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民增收为目标

2024-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精选8篇)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 篇1

乡一体化建设进程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们大水塘村隶属老边区路南镇,地处营口市南门出口处,沿海基地北临。全村六个自然屯,在籍农业户1596户,4060口人,另有市企业住宅小区5个,人口4300人。全村有市、区企事业单位4个,村办集体企业家,个体民营企业15家,商、饮、服、修网点268个,具有一定规模和一般规模的农贸市场各1个,2个渔民码头,2个沙石建筑市场,现有各种马力船只87艘,各类运输车辆137台,有省级先进小学一所,在校学生500名,合格达标卫生所3个。2006年实现全村社会总产值54.962万元,人均收入达到6500元,是一个城乡混居相互接连,环境优雅、交通便利、经济繁荣、生活富庶、人民安居乐业和谐向上逐步向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迈进的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后。2006年初区委、区政府按照上级的要求,将新农村建设具体形式确定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利举措,我们感到这不仅是区委、区政府站在一定高度面对现实,力足长远,着眼未来的工作布局,更为我们近郊村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插上了新形势下经济建设又好又快腾飞的翅膀。

二年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在区、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

一、提高认识强核心,制定规划推进程

我们首先学习了区委、区政府下发的“老边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施意见”和“老边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等文件。在村两委班子及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中广泛开展了实施城乡一体化给大家带来的好处是什么,结合村情怎样搞好规划,如何推进建设进程等大讨论,在学习讨论中使两委班子、全体党员及村民代表对城乡一体化建设有了理性高度认识,统一了思想,看到了好处,提高了认识。大家一致感到这是我们村各业发展的良好机遇,机不可失,时不我待,一定紧抓不放,乘势而上,思想得到了统一认识得到了升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就有了可靠的组织保证。我们成立了领导小组,并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出了切实可行能够顺利操作的近期、中期、远期发展规划,并按照规划逐步实施。

二、围绕中心抓经济,富民强村为主题

近些年来,我们大水塘村得意于改革开放政策,借助于市边、海边、路边、产业基地边的四边优势,狠抓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不断盘活土地资源,使之不断向富民强村目标迈进。

1、让村办工业走出低谷,成为富民强村砥柱。

几年来,在村办工业持续滑坡的形式下,我们没有低头,而是持以恒心在困境中做大做强工业这篇文章,我们查找原因吸取教训,研究对策,细化措施借助优势,迎难而上。充分盘活土地和闲置厂房资源,运用优惠政策,借助地处市边、海边、路边、沿海基地边的强大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集体私营一起上,大项目小项目一起

抓的办法,兴办工业,使我村工业走出了低谷,逐步成为了富民强村的砥柱。二年来,我们共引进外资万元,新办企业家,使我村有中外合资企业家,村办企业家,个体私营企业家。今年底我村可实现工业产值亿元,上缴国家利税万元。

2、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实现农业农民增收。

我们大水塘村土地面积不少耕地面积却不多,大都是海荒滩,全部受盐碱侵蚀。几年来,我们因地制宜,极力做好产业调整这篇农业文章。先后投资万元,将靠海边的滩涂改成海水养殖基地,将靠盐场周围的耕地改为淡水养殖基地。在近几年,海水污染养殖基地出现种种病情的情况下,我们又多次带领基地养殖户到南方和养殖成功地区学习养殖成功经验,又用高新聘请水产专家亲临指导,不断更换耐火抗病品种,鱼虾混养、海参、海蛰饲养都获得成功。我们还积极推进养殖业,在村南离开居民区,开办了养殖基地,养鸡、养牛、养猪等,逐步向大户发展成为优势产业。海洋捕捞扩大面积,按季节收获,由于我们通过产业调整做大做强农业这篇文章,使农民真正增加了收入,逐步向小康方向迈进。

3、做实做精第三产业,强化为民服务理念。

几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四边”优势,强化为民服务,三产兴村的理念,做灵做精第三产业。现在全村外出务工人员达人,拥有商引服务网点268个,农贸市场2个,沙石建筑市场3个,汽车销售维修站3个,运输车辆台,海洋捕捞船只艘,可以让三产真正给农民带来效益。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发展,城乡一体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几年来,在区、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由于我们聚精会神抓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富民强村目标得到了实现,使我村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迈上新台阶。

1、投资1100万元修油漆路11公里,沙石路3869米,明排水7560米,暗排水5687米,使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投资430万元建教学楼1676㎡,配齐配全教育软件设施,使教育获得省级标准学校。

3、投资140万元为全村700名独生子女投保,使农民无后顾之忧。

4、投资52万元为全村村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投资11万元改进村卫生所,解决村民看病难问题。

5、投资35万元建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购置设备,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

6、投资28万元改善办公条件,装修办公室,购置电脑、打字机、复印机、传真机。

7、每年村里为60岁老人发放养老金1800元,解决了村民老有所养的问题。

8、投资3000元规范村务公开榜,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化进程取得了,做了

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我们思想解放还不到位,不敢动大手脚,怕冒大风险,二是基础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大,三是增收领域不宽,部分农民思想保守,技能培训滞后,四是企业发展缓慢,五是科技服务水平与高效农业发展不相适应等。

