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共13篇)
【课程名称】景观规划设计(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课程代码】11052046 【适应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授课对象】普通本科
【课程简介】《景观规划设计》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限选课程。学生在了解了景观规划设计的概念、范围、基本原理与方法的基础上,经过景观规划具体设计项目实训后,能够获得景观规划设计的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
1、了解什么是景观规划设计;
2、掌握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构成要素及分类;
3、熟练掌握个别景观规划设计的设计方法;
4、培养学生综合构思、表达过程及景观规划设计的能力。【参考学时】30学时 【参考书目】
1.韦爽真编著.景观场地规划设计.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重庆市园林局,重庆市风景园林学会组织编写.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刘滨谊著.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1公园景观规划的立项分析 §2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基本方法 §3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案例抄图练习 基本要求
掌握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重点、难点: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教学方法提示:
上机讲授,多媒体教学。
参考学时:3学时(实践训练1学时)
第二单元商业区景观设计
§1商业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2商业区景观设计基本方法
§3商业区景观设计案例抄图练习 基本要求:
掌握商业区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
商业区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提示:
上机讲授,多媒体教学。
参考学时:3学时(实践训练1学时)
第三单元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1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2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基本方法 §3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案例抄图练习§4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设计练习 基本要求
掌握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提示:
上机讲授,多媒体教学。
参考学时:8学时(实践训练6学时)
第四单元商业街景观规划设计 §1商业街景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2商业街景观规划设计基本方法 §3商业街景观规划设计案例抄图练习§4商业街景观规划设计方案设计练习 基本要求:
掌握商业街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
商业街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提示:
上机讲授,多媒体教学。
参考学时:4学时(实践训练2学时)
第五单元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与实训
§1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2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基本方法 §3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实训 基本要求:
掌握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
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提示:
上机讲授,多媒体教学。
参考学时:12学时(实践训练10学时)
【考核要求】
考试方式采用平时考核与目标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核包括课堂出勤和作业考核;目标考核指期末设计考核。【成绩记载】 考核方式:设计 成绩构成:
关键词:景观设计初步课程,非艺术类高职景观设计专业,课程研讨
一、我校高职高专景观设计专业学生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国已有120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高等学校教育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到大众教育阶段。连续几年的扩招,导致了新生文化素质有所降低。我院招收的景观设计专业学生虽然是归口在艺术设计的一级目录下,但大部分学生在高考前基本上没有经过专门的美术基础训练,缺少必要的美术基础知识、基础技能、设计概念。
二、专业教学目标对景观设计初步课程的要求
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人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进而使景观设计专业成为热门专业。作为一个景观设计工作者,要想设计作品具有很高的品位,就必须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造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这是一个景观设计者所必备的能力。景观设计初步课程对景观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讲,是打好坚实基础的重要环节。
(一)景观设计的职业定位
景观设计的概念一直在学术界争论不休,但针对高职高专的教育,其职业定位上的定义主要有两种观点:
其一是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博士的观点———运用专业知识技能,从事景观规划设计、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和室外环境创造等方面工作的专业设计人员,其终身目标是将建筑、城市和人的一切活动与生命的地球和谐相处。
其二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滨谊的观点———运用景观策划、规划、建设、施工、养护管理等专业知识技能,保护与利用自然与人文风景景观资源;创造优美宜人的户外为主的人居环境,组织安排良好的游憩休闲活动。
(二)景观设计初步教学的课程要求
高职高专景观、园林专业培养的目标是既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又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是人的大脑的创造性思维和视觉的审美。手绘技法训练的好处还在于人脑的协调配合,即存在于大脑中的创意思维,虽然有逻辑思维因素在里面,但更主要的是一种形象思维,而这种形象思维的结果需要得到视觉形式的表述和肯定。因此,脑子里面所想的要能够正确地表达出来,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形象思维的过程。一个有创意的设计,其灵感的火花是在“想”和“画”的反复肯定和否定中碰撞出来的,景观设计初步课程技能训练是训练学生手脑并用,培养其设计思维和启发创新能力的方式。
三、景观设计初步教学的创新思路
如果说素描能让学生了解掌握艺术造型的基本规律,训练、培养学生基本的造型技能,那么景观设计初步教学就能培养学生视觉艺术活动的表现能力和审美修养。这种技艺和能力的训练有着广泛性的意义,但对于特殊的对象———美术学科起点为零的学生来说,景观设计学科基本技能的训练、创新意识的培养、审美能力的提高就不能按惯常的方式、程序和要求进行,需要有一套适合这一群体的新的教学方法。
“贴近教学对象和学习目标”是课程教学的新思路,是教好景观设计初步课的前提;武商职院提出的“理论够用,技能过硬”的教学理念,就是对本门课程教学思路的指导。因此,景观设计初步的课题内容必须围绕景观设计的造型元素和形式语言展开,要将景观设计的实质传递给学生,将造型的实质技能贯穿于教学实践中,关注技能的文化显现并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去探索艺术真谛。
四、景观设计初步课程创新教学的实施
(一)教学内容的理性选择
因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文化基础等各方面的原因,我校景观设计初步教学从03年至今经历了3次大的调整。除了基本的识图、制图、初步设计等能力训练外,04级学生的课程教学环节逐步添加了艺术设计教学中“构成”的教学环节,05级学生的教学环节加大了三大构成、模型制作的课时比例,06级学生的教学环节加入了测绘的教学内容,此后的07级、08级的教学环节主要是针对教学环节细化和深化的调整。目前经过几届学生习作成果的纵向比较,发现学生的知识接受和作业表达能力均有所提高,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知识系统有一定的连贯性。
(二)教学方法的全新尝试
在设计初步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一味地讲,或者是一味地做示范,而是教师、教练、陪练和学习伙伴等多种形式的结合,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教师给予学生不同的引导,从讲解→示范→修改→建议→讨论等不同的形式教学中,给学生一个与传统教学相比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近3年几个年级的学生课后反馈来看,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较适合我校本专业的学生初步课程的学习。教师可以在不同的教学过程给予学生不同的启示,在技能上锻炼学生的基本功,在思想上让学生有自主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顺序的合理设计
社会上的各种影响以及各种教育方式并存,使得学生更加地向往“快餐式”的教育,为避免这样的问题,我们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调整了课程的教学顺序。如我校06级以后的教学活动都是在上课伊始就先让学生对专业、对学校等有一定的了解,并进行积极的讨论,由讨论内容得出学生学习这个专业必须掌握哪些技能,然后根据这些技能介绍学院的课程体系,以及本门课程必须完成的教学计划。教学顺序的调整,对学生的学习有相对积极的引导,能打消学生急于求成的焦躁心理。
五、对于本课程的其它说明
由于教师年龄结构年轻化,在教学中不可避免存在不足,比如教学内容的组织、理论与实际联系的还不够紧密,以及教学环节中对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还不充分等。但是在教学环节中我们能够不断地进行教学讨论,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堂讲授、训练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景观设计初步课程,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和专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关如何进行教学的讨论还会继续,但可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了本课程的教学效果逐年提高,这对教学的主体和主导来说都是值得欣慰的。
参考文献
[1]孟庆英.非艺术类高职高专素描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濮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5月.
