描绘的画面和意境, 在意境的体验中深化对诗所表达情感的真切理解。教师先示范“《乡愁》阅读卡”, 这样学生有例可循, 有可模仿的方法, 便能更好的自主阅读, 在阅读中想象、联想并进行画面描写, 把诗读厚, 读丰富。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评价、引导, 指导朗读, 强化对这一读诗方法的理解运用。
四、品读, 析语言
1、介绍作者, 加深领悟 (媒体呈现余光中相关信息和图片)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 母亲原籍江苏, 自称“江南人”。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先后任教于台湾、香港等地多所著名大学。
2、教师配乐范读
由诗人简介和画面自然引出范读。
师:这就是余光中, 苍白的头发, 憔悴的面容, 虔诚的祈祷, 我们或许无法真正理解他心底那份永远都挥之不去的乡愁, 但我们分明听到他无数次在心底默念:“小时候, 乡愁是……”
教师朗读
师:诗歌的语言是诗表达情感的主要载体, 请再朗读全诗, 品析诗歌语言, 你会对诗歌的理解更加深切, 你也一定能真正理解什么叫字字藏金的语言。
3、自由朗读, 品析语言
(1) 探讨交流:你从诗中哪些字、词、句里读到了诗人那份浓浓的挥之不去的乡愁。
(2) 批注式赏析
(3) 学生自由交流, 教师评价、激励、引导、品析诗的语言艺术:
值得品析的语言点:1、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等修饰语的表达技巧平淡朴实中见真情, 以物之小反衬情之深;2、“一枚”“一张”“一方”“一湾”数量词的表达效果, 以物之少反衬情之浓;3、“啊”这一叹词的巧妙运用, 感叹中流露出惋惜和伤痛;4、“但”这一转折词更加深切的透露出诗人永远挥之不尽的乡愁。
(学生的自主交流中指导其朗读技巧, 对关键字词用不同的方法强调, 朗读中领悟深情。这一环节是本节课难点, 教师组织激励、引导恰到好处,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应该能成为本节课的亮点)
设计说明:本环节主要是引导其品析语言, 分析语言文字在诗歌中的表达作用, 学习用批注法品析诗歌语言, 指导学生在诗歌朗读中抓住诗歌的语言领会理解诗的情感和主题。
五、齐读, 整体感悟
1、歌曲欣赏 (媒体呈现佟铁鑫演唱《乡愁》MTV)
2、齐读
师:乡愁是“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乡愁是“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乡愁是“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乡愁是“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乡愁是“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请听诗朗诵《乡愁》。
学生齐读
师:今天我们读了《乡愁》, 在《乡愁》中认识了余光中, 体验到了他那浓厚的思乡情, 感受到了他深切的爱国心, 更从《乡愁》的阅读过程中学到了读诗的方法和技巧, 相信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对诗歌一定会读出更丰富的内涵。
设计说明:通过《乡愁》MTV和一组思乡古诗词曲的积累调动学生的感悟和体验, 再次对本诗有整体的理解和感悟, 同时对读诗的方法进行归纳小结, 激发其读诗的热情和兴趣。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学习作者用具体形象的事物表现抽象概念的写法
3.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爱国的感情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渴望统一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理解诗歌运用意象表达感情的写法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用具体形象的事物表达抽象概念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并了解写作背景(借助大屏幕)
1.由中秋节吃月饼赏明月导入思乡这一主题
2.由作者的经历导入对作品成因的分析
二、朗诵诗歌
1.范读欣赏(注意朗读节奏、重音、诗人的感情。多媒体播放朗读材料)
2.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三、赏析全诗
1.引导学生讨论读过全诗后的感受,学生畅所欲言,可以从各个方面谈
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运用意象表达感情的写法
并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描绘出你体会最深的一种离别之情。邮票——母子别;船票——夫妻别;坟墓——生死别;海峡——故国别(同时大屏幕展示四种离别的画面)
3.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写作顺序
时间: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现在啊。
空间:在这里——在那里;在这头——在那头;在里头——在外头;在这头——在那头。
4.引导学生理解四个意象之间的关系
前三个意象抒发的是诗人的思乡之愁,这是人们的普遍情感,是人性化的思念,后一个抒发的是对祖国的思念,暗含了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这是作者感情的升华、诗歌主题的深化。
5.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和反衬手法的运用
诗歌语言浅显,善于运用叠词,恰似轻描淡写的语言和叠词的反复运用折射出诗人强烈的思想之情。这种反衬手法的运用使诗歌表达的感情委婉含蓄而深刻。
四、拓展练习
1.用“乡愁”造句,加深对乡愁这一主题的理解
2.说出有关思乡的名句及其经典歌曲
五、结语
这首诗歌以时空的变化和作者的成长经历为线索,运用具体形象可感的事物把濃烈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诗歌虽然文字浅显,但是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映射出我国古典诗歌的神韵和魅力。
六、在歌曲《故乡的云》的播放中结束
2013-12-02 19:26:58| 分类: 九上教学实录|字号 订阅 本文转载自陶树坤《特级教师洪镇涛《乡愁》教学实录》
湖北武汉六中 洪镇涛
师:我们今天学习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一首诗《乡愁》,请大家推荐位朗读最好的男同学把这首诗读一读。(学生推荐,一男生起立朗读)师:读得不错,还没有学习,就读得这样,确实读得好。女同学读得好的是哪一位? 站起来,给大家读一读。(女生读)师:读得不错,清楚。也有一定感情,当然,要读得很好,还要深入读。
(教师范读。掌声)刚才听了同学读了两遍,我读了遍。你们感觉,在读这首诗的时候,语调应该是明快的还是深沉的?(生齐答:深沉的。)节奏应该是急促的还是舒缓的?(生齐答:舒缓的。)语调应该是深沉的,节奏应该是舒缓的!(板书“语调深沉节奏:舒缓”)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这首诗,我想提几个问题请大家思考。
【问题一】
这首诗共有四个小节,大家觉得它们之间的顺序能傍改变吗? 生:不可以!
师:请说说理由。
生1:这首诗好像是按照从小到大,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师:你怎么知道是按时间来写的? 生:每小节的开头,都有一个时间的标志。“小时候” “长大” “后来啊”“而现在”等标志明显。
师:还有没有理由? 生2:我觉得是按照把“乡愁”比喻的事物由小到大排列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师:作比的事物是由小到大,她发现这个特点,好像也是存在的。看看还有什么顺序? 生3:我觉得感情方面它是层层递进的。
师:它是怎么层层递进的? 生.先是对母亲的想念,那个时候母亲还在人世;然后是对新娘的爱恋。后来是对母亲离去的悲痛,我觉得这段也为后面作了铺垫,借用这段来抒发感情,因为大陆也是他的母亲。从这个角度看,是无法改变顺序的。
师:她发现了这样一个感情发展的顺序特点。大家同不同意? 生:同意!师:我顺便介绍一下余光中。
他是大陆人,祖籍福建。21岁离开大陆到台湾,台湾大学毕业又到美国进修,回来之后,先后在台湾大学和香港大学当教授,从60年代开始写了很多怀乡诗,这首诗是70年代写成的,据他说,写这首诗酝酿的时间很长,真正写的时候只用了20分钟。原来,第一小节,写他小时候,读寄宿小学,不能每天回家,想念母亲,母子之思;后来结婚了,到美国进修,当时大概航空不发达来回坐船,借助船票回家探亲,夫妻之恋;后来母亲去世了,生死之别;最后,是关怀祖国的统一,是对祖国的情感,感情的升华,从个人的情感升华到对祖国统一的关切,对祖国的眷恋。这一点,他也说过:我后来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以及文化内容的整个祖国的眷恋。
师:同学们的水平很高,回答问题很好!【问题二】
第四节中“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觉得“浅浅的”用得不好,我想改为“深深的”,好吗? 师:请看,我这样一改就强调了台湾跟大陆隔离的状况,大雾赞不赞成?赞成我的举手(一个也没有):不赞成的举手(哟,100%)那你们说说理由,要说服我!
生1:因为“浅浅”的海峡,比喻可以逾越的一种希望,作者的希望是有一天台湾可以回归嘛!
师:回归? 生:台湾回归到祖**亲的怀抱!