今后工作重点,思路及措施

我们整体工作思路是,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即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两个重点,即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主攻三个难点,即科技兴农,招赏引资上项目,富民强村;解决四个问题,即思想解放,敢想敢拼,村务管理财务公开,农民思想道德法制建设,为村民办几件实实在在的事。要以城乡一体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揽全局,凝聚全村人民的力量抓住机遇,狠抓落实,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五个突破”“六件实事”。

五个突破是

1、实施项目工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工业强村上有新突破。

2、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在农业结构调整上有新突破。

3、拓宽第三产业领域,在门路总类上有新突破。

4、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提高城镇化水平上有新突破。

5、加快新兴服务业发展,在转移剩余劳动力上有新突破。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努力办好六件实事

1、加大农业投入,保证基础地位增收。

2、加大工业投入,实现以企强村富民。

3、加大教育投入,造福子孙后代。

4、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使大水更亮更美。

5、加大农村养老、医疗、文化、娱乐投入,让村民无后顾之忧,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

6、加大普法投入,以法治村和谐向上。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们将借这次会的东风,在区、镇党委、政府领导下,结合本村实际,加大力度,求真务实,用科学为发展观,审时度势,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力争此项工作,成为全区的先行村,特色村,典型村。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 篇2

案例中, 师生还没有到配送中心, 就已经开始讨论配送中心的优化问题, 可谓未雨绸缪。不过案例中一直在讨论的是涉及到采购、生产、销售等一些列环节上的整个过程的优化, 这与单独探讨如何优化配送中心相比属于更高层次的问题。因为整个供应链的过程优化了, 那么作为这个链条上的配送环节优化起来就容易得多。

我们应该注意的是, 物流配送中心在运转过程中, 必须努力为客户探索降低成本的道路, 在进行配送活动时, 力求流程成本的最小化。

配送作为物流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具备了物流中的各个要素, 具有与大型物流活动相一致的地方。它与物流只有大与小的关系, 两者本质是一样的。物流配送中心在运转过程中, 必须努力为客户探索降低成本的道路, 在进行配送活动时, 力求流程成本的最小化。

如何优化配送流程, 提高配送效率始终是困扰物流企业的一个问题。传统的最小费用、最大流线型数学模型在物流配送实践中并没有完全吻合, 它只能提供一个理论思考的依据。实践中很多不确定因素使得传统理论在实际作业活动中的灵活性降低。

实现配送中心的效率化需要对相关的内容做具体的调查和分析, 找出影响效率的问题点和不足之处, 从整体的合理化作为目标构筑其功能的效率化。但现实问题各有不同, 如, 从现在的分散型向集中型配送中心的转移, 或改为商物分离型的模式, 甚至可能进行的是新的大规模的配送中心的选定、建设和运营。根据企业的业种、业态和企业规模、配送店铺数、配送的量等方面的不同, 配送中心的效率化设计和改善所进行的探讨和分析的项目也有所不同。

总的来讲, 本着必要的设计、改善和改良的优先顺序进行分析, 根据规模、预算和期间等要素, 从中选出有实现可能的项目, 在考虑相关作业过程整合性的基础上进行效率化。当需要进行新的配送中心设计和建设时, 需要综合、系统的考虑, 在充分进行人员、物、资金、信息、时间等方面的分析基础上, 整体地加以实现。

配送中心的效率化所要分析和解决的对象和项目,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物流体制和管理:对企业整体的物流管理体制和组织、物流服务管理、物流成本管理、多品种少量物流的问题点和对应方法, 以及采购、在库和配送等环节进行综合的效率分析, 对相应的供货商、进货地点等进行综合的物流效率化。

根据配送商品的特性, 需要考虑商品的种类、尺寸、形状、重量、价格、分包装和加工, 以及计量、包装、价签等的必要条件, 作业的商品品种数、装卸等条件, 一年的配送量、配送量的时期变化 (时间、星期、季旬、季节等) , 新商品的开发、品种数、数量和频度, 淘汰商品的品种数、数量和频度, 以及其它的商品特性等。

以需求为目标 以学生为本位 篇3

关键词:本科;软件专业;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F24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9-0000-02

一、制定培养目标

我们将本科环境下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软件理论和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并且具有良好的软件设计与实现能力、良好的项目规范管理能力、良好的交流与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竞争和创新能力的计算机软件专业工程管理与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计算机软件领域的技术开发及管理等工作。

二、确立教学思路

基于上面的培养目标,结合行业对于软件人才的要求。于是,我们提出了分阶段教学的思想。

第一阶段打好基础确定方向

我们将大学的第一年做为第一个教学阶段。这一年,主要讲授通识教育课和学科基础课,并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指导。对于和专业联系紧密的课程,像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机基础知识和C/C++程序设计这样的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要拓宽、加深,为第二年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坚定目标专而且精

