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培训中长期规划

2024-11-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安全教育培训中长期规划(推荐11篇)

安全教育培训中长期规划 篇1

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进一步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等一系列安全生产重要文件,切实抓好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增强全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减少道路运输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目标,特制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中长期规划

一、培训对象

本规划所指的安全教育培训对象为本公司所属安全安全管理人员和驾驶员、押运员等全体从业人员。

二、培训目标

五年内使全体管理人员全部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成为安全管理的内行,具备较高的安全管理水平。全体从业人员法制意识、安全意识和文明交通意识明显增强,安全技能明显提高,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因从业人员违法、违章或违反操作规程而引发的交通事故或安全责任事故明显减少。

三、培训方式

(一)安全管理人员培训

1、学历培训。学历培训是安全管理教育培训的基础。安排和鼓励全体管理人员通过电大、函大或自考等方式进行学历培训。经公司安排进行学历再教育的公司适当解决其学习费用,并保证学习时间,争取五年内全体安全管理人员达到大专以上文化水平。

2、短期培训。积极参加省、市、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安全教育短期培训。

3、以会代训。按时参加交通运输局、县运管所组织的安全教育培训会和安全例会以会代训。

4、集体学习。本公司安委会或安办组织的集体学习培训,每月进行一次,全体管理人员参加,时间不得少于4小时。

(二)从业人员培训

1、安全例会。安全例会每月进行一次,每年进行12次,全体驾驶员、押运参加。

2、小组学习。根据我公司从业人员较为分散的实际情况,将从业人员分为三个学习小组,由组长进行召集,组织学习,每周一次,每不得低于2小时。

3、印发资料。对国家新出台的公路运输方面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时印发书面学习资料,发给从业人员学习。

4、短信平台和电话会学习。每周编辑危险品运输安全方面的短信发给从业人员,每月不得少于4次。需及时传达的政策通过电话会传达学习。

5、专家授课。每年邀请具有公路运输安全知识的专家、学者和或驾校教师对从业人员进行2次安全知识专门培训。

四、培训内容

1、法律法规培训。国家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公路运输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2、公路运输安全基本知识培训。包括公路运输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危险货物装卸、运输、储存的相关安全知识。

3、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开展的安全生产各专项活动相关内容的培训。

4、警示教育培训。有针对性地将公路运输特别是危险品运输中的安全事故案例作为教育培训内容,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警示教育。

5、阶段性培训内容。分不同阶段确定培训的具体内容。冬、春季要抓好应对冰雪天气、防冰冻、防滑、防雾、防火等安全行车知识培训;夏、秋季要抓好应对高温季节和汛期防泥石流、塌方、防洪、防滑等安全行车专业知识培训。同时,要抓好各阶段及各类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

五、考核和奖惩

将管理人员安全学习和教育培效果作为对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年终评选先进个人的重条件或提升使用的重要参考依据,并对学习效果突出的,给予适当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

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要进行考核,每年进行闭卷书面考试2次,半年总结会和年终结会时进行。将考试的结果作为员工使用的重要依据,凡当年安全知识培训考试1次不合格的调换工作岗位,2次不合格的解除聘用合同。

六、基础建设

五年内建立一个安全教育培训中心,配备安全教育培训专职教员1人,兼职教员2人,建设一个面积约100㎡、能容纳200人的安全教育培训室,配备较先进的音响影视设备。同时,办好图书室,方便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学习查询。

七、组织领导

建立安全教育培训的常设机构,不断修订完善安全教育培训的各项规章制度,分制订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建立安全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公司成立“安全教育培训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总经理任副组长,设安全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于安全科,为安全教育培训的常设机构,负责教育培训中长期规划和计划的具体实施。

XXX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教育培训中长期规划 篇2

总体来说, 我们认为中国教育改革应有两个重要目标:一是继续坚持普及义务基础教育, 把重心放到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二要发现和培养特色人才和高水平人才。

目前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在于发现和培养特色和高水平人才, 而通过改革高等教育体制, 可以带动基础教育中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 也有利于两个目标。

我国几十年高等教育走的主要是大众化、批量化的普及道路。这对于当时的情况, 有一定道理, 但出现一些偏向。现在, 为了平衡发展, 高等教育亟需提高。教育改革是我国历史上必须迈出的一步, 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要求, 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迫切任务。

33年前, 邓小平作出“恢复高考”这一果敢的改革决策, 为我国的快速发展培养出了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 提供了人才基础。适合时代需要、着眼未来的教育改革, 也同样是未来中华腾飞的保证。

特色和高水平人才是中国发展所必需

中国的发展, 对拔尖和特色人才有明显的需求。粗放和初步的发展, 一般普及教育的人才可以起很大作用。要赶上和在某些方面领先国际前沿, 逐步掌握发展的主动和一些主导权, 发现和培养在世界范围还堪称高水平的人才尤为重要。

而中国现状正如温家宝总理和钱学森先生的对话所反映的:几十年来拔尖和特色人才匮乏。

在这样的情况下, 我们就难以改变中国在大多数领域步西方后尘, 长期缺乏主动、难以掌握主导。比如, 美国的微软、谷歌等公司领先我们, 我国的相关产品就必然受其导向。这样的问题最明显表现在经济和科技领域, 也同样存在其他领域。其根本, 是因为我国缺乏有特色的、拔尖的创新人才。人才不能领先, 导致了其他方面不能领先。

我们赞同高校既有普及也有提高的功能, 也支持继续做好高等教育的普及。但是, 从我国古代和近代高等教育起初几十年的精英教育, 我国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高等教育普及化, 从上世纪50年代到最近十几年, 重点都是普及, 而提高为次要。

拔尖和特色人才匮乏既相对于国家目前和今后的迫切需求, 相对于近十几年高等教育在普及程度的加快和改进, 也相对于原西南联大等学校的成就。在艰苦情况下, 我国可以出现赵元任、陈省身、钱学森、杨振宁、李政道、王浩、钱钟书等人才。而条件好很多的现代, 在绝对人数和相对世界的比率上, 我们出现的特色和拔尖人才很少, 如果相对我们大学生、研究生数量, 比率就更低。

不是因为我国没有这样的人才, 而是因为当前的教育不能积极发现他们、不支持他们的成长。我国的教育培养出来的是善于被动接受、缺乏自主的学生, 这样的特点反映到科研人员身上就是缺乏创新意识, 能够做技术过硬的技师, 却成不了科学领袖。如果不能深刻反省我国教育体系, 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我们的教育体系, 可能会埋没更多现代和将来存在的拔尖和特色人才。