师:特别地纠正一下,“回归祖国怀抱”说法不妥。香港、澳门被外国人占领了,后来回归到祖国的怀抱。台湾曾经被日本人占领,抗战胜利后,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现在还是中国人在掌权呢,不是外围人,台湾与大陆是“统一”同题,不是“回归”祖国怀抱的问题。明白吗?这句话说得不妥当。但是,她表达的意思很好,觉得用“浅浅的”,祖国统一就有希望。
生2:我觉得这是一种反衬方法,前面“小小的” “窄窄的” “矮矮的”都是反衬,“浅浅的”反衬出那一代人对回旧祖国的乡愁的深度。
师:用“小小的” “窄窄的” “矮矮的” “浅浅的”反衬作者乡愁之浓、之深。还有没有? 你们开始说服我了。确是“浅浅的”好像更好,不仅是跟前面的用词取得一致。还说明台湾、大陆本来就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现在的分裂完全是人为的原因造成的。大陆和台湾一定要统一,一定会统一。
【问题三】
我总觉得这首诗表达的意思较为含糊,诗人内心的思想没有明确地表达出来,我改写一下,大家评一评怎样:
小时候,乡愁是对母亲的思念,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对爱人的恋挂。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对亲人的哀悼,我在坟墓外头,母亲在坟墓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对祖国统一的渴望,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师:怎么样? 洪老师改得怎么样? 众生:不怎么样。
师:我觉得还挺不错的。那你们说说怎么“不怎样”?(指后排学生)来,那个同学。
生l:改过以后,感觉返首诗显得很浅显,不像原来那么有韵味,很难得到感情上的共鸣。
师?我觉得我改得不浅显,还没有说服我。还有谁说说? 生2:我觉得原诗表达得更为婉转,让读者更能体会作者深深思念的感情。改写后,虽然也有感情。但是少了那种耐人寻味的东西。
生3:余光中用四种事物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洪老师直接说出对乡愁的思念,这样不耐人寻味,意思太直接了。如果用比喻的方法,更能让读者深刻地体会到那种思念的情感。
师:现在差不多能说服我了。他说采光中借用了四个事物,耐人寻味,老师直接说出来了,反而不耐人寻味。
生4:我说的和他们说的差不多。因为诗本身就是一种韵昧,用直白的手法写出来就不叫诗了。而且用比喻的手法,会更深刻。
师:诗歌这种文学作品,是越含蓄、越形象越好,直白就不是诗了,这是诗歌的特点。是的,我的改句太直白了。刚才那个男同学说得挺好,原诗借助了四个具体的事物,来寄托作者的乡愁。显得特别的形象,特别含蓄婉转、耐人寻味,这确实说服我了。
【问题四】
还有一个问题:每一段第二句都有一个“是”,把所有的“是”全改为“像”,“乡愁像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像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像 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像一湾浅浅的海峡”行不行?为什么? 生1:老师上课前说过,作者写这首诗是酝酿了很长时间写的,如果改为“像”就感觉作者好像对这种情感不是特别深刻。可实际上,作者是被这种情感困扰了很久的,所以我认为用“是”更好一点。
师:这个没有说服我。“是”就深刻,改个“像”就好像不深刻,这个好像没有道理。谁再说? 生2:我觉得改为“像”给人置身事外的感觉,用“是”就是把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邮票上“船票上”坟墓上”和“海峡上”。
师:也没有说服我,可能这个问题有点难。大家想想,有时“是”是可以改为“像”的:
“我是一只小鸟”和“我像一只小鸟”是相通的。“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跟“邮票”有相似关系吗?有没有?有哪些地方相像,是不是个比喻呢? 这里不是比喻,其实是个省略句。应为“小时候,乡愁是寄托在一张小小的邮票上的”,这里不能改,不是暗喻。注意这一点,大家要朗读好,作者的感情发展是有层次的,要读出这种层次来。
请刚才这个女同学来读。
(女生读)师:不错,基础很好,但是还没有突出出来。特别是第三小节。(师范读第三节,并且解说作者很悲伤。师反复吟咏第三节的“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然后让学生自己读全诗,要求放声读,各自读自己的,不要齐读。)师:再读几遍,背诵下来,我要检查。
师:会背了,请举手!(两女生分别背诵)师:不仅背得准确。而且朗诵得很好。下课。
(浙江宁波万里国际学校中学吴明琴整理)
【洪老师说课】
今天的课,我称之为“语感教学课”。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对一种话语系统的敏锐感觉。它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语言的能力。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领域存在着一种怪现象:我们经常把语文课教变了昧儿,或者教成了历史课.或者教成了政治课,或者教成了科普课,唯独不是语文课,我们都热心去种别人的田,却荒了自己的地。这个问题到今天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语感教学的主要手段是实施语感训练,语感训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感实践,二是语感分析。语感实践,就是指导学生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也就是要让学生多读、多听、多背、多说、多写成套的语言,这是语感形成的基础。但是,仅有语感实践是不够的,为了使学生由无意识的自发状态提高到有意识的自觉状态,个材料等等。语感教学还要注意把握四个“结合”:语感训练与思想教育结合,与思维训练结合,与审美陶冶结合,与语言知识传授结合。
我今天的课就是按照这一意图进行的。首先我的课堂重视读,不但要反复读,而且还要背。在此基础上,对语言进行琢磨。这就是语感分析。“四个结合”也有体现.不搞架空分析,不是大讲一通时代背景,不是大讲一通祖国统一,但学生还是感受到了余光中那种热爱祖国、希望祖国尽早统一这样一种情感、思想。课堂上我提出的几个问题,除了第一个问题的“时间顺序”比较容易.其他都不容易,需要动动脑筋,这就是与思维训练的结合。此外,对诗歌的欣赏,读出美感来就是一种审美:至于语文知识传授,我今天也传授了一点——在本诗中“是”不能改为“像”,“是”在这里不是暗喻。
语感教学要运用多种方法.我们主要运用四种。
A.美读感染法。“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教学法.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要领。不能把思想情感读出来。不能把美感读出来,这样的语文教学,能说成功吗? B.比较揣摩法。就是“加一加、减一减、调一调、联一联、换一换、改一改”。采用这些办法对文本的标点、字词、句子、段落进行“加、减、调、联、换、改”,设置一个参照物,让学生在比较中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进而培养语感。今天采用了这个方法。
C.语境创设法。根据教学需要,创设特定的言语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以特定的身份“参与”言语活动,从动态语言中获得语感。
单 位:蔚县西合营初级中学 授课教师:吕艳萍 授课班级:162班
授课时间:2016年5月 授课使用的教材:河大版 课 时:1课时 授课类型:新授 教学方法:导读
教具准备:有关描写思乡的诗词幻灯片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诗歌和文学的基本常识。
2、理解、欣赏诗歌的优美意境和丰富含义。
3、了解现代诗歌的语言要求: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教学重点:理解、欣赏诗歌的优美意境和丰富含义 教学难点:鉴赏诗歌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8分)
1、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的主题,这其中不乏千古传诵的名篇,同学们最熟悉的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就表达了这样一种思乡之情。
齐读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人身在羁旅中,夜不成寐,看见床前明月光辉,疑是地上的秋霜,于是抬头看月,由此想到“千里共明月”的诗句,就思念起故乡来。月色引发了人们深沉的思乡之情,因此成为后世诗歌表现思乡的主要意象。
黄 鹤 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天静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作者简介:
余光中可以说是一个“以现代文学运动为轴心的扛鼎诗人”。从现代诗的创作和影响来说,目前台湾诗人还很少有人超过他。并且,他还是台湾文坛上影响深远的散文家、评论家、翻译家。他是50年代台湾掀起的现代诗运动中“蓝星”社团的发起者,他不仅以丰富的作品,还以新古典主义批评理论,推动了台湾现代诗最初的发展和后来的分化。他的现代诗影响很大,风格变化多样,著有《莲的形象》、《敲打乐》、《白玉苦瓜》、《梦与地理》等十几部诗集。余光中是一位锐进的诗人,他从传统诗的格律束缚中挣扎出来,又回到传统的继承之中,他掀起反叛五四新诗的旗帜,又从自由诗中吸取营养。他的不少诗作,有着深沉的怀念祖国的感情和强烈的民族意识,《乡愁》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
(教学设想:导入过程以介绍现代诗与古体诗区别为重点,目的是:一,学生通过回忆古人思乡佳作,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二,借助对《静夜思》的简单分析,使学生对诗歌的意象、意境的把握有初步的认识;
三、明确现代诗的一些概念,为后面的教学过程作准备。)
二、朗读全诗,整体感知:(10分)
诗歌是富于抒情的文学样式,我们要通过朗读体会它的节奏美感。(先请同学领读,再全班朗读)
1、读准节奏
2、体会情感节奏
(朗读中揣摩作者情感,并通过朗读的轻重缓急和声调的抑扬顿挫表达出来)
3、体会节奏美感
(教学设想:诗歌是富于抒情的文学样式,新诗尤其如此,它感情奔放,挣脱了旧体诗严格的格律枷锁,虽无固定格式,不讲究语言外在格律,却有内在旋律与和谐的节奏,通过朗读理解节奏美感,是理解这首诗的敲门砖。)
三、品味诗歌,找出你最欣赏的诗句,并说说理由。(5分)
四、分析诗歌(15)
1、提示:
意境指作品中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它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如我们说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大家马上就能想到落寞单调的秋景和作者心中凄凉断肠的情怀,情由景寓,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这便是诗的意境。那么,这个意境我们是如何领悟到的呢?主要是通过这诗中的具体可感的形象领悟到的,如枯藤、老树、昏鸦„„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凄凉、落寞的气息。这些把情感化为可以感知的形象符号、情感的客观对应物就是意象。因此,要领悟诗歌的意境美,要从寻找意象入手。
请同学们找出诗中的主要意象
诗中主要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板书)
2、这些意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些意象前的形容词怎么理解?请同学们讨论并概括。(板书)
诗人从亲历的生活中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物象来寄寓情感,这种取象看似平常,却蕴涵饱满的诗情 :
邮票(小)——母子深情(绵长)
船票(窄)——夫妻恩爱(厚重)
坟墓(矮)——生死悲痛(巨大)
海峡(浅)——思乡哀愁(绵绵无尽)总结:
这首诗成功在于它有新颖意象,区别于一些诗歌意象的单一陈旧。以往有些诗歌的意象要么沿用约定俗成的稳定意象,如柳(送别),月(思念),这样难免落入窠臼;要么意象较为单一,有时虽有多个意象,但由于特征差别不明显,难免有堆砌繁杂之嫌。
因此在意象的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之美。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达,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是现代生活的实景,它们是单纯的,却明朗、集中、强烈,新得真切,新得奇特。
它们又是丰富的,作者使用了“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形容词。邮票虽小,牵系绵长母子情,船票虽窄,负载重重夫妻情,矮矮的坟墓载不下巨大的悲痛,浅浅的海峡阻碍了无尽的乡思,落笔虽小,却诗情饱满。这就是诗的内在张力,使全诗含蓄、饱满,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仅仅四个单纯的意象,就使上述那些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跃然纸上,作者功力可见一斑。
3、这些意象所反映的感情与主旨“乡愁”之间如何有机联系?
