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教学方案

2024-07-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项脊轩志》教学方案(精选10篇)

《项脊轩志》教学方案 篇1

在本课中,学生通过点名诵读、分组诵读、师生合作诵读等朗读形式体会文本情感。在美读指导环节,学生们的文本感受力得到了很好的展示,也更加亲近文本。

小组讨论时,学生在文本中能带上自己的理解积极的发表所思所感,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将自己对文本的感受有感情的进行再次朗读,用语言生动的表达观点,并能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感知文本,这也体现了在教师的一步步引导下,学生们的感受力在层层提升,并将这种感受和生活相结合!

《项脊轩志》教学方案 篇2

关键词:教学实录,新课程理念,《项脊轩志》

师:同学们, 今天我们来学习归有光的《项脊轩志》, 请大家先阅读课文注释 (1) , 了解相关作家作品知识。

生: (阅读)

师:同学们有没有读不明白的地方?

生:何谓古文家?

师:大家猜猜看!

生1:写古文的!

生2:文言文哪一篇不是古文? (生笑)

师:看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请大家阅读124页第二段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中的相关文字, 看能否自己找出答案来?

生3:这里的“古文家”是指主张继承唐宋古文传统的作家。

师:该段文字除了介绍“古文家”之外, 还介绍了什么?

生4:还介绍了明代散文的流派。

生5:还介绍了各流派代表作家的散文成就。

师:归有光的成就如何?

生:很高。

师:他的散文成就真有那么高吗?下面请大家将课文自读一便。 (将不会读的字词划出来。)

生: (朗读———正音)

(范读———展示)

师:下面请大家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看看文章围绕“项脊轩”都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整体上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

生: (默读———概括)

生1:我认为分三部分比较恰当。第1、2段分别为一部分;3、4、5段为一部分。因为1、2段文字较多, 3、4、5段文字较少, 第5段只有一句话。

生2:我认为分两部分比较恰当。第1段一部分;其余一部分。因为第1段内容上侧重于状物;其余侧重于写人、记事。

生3:我认为分两部分比较恰当。前三段为一部分;后两段为一部分。因为前三段和后两段的写作时间不一样。

生4:我同意生2的观点, 将文章第1段独立为一部分;其余一部分。但我的划分依据是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第2段开头“余居于此, 多可喜, 亦多可悲”一句可明显地将全文分为“可喜”“可悲”两大块。

师:大家觉得以上同学谁的划分更好一些?

生5:我认为生2、3、4都划分得不错, 但相比较而言, 我更欣赏生4 的划分, 因为我觉得归有光的这篇散文固然有大量写人、记事、状物的内容, 但作者写这些内容的最终目的却是要为抒情服务, 所以依据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来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比较好。

师:既然这样, 我们就姑且按生4 同学的观点将文章的内容分为两部分进行学习, 下面请大家再读一下第一部分的内容, 找找看作者喜从何来?

生 (阅读———思考)

生1:作者是一名读书人, 他特别向往一个清幽寂静、有花草、有鸟鸣、有月光的地方, “项脊轩”满足了他的这个愿望。

师:项脊轩一开始环境就这样好吗?

生2:不是, 项脊轩一开始是“百年老屋, 尘泥渗漉;又北向, 不能得日”, 经作者修葺以后才变好的。作者之喜还有一个因素是他完成了这个了不起的工程。

生3:生2同学说得很好, 我再补充一条, 就是作者在经他修葺以后的小院里生活得很自由, 很充实, 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和充实对一个知识分子非常重要!

师:你从哪里看出作者生活得自由、充实?

生3:“借书满架, 偃仰啸歌, 冥然兀坐, 万籁有声”四句。“借书满架”为“充实”;“偃仰啸歌, 冥然兀坐”为“自由”。

师:生3同学讲得很好, 看来这项脊轩还真是一个好地方, 它带给作者的喜悦的理由非常多, 有没有同学能将以上同学表述的理由概括一下呢?

生4表述, 师板书:喜: (1) 老屋得修 (2) 环境改善 (3) 生活改变

师:有没有同学能将作者在项脊轩中的种种喜悦之情读出来呢?

生 (朗读———比赛)

师:刚才同学们对作者喜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概括, 下面让我们再来探究一下作者悲的原因, 看看作者又悲在何方?

生 (阅读———思考)

生1:作者之悲主要在亲人的离世带给他的巨大打击。

师:作者的亲人都有谁?

生1:先大母、先妣、妻子

生2:主要是“先大母、先妣、妻子”, 但还有“姊和婢”。

师:姊当然是, 但婢能算吗?

生2:当然算了, 婢虽然是下人, 但却是归家两代人的乳母。

生3:老师, 作者之悲还有屡次参加科考却没有考中!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3:从祖母对作者充满殷切期望那一段, 祖母说:“吾家读书久不效”。

师:你说得有一定道理, 但我觉得这一句最多能说明作者在祖母对他说话的当时没有考中, 却不能证明他“屡次”未中。这“屡次”二字从何说起呢?

生3: (羞怯地) 我看练习册上说他一直没有考上大学。 (生笑)

师:看来生3同学的发言大家都有同感啊!对于作者之悲, 还有补充的吗?

生4:我认为作者还有一悲是“诸父异爨”。

师:什么叫“诸父异爨”?

生4:就是叔伯们分家。

师:古人分家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啊, 作者为什么要悲?

生4:他们分家不光使亲人之间的感情疏远了, 还把好好的一个小院弄得很乱、很嘈杂, 使原本充满诗情画意、鸟语花香的小院变成了鸡犬不宁、乌烟瘴气的小院。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4:东犬西吠、鸡栖于厅。

师:嗯, 不错!那你能否将刚才几位同学分析的原因整理一下吗?

