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X线诊断报告

2024-09-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乳腺X线诊断报告(精选12篇)

乳腺X线诊断报告 篇1

乳腺X线诊断报告范本

××××××××医院乳腺X线检查报告单

检查号:12345678 姓名:放射科

性别:女

年龄:44岁

检查日期:2007-8-31 门诊/住院号:123456

床号:35床

科室:肿瘤外科

送检医师:

临床诊断:左侧乳腺癌

投照体位:左侧:头足(轴)位、侧斜位

右侧:头足(轴)位、侧斜位

影像学表达描述:

双侧乳腺腺体型。

左侧乳腺外上方可见一大小2.8cm×1.8cm的肿块影,高密度,边缘不规则并伴有毛刺,内见多形性细小钙化。

右侧乳腺未见明显肿块与异常钙化。双侧皮肤、乳头影………

双侧腋下可见小淋巴结影,形态密度无异常或……….影像学印象:

左侧:BI-RADS:5 右侧:BI-RADS:1

报告医师签名:×××

审核医师签名:×××

乳腺X线诊断报告 篇2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6例乳腺癌,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50例,原位癌12例,单纯癌30例,以及髓样癌24例。患者年龄在21~75岁之间,平均49岁。患者多数以乳房结节或肿块就诊,其中,24例体检摄片时发现。病程最短是体检当天,最长是40个月。

1.2 方法

采用芬兰ALPHA—ST型钼靶X线乳腺机,KODAK产MIN—R型乳腺专用胶片,KODAK M35自动洗片机,KODAK显定影套药。全部病例均摄轴斜位片,部分腺体致密者加摄点压片。全部病例均由2名以上诊断医生分别观察,包括肿块的部位、形态、钙化和腺体结构等。采用普通放大镜对钙化数目、大小、形态、密度、分布进行观察,对钙化范围在1 cm2以内的病灶作实际计数,大于1 cm2范围者选择最密集处用1 cm2的黑框框住进行计数,将钙化数目分为小于10个、10~2 0个和大于20个共3组。钙化灶形态参考徐开土林[2]的分类法分为4型:a)粗颗粒型直径在0.5 mm以上,边缘规则或不规则;b)细颗粒型直径在0.5 mm以下,形态规则或不规则,包括泥沙样钙化和针尖样钙化;c)导管型长短不等、粗细不一,可呈线状、棒状、分支状;d)混合型上述2种以上钙化类型同时存在。

2 结果

2.1 病变分布情况

216例乳腺癌中,以40~59岁相对较多,并有年轻化趋势;左侧乳腺95例,右侧121例,均为单侧发病,外上象限占116例(53.70%)。

2.2 肿块形态

216例乳腺癌中,表现为肿块或结节者150例(69.44%),大小分别在1.1 cm×1.2 cm~5.9 cm×3.1 cm之间,其中42例为类圆形,60例有分叶,48例(22.22%)有毛刺(见图1)。

2.3 钙化

216例乳腺癌中,128例(59.26%)有钙化征象。钙化数目小于10个见于42例、10~20个35例,大于20个51例。多半表现为细颗粒型和导管型(见图2)。

2.4 腺体结构

216例乳腺癌中,24例表现为腺体结构紊乱、扭曲和非对称性致密影(见图3)。

2.5 其他征象

血管丰富者152例,悬韧带短缩51例,漏斗征42例,腋下淋巴结改变30例(13.89%),导管扩张18例。

本组216例中,钼靶X线诊断180例(83.33%)。

3 讨论

乳腺癌起病隐匿,早期常表现为患侧乳房的无痛性单发小肿块,此常为患者无意中发现就医的主要症状。而早期的发现和治疗是提高存活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目前钼靶乳腺摄影是临床诊断乳腺癌的首选方法[3]。

3.1 乳腺癌的直接征象

3.1.1 肿块部位与形态

Bhattacharya等[4]报道了75例乳腺癌,多数患者(36%)的病变位于外上象限。Di Saverio等[5]报道了11 400例乳腺癌,44%的患者的病变位于外上象限。本组病例216例乳腺癌中,也是以外上象限多见,占53.70%,肿块的位置对诊断有一定参考意义。X线测得的肿块体积较临床触及的肿块为小,此常为诊断乳腺癌的可靠依据(lebougne定律)[6]。另外其边缘分叶、星芒状或毛刷状,被认为是恶性肿瘤的特征性表现;本组以肿块为主要表现的有150例(69.44%)。

3.1.2 肿块钙化

钙化是乳腺癌重要而常见的征象,也可以是唯一的表现,国外文献报道X线片中乳腺癌伴钙化高达50%[7]。本组病例伴钙化者占59.26%,与其基本相仿。肿瘤中的钙化形态多呈泥沙状、针尖状、小杆状、分支状。其中钙化呈簇状分布是乳腺癌病变的特点。大多数学者认为1 cm3的体积内至少有5枚直径小于0.5 mm的散在钙化颗粒可提示恶性病变,尤其在无肿块影时,钙化灶的出现对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8]。也有作者提出,钙化群每平方厘米中有10~20个钙化灶可诊断为乳腺癌,每平方厘米少于5个一般为良性病变,但乳腺癌的钙化显示可随病程延长而增多,因此应该随访观察。本组病例钙化数目小于10个的有42例,10~20个的有35例,大于20个的有51例;多半表现为细颗粒型和导管型,与其他学者的结论一致。

3.1.3 腺体结构

腺体结构紊乱、扭曲和非对称性致密影本组占24例(11.11%)。腺体结构紊乱说明病变没有形成肿块,只表现为病变组织密度增高,腺体结构扭曲变形,与周围界限不清。乳腺内密度不对称和局部结构紊乱是乳腺癌的定位征象。但在确定为异常征象之前,必须要与正常的腺体组织、手术后或活检后组织纤维化等进行鉴别。病灶的确定常需活检。对孤立新出现的致密影(在动态观察中)常需活组织检查或进一步检查。

