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2012年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静海县2010—2012年教育发展规划》,按照“11538”教育工作布局,紧紧围绕“抓规范,强课堂,提质量,促内涵”这条主线,全面落实“上好每一节课,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要求,扎实工作,勇于创新,努力开创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新局面,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兴办人民满意教育作出新贡献。
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推进教育教学管理标准化,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着力推进“主体、和谐、高效”教学模式改革,全面提高教学效率;着力推进现代化达标扫尾工作,全面完成义务教育阶段达标创建任务;着力推动教学协作区和校际合作,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着力做好教学评估和毕业班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着力规范中小学招生考试,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着力推动“十百千”和“三深入一提高”活动,进一步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小学“四率”继续保持100%;初中入学率100%,巩固率、毕业合格率逐年提高,力争达到98.5%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3.5%,高考二本以上上线率力争再提高3-5个百分点。
工作措施
1.强化课程计划落实。以全面落实新课程计划为重点,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把课程计划真正落到实处。积极探索落实课程计划目标管理机制,强化学校特别是校长落实课程计划的责任。大力推进教学协作区、乡镇、学校间教师走课制,缓解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师紧缺矛盾,克服一切困难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2012年教学评估继续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落实一票否决制”,进一步强化课程计划的权威性,尽快转变部分学校重考试课程、国家课程,轻非考试课程、地方课程的局面。进一步加大对“阅读课”的推动指导力度,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室)的作用。进一步提升校本课程的档次和内涵,形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体系。抓好新课改的落实,全面实施主体和谐高效教学模式,在抓好中青年教师创优课的同时,积极开展高级教师每人上好展示课活动,充分调动老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大对阅读课的推动力度,用好阅览室。
2.实施标准化管理。在全县中小学大力实施教育教学标准化管理,指导学校结合工作实际健全管理组织、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逐步形成具有静海特色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在充分调研,多次修改,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近期出台《静海县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标准》,明确学校管理、教学管理、德育管理、队伍管理、后勤管理等五个方面的管理标准和操作要求。2012年组织召开好两个会议,认真搞好《标准》的推动落实。年初召开启动培训会,制定实施方案,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各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逐条解读标准,逐项抓好落实。下半年召开现场推动会,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操作,在深入搞好调研的基础上,小学、初中、高中各选取一个典型,展示建设成果,交流工作经验,引领全县大力实施标准化管理,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全面落实《天津市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3.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进一步健全教学评估机制,修改教学评估方案和评估细则,创新评估方式。一是学校评估。继续加大教学过程管理的评估权重,初中由25%增加到30%。高中由25分增加到40分。增加听课巡课、学生问卷座谈、查看学生活动、抽查学生实验等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学管理和学生学习情况,促使各级各类学校不断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二是教师评估。初中教师评估表彰先以学校为单位核算,确定受表彰学科教师,再 以教师任教班级为单位核算,确定获奖等级。三是学生评价。继续推行学生成长记录评价方式,全面提高评价、记录质量,充分发挥成长记录诊断、评价、激励的功能,引领学生通过多元评价,审视自己的学习成长情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推动区域合作和校际交流。协调教研室全面落实静教[2010]4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协作区管理的实施意见》推动各学段有计划、有目的、有载体、有实效地开展区域教学合作,逐步由单纯的教研科研活动向建立“三项合作机制”推进,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干部教师交流、教学管理合作等深层次交流合作。继续做好县城初中与农村边远初中结对帮扶工作,适时调整农村初中帮扶对象,2012年校际合作学校达到21所,务实推进城乡校际合作。在总结初中区域协作的基础上,向高中和小学阶段延伸。
5.强力推进学校现代化达标收尾工作。按照创建计划,今年还有12所学校需创建达标,也是我县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最后的收尾工作。按照市验收组安排,结合学校达标创建实际,确定验收时段,做好各项工作的推动落实。一月份召开启动会,明确目标、部署工作,对12所学校的校长、分管主任进行统一培训。然后组织相关科室组成联合推动组进行检查推动,抓好典型召开现场推动会,确保12所学校年内顺利达标,圆满完成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建设任务。
6.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全面贯彻《义务教育法》,加大控辍保学力度。实行中小学大学籍管理,实现小学、初中学籍管理无缝对接,有效防控小升初阶段学生流失。下力量扭转部分农村初中校学生流失严重的局面,在努力营造良好外部保学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引导学校牢固树立面向全体、全面育人的思想,把进一步提高巩固率和完成率作为学校首要目标。加强学生流失监测,继续执行初中学生流失月报表制度,及时掌握全县学生流失变化情况,帮助流失率高的学校分析原因,制定改进计划。7.推动学校减负增效。全面落实上级有关减负要求,积极探索轻负高效的教学新思路、新方法。进一步加强行政监管,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坚决杜绝乱办班、乱补课现象发生。加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补课行为监督检查。按照市教委不同年级作业量要求,严格控制中小学生家庭作业量,防止个别教师留惩罚性作业、重复性作业。进一步加强教辅资料征订监管,防止学校、教师给学生私征滥订学习资料,增加学生课业负担。
8.严密组织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学业考查。上半年完成8167名考生头像信息采集,做好考试报名前期准备工作。认真核实享受政策性加分学生的相关信息,确保准确无误。组织召开考点培训会、考前动员会,传达市教委、市考试院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缜密安排考务工作,科学、合理安排中考考点并与考点校校长签订责任书,确保试卷保密万无一失,考试管理滴水不漏。另外,认真组织好初等英语等级考试和学能考试等工作。
9.认真做好中小学招生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和市教委招生政策要求,按照“安全第一、班额控制、规范招生”的工作要求,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一是结合我县实际,认真制定中小学招生工作意见,积极推动县城部分中小学布局和招生区域调整。今年继续执行小学划片招生,初中对口直升和划片分流相结合的招生政策,搞好招生预测,进行合理分流,确保每位适龄儿童都能顺利入学。与此同时,认真解决好特困家庭子女和人户分离学生入学问题。二是解决好外来务工子女入学问题,严格执行市教委相关政策规定,指导六小、徐庄子小学、五中、徐庄子中学、大邱庄镇、子牙镇等外来务工人员较集中单位制定外来务工子女招生办法,保证每位务工子女在公办学校有一个位子。三是做好汇才中学,瀛海学校两所民办初中招生工作。进一步做好招生宣传,搞好发动,让有意到民办学校就读的学生及家长明确政策,按要求参加报考。四是高中招生严格执行市教委下达的招生计划,采取措施规范中招志 愿填报,防止出现高分死档志愿。认真做好高中招生定向指标分配工作,促进初中教育均衡发展。另外,为适应高中布局调整,科学调整高中招生区划,合理调配招生计划,认真做好中招录取工作。充分利用教育局网站搞好中小学招生的宣传。
10.进一步提高语言文字工作水平。一是继续做好“第十五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活动。认真做好普通话普及宣传工作,协调各语委成员单位特别是新闻媒体加大普通话宣传力度。组织中小学生深入到街道、社区进行普通话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语言文字环境和浓厚的“推普”氛围。二是继续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要求学校在广大师生中开展“学普通话、讲普通话、写规范字”活动。将普通话与日常的素质教育紧密结合,促进推普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按照市教委要求,在全县中小学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和“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启动教师规范汉字书写等级考试,提高语文教师汉字书写水平。
11.进一步提升科技教育水平。一是加强科普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橱窗、板报、校园电视台、广播站、网络、媒体等资源,宣传科普政策法规,用表演、展览、竞赛、征文、绘画比赛等充满趣味的科普手段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使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得到提升。二是举办第三届中小学生科技节。科技节期间,组织开展专家科普讲座、科技辅导员培训、“科技在我身边”科普展览、七巧科技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系列活动。三是配合县科协组织好“第二十六届科技活动周”。
12.加强对特殊教育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一是全力推进建华学校现代化达标建设。加强对建华学校学校管理、师德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监督指导,促进学校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招生范围,增加在校生人数,力争2012年秋季开学在校生规模达到市教委验收108人的刚性指标要求。三是加强重度残疾儿童送教服务工作。安排建华学校专业教师对送教学校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升与残疾儿童沟通交流的能力。按照市教委统一要求,今年增加3名送教上门服务对象,分别由实验小学、三小、四小承担送教任务。
我们也深切感受到,部分市县、部分学校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认识不到位,工作不到位,已经严重制约着我省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
目前,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需要我们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进程,均衡配置办学资源,使每一所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按期达到省定的办学基本标准,需要我们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使教师配置更加合理,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但我认为,光有这些不能代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全部内涵,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我们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有一定质量保障的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生动活泼主动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在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工作的重心是要增加普通高中教育的选择性,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和个性发展的机会,而这正是我们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追求之一。所以说,无论是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是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都必须把深化课程改革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来抓。
