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文化发展

2024-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企业文化发展(精选8篇)

论企业文化发展 篇1

论文关键词:和谐文化 企业文化 核心价值 企本文化 领导文化

论文摘要:和谐企业文化应从“提炼核心价值理念、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这四个层面进行整合与构建。其中,核心价值理念体现着当前建设和谐企业文化的一种追求与选择,它对企业文化的生成和重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0 引言

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说过,“关于发展, 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单纯依靠制度的硬管理不能有效地指导员工自觉行为,企业文化构建才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众多企业百舸争流、力求实现质的突破、争创国内一流企业的今天,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形成核心竞争力,能否实现长期、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和谐企业文化还是企业保持动态张力平衡、实现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组成。笔者认为,企业文化的整合与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应从“提炼核心价值理念、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这四个层面入手。提炼核心价值理念

每个国家、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需要一种能为人家认同接受的核心价值体系[1]。价值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基础,核心价值是价值文化的根本。核心价值理念在企业特色文化的生成和再塑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是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源泉和动力。价值观念这种感召依靠义务信念,人们的动力和精力都是围绕它组织起来的[2]。正是人们对基于认识理性核心价值的感召的信奉,使企业中分散的组织和多样化的个人组成了一个富有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有机整体。对企业而言,核心价值理念就是企业在为实现共同远景、完成职能使命而提炼出来并予以践行的根本理念引领下所形成的、规约企业文化本质特征和发展走向的精神内涵、价值追求和共同规范的体系。共同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理念生成的土壤。

点燃和培育共同价值观,是企业形成团队合力,增强组织凝聚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文化战略。只有把蕴涵在企业核心团队和共同体成员内心深处的共同价值观充分体现出来,才能促进核心价值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共同的价值观能使这个组织更加稳定,促使企业新成员的社会化,并强化原有成员的使命感、责任感,认同企业的理想。在企业中,应该确立以提升人力资本价值为基础的共同价值观准则。

核心价值观是指一个企业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为企业大多数成员认同和接受的先进的、优秀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指导全体师生员工行为、解决企业发展主要矛盾、判断企业发展是非标准的根本信念和准则。所以说, “和谐、发展、责任、创新、多元”,应该成为企业努力构建和谐企业文化所应坚持的核心价值准则。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共同体,它的行为和发展都要依靠其中每一个人的积极行动。正如美国著名学者萨乔万尼所强调的,领导者的文化角色及象征角色对优异的企业表现很重要,他们担任首长的角色,向他人发出什么是有价值的信号。协调团体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并使团体始终保持团结、和谐、进取,是领导者的首要职能。这就必然要求企业领导者必须实现从技术领导到文化领导的转变。另外,要实现可持续、健康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也必须“以人为

本”[3]。企业领导及其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在激发和建立新型和谐企业文化,传播和实现核心价值观,改变个人或小组的价值观、行为和规范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企业领导的专业角色要相应地进行转变,要从单纯的管理者过渡为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建设科研的促进者和文化的传播者,要依据其独特的企业理念和思想,从企业实际出发,规划和描绘企业组织发展的远景和蓝图,以自我发展和自身的道德领导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其次, 企业领导者应该成为善于倾听团体成员心声,关注成员发展,激励员工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精神导师。通过文化引领,努力建设一支团结协作、具有自我管理意识和卓越工作能力的工作团队。这种精心组建而成的工作团队不仅能体现领导的优秀品质和价值观,还能集中体现和践行企业的远景、目标和规划。

最后,企业领导在管理中要追求卓越,确立特色化目标,不断整合企业文化形象,使企业特色文化更为鲜明,有力地促成企业文化的整体推进。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

实际上,企本文化就是企业领导者从企业实际出发,通过企业成员共同参与的方式,不断整合、优化企业文化资源,逐步形成适合企业发展的独特价值理念、管理理念和组织体系。企本文化是实现企业精神文化的独特性和专有性,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的根本。由于人员素质、领导方式、发展方向等不同,两者之间的企业氛围和企业文化就会存在很大差异,所谓“移形易而移神难”,这就必然要求强调和突显企业自身在企业文化形成中的主体作用。

以学习型为特征的企本文化是企业形成特色文化、打造企业个性化文化品牌的必由之路。企本文化既强调企业领导者的作用,也关注发挥企业共同体成员在特色文化形成中的不可替代性作用。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是促进两者之间沟通融合的有效桥梁。塑造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就是企业领导者全面、深入、系统地思考企业和个人的发展目标,实现个人和企业共同体的自我超越,从而不断营造出“和谐”企业文化氛围。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将有利于更新企业管理理念,激发所有成员从事工作和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领导能够带领全体员工坚定不移地向建立一流企业的共同远景迈进。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

企业文化通过各类组织仪式得以诠释、表达和传播。在企业组织发展过程中,核心价值观、信念内化契入组织成员共同的认识和意念中就形成了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实质上依赖于企业组织中的人及其行为。

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指出,卓越的公司,排在第一位的不是你支付报酬的多少,而是你将报酬支付给何人。如果你有适合的雇员,他们会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不会因为报酬少而折腰,就好比他们的呼吸不受控制一样。[4]因此,对企业来说,如果企业组织文化充满生机和活力,则能使企业中的成员认同和强化企业核心价值观,组织成员彼此间的合作和交流会得到加强,并且愿意承担企业的使命,从而也就有利于企业形成重视人的主动性的企本文化。

总之,以科学发展观确立企业的价值取向,从“提炼核心价值理念、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四个层面入手建设和谐企业文化,可以使得企业不仅能建立良好的内部及外部关系,还可以用良好的文化理念引导企业正确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筑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论企业文化发展 篇2

1.1 企业体育文化内涵

企业体育文化具有个性化、动态化、协调化的特点,个性化即体育文化融于企业运行管理背景、发展方向与管理组织文化,因企业种种因素的不同而具有极强的独特性;动态化即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始终紧随企业运行管理与发展内涵的变化而改变,这也是文化本身的“同时性”的特点决定的,表现出了企业体育文化中蕴含的时代精神;协调化即企业体育文化是与组织管理文化及其他文化高度协调的,唯有与企业发展主体文化相协调的体育文化才能得以长远发展。

1.2“十八大”精神下的企业体育文化

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为我国企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与目标,文化实力与竞争力的提升是“十八大”反复强调的强国目标,也是企业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永恒的主题。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旨在发挥体育本身提高健康水平的社会作用,而体育活动主要通过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达到提高企业与社会生产力的目的。可见,体育文化的建设与传承能有效推动企业、社会经济发展推动社会文明建设与小康社会建设。

2 企业体育文化建设现状

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支持力度不足。当前,国内很多企业认识到体育文化在企业综合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纷纷制定相应的体育文化建设制度、筹划与组织体育娱乐活动,但并未切实根据体育文化规划建设项目提供相应的经费与人员支持,也没有积极进行全面的宣传活动,导致职工一头雾水,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不高。

体育文化建设范围过窄。很多企业虽一直着力建设体育文化,却并未根据企业类型与经营管理特点选取合适的体育活动项目、制定合理的体育文化建设方案,体育文化活动过分单一、不协调,降低了企业职工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制约了企业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

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未与时俱进。很多企业仅仅注意到体育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战略及运营管理工作的协调,未能紧跟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体育文化建设方向、体育文化建设内容作出相应的调整与完善。

3 我国企业体育文化建设措施

3.1 体育文化与企业核心文化的完美融合

运行管理理念与价值观是企业发展中的文化核心所在,体育文化作为我国企业内部建设与发展的新型文化类型,理应加快与企业核心精神文化的融入与交流。唯有实现体育文化与企业组织管理理念、价值观的高度融合,才能实现对企业日常运行管理中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的全面协调,进而推动企业平稳快速发展、促进企业运行管理工作创新和突破。

