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检查工作总结

2024-11-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共场所检查工作总结(精选6篇)

公共场所检查工作总结 篇1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根据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我科有序地开展了各类公共场所专项卫生监督检查工作。现将全年卫生监督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成绩: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和市卫生监督所工作计划要求,积极开展对公共场所的卫生进行监督,继续以住宿业为重点推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扩大量化管理实施。截至今年10月30日,我所共出动卫生监督员4756人次,检查全市公共场所2285家,其中旅店业746家,ok业、酒吧、茶座229家,餐厅业、饭馆业362家,美容、美发业984家,游艺厅、商场、体育馆102家,沐浴业116家。

1、住宿业卫生监督:

通过进一步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提高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水平,广大市民的认知程度,以及参与意识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营造了全市群众重视公共场所卫生状况的良好氛围;公共场所经营者也通过外部激励机制和内部的自我约束机制,提高了自身的积极性,从而自觉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强化其工作为公共场所卫生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截至2011年10月30日,我是持有效卫生许可证的住宿业746家,已经实施量化分级管理的有746家,量化率100%,其中获得A级登记的共11家,B级登记的共198家,C级等级的共506家;比较2010年度,获得B级等级的场所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2、美发、美容业卫生监督:

规范美容美发店的工、用具的消毒方式和专用消毒容器,保证理发工具的卫生安全。卫生监督员对618家美容美发店进行了检查,要求加强业主对理发剪刀、梳子、美容工具的清洗消毒,增设美容美发

工、用具消毒柜218个,专用保洁柜169个。卫生监督员对店内的强制通风设施进行了检查,并加强了空气质量卫生监测。

3、酒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卫生监督:

酒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环境卫生、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持证率方面基本符合要求,但对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消毒上不够重视,只有少数几家的空调有定期清洗的记录。在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容易流行,公共场所通风设施的清洗消毒尤为重要,卫生监督员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59份,要求业主加强场所内通风设施的卫生检查。

4、游泳场馆卫生监督:

根据《游泳场所卫生规范》和自治区卫生厅《2010年卫生监督重点检查方案》的要求,市卫生监督所对全市18家已对外营业的游泳场所进行了量化评分,量化率100%,其中B级9家,C级9家。

5、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督:

根据《关于印发2010年卫生监督重点检查计划的通知》(监督〔2010〕8号)要求,全市卫生监督所于2010年8、9月对辖区内公共场所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了卫生监督检查和抽检。目前已对17家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单位进行了监督检查。8月12日,我所还联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市饭店、宾馆进行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抽检工作,抽检结果显示,2家大型宾馆均不合格,不合格指标主要为:冷却水检出嗜肺军团菌,空调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真菌总数超标,风管积尘量超标等,主要原因是没有定期清洗消毒。通过此次检查,不仅监督员了解了辖区内中央空调使用的基本情况,更重要的是通过检查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为防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候车厅卫生监督:

检查了火车站、汽车站等几个候车厅,结果显示空气质量基本符合卫生要求,室内空气流通良好;禁烟标识齐全;但厅内地上有少量 的纸巾、果皮等垃圾未及时清理。

7、行政处罚:

对未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擅自营业及卫生条件差又不限期整改的6家公共场所给予行政处罚,共计罚款人民币 元。

二、存在的问题:虽然我们在前段时间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些差距,各公共场所的卫生设施整改工作任务仍然艰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个别公共场所卫生设施不全,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较低,卫生意识差。

(二)普通旅店、招待所存在:

1、部分未建立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

2、日常卫生检查记录、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记录、公共用品用具采购入库记录未记录或记录不全。

3、未设置专用的饮具消毒间或消毒设施不符合卫生要求。

(三)、部分理发美容场所的洗消设施配置不全或不使用,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管理难度较大,仍存在从业人员未经体检培训合格上岗的现象。

