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中心思想赏析

2024-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醉翁亭记》中心思想赏析(精选11篇)

《醉翁亭记》中心思想赏析 篇1

欧阳修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一生著作很多,其中《醉翁亭记》是非常有名的一篇。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醉翁亭记》的写作背景和中心思想。

醉翁亭记

环滁(1)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3)。山行(4)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5)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6),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7),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8)。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9)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10)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1)。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12),云归而岩穴暝(13),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14)。野芳发而幽香(15),佳木秀而繁阴(16),风霜高洁(17),水落而石出(18)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19),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20)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21),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22),山肴野蔌(23),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24);射者中(25),奕(26)者胜,觥筹交错(27),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28)白发,颓然(29)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30)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31),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3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33)欧阳修也。

[注释]

(1)环:环绕。滁(chú除):指滁州城,今安徽省滁县。

(2)林壑(hè贺):树林和山谷。

(3)“望之”二句:望去树林茂密而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蔚(wèi卫)然,草木茂盛的样子。琅(láng狼)琊(yá牙),山名,在滁州西南十里。

(4)山行:沿山路而行。

(5)潺(chán缠)潺:流水声。

(6)峰回路转:山势曲折回环,路也随着转弯。

(7)“有亭”句:有个亭子四角翘起,象鸟儿展翅欲飞似的,高踞在泉水之旁。翼然,鸟张开翅膀的样子。临,居高临下。

(8)“名之”二句:给亭子题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醉翁”的名字来给它命名的。名,作动词用,取名。太守,即郡太守,秦代郡的行政长官。宋代行政区划有州无郡,州长官称知州。这里称太守是沿用旧名。

(9)饮少辄(zhé哲)醉:喝一点就醉。

(10)乎:同“于”。

(11)“得之”句: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12)若夫:他转连词,相当于“说到那”、“至于”。日出而林霏(fēi非)开:太阳一出来,树林的雾气就散了。霏:云气。

(13)“云归”句:烟云聚扰来,山谷就阴暗了。

(14)“晦(huì会)明”二句:或暗或明,随时变化,这是山间早上和晚上不同的景色啊!晦,昏暗。

(15)“野芳”句:野花开了,发出清幽的香气。这是写春季。芳,指代花。

(16)“佳木”句:美好的树木吱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这是写夏季。秀,发荣滋长。

(17)风霜高洁:即“风高霜洁”,形容秋高气爽,霜色洁白。这是写秋天景色。

(18)水落而石出:这是写冬天的景色。

(19)“朝而往”二句:早上入山游赏,晚上返回。

(20)负者:肩负东西的人。

(21)伛(yǔ语)偻(lǚ吕):俯身躬背的样子。指老年人。提携:指被人搀扶的小孩。

(22)泉香而酒洌(liè列):泉水香甜而酒味清凉。洌,清。一作“泉洌而酒香”。

(23)山肴(yáo 摇):用山中禽兽作的菜,即野味。肴,荤菜。野蔌(sù速):野菜。

(24)“宴酣(hān)憨”二句:宴会中痛饮的快乐,不在于用音乐来助兴。酣,喝酒喝到高兴的`时候。丝竹,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代指音乐。

(25)射者中(zhòng众):投壶的人投中了。射,指投壶,古代的一种游戏。把箭投入壶中,以投中多少决胜负。

(26)奕(yì义):指下围棋。

(27)觥(gōng工):用犀牛的角作的酒杯。筹:酒筹,行酒令时用来决输赢的竹制筹码。交错:杂乱。

(28)苍颜:苍老的面容。

(29)颓然:这里指醉后昏然欲倒的样子。

(30)已而:过了一些时候。

(31)阴翳(yì义):树木枝叶茂密成荫。翳,遮盖。

(32)“人知”二句: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而感到快乐,却不知道太守在享受他独特的乐趣(指太守为人们的快乐而感到快乐)。前一“乐”字用为动词,有“得到乐趣”的意思。其乐,指滁人的快乐。

(33)庐陵:即吉州,今江西吉安县,欧阳修的家乡。

写作背景: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宋仁宗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作的,当时他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之前曾任太常丞知谏院、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等人参与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运动,而反对保守的吕夷简、夏竦这些人。韩范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经被先后贬官,到这年的八月,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外甥女张氏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落去朝职,贬放滁州。

