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学记》的教育思想

2025-01-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试述《学记》的教育思想(精选11篇)

试述《学记》的教育思想 篇1

3、试述《学记》的教育思想。

(1)论教育的功能:提出“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揭示了教育的个体功能。(2)论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学记》以追究古代理想社会制度的方式提出要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在学校管理方面,《学记》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查标准。(3)论教育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

试述《学记》的教育思想 篇2

一、重教必先尊师

《学记》中说:“凡学之道, 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 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学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促进教师发展的制度。首先是推崇师严道尊。师严道尊是教师管理的指导思想。《学记》认为, 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在于尊师, 师是道的化身, 只有“尊师”才能“重道”。“三王四代唯其师。”社会要尊师, 君主应带头。《学记》这种尊师重教的思想在古代都有着重要影响, 这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学记》认为, 办教育最重要的是尊师, 原因在于教师必须受到尊重, 然后道德和知识才能受到尊重, 然后人们才会重视学习, 重视教育。《学记》的原文是:“凡学之道, 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 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这个逻辑论断是正确的。国家提倡“道” (当时是指封建主义之道) , 而直接负责向学生讲解宣传“道”的人是教师, 所以尊师就是重道, 重道必须尊师。因此, 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尊师重教”也必然是这个道理。

二、重学必须择师

《学记》既认为重道必须尊师, 同时又主张重道必须择师。“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因为教师的一项任务是为国家培养政治领袖人才, 一个理想的政治领袖和国家的治乱兴亡当然有重大关系。所以, 必须严格而谨慎地选择教师。国家赋予教师的任务以及修养的标准和具体内容, 随时代的变迁和政治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别, 但是《学记》强调慎重选择教师的提法是从古到今值得认可的,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它拟定了一套完整的促进教师发展的制度。

我们今天的择师应该从师范院校招生开始, 对于应试生在中学时期的思想表现和学习成绩, 先调查了解, 严格按照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标准录取。在学习期间要严格要求, 毕业参加工作严格把关, 到职以后经过试用期, 然后聘为正式教师。

三、教学必须相长

《学记》中说:“虽有嘉肴, 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 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学生“学然后知不足”, “知不足”然后就能够自强不息, 勤勉于学, 从而使学业不断长进, 同时使自己的生命价值得以提升;教师“教然后知困”, “知困”然后反求诸己, 深入研究问题, 从而使自己的学识不断增益, 并且在提升学生自我价值的同时, 也使教师自己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 更是自我价值存在的一种方式, 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变得更加美好的生命存在方式。学生也不仅仅是单一的身份, 而是生命存在的一种不断学习的暂时状态, 一种使自己和人类都将变得更加美好的生命存在状态。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共同生长, 是教育的最佳境界。

“教学相长”是《学记》对教学功能的深刻而独到的理解, 它概括出了一条教师自我提高的规律。学生需要发展, 教师也需要发展。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 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 只是“闻道有先后”而已。人的生存每时每刻都是有价值的, 教师和学生此时的生命价值体现在课堂的教与学中。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活动的学习场所, 教学过程, 是教师和学生生命共同成长的过程。

另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也需要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 教师和学生应建立起“伙伴式”、“合作式”的学习关系。教师应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状况, 全方位地指导学生, 重视学生个性差异并注重个性的培养、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 只有重视并发展学生的个性才不会削足适履, 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学记》“教学相长”的观点深刻地揭示了教学活动的意义, 对我们今天创造有利于生命成长的和谐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认识价值。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 《学记》是教育科学宝库中的精品代表之作, 它较全面地阐述了我国古代的教育管理思想, 其中重教必先尊师、重学必须择师、教学必须相长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我们今天的教育实践, 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曾媛媛, 湖北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摘要:《礼记·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论, 它所蕴含的教育管理思想, 内容丰富, 提出了重教必先尊师、重学必须择师、教学必须相长的教育管理思想。用当今的教育理念来解读, 仍然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试述《学记》的教育思想 篇3

成者。

《学记》以儒家思想为主,尤其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指导思想,而且与《大学》关系尤为密切,是典型的儒家学派的著作。

《学记》具有辩证法和唯物主义因素,其辩证法思想主要来自《中庸》。那么,中庸的内涵是什么呢?孔子对它并未作具体的解释,但在《论语·先进》中有孔子与弟子子贡的一段谈话,“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在这段谈话中孔子所谈及的“过犹不及”,则间接地揭示了中庸的基本特征。《论语·雍也》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郑玄于“君子中庸”下注曰:“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孔颖达曰:“君子之人用中以为常。”朱熹《中庸章句》曰:“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论语·为政》的“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的“损益”观,也与《中庸》的“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相契合。《中庸》云:“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这个“执两用中”本身就是辩证法。在孔子看来,为达到处理一切事物和问题的“中”,就必须损有余而益不足,做到无过无不及,中庸是至高无上的道德准则。《辞源》解释中庸为:“中庸,不偏叫中,不变叫庸。儒家以中庸为最高的道德标准。”综合以上言论,中庸主要指折中、适当、不走极端,即以中为用、取用其中的意思。

《学记》继承了《中庸》所包含的辩证法,它对于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考,从根本上说渊源于《中庸》。《学记》云:“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都是讲“时中”。既然“中”是为“两”而存在,无“两”不成为“中”,所以“中”本身就是讲矛盾的统一。《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此“学”“教”都意味着暂时的平衡,“知不足”“知困”意味着不平衡,“自反”“自强”则意味着新的统一。《学记》诸如“教”与“学”、“多”与“寡”、“易”与“止”、“兴”与“废”这一系列表述,在方法论上主要是遵循《中庸》的“中”与“和”。“和”由“中”来,即《中庸》所谓的“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另外,可联系到《礼记·大学》。《学记》与《大学》有内在的思想联系。《学记》的教育目的论述,都离不开《大学》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属于改造主观世界,“格物、致知、治国、平天下”属于改造客观世界。它意识到首先要塑造人的自身,健全人的身心。“化民”才能“易俗”,“化民”是为了改造“民”的主观世界,提高“民”的文化乃至思想政治素养,“易俗”则为了改造客观世界,促进社会进步。《学记》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思就是如此。《学记》的“发虑宪”,相当于贯彻统治者的思想和政治路线,这可用“修、齐、治、平”四个字来概括。但还要运用一定的教育政策来保证而实现它。这类似《大学》所说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新民”就是“化民”,这需要借助于教育的力量,《学记》所谓“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学记》以孔子“六艺”为教学内容,并对“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等教育思想进行了吸收,重视“礼乐教育”和教育教学规律,对孔子、曾子等人的教育思想高度重视。在方法论上,它体现了思孟学派的“中庸”指导思想,并对先秦道家的辩证法有所借鉴,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集中反映。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同时,又彼此间互相吸收对方思想,《学记》作为战国后期儒家的著作,受到当时墨家、道家、法家思想的影响。例如《墨子·大取》说:“子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这讲的是“因材施教”。另外《老子》和《学记》一样,都认识到了教育的作用。老聃的辩证法对《学记》有很大的启迪意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合,前后相随”对《学记》的“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同时,《管子·弟子职》对《学记》也有较大影响,两者都对礼制、教育规则和学生守则等比较重视,可见《学记》对其有所借鉴和吸收。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儒、墨、道、法为代表的诸子百家,既相互争辩,又相互借鉴吸收。总之,《学记》以儒家“中庸”为哲学指导思想,以儒家教育思想为主体,吸纳墨家、道家乃至法家的思想精髓,从而形成了以先秦儒家思想为主导,墨、道、法家兼容的教育思想体系,对后世儒家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正义[M].中华书局,1980.

