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是星期几

2025-01-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腊八节是星期几(精选10篇)

腊八节是星期几 篇1

【宜】祭祀 斋醮 纳财 捕捉 畋猎

【忌】嫁娶 开市 入宅 安床 破土

腊八节释义

「腊」的含义有三:

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

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

三曰「腊者,逐疫迎春」。

腊八节因腊日而来,是农历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日期为腊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腊八节的起源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原来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说文》载:「冬至后三戌日腊祭百神。」可见,冬至后第三个戌日曾是腊日。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腊八节习俗

腊八粥

腊八粥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腊八面

中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腊八豆腐

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翡翠碧玉腊八蒜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更多热门节日文章推荐关注:

1.2016腊八节习俗和活动一览

2.2016关于腊八节的优美句子

3.2016经典腊八节短信

4.腊八节祝福语短信大全

5.世界各地腊八节的习俗【汇总】

6.2016年腊八节心情说说

7.腊八节的各地习俗

8.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9.2016腊八节经典祝福句子

星期几?我知道! 篇2

为了上这节课,各个校区都派出优秀的数学教师通过竞争的方式来争取上课的机会,我校区这次参与竞争的任务落在了我的身上。接到任务时心里很坦然,心想我每周都在上思维训练课,有大量的素材供我选择,上一节思维训练课不是什么难事。可是,静下心来琢磨这件事的时候,真心觉得没有想像得那么简单。如何体现集团课程理念,体现芳草教育的思想,体现校区特色、学科特色,是我必须思考的问题。越思考,越觉得我们之前做的工作还不够。例如,我们各个年级搜集了很多素材,但如何整合利用素材,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却没有很好的办法。如何体现芳草教育育人目标中的“自信乐群、充满活力;会学善用,充满好奇”也没有进行深入思考。现在重任在肩,促使我反思过去的思维训练课的缺陷,必须重新设计一节“凸显价值”的思维训练课。

价值何在?我想起自己上小学时父亲给我出的一道数学题,内容就是如果能够知道一年当中的任意一天是几号,就能马上知道是星期几。过去了20多年,我一直在用这个方法。小时候的一个经历到现在还影响着我,一定是有价值的!我如果教给学生,他们会不会像我一样深深记在心中呢?我决定试一试。可仅仅是一道题,怎么就能上成一节思维训练课?如何体现课程特色?我又陷入了沉思。本年级学生刚刚学完有余数的除法和年月日的知识,正好可以体现知识间的整合。这样的学习内容,也具有很强的趣味性……经过一系列的思考,我坚定了备好这节课的信心。在后面的研究过程中,我的数学教师团队用行动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和鼓励。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帮着出谋划策;试讲过程中,在导师的指引下,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听课和评课活动,思维训练课教学设计初步确定了;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经历规律的探索过程为“线”,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应用规律。整节课下来,学生兴趣浓厚,思维有深度,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集团决定让我在教科研年会那天上这节《星期几?我知道!》数学思维训练课。

英国风筝节是哪天 星期几 篇3

英国风筝节的由来

布里斯托尔国际风筝节是由马丁・莱斯特(Martin Lester)、约翰・佩顿( John Peyton)和阿夫里尔・贝克(Avril Baker)三位好友共同发起的。

在为当地某大会举办过一次成功的风筝展后,他们便有了筹办一个正式的风筝节的想法。虽然首届风筝节的预算只有300英镑(约合人民币2854元),但如今它已是当地最大的节日之一,吸引着数以千计的游客。同时,此次活动也一直致力于为大西部空中救护慈善会筹集资金。

观潮节是几月几日 星期几 篇4

观潮节的由来

旧俗,观潮节也是“潮神节”。以前每当这一天,沙地到处都要募捐聚众祭祀潮神,称“潮神会头”或“潮会”,张神殿、镇海殿、静海殿、靖江殿等处,香火十分旺盛。这种风俗,与钱塘江河口段“坍江”频仍有关。那时人们无法了解潮汐的成因,就免不了以神力来穿凿附会,于是就产生了潮神的传说。历史上,钱塘江河口段潮神众多,但沙地民众普遍敬奉的是张老相公,即北宋时的漕运官张夏。凡潮神节、“坍江”及农历三月初六张老相公生日,必祭祀。