3.2 乳腺癌的间接X线征象

3.2.1 乳腺内异常静脉影

肿瘤是典型的血管依赖性病变,血管形成不仅促进肿瘤的生长,而且与肿瘤的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乳腺肿瘤的发育常伴随着新血管的形成[9]。乳腺癌大多数属于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因此也具有恶性肿瘤的特性,即存在丰富的血管供应以维持肿瘤的生长。钼靶X线也表现为血管增粗、增多、扭曲,大多数位于肿块附近,也可广泛分别于乳腺皮下脂肪层,表现为“血管丰富”。乳腺癌同侧腋下供血动脉常常较粗。本组血管增粗增多者152例(70.37%)。

3.2.2 悬韧带短缩

乳房悬韧带增生、扭曲并向上翻起,形状如牛角。乳腺癌引起的牛角征比较致密,是合并钙化的间接征象。本组悬韧带短缩51例(23.61%)。

3.2.3 漏斗征

这是因乳头陷入乳晕内形成外宽内窄的三角形致密影。恶性漏斗征是由于乳头乳晕变形明显,组织破坏形成边缘不整的三角形致密影,乳晕附件皮肤增厚,出现橘皮样改变。

3.2.4 腋下淋巴结改变

淋巴结转移造成淋巴结增大,密度增高,相互融合,淋巴结门消失,本组30例(13.89%),表明病变已经侵犯前哨淋巴结,有转移。

当然,良性病变有时亦可见上述征象。因此在分析平片时应该密切结合临床。一般认为,同时出现2个以上直接征象,或1个直接征象加2个间接征象时均可诊断为乳腺癌。

3.3 乳腺癌的误诊原因

本组216例乳腺癌,X线诊断正确180例,符合率为83.33%。15例误诊为乳腺增生,即无明显包块或结节,亦无钙化;7例因钙化数目少并粗大又无明显肿块,误认为良性钙化;6例肿块类圆形,边缘较光滑,出现晕征,误诊为良性占位;8例为圆形肿块,边缘清晰,未见分叶、毛刺及钙化,仅触及时较固定,误诊为纤维腺瘤。

为提高早期乳腺癌特别是微小乳腺癌的检出率,我们认为具有下列情况可作乳腺钼靶摄影检查:a)病因不明的乳腺肿块,单发或多发者;b)乳腺内未触到肿块,但有不同性状的乳头溢液者;c)巨大乳腺触诊检查不满意或阴性者;d)一侧已确诊为乳腺癌,对侧也应行X线检查;e)腋下淋巴结肿大而原发病灶不明者;f)对于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特别是单侧,病变局限,经过相应治疗症状不见缓解者。

参考文献

[1]曹厚德.应当重视乳腺X线摄影的质量[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34(3):149-151.

[2]徐开.乳腺疾病影像诊断与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6:89-90.

[3]曹厚德,蒋琴.乳腺X线摄影若干技术要素的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34(3):155-158.

[4]Bhattacharya S,Adhikary S.Evaluation of risk factors,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carcinoma breast:a retrospective study[J].Kath-mandu Univ Med J(KUMJ),2006,4(1):54-60.

[5]Di Saverio S,Gutierrez J,Avisar E.A retrospective review with long term follow up of11,400cases of pure mucinous breast caroinoma[J].Breast Cancer Res Treat,2007,Nov18,[Epub ahead of print].

[6]杜勇.乳腺癌的影像学检测(综述)[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4,17(3):130-134.

[7]Mils RR,Davis R,Stacey AJ.The detec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cal-cifications in the breast:A rad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study[J].Am North Radiol,1976,49(1):12-26.

[8]Flowers WM Jr,Launev DS.Evaluation of mammographic calcificat-ion[J].J Miss State Med Assoc,1992,33(9):319-321.

乳腺X线诊断报告 篇3

关键词:乳腺肿块;X线检查;诊断;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088-01

乳腺肿块是一种女性常见的乳腺疾病,随着近年来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乳腺疾病的发病率也日趋上升,以成为危害女性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笔者就119例患者经X线检查诊断的正确率,来评价其临床价值,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0年6月~2012年9月收治的119例乳腺肿块患者,年龄32~58岁,平均年龄46.6岁。临床表现为:所有患者中32例有疼痛感,90例无明显的疼痛或不适。患者入院后均进行钼靶X线检查。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排除:所有患者均符合乳腺肿块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具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排除标准:排除30岁以下的患者;排除伴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排除不愿参加此项研究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采用Senographe DMR+钼铑双靶X线机。患者常规摄MLO位、CC位及点加压摄片。观察分析患者乳腺肿块的部位、形态、大小、密度及其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在患者进行X 线检查后,均进行手术切除肿块并通过病理学检查。将X线检查结果与手术及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

1.4 疗效判定

良、恶性乳腺肿块的X线诊断标准[2]: ①良性肿块一般形状规则, 密度均匀,边界较清晰, 边缘无毛刺状, 可出现斑块状钙化影;②乳腺癌形状不规则的密度增高影, 边界不清晰, 边缘呈现毛刺状, 可具有砂粒样钙化灶。

1.5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的所有数据均由SSP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乳腺肿块病理学结果:119例乳腺肿块患者中88例为良性肿块,其中包括49例乳腺增生,13例积乳囊肿,23例纤维腺瘤,3例炎性肿块;31例为恶性肿块,包括4例单纯乳腺癌,6例浸润性小叶癌,19例浸润性导管癌,2例髓样癌。

乳腺肿块经X线检查结果:良性乳腺肿块中共检出82例,正确检出率为93.2%,包括47例乳腺增生,12例积乳囊肿,21例纤维腺瘤,2例炎性肿块;恶性乳腺肿块共检出27例,正确检出率为87.1%,包括2例单纯乳腺癌,5例浸润性小叶癌,18例浸润性导管癌,2例髓样癌。

良、恶性乳腺肿块形态比较: 88例良性乳腺肿块病变中有27例发现孤立的圆点状或环形钙化;乳腺恶性病灶中有15例出现钙化,其中有9例出现成簇细小钙化,5例出现小短棒样钙化,1例出现泥沙样钙化。