一、要进一步厘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过程。尽管我省在过去十一年的课改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受相关制度政策的约束、保障条件的限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全省各地课程改革工作推进很不平衡,一些地方和学校在观念转变、课程设置、课时安排、资源配置、教师队伍建设和考试评价等方面,还存在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我们很有必要对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反思。总结反思11年来通过课程改革,我们解决了哪些问题?我们省的基础教育与11年前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取得了哪些进步?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后该如何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我认为,在我们一些同志的头脑里,这个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总认为课程改革意义不大,还有不少人至今连什么是课程、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什么都忘记了,甚至根本不清楚。很有必要再次重温,提高认识。
教育部早在2001年6月就下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纲要》提出了新课程的总目标,突出强调了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纲要》还明确提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这第一项目标的实质是强调基础教育一定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的实现。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这第二项目标的核心是强调要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特别是要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这第三项目标的核心是强调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要教给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这第四项目标的核心是强调要倡导建构式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爱好学习。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这第五项目标的核心是强调要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发挥好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这第六项目标的核心是强调课程管理要符合各地区、各学校的具体实际。
2010年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教育厅2012年上半年专门下发了《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通知》,进一步落实教育部有关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
今天之所以要强调明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就是要提醒各位回到课改的原点来反思我们11年的课改工作,反思我们应该实施怎样的课程、怎样保证课程实施这一关键问题,反思我们究竟应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我们在工作中出现被动或偏差,根本原因就是在这些最基本的问题上认识不到位。
二、要巩固既有课改成果,续写课改新篇章
过去11年,全省各地、中小学校在课改实验中,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开拓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创造了不少的经验,赢得了各方面的关注和认可。在教育部2010年底组织的首次“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评选中,我省成果显著,其中:生态文明教育、网络研修模式、通用技术课程实施、新课程中考改革、有效使用教学资源的研究与实践等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级一、二、三等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式评价、高中学分认定与综合素质管理平台开发、普通高中课程体系建设、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等项目在省级评奖中获得好评。特别是高中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在基础十分薄弱的情况下,激情投入,理性操作,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形成了在全国教育界有一定影响的“海南课改精神”和“海南课改模式”,譬如说:在依法科学实施新课程方面,我们的不少学校在排课选课、应对教材内容多与课时不够的矛盾、变革课堂教学模式、开发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等领域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新课程的亮点和难点方面,我省依托综合实践活动专业网站,创立了网络建构式评价制度,实现了网络资源的共建共享,并在全省高中学校大面积推广;在课改专业引领方面,我省探索建立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以校为本,区域协作,网络支持,研训一体”新型教研体制,探索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支持等。这些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在我省今后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必须继续坚持完善并发扬光大。
当前,正在进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修订工作强调的是:巩固课程改革成果,落实规划纲要精神。其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方向,完善方案,强化落实。我们要做的是,从实际出发,对课改方案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梳理和归因分析,明确哪些是方案自身的问题,哪些是执行中出现的偏差或条件保障问题,进而切实改进,以保证课改的正常化实施。
三、要多措并举、攻坚克难,开启海南课改新探索
课程改革涉及制度层面、保障层面、学校层面和社会层面的诸多问题,唯有我们多措并举、攻坚克难,才能不断推动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纵深发展。
(一) 要全面落实好三级课程
一是要严格执行省教育厅根据国家规定制定的课程设置方案,保质保量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这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和底线,任何地方和学校不得随意开设课程或增减课时,尤其要保证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昨天我看到一篇文章,是关于曾经以对教育近乎疯狂的热爱和情怀感动整个美国、获得“全美最佳教师”称号的雷夫·艾斯奎斯今年3月6日至7日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坛”举行报告会时回答中国教师提问的一篇答问录,当我国的一位老师问到:“中国孩子的学习负担和压力非常重,这种压力和负担来自多个方面,包括社会、家长、学校和老师。假如您是中国的教育部长,您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雷夫先生回答道:“假如是我,我会取消90%的考试,另外每天安排一小时的音乐排练。玩音乐能让孩子更聪明,因此其他学科也会好…”雷夫先生曾经创造了“第56号教室奇迹”,把无数被称为“小魔鬼”的学生塑造成痴迷学习、彬彬有礼的小绅士,曾被《纽约时报》盛赞为“天才与圣徒”。我想雷夫先生的话的确发人深省,而我们的不少学校却总是不把音乐、体育等课程当回事,音乐、美术课程想开就开、不想开就不开,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也没有认真执行。我们也一再强调要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可以通过小观察、小制作、小报告、小论文等形式开展探究性学习;普通高中学生要完成不少于两个课题的研究性学习经历并提交研究报告,并发布在网络上,供同学们相互学习和相互监督,同时要按规定参加三年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和每学年l周的社会实践,我想具体落实得怎么样我们一线的校长们最清楚,这是国家课程方案的明确要求,不是可有可无的。
二是认真规划设计精品地方课程。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地方结合自身的优势和传统,充分利用各类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并实施、管理,目的是着眼于学生发展,有效增强课程对地方的适应性。目前,《海南历史》、《海南地理》、《生态文明》、《写字》是我省独具特色的地方课程,我们要求做到保证课时,保证师资,保证质量。从明年开始,我们计划通过设立面向全省中小学生的“爱我海南”知识竞赛和中小学生书法作品比赛”两个项目进一步推动,希望各市县高度重视地方课程的开设和实施,不断增进学生了解本土历史、热爱家乡、关爱生态的情感;提高中小学生写字能力,发扬和传承中华文化艺术传统。
此外,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把海南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还要求我们在已有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需要,把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开放意识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生态文明教育、海南省情教育、传统特色文化教育等融入其中,开设国学精粹和世界优秀文化课程,倡导中小学生全员阅读,打造书香校园,满足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是积极开发并实施校本课程。一提到校本课程,很多校长首先讲的就是我们老师水平不高,没有能力。我认为,这是一种托词!教师的水平和能力怎么提高,实践锻炼是最佳途径。一所学校交到我们校长手里,教师的水平提高、能力提升,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如果说老师没有能力,首先要说校长没有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校长都热衷于编印教材,而编印教材又涉及到经费问题,这就又成了不开发校本课程的托词。其实,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要基于学生的发展和选择需求,其次是要充分发掘教师的专业专长。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采取“选用、改编”或“新编、重组”等方式,可以是相对成系统的教材,更多的可以是教学纲要。校本课程可以是知识性、能力型的,也可以是实践性、活动型的。不拘一格,讲的就是生动活泼,各具特色,丰富多彩。关键还是我们校长要有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意识,有课程育人的责任,有让教师在课程开发中提高的认识。
力争经过3-5年的校本课程建设,打造出一批各有精品校本课程的特色学校。特别强调一点的是,每一所学校都要根据本校条件,结合教育部推广的“体育、艺术2+1项目”,选择符合学校实际的项目,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艺术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逐步引导,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终身喜爱的体育运动和艺术特长。
国家和省定课程方案执行至今,教育部、教育厅可谓是三令五申,但就是执行不到位。我想这里既有外在的客观因素,但是毫无疑问也有我们自身的主观原因。近期省教育厅、省课改办已决定,利用两年时间进行全省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情况的专项检查。今年下半年省里将组织对高中学校的专项检查,其中省一级学校和课改样本校以及市县重点高中为必查单位,检查和抽查总数将达到全省高中学校的60%。在省里对高中学校进行检查时,我们要求各市县同步对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实施情况进行自查,明年省里再组织开展对义务教育学校课程设置与实施情况的专项检查。希望大家把这次专项检查作为落实国家课程方案的具体行动认真抓好落实,按照有关文件要求,逐一对照,整改落实。请大家参看省厅文件的具体要求:“加强对中小学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等情况的督查,并把督查结果纳入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校长的考核内容。对学校在课程设置和实施方面达不到课改规定要求的,一律不得评为省 (市、县) 一级学校或规范化学校,对已经评为省 (市、县) 一级学校或规范化学校的要给予通报、降级直至取消称号的处理。对工作执行不力、课程实施不到位的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要予以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每年破解几个问题,不断创造课改的新经验和新成果。
(二) 要全力打造高素质课程实施队伍
