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的现状(精选9篇)
曹庆鸿
随着国家推行素质教育,我国的美术教育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是其他的学科无法代替的,但当前美术教育现实可以说与我们想象的差距还很大,由于诸多原因,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多数家长、教师只关心语、数、外等主要考试科目成绩的高低,对于美术课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在巨大的考试压力下也无暇顾及。作为一名农村美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很深的体验、总结了以下现状:
一、农村教育评价制度因素对美术教学的影响。
由于我国自身教育的实际原因,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仍然把应试教育放在首位,从上级领导到基层教师,从家长到学生本人,都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美育的认识,他们往往把眼睛盯在语、数、外等文化课的教学上,而忽视了美育对德育、智育的辅助作用。许多学校的美术课开设不完整,随意性很强,有的既便是开设了也不能正常上课,特别是临近期中、期末出现争抢美术课的尴尬局面。有的学校甚至一节美术课也不上,用主科代替美术课。但课程表上却也安排着美术课,只不过是为了应付领导检查。多数家长对美育的功能更是一点也不知道,认为孩子读书就是为了能考个好成绩。美术与考学无关,学不学无所谓,开了这些课反而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影响自己孩子“升学”。虽然国家实施素质教育也有多年了,但是在农村素质教育并没有引起重视。农村美术教育还有许多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导致农村美术教育受到考试制度的影响。要想改变这种教育现状,关键还是要改变目前教育评价制度。正确对待基础教育学科的地位,改变过去的学校分大课小课或主课、副课之分,给美术等艺术教育应有的地位和待遇,从而提高美术教师的自身素质。同时,不仅要评价学生,也要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校的教学决策进行评价。要建立学生美术成长档案,不仅要评价学生对美术技能的掌握和认知水平,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等领域的发展水平,要把静态的评价教学结果与动态的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分析评价结合起来,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能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美术课程评价体系,通过各类美术活动促进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提高和学生美术素质的提升。
二、农村美术教育观念落后,意识淡薄。
学生应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发展,但在农村大多数人却忽视美术教育。认为美术课是副科,他们单纯要求孩子学好主科就行了,没有必要在美术学科上下工夫。许多家长及学校领导、教师认为美术就是画画,是一门技法。这样错误的认识使他们不了解美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认识不到美术教育能够帮助学生陶冶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创造力、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更忽视了美术教学是对学生手、脑、眼综合训练的过程。在农村学生家长对美术教育的投入不够。美术教育与其它学科不同,在美术基础理论教育的同时,还要从事美术实践活动,这就需要配备相应的学具材料,才能有效的完成学习任务。如学习中国画就必需有宣纸、毛笔、墨汁、颜料、调色盒等用具。工艺设计制作,就需要卡纸、水粉(彩)笔、颜料、装饰材料等。在教学中我经常遇到学生用具不齐甚至没有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农村家长自身素质或能力方面受到限制,对孩子在美术方面的发展观念是不支持或不配合。俗话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学习用具都不能具备,教学活动如何进行?学习效果怎能保证?
面对学校领导、教师、家长不理解美术课在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针对这种落后思想就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向他们耐心细致地阐述现代社会中美术与社会生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要努力提高家长、教师正确的美术教育观,同时加强教学监督,杜绝随意安排非专业教师从事教学工作。
三、农村美术教师专业素质偏低。
我对所教的七年级学生做了调查,结果显示:百分之八十多的学生在小学没有上过美术课,虽然有些学生上过几堂课,但大部分美术课被其他学科给占用了。农村学校美术专业教师很少,有的美术教师只是美术爱好者,专业知识也不高,有的美术教师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让这些不懂美术的老师上课,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殊不知学生接受知识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每个不同阶段的美术教育都体现出它不同的侧重点。农村孩子在小学缺少系统的美术教育,升到中学阶段,明显地表现出美术素质低下的特点。由于没有多少基础,诸如对简单的线条画都感到复杂,不知如何下笔;对基本的色彩不会运用;对一些中外名作,欣赏更是难以理解,那么也就尝试不到学习美术的乐趣;又由于基础知识未能及时掌握,势必影响下一环节的学习活动。.农村美术教学质量较低,首先是教师的责任心不够,作为美术教师应该重视自己的工作。根据农村孩子的实际情况,做到因人施教,灵活应用教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一些中学教师对教学大纲钻研不够,对教学目标的要求理解不到位,对学生年龄、心理特点认识不当,使得教学效率低,限制了学生主动学习美术的愿望。可见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自身业务能力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起着直接、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这是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改变这种现状的主要策略是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农村美术教师的业务能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交流机会。各级教育部门要有计划地对教师,特别是兼职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提高他们对教材的分析理解能力、组织学生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使用教学设备的能力等,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农村美术教育师资缺乏,城里的美术教师却很富余,这就说明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需要调整。作为教育主管部门,首先应从大局考虑,完善分配和用人制度,做到人尽其才,为教学工作服务。其次积极落实教育部关于农村支教的政策,把城里过剩的美术教师用轮流摊派的办法,派到农村支教,并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才能从根本缓解美术教师不足的问题。
四、美术教师重技能训练,轻美育教育。新的《大纲》中明确规定美术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农村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偏重技能训练,把美术课与绘画课相等同。要么简单地作一下示范,要么让学生看着教材画,缺少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欣赏的开设。这样就失去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使美术课单调无味,失去了美术广义的特点。教师给学生传授一些必要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养成爱祖国、爱学习、讲卫生、爱惜粮食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同时加强美术欣赏课教学,既拓展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又提高了学生艺术欣赏的能力。还可通过对艺术作品进行生动形象的深入分析、理解,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增强学生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比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不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极珍贵的历史资料价值。齐白石的国画《群虾》栩栩如生的游虾,形象的表达了画家对生活的热爱。《狼牙山五壮士》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另外,广泛开设手工制作、剪纸、编织、泥塑、拼贴添画、装饰画等课程。用多种形式的艺术语言训练学生的动手、动脑、设计能力,让学生从中感受艺术美。教师要注意教学艺术水平的提高,要有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针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摆脱传统教材的束缚,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民族、民间乡土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彰显美术教育的区域性特征。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事物和活动中,感受民族精神,了解民族文化,以此增强学生对家乡的情感。让学生在更为直观和形象有趣的教学活动中,接受教育,增强学习兴趣,使教与学更好地融为一体。