生4表述, 师板书:悲: (1) 亲人离世 (2) 科考未中 (3) 诸父异爨

师:有没有同学能将作者这种种悲痛读出来呢?

生: (朗读———比赛)

师:以上几位同学都读得很好, 尤其是对几位主要亲人的怀念之情把握得很好, 但是老师觉得作者在缅怀三位主要亲人时, 情感上应该有所侧重, 我们能否探究一下他对哪位亲人的怀念更多一些呢?

生 (阅读———讨论)

生1:我觉得作者怀念妻子多一些, 因为作者写母亲和祖母都分别写了两件事, 写妻子却写了三件事。

师:能不能分别讲一下?

生1:……

师:你概括得很好, 但次数多就等于怀念多吗?

生2:我坚决支持生1同学的观点, 作者对妻子的怀念多不光体现在事件的数量上, 还体现在段落的数量上, 不信请大家看:作者写母亲和祖母两人共写了一段, 写妻子一人却写了两段。 (生笑)

师:说得好, 有水平!

生3:我不同意上面两位同学的观点, 我认为作者怀念祖母多一些, 可以从作者回忆三位亲人时的表现上看出来。作者在回忆母亲时的表现是“泣”;回忆祖母时的表现是“长号不自禁”, “号”比“泣”程度重多了, 何况是“长号”;回忆妻子时, 既没“泣”, 也没“号”。 (生笑, 迅速质疑)

生4:老师, 他说得不对, 作者对妻子的感情是有目共睹的, 作者对妻子如果没有深厚的感情, 就不会“其后六年, 室坏不修”。他之所以在怀念妻子时没有用“泣”、“号”, 是因为妻子去世这么多年, 他对妻子的泪早流干了。

生5: (急切地) 我赞成生4同学的观点, 我认为“哭”有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是“泣”, 第二境界是“号”, 第三境界是既不“泣”, 也不“号”。作者对妻子的感情是第三境界, 这种境界是最痛苦的!

师:这位同学分析得很专业, 老师观察到你刚才分析的时候有好多同学眼里都满含泪花, 看来你的“人类情感三境界”学说击中了他们那幼小的心灵! (生转悲为喜)

师:以上同学要么认为怀念妻子多一些, 要么认为怀念祖母多一些, 有没有认为怀念母亲多一些的?

生6: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在怀念妻子多一些还是怀念母亲多一些这个问题上, 我认为作者不应该怀念妻子多一些, 因为我们不能“娶了媳妇忘了娘”。

师:可事实上呢?

生6: (不甘心地) 妻子多一些。

生7:老师, 从篇幅上来看, 作者怀念母亲的文字确实不如妻子多,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 作者由于对母亲的怀念太深, 以至于无法继续怀念下去, 便换成其他人?

生 (陷入深思, 突然)

生8:我们刚才在读归有光的相关介绍的时候, 曾了解到他的代表作有三篇, 除本文外, 还有两篇叫《寒花葬志》和《先妣事略》 (见124 页) 。这《先妣事略》是不是单独怀念母亲的?如果是, 作者在本文中写母亲的文字较少应该是为了不与这篇文章有过多的重复。

生 (震慑, 全班寂静许久)

师:老师以前挺崇拜刘德华的, 现在改主意了…… (生哭笑不得)

生9:老师, 今天学了这篇文章, 我的心情挺激动的, 能否允许我用一副对联来表达一下我的激动?

师:当然可以!

生9 (深情朗诵) 上联:项脊轩中忆往事, 喜忧参半;下联:南阁子中思故人, 爱恨交加。横批:一间小屋, 两种感情, 三位亲人生 (震撼, 抢着说) 有那么长的横批吗?老师, 我来一副!

(下课铃响)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篇3

教学重点:1.理解内容,感情诵读;2.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生活细节抒写感情的技巧。

教学难点:体会“直抒胸臆”和“托物寄怀”的写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花一节课时间让学生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词句,梳理文言知识点,独立完成课后题。教师从旁个别点拨,共性问题整理出来全班讲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的《项脊轩志》是明代著名散文家归有光的代表作。“志”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记事的书或文章。

二、检查预习,了解作者,初步感知文本结构特点

1.昨天要求大家按学案预习课文,现在抽查一下你们梳理归有光人生经历的情况(挑两篇投影出来)。

2.请梳理得好的学生板书归有光人生履历表,同时,其他学生找出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词句。明确: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自束发读书轩中;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其后六年;其后二年”等等,这些词句是“志”这种记叙性文体的标志词,也是时间转换的提示语。其中最重要的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是“多可喜,亦多可悲”(板书:喜、悲)

三、探析课文内容、情感和写法

(必要时相机检查字词等文言知识点和简介归有光相关情况)

指学生板书,(幻灯片1):作者18岁时写前四段,15年后33岁时补记第五段。几百年来,人们对第五段的补入基本上持肯定态度,谓其虽非一气呵成,却又浑然一体。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一起来探究一下这一段跟前四段浑然一体在哪里,以及它们谐调的同时,在表达的情感和表达情感的手法上又有什么不同?

(一)探究第五段跟第一段谐调处。

齐读第五段和第一段,思考:两段分别写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情感,采用什么手法写的?