除了地理因素,涌潮也因时而异。每当农历朔、望之后一两天,月球所引起的太阴潮与太阳所引起的太阳潮相合,出现大潮;上弦和下弦之后的一两天,太阴潮与太阳潮相消,则为小潮。而每遇天体运行的秋分大潮,涌潮最高,尤其是农历八月十八日的潮水,高大整齐,蔚为壮观,所以自古以来这一天是观潮节。

习俗

钱江观潮,起于汉魏,盛于唐宋,历经余年。南宋定于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所谓潮神生日),在钱塘江上检阅水师,以后相沿成习,把这一天作为观潮节。苏东坡盛赞:“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

旧俗,观潮节也是“潮神节”,以前每当这一天,沙地到处都要募捐聚众祭祀潮神,称“潮神会头”或“潮会”,张神殿、镇海殿、静海殿、靖江殿等处,香火十分旺盛。这种风俗,与钱塘江河口段“坍江”频仍有关。那时人们无法了解潮汐的成因,就免不了以神力来穿凿附会,于是就产生了潮神的传说。历史上,钱塘江河口段潮神众多,但沙地民众普遍敬奉的是张老相公,即北宋时的漕运官张夏。凡潮神节、“坍江”及农历三月初六张老相公生日,必祭祀。

传统的观潮胜地是海宁盐官镇,所以又称“海宁潮”。这一带有镇海塔、海神庙、中山亭等景点,每年中秋前后,有10万余人聚集,形成人潮海潮齐涌,热闹非凡。观潮最佳胜地有三处。一是在盐官附近可看银涛滚滚整齐而来的“一线潮”。二是在盐官以东的八堡大缺口可看东、南两股潮头相撞,掀起万座冰山、千里雪峰的“碰头潮”。三是在盐官以西的老盐仓可看潮头猛冲丁字坝后,浪涛壁立,冲向天际的“返头潮”。因为潮水以每小时25千米的速度逆行,因此如果一潮三看,必须乘观潮专车与潮头赛跑。可先在八堡看“碰头潮”,再到盐官饱览“一线潮”风光,最后到老盐仓欣赏“返头潮”。由于涌潮变化多端,观潮的最佳地点也迁徙不定,可根据具体情况慎重选择。

涌潮形成

从现代科学来看,地球上的海洋潮汐是海洋水体受到天体(主要是月亮和地球)引力作用及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而形成的一种周期性运动。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地球、太阳和月球差不多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和月球的引力在一起,力量特强,易形成大潮。中秋前后,不但它们的位置连起来恰好接近直线 ,而且这时又是一年中地球比较接近太阳的时候,所以秋潮较大,这也是一般的自然现象。

为什么钱塘江大潮特别汹涌和巨大呢?喇叭形的河口是原因之一。杭州湾外的江面宽度约100千米,往里则急剧收缩,到距湾口90千米的钱塘江口的海盐澉浦时,宽度只有20千米,而杭州市区的河宽仅1千米左右。当大量潮水涌进狭窄的河道时,水面就会迅速地壅高。又由于这里的河底有大量的泥沙淤积形成沙坎,进入湾口的潮波遇到沙坎,水深减小,阻力增大,前坡变陡,后坡相应变缓。当前坡陡到一定程度后,前锋水面明显涌起,从而形成涌潮,甚至翻出浪花。

元宵节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篇5

元宵节简介:元宵节不是国家的法定节假日,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我国各个朝代的元宵节:

清朝: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元宵节清朝则只有三天,但是灯火璀璨,灯也更加精致奇幻,依然十分吸引人。

明朝:明朝的灯节持续的时间更长。自初八开始点灯,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以显示歌舞升平,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