如果不进一步改革教育体系, 不仅会导致我国失去一些应该发现的特色和拔尖人才, 而且将导致教育的幼稚化。上级教育部门对下级的管理太多、太细, 如此逐级下传, 反映了一种不信任, 也就使得下级不能成熟。比较而言, 我国培养出来的中小学和大学毕业生, 相对西方国家的同龄人, 常常显得思想和行为较为幼稚。其根源, 是因为教育部门没有发挥学校自主性、学校没有发挥老师自主性、老师没有尽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本来应该自主、自身负责的, 却习惯性依赖和仰仗老师和家长, 造成我们的学生幼稚化。这样的教育体系下培养出的年轻人进入社会也偏幼稚, 本来应该以成人姿态负责、理性处理事情, 有相当多人处理起来像小孩、非理性、无规范。因此, 教育不发挥学校自主性, 也造成一些不足够成熟的、偏于依赖或怨人的人群过多, 而以成熟心态负责解决问题的人群偏少, 导致社会进步缓慢。

有关高等教育改革的四点意见和建议

1.保证教育公平, 继续国家办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增加中央的教育经费是保证不同阶层、不同地区得到教育公平之必需基础。这些增加的经费, 不能简单重复, 而是应用到改善基础教育、和改革高等教育等实处。发展教育是国际公认的国家发展的保证。我们比较中外教育体制可以发现, 国家办教育不仅是国家发展之必须, 也是教育资源社会公平配置的基本保证。我国应该继续以国家支持为教育的支柱, 而不走西方部分国家私人办精英高校的道路。我国不应该出现因为其家庭收入而不能获得高等教育的现象, 这不仅是社会不公, 也是和自然界失去生物多样性一样, 失去人才多样性。多样性的人才来源, 是国家发现和选拔人才的重要资源, 是国家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鼓励大学竞争, 国家宏观选择。逐步让高校自主。先选择一批高校, 给予自主权, 实现理事会管理。由相关人士和有关单位代表组成理事会直接管理。招生、课程设置、毕业等教育和学科建设都交给学校。国家管经费、规范、学生工作。国家通过参与理事会和经费调节, 间接管理和任命校长。国家也可通过法规和政策划定高校的底线和边界。国家不给出上限, 而让自主办学的高校竞争, 通过竞争, 出现特色办学、特色人才。国家出上限、出简单化的目标都会矮化高校、让高校走上窄路。国家让学校竞争, 可以使其能够达到的上限出乎意料地高, 而各个高校办学的道路越来越广。不要担心动荡。时代不同了, 现在很多学生最关心的是毕业后第一个职位的工资, 而不同于二三十年前学生关心的。国家也要相信经过上百年发展的高校, 可以作为“成人”来自主管理。有个比喻:书店以前是开架的, 其后几十年怕人民群众偷书, 书店封架。书店重新开架是经过犹豫和领导层争论, 开架后, 结果图书失窃并非严重问题。既然书店可以相信一般群众顾客, 教育管理部门也应该相信经过国家发展风雨、为国家培养了很多人才 (包括教育管理部门人才) 的大学校领导和教授们。

3.建设一流大学, 加强研究教育。我国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正确的目标, 是发展所必须。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受制于两个条件:研究不是一流, 教育不是一流。为了加快一流大学建设步伐, 可以采取三个具体措施: (1) 给予一批高校科学研究专项经费, 其量为高校的一个学院相当于科学院一个研究所的研究经费。科学院在各个学科有多个研究所, 而高校一般只有一个相应的学院。给高校的研究经费还帮助和促进国家培养人才, 是经费的恰当应用。也与国际一流大学在世界上承担前沿自由探索研究一致。 (2) 中国科学院的一些研究所, 可以单独或者联合参与创办新的小型高水平的大学。我国十几年来增加的大学, 主要是普及。新型高水平大学极少。研究所的领域和教育比较接近, 参与办学可以起到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投资的作用, 而且有中国科大成功的先例可循。 (3) 为了提高高校教育质量, 国家需要支持一批教学人才, 保证其待遇, 使研究型大学中教学得到保证。国家也需要以科研经费换科研人员的教学时间, 让他们省出申请经费的时间认真参与教学改革。

4.大学中学联动, 提倡特色拔尖。大学水平提高, 和中小学教育有关。如果中小学只提倡和鼓励总分高, 缺乏特色和专长, 高校工作就很难。如果高校只看高分, 中学就不能脱离考试的指挥。一些高校和中学已经接触, 希望联动, 为我国发现和培育特色和拔尖学生。如果国家给予政策和支持, 可以局部选择性地开始一些联动。从中学开始, 实行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是允许和鼓励拔尖和特色人才成长的关键。对学生个性化教育, 就需要学校允许和鼓励。中学的鼓励如果得不到大学的承认, 就无法开展。而大学如果接受千篇一律的学生, 个性化教育困难就比较大。中学大学联动可以解决这个两难。

当自主办学的高校增多以后, 完全自主招生, 出现各自特色, 也将影响中小学教育, 使中小学不再以简单总分为惟一标准, 而是有不同特色的学生, 被高校录取。 (本文节选自2010年1月11日饶毅、施一公在国务院座谈会上的发言编辑:何乐)

摘要:我国教育改革有两个重要目标:一是继续坚持普及义务基础教育, 把重心放到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二要发现和培养特色人才和高水平人才。目前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在于发现和培养特色和高水平人才, 而通过改革高等教育体制, 可以带动基础教育中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 也就可以有利于两个目标。

八问“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 篇3

这个庞大的规划纲要起草班子,历时18个月,写就了两万多字的纲要,并在2010年3月1日的《光明日报》上全文公布。坦率地说,我对教育部过去制订的许多规划纲要或教育工程,都不太关心,甚至包括这次规划纲要第一轮公布的征求意见的稿子。第二轮征求意见(应该说采取这种公开性的做法较之过去是一个进步)公布后,我倒是耐心研读了这份洋洋数万言的纲要。但是,除了一些具体的数字和华丽的辞藻外,看不出有什么新的改革思路,倒让我新添了许多疑虑。那么,这个规划纲要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呢?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规划纲要呢?为此,仅提出以下几点质疑:

一、历史的经验教训未能坦诚面对。制定一个好的规划,必须从问题出发,总结过去的教训,敢于面对工作中的错误或失误。可是,教育部既没有对民众的大量批评作正面回答,也没有吸取过去10年制定和执行规划的教训。在规划纲要的序言中,仅仅用了180个字概括教育工作中的问题,而且是轻描淡写的,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体制机制不活……总之,凡是涉及根本问题,教育部一律回避。像最大的失误是没有抓改革,最大的障碍是没有放权,最大的问题是大学扩招、大学合并、学风浮夸、教学假评估、学术造假,这样的严重问题只字不提,当然更谈不上虚心检讨了。历史证明,凡不认真总结和吸取教训的人,是不可能彻底纠正错误,继续前进的。

