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抗疫英雄事迹直播观后感(精选10篇)
4月7日(今天),广西第六批援湖北省抗疫医疗队队员结束集中休整,从隔离休整点有序撤离,陆续返回各自岗位。
35个日夜,医疗队圆满完成国家和自治区交付的任务。进驻武汉市中心医院后,累计参与诊疗患者34人,都是重症、危重症患者。其中年龄最大患者95岁,合并基础病20多种,在医疗队精心治疗下转危为安。实现“治愈病人零回头,医护人员零感染,安全事故零发生”。
据了解,该批医疗队主要由呼吸、重症医学科、感染管理科、精神卫生等专业的医师和护士组成;他们来自自治区南溪山医院、自治区脑科医院、自治区江滨医院等3家区直医疗机构和南宁、柳州、桂林、北海、防城港、钦州、贵港、玉林、百色、贺州、河池、崇左等12个市的24家市级和6家县级医疗卫生机构。
援鄂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心得体会1
在这个世上做一个平凡的人很容易,但做一个既平凡又伟大的人却是难上加难。我们每个人都不愿在年少时做一个普通人,更何况是在疫情严重的现在呢!
春节伊始,今日头条以及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万万没想到这次的疫情对于我们来说有着很大的影响,它的爆发力完全不亚于17年前的非典。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主要集中在湖北省的武汉市,各省各地的人都汇聚在这个中部六省唯一的省级城市和特大城市里,人流居多,再加上这时是逢年过节回家的时候,可见这次疫情有多严重,更何况新型冠状病毒是以空气、唾液等方式传播,在潜伏期也同样有传染性。全国上下居家隔离,积极防疫。
而像我们这样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我们既没有钟南山对病毒的研究,也没有他在医学界的权威。我们能做的从始至终都是做好防控工作、有着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把被传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前几天,我看到过有关于这次疫情志愿者的新闻,我顿时感到一丝的惊讶。我没想到在这传染期的高峰期中,竟然有人肯冒着生命危险来帮助他人。那些志愿者他们不是医生,也不是我们任何人的亲人,他们只有自己那少得可怜的医学知识,这对于他们来讲不仅没有任何的好处,还随时随地都有生命的危险。我想,这些志愿者可能有很多人是不顾家人的反对,顶着很大的压力来做的志愿者。他们或许也曾想过如果自己被传染了,那么在这世上的某一个家庭中就会失去一个顶梁柱,就会有一对父母失去自己的儿子,有一个妻子失去自己的丈夫,有一个孩子失去自己的爸爸。也许他们可能想过放弃,但当他们想到那些被这场疫情所折磨的人时,他们的斗志就如同熊熊烈火一样燃烧了起来,众志成城防控疫情,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或许他们是也曾想过那一间茅屋、一亩良田、一壶浊茶的日子,想过等桃花开后,出门看看那满是淡香的桃花,看看那寒冬过后所迎来的春天。即使一生碌碌无为,但对于他们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惬意呢?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防疫志愿者们虽然在这场疫情中是一个普通的人,但他们却是最伟大的人。
很多人在一生中或许只能做一个无名之辈,既然我们做不成像钟南山那样载入史册的伟人,那么我们又何尝不试着做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呢?
援鄂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心得体会2
严重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这个寒假注定过得不安稳。原本公路上奔流不息的车辆,现如今仿佛消失了一样,原本热热闹闹的公园和广场也变得冷冷清清,原本可以和亲戚朋友一起聚会欢度春节,而现在只能呆在家里“望门兴叹”....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这种病毒潜伏期最长14天,以飞沫和接触传播为主,被传染的可能性极大。在重大疫情面前,最先挺身而出的就是我们的白衣天使,他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为患者筑起生命防护之堤,让大家仿佛看到寒冬里的一缕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身上,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温暖和希望。白衣天使们恪尽职守、临危不惧,穿梭在生死之间,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他人的生命。
在这个战场上,还有一位值得我们敬佩的80多岁的老爷爷钟南山教授。已经耄耋之年的他,依然挂帅亲征,奔波在抗战一线,与新型冠状病毒战斗,真令人佩服。
我们也要像钟南山教授那样,做一个有知识、有学问、刻苦钻研的人。知识不仅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还能救人于水火。当遇到困难,勇往直前,用知识战胜困难。
我坚信这次疫情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必将战胜攻克,正所谓“众志成城,共度难关”。
最后,我想说: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听从指挥,做好自己的安全守护,尽量避免出门游玩,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不添乱,为这次打赢疫情战役贡献自已的绵薄之力。
援鄂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心得体会3
“逆行者”这个词最近悄然火了起来,那么到底什么是逆行者?逆行者就是在危险情况发生时,在所有人都在想尽办法撤离时,那些把生命置之度外,向着危险的地方去拯救更多生命的人……
谁都知道武汉是疫情重灾区,可是仍然有太多人选择逆行而上。他们与病毒作斗争,他们与死神抢夺生命,他们用火热的中国心书写着大爱的文字,他们不断地用行动诠释着什么是“信仰”,什么是“使命”。奋斗在一线的医生,维护社会治安的警察,坚持前方报道的记者,许多滞留武汉的异乡人,甚至还在上学的学生……千千万万人的命运,都在这个新年对彼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们关注着手机上的最新消息,一条条来自一线报道,一串串令人揪心的数字,越来越多的人被卷入这场巨大漩涡。让人欣慰的是,更有越来越多的人请战、报名,他们“不计报酬,不论生死”。不管是抗击一线还是支援后方,他们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勇敢负责的精神,坚守自己的岗位,认真完成本职工作,用实际行动筑牢疫情防控的防线。
奔跑着,在死神的世间与时间赛跑;穿梭着,在阳世和阴间抢救生命;坚守着,病毒不退前进的步伐不停;也逆行着,不怕困难病毒不消决不退缩!哪怕前方是万丈悬崖,也要义无反顾往下跳;哪怕背后死神在挥着镰刀,也要从容不迫向前跑。责任,他们的肩头,承载的是全国人民对他们的信任。他们是最普通的中国人,却也是最伟大的逆行者!
防控疫情,他们是“最美逆行者”。84岁的钟南山院士,带领一流技术团队,在前线努力工作;无数志愿者,从全国各地而来,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社区工作人员,用实际行动筑牢基层防疫第一防线。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也正凸显了全国人民的团结一心,我们在努力,我们再努力。
这本是一场毫无温度的灾祸,但逆行者却让灾区的人们感受到世间的温暖。2003年的非典,我们挺过来了,2013年的H7N9,我们也战胜了,2020年的肺炎,肯定也会在各阶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最终胜利!
武汉封城,封锁住的是病毒的扩散,而锁不住的,是武汉人民生生不息的希望和全国人民对武汉的祝福。武汉,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全国人民都在等待着,等待着病情过去,等待着武汉重新焕发生机,等待着……再去武汉吃一碗热干面,再等一场樱花盛开。
这世上本就没有岁月静好,我们所谓的安逸,其实只是因为有人在背后替我们负重前行。逆行者,是“伟大”的代名词,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在他们的带领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美好的明天指日可待!
援鄂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心得体会4
疾风吹劲草,烈火炼真金。--题记
除夕,这个中国人眼中最重要的日子,再远的路,再大的风雪,也阻挡不了团聚的力量。亲人相聚,相互陪伴,如同依偎着生命的根与源,像枝与叶般相拥相偎。可是,这种司空见惯的美好在今年却是无比的奢侈。
疫情的爆发使你们不得不坚守在岗位,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们还记得逆流而上的那一天吗?