读《论语》试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篇4

孔子是中国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丰 富的教育实践和深邃的教育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教育的 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孔子教育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有明确的办学方针,有系统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内容。通过50年的教育实践,他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孔子独特的教育思想及教学活动在<论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学习的重要性

孔子看到了人才对社会的作用。他强调选用善良的人,去教育还没有某种能力的人,以改善社会风气:“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孔子认为贤才是通过教育和学习培养起来的,学习达不到某种程度就不能担任某种职务。

孔子认为人与人之问身心发展上的巨大差别,主要是由于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以及个人的实践活动不同所造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肯定后天“习”的作用大于先天“性”的作用,并且“习”起着决定性作用。这是正确的,具有唯物主义因素。

孔子肯定了教育在人的成长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则不固”。(<论语·学而>)他经常教育他的学生要认识学习的重要,要认真学懂道理,才能解除固蔽。“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爱好仁德、聪明、信实、直率、勇敢、刚强六种美德,但不爱好学习、不明白道理,就会有愚笨受骗、放荡不羁、伤身害义、说话尖刻、犯上作乱、轻率狂亡等毛病。教育的对象

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育面向何种人的问题。对此,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孔子私学的招生对象,不受族类、地区、贵贱和年龄的限制。“自行束惰以上,吾未尝无悔焉。”(<论语·述而>)他的学生有贵族的南宫敬权,有鄙人出身的子贡,有作过“大盗”的颜涿聚,而更多的是出身平民的如子张、子夏、曾参等。他的学生来自鲁、齐、卫、晋、宋、陈、蔡、秦、楚等国。最小的学生,如公孙龙,小孔子五十三岁;最大的学生,如秦商,只比孔子小四岁。可见孔子是按有教无类的原则收学生的。孔子办私学的这一指导思想,对以后发展文化教育起了积极的作用。

孔子的“有教无类”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适应了士阶层的兴起及文化学术下移的历史潮流,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加快了教育世俗化的进程。“有教无类”的实质。是要求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它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的来源,把学校由“官府”移到“民间”。对那些出身低贱和家境贫寒的学生施以平等的教育,真正做到了“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忠于道”。(<吕氏春秋·劝学>)孔子的这一光 辉思想和伟大的创举体现了孔子教育的民主性,对私学、书院的产生、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有教无类”的思想对于我们 今天所呼唤的教育机会平等也是最好的回答。

教学方法

孔子一生热爱并从事教育事业,在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关于教学过程、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思想和实践经验,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精华所在,也是值得 肯定和继承的。

1.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孔子通过长期私人讲学的实践,创造出了因材施教 的教学方法。他把因材施教与启发诱导结合起来,从学 生的实际特点出发,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他认为教育者只有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对学生高度地全面负责,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学生,这样才能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获得好的教学效果。他重视“知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由于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年龄特点,所以他不用千篇一律的说教。不同的学生问同一问题,孔子的回答却不一样。孔子还针对受教育者智能的高低进行不同的教诲:“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他认为,教育教学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因为学生的程度不同,能力各异,但各有所长

2.启发思维,举一反三

在教学中,孔子注意启发式。启发式的教学,是以学生积极思考为基础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语论·述而》)这说明孔子反对在学生没有积极的学习要求时而勉强灌输知识的填鸭式教学,主张关注学生主体作用的启发式教学。在教学中。他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联想能力,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他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不发挥自己的积极性,怠于钻研,疏于思考,一味死记硬背,囫囵吞枣,就会为书本所囿。相反,只要认真思索,求其甚解,就会产生疑问。这些疑问解决了,学问就有所前进。所以后来朱熹提倡求学要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正是这个道理。孔子肯定子贡能够闻一知二,称赞颜回能够闻一知十。可见,孔子在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特别是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方面做得很成功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习旧的知识不仅能令学习者喜悦,还能从中获得新的体会、新的见解,还能因知识面的扩大、实践经验的增加,从旧有的知识中得到新的认识。这样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这是孔子治学经验的总结。从旧的知识中得到启发,悟出新的道理来,这涉及到对新旧知识关系的看法及人们认识的规律性。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要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牢固地把握所学的知识。对所学的知识熟练了、融会贯通了,便可举一反三,告诸往而知来,由已知探求未来。

3.学思结合,以学为重

由学而思,由思而行,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教学过程。这一思想对今天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孔子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认为学习需要思考,通过思考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只学不思,将一无所获;只思不学,将疑惑不定。他还以自己的经验来说明学的重要性:“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孔子认为,“学”是主要的,学是思 的基础,为了学好,必须善于思;“思”很重要,但只有以学为主才能有益于思,两相结合.不可偏废。

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确立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的理想,蕴含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孔子认为学无止境,学习和接受教育不是某个年龄阶段的事,而应该与生俱在,直至死亡。“孔子以自己为例,明确地说明,要使自己道德修养达到仁的境界,就必须终身学习。”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霎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论语》一书还记载了孔门弟子边从政边受孔子教诲的大量事实,这种学习方式现代称为回归教育或继续教育,是由成人学习的特点决定的,是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和特征。“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论语·述而》),“人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要做到终身学习需要具有乐学精神,把学习看做人生的一项基本需要,这样才能永远保持学习热情,活到老学到老。

