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颂(片段) 教学设计

2025-02-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红旗颂(片段) 教学设计(共5篇)

红旗颂(片段) 教学设计 篇1

1教学目标

1、感受音乐作品蕴涵的情感内涵,进而激发对伟大祖国、对国旗的热爱之情, 增强民族自豪感。

2、用过聆听、参与、体验等活动,感受节奏、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能了解“红旗”象征着革命,是团结的象征,力量的象征,胜利的象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3、掌握音乐作品的主题,了解乐曲的结构。2学情分析

交响序曲《红旗颂》为作曲家吕其明所作,1965年5月作为“上海之春”的首次演出开幕曲.作曲家以充满激情的笔触赞颂了象征革命的红旗,讴歌了中国人民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在祖国60年国庆盛典上,《红旗颂》不仅是“国旗”和“国庆”、“年号和国徽”两个方阵组成的仪仗队的背景音乐,而且反复出现,起到了主旋律的作用,堪称共和国激昂豪迈的不朽乐章。作品体裁:交响曲 曲式结构:A + B + A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教学难点:听辨主题的重复和变化,体会音乐作品蕴涵的情感内涵。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红旗颂

导语:大家都知道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在 66年前,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胜利的旗帜在天安门城楼的上空高高飘扬,中国像一条巨龙,告诉了全世界: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历史回眸(同步画面):1949年开国大典升起新中国第一面国旗及北京奥运会时我国奥运冠军升旗的场面,进而提出一个简单及现实的问题——

问题

1、每个同学都经历过升国旗,在升国旗时我们应有怎样的行为习惯? 生:立正、敬注目礼、唱国歌。问题2:谁知道国旗的意思? 生: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红色的旗面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全国各族人民,他们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师总结:爱祖国,首先要爱我们的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是我们的信仰。它火红炽热,燃烧着无数先烈血染的风采。红旗是团结的象征,力量的象征,胜利的象征。

有一首乐曲,它由衷地表达了对红旗的赞美与热爱之情.这部气壮山河的不朽传世之作,曾经被收录到“20世纪世界华人音乐经典”之中,向人们展现了史诗般的历史画卷。它——就是《红旗颂》。活动2【讲授】授课过程

问题:从标题看怎么理解红旗颂?“颂”什么意思? 师讲述:“颂”指歌颂,赞颂。歌颂的形式有很多种,有诗歌,散文,歌曲等。而单纯用音乐来歌颂红旗,可能大家听的并不多。今天我们就来听音乐家如何用音乐手段来歌颂红旗。首先我们来了解下这位著名的音乐家 ——吕其明(出示吕其明简介课件)

1、播放引子

问题:听了引子部分音乐,感觉音乐情绪怎么样?听后有什么感受?它跟我们平时接触过的哪首曲子很相似?从引子音乐里,你联想到怎样的画面? 生:讨论、回答。

课件展示:引子(号角性音乐)师小结:情绪号角一响,音乐情绪是辉煌的,高亢嘹亮的。感受激动、振奋、具有强烈的号召力。来源义勇军进行曲(国歌)联想画面:号角声声,红旗招展。

引子部分结束,进入主题音乐,让我们带几个问题来听一听红旗主题音乐。

2、播放歌颂红旗主题 展示课件:歌颂红旗主题

问题:①引子部分尾声,红旗主题音乐进入之前,用低音乐器奏出一句庄严的曲调,你们听听是哪首歌的曲调?(00:44)②音乐主题同时出现两次,你能听出有什么不一样吗? 师生共同讨论:①国歌第一句(起来,不愿做努力的人们)低音乐器是用大管(铜管乐器)和低音提琴(弦乐器)演奏。

②第一次(00:48)出现主题音乐给人以辉煌、庄严的深切感受;第二次(01:58)出现主题音乐运用了转调,是音乐更进一步深化发展,更加激情澎湃,恰似千言万语用优美的旋律像红旗倾诉内心的感受。

小结:整个主题部分,不断穿插国歌音调,是我们置身于激荡的幸福回忆之中,仿佛看到天安门广场红旗升起的画面。

3、接下来我们学唱下主旋律: 展示课件:红旗颂歌谱。教唱红旗主题。(用a跟唱)

4、熟悉了红旗主题后,请大家听听下面的乐曲,同样的主题旋律,给你什么不同的感受呢? 播放:红旗主题三(06:28)展示课件:进行性红旗主题

问题:跟前面两次主题对比,乐曲发生怎样的变化?(特别是节奏和力度上)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生:„„„„

