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诗(共11篇)
[甲]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解说]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前两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一“燃”一“泣”写出“萁”“豆”的尖锐矛盾,及豆萁对豆子的残酷迫害.最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画龙点睛提示诗歌主题.“同根”一语双关,表面上指“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长起来的,实际上是说自己与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责问曹丕为什么要对同胞兄弟逼迫得这样急.
这首诗的比喻十分贴切,浅显生动.虽然诗歌本身是否真为曹植所作,还难以确定,但这首诗反映曹魏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倒是十分形象真切的,确实是一首好诗.
[乙]反七步诗
郭沫若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成灰。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
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反七步诗》赞扬了‘萁’甘愿自毁,化作灰,做‘田中肥’,帮助豆成为席上的佳肴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立意跟《七步诗》相反.”
阅读:
1.给下列画线字注音。
羹 ( )漉菽( )( ) 釜( )
2.[甲]诗中,曹植巧比妙喻,诗中用豆比喻 ,用萁比喻 ,同根生 指 相煎指 ;[乙]诗中的豆成了 ,萁 变成了 。
3.[甲]诗后两句的意思是 形象地说明了 的道理。
4.[乙]诗后两句的意思是 。
5.[甲][乙]两诗的写作角度不同,曹植写[甲]诗是希望 ;郭沫若写[乙]诗是歌颂 。
6.曹丕与曹植本是亲兄弟,曹丕当了皇帝以后,想到曾经与他争夺过太子地位的曹植,怕曹植威胁自己的地位,于是召曹植进宫,对他说,你不是文思敏捷吗?好吧,你走七步作诗一首,诗成则罢,诗不成别怪我把你处死。曹植闻此言观此状,心潮澎湃,他会想些什么?请试着写一写。
曹丕听了曹植的《七步诗》,他又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请你试着写一写。
参考答案:
1.gēng lù shū fǔ
2.曹植 曹丕 曹植和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 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席上的佳肴 灰,成了田中肥
3.我俩本是亲兄弟,为什么煎熬这么急 兄弟之间手足情深,不应互相猜忌、倾轧,而应互相帮助、和睦相处(意思对即可)
4.不是同一条根长出来的,为什么愿意牺牲自己呢? (意思对即可)
5.兄弟间不要自相残杀 萁那种成全他人,牺牲自我的精神(意思对即可)
一、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 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参与是衡量课堂成功与否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 很多老师在课前都会进行师生谈话, 拉近师与生之间的距离。在课前, 董老师用亲切的语言, 俯下身子与学生们倾心交谈。在这融洽亲和的气氛中, 学生顷刻之间和老师亲近了许多, 对陌生老师的害怕、疑虑全都烟消云散了。为下一步顺利地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二、培养学生的表达、感悟能力, 搭建交流平台
教学中, 教师不断地创设机会, 让孩子们在学诗的过程中把所积蓄的情感释放出来。首先共同欣赏《三国演义》的七步诗片断, 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中去。“自由阅读这首诗, 然后小组交流。你如何理解诗的意思?”给学生自由表达、发表见解的机会。再读诗, 走进诗的内涵, “豆”和“萁”是同根生, 比喻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配乐朗读,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煎”读出了什么? (曹植的眼泪, 仿佛是曹植心中的怒火。) “泣” (潸然泪下, 心在流泪) 想到了什么后会让他“泣”?感交集的感情读出来。有的学生们在老师的朗读下悄悄的哭了, 学生再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说出来。再创设情景回到大片断欣赏当时情景, 使学生再次感受来理解诗的内涵。“由此你想到了什么?你认为兄弟之间应该怎样做?”教师和学生在创设的环境下一遍一遍地朗读, 感情不断升温, 对课文的理解也不断深入, 课文中的重难点也就慢慢的不攻自破了。
三、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 使感情进一步升华
诗词欣赏, 出示:“千古奇冤, 江南一叶。同室操戈, 相煎何急?”等诗词, 使学生感受到相互残杀不仅仅指“兄弟”扩展到同根同族, 同胞同室。在乐曲中, 学生细细的品读着诗词, 使自己的感情进一步升华, 对课文的理解就不言而喻了。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作为胞兄的曹丕闻罢,“深有惭色”。不过,在长期的流传中,这《七步诗》被凝缩为四句: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迨入现代,鲁迅写过题为《替豆萁伸冤》的“反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
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
这首诗写于1925年6月5日,发表于1925年6月7日《京报副刊》,乃附于杂文《咬文嚼字(三)》中。此诗涉及的历史背景是:1925年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与段祺瑞政府沆瀣一气,专事迫害进步学生。学生忍无可忍,奋起自卫,并由刘和珍、许广平等倡导组织学生自治会,与其展开斗争,是为女师大学生风潮。杨荫榆为了制造舆论,责令其亲信、哲教系代主任汪懋祖于1925年6月2日在《晨报》上发表致全国教育界意见书,极力颂扬杨荫榆功德,指责反杨学生,谓之“今反杨者,相煎益急”;将杨荫榆压迫进步学生,说成是“兄弟相煎”。鲁迅当时在女师大任教。他对受迫害的青年学生深表同情,对杨荫榆之流深恶痛绝,对汪懋祖之辈的奇谈怪论则嗤之以鼻,以其子之矛攻子之盾,撰反七步诗一首,为“豆箕”鸣屈伸冤。诗中的“办教席”,指的是1925年5月7日杨荫榆在北京西安饭店宴请女师大评议员之举;在此宴席中,商议开除刘和珍、许广平等六位学生自治会负责人。汪懋祖当时也出席宴会。
郭沫若也有《反七步诗》云: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
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1943年7月7日,时郭沫若居重庆,中国抗日战争正处相持阶段。郭沫若扬起“以事求是,古为今用”的旗帜,以饱满的激情,冒着“火炉”(重庆素有长江“火炉”之称)盛暑,一气呵成地完成了长达万言的宏文《论曹植》。这首《反七步诗》即附在此文之末。
《论曹植》一文收入作者《历史人物》(海燕书店1947年初版)一书。作者在书前《序》言中,说明自己研究历史人物,“主要是凭自己的好恶”。“我的好恶的标准是什么呢?一句话归宗:人民本位!”因此,作者一面充分肯定曹植在中国文学史上所占的地位,借用钟嵘《诗品》的话,誉为“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另一方面,则指出曹植的多项不足,诸如骄纵任性,恃才傲物,而自《洛神赋》以下数篇作品“摹仿痕迹异常显露”云云。至于历代被人传颂的曹植的神来之笔《七步诗》,郭沫若则认为“过细考察起来,恐怕附会的成分要占多数”。他愤愤不平地写道:“站在豆的一方面说,固然可以感觉到真的煎迫未免过火;如果站在箕的一方面说,不又是富于牺牲精神的表现吗?我因而作了一首《反七步诗》”(《历史人物》第132—13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煮豆子正燃着豆秸,因煮熟豆子来做豆豉而使豆子渗出汁水。
豆秸在锅下燃烧着,豆子正在锅里哭泣。
本来我们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这样紧紧逼迫呢?