(1)围绕主旨——并列
(板书)
(2)时序延伸——递进
说明:
(1)诗歌结构上采用了并列的方式,紧紧围绕“乡愁”这一主旨,因而诗歌包含的母子别、新婚别、生死别、故乡别等内容,既在客观上具有独立性,能使读者体验诸多不同的愁滋味,又有紧密的内在联系,表现出一个人生旅途的广袤空间。
(2)意象组合上并不单纯采用并列方式,而是还分别展示了“小时候 ”、“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样延伸的时序,使诗的情绪呈现出层层递进的态势,这种意象的递进融进了作者漂泊生涯的邈远时间。
幼儿时念母情浓,年轻时恋妻情重,与母亲的死别更把人生的哀愁推向高峰,但不论生离还是死别,都比不过乡愁更为深广,随着年龄增长,人生理智逐渐成熟,终于达到从一己亲情到对祖国故土热爱之情的飞跃升华。
五、总结方法,拓展运用(7分)
1、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朗读—— 找出意象——感悟内容——发掘主题
2、分析、欣赏席慕蓉的乡愁
3、仿照诗作中的“乡愁是„„”这一句式也来写一写乡愁,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多句。
张三寨中心校
王振霞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通过想象感受诗歌的意象美
3、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与结构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读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余光中生于南京,21岁时赴台居住,他的乡愁究竟要表达对什么地方的思念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读乡愁,品乡愁,说乡愁,写乡愁。
二、初读乡愁
1、播放示范朗读
2、初听乡愁,你觉得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语速如何? 那我们就低沉缓慢地读一下第一小节,试着标出节奏。
3、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二三四小节,并自行标出节奏。
4、指名示范
三、品味乡愁
读准节奏,还要读出感情。诗人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乡愁。
1、小诗一共可以分为几小节?
2、这四小节之间可以互换位置吗?
3、这四小节分别代表诗人哪四个阶段?诗人又分别因什么而愁呢?请同桌互相交流意见。
4、指名展示
5、教师指导:
第一个时期:小时候
与母亲分别
第二个时期:长大后
与妻子分离 师补充指导:与分别相伴的是深深的思念,要读出思念的感觉,但这种分别只是距离上的分离,还有相见的时候,所以不可以过于沉重。生自由练读第一二小节,指名展示,其他同学给出建议 第三个时期:后来 因什么而愁?与第一小节是否重复?
师补充指导:一个是生离,一个是死别,这位生他养他的母亲、战乱时带他逃亡的母亲,从上海到香港、从昆明到重庆也不放弃教育儿子的母亲,却永远的阴阳两隔了。这种伤痛是揪心的,所以这节的“母亲”要比第一小节更有力度,读出凄凉、荒芜之感,最后的“头”可以用颤音。生自由练读,指名展示,其他同学给出建议
第四个时期有因什么而愁呢?乡不能归。那个乡不能归?
师补充指导: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21岁到台湾,从此以后四处奔波迁徙,再也没有回过故乡,多次萌生回乡念头,但都因两岸的政治原因而不能归,只能梦回故乡,用他自己所说:“掉头去时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1971年,回乡无望的他用了20分钟的时间写下这首诗,写的确实20多年的思乡之情。这节已从家愁上升到国愁,所以读时音调要上扬,读出对祖国的思念,结尾处是全诗感情的升华,要读得深沉,且有延音,给人荡
气回肠,余音袅袅的感觉。让我们放声朗读吧。齐读全诗。
四、畅说乡愁
读时觉得这乡愁美吗?乡愁看不到、摸不着,要把这种抽象的感情具体表达出来,就要借助意象。意象就是诗人寄托情感的形象,请同学们找找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怎样的意象表达乡愁?
小时候,母子分别,为什么要用邮票呢?
少年幼时求学,思念母亲只能在灯下写家书来寄托思念之情,为什么不说是一封薄薄的家书呢?(更含蓄,更能引发人的联想)
一首好诗往往可以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一个好的读者也要会展开联想,来填补诗人诗中留下的空白,请从二三四小节中任选一节,想象诗中展示的画面,并用笔写下来。
五、感受乡愁之美
咱们大家都是优秀的读者,这想象是独特的意象带给我们的,意象美是这首诗为大家所喜爱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你还发现这首诗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生自由发言,师总结:
这首诗还有结构美与音乐美。再读诗歌,感受它的美。
六、再续乡愁
令人欣慰的是,1992年,64岁的余光中终于跨过这湾浅浅的海峡,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回到了故乡,所以,《乡愁》这首诗又有了新的篇章: 未来啊
乡愁是一座短短的桥梁
你来这头
我去那头
七、写写乡愁
同学们,乡愁之情是天下人共有的,可经历不同,用来寄托乡愁的载体也不同,马致远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来寄托,李白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
席慕蓉说“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你觉得乡愁还可以寄托在那些意象上呢?写下来吧。
八、教师小结
感谢大家和我一起分享这份美丽的乡愁,希望同学们今后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故乡。
语文课堂教学经验
张三寨中心校
王振霞
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和正确地理解、掌握并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当前的素质教育又向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要教书育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完成以上任务,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认真学习各种教学理论,深入研究教材教法,虚心向老教师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获取了以下宝贵的教学经验。
1、语文教学无差生
面向全体学生必然涉及“差生”问题,相当一部分教师总是按照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把学生分成若干层次,那些考试成绩不好的,理所当然的被划为“差生”之列。而实际上,经过几年的学习每一个学生都已具备了运用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都有自己的闪光之处。有人善于遣词造句,有人善于布局谋篇,有人长于书面表达,有人善于口语传情。在我的眼中语文学习无差生可言,有的只是语文能力处于不同层次上的一个群体,语文教学无差生。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理论,只要给学生以正确的方法指导和足够的时间,他们都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思想观念的转变会带来全新的教学方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2、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难设想一个对语文不感兴趣的老师会教好语文,一个对语文毫无兴趣的学生能学好语文,激发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是求得学生主动发展的前提。首先是面向全体学生,紧扣教材内容,设计出灵活多样的教法吸引学生,生动、新颖、恰切的教法,让学生始终在新异刺激下投入学习。其次是贯彻成功教育的原则,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甚至一开始可以普遍降低要求,让优秀生走向渊博,让大多数学生坚定学好的信心,让从没受过老师表扬的学生也体验到老师肯定性评价的愉快。