5.知行合一,注重实际

孔子主张学习要与社会生活实践密切结合,做到知行合一。《论语》开篇便是:“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孔子认为学习与实践是不可分割、互相促进的愉快过程。孔子的教学就是与社会生活实践密切结合的。他的学生子夏有一著名论断:“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仕”有“做事”之意。这一论断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与仕即知与行、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孔子主张知行一致,但更加重视实践,“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实践不仅仅是指职业工作,而是包含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孔子主张“和为贵”(《论语·学而》)、“和不同”(《论语·子路》)。“和”是指无乖戾之心,“同”是指有阿比之意。君子相处和谐而不偏袒,小人则偏袒而不和谐,“和而不同”的保障在于仁厚的环境“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谨慎交友“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旨在处理好个人与自然、社会、他人和自身的关系,使各种关系和谐发展。孔子所进行的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仁”的手段来达到和谐的目的。孔子强调人的社会性,他认为“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论语·微子》),个体应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参与社会生活,在不断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发展自己、服务社会,从而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人教育应重视和促使成人“知行合一”,正确处理“学”与“仕”即学习与实践的关系,使成人的学习与工作和社会生活实践互相渗透、融为一体。

教师观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教师占有特殊的位置。对教师,孔子的经验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护学生、无私无隐;讲究教法、循循善诱。其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体现出孔子严肃认真的教学态度,也是孔子最根本的教学态度。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吾少贱,故多能鄙事。“吾不试,故艺。”(《论语·子罕》)孔子认为应学无“常师”。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因此在教育弟子时,孔子要求弟子不只是接受自己的教育,还要广泛地以贤者为师、以能者为师。他主张“敏而好学,不耻下 问”,把博学多才作为教师的一个基本条件。孔子教学兢兢业业,诲人不倦。子路成为孔子的学生以前,“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碾豚,陵暴孔子。”(<史记·仲尼弟子传=》)孔子对他诱之以礼,说之以理,终于使子路折服,发誓要做孔子弟子。他有高度的教 学热忱。他称赞颜回说:“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论语·为政》)即使身处困境。在陈蔡之间绝粮,也“讲诵弦歌不衰”。他不断改进教学 方法,总结经验,提高教育和教学艺术。颜渊对孔子的教学深有体会地说:“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孔子把教育学生、传道授业看作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他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这种善教、乐教的奉献精神值得发扬光大。

学记》与“素质教育” 篇5

《学记》在具体分析教学中成功与失败的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系列教育与教学的原则方法,这是《学记》的精华所在,也是当今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应认真参考、细心体会的。

1.教学相长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教学过程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这两方面辩证的统一的互动过程,是教与学辩证统一的过程。从教师方面说,教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教也是学,教即是学。教与学是互相促进、提高教的水平。从学生方面说,学生从教师的教中获得知识,但仍需要自己学习的努力,才能有所提高,不限于师云亦云。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学记》明确地指出了“教”与“学”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认为“教”与“学”都是不断深入、不断发展的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教学相长”不只意味着“教”与“学”两方面的关系,还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的相互促进的关系。特别在今天推进“素质教育”来说,更应提倡“教学相长”的精神。

韩愈后来继承与发展了《学记》的“教学相长”的思想,进而提出“相互为师”的观点。“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既肯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明确提出“相互为师”的新思想。教人要向学有专长的人学习,谁在某一方面比自己强就向他学习,建立新的相互为师的师生关系。提倡这种原则的即在现代世界教学论著中亦属罕见。这个原则对于我们认识教学过程的本质、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师生关系,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2.藏息相辅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学记》认为课外活动是课内学习的继续和补充,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课外活动,包括课外作业在内,并不是消极的,而是为了更有效地学习。正课教学与课外活动之间辩证的统一,已学知识与未学知识之间辩证的统一,接受知识与消化知识之间辩证的统一,学习与休息之间辩证的统一,“亲师”与“乐友”之间辩证的统一,这些朴素的教育辩证法,如果不是经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是锤炼不出来的。

目前教育领域学生超负现象严重,许多学校的减负工作方向和措施是正确的。但也有的走进了误区。该减的不减,不该减的减了。如课业负担不减,把课外活动、兴趣班如绘画航

模先减了;收费的减不收费的也减,一减永逸;只向45分钟要质量,下课放学赶学生走,关门大吉。把学生一味推向家庭和社会,游戏机厅及社会收费活动场所红火起来。一课一书不是不要课外书,有的学生课余连课外书也不读了。其实真正的素质教育无处不在。“减负”是手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才是目的。为此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全方位教育目标观,不能因课程、教育途径、方法和每个人的工作分工不同而把全面素质的和谐发展割裂开来。要树立全程教育观,从入学到毕业,从活动开始到结束,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到社会劳动实践,从学校到社会、家庭、宿舍等都要进行教育。3.预时孙摩

预:“禁于未发之谓预”,“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即在事情未发生之前,教师要注意加以预防,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这就叫预防不良倾向产生的教育原则。

时:“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即抓住适当时机,及时地进行教育,把握最佳学习时机,因势利导,便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这就叫及时的教育原则。

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即孟子讲的学习如流水,“盈科而后进”,反对“揠苗助长”。亦即不越级,要按照次序地进行教育,这就叫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

摩:“相观而善之谓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即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这就叫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的原则。4.善喻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记》说,一个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教育学生,那就是:要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他们的鼻子走;要激励学生,而不强制使之顺从;要启发学生,而不一下把结论和盘托出来。引导他们而不牵着走,则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就会和谐融洽;激励而不强制使之顺从,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安易、容易;启发而又有所含蓄,就可以让学生去独立思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一环是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能够举一反三。这个“一”是能够迁移的,能触类旁通、自我扩散的知识点。教师优秀与否就是看他教的是“一”还是“三”。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要遵循“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启发教育原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不适当的负担,促进其素质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5.长善救失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学生学习存在着四种缺点,教师必须掌握具体情况,因势利导。学生在吸取知识过程中,有的缺点表现在贪多务得,过于庞杂;有的缺点表现在单打一,知识面流于狭窄;有的缺点表

现在对学习的艰巨性估计不足,浅尝辄止;有的缺点表现在畏难而退,缺乏攻关的勇气。这四种缺点类型反映着学生对待学习不同的心理状态。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这些心理状态,才能矫正这些缺点。良好的教育方法就在于:它既善于发扬学生的优点,又善于克服学生的缺点。

多与寡,易与难并非固定不变的。得与失,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清初学者王夫之说:“多寡易止虽各有失,而多者便于博,寡者易以专,易者勇于行,止者安其序,亦各有善焉。救其失,则善长矣。”(《礼记·章句》卷十八)“长善救失”,发扬优点以克服缺点,这也就是运用矛盾的转化规律,运用动力定型的改变规律,从依靠优点人手,发扬优点,逐步巩固,克服缺点,使缺点降级或完全克服。这便是使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互换位置——转化。我们不能形而上学地看学生,一定要辩证地看问题,看到学生身上的优点、积极因素,即使次要的隐蔽着的也要看到。用自身的优点、积极因素克服自身的缺点、消极因素,这就是长善救失、扬长补短。这个原则既包含有重视正面教育的意思,又包含有因材施教的思想。6.善教继志