五、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条件、生活环境对美术教学的制约。
农村美术教师主要通过语言向学生讲解知识、教师简单的做一下范画,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这些教学方法比较死板单调地向学生强行注入美术内容,不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看不到学生个体差异。使学生学习时很被动,增加了学生厌恶美术课的情绪,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不能发挥学生想象创造的精神。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对不同年龄、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从教学实际出发灵活的运用教学方法。鼓励肯定学生的创意,积极展示讲评学生作品,分组分工合作练习,让学生相互评议作业得失,探究体验创作过程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能够积极主动地观察、思考、发现美,创造美。让学生消化和掌握美术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城乡差别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城乡学校之间教育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存在着较大差距。农村学校缺少教学工具和教学场,难以有效的开展美术教学。多年来不少学校虽然有了美术教师,但学校从来就没有配置专门的画室和有关的美术教学用具和材料。教师很难按照美术学科的特点进行规范的教学,就是示范也只能用粉笔在黑板上演示罢了,根本就没有起到示范的作用,如:中国画没有宣纸、没有国画颜料、毛笔等,怎能去画好国画,岂不是笑话吗?那么学生又能怎样知道中国画的博大精深呢?美术教学就是直观教学,需要教师亲自示范,不示范就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近年来,由于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已有了较大改善,又因实施素质教育,美术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已得到大家的共识,但在广阔的农村乡镇学校,美术教育的实施,推广却是不容乐观。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农村要想改变现状还须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教育资源不均衡、不合理的投入现状。
2、充分调动美术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自制教具和学,以弥补美术教育器材不足的问题。如:农村学生出门见庄稼,抬头见树木。树叶千姿百态,与很多物体的形状相似,各种各样的树叶是贴画教学的好材料。既经济实惠,又能提高孩子的绘画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布贴艺术造型教学,也是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好方法。可利用不同颜色、不同花纹的布角废料,剪贴成不同题材的布贴装饰画。不仅丰富了美术课程资源,而且可以让学生用布贴画装饰教室、宿舍。另外,黄豆、蔬果、粮食、石子、玉米秸、树皮、树根、吹塑纸、瓷砖、易拉罐等都是绝好的美术资源,在学生灵巧的手中都可以变成一幅漂亮的画或者是一件工艺品。“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应做个有心人,善于在生活中去提炼适合于学生的美术资源,潜移默化地培养锻炼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美术课程资源在农村蕴藏着丰富的开发潜力,只要我们师生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就会发现身边的美术课程资源真是享之不尽、用之不完。
3、加强美术课程教学评价的改革。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来安排并落实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教育主管部门还可定期评选美术教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美术教育特色校和模范教研组等,利用各种渠道在全市、全县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先进事迹。必要时组织召开全市、全县美术教育现场会和美术教育经验交流会,激发学校和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带动全市、全县乡镇小学校美术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总之,作为一名农村美术教师,其实要教好学生,无论是农村的学生还是城市的学生,关键在于我们美术教师。我们美术教师要懂得美术教育,要知道怎样帮助学生懂得美,表现美。我们要尽心尽力地引导学生感受身边的美,把美传播到每个学生的心里,传播到农村的每个角落。美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美术知识,也不仅仅是美术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学习,使学生内心达到审美状态,良好心理得到培养和发展,各种潜能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人的生命价值。
一、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
笔者长期在农村小学任教, 所以对于农村中小学教育状况非常了解, 尤其是看到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严重状况, 更是深深地担忧, 因为农村多数中小学其实根本就谈不上美术教学, 学生连最起码的美术知识都不懂得, 就更别提什么美术素质了。
例如:教学学时严重不足。据笔者走访许多农村小学, 亲身经历、亲眼所见, 在课程表上美术课程是有所体现的, 但是在教师实际教学过程中, 根本就不上美术课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 美术课程其实就是一种“摆设”, 是迎接上级检查的“挡箭牌”。在个别学校, 即使上美术课, 也是在教学语文、数学课程比较烦的时候, 作为娱乐一下学生情绪的调节剂, 上一节形式简单的所谓“美术课”, 教师什么都不管, 学生随便画。由此可见, 在农村小学, 美术课课时根本就得不到保障。
教学形式单一。农村小学美术课教学形式比较简单, 很多教师上美术课时, 就是在黑板上画几幅简单的图画, 然后让学生自己照着画, 学生画完后, 拿给教师看, 教师只是简单地进行评判好或不好。整个上课过程, 极其简单, 没有任何技术含量, 甚至教师上课之前, 根本就不备课, 上课时, 就是“信手拈来”。这种简单的上课形式, 距离新课标美术课要求有很大差距, 所以根本就起不到上美术课的作用。
教学没有创新。创新意识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培养目标, 也是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它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是学生步入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保障。但是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无论是教育形式上, 还是教学内容上, 都没有任何创新, 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品质。多数教师只是应付式地进行教学, 多少年如一日, 始终没有任何变化, 教师不继续学习专业知识, 不研究教学新动向, 不学习新教学方法, 不改变旧的教学思想, 这严重阻碍了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教学重视程度不够。纵观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状况,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第一是教学成绩考评制度的影响。小学阶段, 因为多数考评的结果基本都依据语文和数学两科的成绩, 所以考试的指挥棒, 决定了小学美术教学的命运。而且多数校领导和教师也因此不再重视美术教学, 使美术课变得可有可无, 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的错误。
教师师资力量严重短缺。农村小学因为受许多条件的限制, 美术教师严重不足, 甚至在很多学校根本就没有美术教师, 也有一个教师身兼数职, 既是语文教师, 又是数学教师, 还是美术和音乐教师的现象。专业教师的短缺, 造成了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的严重不足。
二、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改革
鉴于农村美术教育的状况, 确实应该引起广大教育者的警惕和重视, 农村美术教育必须进行改革, 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 为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作, 培养更多具有审美能力、正确审美观的有用人才。