宋朝:宋朝灯节更加丰富多彩,元宵赏灯持续五天,灯的样式繁复多样,逛灯市更是一件十分赏心悦目的事情。诗人辛弃疾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说的就是宋朝灯节花灯无数,烟花如星雨。那时还兴起了猜灯谜,即将各种灯谜写在纸条上,贴在花灯上,猜中的人还能得到小小的奖励。这种娱乐益智的活动受到人们喜爱,广为流传。

唐朝:在国力空前强大的唐朝,元宵赏灯十分兴盛,无论是京城或是乡镇,处处张挂彩灯,人们还制作巨大的灯轮、灯树、灯柱等,满城的火树银花,十分繁华热闹。

年元宵节诗词精选: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着词声。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1.2016年元宵节是几月几日?2016年元宵节放假安排

2.2016年元宵节是农历几月几日?

3.2016元宵节是农历几月几号

4.2016元宵节放假吗

5.2016年元宵节是什么时候?

6.2015年元宵节是哪天 元宵节是什么时候

7.2016关于元宵节的著名诗句大全

8.2016世界传统医药日是几月几日?

9.2016农历腊月二十三是几月几日

万圣节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篇6

月01日 星期日 (庚子年(鼠年)九月十六)

万圣节,是西方的一个传统节日,是赞美秋天,祭祀亡魂,祈福平安的日子,相当于中国的中元节,具体时间是每年阳历的11月1日,不过在现在绝大多数人都选择在万圣节前夕(即10月31日)开展庆祝活动。

在这一天里,街头商店随处可见南瓜灯,在夜幕来临的时候,小孩子们把自己装扮成鬼怪,挨家挨户地收集糖果。因此这一天也是孩子们的欢乐日子,不管弄出什么样的恶作剧都不会受到责备。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活动也将在这一天举行。

万圣节的由来

1、名称的由来:有关万圣节由来的版本有许多种,流传最多的是:基督诞生前的古西欧国家,主要包括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这几处的古西欧人叫德鲁伊特人。德鲁伊特的新年在11月1日,新年前夜,德鲁伊特人让年轻人集队,戴着各种怪异面具,拎着刻好的萝卜灯(南瓜灯是后期习俗,古西欧最早没有南瓜),他们游荡于村落间。这在当时实则为一种秋收的庆典;也有说是“鬼节”,传说当年死去的人,灵魂会在万圣节的前夜造访人世,据说人们应该让造访的鬼魂看到圆满的收成并对鬼魂呈现出丰盛的款待。所有篝火及灯火,一来为了吓走鬼魂,同时也为鬼魂照亮路线,引导其回归。

2、南瓜灯的由来:南瓜灯源于古代爱尔兰。传说一个名叫JACK的人,是个醉汉且爱恶作剧。一天JACK把恶魔骗上了树,随即在树桩上刻了个十字,恐吓恶魔令他不敢下来,然后JACK就与恶魔约法三章,让恶魔答应施法让JACK永远不会犯罪为条件让他下树。JACK死后,其灵魂却既不能上天堂又不能下地狱,于是他的亡灵只好靠一根小蜡烛照着指引他在天地之间倘佯。在古老的爱尔兰传说里,这根小蜡烛是在一根挖空的萝卜里放着,称作“JACK LANTERNS”,而古老的萝卜灯演变到今天,则是南瓜做的Jack-O-Lantern了。据说爱尔兰人到了美国不久,即发现南瓜不论从来源和雕刻来说都比萝卜胜一筹,于是南瓜就成了万圣节的宠物。

万圣节快乐寄语

1、你准备好欢快的心情了么,在万圣节的夜晚,我们一起去狂欢,忘记心中的烦恼,让真心在交流中释放。

2、万圣节的夜晚,点起你手中的南瓜灯,照亮那黑色的忧郁,戴上你开心的面具,迎来本应属于你的喜气。

3、手提南瓜灯儿前方照,黑暗溜走光明到。头戴面具对你笑,不必害怕不必恼。原来朋友身边到,讨要糖果祝福绕。幸福生活无烦恼,快乐逍遥每一秒。吉祥如意都送到,开心的节日好运罩。万圣节到了,愿你幸福欢笑!