1.你认为第五段和第一段是怎样显得谐调的呢?明确:①都围绕项脊轩来写,都写到庭院,都写到项脊轩的破败和修葺——所以,这个文本看上去首尾呼应,浑然一体;②都流露了悲和喜的情感;③都采用了对比(或曰衬托或曰反衬)的写法,细节描写的写法。

2.第一段是怎样对比着进行细节描写的呢,我们来细读文本。老师重点示范品读第一段,学生学读。

读古诗文,除了要理解透字面意思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外,还要善于体会言外之意,言外之情。①“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写项脊轩的小;②“百年老屋”直接点明项脊轩的“旧”;③“尘泥渗漉”,写其“破”;“雨泽下注”写其“漏”;④“日过午已昏”,写其“阴暗”。就是这么一个小、旧、破、漏而又阴暗的书斋作者并没有嫌弃它,反而修葺它。

在修葺后的项脊轩里读书,作者感觉如何?(师有感情地背诵:“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请大家思考:“满架”、“半墙”的“满”和“半”两字可否互换,为什么?“风移影动”,换成“风摇影动”,好否?(静思2分钟,自由回答)满:爱读书,喜悦自豪之情,体现文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半:明月不可能满墙,因为它会被庭院里的花木或建筑物遮挡住;朦胧美,残缺美,中和美——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原则。“摇”用得太过了,显得风很大,“移”则显得比较柔和,轻风徐来,很有文人雅兴的中和之美;“万籁有声”是什么意思?明确:指自然界发出的一切声响都能听到。这是写幽静还是喧嚣?明确:写幽静。这是什么写法?以动写静。

3.请大家把老师背的这几句去读几遍,争取背出来。(个别背,全班背)

小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归有光以这样的笔触描绘项脊轩,是否有刘禹锡写陋室之意呢?按我的理解是有的,归有光以居室来表明自己:志趣高雅,心境恬淡。

(二)探究第五段跟第一段不同处(引导学生用教师品读第一段的方法重点品读第五段)。

1.第一段是修葺前和修葺后对比着写,主要凸显的是作者在轩中读书的怡然自乐之情。刚才大家说第五段也是对比着写,那第五段和第一段的对比有什么不同吗?(第一段以哀景衬乐情,第五段,以乐事衬悲情)

2.在抒情方式上,第五段和第一段有区别吗?生答不出则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一是直白流露,直抒胸臆(珊珊可爱);二是委婉含蓄,托物寄怀(亭亭如盖)。板书:托物寄怀。直抒胸臆,感染力强,引人共鸣;托物寄怀,引人想象,耐人寻味。

3.(幻灯片2)第五段最后一句老师改写为“而今庭院寂寂,妻子言笑犹然在耳,恨人去不复,余自伤悲泣不已。”效果怎样?明确:原文托物咏怀,余味深长。看到亭亭如盖之树,想到当年亭亭玉立之人,似乎看到当年妻子的音容笑貌,似乎听到当年妻子的欢声笑语,可现在呢——物在人亡!这怎一个“悲”字了得!“枇杷树亭亭如盖”说明从他妻子死的那年到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已过了很久,而真正深刻的感情随着时光的变迁会留下更深的印记。时间会美化一个人很珍视的感情!经过母亲死、祖母死、妻子死以及科举屡屡失败的重重打击之后,归有光不再泣和号了,他没有哭的眼泪了,没有号的力气了,他的感情更加内敛,所以借物咏怀。

4.请朗诵好的同学有感情地诵读最后一句。

(三)探究第五段跟第二、三段谐调处。

1.你认为第五段跟第二、三段是怎样显得谐调的呢?昨晚大家去预习,去思考了,现在立刻分小组交流看法。

2.小组推荐同学发言。

谐调理由:1.都是围绕项脊轩来写(写了什么人什么事?板书:诸父分家、先妣早逝、大母离世、发妻早亡);2.均为怀念亲人;3.均是选取日常琐事来写;4.都是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传达情感。(传达什么情感?你能用思维的榔头去敲开每一个细节描写,挖掘其言外之意言外之情吗?板书:家道中落、命途多舛、功名难就。指学生板书的归有光履历表,教师小结道:岁月无情啊……)

四、课堂总结

有专家认为,这个文本写了一间小屋,两种情感,三位亲人。你同意此观点吗?请陈述理由。师:我只同意一半。我认为这篇文章还重点写了一个人,一个男人:归有光!联系全文,请用“归有光是个____________的男人”的句式来表达你对课文的理解。

(师问:有没有认为第五段和前四段显得不谐调的呢?有的话课外跟我跟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五、作业(幻灯片3)

母亲关心疼爱孩子,对孩子嘘寒问暖。和阿婆谈起这些,我就流泪。祖母常到轩中来看我,希望我以后能像祖辈一样有大的出息,想起这些事,我禁不住大哭起来。

假如二、三段相关内容这样写,效果怎么样?请用200字以上阐述你的见解。

六、板书设计

(教师板书)

项 脊 轩 志

归有光,___________的男人!

(学生板书)

年龄:15岁→18岁→19岁→23岁→29岁→31岁→33岁→35岁→60岁→65岁

《项脊轩志》教学反思 篇4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任何时候读起来,都是那么平常平淡,无波无奇,为什么这样的一篇叙述平凡家庭生活琐事的文章在文学史上占有“明文第一”的赞誉,多少年来流传不衰?文章写了什么是很容易读懂的,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效果就是真正值得完美品味赏析的。这篇文章的教学目的只有一个,也就是课后探究讨论练习题一:归有光善于选取家庭的生活小事、平凡场景,表现人物音容笑貌,寄托自己的深情。试找出两三例,体会本文的这种特点。通过示范赏析“叔父异爨”的内容后教学生自主赏析,在示范赏析时我还给出答题提示:朗读、翻译、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进行赏析。

整篇课文教学只有设计一个目标,实践和完成得比较好,学生能通过细读文本体会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寓对母亲、祖母和妻子的深情,并且对这种人世间普遍美好的感情产生共鸣。而这种深厚的情感是通过只言片语生活小事平凡场景来体现的,足以体现出作者的了不起,明白了这篇文章的历史地位。

教学中还发现几点不足之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点评不到位,反映了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语言分析不到位,应变能力有待提高。学习完这篇文章,我布置了课后作业:请你从学校、家庭日常生活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某种感情。在课后作业的批改过程中,我发现课堂教学的成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学习的迁移能力不足。学生基本都是泛泛而谈生活的哪一件让我受感动,而不是通过简洁的细节描写来无声地体现。当然,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一蹴而就,而是通过细读一篇篇文章而得。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篇5

1、落实文言文知识点

2、寻找文章的“动情点”

“震川之文,每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语,却自风韵疏淡。”(姚鼐)

⑴研读细节描写,注意其中所表现的作者内敛的感情;

⑵研读景物描写,注意借景抒情的手法。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尝试背诵

4、了解作者生平及其写作风格

二、教学步骤

1、读课文,纠正字音,感知内容与情感。

2、检查预习:

文章最令你感动的细节是什么?你最喜欢哪句话?