1. 考评制度需要改革。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学校领导和教师不重视美术教育的状况, 笔者认为首先要改变的是考评制度。因为考评制度就像是一个无形的指挥棒, 在指挥着教师的教学侧重方向, 教师肯定会按照上级领导的考评, 来确定自己教学的重点, 究其原因就是一个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 其衡量的尺度就是主要科目的考试成绩, 并且还会和工资奖金等挂钩。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才是美术教育失宠的根本原因。美术课对于学生来说, 是令人喜悦、有意义的课程, 但是对于教师来说, 却是没有什么实际价值的科目, 只是偶尔用来放松一下紧张情绪的调节剂。因此,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 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成绩考评的方法, 教师教学效果要从多课程、多层次去考评, 也不能仅根据学科考试成绩来评定, 还应该有更多方面的评价。比如, 学生和家长对教师的评价, 以及学生各种能力的测试, 教师专业知识和授课能力的测试, 接受新教学知识, 利用新教学方法的能力, 都应该加入教师考评的范畴, 也才能从根本上使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保证。
2. 培育美术教学人才。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严重缺失, 和缺少专业的美术教师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在农村许多学校都是一名教师教学一个班级, 往往身兼数职, 就像是一名“全能”的“超人”, 同时还要承担学校的很多事情, 比如各种劳动和上级的检查等。这种情况下, 要想让一名教师担当起所有课程的教学任务, 而且还要教学成绩得到领导和家长的满意, 那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终极任务, 更何况多数的教师根本就不具备美术教学的能力, 因此教师也只能是把美术课“束之高阁”, 而把教学重点放到语文和数学上,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此, 要想改变农村美术教育的状况, 就必须多培养一些美术教师, 补充到农村小学当中去, 这样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才不是“无米之炊”, 才会得到有效的保障, 彻底改变美术教学的尴尬境况。
3. 从主管部门到学校领导要引起重视。
造成农村美术教育落后的另一个原因, 就是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的不重视。据笔者的调查, 有很多校长本身就认为只要把主要课程教好就可以了, 何必费那么多的力气搞美术教育呢?领导的不重视, 就更加剧了教师对美术教学的轻视, 教师干脆就不上美术课, 这样都省事、省力、省心。但是无论是领导还是教师, 都忘了学生那渴望知识的心, 更忘了作为教育者所承担的学生素质教育的重担。因此, 要想农村美术教育的状况得到改变, 就必须引起广大教育领导者的重视, 改变他们的错误思想意识, 认真贯彻关于素质教育的新课程精神和要求, 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而不是空喊口号。
4. 保证教学时间。
教学时间是美术教学得到保障的重要前提, 如果连最基本的教学课时数都不能保障, 又怎么能保障美术教学的效果呢?所以各个学校从领导到教师都必须以高度重视的态度, 在实际教学中真正做到美术教学的时间“不缺斤少两”, 不再让美术课只停留在课程表上, 成为应付上级检查的“道具”, 把美术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保证美术教学的实际效果, 使学生受到国家义务教育应有的学科教育。
关键词:农村 学校 硬件 信息 教学现状 技术教育 城乡差异 改变策略
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现状
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国情决定了城乡间信息教育的差距,城镇学校信息教育在发展,而农村信息教育却处于相当迟缓的状态,硬件设施和教育理念还处于落后的状态,教育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一是偏僻的农村山乡地区经济相对比较落后。教育资金紧缺,因此山区很多中学都没有学生专用的微机室,但有微机室的学校里学生比较多,且电脑一般很少,上课时平均每两到三个学生拥有一台电脑。经济的制约以及家庭和社会观念的影响使学生自已拥有计算机几乎是梦想,从而接触电脑的机会少之有少;再者,学校微机室里的电脑硬件也比较差,运行环境一般,对上课和学习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比如说,我给初二的学生讲图像处理用到photoshop软件的时候就出现了此类问题,由于photoshop软件占用的硬件资源比较多,因此,学生在做图像处理的时候往往出现死机情况,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二是偏僻的农村山乡地区信息相对比较闭塞。伴随学生成长的只是些学校普通简单的体育设施,电脑、游戏机等此类的新型事物缺少;因此山区学生对信息的认知与城镇地区有很大的差异。城镇地区讲有关信息方面的知识是可以联想到高科技,也能很好理解信息的含义,而山区的学生就完全不一样了,由于很少接触这方面的事物,讲这些内容的时候就会很抽象,学生很难理解,老师也很难讲清楚。比如说,初一信息教材中有一节是《信息技术及其应用》,里面举例的无非都是高科技产品,以及信息感测技术、通信技术,对于这些农村的学生从未接触过,学习这些内容对他们来说很抽象。因此我认为教材的安排与山区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全脱节,这些教材的安排的主要对象是城镇地区的学生,编排时并没有考虑山区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现在的各学校所用的各种版本的教材都是以城镇地区学生的情况来编写的,教材的安排基础都是学生有一定的计算机信息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这样的安排对城镇地区的学生非常有利,能促进他们的发展,但对于山区的学生来说会造成很大的障碍。
三是学校和老师以及学生对信息的认识也是制约信息课发展的一个因素。由于我国教育体制正在改变,很多人都认为信息课只是一个跟升学无关的副课,信息课可有可无。只能说我们的目光很短浅。如果按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理念要求,我们的学生考上大学,等到毕业后找工作,相信此时他们信息技术也很一般,因为从小就很少重视、也很少接触,跟城镇地区的学生有很大的差距。但现实是,大学生毕业找工作时很多部门或岗位在信息技术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而山区学生就因信息技术底子薄弱被人拒之门外。从这一步看,我们现在的理念就是因小失大。
四是学校信息技术的师资力量很匮乏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并不是很高。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进而要求老师不断的进行相关的学习和进修,这些又需要很多的培训资金和学习时间。学校无力支付额外费用,并且政府和教育机构也很少安排信息技术方面的讲座或培训。同时,信息技术教育不仅仅是专业教师的事,而应当是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并把信息技术同自己的本学科相结合,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许多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基础工具的操作应用知之甚少,甚至有的教师还对计算机有或多或少的排斥感、畏惧感。
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改变策略
根据这种现状和现实,我认为农村信息课要有所改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目前的这种状况一时不可能改变或改观,所以我们的信息教育必须时时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
首先:(1)教师在学术研讨会上或者其他会议时多发表有关信息课重要性的言论,让政府、领导和全体教师认识到信息课的重要性,积众人之力慢慢改变农村落后的理念和硬件设施;(2)老师的课堂教学从长远角度看待,目前的信息运用是不可缺少的,就拿我们的衣食住行将会不能离开信息的帮助等;(3)让学生从思想上接受信息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信息课并不是简单的操作电脑,而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是适应信息化社会教育方式根本转变的需要,是国家提出的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
其次:“脱离”教材,前面我说过现行使用的教材都与农村信息教育有点脱节,所以,教师在上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安排教学,比如说,我们的中学生在小学从未接触过电脑,甚至有的没见过电脑长什么样。根据这种情况,教师不能按照教材编排给学生授课,要给学生补充一些小学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补充才能选取教材上的一部分农村地区学生能接受的内容进行讲授。
再次:1.信息教师要肩负起更大的责任,要想给学生更好、更前卫的知识,就要不断的学习来适应信息社会日新月异的步伐。虽然,农村地区的条件差,但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尽可能来弥补这些损失,网络、书籍、报纸这些都是我们吸取营养的主要渠道;2.让全体教师参与到信息改革的潮流中来,近年来,学校中年轻教师越来越多,他们在大学时与信息打交道,但到工作岗位上后很少接触,其原因有一部分是学校条件、思路和氛围的问题;3.我们要鼓励全体教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制作多媒体课件,将信息技术与工作、学习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慢慢改变学校和老师不利用信息技术的传统观念,在改变后将信息技术拓展给学生,让学生也体会信息带来的发展、进步和乐趣。
最后:国家的发展靠教育,教育发展靠教师;教育的发展为国家,国家的发展为人民;需要得到更多渠道的支持和帮助,比如:鼓励社会知名人士、知名企业向信息教育更多投资,也可以由政府出面与电脑公司达成某种协议,给一些优惠政策,让他们给农村偏僻山区学校提供运用于教育教学上的信息技术使用器材,实现农村学校信息教育教学的应用、推广和普及。
农村信息技术教育之路是坎坷的,但前途和未来是光明的,也是能够迅速改变的;只要我们在凝聚力量、克服困难、付出心血的基础上再得到各个方面的关注、支持与帮助,相信农村信息教育的滞后局面是一定能够得到彻底改变!