那天,你换上了崭新的西装,把头发梳成了大人的模样,买来回家的车票,你想终于可以回家和数月未见的家人团聚了,但是在知道疫情之后,你脱下了西装并穿上了白大褂,拿起手机拨打家里的电话:“对不起啊,今年我不能回家过年了,疫区需要我,提前祝你们新年快乐,对了,记得注意身体,”你强忍住内心的悲伤,微微一笑说:“明年我一定回家过年。”说完,你就奔向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接着工作
那天,你为了方便疫情的工作,你剪了心爱多年的长发,脱去了漂亮的衣服,你专心致志的投入到防护疫情的工作中去。你想,没有关系的,头发可以再留长,短发也是超酷的,漂亮的衣服可以日后再穿,身穿白衣的你依旧最美。
那天,你拿着今年刚发的工资,你想一定要好好犒劳犒劳你自己,在得知疫情的相关需要以后,你将自己多年的积蓄全部捐出,自己又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你想,等疫情结束之后一切可以重头再来。
你可能已经年过花甲,但你知道疫情之后,你用你的毕生所学去研究如何克服疫情;你可能只是一位清洁工,但你将自己的全部积蓄捐往疫区,自己再前往疫区帮忙;你可能是一位老师,但是你只身前往疫区给你的所有学生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你可能只是一个军人,服役多年后你终于可以回家,但是知道疫情爆发之后,你又一次放弃了回家的机会,“若有战,召必回”你奋不顾身的赶往了一线......你,你,无数个你,你们来自五湖四海,你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逆行出征者”你们将涓涓溪流汇聚成大海,你们将点点星光聚拢并照向四方,你们在疫情来临时用沉默去代替旁人的抱怨,用最实际的行动去抵御疫情的不断侵袭。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你们拿起心中的信念作为武器去抵御疫情,你们为众人负重前行,用一袭白衣来守护我们的平安。逆流而上,危险重重,但是你们依旧昂扬而去,留下一个个坚实的背影。
你们也有自己的家人,你们也有自己的生活,你们也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你们的平凡造就了伟大。我觉得世界上所有的赞美之词都不足以用来赞美你们。
我相信不远的将来,和煦的春风定会吹拂梦境的河岸,生命的绿树必将生机勃发,翠荫如烟......援鄂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心得体会5
在2019年的末尾,2020年的开始,中国又迎来一次巨大的危机,新型冠状病毒,这种病的危害十分恶劣,又正值春节阖家团圆的日子,疫情闹得人心惶惶,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悄无声息的打响了。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而在此时此刻,不论是医生,只要是在一线上救死扶伤的人,都是最伟大的逆行者,是最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民族英雄!这些伟大的逆行者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不顾生命危险冲上前线,因为他们知道穿上了白大褂,就担起了国家重任。
岁月静好,可是真的是如此吗?不,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可能有人认为他们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可他们想的是:“别人的生命也同样重要!”这是他们的责任,是他们的善良驱使着他们成为“最美逆行者”。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在一线医护人员的身上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也祝愿他们不会感染肺炎,对于哪些家人染病去世的人,我们已无时间去伤心。现在最应做的事就是稳固好自己,不再为国家添乱,待在家中就是为国家做贡献,不为伟大的`逆行者添麻烦。
他们用一身白衣,换我们一生平安,即使前方是条不归路,他们依旧奋不顾身冲向前线,2003年的非典,是他站出来说:“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17年过去了,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又是他挺身而出,他就是钟南山院士,如今已有84岁高龄的他依然奔向前线,而这么多年来他仍然不忘他父亲的一句话:“一个人要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点东西,才算没有白活”。这句话始终鞭策着他。钟南山以及各地医生不畏生死,为我们遮风挡雨保驾护航,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是最美的背影……向最勇敢的逆行者致敬!
广西援鄂抗疫英雄事迹观后感(一)
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深情点赞奋战在战“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自2020年1月27日首批援鄂抗疫医疗队紧急出征,广西先后派出8批医疗队共计962名医务人员奔赴湖北战“疫”前线。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他们无惧艰险,义无反顾地奋战在湖北医疗救治最前沿,展现了高尚的情怀和精湛医术,为湖北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广西力量。让我们向这些守护生命的抗疫英雄致敬,他们救死扶伤、大爱无疆,不愧为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向广西援鄂抗疫医务人员的“逆行”精神致敬
致敬他们展现了“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舍己救人”的责任担当。危难时刻,广西援鄂抗疫医务人员拿出救死扶伤的医者担当,火线支援,陆续深入湖北疫情重灾区,用兵“桂”神速为患者打开一条条向生通道。他们在抗疫一线冲锋陷阵,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新时代壮乡青年能扛大任、担大责的精神风貌,向广西和湖北人民交出了合格答卷。在医疗队中,党员勇于担当,418人在一线递交入党申请书,363人火线入党,至返程时,已累计有773名共产党员。“为民请命不能避,为国赴难不能避,临危受命不能避。”这三个“不能避”充分展现了在疫情面前广西援鄂抗疫医务人员临危不惧、勇往直前的责任担当。
致敬他们坚守“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广西援鄂抗疫医务人员牢记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叮嘱,最大限度发挥救治能力、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优势,坚决完成好救治任务,展现广西医护人员专业、敬业、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在湖北抗疫一线,他们穿上繁琐的防护服,戴上厚重的护目镜,化身病毒狙击手、健康保护神,用过硬的专业本领和精湛的医疗技术为患者进行精确诊治,守护了人民的健康,传递着生命的力量。他们用甘于奉献的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将患者生命健康摆在前,将自己的安危放在后,舍生忘死,为武汉和十堰人民构筑了一道严密的生命防线。
致敬他们传递了壮乡人民与湖北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深厚情谊。在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5600万壮乡人民的支持、保障下,广西援鄂抗疫医疗队带着八桂儿女对湖北人民的祈愿驰援湖北。在对口支援过程中,他们将情感认同迅速转化为行动自觉,用实际行动倾情传递友谊关爱。从医疗援助到心理疏导,从医院救治到社区防控,他们倾心、尽心、精心、细心做好各项工作,分享“广西方案”,贡献“广西力量”,得到了中央指导组和十堰人民的高度评价。在抗疫“红区”,他们发挥“有苦不言苦、有难不怕难”的精神,日夜奋战,演绎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传递了壮乡人民与湖北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深厚情谊。
致敬他们放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无穷力量。广西援鄂抗疫医务人员在战“疫”中团结一心,无私奉献,做到疫情不退他们不退,向全国展示了“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展现了八桂儿女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风貌,给我们每一个人上了一堂爱国、忠诚、仁爱、担当、奉献、拼搏的“家国情怀课”。他们的行动和形象放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无穷力量,是新时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教育、最强宣示和最美感召。
