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想史资料

2024-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西方政治思想史资料(精选8篇)

西方政治思想史资料 篇1

(一)绪论

1、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对象:政治思想史是以理论的形态,展现历史发展不同阶段上各个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关于以国家为中心的政治学说和政治主张。國家問題,是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主要对象。包括认识国家(不同阶级的人们关于国家起源、基础、本质、性质等问题的学说)和组织国家(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组织原则)。

研究对象中讲的国家问题包括那几个方面

答:西方政治思想史,是研究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各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对社会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组织等方面的观念和理论;以及各种政治思想派别产生发展及其相互斗争的历史过程;各种政治思想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所起的作用,及其在政治思想发展史中的地位和影响等等,从而探索和研究政治思想发展的基本规律。

2、把握政治思想史应注意那几个方面

.1、政治思想是对政治实践的直接反映,并为政治实践服务;2.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人类政治实践都是和国家政权相联系的; 3.人的政治实践、政治思想受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4.政治思想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5.政治思想对社会政治实践起着积极的、能动作用;

6.西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道路。注:政治实践

1、社会变革时期:对旧的社会制度的批判,对新的理想制度的设想和论证

2、社会相对和平发展时期:认证现实制度的合理性,探讨如何改善先是制度

3、为什么要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第一: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既是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指导思想,又是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科学方法。第二:必须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

第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把历史的和逻辑的统一起来,从当时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出发,研究个个政治思想家及其政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他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和对以后各派别政治思想的影响。

二、古希腊政治思想史

1、简述荷马时代

是指公元前12~前 8世纪古代希腊氏族制度解体的历史阶段。因反映该时期社会情况的主要史料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又译《奥德修纪》),故名。也名英雄时代、铁剑时代。

2、从哪些方面表现出生活在文明时代刚刚诞生的赫西赫德表达了一种怀旧和悲观的历史哲学概念?

答:生活在文明刚刚诞生的时代,赫西俄德表达了一种怀旧和悲观的历史学观念。他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五个时期: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铜器时代、半人半兽时代——英雄时代和他所生活的铁器时代。在赫西俄德的笔下,这是一个持续下降的变化过程,是人类丧失幸福生活而不断加剧痛苦和烦恼的过程,是人类道德不断堕落的过程。在他的笔下黄金时代是人类幸福的童年,人们无忧无虑,不需劳动,生活幸福。但在谈到铁器时代时,他却表达了强烈的愤怒和不满,在这个时代,人们被繁重的劳动和不幸的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社会道德败坏,强权被奉为正义。总之,人类在在向堕落发展,以至于“廉耻”和“正义”都已逃到奥林匹斯山,因为人们在人间找不到栖身之处。当时正值阶级社会出现,国家开始形成时期,他的长诗表达了下层人民对新的社会冲突和不平等的社会秩序的不满以及对原始时代的怀念。

3、为什么说古希腊是政治思想史的发源地

(一)政治思想史由于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1)人类在原始时代没有政治思想

(2)政治思想是伴随着政治权利的形成和国家的出现产生的

(二)“古希腊世界” 是一个地理和文化概念:从地理环境上说,希腊地区有两个特征,一是它具有开放、活跃和多样性的特征,二是它破碎的地理版图。从文化上来说,古希腊形成了最早的国家形式即城邦。

4,希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荷马时代开始的

5、梭伦改革思想的指导原则是《中庸》原则

6来库古在斯巴达创立平等者公社的特征:一是平等;二是集体主义 7“神是人创造的,而不是神创造了人”的思想家是——德谟克利特 8希腊政治思想研究的范围限于什么,核心是什么?特点是什么? 范围主要限于公民内部,核心是协调公民的内部关系。

特点:第一: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观

第二:理性的政治思考与近于科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特定的研究主题和范围。

第四:古希腊的政治思想以自然观哲学为其理论基础。

第五:在古希腊政治思想中,正义的伦理道德思想贯穿始终。

9、苏格拉底最基本的一个信念是“知识即美德”

10、柏拉图希望用什么办法来增进国家的团结?

公产公妻制度(消灭家庭,限制欲望);哲学王统治,实行分工制,废除私有财产,实行公妻公产制,对公民的教育;消灭家庭:柏拉图希望通过消灭小家,全城邦融合成一个大家来实现城邦的高度统一与和谐。

11、古希腊政治思想特定的研究主题是?

研究主题:对政体的研究和对政体的划分,不同整体的比较分析,各种政体的治理方法,理想政体

12、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民之间应该平等,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应该怎样?一个好公民应该懂得作为统治者怎样治理自由的人们。而作为自由人之一,又必须知道接受他人的统治。他反对:

13、柏拉图的理想国政体是贤人政体,符合正义的国家政治形式

14、亚里士多德在国家起源上 的认识比起前人有 质的飞跃,他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著名命题?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著名论题: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 15,把数看成是世界本源的是——毕达哥拉斯 16 “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赫拉克利特

17被马克思成为“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

18、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

19柏里克利的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是:一是自由,二是“法制”,三是“平等”。

20柏拉图认为理想国的最合适人选应把那些方面结合起来,只有什么样的人才能胜任? 哲学王

21、柏拉图的等级观念凝聚了那两个观点?人的天性论和知识可教论。

22、在亚士那里,国家与社团的区别——国家具有统治权

23、亚里士多德高于柏拉图的地方在于:对国家和社团进行了区分 24.被马克思称之为古代真正启蒙者思想家——伊壁鸠鲁

25马克思指出国家起源于人们相互间的契约这一观点是谁先提出的

伊壁鸠鲁

26最早强调知识和行为有联系的——苏格拉底 27.斯多葛派在政治思想上的贡献

答:1.斯多葛派宣扬“宿命论”和“禁欲主义”思想。2.斯多葛派关于自然法和世界主义理论。3.斯多葛派神化国王的理论。

斯多葛派和伊壁鸠鲁一样,是古希腊与罗马政治法律思想的承前启后者,是连接古希腊与罗马思想史的重要中间环节.斯多葛派既吸收了犬儒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某些思想因素,又进一步的发展了这些因素。他的很多观点给予罗马法学家以极大的影响。

中题:

1、柏拉图晚年写法律篇时为什么观点改变很大?

答:柏拉图从现实中吸收法律因素转而重视法律,到了晚年观点转变很大。他已经看到了依靠知识的贤人政体无法实现,因此不得不从现实中吸取合理因素。柏拉图在《政治家篇》中对政体是怎么划分的

答:在《政治家篇》中,柏拉图的政体思想趋于成熟。他按统治者人数的多少把政体分为三种:一个人统治,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统治。一个人统治包括王制与僭主制;少数人统治包括贵族制(贤人政治)和寡头制;多数人统治包括共和制和平民制。

2、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是什么 答:(1)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观

(2)理性的政治思考与近乎科学的研究方法(3)特定的研究主题与范围

主题:对政体得研究与划分 范围:主要限于公民内部

核心:协调公民关系(如何分配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4)古希腊的政治思想以自然观哲学为其理论基础

(5)在古希腊的政治思想中,正义的伦理道德思想贯穿始终

4、柏拉图政治理想方案的核心是什么

答:柏拉图的理想国家是由哲学王来统治的。哲学王思想是柏拉图政治理想方案的核心。他把人的品德看成是政治的基础,认为人的好坏有赖于人的品性。人的品性堕落才会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因此,要建立理想国家不仅要确立等级秩序,而且要保障公民的优良品性。要实现这个目标,法律和舆论都无能为力,唯有依赖伟大的哲学家。5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政体是怎样划分的、柏拉图对政体的划分考虑了执政者的人数因素,但更重视每种政体的内在精神。他认为他的理想国政体是贤人政体。除此之外,她在《理想国》中还分析了四种非正义的政体形式: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僭主政体。贤人政体的原则是智慧,其他几种政体依次是:荣誉、财富、自由和专制。他们依次下降,一个比一个更差,僭主政体最坏。

6、在亚里士多德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区分的依据是什么 不以掌权人数而以掌握财富的多少来划分。

7、亚关于政体与国体的关系的观点与马克思有什么不同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两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具体的不知 8、亚对革命原因及成功的途径进行了详细的考察的目的 目的:维护政体的稳定。

9、亚里士多德把政体分为几类,每类有几种政体 两类六种:

正宗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他们分别由一个人、少数人、多数人掌握最高权力,但都以城邦共同利益为依归。

非正宗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它们分别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的变态。它们都只谋求掌权者自身的利益。

10、亚推崇什么政体,为什么

亚认为不仅应该研究理想的最优良的政体,也必须研究可能实现的政体。有了这一指导思想,所以他推崇共和政体。共和政体具有最能够维护城邦制度的四项原则:一,财产应和有公用;

二、公民应轮番执政;

三、必须实行法治;

四、人口疆域应当适量。第三部分

1.王政时代之后罗马经历了哪两大阶段

共和时期与帝国时期

2.罗马共和时期结束和帝国时期开始的标志

公元前27年屋大维统治罗马

3、认为奴隶也是人的思想家是谁

塞涅卡

4、波利比阿认为政体有几类

波认为政体有纯粹形式与腐败形式两种。

纯粹形式有: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平民政体三种; 腐败形式有暴君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

5、波利比阿完成了《罗马史》概述了什么问题的基础上回答了什么问题

在阐述了罗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回答了希腊为什么会衰败,而罗马为什么能够强盛;回答了“罗马人究竟借助于什么特殊的政治制度,在短短不到53年的时间里,几乎征服和统治了全世界?”

6、波利比阿通过对罗马现实政体的获悉,详细阐述了什么思想

分权制衡思想

7、格拉古两任保民官,先后提出了土地法和法案,法案的积极性和限制了什么

积极性首先在于满足了小农对土地的要求,解决了城乡贫民最迫切的生活困难问题,限制了土地的进一步集中。

8、西塞罗将古希腊的思想介绍到罗马,并在融合古希腊思想的上提出了带有什么色彩的政治思想 维护贵族利益

9、在基督教转变过程中起了巨大推动作用的是哪个学派

教父学派。

10、奥古斯丁建立了一个教会为统治地位的什么理论,第一次系统的论述了什么样的神权政治思想

双国论 教权高于王权

11、奥怎样阐述信仰与认识的关系 他认为神是真理的化身,是信仰的代表

12、在早期犹太人中,与罗马统治者关系密切的是哪个派别?

撒都该派

13、早期著名的教父是那几位? 安布洛斯、哲罗姆、奥古斯丁

1、简述波利比阿的分权制衡理论

波利比阿认为:罗马主要有三种权力,这就是具有君主制优点的执政官权力;具有贵族制优点的元老院权力;具有民主制优点的人民大会权力。执政官提出法案,由人民大会通过,又须经元老院审查批准。这三种权力相互钳制,又相互支持与合作,从而实现了相互间的制约和平衡,不使任何一种力量过分强大。

2、简要评述格古拉的政治思想

他们最突出的就是提出并在行动上实践了“主权在民”的原则。在国家观上,西塞罗为什么把国家与暴力割裂开来

西塞罗把国家与暴力割裂开来:他认为国家只能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不能依靠暴力。但他反对的只是统治阶级内部互相使用暴力。同时,他把暴力置于“非正义”的地位,也可以用来作为反对被统治阶级使用暴力的理论武器。

3、西塞罗所说的人类平等具有什么样的特殊含义

西塞罗所说的人类平等具有特定的含义:其一,是指人类都具有理性,都能够学习并获得知识,分清是非。在这些方面是平等的。西塞罗把自己的平等观限定在精神领域内。他说:虽然人人都有接受知识的可能性,即是平等的。但只有少数贵族和睿智的人才能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所以,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存在不平等是正常的。

其二:西塞罗认为在现实中,虽然人们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不平等,但必须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因为人们在法律上是平等的。所谓法律上是平等的,是指人们必须服从现成的社会秩序,按照法律的规定在国家中行使自己的权利,并履行自己的义务。

4、早期基督教发生质变的原因是什么?

