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政党制度

2024-10-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的政党制度(推荐8篇)

中国的政党制度 篇1

中国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我们的政党制度和西方不一样,在西方多党制、两党制下,政党之间为了反对而反对,治理的效率大大降低。我们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同时能够把其他政党和其他社会力量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凝聚不同界别参政议政、治理国家的能力,集中力量办大事,就像众星捧月一样,共产党就是月亮,民主党派就是星星。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广泛集中民智,这种政治智慧是中国政党制度最大的优点,适合本国需要,有利于达到政局稳定、生产发展、治理高效、社会和谐的目的,让民众满意,同时也避免了西方政党之间选举的吵闹,提高了效率,这也跟中国的历史文化、政治传统相契合。实践证明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合适国情需要的,有着巨大的优越性。

中国政党制度的世界贡献

政党政治是现代政治的主要运作方式。中国政党制度作为一种新型政党制度,其理论与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中国政党制度的运行与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治理水平不断提高的实践相结合,给世界政党政治发展带来一种新范式、一种西方话语无法解释的新模式。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表明,民主不是只有一种模式,实现民主的形式和路径是多样的,这是由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所决定的。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是由该国的国情、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状况决定的。政党制度的优劣,从根本上说要看其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是否有利于民主政治有序健康发展,是否有利于国家稳定和长治久安。中国政党制度的实践为世界政党政治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为人类社会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也为发展中国家走出一条既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又符合本国实际的政治发展道路提供了成功范例。

创造了一种新型民主实现形式。由于政党政治兴起于西方国家,而这些国家大都实行以普选制和议会制为基础的竞争性两党制或多党制,由此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只有多党竞争才是民主,只有西方政党制度才具有普世性的民主价值、才是民主的唯一实现形式,并以是否实行西方政党制度为依据来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民主。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表明,民主的内涵是丰富的,实现形式是多样的,合作也是一种民主的实现形式。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实现民主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不能拘泥于刻板的模式,更不能说只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判标准。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权利,要看人民是否在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续参与的权利;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选举的权利,也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中国政党制度无论制度设计还是政治实践,都体现了人民民主的价值理念、基本精神和原则要求。中国政党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相结合,开辟多种制度化的民主渠道,实现了广泛的政治参与。中国政党制度中的政治协商具有独特的民主价值,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相结合,拓展了人民民主的深度和广度,保障了人民权利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

创造了一种新型执政方式。在实行两党制和多党制的国家,执政党在执政期间通常主导和独占国家权力,为其所代表的利益集团谋取最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其他政党作为在野党或反对党,由于不能直接参与政府和管理国家事务,往往与执政党形成对立,使执政党的执政效果受到很大牵制和影响。中国政党制度创造了一种新型民主执政方式。这一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把中国共产党执政、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结合起来,把行使决策权与政治协商结合起来,把选拔录用本党的优秀人才与吸纳录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中的优秀人才结合起来,有效防止了各个政党单打独斗以及不同政党人才的闲置与浪费,赋予党际民主以新的内涵,形成了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的有机统一、富有效率与保持活力的有机统一,有效提升了执政党的执政能力。

中国的政党制度 篇2

一、近代中国政党制度的萌芽

中国近代的政党现象是在外部压力和内部经济发展和阶层分化的共同作用下发展起来的, 始于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建立。辛亥革命的胜利后, 南京临时政府创建了中国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并且首先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人民结社自由的权利, 给政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政治和法律条件, 故在当时中国曾经掀起了一次建立政党的高潮。几乎所有的西方政党类型都可在中国找到。这个时期出现的众多党派, 围绕国会选举这个中心, 不断地分化、瓦解、合并, 形成了四个大的政党:国民党、共和党、统一党、民主党。显然, 民国初年在政党制度上仿效西方实行议会政治和多党制度。但在1913年, 占议席几近一半之多的国民党的核心人物宋教仁被刺不久, 袁世凯便下令解散国会, 要当洪宪皇帝, 彻底抛弃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及其产物的多党制议会这个工具, 民国初年所尝试的多党制的夭折在中国是必然的, 因为中国缺乏实行多党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群众基础, 充其量无非是一些天真的革命党人的一厢情愿。在武夫当国的北洋军阀时期, 各派政治势力甚至厌倦于党派名份的倾轧, 以“不党主义”相标榜, 组成若干“无形政党”而行政党之实。