师总结:(1★速度变快,用4/4和2/4唱一唱主题,感受变化。

★力度变的非常强劲有力,情绪激昂,体现了坚定有力、斗志昂扬的情绪。★连续的三连音和附点节奏的出现,是节奏富有动力,节奏紧缩,速度加快,歌颂主题变成豪迈的进行曲,是人们的脑海里出现一幅画面:中国人民在红旗指引下昂首阔步,奋勇前进,这进行曲的节奏正是我们时代前进的步伐。(2对比分析,三次主题的不同感受: 第一次:深情无限的赞美

第二次:通过转调,更加激情澎湃

第三次:进行曲式格调,是音乐气势磅礴,强劲有力。

5、红旗颂还有一段音乐,听一听,它又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这段音乐我们来看视频,并回答视频中出现哪几种乐器?(视频2:47)答:情绪——安静,舒缓,静静聆听过去的故事,思考中国发展过程中前进的方向,最后好像得到一点启示。

出现的乐器:木管乐器(双簧管),弦乐器(中提琴)、木管(长笛)、铜管(小号)、弦乐器(小提)、木管(单簧管)

6、在这部交响乐的最后再现部分中,还有一段大家比较熟悉的音乐,你能听的出来吗? 播放《东方红》旋律

问:这一旋律出现起到什么作用? 师:这一再现部分,用东方红的曲调把音乐推向高潮,歌颂祖国歌颂伟大的党,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一步步走向辉煌。课堂小结: 《红旗颂》这部音乐犹如一个歌颂祖国的优美故事,它又开头、发展、高潮、结尾。它有它特有的音乐语言: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以各种语气告诉人们红旗的内涵。

红旗曲式结构:A+B+A A.优美、深情、歌颂 B.坚定豪迈、激昂 A.宽广、辉煌、赞颂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片段及评析 篇2

师:(播放歌曲《五星红旗》)这首歌很熟悉吧,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师:听到音乐的时候,你能想象到哪些画面?

生:我眼前出现了红旗飘扬的样子。

生:开国大典时,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升起五星红旗。

师:那是我们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屏显:插在珠峰顶上的国旗,插在南极、北极的国旗,香港和澳门回归时飘扬的国旗,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获奖选手身披国旗,“神舟号”飞船上的五星红旗)

师:同学们,看到这些画面,你又会想到哪些人呢?

生:我会想到雷锋。

师: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生:我会想到毛主席。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他是新中国的建立者,是他带领人民一起建立了新中国。

师: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让我们的五星红旗更加鲜艳。其实,在我们和平年代,也有把五星红旗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人。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6课(生齐读课题)

师:孩子们,请你们自由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遇到不好读的地方,自己多读几遍。

(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相机正音)

师:我们同学有的很会读书,边读书,边勾画,同时还把自然段标注出来了。这个习惯很好,大家可以借鉴一下。

师:读好了课文,老师要检查了。谁读第1自然段?(指名读)

师:注意,是背(b61)包。谁读第2自然段?(指名读)

师:孩子们,在这两个自然段中,出现了这个字。(出示:系在筏子上、系在脖子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读)

师:“系”就是结、打结的意思。在生活中,我们怎么用这个字?

生:系鞋带。

生:系红领巾。

师:它还有另外一个读音。读什么?

生:系(xì)。

师:是什么“系”啊?

生:联系。

师:同学们,多音字随着它读音的变化,字的意思也在发生变化。这个部分中,还有两个多音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假日、背包)(生读)

师:同学们,第3自然段中的词语会不会读了?请同学们读一读。(出示:一段河面、一片漆黑、一块巨石、一座小镇)(学生读词语)

师:这些词语会读吗?(出示:壮胆鼓劲、无影无踪、荒无人烟、转来转去)(生读词语)

师:非常好!同学们,看看这些词语,咱们把“无影无踪”这个词语放到句子当中去读一读,说说“无影无踪”是什么意思?

生:“无影无踪”就是不见了,没有了。

师:课文当中是指什么东西没有了?

生:背包和筏子。

师:这时,他是多么着急啊!孩子们,咱们把词语放到句子中,结合句子的语言环境就能够理解这个词语了。咱们想象一下,“荒无人烟”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很荒凉,一个人也没有。

师:孩子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试着读出词语的味儿来。(生读词语)

师:第3自然段的朗读没有问题了,那么,前三个自然段都说了些什么呀?