欧阳修在滁州任职时,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让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使欧阳修感到无比欣慰。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奸邪当道,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不能不使欧阳修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就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欢喜中更多的是悲伤。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

中心思想:

宋仁宗庆历五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言陷害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却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非常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写在这个时期。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起游赏宴饮的乐趣。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却包含着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以言说的苦衷。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

这篇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自然风光和对游人之乐,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悲伤的复杂感情。

《醉翁亭记》中心思想赏析 篇2

《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传世名作, 也是中国古典文集中的代表作。在中国优秀的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 对于该名篇的英译一直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在《醉翁亭记》中, 欧阳公用其细腻的文笔、惟妙惟肖的语言, 为世人呈现了一幅自然风景画, 抒发了他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无穷乐趣, 其中蕴含了很多具有中国传统的文化意象与文化特征。那么对这样一篇美文的英译, 到底是中国译者较为合适还是外国译者更有资格呢?翻译的过程即解读原语文本, 结合特定的语境, 然后再用目的语重新构建文本。英国汉学家格雷厄姆 (A.C.Graham) 曾说过“在翻译上我们几乎不能放手给中国人, 因为按照一般规律, 翻译都是从外语译成母语, 而不是从母语译成外语的, 这一规律很少例外。” (Graham, 1965:37, 转引自潘文国, 2004) 。这似乎在告诉我们, 以母语为译入语的译者, 由于对于该语言有着更为精准的把握, 所以更加适合。但是, 在将原语文本翻译成外语的过程中, 对原语文本的解读和对作者的认知语境的考虑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Gutt (2004) 指出人的认知环境包括外部环境信息和人脑记忆中存储的信息——上下文信息、文化知识或其它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 外国译者与原作者处于不同的社会生活环境中, 认知环境相差甚远, 在对原语文本的把握上很难到达母语为原语的译者的水平。因此, 对待这个问题, 我们要辩证地来看。不能笼统的做出谁更合适的结论, 而是需要中外学者和译者们共同地进行探索和努力。该文所选取的两个译本分别出自英国著名汉学家Herbert A.Giles和中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先生, 在译者身份的问题上很有代表性。在对两个译本进行赏析的过程中, 将以Herbert A.Giles的译本为重点赏析对象, 辅以杨宪益先生的译本在某些地方进行对比, 重点从两个译者对原文语言风格的体现, 文中人物和主题的把握与理解上进行分析和阐述。

2 Herbert A.Giles英译本的语言风格分析

《醉翁亭记》这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文笔轻快, 语言生动, 旋律优美, 巧妙地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这样一篇犹如散文一样优美, 又犹如诗歌般富有韵律的作品, 可否将这种美感体现在翻译作品中呢?个人认为, 译者Herbert A.Giles凭借其母语的优势、深厚的母语文学语言的功底、加之对中国文化的极深造诣, 总体上较为成功地将原语中的美感融入到了译作之中。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选词优雅、灵活

这篇经典之作出自宋代文人之手, 虽读起来琅琅上口, 不晦涩难懂, 但是语言上仍是文言文, 具有古典美的风格。这一点, 在Herbert A.Giles的英译本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例如译文中用“hither”来表达“太守与客来饮与此”中的“此”, 用“thither”来表达“朝而往”中的“往”。这两个英文词汇都属于古英语词汇。再如用know not来表达“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的“不知”, 而没有选用现代语言中not know。这些选词及句式都体现出了原语文本古典的文风, 保证了译文在此风格上的一致性。

不仅是这些古典的词汇, 译文还在一些动词的处理上十分灵活、传神。例如“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一句。Herbert将其译为“A walk of two or three miles on those hills brings one within earshot of the sound of falling water”。而杨先生的译本是“When you penetrate a mile or two into this mountain you begin to hear the gurgling of a stream”。两个译本对于“闻”这一个动词的处理很不相同。第一个版本没有出现闻、听到的意思, 而是选择用“bring”这个动词, 形象地表达出行走六七里, 就会将你带到有水声的场景种, 很具有动作的连贯性, 传递出原文动态美。相比后一个译本, “当你行……你就会听到……”, 就会发现虽然杨先生的译本也具有动态的效果, 但不如第一个译本中的动作来的形象、连贯。