致敬他们诠释了守望相助的命运共同体理念。病毒使我们在空间上隔离,却阻隔不了人与人之间的爱、两省区之间的情。面对疫情,没有旁观者,更没有局外人,每个人都是命运共同体。广西援鄂抗疫医务人员等八桂儿女与湖北人民守望相助,共抗病魔,向世界展示了命运共同体下凝结起的强大中国力量。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坚持全国一盘棋,广西积极响应中央号召,迅速派出医疗精兵驰援湖北,形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强大合力。八桂儿女和湖北人民比以往更加紧密团结起来,不仅体现了两省区患难与共、血浓于水的传统友谊,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致敬广西援鄂抗疫医务人员的最好方式
致敬他们,就要关心关爱他们。抱薪者当获温暖,奉献者应被铭记。我们应当给予广西援鄂抗疫医务人员更多体贴的温暖和关爱,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首先,要细致周到地安排好广西援鄂抗疫医疗队员的休整服务保障工作,让他们深切感受到社会对抗疫医务人员的尊重和爱护。其次,要落实关心关爱措施。健全完善针对特殊职业群体的长效关怀机制,不仅要建立政治关怀关爱、优先晋升录用、表彰奖励宣传机制,还要完善意外伤害保障、家属纾困解忧机制。再次,给广西援鄂抗疫医疗队员应有的荣耀。通过精神层面的嘉奖,让世人记住他们为国为民奔赴战场这一崇高而又光荣的抉择和奉献。
致敬他们,就要以他们为榜样。向广西援鄂抗疫医务人员致敬的最好方式,就是像他们那样去战斗。要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立足本职岗位敬业奉献,留住这份感动、传承这种精神、激发自身活力、增添奋斗力量。要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上下功夫,做好“严守国门边境防输入、盯牢舱门隔离防传染、管住管好家门防特例、完善应对预案防扩散”。要有序有力推进复工复产,慎终如始抓防控,时不我待促发展,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要增强必胜信心,真抓实干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建设壮美广西的磅礴力量。
致敬他们,就要营造尊医重卫的社会风气。一方面要开展广西援鄂抗疫工作的总结表彰和宣传报道,引导全社会向英雄们学习。防控形势逐步向好,这是全党全国全社会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结果,抗疫医务人员是最大的功臣,党和人民给他们记头功。要向全社会传递一种价值取向,即谁把人民放在心中,人民就会把谁记在心中;谁为国家流血流汗,谁就是国家的英雄。另一方面,要善待广大医务人员,注重尊医重卫。医护人员是抗疫英雄,也是守护人民健康的白衣天使。要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塑医生尊严,树医者典范,让医者荣耀,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要积极缓解医患矛盾、增强医患互信,共同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社会风气。
广西援鄂抗疫英雄事迹观后感(二)
6月5日19时,由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教育厅、科协主办的“礼赞逆行英雄,弘扬战‘疫’精神——广西援鄂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直播课”在广西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等平台播出。全区700多万中小学生齐聚云端收听收看直播,聆听广西首批援鄂医疗队的两名英雄在湖北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一病区主任温汉春,是广西首批援鄂医疗队医疗组组长。她为广大中小学生带来了题为《八桂巾帼无所惧武汉战“疫”保家国》的精彩报告。她回顾了援鄂前后的心路历程,讲述了抗疫期间生活、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将疫情阻击一线的真实经历、所思所感娓娓道来。
邹炎华是广西江滨医院呼吸内科护士,他在武汉抗疫一线火线入党。他报告的题目是《“90后”医护人员的使命与担当》。他用朴实的语言将自己援助武汉市黄陂区中医医院的经历一一讲述。从申请支援前线的坚定、面对困难时的坚持、还有平安凯旋时的泪目……字字句句感人肺腑,催人奋进。
两位抗疫英雄用亲身经历向全区中小学师生们展示了他们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这堂直播课在全区中小学师生、家长中反响热烈。不少老师表示,抗疫英雄最美逆行展现的是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彰显了中华民族在重大灾难面前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直播课将爱国主义情怀厚植于广大青少年心中,激励他们争做新时代学生楷模。
广西援鄂抗疫英雄事迹观后感(三)
英雄指才能勇武过人的人。指具有英勇品质的人。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可是英雄定义是抽象的,哪是三言两语能言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我想这可以形容我们的英雄的,英雄不一定是大人物,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都可以成为英雄。
文人墨客是英雄,他们的文采对后世的贡献不可小觑,这是才能的、文学的财宝,他们的文采被传出来,这是对后人的成长有着巨大贡献的英雄。古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不与世俗、清高自傲。他是文人墨客,不畏困难不怕权贵,他是勇敢的,他清楚地知道官员清廉作为的责任。柳宗元具有远识卓见,敢于挑战恶势力。在“永贞新政”中,柳宗元是改革派中的一员,他们想通过改革来改变唐朝衰弱的局面。虽然改革失败了,但是柳宗元依然不畏恶势力低头。在《黔之驴》、《临江之麋》中,柳宗元借寓言故事讽刺了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以驴和麋鹿悲惨的结局暗示黑暗势力的悲惨下场。不仅留下来文采,而且阐述了古代的智慧。这样的英雄不仅负责而且无私奉献。
勇士们保卫自己的国家,为国家而站,他们是英雄,是血泪英雄。斯巴达勇士面对波斯军几十倍的兵力悬殊并没有畏惧,对他们来说,保家卫国是毕生坚守的责任,他们没有理由不顾全大局去拼命,不全力以赴去奋战。而且在兵力相差较多的战场,人人只有殊死搏斗才能赢得一线生机。所以希腊斯巴达军会异常勇敢,甚至背水一战,战斗力超乎想象。以一敌百虽然是夸张,但其勇气确实成了希腊斯巴达地区的精神象征。肩负起国家的责任,不论好坏,他们一开始“就赢了”,这是英雄,勇敢的人,特别的人。
现在的疫情严重,其中涌现的是众多的英雄,团结一致,众志成城。那些医生为了患者,为了人民,为了国家,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奋战一线。因为疫情,这段时间看了太多生离死别,尤其是医护人员的离世,李文亮医生、柳帆护士……现年在29岁的彭银华医生也走了,可是他和妻子还有一场没有完成的婚礼,还没有来得及见未出生的孩子一面,还没有好好孝敬父母,可是自古忠孝两难全。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英雄,这些医生护士平常默默无闻,但是现在都在争做英雄,做人民的英雄,国家的英雄。
英雄是令人感动的人。英雄留在我们心中。他们是特别的,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良好的品质和爱心。
广西援鄂抗疫英雄事迹观后感(四)
2020,充满魔幻的一年开始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一场炫耀人类是食物链顶端的愚昧无知的闹剧,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在中华大地上拉开帷幕。这是有史以来最安静的春节,中国的每一座城市都被按下了暂停键!这是有史以来最动人的春天,一座座看似空荡的城市,成了这个春天最温暖的故事!
你知道吗?风雪交加的夜晚,人民警察在各个道路设卡执勤,日夜守候疑似病例,有家不能回,甚至牺牲在自己的岗位上,再也回不来了!
你知道吗?那些环卫工人,他们恪尽职守,认真打扫,保证整个城市的干净整洁。从疫情开始到现在,他们一直以从容的姿态留在我们的眼里,默默无闻,却一直牢牢守卫着整个城市的经脉!
你知道吗?钟南山院士84岁高龄还奔赴武汉一线。
你知道吗?那位患渐冻症的院长,他说他要抓紧时间从病魔手中抢病人。
你知道吗?十六省以全包的方式,支援湖北十六市,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四大“王炸”军团赶赴武汉,各地医护人员争相报名。听说,赴鄂的各省援助不只是人力支援,还自带医疗设备和防护用品,就连油盐酱醋等诸多琐碎杂件,也一律自备,不给当地添加任何负担。这份情谊,何其厚重?在重症病房里,厚重的防护设备遮住了他们的脸庞,留给世界的是他们最美的背影。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是为了谁!