“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学记》认为优秀的歌唱家会使听众不约而同地跟着他歌唱,优秀的教师会使学生自觉地跟着他指引的方向去学习。教师讲解能引人人胜,就在于其语言简练而道理明彻,叙述浅近而含义深远,举例不多而富于启发。

这说明教师应该是为一定的社会理想从事教育工作的。测量教育效果的尺度,不只是受教育者知识能力的增进,最根本的乃是理想志向给予他们的影响的深度。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这是《学记》所反映中国儒家教育思想的精义之所在,是令人回味的。

试述《学记》的教育思想 篇6

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我国最早的小学产生于____时代。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

C:全面改革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D: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班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____ A:班主任 B:班干部 C:男女学生 D:集体教育

3、目前我国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英语”课程属于()。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学科课程  D.融合课程

4、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低到高分为四种水平,其中最高水平是()A:解释的理解 B:字面理解 C:批判性理解 D:创造性理解

5、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 B:壬戌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癸卯学制

6、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属于__。A.童年期 B.少年期 C.学龄中期 D.学龄晚期

7、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__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8、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__ A.正与负迁移 B.纵向与横向迁移 C.普通与特殊迁移 D.顺向与逆向迁移

9、我国义务教育的课程计划应该能够促进学生的各种素质全面和谐发展,课程门类要齐全,各门课程的课时比重要恰当,这一点体现了教学计划的什么特征____ A:强制性 B:普遍性 C:基础性 D:创造性

10、德育方法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____(广东省)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B: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1、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__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前后一样快 D.没有规律

12、学生学完汉语拼音后,学习英语单词发音感觉比较困难。其中,汉语拼音对英语单词的学习的影响属于。A:正迁移 B:负迁移 C:一般迁移 D:逆向迁移 E:重视个别差异

13、下列哪种推理属于转导推理?__ A.爸爸告诉孩子:“地上一道一道的是车沟。”孩子就说:“爸爸脑门上也有车沟。”

B.孩子看到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认为老师带小朋友做游戏时也像母鸡 C.有个孩子给石凳子浇水,盼望它快快长大 D.有人喊孩子的妈妈,妈妈没回答,孩子就说:“妈妈没听见。”

14、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

D:有意义接受学习

15、教师职业最大的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__。A.系统化 B.专门化 C.复杂化 D.多样化

16、人借助于骨路、肌肉实现的,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称之为__ A.心智技能 B.演讲技能 C.驾驶技能 D.操作技能

17、下列不属于教育目的特性的是()A:抽象性 B:理想性 C:形象性 D:一般性

18、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是____ A:最优化理论 B:认知结构的理论 C:教学与发展理论 D:范例教学理论

19、在感觉记忆中,信息主要以__形式存储。A.语义 B.概念体系 C.图式

D.视象和声象 20、.从言语功能上讲,儿童在幼儿园想妈妈时说“我不哭”,这是____ A:调节功能 B:游戏功能 C:交际功能 D:问题功能

21、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A:结构游戏 B:角色游戏 C:”娃娃家” D:“白雪公主”

22、下列关于幻灯片的添加效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向幻灯片添加自定义动画 B:不可以为占位符对象添加动画 C:可以对要添加的动向进行设置

D:可以为幻灯片的切换添加动画效果

23、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__。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24、一门课结束后,教师会编制一套试题,全面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这种测验属于。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E:重视个别差异

25、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称为()A:强迫症 B:焦虑症 C:恐惧症 D:抑郁症

26、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__ A.班主任 B.班委会 C.共青团 D.少先队

27、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确立的基本信念。A:好的教育就是大力提高学生的成绩 B:升学就是成才,成才就要升学

C: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D: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

28、印度“狼孩”的事例表明.个体在早期心理发展的某一个短暂时期内,对某类刺激特别敏感,一旦错失将难以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心理学上把这一时期称为。

A:最近发展期 B:生长高峰期 C:心理断乳期 D:发展关键期

二、多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对于小学生来说,已经懂得自己行为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形成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的一种形式。A:自我控制 B:自我意识 C:自我体验 D:道德品质

2、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__ A.核心课程 B.融合课程 C.潜在课程 D.活动课程 E.广域课程

3、从说课的功能角度划分,说课的类型主要有()A:指导性说课 B:示范性说课 C:检查性说课 D:评比性说课 E:研究性说课

4、常能训练是指

A.抽象思维能力训练 B.外语会话能力训练 C.生活能力训练

D.电脑操作能力训练 E.活动能力训练

5、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__。A.直接感知事物 B.间接经验

C.学生的实践活动 D.交往

6、教师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充满信任的眼神,一个能引起共鸣的手势或表情使学生受到极大的鼓舞、增添无穷的勇气,取得显著的进步。这属于__。A.第一印象 B.共鸣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移情效应

7、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并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是。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洛克 D:杜威 E:卢梭

8、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的决定颁布于()A:1985年 B:1989年 C:1993年 D:1995年

9、Access支持的查询类型有__。

A.选择查询、交叉表查询、参数查询、SQL查询和操作查询 B.基本查询、选择查询、参数查询、SQL查询和操作查询 C.多表查询、单表查询、交叉表查询、参数查询和操作查询 D.选择查询、统计查询、参数查询、SQL查询和操作查询

10、”五岳”中的南岳指的是____ A:恒山 B:衡山 C:黄山 D:庐山

11、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画家——毕加索是人。A:西班牙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12、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统计量数是()A:集中量数 B:差异量数 C:地位量数 D:相关系数

13、一个良好班级的形成应具备的因素有()A:选拔、培养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 B:对全班同学提出班级建设目标 C:制定班规并认真贯彻执行 D: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14、”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本质占优势的基础上”,这一观点是()的教育目的论。A:宗教神学 B:科学本位 C:社会本位 D:个人本位

15、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在__。A.间接性与简捷性 B.直观性与巩固性 C.交往性与实践性 D.教育性与发展性 E.引导性与指导性

16、下列著作在1986年均被法国的《读书》杂志推荐为理想藏书。关于这三部书相对应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诗歌剧本散文

B:彼特拉克曹雪芹达尔文

C:倡导人文主义反对封建礼教阐述自然选择 D:抨击世俗王权叙述爱情悲剧挑战教会神学

17、在____,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以发展儿童智力为中心。____ A:工业社会 B:工业社会初期 C:现代社会