2.2 韵律优美

毋庸置疑, 原文有着很强的韵律感, 读起来轻快上口。而译文要做到这一点比较难的。Herbert凭借其母语的优势, 很好地在译文中将这一特色体现出来。借用习语是其中一个主要手段。例如译文的第15句, “...bends his steps homewards in company with his friends.”这两个习语使译文读起来愈加的流畅有节奏感。相比杨的译本, 仅仅处理为“...and now the governor leaves, followed by his guests.”无须多言, 这里“leave”和“followed”, 两个动词远不如第一个译本的节奏效果。还有一处, 是个人感觉很有代表性的。译文第13句“Every archer hits his mark, and every player wins his partie;”两个“every”形成句首的重复效果;“hit”与“win”发音相近;“flash”与“hand”以相同的元音呼应, “hand”和“heard”则押的是相同的头韵。 (袁锦翔, 1987) 。

3 从人物形象进行赏析

在《醉翁亭记》中, 核心人物自然是“醉翁”, 即欧阳修本人。通过对原语文本的分析, 我们可以知道, “醉翁”这个形象并不是指那些醉汉酒鬼, 从“饮少辄醉”,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这些句子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醉翁”并非饮酒过多而醉, 他是在饮过不多的酒之后, 醉在如诗如画般的风景中, 醉在与民同乐的气氛中。Herbert和杨宪益先生都将“醉翁”译成了“drunkard”, 而根据之前分析的形象, 显然并不太恰当。“drunkard”这个词, 虽然符合西方读者的认知习惯, 可以为他们接受。但是很容易对他们产生一种误导, 认为是一个常常酗酒, 整日醉醺醺的一个形象。这就与原文的核心形象——一个微有醉意、与民同乐的太守相去甚远。

另一个涉及到的形象并不是主要的, 甚至说是很次要的。但是对这个形象的翻译反应了对中国文化背景的理解, 因此值得一提。原文中有“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这样一句。对于“僧”这个词, Herbert将其译为“a Buddhist priest”, 而杨则译为“a Buddhist monk”。显然在这个意象的处理上, 杨做的更好。因为“Priest”一词, 很容易让人想到西方基督教传教士这样的形象。显然, Herbert作出这样的处理, 是受到了西方霸权主义思想的影响, 从而不能完全地融入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从这一个小的方面, 我们不难看出, 英语译者由于其文化背景、社会背景与原作者截然不同, 他们在英译的过程中更多考虑到的是译入语读者的感受, 要符合译入语读者的文化价值, 甚至是政治价值, 因此很难对原作者国家的文化作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所以也就很难真正、全面地体现出中国文化丰富的内涵和全貌。

4 从作品主题进行赏析

《醉翁亭记》中共出现了十次“乐”。纵观作品, 这种乐固然包含了因为山中景色怡人, 美不胜收而带来的欢乐, 但又绝不止于此。它更多的含义则应该是当地的百姓在此游览、观光之乐, 是太守与众宾客欢聚一堂, 共同宴饮之乐。所以“乐“的根本重在一个“民”字。如果没有当地百姓的游历之乐, 太守与众人的宴饮之乐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本文的中心思想就是通过对当地自然景色的描写, 牵引出当地民众在此山此景中游历、观赏的乐趣, 和太守与众宾客宴饮的乐趣, 展现出一幅安定、和谐的生活画面, 体现出“与民同乐”的主题思想。

虽然Herbert在对译文的总体风格上把握得相当不错, 很多地方的英译也相当精彩, 但是遗憾的是, 在主题的体现上却出现了致命的硬伤。在中国的文化中, “与民同乐”是指一个地方的父母官以民为本, 当地的民众安居乐业, 描述的是官与民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 体现的是当地的一种生活状态。Herbert的译本将“行者休于树”译作“travelers rest awhile under the trees”。在这句英译中出现了“travelers”一词, 按照其英文释义, 为“在旅途中的人或常常旅行的人”。那么这与“与民同乐”中“民”的内涵明显不同, 甚至相去甚远。如果当地的官员是与外来的旅者一同游乐的话, 更多体现的可能是当地官员对于本地形象甚至是自身形象、政绩的一种宣传与关注。所以英语读者读到“travelers”的时候, 就完全体会不到官民融洽、其乐融融的这样一种场景。杨宪益先生将其译作“passers-by”, 这个词意味“经过的人”, 虽然在内涵上也未能准确体现出原文的主题, 但相比“traveler”一词, 则明显要好很多。另一个与主题密切相关, 而在英译时又产生重大失误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Herbert的译文是“So also the Governor’s friends.They rejoiced with him, though they know not at what it is that he rejoices.”他将“人”理解为太守的朋友们。但是, 从全文的背景出发, 不难发现这里的人, 即与太守一同宴饮的宾客们, 而这些宾客的真正身份并非是太守的朋友, 而是当地的民众, 也就是太守邀请当地的民众一同赴宴。所以将“人”译作“friend”, 再次与原文主题相悖, 未能体现主题思想。此处, 杨先生的译文是“and although men enjoy accompanying the governor there, they cannot understand his pleasure either.”基本与上一个例子相同, “men”虽然未能重现原文当地民众的概念, 但是至少会比“太守朋友”这样的意象准确一些。