3、在预习字词意义的基础上,练习用简洁的语言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基调。

目标实现方法:以初中学过的《醉翁亭记》和《陋室铭》为例,列出两个模仿的句子:

假醉翁之亭(景)欧阳(作者)绘山水相映(内容)表放情林木之乐意(感慨及基调)

托鄙陋之室(景)禹锡(作者)寄仙龙之说(内容)议淡泊修业之洁志(感慨及基调)

参考答案:

借项脊之轩有光写三世变迁抒物是人非之悲情

借项脊之轩有光忆家庭琐事言时世变迁之感慨

4、疏通词意,品味语言,领悟情感

第一段: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⑴词类活用:下 上 前 垣墙

⑵实词:顾 胜

⑶古今异义:方丈 三五

⑷特殊句式: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分析内容:

项脊轩修葺前的特点是什么?用几个形容词表达。

寥寥数笔,却已经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渲染出一种颓败、阴冷的凄清氛围。接着作者并没有马上抒写自己的感伤情怀,而是从“悲”的反面“喜”来着笔。他喜的是什么?

修葺之时,劈窗置墙,不但“使不上漏”,而且“杂植兰佳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着意对书斋周围的环境加以美化。其次,修葺之后,作者“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满架的书都是“借”来的,说明作者当时处境之清寒,但他寒窗苦读,似有无穷乐趣。正因为作者具有高洁的情操,所以他能够从朴素的环境中看到无穷诗意。白天,“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在他笔下的庭院显得多么幽静,多么迷人!如是“三五之夜”,则“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正是诗一样的语言,画一样的意境。皓月当空,月色如水,桂枝的倩影投落在粉墙上,错落有致,别具情味。微风过处,顿见光影摇动,但闻幽香阵阵,更觉心旷神怡。这里作者写的是景,但景中含情。从作者笔下那“珊珊可爱”之景,读后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项脊轩那种深挚的眷恋之情。

尝试背诵

本段第一句是一个判断句,接下来写修葺前项脊轩的情况,作者着眼于”小“(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破(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暗(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三个特点,非常简洁地写出修葺前项脊轩的破败情况。 余下的文字是写修葺后的项脊轩的情况,作者也是抓住三个特点来写。”亮“: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露。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雅“: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静“: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这一段文字在句式上也很有特点,即四字句较多,抓住文段的这一特点,也有利于本段的背诵。

第二段: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 ,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⑴重要实词:迨 逾 而 凡 再 兹 呱呱

⑵词类活用:西 乳

⑶古今异义:往往

⑷特殊句式:妪,先大母婢也

⑸文化常识:先大母,已去世的祖母。在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在称谓前加“先”表示已死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或年长者。先妣,已死的母亲。《礼记》:“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 、曰嫔。”

建筑方面:厅,在古代园林、宅第中,多具有小型公共建筑的性质,室内空间较大,装饰考究,文中应指客厅。闺,一般指宫中小门或内室,“闺”字常和女子有关,如闺女、闺房。

分析内容:

“震川之文,每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语,却自风韵疏淡。”

请找出文中的“不要紧之题,不要紧之语”,说说其中所表达的情感。例:

⑴“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这三个短句的镜头感很强,把分家后的混乱嘈杂表现的淋漓尽致,表现出作者的悲伤与无奈。

⑵“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从“篱”到“墙”的变化反映出家人的疏远与隔膜,充满了人世的沧桑感,句尾的“矣”字,像一声叹息,表现出了作者的无奈与悲凉。

⑶“儿寒乎?欲食乎?”是“不要紧之语”,平淡处最为关情,短短两个句子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听见孩子啼哭而动了怜爱之情的年轻母亲的形象。

尝试背诵:

上段“多可悲”引起了对家庭生活琐事的回忆,表达作者的悲哀之情。第一层写由于”诸父异爨“而引起的庭院变化,从门墙写起,反应家庭的败落,揭示”悲“的表象;接着回忆母亲,主要是借老妪之口,表达对母亲的怀念。通过乳娘之口描绘“某所,而母立于兹”,“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等细节,表现亡母对儿女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增加了内心的凄凉和孤苦。

第三段: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⑴实词:过 若 竟 类 比

⑵虚词:何 以 之

⑶文化常识:束发 笏

分析内容,尝试背诵:

上段写的是对母亲的回忆,这段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祖母对作者的牵挂、赞许和期盼,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

背诵时要特别留意祖母连贯的动作,充满温馨。

第四段: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⑴实词:故尝 得

⑵虚词:而 之

分析内容:

补充: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第五段: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姐家有阁子,且谓何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⑴实词:归 几 书 制 盖

⑵虚词:或 诸 于

⑶词类活用:手

⑷句式:其制稍异于前。

⑸古今异义:无聊

⑹文化常识:归宁

分析内容:

这段是补记,写婚后与项脊轩有关的一段生活。作者把妻生前来轩的情趣与妻死后”室坏不修“的悲凉相对比,更以”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抒发自己对亡妻的强烈怀念之情。

通过哪几个生活片断来抒写作者当年与其妻的亲密感情的?