大学第二年是教学的第二个阶段,我们按行业需求及学生的个人职业规划进行多分支课程设置,每个分支按各自的知识体系主线安排相关的教学内容,例如Java方向,讲授Java核心理论、数据库编程、Web应用、流行框架技术和JavaEE企业应用几个方面的知识,并且主干课程在下一学期都有相关的课程设计与项目实训。所以这样做,因为行业需要的不是什么都懂,却什么都不精通的员工。以软件公司来说,他要招聘程序员,通常都会有明确的技术要求,应聘人员必须要有一样技能是精通的,否则就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第三阶段 进入企業 真刀真枪

大学第二年的暑假开始是第三个阶段,主要是走进企业进行实习实训。授课过程中每门课程也会安排相关的实习实训,但是这种实训存在一些缺点,包括:

1.课时的局。2.课程孤立。课程之间虽然有关联有衔接,但是开设时相对独立,难以进行整体的项目开发。3.不利于培养团队意识。校内实训大多是一些小项目,学生独立即可完成,不存在分工配合问题。4.角色定位不明确。对于一些相对较大的项目,在分配任务时,由于同学所学知识相差无几,容易造成一些任务大家都能够并且愿意承担,而另外一些任务却无人无力承担。

把学生送到企业,真刀真枪地让学生放开手脚去做,学生掌握技术非常快,受益很多,同时也积累了工作经验。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委派专门的带队教师,这样不仅能及时帮助学生弥补一些知识上的不足,对于教师来说也是很好的学习和进修机会,会对以后的教学有极好的促进作用。

第四阶段技能测试完美收官

大学阶段的最后三个月,学生要通过学校的技能测试,撰写测试报告或毕业论文,参加答辩。其实学生有了第二、三阶段的学习和实践,最后的技能测试对于学生来讲,真的是游刃有余。

三、安排教学内容

依据我们的教学思路,具体教学内容安排为:通识教育课(必修)、专业教育课(必修)、选修课。

1.通识教育课。此类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要对学生的思想修养、人文素质和专业技能等方面进行综合教育。包括概论(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法律基础、形式任务与教育、体育、大学英语、军事理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应用写作、金融学、计算机基础等。

2.专业教育课。开设专业教育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各类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典型算法的设计及分析,各系统软件的功能、结构、工作原理、设计使用方法和发展动态,强调掌握面向对象方法学和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功能、结构和工作原理。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自学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工程组织技术保障能力。包括JavaScript与网页设计、离散数学、Java程序设计、Visual C#.Net程序设计、XML基础、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操作系统、C/C++程序设计、ASP.NET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JAVA WEB应用开发、Framework程序设计、JavaEE企业应用、系统分析与UML语言、软件测试技术、微机组装与维护。

3.专业选修课。选修课旨在突出学院办学特色、开阔学生在计算机领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爱好、提高学生的专业修养。包括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货币银行学(3选1)、专业英语/职业英语口语/专业英语写作(3选1)、Delphi程序设计/ Linux应用基础(2选1)、JAVA开发实训/.NET开发实训(2选1)。

四、结束语

软件专业的每一门课程设置都紧密围绕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安排上,我们创立了教学团队,每个团队都有一名主讲教师,1-2名辅讲教师,大家共同协作,严格制定教学计划,精编精选教材、筛选教学内容,提供经典案例,结合行业实际。从近两年的教学和实践情况来看,在我们的教学思路下设置的教学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首先,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Java技术应用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其次,多位软件专业学生连续两年在全国软件大赛中获得省级和国家级奖项;还有,多位学生通过了国家计算机软件考试的初级和中级考试。

我们将继续研究和探索,争取对软件专业教学内容进行更为适合学生发展、适合行业需要的设置,以求培养出越来越多对社会有贡献的软件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德有,解晨光,刘明刚.高职高专计算机软件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金融理论与教学,2009,9

[2]隆益民.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究.福建电脑,2006,1

[3]陈翠松.计算机软件专业项目化教学改革.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 篇4

博山区人民政府

近年来,博山区把“农民增收”切实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以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为重点,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为载体,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非农收入,走出了一条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促农民增收的新路子。目前,全区14万农业劳力中,•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有3.6万人,占总劳力的26%;从一产转到二、三产业的达10.4万人,占总劳力的74%,•形成了5个产业镇,54个专业村,500个年产值过10万元的专业大户。

二、三产业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80%,全区劳动力转移增收5.5•亿元,劳均3900多元,人均2380元。主要做法如下:

一、构筑载体,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实施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土地中游离出来,区委、区政府因势利导,积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加快农民奔康致富步伐。一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扩大劳动力转移空间。按照新一轮城市发展规划,把小城镇建设划分为三个等级:中心城区为第一等级,面积由18平方公里扩展到72平方公里,人口由24万扩展到40万,预留16万人的居住空间;源泉、北博山两个中心城镇为第二等级,人口由3万人扩展到5万人;南博山、石马、崮山、池上四个小城镇为第三等级,人口由1--2万人扩展到3万人。中心城区重点发展商品住宅、商业服务、各种综合性市场与专业性市场等城市硬件,依法治区,扩大人流、物流、1信息流,用文明、高效、公平的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办企业。两个中心镇重点发展商业住宅、功能服务区,扩大医疗和教育规模,改善环境条件,形成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四个小城镇重点加快以一条商业街、一片住宅区、一条中心路、一个小游园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工程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城镇文化中心居住区。