D:现代社会初期

18、______ is famous for its vivid descriptions of the workhouse and life of the underworld in the 19th century London.A.Oliver Twist B.Great Expectations C.David Copper Field D.Hard Times

19、在现代教学方法中,发现学习是哪位教育家提出的__ A.杜威 B.布鲁纳 C.赞科夫 D.根舍因

20、(2007年4月)教学中教师按照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由此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A:讲授法 B:讨论法 C:练习法 D:谈话法

21、古希腊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教育家主要有__。A.苏格拉底 B.昆体良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E.夸美纽斯

22、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占有中心地位,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的是__。A.交流 B.沟通 C.激励 D.控制

23、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育方针颁布于年。A:1951 B:1957 C:1945 D:1949

24、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__。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25、下列归因因素中,属于不稳定因素的是__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E.心境

26、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__ A.班主任 B.班委会 C.共青团 D.少先队

27、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确立的基本信念。A:好的教育就是大力提高学生的成绩 B:升学就是成才,成才就要升学 C: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D: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

28、印度“狼孩”的事例表明.个体在早期心理发展的某一个短暂时期内,对某类刺激特别敏感,一旦错失将难以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心理学上把这一时期称为。

论《学记》的启发诱导思想 篇7

《学记》共3处5次提到教师要能够“喻”。“喻”, 即启发诱导, 这一思想贯穿《学记》的全文。《学记》要求教师不仅能够“喻”, 而且能够“善喻”、“博喻”及“罕譬而喻”, 将“喻”列为教学的根本 (“君子之教, 喻也。”) , 以及为师为长为君的基础 (“能博喻, 然后能为师;能为师, 然后能为长;能为长, 然后能为君。”) , 足可见启发诱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事实上, 《学记》中“喻”的思想是对孔子“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朱熹注解:“愤者, 心求通而未得之状也;悱者, 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 谓开其意;发, 谓达其辞。”《学记》进一步阐述了启发诱导的具体做法, 它既明确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又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进行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学记》认为, 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启迪学生“志于道”, 而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首先在于“辩志” (“士先志”) , 继而“逊志” (“敬孙务时敏”按《尚书》原文为“惟学逊志务时敏”①) , 进而“继志”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北宋黄裳注:“辩志, 求道之时也;逊志, 从道之时也;继志, 会道之时也。”要达到“会道”的境界, 除了教师的启发诱导之外, 学生自己首先要做到志趣坚定, 这样才能真正完成教和学的任务。

一、反例:注入式的教学

“今之教者, 呻其占毕, 多其讯言, 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 使人不由其诚, 教人不尽其材, 其施之也悖, 其求之也佛。夫然, 故隐其学而疾其师, 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 其去之必速, 教之不刑, 其此之由乎!”

这一节, 《学记》全面揭露并谴责了注入式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祸害, 这也为引出启发式教学的必要性做了铺垫。在注入式教学中, 教师只知照本宣科, 让学生死记硬背, 满堂灌, 急于赶进度, 并不考虑学生能否巩固所学知识, 这正是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 必然导致学生厌恶学习、埋怨老师, 进而漠视学习对人的益处。即使勉强完成了学业, 所学的东西也会很快就忘掉。这样, 教学就收不到该有的效果。

二、矛盾的集合点:“教学相长”

对《学记》中“教学相长”的解释自古就有争议, 争论的焦点是“教”和“学”的主体究竟是教师还是学生, 又或者两者皆有所指。本文认为, 根据孔子“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的思想, 可以认为此处的“教”和“学”是教师自身的修养和实践。尽管如此, 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也可用以解读师生间的相辅相成关系。如下图所示:

一方面, 对教师而言, 学习和教学是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教师在学习过程中, 不断发现自身所知的局限, 从而鞭策自己去进一步探索和研习;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又不断发现自己在教学技能技巧中的缺失, 并以此鞭策自己努力进德修业。

另一方面, 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教师的合理诱导和严格要求,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由于自主学习而产生的得与失, 又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和教法, 提高教学质量。

这里, 教育学中三个基本要素, 即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学记》中的教学内容“道”即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 按照《大学》的要求, 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教师是“传道授业”之人, 学生是学道之人;教师通过“善喻”、“博喻”和“罕譬而喻”的方式将“道”传递给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要在一年、三年、五年、七年、九年之时进行检查考核, 这也就产生了教学的结果反馈。

三、启发诱导的原则和方法

“故君子之教, 喻也:导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导而弗牵则和, 强而弗抑则易, 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 可谓善喻矣。”

这一节讲述的是启发式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 但不要牵着他们走, 这样师生关系才会融洽;要严格要求学生, 但不能用压力去推动他们学习, 这样学生在学习时才会感到容易;要为学生的学习开端倪, 但不能和盘托出, 这样学生才能独立思考。做到了这三点, 才算是善于诱导。

这里, “弗牵”、“弗抑”、“弗达”表明, 教师在向学生输送知识和道理时, 只需开一端倪, 留给学生自我体悟的余地, 任其自行思考, 不施加任何外部压力。这样, 既能顺应学生的接受能力, 又能挖掘出其潜在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 这意味着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善歌者, 使人继其声。善教者, 使人继其志。其言也, 约而达, 微而臧, 罕譬而喻, 可谓继志矣。”

这一节是对教师讲解“道”的言辞所提出的要求。教师在讲解时应该做到语言简练而透彻, 说理微妙而精善, 举例不多但诱导得体, 这样的讲解才能引人入胜, 使学生顺着教师所指引的方向去探索钻研。毕竟, “老师说出来的或者做出来的, 只是表面现象。没有说出来的或做出来的才是核心, 才是精神, 这样的核心和精神需要学生自己去顿悟” (季羡林语) 。同时, 这也是对“导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思想的呼应。

尽管对教师的这种言辞要求并未落实到具体的细节, 甚至近乎抽象, 但正如孟子所言:“言近而指远者, 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 善道也。” (《孟子·尽心下》) 这样的要求“贵在言有尽而意无穷, 如食橄榄, 贵在留有余味……把读者的心带向悠远……带向一个无法言传的意境” (季羡林语) , 对于任何读者来说, 这都是其意义所在。

以上即是《学记》有关“喻”即启发诱导教学思想的有关论述。

参考文献

[1]高时良.学记评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M].1983.

[2]陈高岑.《学记》疏议[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02:136-144.

[3]陈高岑.《学记》疏议[J].南充师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01:59-75.

[4]孙亚玲.《学记》四题[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 1990.04:51-54.