你知道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在中国抵抗疫情的关键时刻,澳大利亚、俄罗斯、马来西亚、日本、韩国、泰国……多个国家伸出援手,为中国加油!
朋友,在中国,在你身边,你听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人啊!你要有善良的心,丰富的心灵,高贵的品质。大自然啊,你是赋予人类生命永远的母亲。夜啊,你快快结束吧。你在哪?我在家。你在哪?我在家!你在哪?我在家!守万家灯火,候春暖花开!2020年,我们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一起感受着世间的悲欢离合,我们一起体验着自由的可贵。相信橄榄绿,相信藏蓝色,相信白大卦,相信明天会更好。
共同战“疫”,向每一个坚守岗位的普通人致敬!
广西援鄂抗疫英雄事迹观后感(五)
在疫情发展呈现出蔓延之势时,正是除夕之夜,大家本应该在温暖的家中陪伴家人等待新年的钟声敲响,但是有些人却义无反顾地冲向武汉。他们就是一个个无私奉献的医护人员。
面对严重的疫情,医护人员们主动请战,救死扶伤,迎难而上……用他们的行动,让我看到了白衣天使的无畏、坚韧、奉献与坚守;用他们的生命,守护大众的生命,让我们致敬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
搭载医护人员的飞机一到武汉,他们就紧急奔赴自己的工作岗位。因为新冠状病毒肺炎会传染,医护人员必须要穿好几层专用隔离防护服,一穿就是三四小时,换班休息时汗水几乎湿透了衣衫,但是他们并没有叫苦喊累,因为他们是白衣天使,他要给疫区病人带来战胜疾病的希望。
几天前有一位记者问抗疫一线的一名白衣战士“参加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你有自己的顾虑吗?”那位医护人员说“顾虑肯定有。”记者又问“但你为什么还是义无反顾地来到抗疫一线?”她是这样回答的“因为我们是医生,穿上白大褂,我们就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听到她的回答,一刹那间,我对医护人员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为什么他们要冒着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危险义无反顾地投身抗疫一线,因为他们是医生,他们心中有“治病为民”的信念,这种信念深深地扎根在他们每个人的心中!
愿疫情能早日控制,愿武汉及全国新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早日康复,愿在抗疫工作中无私奉献的白衣天使们平安归来,愿东升的太阳再一次普照祖国大地……
在这病毒肆虐的惴惴不安中,他们面对疫情逆风而行,用信念与责任为人民的安全护航,用坚持和勇气撑起生命的保护伞,为多少家庭换来了无数的希望。但我也想说,这世界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是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他们也不过是等待着大年三十回家吃团圆饭的爸爸,妈妈,儿子,或者是女儿,他们也会害怕,也会思念,也会疲惫,但是这些只是被他们掩藏在了口罩下坚强的微笑里,藏在了护目镜后坚定的目光下。所以致敬那些可爱可敬的逆行者,致敬那份勇敢奋斗在前线的每一位。
现在众所周知,病毒扩散十分可怕,不被感染便是为国出力,由最初几人爆发至上千甚至上万人了。无需接触,病人口中的飞沫即可使人感染。所以医护人员们需要穿上厚厚的防护服,但即便这样,仍有无数志愿者与医护人员倒下了。他们长期劳累,休息时间非常珍贵,但是他们并没有表现出一丝后悔,如果没有逆行者们,抗击病情就不会有进展。我们将一直生活在病毒的阴影下,正是他们,不顾“小我”,为“大我”奋斗,才让我们看到胜利的曙光。我们要时刻记住,我们在过年,而他们在帮我们过关。无论是医术高超的医护人员,还是任劳任怨的志愿者,无论他们普通与否,在奔赴抗疫前线的那一刻起便注定伟大,注定应该得到每一个人对他们的尊重。
尤其让我们为之敬佩的是八十三岁的钟南山爷爷,他几乎可以说是这次逆行者的领头人,他本来可以避开病毒的风险,安度晚年,但是他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站了出来,就跟十七年前,SARS病毒爆发的时候一样,他曾坚定的说:“把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这斩钉截铁的话语,带给全世界无比的震撼。十七年来,这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始终未改,为人民的安全逆行的志,始终未变。他该成为我们为之赞叹的偶像,当之无愧。同时慨叹,该有多少这样的勇士,一路披荆斩棘,无所畏惧。
生死前沿何所惧,白衣英雄大爱仁心;逆流而上斩死神,危险时刻唤醒春天的声音。致敬逆行者,敬畏自然,守护生命。是他们用执着和坚定诠释着“爱的奉献”,诠释着“大医精诚”。我们由衷的向他们致敬。让我们众志成城一起战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希望每一位逆行者也能尽可能的注意自己的身体,平安凯旋,一起见证车水马龙,一起迎来春暖花开,繁华与共!
学习援鄂抗疫英雄先进事迹个人心得 【2】
疫情突然袭击,过年的一切娱乐活动都按下了暂停键:没有串门、没有聚餐、没有庙会……人们为躲避病毒的侵害,只能呆在家里。然而这时却有一批逆行者,他们不顾生死安危、挺身而出、闯入疫区医治患者。他们用逆行,描绘出最美的样子。
钟南山,一位84岁高龄的医学院士,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他毅然选择前往武汉一线。没有飞机就坐动车,没有卧铺就在餐桌前小憩,他那仰头休息的样子,怎能不让人心疼、使人动容?
张定宇,一位身患渐冻症的院长,明知自己只有十年的寿命,他依然一瘸一拐地走进重症病房,与死神较量。而此时,他的妻子因接救病人也感染了病毒,他从不曾去探望过,为的是争取时间救治更多的病人。每当我的脑海浮现张爷爷的身影,眼圈总会湿润,难道还有比这更宽广、博大的胸怀吗?
还有那些主动请战的医生、护士,他们夜以继日地奋战在一线。那一双双被消毒水腐蚀的手、一张张被护目镜压得伤痕累累的脸,一个个理得像灯泡似的卤蛋头!他们不就是天使的样子、最美的容颜吗?
而我们呢?呆在温暖的家中,或浏览书籍、或啃着鸡腿、或躺在柔软的沙发上打游戏,甚至像知了一样反复埋怨:无聊……要知道,这看似无聊的生活,是他们用生命守候的呀!