二、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在五四运动大潮的推动下, 中国的政党组织和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19年10月, 孙中山以“巩固共和, 实行三民主义”为宗旨将中华革命党更名为中国国民党。此举迈出了向其政党发展历程中“以党治国”思想至关重要的一步。同时, 随着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马列主义的传播, 1921年7月1日, 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1924年, 中国国民党在其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制定了实行新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 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继之而来的国共联合出师的北伐不到十个月, 就将革命推进到长江流域, 使革命力量席卷了半个中国, 足以证明两大政党短暂的合作所展现的威力。但在孙中山逝世之后, 以蒋介石为首的新右派逐步夺取了国民党的领导权, 在掌握南京政权之后不久, 就提出了“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口号, 一党专制在中国正式形成。从此, 错综复杂的国共关系, 几乎主宰了20世纪以来中国的历史。20世纪三四十年代, 中国的政坛上又相继建立了一些政党和政团。他们深为中华民族的命运担忧, 于是纷纷发表政见, 中国再次掀起了政党组建与活动的高潮, 先后产生了一百多个政党。它也是现今八大民主党派的朔源所在。以民盟为首的第三种力量的出现不仅影响到国共两大政党的政治抉择, 也从另面反映了一党专制践踏民主, 违背民意, 的事实。而此时, 北方这块革命硕果仅存的地方, 以1941年为发端, 随着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认识的发展和成熟, 随着以陕甘宁边区为首的抗日根据地三三制政权建设的深入, 一种全新的政党制度的胚胎在这块政治沃土上孕育而生。三三制政权采取三级三辅或三级二辅制的层次结构行使, 在组织上分别以参议会和政府为各级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和执行机关, 参议会对政府有弹劾监督权, 对同级政府有选举、罢免、创制和复决权, 驻会议员在参议会闭会期间有广泛权力。三三制政权虽然只是共产党在中国局部地区的一种制度尝试, 但它无疑推动了当时各党派间的合作, 也奠定了以共产党为核心的多党合作制的雏形。抗战胜利后, 各政党阶级都开始考虑战后的建国问题。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一致认为这是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国的良机, 呼吁“民主统一, 和平建国”。蒋介石试图重新确立国民党在全中国的统治地位不惜挑起国共两党之间的内战, 其高压政策同中共对中间党派的感化和拉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中国民主同盟为首的中间党派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几经变革, 终于从一个标榜国共两党以外的中间政治力量, 发展成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接受党的新民主主义纲领, 愿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力量。可以说,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已经全面确立, 为其在今后多党合作制度的核心领导奠定了基础。1948年4月30日, 中国共产党发布了“五一口号”, 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 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此举得到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热烈响应。这是我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 标志着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揭开了新的一页。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1949年9月21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并通过了《共同纲领》。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 以人民政协的成立为标志, 正式宣告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其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 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它是在历史的千回百转之中, 最终确立的中国政党制度。这一制度, 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巨大智慧, 具有伟大的独创性, 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它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 也不同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党制。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是适应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经历了拨乱反正之后, 理论不断创新、发展和完善,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今后, 相信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将在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方面会日臻完备, 也相信她会呈现出越来越光明灿烂的前途。

摘要:从近代中国第一个政党中国同盟会的出现, 伴随着反帝反封建、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进程, 中国政党发展规模及其制度模式历尽周折, 最终铸就了当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这不仅是中国人民政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特征与作用 篇3

[关键词]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特征;作用

政党与国家、政府、官员、内阁等传统的政治存在形式相比,是属于晚出的社会政治现象。政党制度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权力或干预政治的一种政治制度。确立和实行适合一国国情的政党制度,对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目前的180多个民族国家中,绝大多数国家都存在着政党和政党制度。在西方国家里,政党制度与议会制度、选举制度构成代议制民主三大支柱;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政党制度是整个政治制度的核心部分。

我国古代虽然有“朋党”、“会党”等称谓,但科学意义上的政党是近代才出现的,而政党制度的形成则更晚。本文所论述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由于各国的历史传统、政治制度、阶级结构以及各种政治力量对比情况的差异,特别是选举制度的不同,各国实行的政党制度的形式也各不相同。当代世界的政党制度有: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多党合作制等等。一些国家即使实行的是相同类型的政党制度,不同国家具体的实践模式也迥然不同。世界上没有评判政党制度的普遍标准,如果说一定要找出一种评价标准来衡量一种政党制度的话,那就是:一种好的政党制度一定要适合本国的现实国情,能够促进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有着根本的不同。

首先,建立的经济基础不同。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这个制度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各部分劳动者、建设者之间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具体利益的差异性。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则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竞争在政治上的反映。表面看来是不同政党“轮流执政”,实际上只不过是资产阶级把政权从左手换到右手,又从右手换到左手,最后受益的是资产阶级而不是广大人民群众。

其次,政党之间的关系不同。我国的政党制度呈现为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参政的特征。在这种政党格局中,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具有法定的领导地位,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共产党充分尊重各民主党派在宪法和法律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在我国,不存在在野党和反对党,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长期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亲密战友;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劳动者、建设者的政党,它们之间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同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政党之间的关系。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关系与此不同,在资本主义国家,既有工人阶级的政党,又有资产阶级的政党;各政党之间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实际上由少数几个资产阶级大党起主导作用;工人阶级政党和其他新兴政治组织的政见往往被忽视;政党之间有时也有合作,但这种合作多数极不稳定,相互间的争权夺利才是其基本关系。

再次,政党活动的目标不同。不同的政党制度是不同国家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它们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为其服务。当前,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政治目标,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虽然不同阶级的政党具有不同的政治目标,但是由资产阶级政党占主导地位的政党制度却是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巩固资本主义私有制服务的。

最后,制度的运作方式不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体现的范围十分广泛,并且有一整套具体的制度、组织、措施,例如人民政协制度、中国共产党召集的协商座谈会、共同参加国家政权等。在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中,无论是共产党还是各民主党派,其成员均以人民代表的身份出现并进行活动,各政党均不建立议会党团。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功能几乎完全体现在竞选上。无论是总统选举还是议会选举,各政党都要公开打出自己的旗号,按一定的条件在议会设立党团,为本党利益开展尔虞我诈的斗争。

建国65年、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它已成为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政治保证。

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特征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一特征的基本内涵包含着三方面内容。

首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依法治国,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应对复杂国际环境挑战,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当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史形成的,并经受了时间的检验。正如邓小平指出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优点和特点”。“中国一向被称为一盘散沙,但是自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成为全国团结的核心力量,四分五裂、各霸一方的局面就结束了。只要我们党的领导是正确的,那就不仅能够把全党的力量,而且能够把全国人民的力量集合起来,干出轰轰烈烈的事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并巩固起来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其次,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参加国家各级政权,依法参政议政,是国家政治体制内的成员,但不是轮流执政。在我国,各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参政党的地位和参政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主要指的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这种领导主要是通过民主协商和思想政治工作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向民主党派发指示、下命令实现的。在组织关系上,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平等友好合作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尊重各民主党派在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在保持政治方向一致的前提下,各民主党派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各民主党派的内部事务,均由他们自主做出决定。各民主党派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以及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其所代表的社会成员身份上也具有自己的特色和利益差别,因而应为其提供参政的渠道。

