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赏析(通用11篇)
《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古琴曲。它本只有一曲。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落,至宋,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它充分运用了“泛音、滚、拂、绰、注、上、下”等指法,进一步表现了流水中的澎湃,使全曲形象生动,气势磅礴。
刚开始听音域不断跳跃,感觉虚无缥缈,有时又重重低音时隐时现,我仿佛看到了一位长须白发的长者抚琴于天地山水之间挽一个高高的发髻,髻后的长发与琴声随风飘扬。天地间布满大雾,面对雄伟的泰山和延绵的河流,雄伟而庄重,滚滚的流水,宽广浩荡,好似无边的大海一般。仿佛天地之间就只有抚琴者一人。
而后,感觉从前面一段的音乐中跳了出来,反而声音变得清澈,开始活泼明朗起来,给人一种愉悦的心情,仿佛整个人都飞了起来。而后还有一小串清脆的琴声。仿佛泉水流过小溪一样。
而后琴声变得舒缓,与之前的景象不同。仿佛自己侧立与溪旁,静静的欣赏这缓缓地溪流,感觉十分静谧安心。仿佛自己也与这大自然合为一体。
忽然,曲调变得激昂澎湃,音调快速上升下降,感觉十分惊心动魄。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那潺潺的流水一下子倾斜于瀑布、江河突然沸腾起来。不停刮奏的水没有留下一点的空隙,本清澈见底的溪水顷刻间奔腾跳跃起来,从万丈高的山崖上直流而下,仿佛自己已处于飞瀑之间,那份壮观近在眼前。
一连串的高音过后,江水已不是那样的汹涌澎湃了,仿佛自己又到了林间小溪之中。重回了舒缓和轻松。所有的一切又归于平静。但还是回味无穷。
不久,音调又继续转高,仿佛更大的瀑布又来临了。激昂之情又油然而生,滔天的飞泻之声又起,跌宕起伏,久久不息,那最初的震撼又来到了我的眼前,久久不息。尾声,情越动人,心又恢复了平静却仍置身于高山流水之间。,不能自拔......这首曲子柔内有刚,静中有急,给人一种舒心,安定的感觉像是与世隔绝的仙境,不掺杂任何烦恼忧愁。”本曲音调舒缓,犹如水花飞溅,高山流水,韵律和谐,好像身临其境。这首曲子给我的启示:
缓缓的音乐顿时在房间里回旋,与我的心紧密地交融在一起,忽而悠扬,似涓涓细流;忽而激昂,似浩浩波涛;忽而宁静,似清泉一泓;忽而飞泻,似万马奔腾……泉水飞泻而下撞击岸边溅起层层水花,在两岸群山的映衬下,一幅山水图浮现在我的眼前。在高山,在流水的伴随下,我仿佛进入到了一个梦境,仿佛置身于一个前所未见的世外桃源。我心中的寂寥在音乐声中全部消融,心顷刻间变得宁静,变得清凉……
这高山,这流水,这碧波,这山鸣……一切都在音乐的旋律中,汇聚在我的眼前,有谁不会被这优雅闲逸的意境所陶醉呢?又有谁不会沉浸在这迷人的山水之中呢?我想,任何用心去感受此乐曲的人都会产生美好的遐想,虽然曲终了,但我的心绪还无法收回,它早已随着美妙的琴声飘向远方了。
下课了,我坐在座位上,脑海里从音乐大师贝多芬、肖邦的宏伟作品到通俗时尚的娱乐音乐,我想了好多好多……也许人们对美有不同的观点,所以对美的选择也有所不同。也许只有那些受过音乐教育的人才会真正听懂大师们的宏伟作品,他们认为所谓的高雅,对于我来说显得格外遥远。我对民族音乐之前感到枯燥,可能是因为二十一世纪大多数的年轻人对音乐的认识只是随心情而走,喜欢那些伤感、悲愤的音乐。而今,这次在课堂上的经历,填补了我对音乐的认识的空缺,意外地实现了从现代到民族音乐的跨越。
篇一:落花流水散文赏析
我独自走在萧瑟的秋风中,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可以依靠,伴我走过这寂寥的秋季。
身边,一条小溪流过,和着几片落花的花瓣,流向远方。
看着流水带走落花,我忽然心生悲哀:花儿开过一个春夏,最后的那一点美丽,却又要沉默在这冰冷的水中。可能是我的眼睛太过伤感,看见这花,这水,只能吟出落花流水春去也,却不能说出我言秋日胜春朝的乐观。
看着落花头像流水,和着流水飘向远方。不知不觉,又有一点羡慕和感动流入心头。它们是多么心甘情愿的一对啊!流水不因落花的枯萎而嫌弃;落花也不因流水的冷冰而不满。他们就如同一堆患难的爱人,相濡以沫,无论时光的流逝,不管青春的过往,不离不弃,就这样,一直走了下去
他们相约着每一年的今天,春意盎然之时,流水滋润着花的根,花儿装点着水的岸。用眼神交流,用心灵体会。就这样,他们,便于了默契。
秋风已至,流水就敞开胸怀迎接落花,花儿也微笑着投入流水的怀抱。就这样直到生命的交融,无声的糅合。
想着想着,我的脸上突然有了笑意。坐在秋的岸边,直到天色渐晚,夕阳西下的余晖映红了水面,天上露出了一点星辰。我才意识到,天色已晚,回家的时候到了。
我只好拾起满心的留恋,望着流水和落花,目送他们,渐渐走远,直到消失在地平线上。
或许,落花只是希望能单纯的飘香流水,流水也是希望,可以简单地迎接落花,人世复杂,谁能知道这些寂寥竟然如此默契。
篇二:落花流水散文赏析
有一种爱,并不需海枯石烂的誓言;
有一种爱,并不需斯守一生的决心;
有一种爱,只需曾经拥有有的美好。
爱在我心中就像一场游戏,一场梦;就像落花与流水一样,淡淡交会过,各不留下印。