公共场所检查工作总结 篇2

一、公共娱乐场所火灾特点

(一) 可燃物数量多

与其他公共场所相比, 公共娱乐场所最大的特点就是有着数量繁多的可燃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最常见的公共娱乐场所就是电影院、礼堂、KTV、表演大厅等等, 这些公共娱乐场所的建筑特点是非常明确的, 那就是以木结构或者是钢结构为主, 如果有舞台的话, 还会有幕布以及木质的地板, 这些都是非常容易引起火灾的可燃物。在公共娱乐场所, 声音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电影院还是KTV, 都需要很好的隔音, 而这就需要使用隔音材料, 隔音材料也是一种可燃物。对于公共娱乐场所来说, 因为可燃物的数量非常的多, 如果遇到火灾, 将会随火势的蔓延, 产生大量有毒气体, 对于人身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在这种情况下扑救火灾也变得十分困难。

(二) 火灾蔓延迅速

在公共娱乐场所之中, 因为建筑的结构并不简单, 而且有的空间布局还十分的复杂, 再加上这里的空间多半非常的高大, 有着良好的通风条件, 氧气充足, 这使得火势燃烧十分迅速。

(三) 人员疏散艰难

公共娱乐场所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人员密集, 如电影院、KTV等地方, 在一个小小的空间内聚集了大量的人员, 再加上可燃物的数量非常的多, 一旦发生火灾, 那么将会迅速蔓延。大火在燃烧的过程中, 也会产生很多的浓烟, 甚至是有毒的气体, 公共娱乐场所地形复杂, 人员并不容易疏散。再加上火灾期间人们惊慌失措, 也容易造成踩踏事件。

二、公共娱乐场所消防监督检查存在的问题

(一) 监督检查力度不够

我国有专门的《消防法》, 在其中规定了消防部门针对公共娱乐场所进行监消防督检查时的各项标准及要求, 需要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参照《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等一系列规范, 只有这样, 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火灾的发生。按照有关规定, 公共娱乐场所如果没有通过消防部门监督检查许可之前, 是不能够投入使用、经营的, 但是, 在现实中很多公共娱乐场所并没有经过消防部门的监督检查, 擅自装修完毕之后开始申请营业执照, 这个时候才涉及到消防的问题, 虽然说也需要经过消防部门进行监督检查, 但是此时公共娱乐场所已经全部装修完毕, 这对建筑的结构以及装修材料的检查就造成了巨大的困难。有的地方消防部门人员稀少, 并不能够全面的检查公共娱乐场所, 造成漏网之鱼。

公共娱乐场所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 那就是这些娱乐场所并不是最新修建的, 开始是做其他用途, 例如是民居, 所以建筑结构已经固定, 并不能够再次进行改变, 这就为火灾安全留下隐患。

(二) 不注重装修材料的监督检查

公共娱乐场所之所以非常容易发生火灾, 除了与建筑本身的结构有关之外, 还与其使用的装修材料有关, 大多数公共娱乐场所使用的装修材料都是可燃物、易燃物, 自然十分容易造成火灾。我国出台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其中针对装修材料就进行了详细而又具体的规定, 但是如果按照规定选择装修材料, 那么无疑会加大装修的成本, 对于公共娱乐场所来说, 是以营利为目的的, 自然是怎样能够减少成本怎样装修, 这就导致其采购了很多并不符合规定的装修材料。使用这样的装修材料进行装修, 如果发生火灾, 那么将会导致火灾十分迅速的蔓延, 而且有的时候还因为燃烧产生有毒的气体。对于消防部门来说, 在对公共娱乐场所进行监督检查的时候, 十分注重监督检查装修材料, 而这则是需要使用到很多专业的设施。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有些消防部门根本就没有这些专业的设施, 即使有, 也缺乏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这样就导致在对公共娱乐场所进行消防监督检查的时候, 根本无法全面专业的对装修材料进行检测, 而只是简单检查装修材料耐火性质、建筑结构以及空间布局。

(三) 无法强化公共娱乐场所工作人员消防意识

我国有很多公共娱乐场所, 这些公共娱乐场所每年也会造成火灾, 在火灾过后针对火灾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 能够看出大部分火灾都是人为因素导致的, 只有很少部门是自然因素导致的, 所以说想要尽可能的减少公共娱乐场所的火灾发生, 那么就必须让公共娱乐场所的相关工作人员牢固树立消防安全意识。目前, 在对公共娱乐场所进行消防监督检查的时候, 只是偏重于针对物进行检查, 来确定其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而没有侧重于针对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检查, 虽然消防部门也将人员掌握消防知识作为监督检查的内容, 但是并没有将检查公共娱乐场所工作人员是不是具备防火意识、是不是拥有火灾安全疏散逃生的知识等作为场所消防工作是否合格的标尺。同时由于公共娱乐场所大部分工作人员均为临时聘请或雇佣, 人员更替较频繁, 是工作人员无法熟练掌握消防安全知识, 一旦发生火情, 无法及时应对。对于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监督检查不但要检查其合法性、建筑结构、室内布局等, 还要强化公共娱乐场所内工作人员对消防安全知识的掌握, 只有这样标本同治, 才能够减少火灾的发生及火灾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