最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形成了团结合作的新型政党关系,民主党派不是与中国共产党彼此争斗、相互倾轧的在野党或反对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参政党,各民主党派的职能主要表现为六个方面: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利益表达、服务社会、自我教育。

三、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作用

判断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好不好,要从它的基本国情出发来认识,要从它的实践效果来分析。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充分彰显出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第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民意、汇聚民智、动员民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的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代表着中国社会某些特定阶层和群体的具体利益诉求。在中国共产党执掌国家政权、各民主党派积极参政议政的政治体制中,党和政府制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不仅能够反映全国各族人民最普遍的利益和愿望,而且能够反映中国人民中不同利益群体的特殊利益和愿望,从而使全国各族人民的意愿和愿望得到最充分的反映和体现。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携手合作,最充分、最有效的动员了全国人民的力量,调动了全国各族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国梦而共同奋斗。这是其他政党制度根本无法达到的效果。

第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既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最根本的就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党的领导、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最根本的就是要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使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只有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各项民主权利得到有效的保障。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第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在法律和制度的层面上对我国各政党在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作出了明确规定,使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民主党派的参政地位不仅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而且符合现代社会法治精神的基本要求;不仅具有合理性,而且具有合法性。第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指导下的合作共事的友党关系,使我国社会的主要政治资源在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形成合力、避免内耗,从而高效地发挥了政治资源的积极作用。第三,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明确规定了我国各政党在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活动准则,即“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从而保证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贯彻和落实。

第三,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是进一步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理论、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政治发展模式不断走向成熟的社会实践基础。

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政党政治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政治发展模式。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创建的,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然而,由于我国的政党制度创建的时间还比较短,同时又是对现代政党制度的一种创新,所以,它还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如果从政治发展模式的角度来看,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重要组成部分的我国的政党政治,现在还处在起步的阶段。在理论层面上,我国在多党合作方面的理论建设水平还比较低,还不能为我国实行的特色政党制度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明确的发展方向。在制度层面上,我国的政党制度虽然已经建立了基本的制度框架;但是,有些重要的原则和制度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和落实,有些具有实践操作性的、具体的制度规范还很不完善。在文化层面上,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文化基本上还处于缺失状态,人民群众对于我国实行的特色政党制度及其政党理论知之甚少,而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党文化却对我国社会产生着广泛的影响,这使得我国政党文化的建设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

当今世界,政党在各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形成于长期的历史实践,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实践证明,这一政党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现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还在不断发展完善之中,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将取得更大进步,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

[2]王惠岩. 政治学原理. 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89.

[3]迈克尔·罗斯金. 政治科学.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1.

[4]杨光斌.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导论.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5]李香钻. 民主政治: 风景这边独好. 中国政协, 2013, (01).

[6]陈文胜. 论新形势下的民主党派监督与反腐致斗争. 唯实, 2010, (10).

作者简介:李鹏(1982—),男,天津外国语大学思政部讲师。

中国的政党制度 篇4

一、教材分析

通过前面两个框题的学习,学生理解了中国共产党处于执政地位。除了中国共产党外,我国还有八个民主党派。它们在国家中的地位如何?它们的相互关系如何?这种关系和西方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有何不同?这些都是第三框的内容。由此可见,第三框是本课的最终归宿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了解我国的政党关系和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基本方针、根本活动准则和重要机构。

3、理解我国的政党制度对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所显示的优越性。

(二)、能力目标

1领会创新精神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使学生拥护这一制度,增强维护、巩固这一制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能够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歪曲、破坏这一制度的言论和行为。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应该比较熟悉,但对我国的政党制度比较陌生。从能力方面看,高一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增强,学生会把我国的政党制度和西方的进行比较,因此要充分调动、引导学生这种分析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渐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

五、教学方法

1、探究性学习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2、自学引导法。课前布置相关问题,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在自学中,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

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而引发思考。

六、课前准备

1、查阅民主党派的历史资料

2、搜集关于当地民主党派或民主人士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事例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前两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有关问题。这节课再来看看我国的政党制度是怎样的,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二)进行新课

一、共商国是 同舟共济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6页,思考两个探究性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教材用两个镜头形象而具体地展示了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领导与被领导及各党派之间的团结合作关系。

二、执政参政 特色鲜明

1、我国除执政的共产党外,还有八个民主党派 教师活动:联系实际,回答我国有哪八个民主党派?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活动:总结我国的八大民主党派并用多媒体展示有关情况。

2、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

我国的民主党派,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它们都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3、我国政党制度的地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

(1)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当然,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准绳,进行民主协商,互相监督。

(6)我国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首先,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也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在人民政协中,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党派身份参加,体现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格局。

其次,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人民政协本身就是大团结、大联合的产物。人民政协的全部工作都突出体现了这两大主题。

再次,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职能。它体现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和特点,是人民政协区别于其他组织的重要标志。履行这三种职能是人民政协的主要工作和基本活动。

三、适合国情 优势显著

1、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认识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1)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

多党合作,民主党派参政,是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表现。各民主党派参与国家大事的协商,进行民主监督,广泛参政议政,调动了他们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推进了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切实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多党合作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密切党群关系,有利于实现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推进了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

(2)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目前,我国民主党派由40多万名成员,他们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广泛的社会联系和报效祖国的热忱,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各民主党派通过多种形式为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

(3)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实践证明,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

在现实生活中,有人提出:我国既然存在多党,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党制?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

2、我国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党制。

实行怎样的制度制度不是随意的,而是由国情决定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国家性质决定不能实行多党制。我国近代史上页曾有过多党制的尝试,其结果证明它在中国行不通。

有人主张在我国实行西方的多党制实质是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其后果必然是人民政权的丧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颠覆,造成社会倒退,人民遭殃。,这是我们坚决不允许的。