二是加快各类私营工业园区建设,培育新的就业载体。把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发展农村经济紧密结合起来,构筑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平台。近几年,我区共建设了7处私营工业园区,其中博山私营科技工业园、白塔私营工业园、陶瓷工业园、八陡玻璃制品工业园、北博山私营工业园等五个私营工业园进园企业已达497家,安置劳动力12000人,园区投资总额达1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8.2•亿元,利税2.3亿元。

三是加快个体工商业发展,不断拓宽劳动力转移渠道。个体工商户和各类私营企业的发展,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业、就地转移提供了条件,区委、区政府从政策、资金、信息给予大力支持,培植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专业镇、专业村和专业户。目前,全区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总数达到7822户,注册资本20.6亿元,从业人员4.2万人,其中农民3.2万人,占从业人员的76%。

二、创新思维,多形式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我们按照向城镇集中,向道路沿线集中,向二、三产业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两集中、两转移”的大方向,扩大转移领域,分散劳动力流向,努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了城乡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协调共进。

一是大村合并小村。对地处深山,耕地较少,致富困难,人口在300•人以下的小村,由近郊大村、富村对其合并,实行整村迁移。从1993年开始,全区已有19•个村庄并入近郊经济强村,异地转移人口3193人,安置劳动力1500人,其中1300人不再从事第一产业。

二是单人、单户和联户迁移。鼓励山区农村劳动力单人、单户或联户到城镇驻地、公路沿线等经济繁荣地区务工经商,自谋致富门路。对已谋得相对稳定职业和住所的人员,优先办理相应的户口迁移手续。

三是“集团”转移和企业并村转移。“集团”转移是以镇为单位,以企业为依托,进城拓展生产基地,兴建农民新村,带动劳动力转移。如原李家乡建安公司,在博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驻地企业联办项目,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兴建了“李家新村”。企业并村是以规模大、实力强的近郊企业为主体,与弱小村建立联合党组织,逐步消化吸收农村劳动力,最终实现企业并村、转移劳动力、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如万杰集团以其雄厚的企业实力与良好的发展前景为依托先后兼并了辛庄、袁庄、刁虎等村,实现了企业优势与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

四是村改居。由于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战略的飞速发展,处于中心城区边缘的近郊村的农业用地逐年缩减,从事第一产业的人也越来越少,村改居已成必然。2001年以来,对近郊的31个村进行了村改居,有三万多口人转为非农业户口。全区农业人口由27万减少为24万,城市人口由21万增加到24万,居委会由24个增加到96个。村改居工作大大缩短了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的时间,对他们充分利用城市资源,寻找机遇创业致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二、三产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和大方向。产业的转换首先从近郊镇开始,逐步向山区镇延伸。如池上镇是一个以种植桔梗为主的农业镇,近年来,该镇依托自身优势,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桔梗产品深加工和地毯加工业,把大量的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目前,全镇近万名劳动力中,从事一产的有4700多人,从事

二、•三产业的5200余人,比第一产业多500人。

三、强化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营造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

近年来,我们按照“政府推动、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不断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引导和管理服务,逐步把农村劳动力转移纳入了组织化、规范化的渠道。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农民大都存有“故土难离”的观念,特别在当前农村稳定、社会进步的条件下,祖祖辈辈创下的“穷家”更为难舍难离。为此,区里首先提出:“农民不一定种地,种地不一定种粮”,用“不种地也是农民”来初步解放一部分人的思想;随后又提出:“离土不离乡,离乡不背井”;最后提出:“离土又离乡,进厂也进城”,从而逐渐改变农民群众的传统观念,实现观念更新。同时用算帐对比的方法,大张旗鼓地宣传进城就业、务工经商的好处,用典型示范,解除了多数人的思想包袱,使许多青年人首先离开土地,进城创业。

二是政策驱动。近年来,区里先后出台了《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村庄合并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的意见》以及《关于加快村改居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关政策问题及工作程序作出了明确界定。同时,打破旧的户籍管理模式,建立了新的户籍管理制度,形成了合理的人员流动机制。

对劳动力转移、村庄合并、村改居过程中所涉及的例如住房安排、子女入学、劳动力就业和老、病、残人员的安置等有关问题,都形成了一套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保证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以培训拉动“转移”的步伐与质量。抓好“阳光工程”的落实,组织有关部门发挥人员、场所、设施优势灵活机动地进行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进城谋生能力。

四是搞好联通。区里本着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积极做好山区搬迁村和近郊接收村的牵线搭桥工作,帮助近郊镇村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统一规划建设住宅小区,完善各类批发市场,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构筑坚实载体。