三、加强公共娱乐场所消防监督检查的策略

通过上文论述可以看出公共娱乐场所容易发生火灾, 不单单是因为公共娱乐场所的建筑结构、装修材料、空间布局, 还因为公共娱乐场所相关人员缺乏足够的消防安全意识, 因此必须加强公共娱乐场所消防监督检查, 防患于未然, 避免不必要的财产损失以及人员伤亡。

(一) 加强全过程的监督检查

很多公共娱乐场所都是在装修完毕, 申请营业执照的时候才会考虑到消防的监督检查, 这个时候检查时间已经太晚, 所以应该把检查的时间提前。根据我国出台的法律, 公共娱乐场所只有申请到营业执照才能够对外营业, 而想要申请营业执照, 则是必须申请得到消防许可证才可以, 这个过程涉及到的部门不单单有消防部门, 还包括工商部门、税务部门。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消防部门可以与工商、税务部门联合起来, 加强对公共娱乐场所消防设计的监督与检查, 在场所装建设装修之初发现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责令公共娱乐场所进行修改, 合格后允许其下一步工作。在这个过程中, 消防部门应当本着服务的宗旨尽可能的提出指导意见, 引导公共娱乐场所做好完善工作。

(二) 注重装修材料的监督检查

在很多公共娱乐场所中, 火灾发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装修材料, 装修材料十分容易点燃, 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所以消防部门应该注重公共娱乐场所装修材料的监督检查, 不应该在向过去那般只是侧重于监督检查空间布局、建筑结构, 而是应该把重点平移到装修材料方面。首先, 应该根据我国出台的检查标准进行检查, 针对公共娱乐场所选择的装修材料, 应该进行燃烧性能试验, 只有达到标准才能够允许其使用, 这样的话就可以保证公共娱乐场所所使用的装修材料都是符合标准的。其次, 应该引进专业的检测设备以及培训专业的人员, 这样才能够保证准确的检查其装修材料是否符合标准。一旦发现公共娱乐场所的装修材料没有达到标准, 就要责令其选用合格的装修材料重新装修。当然了, 很多公共娱乐场所在营业一段时间之后还会再次进行装修, 这个时候消防部门也应该进行监督检查, 如果发现不合格, 必须停业整改, 只有合格之后才能够再次对外营业。最后, 应该制定监督检查的流程规范,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监测结果的公平公正。为了实现公平与公正, 还可以与第三方监测机构合作, 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三) 提高公共娱乐场所人员的消防意识

公共娱乐场所工作人员的消防意识淡薄非常容易引起火灾, 因此消防监督检查也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其消防意识上。为了提高公共娱乐场所工作人员的消防意识, 可以进行相关的消防知识宣传讲座, 邀请工作人员参加, 使其能够了解到有关火灾方面的相关知识, 掌握火灾发生时的应对措施等。最主要的是要加强公共娱乐场所领导层的消防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够时常传达给工作人员, 使得所有工作人员都树立起消防意识。再者, 应当定期进行抽查, 抽查公共娱乐场所工作人员考试, 考察基本的消防知识。定期进行消防演习, 使得公共娱乐场所的工作人员能够在真实的演习中学会如何预防火灾, 遇到火灾应该怎样做。

公共娱乐场所的数量越来越多, 但是这也引发一个新的问题, 那就是火灾发生频率也日益增多, 这不单单会造成财产损失, 还会引起人员伤亡。因此, 消防部门应该加强对公共娱乐场所的监督检查, 防患于未然, 降低火灾发生的频率, 减少不必要的财产损失以及人员伤亡, 为人民群众享受精神生活提供安全可靠的消防环境。

参考文献

[1]黄磊.公共娱乐场所消防监督检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宜春学院学报, 2014, 03:63-64.