初中的校园里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还夹着丝丝爱的味道。但当时我并不知道,爱究竟是什么,直到有一天他的出现。
韩风的第一次出现,是在那个万紫千红的春天开始,他的出现的确折煞了不少女生的眼神,但那时并没有我。因为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无与伦比。他是初三的插班生,我知道:他虽然是在这个小镇出生的,但他并
不属于这个小镇!他这所以回来是因为要参加中考,考完后便会离开。
我是一个很理性、果断的女生,我承认从看到他的第一眼起就喜欢上他了。但我知道,他只是一个梦!直到有一天,在校园的小路上,我看见了他,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他,他大概是刚是打完球回来吧!头发湿湿的,在灯光下闪着晶莹的光泽,帅气极了!我的心不禁像小鹿一样蹦蹦的,我走近他,我的头刚与他并肩。我抬头看着他的眼认真地说:“我喜欢你!如果你不喜欢我不要告诉我。”他没有太多的惊讶,只是笑了笑说:“我有说我不喜欢你吗?你这小丫头!”说完他还小心地拉起我的手走在这花香扑鼻,弥漫着甜蜜的校园里。爱就像梦一样,轻轻地来了,让我完全沉浸于这美梦中,即使有一天这个梦会醒,但我还是做了梦的女主角。
就这样,我们一起手拉手走在校园的小路上,背对背坐在草坪上看星星,完全不顾那善煞人的目光。他对我说是关怀备至。他知道我有不吃早餐的习惯,所以他每天坚持买两份早餐送到我教室里,并督促我吃完。看着我吃的时候,他总是用手温柔地摸着我的头说:“我就知小可最不乖了,不会自己买早餐。”还有的是,我是一个网迷,虽说学习很迫切,但我也会上网,每天晚上折腾到11点多才睡。他也是一样,但我知道他并不是网迷,他上网只是为了督促我早点睡觉。于是我给他取了一个网名叫“流水”,原因很简单――我的网名是“落花”:落花永远不能随流水到天崖!就像我与他一样,这是我们之间的纪念吧。风说这太伤感了。但我说这本来就是事实,中考后你就会离开。尽管我很努力地编织这个梦,我怕梦打被后自己会遍体鳞伤,我只能小心翼翼地守着这份爱。我也会想,我还能在幸福中存在多久?毕竟,幸福的日子太易逝了!快到还没让我想清楚,秋天就到了。
篇三:落花流水散文赏析
流水,像清的没带半颗沙,前身被搁在上游风化。——题记
静静地陷入落花的温柔,浅浅的感受流水的心事,正如人们常说的梦。
始于初见
我家的屋前有一条清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始无终的缓缓流动着。溪里的水像清的没带半颗沙。
荷叶上的青蛙说:“十年前,这溪不止一百里。”河里的鱼儿说:“这溪变短是因为它的上游在记忆里搁浅而风化。”
这就是我们那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流传下来的故事。
可是,只有清溪才会知道,浅浅的心事,只说给自己听。
清溪叹了一口气,望着天际的云层说:“那天的斜阳很美,阳光透过云层又返照闪了一下。可这时遇到了一朵落花。相遇了,就此便拥有了最爱的归家,也许生活太过童话化是罪过”
从此,故事就开始了。
故事假使短过这五月的落霞,也没有什么需要去惊诧的吧。
朝朝暮暮
流水带着落花去了很多地方,也许到了山崖那边的清泉,也许是雪山的那片化雪,也许是森林里的那缕瀑布。
庄子说过这样一句话: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可是,在茫茫的江湖也隔不断落花流水。
流水说:“当前面是汇合的分岔口时,我才明白,我的责任是惜花,真正的身份不过是护送。”看的出来,他很平静的说完这段话。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
落花说:“这趟旅行总算是开心,亦是无负这一生。”
从此之后,他们过着不同的生活。
水点蒸发变成白云,花瓣飘落下游生根。
那滴一直守护落花的水滴说:“我要追随她,我要努力变成白云,”
落花说:“我要寻找我最爱的归家。”
流水有意随落花,落花无心跟流水。
了断过往
淡淡交会过,各不留下印迹。流水还会在下一次到山谷,继续分岔。
天上的云变成雨,降落到那清泉里。
他说:“就让一切重新来过。”
曾经的落花望着渐渐流走的溪水说:“自己的情感渐渐变得淡然而优雅,自觉的心境已经类似明镜。”
落花啊落花,要是你们彼此都拥有既定的路线,能不能学会洒脱?
流水渐渐随着记忆干涸,他说:“不需要多么细水长流,只有守住最后的美好就够了。”
庭院的茉莉凋零,有一年逝去。
流水依然缓缓流动,落花早已飘落化成春泥。这段感情成了回忆。
梦断情散
流水呀流水,为何你会为天降的稀客而泛起一片浪花?天下并非只有这朵花,你也不必再为下文牵挂。
最后,流水轻轻抿下唇,望着那河边正飘落的花喃喃道:“烛火摇曳因风起,泪晕墨迹我在想你。如果有选择余地,我愿意做一条鱼,因为鱼的记忆只有七秒。”
命运这般短暂,讲分手可否不在用憾事口吻呢?
尾声
“习惯无偿才会庆幸,讲真的天涯途上谁才会是客?”溪前的村民是这样评论这段感情的。而我,更愿意用古人说的一段话来评论:
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落花无心恨流水,流水无奈弃落花!落花不予负流水,流水不愿伤落花,奈何流水一生自繁华,落花一世谁人挂?
是啊,这世上,最美不过落花,最长情不过流水吧!