一是要打造一支有教育理想、有先进教育理念、德才兼备、课程执行力强的校长队伍。我们一方面可以通过组织学习、培训提高现有校长队伍的素质,提高课程执行力。另一方面,要把一大批有理想、有作为、有才华的青年教师尽快选拔出来,积极培养,大胆使用,优化校长队伍结构和课程执行能力。
我们常说一所好学校是因为有一个好校长,一个好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这些年来,“思源”学校校长们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成绩,在当地享有很好的声誉。课改的所有工作,要从你们这些学校首先做起,首先做好。如果说,别的校长还可以讲讲条件、说说困难,请你们不要讲条件,也不要讲困难,就是考虑怎么做,考虑怎么做好。接下来的高中学校和义务教育学校课程设置与实施情况专项督查,就从你们这里开始。批评与奖励,惩处与表彰,降级与提升,也将从你们这里开始。希望校长们要切实提高课程设计力、领导力和执行力,如果说设计能力和领导能力需要逐步提高的话,必须做到的就是执行力,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力争创造性地执行。
二是要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我们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发挥网络教研模式和远程研修模式的优势,不断改进培训模式,组织开发以教学实际问题为核心、以优秀教学案例为载体的培训课程,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推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促进教师的学习、研究和交流。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条件,提供平台,着力培养一批在课程改革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骨干教师。今年暑假,省教育厅组织了针对骨干和全员的义务教育新课标、新教材培训,起到了宣传发动和引领作用,但是对于新课标的学习和新教材的研究,我们的任务还很重,我们既要利用好国培/省培项目计划做好跟进培训,更要抓好基于校本的持续研修和培训,把这一工作当做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实。在适当的时候,省里将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全体教师进行新课标的专题考试。
三是要培养建设课程素养高、教研能力强、学科齐全、结构合理的教研队伍。省、市县、乡镇三级教研机构要按要求配齐配好学科教研员,不断提高教研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研能力,发挥教研队伍在课程实施中的专业引领作用,规范课程管理,落实教学常规,采取联片教研、网络教研、送教送训下乡等方式,切实帮助农村学校解决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今年上半年,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就已经下发了通知,本学期省里将再次组织四部门联合行动,对第一次检查时教研员配备不落实的市县单位进行二度督导,对于仍旧没有行动、落实不到位的将予以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
(三) 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需要通过改革实现。当前,我们要“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推进有效教学。中小学校要按照各学科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工作,大力推进有效教学,坚持‘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的原则,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热爱学习、有效学习”。
大力推进有效教学,是我省十大体制改革项目之一。从2008年1月到2011年1月,历时3年,一批实验学校创造了很好的经验。从今年开始,我们又在全省做有效教学实验经验的推广,希望能够涌现出更多的学校和区域,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促提高。就县域角度看,目前保亭县县域推进有效课堂基本范式,通过九项工程整体协调推进,促进县域教育的内涵发展。我们打算明年初在保亭召开全省“区域推进,内涵发展”现场会。一方面,保亭县要认真做好工作,其他市县也要积极行动,创造经验,拿到会上来交流。
(四)要进一步完善教育评价制度
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的风向标,指引着事业发展的方向。我们要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正面引导作用,促使教育走上按规律办事、求内涵发展的道路。
一是要严格规范考试次数和科目,减轻负担,提高效益。省厅文件指出:“严格规范考试次数和科目,规范评价标准。学校每学期统一组织的考试不得超过2次 (期中和期末) ;科任教师可根据学科单元 (模块) 学习完成情况进行必要的单元测试;除小学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普通高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外,原则上省、市县不得再组织其他形式的统一考试;以质量监测为目的的抽测,每学年不超过1次,随机抽取的学生比例不得超过本年级学生总数的30%。考试命题要科学合理,考试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不得随意增加考试难度。小学考试实行无分数评价,采取等级和评语评价办法,初中学业成绩逐步实行等级评定方法。严禁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次。”现在我们大部分学校除了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外,很多还增加了“月考”,并以此作为一项制度甚至是经验介绍,这很值得研究。我认为,关键不是考试的次数问题,而是如何发挥考试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诊断、反馈、激励与补救作用的问题,不能简单地把考试作为对学生进行排名分类的工具。请大家务必认真落实文件要求,严格规范和控制考试的次数与科目,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转向教学研究和课堂改革,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二是要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课改以来,我们初步建立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性评价的机制,积极推进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开发了学生发展服务平台,以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加强对模块修习学分和综合实践活动及综合素质评价的监管力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大家集中反映了诸如纸质手册不易保管,评价记录周转麻烦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听取大家的意见,组织力量攻关,开发网络技术,构建省级平台。在这一过程中,省课改办多次组织培训和论证,积极听取意见加以改进完善,得到高中学校的支持。2010年3月16日,省教育厅下发了文件,颁发了《关于停止使用纸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的通知》 (琼教基[2010]24号) 。2011年11月23日,根据平台改造的进展情况,省教育厅再度下发了《关于做好2013届普通高中毕业生高考报名统一提供网络版档案工作的通知》 (琼教基[2011]79号) ,明确规定我省2013届普通高中毕业生高考报名时将统一使用网络版档案。这项工作马上就要付诸实施,没有退路可走,不要左右张望,必须按照要求做好。
首先要善于统筹分工。教育评价工作,不是几个人做的技术活,不是集中几天来做,而是一种教育活动,一项常规工作。最近,我们组织力量对全省高中学校综合实践活动 (特别是研究性学习) 和综合素质评价网络使用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评估。在评估的103所高中学校中,做得比较好的有13所,较好的29所,一般的29所,做得差的学校有32所。这里面不光有观念和态度问题,还有管理和方法问题。综合素质的评价工作和信息上传不是信息技术老师的责任,也不只是班主任的事情,所有的科任老师还有最广大的学生,都要各负其责。只要很好地统筹,做好分工,明晰流程,其实是一件并不太费力的事情,完全可以做好。
其次要端正工作态度。高中课改以来,我省率先研究并制作了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使用有困难,改为网络方式,但在实际使用操作中,很多学校领导不重视,把任务简单交给信息技术老师,没有相应的管理机制跟进,造成工作乏力,质量很差。有的校长甚至讲,搞综合素质评价,就是让我们造假。这是一种很荒唐的说法!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本身是我们的工作,正是由于我们的认识不到位,不够负责任,没有指导学生积累,为学生建立档案,现在要补,其中不乏有不实的地方。但是,责任在谁?我想不用讲,大家都很清楚。
三是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我省的中考改革,总体看来,对我省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但是,经过八年的实施,在操作上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譬如:现行方案突出强调促进学生各学科平衡发展,保证学生各学科的共同基础,但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智力发展和个性特点是有差异的,过分强调学科平衡不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现行方案以等级总分呈现考试成绩,不符合人们的理解习惯,且这种呈现方式缩小了分差,导致同分同星过多,录取时难以区分,退档多且退档后考生及其家长难以接受等。为积极回应社会的关切,我们从去年开始组织专家进行了广泛的调研论证,在坚持改革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将对考试结果的呈现方式和学科成绩等级划分方式作适当的调整。
关于高考改革,教育部基教司于2008年就下发过《关于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去年,我省也组织专家进行了调研论证,就学业水平考试内容和方式提出了初步方案。今年还将结合高考招生改革进行深入论证,“力争开展省属高等院校录取本省考生时参考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试点工作”。当然,我们会审慎开展,稳妥推进。
(五) 强化组织领导,为深化课程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一是要切实强化对课改工作的组织领导。课改十一年了,基础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对课程改革工作的领导,省里一直没有削弱,始终做到了队伍不散,经费不减,工作不懈,特别是领导到位。但是,现在绝大多数的市县,课改领导小组早就不复存在。近年来,市县教育局长的调整也比较大,有些新到岗的局长可能连课程改革是怎么回事都不清楚。为此,各市县回去后首要的工作就是要组织班子学习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有关文件,必须在今年10月底前,“调整健全本市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确保课改工作有组织、有领导、有专人负责,并定期研究解决课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具体规划和指导落实本地基础教育课改工作”。组织机构健全后,管理工作要加强,要主动与省课改办对接工作。
二是要为课程改革提供条件和经费支撑。一方面,要整合各项教育工程项目,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为学校开齐开足开好课程提供足够的教学用房、实验设备和各类器材设施,并把农村地区课程改革作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要落实课改工作专项经费。自从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开展以来,省里一直在年度财政预算中设立有课改专项,用于新课程实施相关的项目研究、典型培育、教师培训、经验宣传推广等工作,希望各市县都要通过财政设立课改专项,保证深化课程改革所需的经费到位,并在投入上向农村地区课程改革倾斜。
一、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筹备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惠民生”战略的实施,按照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总体原则,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印发《职业教育专题规划(2012-2020年)》。
统筹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全面落实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三年行动计划,编制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行动计划。贯彻《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强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和综合协调,促进各自科学定位、合理分工和协调布局。推动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完善“知识+技能”的考核办法,拓宽人才成长途径。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