二、总体战略中没有战略。战略一词,在规划纲要中屡屡出现,不仅规划中冠以总体战略、战略目标、战略主题,甚至规划制定的11个专题组也都冠以战略小组。可见教育部领导人对战略“情有独钟”。可是,究竟什么是战略,规划制定人员似乎根本没有弄明白。按照世界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的说法,“战略不是目标,而是方法”,“是选择什么样的做法可以使你与众不同、独一无二”。什么是教育的战略?毫无疑问,改革才是真正的战略,唯有改革才能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取得与众不同和独一无二的成就。我国30多年来取得的成就,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改革开放总战略正确性的证明。

也许,规划人员会说,在规划纲要的第三部分专门讲体制改革,甚至不惜用了六章的篇幅论述改革……可是规划纲要并没有把改革提到总战略的高度来认识。而且,在这六章中,并没有一章讲领导体制改革,这不能不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试问:教育部自身不改革,一个没有革新精神的教育部,又怎能领导全国的教育改革呢?

三、教育方针被随意修改添加。1957年毛泽东提出的我国教育方针是:“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可是,在拨乱反正以后,不知为什么不再提这个方针了,代之而起的是各式各样的提法,如四育(德、智、体、劳)说,五育(德、智、体、美、劳)说,六育(德、智、技、群、美、体)说等。一个权威的教育方针,应是由国家最高领导人提出的、符合教育科学的方针或是由立法机构制定的教育方针。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其中总纲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以立法的形式,正式颁布的我国教育方针,是权威的教育方针,如果需要修改,必须由立法机构重新颁布教育方针修订案,随意添加是违法的。可是,在这个规划纲要中,却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对比发现,不仅字句表述不同,而且还增加了一句“为人民服务”,这纯粹是多此一举,难道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就不包括人民在内吗?更为严重的是,规划纲要小组,完全没有权力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他们既不懂教育方针,又没有法制观念。由此,人们有理由怀疑,由他们制定的这个规划纲要,到底在多大的程度上能够得到落实。

四、工作方针不当。在规划纲要第一部分中,提出的工作方针是20个字,即“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工作方针体现了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值得指出的是,规划纲要继续把发展放在优先的地位,而不是把改革放在首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失误。在过去10年中,就是因为“大跃进”式的发展,带来了高等教育一系列严重问题。本来制定新的10年规划纲要,应当以改革为中心,通过调整,理顺各方面的关系,逐步使我国高等教育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看来,教育部没有吸取以往冒进的错误,而是继续把发展放在优先的地位,规定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这是盲目追求“教育GDP”的表现。

五、没有突出重点。在这个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要抓“改革的试点”,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历数了10个改革试点以后,人们不无遗憾地说,这又是一个面面俱到的试点方案。钱学森先生2005年7月29日向温家宝总理提出:“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去办学”,直到钱老逝世,他的建言仍没有落实,以至于留下了一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难题。如果抓改革,首先就要抓“大学创新教学模式”的试点,可是规划纲要中并没有重视这个重大问题。此外,诸如大学校长遴选的试点、大学通识教育的试点、大学自主招生的试点等,都没有列入试点,实有遗珠之憾。

六、继续沿用工程思维的旧习。在过去10年中,教育部制定了10多个教育工程,这是以计划经济思维指导教育工作,明显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这些工程执行得怎么样呢?人们没有看到教育部的评估,恐怕大多数都是不了了之的“烂尾工程”。这次制定规划纲要,不仅没有摒弃计划思维模式,反而又提出了7大工程,在工程中又套进了若干工程,如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中,又包含着许多工程、计划或基地建设等。在所谓的7大工程中,有一些并不是特别重要,也不一定需要教育部出面来抓,显然教育部是“为工程而工程”。

七、“变法不变人”。这次规划纲要的制定者,主要是教育部的政策研究室、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教育部各司局的负责人。不难想象,教育部过去那些规划和教育工程,也都是出自这些人之手。我想起了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的一句话,他说:“变事而不变法,变法而不变人,则与不变同矣。”既然规划纲要制定者还是原来那批人,怎么可能由他们制定出一个有改革精神的规划纲要呢?一位教育评论家,专门把这次规划纲要与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作了对比,他无奈地发现,现在的改革目标在17年前都提出过,甚至文风都雷同,诸如什么“探索”、“逐步”、“工程”、“注重”、“树立”、“自主”、“完善”,等等。

八、缺乏相应的对比方案。制定规划纲要应当有不同的对比方案,甚至允许独立的学术研究机构提出方案。没有比较,就不能择优取舍。正如李锐先生所言:现在搞规划是“皇帝选妃子,只送一个,不要也得要。”同时,这个规划纲要仍然是闭门造车,尽管参加调查人员众多,但却没有邀请富有改革精神的教育工作者和新闻界人士参加,甚至连听听他们意见的机会也不给,这能做到兼听则明吗?因此,教育部沾沾自喜的5000条建议、40遍修改和210多万条网帖,不如钱学森先生一条建言;1000多人的调查,甚至不如听一听一个真正改革者的一席肺腑之言。从创造学上讲,任何发明创造最初都是源于个人的创意,而绝不是靠搞群众运动或人海战术所能奏效的。

本来,规划纲要第二轮公布时,正是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开会期间,可令人奇怪的是,规划纲要竟然未能成为议论的中心,媒体相关的报道寥寥无几。这说明,人们已经厌倦了,对这个规划纲要已不抱太大的期望。尽管如此,规划纲要是一定会按时批准颁布执行的,因为民意在这方面是不起作用的。

安全生产工作中长期规划 篇4

安全生产工作中长期规划

为加强和规范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落实交通运输部门的监管要求和安龙县委、县政府提出“确保不发生有严重社会影响的重特大事故,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的要求,从源头上根本解决企业生产领域中的突出问题,保持企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特制定公司中长期安全生产工作规划如下。

一、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一)安全生产方针

以保护旅客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运输安全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深化道路客运隐患整治行动,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保障道路旅客运输安全。倡导安全文化,加强法制宣传,强化安全责任,为构建和谐社会、安全运输环境提供保障。

(二)总体方案

为全面提高企业运输安全管理水平,使各类事故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并逐年下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减少各类事故发生,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的应急预防、指挥、救援“三位一体”的能力。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监控体系,保障旅客安全,有效控制重大运输安全隐患,确保企业安全状况平稳好转的态势。