以目标为话题的作文 篇5

虽然我们还没有到中考的复习阶段,但这却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松劲,相反,我们更应该计划好,定下自己中考的目标,查漏补缺,带着目标出发。每个初三学生,无论基础好的还是弱的,都希望能在中考中发挥优势,考一个重点高中,我相信,这是每个人的目标,我也如此。相比班上的同学们来说,我在成绩方面相对处于劣势,其劣势突出表现在数理方面。偏科,这无疑是一个弊端,为了确保明年中考的顺利发挥,我觉得在每天听好课的同时,也要对以前学的知识进行一下复习,做到温故知新。学好理科,主要是熟理化,熟悉、理解与消化,不仅仅只是能熟记所学的概念,更多的是运用所学的概念到题目中去,因为在做题目的同时,更能体会到相关概念的内涵。文科中较弱的是历史,从中国古代史到现在所学的世界古代史,各大小事件发生时间众多,容易搞混淆,导致“张冠李戴”,为了确保不混淆,我决定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制作一个表格,每一个历史事件名称旁,有事件发生的时间、事件人物、历史意义及其影响。我相信,通过我的不懈努力,我一定能克服偏科的这个困难,使自己的历史、理科成绩得到提高。

同时,在中考中,还有一个关键不能忽视,那就是作文,提起作文,很多同学可能会愁眉苦脸。其实,中考作文并不难,写作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多练了,多写了,多看了,自然就下笔如有神。满分中考作文一直以来是我的目标,满分作文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在于你平时各种文学体裁的接触与积累、写作模式的新颖,词句的搭配等。不过,我相信,天道酬勤,在现有的写作水平上,我定会更注意加大课外书籍阅读量,做到课余书不离手,手不离书。对积累的写作方法进行理解,并运用到其写作之中,以此来保证中考作文的顺利发挥。

在学习与生活中,我们常常有许多的目标,也许有些目标可望不可即,但人可无傲气,不可无傲骨。即使知道再不可能完成,也要有野心。明知道前面是一块拦路石,会拦住自己前进的道路,也宁可费点劲,利用这块石头才在上面,登上新的高峰。初三了,面临着不久的中考,初三的我们,是时候定下目标,带着它上路,一起去迎接这场人生的“重大战役”了。世界上有太多事情我们办不到,就像初三的我们不可能保证在中考中每科都不失利一样,但只要自己坚信,自己努力去做,即使结局并不完美,但只要自己尽力了,就不会后悔。

以目标为话题的作文素材 篇6

这时太阳已经在西山爬了出来,新的一天开始了,不能让今天白白流去,离开学还有两周的时间,昨夜在前几天写完了,剩下的时间多发表几篇作文,预习下学期的课程就OK了。

昨天看了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第三季的最新一期,感想很多,特别是最后一个挑战者,她是高三的学生,初一时就创造了全球性的脑力组织,来自24个国家,并获得一些企业的赞助,初三的暑假时就学完了高中的数理化,现在正学习研究生的数理化,她有超强的记忆能力,这是什么感念?她还发起了全国性的记忆力比赛。看完了以后,我自己想;我为什么不行?原因是自己不够努力,不随时的强化自己就要落后别人。生活就是这样,我们一定要有目标,没有目标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只会盲目的前行。

最后,我感觉只要我们有了目标,把自己合理定一下位,并且付出努力,就能成功!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 篇7

聊城是一个农业人口占75%的农业大市,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到全市全面创建小康社会的根本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省、市等采取了一系列支农、富农政策,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增收潜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3],聊城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农民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据统计,1978年聊城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74元,2005年达到了3 448元,是1978年的46.6倍,年平均年增长率为15.29%,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7.1%)[2]。虽然如此,聊城农民收入仍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当前农民增收的势头减缓和农民收入水平不均衡等[4]。为了提高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水平,应高度关注该区农民的收入问题。笔者以山东聊城市为例,对其进行深度分析,探求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一、农民收入增长的阶段特征

改革开放后聊城农民收入增长按国民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为五个阶段,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点:

(一)改革开放到“六五”时期(1978-1985年期间)

该阶段为农民收入高速增长阶段。这一阶段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一是农民收入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74元增加到363元,增长4.91倍,年均增长率为21.2%,超过同期山东省平均水平(19.9%)和全国平均水平(17.7%)。二是年均增长率波动大,其中1980年增幅最大,达到123%,为历史最高水平;而1985年出现收入增长滑坡,出现-12.5%的负增长。

这一时期农民收入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出台的两项重大政策:一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与推行;二是大幅度提高粮食等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其中1985年出现的农民收入锐减现象,是由于当年出现暖冬(虫灾)和水灾导致大面积减产所致[5,6]。

(二)“七五”时期(1986-1990年期间)

该阶段为农民收入缓慢增长阶段。这一阶段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农民收入平稳缓慢增长,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434元增加到660元,增长1.39倍,年均增长率为6.8%,比同期全省平均水平低4个百分点(10.76%)。

该阶段的农村政策主要是取消了粮食统购政策,农产品市场得到较充分放开。

(三)“八五”时期(1991-1995年期间)

该阶段为农民收入反弹回升阶段。这一阶段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一是农民收入出现了较有力的反弹回升势头,但年际间增长速率不均衡,其中1992年和1993年出现收入负增长,主要原因是1992年出现特大旱灾,年降水量达到近20年来最低水平,仅有312.7mm,比正常年份少270mm;二是家庭经营性收入(尤其是种植业)仍然是农民增收的主体,但比重有了下降趋势;三是工资性收入有了明显增长。该期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673元增加到1200元,增长1.78倍,年均增长率为12.3%,比同期全省平均水平低8个百分点(20.31%),但比聊城“七五”期间高了接近5个百分点。