[2]贺学林, 张颖, 武慧平.谈高职园林规划设计教学新模式.中国成人教育, 2008年5月.
我国目前艺术类院校的景观专业多是在原来的室内设计专业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上调整后发展而来,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景观设计专业。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景观设计专业在我国尚属于起步阶段,尤其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景观设计专业本身也还是个需要不断更新、不断调整的学科。园林景观设计课程作为景观设计专业最核心的课程之一,具有专业性强,实践综合性强的特点,目前,园林景观设计课程实验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接下来本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基础课程脱节
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需要学生有较多的基础知识的积累才能得心应手。然而对于艺术类的院校来说,学生普遍缺乏植物栽培与园林建筑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而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只有一门植物造景设计课程涉及到植物学方面,而且主要是从植物形态角度出发,缺乏对植物习性与栽培知识的了解。建筑方面只有一门建筑初步或者是园林建筑作为建筑基础知识的选修课程,而且艺术类学生学习这门课程一般都觉得难度相对较大,加之对其的认识不足,使很多学生忽视了建筑基础知识的构架,这使学生的建筑知识的基础参差不齐。
实验课程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大多数传统专业学校,主要还是以教学理论为主,缺乏相对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即使是实验课程,也没有逃脱传统教学的框框,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和抽象化,只是简单将实验项目通过作业来完成,导致讲授与作业无法衔接,理论与实践无法结合,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达到课堂教学的预期效果。而且实验项目多以个体为单位来完成,学生缺乏专项训练与团队合作的能力,最终导致学生所设计的作品质量不高。
缺乏对过程的有效控制,效果评价不合理
教师只是在实验前期进行基本知识的讲授,在实验项目的完成期间缺乏过程的有效的控制,每个学生单独完成实验作业,实验结束后交图只是得到一个分数作为最终的反馈,教师仅仅是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给予指导,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实验内容繁多,加之学生人数多,专业基础参差不齐,教师的指导也往往起不到很大作用,有的学生虽然利用长时间完成了作品,但不了解作品的优缺点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也有的学生可能直接抄袭别人的方案,从整个实验教学来看,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力度不够,难以达到教学实验的预期
目的。
针对以上几类问题,我们可以做出如下的创新改革:
1.整合优化课程内容
一方面,对于理论知识的部分,要将实验课程中已经学过的的基础知识贯穿在前期的讲授过程中,适当增加经典案例的分析与讲解,先以教师的讲解为引导,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案例讨论的形式,将理论知识穿插在案例的分析中,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方法上,要以教授专业技术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
能力。
另一方面,对于试验项目的设置也要同时考虑到市场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以小型的空间设计为主,比如小型的主题广场设计、小游园设计、居住区的景观设计、滨水景观设计等等。如果教师本身有真实的项目,也可以临时调整将其带进课堂,这样将更快的提升学生实际设计的能力。
2.教学方式多样化
(1)多媒体教学
无论是理论讲授还是实验项目的过程,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大量的经典图片与知识点,以及简洁的分析文字,利用图文并茂、信息量大的多媒体教学工具进行授课,带给学生直观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同时授课方式也灵活的将自由提问、发言、抢答、修改补充、分组讨论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2)三维模式现场教学,
仅靠课堂向学生讲授园林景观设计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可以采用现场教学模式,将课堂搬到设计和施工都比较成熟的城市绿地园林(如街心公园、 植物园、 社区、城市公园、 花园等),将学生置于优秀景观的三维世界,充分将头脑中的二维图纸与三维实景联合起来,锻炼同学们对空间氛围和尺度的把握能力,以便能够自如地应用以往学习过的专业基础知识,调动学生们的感官和激情,更容易拓展他们的思维,体会设计的内涵;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不仅能够很快的熟练掌握常见植物的种类、季相变化、观赏特性、搭配配置等,更重要的是对于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有一个务实的学习,从而实现对教学效果与质量的有效控制,为学生在接下来在实验项目过程中的实践夯实基础。
3.“项目法”贯穿于实验项目整个过程
对于园林景观设计这门实验课程来说,实验项目的完成过程是非至关重要的,其完成质量直接关系到我们整个课程的效果。我们可以采用“项目法”的方式分小组团队来完成。项目可以是在现实中真实存在的项目,也可以是教室结合实际虚拟的项目。我们可以让学生模拟投标过程,并针对同一课题成立由5~6人组成的临时团队,针对项目组织开展讨论研究,
并将任务分配至各组员,让学生自主查找收集相关资料并参与设计,分小组拿出团队的设计方案,在教室里大家一起评标,学生既是投标人,也是评标专家,先由每组代表利用PPT的方式进行简述方案,然后教师引导大家进行分析和评价,对方案的分析要求深入、细致。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这样,既可增强学生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开放性和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学生既可以既可以直接学习设计的方法,也可以了解实际项目的运作规律,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通过项目法的贯穿与实验项目的整个过程,项目实施的过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整个试验项目的完成质量得到了保证,课程的评价体系也更加的完善和科学。
结语
通过对园林景观设计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创新在本校的试点的开展,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对于景观规划方案设计能力、计算机绘图及表现等方面的技能,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与团队合作的能力等,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并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本文对该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进行了研究和总结,以期对景观设计专业未来的教学改革提供进一步的参考。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
第四周星期一
完成校园规划方案
书面要求:
A3幅面手绘完成局部可以放大绘制比例自定 不能低于1:500
表现方式要求:
钢笔或针管笔线稿边界马克笔或彩铅着色
设计内容要求:
完整的道路规划(车行马路,步行道路,包括园路的表达)完整的分区(表现出绿地,林地,硬质铺地,建筑所在区域)
第五周星期一
完成校园规划方案修改深化内容局部景观草图方案
书面要求:
A3幅面手绘完成 比例自定 不能小于1:200
表现方式要求:
钢笔或针管笔线稿边界马克笔或彩铅着色
设计内容要求:
完成不小于300平方米的局部景观概念方案,用图示方式完成道路规划(车行马路,步行道路,包括园路的概念表达),空间分区(表现出绿地,林地,硬质铺地,休息空间,运动空间的表达以及建筑所在区域的概念表达),剖立面的概念表达
完成图纸要求:
至少3张逐步细化的平面草图内容(第一张主要是分出主要次要道路的表现各分区的分化表达,第二张组要是细化并改进各分区的植物种植方式,道路以及具体的建筑设施的表达,第三张主要是细化建筑小品的布置方式,包括座位以及临时休息座位,植物族群的表达,等等细化内容),立面至少2张逐步细化的立面草图内容(第一张主要是建筑,植物,地面的相对关系,第二张主要表现的是细化各景观植物高低)
第七周星期三完成景观设计内容
作业内容要求:
CAD制作边界线稿,PS彩平表现(电子文档形式),小组每个人完成一个局部独立完成一个局部景观内容要求手绘线稿边界,彩铅或马克笔表现(拍照或者扫描成电子档形式),方案设计说明(字数不少于1000字介绍设计思路),各局部景观设计介绍说明(字数不少500),制作成不小于20页的PPT演示文档(除了以上内容还有现状分析,区域分析,道路分析等各种类型分析图,和小品、植物示意图)
设计内容要求:
高职景观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对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的课程建设与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些设想,旨在促进景观设计专业教学的发展.