答:基督教本身是一种世界性的宗教,它在吸收教徒时不分民族,不分阶级,而且它的教义中有许多信条都是有产者乐于接受的,所以到后来,富裕手工业主、商人、奴隶主贵族和希腊的知识分子人教者日渐增多。他们往往凭借其财富和在文化知识方面的优势,担任牧师和主教等神职,逐渐从思想上和组织上控制了各地教会。

公元 三 世 纪,随着罗马奴隶制危机的全面爆发,人们的思想也面临危机,适合于罗马各阶层信奉的基督教更为广泛地传播开来,最终不仅得到帝国政府的承认,而且成为罗马国教。在三世纪危机中,罗马帝国建立了公开的君主专制政体,罗马皇帝现在也象东方专制君主一样被认为是神的代表,人们对他必须履行崇拜仪式,君权与神权,混然为一。新建立的专制政体是以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专权为标志的,这样,基督教无条件承认上帝这一最高神的说教,正好可以成为君主政体统治的思想基础。帝国统治者认识到它是一支可以利用的社会力量,因而从迫害镇压转变为扶植、控制和利用。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在争夺帝位之际,为了军事上的胜利,特颁布“米兰救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并给教会和教士许多特权。自此,基督教和罗马政权相结合,成为维护罗马奴隶制帝国统治的精神支柱。基督教产生之时本身具有二重性:有积极的、进步的一面,也有虚幻的、消极的一面。正因为它是一种宗教,具有虚幻、消极的属性,所以它能被历史上的剥削阶级改造和利用,成为他们维持其阶级统治的工具

5、塞涅卡对罗马帝国的独裁统治寻找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帝王权力论 :塞涅卡认为国家产生后,人们就把治理国家的权力交给了帝王,帝王是人民选举出来替上帝在人间行使权力的代表,人民不能反对帝王。

6、能否说世界帝国论从理论上说是塞涅卡首先提出的?为什么

能,世界帝国论:塞涅卡认为自然的本性是普遍、永恒不变的。要使所有的人都能在一个普遍的、永恒的国家中过上有道德的生活就需要建立世界帝国。

7、简述西塞罗的法理论

(1)西塞罗关于自然法的观点:他认为自然法先于成文法或国家颁布的法律而存在,它是正义的根源,是人类法律的基础。

(2)西塞罗关于人定法的观点:人定法必须以自然法为其本原,人定法只能适应和补充自然法,不能违背和削弱自然法。

(3)西塞罗关于服从法律与服从统治者关系的观点:他认为由于统治者是会说话的法律,法律是不会说话的统治者。如果政府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合法政府,官吏又是依法产生的合法的官吏,那么人们服从政府和官吏的统治,就如同服从法律本身一样,是没有矛盾的。

大题:

1、论古罗马政治思想的特点

(一)反映面广,形式多样

(二)理论创新不够,实践色彩浓厚

2、论赛捏卡的契约论思想 契约论 :(他从自然观中引申出契约论的思想,他的契约论思想中隐含着对人类不平等起因的探索,他实际表明了不平等的现象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由社会关系造成的。只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使他不敢明确地把这一观点表达出来,并进一步引申出解决不平等的办法。)

第四部分

1、神权政治思想以什么为核心、以什么为主要内容,以什么作为判断一切是非的标准和一切法理制度的根据?

答:核心:上帝;主要内容:教会和国家,教权与主权的关系;标准:教义

2、欧洲中世纪政治思想的主体是什么?他依附于什么体制而占据什么地位? 答:主体:神权政治思想;依附于政教合一的体制,占据独尊地位

3、在理论与信仰的观点上阿奎那的观点 答:打着理性幌子的信仰论。

4、阿奎那时代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世俗与教会;王权与神权;

5、在阿奎那那里限制和废除暴君的权力属于谁? 答:属于教会而不是人民

6、对道德的生活阿奎那提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对道德的社会生活阿奎那提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首先,社会必须融洽无间,团结一致;其次,团结起来的社会必须以行善为目标;最后,必须保证过有道德的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丰裕物质条件。

7、但丁政治思想的中心是什么 答:中心是实现意大利的统一

8、但丁的代表作 答:《神曲》《论世界帝国》

9、马西略强调取消教会中的什么制? 答:教阶制

10马西略政治思想所表现出来的什么特点反映了什么愿望

中题:

1、简述阿奎那关于法的含义、本质和类型的观点 什么是法:法是人们赖以导致某种行动的和不作其他一些活动的行动准则和尺度。法的本质:上帝的意志。法的类型:永恒法、自然法、神法、人法。

永恒法:由上帝直接控制,而上帝自身是无限永恒的。自然法:是上帝的理性在人类理性中的体现,适用于全人类。人法:是统治者根据永恒法和自然法而规定的社会生活秩序,即统治者颁布的法律。神法:指圣经和教会的教规。

2、评述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

1、阿奎那使神权政治思想更趋于理论化和系统化

2、阿奎那虽然比较深刻的研究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但他也只不过把这种思想看做是“神学的奴婢”认为启示高于理性‘但不悖于理性,神学高于哲学,但不否定其理论性,神权高于君权,但不降低其权威性。

3、简述但丁对教会批判以及坚持教权和王权分工的理论

(一)对教会的激烈批判

(1)他攻击教会的黑暗和腐败,认为教会颠倒了善良和凶恶

(2)他认为把教权置于皇权之上,宣扬教会高于一切宗教信条是错误的。

(二)坚持教权和王权分工的理论(1)他驳斥了君权来自于教皇的观点(2)他认为教皇无权统治帝国

4、简述但丁提出的个性自由人民至上的观点及对当时起的作用

答:与当时的等级制和教阶制完全是对立的,有利于人民从封建观念和宗教信条中解放出,国家和执政官是公民的公仆,尤其君主应是一切人民的奴隶,有必要建立世界政体。

5、马西略是怎样坚持亚里斯多德国家学说的

(1)马和亚一样把国家看成是自然制度,否定教会鼓吹的国家产生于教会安排的神话。(2)为了实现良善的生活,马提出了分工互助的思想。

(3)在政体的划分上,他和亚一样,也承认政体的六个等级:以臣民的利益进行统治的政体:君主制——贵族制——共和制;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政体:僭主制——寡头制——民主制(4)在判断一个政体优劣的标准上,马补充了亚的缺陷。

6、在判断一个政体优劣的标准上马西略是怎样补充亚里士多德缺陷的

答:他认为看一个政体的好坏,不仅看他是否能照顾好市民生活,还要看这个政体是否按人民的意志办事。

7、评马西略人民立法的观点 答:宣传人民是法律的真正来源:

A.马西略认为人类法是人类的事情,它与神圣法没有必然的联系。B.马西略认为由于人类法是全体人民或其主要部分的指令,它调 整着现实世界中人们的一切行为。任何人都要接受法律的约束,教会和教士不能凌驾于人民之上。C.马西略的人民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封建主阶级立法。

他宣传人民是法律的真正的来源等主张在当时已具有反封建反专制的进步意义。依据他的看法,世俗权力只有得到全体人民的拥护才具有合法性,否则,他就没有存在的根源,这种思想对后来的宗教改革运动和人民主权理论的产生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8、简述欧洲中世纪反封建政治运动以基督教异端形式出现的客观必然性 客观必然性:

首先,基督教教义和神学思想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要动摇封建制度,就必须斩断这根柱子。

其次,天主教会本身就是大封建主集团的安乐窝,因此,向基督教发起攻击就是直接与封建统治者相对抗。再次,当时的政治统治和法律都掌握在僧侣手中,一般针对封建制度发起的一切攻击必然首先就是对教会的攻击。

9简述市民异端与农民、平民异端的异同

区别:A市民阶级从其建立统一市场,发展经济的自身利益出发,往往与王权反对教权的斗争结合起来,拥护王权。B农民、贫民异端不仅同意市民的主张,而且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包括恢复原始的基督教的平等关系,建立市民社会的平等关系财产的平等关系等等,这是农民、贫民异端区别于市民异端的基本特征。

西方政治思想史资料 篇2

关键词:西方文化渗透,高校思想政治,影响,对策

当今世界, 伴随着政治多元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世界潮流,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正借助于文化传播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 强制推行其政治主张、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作为培养国家现代化建设急需人才的高等院校, 目前正面临着“西化”、“分化”的巨大威胁, 成为西方敌对势力进行文化渗透的主要目标。我们必须要认清西方文化渗透的特点以及它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探索制定高校抵御西方文化渗透的对策, 更好地担负起构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观的政治使命。

一、西方文化渗透的特点

(一) 渗透途径的多样性

1、利用互联网, 进行文化渗透。

近年来,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互联网、网络微博等手段对中国大量宣传西方的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 诋毁和批判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尼克松在《1999:不战而胜》一书中曾说过, 应该制订一个在铁幕里面同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一个和平竞赛的战略”, 即在军事遏制的基础上, 发挥美国的经济优势以经济援助和技术转让等条件, 诱使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开展“意识形态竞争”, 打“攻心战”, 扩散“自由和民主价值观”, 打开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变革之门”。事实上, 网络已成为美国对中国输出美国价值观的主要途径。而且中国现在是世界上使用互联网人数最多的国家。互联网已成为美国对华实施“和平演变”的有力武器。美国政府正日益重视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文化渗透影响力, 希望借此加强对中国的宣传攻势。这也说明互联网已“成为敌对势力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着力利用的渠道和腐朽思想文化沉渣泛起的一个传播途径。”

2、以新式的宗教进行文化渗透。

宗教渗透作为西方文化渗透的一个方面, 主要表现为以宗教交流、传播等为掩护, 以宗教信仰自由为借口, 使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从西方社会渗进来, 浸透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土壤中, 并将其逐步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图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控制和占领社会主义中国的思想阵地, 消融和瓦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明确说过:从宗教信仰到政治行动只有一小步距离。所以西方某些国家一直利用宗教反华:如支持达赖喇嘛企图谋求西藏独立, 鼓动法轮功邪教分子闹事;出巨资160亿美元要“把中国基督教化”, 等等。由此可见, 西方某些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宗教对社会主义实施文化渗透, 把宗教作为“西化”、“分化”中国的突破口。

3、利用电影电视、文化交流、学术研讨等途径进行文化渗透。

近年来, 以电影、电视、流行音乐为代表的美国文化借助商业机制和高科技手段, 大举对世界各国进行渗透。目前, 美国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 每年向国外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达30万小时, 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美国节目往往占到60%~70%, 有的占到80%以上。好莱坞影片的海外票房收入, 已经占到好莱坞票房总收入的50%以上, 而中国正成为好莱坞影片的最佳出口基地。尽管这些文化产业表面上好像不涉及政治立场和态度, 但是却在大力传播西方生活方式、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民主、人权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使得高校学生在媒体的煽动下盲目羡慕和追求这些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轻视甚至鄙视自己本民族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从而形成一种文化领域新的依附关系。

(二) 渗透方式的隐蔽性。

从现实看, 西方文化渗透在高校有着广泛的存在形式, 诸如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交往无不留有西方文化渗透的影子, 当年轻人喝着可口可乐、咖啡, 跳着华尔兹、狐步舞, 热衷于过情人节、圣诞节, 大嚼肯德基、麦当劳的时候, 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经欣然接受了西方文化。由于这些内容多半是以隐蔽的形式出现, 所以高校学生一般难以察觉。而且他们利用我国当前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 抓住人们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 添枝加叶, 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加以丑化, 煽动人们不满情绪。扶持“台独”、“藏独”、“疆独”、“民运”、法轮功分子, 制造社会不安定因素, 企图使高校学生对共产党失去信任, 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

(三) 渗透过程的长期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西方敌对势力必然加紧对我国实施文化渗透, 这是一个从量的不断积累到质变的演变过程, 它会一步步地威胁到我国文化安全, 而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 因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文化的力量, 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一方面西方文化依托其经济、军事、科技及信息传播手段的优势, 形成强势文化;另一方面我国社会正处于深刻的变革之中, 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带来社会思想文化的多样化, 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与反渗透、争夺和反争夺的斗争会十分复杂尖锐。

二、西方文化渗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 对学生政治思想的影响。

从以上特点不难看出, 西方文化渗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以经济、政治、军事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西方国家的对华策略也相应地做了一些调整。但是, 无论怎样调整, 其对华策略中的冷战遏制思维丝毫没有减弱。与此同时, 由于我国现代化事业的需要, 当代的大学生必须汲取各方面的知识来充实自己, 不能故步自封, 当然也要学习西方的科技、文化知识。也正因为如此, 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无疑是他们进行所谓“和平演变”的主要对象。西方势力通过对我国青少年一代、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各种西方思想灌输, 使我国高校学生中一度出现了所谓的“意识形态真空”、“信仰危机”, 有的学生在思想上陷入误区, 以为“西方国家什么都比中国好”, 人生观和价值观被“西化”观念同化, 个别学生不信仰共产主义, 而信仰西方宗教;甚至有的学生没有信仰。这种信仰危机的出现, 致使部分学生感到空虚和迷茫, 对自己、对社会开始失去信心。

(二) 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太过露骨的政治宣传产生的效果是有很大局限性的, 所以通过传播基督教和西方价值观, 宣扬西方的民主、人权来影响当代大学生便成为西方文化渗透的主要方式。在当代, 有些大学生出现信仰危机或信仰多元化状况, 个别大学生甚至选择了宗教作为信仰。加之当代中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期, 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文化的融合, 西方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激烈碰撞, 对人们的思想、文化、道德、价值观等方面带来深刻的影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极力鼓吹西方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 否定我国传统文化提倡的大一统精神和社会主义文化提倡的集体主义等价值观, 企图使大学生失去精神支柱, 失去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原处于基本道德、价值观念初步形成时期的大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发生了扭曲, 失去了是非判断的标准, 从而出现了道德、价值取向困惑和迷茫现象。

三、高校应对西方文化渗透的对策

(一) 引导高校学生认清西方文化渗透的本质, 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阵地。以拜金主义和自由主义为核心的西方腐朽文化披着“文明”的外衣, 不断蚕食着大学生脆弱的思想防线, 从本质上说就是用文化“熏陶”的方式影响高校学生的思想, 让大学生首先在思想上向西方敌对势力缴械投降, 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和平演变”目的。意识形态阵地先进的东西不去占领, 落后的东西必然会去占领;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 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必然去占领。我们要坚持守土有责, 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澄清各种模糊认识, 划清基本是非界限, 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落后的、腐朽的、反动的思想文化;用中国先进的思想文化武装青年的头脑, 占领意识形态阵地, 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 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 占据网络宣传阵地, 传播网络主流声音。网络信息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也拓展了大学生的认识视野。然而, 网络信息常常良莠不分, 一些不健康的、虚假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内容可能造成严重的信息污染, 降低正确信息的清晰度和效用度。大学生对信息的选择和过滤能力较差, 鉴别能力不强, 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导致其主流意识形态的碎片化。在这种情况下, 有必要通过技术手段, 如防火墙技术、安全认证技术、密码技术等来提高网络监控和管理的水平, 防止不良信息的传播;同时还要提高网络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要通过分析监控, 及时发现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做到“防微杜渐”, 从而形成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同时, 要打造红色网站, 加大网络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力度,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占领网络阵地。使大学生可以随时在网上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时政, 特别是感人至深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多在网上宣传。同时, 要加大对西方制度造成的各种社会弊病的宣传, 让大学生全面地了解我国的优势和西方社会的弊病, 引导他们正确判断。

(三) 要按照完善知识结构和提高网络素养的要求,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队伍。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不仅要具备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良好的道德修养、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以及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 而且对马克思主义要真懂、真信、真会讲。另外, 高校思政教师还必须具有较高的科学技术素养, 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以及对网络信息作出准确判断的政治鉴别能力, 只有这样, 才能适应网络时代发展的需要, 牢牢把握网络阵地的主导权, 引导学生拒绝垃圾信息, 有指向性地解决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 有的放矢, 释疑解惑, 从而全面地落实用马列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的战略任务, 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真正落到实处。

总之,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社会主义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长期的, 并且形势十分严峻。由于大学生自身辨别能力的不足, 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针对性, 筑牢抵御西方文化渗透的思想防线。

参考文献

[1]李长春.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力量[N].人民日报, 2009.12.17.