良、恶性乳腺肿块病灶的边缘特征比较: 88例良性肿块患者,其病灶边缘特征包括37例出现分叶, 20例出现模糊, 31例有透亮环;31例恶性乳腺患者中21例出现边缘毛刺征, 6例出现分叶,4例有透亮环。

3 讨论

诊断良恶性乳腺肿块主要依据以下几点:(1) 肿块的形态:良性乳腺肿块的主要为圆形或者椭圆形;恶性肿瘤的形态一般不规则,多表现为分叶状病变;(2)边界:良性乳腺肿块常具有包膜,且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不侵犯周围的正常组织;恶性肿瘤组织多数与周围组织相连,周围腺体结构紊乱扭曲,且边缘常常有毛刺。毛刺征是钼靶X 线诊断乳腺癌的重要征象之一;(3) 肿块的密度:良性乳腺肿块的密度表现为等或低密度;恶性乳腺肿块质地坚硬,故表现为高密度;(4) 钙化:良性乳腺肿块出现钙化的情况较少,有时出现点状、斑片或环形钙化;恶性乳腺肿块常出现钙化,且多表现为成簇细小砂砾样钙化。X 线检查乳腺肿块因其操作简单、检出率高已成为目前临床上首选的诊断手段之一,但是由于检查时的影响因素较多也存在一定的误诊率,故临床上诊断此类疾病需要与超声及MRI检查相结合。影响X线诊断结果的因素有:(1)致密型乳腺;(2)疾病的恶性程度;(3)伴有其他多种疾病;(4)临床医师诊断经验;(5)X光片拍摄技术,等。如年轻女性患者的乳房腺体组织较致密, 特别是当患者伴有乳腺增生性改变时,则X线对组织的穿透性降低, 从而不够能清晰地显示乳腺肿块, 甚至使X线检查结果呈现阴性,使X线对乳腺肿块诊断的准确性大大降低。

本次研究结果所示:119例患者中乳腺良性肿块检出率为93.2%,恶性肿块的检出率为87.1%。乳腺肿块的主要类型有:良性肿块的主要类型包括乳腺增生、积乳囊肿、纤维腺瘤、炎性肿块;恶性肿块的主要类型包括单纯癌、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髓样癌。

综上所述,乳腺X 线用于检查诊断乳腺肿块具有操作简单、检出率高、费用合理等优点,对于乳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临床上检查乳腺肿块的首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丁莹,郭瑞强. 高频彩超与钼靶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现代肿瘤医学,2009,17(9):1708-1710.

[2] 赵玉年, 唐金海, 崔怀萍, 等. 40 例早期乳腺癌的临床X 线分析[J]. 临床肿瘤学杂志,2008, 10( 12) : 27- 29

X线检查报告单 篇4

X 线 检 查 报 告 单

姓 名: 性 别: 年 龄: 门诊号: 就诊科室: 住院号: 病 室: 床 号:

检查部位:胸部正位片

影像表现: 胸廓对称,纵膈及气管影居中,双肺肺野未见实变影,双肺肺纹理增粗,紊乱,肺门结构清晰,心膈未见异常。

意见:提示支气管炎,建议抗炎后复查。

乳腺X线诊断报告 篇5

摘要:《骨伤科X线诊断学》是高职专科学生中医骨伤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根据医学中等及高等学校的多年教学体验,论述分析《骨伤科X线诊断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培养具有城乡基层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高职专科中医骨伤人才。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课程改革;教学

《骨伤科X线诊断学》主要介绍骨伤科X线对骨与关节各系统疾病如骨关节损伤、骨与关节感染性疾病、骨肿瘤等的检查方法、诊断与鉴别诊断。《骨伤科X线诊断学》是高职专科学生中医骨伤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学习《骨伤科X线诊断学》使高职专科中医骨伤专业学生掌握骨与关节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为培养具有城乡基层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高职专科中医骨伤人才,提高中医骨伤疾病诊断和治疗能力,中医骨伤专业教学内容必须反映先进的医学水平,要求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

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我校的中医骨伤专业学生,先后选用的《骨伤科X线诊断学》、《骨伤科影像学》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教材(供骨伤专业用)和卫生部“十二五”规划、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教材(供中医学(骨伤方向)专业用),高职专科学生只有两年的在校理论学习时间,按照我校中医骨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骨伤科X线诊断学只有32学时,要完成13或者15章节的内容难度太大,必须要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深化教学改革。

近年来,现代医学影像设备不断完善,影像学科由传统的X线技术发展成CT、MR、超声、核医学和影像引导下的介入治疗等诊治兼备的现代医学影像学。因此,骨伤科X线诊断学教学内容必须适应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检查手段更为完善与先进的临床需要,反映当代先进的医学影像水平。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及成效

1.优化教学内容,重点讲授常见病、多发病。针对高职专科在校学习时间短的情况,首先根据重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对原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以《骨伤科X线诊断学》为例,对原《骨伤科X线诊断学》教学日历进行修改,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重点讲授,执行少而精的原则,从解剖、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影像表现、鉴别诊断等方面进行讲解,做到概念清楚,观点正确,讲授准确,重点难点突出,深度广度适当。同时注重吸收新成果,传送新信息,反映先进的医学水平,如对骨与关节疾病的CT、MRI诊断就增加课时数,结合临床的实际病例多讲。而对临床上的一些少见病安排学生自学。学生提前进入对临床的感性认识。