这篇课文以记叙庭中那株枇杷树作结。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5、查找资料,了解归有光及其作品风格。

6、写作训练:

项脊轩志的教学反思 篇6

我利用一个课时与学生共同解决该文言文篇目中的字词运用难点,然后将对文本情感把握这一课时放到了这节参赛课上。课堂教学上,我坚守“一间小屋、二种感情、三位亲人”这条主线,创设“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句子”及“最为打动你的是哪一个片段”这两个开放性话题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发挥个人情思,在与文本作者的笔墨的撞击中,既能收获到文学写作技巧,又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体会情感的意蕴,进而完成我的教学目标。

然而,把控一堂开放性教学课堂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今天的教学尝试,更让我体会到了处理好教学预设和课堂生成是一次成功教学的关键。

学生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个体,每个人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等都不同,再加上课前准备的程度不一,这就要求我在备课时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课前准备,并预测课堂可能发生的变化,思考对策,然后存储在自己的弹性预设空间内。同时,阅读时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可能会有出许多个性化观点,这就要求我对课文可能产生的个性解读部分进行充分预设。比如,在今天的教学中,我虽然设置了开放性的话题,但是在我心里,仍然是希望学生都能按着我内心的思路走,按着我所期望的方向前进。然而课堂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的所有情况。学生的回答中也有让我觉得很失望的地方,他没有答到点子上,或者说他的回答偏离了我心中既定的方向。这个时候怎么办?如果我一昧地体现课堂开放,就会离题,失控。所以,我应该一方面既要尊重学生的课堂选择,另一方面还要依照课堂生成予以引导点拨,防止对学生评议之处无法驾驭。

《项脊轩志》文题探析 篇7

应该说, 这位老师上出了新意:以前大部分老师在解题时, 都只讲两种原因, 一是作者的祖父归道隆曾做官于项脊泾, 改名“项脊轩”是怀念祖父之意;二是言其狭小, 如项脊之间。这位老师还分析出了第三种原因:原来南阁子狭小、破旧、昏暗, 经修葺后变得明亮 (“洞然”) 、美丽 (“增胜”) 、幽雅 (“借书满架”, 正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 于是将普通的南阁子改名“项脊轩”, 更适合做书斋名。

当时我耳目一新, 觉得他分析得很有道理, 但仔细揣摩, 又觉得有些牵强:经修葺后的屋子很显然比以前美好, 但一定要改名才适合读书, 或才适合做书斋名吗?”“南阁子”也不难听啊?南方人一看都明白, 北方人看了还很好奇, 文章后面不就写了妻子从娘家回来转述小妹们的俏皮问话“何谓阁子也”。在我看来, 叫“南阁子”反而显得可爱有趣, 而“项脊轩”的名字却让人有些费解。所以笔者认为作者更名的原因不仅仅是从适合不适合书斋命名的角度考虑的, 他还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 寄托了作者的希望和梦想。从作者的人生经历看, 归有光自幼明悟绝人, 九岁能成文章, 十岁时就写出了洋洋千余言的《乞醯论》, 十一、二岁“已慨然有志古人”, 十四岁应童子试, 二十岁考了个第一名, 补苏州府学生员, 同年到南京参加乡试。“弱冠尽通六经、三史、大家之文” (王锡爵《明太仆寺丞归公墓志铭》) 的归有光, 开始对举业满怀信心, 再加此时祖母的一句“吾家读书久不效, 儿之成, 则可待乎!” (《项脊轩志》) 的鼓励, 更增添了作者对成功的向往, 在看到祖母手持一“象笏” (“象笏”是古代品位较高的官员朝见君主时所执的手板) 对自己说:“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他日汝当用之!”, 作者更是百感交集、浮想联翩:父亲只是一个穷书生, 家境急遽败落, 而祖父归道隆却是朝廷官员。于是将“南阁子”改成“项脊轩”, 既是应了受祖母的鼓励而滋生的得意心理, 也寄托了自己美好的愿望:将来会像祖父一样读书有成、光耀门楣, 振兴家业, 并能名扬天下。这从本文在选入教材时被删掉的一段内容中可见一斑:“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 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一隅也, 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 方扬眉瞬目, 谓有奇景。人知之者, 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意思是:自己虽然身在破屋陋室, 却自谓有奇景。世人是不了解的, 还可能把我看作是坎井之蛙呢!)

其二, 隐含了作者的自嘲和悲叹。尽管作者天资聪颖, 诗书尽览, 可是造化弄人, 仕途功名之路一直不顺, 三十多岁才中举人。这对一个发奋读书的人来说, 是莫大的悲哀, 再加上这中间还遭受了大家庭的分崩离析、母亲、大母、妻子等亲人的相继亡故, 当初将“南阁子”改成“项脊轩”的初衷不见踪影, 人亡物在, 世事沧桑, 回首往事, 触景生情, 怎不让作者感慨万千, 悲从中来。此时的“项脊轩”已成了作者坎坷半生的见证, 当初在轩中苦读时种下的希望的种子, 也只不过是作者眼前一个大大的肥皂泡影, 这也许就是作者相隔十几年才完成这短短几百字的小文章, 且将之公布于众的原因。

《项脊轩志》教学方案 篇8

1.探究课文中蕴含的情感。

2.理清文章“形散神聚”的特点。

【教学重点】

探究文章的情感。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引导、多媒体(自制PPT)、分组讨论。

【教学准备】

1.教师要熟悉班内小组的状况,问题回答要随机,不能光提问“中心发言人”。

2.本节课由三个大探究题组成,必须有探究成果,学生展示成果,教师适当地做点评。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中国文人多雅趣,不仅表现在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方面,还体现在他们生活的饮食起居上,文人大多关注自己的居住环境,因为居所不但是他们的生活空间,更是文人的精神家园。今天,我们再次去看一个文人——归有光,看看他的居所——项脊轩。