不同性质、不同发展方向的企业拥有各自不同的价值观与组织管理理念,体育文化与核心组织文化的融合过程也不尽相同,但企业体育文化的融合机制的大同小异的。国内企业应深入学习研究现代体育精神与思想,充分融合东西方传统文化思想,开拓体育文化建设方向,以“更高、更快、更强”的时代精神为导向,将公平、向上、进取的精神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之中,以体育中积极进取、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精神,培养和教育职工、激励职工、活跃工作氛围、优化组织管理。

3.2 科学建立制度文化,保障体育文化建设

企业制度文化的建立与实施直接决定企业运行管理工作质量及上下层协调水平,良好的企业制度文化不仅是企业日常组织管理中物质、人员、资产、信息科学整合的关键所在,也是约束企业内部职工日常行为、规范职工工作及生活的基础。企业职工唯有在思想得到统一、行为受到规范与引导的前提下,才能真正认同企业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例如近年来,一些生产类企业的发展经验表明,信息化时代下的企业需要建立和优化信息管理系统来辅助各项业务的进行,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尤其如此。但体育文化作为国内企业发展中的一种新生文化力量,信息系统的建设难以单独实现,盲目、片面地投入信息系统建设与体育文化的发展极易导致企业资产的无效损耗,传统的“进销存”经营制度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一些企业开始实现传统企业制度向动态的、紧跟市场经济要求与社会化大生产的企业制度转变,积极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起专业、符合企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制度文化,推动体育文化顺利发展。

3.3 发展体育娱乐活动,活化企业运行管理

体育娱乐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是企业体育文化建设的主要路径与体现。体育娱乐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从侧面体现了企业体育文化建设的实际意义与“务实”的精神,也是企业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生产力的解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改革开放的实施、党的创造力与凝聚力增强的主要途径。

体育娱乐活动的实际组织与开展工作需根据企业经营性质、战略目标、组织管理特点规划和实施。企业工会可组织与开展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赛、长跑赛、健身操比赛、趣味性游艺活动,通过球类运动培养顽强拼搏、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精神,通过竞赛类活动挖掘职工内在动力提升员工品质。

3.4 落实企业体育经费

企业体育活动组织与体育文化建设过程需要资金的支持,体育文化在企业发展中属于新生文化力量,更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国内企业应高度重视体育文化建设事业,切实根据企业经营特点与战略发展目标,制定合理的体育活动场所、设施建设计划,协调日常运行组织管理工作与体育文化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将业厂区、企业宿舍、公共广场、住宅区空地处的体育场地与设施纳入企业建设规划。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建设体育场所和设施,同时,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对企业进行督促检查。

3.5 保证职工体育锻炼时间与环境

企业应在合理组建企业工会与文化建设机构的同时,发挥工会与文化建设组织的积极作用,合理协调职工日常工作与体育活动参与之间的关系,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小型多样、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职工体育活动的氛围和环境,培养职工健身意识,使职工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适当安排休息与活动时间,为职工预留充足的体育锻炼与活动娱乐时间。

4 企业体育文化传承与创新

4.1 多国体育活动并重,实现跨文化发展

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期会产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体育活动,这些体育活动是各个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传统体育活动与民族精神有着高度的吻合度,甚至被当成一种民族象征,被赋予高尚神圣的意义,得到无限尊崇。“十八大”再次强调我国要“坚持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文化、增强文化整体实力与竞争力”、“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的强国道路,企业应着重引入和发展美国、日本、印度等国的传统体育文化,丰富职工活动项目、增强多国文化的融合度,在增强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同时,使企业在多国的核心价值观综合影响下得以在全球经济文化高度融合的大时代中和谐、可持续发展。

4.2 强化传统体育活动,融合中国特色

体育活动不仅是体育文化的承载与体现,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思想文明的积淀与融合。在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中国特色产业发展的新时期,传统体育活动的引入是通过传统文化的融入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及增强传统中华文化对现代化企业发展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传统体育活动在现代化企业建设与发展中的引入、共存,能够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职工与企业发展,引导职工在中华传统文明的影响中实现自我提升、企业在民族特色文化的影响下实现和谐发展。

国内企业可着重发展太极拳、八卦掌等蕴含传统中华儒道禅佛文化的体育活动,将中华民族独特的智慧与文明融入到企业发展中,帮助企业职工在强健身心、培养广泛兴趣爱好的同时,学习“阴阳变化”、“奇正相生”、“刚发柔化”、“后发先至”等战略思想,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与企业形象。

4.3 政府、企业、社会结合,多元发展体育文化

传统的企业体育文化建设工作多是有企业单方面规划与实施,导致传统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多少存在狭隘的一面,文化建设与发展工作效率与水平普遍不高。“十八大”强调我国要坚持“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需要企业与政府、社会充分结合,共同发展体育文化建设事业。

当前,国内一些企业在发挥企业自身文化建设潜力的同时,正积极争取企业与社会、政府的合作。如海尔集团、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等企业,在丰富、深化企业体育文化活动的同时,加强企业之间文化建设交流、聘请专业体育拓展公司辅助开展体育文化活动,与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共同开设体育拓展训练基地,大大提升企业体育文化建设水平。

5 结语

体育文化是企业运行管理中的一种核心文化与竞争软实力,企业发展内涵因个性化、先进的体育文化而不同。新时期的企业应充分认识到体育文化对企业长远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通过体育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完美融合、科学建立制度文化、发展体育娱乐活动等途径,建立、传承、创新企业体育文化。良好的体育文化不仅是有效拓展企业职工的业余爱好、提升职工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还能通过职工在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中的广泛参与实现企业上下的有效统一,使广大职工充分认同企业发展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找到人生与事业的归属感,实现企业发展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推动企业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滨,付振亚.试探企业体育文化发展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11(1):25-27.

[2]马国苍,王文华.企业和谐社区建设依靠职工文化体育来带动[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1(10):314.

[3]张潇潇.拓展训练在企业精神文化构建中的作用与价值——关于体育功能拓展的思考[D].沈阳师范大学,2011.

[4]肖永红,卢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体育文化审视[J].商场现代化,2009(6):314-316.

[5]刘晓玲.试析体育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人才资源开发,2012(8):88-89.

论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篇3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業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财富,是企业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树立符合自身发展的价值观体系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备因素。然而,企业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该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否则,它会成为企业发展的阻力。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研究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分析了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健全和完善企业文化作用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文化;影响;对策建议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面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种种巨变,中国企业为了确保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推进各项工作的发展,而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那么企业文化是如何作用于企业的发展的呢?我们又应该如何进一步完善企业的文化呢?笔者通过总结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做法,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又称组织文化,它是企业或企业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被所有员工所认可,并具有一定激励和规范作用的独特文化形象。企业文化具有独特性、继承性、相融性、人本性、整体性和创新性的特征,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物质文化,它是指企业所具有的机械设备、产品造型、厂容厂貌、产品外观等外部形象;二是制度文化,主要包括企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领导体制、纪律等;三是精神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企业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职工素质、优良传统等,本文所讲的企业文化就是指这种精神文化。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企业文化随着企业而产生,随着企业而发展,但它并不是企业单一的附属物,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详细来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一个无形的指挥棒,他能为企业和员工提供目标和方向,使大家自愿去遵从,并把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相统一,发挥自身的潜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例如大庆油田的铁人精神文化,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油田工人拼搏奋斗,为油田贡献自己的力量,是企业的强大动力。