[2]项圆方.公共娱乐场所消防监督检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与企业, 2014, 14:64.

[3]马骏.强化公共娱乐场所消防监督的必要性[J].科技与企业, 2013, 09:88.

公共场所检查工作总结 篇3

按照北京市房山区水务局,《有限空间作业培训教育、排查治理工作要求》文件要求,公司高度重视,积极开展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工作,现就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安全生产监管情况

公司严格落实《有毒有害气体安全防护用品管理办法》、《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办法》等制度,对公司涉及有毒有害气体的部门进行重点排查,重点针对防护用品、有毒有害气体监测设备、作业票审批、下井作业人员对作业程序的熟知程度等进行了排查。

二、应急管理建设情况

公司结合实际生产运行情况,制定了详细可操作性强的《有限空间应急预案》,预案从误入毒害环境事故危险性分析、预防控制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处置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解说,确保全员听得懂、会操作,最大限度控制事故、迅速消除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同时根据工作组织机构,成立应急小组,下设应急管理办公室、应急处置专业组、应急抢险组、警戒保卫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通讯保障新闻宣传组、维护稳定组,责任到人,分工明确,进一步提高公司整体的应急处置综合能力。

三、有限空间物资储备

公司按照重点岗位,便于操作的原则,在库房的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四合一气体检测仪、3M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品,定期进行校验及维护,作业人员全员培训、考核及演练。送检四合一气体检测仪1台次,充装正压式空气呼吸器2台次。

四、检查情况

1、此次检查分别对公司进行了系统排查,主要从现场有毒有害气体作业警示标志悬挂、个人防护用品穿戴、应急抢险器材配臵、有限空间作业票审批、设备设施通风换气、有毒有害气体应急常识的掌握等方面开展,同时对人员进行了培训,做到相关岗位操作人员应知应会。

2、此次检查共发现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压力不足、现场警示标识不规范等安全隐患2项,均落实整改到位。

3、对轴流风机、防毒面具、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四合一气体检测仪、双向送风机等关键设备进行了检查,及时进行了校正、检测、充装,确保设备设施完好性,同时对各班组配臵的应急急救药箱进行了检查,纱布、止血带、药品等急救物资均在保质期内。

针对检查出的问题公司将责令进行整改落实,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复查,确保整改时效。同时公司将进一步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不断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

北京金河水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公共场所检查工作总结 篇4

为加强饮用水、公共场所、消毒产品及涉水产品的监督管理,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关于克州2011年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消毒产品及涉水产品卫生重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克卫监函发【2011】06号)文件精神,我单位对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消毒产品及涉水产品卫生进行监督检查、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1、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学校自备供水卫生管理情况和水质质量。

(一)全县共有位1家供水单,直接从事供人员持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健全,确定了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水质卫生区和水质净化设施,建立了完善的水污染事件防护措施。每月对常规检验项目进行一次检测,检验记录连续、完整。自来水公司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全部进行了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并取得有效的健康证明。

(2)全县有87所学校(幼儿园),其中县城有6所学校、全县范围内无自备供水的学校。

2、全县无游泳池和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的单位。

3、医疗卫生单位、药店、超市消毒产品检查情况

重点检查经营单位对售或使用的标有“卫消证字”或“卫消字”等产品,有无合格证及厂家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卫生部批件复印件、是否索取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或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并存档备等;销售或使用的消毒产品的标签说明书是否规范。检查发现部分药店未及时索取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或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并存档备查。共检查19家,有抗抑菌制剂4个,其它消字号产品6个,未发现销售有不合格消毒产品。

4、涉水产品的抽检情况

全县有1家纯净水生产单位,重点检查对卫生许可批件及附件的内容、标签、说明书净水流量等技术参数一致性等情况、经监督检查未发现问题。

此次检查共检查了1家供水公司、4家医疗卫生单位、4家药店及4家超市。出动了执法人员40多人次,监督车辆6台次。

通过这次检查,进一步规范饮用水、公共场所及消毒产品销售市场、切实加大对监管力度,有效地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及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阿克陶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公共场所检查工作总结 篇5