《学记》中的启发教学思想初探 篇8

一、《学记》中的启发教学的内涵

《学记》的作者明确提出了“喻”的概念,即“君子之教,喻也。”就是说,好的教师要通过启发诱导来教育学生,也就是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启发式教学”,这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原则。作者是这样阐述“喻”的内涵实质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就是说教者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不牵着他们走,可以使师生关系、教学关系亲密和谐;教师对学生学习要多鼓励,通过鼓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增强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积极探索,而“抑”则会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启学生的思维、指点学习门径和内容端倪,而不是把现成知识和盘托出,这样就会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如果教师能为学生创设和谐的情境,使他们在愉悦中开启思维,主动认识和解决问题,这就是最好的教学。这些都是对启发教学所做的十分精辟的注脚。

启发教学在我国教育史上很早就有人重视。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宋代朱熹解释为:“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学记》可以说发展了这种观点,它对启发教学作了更具体、更明确、更全面的阐述。比起孔子,《学记》的作者更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指明了教师应该如何启发学生,这就是要“道”,要“强”,要“开”;而不能硬性逼迫,不能压抑挫伤,不能包办代替。能在两千年前就有这样精辟的见解,实在是难能可贵!

二、启发教学的体现

一是体现在教学原则上。作者认为教育教学应“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即教学教程中,教师要经常留心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急于对疑难问题的解说,为的是让学生自己独立地用心钻研。《学记》又说:“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意思是教师单凭死记硬背的一点用来应付学生发问,是难以胜任教学重任的,他必须能听取学生的发问,并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透彻的讲解。只有当学生不能提出问题或虽能发问但却说不出究竟的时候,教师才给学生作必要的讲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仍不理解,可以把问题暂时搁置起来,让他再去思考,不必要求他立即掌握。从以上看来,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对自己所传授的知识有透彻、深刻的理解,必须是“活水源头”,当然,教师即使掌握了系统的专业知识,也不能不看对象就滔滔不绝地讲述,而是必须“听语”。这就是要在讲述之前先听听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听听他们的提问,然后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疑难所在,对症下药,启发诱导,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是体现在对教师的表述问题上。《学记》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意思是,优秀的歌唱家,能使人不由自主地照着他那美妙动听的歌声去歌唱;优秀的教师,善于使学生自觉地按照自己指示的方向去歌唱。教师的讲述,应该简要不繁而又清楚透彻,话语不多而又十分精辟,举例不多而恰当,能说理显明,使学生容易理解。这样,就可以说是善于激发学生自觉地按照自己指示的方向去学习了。《学记》将教师的表述问题看成是衡量其好坏的重要标尺。为了最有效地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教师的表述艺术要做到“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 约”、“微”、“罕”是要求教学表述简、精、少,是对语言量的要求;“达”、“臧”、“喻”是对表述质的要求,要求教学表述应当使人对知识理论掌握得清楚、透彻、精辟、扼要。

三是体现在问答法教学艺术上。《学记》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悦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则小鸣,叩之以大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待问则反之。此皆进学之道也。”在这里作者用类比手法,讨论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如何提问和教师的如何答问的问题。首先,知识本身内部的构成都有其规律,学习的人一定要遵循从易到难的顺序,不能急于求成;其次,教师对待学生的学习也要善于指导,教师必须时刻准确地掌握住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程度,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逐步提高,不要盲目地把学生不可理解的或其时其地还不必要掌握的知识生硬地交给学生。

三、《学记》启发教学的启示

《学记》尖锐地抨击了当时呆读死记的教学方法“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只知道向学生灌输知识,不管学生理解与否,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一味责备,急于求成,结果只能使学生厌恶学习,怨恨老师,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和好处。这在当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其实,这种现象时至今日依然在我们的课堂中普遍存在。据1999年5月28日《上海教育报》报道:对某高校385名在校本科学生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式陈旧,启发教学很少被采用;课堂教学沉闷,师生间缺少学术交流。72%的学生认为,从教师身上感受不到对知识的狂热和求知的执著。教师很少为学生提供与自己观点不同或相悖的参考资料或文章,学生不会想问题,也不会提问题。大学教学方式方法尚且如此,中小学更是可想而知。所以,《学记》中所提倡的启发教学思想,在当今课堂上还上有很强的生命力。那么,该如何实现这一教学思想呢?首先,教师应该爱护学生,有满腔的热情,《学记》在不少地方明确地要求学生要“亲师”、“尊师”,而不能“逆其师”;它同样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而不能“牵”、“抑”,不能“施之也悖”而“求之也佛”。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师生之间的和谐。其次,教师还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习情况,这是进行启发诱导的前提条件,所以,《学记》指出,教师应该“时观”、“知其心”。此外,教师还应该深知教学的甘苦,掌握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即“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能博喻”。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进行启发教学,才能真正达到叶老所说的:“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试述《学记》的教育思想 篇9

关键词:《学记》 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学记》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全文仅一千余字,以洗炼生动的语言,微言大义地对先秦教育状况进行了系统总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记》的教育思想源远流长,对当代的教育研究仍有深远影响,对现今的教育实践也有指导意义。大学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阵地,更是应该广泛借鉴经典的传统教育理念。为实现我国正在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素质教育”等目标,大学应当且必须有所作为。本文将以《学记》的英华为指导,初步探讨完善大学教学与课程建设的途径,以便更好地实现大学的教育使命。

一、《学记》对大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启示

(一)“正业”和“居学”与高校选修课

《学记》旗帜鲜明地指出了正课学习与课外活动的关系,认为在教育活动中,正式课业依时令进行;闲暇应有相应的课外作业,通过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乐学、立志于学;另一方面将学习过程延展到生活中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业余爱好。由此,不难联想到当代高校的选修课程体系。

高校选修课是一系列为了更好实现教育目标、拓宽学生眼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而开设的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选修课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完善的途径,并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课余爱好的作用。因为选课方式甚至学习行为的自发自主,选修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因材施教与乐学的思想。

为凸显办学特色,达成教育培养目标,高校应更加重视选修课这一教育阵地,通过兴艺实现学生的乐学,通过打造更加优质的公选课来教给学生知识,同时又引导学生广泛培养兴趣、学会自我完善。只有高屋建瓴,站在教育的高点,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走向终身学习的时代。

(二)“士先志”与高校德育课程

《学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

儒家历来强调读书人立高远之志,并坚持把德育置于教育的首要地位。孔子提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经典论述;孟子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济世之论;墨子强调“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这些确立远大人生理想和高远奋斗目标的警句,在儒家经典中占据了大量篇幅,不难看出儒家对道德标准及道德实践的关注。