(二)企业文化能使企业散发强大的吸引力

良好企业文化的引力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就内部而言,它可以吸引大量优秀的人才,没有人不希望到名望高的企业工作;其次,就外部而言,它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户、投资商与其合作,而且也会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以苹果为例,它不同于行业里的其他任何公司,从乔布斯到员工都非常“自负”,他们相信苹果是世界上最强的公司,有不同于其他公司的做事方式。这种文化看似让人无法忍受,但正是由于这一信条,使得苹果吸引了一批优秀的加盟者和“果粉”。

(三)企业文化能激励员工,促进企业发展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在无形中激励和鼓舞员工,激发他们的潜力,实现自身和企业的共同发展。比如说一个公司惯于树立榜样,那么它就会在无形中激励一部分员工朝着这个目标发展,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个人和公司都是有好处的。

(四)企业文化能约束员工行为

企业文化包含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这一部分,这些规章制度是一种“软”约束力,它能规范员工的行为,让员工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通过这种无形的约束,可以提高员工的自觉性、责任性和自我约束能力,让他们不自觉得朝着有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

三、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万能”论

一些企业在文化建设时过分注重文化的作用,认为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文化来解决,不管管理中的具体事件是否与企业文化有关,统统向文化靠拢,形成文化万能论这一错误观点。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确企业文化的定位,认识到企业文化和企业经营管理的不同,把企业文化和管理手段相结合,共同促进企业发展。

(二)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随意性

某些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并没有立足本身的特点,而是盲目借鉴、跟随他人的脚步,毫无长期努力之意。此外,他们也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之后也没有制度保障,工作的展开也很随意,这就使得企业文化形同虚设,发挥不了应有的效用。

(三)企业文化缺乏员工的认可

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被员工共同认可,并且上行下效。但有的企业却忽略了这一点,他们把企业文化设计的很好并完美的展示给了社会,却缺乏对员工的教化,员工只是被动的服从。这种表面性的企业文化是不能转化为员工的整体意识和群体行为的,这种文化当然也不能转化企业的财富。

四、对完善企业文化作用机制的建议

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这就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一)增强员工的认同感

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企业文化必须要得到他们的认同。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要相信和依靠员工,发动群众的力量,让他们参与到文化的建设中来,提高员工践行企业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企业可以通过开早会,悬挂公司标语,定期进行内部培训等方法让员工在工作中加深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二)打造特色企业文化

每个企业应该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因此在建设企业文化时一定要注重企业的特色。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企业文化时要进行充分调查和了解,把握好企业的文化传统和发展方向,然后再结合当前企业的价值观、愿景和核心理念,提炼总结出适合企业的文化,切记照搬照抄。

(三)注重培养学习氛围

学习对企业的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企业文化得到认同和执行的有力保障。企业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员工培训的方法,向他们宣传企业的理念和价值观,让他们逐渐认同企业的文化,朝着组织期望的方向发展。(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艾亮.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天津大学,2012

[2]宋春梅.企业文化的作用机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

[3]金爱兰.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铁道经济研究,2013(04)

[4]高贤峰.解密“企业文化”[J].当代经理人,2002(12)

论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篇4

论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曹凤开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机械工程系 机制04班 双桥区067000)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作用非常重大。文化的实质是人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的必然变革。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体现出对人本身的不断重新认识,人的本体地位不断提高,是一个从把人当作单纯的管理客体到强调管理中人的主体性的过程。本文首先从企业文化的定义、内涵和表现形式、内容等方面认识企业文化,并阐述了现代企业文化的功能,接着从企业文化对导向、道德规范、方式变革、以人为本、管理实践等几个方面来论证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 人本管理;企业文化;企业发展

Abstract :In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the role of corporate culture is very significant.Essence of culture is people management, change is inevitable in the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The evolution of the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eory, reflecting on the people themselves constantly re-understanding,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status of human body, from the people as a mere object to an emphasis on the management of human subjectivity manage the process.Firstly, in terms of understanding the definition of corporate culture, content and form of expression, content, corporate culture, and described the function of the modern corporate culture, and then from the corporate culture oriented, ethical way of change, people-oriented,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other aspects to demonstrate the enormous role of corporate culture in the enterprise development.Keywords: People management;Corporate Culture;Enterprise Development

一、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与内涵和表现形式

1、企业文化的定义

什么是企业文化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爱德加.沙因)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企业成员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并教用来育新成员的一套价值体系(包括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等。)

国内学者认为企业文化就是 企业在各种社会活动及经营活动中,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这包括价值观、道德、精神追求、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等。

企业文化就是在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延续性的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这种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使企业员工彼此之间能够达成共识,形成心理契约。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思想、行为的依据。

2、企业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企业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产生于企业之中的文化现象,它的出现与现代企业管理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密不可分,从管理的角度看,企业文化是为达到管理目标而应用的管理手段,因此,企业文化不仅具有文化现象的内容,还具有作为管理手段的内涵。

首先,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主体意识为主导、追求和实现一定企业目的的文化形态,并不是企业内部所有人员的思想、观念等文化形态的大杂烩。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管理的文化。其次,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有自己的共同目标、群体意识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企业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是企业群体共同认可的,与无组织的个体文化、超组织的民族文化、社会文化是不同的。再次,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和企业职工在经营生产过程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离开企业的经济活动,就不可能有企业文化的形成,更谈不上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①企业哲学②企业精神③企业目标④企业道德⑤企业风尚⑥企业民主⑦企业形象⑧企业价值观⑨企业素质⑩企业行为规范等。

二、企业文化的主要作用

(一)导向作用。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功能,企业倡导的价值理念,经过自上而下地推行并达到普遍认同和共鸣,通过无声的命令来指

导企业和员工做什么、怎么做,发挥无形的导向功能。在此次学习活动中,通过对南京公司下属的几家分公司的考察学习,无论是外观的各基层单位的企业整体CIS,还是员工交流讨论中职工流露出的内心感受,都使我感到公司在培育职工良好价值观上“润物细无声”的导向功能得以体现。

(二)激励作用。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可以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不断激活人们的“心智模式”,不断形成强有力的精神力量。南京盐业“诚信立足,创新致远”、“永不满足,勤奋工作每一天”的价值理念正是在全公司的上下形成了一个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企业精神风貌,用健康的理念激励和引导职工不断进取。

(三)约束功能。在企业行为中,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企业文化能够发挥非强制性的“软”约束作用,也是一种免疫功能,可以弥补规章制度等“硬”约束的不足。南京盐业强调精细化的管理,培养员工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意识,通过做好细节来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做好细节来打造过硬团队,通过做好细节来规范员工行为,企业文化在制度执行中的良好约束作用得以充分展现。

(四)凝聚功能。企业文化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可以把企业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员工团结在一起。南京盐业通过统一着装、唱好唱响企业之歌增强员工归属感;通过开展登紫金山比赛、划竹筏比赛、龙舟赛等各种团体竞技活动,强化员工相互协作的意识;通过鼓励员工写身边人,唱身边事,让员工发现他人之长,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通过积极倡导职能模糊化、流程清晰化的柔性化管理,鼓励员工突破程式化的工作,形成一种柔性的企业内部联合体,促进员工间加强协作、职能部门间协作、与外企业间协作,发挥整体应变效用。正是采取了融思想性、群众性、科学管理为一体的系列措施,提高了员工的团体意识,促使全体员工尽职尽力为企业发展而努力工作。

(五)绩效功能。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的制度管理和发展战略之中,可以促进有效管理,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的目的。南京盐业运用提薪、奖金的杠杆,在薪资分配上遵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通过设定量化的KPI指标,将公司工作任务合理分解,并重新制定和完善了绩效考评制度,力求对每一位职工的劳动成果做出全面客观的评定,形成了公司内部以实绩论英雄、凭贡献论奖惩的公平竞争氛围。