3、授之以“渔”,求得学生主动地发展
“最好的学问是关于方法的学问”、“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善学者事半而功倍,不善学者事倍而功半”。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以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学生进入中学,首要的任务就是树立语文学习的“大语文”观,要放眼社会,放眼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平时让学生坚持“多读、多听、多想、多写、多说”的“五多”做法,并严格要求,这样学生进入中学之后,普遍能够迅速掌握语文学习规律,形成自己独到的学习方法,进入语文学习的自由王国取得理想的成绩。
4、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课文只是语文学习的例子。这就要求每一个语文教师充分认识到教材特点,整体把握教材,灵活运用,充分发挥教材的典范示例性,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在教材使用上,我紧扣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努力把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实际结合起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对教材进行一定的取舍,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5、课堂作文与练笔作文相结合,提高写作效率
目前,作文教学还没有一套完整成体系的教材,作文教学也就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我在作文教学中尝试了课堂作文与练笔作文相结合的方法,课堂作文抓规范抓时效,练笔作文抓基础抓思想,收到了较好效果。
课堂作文规范性要求必不可少,无规矩无以成方圆,必要的写作知识讲授和严格的时间要求,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可遵循的规律。课堂作文紧扣人生思考、社会现实、课文内容、单元写作训练几个主要方面,力求让学生写出思想,写出生活。练笔作文重在抓基础,重在让学生通过作文去认识生活,去理解人生。形式不拘一格,这样一来练笔作文成了学生驰骋思想的原野,成了师生畅谈交流的渠道与平台。
“为什么写作”?从来自人外部世界的指令, 包括生存需求来说, 理由很多:因为写作技能是语文能力中重要的一块, 因为是国家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的, 因为是语文考试中必考的……
可是从人自身内在精神活动进入写作状态的真实过程看, 我们能说出这个“为什么”后面有多少背景原因呢?人的主体性活动, 即人在像写作这样的实践中所具有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精神, 是人所固有的本能或潜能, 这个道理我们谁都明白, 所以我们坚持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和把人当人看的人文主义教育理想, 恪守“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这样看, 我们对“为什么写作”的人自身内在情感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 就不该知之甚少, 不该漠然视之。
因为我们的作文教学历来重视来自人外部世界的指令, 重视人必须“服从”, 必须“上规矩”, 我们还以“养成教育”一类的神圣名义, 行极端的“强迫教育”和无谓的“重复教育”之实, 于是, 我们作文教学中见得多的是作文技术层面和技巧方面的传授, 是道德、情感和价值判断中的“统一口径”训练。这样的作文教学结果如何, 大家有目共睹, 这里无须多说。
我们固然要高度重视来自人外部世界的指令, 尤其对于受教育者来说, 教师的话怎能爱听不听呢, 但是, 外因总是通过内因来起作用的, 内因的变化发展最终决定事物的性质。俗话“师傅领进门, 修炼靠本人”,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 我们一起来关注作文教学中, 作文者和教作文者的心理情感运作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据此, 我们的作文教学改革何去何从, 就可能清楚得多了。
一、常态下的学生写作心理和情感过程
在广义的命题作文要求下, 学生理应有“备”而来, 有“感”而发。只要作文命题是得当的, 学生一般都具有相应的生活、情感和知识的储备迎接写作。学生天性中所具有的表现欲望, 会驱动他们从自己生活经历和思想资料积累中, 搜寻和展示他们自己认为最适合、也最有意义的材料和话语, 用到作文中去。
从微观角度看, 作文写作时的心理情感过程, 诚如萨特所研究的那样, 写作者是在连续不断的话语多种可能的选择中, 认真地确定最合适的下一句、再下一句, 直至把他自己感觉中预设的完整意思全部表述出来。在这个微观的作文心理过程中, 大部分作文者是“痛并快乐”着的。即便对于很少部分勉为其难的作文者来说, 也不乏快乐, 只是很少, 更多的是痛并不甘、痛而不哭的。因为他是学生, 他别无选择。又因为他的作文虽然“难产”, 不怎么好看, 但它毕竟是自己的“孩子”, 他为它经历了痛苦的煎熬, 他对它是有感情的。从我们评阅作文的教师眼睛看过去, 自然可以理解, 这类作文者不成功的原因, 不外乎缺乏相应的生活或思想资料的储备, 或者有储备而不善选择。当然, 也有极个别人是因为语感尚未建立, 或者眼高手低等原因。
用发展的眼光看初中生的作文心理过程, 这里面不排除从小学三年级正式开始的作文练习的影响积淀, 他们此前接受的作文教学, 注定他们当下的写作练习的情感、态度及经验, 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刚开始学写作文时对自己作文的那份发诸本能的情感, 早就在教师的一味批评、极少尊重的态度下异化了, 其结果就是畏惧作文、厌恶作文和逃避作文。
俗话“文如其人”, 学生很在意作文的评分和教师的评语, 其潜意识里是关注自己所诉说的生活情状和思想感情可能得到的认同度, 即使是作文失败者, 其潜意识里也关心自己“失败”到什么程度, 这里已不仅仅是作文水平和能力评价问题了。
二、常态下的教师作文教学心理和情感过程
教师的作文教学工作程序一般为命题、指导、批阅作文和评讲。对于有经验者来说, 其命题的心理状态, 会考虑到让学生有话可说, 有物可写, 而且还要让作文题产生新鲜感。其指导的心理和情感的真实过程, 是考虑到让学生明白写什么和怎么写。因为是面对初中生, 所以指导要求如本文前面所述, 更多的是作文立意和技术层面的诸多要素。其评讲所看重的, 一般是让教师惊喜和受到激赏的作文, 教师潜意识里最欣赏的是超越教师指导要求的好作文。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会提供优秀的范文, 介绍给学生, 还会结合课文, 以它们作范例和借鉴。这里面还可能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法设计, 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明确写什么和怎么写, 争取把作文写好。
三、对作文教学盲点和误区的综合分析
从上述教与学的心理情感过程的透视中, 我们可以发现, 作文教学在科学性和针对性上有很大的偏离, 因其偏离, 教学中有较大的失误。
首先, 学生作文内容上存在的表象化、简单化和概念化的问题, 如果是缘于生活中的观察、体验和感悟之不足, 这已不是作文水平能力的问题了。对此, 教师的作文指导该如何跟进, 真正有所作为, 这就是一个挑战。反之, 受称赞的好作文, 其成功的经验也不仅仅缘于“会写”, 主要原因还是来自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如果教师仅仅就作文说作文, 要求别人来学习, 其结果是否会误导学生来模仿、杜撰, 甚至抄袭呢?
其次, 教学指导中固然要关注“写什么”, 但不该停留于“写”的思考, 而应顺势引导学生走向生活, 看自己的生活经验里有什么。比如写《妈妈的手》, 也许某个学生就缺乏这方面的观察, 但他 (她) 爱妈妈, 同情妈妈, 心里不乏感动和感激的生活体验、心情故事, 这就应该有内容可写;而且因为缺乏对细节 (妈妈的手) 的留心, 心里应有歉疚, 这就更应该有话可说。指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 实质上是指导学生写出生活里的真情实感, 焉能让指导局限于作文技术层面的“写”?