(三)课堂总结

本节主要了解了我国新阶段的八大民主党派的基本情况及性质,重点理解了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并结合实际分析了我国政党政党的优越性,让学生澄清我国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党制。

九、板书设计

一、共商国是 同舟共济

二、执政参政 特色鲜明

1、八个民主党派的名称

2、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

3、我国政党制度的地位

4、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

(1)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2)各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3)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4)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5)我国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

(6)我国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三、适合国情 优势显著

1、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1)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3)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2、我国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党制。

十、教学反思

在教学设计中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创设一定的情景,通过环环设问,层层深入,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在学生思考问题,探寻问题的答案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思维能力。

中国的政党制度 篇5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今天考试制度的启示 http://weibo.com/yhbjz

【摘要】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对中国当前的考试制度提供了很多启示。

【关键词】科举制度考试制度选贤任能

中国古代官吏制度是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一直是从社会中分化出来的一种机构,一直是由一批专门从事管理、几乎专门从事管理或主要从事管理的人组成的。人分为被管理者和专门的管理者,后者居于社会之上,称为统治者,称为国家代表。这批“居于社会之上”的“统治者”和“国家代表”,就是官吏。官吏是行政制度的具体实施者,没有官吏,行政权力无法行使,行政制度无法实施,行政目标也就不可能实现。中国古代官吏制度则不仅包括中国古代各朝官吏的设置与沿革情况,还包括中国古代官吏的选举、任用、考核、奖惩、监察、待遇、致仕等管理方面的内容。在行政制度运用过程中,有关官员的人品、才能和作风,必然直接关系着制度执行的公正和效率,并且影响着行政制度的贯彻执行和社会效果,决定着这一制度的成败。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施行了1300多年(公元606年—1905年),几乎和整个封建社会相始终,对我国的官制、民族心理,社会,文化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对今天的考试制度也提供了很多启示。

一、科举制的历史

科举制度作为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取士制度,在其1300多年的发展中,以其自身固有的发展规律,渐由兴盛走向衰朽,以至不得不被废止。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魏晋以来,官员大多是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弟子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身份低微但有真正才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

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到了清代,科举制度贯彻的则是民族歧视政策。学校以四书五经为主,但近代的社会很需要大量科技人才,旧的科举制度无法适应社会发展,文人批评它,开明的官员要求废除,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新式学堂;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了京师大学堂;1905年宣布废除了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科举制终于消亡。

二、科举制度的制度优越性

科举制度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中国以至东亚、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举的影响。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材。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材。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最初东亚日本、韩国、越南均有效法中国举行科举。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见科举取士制度,在他们的游记中把它介绍到欧洲。十八世纪时启蒙运动中,不少英国和法国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和公正的制度。英国在十九世纪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务员叙用方法,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各国彷效的文官制度。英国文官制所取的考试原则与方式与中国科举十分相似,很大程度是吸纳了科举的优点。故此有人称科举是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

三、科举制度的制度弊端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朿䌸;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大部份人以通过科考为读书唯一目的,读书变成只为做官,光宗耀祖。另外科举亦局限制了人材的出路。到了清朝,无论在文学创作、或各式技术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名家,却多数都失意于科场。

可以推想,科举制度为政府发掘人材的同时,亦埋没了民间在其他各方面的杰出人物;百年以来,多少各式精英被困科场,虚耗光阴。清政府为了奴化汉人,更是严格束缚科举考试内容。比如明清实行的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四、科举制对今天考试制度的启示

科举制度植根于我国的具体土壤,即有赖于我国多民族国家中主体民族在人口、发展水平与文化认同上的巨大优势和封建生产力方式

不断向周边地区拓展的历史现状。它的存在既依赖于专制王朝,又促进国家的统一与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共同发展的历史。以科举为“正途”而又以儒家学说为科举考试内容的做法,把政权的世俗性与意识形态的灌输自然地融合为一体,是我国传统政治的一大创造。它客观上使中华文化统一到儒家文化的前提下来,这有利于传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发展。如果以科举制度奠定基础的隋唐为界划分我国历史的前后期,也可以看出,后期中央集权国家的凝聚力与稳定程度要大于前期,这与官僚铨选制度由“察举征辟”到科举考试的演变也密切相关。虽然古代的科举制度与今天的考试制度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但是同样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手段,科举制度对现代考试制度有着重要启示作用。

第一,考试制度同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变革之时,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不同的社会制度或同一社会制度的不同历史时期,考试制度必须适应人才观念的转变而改革或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选拔合格的人才,满足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从而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

第二考试制度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现象是有其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的。我国考试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演变过程表明,这一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考试的权限相对集中在上面比分散在下面利多弊少;二是国家考试的标准客观性大些比主观性大些利多弊少。这两点是值得我们今天的考试制度特别重视的。

第三,考试制度对一定的教育制度,特别是对学校的教育和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一种健全的合理的考试制度的创立和实施,必将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特别是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兴旺,并且促进学校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否则,它也必将起着相反的作用。因此,一个国家的考试制度应该伴随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从内容到手段、从程序到方法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以利于整个教育事业,特别是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提高。

四、结语

我国的考试改革要始终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原则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通过借鉴古代科举制度以及其他的考试制度,会对我们今天弊端重重的考试制度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2、吴玉琦:《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略论》,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2 年第3期;

3、王炳照、徐勇:《中国科举制度研究》,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篇6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专题提示

赋税是中国古代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中学历史教材在中国古代史部分重点介绍了一些朝代实行的赋役制度的内容、特点和影响。当前,我国正在安徽农村进行税费改革的试点,并决定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农村税费改革。改革后,农民负担主要为农业税及其附加和农业特产税及其附加。今天的赋税改革是否需要从古代赋税改革中吸取一些经验教训呢?