2.丰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灌输,学生被动吸收,就是在课堂中老师从头讲到尾,学生埋头记笔记,学生没有时间独立思考,造成学生在思维方面的僵化,缺乏创造性。鉴于此,在教学中尝试缩短讲授时间,一是采用直观启发式教育方法,即通过多媒体课件及教學录像,结合X光片、CT、MRI等影像学资料,辅以临床大体照片进行教学,让学生提前感受临床氛围。如在讲解脊椎骨折时,应用多媒体、X光片、CT及MRI等影像资料,让学生掌握脊椎骨折的影像学表现,知晓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在临床工作中如何采取预防措施。二是采用PBL教学方法,就是以问题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五段式教学过程,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如在讲解骨的化脓性感染时应用PBL,提出在如今大量应用抗菌素的情况下,骨的化脓性感染出现不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如何进行鉴别时,学生纷纷收集资料、讨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创造性思维和主动学习有机结合。三是案例教学法,就是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临床案例,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参与讨论,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各课程知识,提前形成临床思维。如在讲解骨肉瘤时根据临床实际工作中的真实案例,结合多媒体展示的临床表现,提出可能出现的影像学表现,学生们分析病例资料,纷纷讨论,课堂气氛活跃,这样有利于将学生的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有时将以上几种方法相结合,更有利于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多参阅医学影像学特别是骨伤科影像诊断学相关的专著、杂志和网站,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强化专业技能。鉴于《骨伤X线诊断学》这门课程实践教学特色突出及与相关临床课联系密切,我们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的条件,注重实践技能培养。在真实或仿真环境中,实行理实一体化,让学生尽早地接触骨伤X线诊断学实际工作内容,启迪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通过:①校内实验实训教学,包括读片、报告书写、病案讨论等;②校外实验实训教学(影像科见习和毕业实习)。同时聘请具有较强教学水准医院的老师担任一定数量的实训课程。减少“看图说话”,增加综合性实验,增加临床技能实训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实践中因势利导积极强化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和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树立对社会对工作高度的责任感,为病人服务的奉献精神,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玉清.21世纪医学影像学的展望——我国的现状和发展对策[J]中华医学杂志,,81(7):385-386.

[2]江勋源,魏光师,刘波.中医院校《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与实践,,4(2):153-154.

[3]文弋,张雪林,李慧嘉等.医学影像学改革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8(3):293-295.

X线受检者放射防护制度 篇6

根据《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及相关的放射防护标准要求,对受检者做好以下防护:

一、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诊断时应当按照操作规程,照射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严格控制受照剂量,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应当进行屏蔽防护。

二、对婴幼、儿童、青少年的体检,不应将胸透检查列入常规检查项目,对孕妇和幼儿进行医疗照射时,应当事先告知对健康的影响。

三、对育龄妇女的腹部及婴幼儿的X线检查,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对孕妇,特别是受孕8~10周的,非特殊需要,不得进行下腹部X线检查。

四、临床医生和放射线科医师尽量以X线拍片代替透视进行诊断。

五、放射线医师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以减少受检者的受照剂量。

六、需要借助X线透视进行骨科复位和取异物时,不得连续曝光,并要尽可能缩短累计曝光时间。

七、候诊者和陪诊者(病人必须被扶持才能进行检查的除外)不得在无屏蔽防护的情况下在X线机房内停留。

八、医疗照射用的X线机必须符合国家规定及标准。

1、购置与使用的设备须符合标准。

2、备有设备性能规格和操作及维修说明书,特别是应备有防护与安全说明书。

3、设备中带有射束对中准直装置,以便将照射尽可能限制在被检查或治疗的部位。

4、辐射发生器(操作台)的各项参数应指示准确,如:管电压、过滤性能、焦点位置等指标。

5、具有射线摄影设备配备照射停止装置。

九、X线的工作人员须按要求操作:

1、采取合理措施防止故障和失误,如工作人员有上岗证,并经定期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2、制定各项规章制度。

3、应用技术措施降低检查部位的受照剂量,如:选用合适的焦距和管电压,适当厚度的过滤板等。

4、防止非检查部位受到不必要的照射,如利用准直限束装置控制照射野,屏蔽非照射部位等。

钼靶X线诊断乳腺增生的临床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12月疑似乳腺增生患者210例, 随机分成观察组 (X线组, 105例) 与对照组 (核磁组, 105例) 。观察组年龄29~50岁, 平均39.5岁;疼痛随月经周期变化62例, 呈持续性20例, 无规律23例;曾接受过药物治疗70例, 未接受任何治疗35例;乳房单侧胀痛30 例, 双侧胀痛75例。对照组年龄27~55岁, 平均41岁;疼痛随月经周期变化68例, 呈持续性25例, 无规律22例;曾接受过药物治疗68例, 未接受任何治疗37例;乳房单侧胀痛24例, 双侧胀痛81例。两组患者年龄、发病周期、药物治疗、疼痛部位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X线摄影采用美国GE Senographe全数字化乳腺X线影像系统, 常规拍摄双侧乳腺CC位 (头足位) 、MLO位 (内外斜位) 。应用自动参数选择技术, 根据乳腺厚度、密度, 自动转换阳极靶面、X线曝光条件。

1.2.2 对照组采用Siemens 1.5T超导磁共振, 双环极阵列乳腺线圈。先行横断面SE 序列压脂T2WI、T1WI 扫描, 后行动态增强扫描及单体素质子磁共振波谱 (1H MRS) 。快速小角度激发三维动态成像序列T1WI 压脂扫描, TR/TE=4.42/1.49ms, 层厚1.2mm, 重复扫描6次, 每次扫描时间60s, 第1、2次间隔20s, 手背静脉注射对比剂钆喷酸葡胺 (GdDTPA) , 剂量0.1 mmol/kg, 扫描时间6 min 19 s。1H MRS技术:TR 1500ms, TE 135ms, 翻转角90°, 扫描时间4min 54s。

1.3 诊断标准

X线评定标准:阴性:乳腺无异常征象发现, 双侧乳腺结构对称, 未见肿物、结构扭曲或可疑钙化灶。弱阳性:不能判定, 需进一步进行相关影像检查, 或需要与以往资料比较。阳性:乳腺内可见数目不等的毛玻璃状或肿块阴影或呈现输入管扩张等核磁评定标准。阴性:乳腺各组织结构清晰可见。弱阳性:T1WI信号区正常, T2WI信号区出现异常。或者T1WI信号区出现异常, T2WI信号区正常。阳性:T1WI、T2WI信号区均出现异常[2]。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诊断特异性、费用、所用时间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2) 。