早晨,我起来时窗外采蒙蒙亮,朦朦胧胧的雾色衬着轻微的雨声,滴答着。推开门,一股凉爽的风扑面袭来,空气很是清新。我贪婪地呼吸着,我好久没有遇到过这样美好的早晨了,也忘记了那些我觉得浮躁的日子。
一个人独自站在门外观雨景,一个人独自感叹。
仿佛忘记了压力,忘记了世俗,忘记了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时间。
落花飘在水上,雨水打湿了花瓣,然后载着它流向远方,一直延伸到尽头。
我不知道远方究竟有多远,我只知道,去了,就回不来了。
雨一直下着,那些人们依旧做着他们的事情,过着他们的生活。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的匆匆呢?这样忙碌地过完一个春天,没有留下任何的回忆,只有那一纸离别信。那段时光,那些记忆,就这样流逝着了,然后从脑海里渐渐消失。那些美丽的回忆,连同这美丽的春天,如同落花流水一般,在感情和思想的天空,消逝了,凋零了,泯灭了。如同千纸鹤,早已散落在了风中,随着岁月的流淌羽化成了灰烬。
是的,时间能够带走太多的东西了。
雨还在下,打湿了眼眶。夏天就要来了,没有你的夏天是怎样的呢?我无法想象,也不敢想象。或许,这就是属于我的生活。落花流水带着这个春天离开了,只剩下一个人的季节……
后记
人生演绎着太多关于生命变幻,四季轮回的故事,就像这个春天一样,就这样被埋葬在了记忆深处,于是,一个人伤心,一个人寂寞。
篇四:落花流水散文赏析
繁华之后的凋零盗走了诗人的眼泪。一切的喧腾是短暂的代名词。明年花叶能再发,可人去梁空巢已倾,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殊不知此花非彼花,一年的轮回只会给后人留下有点轻薄之意罢了。那无声的泪水能为她流多久?正所谓泪干春已尽。
春意阑珊,落英缤纷,流水落花。一池鱼雁无消息。过尽千帆皆不是,正伤心,却是昔日杵臼之交。飞花逐水流,落花的有意,流水的无情编织了一个唯美的神话。落花的坚持遭到世人文辞的践踏,可有谁能够真正理解这份执着。爱就用自己的一生一世,生生世世的追逐,千年轮回的拒绝。她依然坚定不移,她相信她一定能感动上天。而流水呢?千年的花语也抵不上他奔向大海的决心,成就事业者何须在乎儿女情长,他不停息的脚步折服一代代的迁客骚人。也许落花与流水本不该相遇。没有鹊桥,一个远去,一个追逐。
落花,残春也。短暂的一生,飘绕的烟云一去不复返。花自无言鸟自休,花落无声,累洒花枝见血痕。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一看落花,心伤了,心醉了,看她逐水而去,我们流泪了。
回到现实,落花流水成就的意境是否在历史的变迁中演化为飞鸟,飞出文学的宫殿。而后人用落花流水来形容惨败。让其凋了朱颜。不是世人的误解,是文化在积淀过程中走了岔路。我们后人接受了这条另辟的新路,却与她的原意越走越远,本是伤春语,偏解伤心事。一个军队的惨败胜于一春的凋零吗?或许更重吧。可一春的失去有谁来弥补,有谁把落花流水还给春。晚了,在诗歌里同情落花,呵责流水,许下心愿,比翼双飞。而在现在的认知里打得你落花流水,是英雄。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出自 唐朝 韦应物的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译文
想当年客居他乡,飘零江汉;与你异乡聚首,携手醉还。
离别后如浮云飘流不定,岁月如流水一晃就已过了十年。
今日相见,欢笑融洽的情态一如从前,人已头发稀疏,两鬓斑白了。
为何我不与故人同归去?因为淮上风景秀美的秋山。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注释
淮上:淮水边。梁州:指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市)。
流水:喻岁月如流,又暗合江汉。
淮上有秋山:言淮上风光可恋,伸足上“不归去”之意。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赏析
这首诗描写诗人在淮上(今江苏淮阴一带)喜遇梁州故人的情况和感慨。他和这位老朋友,十年前在梁州江汉一带有过交往。诗题曰“喜会”故人,诗中表现的却是“此日相逢思旧日,一杯成喜亦成悲”那样一种悲喜交集的感情。
诗的开头,写诗人昔日在江汉作客期间与故人相逢时的乐事,概括了以前的交谊。那时他们经常欢聚痛饮,扶醉而归。诗人写这段往事,仿佛是试图从甜蜜的回忆中得到慰藉,然而其结果反而引起岁月蹉跎的悲伤。
颔联一跌,直接抒发十年阔别的伤感。颈联的出句又回到诗题,写这次相会的.“欢笑”之态。久别重逢,确有喜的一面。他们也像十年前那样,有痛饮之事。
然而这喜悦,只能说是表面的,或者说是暂时的,所以对句又将笔宕开,写两鬓萧疏。十年的漂泊生涯,使得人老了。这一副衰老的形象,不言悲而悲情溢于言表,漂泊之感也就尽在不言之中。一喜一悲,笔法跌宕;一正一反,交互成文。
末联以反诘作转,以景色作结。为何不归去,原因是“淮上有秋山”。诗人《登楼》诗云:“坐厌淮南守,秋山红树多。”秋光中的满山红树,正是诗人耽玩留恋之处。这个结尾给人留下了回味的余地。
绘画艺术中有所谓“密不通风,疏可走马”之说。诗歌的表现同样有疏密的问题,有些东西不是表现的重点,就应从略,使之疏朗;有些东西是表现的中心,就应详写,使之细密。疏密相间,详略适宜,才能突出主体。这首诗所表现的是两人十年阔别的重逢,可写的东西很多,如果把十年的琐事絮絮叨叨地说来,不注意疏密详略,便分不清主次轻重,也就不成其为诗了。这就需要剪裁。
诗的首联概括了以前的交谊;颈联和末联抓住久别重逢的情景作为重点和主体,详加描写,写出了今日的相聚、痛饮和欢笑,写出了环境、形貌和心思,表现得很细密。颔联“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表现的时间最长。表现的空间最宽,表现的人事最杂。这里却只用了十个字,便把这一切表现出来了。这两句用的是流水对,自然流畅,洗练概括。别后人世沧桑,千种风情,不知从何说起,诗人只在“一别”、“十年”之前冠以“浮云”、“流水”,便表现出来了。意境空灵,真是“疏可走马”。“浮云”、“流水”暗用汉代苏武李陵河梁送别诗意。李陵《与苏武诗三首》有“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一失所,各在天一隅”,苏武《诗四首》有“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其后常以“浮云”表示漂泊不定,变幻无常,以“流水”表示岁月如流,年华易逝。诗中“浮云”、“流水”不是写实,都是虚拟的景物,借以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表现一别十年的感伤,由此可见诗人的剪裁功夫。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创作背景
好像内心膨胀的欲望
谁用长江当琴
谁用泰山当弦
演奏一曲高山流水的旋律
还有这内心的澎湃
想要呐喊,却突然悲恸了起来
月亮住在世界屋脊上面
像一把镰刀,收割着勇敢的心
将夜的仓库塞得满满当当
划开一道口子
迎接太阳
谁徘徊在世界的边缘
好像一只迷途的蚂蚁
陷落在时间的禁区
留不住一些蛙鼓
一切被风吹散
寒号鸟继续号叫
流浪的人和现实格格不入
忘记了哪里是故乡
谁咬牙切齿地喊
谁摔坏了吉他
谁泪雨滂沱,难以自拔
一秒钟杀死千百万的脑细胞
只为一个听琴的人
化作了西山的霞
将自己放逐到关外
(一)
托马斯·哈代生于1840年,卒于1928年,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哈代的创作跨越了两个时代,承上启下,既继承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又开创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先河。从其个人的写作生涯看,哈代始于诗歌创作,中期以小说创作为主,最后又回归诗人身份。1910年,哈代被授予殊勋勋章。1928年逝世之后,哈代被葬于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角,其心脏则遵遗愿被葬于他终其一生热爱和反复刻画的故乡。
作为反抗社会黑暗和追求光明的斗士,哈代在中国一直广受文人学者以及读者的喜爱。然而,追本溯源,第一个向中国读者介绍哈代,第一个把哈代的诗歌翻译成中文,第一个把Hardy翻译成现代通用的“哈代”,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目睹过哈代风采的中国人,却是徐志摩。1928年,徐志摩又在《新月》创刊号上发表《汤麦士·哈代》一文,高度评价了哈代的文学成就。徐志摩不仅翻译了哈代的二十多首诗歌,而且曾多次撰文或赋诗对大师进行了深切的追忆。到底是怎样的文学因缘,把这两个乍一看在艺术气质上千差万别的人联系起来的呢?