知识梳理

★租赋制—编户制度:主要盛行于两汉,编户农民对封建国家承担田租、算赋、口赋和兵役四项负担。

★租调制:主要实行于魏晋到南北朝。教材重点介绍了北魏的租调制:受田农民,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租粟、调帛或麻,还必须服徭役和兵役。这里的“调”按户征收。

★租庸调制:实行于隋至唐中期。教材小字介绍,唐朝的租庸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叫做“租”;交纳定量的绢或布,叫做“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

★两税法:为解决财政上的困难,780年唐政府接受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的主要内容: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一年分夏秋两次收税。该赋役制度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个大变革。

★一条鞭法:1581年,张居正为了增加明政府的财政收入,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叫做“一条鞭法”。由于大地主的阻挠破坏,一条鞭法实行不久就停止了,但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了下来。★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清初雍正在位时期,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叫做“地丁银”。这样,自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被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

同步导学

中国古代赋役制演变的基本线索:赋役是维护封建统治和剥削、掠夺人民的工具,是运用国家政权对农民进行超经济剥削的手段。封建财政管理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点,就是如何保证赋役来源和加强对赋税的攫夺。自战国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的赋役制度主要有四种:战国秦汉时期的租赋制、魏晋至隋唐的租调制、中唐至明中叶的两税法、明中叶至鸦片战争前的一条鞭法和地丁合一。

两汉赋税制的主要内容是“租”和“赋”两项。租是土地征收的税额,交纳粮食。从景帝二年(公元155年)起,终汉一代田租基本是三十税一。赋以丁计,包括算赋、口赋。算赋是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口赋是专对儿童征收的人头税。赋交钱币(在历史上,租、赋、税的概念又往往相互混用)。

曹魏时,战乱频仍,人口流移,官府籍簿散佚,无法按丁征赋,而户比丁易于统计,且较稳定,故改为按户征收,是为“户调”。户调又何以纳绢或布帛而不纳货币?这是由当时商品货币关系减弱以及纺织业的兴起所决定的。曹魏时将调以固定的赋税形式确定了下来,并按户征收,遂形成“户调”。

从西晋至唐中叶,商品货币关系虽有所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各封建政权仍然使用租调这种赋税征收方式,有所变化的是隋唐在租调制的基础上开始征收“庸”,故又称“租庸调制”。租庸调制开始实行于隋朝,唐朝进一步加以完善。唐朝租庸调制的基本内容是:

“凡赋役之制有四:一曰租,二曰调,三曰役,四曰杂徭。课户每丁租粟二石。其调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

之一。输绫、绢、絁者,绵三两,输布者,麻二斤,皆书印焉。凡丁岁二旬,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布加五分之一)。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调,三旬则租调俱免。”(见《唐六典》卷三)郑樵在评价唐朝这种赋役办法时说:“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租者,十一之税也。调者,调发兵车井田之赋也。庸者,岁役二旬,不役则收其资。役多则免调。过役,则租调俱免,无伤于民矣!”(见郑樵《通志·货一》)思考:唐朝的租庸调制与前代租调制有无本质区别?其主要不同在哪里?有何积极意义?从郑樵的评价材料中找出该制度对农民有益的证据。租庸调制自唐高祖李渊颁布,始成定制,后经唐太宗直至唐玄宗开元年间,一直承袭。开元之后,租庸调制赖以存在的基础均田制瓦解,租庸调制随之破坏,被两税法取代。

▲注意:租庸调制实行的社会经济意义:(1)以庸代役,农业生产时间较有保证。封建赋税形式,从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三种: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形式。劳役是封建国家对农民的直接的人身控制和奴役,劳动者失去任何自主。在小农经济条件下,服劳役又直接影响农业劳动时间的适时安排。租庸调制允许劳动者交纳实物代替劳役,即以庸代役,一方面使劳动时间增加,同时,劳动者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劳动积极性也相应提高。由租调制到租庸调制的转变,标志着对劳役地租这种最落后的赋税形式的否定,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2)剥削量减轻,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唐前期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历时一百年繁荣局面的出现,正主要是兴革封建财政、经济管理体制、实行租庸调制和均田制的结果。诚如太宗所说:“今省徭薄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则其富有矣。”(《贞观政要·论务农》)

租庸调制的局限性:租庸调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自然受到封建国家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的限制。从阶级局限看,封建国家兴革赋税制度,适当减轻人民负担,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和加强对劳动者的更多榨取。因而,轻徭薄赋是有限度的,每当经济转机,生产发展之后,统治者的剥削也随之加重,结果阻碍了经济发展,激化了社会矛盾。从历史局限性看,它不可能超出赖以存在的生产力水平,并要受封建土地管理体制的制约。随着经济发展和土地管理体制的变化,租调制这一赋役制度就失去了历史作用和存在价值。

唐中叶产生的两税法是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关系特别是土地(均田制)关系变化的产物。它适应了当时丁口转移、商品货币经济有所发展的新情况。两税法有如下特点:(1)课税对象:“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两税法将课税对象由过去的主户扩大到客户,并对商人重新规定税率。客户纳税,反映了其地位由非法到合法的变化及其人身依附关系的相对减轻。扩大征税面,保证财政收入,这是制定两税法的目的之一。(2)征课内容:包括户税和地税。唐代征赋名目繁多,除租庸调外,后又有地税、户税、青苗钱等各种杂税。两税法则“置两税以总之”,将各种名目的赋税统一并到户税和地税这两税中,“以一其名”,并规定,若有“此外敛者,以枉法论”。(3)课税标准:“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租庸调以丁为计算单位,贫富负担不均。而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4)征课时间:分为夏秋两季,“夏输无过六月,秋输无过十一月”,相对集中并节省了征收时间。(5)征课形式:“以钱谷定税,临时折征杂物。”租庸调制是“租出谷,庸出绢,调杂出缮纩布麻”。还有各种杂税杂役。两税法则先“定税计钱”,交纳时再“折钱纳物”,即所谓“定税之初,皆计缗钱,纳税之时,多配绫绢”。这样,相对简化了纳税手续,便于国家计算征收。(6)征课原则:“量出以制入。”量出为入是中国赋税史上仅有的创见。两税法提出,“凡百役之费,先度其数,而赋于人,”即国家根据财政支出确立每年全国总税额,然后摊派各地征收。这种量出为入的原则可以说是创我国预算原则之先。