3 讨论

目前, 乳腺影像检查的方法有很多:如MR、钼靶X线等方法, 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可以得知, 对于乳腺疾病, X线的特异性高于核磁, 主要是由于X线的特性所决定的, X线也是一种电磁波, 因此具有以下几种特性:穿透性、荧光作用、感光作用、生物作用、电离作用。磁共振的呈现原理则是通过人体组织器官及其疾病发出的MR信号强度的强弱, 与其各自成分中所含质子密度有直接关系, 借质子密度作为成像的参数, 其对比度较低, 不利于各组织器官和疾病过程的显示[3]。

乳腺增生的X线诊断应紧密结合患者的具体临床资料, 如年龄、临床症状和体征、生育史及月经情况等。然而不同的疾病, 其X线检测的表现却可以相同, 案例为一年轻临床阴性的女性, 则很可能是一正常的致密型乳房, 而如为中老年曾生育过的妇女, 则很可能有乳腺增生[4]。月经前中期对乳腺增生的X线诊断影响也很大, 由于经前体内雌孕激素分泌失调, 导致内分泌紊乱, 从而引起乳腺增生加重, 所以对增生病患者, 应避开经前摄片。乳腺增生虽然是一种良性增生疾病, 如果不加以重视, 具有恶性转变的可能, 因次, 加强女性乳腺普查尤其是推广X线检查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李良清.乳腺X线检查方法及影像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 (1) :242-243.

[2]申作强.乳腺钼靶X线检查对现代乳腺疾病的诊断作用[J].吉林医学, 2011, 32 (14) :2795-2796.

[3]牟艳秋, 张利民, 姜涛, 等.乳腺X线检查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 2011, 20 (1) :379-379.

乳腺X线诊断报告 篇8

【关键词】 乳腺癌;X线摄影;超声诊断

乳腺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近年来年轻女性的发病率越来愈高。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乳腺癌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有积极的意义。随着现代科技和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诊断技术被用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上,如超声诊断、X线诊断、CT诊断等,目前X线摄影和超声诊断因其操作简单、经济实惠、患者无痛苦而成为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最常用方法。

1 早期乳腺癌的概念

对于早期乳腺癌的概念,学术上一直争论不休,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一般观点为:临床Ⅰ期或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Ⅱ期癌均应该被视为早期癌,早期乳腺癌应该具备以下条件[1]:①病变处于病理组织学或临床早期;②癌局限于乳腺,无或甚少远处转移;③病变经局部处理后,9O%以上可获长期治愈[2]

2 早期乳腺癌的诊断

2.1 早期乳腺癌的X线诊断 X线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早期乳腺癌的X线表现为毛刺样肿块、边缘模糊、形态不规则、肿块多呈高密度影、边缘毛糙伴有放射状毛刺,簇状钙化等,钙化是早期乳腺癌的一个重要的X线征象,故比较容易诊断[3-4]。X线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和较清晰的图像,能够包含整个乳腺腺体并显示出簇状细小的钙化,比较直观,在加上X线较少受到肠蠕动和肥胖的影响,它能够清晰的显示乳腺肿瘤内肿块的形状、大小、数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密度等详细情况,操作简单、费用低廉,为医生综合分析患者各方面情况而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提供帮助。但X线主要反映的是病灶的外部轮廓,有局限性,对致密腺体显像较差,侧重于微钙化灶的检测,对于小于2厘米的乳腺肿瘤,可能造成一定的误诊,而且X线具有辐射,对于年龄小、乳房小、致密型腺体、妊娠哺乳期妇女、炎性肿块等要慎重,防止患者受到辐射伤害,在距离上次X线检查未超过三个月的,最好改选其他放射诊断,避免短时间内接受太多的辐射。

2.2 早期乳腺癌的超声诊断 超声诊断是诊断早期乳腺癌不可或缺的辅助检查手段。早期乳腺癌的超声扫面表现为肿块形状不规则、边缘呈分叶状、边界毛糙不平整、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衰减、乳房正常结果被破坏等[5-6]。超声诊断能够清楚显示出肿块的大小、数目、位置、内部回声等情况,图像比较清晰,对于致密腺体的显像比较好,而且可以检测出肿块内的钙化,彩色多普勒超声可通过频谱分析乳腺腫块内血流供应情况,方便快捷、无创伤、无辐射,可反复检查。但超声诊断对于小的肿块或没有确切肿块只有腺体内钙化的肿瘤容易出现误诊。彩色多普勒反映的病灶血流供应丰富程度及脉冲多普勒测量的最大流速及阻力指数目前特异性有待研究,学术界仍有争论,还没有具体的血流参数的界值作为乳腺癌的诊断标准。

3 结 语

X线摄影和超声诊断都能有效的诊断出早期乳腺癌,两者各有优劣,具有良好的互补性,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反映病灶的病理特征,在实践中,应该结合临床触诊,扬长补短,灵活运用X线摄影和超声诊断技术对早期乳腺癌进行诊治,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亚平,周世英,刘荣波,等.乳腺x线中成簇样微小钙化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10(1):7-lO.

[2] Keyril inen J,Fern andez M,Bravin A,et a1.Comparison of in vitro breast cancer visibility in analyserbased computed tomography with histopathology,mam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J Synchrotron Radiat,2011,18(5):689-696.

[3] Winchester DP.Jeske Jm,Goldschmide Ra.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arcinoma in—situ of the breast[J].Am Cancer J din,2000,50:184.

[4] 贺青卿,范西红,管一帆,等.超声引导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在非扪及性乳腺病灶诊治中的应用[J].中华乳腺病杂志,2008,2(3):9-12.

[5] 郭钊轩,刘丹,朱大江,等.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B超筛查资料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0,19(11):1215-1218.