《鸟鸣涧》的诗意:
春天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
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
月亮出来了,小鸟竟然被月光惊动。
时不时在山涧中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
《芙蓉楼送辛渐》的诗意:
昨夜,秋雨绵绵洒向吴地江天,今晨,我在芙蓉楼送客面对孤独的楚山。
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询问我的近况,请告诉他们我依然冰心一片,装在洁白的玉壶中。
《江畔独步寻花》的诗意:
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垂了枝条。
嬉戏流连的彩蝶不停地飞舞,自在娇媚的黄莺啼鸣恰恰。
《石灰吟》的诗意:
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
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
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竹石》的诗意:
咬住了青山就决不肯放松,根须已经深扎在岩石之中。
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诗意:
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这个消息惊喜得涕泪交流,沾湿了衣裳。回过头来再看妻子,平日的优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
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
白日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
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
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从襄阳北上,直奔洛阳。
《己亥杂诗》的诗意:
只有风雪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浣溪沙》的诗意:
游历在蕲水的清泉寺,清泉寺面对着兰溪,兰溪的水向西流去。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傍晚细雨中杜鹃阵阵啼。
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
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
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唱黄鸡。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的诗意:
江水像佳人的眼波一样清亮,山像美女微微蹙着眉。
朋友要去哪里呢?
就是要到像南方佳丽眉眼之间风情万种的地方。
教学要求:
1、复习小学六年所学的部份古诗词。
2、能对一般古诗有基本的了解。
3、读准确,能背诵《七步诗》、《鸟呜涧》、《芙蓉楼送辛渐》、《江畔独步寻式花》四首古诗。
4、能简单理解四首古诗的意思和中心思想。
教学重点:
背诵《七步诗》、《鸟呜涧》、《芙蓉楼送辛渐》、《江畔独步寻式花》四首古诗。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会背诵古诗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平台、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吟诗拉开上课的序幕。1’
2、进行对过去所学的古诗复习回顾:(教师问问题,学生分别作答)5’
3、质问:你们是怎样把新学的古诗背下来的?(熟读成诵,也就是死记硬背)1’
二、新课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新的古诗。首先我介绍两个人给大家认识。”(出示〈七步诗〉课件,引入新课)4’
1、课件第三张时,学生打开书本144页。自由读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尝试理解诗的大意。(教师巡堂,学生有疑难可发问)3’
2、指名读,教师正音;齐读。2’
3、接课件第四张到最后总结。6’
4、学生练习背诵,个别背。(历史故事记忆法)3’
“很好,由于我们有图观和老师的讲故事,同学们能很快背诵出了这首古诗,下面我们再看一首:”(出示〈鸟呜涧〉课件)
学生很快掌握了背诵这首诗的方法。(形成图像示意法)4’
5、课件示范读第三首和第四首古诗。
6、学生运用自已的方法进行练习背诵。(触景生情法和形成图像示意法)5’
7、抽检学生背诵情况。3’
8、小结:根据诗意,了解历史故事内容,加深对古诗的记忆;在头脑里形成画面,从而轻松背诵并记忆深刻!投注感情,切身处地地感受诗人情感。(比死记硬背的效果要好得多!)2’
三、回顾:
了解学生掌握四首古诗的情况:是否有人能一起背诵四首古诗!4’
四、总结:
“其实除了熟读成诵,我们还可以用这些方法进行古诗的背诵!(出示课件)只要同学们勤动脑筋,认真思考,要在短时间内快速背诵古诗,并能牢记,这是不难的。”2’