三、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是企业的灵魂。

1、企业文化推动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国际著名的兰德公司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企业的竞争力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产品层,包括企业产品生产及质量控制能力、企业的服务、成本控制、营销、研发能力;第二层面是制度层,包括各经营管理要素组成的结构平台、企业内外环境、资源关系、企业运行机制、企业规模、品牌、企业产权制度;第三层面是核心层,包括以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企业创新能力、差异化个性化的企业特色、稳健的财务、拥有卓越的远见和长远的全球化发展目标。第一层面是表层的竞争力;第二层面是支持平台的竞争力;第三层面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从这一结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对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企业文化的内容简单明确,价值观得到组织成员的广泛认同,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的企业实践活动中,企业的主要成员会产生使命感,员工对企业及企业的领导人、企业形象将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这是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内在动力的基础。

2、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具体体现为其所具有的四大功能

(1)凝聚功能。

(2)导向功能。

(3)励功能。

(4)约束功能。

(5)塑造形象作用。

3、文化促使企业可持续成长

众所周知,物质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但是企业文化却是生生不息的,它会成为支撑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支柱。世界上著名的长寿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都有一套坚持不懈的核心价值观,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现在其核心价值观上,企业成长的可持续关键是它追求长治久安的核心价值观要被接班人确认,接班人又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这样就能使核心价值观在适应技术与社会环境变化的前提下得以继承和延续。近年来,众多企业所提倡的第二次创业,其目标实际上就是可持续成长。第二次创业的主要特点是要淡化企业

家的个人色彩,强化职业化管理,把人格魅力、个人推动力变成一种氛围,形成合力,以推动和引导企业的正确发展。

虽说没有好的企业文化的企业也可以成长,但没有好的企业文化的企业

却难以实现可持续成长。没有文化就好像没有灵魂,没有指引企业长期发展的明灯,因而无法获得牵引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文化不解决企业赢利不赢利的问题,文化只解决企业成长持续不持续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企业能否不断长大成为世界级企业,成为长寿公司,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有着密切关系。

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好的企业文化,它就会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最终走进失败的深渊。

国内有好些小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在短期内,由于一些原因,企业经营状况可能会好一些。但是,这种状况不会持久,这些企业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由于没有企业文化的引导,企业就像失去灵魂一样,如一盘散沙一样,最后在竞争中被淘汰。在80年代,陕西省有好几家知名的电器企业,如黄河电器厂。该厂生产的黄河彩电曾经一度畅销,但是由于管理落后,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注重创新,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销声匿迹。

4、文化是企业网罗人才留住人才的制胜法宝。

在当今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人才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取得大量的优秀人才,并留住人才,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是能够推动企业实现升值的人力资本。对这些人才的争夺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跨国公司纷纷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在中国本土企业和跨国企业争夺资源和市场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优秀人才也成为国内外企业竞相争夺的目标。这就使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然而在这个人才争夺战中,“最重要的不是金钱,而是企业文化。”

如果单纯以金钱报酬为标准,只会造成员工没有归属感,频繁跳槽,企业不敢投资对员工进行培训,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对人才成长和企业发展都会造成消极影响。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说明了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是严格管理,注重激励,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和团结是无形的,但它与物质形态的产品一样,也是可以感知的,企业文化内聚人心,外部形象,既可以改善经营,又可以强化管理,使企业活力得以开发并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封闭的文化必然导致社会的停滞和退化,开放的文化必然导致社会的繁荣和进化,企业也一样,所以加强企业文化的融入是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在企业文化的管理应用中,“以人为本”是最能吸引人才的一条内容,所以如今许多企业和企业家标榜自己”以人为本”。然而如果在企业的管理体制上,在企业老板的领导作风上,在企业的分配方式上,在职工的基本生活和工作条件上等等都没有丝毫体现出真正尊重人才、尊重员工的态度,那么“以人为本”只能是空谈。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企业想立于不败之地,企业领导必须充分了解和认识本企业的优势所在和存在的不足,做到知己知彼。防止和克服自身的不足,才能在市场经济中做到游刃有余。经营是艺术,管理是科学,体制是保证,人才是根本。把握好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人才这几个方而,企业才有希望健康发展,也才有可能真正建立起自己的企业文化。

参 考 文 献

[1](美)加雷恩·琼斯, 珍妮弗·乔治(英)琼斯G.R.(琼斯, 加雷思.)转贴于 《管理学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

4[2 ]陈春花《高成长企业的组织与文化创新 》中信出版社 2004

[3] 王驰 《当代企业文化导论》湖南出版社 2000

[4 ]祝慧烨 《发现企业文化前沿地带30家中国企业文化优秀案例》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

3[5](英)罗伯·高菲著《公司精神 决定成败的四种企业文化》哈尔滨 出版社 2003

[6《企业文化学》王成荣、周建波著

[7《企业管理概论》(第二版)黄渝祥主编

论企业文化力量 篇5

“三流的企业靠人才、二流的企业靠管理、一流的企业靠文化”,这句话因高度概括出文化对企业的影响而流传甚广。21世纪是文化管理时代,企业文化在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文化就是生产力、文化就是竞争力的观点已成为众多管理者的共识。在此观点影响之下,各大知名企业纷纷各抒己见,树立自己的企业文化,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旨在通过文化这个富有亲和力的载体潜移默化人的思想,影响大众的生活、消费方式,带动、激励公司员工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去打拼,进而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

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许多人偏爱某个消费品牌,一方面是因为它的质量值得依赖,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所传递出的信息、体现的文化。许多企业都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理念,例如海尔的企业文化强调创新,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需要;IBM企业文化是尊重别人、追求卓越、深思后再行动;INTEL(英特尔)企业文化是成果导向、建设性的矛盾、追求卓越、一律平等和纪律;麦当劳的企业文化则是一种家庭式的快乐文化,强调“质量、周到的服务、清洁的环境、为顾客提供更有价值的食品。这些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使得企业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有了一张闪亮名片,有效缩短与公众之间的距离。

受中西差异、历史渊源等因素的影响,每个企业的文化理念各有侧重,不尽相同,但以人为本、诚信经营却是共同的价值取向,始终围绕着以提高企业的向心力、激发职工创造精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一终极目的。人无信则不立,一个企业也是这样。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遵循人类社会这些固有的道德理念,同时也要顺应时代要求,联系实际不断创新。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国际、国内竞争加剧,企业若想在市场中生存,就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只争朝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竞争观念。兵改工26年来,中国铁建秉承铁道兵令行禁止、勇于创新、一往无前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逢山凿路,遇水架桥,搏击市场,形成了以“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体,影响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2009 年《财富》“世界 500 强企业”排名第 252 位,“中国企业 500 强”排名第 14 位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具实力、最具规模的特大型综合建设集团之一。

中国铁建的蓬勃发展,与近年来大力推行企业文化建设是分不开的。2006年以来,公司在全系统推广企业文化识别系统,着力构筑自上而下、统一标准的企业文化体系,有效增强公司软实力,取得显著成果。2008年京沪高速铁路公布中标结果,中国铁建一举中得六个标段中的两个标段,中标线路占线路总长的38.67%,当之无愧成为最大赢家,显示了建筑业龙头的整体实力。与此同时,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也为企业文化的深入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在精心施工保证质量的同时,公司自上而下行动起来,统一标识,精心制作,多方位、多角度进行企业文化宣传,着力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使“不畏艰险,勇攀高峰;领先行业,创誉中外”的企业精神深入人心,将“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的价值观播洒于千里京沪线。企业文化的力量还表现在可以为员工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舒适的工作环境,提供一个公平有序的发展平台。现代社会是人才的竞争,如何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如何把全体职工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企业的整体目标上来成为事业成败的关键。现代社会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和合作共赢,过去那种机械的、僵硬的、命令式的管理已不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企业管理只有建立在企业文化这个根基上,运用文化的力量和非经济的手段对员工