该期间聊城出台的农业政策主要有:一是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民收入;二是加强了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使其总量保持了动态平衡;三是实施了“人才带动”战略,乡镇企业得到初步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 “九五”时期(1996-2000年期间)

该阶段为农民收入增幅下降阶段。这一阶段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一是农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出现了较大下跌,由“八五”期间的12.2%下降到6.3%,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12.67%)。致使该期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主要由两方面:一是1995年和1996年连续出现冬季严重干旱,1997年又是最为干旱的年份,导致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分别占到耕地的84%和55%,造成了极大地经济损失。二是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缓慢。

该期间聊城出台的农业政策主要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和加快了农业经营体制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农业改革不断深入。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民虽遭遇减产但依然出现增收的现象。

(五)“十五”时期(2001-2005年期间)

该阶段为农民收入缓慢回升阶段。这一阶段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一是农民收入出现了缓慢回升的趋势。该期间农民纯收入由2001年的2353元增长到2005年的3448元,增长了1.46倍,年均增长率为7.9%,比全省同期水平略高(7.2%)[7]。二是连续5年来保持相对稳定的持续增展态势,2002年和 2003年分别比上一年农民收入增长6.3%和6.9%,而2004年 和 2005年则呈现出了令人振奋的增收局面,分别比上一年增长14.5%和12.5%,远远高于同期全省平均水平。三是工资性收入也呈现出相应地增长态势,尤其是2004年比2003年增长14.2%,成为农民增收的有力补充。

该期间聊城出台的农业政策主要有:一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农业税税率不断下调;二是进一步落实好对种粮农民直补、良种补贴和购置大型农机具补贴政策;三是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放开放活粮食市场,粮食流动体制得到完善。

二、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因素

聊城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虽然有了相对稳定的反弹趋势,但并没有表现出增长的可持续性,制约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因素并没有根除。纵观近20多年来聊城农民收入变动轨迹,主要制约因素表现为“511”方面,即“五低、一不牢固、一不合理”。

(一)城市化水平低

城市化也称城镇化,主要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化人口转变的过程,基本指标是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8]。2005年,聊城城市化水平为25%左右,远远低于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由于城市化水平滞后,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是聊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据统计,2005年聊城人均耕地只有0.095hm2(1.43亩),今后人均耕地会进一步减少,大量人口集中在有限的耕地上,导致农业难以进行规模经营,农民收入很难出现快速增长。

(二)产业化水平低

近几年,聊城农业产业化有了较大发展,以山东凤祥、高唐蓝山为代表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发展,农产品出口也有了较大增长,但总体来看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不少干部群众思想观念滞后,不适应农业产业化的要求;大型龙头企业数量少,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多数产品档次低,市场占有率不高;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联系多是松散型,尚未形成紧密型的共同体;涉农部门协调乏力,宏观调控措施不力。以上问题导致聊城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偏低,大多数农户处于分散种植状况,很难从农业产业化中获取实惠。

(三)产品转化率低

“十五”期间,聊城市政府提出了“优化提升种植业,大力发展林牧业,重点突破加工业,全面搞活流通业,加快农业优质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农业发展总体思路,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蔬菜、畜牧、林果、水产四大主导产业[9]。但是,在农产品转化中,占比重较大的还是那些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劣势的粮棉油等土地密集型产品;具有成本和价格优势的蔬菜、畜牧、林果、水产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虽然已形成一定规模,但由于经营规模仍然偏小、品质不高、产业化水平低,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不足,导致农民从农产品转化中获利较少。

(四)农产品价格水平低

农产品价格是影响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最直接因素。农产品价格一直是决定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20世纪80年代初期和90年代中期我国农民收入的两次大的增长,都与国家较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有关。对粮食主产区来讲,农业尤其粮食生产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几年,由于国家、省、市采取了一系列惠农政策,聊城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极大提升,再加上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出现了连续几年丰收,市场上出现了粮食供过于求、销售不畅的局面,致使粮食价格下跌,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局面。尤其现在小麦又退出粮食保护价范围,再加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农民要想从粮价上涨中获取利润已不太现实或获利空间很小。

(五)劳动力转移层次低

聊城农村总人口占全部人口的75%,其中劳动力259.24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为172.48万人,从事二、三产业的人数为96.16万人,其中外出劳动力为55.7万人。据调查,聊城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整体较低,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劳动力高达140余万人,思想保守、小农意识较浓厚的不在少数。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市场正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术技能型转变,就业市场竞争程度更为激烈,低素质技能劳动力就业的难度大大增加,从而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大部分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而从事技术含量较高工作的劳动力所占比例很低,导致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收入不高,而各方面开支不小,造成农村劳动力净收入低,劳动力转移缺乏后劲[10]。

(六)增收基础不牢固

在“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近几年聊城农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但当前的农民增收带有明显的恢复性质,要真正实现收入持续增长难度很大。总体上讲,聊城作为粮食主产区,农田水利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离农业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突出表现在缺水严重、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的推广普及率还比较低,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贡献作用还不稳定,农民持续增收的机制并未真正建立起来。