五、作业:
古人云:“智莫大乎知人。”人才是事业成功最重要的资本和基础。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的李嘉诚深谙此道。
身为怡和贸易代表的英国人马世民, 到长实公司推销冷气机。虽然李嘉诚一般不过问此类业务, 但马世民却一再坚持要求面见李嘉诚。他的倔强吸引了李嘉诚, 这次偶然的接触, 彼此间留下了相见恨晚的深刻印象。后来时机成熟, 李嘉诚不惜重金收购了马世民创办的Davenham工程顾问公司, 延揽了马世民这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古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然而, 港人却盛赞李嘉诚具有九方皋相马的慧眼。李嘉诚正是因为极为高明地辨识和使用了众多的“千里马”, 他指挥的高速前进的商业巨舰, 才驰骋商场几十年而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李嘉诚为邀得袁天凡的加盟, 历尽“峰回路转”到“柳暗花明”的曲折历程。袁天凡的才华在香港金融界路人皆知。尽管两人过往甚密, 但袁天凡却多次谢绝了李嘉诚邀其加入长实的好意。李嘉诚并不言弃, 仍一如既往地支持袁天凡:荣智健联手李嘉诚等香港富豪收购恒昌行, 李嘉诚游说袁天凡出任恒昌行行政总裁一职;袁天凡与他人合伙创办天丰投资公司, 李嘉诚主动认购了天丰公司9.6%的股份。李嘉诚多年来的真诚相待, 终于打动了孤傲不羁而才华出众的袁天凡, 他应邀出任盈科亚洲拓展公司副总经理。在袁天凡的鼎力协助下, 李泽楷孕育出了叫响香港的腾飞“神话”。
诚信聚才
得人才者兴, 失人才者亡, 这是企业的生存法则。人的强大不仅仅在于提升自身的智慧, 还在于凝练他人的智慧为我所用。善集众人之智慧于一身者, 方能成大事、做巨人。
李嘉诚在商界以坦诚和守信著称。李嘉诚说:“以诚待人是我生活上坚守不移的原则。”正是李嘉诚那广为传颂的诚信美德, 使得众多出类拔萃之才纷纷因他而来、由他而聚, 心悦诚服地为李家商业王国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李嘉诚谋事决策的成功, 得益于多位顶尖智囊、高参、谋士的长期忠贞不渝地合作。杜辉廉是一位精通证券业务的专家, 被业界称为“李嘉诚的股票经纪”, 倍受李嘉诚青睐和赏识。李嘉诚多次请其出任董事均被谢绝, 他是李嘉诚众多“客卿”中惟一不支干薪的人。但杜辉廉决不因为未支干薪而拒绝参与长实系股权结构、股市集资、股票投资的决策。我们无法知道杜辉廉这样做是怎样想的, 但我们起码可以从这样的现象中, 能够感觉到李嘉诚人格魅力在其中产生的巨大力量。为了回报杜辉廉的效力之恩, 当杜辉廉与梁伯韬合伙创办百富勤融资公司时, 李嘉诚发动连同自己在内的18路商界巨头参股, 为其助威。在百富集团成为商界小巨人后, 李嘉诚等又主动摊薄所持的股份, 好让杜梁二人的持股量达到绝对的“安全”线。李嘉诚的投桃报李, 知恩图报, 善结人缘, 更使得杜辉廉极力回报李嘉诚, 甘愿为李嘉诚服务, 心悦诚服地充当李嘉诚的“客卿”和“幕僚”。杜辉廉身兼两家上市公司主席的情况下, 仍忠诚不渝地充当李嘉诚的股市高参。
《李嘉诚成功之路》一书这样写道:“正因为李嘉诚善于把一批确有真才实学的智囊人物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博采天下之所长, 为己所用’, 从而保证了他每在关键时刻能出奇制胜, 化险为夷。”
李嘉诚说:“决定大事的时候, 我就算100%的清楚, 也一样要召集一些人, 汇合各人的资讯一齐研究。这样, 当我得到他们的意见后, 看错的机会就微乎其微。”
精心育才
李嘉诚能够并善于突破固有的、传统的育才模式, 而紧跟时代的潮流, 创立出新的、适合企业实际需要的人才培育模式, 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人才资源基础。
李嘉诚送长江实业的元勋周千和同其子周年茂赴英国专修法律, 体现出其培育人才的超人眼光和魄力。周年茂还在学生时代, 李嘉诚就把他作为长实未来的专业人士来培养。父子两人同行出国进修, 如此优厚的待遇开了长实公司培养人才方法之先河。周年茂学成后, 被李嘉诚指定为长实公司发言人, 两年后凭业绩, 被选为长实董事, 周千和升为董事副总经理, 父子俩均成为长实公司的得力干将。
李嘉诚悉心培育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的过程, 更是可圈可点。在李氏兄弟很小的时候, 李嘉诚就常带他们挤电车和大巴士, 甚至观察一个卖报小女孩边卖报边做功课的情景, 让他们感受平民子女求学的艰难。当两兄弟念中学时, 李嘉诚让他们聆听公司的会议。用李嘉诚的话说:“带他们到公司开会, 不是教他们做生意, 而是叫他们知道, 做生意不是简单的事情, 要花很多心血, 开很多会议, 要有许多人帮助, 才能成事。”
李嘉诚的大儿子李泽钜15岁、小儿子李泽楷13岁时, 被送去美国读书, 上学期间需要的零花钱, 要靠他们自己业余时间打工获得。李泽钜在麦当劳餐厅做夜间兼职, 每晚打工到深夜的经历, 使他不仅懂得了挣钱的艰辛, 而且磨练了身心;李泽楷在高尔夫球场当三年多球童的异常辛苦的经历, 使他悟出了不少灵活变通的道理, 并为日后经商打下了坚毅不屈的性格基础。不久, 两个儿子迅速在商界脱颖而出, 并有“小超人”之美誉。李氏兄弟说:“父亲从小对我们的培养教育是我们最值得感谢的。我们从父亲那里学到的不仅仅是怎样成为一个出色的商人, 一个赚钱的商人, 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怎样做一个正直的商人。”