作 者:黄鹄 Huang Hu 作者单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珠海,519090刊 名:职业教育研究英文刊名: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年,卷(期):“”(12)分类号:G71关键词:高职 景观设计 课程设置
适用专业对象:
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专业、景观规划设计专业、园林专业、环境艺术专业的大学本科学生*,以及从事景观规划设计及其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员。适用于非景观规划设计专业四年级选修课程
内容提要:
阐述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论述景观规划设计中以景观分析为核心的基本理论, 介绍各类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内容:景观资源统筹、景观环境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景观设计、公园设计、建筑外部场地设计, 使学生从中了解掌握景观调查、分析、评价、决策、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课程时间:课内教学36学时,课外教学72~144学时
第一部分 景观规划设计基本概念 1.导言
1.1 景观规划设计的概念
1.2景观规划设计的溯源与发展
1.3 景观规划设计理论方法概要
第二部分 景观规划设计基础理论 2.1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要素分析 2.2 景观规划设计视觉形态要素 2.3 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心理行为要素 2.4 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环境生态要素 2.5 景观分析评价 第三部分 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内容
3.1.景观环境空间规划设计 3.2景观环境感受规划设计 3.3 景观绿化与生态规划设计
第四部分 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技术 4.1 景观调查与分析 4.2 景观规划设计
4.3 景观规划设计方案表现与交流
第五部分 各类景观规划设计概述 5.1 公共建筑景观环境设计
5.2 广场与街道景观环境设计
5.3 街头绿地与公园景观设计 5.4 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 5.5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5.6 旅游地景观规划设计 5.7风景名胜区规划 教学教案
第一部分 景观规划设计基本概念 1.导言
1.1 景观规划设计的概念
1.1.1“景观”概念 景观
景观的三层含义 景观概念框架 景观与同类相近专业术语的比较 人居环境中的景观极其价值观 1.1.2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 宏观层面
中观层面
微观层面 1.1.3景观规划设计与相关学科关系
人居环境科学
建筑学
城市规划学
生态学
农林学
地理学 人文社会科学 环境艺术学 旅游学 文学 社会心理学
1.2景观规划设计的溯源与发展
1.2.1景观规划设计的发源
美国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美化运动 美国国家公园运动 城市公共开敞空间规划设计 环境生态保护运动 1.2.2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规划设计 1.2.3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1.2.4国土景观规划
1.2.5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发展趋势
1.3 景观规划设计理论方法概要 1.3.1 引言
1.3.2 景观形态与景观美学 1.3.3 景观环境生态与景观生态学 1.3.4 景观中的人类心理行为与游憩学
第二部分 景观规划设计基础理论 2.1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要素分析 2.1.1 物质构成要素 2.1.2 精神构成要素 2.1.3 综合构成要素
2.2 景观规划设计视觉形态要素 2.2.1 景观视觉原理 2.2.2 视点,视线,视距
2.2.3 景观空间感受
2.3 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心理行为要素 2.3.1 景观心理 2.3.2 景观行为 2.3.3 景观审美
2.4 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环境生态要素 2.4.1 景观环境因素及相互关系 2.4.2 景观生态因素及相互关系 2.4.3 景观植物与景观绿化 2.5 景观分析评价 2.5.1 景观分析评价概念
2.5.2景观分析评价的四大学派 2.5.3 景观分析评价的理论前沿
第三部分 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内容
3.1.景观环境空间规划设计 3.1.1 基础规划设计
风、水、气候、季节、气温、植被
地形与竖向标高 道路与廊道 水体与绿化 日照与光影 景观调查与分析 景观场地规划设计 3.1.2 点状景观环境规划设计 观景点与景点 标志物与雕塑 3.1.3 带状景观环境规划设计 街路景观 滨水景观 绿道景观 3.1.4.面状景观环境规划设计
公共开敞空间景观
城市广场景观
居住区景观 3.2景观环境感受规划设计 3.2.1 基本感受规划设计 视觉: 视点、视轴与景物、色彩 听觉
嗅觉
触觉
动与静 3.2.2 景观环境行为规划设计 3.2.3景观文化策划 3.2.4景观美学
3.3 景观绿化与生态规划设计 3.3.1 景观绿化
植物分类
植物与土壤
种植规划设计 3.3.2景观生态原理 斑块,廊道
生态景观规划设计
第四部分 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技术
风景名胜区景观
4.1 景观调查与分析
4.1.1 景观现状调查与遥感技术 4.1.2景观分析评价与GIS技术
4.2 景观规划设计 4.2.1景观总体布局 4.2.2 景观功能结构 4.2.3 景观交通道路 4.2.4 视觉景观 4.2.5 景观环境绿化 4.2.6 景观工程与服务设施
4.3 景观规划设计方案表现与交流 4.3.1理念和构思
4.3.2平面、透视、剖面、模型
4.3.3景观规划设计师与委托方的交流与沟通 4.3.4景观规划设计文本图纸制作 4.3.5景观规划设计组织与项目计划
第五部分 各类景观规划设计概述
5.1 公共建筑景观环境设计
5.2 广场与街道景观环境设计
一、“景观设计”课程发展现状和存在不足
(一) 发展现状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 “景观设计”课程教育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该课程主要开设在农林类、城规类、建筑环艺类高校中, 并且各高校强调的重点也各不相同。“室内设计”专业更名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后, 景观设计课程在环艺专业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但其在环艺专业教学中至今还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完善的教学体系。在不同院校的环艺专业中, 对景观设计课程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这势必会影响对社会所需要的景观设计人才的培养。
(二) 存在不足
1. 课程设置缺乏联系性
环境艺术专业包括两个大的设计方向——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 虽然景观设计被列为核心课程, 但教学大纲中却没有与之相关的前序课程和后续课程。景观设计课程大多是在专业基础课和室内设计课程后开设, 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室内空间感和思维方式, 进入景观设计课程后, 空间尺度扩大、空间形态改变, 尤其是对更为抽象的平面图进行设计构思和表达, 学生一时还难以适应。加上课程时间短, 内容广泛, 导致教师上课时常常泛泛而谈, 学生学到的知识也很浅薄, 实践能力较弱。因此, 建议开设与景观艺术设计相关的选修课程, 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2. 师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学的核心力量是教师,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对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学科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景观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 目前, 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师大多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大学担任教师, 工程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同时, 景观设计又是一个不断更新不断调整的学科, 许多从事景观教学的教师受限于自身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知识, 知识储备不足, 这都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目前, 《景观设计》课程常采用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教学方式。即以教师为中心, 先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 然后对学生进行一两个相关的设计实训。教学过程缺乏师生互动,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 教学效果不佳。
3. 学生综合设计能力欠佳
环艺专业的学生大多是艺术高考生, 相对于工科院校景观专业学生, 具有较强的艺术功底, 但其理工科知识较欠缺, 对空间尺度的把握和设计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学生做作业时盲目抄袭现象严重, 作品常常重表现轻内容, 设计构思流于形式, 缺少内涵, 较少考虑空间的基本功能。
由于学生在之前的教学中, 多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设计训练, 缺少团队合作经验, 缺乏与他人沟通、协作的精神, 不懂得如何去协调工作, 从而也影响到景观设计作品的质量。
二、“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一) 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景观设计课程有别于其他景观学科的专业课程设置, 因为它培养的不是精通整个专业的全才, 而是具有一定市场的专才, 因此课程应有所侧重。明确课程定位, 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大纲, 制定核心课程计划、教学目标与任务时, 要了解学生的整个培养计划, 特别是要认识到自己所教课程与前后课程的延续性和连贯性, 这样才能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系统。