广西援鄂抗疫英雄报告会观后感心得体会1
一个人的生命纪录是被不断更新的。也就是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次开始和结束。每年是一个新的开始,每一天是一个新的开始,甚至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新的开始。面对这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注定要用新的面貌来适应它。
我也迎来了我新的开始,因为新学期即将开始。
在开学的前几天,我竟每夜都曾辗转反侧。是因为激动吗?也许吧,开学后会见到好多朋友,会有比假期多的多好玩的故事……是因为对开学后的忧虑吗?也许吧,开学后就是初二了,压力、竞争肯定都会增加,自己能否顶住呢?……是因为对假期的怀念吗?也许吧,开学后的生活肯定不如假期里轻松,奈何时光如流水一去不返……
朋友知道后,说:“你这又何必呢?既来之,则安之嘛!”可是,面对一个新的开始,内心怎么可能会平静的下来呢?有了新的开始,自然会想要做些准备,以一个新面貌来对待将要来到的一切。
……就这样度过了几天,开学的日子终于到了。
有一个新的开始,自然会有一些改变。原来的教室不再属于我们班了,我们初二了。于是心甘情愿地搬到勤学楼三楼的初二(17)班去了。黑板不一样了,由传统的黑色,变成了墨绿色;教室也比原来更亮了,四面墙中有两面有窗户;墙上也不再有我们曾经熟悉奖状和学习版块……
当然,变化还不仅仅是这些。三门主科,有两门换了老师,由姚老师和丁老师代替了冯老师和钱老师。这意味着我们将要重新开始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原来的所有习惯都会改变。
同学也有很大的变化。当然这不仅仅是指同学们都长高了许多。更多的是由于压力大和心理年龄增加等多种原因,使大家都不再像初一时那么爱玩了。可是爱说话的毛病还是没改,大伙儿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像是多年未见的好友。有的说假期去哪儿了,有的在抱怨假期太忙,有的在打听作业时怎么做的……更有甚者对我说:“我终于又听到你的声音了!”看来,虽然老毛病没改,大家还是准备好了以新面貌来迎接新学期的。
新学期开始了,生命纪录再度更新。一切已成过往,何必再去记挂呢?它们只不过是旧档案而已。在新学期伊始,以一个全新的面貌来面对即将开始的一切,不留遗憾,向旧纪录挑战是我们应该做,也是将要做的。来吧,让我们一起展现一个新的自我!
广西援鄂抗疫英雄报告会观后感心得体会2
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一下子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
这注定是一个不一样的春节。那些奋笔写下“请战书”的医护工作者;开建武汉火神山医院的施工人员;用爱搭建桥梁,日夜驰援运送物资的驾驶员……他们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各相关部门和地方迅速行动,一场疫情防控正在进行。
万众一心,共同战“疫”。1月24日大年三十各地驰援武汉的医疗队伍紧急集合,到达武汉也是第一时间投入工作。他们逆行而上,奔向疫情最前线;他们坚守岗位,用血肉之躯尽绵薄之力支援同胞;他们挑灯夜战,用“中国速度”与疫情奔跑。无数的“追光者”们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做出无怨无悔的选择。他们把对人民的爱,对祖国的爱放在心底,用一个个鲜红而又坚定的手印,表达着火热的担当与承诺;他们用最美的身影,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他们用坚守的背影,演绎着泱泱大国的生生不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人生最精彩最壮丽的韶华篇章!
“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从城市之间的守望相助到民众之间的相互鼓励,从企业的物资捐助到个人的关心帮助。无数“追光者”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医务人员冲上去,他们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同病魔奋力搏击。
科技人员冲上去,他们夜以继日,合力攻关,力图早日攻克病毒的难关。
工厂的工人冲上去,他们忠于职守,制造口罩和防护服,为奋战在一线的“追光者”们提供更多物资……
他们在大灾当前不退缩,越是艰难越向前。他们是新时代最美的追光者,更是我们心中最可敬的时代英雄。他们用实际行动贡献自己的点滴力量,汇集成抗击疫情的“滚滚暖流”构建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抗击肺炎使中华民族又一次彰显出伟大的民族精神。不管是狂风骤雨还是大风大浪,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从“98”抗洪到“03”非典,从“08”抗震到如今的战“疫”。有困难,中国人都能一起扛。
此时,万众一心地抗疫,所有人都是手足兄弟!
有一座城叫众志成城,有一颗心叫万众一心!尽管防控疫情仍然严峻,但我们深信,只要认真做好自我防护,用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科学精神迎战特殊疫情,终能共克时艰,共同守护好爱的桥梁,感谢那些为生命逆流而上的追光者们,你们是日夜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你们是空降到武汉的专家团队,你们是奋斗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工地上的工人,你们是无数志愿者……
虽然,这其中的绝大多数人,我们并不知道你们的姓名。但因为有你们,守在电视前握着手机的我们,多了一份战胜灾难的信心。
加油武汉,加油中国!我们相信病毒这条毒蛇,终究会在不久的将来被消灭,春花依然会迎着风灿烂盛开。
广西援鄂抗疫英雄报告会观后感心得体会3
随着“疫情”的发展,有些人为了吸引眼球,哗众取宠,制造“危机”感。网络上的一些骗子,趁机散播谣言。这时,我们不要盲目相信,要相信科学,用科学去击碎谣言,不能人云亦云。
“宅”在家里的这些日子,我们也不能放任匆匆的时间流去,没有老师的监督,我们也要自律。在这一段时光里,我为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上午网课、作习题,下午弹琴、运动,晚上的观看《中国诗词大会》是我最珍爱的节目,当然空闲时间做试卷也是必须的啦!父母有时间的时候,也会安排一起做简单的家庭节目。
今年的春节,是我学生生涯中难以忘记的一个春节。这个春节,中国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令世界瞩目。但,武汉并不孤独,一方有难,全国动员,看着全国各地,逆向而行,去往“疫区”的物资和冒着生命危险离别家人,奔赴战场的医务人员,我泪流满面。而且,中国人也不孤独,家里有“疫情”,联动全球华人的心和海外朋友的心,一则新闻报道了,在国外飞往中国的飞机上,飞机票全都出售了,但是飞机上没有一个乘客,每个座位上,坐的是海外赤子寄回祖国的援助物资。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世界见证了中国人的凝聚力和购买力!不到半月时间,全球各地的口罩、酒精等物品都被中国人“抢购”过!哪里有紧缺的医疗物资,哪里就有中国人的身影。
短暂的“疫情”只能吓到懦夫,一场战“疫”让世界看到中国人的脊梁。我是中国人,我自豪。
广西援鄂抗疫英雄报告会观后感心得体会4
美好的2020年还未开始,武汉就出现了一种让人闻之色变的病毒—新型冠状病毒。
随着这个病毒的蔓延,不少人成了重患甚至死亡!城市封闭,学校停课……我在新闻上看到是因为有人吃了野生动物才感染的病毒,不知道经过这次疫情,他们会不会再也不捕杀野生动物了呢?
“停课不停学”因为疫情严重,我们不能按时上学,只能在家里线上学习。我不能及时见到我喜欢的老师同学真的很失望。每天我们老师都会早早的挖沟班级群里提醒我们:“准备好钢笔记录本,认真听认真记,保持良好坐姿,养成好习惯”鼓励我们好好学习。虽然网络上也能听课,但我多想回到我们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啊!