仁义爱才
李嘉诚这样说过:“人才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你对人好, 人家对你好是很自然的, 世界上任何人也都可以成为你的核心人物。”李嘉诚叱咤商场几十年, 经久不衰, 与其对人才常怀仁爱之心不无关系。
在企业创办不久, 为了降低成本改善经营状况, 李嘉诚的企业被迫大量裁员。在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 裁员是很正常的事。但是, 李嘉诚却认为, 员工失去工作就意味着没有了生活来源。从艰辛中走过来的李嘉诚对此体会尤深。李嘉诚坦诚地承认, 自己经营上的失误导致了裁员。他在向被辞退员工及家属表示歉意的同时承诺, 只要经营出现转机, 愿意回来的员工, 仍然能在公司找到他们的职位。李嘉诚有诺必践, 相继返回的员工都能比以前更加努力地姿态从事本职工作。
李嘉诚说:“我现在就算再有多十倍的资金也不足以应付那么多的生意, 而且很多是别人主动找自己的, 这些都是为人守信的结果。”
在亚州金融风暴波及香港的时候, 长江实业公司员工的公积金因外放投资受到不少损失。按理, 遭遇这样的天灾大家只好自认倒霉。可李嘉诚却动用个人资金将员工的损失如数补上。宁可自己受损, 绝不让员工吃半点亏的真情义举, 这样的企业老板理当深得人心、深受员工的拥戴。常言道, 以诚感人者, 人亦以诚应之。李嘉诚用个人的损失, 换取了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那就是员工的尊敬、忠诚和感恩。
雅量容才
李嘉诚认为, 企业家用人, 首先要有“海纳百川”的容才之量。“宰相肚里能撑船”, 说的就是企业家要有广阔的胸怀。企业家有容纳人才的心胸, 才能吸引人才, 任用人才, 否则, 人才就会离他而去。古言说得好, 此处不容人, 自有容人处。企业家应善于任用各方面的“能人”, 不能搞“武大郎开店”。企业家应该清楚地认识到, 手下的人才超过自己的越多, 越说明你会培养人、使用人, 越能够吸引人才;有众多人才凝聚在你身边, 你的事业才会不断发展, 成就才会不断扩大。
李嘉诚说:“长江取名基于长江不择细流的道理, 因为你要有这样旷达的胸襟, 然后你才可以容纳细流——没有小的细流, 又怎能成为长江?只有具有这样博大的胸襟, 自己才不会那么骄傲, 不会认为自己样样出众, 承认其他人的长处, 得到其他人的帮助, 这便是古人说的‘有容乃大’的道理。”美国《财富》杂志评论说:“李嘉诚极为重视与借助专业经理人才帮助他完成宏图大业。”
20世纪70年代初, 李嘉诚聘请美国人Erwin Leissner任总经理, 之后, 又聘请美国人Panl Lyons为副总经理。这二人是掌握最现代塑胶生产技术的专家。长实公司董事局副主席麦理思是个英国人, 更是一名优秀的经济管理专家, 长实与香港本地洋行和境外财团打交道, 多由麦理思出面。李嘉诚入主和黄洋行后, 提升英国人李察信为行政总裁。李察信离职后, 李嘉诚又聘用了另一位英国人马世民任董事行政总裁。在和黄、港灯两大老牌英资集团的旗下, 李嘉诚留任的各分公司的董事长、行政总裁多达数十人。李嘉诚说:“我并没有想过用雇佣外国人来表现华人的经济实力和华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我只是想, 集团的利益和工作确确实实需要他们。”
巧妙用才
在人才的使用上, 会用人的人总是能从实际需要出发, 用最适合事业发展的人才。在李嘉诚庞大的商业王国中, 只要是人才, 就能够在企业中有用武之地。李嘉诚说:“要知人善任, 大多数人都会有部分的长处, 部分的短处, 好像大象食量以斗计, 蚂蚁一小勺便足够。各尽所能, 各得所需, 以量才而用为原则。这就是说, 一个公司需要员工共同努力, 才能完成发展公司的大业。就如在战场, 每个战斗单位都有其作用, 而主帅未必对每一种武器的操作比士兵纯熟, 但最重要的是首领亦非常清楚每种武器及每个部队所能发挥的作用——统帅只有明白整个局面, 才能做出出色的统筹并指挥下属, 使他们充分发挥最大的长处以及取得最好的效果。”
李嘉诚说:“我现在就算再有多十倍的资金也不足以应付那么多的生意, 而且很多是别人主动找自己的, 这些都是为人守信的结果。”
李嘉诚通晓唯才是举的用人方略。在集团内部, 李嘉诚彻底摒弃家族式管理方式, 人们看不到家长制作风的影迹, 完全是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进行运作。李嘉诚常说:“唯亲是用, 必损事业。”有位员工这样评价李嘉诚:“对碌碌无为之人, 管他三亲六戚, 老板一个不要。”
李嘉诚善用年轻人。长实在20世纪80年代得以急速扩展及壮大, 股价由最初的6港元上升到90港元, 这和李嘉诚不断提拔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有关。有长实系新型三驾马车之称的霍建宁、周年茂、洪小莲, 正是长实年轻才俊的杰出代表。霍建宁1985年任长实董事, 两年后提升为董事副总经理, 是年35岁, 如此年轻就任香港最大集团的要职, 在香港实属罕见。周年茂1985年任长实董事副总经理时才30岁出头, 负责长实系的地产发展, 具体策划了多项大型住宅屋村的发展事宜, 深孚众望。由秘书成长起来的长实董事洪小莲, 全面负责长实公司楼宇销售时不到40岁。正是这些青年才俊的鼎力帮衬, 才有李嘉诚演绎出巨额财富的惊天神话。