▲注意:两税法实行的社会经济意义:(1)两税法将唐代名目繁多的杂税,统一归并为户税和地税两种,这样既简化了征课名目,又可使赋税相对确定。从制度上避免官吏乱摊派的可能。(2)两税法按照各户的贫富程度确定征税标准,较为公平。(3)两税法以货币计算和交纳赋税,对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两税法扩大了征税面,保证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明朝赋税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一条鞭法的实行。1581年张居正在丈量全国土地的基础上,把嘉靖初已在福建、江浙、直隶、广东等地施行的一条鞭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一条鞭法,也称“条鞭法”,其目的是化繁为简、平均赋役,其具体内容有:(1)赋役合并,并部分“摊丁入地”。即把原来的里甲、均徭、杂役等名目繁多的徭役合并在一起征收,并将部分丁役负担摊入田亩之中,把过去按户丁出办的徭役,改为据丁数和田粮数摊派。至于摊派的比例,各地没有统一的规定,有的地方以丁为主,有的地方以田为主,有的地方丁田各半,还有的地方全部摊入田亩中,但丁役摊入田亩的倾向是一致的。故称“一条鞭法”。(2)赋役征银,由地方官征收。田赋中除了苏、松、杭、嘉、湖等地仍收“本色”供皇室、官僚食用外,其余一律折收银两。差役把正德以来的力

差、银差统一规定为以银代役。力差由官府雇人充当。赋役的征收,由地方官直接管理,废除了原来通过粮长、里长办理的办法。

(3)以州县为单位,把一切赋税、役法项合编起来,确定征收的总数。

一条鞭法的赋役制度,它上承唐宋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制,改变了历代赋与役平行的征收形式,统一了役法,简化了赋税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赋役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的势力,减轻了农民的一些负担,松弛了对农民的控制,有利于生产的发展。赋税统一征银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

清初的赋役制度沿袭明朝,但也开始着手整顿赋役制度。为了有一个稳定的税收额,先是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永不加赋使丁银额固定下来,这是赋税发展的一大进步。因为以丁之多少为课税标准,会逼跑贫户,隐匿人口,岁收并不能确定;而丁银定额,就相对减轻了贫民的负担。这既减少了贫户逃亡,保证国家岁收,又给日后的“地丁合一”创造了条件。

在明以前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国家一直以土地和人丁为双重标准征税。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租佃关系的普遍化,土地买卖的加速,人口数量的激增及流民反抗的加剧,封建国家越来越难以束缚农民于固定的土地之上,直接向农民征收人口税(丁役银)更加困难,旧的标准很难维持下去。在康熙五十一年永不加赋,停止征收新增人头税的基础上,雍正初年实行地丁合一,开始了单一的土地标准征税,正式废除了人丁税。地丁合一又叫摊丁入亩,丁随地起,即把丁银全部摊入地亩中征收。所摊数额,一般是纳一两银子的田赋,摊入一二钱丁银。摊丁入亩的实行有助于封建国家税收的稳定,标志着延续了数千年的人头税的废除。它简化了税收原则和手续,把土地多少作为收税的惟一标准,改变了赋役不均的严重情况,从而调整了封建国家、地主和自耕农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沿革的特点:

① 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可以两税法为标志;

② 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③ 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可以两税法为标志;

④ 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制为标志;

⑤ 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⑥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

对当前农村税费改革的哲学思考:朱镕基总理在200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2001年将在安徽省进行试点,总结经验后再行展开。4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安徽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方案》。按照这一方案,安徽省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农村税费改革,改革后,农民负担主要为农业税及其附加和农业特产税及其附加。当前实行的农村税费改革,被誉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的第二次革命。这从政治上给我们的启示是:(1)体现了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政治根源于经济,由经济决定;政治又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的发展以巨大影响。任何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其根本的经济利益。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将会更好地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经济利益,巩固农村改革所取得的成果。(2)体现了党和国家实行依法治国的原则。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依法调整和规范国家、集体与农民的利益,将农村的分配制度进一步纳入法治轨道,正是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3)体现了国家的对内职能。一是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二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4)体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的组织活动原则。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农民的关心。这既是党的全心全意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集中反映,也是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的组织活动原则的具体体现。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中国政党制度 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政党制度,内涵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 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 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和谐社会是人类向往的一种美好的生活状态, 是人类所追求的崇高社会理想, 今天它更是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 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具有极大优势和生命力的政党制度。这一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障, 对于和谐社会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1]

一、追求和谐, 是中国政党制度的价值取向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两个最基本的思想, 一是人伦和谐, 一是天人协调。中国古代的先人们有许多关于“和”的论述, 表现了中华民族兼容并包、博大宽厚的和合思想。几千年来, 和合思想己经深深融入中华儿女的血脉, 贯穿于中国人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和辩证实践之中。所以, 中国在经历了清末民初政党林立、混乱纷争和此后的国民党腐败统治、万马齐喑的黑暗岁月之后, 必然要寻求一种符合中华民族心理、体现中华民族和合理念的政党制度。中国人民渴望和平、渴望安宁, 迫切需要一个代表人民利益而强大有力的先进政党带领他们实现这个愿望。中国共产党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以其伟大的气魄, 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团结国内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领导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使人们看到了中国的前途和希望。当抗战胜利后, 国民党政府不顾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共同愿望挑起全国性内战时, 阻碍中国人民追求独立、自由、进步的逆历史潮流则成为中国社会最大的不和谐因素。是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意志, 对这种反动的逆流进行了坚决斗争, 建立了新中国。建国伊始, 党又以宽广博大的胸怀、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团结社会各界力量, 争取建设国内和平,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与各界人士共商国是。中国社会的各种政治力量也希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建设一个真正安宁、民主、和谐的社会。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标志, 中国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制度的诞生是历史的选择, 是中华文化的选择, 更是中国各族人民的选择。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在其历史演进过程中就蕴含着中国共产人和中国人民以及中国的仁人志士追求和谐的因素。