抗击疫情我们能做的很少,只能好好学习,每天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适量运动,不沉溺网络游戏,文明上网学习。完成作业以后,我会读一些课外书,因为老师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防范疫情从我做起,我们要勤洗手 多通风,减少外出,出门必带口罩,不信谣 不传谣……努力自律,为社会做点贡献。
我相信,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努力团结一致从我做起,不久我们就能重返我们温馨的校园。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学生们步入初中,而迎接他们的不是学习,也不是开学典礼,而是一周的军训生活。
小时候,我总是到妈妈的学校看看学兄学姐们军训,他们在操场上站立着,一动不动,好像一大群木头桩子插在了摸起来都发烫的地面上。当休息的时候,我总是问问他们军训累不累,大哥哥说:“军训吗,我感觉挺好的,可以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我听了,跃跃欲试,幻想着激动人心的事情。而大姐姐们却说:“军训,是个魔鬼,小心点,小心被晒成黑土豆。”我听了,肃然起敬。我已做好一切准备,迎接军训。
一转眼,我也到了上初中的年龄了,我已经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了。开过全校动员大会以后,几个教官向我们走来,拍成了一条直线,只见他们动作统一,听一个长官的指挥,“归队!”只见一个个子最小,最年轻,张着一个娃娃脸的军官向我们跑来,班主任向我们介绍了那位军官,于是我们开始了训练。第一项就是站军资,“肩要平,头要正,两眼直视前方,两肩向后张,脚跟靠拢,脚尖分开六十度,身体稍向前倾斜,两臂伸直,自然下垂,拇指靠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线……”一套套口令脱口而出,我们也跟着调整自己的姿势,“好了,现在你们来练习一下自己的成果,站20分钟吧。”为了不让我们感到军训枯燥,教官还教我们唱军歌,然后去和其他的班级飚歌,“冬瓜皮,西瓜皮,九班不唱最赖皮!”一阵阵笑声和歌声从操场上传出来……
虽然这几天有些累,但是我却很期待,我一定要珍惜接下来训练的时间,以军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广西援鄂抗疫英雄报告会观后感心得体会5
今天我总结的主题是“自控者胜,自励者王”。疫情阴云不散,正式开学时间仍是未知,我们每一个人现在的生活模式,只有宅在家中,利用电脑与手机上课,来模拟学校生活。然而,没有了学校的那种面对面竞争、检测的紧张感,你是否还能压制住懈怠之心,是否还能牢记自己的理想与目标,不断激励自己前行?在家学习,拥有良好的自控力,方可得胜;在相对松散的环境中仍奋然自励,方可为王。
在网上开学的前几天,我还没有从假期的休整状态中走出来,也总是想着偷懒,老师不检查的科目,作业就草草了事。有时课上,我自以为听明白了,便开始走神,也不愿与老师互动。结果,第一次周测,我的成绩果然出现了大幅度下滑。究其原因,乃是缺乏自控,学习懒散。第二周,我便加强了自我监控,严格规定了作业、自习的时间,尽可能地向学校看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实,无论是现在的网课,还是未来的学校、社会生活,周围总会有着无穷的诱惑,消磨你的上进心,考验你的自制力。唯有牢记学生的使命,掌好人生的舵,才能把握好前进的航向,冲破风浪,赢得当前阶段学习生活的胜利。
在家中,我们缺少了学校中千帆竞渡、悬梁刺股的学习气氛,难免会感到厌烦,丧失斗志。这时候,需要的便是自我勉励。想一想曾经在学校备考时的斗志昂扬,看一看桌边曾经踌躇满志写下的目标卡,再算一算高考还有多久,还有几天供我们奋斗?抗疫仍未结束,想一想前线的那一些白衣战士们,那些在实验室研究所中不分昼夜攻坚克难的科研工作者们,再想一想年逾八旬,挂帅出征救民于水火的钟南山院士,你难道就不想像他们一样,学以致用,报效祖国吗?祖国的未来一代,不应当砥砺前行,让我们的奋斗汇成一束光,点亮祖国的未来吗?新冠疫情的来袭,告诉我们,祖国前行路上的风雨,即将由我们这一代人来抵挡。不忘个人理想,勇担时代重任,我们在这一特殊时期,更应守住本分,自我勉励,用我们的奋斗点燃个人理想的灯,照亮祖国前进的路。唯有自励,方可为王。
特殊的时期,需要的是不变的刻苦与自励,愿我们大家在疫情期间,加强自控,不断自励,做好学习,成为新学期的“胜者”与“王者”!
谢谢大家。
在梁家河,有乡亲介绍,当年习办事坚持原则,十分耿直。有一次,队里的拖拉机需要拉到县城维修,维修时,村民梁玉忠买了3包两毛钱的烟,用于请人帮忙抬机器,回来后找报销,因为不符合队里规定,坚决不报销。不久后,梁玉忠的父亲病重,自掏腰包买了3斤肉去看望。在那个一年难得吃上一次肉的年代,这件事让梁玉忠一家十分感动。
从这些日常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习既重情重义,又坚持原则,让我深受教育。一是坚守原则,要储足脚跟底气;二是坚守原则,要保持满腔锐气;三是坚守原则,要频吹暖心之气;四是坚守原则,要运足丹田真气。
其实在实际工作中,能不能报发票这样的小事,我们也经常会遇到。在村里工作,时常遇到群众诉求不一、意见分歧、利益分配、决策决断等需要我们去裁决。比如村里财务支出、农村低保评定、公益事业建设等工作,时常闹争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不讲原则,葫芦僧判葫芦案,那么什么都会变成一锅粥。这样,群众也看不起我们,我们在村里做工作也站不住脚,工作起来站在人前矮三分,说起话来低三度,较起真来怯三分。因此,我们一定要向习学习,坚持原则,依法依规办事。
当然,坚持原则,必定会伤及部分人的利益,至少会让个别人心中不舒服,会得罪人。但是,只要我们行得端、做得正,不能办的事情坚决不办,不能开的口子坚决不开,始终坚持原则,该坚持的坚持,该关爱的关爱,我们还是能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在_高速口,40岁以下公安干警主动请缨,24小时值守,所有车辆全部登记,所有人员一律测温,可疑车辆进行劝返,护住_平安,__平安第一道“防线”。
在村内,“哪里有危险就让我们去”他们配合市公安局、镇政府做好外来人员登记调查随访,重点关注湖北或经湖北返乡人员,动态管理_市以外返乡人员,保证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
在值班室,他们依据大数据情况分析,为镇村对疫区返_人员的摸排提供强大数据支撑,及时封堵、删除有关谣言和歪曲报道,并依法打击和处理谣言制造和传播者,面对错综复杂上百万条数据,他们保证“一切事经我手无差错”。
3月4日,县委书记黄波率队看望慰问援鄂一线医务工作者家属和关岭县九头坡救治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并送上慰问金,向奋战一线的医护工作人员表达敬意,县卫健局和县医院的相关负责人陪同慰问。
在县医院,黄波对九头坡救治医院的医务人员不分昼夜、不辞辛劳坚守在疫情防控工作前沿,为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要求,医院要重视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措施的落实,要对医护人员进行科学防护和疫情应对培训,医务人员在防疫工作中一定要加强自身防护,要注意劳逸结合,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共同渡过难关。
在与援鄂一线医务工作者家属亲切交谈后,黄波表示,一线医务工作者是这场防控战役中的最美逆行者,默默奉献的家属就是一线医务工作者最坚强的后盾,此次疫情期间,医务工作者们迎难而上,舍小家、顾大家,不畏艰险奔赴疫情防控最前沿,他们的行为离不开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关心关爱广大医务人员及其家属,帮助解决困难问题,让前方将士心无旁骛与湖北人民并肩作战,努力战胜疫情,早日取得胜利。
英雄的人民人民的英雄抗疫先进事迹报告会直播个人有感一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白衣天使迎难而上,抗疫英雄层出不穷,在可怕的新冠肺炎面前,中国人如同觉醒的雄狮,咆哮着,奔跑着与疫情战斗。
张定宇,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他的伟大或许是司马迁口中的“重于泰山”吧。张定宇,1963年12月出生,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疗系,1986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湖北省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
在忙碌的金银潭医院中,总有一个佝偻的背影,他就是张定宇院长,年过五旬的他身患渐冻症,妻子在好几十公里外的医院因感染新冠病毒隔离治疗。每天凌晨两点入睡,凌晨四点有起床工作,在急诊楼中,他穿着白大褂穿梭于各个病房之间,眼镜上沾着水珠,混着雾气。他那已经发病的双腿,走路颤颤巍巍地;脱下口罩,脸上的勒痕清晰可见;他那被消毒水浸的一块一块往下掉皮的双手;他坚守抗疫一线的背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默默无闻工作后的汗水,是人民幸福与快乐的源泉。
张定宇院长在记者采访中笑着说:“我为什么不歇?我以后有的是时候歇,那么为什么不现在多做一些呢?我看着你们做,我会很难受的。”身患绝症的张定宇院长跟记者打趣。
张定宇,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个名字!