生:说他在外国读书时,去漂流,都迷路了。

师:迷路了,使自己陷人到了困境当中。也就是“我”去漂流遇险了。(板书:漂流遇险)这是故事的起因。那么“经过”是什么呢?我们一起读读第4~10自然段,我们采取轮流读的方法,男生读第4自然段,女生读第5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读课文)

师:同学们,在这几个自然段中,也有带着生字的生词。(出示:双手一摊、一脸无奈、耸耸鼻子、犹豫、凝视、摔倒)有没有不好读的字啊?

生:我觉得“凝视”的读音不好读。

师:无奈的“奈”是个鼻音,大家读一读。

师:看着这两组词语,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呀?

生:左边是四字词语,右边是两字词语。

师:你注意到了词语的形式。左边一组是写谁的?

生:左边的一组词语是写老板的,右边的词语是写“我”的。

师:你很会发现。既然左边这一组词语是写老板的,右边是写“我”的,那么“我”和老板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事呢?

【评析】这是《一面五星红旗》第一课时教学中的一个教学片段。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疏通课文内容,初步理解课文,建立起初步的阅读感知和认识,因此主要采用读读、评评、议议的方法组织教学。但是本片段的教学,能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避免一读到底的单调,学生学得饶有兴趣,目标达成水到渠成。

1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源于教师的有效激发,好的教学不是告诉学生“是什么”,而是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不断启发、调动和激发学生,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活动,去思考,去发现。教学伊始,教师利用课件播放《五星红旗》的音乐,并出示各种情况下的国旗。让学生倾听音乐,观看图象,再谈感受。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自然会有许多联想,自然有话要说,有话能说。学生进入积极的思考状态,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想到与音乐、图像相关的人和事。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环节,激活了学生的原有生活经验,丰富了学生的阅读感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为进一步的阅读理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关注整体,提高学习效果。语言具有整体的完整性,单就一个汉字,就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整体地把握和学习汉字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本案例的教学注意语言学习的整体性,点面结合,由局部到整体,学生在初读课文时,教师提醒学生多音字的读音,让学生注意多音字的多种读音。其间教师不仅纠正学生读音,而且把音和义结合起来,通过给多音字组词,让学生接触多音字的多种用法,在组词运用中理解多音字的构词规律,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加深印象,既复习巩固旧知,又接触认识新知,真正掌握多音字。

3多向联系,加深语言理解。一是注意课文内容上的联系。按照“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语文学习规律,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不仅理解词语的词典意义,而且理解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特定意思,在此过程中掌握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获得更丰富的阅读认识。二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生活、想象情境,让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课文内容接轨,使课文内容的学习变得亲切起来。如关于“无影无踪、荒无人烟”的理解。让学生放到句子中去理解词语,并且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画面,理解词语。

(本课教学实录由李林钟根据录音整理;教学片段由薄俊生节选)

《红旗颂》教案03 篇3

教学内容:

欣赏《红旗颂》,感受相同的曲调由于不同的表现而产生不同的情绪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体验调性转换和速度、力度、乐器音色等音乐要素在作品中表现中所起的作用。

2、感受管弦乐曲《红旗颂》的宏伟气势。

3、通过欣赏《红旗颂》,让学生了解“红旗”象征着革命,是团结的象征、力量的象征、胜利的象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使学生听辨出主题音调的不同速度和调性转换。

教学难点:

使学生联想不同速度的主题音调的情景。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1、上课,带领学生听音乐《红旗颂》(进行曲音乐风格片段)踏步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a)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一首歌曲,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曲描写了什么内容?”(播放音响,老师范唱《五星红旗》。)

学生:“这首歌曲歌颂了五星红旗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b)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在200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晚会。晚会的标题是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的‘红旗颂’。红旗象征着革命,是我们的信仰。它火热炽热,燃烧着无数先烈血染的风采。红旗是团结的象征,力量的象征,胜利的象征,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管弦乐曲《红旗颂》”。

三、欣赏《红旗颂》第一部分

1、欣赏乐曲第一部分“红旗”主题旋律的片段,提问:乐曲情绪怎样,你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情景?谈谈初步听后的心理感受。

出示主题曲调的歌谱,教师在钢琴上弹奏,要求学生看着谱跟唱曲调。

再次欣赏第一部分,设问:

乐曲第一开始的音调你熟悉吗?是取材于哪一首歌曲的音调?(出示引子歌谱:国歌)

第一部分音乐主题出现了几次?再次出现时在音调上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在音乐情绪上起到什么作用?(音调升高,情绪更加热烈,明亮辉煌)分组讨论以上两个问题。学生回答以上两个问题。