二、整理文章结构

提问:文章有一个句子,能够表达这篇志写于两个时期,请找出来。

明确:“余既为此志,后五年……”据此,将文章分开:第一部分(1-4)为主体部分,第二部分(5-6)为补记部分。

归有光8岁丧母,9岁能文,由祖母抚养成人,29岁又丧妻,人生旅途颇为坎坷,写主体时18岁,写补记部分已在35岁中举以

后,其后20余年,8次会试不第。文章两个部分时间跨度16.7年,十几年的时间可以使一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步入中年人的行列,他在自己的文章中表达了怎样的慨叹呢?

三、赏析探究第一段

探究题一:修缮前后的小屋具备怎样的特点,作者身处其中有怎样的感受呢?什么情感?

1.提问:“旧”的含义?

明确:“旧有的、原来的”,使文章流露出一种怀旧之情。

2.提问:文章从哪几方面描写项脊轩呢?

明确:修缮前、修缮后。

3.修缮前的项脊轩是什么样子?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狭小——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破旧——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阴暗——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以昏。

寥寥数笔,点出项脊轩在修缮前衰败、阴冷、凄清的气氛,为文后修缮后的样子做反衬。

4.面对破旧的小屋,作者做了哪些工作?效果如何?

明确:稍为修葺——弥补了破旧漏雨的缺陷。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弥补了昏暗阴凉的缺陷。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弥补了零落惨败的缺陷。

借书满架——弥补了狭小冷寂的缺陷。

修缮后的小屋具有三个特点“明亮、幽雅、安静”,相对应的句子有: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借书满架,桂影斑驳;万籁有声,庭阶

寂寂。

作者陶醉于“偃仰啸歌”的读书生活,陶醉于“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的寂寂庭阶,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和客观环境融为一体,表达作者“多可喜”的情感。

四、研习二三段

探究题二:三件事都是写悲,在情感表达上是否一致?

1.第二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用“多可喜”收束上文,用“亦多可悲”开启下文。

2.第三段写了哪几件事?共表现了哪幾组人物?

(1)叔伯分家,大家庭崩溃。

(2)妪忆母亲,触动失母之悲。

(3)追念祖母,长号不自禁。

共表现了诸伯父、乳母、先母、大母等人物,重点追忆祖母和

母亲。

三件事都是写悲情,但在情感表达上又不一致。

写分家,“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在客观记述中寄寓深长的感叹。

忆母亲,“语未毕,余泣,妪亦泣”,情动于中,只有泪无声,含蓄而又节制。

思母亲,“令人长号不自禁”,祖母一句话,看似平常之语却蕴含极大的期望,随着岁月的流逝和作者阅历的增加,作者的体会也愈加深刻,对祖母思念之情愈深,愧疚之情愈浓,感情如汹涌的潮水,直泄而出。完全失去了控制,感情由压抑转为外露,由沉稳渐趋强烈,渐至悲不自胜。

五、研习第三自然段

本段是一段小小的插曲,写了“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两件事,写出了书房的寂静清幽,同分家的纷乱形成对比,使“竟日默默在此”显得非常合理。

六、品读最后两段

探究题三:第五段为附记,集中描写了夫妻在轩中生活的片段,写了哪几个片段?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述诸小妹语”,平常至极,但妻子的音容笑貌尽现。

学生讨论一:“或”“时”的妙用。

讨论二:妻子早逝给作者留下了极大的愁苦和哀思,作者如何表达这种情感?

讨论三: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作结,有什么好处?

七、小结全文

全文的叙事线索:修缮前后小屋的不同风貌—家人轶事—补写丧妻前后及轩中情形—轩中枇杷树。

情感线索:喜—悲—悲喜交加—悲(多可喜,多可悲)。

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叙事抒情、托物抒情。

八、作业

苏轼《江城子》情感探究。

《项脊轩志》教学方案 篇9

教学目标:

1、解题。

2、了解作者。

3、理解并熟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有关知识,帮助解读课文。

2、理解课文基本意思,以便进一步赏析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基本意思,按要求翻译课文。

学习方法:1、诵读法;2、导读法;3、学生自主学习法;4、讨论法;

教具准备:

课本、学案、教案、mp3、传输线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解题

1.简单导入课文(目的是引起学生重视,引起学生兴趣,点燃学习热情),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2.解题:

(1)志,记的意思,它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项脊轩志》又作《项脊轩记》,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

(2)“项脊轩”介绍:

是归有光的书斋名。对于名字由来有两种解释:

解释一: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烃,作者以“项脊轩”来命名自己的书斋,有追念祖先的意思。

解释二:言其窄小,如颈背之间,故名。

轩,有窗的廊子或小屋子,这里指小屋,即书斋。

二、关于作者

看学案一【知识链接】部分,教师可参考以下资料,适当补充。

1.后人对他的评价:

“唐宋派”的代表作家,其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被誉为“明文第一”(黄宗羲语),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

清代桐城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姚鼐认为,归直承唐宋八大家之后,元明两代除归氏外别无他人,并把他视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2. 归有光散文的特点及主要作品:

其散文不是以重大的题材反映他所处的时代,而是通过记叙一些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深情。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有诗一般的意境。