李嘉诚精于搭建科学高效、结构合理的企业领导班子团队。李嘉诚深知, 企业发展在不同阶段需要有不同的管理和人才需求, 适应这样的需要, 企业就突飞猛进, 否则, 企业就要被淘汰出局。在李嘉诚组建的公司高层领导班子里, 既有具杰出金融头脑和非凡分析本领的财务专家, 也有经营房地产的“老手”;既有生气勃勃、年轻有为的港人, 也有作风严谨、善于谋断的洋人;既有公司内部的高参、助手、干将, 又有企业外部的智囊、谋士、客卿。曾任和黄行政总裁的马世民把李嘉诚的左右手称为“内阁”。评论家说:“这个内阁, 既结合了老、中、青的优点, 又兼备中西方的色彩, 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
宽厚待才
美国著名成功学家戴尔。卡耐基在他的《关爱人》一书中写道:“一个能够从细微处体谅和善待他人的人, 一定是一个与人为善的人, 必定有很好的人缘关系, 这种人缘关系就是他成功的基石。”
李嘉诚说:“不是老板养活员工, 而是员工养活了整个公司, 公司应该多谢他们才对。”李嘉诚对跟随他多年的有功于长江实业的“旧臣老相”, 始终怀有感激、善待、报答之心, 以恩、以德相报, 真情切切, 感人至深。
2011年首演
编剧:吕育忠
导演:杨小青
舞台设计:胡佐
灯光设计:周正平
服装设计:蓝玲
化妆设计:胡亚莉
故事主要描绘三国时期曹丕、曹植、甄女三者之间的情感纠葛,表达了“人性深处呼唤和谐”的主题思想。
胡佐:舞台设计以“洛水”和汉代“玉璞”为视觉意象。整体空间结构为镶嵌着两个同心圆转台的方形地面与空中的圆形玉璞遥相呼应。演出过程中,地面与空中的各种玉纹以及舞台场面在“水月”的映照下不时地叠加渗透在一起,在扑朔迷离、镜花水月的舞台氛围中体现了古代中国“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并升华了全剧“和谐轮回”的戏剧主题。
杨小青(国家一级导演、中国戏曲导演学会副会长):舞台设计既完整写意,又空灵大气,自始至终展现出一种简约的美韵。其智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自如地运用了传统戏曲“以虚写实”的艺术手法,将设计构思中出现的“洛水”、“圆月”、汉代“玉璞”等视觉意象高度概括为一个悬于半空贯穿全剧的“残圆”结构,它以不变的姿态,审视着地面上不断上演的情感纠葛与政事变化;其次是善用现代材质,将有机玻璃的透明属性与空中的“残圆”巧妙结合。在演出中,通过灯光的塑造,它能不断产生各种纤维光学性的变化,从而使其改变了原有的物理属性而形成了新的语汇,表现出扑朔迷离、如诗如画的唯美意境。不仅为充满古典气质的桂剧增加了几分现代气息,那略带理性色彩的视觉造型也为这出戏添加了学术气氛,从而增强了该剧古朴而又不失儒雅的精神品质,更完美地呼应了该剧对于“和谐”主题的全新解读和现代诠释。
周正平(国家一级舞美灯光设计、中国舞美学会副会长):舞台设计完全抛弃了近年来戏曲舞台上经常出现的堆砌式的构成方式,以极度简约的风格,根据“洛水”和汉代“玉璞”的视觉意象,建立起了一个凝练的、以双“圆”为主要视觉构成的布景样式,与该剧传达出的精神内涵高度吻合。同时,舞台设计在满足剧情需要的前提下,将大量的舞台空间留给演员,回归以演员表演为核心的戏曲审美需求,并且使舞台灯光与演员的表演及情绪气氛的转换紧密结合,戏剧节奏变化更加浑圆如意。
蓝玲:《七步吟》是情感戏、宫廷戏,胡佐老师没有按常规堆砌华丽,而是用极简主义手法设计出了“天圆地方”的舞台表演空间,既空灵大气,又寓意深刻。作为主体视觉形象的“圆”高垂在上,它与汉代玉璞融合在一起,与嵌在方形地面中的圆形转台遥相呼应。这个具有强烈视觉表现力的“双圆”结构,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共同构筑了历史的象征。在再现魏国宫廷的华贵气象之时又表现出高高在上的皇权给人的强烈压迫感。但和而为圆,“双圆”的设计,最终又传递出此剧追求人和家和国和的和谐主题。
自学理解诗句意思后,师出示“七步诗”的由来:
“曹丕当上魏国的皇帝之后,怕曹植跟他争夺王位,就想迫害他。于是宣他入宫,要他在七步之内做成一首诗,做不出来就把他处死。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除掉他,又伤心又愤怒。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在七步之内就做出了一首诗。当场念了出来。因为这首诗要求在七步之内作成,所以又叫“七步诗”。曹植也因此保住性命。“
师: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曹植?
生:才高八斗
师:有才华,换一个
生:学富五车
师:知识渊博,再换一个
……
师:你想用哪些词来形容曹丕呢?
生:心胸狭窄
师:嗯,容不下有才华的人
生:大义灭亲
师:什么是大义灭亲,举个例子说说?
生:比如我们是一家人,家里有一个人做了坏事,我把他指出来。
师:(掌声鼓励)这么说曹植是该杀的了?
生:(大笑)应该是六亲不认
师:很好,再换个词
生:处心积虑(因为他想方设法去除掉自己的弟弟)
师:掌声响起来
师:七步之内逼曹植作一首诗,显然是存心杀曹植,假如你是曹丕,说说当时你是怎么想的?
生:曹植才高八斗,必须想办法杀了他,否则我的皇位就不保了。
师:这是个“六亲不认”的曹丕
生:曹植聪明过人,要除掉他必须找个借口,就让他七步之内做首诗吧,他必定做不出,这样他就必死无疑。
师:这是个“奸诈阴险”的曹丕,能不能加上一些表情动作来说说曹丕当时的心理活动?
生:(捋一捋胡子,众笑)要除掉曹植,我得想个办法。既不能让大臣们说我,又要让他死得无
怨无悔。
师:好一个“处心积虑、心思缜密”的曹丕!掌声鼓励!
…………
师:如果你是曹植,面对皇兄的苦苦相逼,你会怎么应对?
生:如果你一定要我死,也不必找借口,你是皇上,想杀就杀
师:(模仿皇上语气)既如此,来人呐,拖出去斩了
生:大笑
师:接着说
生:如果我是曹植,我会说“你不就是担心我会跟你争夺皇位吗?大不了我走就算了,你何必杀我呢?”