放射科X线胶片管理制度 篇9

住院部X线摄影胶片

一、凡用CR机照片,电脑光盘刻录,光盘在放射科储存;

病人照片,可打印一份片发给病人,病人须签名。

二、胃肠片、普通片在放射科储存;如临床医师要借片,应写借条,由临床医师保管,一周内再还放射科储存。

门诊部X线摄影胶片

一、普通胸片、颈椎片,由门诊放射科保存;临床医师要借片,应写借条,临床医师保管1一2天后,再还放射科储存。

二、发热门诊摄胸片,2003年5月8日开始。

凡发热病人、体检者,所照胸片,经医院会议决定、医务科通知:

所照胸片由放射科保存,临床医师要借片应写借条,临床医师保管片期限为一天至一周内归还放射科储存。

放射科

乳腺X线诊断报告 篇10

【关键词】乳腺磁共振;CT;X线;乳腺癌;保乳术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017-02

现如今,对乳腺癌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可是为了能够提高病人日后的健康生活治疗,保乳术已经成为治疗乳腺癌的常用方式,但是在临床治疗之前要采取相对应的临床检查。本文笔者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乳腺癌的患者一共有76例,对76例患者的相关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乳腺癌的患者一共有76例,76例患者全部符合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当中,实验组年龄在30-57岁,平均年龄为43.7±3.8岁;对照组年龄在32-59岁,平均年龄为45.9±4.5岁。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之间的相关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给予对比。

1.2临床检查方法

1.2.1对照组检查方法

(1)钼靶X线:采取吉特全数字乳腺X光机,摄取病人内侧和外侧斜位,并且拍摄两侧乳腺作于比较,由两名相关临床经验丰富的影像学诊断医师进行阅片,分别重点观察病灶的位置、数量以及边缘,阅片以后分别给予结果,一旦存在分歧,需要再经过二人讨论以后给予最终诊断结果;(2)CT检查:采取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64,扫描条件130kv、210mAS,矩阵为512×512,扫描之间为20厘米,窗宽400-600Hu,窗位10-40Hu,扫描层面从腋窝顶下连续扫描到达双乳下侧,层厚以及层距全部为10毫米,螺距11毫米,感应区域采取2毫米或者5毫米层厚和层距。均给予平扫或者动态增强扫描,分别在在注射造影剂以后的1分钟、3分钟以及8分钟以后进行扫描。患者采取仰卧体位,对部分体积较小以及松弛的乳房采取俯卧体位,在颈间和腹部加上软垫,以便可以让双乳自然下垂。

1.2.2实验组检查方法

实验组在上述检查的基础之上,在保乳术手术之前采取乳腺磁共振检查,采取西门子1.5T,32通道。病人采取俯卧体位,让双乳自然下垂进行扫描,连续动态扫描8个时相,时间为564秒,所获得的图像采取数据软件给予病灶区域时间和信号强度曲线绘制,由两名专业乳腺影像学诊断医师给予阅片,对磁共振平扫以及增强影像资料给予分析,密切观察病灶位置、 数量、边缘、大小及病灶对相邻组织的浸润情况。阅片以后分别给予结果,一旦存在分歧,需要再经过二人讨论以后给予最终诊断结果。

1.3病理学检查

临床手术以后采取乳腺癌大体标本给予病理学检查,对病灶数目、形态、位置、病理分化以及大小等给予观察,同时以病理学检查结果当做评定标准。

1.4临床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组与对照组检出率情况对比

对照组临床检出率为84.21%,实验组临床检出率为100%,临床结果显示,实验组的临床检出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详见表1。

2.2实验组与对照组临床诊断率情况对比

对照组临床诊断准确率为81.58%(31/38),实验组临床诊断准确率为100%(38/38),临床结果显示,实验组临床诊断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

3讨论

目前,对于乳腺癌主要采取临床手术治疗,同时还要尽量保存乳房的外形以及功能,这样能够在临床手术以后使患者健康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所以,目前,对早期乳腺癌主要采取保乳术进行治疗,在临床当中被广泛应用。因为其要保证癌变组织彻底根除,因此,在病例选择上有一定的要求,例如,肿瘤直径最大要在3厘米以下,为单发性肿瘤,无皮肤以及胸壁受累。肿瘤距离乳晕在2厘米以上,肿瘤和乳房之间的对比一定要适当,预计手术以后能让患者乳房保持一个相对较为理想的状态。因此,在采取临床手术之前一定要对病人肿瘤位置、数量以及大小采取相对应的影像学检查,然而影像学检查的准确率对制定临床手术方案以及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

现如今,在乳腺癌影像学诊断方面主要采取乳腺磁共振、钼靶X线、CT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等相关检查。钼靶X线的技术要求相对比较低,其检查费用也相对较为低廉,是乳腺疾病的首选检查方式,可是对其仪器的质量、摄片质量及医师经验丰富有较高的要求,对于比较小的肿瘤极易出现误诊,将部分炎性病变与乳腺癌相混淆。另外,根据相关报道表明[3],CT具有重复性较高、无创以及操作简便等相关优势,可以清晰的发现乳腺癌病灶部位,是当前乳腺癌筛选检查的主要手段之一,可是CT检查对影像学医师的要求相对比较高,如果临床检查医师素质较低,或缺乏丰富的临床经验,就极易出现漏诊以及误诊。

最近几年,乳腺磁共振对乳腺疾病的应用愈加广泛,已经引起人们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乳腺磁共振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没有辐射以及无创,同时双侧乳腺可以在同一时间成像以及任意三围成像的优势。根据相关报道表明,乳腺磁共振检查对于乳腺良性和恶性肿瘤的诊断、乳腺癌分期以及预后方法,与钼靶X线以及CT可以获得更多和更加准确的信息,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另外,在诊断乳腺癌方面,乳腺磁共振对钼靶X线以及CT而言属于一种非常重要的补充。对于致密型乳腺、一些没有钙化的肿块,钼靶X线片可以得到的信息有限,难以清晰显示肿块的完整边界。除此之外,乳腺磁共振在乳腺癌手术之前评估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根据相关报道表明,对于乳腺癌,磁共振评估范围与组织病理学结果最为接近,然而X线、触诊以及CT检查对这类病变范围经常低估,在浸润性小叶癌当中,手术之前磁共振检查改变临床治疗方案的概率在24%以上。本文结果显示,实验组临床诊断准确率以及检出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和上述相关报道基本相同[4]。

总之,对乳腺癌诊断和保乳术前评估采取X线、CT和乳腺磁共振共同检查,可以使临床诊断准确率和检出率明显提高,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李群英,王银.超声与钼靶联合诊断乳腺肿瘤的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85-86.