一、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及原因
(一)中学生辍学突出
(二)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三)教育设施落后
(四)师资力量薄弱
(五)素质教育落后
二、解决对策
(一)促进我市农村经济发展
(二)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四)多“管”齐下,强化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五)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农村教师的各项福利;完善农村学校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9
结束语
.................................................10
参考文献.................................................11
浅谈陆丰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内容摘要】我市农村义务教育普及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本人通过对现阶段我市农村义务教育的调查发现,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存在中学生辍学突出、教育经费不足、学校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宣传《教育法》、强化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农村教师的各项福利、教育经费向农村倾斜,继续完善农村学校基础设施等措施,多“管”齐下,进一步改善我市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现状及原因对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截至2007年底,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99.3%,实现“普九”的县数占全国总县数的98.5%。农村义务教育能够直接影响到农村未来,间接影响城市化的进程,最终影响国家的兴衰和长治久安①。本人于2011年春季,对陆丰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走访、调查,发现我市在义务教育方面存在以下若干显著问题:
一、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及原因
(一)、中学生辍学突出
陆丰是个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学生辍学现象非常突出。广东省教育行政部门要求辍学率控制在3%以下,而陆丰的农村中学生辍学接近20%,为什么中学生辍学这么严重?就这一问题我们走访了八万镇八万中学的几位学生,他们介绍说他们学校每年都会有不少学生中途退学。一位读初三的周某说“我们班刚开始时有六十多人,但到中考前就只剩下四十多人了,走了近二十人,占班级的三分之一。那些都是学习成绩不好,家长也不怎么管的同学,他们看到很多人外出打工赚了钱,也想出去打工,就不上学了。但是他们初中都没毕业,不一定能找到如意的工作,很多辍学的同学造成了很多的社会问题。”我看了他们学校的班级配置,明显的可以看出从初一到初三的班级呈现出递减的形式,轻而易见学生人数也是递减的。为什么农村中学生会有这么多辍学呢?本人通过探讨总结出以下几个原因:
1、学习成绩差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并不困难,那么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学生辍学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习成绩差跟不上,积重难返惧怕学习、厌恶读书走上辍学之路。
2、课业负担繁重
在校的初中生,课业负担繁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除了要完成各科的作业、练习之外,还要完成各科的学习资料,每天沉溺于题海里。由于资料泛滥,教师上课随意扩展知识难度,给初中学生增加了负担,学生每天在做不完的作业、练习、资料中疲于奔命。加之随意性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补课,学生在寒暑假里都难得有一个放松的机会,致使学生身心疲惫,久而久之造成学生厌倦学习、厌倦校园,导致学生辍学。
3、留守孩子辍学多
在我市各农村乡镇,大部份农民工奔向城市,留下小孩子在家给爷爷奶奶带,孩子小的时候爷爷奶奶还能管得住他们,可是到了初中,孩子们到了青春叛逆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得不到良好的家教,渐渐地他们偏离了学习的轨道,无心向学,继而就辍学了。
4、家庭经济困难,家长对义务教育认识不足。
陆丰的很多农村经济落后,存在严重的封建思想,计划生育无法真正落实,三、四个甚至有更多孩子的家庭还有不少,这些家庭经济相对困难,家长也没文化,根本就不懂得《义务教育法》,希望孩子出外打工挣钱帮助家庭。
5、重男轻女
陆丰的农民受封建思想影响严重,认为生女不如生男,他们的思想比较封闭,重男轻女的观念还很浓厚,认为女孩没必要多读书,所以女孩还没完成初中学业就过早的辍学了。
(二)、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陆丰是广东省欠发达地区之一,经济发展排名在广东省处于末尾。虽然农村义务教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贯彻实施,但是因为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致使陆丰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低下。公用经费匮乏,财政对农村学校投入少,教育实施严重欠缺,学校运营困难,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很差,特别是地区性工资补贴、地方财政生活性补贴等无法兑现。若不是为人师表的责任感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陆丰的教育可能被停在了历史的某个时间轴上。经费不足已经大大地影响了我市的教育发展。反过来,由于教育也会促进经济的发展,结果就会变成城市教育水平越来越高,而农村却永远只在原地踏步。因此,教育经费严重制约教育的发展。一些学校原来为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依靠引进社会资金(包括教师集资)购买了计算机,现在因没有公用经费,又不让收学生上机费,而被迫停止了计算机教学。有的学校因无钱购买仪器和试剂,把物理、化学实验也停了。
(三)、教育设施落后
陆丰市很多乡镇的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如:音乐课是教师唱一句,学生跟着唱一句,这种教学方式更多是在娱乐学生,而不是在教授音乐基础知识。又如:体育课要么是学生自己玩,要么是体育教师拿来一个篮球,几十个学生打上40分钟。在农村,体育课对于孩子们来说更多像是可以在上课时玩耍的课,学校没有体育器材,就连最基本的单、双杆都没有。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更别提教育现代化、信息化了。现代教育正迅速地发展着,然而由于信息渠道不畅,农村基本上不知道现代教育发展成什么样了,更有甚者一些边远农村小学几乎没有什么教育科研活动,这些都使得农村教师在长年的教学过程中,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工作无创新。在对部分中小学教师专项问卷中,订阅有关教育报刊杂志者的寥寥无几,绝大多数教师仅在写论文时阅读使用书刊资料。能熟练或基本熟练使用电脑的教师只是一部分,因特网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更是新奇事物。教学仪器设备奇缺,难以完成新课标的要求。我在陆丰内湖中学的学校会议室里,采访了各科老师。老师倾诉了落实“新课标”的难处。数学老师说“没有丁字尺,没有几何模型,没有一幅数学挂图”。物理老师说“没有感应圈,没有游标卡尺,没有一架学生天平。”化学老师说“没有容量瓶,没有滴定管,没有一个一百毫升标准量筒。”经济欠发达直接导致了农村学校教学设施的落后。
(四)、师资力量薄弱
在当前形势下认真做好中小学教师的岗位补充、素质提高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没有合格的教师,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②。我走访了陆丰几个农村乡镇的学校,发现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非常薄弱,陂洋小学的校长说:我们学校严重的缺乏师资,全校有教师二十多个人,其中真正师范毕业的教师不足三份之二,其它都是代转正或还是代课的教师,他们的专业水平都不高,致使学生们学习积极性不大;还有我们缺乏各科的专业老师,像英语老师,我们学校才有两名英语老师,这两名英语老师要上六个年级十二班的课程,因为各年级英语课不同需要不同的备课,致使他们备课不足教学质量低下。
农村学校为什么会缺少师资呢?本人经过探访得出以下原因:
其一、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由于陆丰特殊的情况,一部份老师在其位不谋其职,甚至不在职,由此导致账面教师不缺,而现实却很缺乏。另一部份占位不工作的教师则找代课老师替代自己工作,代课老师一般学历不高,没有教学经验,没有教师资格证。他们却纷纷走上讲台,成了老师。在这里我由衷地尊敬代课老师为我国基层教育、尤其是为我市的农村基础教育做出的贡献。但这也是导致农村师资不雄厚且不容忽视的一个客观原因。
其二、城乡分布不均衡。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促使农村学校教师缺额更大。如东海镇、碣石镇等城镇生活便利、工作条件好;而陂洋、上英等农村乡镇的生活困难、工作环境恶劣、待遇差。教师不愿为农村教育服务,这也是导致农村师资薄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其三、师资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当一批教师因各种原因离开岗位后,接替者未能准时出现。
(五)、素质教育落后
目前,我市农村学校普遍缺乏文体活动。在我们读中学的时候,每年学校都会举办运动会和元旦文艺汇演,但这几年却不见了动静。农村学校和城里学校相比,本来就少得可怜的文体活动,现在一下子就全部取消了,实在令人很费解。但仔细想想,其实也很简单,现在哪一所学校不注重升学率,一切影响升学率的活动都全部叫停。另外由于农村学校教学条件的缺乏和师资的短缺,农村学校的素质教育课程已经名存实亡。农村的生活环境本来就比城里的差,再加上学校一味的应试教育,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远远的落后于城里学生了。通过调查、分析导致农村学校素质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本人认为有如下几方面: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的制约,传统思想的束缚,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评价机制落后。这五个方面是我市农村中学生素质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
针对以上陆丰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近二年我在陆丰电视大学所学的行政管理知识,提出推动我市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发展的几点对策。
二、解决对策
(一)、促进我市农村经济发展
促进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是解决我市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的关键。陆丰人民政府应该全力推动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发展各农村乡镇的特色农业,如金厢镇的海洋水产养殖业、陂洋镇的水果经济作物。制定各项有利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制度,通过补农、助农、护农,让农民拥有财富,享受不断提高的现代物质文化生活,保持发展经济的活力。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我市的农村义务教育才有可能持续发展。
(二)、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现阶段,在我市农村乡镇对《义务教育法》能够真正了解的人不多。所以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加强宣传力度,强化执法主体地位,改变农村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使我市各乡镇的农村男女孩平等的接受义务教育。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孩子的天性顽皮好动,在有益的教育活动中能够开发智力,活跃思维。剥夺学生玩耍的时间和空间有悖于教育教学规律,它的负面效应显而易见③。为了缓解农村学生学习的压力,增强学校的吸引力,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农学校每学年要召开春、秋季体育运动会,结合农村特色举办演讲会、诗歌朗诵会和校园艺术节。这些活动能陶冶农村学生的情操,张扬个性,发现人才,为学生施展才华搭建平台。通过举行篮球、乒乓球赛等体育比赛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发扬团结友爱的高尚情操。冬季可以开展师生跳绳、踢毽子比赛。成立各种课外兴趣小组,有计划的开展多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成立电子琴班、书画班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学生全面发展,开发智力活跃思维,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一定会乐此不疲,从而喜欢校园、热爱校园生活。
(四)、多“管”齐下,强化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据了解,我市绝大多数农村乡镇的教师总体数量不缺,主要是结构配置上不合理,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学科结构等不合理情况比较严重,为此,本人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建设?