进行管理,完成由过去管“身”到现在管“心”的转变,把尊重人、激励人、培养人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迈上新的台阶,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受企业文化理念的影响,中国铁建基层管理者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转变,自觉地在建线建家、员工培训、福利待遇方面加大投入,办了许多职工迫切关心的实事和好事。以中国铁建十五局六公司为例,工程项目一上马首先做好基地建设,完善职工宿舍、餐厅、浴室、网络等配套设施,悉心营造温馨如家的工作、生活环境,有效密切了干群关系,提高了员工素质,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自豪感、归属感。在公司重点工程京沪铺架项目部,文化建设更是不遗余力,斥资数百万元建成的铺架项目部和徐州铺轨基地规范标准,大气靓丽,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成为基层项目建设的样板和典范。工区还从细节着手,设立便民药箱,常备感冒、外伤、防暑等药品;员工宿舍安装空调,24小时供应热水,生活安全舒适;对民工在生活上、工作上和评先评优上与职工一视同仁,对表现优秀的正式择优转正,体现出企业融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如此水乳交融、相濡以沫的文化氛围中,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然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创造出一流的安全、质量、效益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文化的力量无穷无尽,文化阵线的构筑长期而艰巨。要使企业文化这个软实力的作用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需要更多人的持续努力,需要我们把工作做得更细些,更深入些。企业文化建设绝不仅仅是几个牌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人的思想和精神,只有让这些思想和精神深入到人的脑海,融入到人的自觉行动,文化才不是摆设,行动才有力量,企业的发展才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纵观千里京沪线,无论是在高楼林立的城市,还是在偏远的乡村,中国铁建的旗帜高高飘扬,CRCC的标志煜煜生辉,板房内外,桥墩上下,铁建员工生机勃勃的身影,挥汗如雨掀起大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可以想见,当京沪高铁建成之时,中国铁建的企业品牌将更加光彩夺目,无数建设者敢为人先的勇气和坚韧不拨的精神也必将载入史册,伴随百年高铁,成为不朽的精神坐标。

浅论企业文化 篇6

提起企业文化,有些人认为它是虚幻和捉摸不定的,似乎与实践经营活动很难挂钩。其实,一个企业的文化非常容易被外部人所察觉,当我们与一些著名的企业打交道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就领略到了企业文化的存在,如松下员工对企业和产品的热忱、西门子公司的严谨、海尔的真诚到永远„„

那么,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我国的企业又应该怎样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成为中国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小企业该如何走?

一、企业文化概述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纵观国内外的学者给企业文化下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定义侧重或着眼点各有不同,涵盖面也不尽一致,但从整体上看,在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上,他们都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一定条件下,企业与职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共同培育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共同的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包括企业经营哲学,价值观,企业精神,优良传统,行为规范等。表现形式包括企业文化教育活动,职工行为准则,企业规章制度等。企业文化的实质, 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手段,以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一种企业经营管理思想。企业文化的根本任务, 是重视人、相信人、理解人、发动人、引导人、教育人、培养人和塑造人。它就好像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常常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二)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

70年代末,日本经济实力的强大对美国乃至西欧经济形成了挑战,在这种形势下,人们注意到日美企业管理模式的不同,其中发现,理性化管理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发挥人们的创造性和与企业长期共存的信念,而塑造一种有利于创新和将价值与心理因素整合的文化,才是真正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和企业的发展起着潜在的却又至关重要的作用。1982年特雷斯·迪尔和艾兰·肯尼迪出版了《企业文化》一书,他们提出,杰出而成功的公司大都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要素有五项:(1)企业环境;(2)价值观 ;

(3)英雄;(4)仪式;(5)文化网络。其中,价值观是核心要素。同年,美国著名管理专家托马斯·彼得斯与小罗伯特·沃特曼合著《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研究并总结了3家优秀的革新型公司的管理,发现这些公司都以公司文化为动力、方向和控制手段,因而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力量。这两本著作与帕斯卡尔·阿索斯合著的《日本的管理艺术》被合称为企业文化研究的四重奏,这标志着企业文化研究的兴起。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企业文化研究出现了四个走向:一是企业文化基本理论的深入研究;二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效益和企业发展的应用研究;三是关于企业文化测量的研究;四是关于企业文化的诊断和评估的研究。企业文化的研究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已经成为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和工业组织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也被称为管理的企业文化。

二、我国企业文化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的一些企业也意识到了企业文化在企业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纷纷致力于企业文化的研究与建设,并且在一些大型企业中初显成效,但是从我国大多数企业状况来看,企业文化的发展尚处于较低层次,“企业文化战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企业文化的培养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从总体上看我国的企业文化存在较多的缺陷和错误现象,在实践中表现为以下几个误区。

(一)无文化管理

在我国一些企业中,尤其是一些传统的国有企业,由于对管理本身的不够重视,企业对于文化建设不屑一顾。这样的企业没有特定的企业文化理念。虽然有十分系统和严明的各种规章制度,这些制度规定了员工必须怎样做和不能怎样做,但没有明确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倡导,疏于对员工的教育与培训。企业组织与成员之间、成员与成员之间没有成型的符合企业发展利益的关系模式,成员之间以自发的交往为主,易形成有悖于组织目标的非正式团体,增大企业内部摩擦,制约企业效率的提高,而成员与组织之间接近纯粹的利益交换关系,没有组织归属感,也难以使员工具备较高的责任感。

(二)文化空想现象

与无文化相反,另一种具有迷惑性的现象是文化空想。这一现象表面上看企业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和文化理论体系,但又不能对企业发展提供应有的支持作用,主要表现有:

1.企业文化理念过于空泛,远离企业实际,给人以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2.企业文化内容掺入了非企业的因素,即企业文化不是企业经营特点与文化主体行为的提炼,而是从企业外部“赋予”了企业任务,超越了企业的承载范围;3.为了“文化”而文化,企业管理者热衷于企业文化氛围的创造,却忽略了对企业实践的总结,使企业文化丧失了针对性和生存基础,华而不实。

(三)全盘西化现象

企业文化在中国入世之后,许多西方管理理论大量被中国企业所采用,一时间好像只

有西方的管理才是最好的,中国企业的出路就是要按照西方管理理论来运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割裂,没有看到传统文化的精粹之处,仅仅看到了西方的企业文化的优点,一味地盲目遵从,照搬教条。2.对外国的成功经验的借鉴更多地集中在企业文化的最终表现上,仅仅喊几句口号而已,没有更好的研究其形成的背景和机制,作的只是表面文章,因而难以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

三、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模式

创建中国的企业文化模式,不可否认外来文化的作用,但其过程并不是全盘美化,或全盘日化,或全盘欧化。因此,重建的中国企业文化必然是吸取了外来文化精华的,且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亦即形成中外文化优化结合的企业文化模式。

(一)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

企业文化是一定民族文化的背景下的产物,任何人都无法随意的选择一种文化异想天开的臆造企业文化。也就是说:企业文化是有民族性的。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有着深远的文化传统,在中国文化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影响最深远、最广泛、也最重要的便是儒家文化了。因此,我国企业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倾向是不可避免的。

1.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为企业文化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