[2]匡长福, 浅谈西方对牮文化渗透的新路径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5.

[3]徐光顺, 西方文化渗透对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与对策[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 2009.4.

浅议西方政治思想 篇3

【关键词】城邦制度;政体;正义;发展

一、古希腊城邦制度时期的政治思想

古代希腊社会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是地理文化概念。公元前两千年前后,希腊人创造了迈锡尼文明,建立了具有显赫王权的专制国家。

古代希腊政治思想特征:以城邦为题为中心。每个类型又包含了千差万别的政治形式,同一历史时期中,不同城邦实行着不同政体。

二、古代希腊政治思想的沿革

古希腊形成时期的政治思想

公元前8-6世纪,是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建立时期,也是政治思想的形成时期。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协调复杂的阶级关系,正义观很早就被提出来,出现了自然法思想的萌芽。

城邦国家繁荣时期的政治思想(公元前500-449年)

伯里克利对民主政体和原则作了阐述,指出:民主政体的基本特征是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三基本原则:“自由”,雅典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法制”,即人人遵守法律;“平等”,即“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智者学派,从“自然”出发,探索国家的起源,提出国家起源于人们见的契约思想;明确提出了认识决定一切的。

城邦国家衰落时期的政治思想(公元前431-400年)

苏格拉底提出了知识即美德。柏拉图:阐述了等级分工、哲学家执政及法治的思想。亚里士多德:首创了《政治学》;系统地对城邦的起源、性质、目的、城邦的整体以及法治的问题作了论述。

三、“希腊化时期”的政治思想(公元前338-146年)

希腊政治思想由原来关心国家政治生活转而追求个人幸福;个人主义思想代表人物:伊壁鸠鲁,政治思想基础:个人幸福论,观点:提倡精神上的快乐,建立法律以保证个人幸福快乐与安全。

世界主义思潮的代表是斯多葛派,创始人是芝诺,主张顺应自然,与自然一致论点是在政治思想上,提出了自然法思想,人应该是平等,不应有任何差别。

古代罗马政治思想的特征是古代罗马政治思想在实际的政治和立法活动中借用和发挥了希腊现成的各种政治理论,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法学得到较大的发展。

波利比阿(罗马共和国后期政治理论家)的政治思想

内容:政体循环论,认为历史上的政体是一个周而复始的更替过程;混合政体论,认为混合政体就是结合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因素而形成。主张:罗马国家应该通过执政官、元老院以及平民三种权力相互牵制,以保证政治上的持续与稳定。

1.西塞罗的政治思想。罗马奴隶主贵族派代表,主张维护衰落的共和国形式,政治思想内容:共和国理论,强调了国家法制的意义。自然法思想:认为自然法是一切人类法的准则。罗马法学家的思想:在法的分类方面,罗马法是西方最早、最完整的司法体系;分为市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市民法:是有关公民个人权利的法令或习惯法;万民法:是调整帝国范围内自由人的财产关系,特别是有关所有制和契约关系的规范;自然法:是自然和上帝的理性,普遍适用,永恒不变的正义,是各国成文法的准则和依据;在法的面前人人平等。

2.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特征。三个阶段:古希腊、罗马奴隶社会时期。

奠基时期的主要特征:自然政治观:人们按照人类世界的结构又创造出一个神的世界,并且二者各自独立存在,互不干涉。社会、城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或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过程,他们都是把政治秩序建立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

3.封建社会时期。神学政治思想:论证和维护教会统治地位的神学政治思想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2)教权和俗权的斗争成为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

4.资本主义时期。15、16世纪资本主义社会形成时期。特征:(1)“用人的目光”、从“人的经验”出发观察和说明社会政治问题(2)开始把社会政治关系的内容看作一种“权力”关系,使政治问题和伦理问题分开;(3)产生了近代资产阶级的主权理论。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本主义繁荣时期的法学世界观;特征:(1)以人性为出发点,探寻国家原则;(2)社会契约说是国家起源的主要学说;(3)个人主义国家观成为典型的国家观。

5.西方民主制度的固有缺陷。西方政治思想是研究西欧、北美一些主要国家的各种政治思想发生和发展历史的科学。包括:(1)西方历史上各阶级、社会集团及其代表人物有關社会政治制度、国家组织和管理的观点、理论和学说;(2)各种政治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相互争斗、更替的合乎规律的历史过程;(3)各种政治思想对现实社会发展的作用、意义及其在政治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4)论证现实制度的合理性,探讨如何改善现有制度,维护政权、以及如何实现其政治统治出谋献策的。

【参考文献】

[1]张萍.浅析西方政治思想中的马克思政治哲学[M]2003,32(3):76-78

[2]候红熏.孟德斯鸠及其启蒙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3]张天明.探究论法的精神[R],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2-16

西方政治思想史重点 篇4

一、哲学基础

1.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是理念论。

(1)理念是现实世界的原型、范式、本原,是唯一真实的存在。而被人们感觉到的经验事物和现象世界则是不真实的,不属于存在的范畴。

(2)理念世界是永恒不变的,而现象世界变动不居,只是理念世界的某种歪曲的摹本和虚幻的影子。(3)理念只能被某种高超的智慧所把握,真正知识是对理念的认识,因为理念是事物的形式和本质,它规定了事物的基础和原则,是纷繁复杂的现象界的稳定标准和范型。

理念论应用于政治领域就是城邦理念,合乎正义的城邦就是城邦的理念。而政治学的任务就是对城邦理念的认识和把握。

(1)既然万物皆有其理念,那么政治也不可能例外。如同具体事物有其理念存在一样,城邦也有其理念;它不仅是现实的城邦的原形,而且是真正完善的城邦。

(2)人们看到的是形形色色的城邦,而哲学家所需要认识的则是城邦的理念,也就是关于城邦的真理。现实的城邦离开这一理念越遥远,其政治便越腐败、越堕落。

(3)城邦理念不存于现实之中,但现实的城邦是对城邦理念的模仿。

(4)人们只有通过了解城邦的理念,并且使现实的城邦尽可能地接近于它,人们的生活才有可能达到永福的佳境.2.柏拉图的认识论为回忆说。

(1)灵魂在进入肉体之前,曾经在理念世界居住过,灵魂本身已包含对理念的认识;但当灵魂进入肉体的时候,灵魂忘记了理念,肉体是引诱人堕落的元凶;

(2)学习就是回忆,通过学习(触媒)把忘记的理念回忆起来;通过不断回忆,对理念的回忆;(3)回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灵魂试图挣脱肉体的束缚,不断实现自己的自由。(洞穴喻:我们的认识就像洞穴中的奴隶,不断地提升自己。太阳光:最高的真理; 具体事物:非纯粹理念; 木偶:理念的象征;

木偶的影子:对象征的象征。)

二、社会分工论(正义城邦论)1.社会分工的必要性

(1)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城邦是体现了至高的善的城邦,具体的表现为:它是符合人的天性的城邦,是贯穿着整体主义精神、或者达到了和谐的城邦。

(2)城邦的正义集中体现在社会分工上。社会分工是城邦产生的原因和动力,也是理想国社会政治结构的突出特征。

(3)社会分工是国家产生的基础,统治者、辅助者和生产者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分工互助,就达到了和谐,国家就实现了正义。

2.社会分工的主要内容

国家的职能:生产、保卫、统治。三种价值与社会等级。1)生产者阶层:提供物质性财富。经济 2)护卫者阶层:军人战士。军事

3)统治者等级:由军人中选出并精心训练而成哲学家。

三个等级的关系:区分明确,各司其职、各守其序、各尽其责、分工互助。不能僭越,从而实现城邦的正义。

3.社会分工的合理性论证(1)从个人灵魂划分来进行论证

个人灵魂与城邦精神的要素同构性。

个人灵魂三要素:理性、意志、欲望。理性在价值上无疑属最高层次,欲望属最低层次。

社会的三阶层代表了人灵魂的三个方面,统治者代表理性,卫国者代表意志,劳动者代表了欲望。(2)以传统四美德进行论证

智慧、勇敢、节制、正义是四主德,与灵魂的三个方面相对应,在行为中表现为三种德性:智慧、勇敢、节制。

统治者以理性统治国家,美德体现为智慧,只有哲学家才是智慧的最高代表;卫国者以意志保卫国家,美德表现为勇敢;节制不体现在城邦的某一个具体的等级中,而体现在各个等级的相互关系中,各等级都明白谁是天生的统治者,谁是天生的被统治者,谐调一致就是节制,社会三阶层各司其职就实现了城邦的正义。

(3)借用神话来论证

城邦的所有成员都是一土所生,相互之间亲如兄弟,但是,上天在铸造他们时,在有些人身上掺入了黄金,因而这些人是最高贵的,是统治者;在有些人身上掺人了白银,他们次之,是辅助者即军人;在另外一些人身上掺入了铜铁,他们便成为生产者。

三、哲学家治国论

根据柏拉图设计的社会结构,哲学家应居于等级结构的最顶端,垄断城邦的全部政治权利,其它两个等级则排斥在城邦政治权力之外。哲学王是这个理想城邦最完备、最崇高的统治者。

1.为什么要让哲学家管理国家?

(1)哲学家能够使城邦公民保持良好的品德。(伦理关怀)(2)哲学家能够认识城邦理念。(认识论)

(3)哲学家是爱智的人,他们的智慧、品德、知识、权力,足以建立理想国。

2.如何培养哲学家?

优生:男女的结合被视为公共问题而非单纯的私人问题。通过有统治者操纵的一种巧妙的抽签办法将适当女子分配给适当男子。他们生育的子女不属于他们个人所有,对于“劣种”要将其秘密消灭,合格者立即抱到公共场所,由国家抚养和教育。

优育: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才能培养成合格的军人和哲学家,也只有依赖哲学家的教化手段,才能重新塑造人性,培养出优秀的公民,教育为“唯一重大的问题”。3.哲学家改造社会的措施

(1)统一意志,推行专制主义的教育制度。哲学家要制定出教育规划,审定教育内容,控制一切教育手段,使之服务于城邦的政治目的。

(2)建立和维护社会分工制度。哲学家要极力防止不同等级的人相互混杂,如劳动者等级的人成了统治者或军人,军人僭越了哲学家的职责等。

(3)废除私有财产,实行“共产制”,第一、第二等级不得有私产,也不许经商,生活由第三等级供养,实行共餐制度;第三等级可以有私产,可以经商,但得供养第一、二等级。有权力者无私产,有私产者无权力。

废除家庭,在第一、二等级中实行“共妻”制:在同辈中无近亲关系的男女有性的自由;生子是妇女的天职;小孩不知其父,也不知其母,都是国家的,由国家管理和教育。

四、政体思想

1.《理想国》中的政体思想

(1)划分标准:执政者的人数,政体的内在精神和原则。(2)种类:非现实的理想政体,哲学家执政的贤人政治——智慧;

现实中的政体分类,荣誉政体(荣誉)、寡头政体(财富)、平民政体(自由)、僭主政体(专制)。(3)政体的人格化分析。公民的习惯倾向、品性决定着政体的精神和原则。政体有其内在精神。

荣誉政体:以争强好胜和贪图荣誉为特点。寡头政体:以财产的多少分配政治权力。平民政体:官员通过抽签决定。僭主政体:为所欲为。(4)政体向堕落方向嬗变。

贤人政体(从理论上讲,非适当婚配、血统混杂而失去其纯洁性而堕落)—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僭主政体

(5)激烈批判平民政体和僭主政体。在平民政体下,人们崇尚自由和平等,结果导致自由泛滥,平等走向极端,人们便不能忍受任何约束,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极端的平等带来极端的奴役,平民政体必然演变成僭主政体。在混乱的无政府状态下,独裁者取得权力,凭暴力建立了专制统治,在僭主身上,节制的美德已经扫除干净,而代之以疯狂。2.《 政治家篇》中的政体分类

(1)划分标准:统治者人数的多少,好坏。

(2)种类:一人统治的:王制、僭主制;少数人统治的:贵族制(贤人政治)、寡头制;多数人统治的:共和(民主)制、平民制。

五、第二等好的理想国

在法律篇中,制度设计作出了修正,思想变化的原因:(1)承认理想国中的设计是一种理论模型,无法实现。(2)三次西西里的冒险失败,哲学王思想破灭。

(3)雅典民主制的恢复与政治稳定,重估民主、法治的价值。(4)斯巴达军事社会的荣誉政体的危机。主要观点上的变化:

(1)强调法律的作用,主张法治——从现实角度上。(2)主张实行混合政体和有限的民主。

(3)从对经济与社会改革的极端主义向温和改良的回头。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一、权力政治观

1、不重书本重实际,从人们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出发研究政治问题,只是历史上的经验,重视研究古今人类经验中相似的东西,认为历史事件先后相似的原因,在于人的天性。

2、人性恶论:一旦有了适宜的机会,人心就会自然堕落。追求权力和财富是人最基本的欲望。

3、国家和政体的产生:人性之恶和人的需要而产生了国家,国家是人创造的一种保障安全、维持和平的工具。因此,国家和政体的目的是确保国家和统治者利益的至高无上和完整。

4、主张政治的根本问题是统治权,统治者应以夺取和保持权力为目的。

依靠军队和法律,以强大的实力为后盾,用铁的手腕来加强统治。

君臣、父子、地主与雇工也都是利益关系。从人都是为了“利”的观点出发,他根本反对用仁、义等说教来治国,而主张通过赏、罚两种手段。

二、共和理想和君主专制

1.政体思想 :认为政体循环论,主张混合政体,肯定了共和制的优越性,但他认为不适合于当时的意大利,意大利只能实行君主制。

2.君主制是挽救意大利的临时措施,权宜之计,但不是最好的政体,国家统一后,应实行共和制。(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之后才建立共和)

三、君主统治方法

1.让人畏惧是最可靠的统治术,比让人爱戴更可靠。

2.政治不受道德约束:政治高于道德,应当从政治的角度看待个人道德,政治斗争不能束缚于道德,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摒弃道德,政治是目的,道德是手段,只要目的适当,可以不择手段,。

3.效法狐狸与狮子,君主学会同时扮演狮子和狐狸两种角色,就是既要凶猛,又要狡猾,也就是善于采取经力和欺骗相结合的方法。

霍布斯的政治思想

一、国家的起源与本质

1、人性论: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自我保存。由于人的自私本性,人人只顾自己的保全,只顾自己的利益,因而,当人们同时想占有某物而不能共有或分享时,则必然成为仇敌。

2、在自然状态下,人类具有同等的自然权利,不仅是平等的,而且是自由的,每个人运用自己的权利以保全自己的本性,即具有保全生命的自由。但由于人的本性是利己的,彼此争夺结果是,自然状态成为一个“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

3、自然状态这种人人自危的战争状态有违人类自我保全的原则,所以理性为人们提出一些简单可行的和平条款,即“自然法则”,共10条。其第一法则是:寻求和平、信守和平,只有在不能得到和平时,才有用战争来保卫自身生存的自然权利。从这条自然法则出发,又引发出第二条自然法则:每个人都应当放弃自然人对一切事物的权利要求,每个人必须满足他人相当于自己让他人对自己的具有的自然权利。

4、社会契约:只要自然状态继续存在,人的理性无法有效制约激情,“自然法则”就不能有效地得到实施。因此,需要一种外在力量的约束,以确保和平及实施自然法。于是人们就缔结契约,每个人都同意把其全部权利转让给一个人或由一些人组成的议会,把众人的意志变成一个人的意志。也就是说,指定一个人或一些人组成的会议担当起他们的人格,集合在一个人格里的人群就是国家,承担着这个人格的人,叫做元首,拥有主权。伟大的“利维坦”就这样诞生了。

5、国家权力是被“授予”的。国家作为所有凌驾于个人之上的“强制性权力”,它的合法性并非来自别处,而恰恰是来自“授权人”本身,国家的权力是“被授予的”,国家根据授权行事其实是根据所有具有这种权力的人的委托或准许而行事。总之,国家是一种强制性权力,但它又是一种公共性权力,它产生于人类和平与自我保护的需要。

6、国家的本质:统一在一个人格之中的一群人叫做国家,国家的本质就是主权者。

二、主权学说与政体理论

1、主权至上而范围广泛

主权范围,包括立法、决定和平与战争、统帅军队、任免官吏、征税、审判、授勋等各项权力。

主权者至高无上,对臣民执有生杀大权,而人民则只能对主权者表示绝对的服从,不能有任何抵抗。因为:(1)在缔结契约时,人们把自己的一切权利转让给一个人格——国家,而主权者即国家元首就不是订立契约的一方,因此他不受契约也不受法律的制约,是集全部权力于一身的人。

(2)已经按约建立国家的人,必须受信约束缚而承认主权者的行为与裁断;一个君主的臣民,不得到君主允许便不能抛弃君主政体、返回乌合之众的混乱状态,也不能将自己的人格从主权者身上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或另一个集体上。

主权不可转让、不可分割,主权者不能将其权力的任何部分授予或转让给他人。主权是一个总体,不可分割,因为权分则国分,“国分则国将不国”。因此,他反对分权。

2、政体理论: 分为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认为君主制是所有国家类型中最佳的。

三、人民的自由与主权者的义务

1、人民的自由:

(1)臣民有自我保存的自然权利。

(2)在法律末加规定的一切行为中,去做自己的理性认为最有利于自己的事情的自由。

2、主权者义务:(1)保卫人民的安全;(2)服从自然法。

具体义务:(1)保护好自己的权力;(2)确定和保护人民的私有财产权;(3)依据法律和平等原则统治。

洛克政治思想

一、对政治思想的清理和总结

1、批判保皇派的君权神授和父权论

2、倡导政教分离

3、系统阐释信仰自由

4反思霍布斯的绝对主义的君主专制

二、政府的起源和目的

1.自然状态: 洛克对人性持乐观态度,自然状态不是“永久的战争状态”,而是“和平、善意和互相的帮助的状态”。

人人享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生命权、自由权和私有财产权。

(1)生命权:人的生命并非为人自己所创造,而是得之于上帝,所以一方面个人自己没有权利处置,另一方面别人也同样无权加以处置。此外,生命权不仅仅指生存权,它在一定程度上还包括对人身的支配权。(2)自由权最为根本:自由在任何情况下都意味着人们除法律之外不受任何限制的权利,不论在自然状态之下还是在国家之中,都是如此。

(3)财产权:洛克最先提出了劳动价值论。他认为,大自然是上帝平等地赋予每一个人的,但要把这平等地属于每一个人的东西的一部分据为已有,那就必须付出自己的劳动。同时,这种权利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相互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占有必须以同时也允许别人占有为前提。2.社会契约论

(1)自然状态的缺陷与建立国家的必要性:虽然在自然状态下的人们都拥有完整的自然权利,但自然状态有缺陷。第一,人们所享受的自然权利没有稳定的保障,常常面临着受他人侵犯的危险。第二,是自然权利一旦被侵犯,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案件中成为适用自然法的法官(司法权)。人都有超越理性的激情,这种自己当自己法官的做法显然有违自然公正原则。因此,自然状态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不便和不公正。(2)建立国家的目的:人们为了克服自然状态下的这些不便而需要建立国家。也就是说,建立国家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状态下偶尔出现的不稳定,是为了建立某种公正的稳定的执行自然法的机构,从而使自然法的原则得到完美的现实。换言之,人们所以建立政府是为了获得比在自然状态下更多的东西而不是相反。(3)契约过程:由于自然状态有缺陷,最终会导致人们的自然权利得不到保障,于是有理性的人们便以同意或默许的方式让渡部分权利,缔结契约,组成政治社会。人们在订立契约时,让渡给国家的只是自然法所给予的那种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权利,即裁判权。被授予权力的人也是契约的参加者,受到契约内容的制约,按照社会全体人员的委托行使他们的权力。3.有限政府

人们在订立契约时让渡的只是保护自己的权利,至于生命、自由、私有财产权等自然权利,不但没有转让,而应受到国家的保护;执政者也是签约的一方,因而必须忠实地履行契约,保障人们的自然权利,按大多数人的意志行事。如果执政者违背了社会契约,侵犯或者不能保障人们的自然权利,违背了大多数人的意志时,人们就可以反抗他,推翻他的统治。

三、法治与分权:从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下的两种自由出发,洛克论证了法律的存在与自由的共容。立法权的四个原则:目的原则、方式原则、财产原则、归属原则 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

立法权是指导如何运用国家的力量以保障这个社会及其成员的权力; 执行权是负责执行被制定的和继续有效的法律的权力;

对外权是负责决定战争与和平、联合与联盟以及同国外进行一切事务的权力。立法权与执行权应分开行使。

就执行权与对外权的关系来看,洛克认为两者可以联合在一起。

总结:洛克认为,自然状态不是“永久的战争状态”,而是“和平、善意和互相的帮助的状态”。在自然状态中,人们按自然法行事,自由而平等,享有同等的自然权利,即生命权、自由权和私有财产权。但自然状态也有缺陷,为了终止自然状态中存在的混乱与无序,人们于是订立契约,成立国家。

人们在订立契约时,让渡给政治国家的不过是实施自然法的权利(司法权),即保护人们自然权利的权利。至于生命、自由、私有财产权等自然权利,不但没有转让,而应受到国家的保护;执政者也是签约的一方,必须忠实地履行契约,按大多数人的意志行事。如果执政者违背了社会契约,侵犯或者不能保障人们的自然权利,违背了大多数人的意志时,人们就可以反抗他,推翻他的统治。

有限政府:(1)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们为了安全而转让的部分权利。(2)政府的权力必须受到限制。(3)政府必须守法。

洛克清理了霍布斯等人君主专制的理论,改进了霍布斯的自然法和契约论,并在此基础上以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的方式论证了自由、法治、分权等资产阶级国家政治制度据以建立的基本原则,对后来西方自由主义传统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洛克的思想通过孟德斯坞等人传到法国、美国等国家,对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思考题

霍布斯与洛克思想的异同点

相同点:时代背景、国家起源、自然法、自然权利等

不同点:自然状态、社会契约论、主权学说、政体理论、政府目的、法治观念、分权主张、革命权问题、哲学立场等

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

一、法的精神

1、法是什么?首先,法是广义的法,是一种必然关系。其次,法源自理性,表现为理性。最后,法遵循规律,是规律的反映。

2、法的精神:由于法总是表现为国家之法,因此法就会与国家的自然状态(如气候、土地以及人民的生活方式)、与国家的制度架构(如政制所能容忍的自由的程度)、与居民的人文传统(如居民的宗教、性格、财富、人口、贸易、风俗、习惯)、与法的自身体系(如法律与法律、法律渊源、立法者的目的以及赖以建立的事物的秩序)发生各式各样的关系。这些关系综合起来就是“法的精神”。

3、地理环境决定论:在这众多的关系中,有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在法律史上,从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角度来探索法的精神,孟德斯鸠是第一人。孟德斯鸠非常强调自然地理环境对社会政治法律制度的作用,甚至认为这种作用具有决定性。

他认为:在拥有广阔平原的亚洲不能不实行专制。“因为如果奴役的统治不是极端严酷的话,便要迅速形成一种割据的局面,这和地理的性质是不能相容的。”

孟德斯鸠认为,炎热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使人们懦弱而不能维持自己的自由;相反,贫瘠的土地和寒冷的气候能磨炼人的意志和性格,使人勇敢、坚强而一心捍卫自由。

法律与地域或气候密切相关,人的性格、嗜好、心理、生理特点的形成与人所处的环境或气候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不同环境的居民有不同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点。立法者的责任就是在认真研究分析这些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法律,使其精华得到发扬光大,糟粕得到抑制或摒弃。

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以及包括法律在内的各种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地理环境影响政治法律制度的建立,影响法律的运作和实施,影响法律的权威和功能,影响人们遵法、守法的文化传统、文化心态和文化心理结构。

二、政体理论

1、每种政体都由两个概念加以界定,即即政体的性质和政体的原则。

2、政体性质:

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执政,不过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

专制政体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性情领导一切。根据是由全体人民还是一部分人掌权将共和政体分为:民主共和政体和贵族共和政体。

因此确定政体性质的标准有两个因素:第一,最高权力掌握在多少人手中;第二,行使这种最高权力的方式是什么。

同是由一个人掌权的政体,在君主政体下,掌握最高权力的这个人是按照既定的法律治理国家的,而在专制政体下他可以不凭借法律,不按规章行事。

3、政体原则:使政体运动的人类感情 民主制的原则是品德。贵族制的原则是节制。君主制的原则是荣誉。专制政体的原则是恐怖。

4、政体原则腐化的原因:

民主制:追求权力和财富的极端平等。贵族制:专横、不守法律。君主制:专制。

三、分权学说

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基于他的政治自由思想,政治自由是孟德斯鸠政治思想的主要目标。

1、孟德斯鸠认为,自由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哲学的自由,一种是政治的自由。

哲学的自由主要表现为一个人可以行使自己的意志;而政治自由又分为两个方面,即与政制相关联的自由和与公民相关联的自由。

与政制相关联的自由:孟德斯鸠认为,政治自由就是要有安全的论断,体现为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因此,必须有政府,在政府的保护下,公民免除惧怕心理。

与公民相关联的自由:孟德斯鸠强调的是守法。自由是做法律不限制的事情,当人们能够做法律限制的事情的时候,自由就不会存在。

2、孟德斯鸠认为,政治自由的获得只有在国家的权力不被滥用的时候才存在,因此,政府权力必须分散。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包含了两个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部分是分权,将政府的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与司法三个组成部分;第二部分是制衡,他认为,三种政府权力之间应该彼此制约,以达到一种均衡。

(1)立法权是制定、修正或废止法律的权力,它又可以分为创制权和反对权。前者指制定和修改法令的权力,后者指取消法律的权力。他认为,在一个自由的国家里,立法权应该归人民集体享有,但是,人民直接参加立法活动会有诸多不便,他建议采取代议制。