再次, 在“怎么写”的问题上, 也应该把眼光放宽一点, 放长远一点, 不要就作文说作文。比如学生的语言不生动, 甚至前言不搭后语, 病句多, 对这种作文, 我们第一不该怀疑学生的投入之真诚, 不该忘了学生写作中的甘苦, 应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尊重。我们常见到的教育者的态度是批评和简单化的否定, 甚至有厌恶的态度, 这就太浅薄了!第二, 我们应该关注学生平素的语言表达情况, 如果生活中的语言表达没什么问题, 那么就应该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的语言感觉和经验, 引进作文中来。如果生活中的语言有缺陷, 你一味地在作文语言中那么“顶真”, 不是犯傻了么?教师的爱心, 应该是关心、指导和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加强语言表达锻炼。
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合作关系, 教育者的使命就是把学生作文中的苦恼、困难和失败, 与学生一同扛起来, 共同面对;并且, 能够把学生作文的快乐和成功, 视为学生所拥有的生活及天赋之必然结果, 从而少一点身为教育者的虚荣心, 这样的教师, 才拥有令人崇敬的人格力量。
四、我们需要关注作文的精神深度
初中三年的作文教学, 是学生打好写作基础和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阶段, 当学生升入高中后, 除少数学生还将继续发展他们的写作能力外, 更多的学生则是“巩固”作文水平和“拾遗补漏”了。
由此观之, 初中作文教学的标高就必须认真对待。
当前初中作文教学中最大的缺失, 就是对作文中的精神深度关注不够。
初中生作文可以达到的精神深度, 应该从这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一是视野尽可能广一些。比如写《童年趣事》这样的作文, 应该鼓励学生从与成年人回首童年的文章及其感受的相比较、相联系中, 加强对自己童年生活的认知。学生读过沈复的《童年趣事》和林海茵的《爸爸的花儿落了》等作品, 包括读了《社戏》、《风筝》等名篇, 可以了解父母一辈的童年生活, 由此及彼, 在相对照中反观自己的成长过程, 思想就会深刻起来。
二是鼓励学生把自己生活中生动鲜活的语言引入作文。我们曾经为“妈妈给我晒了被子, 我今夜闻到了太阳的味道”这样极具“孩子气”的语言“正了名”, 其实, 这样的语言何其多也!可是我们有些教师出于对文学味浓厚的“经典”词语的敬畏和迷信, 要求学生把课本中的“好词好语”摘抄下来, 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这是多么不恰当!要知道, 大人作品中的所谓好词好语, 未必是小孩子作文可以用的好词好语。
三是学生不必一概遮掩生活中的某些缺陷和阴暗面, 只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健康的心理对待它们, 就应该得到鼓励。生活原本就是在缺陷与追求中前进的, 学生不知道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 又如何树立追求的目标和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爱, 尤其是来自平常生活中的爱, 一般是建立在同情、惋惜、遗憾和企盼等感情基础上的, 抽去了它们, 这份爱就显得苍白和空泛, 写到作文中, 就缺乏动人的力量。
四是不要让学生满足于表面现象的描写和叙说, 不要让学生原地踏步般地重复练习遣词造句的所谓作文基础训练, 要给学生作文练习提供认知上、表达上的新挑战。中国古代有“取法乎上, 仅得其中”的至理名言, 可以得到启示。
我们素来总以教育者自居, 还告诫家长要多陪陪孩子, 这类观念没有错, 但我们还应该看到, 十来岁的初中少年, 已经能成为我们的朋友了, 至少也应该当作朋友来培养了, 我们浮躁、焦虑和疲惫的身心, 多么需要他们———初中少年, 花季的少年, 来陪陪我们, 听听我们的倾诉, 给我们以安慰和理解。首先, 请倾听他们真实的声音吧。
教例一
写景作文教学指导设计
陆先文
【设计简说】
写景作文要紧扣景物的特点来写, 要写得有层次。达到这两点要求, 必须在写景物特点时, 注意虚写和实写相结合、景与情的和谐穿插。否则, 就可能“硬写”, 内容可能拉拉杂杂。【作文例题】
《秋天来了》
【作文背景】
一年四季的气候、景物及感受, 进入我们的眼中和心中, 如何正确、准确而生动地表述和诉说, 是作文能力训练的重点。我们读过的写景文学作品让我们长了不少见识, 虽然它们大多是成人的作品, 但它们启示我们, 写景作文应该是什么样子。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 必有值得一说的秋天景色和风物印象, 说说其中有趣的发现和内心的感受, 和别人交流, 应该是轻松快乐的活动。
【作文指导一】
我们读过《春》等写景散文, 那是成年人的作品, 它们写出了成年作者眼中、心中的景物特点, 而且与作者写作时的心情及社会背景相呼应。现在我们来写秋天的景色和气候特征, 这可是十二三岁少年眼中、心中的景物哦, 它们肯定和成人写的不一样, 可它们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你最近阶段的心情怎样, 它也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在你的写景状物中, 让景物染上你真实的内心情感色彩, 写出来肯定有你的个性, 和谁的都不一样。
【作文指导二】
就写景的“景”而言, 它狭义的解释是实景, 而广义的理解则是所有可以看得见、摸得着, 又可以在心里感受到的景象, 包括风物、人情和人事方面的种种场景与动静。如果就景写景, 写实景, 我们很难写出足够的篇幅。如果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 铺陈开来, 可能既吃力, 又缺乏真情实感。从名家作品中获得的经验启示我们, 写实景就实事求是, 但可以由实景联想开去, 用大量的虚景, 也就是广义的写景与之相融汇, 文章就生动活泼了, 也有感染力了。《秋天来了》这篇作文, 就需要我们这样来设计它的内容和结构。
【作文指导三】
作文贵在有真情实感。真情实感除了在内容上要努力写自己真实感知的事物及内心产生的真实感情之外, 在语言上也应该有所体现, 这可能是大家容易疏忽的。比如《春》结尾三段的比喻, 那是出自作者那样的学者和作家的笔下, 而且是那个时代的语言。如果换成今人来写, 比如换成我们初中少年的语言, 就可以变换为: (娃娃) ——给人希望和憧憬, 给人以新生的感动和喜悦; (小姑娘) ——清纯、可爱、温和而又善解人意, 让人陶醉在美好的享受之中; (青年) ——有源源不竭的力量在孕育, 在释放, 在等待出发和奋斗。现在, 我们的作文题《秋天来了》, 就很有口语特色, 也很有抒情味。我们在作文时, 如果能把自己生活中有鲜明个性的语言, 运用到作文中去, 那肯定是极有生活气息, 又让人读来快乐无比的。小孩子就是小孩子, 小孩子说大人话, 那多怪呀!
【作文指导四】
写《秋天来了》, 可能有同学会感到没劲, 因为小学阶段就写过, 或者认为自己居住的城市地处南方, 哪有什么秋天的典型季节特征呀, 或者感觉没什么有趣的东西可写, 无非是像做一道数学求证题一样, 完成一次作业而已。这些想法都很真诚。如果是在这样的心情下作文, 我们就不妨实话实说, 可能也是一次成功的作文。比如, 你就回忆小学时写秋天景色的作文情景, 现在你大了, 你感到没感到变化?你再写一写内心的真实感觉, 它就自有一种真情在。又比如你就写这个城市没有秋天的季节特征, 没有哪些应该出现的特征呢?你如实写来, 不也是一次真情诉说么?再比如, 感觉秋天来了, 自己却没什么东西可写的同学, 希望哪些东西出现才会有趣呢?才有新鲜感, 值得与人交流呢?你就写你的愿望, 写在你的愿望下可能实现的条件下, 你现时的生活环境及心情, 可以吗?相信这一来, 大家可能会发现, 原来还是有内容值得写的, 原来作文并不难, 写出好作文并不复杂呀!