[2]吴树强,赵朝华,李普查,等.超声、X線钼靶检查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现代肿瘤医学,2011,18(7):1323-1325.

[3]王荣刚.CT对乳腺癌的诊断及应用价值的探讨[J].中外医疗,2010,32(1):168.

乳腺X线诊断报告 篇11

C R系统是使用可记录并由激光读出X线成像信息的成像板 (imaging plate;IP) 作为载体, 以X线曝光及信息读出处理, 形成数字式平片影像。从而使常规X线摄影的模拟信息直接转换为数字信息, 能更好提高图像的分辨、显示能力。突破了常规X线摄影技术固有的局限性, 可采用计算机技术, 实现各种图像后处理 (post-processing) 功能。增加显示信息的层次, 可降低X线摄影的辐射剂量, 减少辐射损伤。

现将我院2004~2007年收集的84例病例报道如下, 就其临床工作种的实际应用价值作进一步的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3月至2007年10月间, 对临床表现乳房胀痛、可触及肿块, 健康检查的8 4例乳腺病变的患者进行高频钼靶X线摄影CR系统图象后处理。乳腺癌17例。乳腺纤维瘤21例, 乳腺增生症31例, 乳腺慢性炎症15例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22~63岁, 平均43.6岁。其中乳腺癌17例, 乳腺纤维瘤21例。乳腺增生症11例均行手术病理证实。

1.2 摄影方法

使用钼靶摄影X线机, 选用GP91型IP板 (规格8英寸×10英寸) 。摄片后经柯达CR-850主机系统激光扫描, 然后将扫描获得图像提交后, 处理工作站进行图像优化处理, 最后由柯达8900干式照相打印机出胶片。检查时让受检者充分暴露两侧乳房, 利用乳房挤压板, 使乳房近似平铺于投照平台上。常规采用正位、斜位投照条件32~35k V、32~38m A进行摄像。

1.3 图像后处理及分析

通过提交后的工作站, 对以上病例图像进行优化处理, 可获得图像清晰、对比度适宜、局部放大、正负反转、细节调节等手段, 可以充分显示乳腺的结构和各种异常征象, 如:乳房内<1.0cm的小结节病灶, 细沙粒样的钙化, 充分显示。尤其对微小钙化为唯一特征表现的TO期乳腺乳腺癌 (临床未触诊阴性) , 能早期发现和诊断, 并可准确定位、定性, 还可帮助明确病变范围、有无多发癌灶以及对侧乳腺的情况。对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同时, 对一些癌前病变、乳腺癌患者接受放疗、化疗后, 病变情况进行摄片随访检查, 观察疗效, 并对健侧乳房进行定期检测。

2 结果

经乳腺钼靶摄影CR系统处理, 发现<1.0cm结节者24例, 明显肿块33例, 微小钙化17例, 混杂密度影19例, 结构紊乱、皮肤乳晕增厚、乳头内陷13例 (其中包括合并明显钙化、肿块11例) 。诊断乳腺增生症为43例, 表现为局限性或漫性片状、棉絮状、团状阴影。其中部分病灶轮廓显示模糊不清, 部分显示圆形、类圆形、变椭圆形, 边界光滑、锐利密度均匀的阴影。乳腺纤维瘤21例, 显示圆形、类圆形、分叶状密度均匀边界清楚的肿块阴影。乳腺慢性炎症14例, 显示边界不清模糊、不规则的高密度阴影, 临床表现为具有明显触痛的肿块、质硬、活动度差。乳腺癌16例, 表现为病灶中心较高密度, 小沙粒状钙化、针尖状钙化, 血管增粗, 导管走行紊乱、部分扩张, 且皮肤增厚、受牵拉, 乳头内陷征象, 溢乳。本组49例 (其中乳腺增生症11例, 乳腺纤维瘤14例, 乳腺癌24例) 均手术病理检查证实。

3 讨论

乳腺疾病是女性常见病之一, 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严重影响广大女性妇女的身心健康。据资料表明, 乳腺癌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疾病的第二位。

乳腺是体表器官, 临床上可触及乳腺肿块, 通过病史、体征、相关检查及手术切检, 其定性相对简单。但随着CR系统技术的较广泛的应用, 越来越多的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病变被发现。在乳腺定性, 定位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进行年度健康体格检查, 对于早期病变, 以及癌前病变的检出明显提高。相对降低了乳腺癌的死亡率, 同时对于定期随访检查, 观察病变变化是一种有效的方法。CR系统曝光宽容度大, X线照射剂量对患者损伤小, 利用优越的图像后处理功能, 可以充分显示乳腺的结构及异常征象。综上所述, 我们深刻的体会到CR系统在乳腺疾病和妇女年度健康体格检查中可以较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顾雅佳.乳腺癌的X线表现及病观基础[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3, 37:439~444.

[2]徐开埜.乳腺疾病影像诊断与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6:145.

[3]何子元.当代乳腺疾病X线诊断图谱[J].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64.

[4]许良中.乳腺病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9:154.

[5]谷振声, 姜鸿刚.现代乳腺疾病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7:98.

乳腺X线诊断报告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2014年在笔者所在医院行乳腺X线检查发现可疑恶性钙化灶的患者61例, 所有患者均经X线导丝定位后手术切除, 并行病理诊断, 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入选对象均为女性, 年龄36~67岁, 中位年龄47岁。临床查体1例患者可触及肿块, 1例为乳头湿疹样改变, 余均未发现明显异常。

1.2 方法

1.2.1 定位

采用美国GE乳腺X线摄像机立体定位活检装置, 校正机器后, 分别取0°及正负15°对目标钙化灶进行定位。用107型号双钩导丝穿刺并定位, 定位后行头尾位 (CC位) 摄片确定导丝与目标钙化的位置关系, 确保定位准确。

1.2.2 手术

定位完成后患者进入手术室, 常规消毒铺巾后, 选择适当手术切口, 用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沿定位导丝向导丝终端进行分离, 根据X线影像显示定位导丝终端与目标钙化灶关系, 锐性切除该处乳腺组织, 将带针的乳腺切除组织行X线摄片, 以确定钙化灶完整切除。确认切除后, 电凝止血, 行缝合, 标本送病理科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