保证职业教育规模。加强高中阶段教育统筹,按照普职比大体相当的基本要求,拓宽招生渠道和面向,努力完成中等职业学校年招生800万人的任务。优化招生专业结构,促进各专业招生数量与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相适应。会同有关部门推进扩大高职面向中职毕业生招生的规模。分区域、分产业推进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会同有关部门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推动农业职业学校和涉农专业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学历继续教育,提升农村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就业创业能力。推进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试点。开展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按照中央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总体要求,实施好职业教育富民工程,推动对连片特困地区学生给予生活费、交通费等特殊补贴的进程。
完善职业教育区域合作机制。引导东部地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建立东部与中西部省、市、县之间职业教育协作机制,推动东西部职业学校开展招生合作、教学合作、就业合作。支持东北地区、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的职业教育合作。建立开放合作平台和定期交流制度。加大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总结推广四川9+3免费职业教育经验。支持办好内地西藏、新疆中职班。
二、加强职业教育国家制度建设
加强职业教育法规建设。配合做好《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研究制定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研究制定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意见。完善职业教育的基本教学制度和学校管理制度。印发《职业院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和《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安全和风险管理制度建设。研究制订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管理办法、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和改革方案。
加快职业教育国家标准建设。适应产业调整升级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制订职业学校建设标准,制定职业学校专业标准、实训基地建设标准等,促进职业教育关键要素标准化。配合有关部门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职务(职称)制度改革。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
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进程,进一步扩展免学费政策覆盖面。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职业学校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经费支持政策。配合有关部门完善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体系,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提高资助标准、高等职业教育扩大资助覆盖面。推动各地制定和实施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经费持续稳定增长机制。
三、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
加强行业指导。推进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改革。落实《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 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调整优化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机构,完善工作机制。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分类指导行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推动行业部门和行业组织在预测人才需求、指导专业建设、促进校企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召开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2年工作会议。
完善产教协作机制。深入推进产教对话,联合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深化产教对话内容、丰富对话内涵。推动和支持若干行业召开行业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研究制定行业职业教育专项政策,推进国家重点产业领域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召开全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作现场会。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区域优势,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召开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经验交流会。
深入推进国家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按照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加强对56项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召开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推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在职业教育体系、体制、机制、模式等方面出经验、见成效。
四、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加强和改进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发挥职业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独特优势,加强和改进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实践育人。办好第九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修订《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研究制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守则》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展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推进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鼓励探索弹性学制、模块化教学等形式。推进专业课程改革,促进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统筹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修订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颁布一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标准。实施“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启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标准研究制订工作。研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制定并印发“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指导意见和“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出版规划。完成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遴选。组织实施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召开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会。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会同有关部门召开全国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现场经验交流会。
推进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坚持以能力为核心,推进评价模式改革。完善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检查和评估工作。把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用人单位满意度以及学生持续发展能力等作为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初步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完善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系统,建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配合有关部门加强职业教育督导工作。
五、推进继续教育整体改革发展
推进继续教育综合改革。落实全国继续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印发《继续教育专题规划(2012-2020年)》、《关于加快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强对继续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统筹管理。推动继续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加快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积极推进行业企业职工教育。继续做好职工教育统计工作。研制发布社会成人培训机构国家标准。稳步发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出台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宏观指导性文件。完善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制度。推进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继续教育改革和资源开放,为社会成员继续学习、终身学习提供服务。
积极推进城乡社区教育。研究制定关于推进社区教育的意见、社区全民学习中心规程、社区教育工作者岗位规范、职业学校服务社区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展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试点,办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
健全继续教育保障机制。组建继续教育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标准,逐步建立政府、行业、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质量保障监管体系。推进激励性制度建设。完善继续教育教师培训、考核、管理机制。启动继续教育法制建设调研工作。
六、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组织好骨干教师培训、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职业院校兼职教师资助和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基地建设等项目。做好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创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遴选确定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单位,创新校企合作培养培训模式。实施职业院校校长能力提升计划。
增强职业院校科学管理能力。筹备召开全国职业学校管理工作会议,推动职业学校管理规程等规章制度的落实。修订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提高职业院校管理信息化水平。切实维护职业学校安全与稳定,建设安全校园。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范和处置机制,推动并指导各地和学校加强应急机制建设。
抓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以强化内涵为导向,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加强和规范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推进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并进行阶段总结和成果展示。积极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二期)、国家示范(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等项目。研究启动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学校建设项目。指导推动各地加强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