建议环境艺术专业中的景观设计课程以中小尺度的景观设计内容为其教学对象, 如庭院设计、广场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等。课程内容的设置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把握核心设计课程专业技能训练的基础上, 通过选修课程使学生在某一方向形成自己的偏好和特色。对于实践性很强的景观设计课程除采取选修课的形式外, 还可采用讲座的形式, 邀请国内外景观设计界知名设计师来授课, 介绍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情况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学习机会。
(二)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景观设计本身在不断地向前发展, 这就要求从事景观教学的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知识储备, 尤其需要提高实践能力。因此在课余时间, 也可承担一些工程项目或研究课题, 让学生也参与其中, 这样既有利于形成校内产学研相结合的氛围, 也可为学生提供了解社会的机会, 拓宽其知识面, 培养团队精神。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布置整套设计方案任务时, 可以让学生合作设计方案, 以培养其团队精神;要求学生多与合作伙伴沟通, 促进方案顺利实施;评讲方案时, 应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培养空间感和造型设计能力, 不要片面强调技法表现能力, 更多的是鼓励其提出更好的创意;课下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和收集专业信息和资料, 也可以向其推荐一些好的设计作品和专业书籍。
(三)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 设计思维能力
思维的创造性与独立性是密切相关的.没有独立思考就没有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创造性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 不可能通过短时间理论讲授就能做到。只有在设计实践过程中对学生逐渐引导, 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使其互相启迪、互相激励,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产生出新的见解和观点, 才能够培养学生深入思考和主动创新的能力。
2. 研究分析能力
景观设计是一门技术与艺术并重的课程, 因此教学过程在强调设计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 也应加强理性研究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分析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可以通过多做方案, 经教师的讲评, 找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鼓励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途径;另一方面在课程中加入社会调研, 如学生亲自实测景观设计实例——小庭院或小广场等, 引导学生研究分析景观设计要素的特点和具体用法, 了解各部分的具体尺寸, 并亲身感受室外空间的形成、空间尺度和空间组合方式等知识点。
3. 设计表达能力
设计表达能力包括手绘表现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表现能力、模型制作表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四部分。手绘表现、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制作在景观设计的教学体系中都开设有相应的课程进行专项训练, 语言表达则需要教师在课程中加入相应的教学环节, 如开展模拟设计方案汇报和小组讨论等形式加以锻炼。
(四) 探索多种教学方式
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以下教学方式:
1.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表现力丰富, 教学信息量大, 教学的重点、难点清晰。多媒体教学应坚持“宁精勿滥”的原则, 应挑选直观的图片, 配以简洁的文字说明, 加上教师对设计案例的分析, 将理论和设计案例结合, 提高学生的设计热情、趣味性以及学习效率。
2. 项目——方案式教学
项目——方案式教学, 也可称为案例教学, 该教学方式来自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景观设计学系。在课堂中作为教学使用的案例, 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真实性, 能直观地反映本环节课程的内容, 可以是大师的作品, 也可以是教师参与实践的项目。前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可以提高学生的设计素养;后者是教师的亲身实践, 对于项目的背景和设计过程的介绍会更加深入细致。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大师和经典案例讲解时, 教师不应只是针对平面图和效果图进行简单介绍和大加赞赏, 而应通过一系列的设计分析图和设计草图, 了解其设计过程, 引导学生从功能、结构和艺术形式等方面理性地深入分析设计, 体会其设计究竟好在哪里, 以及如何学习大师们的设计思维和设计手法, 从而培养学生设计研究的精神。
3. 实地、实物教学
单纯的课堂讲授, 无法使学生对景观设计有切身的直观感受, 因此, 在课程中增加实地、实物教学, 组织学生参观名胜古迹、公园绿地、街头广场、居住区游园等, 体会景观, 感受空间, 认识植物。这种身临其境的教学方式, 能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 是景观设计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方式。
4. 模拟情景教学
在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设计项目后, 加入模拟情景教学环节, 即模拟设计方案汇报场景, 让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 主动上台汇报所设计的方案, 配以电脑演示和展板图册。在汇报之后积极鼓励并引导其他学生对方案提出自己的看法, 与教师一起对方案进行点评和讨论。这种模拟训练, 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开阔思维方式, 另一方面也可使学生增加实战经验, 调动学生间的良性竞争, 活跃课堂气氛。
(五)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去设计单位实习, 参与实际的设计项目, 充分学习从项目洽谈、资料收集、规划设计、方案汇报到施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系统设计能力和团体交流、协作能力。同时, 学生还可以在实践过程中找出自己的不足, 回到学校后更好地学习武装自己, 以期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另外, 鼓励学生多参加与景观艺术设计相关的设计竞赛, 从竞赛主题上可以了解人们正在关注哪些课题, 同时, 也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结语
景观设计课程, 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 应具有明确的课程定位, 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同时, 以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为目标, 进行多种教学方式的探索,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该文希望能对环艺专业景观设计课程改革的推进提供参考。
摘要:目前, 景观设计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是:1.课程设置缺乏联系性;2.师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3.学生综合设计能力欠佳。景观设计课程, 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 应具有明确的课程定位, 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同时, 以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为目标, 进行多种教学方式的探索,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参考文献
[1]俞孔坚, 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2]李开然.景观设计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3]单炜.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建设与研究发展[J].艺术教育, 2005 (62) :149页
关键词:景观设计;分阶段控制;教学模式
1 景观设计课程在环艺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融合了室内外环境多项设计课程的讲授;其中景观设计是环艺专业教学体系中重要的课程之一,为学习规划设计、园林设计、广场设计等后续环境专项设计课程打下基础;在整个艺术专业体系中起到入门的作用。为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点与积极性,教好景观设计课程是关键。因此,采用分阶段控制的教学方法,确立阶段性控制的目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性教学过程。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对待设计的态度与方法,培养学生形成理性的设计判断力与养成独立设计的习惯。
2 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景观设计专业知识量非常大,知识点比较多,大多数教师采用两步走的教学方法,即以教授专业理论知识及辅导完成方案设计为主。在以往的教学中,课程开始第一周首先以教师在课堂上以轮番轰炸式的理论教学为主,让学生对所学习的基础知识进行强制性记忆。即不管学生接受程度如何,教师都要在特定时间内把理论知识讲述完毕。其次,在第一周理论讲述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其余学时周就开始进行设计方案的思考与表达。从教学结果来看并不是很理想,学生对于单纯理论讲授的教学模式感到枯燥厌烦,更谈不上兴趣可言。这样的结果往往造成前期理论的讲述与后续方案设计过程的脱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草图设计阶段,学生很难把前期理论讲授的专业基础知识运用到设计中,造成设计理念贫乏,空间功能意识比较弱的现状,设计风格以抄袭为主,很难形成新的创意。其次,设计表现阶段,表现手法单纯依靠电脑,很难做到手绘与电脑相结合,对内部结构与设计材料的应用感到陌生,对于景观结构的剖面与详图也很难表达清楚,有的学生直接采用拿来主义单纯从别处照抄照搬以应付作业。最终,课程结束后很难实现专业知识的延续,这次课程遗留的问题依然在下次的专业课程中出现,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因此,针对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急需要改变教学方法以改善目前的状态。在教学课程中,采用分阶段控制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教师从每个阶段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引导和带动学生对景观设计课程的兴趣,以便掌握住专业设计知识。