本组61例患者, 病理诊断为恶性病变者16例 (26.2%) , 其中原位癌13例, 浸润性导管癌伴原位癌2例, Paget病伴原位癌1例;病理诊断为良性病变45例 (73.8%) , 其中乳腺增生症伴36例, 脂肪坏死1例, 纤维腺瘤2例, 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 腺病伴多发小囊肿5例。

2.2 钙化特征

点状及圆点状钙化8例, 精盐型钙化36例, 模糊或不定型钙化11例, 线样钙化6例。

3 讨论

导管原位癌是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组织的新生物, 病变局限于基底膜而未侵入周围间质, 临床症状可表现为乳房肿块或乳头溢液。如在这个阶段进行适当治疗, 其治愈率高达99%。但由于多数导管原位癌临床无法触及到肿块, 故使其确诊率很低。如能早期诊断, 可提高治愈率, 降低死亡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减轻其心理及经济上的负担。

部分乳腺癌病例X线检查并无肿块影, 仅表现为成簇分布的恶性钙化点, 这种钙化点可能是诊断乳腺癌的唯一证据, 尤其对于导管原位癌和小叶原位癌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3]。导管原位癌最常见的表现即为X线检查发现异常钙化灶, 而异常钙化通常是诊断乳腺癌的主要征象。

对于钙化影像, 应强调综合分析, 注意观察钙化的形态、大小、边缘、密度、数量、分布及伴发的其他征象。根据美国放射学院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ACR) 的BI-RADS报告分类[4]要求, 钙化分为典型良性、中间型和高度怀疑恶性等三种类型。对于X线检查发现可疑钙化 (包括中间型及高度怀疑恶性) 者, 均须行X线导丝定位及目标钙化灶手术切除以明确病理诊断, 避免漏诊。典型的良性钙化常表现为边缘清楚、密度较均一、形态规则或具有特定形状的钙化;中间型钙化包括小的不定形或模糊不清的钙化和粗糙不均质密度的钙化 (直径>0.5 mm, 有融合趋势) , 如表现局限性成簇分布;高度怀疑恶性的钙化包括细小多形性钙化 (直径<0.5 mm) 、细小线样或分支状钙化, 如表现为簇状、线性、或节段样分布更应高度怀疑恶性。

本组61例患者, 诊断为恶性病变者16例, 良性病变者45例。分析其钙化特征, 大致分为四型: (1) 点状及颗粒样钙化。本组61例患者中, 8例呈点状及圆点状钙化, 数量较少, 边缘清楚, 形态规则, 多在2 cm2范围内聚集。病理诊断为导管原位癌1例, 余7例诊断为良性病变。 (2) 精盐型钙化。本组61例患者中, 36例呈精盐型钙化, 数量多少不等, 从几十到上百个, 多呈簇状分布, 少数呈区域性或弥漫分布, 3例伴有结节。36例呈精盐型钙化患者, 病理诊断为原位癌1例, 余35为良性病变 (伴结节者3例) 。 (3) 模糊或不定型钙化。本组61例患者中, 11例表现为模糊或不定型钙化, 多在2~4 cm2范围内聚集, 无固定分布形态。病理诊断为原位癌5例, 浸润性乳腺癌伴原位癌2例, 浸润性乳腺癌1例, 乳腺增生3例。 (4) 小杆状及线样钙化。本组61例乳腺癌患者中, 6例钙化表现为小杆状及线样钙化, 病理诊断均为导管原位癌, 其中5例钙化多沿导管分布, 1例为大量泥沙样钙化, 钙化形态以线样及杆状为主, 数量几十到上百不等。文献[5]报道, 沿导管方向走行的细线状、小杆状钙化是乳腺癌的特殊征象。

通过对61例X线定位活检患者的钙化分析, 在表现为良性钙化中仍有1例诊断为原位癌, 中间型钙化在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中有部分重叠, 且钙化数量对判断其良恶性的诊断意义不大, 因此应在实际工作中着重观察比较钙化的密集度、分布及形态, 对于中间型钙化和高度怀疑恶性者, 尤其对于临床及超声未发现异常者, 均应行X线定位活检, 病理明确其性质, 避免漏诊。综上所述, 以单纯异常钙化为唯一阳性征象表现的乳腺癌, 尤其是原位癌, X线对其发现和诊断有很大优势, 但其在定性上仍存有一定局限性。因此, 对于仅在乳腺X线检查中发现的可疑钙化均应进行定位活检, 可提高以钙化为主要征象的导管原位癌的检出率。

摘要:目的:评价分析乳腺X线可疑恶性钙化在诊断乳腺癌, 尤其是导管原位癌中的临床价值, 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更好地服务临床。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乳腺X线检查显示有可疑恶性钙化灶患者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行术前导丝定位, 手术切除定位钙化后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对手术病理诊断为乳腺癌患者的X线钙化特点进行描述和总结。结果:61例患者均成功切除含钙化病变组织, 病理结果为导管原位癌13例, 浸润性乳腺癌伴原位癌2例, 浸润性乳腺癌1例, 余良性病变45例。61例患者钙化中, 包括点状及圆点状钙化8例, 精盐型钙化36例, 模糊或不定型钙化11例, 线样钙化6例。结论:乳腺X线导丝定位活检对诊断钙化作为唯一阳性征象的导管原位癌敏感性高,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诊断方法, 可提高对乳腺原位癌的诊断率。

关键词:乳腺X线,乳腺导管原位癌,恶性钙化

参考文献

[1]赵丽.钼靶、超声、钼靶和超声联合与MRI影像学在早期乳腺癌应用及价值探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 22 (10) :728-730.

[2]傅西林.乳腺肿瘤病理诊断图谱[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44-85.

[3]Siklcs E A.Breast calcification:mammographic evaluation[J].Radiology, 1986, 160 (2) :289.

[4]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ACR) .ACR Birads-mammograghy.4th Edition.In ACR 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reast imaging atlas[M].Reston, VA.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2003:100.

上一篇:初中毕业的鉴定评语下一篇:幼儿园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牧童短笛》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