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实施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建立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完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办好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推动继续教育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继续组织各类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面向社会成员率先开放学习资源和精品课程。研究制订数字化资源的建设规范和认证标准。推进继续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建设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加强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推进终身学习、考试与评价公共服务平台及体系建设。推进继续教育课程认证、学分积累和转换试点。
七、加强科学研究和对外合作
提升科研能力。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科研工作会议精神,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完善职业教育科研体系,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加强职业教育科研规划工作,制订“十二五”科研规划,设立重大科研课题,提高科研的前瞻性、战略性和针对性。充分发挥全国职业教育科研(教研)院所联席会议作用,组织协同攻关,努力破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召开2012年全国职业教育科研(教研)院所联席会议。支持有关部门和省份联合开展“院士职校行”活动,研究探索院士指导职业教育发展的机制。适应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和学习型社会建设要求,围绕继续教育发展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切实加强理论研究,深入把握继续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和内在规律,以理论研究支持继续教育综合改革。
扩大对外开放。广泛开展与世界各国(地区)、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组织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政策对话。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意见。做好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相关筹备工作。在职业教育国家政策制度研究、学生培养、学校合作、教师和校长培训等方面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实施中德职教合作联盟合作项目。落实中英职业教育政策对话会议达成的共识。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借鉴引进国(境)外的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国内优质教育资源“走出去”。
八、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工作作风建设。深入基层调研、深入实践学习,改进文风、会风。健全学习和信息交流制度,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
(摘自教育部网站)
2012年,武装部将坚持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以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党委七届三次全委会和八届二次教代会的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学院建设这一主线,抢抓发展机遇,提升国防教育水平,为实现我院跨越发展贡献力量。
2012年,我们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在国防教育形式上,抓好大学生入学第一课
军训是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课。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军训工作是学校国防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的客观要求,是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后备兵员的重要措施,意义重大而深远。
1、加大学生军训工作宣传力度。2012年,武装部将对学生军训工作的法律依据、政策规定、目的意义、地位作用等内容进行宣传,提高对学生军训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2、将聘请边防六团优秀官兵担任学生军事训练任务,并请部队军官做好国防教育专题讲座。
3、加大学生军训工作规范化力度。武装部将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学生军训工作联系、安全防范、派遣军官管理、教学监督检查、训练保障等规章制度,推动学生军训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学生军训人数、时间、内容、质量的落实。
4、保证完成本院学生军训三周的时间,针对我校军训工作中存 1
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并提出对策措施,尽而解决当前大学生军训工作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我院学生军训工作创新发展。
二、加强军事理论课的教学作用
军事理论课是高校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形式。几年来,我院的军事理论课教学围绕提高学生国防意识、增强国防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作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2012年,我们将以高教综合改革为契机,加大军事理论课程建设,重点抓好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军事案例对广大学生的吸引力,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军事案件中所蕴含的大量军事信息。因此,在今年的军事课教改上,要抓好案例情景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高效地完成全院新生36课时的理论课程。
三、在国防教育实践上,抓好大学生爱国情怀能力培养
高校国防教育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作为国防教育实践形式的校园国防教育系列活动在培养大学生军事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院曾多次在全省军事竞赛中获奖,2011年在全省高校军事定向越野比赛中,获得高职高专组男子团体第一名和女子团体第一命的好成绩,在省内各高校中享有良好的声誉,但是,我校国防教育活动的开展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活动不够系统,无军事社团,活动主题不鲜明等等。
2012年,主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1、积极准备,组队参加全省大学生军用枪射击比赛,争取在省
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并保证校园军事赛事的良性开展,不断增强国防教育活动在学生中的影响力。
2、国防教育活动开展要做到主题鲜明,突出大学生爱国情怀能力培养。今年,我们重点要抓好活动质量工作,认真组织谋划每一次活动,通过系列活动,真正实现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提升能力素质的目的。
3、抓好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应征入伍工作,并以此为突破口,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征兵宣传和爱国拥军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的国防观念,推进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的开展。
2012年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提高学生面临突发安全事件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和县教育体育局的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学生的安全状况和教育教学实际,本年度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安全教育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开足开全安全教育课,把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列入学校总课表,做到有教师、有课本、有计划、有实施步骤,使学生掌握较为全面的安全常识、法律知识和应急避险技能,在懂得珍爱生命的同时,学会用知识守护生命。
二、认真上好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将学校安全教育、安全防范列为开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寻找资料,用做课件,展示安全教育图片等形式上好“安全教育第一课”,要把安全教育同校风建设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结合起来,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层面。
三、广造舆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学校要利用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精心设计教育方法,举办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安全专栏,向广大师生进行各种安全
知识教育,让广大学生学习安全常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牢固树立防范意识,努力形成自律品质。
四、进一步理顺和规范安全教育内容。重点做好防食物中毒,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煤气中毒、防踩踏事件、防意外伤害“六项”专项教育以及应急逃生演练工作。一是要以“安全乘车、安全骑车、安全走路”为重点,以交通安全教育进校园为抓手、集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二是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工作。学校食堂要按照《学生食堂管理办法》的要求,及时对食堂设施设备进行检修,炊具、用具和食堂环境必须符合卫生要求,严把采购、储存、加工、销售环节,落实安全措施。三是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安全管理工作,加强不同季节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师生预防传染病的能力。四是做好住宿生夜查,夜间点名制度,做好住宿生请假工作,建立严格的安全责任制度。加强宿舍设施设备、用电、卫生等检查,为学生创造一个卫生、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五是严格学校集体外出活动审批制度,加强校内集会活动的安全管理。凡学校组织集体外出活动,须将目的地、行程路线、返校时间、安全措施、外出人员及负责人名单等事项及安全预案一并报教体局,经批准和备案后,方可实施。加强学校集会活动、课间操、上下课管理,严格执行楼道值班和集会、课间操活动时班主任跟班制度,完善楼
道及重点地段的照明设施,坚决杜绝因拥挤导致踩踏事故。六是抓好学校学生紧急演练活动。各学校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和安全技能训练,加强紧急情况下撤离、疏散、逃生等安全防护教育与演练,增强师生自救、自护和互救的能力。七是重视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学校应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管理,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防止反动、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影响学生。进一步加强学生上网整顿与教育工作,严禁学生私自上网。八是加强游泳安全。学生溺水死亡历来是我国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首要因素,要坚决禁止学生擅自下塘下河洗澡、游泳,同时要特别重视教育学生掌握溺水救护的基本技能。
五、主动协调,形成合力
主动争取并配合公安、工商、卫生、交通等部门,进一步加大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形成合力,确保学生安全。
总之,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学校要常抓不懈,警钟长鸣,注重实效,确保安全教育开展得扎实、全面、认真,并做到制度化、经常化。
附:学校安全教育计划安排
学校安全教育计划安排
一月份、二月份:
1、拟订2012年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计划;
2、召开学校安全工作会议。
3、督导各学校上好“开学安全第一课”。
4、开学后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 三月份:
1、开展全国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教育。
2、规范学校各类应急预案。
四月份:
1、针对雨季汛期安全工作特点,开展预防“溺水”教育活动。
2、开展防火、防电、防雷教育活动。
五月份:六月份
1、开展“安全教育演练日”活动;
2、组织学习运动损伤及其它意外受伤后的紧急包扎处理。
3、开展禁烟等专题教育活动;