1、移位?针对县城、中心城镇及其附近学校教师严重超编,而边远农村学校教师严重缺编的现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发挥调控职能,制订并落实相关政策,实行超编教师向缺编地方转移?
2、换岗?针对年龄老化,知识老化的部分教师,制订相关政策,分步撤离教学岗位,稳妥安置,调济?选拔?引进青年教师予以充实?
3、充电?对部分学历不高?知识水平较低?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的教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继续教育工程,补充能量?
4、补缺?一是针对农村中小学紧缺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英语?计算机?音?体?美等教师,政府加大引进力度,以优惠的政策从师范类学校应届毕业生中引进;二是针对近几年每年不少老教师退休离岗情况,政府要有计划选拔?引进青年教师,及时补充?
要把县域内城镇教师定期到农村任教作为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最重要的举措之一。有关部门要严格控制城镇中小学教师的编制,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职务的结构比例,积极促进城镇学校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定期选派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交流任教的工作。对于继续补充的新教师,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原则,优先满足农村中小学的需要,组织师范生实习执教。师范学校要组织高年级的师范生到农村实习执教,在农村建立实习基地。在保证师范生培养质量和实习支教连续性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实习执教多种有效途径。
积极开展多种途径的智力支教活动。陆丰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因地制宜拓宽支教渠道,组织开展短期执教、兼职支教等形式多样、灵活有效的智力支教活动。智力支教活动包括“特色教师讲学团”,城镇骨干教师到农村代、教、带、帮等或“走教”、“联聘”,送优秀教师示范课、远程教育课件下乡等形式④。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改善,可用两大工程来解决。第一个大工程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通过新建、改扩建一批以农村初中为主的寄宿制学校。第二个大工程是提升农村教师的素质。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开展城市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活动;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开展新一轮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和中小学班主任培训。
(五)、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农村教师的各项福利;完善农村学校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教育不能走“市场化”道路,农村义务教育要以政府为主体。市政府要增加教育的财政预算,增加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财政教育经费要向农村学校倾斜。同时要多元筹资,积极发动社会各界、慈善机构、海外侨胞港澳台胞捐资助学。
发展我市农村义务教育,推进课程改革,我市及各乡镇政府的职责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政府必须用行政手段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专项经费,并要保证经费的专项使用,完善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加强我市农村中小学实验室和图书馆建设,促进卫生农村中小学教育装备投入,有计划地加快卫生农村中小学“三室”(实验室、语音室、图书室)、体音美器材和操场等的建设。通过进一步改善我市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我市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通过我市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陆丰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作贡献。
结束语
这次的走访调查使我看到了陆丰农村的义务教育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如果全市人民都都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共同关心农村的发展,我市的农村义务教育问题会从根本上得到较为完善的解决。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法》
2006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2、董琳《小议农村中学生素质教育落后的原因》《科技信息》 2009年32期
3、纪晗,《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财会月刊 2007年10期第31~32页。
【摘要】《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关键词】: 美术教育 美术 素质教育
在当今世界经济文化大潮的影响下,中国社会和经济也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事业的主题,而美育又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美育无论是在中小学、高校的课程建设与改革中,还是在发展职业教育中,都占有显著的发展地位。国家和社会对美术教育的空前重视,为美术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但在广阔的农村中小学我国基础教育中美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我做为长期担任中小学美术课教学的专业美术老师,做为中小学湘版美术教材的践行者,既有对目前现状的担忧,又有对美术教学的实践和思索。
一、美术课程要求与教材的使用现状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使学生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期望每一位学生对美术都感兴趣只是一种理想。“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1]却是每一位美术教师尽力而为的工作。这就为“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2]
近几年,我们使用的湘版美术教材改变了以往视美术作为纯技能性,提升了具有人文性质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祖国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文价值观,体现了浓重的人文精神,从而走向对学生发展和能力的关注,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对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导向指南。特别是在开发与利用丰富的美术媒材,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其创造能力等方面具有突破性的进步。这些均为实验教科书的长处。
那么我们农村美术课的教学现状究竟如何呢?我有必要在这里做出自己的工作感受和调查总结。
二、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实施现状
(一)、轻美育、重智育
无论是从上级领导到基层教师,还是从家长到学生本人,都存在着重智育、德育,轻美育的认识,他们往往把眼睛盯在语、数、外等文化课的教学上,而忽视了美育对德育、智育的辅助作用。许多学校的美术课开设不完整,随意性很强,有的既便是开设了也不能正常上课,在多数家长对美育的功能更是一点也不知道,认为孩子读书就是为了考大学,美术与考大学无关,学不学无所谓,开了这些课反而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影响自己的孩子“升学”。苏联教育家苏赫姆林说过:“美能磨练人性。一个人如果从童年时期受到美的教育,如果他善于感受并高度欣赏一切美好的事物,那么,很难设想,他会变成一个冷酷无情、郫鄙庸俗、贪淫好色之徙” [3]。因此,重新审视美育,界定其内涵,恰当地认识其特质和功能,确立现代美育观念,并以此为基础指导美育实践是相当必要的。
(二)、提高认识仍然是推广美术教育理念的缺失
农村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教师,几乎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即使有一两个专业的美术教师,但由于教师紧缺,这些老师也被安排上其它课了,农村小学真正开设美术课的学校也只有个别几个学校,即使课程表上有美术课也是拿来应对上级检查的,其实是拿来上语文、数学、英语等统考的课。试想没有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如何才能实现美术教育的正常化呢?没有对美术教育的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又如何谈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呢?所以我们西部教育缺少的不是人才,而是缺乏对人才的重视,缺少对美术教育的认识。
(三)、旧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仍然是阻碍全面发展的绊脚石
现在虽然我们虽然积极推行实施素质教育,但由于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考核、学校对老师的考核,都是从文化课的成绩排名来确定教师考核的分数,如果没有统考科目,美术课的开设还算正常,但一旦有统考,绝大多数学校的美术课就成了其他文化课的替代课,学校对老师的美术课学期检查评价也是简单的查查教案,检查批阅了几次美术作业而已,是否按教材的要求上课都无关紧要,这个时候美育的所有功能都变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各教育部门应改变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体系,把工作重点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重新认识美育在完善学生人格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改善教学条件,仍然是落实美术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美术是一门强调动手能力的课程,各种美术教具在美术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配备必要的美术器材是有效的实施美术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前提,可农村学校的条件尽人皆知,绝大多数学校的美术教学用具根本就没有,就连最基础的画板、画架、石膏几何形体都没有,更谈不上配置固定的美术专用教室。
农村学生的学习条件有限,也是束缚学生学生学习美术的重要问题,对于美术课,农村的学生往往对老师安排的任务难以完成,大多数学生不愿花钱去购买必要的工具材料。例如:国画,农村的学生很少有人为学习新课而去买毛笔或者宣纸,更不用说颜料之类的。学生的购买的泥塑材料如橡皮泥等基本上都是便宜的过期的材料,泥塑教学也就只是一句空话。还有对于学习用具,乡镇上很多商店都没有,到市里去买路途又远。在上课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没有学习用具,就连最起码的纸、铅笔都没有,你让他画,就随便撕一张草稿纸几个人合用一支铅笔来随便的画一张应付你,久而久之,学生、教师对上课的兴趣越来越差,上课时教师就顺其自然,安排学生上自习,做作业等。长期下去,学生、老师都把这些课当成自习课。可想而知,农村中小学如何能使学生的美育得到发展,如何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投入,改变当前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条件仍是当务之急,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总之,在农村中小学美术课的教与学的现状中,如何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已引起广大教育专家的关注和思索。美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任务,它同素质教育中的其它形式的教育存在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关系,通过美术课的教与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会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教育到主动地达到心灵境界的转化,可以提高学生对积极健康的生活品味的感知能力,从而达到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创造力的目的,实现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11年版 [2]《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11年版