我部能严格按照通知要求,逐条开展自查自检,并结合检查工作,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如集体研究教案、小组探讨备课、系部观摩教学、听课评课交流等,教师间得到了交流、师生间得到了理解,教学行为进一步规范,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1、任课教师都按规定听课二节以上,并开展了听课评课活动。根据听课评课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进,教材内容的处理等,特别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2、积极开展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积极推广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工作,探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4、教学文件执行情况检查。结果显示教师都能按教学计划、授课计划、课程安排(课表)完成教学工作任务,教学进度、授课内容规范合理,教学效果良好;个别教师填写教学日志不细致、内容不明了。

公共教学部

公共场所检查工作总结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资料来源于平顶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2011—2014年健康检查表检测数据,该表为卫生部统一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性健康检查用表, 每年经整理分类归档,形成当年基础资料 。 选取其中食品和公共场所服务行业的所有检查者作为分析对象 。

1.2项目及方法询问既往史(主要传染病史) 和内科 、 皮肤病(化脓性 、 渗出性皮肤病)史; X线胸部透视主要检查活动性肺结核,肛拭采样培养(肠道传染病包括痢疾和伤寒),肝功能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及病毒性肝炎抗体检测(甲 、 戊型肝炎抗体) 。

1.3统计学分析采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计算,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传染病检出情况2011—2014年平顶山市食品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共检查59 074人,5种从业禁忌 (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总检出167人,总检出率为0.283%。4年间传染 病检出率 分别为0.200% 、0.427% 、0.243% 、 0.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9,P<0.01)。4年中没检出伤寒患者。见表1。

2.2活动性肺结核的检出情况2011—2014年间共查出活动性肺结核67人,总检出率为0.113%(67/59 074); 其中4年间的检出率分别为0.084%、0.152%、0.105%、 0.1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1,P>0.05)。

2.3不同行业从业人员检查合格情况2011—2014年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总合格率为99.72%,4年间的合格率分别为99.80%、99.57%、99.76%、99.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79,P<0.05)。其中食品行业从业人员检查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6.40,P>0.05), 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检查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80,P<0.05)。见表2。

2.4不同性别从业人员检查合格情况在59 074人的检查中,男性检查26 515人,查出五病99人,合格率99.63为%;女性检查32 559人,查出五病68人,合格率为99.7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3,P<0.01)。 见表3。

注:4年间传染病检出率比较,χ2=14.79,P<0.01。

注: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检查合格率比较,χ2=8.80,v=3,P<0.05。

注:男女性从从业人员检查合格率比较,χ2=14.03,v=3,P<0.01。

2.5不同年龄从业人员检查合格情况4年共有59 074人进行健康检查,其中<20岁年龄段6 512人, 合格6 493人,合格率99.71%;≥20岁15 450人,合格15 379人,合格率99.54%;≥30岁年龄段16 404人,合格16 357人,合格率99.71%;≥40岁15 212人,合格15 191人,合格率99.86%;≥50岁5 496人,合格5 487人,合格率99.84%。4年间各年龄段之间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08,P<0.01)。见表4。

3讨论

(1) 食品及公共卫生从业人员与广大消费者密切接触,是易患传染病的高危人群,亦是传染病传播的载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应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做好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工作,对阻止相关传染病的传播扩散,降低传染病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平顶山市2011—2014年共检查从业人员59 074人,检测出5种从业禁忌证167例,五病检出率为0.283%,合格人数58 907人,合格率为99.72%,与文献[2-5]报道的一致。4年来检查合格率保持较高稳定水平,这与卫生监督部门的严格监督管理以及相关企业对从业人员严把准入关密不可分[6],近几年来平顶山市为了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旅游城市和一些大型活动加强了对企业内部和从业人员的监管力度,做到一人一证,无证禁止上岗,有禁忌者调离岗位,并定期进行健康教育培训工作,这也是检查合格率保持较高水平的根本保证。

(2)4年来检出率较高的肠道传染病是甲型肝炎 (甲肝)、戊型肝炎(戊肝)。共检测出甲肝46例,戊肝28例,检出率分别为0.078%、0.047%,有效地减少了从业人员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甲肝、戊肝的可能。4年来甲肝、戊肝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这与卫生监督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企业监管加强和从业人员总体健康意识提高有关。