纵观徐志摩短暂的一生,围绕着他的是各种眼花缭乱的社会新闻和头衔。“中国离婚第一人”,和林徽因的种种扑朔迷离的感情迷案,和陆小曼那轰动一时的婚恋以及一直为人津津乐道的恩恩怨怨……所有的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徐志摩的知名度,但是也是对徐志摩的一种伤害。因为大家常常被这些带有娱乐色彩的消息和传闻所吸引而忽略或者低估了徐志摩的文化历史地位,往往对他的作品和思想不能深刻理解。那么,在大多公众眼中的这位“温柔乡的梦呓者”又是怎样与“悲观厌世”的宿命论者托马斯·哈代结缘的呢?
(二)
对于真实的徐志摩,作为他的知己和兄长的胡适更有发言权。在胡适的眼中,“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理想: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爱、自由、美——这些看似柔软的字眼,不见得比高深复杂的理论浅薄。对于这“三个理想”,徐志摩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并渴望在全人类中得到完全的实现。在其中,“爱”可以说是徐志摩思想核心之核心。这种爱不局限于爱情和亲情。它是一种博爱,对世界万物抱有爱,对茫茫苍生怀有悲悯。他的爱之思想接近于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源远流长的人道主义精神。徐志摩认为,爱是拯救这个世界的一帖良药。尽管这个思想有着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并不代表它不深刻。人类的发展和不断进步,不正在于有着理想之光的指引吗?
徐志摩游学四方,满怀“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文明,寻求理想之光”的热情。此时的他受浪漫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对人生和社会都充满了希冀和热忱。因其单纯,故行为恣纵,因而被社会所非议。在理想主义者徐志摩的心中,他是在为社会树立追求理想生活的先锋榜样,而在社会大众的眼中他的很多努力不过成为了茶余饭后的谈资。除了个人生活上所受到的非议,此时的徐志摩也经历着另外一层痛苦。其时的中国正内忧外患,处于生死存亡之危险关头。徐志摩写给表兄蒋复璁的信充满了愤慨:“太丑恶了,我们火热的胸膛里有爱不能爱;太下流了,我们有敬仰的心不能敬仰:太黑暗了,我们要希望也无从希望。太阳给天狗吃了去。我们只能在无边的黑暗中沉默着,永远的沉默着”。个人受到的误会和遭遇的不顺利,再加上目睹了残酷的社会现实,他那激情热切的博爱只能转化为呼号和同情。
悲悯之下,徐志摩开始寻求走出苦难的道路。这条“爱一遭遇现实之痛一悲悯一寻找出路”的思想历程也是托马斯·哈代所经历的。相同的处境和思想历程正是徐志摩对哈代那笼罩着浓浓的悲悯意味的作品产生共鸣的原因,是他们结下文学因缘的基础。
托马斯·哈代生于英国西南部一个小村落。尽管家里拮据,但是热爱文学和音乐的父母十分重视对小哈代的教育。从小在浓郁文学艺术氛围熏陶下成长的哈代,渐渐地培养起了对文学的热爱和敏感。父母给哈代讲述故乡多塞特郡的风物民俗和神话传说。在小哈代的心里,种下了对故乡和故乡人民深爱的种子。在其六十年的写作生涯中,哈代创作了大量以故乡为背景反映农民生活的作品。
哈代创作风格的转变明显反映在他的小说作品里面。他的一生,共创作十四部长篇小说,四部短篇小说集。前期的作品洋溢着梦幻般的田园欢歌,例如《绿树荫下》《一双湛蓝色的眼睛》。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哈代所热爱的田园生活在工业化的侵蚀下面临瓦解,而故乡的村民也被迫背井离乡。此情此景,加上日益严峻的社会现实和阶级矛盾,迫使哈代从田园梦里醒来,投身于刻画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苔丝》和《无名的裘德》正是其中最出色的作品。在这两部作品里面,哈代以满腔的悲悯之心记录了善良上进的年青人是怎样被人吃人的社会一点点扼杀的。在《苔丝》一书的题目下面,哈代赫然写上“一个纯洁的女孩”,以示对残酷现实的悲愤。因为对世俗道德观的挑战和作者对书中主人公的深切同情,《苔丝》一问世便成为了宗教道德家们攻击的对象。然而,让他们更愤怒的是,紧跟其后的《无名的裘德》文笔更是犀利,因而受到的攻击更加猛烈。不但报刊上对《无名的裘德》的抨击铺天盖地,韦克菲尔德主教还声称他焚烧了自己手中的一本《无名的裘德》,并号召其他英国人也这么做。然而,正是这两本小说,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哈代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乡村青年裘德尽管出身卑微,并且常被取笑不自量力,但他一直没有放弃他要进入基督城读大学的理想,并且为此而努力钻研拉丁文和神学。然而,他的理想逐渐被残酷的社会现实击碎,只能以石匠身份徘徊于高等学府之外。“读大学不是适合你身份的选择”,大学的教授们跟他说。另一方面,裘德与表妹的真心相爱也为宗教和礼俗所不容,最终裘德孤独死去。
《无名的裘德》的故事,徐志摩想必是清楚的。他在1925年拜访哈代的时候,问,“你小说里常有建筑师,有没有你自己的影子?”尽管哈代给了否定的答复,但是任何一个读过《无名的裘德》一书的读者会轻易地发现裘德与哈代是多么的相似。像青年哈代一样,裘德从农村进入城市当石匠,以修葺教堂为生:像青年哈代一样,
裘德自学各种语言,研修哲学和神学,渴望进入大学学习,也同样梦想过能成为一名牧师;像哈代一样,裘德对受苦受难的世间万物怀有深深的悲悯。任何一个读过《无名的裘德》的读者也定能感受到哈代在字里行间对裘德流露出的感同身受的爱护和同情,还有哈代对那摧毁人性的社会制度的愤怒质问。
而徐志摩,也是一个志摩版的裘德。裘德身上体现的软弱,他也有;裘德的敏感,他一定能捕捉到;裘德对爱的追求和在感情上受的苦,他一定也能理解:裘德在追求理想的路上所受到的阻碍和非议,志摩更是有着切肤之痛吧。“志摩啊你真不幸!志摩啊你真可怜!早知世界是这样的,你何必投娘胎出世来!”裘德不是也发出过这么一句无可奈何的叹息吗?!