3 景观设计课程分阶段控制教学目标的方法研究
(1)分阶段控制教学的具体内容与目标。依据景观设计课程的专业特点,分阶段控制教学的具体内容与目标分四个步骤来完成。第一,理论讲授与优秀案例临摹阶段。这一阶段理论讲授与优秀案例临摹同步进行;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对景观设计基础理论知识的阐述及国内外的优秀景观设计师及优秀案例的介绍。多采用提问的方式,形成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中。同时要求学生去借阅优秀国内外景观设计师的资料,并进行优秀案例的临摹,加深对景观设计风格与表现方法的把握。使学生更深入的掌握景观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为方案设计打下基础。第二,景观方案的设计与表达阶段,以课堂实际操作为主。依据前期景观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的积累;以生活场所为题,给出景观的设计题目与要求,使学生更便于进入设计状态,来完成景观设计。要求每个同学花费5~10分钟时间,采用答辩的形式来介绍设计方案的设计理念与功能,让学生来做评判,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对于设计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对于设计方案的实际操作与表达能力。第三,模型制作阶段,以课堂实际操作为主。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实物缩放比例来完成模型制作。目标是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掌握景观的空间感及尺度感,提高学生对景观的认知与设计水平。第四,课下学习跟进阶段,采用网上交流与课下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往设计的纵深度发展。景观设计是一门较为系统的课程,与其他课程(园林设计、广场设计及小区规划设计等)相互衔接,必须通过持续的学习,使整个设计更有连贯性和统一性。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于景观设计系统的把握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2)分阶段控制教学目标的特点分析。首先为阶段性,即通过分阶段的教学组织,提出各阶段的问题;依照问题存在的根源,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及结论。同时,各阶段知识相互关联,呈递进式的趋势。因此,阶段性教学的目标也充分体现出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特点,并通过对景观知识的不断整合最终形成完整的景观设计教学体系。其次为可控性,通过分阶段递进式的教学组织,每个阶段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带动学生
中,有时希望运用中国传统元素,但是考虑到时尚感、适穿性、易搭性等问题,又不想让这些元素过于突出,而希望比较含蓄地表达出文化诉求,这时就可以采用柔化或者虚化的设计手法。在具体运用中,有的设计利用色彩和面料关系实现虚化,譬如有一款大衣,在腰间用了很大的一只中国风梅花盘扣作为装饰,但是由于采用与衣身质料与色彩均相同的面料,所以这个装饰远观粗看,不易察觉,需要近观细看;有的采用在传统元素外面罩上一层纱的设计,既使得局部与整体更统一,又取得了很好的虚化效果,譬如有一款女衫,主面料上有大朵牡丹印花,笼纱之后黑色撞料轻轻将花掩盖,营造出若隐若现的意境;有的设计将传统元素作为里料使用,在领口、衩位、下摆、门襟等处,不经意间就可能看到绽放的莲花抑或缠枝花鸟。
4 结语
中国传统元素越来越多地在服装产品设计中被运用,而且日益广泛地被消费者所接受,从这种文化的自觉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希望。中国传统元素的挖掘、提炼、运用需要在学理层面和实践层面齐头并进,以加快设计运用的广度与深度提升,从而更好地满足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本文对中国传统元素设计运用的三种手法进行了初步的阐述,此外还有着更多的设计手法需要专家学者、设计师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梳理与提炼,以丰富服装设计手法的理论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沈福煦.建筑设计手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2] 吴春胜.传统与时尚融合的中国风格服装设计手法[J].丝绸,2011,48(1):37-39.
[3] 岛子.后现代主义艺术系谱(上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4] 陈又林.现代平面设计中拼贴技法的运用和拓展探析[J].装饰,2010(2):127-128.
[5] 刘红娈.针织与梭织面料拼接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针织工业,2009(10):49-52.
[6] 吴春胜,张慧坤.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推演法及其构思模型商榷[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1,23(4):293-296.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拓展学习领域
课程名称:园林模型制作 编 者:张丽 审 定 者:叶汉英 刘小宁 定稿时间:2010年8月25日
第一部分 课程简介
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
以基础理论为指导,以实践为主相的主干课程,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在园林建筑设计初步、园林制图与识图等相关基础课的基础上通过建筑模型将设计想法直观的表现出来,使学生在建筑模型制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建筑及园林景观的空间感和尺度感,对园林景观建筑设计有一个全面直观的掌握。通过学习和模型制作,使学生能够将设计直观的表现出来,提高学生对园林景观的认识和设计水平。
二、职业知识内容
模型的用途,模型制作的要求,材料选择,色彩搭配,形体组合知识,园林建筑单体模型,景观造型模型,规划模型和环境绿化模型的制作。
三、职业行动能力
掌握建筑及园林景观的空间感和尺度感,从材料选择,色彩搭配,形体组合等方面,使学生全面掌握建筑模型制作的技法,具有建筑单体模型,景观造型模型,规划模型和环境绿化模型制作的能力。
四、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造型基础素描色彩、园林制图与识图、园林建筑设计初步。
第二部分 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一、学时及学时分配
课程总学时:36学时,讲授:18学时,实践:18学时
二、推荐教材及要求
(一)教材
《建筑模型制作》,郭红蕾、阳虹、师嘉、杨君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二)参考书
《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郎世奇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展示设计》,蒋尚文、莫钧,中南大学出版社;
《建筑模型制作》,沃尔夫冈〃科诺、马丁〃黑辛格尔,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三、开设本课程需要的教学环境、设备条件及学生基础条件的说明 多媒体设施的教室和较宽敞的有制作工具桌的教室。
基本工具:界刀,切圆器,45度切割刀,U胶,切割板,剪刀,尺子,乳胶,双面胶。接着介绍一下基本材料:各色卡纸,KT板,航模木板,塑料棒,透明胶片,磨砂胶片,人,草屑,色纸,树,粘土,丙烯颜料。
四、考核
本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是考核的唯一依据;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学生须完成平时作业;重点考核三维设计和图像处理技术常用的基本操作、技术和方法。
(一)考核成绩
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测验、学习态度、考勤、平时作业;
平时作业20%,考勤10%。
期末考查成绩:70%
(二)考核方式:平时作业、考勤及课堂表现、期末考查
第三部分 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理论内容:
一、概论
【教学内容与要求】
1、模型的发展史(了解)
2、模型的用途(了解)
3、模型制作的要求(掌握)
4、模型分类(了解)【学生练习】
学生课堂回答,了解建筑模型的基本概念,发展和分类
二、工具,材料介绍和选择 【教学内容与要求】
1、工具与材料分类(了解)
2、主要工具的使用和常用材料的加工处理方法(掌握)【学生练习】
课堂回答与练习,掌握园主要工具与常用材料
三、模型制作的方法 【教学内容与要求】
1、模型设计与制作(掌握)
2、模型制作技法(掌握)
3、模型制作实例(了解)
实践内容:
一、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 【教学内容与要求】
根据任务书,指导学生进行小别墅的建筑模型制作
二、园林模型设计与制作 【教学内容与要求】
教学目标:
1、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观察事物的能力,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
3、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及表达的能力。学习者分析:
四年级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烈。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造特定的情境,激发和迎合他们的好奇心理,并以好奇心为动力,推动学习活动过程。让发言学生完全自由地表达,其他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发言人。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回忆某一处自然景观,抓住景物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教学重点:
1、把景物写具体。
2、按一定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文题:
同学们刚刚进行了自然景观的口语交际,看得出你们不仅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同时还涌动着对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你们愿意用生动的语言将这些表达出来吗?这次作文就是要求大家下溢出自然景观。板书:写一处自然景观
二、读懂题目,明确要求:
1、学生自由读题目,思考:本次习作要我们写什么内容,有什么要求?