教例二
写人作文教学指导设计
许评
【设计简说】
写人物就要写得形象生动, 个性鲜明。如何选择素材, 如何运用恰当的描写的方法是写人的关键点。
【作文例题】
《我的同学》
【作文背景】
这是一个老题目, 但是从以往的教学经验看, 能够写出具有鲜明的个性, 并且富有生活气息的“同学”的不多。为什么在经过多次指导, 学习了很多篇写人物的经典范文后, 熟悉的“同学”在笔下还是如此“陌生”呢?其实, 写人不仅仅是选择素材, 调动描写方法技巧层面的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对人物的认知问题。由于缺乏对“我的同学”深入的了解和深刻的理解, 简言之, 因为缺乏对生活及生活中的人物的感悟, 写出来的人物也就很难有“鲜明的个性”。
【作文指导一】
见识经典范文, 感悟生活。课文《列夫·托尔斯泰》《俗世奇人》 (人教版八年级下) 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我们要注意到这两篇课文作者的视角是成人写给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成人看的这个现实, 而且还要意识到原作所写之人, 和我们初中生的年龄、见识、阅历、心智之间的距离, 那么让我们见识一下成人是如何描写所熟悉的成人, 成人是如何在生活中挖掘素材的。茨威格笔下的托尔斯泰并不高大威武, 竟然相貌丑陋。站在我们的高度去见识一下成人的形象, 通过见识, 逐步丰富、充实我们十二三岁少年的心智。是啊, 虽然我们不一定完全“欣赏”成人所选取的事例, 不完全“理解”作者进行人物刻画所调动的手段, 但是通过学习成人的, 尤其是大师笔下的“大人物”来获得见识, 这对我们的写作会很有好处。【作文指导二】
见识名人, 借鉴写作。通过见识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冯骥才的《俗世奇人》,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见识:1.写人可以通过“先抑后扬”的手法。茨威格笔下的列夫·托尔斯泰为什么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原来可以先写“丑陋的、失调的脸”, 再写一双“明亮的眼睛”。2.多层次、多角度地放大“眼睛”, 人物才能写得鲜活,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3.原来成人写“奇人”是通过小事例、小故事来表现大智慧。4.原来成人写一件小事能写得波澜起伏, 读起来如此吸引人。
在见识的基础上, 我们能获得写人的技巧。
为什么不能通过“先抑后扬”或者“先扬后抑”来写同学呢?这样写出来的同学不仅真实, 写出的文章也有变化。
虽然认识如此多同学, 可是为什么对有些同学没有什么印象, 而对有些同学的形象却如此清晰呢?是什么如此吸引我们呢, 他的“微笑”“发怒”“沉默”“幽默”……哦!原来可以抓住一点深入挖掘, 多层面、多角度来写。只有这样, 人物的形象才能生动起来, 深刻起来。
名家在写人时只写一件小事就能把人写活, “泥人张”智斗“海张五”, “刷子李”刷墙折服“小徒弟”的过程, 被写得一波三折, 读起来痛快, 形象生动。在选取事例时, 我们不妨把事件选小些, 不妨把过程写得复杂些, 在故事的波澜里让同学的形象一点点丰满起来。
【作文指导三】
鼓励用生活的语言写作。从以往的学生作文看, 初中生学写成人语言的倾向比较严重。小孩子说大人话, 让人面目失真。既然是写“我的同学”, 同学常说的话, 口头禅啊, 玩笑啊等, 这些活生生的语言就能让笔下的“同学”生动活泼起来。即使语言一时还是如此的幼稚, 一时还漏洞百出, 但是这毕竟是生活的语言。写作文忌用概念化的语言, 千万不要把“同学”抽象成一个干巴巴的品格“巨人”。
【作文指导四】
也许写这篇作文时, 不少同学会抱怨, 认为它是老生常谈的题目, 已经是第N次写这个题目了, 没什么意思。其实同学们静心想一想, 随着年龄的增长, 我们对同学的认识也是不断变化的。小学里单纯的、快乐的同学, 到了中学后变得复杂了, 一言难尽了, 有些甚至完全“成人”了。所以, “我”对同学的评价自然变得多样了。原来写作就是写生活, 生活河流既然永不停息, 我们的“同学”不也是“常新”的吗?我们写作不就是要表现这些变化吗?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 我们的写作也就充满了乐趣。
教例三
夹叙夹议作文教学指导设计
郑先琳
【设计简说】
作文, 不仅记录我们的生活经历, 记录我们对生活的观察, 同时还记录我们对生活的认识, 因此, 好作文不仅要有“叙”——叙得生动, 而且还要有“议”——议得深刻。“夹叙夹议”就是叙事和议论穿插进行, 写法上灵活多变, 作者可以自由自在表情达意。
【作文例题】
世界, 充满了七彩阳光;生活, 回响着动人的乐章。是什么曾拨动你的心弦?是新绿的小草?是母亲的微笑?是丛飞的歌声?……那么把你心中的歌唱出来吧。请以“我要为唱首歌”为题作文。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作文背景】
生活本来就是平常的、普通的, 甚至是平淡的, 但是, 如果用心品味, 如果能从中品味出真善美, 并把它们生动地表现出来;如果能从一件平凡的小事中获得特别的体味, 并抒写出自己的一份独特的感受;如果能从一处平常的景色里发现大自然的魅力, 并表达出自己一些真切的认识来——那么你的作文就是很有意义的了。因为这样的语文能力, 不仅让自己重温了生活中珍贵的影像, 再次品尝了幸福的滋味, 而且还能给别人以启迪——这是很了不起的。
【作文指导一】
还记得《济南的冬天》吗?那是老舍先生为自己生活过的古城唱的歌;你一定还记得《背影》吧, 那是朱自清先生为父爱唱的歌;铿锵的《安塞腰鼓》你一定没忘吧, 那是为蓬勃的生命唱的歌;还有《蜡烛》那在炮火中不灭的烛光, 那是为人性唱的歌:还有《音乐巨人贝多芬》……在你的成长路上, 有没有见过让你惊叹的风景, 有没有听过温暖的故事, 有没有难忘的被感动的时刻……我们相信一定有, 因为没有谁没接受过大自然的恩赐, 没有谁没有受到过文化的滋养, 没有谁没得到过来自他人的关爱, 没有人不会因此而感动。那么, 把那些风景描绘出来, 把那些故事叙述出来, 把那些瞬间再现出来, 与此同时, 把你当时的以及现在的感受、认识写出来, 就是你的最动听的歌。
【作文指导二】
好的文章往往是因为涂抹了个性化的色彩, 才有了与众不同的、感人至深的力量。但是“个性化”并不玄奥, “个性化”来源于特有的生活, 来源于特有的思想和感受, 因为每个人的经历、感受、思想都与他人不相同, 正如世界上找不出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所以写“自己的”, 写真实的生活, 写真切的感悟和思考, 就是最具有“个性化”的。
【作文指导三】
在一篇作文中, 既要写自己的生活, 又要写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内容很多, 那么用“夹叙夹议”的手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纵观近年来的中考作文, 许多得高分的考生, 大都善于运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夹叙夹议的作文就是以记叙为主, 在记叙中运用恰当的议论。叙的是故事, 议的是思想;“叙”是记录见到的、听到的、经历的事, “议”是体悟事中“情”、发现事中“趣”、提炼事中“悟”、挖掘事中“意”、阐发事中“理”。
“夹叙夹议”有助于锻炼我们善于观察、发现的眼睛, 更有助于锻炼出一个勇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大脑, 从根本上提高我们的作文水平。在今天这次写作中, 我们就尝试一下“夹叙夹议”的写法吧!
【作文指导四】
“夹叙夹议”时要处理好“叙”和“议“的关系。记叙和议论的结合是有机的, “叙”是“议”的基础, “议”是“叙”的深化, 应该“叙”详而“议”略, 记叙是主体, 议论是适当的提炼、概括和升华。
要写好这类作文, 尤其要注意处理好“议”。议论是叙述的点睛之笔, 所以议论要恰到好处, 语言要精练, 感情要真挚, 认识要有自己的见地, 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 使读者更能理解和品味出文章的主旨来。要做到这一点, 其实并不难, 在记事时多次穿插议论以充分表达感受与情感, 在写人时多次穿插议论以充分表现对人物的评价, 在状物时多次穿插议论以充分表达对事物的认识, 那么文章就可以更打动人, 感染人, 就能给人们以启迪——作文就获得了成功。教例四
叙事作文教学指导设计
闫翔
【设计简说】
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清楚, 他也就能把许多事说得清楚了。”由此可见, 叙事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 即写作能力。我们教学生学会叙述事情, 其技术层面的教学固然不可少, 但叙事作文的语感和思维素质的培养则更为重要。
【作文例题】
《这一天, 我哭了》
【作文背景】
我们每天都不可避免地经历着一些事情, 这些事情里面, 大多数因为平平淡淡, 过去也就过去了, 在心中没有留下什么印象。但又有些事情怎么忘也忘不掉, 好像在记忆里扎下了根, 而且, 它们中有一部分, 我们很想向人诉说, 和人交流, 这样, 我们才能求得内心的平和, 精神的解脱, 才能让别人从我的诉说中获得分享, 大家都开心。我们在语文书里读了许多这样的记叙文, 虽然它们的写作几乎都是从成年人角度说给成年人听的, 但是, 它们可以让我们获得重要的启示。
【作文指导一】