5 结论

通过对两个译本的比较, 我们不难看出, 英语译者在英语语言的把握与处理上更加娴熟, 游刃有余, 的确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在对于原语文本 (即中文) 的研读方面, 无疑中文译者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的意象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显得更加得心应手。在通过翻译这一媒介让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 需要中外的译者学者们的共同探讨和共同研究, 相互学习, 以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而作为翻译领域的研究者亦或学习者亦或爱好者, 我们则应该充分地对名家——不论是英文译者还是中文译者——的译作进行充分、细致地分析, 学习其中的精彩之处。若能在学习、欣赏、吸收同时能带着批判的眼光, 试着从名家的译作中发现问题, 并能学会从一些小的语言点上升到整体层面宏观的分析, 无疑我们自身翻译水平的将得到不断提高。

摘要:在推动中国的经典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 一种最为直接最为主要的途径就是古籍的英译。该文以《醉翁亭记》为例, 试着从译文语言风格、人物形象以及文章主题这三个方面对翟理斯 (Herbert A.Giles) 和杨宪益的两个英译版本进行赏析和对比。

关键词:语言风格,人物形象,主题

参考文献

[1]Gutt E A.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2]Kramsch C.From Practice to theory and back again[J].Context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2002.4-17.

[3]丛滋杭.翻译的异功能论[J].上海翻译, 2007 (11) .

[4]李倩.翟理斯的《中国文学史》[J].古典文学知识, 2006 (3) .

[5]潘文国.译入与译出[J].中国翻译, 2004 (2) :40-43.

[6]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7]王宏印.中外文学经典翻译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8]袁锦翔.评H.A.Giles英译《醉翁亭记》[J].中国翻译, 1987 (5) .

醉翁亭记原文及内容赏析 篇3

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内容赏析

曾巩《尹公亭记》赏析 篇4

随为州,去京师远,其地僻绝。庆历之间,起居舍人、直龙图阁河南尹公洙以不为在势者所容谪是州,居于城东五里开元佛寺之金灯院。尹公有行义文学,长于辨论,一时与之游者,皆世之闻人,而人人自以为不能及。于是时,尹公之名震天下,而其所学,盖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故其居于随,日以考图书、通古今为事,而不知其官之为谪也。尝于其居之北阜,竹柏之间,结茅为亭,以茇而嬉,岁余乃去。既去而人不忍废坏,辄理之,因名之曰尹公之亭。州从事谢景平刻石记其事。至治平四年,司农少卿赞皇李公禹卿为是州,始因其故基,增庳益狭,斩材以易之,陶瓦以覆之,既成,而宽深亢爽,环随之山皆在几席。又以其旧亭峙之于北,于是随人皆喜慰其思,而又获游观之美。其冬,李公以图走京师,属予记之。

盖尹公之行见于事、言见于书者,固已赫然动人,而李公于是又侈而大之者,岂独慰随人之思于一时,而与之共其乐哉!亦将使夫荒遐僻绝之境,至于后人见闻之所不及,而传其名、览其迹者,莫不低回俯仰,想尹公之风声气烈,至于愈 远而弥新,是可谓与人同其好也。则李公之传于世,亦岂有已乎!故予为之书,时熙宁元年正月日也。