“仁”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其基本内涵是推己及人的仁爱之心,从本质上说,每个人都具有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社会价值系统不过是个人价值体系的扩大。反之,社会价值系统理所应当地能够规范和调节个人的价值体系。人不仅是情感化的,而且是社会化的。

纵观工业文明,人的地位经历了工具人-经济人-社会人-综合素质人的变化;管理思想由见物不见人转到以人为本的轨道上来;企业文化的研究对象由个体到群体,由基层组织和技术到深层次的价值系统和道德规范。这一系列变化过程恰恰是人本思想的回归。儒家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与人力资本理论和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吻合的。

2.儒家的“人文关怀”是企业凝聚力的源泉

儒家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圣人所贵,人事而已。”儒家提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中恕之道等观念,突出强调了处理人际关系中互相以对方为重的基本原则。显然这一原则对形成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强大的内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贵在人和,不忘人文关怀,同样地应该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企业家只有关心、爱护员工,才能受到员工的信任和爱戴,才能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远非奖金、福利所能及的。

3.儒家的“诚信”思想是提升企业价值的根本

中国是礼仪之邦,儒家诚信思想历来受到世人推崇、儒商遵从。忠于诚信不仅能使人际交往更加长久和谐,而且能使企业间的合作更为持久深入。市场经济说到底是信用经济,不讲诚信的企业,其市场寿命往往短促;而一个融“诚信”于企业文化建设中,将诚信为本贯穿于始终的企业,在复杂激烈的市场角逐中往往能立于不败之地,成为“长胜将军”。从这个角度出发,海尔的成功与其说是企业经营的成功,毋宁说是海尔文化的成功。诚信是立人兴业之根,是企业文化建设之本。当今成功的大型跨国公司如通用、微软、沃尔玛等,无不视诚信为企业生存、发展之根,进而以其优良的产品、优质的服务打造出优秀的品牌,创造出优秀的业绩。

(二)合理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

我们在批判地继承我国优秀文化的同时,还应积极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因为世界是开放的,文明是可以共享的。

1.合理引入美国“英雄主义”式的企业文化

美国企业崇尚英雄主义,把其誉为美国企业文化的三大特征之一。乔布斯、比尔·盖茨的传奇经历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熟知,就是美国树立英雄人物的成功案例。我国一直有喜欢树立楷模、榜样,并号召向其学习的习惯,虽然树立的人物大部分不是商界的,但在这一点上却与美国的“英雄主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我国的企业可以大胆地借鉴美国企业的做法,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就可以适时地树立本企业的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是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通过这些英雄人物的言行来传播企业的价值观,而不是通常所借助的正规的书面程序来实现的,他们的经历会对企业的职工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这种激励比物质性,外在性的激励具有更大的作用,能更大程度地激发职工的热情,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合理引入学习型的企业文化

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了著名的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理论,认为传统公司是权威控制型组织,但是最成功的企业,是那些具有学习型组织的企业;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这与中华民族历来提倡学习的思想相吻合。孔子作为儒学的鼻祖其在传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时,就是运用学习和推行教育的手段,四书的开篇《大学》也是指儒家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学说,也是要靠学习才能获得知识的。因此,我国的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中如果能将二者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就会创造出一种融合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全新文化理念,而且这种理念也易于被广泛的接受。

(三)企业文化建设要有时代特色

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建设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应按科学管理的要求,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对传统思想中一些不合时宜的价值观进行更新,体现时代的进步以及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要求。

1.儒家价值体系中应注入更多的理性色彩,正确处理义利关系

如何实现儒家价值观念的现代转化,即如何由单向的价值关怀转换到兼顾效率原则?这是儒家在应付现代化挑战时所无法回避的问题。这里的关键是通过价值关系的重新宣传与观念调整,以及用开放的心态去接受现代文明中的工具理性及效率原则。“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儒家思想对义利关系的根本观点。尽管在理论上儒家并不完全排斥利,但它所关注的利,主要是普通的整体之利,相对而言,个体之利,始终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整体之利被抽去了具体的内容,因而带有抽象的性质。这种排斥具体的个体之利而崇尚空洞的整体之利的趋向,极大地限制了个体功利意识的形成。这是造成历史上我国个人功利意识淡薄的思想根源。而在现代管理中,正是讲求效益和注重利益的功利意识才有助于现代企业精神的形成。离开了利益杠杆,现代社会的经济秩序便难以维持。面对今天市场经济的现实,我们需要极大地调动每个企业、每个职工的积极性,因而注重对个人合理利益的确认,利用功利原则在现实管理中的杠杆作用,便显得尤为重要。

2.儒家“和为贵”思想中应注入更多的竞争意识,为现代管理提供内在的激活机制 西方管理思想的显著特征是突出个体的原则,强调个人的创造性是其基本要求。与个人创造性相联系的,是竞争意识。竞争的集体目标固然带有功利性,但它同时又能激发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的创造性。正是这种竞争意识,构成了现代社会内在的激活机制。而在群体原则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学说中,个体原则主要表现为自我德性的完善,与权利意识的淡化相应,儒家更多突出个体的责任、义务,而对责任、义务的强调又进一步强化了群体原则,抹煞了个性,表现为“和为贵”的思想。这种思想极易限制个性的独立。如果说,与群体保持一致的思维定式往往使人较少关注个体的独创性,那么,当个体的权利意识为履行群体义务(责任)所涵盖时,竞争机制便失去另外存在的根据。我国企业中的奖励制度往往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就是极好的例证,儒家的这种突出群体的价值取向与崇尚创造与竞争的现代人格,显然有难以协调的一面。因而,根据现代管理理论,倡导个人的创造性,培养对自我能力充满自信,排斥对传统的依赖,勇于开拓与创新的独立人格,是建立富有竞争意识的现代企业精神的重要精神资源,这种资源是市场经济得以发展的内在激活机制。

(四)企业文化建设要体现个性

纵观优秀企业之所以优秀,是因为它们有一系列与众不同的并为全体成员所接受的独特的文化特质。任何一个企业与其它企业相比较,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而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体现企业自身的特性,才能为企业管理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这就要求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塑造个性鲜明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也是这种个性的精确形象的反映。国内外一些著名企业都是根据本企业某一方面的特点,如传统、行业、地理、先进典型、企业名称、产品、商标、顾客对象等,来构建本企业的特色文化。诸如索尼公司的“豚鼠精神”,松下公司的“自来水经营”,海尔集团的“日清日高管理法”,联想集团的“办公司就是办人”,均体现了企业各自的独特追求与创见,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个性化了的企业文化,才是真正本企业的文化。才是管理的无形财富,否则文化与管理实践仍是“两张皮”。

我们可以看出,那种人云亦云,缺乏个性的企业文化很难具有针对性、实效性。要使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从企业自身的具体条件出发,在认真分析企业属性、职工素质、产品构成、企业环境等的基础上,选择和培育既体现现代企业特点,又能为每个企业成员所接受的价值观来指导信念,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从20世纪80年代产生到现在,企业文化理论已经发展了二十多年。在这二十多年的企业文化研究中,越来越多的企业界人士和学者们开始意识到,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实现自身的目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是因为,企业文化是立身于社会所必需的精神支柱,它不仅能够解释企业内部的运行情况;更重要的是他还向企业家、企业管理者以及企业的员工指出了企业文化才是企业最重要的问题。