他,是疫情克星,他,是抗疫先锋!
英雄的人民人民的英雄抗疫先进事迹报告会直播个人有感二
危难急重前,党员显担当。疫情防控展风采,谁说女子不如男?
疫情无情人有情。巾帼不让须眉,疫情防控,机关巾帼党员也在做贡献。为了展现机关巾帼党员战“疫”风采和光辉形象,县直机关工委联合县妇联对机关女党员在疫情防控一线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道。
纪委监委党支部王侠:履职尽责,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宣传报道。作为宣传部长,在疫情防控期间,王侠同志履职尽责,积极主动做好宣传报道。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她多次联系协调县电视台、县政府网站,在县电视台、潼关清风网、县政府网站等公开《关于在全县疫情防控工作中受理检举举报的公告》、《潼关县纪委监委疫情防控期间暂停接待群众来访的公告》等;通过潼关清风网、西岳清风网等及时宣传报道各级各部门纪检监察干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向市纪委监委报送我县纪检系统工作开展情况和纪检监察干部疫情一线工作动态。除了干好宣传工作,她还积极参加小区防控值守和督导检查。值守小区她一丝不苟,认真对小区的人员进行检查、登记、排查,重点严禁外来人员进入,并对务工返回人员进行自行隔离,努力守护小区人民生命安全;督导检查她认真细致,重点检查各小区、检查点对重点人员的排查和防控、防控责任落实、重点卡口设置等情况,压紧压实主体责任,为全县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组织部党支部丁艳:冲在前,作表率,巾帼也能守好“门”。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丁艳同志主动请缨,担任部机关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社区共建组组长,冲在抗击疫情第一线。1月31日到岗后,她带领干部深入小区逐户上门走访,详细了解小区25户82人的基本情况,迅速建立住户人员信息表册,做到不漏掉一户一人。为进一步密切与住户的联系,她主动与小区楼长进行对接,建立了花园小区疫情联防联控微信群,与业主进行在线交流,每天发送疫情防控动态、防护知识,推送购物买药微信销售平台,使群众不出小区门就能收到日常生活物资,更赢得了住户对防控工作理解与支持。她带领值守干部三班轮流值守,无缝对接,对花园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设立登记点,制作出入登记本和出入证,每户一证,小区人员进出必须出示出入证,并进行严格的登记,非本小区人员及车辆一律禁止进入;坚持每天对小区进行全覆盖消毒两次,通过印发倡议书、悬挂条幅、微信群等形式宣传疫情防护知识,严格守好疫情防控“门”。了解到一线干部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中个人防护物品缺乏时,她多方协商,积极沟通,协调到口罩、84消毒液等防疫物资,送到一线干部手中。她还多次深入村组,慰问坚守在一线的第一书记,为他们送去防控物资,送上组织的关怀。
英雄的人民人民的英雄抗疫先进事迹报告会直播个人有感三
疫情暴发后,湖北省消防救援队伍除了做好辖区内的日常消防救援工作,还承担了新冠肺炎患者的转运以及雷神山、火神山等新建医院的消防等任务。截至2月29日,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参与涉疫处置任务_批次,出动车辆_台次、指战员_人次,转运新冠肺炎患者_人,消杀面积_万平方米,转运物资_吨。
“小伙子,你们辛苦了!祝你们平安!”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门口,患者老王对全程护送他的消防员表示感谢。2月28日下午,接到武汉防疫指挥部要求协助转运病员的电话后,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立即派出“119党员突击队”武昌片区的队员,转运从方舱医院出院的_名患者。这批转运的患者中,有不少是年龄偏大且行动不便的,队员们上前搀扶,帮着拿行李,提供方便和安全的转运服务。
“安全无小事嘛,一点小的隐患都可能会引起大的灾难。”2月16日,武汉市飘着鹅毛大雪,刚从黄陂方舱医院走出来的消防队员黄国康擦了擦额头的汗说。此前,黄国康身穿厚重的防护服对黄陂方舱医院的消防设施进行了全面检查。黄国康没有歇息,立即驾车前往下一个检查点。黄国康所在的武汉消防救援支队黄陂大队,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肩负辖区方舱医院、隔离点、医务人员居住点等防疫场所消防安全的监督职责。湖北省消防部门以新改建医院、定点医疗机构、集中隔离点、医护人员集中住宿宾馆、医疗防护用品生产企业等场所为重点,上门服务并运用信息化手段,及时掌握监管对象消防安全状况,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无安全隐患。
“求你们接我老婆到市区产检。”2月25日,襄阳市消防救援支队接到一个心急如焚的求助电话。原来,家住襄阳市樊城区的李先生的妻子1月中旬回老家襄城区欧庙镇养胎。因交通管制,他没有办法送妻子去襄阳市妇产医院进行产检。支队了解情况后,派出“119为民服务队”,第一时间联系了李先生妻子所在地政府和防疫指挥部。确定李先生妻子具备可以离开的健康条件后,服务队把她安全送到市妇产医院。襄阳市消防救援支队依托党员组建的“119为民服务队”,有_个车组、_台车辆,目前已帮扶群众行驶_余公里。
英雄的人民人民的英雄抗疫先进事迹报告会直播个人有感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是对各级党委政府的考验,也是对党员干部的检验,更是对我们每一个群众的考验。病毒来袭,疫情蔓延,全民“战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与担当,这一路,他们做到了咬定青山不放松;这一路,他们甘于奉献;这一路,他们信守了承诺。抗击疫情我们“疫”直在路上。
“疫”路上的坚持。只要疫情不退,他们就会一直坚守岗位不放松。春日暖阳里,你会看见那令人感动的标配:“白大褂”“红马甲”“警服蓝”,仿若天空中的一道彩虹,带给我们安全与希望。在一道道检测路口,有穿白大褂的医务工作者,有穿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有穿着警服的基层民警,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岗位,但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抗击疫情”。他们严格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要求,用实际行动构筑起防疫工作的坚强屏障。为了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他们每天不断地重复着,“你好,从哪里来?请出示有效证件”,对往来人员测量体温,叮嘱他们带好口罩,做到不漏一人,不漏一车。
“疫”路上的奉献。无论何时,只要乡亲们有需要,党员志愿者们就会一直行走在这条送货路上。“来,张阿姨,你要的面条2斤。”“王大爷,你要的种子、化肥到了哦。”不远处传来了一阵阵送货的吆喝声。疫情期间,为了方便老百姓生活,乡镇的党员干部当起了“送货郎”,为老百姓代买油盐酱醋。送货上门的时候还当起了宣讲员,宣讲疫情防控知识,用自己的行动为乡间小道上增添了一道暖心的色彩。有的热心居民还自发捐款捐物资,用每一个“小我”为国家贡献一份“大爱”,他们“疫”路上的的奉献精神证明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只有同舟共济。
“疫”路上的承诺。只要疫情不退,我们就会一直宅在家,等待春暖花开。为了打赢战“役”,我们共同遵守承诺——不串门、不访友,不聚集,自觉隔离宅在家中。每天看看书籍,写写文字,开启云办公模式,按照上班期间的工作节奏及时有效地处理工作事物,决不让思想掉队。闲下来,敲敲键盘码码字,记录下内心的感悟,迎接每一天的日出,每一天的夕阳,每一天的夜晚,每一天的快乐,迎接打赢疫情阻击战的春暖花开。
英雄的人民人民的英雄抗疫先进事迹报告会直播个人有感五
这注定又是一段不平凡的生活,疾病的肆虐使我惊心动魄,可这背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的景象却让我情难自已。在高速运转的中国社会,我们终于又看到了温情的一面。
每个人都被卷入这场特殊的战役,有的人冲锋陷阵,有的人后方支援。这并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相反,这更像是一场特殊的磨练、一场伟大的教育。
疫情蔓延的第一时间,无数女性医务工作者纷纷请缨支援武汉,她们许下生死不论的誓言,告别亲人、朋友,放下生死、未来,义无反顾来到战役的第一线,守护着一个个生命垂危的陌生人。当全国人民为此赞叹不已时,她们却说:“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这难道不是的信念教育吗?这难道不是一个中国人最宝贵的财富吗?