(三)
哈代后期的作品总被评论家们指责过于悲观,而哈代也被贴上了“宿命论者”的标签。在哈代的这些作品里面,不管主人公怎样努力,但是好像总有那么一个“不知善恶,喜怒无常的主宰”隐身幕后,把主人公推向毁灭的深渊。然而,哈代所说的这个“主宰”,不见得就是人们普遍所说的“命运”。也许哈代是用了一种隐晦的说法,把这个“不分善恶,喜怒无常的”主宰指向当时残酷无情的社会制度。如果哈代真的认为造成主人公悲剧的只是命运,那么,为什么哈代的笔墨都用来刻画来自社会底层的人们的悲剧?难道上流社会的人就不会受命运的安排吗?如果确实存在着这样只压迫穷苦大众的所谓“命运”,那么,这样的“命运”就只能是残酷的社会制度!
哈代的悲悯和愤怒,徐志摩能懂。他深刻领会到哈代的悲观后面的爱和勇气。哈代的悲观,是因为他看到了人间的苦难。他的悲的另一面是悯。徐志摩指出,“我想他的悲观主义主要是由于他对人类和动物各式各样生活的深切的恻隐之心,以及那种近于变态的同情心而引起的”,“哈代是他那个时代的思想领袖之一,是一个了解人类潜在伟大之处的社会向善论者,又是一个由于人类进步缓慢几乎陷于绝望的作家。”作为受西方自由平等和人道主义博爱思想影响较大的一位诗人,徐志摩捕捉到了哈代悲观面具下的实质精神正是人道主义。很多年后,我国哈代研究专家张中载先生也认为,哈代的“悲”“不是悲观主义者的叹息,而是博爱主义者的呐喊和对爱的召唤”。徐志摩对哈代的悲观的慧眼独到应该是两者结下文学因缘的一个关键。
徐志摩在看出哈代的悲观的实质的同时,还悟出了哈代的悲观中潜藏着对光明的希冀。他说,哈代是“爱真诚、爱慈悲”“高擎着理想”,但哈代“不是完全放弃希冀”,“就在他最烦闷最黑暗的时刻他也不放弃他为他的思想寻求一条出路的决心——为人类前途寻求一条出路的决心”。而哈代在1895年写的诗句“除非彻底的认清了丑陋的所在,否则我们就不容易走入改善的正道”表明,他所寻找到的出路就是籍着对现存不合理制度的无情揭露,从而摧毁旧世界建立新世界。
哈代的这个出路给了徐志摩无穷启迪。他从中获得了“灵魂探险”的勇气。他要通过灵魂的冒险,深刻剖析自己,为自己的灵魂找到一条出路。因此相继写下了《自剖》和《再剖》。“我相信真的理想主义者是受得住他往常保持着的理想煨成灰、碎成断片、烂成泥,在这灰这断片这泥的底里,他再来发现他更伟大更光明的理想”。这想法和哈代的思想是何其相似!
闭幕式上,台下静悄悄的,大家都一声不吭的望着舞台。突然,一个高挑的少女从幕后款款地走出来,乌黑油亮的长发上戴着一朵茶色的绢花,身着素色的旗袍。漆黑的星眸隐者浅浅的笑意,她好看的双眉弯成两轮孤月。嘴角漾着自信而甜美的笑容,轻轻的走到台前,坐在琴凳上。
少女雪白的手臂在空中一扬,又一按,纤细的手指轻巧地拨着琴弦,浑厚的琴声响起,行云流水般,将我们引入了另一个世界。她端正的坐着,眼神中流露出泰山般的威严,浑厚的琴声牵着我的手,引领着我的思绪,我仿佛置身于巍峨的泰山之巅,深深的峡谷之间飘散着淡淡的薄雾,山顶如一把利剑,直插云霄,雄厚,威严,仿佛苍穹的眸光;悠长的琴声,好像缕缕回声在久久回荡,让人荡气回肠。
妥倮小学 崔尧金
就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及实际课堂教学,我进行以下思考:
一、预习作业的设计反思。
本节课我本来设计了针对教学目标的预习题,但由于时间的关系,课前并没有很好的落实。课前预习其实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个很好的契机,教师通过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预习题目,其实就是在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有效的预习,对学生和老师都是大有益处。平时我们也都曾布置过预习作业,只是那种预习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确实也无多大的帮助,无非就是读读课文,写写生字词。我想在这里提出对预习的重视,也能引起大家的思考。理想的课程是美好的,但是我们总能去一步步尝试。这节课我设置的预习作业如下:
1、自主学习生字词,正确认读并书写;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
2、自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3、本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试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4、联系上下文,尝试思考并解答以下问题:
(1)“高山流水”的意思是什么?“知音”又是什么意思?(2)俞伯牙和钟子期是怎样成为“知音”的?(3)俞伯牙为什么要碎琴?
5、根据注释,尝试读懂下面古文,并写一写 伯牙绝弦(不再弹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ƒ哉④,峨峨兮⑤若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⑦:“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⑧,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⑨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⑩鼓。
善:擅长。‚鼓琴:弹琴。ƒ善:妙,好。④哉:语气助词,啊。⑤兮:语气助词,啊。
⑥若:像。⑦曰:说。⑧所念:内心所想。⑨谓:说。⑩不复:不再。
如果学生真能学会自学,那该是多好的一件事啊!