小河每天不停地流着, 我们的生活就像这河水, 每天从早到晚这样平静地流淌着。可突然在某一天, 一些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我们生活的小河就起了浪花, 不再平静。这样的经历和经验, 相信谁都有过。你想不想和人诉说, 获得理解、同情、指点呢?或者, 你想不想与人分享你的喜悦和发现, 让自己更开心呢?今天我们写这个作文, 就是你向别人诉说、进行交流的一个机会哦!《这一天, 我哭了》, 这是一个多么有悬念的故事啊。
【作文指导二】
“哭”, 有多种多样的情况, 那么, “这一天”的故事也就会是多种多样的, 完全因人而异, 也因事而异。“这一天”, 可能是阳光明媚的春天, 也可能是寒冷阴沉的冬日。总之, 这一天的景物, 比如阳光、花草、风、雨等都是我们流泪的见证。小鸟会为我们的喜极而泣添上快乐的色彩;风雨会因为我们的伤心增加沉重的气氛。如果我们这样描写了当时的景物, 也就记下了我们故事发生的真实场景, 让我们理解了主人公的心情, 这就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看, 我们写故事, 不该就事写事, 要注意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 以及这个环境所染上的我们的心情。
【作文指导三】
假如让老师我来写, 我会怎样写呢?我会这样写——这一天, 我和往常一样地上学、放学, 路上的风景和天气几乎和往日没什么两样, 但我迈向家里时腿就是走不动, 觉得回家的路好长, 因为我不知道如何把这学期的成绩单交给爸妈, 害怕爸爸打我, 妈妈骂我。到了家, 爸妈显然很吃惊, 虽然爸爸的拳头没有落下, 妈妈没有唠叨, 但我看得出他们没有心情吃饭, 他们辛苦一天, 还要为我的成绩而生气、伤心, 这让我懊恼极了。这可比他们打我骂我还要痛苦, 我确实太让他们失望了, 我的退步太大了, 沉迷在网络游戏里不能自拔, 无心读书, 这样对得起谁呢?我知道我错了, 憋在心里的悔恨, 一下子涌了出来, 我哭了……我这样写, 大家可以看出, 我把我的一段故事说出来, 是想获得别人的同情和关心。我说出来了, 我的心就不再孤单, 我说出来了, 我的心情就释放了, 不再堵得慌。写作就是这样一件快乐的事。
【作文指导四】
现在老师从另一个角度再作一个示范——这一天, 注定与往常不同, 因为这一天是个举校欢庆的日子, 每个班都用精彩的节目来表达自己的欢乐, 我们的节目获得了巨大成功。在领奖的那一刻, 我哭了。回想起以往的排练, 多少次的失败, 多少次的挫折, 曾经想放弃, 想逃避, 想退缩, 但都因老师同学们的支持和鼓励而坚持了下来。那腿上、身上的伤痕, 那白天、黑夜的摔打和翻滚, 这一切都和眼前老师和同学们的笑脸一起在我的泪光中闪动。突然, 我觉得那些付出都是值得的……像这样因高兴、激动而哭泣的事情, 在我们的生活里, 相信肯定有, 也不会少。把它们写出来, 深入挖掘其表象背后的东西, 一定会十分感人。
教例五
读后感作文教学指导设计
范志慧
【设计简说】
读后感要紧扣读完文章的真实感受而写, 写作的出发点肯定与读物有关, 或是由它引发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某种情感的共鸣, 或是勾起了自己不应该出现的某方面的遗忘。学生写这种类型的作文, 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就文章说文章, 既放不开, 又难动“感”之真情;另一个问题是把“读”丢掉了, 对所读文章提都不提。这两个问题出现的缘由, 都与学生对成人社会中很普通的“读后感”思维方式还不很熟悉有关。所以, 这类文体写作的教学, 重点并不在形式和技术方面, 而在思维方法上。【作文例题】
《〈羚羊木雕〉读后感》
【作文背景】
读任何一篇文章都应该有“感”的, 哪怕没有什么收获或启发, 感觉它并不怎么样, 这本身就是“感”, 就有话可说和有话要说。如果你畏惧这样的写作练习, 或者写得不快乐, 也写得不够好, 对此, 我们一定要善待!具体到《羚羊木雕》读后感的写作, 我们要试着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作文指导一】
成人看《羚羊木雕》有自己的视角, 正如成人读张爱玲的作品读出细腻、孤傲、冷峻, 读沈从文的作品读出超脱现实的理想主义追求, 成人的挖掘是深层次的, 成人的表述是淋漓尽致的。作为十二三岁的初中少年, 我们则不必要求像成人那样思考和被感动。我们的年龄、经历和现有的知识水平, 决定了我们对生活的认识有少年的特点。作品中的故事, 我们太熟悉了, 主人公和我们年龄相仿, 读这篇文章产生的感想, 我们会比成人多得多, 我们的感触是最切近主人公的。作为大人的作者, 是否写出了我们所熟悉的场景、熟悉的感觉, 是否让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对这些, 我们是最有发言权的, 现在就赶快动笔, 写出我们最真实的感受和最真切的评价。
【作文指导二】
就“读后感”而言, 文章一开头就要扣住所读文本, “感”由文生, 不是无由而感。就“感”而言, “感”是感受、感触、感想和感动, 是由此及彼的一种创新, 或者是再一次有意义的反复认识和强化认识。“感”的角度是相对自由的, 有很大的选择性, 一篇文章令我们产生感受的方面有很多, 或者是关于写作技巧的, 或者是关于怎么做人做事的道理的。而后一点的感悟, 往往取决于个人所独有的生活经历, 联系自己独特的经历来谈感受, 就有话想说, 有情可抒, 就会深深地打动别人。
【作文指导三】
写文章的缘由应是——自己想写、要与人交流, 这是个多么让人开心的活动啊!写作是发自内心的需要, 带着轻松快乐的心情叙写自己真实的想法, 写出来的文字一定是感人的。读了《羚羊木雕》, 作品中小主人公的故事可能让你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或许她的遭遇让你想到自己或者自己同学经历过的遭遇, 令你感慨顿生;或许你与她的故事又有所不同, 你很想和她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或许最近的你正处于新的烦恼之中, 烦恼中的你对这个故事又产生了新的理解……你要倾诉自己的愿望, 你要叙说自己的经历, 你要对大人谈谈你的想法。你可以斥责小主人公父母的自私、刻薄, 你可以批评小主人公的虑事不周, 你可以埋怨“奶奶”的忍让、迁就……你可以表达一个孩子的无奈, 你可以倾诉一个正在成长之中的孩子的寂寞, 你还可以赞美少年的单纯善良……当然, 你也可以批评小主人公的懦弱, 甚至是批评作者态度的不明朗……总之, 每一个角度都可以写, 展现你内心真实的所思所想。这样的作文心情, 多么自由, 多么轻松!
【作文指导四】
俗话说“文如其人”, 富有鲜明个性的语言最吸引人的眼球。十二三岁的我们, 对自己的语言要有自信, 不要盲目效仿别人的说话。我们说自己这个年龄爱说的话, 多好, 比如, 读了《羚羊木雕》, 你只想写写你心中和小主人公一样的寂寞和无奈, 你不妨这样表述:“周末在家时, 常常伏在窗边, 双手托着下巴, 望着蔚蓝色的天空发呆。真想变成一朵白云, 飘到世界各处。看草原有多绿, 看湖水有多清, 看鲜花有多美, 看天空有多蓝。虽然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消失, 但是能自由就算值了。现实生活中, 爸爸妈妈总像监狱长一样时刻看押着我:‘不许看电视!’‘不许玩电脑!’‘不许出门!’‘做练习!’‘写作业!’……唉!谁叫我成绩不好呢!我好想变成一朵白云, 去外面玩个够哦!”瞧, 这样的文字有什么难写的呢?你不妨试一试。
教例六
状物作文教学指导设计
廖嫦娥
【设计简说】
状物就是写动物, 写植物, 写一切实实在在存在的物体和物件, 把它们的形状、形态、颜色等特征描绘出来。状物的要求是要仔细观察, 抓住特点来写, 并在此基础上加进一点议论、评价, 发表一点感想。这样写, “物”就形象鲜明了。
【作文例题】
《我最喜欢的植物》
【作文背景】
俗话说: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乾坤。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与朋友。从读过的名家写的状物作品中我们发现:动植物原来可以写得这样可爱。不论是冯骥才笔下的“珍珠鸟”, 还是丰子恺文中的“竹影”, 或者是周敦颐眼中的“莲”, 无不惟妙惟肖, 形神俱备。现在我们也来敞开心扉, 走近自然, 与一草一木、一花一石来个亲密接触吧。如果你有什么新奇发现或新鲜感受, 赶紧用笔记下来, 与同学交流分享, 这肯定是件有意义的事情。
【作文指导一】
状物作文与写景作文一样, 如果就物写物, 所写的文字很难达到作文所要求的字数, 而且内容上也难免空洞与苍白, 缺乏感染力。因此, 我们不妨先从名家作品的阅读中找寻一些写作的灵感与启迪。冯骥才的《珍珠鸟》中, 对珍珠鸟的描摹, 即就物写物, 只有寥寥数语“红嘴红脚, 灰蓝色的毛, 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 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单独看这些描写, 你可能很难对“它”留下深刻印象, 因为它是所有人眼中的“鸟”之形象, 毫无特点可言。但大家就是大家, 他决不局限于、也不拘泥于这样的“状物”, 他把笔墨集中在与珍珠鸟如何相处的铺叙中, 字里行间充满着生活的情趣。当“我”与这只新生的鸟由慢慢熟悉、亲近, 到最后终于彼此信赖时, 人与动物相处的感动与温情就洋溢在作品中, 珍珠鸟的形象也随之在读者心中鲜明起来, 有了动人的力量。因为这是一只多么惹人怜爱、善解人意、懂得情义的鸟啊!通过这样的阅读, 我们获得见识:大作家写“物”, 功夫全在“物”之外。他们写物, 让“物”进入自己的生活, 借“物”抒发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现在我们写《我最喜爱的植物》这篇作文, 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来安排内容呢?