(七)增收结构不合理

从近几年的统计资料可以看出,聊城农民收入结构还很不合理,突出表现为:一是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很低,仅占总收入的20%左右,并且每年还不太稳定。二是家庭经营性收入中,第一产业收入占91.7%,而第二产业仅占2.6%,第三产业仅占5.7%;在第一产业中,农业收入占76%以上,林牧渔业总共还占不到24%。三是财政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更低,仅占总收入的4%左右。在这种收入结构下,农民收入对粮食的丰欠、销路的畅阻、价格的高低生产具有很大的依赖性,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及粮食市场的波动,农民的收入来源就没有保障。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聊城市今后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切实抓好“三农”工作,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紧紧抓住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农产品流动、劳动力转移等关键环节,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势头。

(一)加快城市化进程,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有两条途径,一是产业转移,即农业向非农业转移;二是空间转移,即由乡村向城市和小城镇转移[7];这两条转移途径归根结底还是要加快城市化进程。今后,聊城要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加快城镇建设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使人口、信息、资本等要素向农村城镇集中,尤其要鼓励大中型劳动密集型、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企业进驻中小城市,引导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同时,积极整合现有培训资源,重点扶持一批职业培训机构,努力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形成市场-订单-培训-输出的新型劳务协作方式。另外,高度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取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歧视性政策,切实解决好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等问题。

(二)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质增效、规模经营为重点,引导农民发展畜牧、水产 、蔬菜、水果、林木、花卉等高效农业,发展适销对路的特色种养业。加快建设优质农产品产业带,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和农产品质量监测、认证体系及动物防疫体系,启动优势农产品竞争力提升计划,不断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瞄准市场需求,加快推进畜牧、林业、粮油、果品、蔬菜的产业化。围绕产业化,大力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着力培植一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植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培养一批有技术、会管理的农民种养大户,培养一批熟悉市场、善于经营的农民运销组织,选派一批敢闯敢干、带领农民致富的科技特派员。

(三)拉长农产品产业链,大力抓好农产品流通

农产品产业链条短和加工业的落后,制约着农产品的转化销售和农民的出路不畅,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为了拉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应紧密配合,其中:政府应提供政策扶持,鼓励大中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落户中小城镇;企业要主动与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签订契约,结对帮扶,定点包销,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农户作为加工业原料基地的主人,种、养要围绕加工企业转,严格按照企业的要求去实施种养行为,为企业提供优质原材料[11,12]。与此同时,继续培育好本地市场,在聊城城郊建设一处大型农产品批发中心,努力开拓国内外高价位市场,将聊城市的农副产品打入京津济沪宁等大城市批发市场和超市,使其成为著名品牌。大力发展农产品运销队伍,建立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或行业协会,为广大农户服务。积极与周边省市协调,开辟绿色通道,确保货畅其流。

(四)从严把关,搞好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

聊城市现有农业标准化基地51处,总面积约92940hm2。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强调生产的专业化和种植区域化,使基地尽可能成方连片,形成规模。二是强调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对大气、土壤和灌溉水不符合标准的,不准列为生产基地。三是在基地管理上,重点强调生产技术规程的组织实施,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禁止剧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推行农资供应、病虫害防治等统一服务,特别在植保环节,大力推行联防联保制度。四是在运作模式上,积极探索基地建设与管理的运行机制,推广“企业+基地+农户”、“市场+基地+农户”或“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运作模式,促进基地生产、管理、经营一体化发展的良性循环。在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各县( 市、区)要从中择优选出 2-5个基地质量好、栽培技术高、施肥及病虫害防治严的农业标准化基地作为绿色农产品示范基地进行建设[13]。

(五)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继续推进农村各项改革

全面落实扶持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今后几年继续降低农业税税率,进一步落实好对种粮农民直补、良种补贴和购置大型农机具补贴政策;市县财政预算安排支农支出都要有较大增长;切实加强监管,严格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继续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制度,推进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多元化,积极探索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新途径和新模式;继续放开放活粮食市场,搞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摘要:“三农问题”是关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问题,其核心是农民收入增长。对聊城市1978-2005年的农民收入增长划分了五个阶段来分析各个阶段的增长特点和促进政策,分析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农民增收的五点建议。

人本管理以什么为目标? 篇8

类似的现象说明:管理模式是为管理目标服务的,管理目标的定位不同,管理模式的选择就不同。那么,对人的管理到底应该以什么为目标?

利润最大化不是人本管理的目标

按照经济学的理论,企业目标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传统的管理理论把企业管理定义为“为了实现企业目标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活动”。因此,管理的目标定位一直被锁定在利润最大化上。这一目标定位,决定了管理的最高价值观:一切活动,都要看其最终是否有利于企业利润的增长。在这种理论下,“人”被摆在与“资金”、“设备”同等的位置上,统一都被称之为“生产要素”。

毋庸置疑,这些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至今仍然指导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管理实践。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管理实践中,出现了很多偏差。在人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对人的忽视。

尽管有些人也主张关心工人,但是,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对工人的关心也是被利润异化了的关心。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为了让公司的厂长和管理者们学会关心工人,在一封信中说到:

“你们中有许多人从自己长期的生产业务中体验到一种物质的、设计优良的、制作精美的机器的好处。如果说对无生命的机器状况给予关注尚能产生有利的结果,那么要是你们对构造奇妙得多的有生命的机器给以同等的关心,那还有什么不能指望的呢?”