茇:在草间住宿 在势者:当权者 行艺:德行 阜:小土山 茇:在草野中住宿

原文翻译

君子对于自己,只需要自己确有心得就行了,并不是对社会上怎样评价自己还有所乞求。然而孔子说“君子痛恨到死时却名声还不显扬”,是因为要让世人同自己的行为一个样。人们对于君子,只需要内心敬服就行了,并不是对在社会上怎样再去推崇他还有所打算,然而仍有人在旌表君子的住处,用君子的名字作乡的名字,想让君子的美名、风范、气节、功业显现在世人的视听面前,永无止境,这是因为想让世人同自己的敬仰一个样。在本人能有办法使自己确有心得,在社会能有办法让世人和自己的敬仰一个样,这正是用来构成古代圣明帝王的行事准则,而与诸子百家的主张不同的地方。

随地作为一个州,距离京城很远,那地方偏僻,几乎与外界隔绝。在庆历年间,起居舍人兼直龙图阁河南人尹洙公,因为受到掌权的小人的排挤,被贬官到这个州来,居住在州城东面五里处的开佛寺中的金灯院。尹公具有高洁的品行和深厚的学问,在辨析论争方面很擅长,一时间与尹公交友的人,都是世上的名流,可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赶不上尹公。在这段时间,尹公的名声震动天下,而他所学的`东西,在于不因贫富贵贱死生而动摇自己的信念,所以他在随州居住,每天把考论图书、通明古今作为唯一要做的事情,而根本觉不出自己的官职已被贬黜了。他曾经在住处北面的小山丘上,在青竹和翠柏之间,用茅草搭建了一座亭子,用来休息和游玩,过了一年多才离开。他离开之后,随州人不忍心让亭子废弃毁坏,就经常修缮它,随之给它取名叫做“尹公之亭”。随州从事谢景平镌刻石碑记述这件事。到了治平四年,司农少卿赞皇人李禹卿公到这个州做太守,开始就着原有的基址,把低矮处增高,把狭窄处加宽,砍伐树木换掉旧亭,制造屋瓦铺上去,新亭修好后,既宽敞又高爽,环绕着随州的大小山峰都扑入坐在亭子里的人们的眼帘。又把旧亭撑立在北面,在这里随州人都能够表达他们对尹公的怀念之情,又能获取游览观赏的美好享受。这年冬天,李公把亭子的绘图送到京师,嘱托我写篇记来记述这件事。

大致来说,尹公的品行在事业上显现出来,言论在著述中表现出来,本来已经显赫动人了,而李公在修亭子一事上又扩大尹公的影响,岂是为了安慰随人的心而与他一起欢乐呢!而且还将这些荒遐僻绝之境让那些看不到它的人欣赏到它。传其名、浏览其迹的人,没有不低回俯仰观望的。想想尹公的风声气烈,越是久远就越感清新,这是他人同其所好的原因,然而李公得以被世人知晓,难道只是因为这个原因么。所以我替他写了这篇文章,此时为熙宁元年正月日。

尹洙

当范仲淹被诬为朋党时,尹洙上奏:“仲淹忠亮有素,臣与之兼师友,则是仲淹之党也。今仲淹以朋党被罪,臣不可苟免。”他不畏权势,坚持公道,被贬官。后因以公使钱为部将还债,又被贬官,居随州城东五里开元佛寺之金灯院。尹洙是欧阳修的好朋友,“内刚外和,博学有识度”,以儒学知名,特别对《春秋》有研究。适应形势的需要,对兵事提出过很中肯的意见,“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尽当时利害”《宋史》卷295《尹洙传》。 随州人有知人之明,对这样一位有为有守的长者,争相造访请教。尹洙为人豁达大度,并不以一再被贬而耿耿于怀,“日以考图书通古今为事”,乐于交结随州的朋友,一时成为随州一位中心人物。在他所居的北阜竹柏之间结茅为亭。尹洙离开随州后,随州人不忍坐视茅亭废坏,加以修缮,成为有名的“尹公亭”,刻碑记其事,为随州人留下美好的纪念。后来的地方官在其故址上扩大范围,进行改建,“增卑益狭,斩材以易之,陶瓦以覆之。既成而宽深亢爽,环随之山皆在几席”曾巩《元丰类稿》卷18《尹公亭记》。不仅成为随州著名的风景点,而且是随州人怀念尹洙时最能得到慰藉之处。

作者:

《醉翁亭记》中心思想赏析 篇5

【中心思想】

本文以‘鱼’和‘熊掌’的设喻,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一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亏的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罢了。

【中心论点】

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亏的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罢了。 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个主张是全篇的中心论点。