师:曹丕生性多疑,信你才怪,还是拖出去斩了
(……笑声)
……生无语……
师:看来你们都没辙了,我们一起看看曹植的诗中怎么写的
生:齐读“……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师:曹丕怎么也没料到曹植居然能七步成诗,假如你是曹丕,听了曹植的诗,你会怎么想?
生:为了皇位,我不惜杀掉自己的亲弟弟,真不应该。
师:这是个什么样的曹丕?
生:悔过自新,知错就改。
师:真难得,曹丕良心发现,接着说
生:想不到他七步作出一首诗,下次我一定要再找个机会杀他。
师:这个曹丕心狠手辣
生:没想到曹植这么有才华,我真惭愧。如果让他做皇帝,那他一定会把国家治理的很好的,百姓一定会幸福,我还是把皇位让给他算了。
师:不仅悔过自新,还肯退位让让贤,真没想到你还是个明君,深明大义。来点掌声!
师:据说当时曹丕听了曹植作的诗之后羞愧万分,无地自容。只好收回成命。他是被哪句话打动了?
生:(齐读)“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师:想不到一句话救了自己一命,可见有时语言的力量胜过千军万马,学会说话多重要!
二.模拟情景训练学生学会说话
当你在公共汽车上站着,没有位置了,只有一个两人的座位上横躺着一个五大三粗的大汉,你打算怎么说动他起身给你让座?
学生交流,师生点评……
教后感悟:
⑴教师的教育智慧源于对教材价值的深度理解和挖掘
叶圣陶说:“语文教学就是用教材中的例子——课文,教会学生说话写话。”
本首古诗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借助一些注释及字典的帮助,学生合作交流,其意自明。那我们应该从这首古诗中学什么呢?
我想:曹丕精心策划除掉曹植,出了一道常人根本无法完成的难题,没想曹植却聪明过人,果真七步成诗,救了自己一命,可见智慧的语言有时能让人绝处逢生。现实生活中也会遇到同样的危机、关键的时刻,需要语言智慧,才能化险为夷,使问题迎刃而解。这正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素材,于是我在学生自学理解诗意后,设计了:指导揣摩人物心理,模拟人物对话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对话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获得言语智慧,以最大限度发掘教材的价值。
⑵学生的言语智慧源于情感体验及表达愿望的培养
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语言表达的智慧,这种智慧是学生对语言的独特情感体验。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交流的兴趣,在交流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才能在人际交流中获得积极的应答,实现成功的人际交流与沟通,产生其他手段无法实现的效果。
本节课我充分利用诗中隐含的曹植、曹丕对话时的心理活动和潜在对话的惊险紧张气氛,激发学生想象说话的兴趣和渴望,设计学生围绕:
①“……假如你是曹丕,说说当时你是怎么想的?”
②“如果你是曹植,面对皇兄的苦苦相逼,你会怎么应对?”
③“假如你是曹丕,听了曹植的诗,你会怎么想?”三个问题学会想象当时的情景,揣摩人物心理,进行说话训练。学生多爱看宫廷戏,对此有特殊的理解感悟,表达的兴趣愿望更加强烈,说话训练就能一气呵成。
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注释
尝:尝试。
持:用来。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糊状食物。
漉(lù):过滤。
鼓(gǔ):豆。这句意思是把豆子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茎。
釜:锅。
燃:燃烧。
本:原本,本来。
煎:煎熬。
相煎:指互相残害,全诗表达曹植对曹丕不满。
泣:小声哭泣。
何:何必。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成糊状食物。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它说:我们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萁跟豆来比喻同父共母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
赏析
此诗纯以比兴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曹植内心悲愤。
附:曹植简介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画眉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曹植散文同样亦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特色,加上其品种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评价。《诗品》作者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作为《诗品》全书中品第最高诗人、中国诗歌抒情品格确立者,在诗史上具有“一代诗宗”历史地位。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才气逼人
初平三年(192年),曹植出生于东武阳。曹植是曹操与卞夫人所生第三子(卞夫人为曹操生了四个儿子:丕、彰、植、熊)。当时曹操在北方尚未站稳脚跟,缺乏固定根据地,家属常随军行止,因此幼年曹植同众多兄弟们一样,是在戎马倥偬生活中度过。这种戎伍生活一直到建安九年(2),曹操击败了劲敌袁绍集团,攻克了其经营多年邺城(今河北临漳),方才有所改变。
曹植自小非常聪慧,才十岁出头,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及先秦两汉辞赋,诸子百家也曾广泛涉猎。他思路快捷,谈锋健锐,进见曹操时每被提问常常应声而对,脱口成章。曹操曾经看了曹植写文章,惊喜问他:“你请人代写吧?”曹植答道:“话说出口就是论,下笔就成文章,只要当面考试就知道了,何必请人代作呢!”