显然,在欧文眼里,工人也是一种机器,他与一般机器的唯一区别就是工人是“有生命的机器”。因此,对工人的所有关心,都是创造利润的手段。

泰勒的《科学管理》出版后,引来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管理革命,在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的同时,出现了很多工厂厂主一味追求效率、忽略工人需要的现象。

其实,这种结果并不是泰勒期望的,相反,他为自己的科学管理描述的是一个非常能打动人心的愿景,在《科学管理》宣言中,他说:

“科学管理不是一种提高效率的手段,不是一种保证效率的手段;它不是一种出钱雇人的新体制;它不是一种计件工资制度;它不是一种奖金制度;它不是出钱雇人的体制;它不是拿着秒表对着人记下他所做的各种活动的时间;它不是印制和发放许许多多的空白表格给一批人,说:这就是你们的制度,去用吧!……

科学管理实质上是在一定机构或行业内从事劳动的人们的一种彻底的心理革命——是对他们的工作,对他们的同事,对他们的雇主所负责任的彻底的心理革命。它还是那些从事于管理工作的人们(工长、总管、企业所有主、董事会)的彻底的心理革命——他们对他们的同事所负责任的彻底的心理革命。”

显然,泰勒的科学管理并没有把工人看成机器,而是强调工人和管理者应该用“合作、互助”代替“对抗与斗争”,但是由于他把“增加盈余”作为唯一的目标追求,在实践中最终仍然导致了像电影“摩登时代”中描写的严重损害工人健康的结果。

管理学家中,无论是法约尔、梅奥还是孔茨,其管理理论都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展开。弗洛伊德、荣格、马斯洛等心理学家主要研究的是人的心理与行为,并没有把人放到企业管理的背景下,即使稍有涉及,也没有对管理的目标进行系统论述。

正因为此,管理者遇到了深层的矛盾:当只讨论如何对待人时,我们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支持:尊重人、理解人,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当管理企业时,要追求利润最大化,一切要素组合都以此为标准。于是,在企业的背景下对人管理时,到底该如何处理利润目标与人的需要的关系?这种问题在传统的管理理论中,很难自圆其说。

管理目标的二元性

人本管理认为,企业目标是由企业的组织目标与员工的个体目标共同组成的。企业的组织目标就是利润目标,只有实现利润,组织才能发展,追求利润最大化,是组织发展的动力;员工的个体目标就是满足员工的个人需要,只有满足需要,个人才能发展,追求个人需要的满足,是员工工作的动力。企业组织目标与员工个体目标互为前提,相互依赖,同时,又互相斗争,相互对立。正是二者的对立统一,才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这一观点可能会被视为不懂常识而招致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的无情批判。这些批判,可能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批判1:如果员工目标可以作为企业目标的组成部分,那么,顾客目标、政府目标、社区目标是否也应该成为企业目标的组成部分,因为离开这些,企业也是无法生存的?

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顾客目标、政府目标、社区目标都是外在的,都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与员工目标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就好比一个人是由躯干和灵魂组成的,但是,如果离开空气、水等外在条件,人也不能生存,更不能成长。但是,我们不能说空气和水也是人的组成部分。

批判2:传统管理理论以利润为企业的终极目标,也强调尊重员工需要,满足员工需要。人本管理把员工目标作为企业目标的组成部分,无非也是让管理者尊重员工需要,满足员工需要。这有什么新的意义吗?

我们的回答是:想一想生活中的现象:抚养孩子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把抚养孩子的目的单纯地定位于自己年老时有人照顾。那么,下面的现象就可能发生:为了让女儿快点长大,父母疼爱有加。女孩长到20岁时,本来到了嫁人的年龄,但是,父母想,如果女儿嫁了人,自己老了谁来照顾?于是,决定只有在自己死了以后,才允许女儿结婚。结果,女儿等到30岁终于忍无可忍,私奔了。

同样,如果把满足员工需要当作实现利润的手段,在满足员工需要可以增加利润时,管理者可能真的会满足员工需要,但是,当员工需要与企业利润发生矛盾时,管理者就不可能满足员工需要,甚至会损害员工需要,招致员工抵抗。最后,员工得不到满足,企业也实现不了利润。

现实中,绝大部分父母抚养孩子的目的都是双重的:既为了老来有人照顾,同时又是为了孩子本身的成长。在这种目标下,父母在女儿小时,疼爱有加,女儿长到20岁时,自己还没有着急嫁人,父母已经在帮女儿找婆家。结婚时,父母会用一生积蓄做嫁妆,让女儿体面出嫁。整个过程都是一心一意地为女儿着想,没有担心自己的问题。但结果多半是不仅没有失去女儿,反而又得到半个儿子。

管理中也一样。当管理者把员工目标当作企业目标的组成部分去追求时,一方面能满足员工的需要,促进员工的发展。同时,也得到了员工的忠诚回报,最终转化为利润的增长。

上一篇:意向性协议书下一篇:足球课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