(2)行政权是执行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的权力,它既包括领导军队、维护公共安全等对内权力,同时也包括宣战、媾和、派遣或接受使节、防御侵略竿对外权力。为了提高国家处理事务的效率,孟德斯鸠主张行政权应掌握在国王手中。

(3)司法权是裁决私入纷争、惩罚犯罪的权力,主要涉及到审判、调节纠纷等权力。司法权由法院行使,其成员选自人民,存续期视需要而定。司法权依据法律被动地行使,只有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才能行使司法权,奉行“不告不理”的原则。孟德斯鸠认为,被告人与法官处于平等的地位,他甚至可以依据法律选择法官。

为保证政治自由,孟德斯鸠认为,三项权力应该分开行使、不能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手中,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同时取得了三种权力,那么,一切便都完了。

3、以权力制约权力:三种权力的划分并不是孟德斯鸠分权理论的核心内容,他对西方政治思想做出的最大

贡献在于他还提出了权力相互牵制、相互制衡,“以权力制约权力”的重要思想。(1)立法机关内部的制衡:贵族院(世袭)、平民院(选举)。(2)行政机关可以对立法机关行使否决权。

(3)立法机关监督行政机关执行情况,并有权对其违法行为提出弹劾。(4)司法机关对于立法和行政机关的行为享有违宪监督权。

意义:三权分立的目的就是要限制国王的无限权力。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参加政权的愿望。三权分立学说对美国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及后世资产阶级各国的政治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卢梭的政治思想

一、平等思想

1、探求社会不平等的发展及其产生的基础是卢梭政治思想中最为深刻的部分。在他看来,在实现个人自由,离不开平等,因为没有平等,自由便不能存在。

卢梭通过对人类不平等的发展史的考察,描述了人类不平等的发展过程,评估了私有制、国家、法律等要素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对后来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卢梭看来,人类的不平等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生的不平等,这是由自然力造成的,如身体与智能方面的差别;另一种是后天的不平等,这是由社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它包括政治上和精神上的不平等。

2、不平等起源于私有制的产生:卢梭认为,在自然的状态下存在着一种真实的平等,人们之间即便存在着自然的不平等,但这一不平等的影响几乎为零。人类自我完善的能力使生产不断发展,但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人类却越来越走向不平等。

卢梭将人类不平等产生的过程分解为三个阶段。

最初是贫富差别,它导致了法律和所有权的确立;继而是强弱差别,它导致了社会阶级的产生和官职的设立;最后是主人与奴隶的分殊,它的结果是人民的合法权力被专制的权力所替代,最终导致了社会动荡不安,生灵普遍涂炭。一切社会不平等和罪恶的根源,归根到底都产生于私有财产。

3、主张财产尽可能地接近平等。

二、社会契约论与国家学说

《社会契约论》所要解决的问题:人是自由的,人如果丧失了自由,结果会是人将不人;然而,人类又不可能在自然状态下生活下去,人类必然过渡到国家状态,在国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结成了紧密的关系,在这种状态下,如何才能保持从前那么多的自由?

自然状态:自然人天性善良,他们都具有两种天赋的感情,即自爱心与怜悯心;他们也享有天赋的自然权利,即自由与平等,每个人都生而自由、平等。自然人之间很少有交往,各自的需要又易于满足,他们是独立而自由的。因此,在自然状态下的人们只有年龄、体质的不同而存在的自由不平等,而无财产、政治上不平等,他们快乐地、幸福、自由地生活着。

过渡到社会状态的必然:人类有一种自我完善的能力,为人类进入社会状态提供了可能性。各种客观条件的综合作用则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这些客观条件包括获取食物等方面的困难,自然状态难以长久保持。由于个人独立生活非常艰难,生存斗争的需要使先前离群索居的个人通过订立契约的方式而生活在一起,以便人们能够以共同的力量来护卫和保障每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1、社会契约:现实中的文明和国家让人失去了自由,为了保证自由,必须借助社会契约建立一个新的共同体。

在缔结社会契约时,每个人都将自己的全部权利完全转让给集体;由于每个结合者也同样这样做,他就可以从集体那里获得自己所让渡出的同等权利,实际上他没有失去任何权利,还可以以更大的力量来保全自己。由于人民就是主权者,不会损害全体成员和任何个别的人。

在订立契约时,人们之间平等地服从实际上是没有服从,因为通过契约,他们又从别人那里重新平等地获得所付出的东西,因此而实现了个人的自由。相互服从即等于自由。

在自然状态下,人的自由来自于没有任何约束,在社会状态下,人的自由来源于一种普遍的约束。

对于个体而言,卢梭的社会契约意味着个人权力的全部的、彻底的转让,即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都转让给整个的集体。在这个集体里,个人以道德的自由、社会的自由代替了天然的自由,而且获得了法律面前的平等。

对国家而言,通过社会契约,它获得了一种普遍的强制性的力量,如果有人不服从公意,全体可以迫使它服从,“迫使他自由”。

2、公意理论:为解决在国家状态下个人自由与服从之间的一致性,卢梭提出了公意理论。

什么是公意?“国家全体成员的经常意志就是公意。”

(1)公意的基础在于人民的共同利益。

(2)公意享有最高的权威。

(3)公意不同于众意、私意和团体意志。教材第189页。

但是,在一切问题上求取一致是不可能的,所以卢梭表示多数人的决定也可以构成公意。也就是说,多数可以强迫少数,让他自由。多数人暴政。

卢梭认为,一个进入社会的人不同于自然状态的人,必须有一个自我升华的过程,他的自由不再是服从生理的冲动,而是对于理性的依从。

卢梭既要保持国家整体的权威,又要坚持个人不可剥夺的自由平等权利。在他的公意理论中,虽然强调个人权利的重要性,但他更关注个人与整体的同一性,更提倡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对整体的服从。

卢梭的理论在吸纳自由主义因子的同时又兼具集体主义的倾向,他时而被尊奉为民主自由的先锋人物而备受推祟,时而被作为极权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而成为众矢之的。因此,卢梭契约论思想同时拥有破坏与建设的双重特性。

三、人民主权学说

卢梭以“人民是主权者”为基点,以“主权在民”、“公意”、人民立法、直接民主等理论为核心,对主权学说做了全新的阐释,在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并论证了人民主权的学说。

1、主权在本质上是由公意构成的,公意的本质决定了主权的特征。

2、单个个人通过社会契约将自己的全部权利让渡给集体,从而形成了公意。正因为形成了公意,普通的人才成为公民,才获得在社会中的自由。

3、主权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由人民直接行使。

4、主权是绝对的、神圣的、不可侵犯的。

5、主权是不可分割的。

6、人民主权是不可被代表的。

《西方政治思想史》读后感 篇5

读完《西方政治思想史,》,我对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亚里士多德(约前384年—前322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当我们谈到古希腊哲学时,有三个连贯的人物我们不得不提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三人一起创立了今天的西方哲学思想。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与康德、穆勒的伦理学被西方思想家们并称为古典哲学伦理学的三大体系。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综合前人伦理思想的成果,运用经验和理性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了人类道德行为的各个环节和奴隶制社会道德关系的各种规定,建立了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第一个完整的幸福论伦理学的理论体系,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伦理学经典著作之一,亦是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德性伦理学复兴的中心模式。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说是古希腊德谟克利特幸福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心是关于幸福和实现幸福的条件问题。他的全集里包括三部保存下来的论著,即:十卷本的《尼各马科伦理学》、七卷本的《优台谟伦理学》和两卷本的《大伦理学》。这三部伦理学著作里,每部伦理学著作都对德性概念进行了分析看,对不同类型的德性进行了分类。其中有一类是道德德性,另一类是理智德性。

亚里士多德所处的时代,昔日辉煌的希腊城邦由于相互的征伐、内部的党争以及执政者的本身的腐败堕落走到了了历史的尽头,再加上北方的马其顿的军事入侵希腊城邦时代上了一个句号,作为形体的和表现物的城虽然没有了,但是其作为人类史上的光辉时代的精神确是后人的思想源泉和制度蓝本,而作为这种精神的载体和人类理性的成果的代表之一,就是亚氏在希腊末期所著的《政治学》,其对后世的影响无需多述,因为今天的大都政治主流价值就是源自它。

本人在此主要谈谈这本书的内容和自己读完它后的感想,作为一个生活在城邦时代的著名学者,更是作为一个在城邦中生活的公民,受其实际生活和生存的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在一个城邦的范围内表达作者的思想和以此作为作者考虑各种问题的基础,还有受其当时的观念的影响所有的问题的讨论都是在一个公民的角度来讨论,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作者首先通过分析法和追溯法描述的是城邦的本质、城邦目的和形成。亚里士多德的在论证城邦的本质的时候使用分析的方法,分析城邦的构成因素并在“公民”这个要素上广泛的论述,在公民构成的城邦里,亚是对“公民”的定义是:“公民是凡得参加司法事物和治权机构的人们”和今天以年龄分界不同,而这部分的人民参加和决定是城邦的最高权利和最重要的事情,这种享受平等的政治权利的人组成的就是城邦,所以城邦的本质就是一个民主的制度下的公民组成的共同体。关于城邦的目的和形成作者是在把人类社会要达到三种即物质的富足、身体的健康和良好的道德,这中间良好的道德即灵魂的善事本质性的,这也是人之所以区别与动物的关键,而这三种的“善”的实现只有城邦能做到,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或者说是“人是政治的动物”而这个人类共同体的城邦就是为了达到“至善”的目的“ 城邦是最崇高,最有权威,并包含一切其他共同体的共同体所以,城邦追求的是至善。”其形成的过程首先,世间有着必须存在的结合体,他们一旦分离便不可能存在。即男人与女人,是为着繁衍、类的延续而必须结合在一起。而天生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也是为了保存而建立了联合体(能够运筹帷幄的人天生就适于作统治者和主人,那些能够用身体去劳作的人是被统治者,而且是天生的奴隶,所以他们具有共同的利益)。这样两种结合体在一起,首先必然形成家庭。由此得出家庭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自然形成的共同体。接着,一个家庭通过繁衍,就形成村落最古老最自然的形式。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最早的城邦由国王治理。而高级的村落就是由多个家庭为着比生活必需品更多的东西而联合形成的最后,多个村落为了美好生活联合形成大到足以自足或近乎自足时,城邦就形成了,“如果早期的共同体形式是自然的,那么城邦也是自然的,因为这就是它们的目的。事物的本性(自然)就是目的“得出了城邦就是一个自然地形成的!“因为一个国家常常比家庭更需要金钱,更需要获得金钱的妙方,所以有些政治家致全力于理财。所以讨论的是各种政体,包括现实的政体和过去未来的政体等,亚氏对政体的定义:“一个城邦的职能组织,由此确定最高统治机构和政权的安排,同时订立城邦即全体个分子所祈求的目的。”划分也是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不同的政体,一种是政体是只顾及统治者目的还是全城公民的目的地化为:正宗政体和变态政体。另一种是按照掌握最高权力的统治者人数的多寡划分:一人统治、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统治、还有以上两个标准综合起来划分:君主制政体 贵族政体 共和政体这三个把城邦的公共利益作为执政的目标的正宗政体、另外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和僭主政体这三个把执政者的利益作为执政的主要的变态政体。尽管亚氏讨论和论述各种政体,但是他自己没有认为那个一定就是最好的,反而倒是觉得都是有问题的,最主要的是你怎么在都是有问题的前提下通过坚持“中庸”的原则选择问题最少最适合你城邦的政体才是最好的!