(五)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一、注意把握正确的经营方向,积极咨询培训——细心培养自己的“研习力”何谓研习力?它是指一个企业或一个人、一个组织研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是研习型组织的根基,它的显着特征反映在研习的效果上研习力是企业唯一持久的竞争力,企业研习在于咨询与培训。在企业界,提起管理咨询,或多或少还存在着某种认识误区,似乎企业只有在遇到了困难、出现了问题时才会需要管理咨询服务,而且,这些问题无疑是负面的;企业寻求管理咨询服务是被动的、迫于形势的。事实上,无论是行业领先企业,还是行业跟随企业或者行业新进入者,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管理问题,有些是属于战略层面的,有些是流程性的,还有些是竞争性的。管理咨询服务的价值就在于围绕企业战略这一核心,在生产制造、营销、物流、新业务发展、信息系统、人力资源、财务管理、行政管理及研究开发等各个方面协助解决经营管理中的种种难题,促进企业内部实施变革,推动企业的组织研习,帮助企业抓住新的市场机会,从而最

终实现企业的目标。对于企业及其员工而言培训是一种投资,而且是企业最有价值的投资。

二、要注意培养敏锐而成熟的品牌观念与意识——用心雕琢自己的“品牌力”在高度发达的西方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业已表明,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最终归结为品牌之间的竞争,品牌是企业未来生存和发展的根,科学的品牌战略也是推进企业发展的助力器。这一点上,无庸置疑养生堂可谓是现阶段真正的品牌运作专家,先看看品牌的命名,对于新创企业而言,要与业内高手同台竞技,首先要在先天上补足优势或力争与强者站在同一起跑线,故要学会“审时度势”和“借力打力”,在市场经济时代,品牌名字不是随意认定就行的,要有战略、有思维、有目标,更要有创新和实效,好的品牌名本身就是最好的广告,也是一把锋利的“破市之剑”。品牌力是品牌在竞争的环境中,为谋求企业长远发展,通过对自身可控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使其产品和服务比竞争对手更好更快地满足消费者,为企业提供超值利润的能力。品牌力包括品牌市场份额以及与市场份额相关的市场领导能力、品牌的稳定性、国际化能力等方面的内涵以及价格、质量、服务和信誉等基本决定因素。

三、注意培养独到的创新能力与精神——倾心修炼自己的市场“执行力”这里引用养生堂总裁常说的一句话“像我者死也”!创新有两种,一种是原创,一种是在原来基础上改进或旧元素的重新组合。日本的松下电器总裁曾说过,他成功的秘诀就是“只改进,不创新”六个字。农夫山泉,上市时采用独特的运动装和类似食用油的包装,虽然这不是首创,但在同行业却是第一个以其为“卖点”的企业,并获得了巨大成功,包装的猎奇成了推动品牌前进的又一轮轴,纯净水事件也勘称经典策划之作。另外,国内第一个与体育联姻水企业也是一个行业创举,再有前一阶段独巨匠心的“一分钱助奥运”,时下正在进行的一分钱的“阳光工程”,企业为消费者搭建了一个献爱心的舞台,得民心,顺民意,名利双收,何乐不为呢?

论电力企业文化 篇7

1 电力企业文化

1.1 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笔者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柔性的管理手段,是通过建立一种共同的价值观,从而形成企业统一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进而转变成企业发展原动力,加强企业凝聚力,提升员工对于企业目标、政策、制度等的贯彻执行力。

1.2 电力企业文化的定义

电力企业文化是指电力企业在进行管理,尤其是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形成一系列以生产为导向,以安全为核心的统一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

2 企业文化的功能与类型

2.1 企业文化的功能

2.1.1 原动力

主导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沉淀形成一系列统一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即主导文化,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原动力。

2.1.2 维护力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而企业文化又承载和推动企业向前发展。企业组织构架是可以改变的,企业主体文化却基本不变,并且一直会延续到未来。企业文化中的企业道德准则可以补充企业制度中的盲点,而且有利于思想的统一,能有效地消除员工对于企业制度控制的抗性,从而成为企业管理的有力工具。

2.1.3 凝聚力

企业文化能够使企业的每一位成员认识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是在共同完成一项事业,是在追求崇高的目标奉献自己的力量,是在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互相协助、共同完成任务。企业文化所形成的向心力,不但加强了员工的积极参与性,还能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盟。

电力行业生产的特殊性及行业的垄断性,形成了企业安全意识浓厚、半军事化管理的特点,而党政思想占据重要地位的文化氛围,其文化的原动力、维护力、凝聚力更具制度性与强制性。

2.2 企业文化的类型

关于企业文化类型的分类,笔者认为在不失代表性的前提下,分类应以简洁明了、易于理解、方便使用为最佳。

根据清华大学学者魏杰的分类方式,他将企业文化分为经营性企业文化、管理性企业文化和体制性管理文化。经营性企业文化,指的是企业在对外经营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管理性企业文化,指的是企业在处理对内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关系所形成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体制性管理文化,指的是为了维系企业体制而产生的企业文化。

电力企业是以生产为导向,以安全为核心的经营理念,坚持以半军事化管理方式,本着对社会和对国家发展提供能源服务的使命开展其生产经营活动。因此,根据以上分类的阐述,笔者认为电力企业文化更表现出管理性企业文化的特征。

3 关于电力企业文化

3.1 电力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3.1.1 能源责任意识,计划纪律意识

电力行业作为能源行业及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承担着对职工、对企业、对社会和对国家发展提供动力的使命。这种使命感也是一种责任感,要求电力企业把责任放在第一位,注重责任意识的培养,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强调责任意识,包含对职工培养的责任意识,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对国家奉献的责任意识等。

另外,电力企业一直处于半封闭式军事化管理状态,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强调计划性和纪律性。电网分离,一方面降低了电力企业发展的能动性,另一方面加强了其并网供电的计划性。其要求供电企业有明确的生产计划和严格的操作标准,确保职工按要求执行以保障整个电力系统的有序运行。

3.1.2 安全意识浓厚,思想安于现状

电力行业对安全的重视,是其立企之本,而电力企业所处的环境相对稳定,具有以生产为导向的特征。由于电力行业的高稳定性和人员的低流动性,电力企业行业缺乏竞争意识,易造成其职工故步自封,缺乏激情,自我感觉良好等现象,并由此造成企业盈利能力不强、自我发展能力不足。所以,电力行业文化建设还应注重对效率意识、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3.1.3 做好党政思想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电力企业党组领导班子一般是由国家主管部门任命,且领导班子通常由党组成员担任。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一般都是由企业的党政部门牵头,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必然与企业的党政文化建设相互联系,如一般大型电力企业的网站都开辟了如“思想政工”“企业党建”“廉政文化”等专栏。可见,党政工作是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电力企业文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2.1 市场经济意识不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企业文化不排斥功利性、竞争性甚至国际性。然而,长期以来,电力行业一直是垄断行业,企业的员工普遍存在“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思想。因此,容易导致电力企业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忽视对员工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成本意识和效益意识的培养,这种“文化短视”行为容易使电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缺乏灵活性和适时性,从而失去把握市场机会的能力,甚至竞争力。

3.2.2 沿袭陈旧的行业特点

电力行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仍保持着浓重的传统行业特点,注重安全、环保、技术等传统的电力文化因素。电力行业安全事故点多,事故危害性大,所以安全文化一直是各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在这个环节上,电力企业一直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许多旧习,没有根据技术、设备的革新及时提高安全生产认识;同时,国家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和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对电力行业,尤其是对火电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向社会提供清洁能源,这就必然要求对电力行业的技术进行提升。

3.2.3 对企业文化理解片面

在文化建设和宣传方面,部分电力企业职工普遍存在下列模糊认识: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文体活动,企业文化就是标语口号,企业文化就是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标志,企业文化是一成不变的。这些不确切和不系统的认识必然导致电力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传播失去目标和方向,降低职工的参与程度,造成企业无意义的活动浪费。另外,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组织引导不力。企业文化建设涉及面广,不仅取决于精神因素,还需要物质经济条件。而且,企业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势单力薄,只得依靠党务部门少数人的积极性,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员对企业文化重视不够,无法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活动结合起来,达不到党、政、工、团一齐抓,无法形成合力。