四、欣赏《红旗颂》第二部分

1、初听音乐,出示主题音乐片段,并唱一唱,说说乐曲中的情绪变化,表现了怎样的内心情感?(激情澎湃、峥嵘岁月)

2、仔细倾听第二部分音乐片段,这里的音乐在节奏和速度上有什么变化,跟哪里的旋律相似,请用简单的动作配上音乐的节奏和速度动一动,想象这里的音乐片断描写什么场景。(速度加快、力度加强、进行曲风格、坚定有力;表现英勇的战士建设新中国的信心)

3、欣赏乐曲第三部分:第三部分是乐曲哪一部分的再现?在乐曲的速度、力度的变化下,以及在管弦乐器的演奏下乐曲情绪有什么变化?

4、介绍管弦乐器在乐曲演奏中的作用:管弦乐队根据乐器的材质和演奏方式分为四个乐器组:1)弦乐器组(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低音提琴等乐器组成)、2)铜管乐器组(圆号、小号、长号、大号组成)3)木管乐器(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组成),4)打击乐器组。

5、师:“听完这首《红旗颂》,一起来了解作曲家‘吕其明’爷爷,并了解当时是怎样的创作《红旗颂》的: 《红旗颂》的作者吕其明是我国著名的电影音乐作曲家,1930出生。19曾为《铁道游击队》、《白求恩大夫》、《南昌起义》等近四十部故事片,十余部纪录片作曲,吕爷爷回忆说:1965年2月,上海音乐家协会的一批老专家领导着‘上海之春’,指挥家黄贻钧点名叫我创作《红旗颂》。当时不敢相信自己能够驾驭这么大的题材,只能背水一战,毫无退路。我考虑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为背景,表现从黑暗之中走过来的人们对红旗那种无比自豪的感情,把这样一种感情融入到我的音乐中。我的音乐仓库给我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我绝对不能写陕北的,或者是江南的,要听起来是民族的,我还从国歌里面派生了一个主导动机,这个动机从引子中间一直到尾声,全部贯穿在红旗飘飘的形象中。这些都确定以后,我只用了一个星期就完成了总稿。”(媒体展示)

五、完整欣赏《红旗颂》

欣赏全曲,用电教媒体展示画面和文字,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具体内涵。曲式结构;引子+A+B+A+尾声(带再现的三部曲式)

师:“同学们,人们赞红旗,颂红旗,用最美的旋律对红旗的颂扬,你们听了以后有什么感想?想用什么方

式来表现对红旗的赞扬呢? 学生:“„„”。

3、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努力学习长大能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力是对我们红旗最好的赞扬,老师准备了一首赞颂红旗的诗歌,让我们一起在庄严的音乐声中用最激动的心情来朗诵这首诗歌。”

红旗颂

一面用鲜血和精神凝结的旗帜在飘扬 飘扬在一个用五千年文明传承的地方 就是这面旗帜摧毁了旧时代的腐朽 就是这面旗帜迎来了新中国的朝阳

就是这面旗帜埋葬了屈辱 就是这面旗帜揭开了中国崭新的篇章

从此

一个民族告别了被压迫奴役的历史 昂首阔步走向了新时代的万里康庄 红红的旗帜上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青春芬芳 艰难困苦的岁月已写进了历史的教科书 忠魂烈骨的身影却印在了古老的土地上 大写的中国养育了千千万万的热血儿女 沸腾的中国驶向了浪花翻卷的茫茫海洋

红旗阿我深情凝望的红旗

从东海的一丝炊烟到血域的灿烂晚霞

到处都有你鲜艳的色彩在流淌

从南海的金色沙滩到北国的皑皑峰峦

到处都有你火红的颜色在芳香 东流的大江水诉说着厚重的历史 西行的马达声吟诵着未来的豪壮 很远的地方还有同样的声音为你而歌 很近的地方还有同样的血液为你激荡 无论是跋涉的昨天还是开拓的今天 你都在华夏的大地上放射着万丈光芒

《红旗颂》音乐欣赏课教案 篇4

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曲《红旗颂》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感受乐曲《红旗颂》的宏伟气势,体验调性转换和速度、力度、乐器音色等音乐要素在作品表现中所起的作用。教学重点:感受乐曲的气势,理解作品的内涵。

教具准备:录音机、欣赏磁带、钢琴、投影主旋律谱、录像机、电视机、《红旗颂》演奏录像带。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导言: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管弦乐曲《红旗颂》(出示标题以及作者)二. 作者简介:

吕其明,1930年出身于安徽,11岁参加新四军文工团,曾得到老一辈音乐家的精心指点。解放后任上海电影乐团团长,从事音乐创造,先后为《铁道游击队》、《南昌起义》等三十多部电影作曲,其中有不少插曲如《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一直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流传至今,久唱不衰。此外,还创作了十多首大中型器乐曲,《红旗颂》就是其中的一首,作于1965年。三. 复习管弦乐队知识:

师:管弦乐队就是以管弦乐器为主的乐队。你还记得有哪几类乐器组成的?