【作文指导二】
写“物”就是写与自己相关的生活, 明白这个道理后, 我们发现状物作文并非多么困难。可是要写出真情实感, 就需要做个有心人了。我们要时刻保持对生活的热爱, 保持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和感受力, 并由此展开想象的翅膀, 将自己与“物”联系起来, 用心感知“物”的形象。“物”一旦染上了人的思想感情, 就会变得充满灵气和个性。周敦颐写“莲”能有“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的名句, 是因为他在“莲”中寄托了感情。他希望自己像莲一样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做个不随波逐流、有独立人格的人, 这是周敦颐在用心感受生活后的自我期待与鼓励。我们不必苛求自己也能像古人一样有如此高尚的情操与美德, 那是他们的生活与思想, 也是过去了的生活。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 每天都有更加丰富的内容。何况我们初中少年更有我们这个年龄独有的生活经验及情感体验, 可能欠成熟, 甚至还很荒谬, 但我们应该敢于表达。只要真实写出, 同样可以感动人, 说不定还会“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呢!想一想, 你生活里曾经历的快乐与幸福, 痛苦与忧愁, 希望与感想, 通过你所喜爱的植物表达出来, 难道不能够打动人吗?【作文指导三】
《我最喜爱的植物》这个题目, 是写我们对植物的“喜爱”。阅读名家名作所获得的见识启示我们:这种“喜爱”应还有来自我们自己生活的感情需求。有同学会说, 这个题目以前写过, 没有新意。其实,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人的情感需求也会随着生活内容的不断变化而改变。而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快, 人的生存压力大, 大自然的各色植物可以为我们枯燥乏味的生活增添活力与色彩, 驱除我们生命里的寂寞与无趣。园中的一棵树, 窗前的一茎藤蔓, 哪怕只有点点新绿, 缕缕清香, 都能带给我们快乐与感动。所以, 我们在写植物时, 要写出现在生活的种种状态和情感特点, 这一点很重要。
状物虽然要有情, 要连带出对生活的感悟, 但切忌在文中空发议论与盲目抒情。好作文应做到言之有物。要达到这个要求, 建议同学们在作文时, 先要努力写好实实在在的“物”, 特别要有细节的描写。
【教例点评】
上述6篇教例的设计, 涉及了初中作文教学内容和体裁的主要样式。谈到作文教学, 我们可能都会以为自身的经验已很丰富, 剩下的问题, 就是看学生刻苦练笔的结果了。其实不然, 在转变教学思想, 将善待学生心智发育提升到必要的高度之后, 在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立场, 重新掂量初中生作文的精神深度之后, 在转变作文技术层面的教学重点为培养作文思维素质和语言感觉之后, 我们发现, 初中作文教学需要来一次深刻的变革!
现在我们看到的上述6个教例, 就是在这方面作了大胆且积极的尝试。
概括起来说, 这6个教例在“写什么”上的教学创意之一是, 指导学生发现“自我”, 立足“自我”, 写出“自我”最真实且真诚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之二是通过阅读所增长的见识, 获得“自我”认知的感觉, 以扩大写作的比较和参照, 使写作更具“孩子气”, 并自然而然地达到作文的“扩容”和“升级”。
6个教例在“怎么写”上的教学创意, 首先表现在语言的运用上。它让学生对作文语言的审美“返璞归真”, 热爱和维护自我语言的天性和纯真, 这将解除初中少年作文最严重的心理障碍!其次表现在作文行文的技巧方面, 它们不再拘泥于成人化的行文程式, 还学生以表达的自由和宽松, 这和我们多少年来向学生热衷传授的教学内容迥然相异。
余光中的《乡愁》是抒写乡愁的经典之作,情深意长,感人至深。朗读这首诗,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心灵深处一个执著的主导情感——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运用比读式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又能在比读中深化认识,加深理解。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紧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轻轻放过,务必发现他的特性。唯有这样阅读,才能发掘文章的蕴蓄,没有一点含糊。”(《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59页)因此,通过不同角度与形式的比读,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过程中,可以更深入地引领学生感受诗人深沉而炽烈的情感美,更立体地欣赏与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美、音韵美,更能体悟到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
[设计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乡愁是什么?是萦绕在贺知章耳畔那未改的“乡音”,还是流淌在李白眼前那“床前明月光”?是王维“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落寞,还是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的惆怅?在交通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关山重重,乡书谁人传递?于是,远在他乡异地的诗人,常常悲从中来,美丽而忧伤的诗句便汨汩而出,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篇。思乡文化,也成了中华历史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在时空的隧道绵延,思乡的情绪,也总会在阻隔的距离中酝酿。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当代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感受那奔涌而出的乡愁。
二、朗读之比
朗读是开启诗歌大门的钥匙,富有感染力的朗读更是引领我们走进诗歌的金钥匙。下面,就让我们在朗读中走进《乡愁》吧。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并请注意朗读的技巧(轻重、停顿、情感等)。
1.学生自由读
2.抽读
用心的朗读总是那样声情并茂,老师想听听你们用声音演绎的《乡愁》,感受—下你们的情怀。(先后请两位同学朗读,请同学们结合朗读要求相互评价,通过朗读之比,提高朗读能力。)
3.听范读
也许你们的声音还很稚嫩,但你们营造的诗歌味道浓厚而动人!正是这首诗感动了一代又一代游子,我国许多著名表演艺术家都曾经深情演绎过这首诗,让我们共同领略这唯美的艺术世界吧。(学生听范读。)
范读得好吗?你们要不要再来读一次?我相信你们读得不亚于名家。
4.全班齐读
通过比较明确:要注意轻重缓急的处理,用深沉而舒缓的语气读出淡淡的忧伤。
三、意象之比
走进了诗歌的大门,同学们看到了什么?诗人心中的乡愁是哪些具体可感的事物呢?请同学们找一找,这首诗用了哪些具体事物表现乡愁?
明确: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这些事物有什么共同点?
明确:代表漂泊、隔离、诀别,用具体事物承载抽象的难以捕捉的乡愁。
四、情感之比
这些事物分别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邮票—生离之愁(亲情);船票——新婚之别(爱情);坟墓——死别之愁(亲情);海峡——目国之思(故乡情)。
四节诗分别描绘了人生不同阶段的母子别、夫妻别、生死别、家国思。诗人由个人的悲欢离合上升到家国之思,诗意得到升华,这就具有了其他乡愁诗不可比拟的深度和广度,暗含了渴望亲人团聚、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五、语言之比
诗人的情感,都要通过语言这一载体来表达。让我们把目光再次投向这首诗,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比一比这首诗的语言特点。
1.时间词: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借助时空的变化层层推进诗的感情。四个时间词,代表了人生的四个阶段,而这四个阶段,恰恰是诗人一生的写照。
2.数量词:一枚、一张、一方、一湾。
富于变化,准确形象地表示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形状。
3.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
增加了句子的诗意,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4.方位词:这头、那头、里头、外头。
自然显示了空间的隔离,反复使用营造出一种广阔的空间感。
5.一种句式:“乡愁是……”,营造出一种类似音乐的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_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
6.每一节:字数相同、结构相似,均衡对称,具有古典诗词的格律美和音韵美。
六、拓展之比
从古到今,多少游子,苦苦追寻,他们在追寻什么?留住我们的根。
1.于右任的《望大陆》(又名《国殇》)
明确:于右任的这首诗采用楚辞体表达强烈的思乡之情。余光中曾说,“我的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说的就是自己文化的根在大陆。他的《乡愁》,无论格式、音韵、还是内容,都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追寻,这也是两首诗歌所共有的。
2.台湾其他诗人的“乡愁”——席慕蓉《乡愁》
先小组讨论,后选出代表交流。
同:诗人都是选择几个富有深意的形象或画面来表达同样的主题,都通过创造性的比喻来抒写心中的愁,都是抒情诗。
异:余诗主要是通过形象来推进诗情,席诗主要通过画面和比喻表达对故乡的怀念;余诗的思想深度比席诗要广和深,席诗相对细腻和缠绵。
3.古诗词中的乡愁
说一说含有“(乡)愁”的古诗词。
如:“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试问闲愁都几许?—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点拨:在诗人的生花妙笔下,“愁”有了重量,可以搬上船:“愁”有了动感,如同汹涌澎湃而绵绵不绝的江水:“愁”如影随形,漫空飞舞。“愁”无处不在,有多少游子,就有多少离愁……
七、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