二、蕴含和谐, 是中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核

与西方的政党制度相比, 中国的政党制度与其有根本的区别和巨大的优越性。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 不以夺取政权为目的, 而是通过行使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职能, 起到促进和改善执政党领导的作用。“参政党”作为独具中国特色的政党称谓, 本身就蕴涵了参与、协助、合作等涵义。

中国政党制度有四个显著特点:其一, 共产党在各政党中处于领导地位, 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接受中共的领导。其二, 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 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 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目标。其三, 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在实现共同目标的基础上, 实行一种长期共存、平等合作、民主协商、互相监督的关系。其四,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都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2]这些特征无不蕴涵着和谐思想的精髓。中国执政党和参政党长期以来奉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形成了通力合作的新型社会主义政党关系。这种关系是相互依存、良性互动的关系, 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结成的挚友关系。党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政治基础。我国政党间的这种关系, 有助于政局的稳定和实现广泛的团结, 有助于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安宁。

三、争取和谐, 是中国政党制度的实践要求

在几十年的风雨历程中,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与协商, 并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多党合作的方针, 出台规范性文件, 指导多党合作的实践。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中共中央积极支持和帮助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 支持它们独立地开展工作, 引领各民主党派更好地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合作与协商。在建构党际关系的实践中, 中共中央领导同志经常邀请民主党派领导人就国家经济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座谈和通报情况, 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人民代表大会中, 各民主党派成员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占有一定比例, 使他们能够充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在各级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中, 许多民主党派成员在其中担任领导职务, 与执政党在国家政权中合作共事。在人民政协中, 民主党派成员占有较大比重, 他们就国家的大政方针发表意见、提出提案, 充分反映各方面的利益诉求。

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鼓励和支持民主党派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各项工作提出意见、批评、建议。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还聘请民主党派成员担任特约监察员、检察员、审计员、教育督导员等, 以监督自己的工作。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之间的互相监督是在目标一致、事业相同的基础上提出批评建议, 体现了一种更高意义上的合作。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严格的制度保证, 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实践为争取社会和谐营造了稳定的政治氛围。

四、“和而不同”, 是中国政党制度的重要特征

和谐社会的精髓在于“和而不同”。古人云:“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这句针对个人道德而言的话语, 对于人类社会的和谐而言同样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谐社会并非是无冲突的社会, 任何社会都存在着矛盾, 正是在这些社会诸多矛盾的运动中, 才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中, 明确和智慧地处理“同”与“异”的关系, 求大同, 存小异, 以多党合作、参政议政、政治协商的实践阐释着“和而不同”的理念。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新时期, 各民主党派则是由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所组成的政治联盟。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虽然代表着不同的利益群体, 但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始终与执政党保持高度一致, 接受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 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 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是牢固的政治基础, 是最大的“和”。作为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 要对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在政治上信任, 思想上关心, 工作上商量和放手使用, 同民主党派真诚地合作, 在共同的政治目标一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长期共存、相互监督”的党际关系, 这些构成了中国政党制度的重要特征。

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下, 各民主党派又不完全依附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 它们在组织上是独立的、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各民主党派有自己的纲领、章程、组织体系, 代表各自领域的一部分群体的利益和愿望, 并为争取本群体最大限度的利益而工作。民主党派的自身特点是同中国共产党有着本质区别的, 这些又是中国政党制度下的“和而不同”。执政党尊重各民主党派, 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 当执政党和民主党派在利益上不一致时, 又通过政治协商得以解决。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为寻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求索。

中国政党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其内涵充分体现出“和谐”的含义和作用。因为多党合作制度本身就是政党政治的和谐运作机制, 也是政党政治的真实和谐状态。[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共同创造的。这一制度根植于中华大地, 体现着和谐内涵, 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需要集中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和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蕴涵着丰富和谐思想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必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政治保证。

参考文献

[1]张宏艳.我国政党制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J].黑龙江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 (4) .

[2]许怡.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中的“和谐”内涵[J].中国发展, 2006 (4) .

中国的政党制度 篇8

关键词:传统政治文化;政党制度;巨大作用;消极影响

制度隶属于文化,任何制度的产生都与一定的文化背景相关联,并可以从文化中找到根源,而与政党制度关系最为直接的就是政治文化。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最根本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是中国人民和历史的选择;另一方面,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大一统”、“求同存异”、“皇权与清官意识”等诸多认识和现象,也对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从多方面有着不同程度或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和影响。

一、传统政治文化对中国政党制度形成以及定位的巨大作用

(一)“大一统”的政治理念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政治文化,在经过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的影响更是深入到社会的各阶级和阶层。而儒家思想最突出的追求就是“天下一统”的政治理想。

中国自秦朝以来就形成了大一统的局面,中国传统的政治目标是天下太平和政治稳定,要治国就要实现统一,结束分裂,也就是实现大一统的政治局面。鸦片战争后,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辛亥革命,都未能救中国于水火之中。这时的广大的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渴望和平、安宁,渴望有一个代表他们利益的力量带领他们站起来。经过八年抗日战争和三年的解放战争,共产党结束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军阀混战、政党林立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使中国人重新找回了大一统政治时代国家强盛的自豪感,也使国家自清朝灭亡后第一次真正建立了稳定而又广泛的政治权威。中国人民对大一统政治理念的追求,使人民群众在心理上认同共产党的领导,也是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政权并长期保持领导和执政地位的巨大支撑力。