二、识字教学反思。
我将识字及朗读定为A类目标,因为正确认读并会写生字词,进而能够通顺流利地进行朗读,这是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抓住重点词句朗读、理解体会才成为可能。
本节课我也有意将生字词的教学聚焦在音、形、意上。认读上采取了开火车读、指名领读、带拼音领读,在字形上,我主要就是引导学生对汉字的结构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记忆;在字义上,我主要也是从字形、偏旁入手,让学生去联想词义,比如“焚”字,“两根木头下点上一把火,就要?”学生自然联想到“烧”,我想这样学生记忆更深刻吧。中国的汉字确实是博大精深,每个字后面都隐藏着很大的学问,或许我的解释还是有点个人的主观化,但这种尝试我觉得是有必要的。在字词教学上,准备还不够充分,还出现了一些知识上的错误,这是教学的大忌:
1、“礡”字的“横折”我写成了“横折钩”,最然后来我也进行了纠正,但对学生的影响还很大,以前听过一句话“一个学生最先接触到什么,那就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还有“咽”字,当课堂上出现有学生读错时,甚至都懵了,想不起这个多音字有三个音,如果我熟悉了,并及时将这三个音的不同意思,反馈给学生,也就不会出现在我反复正音之后,再次上课还有学生读错的情况了;
2、教学时,教学语言也不够简练,甚至重复啰嗦,这在第一节课的导入及每个环节的讲授中都有所体会,深思了一下原因,觉得自己(1)有时候,太随心所欲的发挥了,比如导入的时候,非得纠结于学生对“高山流水”这首古筝曲的感受;(2)对自己所说内容唯恐学生不理解,进行不必要的重复,感觉自己还是将学生放得不够开。若不是对这节课录像,像这些平时教学中出现的个人习惯性问题,怎会有如此深刻的感受呢?
三、阅读教学反思。
对于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体会人物感情)的处理,我主要是通过设置问题、引导思考、指导朗读,从而达到让学生深刻体会。设置的问题主要有:
1、伯牙琴艺高超,为何遗憾?
2、伯牙创作“高山流水”的背景是什么?
3、伯牙和子期怎样成为知音的?
4、子期为何将坟墓修在江边?
5、伯牙为何碎琴绝弦?我试图通过这些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并引导学生层层递进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环节看似紧凑,现在来看,似乎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取代了学生的质疑、剥夺了他们质疑的机会。这样让学生步步紧跟自己的思路,难免有点太自我了,而学生未必就真的能跟上自己的步调。而且我这样似乎是在进行逐段的分析,重点就不够突出了。为何会如此呢?剖析自己内心,或许是
1、总认为学生的思考力、学习能力不强,于是就讲得太细了;
2、对于阅读教学,还是没有想到更加有效的方法。
或许应该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习惯等方面多下些功夫吧。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也应该对文本的内容有个深刻的解读吧,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深刻的把握文本所表现得主旨或感情,进而更深刻的传达给学生。我在备课的时候,处理“伯牙创作背景”时,我从伯牙当时“畅快”的心情就感受到了他内心的那种“孤独”和“遗憾”,或许很多老师在处理这一段的时候只是强调景的美、琴声的美。但我觉得此时的伯牙内心其实并不真是如此,让学生跟着我走进伯牙的内心,对于理解此后两人一见如故也是有帮助的吧。每个人会有每个人的解读,我在这里也是想呼吁老师们,对一篇课文进行深入的解读,与文本对话,与人物对话是很有必要的。一个语文老师的文本解读能力也是他教学素养的一个部分。想想我们的课堂,除了字词、除了所谓高调的主题中心思想之外,学生还能收获更多吗?我们呢? 关于朗读的指导,就这节课来说,若不走进人物的内心,那“啧啧赞叹”“意味深长”“琴声呜咽,如泣如诉,催人泪下”的文字和话语,又如何让学生体会她们的感情?不走近内心,那所谓的“有感情”指导,也只是作秀罢了。或许我们这些老师不具备多高的朗读水平和指导水平,但真情总能感染学生。这节课,我就是想让学生深入感受人物的内心,并努力让自己去感染他们。
就这节课的课堂教学来说,自认为还是紧紧扣住了目标的,只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慢”似乎成了我的标签,(2个课时,3节课紧巴巴讲完,够汗颜的!)在反思自己不足的同时,我也在想自己到底有何特别之处,或许这“慢”也就是自己与众不同之处。“慢”也有慢的好处吧,对于问题的回答,可以等待更多的学生,可以等待他们的勇气爆发;有时候也在想,课堂上如果也真过急促,可能效果也并不好。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想想自己的特别之处,课堂有自己的个性。这节课我借助了课件,这在平时基本也是不用的。从另一个层面,我这节课也有点作秀啦!不过,看来我还是秀出了自己的特点--慢。
忙完手头一系列的活,方才定下心来拜读李章的书。这一读,心头大热,引发多少往事,千言万语,一时竟不知如何说。
我幼时练书法,年轻时转好文学,古典音乐长期以来仅是我读书写作时的背景音乐。直到有一天,犹如释迦牟尼面壁十年,一朝开悟——古典音乐突然成为我生命中最大的欢喜。这个奇特的徒变,我至今都难以解释清楚。从此由文坛转入乐坛。
不久,通过朋友介绍,我认识了李章,他那时在《音乐爱好者》杂志社工作。李章儒雅谦和,毫无架子,为人热情厚道。他说身体不太好,就要离开杂志社了,去编书,工作压力小一些。他送了几本《音乐爱好者》给我,问了我一些情况,其中说道:“要祝贺你喜欢上音乐,这不是每个人都有的福分。热爱音乐,享用一世。”后面的八个字,可谓是精辟之言,在后来的爱乐生涯中,我越来越体会到这八个字的分量。2003年,当我出版第一本音乐文选《音乐心情》时,我在书眉的自序中特意写道:“‘热爱音乐,享用一世。’这是一位音乐资深人士对我说过的一句话,现在,我想把这句话再转送给广大读者和爱乐者。想补充的是,此话千真万确。”文中的“音乐资深人士”,就是李章。
从李章那里回家后,我当晚就开读《音乐爱好者》,马上被吸引住了,那种酣畅淋漓的共鸣感觉,胜过我以前读小说的快感。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辛丰年的文章。记得以前在《读书》杂志上看到过辛丰年谈音乐的文章,现在读来,更觉亲切,于是联系李章。他也很高兴我喜欢《音乐爱好者》,就翻箱倒柜,把他能收集到的《音乐爱好者》杂志统统给了我,有沉沉的一大叠,我很感动。说到我喜欢的辛丰年,李章说,他正在编一本辛丰年的音乐文集,文章大都来自《音乐爱好者》,马上就要问世出版了,“你可以一下子看个够了”。这就是后来风靡乐迷界的《辛丰年音乐笔记》。