当代德育论认为德育的本质是教育者将一定社会所推崇的品德规范与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品德的一种教育。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高级学府,其德育目标主要包括使学生建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观。

当前拜金主义的价值观、个人主义及享乐主义的人生观不断对学生的三观进行冲击,而以《学记》为代表、以 “立志”为导向的儒家传统文化则对当前德育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立高远之志,一方面可以以长远目标激发学生战胜眼前困难的勇气与信心,并拒绝眼前利益的诱惑,养成道德操守;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内化道德认知,形成道德自觉,有利于其健康成长。

二、《学记》对大学教育模式的启示——亲师乐道、教学相长

当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互动过程。为打造更加高效的课堂,开发更有效的教学方式,营造更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学的专家学者都在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

《学记》中在综合先秦的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教育教学原则与方法可为当代高等教育注入活力。

在师生关系方面,固然《学记》明确提出“师严而道尊”的尊师严师思想,而“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的教学关系更为人津津乐道,并对当代大学教育模式有更深刻的影响。“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潜在影响。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为《论语》中的名篇,儒家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和坐而论道的教育情怀在其中均有鲜明的展现。当代大学教育可以适当借鉴此类教育方式,通过开创更开阔的师生交流平台,增进师生交流,以教师精深的学术素养和不凡的人格魅力间接引导学生,激发其求学热情。通过教师以身为范的教导,潜移默化对学生品格发展及学业进取产生推动作用。

在教与学的关系方面,《学记》开创性地提出“教学相长”的原则。“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与学是教学活动中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的两方面。

当今信息社会,知识总量呈爆炸性增长。教师传统的知识垄断者的地位已不复存在。在信息渠道多元化的今天,“教学相长”的教学态度更值得提倡。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应适时而变。通过加强师生的对话讨论,碰撞智慧的火花,达到“学日进,教益深”,进而促进学术创新。

三、《学记》对大学教育目标的启示

《学记》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开门见山将教育的作用概括为“化民成俗”,其后又进一步指出教育的社会作用和育人功能(“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并将大学的宗旨定义为教化百姓、移风易俗,从而最终达成“遐迩一体,率宾归王”的以仁和礼为基础的治国理想(“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大学在人才培养和输送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高等学校要努力担负起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职责,在人才培养方面应更加注重提升学生品德修养与综合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在强调知识技能训练的同时,更加注重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批判意识的高新人才,促进社会良性发展。

总之,以《学记》的教育思想为借鉴,将优秀的传统教育文化成果古为今用,可以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使我国高等教育更好地完成育人使命,继往开来,促进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李绪坤.《学记》解读[M].齐鲁书社,2008.

[2]郑旭辉,陈笃彬.《学记》:教与学价值取向的和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论《礼记·学记》中的教育理论 篇10

《学记》还讲述了当时学校的建制和规章制度。古代学校有塾、庠、序、学四种不同的级别。”塾、庠、序、学即是周代学校的名称。周代,百里之内二十五家为闾,同共一巷,巷首有门,门边有塾,塾即门外舍也。由于人们朝夕出入,受教于此,塾便成了学校的代称,以此类推五百家为党,设庠。一万二干五百家为遂,设序。而天子之都及诸侯国则设学。逐级升高。后来,人们专用塾省私人设立的学校,叫私塾。庠、序成了乡学之名,学则和校合并,成为学校的通称。一直沿用到现在。我们最最熟悉的就是私塾了,几千年一直传承,《红楼梦》里不乏看到宝玉上私塾的情景。接着又继续介绍了在校学生的不同阶段的学业考核原则。入学一年视离经辨志,也就是说也要能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向,由此可看到在古代经学的重要性,经书作为基础,是首先要学习的内容,就像我们现在上小学学习语文要从识字母拼音开始,学习数学要从数字开始;入学三年敬业乐群,即能对学业持恭敬态度,还能跟同学保持友好关系;入学五年博习亲师,即能够多方面学习积极向老师讨学;入学七年能论学取友,即对学有自己的看法,就像《论语》中说到“学而不思则怠”,还能谨慎地选择朋友,孔子说过“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能做到这些,才能够称得上是小成。比之现在,古代的学习阶段可谓短,现在小学要六年,中学要六年,大学要四年,之后才够称得上“小成”,而且从古代对学生的要求上来说已经是素质教育了,它不断提到“乐群”“取友”,可见是把搞好人际关系作为评判学生的一种标准。可见,素质教育早有源头,但直到现在似乎一直没有什么进展。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成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显而易见,古代的学校主要目的是为统治者培养人才。

《学记》还讲到教学的秩序。大学始教,皮弁服,行祭菜礼以祭先圣先师,示敬道,这个仪式并没有被后人继承下来,到现在可能大部分人都不曾知道有这种仪式,至少在我看此篇之前并不知道,并且不管我上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不曾听闻,看来我们抛弃古人的东西抛弃的很是彻底。学习《小雅》中《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篇,此三篇主要是体现上下和乐、君臣秩序、忠臣之道等关系,以用做官来鼓励学生。对于古代的学生来说,上学的出路几乎一种那就是做官;而我们现在学生的出路要多得多,古代认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音乐、舞蹈已经摆脱了卑贱的帽子,被人们所追捧,而孔子所说的“小人多能”,在现在更是有了大的改观,只要你有一技之长靠自己的本事过活,都会赢得大家的认可。如果多才多艺,那更是了不得的事。从这点来看,我们要比古人幸福的多,至少如果不做官,去做其他事情不会被认为是卑贱的。击鼓警钟,发箧治学,对学业要有恭敬的态度,这点放到现在也是很可取的。现在学校里,很多学生对学业有着散漫随意的态度,确实需要警醒。还会用教鞭收威,现在是不允许体罚了,古人所说的“严师出高徒”、“棍棒之下出孝子”,我想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学生还小,他根本理解不了你所说的大道理,有时必须借助武力告诉他这是必须做的。想想有多少学生是自愿学习的?如果不是慑于老师、家长的威力,他可能根本不在意学习,但长大之后就知道严师严母的好了。了解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就知道了。但是,现在老师的威力也在下降。优游从容学生之志,不欲其急于求成,也就是欲速则不达,然而现在依然存在这个问题,为求升学率教师们无所不用其极,不管学生们是否真得懂了理解了。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也就是说要多关注多思考,现在所说的“走心”应该就是这个意思了,但是在这个越来越浮躁的社会,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呢?幼者听而弗问,学习不要逾越等级、次序,这种原则跟我们现在所说的“不懂就问”相差甚远。我想古人要幼者听而不问,是要学生首先把知识记在心里,虽然不懂但牢记在心,随着时间的流逝阅历的增长或者从别人的经验中自然会生出自己的一番见解,至少是不会忘记的。这古代的教育方式必然有一定的道理,要不然古代怎么会出现那么多著名人物呢?反观我们现在的“不懂就问”,虽然立马从别人口中得到了揭示,但是没有经过自己的深入思考,还是很快就忘记了。