姓名:牛文斌
单位:曲梁镇下牛中心小学
二零一三年五月二十日
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对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出发,围绕农村成人教育面临的困难,对今后成人教育的发展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探讨。
关键词:成人教育 ; 现状; 对策
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大国的中国,占九亿农民的收入是否稳步增长,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这充分说明了农业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知识经济浪潮的迎面扑来,以及营造的良好国际发展环境,无疑为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让我国占较大比重的农业经济和知识经济融洽接轨,汲取现代科技供给的知识“乳汁”,变巨大的人口负担为宝贵的人力资源优势,从而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使农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效益向前发展。上述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我国农村的成人教育。如今来看,成人教育是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的一类教育形式,以德国为代表的成人教育里提出“成人教育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并且制定了相应的法令和规定。在欧美国家,成人教育最早开展的英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为止,已有六大办学格局,且投入小收入大,英国对此相当重视。在亚洲看来,日本的成人教育相对办得比较好,以成人学历教育为其主体机制。
中国的成人教育也是经久不衰的,有六十多年的历史。早在1949年,中国人民协商会议所制定的《共同纲领》里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1950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发出了“开展识字教育,逐渐减少文盲”的号召。也就是说,从1949年到1966年,这段时期标志着新中国成人教育的起步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成人教育发展迅速。到了1987年,中国政府正式确认“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的必要条件”。1993年时,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对不断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到了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费》中规定,国家实行成人教育制度。2000年后,成人教育逐渐面向全社会,并多元化发展。纵观我国教育这五十余年的发展,成人教育已占有一席之地。目前,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约有九百多所,兴办函授,夜大学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一千余所,成人中等学校40余万所,成人初等学校18余万所。这一现状说明,成人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资源之一。
1、我国成人教育的内容及其特点
我国成人教育的所针对的人群非常广泛,其内容也相对特殊,出发点与归宿最终都是实现成人教育的终身性。我国成人教育的内容表现为以下五点:
(1)对于在岗或需要转换岗位的人员,以及一些正需要谋求职位的人进行专业对口教育,技术引导,能力培训。
(2)对文盲进行扫盲教育,把教育推向社会。
(3)对已经离开正规学校的人,进行分类教育,也就是说依据个人文化知识的情况,进行继续教育。
(4)对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进行拓宽知识,更新并提高继续教育的能力。
(5)开展法律常识,卫生保健,美术等一系列社会教育活动,使教育全体公民化。我国成人教育的特点也非常明显,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成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占有一定的地位。它与平常的教育是一种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他们共同组成一个完整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教育体系。这不仅突出了其终身性,还有其多元化发展的特点,对于成人教育具有指导作用。
从社会角度来讲,成人教育还具有社会性和非正规性。社会性特点表现为社会办学,深入社会生活,并且影响着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在社会教育这个大范畴里面,成人教育作为一种政府教育行为,其体现为一种社会教育政策。例如在就业均衡,贫富差异等社会问题上,很大程度都要靠成人教育的力量去解决并完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通过社会力量办学,有利于促进成人教育的终身化。在这种非传统的教育模式下,能够尽量满足各个阶层人不同的教育需求,使得这些人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知识,以饱满的知识与实践经验去驾驭自己的人生。
非正规性特点表现为要求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冲破传统的束缚,采取“因需求而施教”的方法,大胆地组织多种多样的文化生活教育活动,体现人文一体。也就是说,对于成人进行继续教育,更明确地体现了其终身性的特;其形式的丰富多样性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在终身教育的体系下,成人教育的实践对于终身教育的中心思想具有指导性作用,并且促进了终身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对于除成人教育外的教育事业有着积极的影响。
恰当地运用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这两者间互补、互助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不仅解决就业难的问题,还使得人口压力相对减弱。把人才进行很好地利用,以推进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创新。
一、建设和谐小康社会对农村成人教育工作提出比较高的要求
党的十七大《决定》也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和《决定》精神,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农村成人技术学校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农村劳动者的文化层次和知识结构要求十分重视农村成人教育,坚持不懈加大扫盲力度。
2、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农民不断更新学习先进的实用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技术。
3、农村劳动力结构的调整,要求我们大力加强岗位培训,尽快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
4、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农民不断学习和掌握生产、市场营销管理方面的知识。农村成人教育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必须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力气,统筹安排,抓好农村成人学校教学培训工作。
二、农村成人教育面临的困惑
近年来,农村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也有了相应的进步,县、乡、村三级培训框架基本形成,已经初步显示出服务经济的功能。然而,由于政策和体制的局限,使得这个网络先天性营养不良,一直处于低质量运行状态。各级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投入不够。教育部门,对外缺乏与相关部门的协调能力,对内又无法在资金上给予保证。基础培训对象对参加成教学习的认识不到位,参加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致使农村成人教育在社会上处于边缘性地位。办学设施简陋,教育基础薄弱,教学质量低下,社会认可度不高,形成了“教育一家办成教,艰苦努力成效少”的尴尬局面。
农村成人教育是国家和社会为劳动者提供的不断学习和进步的一种教育,它的目标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对象是从事生产的劳动力。它担负着农村基层社会的文化技术、文明新风的传播任务。如果办得好,对农村政策的落实,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民致富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目前,据有关部门统计,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有一定差距。“三后”毕业生占整个劳动力的84%左右,处于农村社会的主流。他们头脑灵活,精力充沛,是农村劳动力中最富有活力的人群,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但是,由于在校期间缺少实用的农业科学技术教育,所学知识与生产实际不吻合,急需充实一些实用科技知识。必须使他们及时地更新知识和技能,开阔视野,提高创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劳动力。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转化率只有35%,农业科技贡献率仅为30%,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农民科技意识、技能不强,农村成人教育的科技转化桥梁作用发挥的不好。所以,当前对其发展方向、思路、体制、结构、机制的改革进行战略调整势在必行。
三、目前农村成人学校教学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各乡(镇)成人学校围绕“农村成人教育科技推广计划”的实施,在扫除青壮年文盲、抓好青壮年农民的科技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可喜的成绩。但是,还必须看到,农村成人学校教学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教研工作不落实,重视办班培训轻视教学研究的现象比较普遍。说重视办班培训,实际上并没有办成较大规模的培训班。有的学校教研制度不健全,有的学校虽然定了制度,但没有真正落到实处,随意性比较大,出现有名无实的现象。二是教学模式单一。有的成人学校不注意从实践中总结符合成人教育特点和规律的教学形式,而是简单套用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限制了成人学校多功能综合作用的发挥;三是教学基础设施不足。不少乡镇成人学校的图书、仪器不足,没有实习实验基地,不能起到应有的示范作用。由于上述几方面的原因,加之成人学校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教学内容满足不了从业人员的需求,造成培训对象难以组织,影响了成人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四、解决农村成人教育发展难题的对策
根据当前成人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我认为,农村成人教育要想走出困境,至少应该搞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培训规划
要完成提高农村广大劳动者素质的光荣使命,成人教育工作者必须熟悉当地情况,做到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彻底扭转教研工作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广大成人学校的教师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经常性地深入农村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乡、镇、村整体经济发展规划,产业结构现状,农户从业门类,从业者的素质,及其对科学培训的要求。分类登记造册,向党委、政府汇报,当好领导的参谋,争得领导的支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开展多规格、多门类、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
第二、认真抓好教材建设,建立有地方特色的成人教育教材体系
农村成人教育教材匮乏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目前,我国尚未统一的成人教育教材,这是由于农村成人教育服务的对象不同,各地农业生产习惯不同,需要的技术教材不尽相同,难以统筹兼顾所造成的。真正具有实用性、时效性的技术教材,仍然是以县市成人教研室和农村成人学校教师编写的乡土教材。要组织农村成人学校专职和兼职教师编写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科技推广所需要的乡土教材,通过长期办班,逐步分类规范乡土教材,建立有地方特色的成人教育教材体系。