【赏析】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个主张是全篇的中心论点。

孟子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舍生取义的意义。其一,“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几句论证说:生命是我珍爱的,但还有比生命更为我所珍爱的(指正义),所以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为我所厌恶的(指不义),所以有时对祸害(死亡)不愿躲避。这是从正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

其二,“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这几句论证说:如果没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惜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保全生命的.手段哪样不能用呢!如果没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避免祸患(死亡)的事情哪样不能做呢!言外之意是:这样下去,人们的行为不是会变得无所不为、卑鄙无耻了吗?这是从反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

其三,“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几句论证说:通过这样的手段(指不正当的手段)就可以保全生命,而有的人不愿意采用;通过这样的办法(指不正当的办法)就可以避免祸患(死亡),而有的人不愿意去干。

所以,还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爱的(指义),还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指不义);不单是贤人有这种重义之心,而是人人都有,只是贤人没有丧失罢了。这是从客观事实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有人舍生取义。通过论证,文章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就成立了。

★ 鱼我所欲也

★ 《鱼我所欲也》说课稿

★ 鱼我所欲也全文解析

★ 鱼我所欲也 翻译

★ 鱼我所欲也中考

醉翁亭记译文 篇6

【课文内容】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方的各个山峰,树林、山谷特别秀丽,远远望去,那草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从两峰之间飞泻而出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飞翔似的亭子坐落在泉水上边的,这就是醉翁亭。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中的和尚智仙。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客人来到这里来喝酒,稍微喝一点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取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又如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散了,云气聚拢来,山谷昏暗了。或明或暗,变化不定之时,(这就是)山间的早晨和傍晚。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露洁白,水位低落,石头显露,这是山中春夏秋冬四季。早晨进山,傍晚回来,四季的景物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着歌,行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是滁州的人们游览。在溪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酒清而醇,山中野味野菜,各种各样地在前面摆着,这是太守举行酒宴。宴饮酣畅的乐趣,不在于音乐,射的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从座位上站起来,大声喧哗,这是宾客们尽情欢乐。一个脸色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醉了。

不久夕阳落到了山顶,人影疏疏落落,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在后面。这时树林里渐渐昏暗了,鸟雀到处鸣叫,游人离去,鸟雀就欢乐起来。但是鸟雀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懂得人们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自有他的乐趣。喝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酒醒后又能够用文章来记述这种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呢?就是庐陵人欧阳修。

【全文总结归纳】

1、本文通过对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愁怀的复杂感情。

2、语言特色:本文语句散中有整,错落有致。文中使用了不少对偶句,如“日出而林霏开”对“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对“佳木秀而繁阴”;“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对“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等。

【相关考点】

1、本文与桃花源记中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答:共同之处:人民生活安逸、民风淳朴、人与人和乐相处。

2、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为了下文写太守乐作铺垫,反映了欧阳修治理有方,这里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

3、读了本文,你认为太守欧阳修“醉”的原因有哪些?

答:太守醉的原因有:不胜酒力、与民同乐、陶醉山水、自得之意

4、“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描写出了滁人出游的场面。通过这个场面,你能感受到什么? 答:滁州百姓生活安乐,太平、富足;太守治理有方。

5、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能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已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答:围绕“在逆境中仍保持旷达的胸襟,不计较得失,积极乐观”回答。

6、也。”是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名句。请你根据这几句中“乐”字的各自含义,说说加点“乐”字所指的具体内容。

答:太守乐其乐:能超然物外,不以贬官遭谪的政治处境而悲,还能娱情山水,与民同乐。鸟乐:自然条件优越而鸟不自知。人乐:不仅知道自然条件优越,而且还能娱情山水。

从太守乐:既有娱情山水之乐,同时还享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之乐。

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有人认为“其”指太守自已,也有人认为“其”指的是游人,你是.

如何理解的谈谈你的看法。

醉翁亭记反思 篇7

醉翁亭记反思范文篇1

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学生是否参与及参与的程度如何则是关键的因素。因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他们而展开的。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努力使学生产生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即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

要使学生主动参与,第一是注意教学目标上的认同性。每一堂课,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并理解其意义,这样师生双方就会达成共识,同心协力的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所以,学生参与的第一要素就在于他们对教学活动目标的认同性上,这种认同,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明白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并通过教师的启发、说明等转化为学生的追求,从而实现需要上的一致、认识上的统一和感情上的共鸣。只有这样,学生才有了参与的基础和动力。师生才具有了一起活动的可能。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在师生互动中进行,可使师生关系变得十分融洽,让师生在课堂中融为一体,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醉翁亭记反思范文篇2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学生的调动方面是非常成功的。教师用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环境中。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绝对不是一种形式的需要,而是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学生的学习参与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教学的效果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程度。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思维活跃,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见解很独到。这样一篇美文,在在这样充满探究美的氛围中学完,相信会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的。