2013年起是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的第一年,我公司要求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条款,形成安全生产工作的新格局,各种事故隐患得到有效控制。

二、主要任务

有效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受伤事故持续压降,各类事故伤亡率不超过上级下达的控制指标。

1、强化安全管理体系,推进平安企业建设,加强安全管理机构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意识,加强目标管理和考核。健全宣传培训体系,提高全员安全素质。

2、建立安全宣传教育体系。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宣传,开展“安全生产月”等各种宣传活动,倡导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提高安全宣传教育普及率。发挥企业职工对安全生产的宣传和舆论监督作用。

3、健全安全检查管理体系,进一步落实三级安全检查制度,形成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检查整改新格局。每年在安全检查上都要有所突破,真真做到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保障措施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重大,需要企业方方面面的重视。

1、把安全生产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安全生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系,将安全生产相关内容、重要指标纳入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使安全生产和企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实现安全生产与企业社会协调发展。

2、加强安全生产法治,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安全生产目标指行情况实行每月考核制度,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奖罚分明。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群众监督参与机制,建立安全生产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的机制,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3、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和例会,分析安全形势,安排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

4、落实“三级”安全检查制度,做到公司每月查、班组每周查、车辆每天查,所有检查都要留下记录。对查处的隐患要落实整改措施,还要按期复查。

5、严格执行驾驶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及考核制度。驾驶人员每月接受不少于二次的安全培训教育,每次不少于一小时,并对培训教育效果进行考核和评估。

6、及时改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内容和方法,修订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持续改进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中长期规划 篇5

XXXXXXXXXX集团有限公司

关于安全生产中长期规划和跨专项方案

通知

公司所属各科室、各项目部、分子公司:

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要求,根据国务院《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一)安全生产基本现状

“十一五”期间,全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安全生产要求,安全生产状况持续改善。

1.全面完成了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十一五”期间,集团公司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零件,无死亡事故;2006~2010年,总体趋势良好,低于考核控制指标。

2.安全生产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十一五”期间,企业规模快速扩张,重难点工程和高风险项目随之大量增加,施工现场各类劳务人员迅速增多,企业规模扩张与资源配置的矛盾逐步加剧,安全生产经受了严峻挑战。

3.安全生产组织体系运行有效。集团公司基本建立起了“安委会统一领导,以专职机构为骨干,以相关部门为依托,覆盖各管理层级 ”的安全生产领导组织体系。专职机构设置和专职人员配备不断强化,稽查队伍建设逐步规范,安全生产监管能力不断提高。

4.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逐步规范。集团公司以“主体责任明确、分级传递到位,一岗双责、岗岗有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员、全过程”责任体系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断改进和完善,促进了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5.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深入开展。集团公司将安全生产检查、稽查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相结合,认真组织和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定期大检查和专项检查、稽查,并建立了信息统计和报送制度,促进了安全生产保障体系运行,有效防范了生产安全事故。

6.安全教育培训取得成效。集团公司对教育培训工作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加强了企业“三

类人员”和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专职人员持证上岗率和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

7.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有序推进。结合实际情况,集团公司进一步规范事故报告和处置程序,完善应急预案和救援体系,摸索建立平战结合的应急救援队伍,强化应急演练和应急知识培训,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提升。

(二)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实现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的关键时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随着经济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将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一是践行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新要求。国家已把安全生产提高到事关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层面,安全法制逐步健全,各部委、各地方纷纷出台严管措施,把安全生产与企业资质、市场开发、生产经营、企业信誉相结合,事故成本越来越大。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期望不断提高,广大从业人员“体面劳动”观念不断增强,对改善作业环境、保障职业安全健康权益等方面有新期待,对企业安全生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二是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做强做优和可持续发展,构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十二五”时期,集团公司发展的核心目标是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一流企业。一流的企业既要有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经济效益,更要有一流的安全生产业绩。在构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方面

应有更高的标准,更严格的要求,更突出的作为,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做出新贡献。三是面临严峻形势,安全生产工作需要研究解决新课题。由于部分工程项目仍然存在违法违规分包、转包,协作队伍管理失控等问题,导致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影响企业形象和稳定发展。现有管理体制机制与企业发展未完全适应,预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从根本扭转安全生产被动局面,向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课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全公司在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一些影响公司安全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仍然存在。一是部分项目存在基础管理薄弱、执行力不强、分级管理责任不落实、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施工过程卡控不严、“三违”现象突出、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不到位等问题,这说明安全生产基础依然不牢。二是随着集团公司快速发展,项目管理专业人才不足、资源配置不强,致使安全生产存在潜在风险。三是公司主营业务中工程施工存在机械装备不足、生产力水平低、先进科技、信息化手段少、险情预报预警能力落后等问题,导致安全风险控制能力差。四是部分项目仍然存在分包队伍准入审查不严、管理不规范、管理失控的现象,导致规章制度落实、安全措施执行不到位,使企业安全生产存在重大隐患。五是公司主业对协作队伍依存度高,劳务人员流动性大、培训教育不足、技能素质偏低、自我保护能力差,导致企业和项目安全风险增加。

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做好防范各种风险的准备,加快解决安全生产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集团公司做强做优的发展目标。

二、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坚持安全第一、落实防治结合,推进人本管理、实行全员参与,完善制度措施、消除隐患事故,提倡科学发展、确保持续改进”的方针,树立“零事故”理念,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为主线,以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以事故预防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为重要支撑,进一步健全管理体系,完善规章制度,强化责任落实,增强监管能力,加大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夯实管理基础,降低事故总量,减少职业危害,有效防范和遏制一般及以上事故,促进全公司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和根本好转,为企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二)规划目标

到2015年,健全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重大风险作业监控预警和应急救援体系;以遏制一般及以上事故为重点、减少人员伤亡为目标,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杜绝一般及以上因工责任伤亡事故;职业卫生状况明显

改善,职业病有效控制,杜绝急性、大范围、群体性职业中毒事件。

三、主要任务

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和国家安监总局《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要求,以工程项目为落脚点,分阶段、有重点的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集团公司各项目在2015年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

(一)牢固树立“零事故”理念。组织全员认真学习领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指导思想,把安全发展和“零事故”理念落实到每个项目、每个部门和每个岗位,到2015年要让“零事故”理念深入人心。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和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的有机统一,采取强有力的保证措施,在思想上确立事故可防可控观念,通过做到规章制度落实“零偏差”,技术管理“零失误”,分包管理“零漏洞”,施工作业“零违章”,设备状况“零缺陷”,物资设备验收“零遗漏”,施工现场“零隐患”,对待管理瑕疵“零容忍”等,逐步实现企业“零事故”。