第三、勇于创新,大胆试验,积极探索成人教育教学培训的新模式
随着市场经济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完善和成人教育的蓬勃发展,针对成人教育教学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目前教学工作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索成人教育的办学新路子,研究成人教育的教学方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逐步总结出既有成人教育自身特点,又能适应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办学新模式。把农村成人学校办成:成人培训基地、综合服务的经济实体、科技信息的传播中心,使农村成人学校真正成为联系科研和生产的纽带。
参考文献:
1. 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及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
长期以来,在农村一直存在一种错误认识,以为在农村生活,种田、养猪,靠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经验就够了,无需学习。看不到农村职业教育在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劳动力就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也在发生变化,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农转非”的职业技术培训,也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2. 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目的存在错误认识。
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农村职业教育是学习一种技能然后到城市打工,脱离“农门”;更有一部分人认为农村职业学校的学生出路狭窄,而接受高等教育则可以改变地位和身份,所以抱着升大学(或高职)的愿望到职业学校学习,这种状况在落后地区表现尤为突出,使得农村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文凭教育”“升学教育”,变成为城市输送人才而不是为农村建设培养人才的教育。
3. 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这是农村职业教育薄弱的根本原因。
由于受经济实力的影响,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较少,许多学校多年来没有建设资金。近年来,随着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出台,职业教育经费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与实际需要相比仍然严重欠缺。资金的不足导致不少农村职校资源短缺,教学设施不全,设备水平低劣,资料陈旧,实习、实验条件很差,市场适应能力低下。
4. 教学方式与培养目标脱节。
农村职业教育除了为农村转移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输送人才外,更多的是培养能适应农村、热爱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办学形式单调,教学方式陈旧,课程设置和教材滞后于农村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不能反映最新的科技成果,教材多数是专科教材的压缩版,偏难、偏全,难以有效发挥为“三农”服务的作用。
农村留守幼儿教育问题现状一、所谓农村留守幼儿
隨着我国经济时代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打工,其中一部分孩子随父母进入城市。但是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进入城市,只好继续留在农村。他们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这类未成年的特殊群体称为留守幼儿。农村留守幼儿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被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都在6周岁以下,有相当多的幼儿在婴儿期父母就外出打工,把他们留在农村交于祖父母、亲戚朋友代为抚养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长期的缺失、祖父母亲戚朋友教育的缺陷,使得农村留守幼儿处境和生存状态更加困难,对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留守学前幼儿的利益迫切需要得到关注和重视。
二、留守幼儿存在的问题
1.亲情关心缺失
家庭成员经常性缺位导致的亲情关心缺失,是留守幼儿面临的最大无奈,也是留守幼儿各种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多数的农村留守幼儿不能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一起生活,他们长期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结构中,不能像其他幼儿那样拥有父母的呵护,得到应有的亲情关心。这种长期的亲情隔离导致很多留守幼儿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疏远,有些子女不愿张口叫其父母,有些甚至还对父母充满了怨恨。
2.安全问题屡出
留守幼儿虽然有一定的监护人,但父母所委托的监护人如长辈家属、亲戚以及代理家长等,由于年龄、经济、生活等各方面的原因,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监管。而且他们往往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算尽到了监护责任了,至于其他的事情则是孩子学校的事了。因此在课余和节假日等老师无法监管的情况下,留守孩子则成了绝对自由的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知道孩子往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他们直接的关爱和教育,部分留守幼儿因年龄太小,父母又不在身边,缺乏约束和监管,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在生活中,有的留守幼儿患病得不到及时医治,由溺水、触电等引起的意外伤亡事件也屡屡出现。
3.心理问题的孤僻
据大部分有关留守幼儿的调查显示: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是留守幼儿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最突出的问题。由于留守孩子缺乏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存在严重的亲情的关爱,而其他监护人替代不了父母应履行的完整的监护职责。所以留守孩子在遇到忧郁、悲愤、孤寂等不同的心理问题时,没有自己信赖的长辈可以倾诉和指导,往往只能自己处理。尤其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他们不愿意与监护人交流,在心理、性格上很容易走上极端,由于缺少情感和心理关心,缺少和父母相处、没有交流的机会,很多留守幼儿没有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接触较少或不愿意接触。亲情呵护的缺位,孩子在一个缺乏温馨的环境中长大,使得孩子们不懂得去享受爱,去关心别人;心理支持的缺失,孩子缺乏应有的鼓励和肯定,导致孩子自信心不强。留守幼儿过早过多地体会了生活的艰辛,认识到父母外出打工是生活所迫。
4.行为习惯意识淡漠
留守幼儿由于缺乏家长的教育和管理,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我班相当一部分幼儿经常不洗手,不洗澡,不讲卫生,吃饭不按时,饭菜掉得满桌子都是,作息时间也不按时,生活不规律,许多留守幼儿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他们是家中的“小太阳”,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使孩子在幼儿园里不合群,加上有的家长怕孩子吃亏、受欺负等,我班多数留守幼儿小小年纪就养成与人攀比的习惯,造成孩子行为上的自私,不关心他人等不良倾向,他们享受了更多的给予,依赖性太强,心理脆弱,样样事情家长都要包办代替,导致幼儿不善于动手动脑,习惯性依赖别人,时间一长,就养成了不少幼儿娇生惯养的习惯,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5.学习兴趣降低
在农村,大部分家长的文化程度比较低,加之忙于打工和干农活,就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总认为孩子还小,不用那么早上幼儿园,我班大多数爷爷、奶奶又溺爱孩子,生怕孩子在幼儿园会受到欺负,从而不让孩子上幼儿园,时间一长,孩子们的智力得不到开发,独立生活的能力差,语言环境也比较差,甚至有的幼儿连完整的话都说不清楚。再加上教育经费不足导致给幼儿教育的配套设备不齐全,难以满足幼儿正常活动和教学需要。没有活动场地,没有大型玩具,就连教师上课的教学挂图都不齐全,小朋友没有动手操作的学具,更缺乏开启孩子智力的游戏场所和设备。
三、怎样解决好农村留守幼儿问题
农村留守幼儿出现的问题,不仅会危及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会给农村的教育以及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能否解决好这一问题意义十分重大。这个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讲。学校教育应成为影响留守幼儿成长的主渠道。努力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完成校内对留守幼儿的教育。农村应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建立规模适当、布局合理、层次结构、师生比例合理的幼儿教育体系,提高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
从家庭教育角度讲。家庭教育父母是第一任教师,是孩子接触知识的课堂,我班家长则片面地认为孩子吃饱、穿暖是家长的事,教育是幼儿园、学校的事,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严重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孩子受教育的不平衡性。家长要加强学习,必须转变育人观念,通过学习努力了解幼儿教育目标,了解幼儿园对孩子教育的要求、内容和方法,使家庭教育经常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并认真研究,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家长要重视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应尽可能地保持和孩子的密切联系和沟通。
从社会的角度看。应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农村留守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尽管学校生活是留守幼儿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但是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一种因素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留守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要加强农村乡镇文化建设,形成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幼儿的氛围,让农村留守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和熏陶。
农村留守幼儿的教育不仅对家庭、学校而且对我们整个社会教育体系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农村留守幼儿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幼儿的健康成长、家庭的和睦稳定,从长远来看,更关系到农村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关注留守幼儿的教育,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目前,应立足于城乡平等和城乡统筹的原则,在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怀下,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参与,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平教育体制,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增添力量。
参考文献:
[1]侯德丽,郭亚丽.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2012.