(3)结核是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肺结核早期或轻度肺结核可无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似感冒而被忽视,X线胸透是检测出无症状或早期肺结核的有效手段,故预防性健康检查是发现从业人员是否感染肺结核的重要环节[6,7]。4年来共检测出活动性肺结核67例,检出率为0.113%,发现活动期肺结核和痰带菌者应隔离治疗,痰培养阴性或1周内连续痰涂片2次阴性,达到临床治愈方可恢复原工作。

(4)4年来检测结果显示不同行业从业人员总合格率为99.72%,其中食品从业人员合格率(99.77%)高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合格率(99.66%),二者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首先,在公共卫生从业人员人群中以年青人为主,其精力旺盛,社会活动较多,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自我卫生保护意识淡薄;其次,卫生监督部门严格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加强食品行业监督管理,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有效防止肠道传染病的传播;再其次,企业管理者卫生意识提高,企业内部杜绝无证上岗,禁忌人员及时调离,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5)女性合格率高于男性。4年来男性检测26 416人,检测出五病99例;女性检测32 491人,检测出五病68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3, P<0.01),原因分析是男性多存在较多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男性交往人群与女性相比多而复杂[8]。应在男性人群中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倡导正确的生活方式,加强疫苗的预防接种,减少潜在传染源。

(6)4年间不同年龄段从业人员检查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建议

(1)工作中,我们发现少数不合格从业人员使用健康人员代替其检查以蒙混过关达到顺利办理健康证的目的。由于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工作涉及到从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改进工作中的不合理现象,以求做到更好的合理监管。应有一个法规规范检查发证的各个环节,以便杜绝在健康检查工作中出现弄虚做假现象。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公共卫生管理条例》要求进行,做到检查时一人一表携带本人身份证或者使用有照片的检查表。监督部门应加大禁忌证调离力度,对发出的调离通知书力求做到回访,以杜绝虚假现象的发生,严禁无证人员上岗和持证上岗,定期或不定期的下企业检查,彻底杜绝不合格现象[9]。

注:4年间不同年龄段从业人员检查合格率比较,χ2=31.08,v=4,P<0.01。

(2)X线胸透是筛查肺结核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单位X线机年代久远,清晰度欠佳,操作员技术熟练度不够等都有可能影响肺结核的诊断结果,另外,从业人员健康检查较集中,在短时间内进行大批量的胸透检查,容易对不典型或早期肺结核造成漏诊误诊,影响肺结核病例检出。应该改善胸透工作环境,提高操作员的技术水平,合理应用X线检查,降低X线的放射剂量, 并合理而有计划地安排从业人员检查以提高疾病检出率,降低辐射剂量。

(3) 粪便培养检测肠道传染病检测率较低可能存在查体时间不当的原因。肠道传染病致病菌在夏秋季人群感染率比较高,冬春季人群感染率较低,故应该多集中在夏秋季进行肠道传染病的检测[10];还有部分受检者对此项检查比较抵触。

(4)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卫生监督部门应协同各单位各部门重视从业人员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在进行健康检查的同时定期进行广泛的健康知识培训,大力宣传和普及卫生防病知识,进而提高该人群的职业道德和自我保护意识、对传染性疾病预防途径的认识,增强全民的健康水平,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并积极鼓励从业人员接种疫苗如甲肝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等,以保护易感人群不受传染病的侵害。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摘要:目的 通过对平顶山市2011—2014年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结果的分析,了解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整改措施和管理策略,确保市民身体健康。方法 采用X线胸部透视检测活动性结核,肛拭采样培养检测肠道传染病,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肝功能、病毒性肝炎抗体,化脓性及传染性皮肤病。结果 4年来共检查从业人员59 074人,检出五病(甲型肝炎、戊型肝炎、痢疾、化脓性及传染性皮肤病、活动性结核)167例,检出率分别为0.078%、0.047%、0.029%、0.015%、0.113%,总检出率为0.283%。各传染病之间、不同行业从业人员、不同性别从业人员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该市应加大对从业人员监督管理工作,规范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做到持有“健康合格证”方能上岗对预防传染病的传播有重大意义,应大力宣传传染病预防措施,积极开展疫苗接种和传染病预防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检查合格率。

上一篇:读书的中学生作文下一篇:期末自我评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