(二)完善组织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集团公司和项目的安全生产组织机构,不断完善企业各级监督管理体系。各级安全生产专职机构、总监及相关职能岗位设置到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机械设备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配备数量和人员素质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三)强化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坚持源头识别、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工程项目风险辨识和分级分类管控体系。规范重大风险项目的分级管控,对营业线施工、隧道工程、桥梁工程、爆破和拆除工程等重大风险项目建立集团公司和项目部的二级管控体系,发挥各层级管理作用,健全和完善重大风险项目的监控机制。针对隧道坍塌事故多发的实际情况,严格落实隧道施工安全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隧道施工安全预测预警系统,提高安全可控度。

(四)健全规章制度体系建设。按照政府、行业要求及集团公司发展需求,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健全“一岗双责、岗岗有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促进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意识的不断提高。加强规章制度间的相互衔接,形成规章制度网络体系,覆盖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全过程,实现事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制度化。

(五)推进安全管理信息建设。进一步落实科技兴安战略,加快安全信息化平台建设,强化与重大安全风险项目信息沟通,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安全生产监控能力,有效控制各种安全风险。

(六)巩固教育培训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各部门教育培训职责,岗位培训工作规范开展,在学习安全生产知识、掌握安全生产规章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使教育培训工作与企业快速发展相适应,各级、各类人才满足发展需要。做到“三类人员”持证

上岗率达100%,其中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持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证上岗率达到20%,从业人员“三级”安全教育覆盖面达到100%,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达到100%,保证从业人员具备本岗位管理能力、岗位操作技能、岗位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七)加强监控预警和救援体系建设。继续完善作业现场的重大风险告知、监控预警、专项预案及处置方案体系,增强各类事故预防和处置能力,实现公司预案、项目预案与地方政府预案的有机衔接。

(八)研究建立安全生产评价体系。集团公司通过研究和建立安全生产评价体系,定期对所属各项目落实规章制度、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监督管理、发生事故与整改预防情况等进行检查和综合评价,实现分类管理,重点督导,进一步促进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扎实、有效运行,强化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严肃考核与事故问责。要逐级分解安全生产责任,把责任和压力层层传递,共同承担,明确到人,狠抓落实。

(二)加大隐患排查治理,防范和减少事故。针对不同时期施工生产特点,集团公司要采用定期检查与稽查相结合的方式,以隧道及营业线施工安全为监控主线,按工程重点和施工季节变化,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重点,增加检查频

次,保证检查效果。针对发生事故的项目,要及时进行以“四不放过”原则落实、事故教训吸取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检查。项目经理要定期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并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通过全面、系统地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坚决消除事故隐患,防范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三)规范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保证投入到位。要严格执行国家、行业有关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的规定,制定安全生产费用投入实施细则,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专户核算管理,按规定使用,并优先用于满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安全生产提出的整改措施或达到安全生产标准所需支出。遇项目资金不到位的情况,要建立资金筹措和应急机制,保障安全生产费用投入到位,保证安全防护设施完善、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和安全使用。

(四)发挥科技保障作用,提高本质安全水平。要强化施工技术管理部门技术保障安全的能力,落实各级技术负责人的技术决策和指挥权,落实技术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要严格落实施组、专项方案和应急预案的编制、专家论证和审批制度,确保方案和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靠性。要充分发挥科技对安全的保障作用,隧道要全过程采用超前地质预报、围岩变形量测等技术手段,科学准确的掌握地质状况和结构变形情况,预防隧道坍塌事故。要积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采用科学、成熟的工法,提高工程项目的技术装备能力,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五)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安全素质。要加强员工教育培训的工作,采取把教育培训内容与现场生产实际相结合、通过案例警示教育、岗位操作演练、开办夜校进行课堂讲座等多种方式开展多层次的教育培训;要强化对企业“三类人员”、从业人员进行法规知识、安全生产知识、岗位应知应会知识的教育培训,教育培训时间要满足规定要求。教育培训工作要注重实效和覆盖面,要坚持把不断变化的安全风险信息、防范知识、岗位技能知识持续传递给受教育人员,提高从业人员对岗位风险的辨识能力,增强全员安全意识,杜绝“三违”现象,防范和减少一般惯性事故发生。

(六)加快信息化建设,完善事故预警和应急机制。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和网络工作平台,加快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重大风险项目分级管控体系,超前预测,突出重点,通过预评估、预控和事先防范、预警信息发布、现场过程监控实现对重大风险项目作业的动态信息跟踪,杜绝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继续推动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平战结合”的应急救援组织,积极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加强从业人员应急知识和逃生技能培训,不断提高项目应急处置和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事故损失和人员伤亡。

(七)强化工程分包管理,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严格执行公司的要求,按照“依法依规、合法分包,从严审查、择优录用,强化管理、共树信誉”的原则,选择、使用分包队伍,建立合格

分包方评审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价标准,规定准入、选用、年审等考核评价工作流程和制度。各项目要按照相关规定,强化对施工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进行全过程的有效监控。坚决杜绝违法分包和非法转包、以包代管行为,通过劳务用工管理模式的转变,消除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最大隐患。

(八)加强劳动保护,抓好职业健康工作。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配备与职业健康保护相适应的设施、工具;要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进行检测,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设备和防护用品,设置应急撤离通道;要采用有效方式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教育,使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降低或消除职业危害后果。要积极联系地方政府,主动接受地方政府职业健康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加强劳动保护,防治职业危害,防止职业病、季节性传染病、地方病以及疫源性疾病的发生,保证从业人员职业健康。

(九)开展群防群治活动,打造特色安全文化。要结合全国“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充分运用各种活动载体,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不断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使安全生产工作深入人心。广泛组织职工群众参与安全防控,查隐患、堵漏洞、保安全,充分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努力构建群众性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同时要积极推广和宣传先进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经验,不断提

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整体水平。

(十)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推动安全生产体制机制转变。积极借鉴学习同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和创新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安全生产管理要从制度制定向制度落实转变,要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要从日常检查向全面管控转变,要从事后问责向事前预防转变,按照分级管理、风险分类、重点突出、监管服务的原则,加强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健康环保的监督管理工作。

五、规划实施与评估

各项目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措施,落实责任,强化执行,积极推动本规划的实施,并确保规划主要任务、目标如期完成。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将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监督检查,并对规划最终实施总体情况组织进行评估。

六、跨专项工作方案:

一、依据新的法律法规及时修订、完善、补充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二、根据安全管理制度制订相关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三、坚持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

1、是定期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2、是定期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四、坚持开展季节性安全检查,节假日安全检查,综合安全检查和日常安全检查;

五、坚持以科技为支撑,提高技防能力;