从批判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仅是不可取,也是不可能的同时对于柏拉图的”整体幸福”提出不同的认识认为幸福应该是全体人或大多数的幸福而不应该排斥一些人 如工匠 庶民 卫士等的世俗幸福。再他到理想城邦的建设离不开教育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国家培养有教养的公民和治国人才,而且要发展个人的天性,使年轻一代得到发展,为将来的美好生活作准备为了实现这个教育目的,他主张顺应灵魂的三个部分,对人进行体育、德育、智育三个方面的教育。首先关于体育,他认为体育的目的是使儿童身体健康、具有勇敢精神和坚强意志。在三个方面的教育中,体育应放在首先的位臵,因为健康的身体是城邦公民参加政治活动、参加战争和过美好生活的基本条件。他主张对儿童的体育训练应该适度,因为过度的训练和不足的训练都会损坏儿童的健康。因此他反对斯巴达式的操练,主张“在体育训练中应把高贵的东西,而不是什么兽性的东西,放在第一位”。他还认为,为了儿童的健康,不仅要进行体育训练,还要注意适当的饮食。关于德育,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人的美德。当人的各种天赋职能都得到满足,并能在理性的支配和领导下得到和谐而充分的发展时,人就是一个有美德的人。或者说,当一个人的感情、欲望为理性所控制时,人就产生美德。

他还认为,美德的特性就是“中庸之道”。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由适当的动机和适当的方式来感受这些感觉,就既是中间的,又是最好的,而这乃是美德所具有的”。例如在莽撞与怯懦之间有勇敢,在吝啬与浪费之间有慷慨,在怕羞与无耻之间有谦虚,等等,其中勇敢、慷慨、谦虚就是“中庸之道”,就是美德。他认为,为了培养美德,不仅要认识美德的意义,而且要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就是说要通过实践来进行道德教育。他认为,音乐和绘画在培养美德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样亚里士多德把美育和德育联系起来了。关于智育,亚里士多德认为,智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理性灵魂”。他主张年轻一代要学习广泛的知识。他认为,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有用不仅是为了把工作做好,而且是为了使人善于利用闲暇。为此,他提出了“自由教育”(“文雅教育”)的理论;他认为,如果单纯追求有用,就不能形成高尚自由的心灵。这个与西方的科学与技术发展历史颇像,就是一种不为功力 实用的原则的自然发展状态的追求。

亚里士多德很重视道德教育,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反映了中等奴隶主的利益和道德要求,是古希腊伦理思想的高峰。他总结了泰勒斯以来古希腊哲学发展的结果,首次将哲学和其他科学区别开来,开创了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的独立研究。他的学术思想对西方文化、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亚里士多德把科学分为:(1)理论的科学(数学、自然科学和后来被称为形而上学的第一哲学);(2)实践的科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战略学和修辞学);(3)创造的科学,即诗学。到了12世纪,亚里士多德主义开始兴起,他的著作被翻译成了各种欧洲文字,形成了中世纪后期的经院哲学。这种哲学后来成为了早期近代哲学家例如伽利略和笛卡尔所批驳的对象。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

对我来说,作者在这本书中进行关于“善”“快乐”“幸福”等部分的讨论时,对这些东西的下定义的方法很有借鉴性。亚里士多德他会先列举出诸多与这个品质相似的品质出来,然后分别进行区分。通过区分比较,来使得要讨论的概念的定义明朗化。或者通俗一点儿说,就是通过讨论一个东西不是什么,而去它是什么的方法

这本书对于我们生活是有切实的帮助的。人怎么才能幸福的生活呢?亚里士多德说,幸福是一种实践活动,不是一种品质。按我们现在的话讲,幸福在于人生的过程,不是一种结果。具体怎样去做呢?他认为,我们应当按照自己的性情去做事。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禀赋与天性。我们应当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找到自己有天赋可以做好的事情,然后去做。当然,还有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规律性的东西我们需要知道并尽力去做到---这也是这本书的着力点。如果要获得幸福,从总体上讲,我们首先要把自己的情绪控制在自己理智之下。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感情始终主宰着自身,那么无法通向幸福的道路。其次,概括的说,就是应当适度的生活。这个适度比较难以解释清楚,但是以直觉看来,这本儿书中讨论的适度是一个多维的。如果把它量化到坐标轴上,至少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的坐标来衡量适度,适度就是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去做事。这里还有一个很启发的观点。亚里士多德在谈到适度的时候,列出了一个德性表。比如温和是一种德性,温和的不及是麻木,过度是愠怒。但是在麻木与愠怒两者间,也有一个是相比另一个更不好的德性。假设麻木与愠怒更不好,那么我们就应当使自己的行为偏向愠怒,而这样我们就能更靠近适度了。至于怎么判断两种德性那种更不好呢?一般的来讲,人最容易获得的那种品性是更不好的。假如人更容易变得麻木而不是愠怒,那么人就可以更加愠怒一点儿,而不是麻木。这样,他就近似达到适度了。

西方政治思想史资料 篇6

摩根索指出,政治,是追逐权力的斗争。无论政治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权力总是它的直接目标。吕亚力曾说过:欲彻底了解和评估政治上的重要大事的现象,必须基于对政治思想史的正确认识。一本良好的西方政治思想史是国内读者迫切需要的。因此,作为一个政治专业的研究生,必须要具有通晓中外政治思想的能力以及开阔的视野,作为初级读物,我选择了徐大同主持编著的《中外政治思想史》作为专研国际政治学的开端。整整一个学年,静下心来浅读了一下徐大同老师主编的《西方政治思想史》系列。读的过程中遇到很多不懂,借着查阅其它资料,对于这一套书有了浅显的认识,第一部分:前人研究成果、内容及观点

本书是以西方二千五百年来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和历史为主题,加以活泼流畅的阐释。它是一部见解和写法都与众不同的政治思想史,上起古希腊,中经近代国家的演变,美国的启蒙运动,到自由主义的兴起及自由主义激起的各种反动„„一应俱全,蔚为大观。它激荡着思想的声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使读者在思考挑战的刺激中,洋溢着捧卷玩味的乐趣。本文将从《中外政治思想史》这五卷书分别描述的不同的时期中简单陈述每历史阶段的主要内容以及我对每一个时期内政治制度的理解与感悟。

第一卷包括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政治思想,时间跨度大约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476年,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普罗泰戈拉、安提丰、德谟克里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芝诺、克吕西波、安提斯泰尼、第欧根尼、波利比阿,潘尼提乌、波塞东、卢克莱修、西塞罗、塞内卡、爱比克泰德、奥勒留、查士丁尼等。

第二卷:对西方中世纪(5―15世纪)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重点介绍了教父和奥古斯丁、格拉修斯、罗马法学家和布拉克顿、索尔兹伯里的约翰、阿奎那、埃吉狄厄斯、巴黎的约翰、但丁、萨索菲那多的巴托鲁斯、布鲁尼、马西略、奥康的威廉、库萨的尼古拉、福特斯库等人的政治思想。

第三卷分15-16世纪、17世纪、18世纪三个历史时段,重点介绍了马基雅维利、路德、加尔文、布丹、阿尔色修斯、格劳秀斯、胡克、弥尔顿、哈林顿、雷布斯、斯宾诺莎、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潘恩、杰斐逊、休谟、柏克、康德等人的政治思想。

第四卷:19世纪至二战,依据资本主义发展的型态分为两编,主要研究了19世纪初至二战西方政治思想的演变,重点介绍了边沁、詹姆斯・密尔、洪堡、贡斯当、托克维尔、黑格尔、孔德、斯宾塞、狄骥、约翰・密尔、马克思・恩格斯、格林、霍布豪斯、博赞克特、霍布森、罗素、威尔逊、古德诺、杜威、尼采、莫斯卡等人的政治思想。

第五卷主要研究了二战以来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和演变,重点介绍了波普尔、阿伦特、达尔、罗尔斯、哈耶克、奥克肖特、伯林、弗里德曼、诺齐克、阿隆、萨托利、沃格林、贝尔、尼斯比特、麦金太尔、马尔库塞、弗罗姆、萨特、列斐伏尔、阿尔都塞、哈贝马斯、利奥塔、福柯、德兹勒、罗蒂、马利坦、奥尔森、布坎南、李普塞特、达伦多夫、伊斯顿、阿尔蒙德、派伊、英格尔哈特、亨廷顿等人的政治思想。

这里以主要思想家的思想为脉络,而不完全以书本的体系,总结了我对于读完这本书多获得的整体感知。不过很明显,我这里不可能把任何一个人的思想能说得清楚,也只能凭我的一点理解断章取义了。

1、柏拉图(古希腊),主要著作:《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

柏拉图认为,国家应分为三个等级:统治者(哲学家)、辅助者(军人)和生产者,如果一个城邦中的统治者拥有智慧、军人勇敢、生产者懂得节制,且各个等级各司其职、分工互助,这个城邦就实现了正义。由“哲学王”治国是柏拉图的理想国的一个根本。受苏格拉底的影响,他也赞同“美德即知识”,所以,能把握“理念”和事物本质的哲学家不仅拥有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也必然拥有完美的德性。只有让这样一个哲学家治理城邦,且让他拥有绝对的最高权力,才能把城邦治理得好。在理想国里面,为了实现国家的统一强盛,就必须消灭私心,必须消灭私有制和家庭。

2、亚里士多德(古希腊),主要著作:《政治学》、《雅典政制》、《尼各马可伦理学》、《修辞学》

亚里士多德“第一个有意识地将人类知识区分为不同的学科领域,使政治学成为独立的学科„„这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政治学的开山鼻祖”。(P59)他的目的论认为,所有事物都有一定的目的,都是为了完成某种善业。家庭组成村社,村社组成城邦,所以,作为最高最广的组织,城邦的目的是“至善”。没有城邦,村社和家庭以至个人都失去了意义,就像种子只有成长为大树才有它的意义一样。由此,他有一句名言:“人类自然是走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P52)也有人译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它将政体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这三种政体都服务于城邦的公共利益,它们的反面分别是: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这三种政体只为掌权者的私利服务。在他设计的理想城邦中,他提倡一种有限制的私有制,并认为奴隶制是城邦的基础;根据他的中庸思想,他认为城邦由中产阶级掌权比较好,因为他们相对于富人和穷人都会不那么怀有强烈的偏见;另外,他非常强调法律的作用,认为普遍的正义就是守法。

3、斯多葛派(又称画廊学派)(古希腊)

斯多葛派开创了西方的自然法传统,他们认为,宇宙是受一种普遍法则支配的统一整体,这种法则或者说理性就是自然法。作为整个宇宙的一部分,人的本性与自然法是一致的,服从自然法就是服从自己的本性,或者说,人与上帝具有共同的理性。由此,他们极力推崇人内在的精神自由,认为这种自由与人的外在境遇无关,只要人“按自然生活”,服从自然的理性(也就是他自己的本性),他就是自由的。所以,“恶人无论有多少财富,多大权力,他也处于受奴役的状态;而有德行的人即使一贫如洗,身陷囹圄,也仍是自由人。”(P67)根据他们的自然法思想,他们认为所有人都是从神那里流溢出来的一部分,是神的儿女,相互间是平等的。

4、西塞罗(古罗马),主要著作:《论共和国》、《论法律》

西塞罗对国家有一个著名的定义:“国家乃是人民之事业。但人民不是人们某种随意聚合的集合体,而是许多人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P74)在政体理论上,他认为最好的政体是由君主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结合而形成的适中的混合政体,这种政体结合三者的优点而能避免各自的不足,因此具有一定的公平性和稳定性,不易败坏。关于法的理论,他承袭了自然法的思想,认为自然法具有高于一切人类立法的权威,是判断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是衡量人类立法和人类行为的准则,那不符合自然法的法律不是真正的法律。(P76)他认为所有人都具有共同的理性,都是自然而平等的。

5、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中世纪),主要著作:《反异教大全》、《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诠释》、《神学大全》、《论君主政治》

阿圭那试图调和理性和信仰的矛盾,引进理性和经验的因素来证明神学理论。他将人的理性看作上帝的创造物,但是人本身靠理性是无法认识上帝的,而只有靠上帝的启示,所以理性应服从信仰。而且由于国家是人的理性的产物,而人的理性来源于上帝,所以从根本上说国家是上帝的产物。由此,他论证了教权高于俗权,罗马教皇有权感化、限制以至废黜暴君。他把法分为永恒法、自然法、人法和神法。永恒法是上帝的理性,是整个宇宙的规则;自然法是上帝理性在人类理性中的体现;而人法即为国家的法律;神法却教会法、《圣经》。他论证说,人们依靠理性(自然法)并不能认识上帝,而必须借助神法的指导。

6、马斯雅维利(意大利),主要著作:《君主论》、《论提图·李维的前十卷》、《论战争的艺术》、《佛罗伦萨史》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马斯雅维利是第一个用权力政治观来解释政治、注重统治术的思想家。他曾说过:“谁打算预见未来,就必须研究过去,因为人类历史事件总是和过去时代的事件相似。情况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人的所作所为,一直是,而且将来也是由于人类相同的种种冲动的刺激,所以必然产生相同的结果。”(P127)由此,他依据历史,观念人性,解释政治。他的人性观总体上倾向于性恶论,由此提出一句名言:君主应该“像狮子一样的勇猛,狐狸一样的狡猾”。

7、让·布丹(法国),主要著作:《国家论六卷》

布丹是近代主权学说的创始人,它把主权定义为“超乎于公民和臣民之上,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力”。他认为主权有和永久的性质,绝对性是指它的至高无上、不受限制和不可分割。

8、胡果·格劳秀斯(荷兰),主要著作:《战争与和平法》

格劳秀斯是国际法的奠基人,近代自然法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也是近代最早将几何学的演绎方法引入法学与政治学的思想家。他坚持认为自然法不依从于上帝,而是以人类本性为基础。导源于人类理性的,是自然法,导源于意志的,是人类法和神法。人类法又分为民法、国内法和国际法等。在他看来,自然法比神法更具有合理性、永恒性和普遍性。他的主权学说不仅认为对内最高,还强调主权的对外独立。关于国际法理论,他认为自然法是国际法的基础,主权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应该按自然法的原则处理国家间的关系。而且他认为,国际法的最终目的是寻求和平,并明确区分了正义和非正义战争。

9、别涅狄克特·斯宾诺莎(荷兰),主要著作:《神学政治论》、《伦理学》

斯宾诺莎是唯物主义的哲学家,他主张哲学应该摆脱宗教的控制,认为哲学应该增加人类支配自然的能力。他从人的本性出发演绎出他的政治原则。“自我保存”就是人的共同本性,每个人都爱他自己。根据这一原则,他推导出了他的社会契约论。他认为在自然状态下的人为了避免同类之间的损伤,人们才建立了社会,而社会的基础依据一个定律,即人们任何一个情感非借一个相反的较强的情感不能克服,一个人因为害怕一个较大的祸害,可以不做损害他人的事。(P173)因此,国家要有统治一切人的最大权威,才能保护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但是他也认为国家的权威也以增进人民的福利为限。斯宾诺莎非常自由,认为“政治的真正目的是自由”。不过他着重论述的是思想自由,认为允许自由思辨的政府才是最好的政府,但是他同样强调行动守法。他的结论就是:“思想自由,行动守法。”