让学生听录音的配乐朗读。由于已下课,效果不够好。同时,教师对这个环节并没有认真设计,只是看到有录音带,临时设计的环节,当时只是想让学生进一步把握朗读节奏和语气。现在想来,这个环节可以代替教师朗读,如果单设,可以由此激发学生朗读热情。“同学们,朗诵者读得怎样,想不想有这样的金嗓子,这有磁带,大家可以练一练,把你的朗读录下来,看看谁的朗读效果好。”

总之,教师只有真正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创造出“焕发生命活力”(叶澜语)课堂来。

醉翁亭记反思范文篇3

今天上午,我在八(2)班上《醉翁亭记》,课堂教学环节是这样的:

一、通过滁人对《醉翁亭记》的喜爱,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这个环节中,教师的导语设计没有问题化,没有能够达到预设的效果。现在想来,可以这样说:为什么滁人这么喜爱《醉翁亭记》呢?是因为文章的思想深刻,还是文辞优美么?我想,读了课文,你就会明白。

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读文。这个环节,教师的范读,主要是初步感染学生,同时使学生对字音、节奏、语气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学生自由读文,则能够使学生接触文本,训练语感。教师范读时,有几处语音错误,“ 诸峰”“芳”。教师普通话水平不高,一定要注意努力学习训练,以自己的范读影响学生。学生读过课文,缺少检查,没有给予必要的指导,有放羊之嫌。

三、初步理解文中之乐,这个环节,先让学生勾画文中写乐的句子,说说作者都写了哪些乐。学生说,教师板书:山水之乐 四时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 游人之乐 太守乐其乐

醉翁亭记习题 篇8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与“宴酣之乐”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陋之有 B、辍耕之垄上 C、邻人之孀妻 D、渔人甚异之

2、对第一段文字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髻”均指老人和小孩。

B、“颓然乎其间者”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以酒浇愁的样子。

C、“至于”一词把文章推进一层,由写欣赏美景之乐转而写众人游宴之乐。

D、此段以醉翁事的美丽风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同时也曲折地写了太守治滁的政绩。

3、第二段紧扣一个“乐”字来写,用_____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用游人之乐衬托____之乐,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句中表达的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是______________。

5、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有( )

A、“滁人游”的欢悦情景侧面反映了太守治下的政治清明;写“滁人游”,衬托了“太守醉”。

B、“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一句的意思是:一个面容苍老,满头白发的.老人,昏昏欲倒的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C、“醉能同其乐”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D、“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意为:太守说的谁?就是庐陵欧阳修。

(二)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子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在文段中默写横线上空缺的内容。

2、翻译下面的句子,并指出其句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段文字均选自《醉翁亭记》,该文将写景、叙事、抒情熔为一炉,有一句话奠定了全文的抒情基调,后成为千古名句,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①段先写________________之景,再写_____________之景,最后收笔,引出人之乐亦无穷也。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5、第②段共4句话,从原文中找出4个最能概括其意思的短语,依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6、对第②段文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颓然乎其间者”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借酒浇愁的样子。

B、“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均指老人和小孩。

C、“至于”一词把文章推进一层,由写欣赏美景之乐转而写众人游宴之乐。

D、此段以醉翁亭的美丽风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同时也曲折显示了太守治滁的政绩。

7、联系全文,可从以上语段中看出作者表达的是一种( )

A、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B、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C、山水之乐。

《醉翁亭记》考点 篇9

《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也是考试重点课文,梳理了一些《醉翁亭记》考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一、翻译句子。

1、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滁州的四周都是山。它的西南方向的几座山峰,树林山谷尤其优美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远远看上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就是琅琊山。

3、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沿着山路走了六七里路,渐渐听见潺潺的水声,从两个山峰之间流出来的,就是所谓的酿泉。

4、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的,这就是醉翁亭了。

5、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造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起名字的是谁呢?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称呼这亭子的。

6、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太守和宾客们来这里饮酒,喝一点点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因此给自己起了个号叫醉翁。