写音乐文章而风靡乐界、知识界,辛丰年很可能是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人。虽然后来也有人写,但辛丰年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力难以撼动。我想,这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文革中,中西经典文化遭到巨大毁灭,西洋古典音乐更是深受其害,人们饥饿了十几年,辛丰年横空出世,正当其时,加之他文思泉涌,佳作源源不断。二,辛丰年懂一定的乐理,但他的文章不摆谱,很少有专业术语,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尤其受音乐爱好者和文化人士的欢迎和激赏。三,辛丰年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学功底,阅读广泛,他是将古典音乐放在历史和人文背景中的,所谓厚积薄发,常人难以企及。四,最重要的是,辛丰年有真性情,对音乐怀有真挚淳朴的大爱,真正的赤诚之心。大家可以看一下辛丰年的儿子严锋为《辛丰年音乐笔记》写的序——《辛丰年其人》,这篇序我不知看了多少遍,每次看每次感动。辛丰年对音乐的挚爱,犹如木心对文学的挚爱。他写戴留斯,说“人也惆怅,乐也惆怅!”他写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说“向太阳”……真挚性情跃然纸上,感动无数乐迷。
辛丰年的音乐文章最早出现在《读书》杂志,后来主要发表在《音乐爱好者》杂志,其关键人物就是李章。现在,读了《书信里的辛丰年》才知道,李章是通过《读书》杂志编辑向辛丰年约稿,才促成了后来的音乐美事。李章拉过琴,作过曲,当过指挥,当他遇见辛丰年后,就像钟子期与俞伯牙,成为难得的知音。喜欢音乐而成为朋友的人,有,但像辛丰年与李章这般深情厚谊,就极为罕见了。其中的关键,用辛丰年的话来说,“李章是位好人”;用辛丰年的儿子严锋的话来说,“父亲也是位好人”。如此,好人碰到好人,自然就成为人间佳话。可以说,辛丰年写作生涯最高潮的文章,就是发表在《音乐爱好者》的佳作,即李章编辑的《辛丰年音乐笔记》一书。
辛丰年于2013年3月26日以九十高龄去世,与他最热爱的贝多芬去世日相同,这样的巧合意味深长。他的去世,不仅在乐迷中、音乐圈,而且在文化界,都引起关注。有媒体发布他去世的消息,有著名人士撰文悼念,这对仅以音乐文章闻名的人来说,是极为鲜见的礼遇,在辛丰年之前,似乎还没有哪位获得如此殊荣,可见辛丰年的影响力。现在,与辛丰年友谊最为深厚的李章编著的《书信里的辛丰年》问世出版,是对辛老最好的纪念。
李章与辛丰年相识二十多年,他们的交往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十年是李章供职《音乐爱好者》的时候,后十年是李章在出版社当编辑的时候。他们之间这二十多年的友情,可以说是现代版的钟子期与俞伯牙。关于《书信里的辛丰年》一书,我印象深刻的有这么几点:第一,这本书展示了我们平时在辛丰年音乐文章里很少看到的、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认真、仔细、踏实,他的音乐文章写得这么好,一定与他的这些品格分不开。第二,想不到辛丰年平时听音乐的条件居然那么一般,有一段时间他甚至与简单的“随身听”为伴,更不用说身在南通的他,几乎没有机会听现场音乐会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居然写下了如此美妙的赏乐文章,真是吃进去的是草,化出来的是奶,令我更为感佩。第三,也有人认为,辛丰年的文章太过文学味,不够音乐主体——其实,“以音乐为主体”恰恰是辛丰年所反对的,请看他写给李章的信:“现在的音乐书刊中之偏向:读乐大多虚而不实,以并不高明的‘文学性’还有‘新闻性’掩盖了对音乐美的不关心与无所知,爱好者们似乎只知唱片、版本、音响,有文无乐之书,而不去从更多更实在的方面去热爱、认识音乐。”所以,那些认为辛丰年的文章文学性大于音乐主体的人,是有失偏颇的。
如果说,我们以往对辛丰年的文字还比较熟悉的话,那么在这本书里,我们“意外”地见识了李章的才情。作为编辑,李章平时较少写文章,但《书信里的辛丰年》让我见识了一位以往深藏不露的李章,他不仅精通音乐,见识独到,文字老练,还不乏幽默,令我忍不住要摘录几段。
写到海顿的音乐流畅:“我发觉流畅是很重要的美质,也许是我本人不太流畅的缘故。”
谈到自己喜欢色彩丰富的音乐:“知道自己浅薄也控制不住,就像岁数很大还喜欢甜食。”
说莫扎特:“莫扎特总能用小把戏玩出大气象。”
更意味深长、令人动容的,是李章写给辛丰年的最后一封信,时间在2013年的7月4日。以往,李章每每欣赏到让他心动的现场音乐会,都要写信给辛丰年共享。现在,辛丰年不在了,李章以2013年5月23日(辛丰年离世近两个月),维也纳爱乐六把大提琴音乐会现场观赏的生动描写,结束全文:“辛丰年先生,您以为如何?”读到这里,我不禁热泪盈眶。
俞伯牙走了,钟子期还在。我想,李章心中写给辛丰年的信,将会是绵延不绝的。高山流水,知音永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乐”是教育建构的两个重要方面,古人之所以重视乐教,并将其作为教化民众向善的手段,是因为乐是涵养性情之法,可以帮助人们提升精神境界。而最能体现乐教精神的音乐则莫过于“琴乐”,“乐”的文化精神在文人七弦琴中得以传承。
古琴长期在文人中流传,其所承担的历史文化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作为名校南京大学的学子,应担起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重任,应有“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魄力和勇气,而该校古琴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
※ 扬传统文化,承礼乐文明 ※
南京古琴社的第一任社长是南大当年的中文系研究生张婷婷(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教师)。张婷婷出生在一个中西文化相融的家庭。外公是有名的小提琴家,母亲也是从小学习小提琴,张婷婷6岁时母亲就开始教她拉琴。父亲长期致力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使她从小就对民族文化深深着迷。
正如她所说,南京大学与古琴有着很深的渊源,早在1917年南京大学的前身南京高等师范学院即邀请山东琴家王燕卿传授古琴,率先将古琴作为国乐引入高等学府。时隔八十几载春秋,在物质昌盛、经济发展的今天,作为百年名校南京大学的学子,应承担起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张婷婷认为:“现在传统文化已经出现断层,大学生有责任负起传承的责任。”在她看来,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而中国古琴音乐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当时,刚进入南大学习的张婷婷发现学校有不少同学会弹古琴,却苦于没有地方进行交流。因此,她萌发了在南京大学创立古琴社的想法,并同南大的古琴爱好者于2004年12月成立了南京大学古琴社,旨在弘扬传统琴道精神,传承中华礼乐文化,共同提升文化修养。张婷婷此举得到了学校领导、同学和校外专家的大力支持。
※ 以琴会友,以友辅仁 ※