2、指名反馈。
三、习作构思:
1、写自己喜爱的景观。
选自己最喜爱的景观重点观察,即使单纯的写景也是要表达作者的情感的。抓住感受写,不仅能将自己的情感融于描写之中,还能有力地烘托景物的特点。
2、必须深入细致地进行观察。(1)写景离不开仔细的观察。对要写的景物进行观察时,既要观察景物的整体,又要观察景物的局部。
(2)一定要找出这一景物与其他景物的不同点,找出这一景物动、静时的特点。
3、按一定的顺序,分层次写清楚。
在动笔写作之前,一定要选择一定的顺序,或按远近、上下、前后的空间顺序;或按早晚、四季等时间顺序;或按总-分-总的写作顺序;或分类记叙。
4、善于想象,恰当使用修辞手法。
描写景物还要展开丰富的想象,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景物借助想象的描述,显得更加形象生动。
四、拓展训练:
《这儿真美》
提示:按一定的观察顺序描写。注意紧扣题眼“真美”。展开丰富的想象,将景物的特点写生动,写具体。
五、小结:
同学们只要平时多注意观察,多留心自己身边景物的变化,多积累素材,写作时有序地、较为具体地展现在大家面前,注意运用这几点来描写你熟悉的景物,老师相信美好一定会在你的文章中展示给大家。
板书设计:习作: 一处自然奇观
要求:
1、突出奇特。
2、按顺序。
3、具体生动。
顺序:
1、是什么。
几方面
2、什么样。
有序(远——近;上——下等)
抓奇特处(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
3、形成。
4、感受。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通过搜集自然奇观,培养查阅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爱自然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写作要求突出奇特、有顺序、要抓住景物特点的,写清楚,有不懂的问题提问。本次习作课通过课件展示美丽景观,创设宽松情境,制造一个能让学生大胆表达的氛围,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教师简单提出写作的要求,不求全责备,让学生全无顾忌地陈述意见。这样的习作,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对融洽班级人际关系、提高学生应对能力都大有好处。
关键词:景观设计;基础课程;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6-0259-04
在中国,对于景观设计的研究有着漫长的历史,已经达到比较成熟的水平。但是就教育界而言,中国的景观设计又属于新兴的边缘型、应用型学科。景观设计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需要一个景观设计师必须具备独特新颖的艺术创作力、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的组织管理能力[1]。其中,艺术创作力是设计师最为重要的具备能力。然而当前中国的景观设计,从南到北有不少作品照搬模仿,千篇一律,以致很少有个性鲜明、耐人寻味、意味深远的作品[2]。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景观设计教育没有跟上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步伐,没有应对社会需求的复杂性、多变性而培养出素质与技能并举的专业人才。对景观设计教育的创新探索,呼之欲出。国内很多学者对此提出一系列的方法论及观点。在景观设计教育中,低年级基础课程目标的设置,任务内容的制定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整个景观设计专业的认识、专业兴趣培养和思维拓展训练。基础课程教学是景观设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尝试从景观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入手,分析当前景观设计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从诠释创造力及其构成的角度探寻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途径,为学生后期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中国当前景观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景观设计教育在中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开办景观设计专业的院校大致分为三类:艺术类设计学院、工科类建筑学院和农林类园林学院。每类院校在专业培养方向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是低年级的专业基础课程布置上都有共同之处。景观设计基础课程主要有素描、色彩、专业绘画、造型基础、测绘与制图、设计初步等。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这些基础课程注重的都是原理性学习和本体性学习,强调课程本身教授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性。这样的教学模式存在三个问题。第一,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长期表现的是脱节,没有承上启下的内在联系。拿素描课程来举例说明。学生学习素描,了解物体的明暗、光影、体积、质感等要素,掌握深入刻画物体的能力[3]。但是很多学生不明白大一期间学习的素描对后来高年级的专业课程有何关联,大部分学生只是把素描当作专业设计课程作业的表现手法。第二,学生在传统的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中,只是被动接触那些既成概念、原理,而且往往持一种确定无疑的态度,这种忽略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分析性、探索性、实验性的纯理论学习,不可能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4]。学生接受的课程训练大多培养的是一种比照式线性思维,是以很多优秀的“样板”作品为母版进行设计作业,只是一个由眼到手的简单过程,没有“心”的参与,自然也就不可能产生创新思维。第三,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存在部分重叠关系,这样重复性教学训练,没有突出专业特色,没有做到循序渐进。比如,传统模式的专业绘画课程教学,学生学习的还是图画直观表现能力,只不过相对于素描、色彩,绘画对象更多专注于景观园林,手头工具由铅笔、水粉画笔改为马克笔、绘图笔而已,完全没有意识到专业绘画对于设计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还有设计初步课程中学习各种形式美的规律和景观设计原理,这与高年级专业设计课程里的设计知识完全重复,学生完成的设计作业区别无非是用地规模的大小、尺度差异而已。设计初步课程的教学,并没有给学生带来初步设计的能力。这与基础课程的开设目的事与愿违。以上这三个问题,严重制约了基础课程应有的作用。这些所谓的专业基础课程并没有“专业化”,没有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二、诠释创造力的内涵及其构成
针对上述讨论的问题,我们追本寻源,需要弄清楚什么是创造力,创造力包涵哪些成分。这样才能有效地寻找出基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课程教学途径。所谓创造力,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5]。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例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更新技术,发明新设备、新方法,创作新作品都是创造力的表现。创造力是一系列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
创造力的特征包涵敏感性、变通性和独创性。首先,敏感性是指人容易接受新事物,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它体现在人们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探知欲望和敏锐的洞察力。其次,变通性是指思维的灵活性,是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能自由地展开联想。再次,独创性是指产生新的非凡思想的能力,是创造力最为重要的特性。根据对创造力内涵和特性的分析,我们得出创造力的体现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敏锐地发现问题、变通已知信息分析问题、寻找独特新奇的观念来解决问题。通过以上对创造力的认识和解构,我们得出创造力是由观察思维能力、变通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组成。
三、景观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培养创造力的三种途径