4、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专项考核。
七月份---九月份:
1、加强学生暑假离校前的安全教育。重点做好学生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意外伤害为重点的安全教育;
2、上好“开学安全第一课”;
3、组织学期初安全工作大检查,针对夏季高温潮湿特点,重点做好饮食卫生、预防师生食物中毒工作。
4、开展防空防灾紧急疏散安全演练。
十月份、十一月份:
1、开展学生自救自护和逃生演练活动;
2、开展消防宣传活动;
3、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系列活动。
十二月份:
1、围绕冬季安全工作特点,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年度考核;
2、总结年度安全工作。
金丝峡镇初级中学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为主线,以提高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建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实施“十二五”规划和“富民强桂”新跨越战略,牢牢把握水利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要按照“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职工教育培训制度;进一步丰富和拓宽教育培训形式,努力构建人水和谐社会,扎实推进水库各项管理工作,为确保水库安全度汛和发供电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思想指引和理论保证。
二、组织领导
由于部分人事变动,为确保职工教育工作的落实,管理处调整职工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 员:
教育工作领导办公室设在XXX,主要职责是:负责抓好全年党员、干部和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审定学习教育计划,确定学习主题和研讨专题,提出学习要求,指导和检查全年教育工作的落实。
三、具体要求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职工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细致的任务,具有日积月累的长期性,为保证学习教育工作落实,以分管的处领导为各分管部门的第一责任人,各单位一把手为主要责任人,对职工学习教育工作负全责。
(二)保持良好求知学风
广大干部、职工要以“笃学、敬业、求是、创新”的学风投入到学习教育的全过程之中,要把学习教育作为一种责任和当成一项工作任务来完成,克服惰性,克服厌烦情绪,要通过不间断的学习和工作实践来提高思想层次,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用科学发展指导实践、推进工作。要把理论学习与解决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推进水库工程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要拓展学习空间,结合工作的难点、热点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促进我处各项管理工作的发展。
(四)积极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处属各单位要以党风廉政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以培养廉洁高效、公道正派的机关作风为目的,以确立立党为公、执政为
民的服务理念为根本。大力倡导廉洁奉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公道正派的社会文化,以不断规范从政行为,增强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增强廉洁从政意识,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
(五)落实评比考核制度
管理处目标管理考核领导小组将不定期对职工学习教育落实情况进行指导、检查、考核,严格按照《FTH水库管理处2012年
度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中对职工学习教育有关规定内容实施评比考核,确保学习工作两促进、两不误。
四、教育培训重点
(一)把理论学习作为提职工思想政治素质的关键环节
1.围绕管理处发的2012理论学习要点,认真组织学习贯彻。
2.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自治区党委有关文件精神,紧紧抓住水利发展战略机遇期,奋力推进广西水利新跨越,为努力开创我区改革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3.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水利社会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加强和创新水利社会管理,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实保障。
4.深入学习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以史鉴今、进一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二)把提高职工综合素养作为教育的根本
注重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教育的重要方法,在内容上着重抓好以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关爱职工身心健康、强化职工廉洁自律意识为重点。把教育人、尊重人、培养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努力提高全处职工队伍综合素养,确保职工思想纯洁,身心健康,言行文明,确保职工队伍稳定。
(三)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是对在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的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从而改善其知识结构,提高其创新能力和业务水平,以适应科技进步和实际工作需要的一种后续教育,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和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专业技术人员应有的权力和义务。处属各单位及其专业技术人员要深刻认识到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前瞻的眼光、务实的精神,积极主动配合上级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目前我处继续教育培训的主要对象为所有在职在岗的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取得专业技术人员资格已被聘任和尚未被聘任的经济、工程、会计和其他系列的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人员。
(四)办好职工技能培训班
1.水库大坝管护人员培训由工程技术管理科结合水库工作实际进行水库工程管理基础知识、大坝安全巡视检查、白蚁防汛、水工及水文观测等方面的知识培训。
2.电站运行人员培训由水利电力开发中心每年分上下半年进行安全规程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并组织考试、考核,对成绩优秀者给予奖励,不断提高职工队伍业务素质。
3.汽车驾驶员培训由人事秘书科协调交通管理部门组织交通安全法规培训。
4.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工作由人事秘书科配合水利电力开发中心负责组织联系相关部门组织培训工作。目前我处特种作业人员育培训的主要对象包括在岗的船只驾驶员、电站特种设备操作员等。
(五)把职工文化生活纳入群众组织的工作中心。
为满足职工精神生活的需求。工会组织要积极主动的发挥职能作用,带动职工动起来、唱起来、舞起来、乐起来。坚持每周、每季度娱乐活动顺利开展,以有利于职工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营造健康文明、生动活泼、和谐奋进的良好氛围。
五、教育方法
主要采取日常教育、集中教育与个人自学相结合。
(一)主题学习会,认真学习上级政策文件、各级领导的重要讲话和重要会议精神,联系本单位工作实际,积极开展主题教育,研究贯彻落实意见。
(二)部门学习,在完成统一培训的基础上,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不间断的组织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的再学习,严格按管理处目标责任制的要求做好每个月的两次理论学习活动。
(三)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业务相关培训班学习。
(四)开展自学,全处职工要积极开展多读书,读好书活动,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断充实自己,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我们的教育管理者应该耐心倾听百姓的声音。在工作中要抓好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 切实提高教育的质量。”履新不久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日前在河北省邯郸市举行的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上, 回应了广大网民对教育的关注。
连日来, 许多网友对新任教育部长履职以及关心的教育问题, 在网上展开热烈讨论。“我认真阅读了这些网民的意见和建议, 非常受教育, 非常受启发, 也非常受鼓舞”, 袁贵仁表示。
截至目前, 在人民网开设的《我给新教育部部长递个话儿》栏目中, 网友留言已近900条, 更
获得一等奖, 然后在顺义区学术年会征文评比中获得了二等奖;此文作者还在校级有效教学主论坛中现场发言作了经验介绍。写作组最后对这个成功案的进行了总结提炼, 提出了一个解决从“不会写”到“学会写”的操作性很强的办法:聊——先找人把想写的东西聊一聊, 在对话中复现内容;记——把聊出来的东西及时记录下来, 不居格式与修辞;问——找读者看, 进行问题质疑, 促使作者对文章再深入思考, 使之更全面、更深入;补——把第二次聊出的内容补充进原文;议——在群体中读读议议, 进行段落修辞等全方位的挑毛病、提建议;改——修改文稿, 使之完善。
有近17万网民参与“你对新一任教育部长有何期盼”的网络调查, 其中, “提高教师素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实现素质教育”“提高教师待遇”“治理‘校官’腐败”“解决教育公平, 打破地域教育差距”成为网民对新任教育部长的“五大期盼”。
在谈到“提高教师素质”问题时, 袁贵仁说, 首先要严格把好教师队伍的“入口”关, 而对于已经在岗的教师则要做好培训提高, 对于实在不能胜任岗位的教师要合理安排。他表示, 要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加大投入的重点之一。
针对网友提出的“解决教育
三、初步成效
实践证明, 教师学习型联合组的构建, 增强了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和热情, 教师在持续的组织学习和交流中, 丰富了专业知识与技能, 察觉并化解了成功道路上的隐患, 促进了自我持续超越, 进而促进了学生的持续发展。并且, 教师选择自己所关注的专题参与联合组学习, 使教师的学研方式产生重大变化, 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 变一般化学习为专题性、系列化的深入学习, 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个性化发展;还促使整个教师团队形成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 促进同伴有效合作与互助, 增进情感沟通。由于部分公平, 打破地域教育差距”, 袁贵仁指出, 当前要结合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努力实现2012年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均衡、2020年区域内基本均衡的新目标。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纳入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
“任何学校的撤并调整, 都应该听听百姓的声音。要把好事办好。”在谈到避免学校由于布局调整造成班额过大和学生辍学时, 袁贵仁这样表示。
(摘自2009年11月9日《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朱蒙)
负责人组织、协调的跨学科、跨年级、跨领域的联合体活动, 使管理的层次向扁平化转变, 促进校本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最终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今后将进一步在反思中探索经验, 实现教师团队在相互勉励支持、相互学习、相互感染、相互启发中共同成长。
本文为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中小学、幼儿园和职业学校校本研究专项课题《教师学习型联合体建设的研究》 (课题批准号:XIAO7106) 阶段性成果之一。
(北京市顺义区石园小学)
校长寄语:大学为理想而生存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没有一流哲学家思想家
就成不了强国”
人文教育区别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承担着怎样的功能?目前高校人文教育的状况如何?复旦大学自7年前实施的通识教育力图做怎样的探索?
为此,记者专访了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听他讲述他眼中的高校人文教育。
记者:您觉得人文教育承担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杨玉良: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共同居住的星球变得越来越“小”,人们称其为“地球村”;然而人们的“眼界”却远未提升到相应的高度。由于人的本能和不恰当的教育结果,人们习惯于将任何不同于自己同族的思想与行为视为“异类”,从而使得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频频发生。“国家利益至上主义”和极端的“民族主义”思潮甚嚣尘上,并成为打压其他文化,干涉别国内政,掠夺国际资源的思想基础。