六、坚持加强开展安全基础管理工作;

七、坚持隐患排查治理;

八、坚持对事故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

九、坚持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十、坚持安全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十一、坚持安全生产费用专款专用,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十二、坚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作业规定,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安全生产工作任重道远,全体干部员工要更清醒的认识到“隐患险于明火,责任重于泰山”,一定要用心抓好抓实安全工作,不断增强安全保障能力,努力实现安全生产与发展。

XXXXXXXXXX集团有限公司

2015年1月2日

主题词: 中长期 跨 规划 方案

呈报:公司领导 抄送:各科室 各项目部 分子公司

安全教育培训中长期规划 篇6

上海庆成运输有限公司

二O一四年一月

中长期规划和跨专项工作方案

安全生产中长期规划

根据公司“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以及安全管理部门2014年安全生产工作安排部署,为确保公司全年无重大事故安全生产,实现公司董事会下达的安全生产责任指标,公司领导对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抓住机遇,负重自强,团结登攀,锐意进取,依据下达的《安全承诺书》及考核方法及标准,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管理、监督和考核等工作,并力争在生产安全、人身财产安全、资金安全等管理工作上有重大突破。使安全标准化体系正常有效运行,2014年我们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确立指导思想,明确管理目标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安全发展科学理念引领安全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范和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考核力度,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牢固树立“生命、健康、卫生、环保”的管理理念,为公司稳定发展服务。2014年我们工作的原则是:“加强领导、健全体系、明确责任、突出重点、强化监管”。

2、安全目标

a、无重大火灾、工伤设备、沟通事故,无影响社会和公司稳定事件。b、人重伤率:零

c、人负伤率:零

d、争创各级文明、标准化安全生产现场。

二、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安保体系

1、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各级领导、部门以及各岗位员工在管理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职责,是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

2、完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新的形势对企业的安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进行必要的调整,使之更加制度化、规范化,以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也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

3、完善安全生产奖罚办法。制定合理的奖罚办法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4、完善员工伤亡事故管理办法。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制度和处理办法。

5、充实加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在总经理的领导下开展各项安全管理工作,配备专职安全员负责日常安全监督检查管理工作,安全重点部门应指定兼职人员负责安全工作。

三、加强学习宣传,全面提高认识

1、各级领导要进一步学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提高认识,在工作中做到依法办事。

2、各岗位员工要通过对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相关条款,明确自己的安全职责。

3、各岗位员工要了解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完成“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最终到“我会安全”的质的转变。

四、搞好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1、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安全职责,制定培训计划,并适时组织实施。

2、组织各岗位员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中的针对性条款,以便明确职责。

3、各部门今年安全工作的重点内容是: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知识培训。

4、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作业人员进入新的岗位或者新的工作现场前,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者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五、加强监督管理,减少事故发生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制定安全生产奖惩办法是监督管理的基础;配备高素质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是国家的要求,也

是加强监督管理,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重要保证。

2、公司安全监督管理的重点是生产过程中设备和人身事故、防 火、防爆中毒等项目,监管的重点是设备和人身安全。

3、各部门特别生产、库管部门应加大对自管项目监督检查的力度,遏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各部门每月应按时上报安全月报表。

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持续改进

1、重视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素质高、责任心强、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安全管理干部。

2、按公司生产要求和发展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安全人力资源的配备。

3、建立安全管理信息反馈制度,虚心接受改进意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认真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将好的建议、好的方法应用到管理实践中,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公司的发展服务。

安全生产工作任重道远,全体干部员工要更清醒地认识到“隐患险于明火,责任重于泰山”,一定要用心抓好抓实安全工作,不断增强安全保障能力,努力实现安全生产与发展。

上海庆成运输有限公司

二O一四年一月一日

安全生产跨专项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

1、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以保障员工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为根本出发点,遏制伤亡事故为重点,倡导安全文化,落实安全责任,加大安全投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状况保持稳定。

2、总体目标

杜绝重、特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全面压缩一般事故。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安全工作落到实处,我公司成立了以经理为组长、分管安全负责人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技术部,分管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

三、具体措施

(一)健全组织机构、落实安全责任

为了加强对危险品运输车辆的安全管理,我公司成立了以经理为安全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技术部,全面负责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安委会,每月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会议,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总结分析安全生产形势,研究和解决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按照“一岗双责”的原则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实处。

(二)严格驾驶员、押运员的教育管理

做到持证上岗,证件合法有效,并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由安全技术部每月组织开展两次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活动。重点是道路交通法律、法规,行车安全常识,紧急情况处理,危化品基本知识和消防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全面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处置突发事故的能力。行车中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做到不超 速、不超载、不疲劳驾驶,确保行车安全。

(三)加强危险品车辆技术状况管理

严格要求驾驶员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加强对驾驶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

检查落到实处。对车辆转向、制动系统、灯光、轮胎等重点部位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禁车辆“带病”上路行驶。同时我公司还安排专人负责,提前30日通知车辆按期审验和二维,严防超期,确保车辆技术状况的良好。

(四)强化营运车辆的动态监管

充分利用GPS监控平台24小时监控车辆运行动态,并做好详细记录,发现超速、超载和疲劳驾驶等违章行为,及时提醒和纠正,并根据公司规定进行处罚,有效减少了违规行为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五)广泛开展各项安全宣传活动

为了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我公司充分利用“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节日运输和“安全生产月”、“安全警示月”、“交通安全日”、“百日安全竞赛”及“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提升年”等活动,以印发传单、悬挂条幅,举办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广泛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使安全理念深入人心,由“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同时,我公司还利用短信平台每月向驾驶人员编发2条以上安全信息,特别是雨、雪、雾、风等恶劣天气,及时发布预警,提醒驾驶人员谨慎驾驶,安全行车。对省内外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原因分析等信息也及时进行发布,从中吸取教训,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六)制定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救援演练为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 救援工作,减少事故损失,我公司针对不同危化品车辆编制多套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救援队伍,每年组织两次以上预案演练,既锻炼了队伍,教育了员工,又提高了处置突发事故的能力,为公司的平安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上海庆成运输有限公司

安全教育培训中长期规划 篇7

他说, 中央对《规划纲要》制定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明确提出要努力制定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 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规划纲要。为此, 在《规划纲要》制定过程当中, 要认真总结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就和经验, 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需求, 瞄准世界教育发展变革的前沿, 借鉴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要充分认识我国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 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 以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目标, 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 对未来12年教育改革发展做出全面的规划和部署。

《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

第一, 制定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第二, 提出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战略和政策措施。第三, 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思路和重大措施。第四, 确定教育改革的总体思路和重点领域。第五, 完善保证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保障机制。