4、南瓜笑,心情妙,帮你去烦解忧心情妙;扫帚飞,事业翘,帮你扫去挫折失败成功跳;面具俊,生活美,为你生活建筑幸福的堡垒。万圣节,愿快乐与你相伴,成功与你相缠,幸福与你相随。祝万圣节快乐!

5、点亮开心鬼脸南瓜灯,忧愁烦恼去无踪,幸福快乐来相拥;穿上奇异化妆服,疲惫无奈全卸下,轻松惬意心情佳;戴上魔法鬼面具,霉运疾病都吓跑,吉祥如意身体好。万圣节来临,愿你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6、万圣节日到,送你一盏南瓜灯做代表。一来代表关心你,莫受惊吓欢欢喜。二来代表在乎你,愿你烦恼抛出去。灯儿已为你点燃,憨态可掬一张脸,吓走妖魔保平安。糖果也为你送出,小鬼不会来捣乱。只剩幸福和快乐,万圣节快乐。

7、“万”水千山总是情,“万”紫千红总是秋,“万万不会忘记的”是亲爱的朋友,万圣节,祝你:“万”分顺心,“万”分舒心,“万”分如心,“万”分称心,“万”分开心!

8、万圣节到了,在这“万”分喜悦搞怪的节日里,祝你日子“万”分顺心,身体“万”分康心,恋情“万”分甜心,事业“万”分舒心,吃喝“万”分爽心,生活“万”分开心!

9、我的祝福,星星点点,就像鬼火一样照亮你漆黑的夜晚,我的思念,无头无边,就像魔鬼一样绕在你的身边,亲爱的鬼家伙,在万圣节的夜晚做什么呢,记得要开心啊!

腊八节是星期几 篇7

2022年端午节是6月3号,农历五月初五,星期五。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

端午节法定节假日是几天

1天

2022年端午节放假安排:6月3日—5日,无调休,共3天,其中只有6月3日1天是法定节假日。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1、扒龙舟

扒龙舟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乃遗俗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至今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仍十分流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端午有龙舟也有凤舟,凤舟是源于远古的乌舟,有的地方还有龙凤船。扒龙舟是民间信仰中龙崇拜的一种形式,即要借龙之神威,祈福、辟邪。

2、挂艾草与菖蒲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民间认为艾草还有辟邪、招百福的作用,端午期间挂艾草于门上,相沿成习,遂成端午风俗。

南北各地均有端午挂艾草习俗。南方视为天地纯阳正气吉日进行驱邪祛病,北方一些地方视为恶月恶日进行避恶避毒。

3、洗草药水

洗草药水,端午习俗之一,端午这天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日遍地皆药。端午日洗草药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端午期间,我国不少地方有采草药煮草药水沐浴的习俗,端午草药的药性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拜神祭祖

拜神祭祖是端午节重要习俗之一。“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类的根本,祭祖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按照民间的观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时时刻刻的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代的子孙们,尘世的人要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5、佩香囊

佩香囊,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端阳以四色线系臂,并佩戴香囊,小巧玲珑精致可观。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一般是内装香料,用五色丝线缠绕而成,或者采用彩色绸缎或布块包上棉花,掺和着川芎、白芷、排草、芩草、丁香、山艾、细辛、甘松、白芷、甘草、雄黄粉等中药粉,再用彩绸扎绣而成,下边还垂上红、绿、青、蓝、紫各种线穗,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现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工艺品。在中国南方一些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

6、挑“端午担”

挑“端午担”指的是过去每逢过农历端午节,“毛脚女婿”(宁波人称已定亲的准女婿为“毛脚女婿”)要用披红挂彩的米箩筐,挑上一份厚重的礼品到女方家里去,这便是挑“端午担”。