10、托马斯·霍布斯(英国),主要著作:《利维坦》、《论物体》、《论人》

霍布斯将物质的物体看作是世界的唯一存在,认为一切物体都按照一种必然的因果规律运动着。(P194)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欲望是无限的。在自然状态中,由于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们由于利益上的竞争、对他人可能伤害自己的猜忌、对名誉的追求会导致人们相互之间残酷的争斗,最终形成人对人就像狼对狼一样的战争状态。这样,人们为了摆脱这种“自然状态”,都约定把自己的全部权力交给一个人或一些人组成的会议,从而组成国家。他认为人们交出权力之后就不能收回也不能背叛,主权者是至高无上、不受限制且不能分割的,但要受契约宗旨的限制:即人们达成契约的目的是为了保存生命。霍布斯认为,除了法律限制以外,个人享有一切行为的自由,并将经济生活的自由看作是人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11、约翰·洛克(英国),主要著作:《论宗教宽容》、《政府论》上下篇、《人类理解论》、《论降低利息和提高货币价值的后果》

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中阐述的唯物论的经验论是他研究社会政治问题的理论基础,他认为理性是人自身的产物,是以经验为基础的理智的认识。洛克从父权方面对君权作了批判;支持政教分离和信仰自由的原则。他认为公民的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是自然权利,其中财产权是其它权利的基础。政府的目的就是作为一个公正的裁判者,维护公民的自然权利。他认为国家有三种权利:立法权、执行权、对外权,立法权是最高的权利,但不能超出公共福利的限度。为了防止出现政府专制的问题,他还提出了政府解体和革命的思想。

12、孟德斯鸠(法国),主要著作:《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论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使用历史的方法,力图以事实为根据,探寻社会、国家和法律制度的存在规律。对法的精神的阐述是他政治和法律思想的基点,所谓法的精神,就是一个国家的法律、政体、自然环境、土地、气候、生活方式、宗教、贸易、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的综合,它归依于理性。在他看来,只要掌握了法的精神,就能制定出合乎理性的法律,从而建立起理想的政治制度。在法的精神中,他特别强调政体和政体原则的作用,认为一国政体最终决定了该国法律的性质,只有一个好的政体才能有好的法律制度。他认为,民主制的原则是品德,贵族制的原则是以政治品德为基础的节制,君主制的原则是荣誉,而专制政体的原则是恐怖。

他还论述了自由的问题。它把自由分为民事自由和公共自由两个方面,认为政府应该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财产自由和信仰自由。他否认道德可以保证权力用于正当的目的,“一切有权力的人都易于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P238)。为了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他提出了著名的三权分立学说,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由国会、国王、法院执掌,三权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

13、让·雅克·卢梭(法国),主要著作:《论科学与艺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论政治经济学》、《新爱洛伊丝》、《爱弥尔》、《社会契约论》、《让·雅克反对卢梭》、《忏悔录》

卢梭认为,人们生而平等,现实中的不平等都是由社会造成的。在原始自然状态下各孤立而平等的人由于私有制的确立而产生了富与穷的分野;随后国家和社会把保障私有制和确认不平等的法律固化,并产生了政府和官吏,由此确立了强与弱的分野;随着政府腐化堕落为专制政权,暴君把一切个人都变成最盲目地服从的奴隶,从而确立了主人与奴隶的分野。不平等就是这样一步步地建立起来的,而私有制是社会的万恶之源。但是卢梭并不赞成取消私有制,而是主张财产占有上尽可能地接近平等,并认为在社会中财产权是公民权中最神圣的权利。他认为人们根据契约建立政府的目的在于保护“构成他们生存要素的财产、自由和生命”,如果人们建立了一个“人民主权”的国家,个人就会“以更大的力量来保存自己的所有”(P245)。

卢梭是近代西方第一个完整地提出人民主权说的人。他认为主权实质上由公意构成,且人民必须直接行使主权。法律是国家的唯一动力,是主权者意志的体现,是公意的行为。任何个人的命令都不能构成法律,人人都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作为人民主权的国家,其法律和权威具有最普遍的意义,是人民的呼声,因而总是最公正的。他认为人们服从法律就是在服从正义,“服从自己本人”,也就是自由,由此,他的公共意志理论把自由与服从统一了起来。

14、夏尔·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法国),主要著作:《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卷、《回忆录》、《旧制度与大革命》

民主思想是托克维尔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他通过对法国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同美国政治制度的比较,指出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的社会是一个民主、法制的社会。他一般将民主看作是“平等的趋势”。民主政府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一些缺点(以美国为例):美国的民主法制经常是残缺不全的,民主常常在选择受托执政的人员方面犯错误,民主为“多数的暴政”埋下了种子。

关于革命的思想,他认为革命只是设法实现历史上已经准备好的东西,并建立一种新的合适的社会秩序,“使政治状况适应社会状况,使事实适应思想,使法律适应风尚”(P350)。但是,革命的破坏性也很明显。它会破坏旧制度中好的东西,旧制度死亡了,万劫不复;新的忧虑形成了,令人坐立不安,“法国大革命成为千秋万代既敬仰又恐惧的对象”。

15、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英国),主要著作:《论自由》、《代议制政府》、《功利主义》

密尔是功利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把趋乐避苦视为人的行为的唯一动机,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看作根本的道德标准。他认为“功利主义者判断行为的标准不是行动者本身的幸福而是公众的幸福,行动者必须和客观而仁爱的旁观者一样,采取不偏不倚的立场”(P376),从而减少了功利主义的极端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色彩。

密尔的自由理论也被称为“群已权界”论,因为他把划分个人与社会之间权力的界限作为他自由问题的关键。他认为每个人的自由是社会发展的条件和动力,要保障个人自由,不仅要防止政府的暴虐,还要防御习俗、多数的舆论、得势的意见等所赞成的社会的暴虐(P377)。由此,他提出了自由的两个基本条件:个人对不涉及他人的行为拥有完全的自由;个人必须对伤害他人利益的行为负责。密尔特别论述了思想言论自由,认为它不仅是反对腐败和暴政的重要保证,还是认识和获得真理的重要途径。他还认为,个性自由有助于人类智力活动和道德取舍能力的提高,是个人幸福的必要条件,并认为社会“进步的唯一可靠而永久的根源还是自由,因为一有自由,有多少个人就可能有多少独立的进步中心”(P379),而习俗的专业和个性的丧失会压抑个人的革新和首创精神。由此,他把评价政府好坏的标准描述为两个:一是看它“促进社会普遍的精神上的进步的程度”;二是看它“将现有道德的、智力的和积极的价值组织起来,以便对公共事务发挥最大效果所达到的完善程度”(P382)。在他看来,任何政府所能具有的最重要的优点就是促进人民本身的美德和智慧。理想的最好的政府形式就是主权或作为最后手段的最高支配权力属于社会整个集体的那种政府,在较大的国度(面积和人口超过一个小市镇)里,就是代议制政府。

第二部分:对中外政治思想史的感悟

古希腊罗马时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遗产,特别是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政治观、观察政治的独特视角,以及解释政治的基本立足点;.从神命政治观、自然政治观、人本政治观到伦理政治观,是一条大致的线索;柏拉图的《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的人政治学的学科体系,标志着古希腊的政治思想发展到了巅峰。希腊化时期,政治思想呈多元化发展态势,主要是出现了伊壁鸠鲁派和斯多葛派的对立。古罗马的思想家们延续了前人的思维模式,也创生了自己的共和主义思想,政治思想最终走向神事和人事的二元化。历经千年的中世纪政治思想是近代政治思想的直接源头,它包括从罗马帝国时代到中世纪末期的基督教神学政治思想、罗马法学家的政治思想,早期日耳曼人的民主法治观念,中世纪中后期的封建主义契约思想和政思想,中世纪晚期民族国家思想的萌芽和新兴的城市市民政治思想等。政治思想的中心问题是政教关系,表现为教权派与王权派的斗争。基督教的二元主义政治观和日耳曼人的民主法治思想是两条主线。书中将政治思想的发展融入中世纪的经济、政治、宗教、政教关系以及思想文化的变革进程中进行考察,既有对著名政治哲学家宏大理论体系的评介,也包含对广泛渗透于宗教信仰和宗教生活、政治制度和政治斗争、社会关系甚至行为礼仪中的政治观念的精心提炼和分析,展现了中世纪政治思想复杂多元的面貌和不断创新变革、推陈出新的特点。政治理论的世俗化和现代是这一时期政治思想的突出特点:西方近代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主导地位的确立,权利政治观取代神学政治观成为这一时期普遍的政治观,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论成为论证新政治思想的出发点和路径,自由主义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潮;同时资本主义发展所引发的各种复杂尖锐的矛盾,又造成了各种思想流派之间激烈较量。欧洲北美各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和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道路,又使各国政治思想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以英美革命和法国革命两种范式为背景形成了以洛克与卢梭为代表的“宪政民主”与“激进民主”两种思想传统。对资产阶段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思想的继承、批判和超越是这一时期各种政治思想的主题;自由主义在这一时期活跃始终,确立了其在西方政治思想中的主流地位,保守主义、社会民主主义、非理性主义、法西斯主义等政治思想也十分活跃,政治思想更趋多元化;马克思主义则提出了研究政治现象的阶级分析的方法,以此探究国家的本质,开启了人类政治观念的伟大变革;政治思想更趋于实际,对政治制度和社会问题的阐释从“应然”走向“突然”,突出的表现是实证主义的广泛传播和实用主义、行为主义的不断发展。这一时期政治思想的突出特点是:各种政治思潮异彩纷呈,既相互冲突,又相互借鉴和渗透;同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类意识形态成为冲突的焦点。二战后,新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两大思潮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成为多数欧美国家的政治实践,推动了西方福利国家的建设。但福利国家政策造成的新问题,促使了西方福利国家的建设。但福利国家政策造成的新问题,促使了新左翼激进主义的崛起和新左派运动的爆发。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危机,引发了新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并且导致了生态主义、女权主义等新兴思潮的涌现。进入80年代后,新保守主义盛行,左翼思潮受挫,互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但90年代后期,社会主义运动开始复兴,奉行“第三条道路”的社会民主主义再度兴起。

第三部分:当前国际局势及中国与大国博弈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在继续深入发展。在此情况下,国际形势的变化动向,以及我国国际处境的好坏,对我国正致力的全面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无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及时了解和认清国际形势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能使我们更好审视判断我国当前面临的整体环境,更好地理解我国加快改革调整的总体方针政策。

一、世界经济温和复苏,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未根本解决 去年以来,世界经济保持温和复苏势头,总体上走出了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目前,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恢复情况都好于预期。但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世界经济的发展走上正轨还面临许多严峻挑战:

1、世界经济复苏很不均衡。

2、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较脆弱。

3、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方兴未艾,但引发危机的结构性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4、各国需要加紧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二、力量对比变化推动着国际体系的演变,大国关系的调整更显复杂 经过国际金融海啸的冲击,国际力量板块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地位下滑,中国、印度、巴西等一批新兴国家加速兴起,新旧力量的相互挤压,推动大国关系的调整呈现更加复杂的态势。09以来,各大国的高层会晤、互访非常频繁,就当前国际重大问题及各方的利益关切展开对话、沟通。

三、地区热点此起彼伏,国际安全形势更显复杂 当前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总体上仍然保持缓和态势,但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也在继续交织发展,给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带来新的挑战。虽然目前大国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不大,但因民族、宗教、恐怖主义、核扩散、陆海边界、能源、粮食、互联网纠纷、气候灾害等所引发的问题明显增加,且扩散效应更加突出,成为考验各国应对能力的重大挑战。

四、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持续上升,全方位外交活跃世界舞台。

面对我国国际地位变化和国际形势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我国以更主动的姿态展开全方位外交,积极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维护了总体有利的外部环境。积极开展峰会外交,扩大我国的影响力和发言权。国际峰会的高规格、权威性,既是各国直接表达自己声音的最佳场所,也是有效处理问题和发挥影响力的极好机会。“世博外交”、“亚运外交”成为新的重要平台,促进中外相互理解与信任,展示我国开放包容、热情友好的形象。与大国的关系出现问题,往往产生损害到发展和安全的严重后果。去年以来,中美关系的压力明显加大,复杂性的一面进一步显现。面对中美关系事端频发的不稳定状态,我国在正视现实,承认中美结构性分岐长期存在的基础上,为化解纷争展开了高层战略对话和协商,敦促美方切实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排除两国关系的干扰,维持了中美关系大局的稳定。中俄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得到不断深化,在能源、安全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合作成果。同时还保持了中欧关系平稳发展势头,加强双方在国际金融改革、全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合作。同时还保持了中欧关系平稳发展势头,加强双方在国际金融改革、全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合作。巩固和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增进政治互信,改善民意基础。深化同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此外,通过推进多边区域合作还增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和政治上的互信。金融危机后,我国不仅积极推动国际经济重建和国际体系的调整,我们还本着建设性的态度参与伊核、朝核问题会谈,支持周边国家政府稳定国内政局的努力,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在防核扩散、能源、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上,主动与国际社会展开合作。中国还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既从自身做起,也积极承担国际义务,发挥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综评