安全教育培训中长期规划 篇8

关键词:教学方法;改革;教师;学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面简称“纲要”)中指出: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一、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纲要”指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是师生双向交流的过程。首先,要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信息资源的收集、分析和提供者;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帮助者;是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调者;是信息化学习环境的管理者和开发者;是学生学习的评价者;是终身学习者和教学研究者。同时,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通过与教师进行思想和心灵地交流,才能自觉地接受知识。如果教学活动单纯反映教师的愿望和要求,把学生搁在一边,就会陷入生硬灌输的境地,学生的思路得不到疏通,无法达到教学目的。教的主导作用与学的主体作用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

二、重在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

“纲要”指出: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现代教学重视学生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的培养,尤其是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既使学生学到应学的知识,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需做到:

1.教师应备好课。教师应把握教材内容,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设计好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教师还应把握学生情况,包括学生自学、预习的情况,分析哪些内容学生熟悉、了解,哪些内容需要讲解,学生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2.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为目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以发现、探索、创造的空间,充分挖掘潜能;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学生,关注学生个性充分、自由、自主和全面地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包括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各方面。

3.使学生完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教学过程中如果是学生忙,就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单纯是教师忙,课堂上死气沉沉,这节课是不成功的。教师要精讲巧练、设问、质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动口、动手、动脑、动笔,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4.教会学生学习。陶行知曾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大学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阶段,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也是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除了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涉猎知识的能力。

5.建立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学习者及其他人(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沟通、交流,分享学习资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合作学习是一种越来越流行的教学模式。

6.培养学生的智能。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教学,环绕一定的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设计有梯度性的思考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目标。启发学生的思维,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设问要有启发性。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通过学生的答题发现存在的问题,教会学生解决出现的问题,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智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7.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力是学生智力的重要成分,如果缺乏想象力,学生不但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也会缺乏发明创造的能力。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以成长为想象丰富、有发明、有创造的人才。

8.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纲要”指出: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教师应重视这种能力的培养,讲知识时突出重点,动手操练时严格要求、人人动手。

9.培养学生的情感。“纲要”指出: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医学生将来要面对病人,以什么样的心情、什么样的看法、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病人是做人的重要方面之一。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给学生打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基础。

10.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设计合理的多媒体教学能大大增加课堂教学密度,使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要全面掌握制作高水平多媒体课件的技能技巧,适应教育迅速发展的形势,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小结

教师要自觉运用教学新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经常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课堂教学技巧,刻苦钻研业务,适当安排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而快速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文静,《高校教学方法改革刍议》[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2

2.覃雄,《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思考》[J],广西高教研究,199.3

3.高丽,《关于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2

4.杨高峰,《积极推进高校教学方法改革》[J],《新西部》,201.22

5.张波、李念良,《浅议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

顾北选煤厂中长期培训规划 篇9

为了推进顾北选煤厂培训工作,全面提升选煤厂员工的素质,选煤厂特制定中长期培训规划,以促使培训工作逐步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

一、总体工作目标

1、未来一年内培训争取覆盖全员,培训内容覆盖机、电、生产等各方面。

2、每月参考率争取达到100%,若有缺考现象,注明原因并及时补考。

3、未来三年内经过培训使选煤厂职工队伍素质有大幅度提高,岗位司机达到一专多能水平。

4、机电维修工要形成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不但在日常检维修中发挥积极作用,而且能在遇有突发事件中发挥力量,又好又快的完成抢修任务。

5、培养集团公司拔尖的技术工人,争取在集团公司青工比武等各项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6、技术人员能够尽快成长起来,能够在技术上有所创新,形成质量较高的论文。

二、培训计划编排

1、遵循计划的科学性。培训计划编排随中期到长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杜绝形式,避免急躁。培训计划要针对

实际,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施、有促动有推进有提升。

2、注重培训的针对性。中期范围内可调查询问员工,了解他们的需求。看看他们欠缺何种技能、技术,针对职工知识薄弱的环节进行编排计划,准备培训材料。

3、拓展培训的开阔度。长远着眼,要拓宽员工视野,加强员工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其中培训教师除本厂的领导和技术人员外,还可以聘请选煤行业资深专家授课,通过培训使员工对本行业有本质上的认识。

三、培训方式

一是因“工”施教,增强培训的针对性。避免“一锅端”状况的发生。针对不同岗位编排不同内容,在培养“专”的基础上再培养“博”,实现以点带面、总体推进、整体提高的目标和效果。

二是因“材” 施教,保持培训灵活性。由于员工从事选煤行业时间长短不一,自身素质又参差不齐,所以对业务骨干要开小灶,使业务精益求精,对一般员培训要循序渐进,要润物细无声。

三是多头并举,提高培训的趣味性。专题讲座、业务交流、学习进修、岗位练兵、以赛代培等方式培训,通过丰富多彩的培训形式、真实有效的培训内容激发起员工的学习乐趣,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安全教育培训中长期规划 篇10

起初,我对这个《纲要》确实不是太“感冒”,觉得和我们的关系不是太大。看了之后才知道,《纲要》制定得科学合理,也很全面具体。可见,我们国家十分重视教育。我们也应该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其实,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教育一直在不断进步:实施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建立“希望工程”等扶困助学工程;认真解决农民工和贫困子女受教育问题。我们江西也于近几年开始推行初中阶段免学费的制度,确实可以帮

助更多的人完成基础的九年教育。

依据中国现有国情,综合当代我国所面对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综合型的人才紧缺;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比如像贵州等一些山区,他们当中还有很大部分人都还是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其实他们渴望知识,渴望文明和进步。因此接受良好教育成为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社会才会发展,人类才会进步。

“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这句话我一直深信不疑的。所以教育对于社会,特别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讲,更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安全教育培训中长期规划 篇11

《齐鲁周刊》:山东路好,全国闻名,民间流行这样一句话:“车到山东,自然畅通”,在这种背景之下,综合交通网的构建动因是什么?