7、铸阳燧

东汉王充的《论衡》记载了端午节“铸阳燧”的礼仪习俗:“阳燧取火于天,于五月丙午日中之时,消炼五石,铸以为器,摩励生光,仰以向日,则火来至,此取真火之道也”。古人认为,午月午日午时具三重之火,是阳气极盛之时,在此时刻以火克金,是最佳的熔金铸镜的时刻,铸成的铜镜具有不可思议的神力。以镜辟邪的习俗,在南方沿海一带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遗传,常能见到出生不久的小孩子,身上佩带着银制的镜子等饰物,这类银饰、小镜子等,就是用于孩子们辟邪。新建的寺庙道观,其屋脊的正中也往往装饰着铜镜。就是现代小区崭新建筑的门、窗上方,也往往能发现悬挂着的镜子,这些都是用于所谓的辟邪。由此可见镜子辟邪的文化信仰在民间根深蒂固。

8、栓五色丝线

五色丝线,又俗称五色丝、五彩丝。古俗名称避兵缯、朱索等。系在蚊帐、摇篮上的又叫宛转绳、健绳。五色丝的五色代表五行,五色代表了五方位,彼此相生相克,具有神秘的驱邪迎吉作用。五色丝线源于我国古代的五行观念,五色丝系于臂上,或为文身遗俗。端午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传到后世,即发展成如长命缕、长命锁、香包等许多种漂亮饰物,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9、浸龙舟水

端午节期间浸龙舟水是华南地区的传统习俗,人们将端午前后的降强水称之为龙舟水、端阳水、发龙水、龙降水等,认为这种水是吉祥的水,有辟邪作用。仲夏端午苍龙群星飞升于正南中天。在民间信俗中龙是吉祥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龙飞天,行云布雨。自然现象上,每年的端午节前后,我国南方暖湿气流活跃,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在广东和广西、福建、海南交汇,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当端午强降水来时,江河水位迅速上涨,为扒龙舟提供了良好的场地条件。按照传统说法浸龙舟水寓意吉祥如意、事事顺心。每年“龙舟水”来时,人们就会带着家人到江边去洗龙舟水,古人认为“龙舟水”有辟邪的作用,可净身,洗去晦气,带来吉祥。

10、放纸鸢

在中国南方一带城市,端午节放风筝也是一种习俗。端午时期,儿童放风筝称之为“放殃”。风筝,即纸鸢。它是玩具,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

11、佩长命缕

长命缕是端午节时的厌胜佩饰,长命缕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去邪祟、避灾除病、益寿延年。此俗始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

12、采药

采药是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民间认为,午日午时阳气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药。端午,时在仲夏,当其时也,万物生长,其势盛极,是草药生长旺盛之时。端午期间,我国不少地方都有熏艾叶、挂菖蒲、饮药酒等习俗,中草药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端午也是最为合适的制药时间。

13、打午时水

端午节“打午时水”是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的传统习俗,打午时水即是端午当天中午11点到13点之间在井里打水,古人把打上来的午时水视为大吉水,这个时候的水是最能辟邪。重午日的午时,阳上加阳,所以“午时水”有“极阳水”之称;亦称龙目水、正阳水等。这一天的午时阳气最盛,端午日午时驱邪最佳,具有辟邪、净身、除障的效果。

14、贴午时符

旧时广东一些地方有贴“午时符”的习俗。午饭后,家家贴“午时符”。符用宽约一寸,长近一尺的黄纸条,上面用朱砂写上“五月五日午时书,官非口舌疾病蛇虫鼠蚁皆消除”等字样。在大门上悬挂菖蒲、凤尾、艾叶等,并扎上一束蒜头,涂以朱砂避邪。也有些人家还在门上贴上用黄纸写的小对联:“艾旗迎百福,蒲剑斩千邪。”