景观设计中的创造力是指根据景观设计项目的客观需要和实际条件,设计师以一切已知信息和经验为基础,对景观进行科学地定性、定位及定量,发掘场地中各种矛盾,运用各种思维形态和思维形式有效综合地处理,按照形式美的规则,创造出新颖独特的景观,解决问题。分析得出创造力的三种成分和景观设计中创造力的涵义后,我们相应的在景观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加强这三方面能力的训练、引导,帮助学生从“被教”转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下面是为加强三种思维能力而探索出的三种基础课程教学途径。它们分别对应于速写、造型基础和设计初步三门基础课程。
(一)强化学生速写训练,加强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速写,是训练脑、眼、手三者协调合作的有效方法。速写的题材非常丰富,无所不包。校园景观环境中的一草一木,人物景象,建筑植物等都可以成为速写表现的对象。通过大量的速写训练,能够使学生做到心手相应。速写的具体训练形式有写生和默写两种。写生,让学生对景观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是一种“景观印象”,包括景观要素的形态、尺度关系等。而默写会加深学生对景观的感性认识直至理性认识,是一种“视觉日记”。写生中出现的问题在默写中一定会再次出现。这时学生就会自觉地思考景观本质问题,比如景观要素之间如何衔接,人们如何使用景观设施。这样一来,速写就很容易的和其他专业课程产生联系,促使学生自觉地思考专业问题,学习专业知识。通过强化速写训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能力,运用归纳、概括、提炼的手法表现现实环境,使学生明确景观创作是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审美和分析的欲望。学生将自己所爱、所想用速写的方式记录下来,然后与园林景观创作结合在一起,这样创作的作品才是充满诗意的。画笔已不再是简单的绘画工具,而是抒发灵魂和情感的用物。比如美国著名的景观设计师劳伦斯·海尔普林在他的《笔记》一书中,用速写的形式大量记录了石块周围水的运动、石块块面、纹理和质感变化等自然现象及变化过程的观察结果。正是这种认识事物良好的习惯,使得海尔普林后来设计出很多艺术再现自然水景的优秀作品。速写,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不仅如此,速写让学生练就一双熟练灵巧的手,以便随时记下头脑中的设想和构思,为今后发展设计的形象思维能力打下扎实基础。学生在学会各种透视表现后,可以借助速写的方式完成“立体盒子”式的造型基础训练(见图1),培养出空间想象力和将想象出的造型进行正确表达的能力。很多缺乏速写训练的学生在高年级的专业设计课程中,经常抱怨自己“想的出来,画不出来”,其实这不是手的问题,这是习惯问题,如果手总是不能成为辅助思维的工具与脑同步,那么习惯性逃避速写的结果可能会逐渐演变为“画不出来,也想不出来”[6]。
(二)融会贯通于平面构成、立体构成之间,加强学生变通思维能力
造型基础课程中,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把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分裂开来对待。两门课程虽然都有形态构成规律、形态构成法则等相通知识体系,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有意识地锻炼学生平面、立体构成之间的互通能力。这两个课程长期割裂开来教学,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延伸性。比如,一个方案可以涉及到平面、立体构成两方面内容,但由于课程的独立限制了方案的发展,阻碍了学生空间感的培养。而且,独立的课程设置使得平面、立体构成中大多相似的基础理论重复教学,浪费教学课时。再加之造型基础课程的作业往往是纯艺术设计方面的,课程设计比较陈旧,没有与景观设计专业特色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枯燥乏味,没有主动性。平面、立体构成没有调动学生的艺术潜力和创新意识,对后期高年级专业课程没有起到支撑作用。我们尝试将平面构成与立体构成融合在一起教学,加强学生对两者变换的能力。在具体教学中,一方面我们可以让学生用平面构成的语言和抽象的思维理解分析优秀的设计作品,进一步理解设计大师在创作过程中的设计思路、形式语言和设计手法,加强对景观设计专业形式语言的理解[7]。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分析理解现代主义设计作品是极为有效的,让学生做上真正“专业化”的平面构成训练。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图形创造力和空间理解能力。这种平面构成训练使得学生通过抽象的形状和色块来寻找出表达设计情感的途径,是一种剥离具象,摆脱束缚的学习设计过程,而且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优秀的平面作品中,吸取养分,为专业设计课程提供设计素材和灵感源泉。这种学习方式在设计大师中不胜枚举。比如美国现代主义景观大师丘奇早年从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中提取锯齿线、钢琴线、肾形等形式语言来结合形成简洁流动的景观平面,创造了一系列“加州风格”庭园(见图2)。巴西设计大师马尔克斯也是受到表现主义等先锋艺术平面作品的影响进行景观创作。学生在加强平面、立体构成变换训练后,可以对其他不同艺术类型进行变通,扩展设计思路。平面、立体构成的结合教学,激发了学生创作热情,还起到了复习、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主观认识,最重要的是这两个课程融合训练调动了一切感性、理性的因素,强化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审美鉴赏力,最后培养出学生的创造力。
(三)设计初步课程教学引入信息交合法,加强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随着现代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设计师可以较自由地应用光影、色彩、声音、质感等形式要素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小品等形体要素创造园林景观[8]。景观要素各自的特征综合地决定空间质量。比如,空间形体的线型,具有活泼的、稳定的、简单醒目的等几十种设计涵义,能表达丰富的情感,使人产生联想。还有,地面铺装的材料、平面形状、图案、色彩等要素的不同,也能创造出视觉层次丰富的景观空间。因此,学生在后期专业课程中,只有以熟悉各要素特征为基础,才能准确地利用好它们,表达出所希望形成的景观效果。为此,应用信息交合法来教授设计初步课程能很好的达到以上目的。我们将形式要素和形体要素看作景观设计的两个维度,再将形式、形体所包含的个元素看作各自维度上的节点信息,然后将一个维度上的各点信息与另一个维度上的信息进行交合,结果可以变换出许许多多的组合。学生将岩石、水、植物、砖、瓦、钢、塑料、玻璃等自然和人工素材综合运用在景观设计中,并且满足不同的设计需求,创造出各异的景观形象。通过训练,学生认识到相同色调不同肌理的材质放在一起,能体现出朴质无华的特征,而不同色调相同质地的搭配又能体现出光彩夺目的气氛。信息交合发指导下的景观小品制作能加强学生对各种材质的色彩感、质感的真实把握,从而提升学生对设计形式语言的驾驭能力。这种发散思维训练有助于设计师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设计作品。比如彼得沃克用金黄色不锈钢代替石材建造池壁(见图3),玛莎施瓦茨用面包圈装饰铺装(见图4),海尔普林用混凝土再现自然山水地形(见图5)。这些设计大师都热衷各种材料的尝试,设计出耳目一新的景观作品。在设计初步课程教学中,学生可以尝试形式形体要素的交合训练,包括异质同构、同质异构等手法设计出不同景观特征的建筑小品,以适应不同环境、功能的要求。学生在后来的专业设计课程中,熟练地使用这些形式形体要素构造景观,焕发出要素应有的魅力。
四、结语
强化速写、变通平面与立体构成、应用信息交合法教授设计初步课程等三种具体的教学途径从2013年至2015年,在实际教学中已经摸索了三届。通过这三种教学途径,学生在景观设计基础课程学习中注入了丰富的感情和精力,不断激励他们对设计创造力的追求,对自身价值的提升。一环扣一环的教学思路,使得学生真正实现在实践中探索,在动手制作中感悟设计的真谛,认识到创造力的重要性。当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其中的不足。这种课程的设置让学生从多领域的角度学习设计并且具备宏观的思考能力,但也拉大了学生之间的优劣差距,难以把握教学整体质量。课程作业的多角度、多形式给予学生自由创作的空间,却也存在着考核评估标准难以统一的问题。这三种教学途径都是针对某一具体课程而设计的,不是全面系统地景观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本文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要完善基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景观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还得需要大家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呙智强.景观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1.