负责人: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总体水平全国领先。2013年,山东综合交通网规模达到26.7万公里,完成客运量27亿人次,全国第三,货运量34.5亿吨,全国第一。

但是,山东交通基础设施也面临不少问题。一是起步建设早,但标准不高。目前,全省双向六车道及以上高速公路仅占通车里程的15%,远低于江苏、广东40%的比重;胶济客专平均时速160公里,与新建客专300公里标准差距较大。二是网络密度高,但运输能力不强。我省综合交通网、公路网、铁路网密度分别是全国平均密度的3.6、3.6和2.9倍,但主要路段运输能力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部分铁路能力几近饱和,高速拥堵等问题不容小觑。

此外,山东运输方式齐全,但衔接不够紧密,受机制体制等因素影响,不同运输方式发展自成一体,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城市交通枢纽大多独立、分散建设,既“不在一起”,更“不在一体”。“三横三纵”网络骨架初具,但发展不够均衡,济青、京沪通道发展较好但能力几近饱和,其他通道能力相对单薄:东西向通道难以有效支撑东中西协调发展,也制约了港口腹地拓展;南北向通道影响了山东与环渤海、长三角融合协同发展。客货运量大,但各种运输方式分担不够合理,客运结构性矛盾尤为突出。

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是我省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时期,是加快构建“两区一圈一带”协调互动发展格局、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各种运输方式从分散、独立发展向综合、一体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这都对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齐鲁周刊》:建设现代综合交通网络,我们将坚持什么样的发展思路?

负责人:为适应现代综合交通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将树立“一个理念”、坚持“三个结合”、突出“三个重点”,以改革促发展,以问题、需求为导向,以智能化管理为手段,按照适度超前、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量力而行的要求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

“一个理念”指的是牢固树立现代综合运输发展理念,优化结构,加强衔接,整合资源,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从分散、独立发展转向综合、一体化发展,形成互联互通、衔接顺畅的综合交通网。

“三个结合”即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既要结合需要,加快推进当前重大建设任务;又要超前谋划,为长远发展留足空间。坚持统一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既要全盘统筹,一张蓝图绘到底;又要量力而行,科学确定建设时序。坚持改造既有与实施新建相结合。既要尊重现状,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又不过分迁就,敢于破旧立新。

“三个重点”分别是完善综合运输通道,构建新通道,提升既有通道;优化运输结构,提升综合运输效率。二是构建双核辐射城际交通网。重点加快城际铁路建设,建设济南、青岛与周边设区市的高密度、大容量、快捷、舒适的城际交通网。三是强化综合交通枢纽。把交通枢纽建设作为实现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推动交通运输综合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打造一批现代化、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

《齐鲁周刊》:综合交通网基本建成后,济南青岛以及其他各地市的生活半径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负责人:届时,省会济南两小时内可通达各设区市,两个半小时内通达周边省会城市;济南、青岛实现一小时通达;各设区市与其所辖县(市、区)基本实现一小时交通圈;所有县(市、区)、港口、机场等规划节点30分钟进入高速公路网。

《齐鲁周刊》:济青双城在综合交通网中将起到何种作用?

负责人:为做大做强济南、青岛两大中心城市,我省将构建以济南、青岛为核心的双核辐射城际交通网,更好地发挥它们作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组织调度省内各城市运行的中心作用。城际客货运输需求以中短途为主,交通网将重点加快城际铁路建设,构建以城际铁路为主导、公路为补充的客运系统和以高速公路为主、国省干线普通公路为补充的货运系统。

济青综合运输通道是济南、青岛双核联系的主通道。双核辐射城际交通网通过京沪、京九综合运输通道辐射济宁、枣庄、菏泽等市,对接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通过济青综合运输通道向西延伸,对接中原城市群;通过菏兖日综合运输通道,辐射临沂、枣庄等市,对接中西部省份;通过青烟威日综合运输通道,对接辽中南城市群、东部沿海省份。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统筹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

《齐鲁周刊》:我们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城市道路越修越多,路也越修越宽,但拥堵情况反而越来越严重,与此同时,噪音、污染等一些问题也处于高发状态。未来城市交通如何解决拥堵问题?

负责人:未来,我省将优化城市道路网,在主城区重视和加强城市道路微循环和支路网建设,改善城市道路网络功能和级配结构,明晰快、主、次、支干道比例;加强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落实地面公共交通路权优先政策,合理分配城市道路资源,加快公共交通专用道建设;保障公共交通设施用地,鼓励公共交通用地的综合开发;有序推进出租车管理改革,促进出租车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停车产业化,实施差别化停车供给策略,加强执法管理;注重交通需求管理,更多利用经济手段,有效引导小汽车的合理使用;加快城市公共配置和配套设施建设,改善自行车、步行等非机动化出行环境,倡导绿色出行,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

同时,我省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线网密度和站点覆盖率,提升公交出行分担比例。济南、青岛加快推进地铁、轻轨等建设,实现城市轨道网络化运营;其他百万人以上特大城市有序推进轨道交通、BRT建设,形成以其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公共交通网络;50万人以上大城市完善常规公交网络,适当发展BRT、有轨电车等。上述三类城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分别达到60%、50%、40%以上。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常规公共交通并形成网络。

《齐鲁周刊》:城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什么?如何构建符合新城镇化发展趋势的交通网络?

负责人:城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统筹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未来,我省将完善以新型城镇为中心,覆盖乡镇、新型农村社区的公路网络,提高网络化水平和通达、通畅能力,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安保工程、渡口改造(渡改桥)、客运场站等工程,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提升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安全性、可靠性、应急保障能力和基础性普遍服务水平,推动农村公路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建设为主向建管养运并重转变。

同时,在乡镇地区,也将建立完善符合我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的道路客运运营网络、道路客运市场、道路客运管理三大系统,注重城市交通与公路交通的顺畅衔接,优化城乡客运网络,整合运输资源,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为农村百姓提供安全可靠、方便高效、经济舒适、沟通城乡的客运服务。

万亿资金,如何募集?

《齐鲁周刊》:互联网等相关智能技术如何应用到综合交通网中去?

负责人: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构建智慧交通是综合交通网的建设任务之一。为此,我们将加强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北斗系统、电子支付等高新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构建交通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和交换平台,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完善交通政务信息系统,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近期,重点建立统一的基础设施、载运工具、运营企业和从业人员信息数据库,搭建公众服务平台,完善交通运行协调与应急指挥系统。

需要指出的是,我省将明确交通信息领域中政府与市场的界限,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现部分交通信息供给,引导社会力量在政府交通信息数据公开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应用系统的开发,加强对交通信息服务市场的监管。通过交通智能化建设,使交通系统在区域、城市甚至更大的时空范围具备感知、互联、分析、预测、控制等能力,以充分保障交通安全、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效能、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为通畅的公众出行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服务。

《齐鲁周刊》:综合交通网的规划投资总额是多少?

负责人:经初步匡算,规划期内重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总额约1.8万亿元。其中,“十二五”后两年约2000亿元,“十三五”约6750亿元,2021至2030年约9650亿元(不含渤海海峡跨海通道、中韩铁路轮渡、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段复航等工程投资)。

《齐鲁周刊》:这么大的资金量,通过什么方式来募集到?

上一篇:小情话短句下一篇:六年级我与红领巾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