我个人认为,当世界只有一种文明和文化存在时,这种非多元文化的世界将是人类的末日。因此,我们中国人提出,各种文明应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种不同文明和文化和谐共存的世界格局。
人文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受教育者去严肃地思考未来的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怎样的未来世界才是我们所期待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一样,应是本着这样的期待去研究通向这个更为美好的世界的可能途径。因此,让大学里的受教育者去了解、理解、宽容各种文明和文化的存在,并使他们具有跨文化的沟通能力,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举措。
记者:结合新世纪的发展情况,您觉得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是日益凸显了还是日渐衰落了?
杨玉良:这个世纪确实是一个知识的时代,这似乎已经是大家的共识。然而我要强调,仅仅“知识”是不够的,我们更需要“思想”。社会科学的知识和自然科学的知识一样都是“双刃剑”。在“工具理性”思维的驱使下,人们可以利用这些知识来创造毁灭人类的武器,也可以制造危害人类的“金融风暴”。
要让“知识”真正服务于全人类的未来命运,我们更需要“思想”,更需要加强人文学科的研究和教育。
近两个世纪以来,由于在技术上的巨大成功,也包括社会科学知识的巨大成功,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对人类自由的限制,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思想贫乏的时代。人类近一两个世纪的巨大发展基本上是基于20世纪以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们的思想。因此,我更希望在新世纪里,将“知识的时代”转化为“思想的时代”,即成为一个一流思想家和哲学家辈出的时代。
我曾经对我们的学生说过:“一个国家,有再强的经济、军事,但如果没有一流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那么它就成不了一个真正的世界强国。”同样,如果人类出不了一流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我们就很难解决当今和未来人类所面临的各类重大而复杂的问题。这也是我们要加强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研究与教育的重要起因之一。
记者:我们了解到,复旦大学在7年前开始实施通识教育,这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杨玉良:关心中国发展的人都会注意到,政府最近接连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和措施来推动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发展。我们认为,人文与社会科学可以为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提供理性的思维,为制度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为人的发展提供精神与价值的选择。这是我们从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巨大张力的教训中所得出的体悟。
我对中国近30年来的发展做过如下的粗略概括:在第一个10年,大家认为我们要发展技术,因为我们要有能力自己制造彩色电视机和电冰箱等,以改善我们的物质生活;在第二个10年中,人们意识到技术的源头在基础科学,所以我们设立了NSFC(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第三个10年中,人们才发现人文与社会科学也是重要的,但客观上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管理、法律……)得到了很大的重视,而最近对人文学科和文化建设的重视是因中国现时的社会和世界格局的状况中所逼出来的。
我这里指的“人们”不仅仅是学者们,也包括普通百姓和政治家们。作为有着深厚人文传统的复旦大学较早地认识到了人文和社会科学对当今中国的重要性。我们从3年前开始就启动了“复旦大学人文振兴计划”,并将其作为国内外汉学经典的研究和交流平台;成立了“国家建设研究中心”和“复旦发展研究院”来开展社会转型、制度建设和治理形态的研究,目的是服务国家决策并期望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智库,也为研究中国当代政治、经济、社会等问题提供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平台。为此,复旦大学的“985”三期投入在人文与社会科学上的经费达到了“985”二期费用的6.5倍以上。
为什么要建立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平台?我们的考虑是基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就我的认识而言,植根于古希腊文明和欧洲“文艺复兴”的西方文化以“人本主义”、“分析”与“逻辑”见强;而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受近代中国“救亡”的形势所逼迫,中国文化以“集体主义”、“综合”和“悟性”的思维方式为特征,其具有各自的优点和适用性。当今世界所面对的诸多重大问题都极其复杂,或许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据糅合了东西方文化之所长的思维方式。最近,复旦大学与英国的丁铎尔全球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合作成立了“复旦—丁铎尔全球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我们期望这个“中心”能够成为集东西方思维方式来研究与解决全球乃至全人类的复杂问题的典范。
(记者 赵婀娜)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大学生要勇于迈出第一步”
大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日益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不久前有消息称,12名硕士研究生当上了城管队员,引起了很大的争论。记者在两会上采访了三位来自高校的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大学校长杨卫、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让他们把脉剖析这一现象,同时为大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指明方向。
nlc202309010519
王树国:缩小行业待遇差别。“硕士研究生去当城管是因为公务员的待遇好,尤其是社会保障方面。”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说,“如果各行各业都有这样待遇,大学生将会有更多的选择。”王树国指出,高校本身很关心大学生的就业和发展,但由于制度上的原因,有些高校关心的还不够。“没听说哪所学校因为就业不好影响了招生,招生、就业本来应该是息息相关的,现在却越来越淡化,管理链条断了。”王树国说,“如果是企业,产品卖不出去就要倒闭。因此,要让学校的服务对象决定其生死,大学生就业难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我国的科技也才能更好的发展。”这位校长同时指出,中长期的科学研究需要更稳定、踏实的氛围,不能急功近利。“而我们目前的每一项科研,要想得到经费支持都要有明确的近期目标。”王树国说,“这样的话,很难培养出钱学森、邓稼先这样的大师。”
龚克:大学生要勇于迈出第一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从根本上说还是要提高教育质量,同时大学生也要有正确的就业观念。”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说,如果第一份工作起薪就要1万元,那找工作确实是难,因为这不是社会上错了,是大学生自己错了。“同学们要敢于迈出就业的第一步,就业之初做什么工作,我认为不是那么重要。”龚克说,“现在做什么工作,未必一辈子做这个工作,不要把起点看得那么重。很多大学生没就业,就是总在犹豫看有没有更好的。”具体到大学生的择业方向,龚克推荐第一步迈向国家发展的重要行业、重点地区和重要部门。“如果把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话,那就是比较好的起步平台。”龚克说,“至于在具体的岗位、起薪的收入,都是次要的选择。”
杨卫:不能要求大学生毕业就“上手”。“很多跨过公司的研发基地在本国,而销售、生产、制造基地在中国,所以要求员工来了就能上手。”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大学校长杨卫说,“我们当然需要技师,但也要着手培养层次更高的人才。”杨卫指出,高校也应该有自己的办学特色,不能所有的都来培养技师,也不能有所的都去培养博士。“在计划经济时代,学生按岗位要求学习,自然上手快。”杨卫说,“在市场经济中,未来的岗位不能确定,怎么可能要求学生学的都是‘有用的’?”“经过通识教育阶段的人才具有更平衡的知识结构和更强的再学习能力,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杨卫说。
(记者 徐博 常志鹏 王希)
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大学是为理想而生存的”
公办教育体制不愿再碰,民办教育改革实验夭折,过了人生七十这道坎后,刘道玉的教育改革事业似乎已暗淡渺茫,历史注定不会给他机会了。
热爱教育、钟情教育的刘道玉不因年龄而止步,他很快实现了新的转型,由当年教育改革的实践者转变成为教育改革的评论者和批评者,开始用思想和声音来影响中国的教育改革。
他密切关注着中国教育的风雨变幻。关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问题、关于大学校长职业化问题、关于大学校长的遴选机制问题、关于怎样根治大学学术腐败的问题、关于高校去行政化问题、需要怎样的教学评估等众多重大问题,刘道玉以开阔的国际视野、教育家的专业眼光做出了有理有据的分析与论述。其中最重要的有《彻底整顿高等教育十意见书》,经《南方周末》发表后,上百家网站转载,网友评论5 000多条。媒体的调查问卷表明,90%的人支持意见书,这广泛唤起了人们的教育改革意识。
2011年4月,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刘道玉写了一篇致清华大学的公开信——《大学需要有反思精神》,提出有必要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对学校办学的得失、大学精神进行“严肃的反思”。此文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刘道玉再一次以教育改革家的形象赢得社会的尊重。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在致与会者的邀请信中,刘道玉这样表明心迹:余年近八旬,且右耳失聪,右手已不能书写,基本上是一个残疾的老年人。但我不甘寂寞,心中教育改革的炽热之焰未灭,追求理想大学的情结仍没有消失。于是,准备积个人30多年的经验、教训、学习心得和未来大学教育的期盼,着手撰写《理想大学》一书。
大学是为理想而生存的。在研讨会开始之前两天,刘道玉关于《理想大学》的写作提纲已经修改了第三稿,雏形已见。这份写作提纲,让人们看到一个至死不渝的教育改革者的最高理想。任何一所理想大学都是个性化的。刘道玉心目中的理想大学的基石是:以人为本、大学独立、思想自由、学术至上、民主学风和创造不止。
马云在谈创业时的一句话很适合解释刘道玉在武大的经历:“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刘道玉就是在后天的太阳升起之前,重重地跌倒了。他的一些学生说,看到刘道玉,让人想起夸父、愚公。愚公命好一点,感动了两个神仙帮他把大山搬走;而夸父则牺牲在追逐太阳的路上。
有人说,刘道玉是个悲剧性人物,钟情改革却英雄无用武之地;有人说,刘道玉是过时的人物,不甘寂寞不过是为了顽强地表现自己的存在。而对于年事已高、几乎丧失听力的刘道玉来说,闲言碎语已经无足轻重,重要的,是眼前即将动笔的凝结自己教育改革教训与心得的《理想大学》!刘道玉心里很清楚,时间对于他已经不多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大学在有生之年很难看到,所以,他想到写出自己和身边教育资深人士的理想大学。正如司马迁形容《史记》,可藏诸名山五百年,等待后人的发现。《理想大学》是他给自己暮年生活的一份礼物,是留给当代人的遥远曙光,更是留给未来,曾经的一个教育理想主义者不屈追寻的历史背影。(记者 贺延光)
华中科大校长“根叔”:教授被称为‘叫兽’
这是教育的悲哀
教授被人随意称为“叫兽”,人人都把抨击教育当成了时髦,全国名牌高校的一把手享受副部级待遇……
说到上述怪相,银发“根叔”又皱起了眉头。“根叔”是谁?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两年前,他用这句话给该校7 700余名应届毕业生作毕业致辞,随后这句话传遍全国大专院校和中小学;从此,根叔成了他的代名词。
nlc202309010519
日前,根叔作客重庆南开中学,与该校学生进行了一场关于“我看中国高等教育”的讲座交流。讲座一开始,根叔就语出惊人:“现在教育家很多,但都不在大学,倒是民间有很多真知灼见。”他说,这也是他愿意到中学与师生交流的原因。随后,他表示,现在社会上对教育多是批评,很多批评也不乏真知灼见,但似乎缺少理性的批判。
教育应该培养出怎样的学生、怎样的人?“教育的最高层次:是让学生自由发展、做自己。”根叔道出了自己的标准。根叔把教育和对学生的期望,做出了“金字塔”式的注解———最底层:爱国家、拥护社会主义,这是起码的要求;第二层,有文化;进一步:德智体美;再进一步:创造力。最高要求:自由发展。
中国的高等教育,面临的困境和问题是什么?“缺乏教育的内在理想、缺乏求是的动力、全靠指标驱动,缺少批判质疑的文化和文化的批判。“从幼儿园开始,我们被要求听话;到了小学中学,还是要求听话,甚至到了大学,依然如此。”根叔直言不讳表示:“高校最大的问题是被行政化,上面的管理部门太多了。”
但根叔也表明了自己的另一个态度,目前的网络舆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而使得政府、社会乃至师生,都对教育缺乏应有的敬畏。“这也是教育的悲哀。”根叔表示,学术诚信、腐败校长等问题时有发生,但不少人将个别问题普遍化,不经调查便随意炮轰。“把抨击教育当成了时髦,俨然成了社会问题。”“按理说,教育和医疗,本来应该是崇高而令人敬畏的职业,但前不久哈尔滨有个医生被杀了,绝大部分人说杀得好;大学里的教授,也被网友们纷纷冠以‘叫兽’的字眼,这是不是缺乏对人起码的尊重?也凸显出对教育起码的敬畏?”