〔2〕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第2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264.
〔3〕杨辉.景观建筑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探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11):58.
〔4〕秦春林.对景观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中课题应用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8):108.
〔5〕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心理学基础(第2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02.
〔6〕赵航,景观.建筑设计手绘传达[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22.
〔7〕刘毅娟.造型基础.平面[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142.
〔8〕衣学慧.园林工程建设作品鉴赏[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64.
一、慕课与景观设计课程教学
慕课,即为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直接翻译为大规模开放性在线课程。其是基于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下的全新在线课程教学模式。慕课相对于传统的课程来说拥有以下特点:规模较大。慕课不是个人发布的课程,而是大规模的开发课程;课程开放,课程呈现开放性特点;网络课程1。慕课非面对面的课程,课程材料仅仅只是在互联网上发布,学生可以身处不同地方来进行慕课学习。
景观设计课程是各高校艺术设计、园林建设、建筑工程、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之一,其已经成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重要必修课之一。景观设计课程处于文科与理科的交叉部分,其知识结构体系复杂,专业性较强。虽然,近几年在景观设计课程持续开发探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总结,得出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景观设计课程起步较晚,其在教学过程中十分容易受到其他学科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使得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难以全面适应社会行业对景观设计类人才的需求2。
二、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教学目标不够明确。鉴于景观设计课程拥有各类学科的交叉特点,所以不同高校在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的基础上针对相关不同专业需求来对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进行不同倾向的课程设置。例如,在农业专业下的景观设计课程则会更加注重植物学学科知识的教学;建筑土木专业下的景观设计教学注重土木类学科知识的教学;环境艺术专业中的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则注重艺术设计类知识的教学。不同专业下的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使得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的开展实现了多元化的发展,同时也使得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变得十分模糊,并且给景观设计课程的实际教学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景观设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切实找到不同学科之间的平衡点,无法在融合其他学科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第二,教学方法单一。目前高校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大多都是采用理论+设计的学习方法。这一教学方法相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景观设计课程来说过于单一,学生难以切实把握景观设计教学中的关键内容。例如,无法准确把握景观设计中人工环境色彩与自然光线色彩变化之前的配合;难以真实获得景观空间中人的真实感受。第三,课程评价方式单一。景观设计课程的评价方式是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就当前我国景观设计课程评价方式来说,大多采用课程设计作业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而由于景观设计课程的实践性与交叉性较强,因此这一考核方式无法真实、全面的考核学生学习课程的真实情况。
三、慕课视角的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方法
(一)慕课视角下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案
首先,针对当前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的情况,应该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为培养掌握综合知识,拥有实践技能的高素质综合型景观设计人才。只有在明确这一目标的情况下才能够从根源上满足社会对景观设计类人才的需求。在慕课的视角下,可以选择多元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通过慕课来掌握景观设计的重点知识。其次,针对当前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在慕课的视角下教师可以与学生建立网上互动交流平台,将课程教学内容、MOOC资源、课后作业安排、网络知识讨论、习题解答评论等内容均集中在这一平台当中3。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时间情况、学习需求来观看教学视频、完成课后作业、参与话题讨论、进行习题解答。这一网络平台大大强化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不单单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还能够给教师教学提供针对性的教学参考,进行混合式教学。最后,针对当前景观设计课程评价方式单一的情况。在慕课的视角下景观设计课程的评价方式可以选择使用慕课小组评价与档案袋结合的评价方式。将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进行综合,全面、完整的对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能力与水平进行评价。
(二)慕课视角下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
景观设计课程的覆盖面较广,涉及了城市规划、小品设计、绿化种植设计、园林设计等各方面的内容,在慕课视角下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可以尝试以下方法:第一,在景观设计教学中实施微课。例如,在进行“景观设计要素”这一章节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景观设计细化分解为不同板块来进行教学,将景观分为植物、水体、道路等板块,对知识点进行碎化处理,在保证知识点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来进行课堂教学,从而以形成每个知识点10-15分钟的教学视频,让学生通过微视频来进行不同知识版块的学习,以使得学生能够在短暂的10分钟左右的学习中高度集中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另外,学生还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在课外开展复习与巩固,完成自主学习。第二,在景观设计教学中开展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共同建立网络互动社区平台,教师可以在互动社区平台中上传MOOC资源,安排课程任务,回答学生的问题;学生则可以根据自身时间安排、兴趣爱好、条件限制等来有选择性的进行MOOC学习,在互动社区平台中开展讨论或评价。这一基于慕课下的网络互动社区平台转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单一的互动方式,全面提升了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互动的深度与广度。
四、结语
慕课是基于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下的一种全新教学方式,其在景观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造了全新的学习环境,学生在慕课教学中可以开展自主学习,根据自身需求学习,可以在课后与教师开展深入的互动与沟通。然而,要在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熟练的普及使用慕课还需要长时间的实践经验累积,在教学过程中探索教学规律,发现教学问题。
注释
11.赵警卫,杨士乐.基于学生认知的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为例[J].南方园艺,2016(1):56-59.
22 .夏远,党亮元.浅谈在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尺度观念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3(10):72-73.
审批:覃梅君
◆学习目标
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4、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
◆课前准备
1、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及文字材料。
2、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1、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2、指名一生上台交流。
听众反馈: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美丽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
教师总结: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
3、自由准备,稍作调整
4、再次指名交流。
a、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
b、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
5、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
6、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7、联系“宽带网”。用你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自己撰写的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美景介绍书”。课后分组举办“祖国一日游”风景名胜展示会。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同时学习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a、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b、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
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
a、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b、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c、联系“我的发现”。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出示“日积月累”。
a、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自由读,指名读。
b、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
c、你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d、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
e、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5、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6、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7、课外写作文。
第三课时
作文讲评
1、挑选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同学们认真倾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
着重留意:
a、语句是否通顺恰当。
b、语言是否准确精妙。
3、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
4、欣赏佳作。(实物投影仪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
a、可以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
b、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
c、还可以四人小组组成“评审团”,派代表发言。
【《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推荐阅读:
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课程教学大纲)07-12
校园景观规划设计09-22
景观规划——专业英语10-28
景观与绿地系统规划07-27
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11-01
居住区景观的规划设计要求10-31
城市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论文11-14
规划设计领域下景观生态学的应用论文06-16
园林景观设计及理论——(居住区景观篇)05-29
景观设计毕业设计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