(二)厌恶竞争的政治思维与政党制度的非竞争性定位

秦朝在统一中国后,不仅仅实现了领土的统一,也将权力集中于中央,并紧紧地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在此后的两千余年里,尽管出现朝代兴衰更替,国家分分合合,但这种大权始终归皇帝集权统治。而以皇帝为最高主宰的中央集权自然是反对和排斥竞争的,更是厌恶争权的政治竞争的。到宋代后,儒家更是提倡“存天理,灭人欲”,让人们把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欲望压印和克制起来。人们普遍认为政治竞争会带来社会的动荡不安和政治的混乱,因而在这种政治氛围中,为利益、权力和地位竞争是君子所不齿的。

由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强大的影响力,竞争型的政党体制很难在中国运行。多少年来中国人已经适应由皇帝和各级官僚分配种种的政治资源,而掌握权力的人也不愿别人从自己手中分权和争权。普通的平民百姓大多数从政治竞争中得不到好处,也没有这种争权的意识,从而造成竞争型的政党体制在中国得不到认可。因此,排斥竞争的心态是竞争型政党在中国难以立脚的政治文化根源。中国政党制度的突出特征就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即共产党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和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他们是一种合作性友党关系而不是竞争性关系,这一关系正是符合了传统文化中排斥“党争”的思想。

(三)“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与多党合作

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观念很大程度上地影响了中国现代的民主政治,也是构成当代特色的政党制度的文化因素。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而各民主党派则是各自所联系和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者、拥护祖国统一和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建设者,他们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但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又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自觉地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并在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政治目标也趋于一致。但他们又以合作的方式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努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一直以来奉行的“长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正是表明了各政党之间的共融、和谐的关系。多党合作与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和合精神有着明显的契合性和一致性。

(四)民本思想与政党制度价值利益的人民性

民本思想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经过长时间的沉积,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思想当中,并影响到人们的行为。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人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这也成为早期的民本论。随后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以及孟子的仁政思想,强调“民贵君轻”。接着在不同的历史朝代,都有民本思想的提出,虽然他们的观点不尽相同,但都强调“民”对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宁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对我国当代的政党制度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把人民利益至上推向了新的发展高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有效地反映了社会各方面的利益,给人民一个能够表达自己愿望和诉求的途径。并且政党制度中的协商机制和监督机制等都体现了民众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体现了爱民、为民和尊民。这些都继承并发展了传统的民本思想,使人民能够真正的当家做主。

二、传统政治文化对中国政党制度的消极影响

(一)对执政党的影响

第一,对权力的崇拜,如“官本位”等一些错误思想。在古代,人民不仅崇拜皇权,还崇拜一切拥有权力的东西,如自然、鬼神、家族等。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官本位意识。现在,这种错误思想依然存在一些党员中,并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他们在思考问题、处理事情的时候,习惯以权力作为衡量的标准,单纯盲目地服从上级或者对下级发布命令,甚至在不少官员的思想中,还存在着官尊民卑这种错误的思想。

nlc202309020811

第二,权力过于集中。“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文化的深远影响也给中国当代政党制度带来了一些弊端,这主要表现在以党代政,以及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力量对比悬殊等方面。一些地方的党组织习惯于指挥和发号施令,使得党组织和政府之间的关系较为混乱,出现双重决策。有的时候甚至代替政府、政协和人大的相应部门直接处理一些事物,从而使政党合作的一些功能弱化。以党代政没有使各部门办事效率提高,反而使党的机关冗杂,效率低下,大开腐败的大门,削弱了党的领导。除此之外,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力量对比也较为悬殊,这和民主党派的历史使命是不相吻合的。这种党员数量和所掌握国家力量对比的悬殊,有利于发挥共产党自身的有利条件,能够更好的加强领导和执政作用,但对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有着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对参政党的影响

首先,政党意识不足。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是政党体制的政治主体,但是共产党处在体系的核心,而民主党派则处在相对边缘的地位。但是这种民主意识的淡薄和臣民意识的侵蚀,不仅使一些共产党员不够重视多党合作的作用和功能,也使一些参政党员不能积极主动地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在政治协商或其他会议中,可能只是为了附和,而没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其次,是“清官意识”。在传统政治思想中“清官意识”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引导性作用下,各民主党派希望有一个开明的和强大的领导核心去带领他们,而他们对这种开明领导的期盼已经超过对制度建设的追求。他们认为一个好的领导核心就可以推动多党合作的发展,就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从而使民主监督缺乏强大的思想动力。

三、结束语

中华文明绵延千年,传承至今,在其具有鲜明特色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传统政治制度下,产生了同样极富特色的传统政治文化,并对当今政党制度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我们分析其影响利弊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不断地探索完善政党制度的道路,唤醒民众对权力与义务的正确认识,唤醒每一个人的民主意识与公民意识,进而通过整个社会与全体公民的有效监督,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备中国政党制度。

参考文献:

[1]代吉成.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当代政党体制的发展

[2]朱联平;陈志强.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解读当代中国政党制度[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魏晓文;刘志礼.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文化特征与文化建设[J].理论探讨.2012年第5期

[4]许怡.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中的“和谐”内涵[J].中国发展.2006年第4期

[5]潘越;王野.中华文化与多党合作文化[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肖妮.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弊端及对当代政党执政方式的影响[J].理论界.2010年03期

[7]杨爱珍.试论政治文化中的冲突问题与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关系[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7月第3期

[8]张津凤.论政党制度的政治文化基础——基于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的研究视角[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8月第4期

上一篇:青少年压力与吸烟下一篇:谈谈我对保险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