其作品《项脊轩志》可为代表,其他如《先妣事略》、《寒花葬志》,也很感人。

3.归有光简历

15(1岁)   生于江苏昆山

15(5岁)   开始读书

15(8岁)   丧母

1524年(19岁)  写作此文前四段

1528年(23岁)  娶妻魏氏

1533年(28岁)  丧妻

1540年(35岁)  中举人。徙居嘉定读书、讲学,生徒数十百人。

1565年(60岁)  中进士。任湖州府长兴县令

1568年(63岁)  任顺德府通判(管粮运、水利)

1570年(65岁)  任南京太仆寺丞(管皇家车马)

1571年(66岁)  去世

三.掌握生字生词

1、听录音,正音。

2、自主朗读课文。

3、做学案一的第1小题,找学生到黑板上写答案。

四.研读课文

1.对照书下注解,理解课文。((预习时应该完成)(教师注意重点、难点词句的讲解,强调)

2. 思考讨论学案一中2、3、4、5小题,可分组探究,做发言准备(5分钟)。

3、教师点拨总结(参考学案)

五、布置作业

1、思考学案一中的【切磋讨论】

例如:分析《项脊轩志》中的“四个女人”,作者分别撷取了哪些典型的生活细节来写她们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熟读课文(早读完成)

板书:

喜(景)---------------悲(伤事、忆人)

项脊轩志(第二课时)

赵新  姚俊飞

教学目标:

1.掌握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及特殊句式。

2.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教学重点:

1.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目标1是学生积累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一个重点 ;

2.就本篇文章的学习,目标2--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应该是学习这篇优秀文言文中更应关注的另一个重点,因此,通过同学们完成上节课布置的小课题的讨论,来学习体会本文这一典型特点,并通过口头片段作文的训练,进一步实现目标2。

教学难点:

1. 掌握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及特殊句式。(学生语法知识缺乏,文言句式的讲解是难点)

学习方法:1、诵读法;3、学生自主学习法;4、讨论法

教具准备:课本、学案、教案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检查学生翻译课文情况

1. 导入新课(略)

2. 指名学生试翻译下列句子:

(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2)、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3)、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珊珊可爱。

(4)、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译文参考:

(1). 在北面开了四扇窗户,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边射来的.阳光,阳光(从北墙上)反射回来,室内才明亮起来。

(2). 借来的图书堆满了书架,我在这里生活悠然自得,有时长啸或吟唱,有时静悄悄地独自坐着,自然界的声响都能清晰地听到。

(3). 在农历每月十五日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月光下,庭中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来,树影摇动,美丽可爱。

(4).我的妻子嫁到我家,经常来到轩中,问我一些古代的事,有时伏在桌案上写字。

二、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1.掌握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及特殊句式。

2.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三、完成目标1。

让学生做学案。

可让学生分组作答,完成学案二。(6分钟)

1、请负责古今异义组同学讲解学案二 第1题

答案参考(见学案)

2、请负责一词多义组同学讲解学案二 第2题。

顾 1.回头看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2.探望,拜访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3.关心,照顾 大臣争于私而不顾其民(《商君书》

4.副词,反而、难道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5.副词,而、不过

稍 1.逐渐,慢慢地 稍出近之,然莫相知

2.稍微,略微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3.公家给的粮食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置 1.赦罪,释放

2.放到一边,放弃 沛公则置车骑

3.搁,安放;摆,设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4.立、建立;购置、添置 内外多置小门

5.驿站;驿车、驿马

去 1.离开 比去,以手阖门

2.除掉,去掉 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3.距,距离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4.前往,到……去(后)

归 1.女子出嫁 后五年,吾妻来归

2.返回,回来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

3.归还

4.归附,归属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5.通“馈”,赠送

3、请负责词类活用的同学讲解学案二第3题。

资料参考:

(1)文言词类活用一般有以下几种:

名词活用做动词;  名词活用做状语;形容词活用做名词;形容词活用做动词; 动词活用做名词;  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2)本课主要涉及前两种。

名词做动词:名词在句子中临时具备了动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做动词用的一种语言现象。

名词做状语:名词直接限制或修饰动词时,充当状语。

(3)答案参考(见学案)

4、请负责文言句式的同学讲解学案二第4题。

四.完成目标2

1、让学生找出文章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句子,然后逐一讨论赏析。

细节一:老妪说亡母事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实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作者8岁丧母,对慈母的音容笑貌,已不甚了了。但作者却巧妙地通过曾在项家居住的两代乳母之口,感人至深地道出了母亲那对儿女的慈爱之心。作者共记叙了母亲两件琐事:一是母亲当年曾经来过轩中,二是大姊在老妪怀中呱呱啼哭,母亲闻声问饥问寒的情景。尤其是后面这一细节描写,生动传神。绘形绘声地再现了慈母的音容笑貌,引起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眼泪也禁不住潸然而下。

要注意抓住“扣门扉”的典型动作细节,“儿寒乎?欲食乎?”的典型语言细节来分析。

细节二:祖母望孙成龙

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归家祖上也曾是官宦之家。归有光祖母的祖父夏昶,明成祖 永乐年间进士,明宣德年间官为太常寺卿。此后几辈“读书久不效”。因此,祖母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孙儿身上。轻轻关门的动作,细致入微地传达出祖母对孙儿的 殷殷期盼。不久,又“持一象至”,一句“他日汝当用之”,寄托了望孙成龙的殷切期望和寄寓孙儿为改变“读书久不效”状况,光耀祖宗而奋发向上的心理。归有 光8岁丧母,祖母对孙儿自是疼爱有加,看到孙儿整天在轩中默默攻读,“大类女郎”,又是怜惜万分。寥寥数语,轻轻一动作,把老祖母对孙儿既盼望子孙争气,又关怀疼爱,于心不忍的矛盾心理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这些语言、动作,看似平常普通,实则感人肺腑。祖母音容笑貌,举止神态,甚至复杂的心理,都跃然纸上。