再加之性情坦率自然,不讲究庄重仪容,车马服饰,不追求华艳、富丽,这自然很合曹操口味。渐渐地,曹操开始把爱心转移到曹植身上。
建安十一年(2)八月,15岁曹植第一次随父东征海贼管承到达淳于(今安丘东北)。
建安十二年(2)一月回师邺城,他在《求自试表》中所说“东临沧海”即指此事。九月,16岁曹植随父北征柳城(今辽宁朝阳),他在《求自试表》中说“北出玄塞”即指此行,《白马篇》就是曹植对此期间随父征战写照。
建安十三年(2)七月,17岁曹植随父南征刘表至新野,后又随父与孙权战于赤壁。
建安十四年(2),曹植随父征战第一次回到家乡亳州。
太子之争
建安十五年(2),曹操在邺城所建铜雀台落成,召集了一批文士“登台为赋”,曹植也在其中。在众人之中,独有曹植提笔略加思索,一挥而就,而且第一个交卷,其文曰《登台赋》。从此曹操对曹植寄予厚望,以为他是最能成就大事人。
建安十六年(2)秋,刚行冠礼曹植暂时告别了在邺城宴饮游乐、吟诗作赋优游生活,慨然请缨,随父西征。一路上跋山涉水,晓行夜宿。当西征大军辗转到帝都洛阳时,曹植被眼前一幕惊呆了:饱受战火洗劫,洛阳城往日繁华消逝得无影无踪,到处都是残垣断壁,荆棘丛生,昔日气势雄浑皇宫已成一片废墟,湮没在杂草间,片片黄叶满城乱舞。满腔热血曹植怀着一颗立功垂名心,随西征军离开洛阳,继续向西进发。经过一年多兼并战争,西部最终结束了一盘散沙混乱局面,迎来了它稳定与安宁。凯旋曹植不久即被封为临淄侯。
在邺城时期,有一件对曹植来说是至关重要、并影响到他一生事,这就是世子之争。
建安十九年(2),曹植改封临淄侯。这一年,曹操东征孙权,令曹植留守邺城,告诫他:“当年我担任顿邱令时候二十三岁,回想起那时候所作所为,至今都不曾后悔。如今你也是二十三岁,怎能不发奋图强呢!”曹植既因为有才而受宠,丁仪、丁廙、杨修等人便都来辅佐他。曹操有些犹疑,好几次几乎要立曹植为太子。然而,曹植文人气、才子气太浓,常常任性而行,不注意修饰约束自己,饮起酒来毫无节制,做出几件让曹操很是失望事。
尤其是在建安二十二年(2),他在曹操外出期间,借着酒兴私自坐着王室车马,擅开王宫大门司马门,在只有帝王举行典礼才能行走禁道上纵情驰骋,一直游乐到金门,他早把曹操法令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曹操大怒,处死了掌管王室车马公车令。从此加重对诸侯法规禁令,曹植也因此事而日渐失去曹操信任和宠爱。十月,曹操召令曹丕为世子。从此,曹植告别了昂扬奋发人生阶段,陷入难以自拔苦闷和浓浓悲愁中。
建安二十四年(2),曹仁为关羽所围困,曹操让曹植担任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带兵解救曹仁。命令发布后,曹植却喝得酩酊大醉不能受命,于是曹操后悔,不再重用他。
曹植怎么死?
怎样引导学生写好汉字呢?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经过几年的探索和研究,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方法。
一、引导学生练字易早开始
我上小学时,由于语文老师更替频繁,所以写字功底不扎实。虽然上师范期间,我逐渐喜欢上练字,也勤于练字,但对字的结构把握总觉得不理想。而现在和我同校执教的张老师,年龄要比我小得多,但字体结构匀称,字迹娟秀漂亮,让我看了好生羡慕。问其原因,却原来是她的小学老师注重练字的功劳。现在科学研究表明:脑的开发潜能是递减的,开发越晚,收获就越小。我有一个上四年级的女儿,她初学写字时字体端正,很有写字天赋;但后來由于疏于引导,字越写越丑。幸而她的现任老师注重练字,她的字是越练越漂亮,我都难及;但是她练的字和她作业上的随手字却严重脱节。而我教的一些写字优秀的学生,由于练字起步较早,这种脱节现象并不明显。因此,引导练字应从学生初学写字时开始。这样不仅练字效果明显,还能有效避免练字和随手字脱节的现象,使练字和随手字合二为一,达到练以致用的目的。
二、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练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练字兴趣,使学生乐于练字、自觉练字。1、给学生以“练字有用”的教育,培养学生练字兴趣。文字是人们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须臾不能离开的交际工具。它的用途十分广泛。写一笔好字,自己看着赏心悦目,别人看了也羡慕不已。去参加考试,如果字写得好,又快又清楚,就能有效利用考试时间,取得好成绩;写文章投稿,如果字写得好,编辑阅稿时省时省力又赏心悦目,稿件当然会被优先处理。写一笔好字可以使人受益终生。2、在讲书法家的故事中培养练字兴趣。小学生很喜欢听故事,能从故事中悟出生活、学习的一些道理。这些自己悟出的道理,他们很容易接受。因此我常给学生讲我国书法家的故事。通过《只有一点像羲之》的故事,学生明白了练字要持之以恒;通过《看碑刻入了迷》的故事,学生懂得了练字要专注……一篇篇故事,让学生在与书法家一次次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对书法家产生兴趣,对练字产生兴趣。3、在创设艺术氛围中培养练字兴趣。小学生爱美,更爱动手创造美。因为幼小本来就是最质朴、自然的美。只要给他们创设创造美的环境,他们会很乐于沉浸其中。每次上书法课,我都会用清越的语调对学生说:你们都是书法家,你们正在创作传世佳作,凝神静气地、全心全意地创作吧!每当这时,站在班里就像站在深山里一样空灵、凝寂,只有我的话在班里回荡。4、在表扬、奖励中提高学生练字兴趣。表扬和奖励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当小学生听到老师的表扬或是接到老师奖励的卡片的一刹那间,心情是妙不可言,这时他(她)会认为自己是个被认可的了不起的人物。从而对练字的主动性、自觉性、参与性、积极性会更高、更强。5、在丰富的课外活动中提高学生练字兴趣。丰富的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多种兴趣的温床。因此,可以通过开展书法评比活动、举办书法展览、办手抄报、办板报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练字兴趣。
三、指导学生写字的正确姿势和基本技巧。
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是学生写好字的前提。姿势端正表明态度端正,态度端正才能写得一笔好字。因此对学生的写字姿势要长抓不懈,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此外,给学生以写字技巧的指导也十分必要。为此,我总结了几句练字要领:要想字写好,练习基本笔画少不了;要想字写好,笔顺一定要记牢;要想字写好,看清汉字部件少不了;要想字写好,间架结构要记牢;要想字写好,反复修改少不了;要想字写好,专心、坚持能做到。
四、领学生做“看字帖,说结构”的游戏
练字首先要注意字的间架结构。间架结构安排匀当,写出的字才会匀称、平稳、耐看。初学练字时,为提高学生对字的间架结构的观察能力,我常领学生做“看字帖,说结构”的游戏: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由老师挑字帖中的一个字。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字的间架结构,然后进行说字的结构的比赛(说过的结构不允许再说)。比赛之初,学生看到的只是字的明显的结构特点;随着比赛的进行,学生对字的观察就会越来越深入;最后,再在深入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写这个字。比赛积分最高,字又写得好的小组就是优胜者。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练字兴趣,促进了学生写字水平的提高。