哲学与政治学学院

国际政治

西方政治思想史资料 篇7

一、视频资料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互动中的优势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理论性、逻辑性比较强, 学生普遍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讲的是大道理, 是空洞的说教, 与现实生活不搭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 达到其教育目的, 就必须把教材中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生动化, 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在这一方面, 视频资料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 视频资料的运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根据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 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 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能动性要素。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 必须是积极主动地掌握而非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授课内容。因此, 要想使学生获得有效的认知, 就必须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视频资料呈现给学生的每一句话都是鲜活的, 每一句话都跳动着灵动的音符。对于学生来讲, 不论是好奇心的驱使, 还是求知欲的推动, 视频资料都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 运用视频资料还能够充分创造出一个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 化抽象为具体, 创建生动的表象, 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巩固知识, 从而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二) 视频资料的运用能够扩大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 对新事物、新观点特别感兴趣。视频资料的运用能够把政治课堂、书本延伸到动态的自然、历史、社会领域。它既可以描述现实, 又可以再现历史, 甚至可以将那些用眼睛无法观察到的宏观和微观现象通过屏幕展现出来, 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那些有关国内外时政形势最新变化的视频资源, 其时代性与新鲜性缩短了教材与现实的距离, 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有助于指导学生了解时政, 学会分析社会现象, 可谓一箭双雕。此外, 把视频资料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 通过设疑, 让学生利用视频提供的信息, 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有利于学生开发智力, 培养思维能力, 提高实践能力, 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比如:在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的“社会主义为什么要改革”这一问题时, 可以播放纪录片《改革开放20年》中的《百姓岁月》, 激起学生的思考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从而进一步分析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三) 视频资料的运用能够提升理论教学的说服力, 增强教学效果。

近年来,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不仅提高了视频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可行性, 而且相关的视频资料大大增加了。可以说, 利用视频材料进行教学, 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学手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理论性、思想性、政策性极强的课程。视频材料的运用能够更好表现教学内容, 避免传统教学手段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上表现出抽象、枯燥、沉闷, 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 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易于理解与记忆, 从而达到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如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教学过程中, 结合教学内容有选择地使用《新时期的旗帜》、《邓小平》和其他一些相关的视频材料。这些材料会以其鲜明的主题, 丰富、凝重的史料, 深刻的解说, 理想的音频和视频效果, 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不仅能唤起学生的注意, 而且能弥补学生感知的不足, 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并增强教育教学的说服力、感染力, 使之树立正确的理念。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互动中应用视频资料的契机与方法

实践证明,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如果视频资料使用得当, 就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使用不当, 则可能事与愿违。因此, 在教学中运用视频资料必须讲究方法, 把握契机。

(一) 把握两原则。

1. 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两个方面。在教学目标上, 要明确运用视频资料要解决什么问题, 达到什么目的。比如, 在讲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的祖国统一理论与“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时, 为了使学生了解收回港、澳的历史过程, 以及邓小平关于祖国统一理论在实践中的正确性, 可以播放《香港十年》、《香港回归》等声像材料中的相关片段, 让学生了解香港、澳门在回归前受殖民统治的情况, 回归祖国大家庭后的情况, 以及回归过程谈判的历程。在内容选择上, 既要考虑知识体系本身的科学性、严肃性, 所选择的音像资料要具有典型性和连贯性, 力求使学生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 又要对音像资料进行仔细甄别, 多选用正面的资料, 不要过多选用渲染错误的资料。过于渲染错误的视频会影响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同时也会强化学生的直观印象, 达不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2. 现实性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它的政治性、思想性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理论性、实效性比较强。因此,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视频资料进行教学时, 选择的音像材料要注意两个因素:一是选择学生有所见、有所闻的现实的真实材料, 避免人为地编造材料。二是选择典型的、时效的材料。正所谓“年年新教材, 人人新教师”, 因此, 在教学中, 选择的材料应该是最近、最新的, 而不是三四年前的, 更不是五六年前的。

(二) 把握三个契机。

通常来说, 使用视频资料教学有三个较好的契机。

1. 导入新课时。

这时运用视频资料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学习兴趣, 抓住学生的心弦,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用悬念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有开篇制胜的效果。例如在讲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的“一国两制”的具体内容之前, 播放一段有关香港、澳门回归的音像资料, 让学生重温举国欢庆、激动人心的难忘时刻, 这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活跃。

2. 攻克教学重点与难点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往往具有复杂性与抽象性特征, 只凭教师单方面的分析讲解缺乏力度、深度。而用视频资源设计情境, 创造和谐、愉悦、共振的教学环境, 能够达到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内化启发、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 组织课堂讨论时。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大胆利用视频资源围绕或延伸教材内容抛出问题, 组织学生开展各抒己见的课堂讨论活动, 使学生在发表各自看法时加强信息交流和思维碰撞, 从而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激发主体意识, 培养创新精神。更重要的是, 在讨论中, 学生的群体反思与自我反思, 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功能达到“春雨润物”的效果。

(三) 注重互动场的构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目的, 要求学生学马列, 要精要管用, 要使学生通过理论的学习, 正确地理解社会现象, 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理想和现实、金钱和道德等矛盾。这样的教学要求, 只通过单纯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是难以实现的。同时, 课堂教学的精髓就是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如果视频资料播完之后没有讨论、没有思考、没有激情、没有争鸣, 那么将毫无教学效果可言。所以, 在实际教学中, 视频资料的运用不能是看完了就了事, 而应该结合讲授、讨论、演讲等, 增进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 这样既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争鸣,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对社会问题的批判、反思能力, 又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知识量及其思想状态, 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比如, 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讲到学生比较关注的改革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时, 可以用声像资料来引出这些问题, 然后让学生去思考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果, 认识到这些问题是不可忽视的, 从而进一步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总之, 在运用视频资料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达到良好的师生互动, 教师要充分发挥“导”的功能, 及时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进行必要的引导, 使学生在看完视频资料后积极参与教学、积极思考问题。

视频资料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创建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对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效率起了重大作用。但是, 怎样适当利用视频资料组织好教学是广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教师要根据教学的不同内容、不同要求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当的视频资料, 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注重师生交流, 以达到良好的教育互动效果。

摘要:视频资料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互动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但是在运用视频资料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问题。为了扬长避短, 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运用视频资料创建教育互动的过程中, 应力求把握实用性和现实性两原则和三个最佳使用契机, 同时注重互动场的构建。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互动,视频资料

参考文献

[1]卢春英.视频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高中思想政治科研网.

[2]袁飞, 高冰.“两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应注意的问题[J].大连: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03.4, VOL5, (2) :78-79.

[3]李健.浅谈多媒体在“两课”教学中的运用[J].井冈山: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4.9, VOL11, (5) :91-92.

西方政治思想史资料 篇8

关键词:中西方;思想政治;途径比较

大学生政治素养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结构上也在不断地调整,结构的内容逐渐变得更加多元,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也更加丰富。政治素养的综合性发展是党的教育方针、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多样化的必然要求。

一、新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思想素养

思想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大学生思想素养的发展是与时代的要求和教育的目标相吻合的。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

道德品德、健全人格、热爱生命以及人文情怀是党的教育方针中对人才最基本的要求,要求每一个大学生能够从小认识到生命来之不易,对生命尊重,包括对自我生命和大自然中所有生物的珍惜和热爱,这是学生善良品质培养的开端,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培养一些优秀的道德品质,形成对自我基本的约束,保证自我行为不对社会造成伤害;同时,要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对周围的人和物进行关注和关心,形成热情而积极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思想素养是对素质的要求,但是其素质具体落实的过程就是在实践中践行党的教育方针的过程。

2.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高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各国在21世界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高速发展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教育家不断研究和更新思想素养的结构体系,不同的研究充满差异也形成一些基本的共识,思想素养不是单一的知识要求,思想素养随着时代的发展只会更加多元和多样。以思想素养中文化基础的要求为例,在19世纪和20世纪各国的教育目标都注重的是知识量的关注,要求学生能够知道和熟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在21世纪,各国知识基础要求更主要的放在知识的运用上,学生不是知道思想政治理论,而是能够自主吸收和内化知识,并熟练进行运用,多样化和创新性的知识重建,具备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的品质。

3.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需求

近年来素质教育改革在各级各类学校不断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生在学习中已经逐渐突破被动学习模式,开始了自主学习热潮,亲身践行终身学习理念。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也有被动的知识接受发展为有声的言语交流,由单一的课堂知识传授转化为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交流——课后延伸学习为一体的主动学习,学习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由于是师生对思想素养的了解没有跟得上时代的要求,目前仍然有很多人认识大学生思想素养培养的关键在于基础知识的传授,这使得在教学中出现新型教学模式的表面化和形式化特征,表现为课前自主学习引导性问题封闭,课堂互动交流氛围活跃而无多样化见解,课后延伸学习仍然单一表现为习题巩固,学生的能力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个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素质改革的推进和深化,首要环节就是要引导教师和学生对思想素养形成正确的认识。

二、西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1.学校课程教育与其他途径相结合

学校是西方国家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径,但是在西方高校课程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课程名称,各学校主要围绕主题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在主题上集中表现为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宗教教育,据此设定的课程包括20多种,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進行选择。西方思想政治课程除注重显性课程的教学外,更加关注隐形课程的挖掘,包括师生关系、课程氛围、学校文化的构建。除课程的探讨和交流外,西方国家也注重校园社团活动的组织,学生活动在每周形成一定的常规,并得到学校资源的支持。

2.学校教育与民主平等的家庭教育相结合

西方教育非常注重家庭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在构建家校一体化教育也颇有建树。他们把家庭训练作为思想政治形成的重要强化手段,通常通过任务的引导和分配,引导学生在家庭中实践自己的政治信仰和道德品质。同时,西方家庭的民主气息相对浓厚,父母和子女是平等的,沟通也主要是通过民主的方式来实现的,无论孩子的成绩如何,父母在教育上更加倾向于用一种委婉的方式进行鼓励和支持。在孩子能力的培养上,更加注重学生自我实践能力的形成,父母大多引导学生自己制定目标,亲自践行和自我监督,培养独立、自信、自强的品质,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较好的支撑。

3.学校教育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当代西方高校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到一些有利于社会发展和具有政治意义的服务中去 。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包括“山野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磨炼,从而增强体能、冒险精神和野外生存能力,以英国和日本最为推崇;参加大型建设工程,将高校学生派到大型工程建设中,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礼貌周”活动途径,在特定的时间内安排学生深入细致地开展一系列的业余活动,强化学生与人为善、团结互动、讲礼貌的道德品质;“宗教教育”活动宣传,通过基督教的礼拜会、感恩节、祈祷会、独立节对学生开展意识教育。

三、当代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途径

1.学校教育必修课与多种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途径

在我国目前实施的思想政治的政策中,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各专业的一个必修课程,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每一个学期,通过学分制的要求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以思想、政治、品德为主要教学内容外,在其他课程中也相继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实现深化渗透。同时,大学是一个国家思想最活跃的地方,大学生容易接受新型的观点,也更加愿意践行自己的行为。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首先,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但是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大学生的心理仍然呈现出不成熟和不健康倾向,在这样的背景下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客服各种障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其次,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多样的社团活动相结合。各种社团教育应以理念信念为核心,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学生 ,让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项活动中,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互相参与,建立思想政治合力的一个平台。再次,大学生党员和团员是最先进的集体,引领着大学生的思想热潮,是大学生群体学习的榜样和楷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通过组织多样化的党员学习活动和党员学习新政策的心得体会分享,引导党组织成员关注国家最新动态,客观分析我国形势,树立正确的思想和积极的态度。

2.学校教育与传统浓厚文化的家庭教育相结合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对学生具有终身影响的重要因素,家长的素质和家庭的文化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的形成和道德行为的践行,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教育的覆盖面不够全面,家长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不能够形成平等的互动的沟通方式,在方式上重管理轻沟通,重知识积累轻文化修养,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同时,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的不断增加,父母对子女的溺爱和过度包容,学生形成严重的“自我中心意识”,在尊师重道、尊老爱幼等中国传统美德的延续上出现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就需要逐渐建立家长学校,形成终身教育体系和意识,引导家长走出家庭参与社区教育和组织,接受新型的家庭教育模式,建立平等的文化氛围,关注家庭优秀文化的构建,注重自我修养的不断提高,关注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和实践。

3.学校教育与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思想政治包括政治认识、政治情感、政治意志和政治行为四个方面,其落脚点在于政治行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需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改变,更需要引导学生将政治理论落实到行为中。目前,我国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主要包括“三支一扶”教育实践活动,大学生在假期可以报名学校组织的“三支一扶”活动,深入到偏远和贫困农村,开展支教、支农、支医活动,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他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奉献精神和关爱品质,需要学生能够克服艰难的环境,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中仍然坚持自己的政治信仰。“志愿者活动”,大学生可以报名参与不同城市、不同地区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可以是全国性的大型活动(如奥运会),可以是区域性的政府活动(如经贸会),可以是小团体的社会公益活动(如教育走进孤儿院)等等,自愿者是一种无偿的形式,更多地在于通过帮助给予他人关怀,通过奉献实现自我的成长,这对于学生的思想修炼和行为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勤工俭学实践活动是深入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项实践活动,通过在学校参与服务项目,为全校学生提供帮助;“大学生村官”既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教育与基层实践有机结合的一种途径,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实践三个主要途径,而且学校是最主要的途径。在学校教育中,中国主要通过专门课程和他课程渗透来实现,在内容上需要逐渐借鉴西方课程内容的灵活性和多元性;在家庭教育中,中国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的支持,但是要逐渐注重平等、沟通家庭文化的构建;在社会实践中我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建立了多样化的实践途径,但是需要注意其实践性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李荣. 当代中国与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比较研究[J]. 教育探索,2015,01:104-106.

[2]雍树墅. 中西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比较[J]. 教育与职业,2015,19:86-88.

[3]王熠晔. 当代中美两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2:43-44.

[4]林春.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途径比较及其启示[J].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02:46-48.

上一篇:林丹:直到世界尽头下一篇:提前面试-英语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