“不仅如此,你们知道吗?中国排名前列的30多所高校,书记校长都是副部级———我们华中科技大学也是!”根叔此语一出,引来全场一阵哄笑;但他没有笑,而是一脸真诚严肃地讲开了:“大学校长其实是不需要给级别的;以前我们是厅级,但到部里、省里办事,很多部门都不把你放在眼里,导致很多事情难办;后来,是国家考虑到某种现实,才把这30多所名校领导集体提升了级别。”根叔坦言,自从“级别”提升后,的确被人另眼相看,办事享受到了更多方便。但没有级别,工作就真的难以开展吗?”
(记者 朱昕勤 贺怀湘)
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卓越校长必须要有历史眼光”
2012年10月25日,在上海市第三期普教系统双名工程刘彭芝卓越校长培养基地暨中国基础教育卓越校长卓越教师培养基地(简称双卓基地)第二期校长班启动仪式上,国务院参事、人大附中校长、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会长刘彭芝在讲话中指出,一个校长要想成为卓越校长,成为有远见的教育家,必须要有历史的眼光、世界的眼光和未来的眼光。自2009年创办中国卓越校长、卓越教师培养基地以来,一直本着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引领,以中外一流学校常态的办学实践为依托,以人大附中的创新发展为典型案例,研究卓越校长、卓越教师的成长规律,创造出“异地培养、适时集中,多向交流,突出实训,个人自主学习、导师定期指导”的培训模式,为助推优秀校长成长为教育家开辟了一条新路,积累了一些经验。刘校长对第二期校长班学员提出了三点要求,强调一个“实”字,旨在为各位校长搭建了一个中外学校、国内不同省市、不同类型学校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
(陈达)
2012年度热门人物和他们的教育观
莫言:“作家影响作家根本在灵魂深处的相似”
当地时间12月6日中午,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亮相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在瑞典学院出席诺奖得主新闻发布会。这是莫言得奖后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首次公开亮相。莫言将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定义为“讲故事”的过程。
莫言回忆道,他起初的创作之路并不平坦,因为他没有意识到自己“二十多年的农村生活经验是文学的富矿”。“1984年秋,我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在我的恩师著名作家徐怀中的启发指导下,我写出了《秋水》、《枯河》、《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一批中短篇小说。在《秋水》这篇小说里,第一次出现了‘高密东北乡’这个字眼,从此,就如同一个四处游荡的农民有了一片土地,我这样一个文学的流浪汉,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场所。”
莫言直言,在他的创作过程中,两位大师给了他重要启发,但他最终发现风格不符还是选择了“逃离”。“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的过程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我对他们的阅读并不认真,但他们开天辟地的豪迈精神激励了我,使我明白了一个作家必需要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谦卑退让,但在文学创作中,必须颐指气使,独断专行。我追随在这两位大师身后两年,即意识到,必须尽快地逃离他们。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他们是两座灼热的火炉,而我是冰块,如果离他们太近,会被他们蒸发掉。根据我的体会,一个作家之所以会受到某一位作家的影响,其根本是因为影响者和被影响者灵魂深处的相似之处。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所以,尽管我没有很好地去读他们的书,只读过几页,我就明白了他们干了什么,也明白了他们是怎么样干的,随即我也明白了我该干什么和我该怎样干。”
莫言表示,不管小说起源于梦境或是发端于现实生活,但最终都必须和个人经验相结合。“有的小说起源于梦境,譬如《透明的红萝卜》,有的小说则发端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譬如《天堂蒜薹之歌》。但无论是起源于梦境还是发端于现实,最后都必须和个人的经验相结合,才有可能变成一部具有鲜明个性的,用无数生动细节塑造出典型人物的,语言丰富多彩,结构匠心独运的文学作品。有必要特别提及的是,在《天堂蒜薹之歌》中,我让一个真正的说书人登场,并在书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莫言表示,文学发端于事件但要超越事件的关键在于,“小说家在写作时,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我在写作《天堂蒜薹之歌》这类逼近社会现实的小说时,面对着的最大问题,其实不是我敢不敢对社会上的黑暗现象进行批评,而是这燃烧的激情和愤怒会让政治压倒文字,使这部小说变成一个社会事件的纪实报告。小说家是社会中人,他自然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但小说家在写作时,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把所有的人都当做人来写。只有这样,文学才能发端事件但超越事件,关心政治但大于政治。”
nlc202309010519
李嘉诚:“人最大的悲哀是无聊未来跟明天是两回事”
“我14岁那年,一位会看相的同乡对我母亲说:你儿子眼眸无神,骨架瘦弱,未来恐难成大器。他安分守己,终日乾乾,勉强谋生是可以的,但飞黄腾达,怕没有他的福分!”当李嘉诚缓缓走上讲台,台下掌声雷动。面对后辈新学,这位华人最知名的企业家讲起了自己的身世。
这是长江商学院10周年庆典的现场。虽然凭借着高超的运作手段,长江商学院迅速崛起,跻身世界顶级商学院前列,但是“俱乐部门”、“明星集中营门”亦令其深陷舆论漩涡。此刻,作为“金主”,李嘉诚似乎认为有必要重申企业家的使命感,以为长江商学院提振精神。该院正是由李嘉诚基金会支持而得以兴办。
李嘉诚接着说:“我妈妈刚刚失去丈夫不久,这番话令她多心酸。妈妈把失望放在一旁,安慰和鼓励我,说:‘阿诚!天命难算,上天一定会厚待善良、努力的人。再艰难,只要一家人相依一起就不错啦。’我当然相信母亲,但我更相信我自己!我请妈妈放心,我内心相信,只有自己双手创造的未来,才是唯一能信任的命运。”
豪言易出,英雄难觅。彼时的李嘉诚身在战乱、父亲病故、贫穷三重合奏的悲歌中,抬头望天,亦不免忧愁。只是心中的信念如火光照前:建立更好的自己,才能建立更好的未来。
李嘉诚认为,未来跟明天是两回事,天命和命运是不同的。明天只是新的一天,而未来是自己在一生各种偶然性中,不断选择的结果。“追求自我,努力改善自己是一股正面的驱动力,当你把思维、想象和行动谱成乐章,在科技、人文、商业无限机会中实践自我;知识、责任感和目标融汇成智慧,天命不一定是命运的蓝图。”他说。
来上长江商学院的人很少有宿命论者。他们多是昂扬进取之士。李嘉诚的话自是说到他们心坎儿上了。前车后辙。他的成功和荣耀亦令众人痴狂。
不过,李嘉诚话锋一转,问道:“你成功追求自我,前途光明远大,你下一阶段的追求是什么?你的价值取向,你的理想是什么?我们活着又是为了什么?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今天依然活在悲惨、孤寂、贫病的绝望之谷,承担社会的责任,是不是我们的义务?”
台下默然。在当今中国,追求成功,拼命挣钱,已经不需要鼓励。然而,成功之后的生活却常常令人困扰。不少富豪感到,当钱不成为问题时,生活本身却没有了意义。
李嘉诚说,“人最大的悲哀是无聊,患上漠不关心的冷淡症,套上自命不凡的枷锁,在专业、行业和权力的高岗上,掌控庞大社会资源和机会,却失去自重心,那些沉醉在过往,滞留在今日,那些对社会问题视而不见、无动于衷的借口大王,一定被社会唾弃和淘汰。”
他认为,有能力的人,要为人类谋幸福,这是任务。历史中有很多具有创意、有抱负的人和群体,同心合力,在追求无我中,推动社会改革进步。天地之间有一不可衡量、永恒价值的元素,只有具使命感的人才能享有。
(来源:新华教育 本刊有删节)
【教育科2012年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延寿县教育局2012年德育工作计划05-26
财政局长在2012年教育工作会上表态发言11-22
黄骅市教育局教研室2012年工作计划07-02
浙江省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个案社会工作试题10-08
白山小学2012年秋季开学安全教育讲话稿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