继而讲到学生要遵循的作息制度,有“时教”也有“退息”,二者结合可以达到兴艺、乐学。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所揭示的道理,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地去认识思考,不会只是被动的介绍,才能“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能真正把所学知识收为己用,而不是学完就忘,又全还给老师了。同时指出不得当的教学方法及其带来的危害,即“教之不刑”。具体指:现在的老师只是一味的向学生灌输知识,赶进度,而不管学生是否能够完全理解接受,而且教授时也不按学生的认识规律来讲课,也不懂的因材施教。这样,使得学生对学业及老师都心生厌恶,只知学业艰苦而不知其好,虽能完成学业,但是很快就会把学到的忘了。古人指出的问题在现在仍是一个普遍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总之,《学记》对我国先秦时期的教学经验和教育理论进行了比较透彻的分析,既对当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缺点提出中肯的批评,又提出许多合理性的、符合教育规律的意见,虽然经过了几千年的岁月流逝,但其中提出的问题及建议都是我们当下教育值得注意和认真思考的。

摘要:《学记》作为我国也是全世界最早、最系统地对教育进行全面论述的一本文章。本文将主要从教育的意义、学校的建制、教学的秩序以及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学记,教育理论,教学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试述《学记》的教育思想 篇11

作为《礼记》49篇中的一篇, 它的思想一方面与孔孟的渊源很深, 例如:“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到《学记》则为“道而弗牵, 开而弗达”。在论述教育的作用一方面, 《论语》上则说“性相近, 习相远”而在《学记》中, 则是论述成“玉不琢, 不成器。人不学, 不知道”。而在教学原则方面, 孟子则在《孟子·尽心下》在论述为人师的条件时提到“言近而旨远者, 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 善道也。”至《学记》中则有如下记载:“其言也, 约而达, 微而臧, 罕譬而喻”也就是说为人师者, 一定要有很好的言语表达能力。例如在《曾子·立事篇》“君子学必由其学, 问必以其序, 问而不决, 承间观色而复之, 虽不说, 亦不强争也”也说的是为人师者, 要权衡学生的疑惑心里, 适时适度的进行讲解。而在《学记》中亦有继承, “记问之学, 不足以为仁师。必也听其语乎。力不能问, 然后语之, 语之而不知, 虽舍之可也。”其他诸子百家, 其教育思想, 亦有所继承。

二、《学记》中教学相长原则在当下给我们的启示

(一) “教学相长”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启示

在《学记》中关于教学原则是这样阐述的, ““虽有佳肴, 弗食不知其旨;虽有至道, 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这里说的是, 只有教别人学习, 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 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这在当下被当代的教育家归纳为“教学相长”在这段论述中, 它将知识比喻成佳肴, 如此类比。形象生动富有趣味。《学记》在这段论述中, 意图告诉我们, 学习永远没有尽头, 没有尝试和勤学苦练, 自身的理解能力以及思辨能力也就得不到提高。又从何谈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呢。

就教学主题是否应当时学生还是老师的问题, 关于“教与学”的关系方面, 一直争执不下。有的学者认为教学应以教师为主, 比如赫赫有名的教育界的权威赫尔巴特曾多次在书中表明, 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理当占绝对的领导地位。而坚持以“学生”为主, 教师则在教学活动中充当主导地位的理论则是美国的大教育家杜威在上世纪逐步提出来, 并确立以“儿童中心论”的教育理论观点。他认为儿童作为活动的中心, 在教学活动中就应当占据以学生为主。真正的学习并非取自教师将知识传授于学生, 而是在于学生本身。

追根溯源, 我们可以在《学记》中, 可以看到当今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理念, 在其中亦有论述。

在《学记》被创作出来的年代是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由于连年战乱以及各个国家都重视对于人才的培养。人们在客观地追求学习的最高追求的同时, 也意识到了不曾为任何人的附属品, 作为一个拥有着独立高尚学者, 固然要本着孜孜不倦, 教学相长的思想。这其中, 我们也能看到对于孟子的“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扬, 在《孟子·尽心下》中曾提到:“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学记》在吸收了孟子的民本的基础之上, 同时看到了人的价值, 不仅仅是作为学生要学习, 要诲而不倦, 作为教授知识的老师, 更加应该要以身作则, 尊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尊重作为学生的主体性, 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作为教师的职责。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 亦能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三) 教学相长与教师思辨能力的提升

虽然, 在当下社会中, 一直在强调民主课堂, 倡导教师充当平等教学活动中的首席的角色。但是, 实际上,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很少能放下架子来和学生们进行平等对话。当过高地重视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那么, 从学生那里去获得有助于自身专业成长的知识和启示就无从谈起了。从客观上来讲, 教学相长也揭示了一个主体间关系思维的能力。教学相长, 它描述了个人与他们, 个人自身、个体与世界的关系。这与主客关系思维还是不同的, 主客关系确立的是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是“主体-客体”的关系, 也就是说人在认识上依旧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而主体关系却打破了主客关系以自我为中心的垄断。在我们认知世界、认知自己的时候, 我们能够意识到, 我和它的关系, 还有我和你的关系, 我和世界的关系。只有在主体间都承认对方的存在、都互相尊重的前提下, 这样的主体关系才能长久存在。因为只有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双向互动, 才能更多地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无论是教师还有学生, 他们都是作为独立的个体, 拥有独立的思想。客观上来讲, 并不存在或以教师为主体, 或以学生为主体这样的教学观念。如果, 作为学生, 仅仅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那么他只能沦为教师灌知识的容器。如果, 作为教师, 常年都崇尚一言堂, 唯我独尊的角色扮演的话, 那么, 自己的各方面能力自然也会受到阻碍, 得不到发展。固步自封只会带来落伍、被无情的淘汰。

通过《学记》有关“教学相长”的论述, 作为教师, 不能仅仅地理解为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的发展, 在思维培养方敏, 它也使得教师能够认识到自己与学生之间、社会、甚至自身都是双向互动的关系。只有自己积极地实践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 才能榆次同时获得学生的认可和尊重。如此这般, 教学活动定能正常而有效地展开。

上一篇:阿尔斯特大学下一篇:课堂游戏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