生:弓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四. 欣赏乐曲 1.交谈导入:

师:从标题看怎么理解《红旗颂》? 生:歌颂“红旗”。

师:歌颂的形式有诗歌、散文、歌曲,而单纯用音乐歌颂红旗的大家听的不多,今天我们欣赏的就是用音乐的手段歌颂红旗,用乐器的不同色彩烘托气氛。当我们仰望五星红旗时,自然就会想起一首庄严的歌,你能说出是什么歌吗?

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哼出《国歌》的前奏)2.初听全曲,听辩曲中熟悉的《国歌》音调:

(要求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用举手的动作表示所听到的熟悉的音调。)

3.随琴声哼唱主题音乐,加深对这一颂歌音调的感受与理解。(投影主旋律谱)

4.介绍乐曲结构,了解作品规格:

师:作品采用了带再现的三部结构:A+B+A(板书)5.分段赏析:(插入解说,感受气势,理解内涵)⑴.A段:(第一段)

开始以小号奏出《国歌》音调为素材的雄壮宏伟的引子,经圆号反复,引出弓弦乐器演奏的歌颂红旗的主题,这一主题在钢琴的伴奏下,给人以光辉热烈和庄严的深切感受,人们被音乐带到幸福激荡的回忆之中:啊!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天安门广场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主题又一次转调出现,转调后的音乐色彩显得更加明亮辉煌,仿佛是亿万人民欢腾热烈的情景。优美深情的旋律,倾注了多少英雄儿女的热血啊!

⑵.B段:(第二段)

连续的三连音,使节奏富于动力,节奏紧缩,速度加快,歌颂的主题变成豪迈的进行曲,使人们的脑海里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中国人民在红旗指引下英勇战斗,昂首阔步地奋勇向前,这进行曲的节奏正是我们时代前进的步伐。

⑶.A段:(第三段,再现部分)

乐队合奏主题,又一次出现了我们熟悉的音调,音乐达到了高潮,以歌颂祖国,歌颂伟大的党。让我们高举红旗,奔向共产主义的明天。6.引导学生用线条表示每段音乐的风格、节奏、速度:(学生活动:可以四人小组讨论,后一一展示并说说“为什么”)7.复听全曲(边听边看《红旗颂》演奏录像)五.课堂小结:

红旗颂(片段) 教学设计 篇5

本报讯(记者 裴诺)3月11日,青年指挥家彭家鹏来到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该院学生管弦乐团指导、排练了《红旗颂》,学生们受益匪浅。

管弦乐团团员孟兰亭表示:“彭指淋漓尽致地演绎了《红旗颂》的内涵,无论是他的面部表情还是肢体语言,都强烈震撼了在场的每个团员。”李美善说:“他还不时给我们描述乐曲所描绘的场景,我们仿佛被他带到了那个年代!此时的音乐不仅是有声的更是有形的。我们能感受到他对待艺术一丝不苟的专业精神,台上的彭指用敏锐的耳朵捕捉着某个哪怕是最细微的不和谐音,用眼神和手势进行着无声的交流;气氛紧张而融洽……”姜琳琳那天早早就去了排练厅,她感到:“经过彭指一番讲解和细致的要求后,乐团有了很大的提高”。

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生管弦乐团成立于2000年,由原室内乐团和管乐团合并而成,现有成员七十余名。学生们利用每周一次的排练时间,除排练《春节序曲》《红旗颂》《黄河》等名曲之外,也尝试过《莫扎特弦乐四重奏》《巴赫双小提琴协奏曲》等小型节目。虽然成立的时间不长,但这个年轻的乐团无论是在校内的艺术节和文艺演出,还是在校外的慰问演出和比赛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纪念东北师范大学建校60周年校庆文艺演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军魂颂》慰问演出等一系列大型活动中表现突出,受到校内外一致好评。他们还定期请专业老师进行讲座,给同学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

上一篇:销售月底工作总结说说下一篇:安全工程师报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