细节三:妻说家有阁子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妻子回娘家,再回归家,向归有光叙述自家小妹问起“阁子”(即项脊轩)的情况。诸小妹为何对一个普通的书房感兴趣?此轩有何吸引人的地方?细细想来,自是归妻在小妹面前兴致勃勃地描述书房,自是轩的主人有奇特美妙之处,自是归妻对轩的主人敬佩而热爱的缘故。

细节四:庭中枇杷树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妻死之年,手植枇杷,今已亭亭如盖。这个细节融入了作者对亡妻刻骨铭心的哀思。人亡而物在,睹物思人,情何以堪?真是“人面不知何处去”,而今思念何茫然。把真切绻眷的感情融入景物,以景结情,以景语达情,言尽而意远。

小结:“一枝一叶总关情”。细节虽小,但一个好的细节,却往往能传达出人物微妙而深邃的感情,也能给读者以难忘的印象。所以我们在作文中要学会运用细节描写传情达意。

五.学以致用

1.有人说我们的生活太平淡,缺少让人感动的东西。其实,生活中不是缺少感动,而是缺少一颗颗善于发现感动的敏锐的心。请回忆学过的背影中的细节描写,写一写身边的“感动”。

板书:

老妪说亡母事

细节         祖母望孙成龙                 生动传神

妻说家有阁子                表情达意

庭中枇杷树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项脊轩志》教学方案 篇10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设计的建立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特别强调,在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注重情境的创设和引导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种教学理论的确立为我们今天的教学模式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目前,基于建构主义课堂教学设计中,得到实际运用推广的有以下几种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和随机进入教学模式。建构主义的教学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合的情境,搭建一个思考的平台,这个情境就是“问题情境”,这个平台就是“问题解决”的平台。“随机进入式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一种模式,它指的是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

语文教学“主问题”设计为“问题解决”的实现提供了实施途径。“主问题”设计是我国语文教育界发扬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动学生整体性、主动性阅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设计。

怎样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较好地运用语文教学“主问题”教学设计策略,我在《项脊轩志》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就随机进入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尝试。

《项脊轩志》是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代表作。归有光的散文往往只是记叙一些日常琐事,却写得感情真挚,细节生动,具有诗一般的意境。由于本课题的文本内涵丰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解读,有人用“一、二、三”三个数字为纲,串起了全文内容。借鉴特级教师邓彤老师的《项脊轩志》教学设计案例,我在《项脊轩志》教学的第二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有人用‘一、二、三三个数字为纲,串起了全文内容。你能不能根据自己对本课题的理解给这三个数字后各加上几个字来概括本课题的基本内容?你能不能说说这样概括的理由?”

这篇文章写于两个时期,从开头到“殆有神护者”,是在十八岁时写的;以下则为三十多岁以后补写的。就全篇结构来看,前一部分为主体,后面的补记进一步充实了前面的内容。前一部分,围绕项脊轩的兴废,写年轻时代自己在这里的生活、家庭的变迁以及对母亲和祖母的回忆,抒发自己或喜或悲的感情。这一部分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叙述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以写景为主,字里行间倾注着作者的深情。这一层用“喜”贯穿。第二层叙写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的往事,用“悲”贯穿。第三层叙写自己闭门苦读的情景以及小轩多次遭火未焚的事。这一层写得很简洁,是“悲”的进一步补充。后一部分(“余既为此志”至结束),补写项脊轩的变迁和逸事,主要表现作者丧妻前后的欢乐和悲痛的心情。

对于这篇足以打动每一位读者内心柔软情愫的优美散文,完全可以用随机进入式模式组织教学,为了顺利地让学生带着课前提出的主问题随机进入思考的情境,我针对文本理解的不同角度作了适当点拨。比如“写作的角度”“叙事的角度”“情感的角度”等等。

经过认真的研读和热烈的讨论,有同学借鉴清代梅曾亮对该文的评价“借一阁以寄三世之遗迹”总结出“一阁两境三世”;有同学从叙事的角度来思考,总结出“一个视角,两段经历,三次追忆”;有同学从生活情感的角度来加以分析,总结出“一间书屋,两代情缘,三世变迁”,有同学从作者写作时间的角度来加以分析,总结出“一间书屋项脊轩,两种感情成一篇,三位亲人吾所念”等等。

在对“一间书屋”的讨论中,同学们总结出:

课文以作者的书斋名“项脊轩”为标题,寄寓了归有光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成为家族中顶天立地的顶梁柱的人生理想。

在对“两种感情”的讨论中,同学们总结出: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是文中表现作者情感的过渡句,他喜在发奋读书,乐以忘忧,悲在家道中落。

在对“三位亲人”的讨论中,同学们总结出:

三位亲人祖母、母亲、妻子都与这书房有关系。作者充满着深情回忆自己生命中的三位女性。祖母自言自语的一句话:“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待乎?”反映了祖母对孙儿读书光宗耀祖的期望,而自己对此也是深有愧疚。

作者八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他对母亲的印象只有靠奶娘来转述。一个孩子对母亲的印象要靠别人来转述,单就这件事本身就足以让人痛心了,更何况当年他的母亲就在这间房子旁边住着。如今,当他天天在书房读书的时候,他自然会时时想起以前那么关心自己姐弟俩的母亲了。

妻子早年陪自己在书房读书,跟着自己学写字,如今妻子却去世多年,只有门前所种枇杷树随风摇曳,前后对比,自然让人体会到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

显然,采用这种随机进入的方式设置“主问题”,极易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切实有效,这样就对文本的把握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也优化了课堂教学进程,达到了既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又能促进教师有效教学双赢目的。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教学设计实施研究”后续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10]G1202】

上一篇:学校领导值班查岗制度下一篇:生命至上纪录片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