7、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心思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啊。

8、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的。

9、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要说那太阳出来以后,树林里的雾气散了,云雾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10、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野花盛开,幽香阵阵;林木繁盛,枝叶成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溪水低落,石出水面,这是山中四季的景象。

11、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象各不相同,而乐趣也就无穷无尽了。

12、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至于那些背着东西在路上边走边唱,走累了在树下歇歇脚,前面的的呼喊,后面的回应,拉着老人和孩子,来来往往不间断的,是滁州人在游玩。

13、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在溪水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酒味清;野菜野味,随意放在地上,这就是太守的酒宴。

14、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宴会畅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有的站了起来,有的坐了下去,吵吵闹闹的,是诸位宾客快乐的样子。

15、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那个面容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16、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不久,夕阳要落山了,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们跟从啊。

17、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树林茂密阴蔽,鸟儿到处鸣叫着,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

18、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19、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了能和大家一起快乐,酒醒后可以用文章记述这种乐事的人,是太守啊。

20、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太守是谁呢?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二、理解

1、按课文内容填空

(1)现在用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彼,或别有用心的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

醉翁之意不在酒。

(2)写朝暮之景的句子和四时之景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朝暮之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四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3)表明“醉翁”雅号由来的句子是什么?“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4)太守与宾客出游,不事铺张、不讲排场,表现这一特点的句子有哪些?

临溪而渔;酿泉为酒;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

(5)“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呼应前文什么话?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6)后文与“暮而归”相呼应的句子是:“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7)表明全文线索的句子是: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全文的主旨句(将“醉”于“乐”统一起来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

2、作者写醉翁亭是怎样落笔,一步步自然入题的?写景顺序是什么?

从山落笔,由山写到泉,由泉写到亭,自然入题。写景顺序是由远到近,由大到小,由山及泉及亭。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醉翁亭记教案 篇10

二、课时:10分钟

三、教学目标

1、分析比较,掌握段中关键字词句

2、分析课文,领会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

四、教学重点

以“乐”为中心,理解文中几种不同的乐

五、教学课型:讲读课

六、教法学法:问题研究,对话互动,朗读,找关键词句,比较归纳等等。

七、教具:实物(用白纸展示课文内容以及相同字在不同句子中的比较)

八、教学流程

1、导入

同学们好,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醉翁亭记》的前三自然段。在上新课之前,先请一位同学来概括一下上次课的主要内容。(明确:两种“乐”,一是“山水之乐”,一是“宴酣之乐”)

好,现在我们开始进入新课的学习。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学习文中第四自然段也就是文中最后一部分。首先,由学生朗读这段文字,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思考两个问题。

问题一:找出不懂字词句

问题二:找出其他三种“乐”

2、学生朗读,余者思考

3、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解答

(预设问题及答案)

① 已而:不久,后来,表示在某事之后的意思。是古文中一个比较固定的短语。

② 阴翳(yi):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③ 鸣声上下:指鸟到处鸣叫。

④ 去:离去。

⑤ 谓:是。

⑥ 庐陵:庐陵郡,就是吉州。今安西吉安市。

⑦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第一个乐是“以……为乐”的意思,第二个乐是“乐趣”的意思;“其”有两种理解,一是指“太守”,二是指“游人”,即“不知太守乐他所乐的事情”或“不知道太守把他们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此即太守与民同乐的思想)

4、比较词语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以……为乐

山水之乐:乐趣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快乐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去

云归而岩穴暝:聚拢

微斯人,吾谁与归:归向 《岳阳楼记》

九、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精彩的段落。

十、板书设计

太守

山水 ↘ ↙ 游人

宴酣 ↗ ↖ 禽鸟

十一、教学后记

醉翁亭记鉴赏 篇11

文章中写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可以看出作者受打击、排挤,又屡遭贬官的郁闷之情。借用“醉翁”与“山水”的抒发,以解胸臆之愁。

又写:“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而乐也。”说明作者虽然政治上失意,却时刻不忘忧国忧民,指山水寄情,用酒醉达意。人在自然中,与民同乐,显出欧阳修有大治天下的政治抱负及崇高的文学修养境界和虚怀若谷的胸襟。其文章德重千秋,如璀璨的明珠,闪耀在历史长河中。

上一篇:艺术生认识实习报告下一篇:广告设计专业应聘简历封面设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