15、新抱手艺

广州人对端午节很重视,旧俗在农历五月初二至初四便有送节之举。年轻“新抱”(媳妇)们,用“全盒”六个或四个,盛以粽子、猪肉、生鸡、鸡蛋、水果、酒等回娘家向长辈贺节。姑娘和儿童们挂香包,挂包以五色丝线编织,香包中装有檀香、八角、花椒、琉璜等,一般均为新媳妇所送,一方面体现新媳妇的贤良,一方面体现新媳妇的手艺,俗称“新抱手艺”。

16、送灾难

重阳节农历几月几日?星期几? 篇8

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重九节、九月九、茱萸节、菊花节等,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九月初九日,故又称九九重阳,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重阳节的起源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重阳节诗句

1、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2、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文森《九日》

3、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4、肠断裂,搔首一长嗟。――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5、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6、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纳兰性德《风流子?秋郊即事》

7、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杜甫《九日寄岑参》

8、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今天星期几了的散文 篇9

我开始发觉自己生活在这个世界真是有些多余了。一点乐趣都没有,哪怕是每天的生活稍微有些不一样,我都会觉得很高兴,有时候我会跟朋友以及食堂的人说,你有时候有没有一种对生活、对世界没有一点兴趣的感觉,学生会说有,大人们会说没有,还会对你说学习就是苦差事,要学习就什么都要放弃,去努力学,好的日子都会在你的后半生到来。

听着这不下一千遍的话,对我而言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

又是一天的到来,早上闹钟响了6:30,我赶快叫醒同宿舍的人,然后大家在蒙胧中穿好衣服闭着眼睛拿起脸盆倒好水,洗脸、刷牙、清醒了以后,敢快背起书包往教室跑,又是那段熟悉的路,又是那声熟悉的关门声,又是那份着急的神情,仿佛昨天、前天、大前天……都是这样的,忽然间我停下了,拍拍身边的人问了句,“今天星期几了”,那个人想了一下,回了一句好像星期四了。什么星期四了?我不禁惊讶的喊以,这一转眼,一个星期又将过去了吗?我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惊呀?是因为赞叹时间过的快吗?还是对这生活的厌倦吗?

我沉思了片刻又赶快向教室跑去了,上课了,那熟悉的铃声,老师那熟悉的面庞和昨天、前天、大前天……也是一个样,我又忘记了今天星期几,拍拍同桌问了问,今天星期几了,她高兴地说“星期四了”,哦,星期四了,我不时的.念叨着,真快呀,四天又过去了。

中午放学了,我回到宿舍静静地躺在床上看着书,看到眼睛再也无力睁开的时候,我又静静地问了一句今天星期几了,然后自己又回答了一句星期四了。

乌龙节是几月几日 星期几 篇10

乌龙节,节期在每年5月6日,因为“乌龙”与“56”谐音,故因此得名。2015年乌龙节是5月6日,星期三。

乌龙节是什么意思?

乌龙节普遍说法是,明代成化四年(1468年)秋,负责将诏书装在盒子里,用绳子吊着从承天门缓缓放下去的祥哥善讲笑话。一天祥哥忙着与同僚一起大说笑话,不小心降旨时绳子断了,装诏书的盒子摔坏了,乌黑了诏书。

御史参劾其将“嘻哈搞怪,以致真龙御诏成乌”,要求将此人治罪。但皇上甚是喜爱其笑话,免其死罪,命其出家开先寺思过,因其污了真龙御诏,大家给他起了个诨号“乌龙”。

一日,乌龙夜宿开先寺,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佛祖命他日后天天为寺外劳作的农人讲笑话以解饥饿和徭役所带来的痛苦,乌龙从此以后天天出庙门为四方农人讲笑话排遣抑郁逐渐被大家熟知,其受佛祖托梦一事也不胫而走,恰逢时临五月播种季节,乌龙又与“56”谐音从此五月六日被称为“乌龙节”。

乌龙节的习俗与活动

旧社会科技还不发达时期,人们过乌龙节约上几位多日不见的好友在家中一边喝酒一边叙往日友谊,并将近来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糗事作为笑话互相讲述,以博取大家一乐更能增进彼此间的友谊。

上一篇:国税局发票举报下一篇:运筹学基础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