即使没有岁月静好,仍有她们砥砺前行,英雄有泪,巾帼无畏。她们,展现当代优秀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巾帼风采;她们,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撑起“半边天”。巾帼不让须眉,红颜也胜男儿郎。她们是妻子、是母亲、也是女儿,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她们选择主动出击,团结一心并肩作战;她们雷厉风行,掷地有声,是疫情防控点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7日,东西湖方舱医院,值勤民警向转院的最后一批患者敬礼告别。记者 张武军摄
8日,工作人员在已清空的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里清理消毒。柯 皓摄(影像中国) 3月7日下午3点14分,武汉市东西湖方舱医院门口,载着59名新冠肺炎患者的两辆大巴缓缓启动,宣告武汉首批最大规模方舱医院收治“清零”。民警张警星站在原地,对着远去的车辆敬了一个礼。
位于武汉客厅的东西湖方舱医院,是武汉市最早征用改建的方舱医院之一,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牵头3天内建成。
进入休舱倒计时,山东省援助湖北护理专业医疗队护士长唐晓培看着患者离开的舱门,喃喃地说:“他们当时就是在这个通道登记信息、办理入住的。”
“期待不戴口罩与你相聚”
“731、806……”7日下午2点,方舱广播在清点患者床号。记者穿过三道单开门,进入方舱内部。转去雷神山医院的患者在此集中。4个小时前,最后一批25名患者治愈出舱。
“希望能快点健康回家。”64岁的患者李腊梅打扮得很精神,在医护人员帮助下打包行李。“大家对我这么照料,有些舍不得。”
9岁的俊叶2月19日和家人一起进舱,是舱内年龄最小的患者。“在这吃得蛮好,今天大人好像比平时开心一点。”俊叶说。
3月1日,C区床位清空。5天后,A区剩余20名患者转到B区,清舱节奏加快。“看到病人好转是最开心的事。”现场一位医护人员说。
据了解,东西湖方舱2月7日开舱,累计收治患者1760人,治愈患者868人。
宁夏援鄂护理医疗队护士侯月珍说,前两天治愈出舱的患者黄玲已经成了她的姐妹。“黄玲和丈夫、女儿分住在方舱不同区,身体难受、心里牵挂,刚来时总偷偷流眼泪,我就多关心多安慰她”。黄玲是武汉最早抢救新冠肺炎患者的医护人员之一。没多久,侯月珍就接到了黄玲的报喜微信,“转阴了,期待不戴口罩与你相聚。”
此刻,在场医护人员守候在离去通道的一侧,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两个这样的故事。
唐晓培背着一个自制的紫色布袋,里面装着送给出舱患者的中药香囊,写着“平安”二字。“2月9日我们山东队开始上岗,今天荣幸地守了最后一班。”她说,有患者走近观察她的眼睛,说要记住她是姐姐还是妹妹。
“开舱。”下午3点10分,患者排队走出舱门,时不时听到“谢谢”“加油”。一位穿着橘红色外套的患者说,“今天穿了春天的颜色。”
“比平时更忙,但心里高兴”
下午4点26分,记者收到方舱民警杨艾兵的微信,“我们到了。”方舱剩余59名患者已经转往雷神山医院。杨艾兵负责1号车患者,“比平时更忙,但心里高兴。”
24岁的杨艾兵是武汉市公安局东西湖区分局巡警大队的辅警,2月25日作为第二批执勤警力进入方舱轮换。他对一位陈姓患者印象深刻,“他拉着我的手说‘你们对我真好’,但我们只是做了件小事”。杨艾兵了解到这名患者有糖尿病不能吃甜食,就及时为他更换食谱,并统计了舱内哪些患者有特殊饮食需求。
“方舱民警工作内容很细致。”东西湖区分局政治处民警董宏祥告诉记者,“我们想把舱内打造成临时生活社区,患者就是居民,大家都是邻居,有需求就找警察帮忙。”
记者看到,舱内装饰很温馨。墙上贴着一封封手写的感谢信,还有不少励志的漫画标语。
负责护送患者的方舱护理部人员张小敏,正和雷神山医院的工作人员交接转院事宜。“第一批入住患者名单就是我整理的,要有始有终。”张小敏是中南医院的一名护士,开舱第一天从下午4点忙到第二天凌晨3点,一个月来已经参与过2次大批量患者转运工作。“相处久了和患者很亲近,他们平安,我才放心。”她说。
更多方舱医院完成使命
舱外,药房的医护人员正在对医疗物资进行最后一轮盘存,要在休舱前完成这项工作。“我们2月4日就进舱了。”26岁的刘朋说,很长一段时间,要从早上8点忙到深夜2点,“来了就要干好”。
方舱门口搭建的帐篷前,标注着“护理部”“院感部”等,其中有一间叫“指挥部”,3月8日上午,方舱各部门负责人在此例行开了晨会,出舱患者的情况跟进与后续工作部署,一步都不能落下。
最初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2月4日,武汉公布改建武汉客厅为东西湖方舱医院,同一天,中南医院副院长章军建紧急调任东西湖方舱医院院长。没有可借鉴经验,大家只有一个目标——将一个1.6万平方米的空旷展厅,改建成收治名患者的医院。
【援鄂抗疫英雄事迹直播观后感】推荐阅读:
抗疫英雄先进个人事迹06-27
抗疫医护英雄的人物事迹心得07-15
学习2020抗疫平民英雄事迹心得11-14
一线抗疫党员英雄事迹故事12-14
抗疫英雄张静静先进事迹学习心得600字09-11
直播对话战疫英雄观后感07-08
英雄中队事迹07-20
抗日英雄事迹材料09-22
秋瑾的英雄事迹11-24
少年英雄人物的事迹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