五、教师以身作则,榜样引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在引导学生练字的过程中,教师范写非常必要。即使教师写字水平不高,也要坚持范写,在范写的过程中不断地擦去自己认为不理想的笔画、部首,反复修改,直到达到自己满意为止。这种以身作则的范写,很有带动作用。学生都有亲师心理,而且他们的模仿能力又极强,他们会欣然学着老师的样子反复修改自己的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字的观察能力便提高了。
六、让学生当评字“老师”
学生天真纯洁,表现欲极强,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就会毫无保留地展现自己。根据这个特点,我会在范写之后,就某个书写上有难度的字,公开让学生当“老师”挑毛病,我改正。这时学生的热情很高涨,他们能把我用心写的字挑得体无完肤,此时虽然我心理会有一种酸溜溜的感觉,但听从学生意见修改的字的确好看多了。看着学生兴致未尽,我趁机引导:能者为师,同学们可以做我的老师了。谢谢你们!因为在你们的指导下,我的字取得了进步。做人之师,人进步;做己之师,己进步。你们想要写字进步,就要当自己的老师,多挑自己的毛病,改掉这些毛病,你们就会有很大进步!
七、鼓励学生向字帖请教
在练字过程中,一些学生写完一个字后,总是不厌其烦地让老师检查,以期得到老师的指点。这样做在初学练字时是提倡的,但如果学生总是这样做,就会因过分依赖老师而束缚自己写字水平的提高;此外,这样做还有一个弊端,就是在等待老师指导的过程中浪费了宝贵的练字时间。实践证明,真正写字水平高的学生是不会过多请教老师的,他们总是全神贯注于观察字帖,在与字帖的对照中,在反复修改中得到提高。因此,我对学生说:字帖是最高明的老师。把你写的字与字帖进行对照,你会找出最主要的差距,多写几遍把它改掉,这时你会对自己的字更加满意,心情也会十分舒畅,因为你是有能力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又有了一次大进步!
1. 基于职业教育的高效课堂教学观
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知识教育是指向职业应用的,如何让知识跳出信息的层面,鲜活地进入学生的技能维度,并有效实现知识信息与行动技能的内化、固化与结构化,是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核心论题。因此,积极营造课堂教学情境,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达成“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的高效课堂教学目标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探讨的新方向。
2. 基于课堂生态的多元课堂教学观
传统课堂教学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教育生态体系,学生的参与度低,兴趣性差,感性经验少,信息资源闭塞,知识建构平面、僵化。知识传输效率不高,能力建构效能差,无法适应职业教育学生的认知需求。
3. 基于终身学习的全人发展教育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学习———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新的教育理念: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1]培养自主、自立、自觉的,健康的,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个体,是真正实现现代产业工人职业化培养的基石。
二、模式创建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1. 高效课堂模式———模式设计的形式载体
高效课堂,旨在构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是基于高效课堂的理念进行设计,充分考虑高效的各个影响因素,并以此作为指标体系评价该模式,以校验该模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这是该模式设计的形式载体。
2. 建构主义理论———模式设计的理论基础
个人认知结构的建构包括知识建构、能力建构和情感建构三个部分,这三个维度也准确地诠释了教学活动发生的基本内容、目标和方式。因此,该模式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对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影响学习的因素、学习的内涵和学习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建构具体的教学环节和方法,形成一个合理、完全、发展的教学模式体系。这是该模式设计的理论基础。
3. 全人教育观———模式设计的思想内核就教育的对象、功能和形式而论,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教育形式,一方面,就教育对象的认知水平、年龄结构和心智程度来看是一种养成教育,即学生社会人发展的基础阶段,其需要承担促进学生心理建设和心理成熟的教育任务。另一方面,就教育形式的任务属性、目标维度和培养指向来看是一种职业教育,即学生职业人发展的初级阶段,其需要完成学生职业预备和能力培养的教学任务。因此,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具有双向性内部取向分化的教育形式,其设计理念就不能从单方面考虑或限定,而是要从学生全人发展的角度进行评量。
三、模式教学流程及方法
根据中职教育的教学特点,每节课35分钟,因此一个项目教学可以分解为三个环节,即三环; 而每个环节又分为七个步骤,即七步,这个项目的课程模式设计如下( 表1至表3) :
四、适用学科
1. 有前期课程作为基础的学科
自主学习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和能力储备,这样才能够保证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性的有效发挥,基础性认知结构可以为学习过程提供更多的元认知策略和方法论指导。
2. 实践操作性较强的学科
实践过程为知识学习提供了应用环境和思考空间,可以提高信息可视度和转化率,让学习过程从内在抽象的建构过程,转化为外化应用的实证过程,从而增加学习的可控性,以有效的外显方式促进知识的深度内化。
摘要: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有效激发课堂效能,促进学生的专业知识转化为职业技能,是职业教育必须探讨的问题。高效课堂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基于项目教学法,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构建“三环七步”教学模式,探讨构建背景、理论依据、基本流程和试用学科等相关问题,以期进一步提高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七步诗】推荐阅读:
曹植七步诗拼音07-14
《七步诗》的语文教学反思10-02
成语七步之才11-01
七步工作法实例07-16
成语七步之才的故事06-08
关于三环七步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