南大古琴社的琴友一直坚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以琴会友,以友辅仁”,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礼乐文化琴道思想,弘扬中华琴学,修身养性,共同提升人文修养。
古琴社自成立以来,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礼乐文明为宗旨,钻研琴学,以琴会友。该社坚持“无门派而有原则”的立场,广邀海内外各流派琴人,举办讲座及音乐会,编著琴学刊物,希望能为古琴艺术的传播略尽绵薄之力。目前,古琴社在册登记会员三百余人。平时内部的雅集活动,参加会员人数也有三四十人。
※ 首办全国高校古琴学术论坛 ※
2007年11月24日,在南京六朝古刹鸡鸣寺内,由南京大学古琴社与四川大学古琴社、浙江大学古琴研究会共同举办的“首届全国高校琴学论坛”在一片钟声琴韵中拉开帷幕。该论坛主题为“琴学与传统文化”,相对于过去的活动,此次古琴社的活动更侧重于学术性。该社社员希望此次论坛能成为一个琴学研讨的学术平台,让学术走入古琴,让古琴加入学术,让琴学研究在高校中得到更广泛的重视,促进和推动各高校间的古琴文化学术交流。
论坛内容包括学术讨论会以及专场音乐会,共收到来自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同学及老师的近30篇论文。2007年11月25日,在南京大学校园内,古琴社主办了论坛的专场音乐会。当时,来自各地的著名琴家,演奏了不同风格的古琴曲,让同学们领略了传统礼乐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神奇意蕴。
※ 古琴社刊:《南雍琴刊》 ※
2009年初夏,由原南京大学古琴社社长顾迁正式提出了编订该社社刊——《南雍琴刊》的计划。该刊以学术性和创新性为宗旨,目的在于编撰一本学术性琴学刊物。
该计划提上日程后,校领导十分重视刊物的编撰工作,康尔教授等人还多次对琴刊的编写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琴社的多位社员在顾迁社长的带领下,分工合作,历时长达3个月,终于完成整本琴刊的编写校对工作。最后,在南京大学艺术中心的资助下,顺利解决了印刷经费问题,于2009年8月末印制,共计约300册。该书分为六大版块,收录琴人琴家及习琴之人相关文论三十余篇,总字数近十万,并配有琴学相关精美图片五十余张,是一本内容丰富、学术性较强的琴学刊物。
《南雍琴刊》印出后,得到了海内外琴家琴人的首肯。回忆起这几个月共同编写琴刊的经历,古琴社现任社长郗文辉说道:“琴刊的编写使每个参与其中的社员都学到了很多东西,无疑,该刊对于社团的发展也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 提高人文素养,任重道远 ※
尽管近几年来,古琴文化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但相较于其他传统乐器及四艺中其它的三艺来说,古琴仍然更为小众。这也决定了南大古琴社不会成为像其他社团那样动辄上百人的大型社团。正如郗文辉所说:“琴社更像一个隐居山林的文人,自娱自乐,带着几分清高和些许孤芳自赏的遗憾。因为,我们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古琴,爱上古琴。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感谢能有这样一个平台,能让喜欢和爱好古琴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人聚在一起,共同探讨古琴艺术。”
除平常的雅集和琴刊的编写外,古琴社还会不定期地举办一些音乐会。2010年4月9日,南京大学古琴社在鼓楼校区逸夫馆报告厅举办了“南雍琴韵——2010年古琴音乐会”。该活动邀请到了常熟、镇江和徐州等多位琴家,会同南京大学古琴社社员,一同登台,为大家演奏了多首古琴名曲。是日,接近三百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一个半小时的精彩演出赢得了在场所有观众的阵阵热烈掌声。
他,狂放不羁,正直不屈,逍遥自在。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御手调羹,早已家喻户晓。“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内不得骑驴”的轶事也为世人耳闻。曾经一曲《吓蛮书》,吓退南蛮几万精兵。他,不畏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即是见证。他,对友人直敞胸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就是真实写照。他哭就是哭,直哭到“护院坐啼坟上月”;他笑即笑,笑得“仰天大笑出门去”方能尽兴。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举世罕见的文人,却在大唐的朝廷中处处碰壁。他不满意官场里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更看不惯高力士那副见风使舵,谄媚丑恶的嘴脸,他难以相信连宫庭中的御手也对自己这个大学士指手画脚。是的,他不能让皇帝把自己当成优伶看待,这样只会做一个尸位素餐,舞文弄墨的御用文人。这黑暗的官场怎能是自己的容身之所,自己狂放的性格怎能被禁锢在这个小小的`宫庭中?于是,他发出了“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乍去笼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里生”的呼喊。这声呼喊,是压抑在心头已久的怒气的释放,更是对自己坚决远离宫庭的表态。于是,李白挥袖而去,访山游水去了。也许,只有这高山流水才能洞悉诗人的内心,李白的选择是正确的,他真正的回归到了自己的精神的家园。历史不会辜负他。
他,宁愿隐居深山,也不愿停留在那荡涤黑暗的官场;他,宁愿辞官而去,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他亦曾幻想在官场中实现抱负,一展宏图,可现实却令他大为失望。堂堂县令,怎能屈膝于乡里小儿?于是,他脱下官袍,在“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的吟诵中融入了深山之中。从此,他与菊为伴,以花为友,整日无言的跟在菊篱后旋转,开荒南野,守拙园田。陶渊明,他决然选择选择了归隐的道路,终于回到了自己精神的家园。历史在大浪淘沙中滚滚向前,风霜雨雪,岁月频迁,时光的荏苒中,这两位文人虽然已去千年,但他们能正确的选择自己精神家园的品质却为历代称颂。
是啊,是高山流水铸就了他们猎人般的品质魂魄,也铸就了他们的精神家园。
【高山流水赏析】推荐阅读:
《高山流水》说课稿09-06
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10-30
形容高山的词语06-30
高山广播电视台站的防雷07-28
流水典型例题07-17
写流水的作文07-01
小桥流水优美散文07-01
流水打印申请书10-20
小桥流水人家 教案10-22
小桥流水现代诗歌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