[2]教育部新闻办公室.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对话教育热点.2012.
——浅谈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改进措施
【摘要】几年来,城市学校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可是农村众多的中小学,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严重制约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推广应用与发展,使信息技术教育质量不高、流于形式。
【关键词】农村
信息技术教育
现状
改进
为了使信息技术教育在广大农村中小学尽快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需认真分析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努力探讨改进的措施和对策。
一、目前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1、缺乏资金投入,硬件软件不足。
信息技术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它需要一定的软硬件设施支持,这些软硬件设施的配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从办学单位角度来看,纵使他们已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但也做拿不出钱来投资,有些也是为了响应信息教育的号召而象征性的购置设施,许多地区上课的时候,几个学生共用一台电脑,这样,信息技术教育就缺乏它必备的物质载体,实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由于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学生自已拥有计算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而计算机又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最基本的设施。没有足够的计算机,开展和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多数学校都是几百名学生才拥有一个计算机室和一个多媒体教室,硬件装配远远跟不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就连软件安装和升级都难进行。各科教师公用一个多媒体教室,更显其人多饭少。在有限的条件下,学生的信息工具、信息
技术使用技能较差,绝大多数学生只会计算机的开关、文件存取、简单文字处理等基本操作,尚不具备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能力,更不可能从网络上获得学习资源。由此可见,资金的短缺,是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最大制约因素。
2、课程地位较低,专业教师缺乏。
信息技术教学既是最时髦的学科,也是最受冷落的学科。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信息技术这门课一直就被人们划入了“副科”。一方面,受条件的限制,即使有的农村学校能开设信息技术课,也是作为一种选修课被排入课程表。从学校方面来看,虽然现在实施的是素质教育,但是,在对一学校的办学进行评价时,主观上看的还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信息技术课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从学生方面来看,即使想学,也会因担心影响必修课程的成绩,而不得不放弃。领导不够重视,不安排专门老师上课,就连学生家长对此又存有误解,认为信息技术课会引导孩子走入歧途„„。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技术学科,这就要求其教师要有专业的技术能力和教学水平。然而在农村一些中小学没有专职信息技术教师,更不要说信息技术骨干教师了。这些上课教师大都是兼职非专业老师,同时还承担学校很多其他的工作,只能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一些高难度的制作还不能应用自如,如用Flash软件制作课件、网站建设及管理、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系统的维护„„。即使有部分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毕业的人才,他们理论方面能力很强,但在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方面还比较薄弱。由于他们认识的肤浅,而容易片面地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有些教师甚至于把一堂信息技术教育课上成打字课;还有,信息技术教育不仅仅是专业教师的事,而应当是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并把信息技术同自己的本学科相结合,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但许多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基础工具的操作应用知之甚少,甚至有的教师还对计算机有或多或少的排斥感、畏惧感。所以很多教师还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的旧教学模式上。这是农村小学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这样的师资状况,难以适应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3、学校重视不够,教师热情不高。
绝大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热情不高、工作重(有的老师每周要上到20节课,小学甚至达到24节以上),还要负责学校机房和办公室计算机的维护,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网页,统计学生考试的各科成绩,统计汇总上级各个部门的数据,辅导学生参加常规竞赛,甚至要完成打印任务。而且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缺乏一套激励机制,导致大部分教师工作热情不高,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二、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问题现状解决措施。
1、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理念。
目前农村教育观念的落后已成为制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首要问题,尤其对教育信息化发展在推动我国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方面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体验到信息技术教育带来的变革,直接影响到一些领导正确认识信
息技术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要解决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滞后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以及校长的认识,端正其态度,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各级地方政府要制定与本地经济相适应的信息技术教育实施计划与得力措施,要把信息技术纳入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规划中去,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2、广开渠道,提高经费投入力度。
要发展信息技术教育,需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硬件设施和教学资源建设。而目前学校在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投入方面,一无政府拨款,二无部门资助,全靠学校一方独立支撑。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学校可以和村委会联系,让他们投入一定的经费,每年村上可以组织党员干部进行计算机学习和培训;学校还可以找对子,结“富亲”;还可以积极与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极大改善办学条件等等。
3、转变观念,重视信息技术教育。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不直接参与高考,不能直接决定升学,学校领导不能因此认为信息技术课程不重要,无论是家长、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变“升学目标”为“能力目标”,树立能力主导升学的观念,能力应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能力比升学更为重要,学校和家长都应该看到信息技术课程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从具体的课堂教学来看,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内在的学习动力,有利于因材施
教,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减轻师生负担,有利于提高教师个体教学的质量,有利于及时进行教学反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我们要让学生明确,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养已成为个人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迅速地获取和筛选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正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终身有用的基本能力之一。
学校还要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师资力量,还要加大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重视力度,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地层现其自身社会价值的平台,教育部门和学校也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另外,还要让信息技术教师在工作中能够得到再学习或者再培训的机会。
【浅谈农村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的现状】推荐阅读:
浅谈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现状06-11
浅谈农村小班化美术教学07-02
浅谈农村美术教学doc09-09
浅谈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论文12-21
浅谈农村初中英语新课改教学现状及对策07-13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校外资源的利用06-29
浅谈农村中学德育现状10-26
浅议农村美术教学中的问题与反思09-29
浅谈农村中小学德育现状及对策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