4 电力企业文化发展方向

4.1 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文化

经济全球化及国内市场逐步开放所带来的新挑战,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必然促使电力行业从以生产为导向向以市场为导向转型。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即经营性企业文化,要求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加入市场、服务、效率、效益等因素,树立职工的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和效率意识,从而加强企业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把盈利作为电力企业的生命线,就需要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经营性企业文化,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的用人机制、绩效机制、流程和组织结构以支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其在经济浪潮中不断发展、壮大。

4.2 企业文化要保持与时俱进

企业文化具有一定时代特征,它是一个不断变化但又相对稳定的精神纲领。电力行业的企业文化的改革直接与企业所处的环境相联系,并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提升融入新的要素和衍生出新的内涵。目前,在国际金融风暴的环境下和电力行业改革发展趋势的情况下,电力企业主要将成本、管理、发展等主题融入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在以安全、环保等文化要素为主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结合企业实践为企业全体职工导航。同时,要时刻关注企业周围生存环境的变化,转变工作方法,真正从企业的具体经营实践,特别是从企业的各项机制与制度入手,建立与企业文化配套的制度体系,如企业行为识别系统(即BI系统,包括公司员工日常行为规范、语言规范、着装规范、道德规范、礼仪制度等)及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等,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软实力。

4.3 发挥电力企业各方力量,共建和谐企业文化

4.3.1发挥管理者的领导作用

在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中,优秀的电力企业家的企业家精神,应体现在创新、竞争、合作等方面。只有形成并保持敢为天下先的开拓创新精神,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在国家宏观调控的环境中,发掘新信息、新政策,及时调整或改变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方针,发展电力企业的强大优势。

4.3.2 发挥员工的主导作用

企业文化是作为一种“无形规则”存在于员工的意识中的。企业文化离开员工根本无法独立存在,因此,建设电力企业文化需要全员参与。电力企业在制定目标和各类标准及其理念时需要经员工充分讨论、认可,让员工在讨论中达成共识,在讨论中得到自我提高,即让每一条理念都凝结员工的心血,让每一位员工都成为企业文化建设当之无愧的参与者和见证人,并成为提升自身形象的实践者。

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企业党委的主要任务就是立足于企业的工作大局,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加强领导,集中精力把好方向、抓好大事、出好思路、管好队伍。

在和谐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强调平等原则和民主管理,在企业内部形成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企业的主管与员工应该上下一心、同心同德、同甘共苦、荣辱与共、相让相知;员工彼此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体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员工与企业应该相互依存、形成文明和谐的有机联结。只有这样,和谐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5 结语

电力企业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骨干企业,安全生产和运行一直被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如何保护好这条生命线,除了依靠科学、健全的制度和趋向于刚性的制度执行风格外,更多的是应该从建设电力企业文化出发,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带动下,保持企业文化建设处于与时俱进、和谐发展的状态,使企业文化成为一种软竞争力,从而促进电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决不是一蹴而就之事,它是一项复杂的科学的系统工程,既要有长期的积累和继承,又要有艰苦的实践和创新,才能创造出电力行业文化特色。

摘要:文章论述了当前许多电力企业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即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保持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与时俱进,建设和谐的电力企业文化。

关键词:企业文化类型,生产安全,党政思想,和谐

参考文献

[1]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成明,译.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3.

[2]刘津文.以企业文化建设促进思想政治工作[J].当代经济,2009 (1).

[3]胡宝娣.浅谈企业文化一定要与时俱进[DB/OL].http//www. studa.net/qiyewenhua/090611/10364846-2.html,2009-06-11.

[4]王凤珍.和谐社会意蕴中的企业文化建设[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3).

[5]汪继友.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途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3(5).

[6]邹兴平.电力企业高技能型人才的非经济性激励策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7).

[7]李晓峰.论企业管理观念及其在企业经营实践中的运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0(3).

论企业文化发展 篇8

辽河油田企业由初建的673厂——322油田——辽河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辽河石油勘探局——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油田在每个生产发展和企业深化管理的各项经营活动中都无所不在的逐渐形成了具有辽河油田特点的发展:开发发展、企业管理发展、企业文化及群众文化的特点。

如油田开发初期,来自全国石油企业的各条战线会战在辽河的钻井、采油、二线建设。机械维修、物资供应、后勤保障大军在临时实行的部队编制的组织建制的班、排、连、营、团建制下充分发挥出的企业管理文化形成的“立正”“稍息”的管理办法和大唱革命歌曲。学习大庆等系例文化活动中都充分显示了油田生产企业群众文化带动企业生产发展的特点。那时期的油田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大庆精神“白天一片空,晚上一片灯”大搞无报酬的各项义务劳动。卸物资,修路,垫地基,自己动手盖房子,搭帐蓬……为了新井早日投入生产,三九严寒,青年突击队挖输油管沟3公里,5公里,10公里,15公里的任务量,从早上七点多进入工地,到晚上七点钟完工投产,青年突击队员们吃住在工地,虎口震裂无一人叫苦,无一人计较给多少报酬和奖金,这也是一种革命文化精神在会战初期的体现,现在仍然要宣传、发扬光大。

还有每年年终评比三级单位先进个人和集体活动,评比党、团、工会先进个人和集体活动,每年这些先进个人及集体在表彰大会上,打锣敲鼓、披红戴花,文艺节目汇演,也是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形式,曾经为促进石油企业增产及管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油田生产和企业管理的不断发展中,围绕着党、团,工会建在基层开展的一系列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企业文化的表现。这种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生产发展中始终没有间断过。模范单位、先进集体、模范党团员的带头作用也都是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当时的石油部级标杆先进单位为3285钻井队和石油供应处制氧厂,仅有两百人左右的基层单位,也是这个时期企业文化发挥最好,在辽河油田的先进典型单位。他们运用企业文化、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精神自编自演各种文艺节目达一个多小时,在当时的文艺汇演和调演中受到了广大油田职工和家属的好评。这些都是企业文化在油田生产和管理中的表现形成,是企业文化向企业现代化管理进军中的有效手段和工具,为石油企业文化发展向现代化管理进步做出了贡献。

目前,在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依法治国,实现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和实现美丽中国梦。实现国家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大力推进企业文化系列活动,如:大唱革命歌曲;强心健体的系例体育运动;各种新式的文艺演出活动等都促进企业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所以说大力发展企业文化活动是企业发展和进步中不可缺少的活动,我认为企业内部约束力和凝聚力都是要搞好企业人事管理最有效的组织生产和管理。调动人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而企业文化就是要求企业成员在企业的系列活动中,按照企业整体要求模范的规范自己,尽职尽责,干好自己本职工作,相反在企业中职工失去自我约束力,就会出现散沙一盘

一个企业如能在职工想、喜、虑、忧等方面都具有吸引力,这个企业就是一个优秀的利益共同体的单位,这也是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这种企业利益共同体单位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所以搞好企业文化建设,也是我党系例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我们各级领导同志都要十分主观,它是一项不可以不抓的日常工作。

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企业的各项工作的环节中,要同经济工作及经济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这是由企业文化特点所决定的企业文化,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和各个不同层次,它是整个经济、文化、政治、教育方面的统一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职工的习惯、信念、动机、品质、期望等微妙的文化心理沟通。职工的思想,产生对企业目标、准则、观念的认同感、使命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而产生的一种向心力,会推动企业尽善尽美的发展壮大。

上一篇:城市公共文明指数说明下一篇:建筑类个人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