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多元性与历史的统一性

2024-10-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文明的多元性与历史的统一性(精选10篇)

文明的多元性与历史的统一性 篇1

马克思在构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过程中涉及到生态问题.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按照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对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阶段进行分析,把生态问题置于唯物史观的视野下进行反思,这对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帮助当代人类走出生态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作 者:王洪胜 马光 作者单位:王洪胜(中共锦州市委党校,辽宁锦州,121000)

马光(吉林大学法学院,长春,130000)

文明的多元性与历史的统一性 篇2

一、民族音乐的独特性

由于生活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比如语言沟通方式、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劳动方式、思维模式等的不同, 中国民族音乐将社会思潮、社会现状、人民勤劳劳动等文化以高超的音乐艺术方式展现给世界。中国民族音乐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也在随着各族的生存环境的变化而缓慢地改变。不同民族文化的个性 (即特殊性, 包含各自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艺术审美等) 正是由于上述生存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不同的具体反映。【2】中国民族音乐文化自身形成的艺术系统的独特性是它保持自身个性, 具有民族共同气质的基础。然而民族音乐不是一成不变的, 不是排外很孤立的。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从春秋时期就表现出民族融合的趋势, 在唐朝达到了顶峰, 在整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从未间断过。因此民族音乐的民族性是中国民族音乐的本性所在, 多元文化观下的民族音乐不是泛泛的不成系统的民族音乐, 而是独具中国特色的风格的民族音乐。

二、民族音乐的多元性

乐音的运用, 音阶、调式的基本形态;根据弦、管的振动数的比例确定音律 (五度相生和三分损益的基本构思、十二平均律的几乎同时发现等) ;根据音程的关系组成复调性的多声结合;根据泛音律建立的和声体系;根据乐音、音阶、调式和音律的要求制订乐器;对乐器进行分类的基本原则和乐器发展的基本规律;音乐各种主要形态变异的基本规律;从文字谱到不完备的符号谱, 再到比较完备的符号谱的谱式变异规律;……这些都是中外不同民族音乐所共有的现象, 它们也成为各不同民族可以进行相互交流的因素。【3】同时, 无论哪个民族的音乐其创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抒发情感, 通过联想、音响的运动过程和歌词文本的相互照应来创造形象这是各个民族整个人类社会的共同之处, 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与多元文化馆的辩证统一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对不同的民族所体现的对调式体系、音调进行的特殊风格、独特的乐器形制和音色、独特的民族精神、独特的音乐思维所展开的音乐特色以及对带有民族传统特色的乐曲体裁的运用使得各个民族音乐审美内涵不同, 同时整个世界的文化交流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这也形成了各个民族音乐相互交流的基础, 多元文化观的理论指导是民族音乐在新时代背景下相互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三、民族音乐与多元文化观的辩证统一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首先提出了“多元文化”的概念, 这一观点的提出即刻在西方人文学科涌动起一股“多元文化”思潮, 其影响已涉及文化、艺术、教育等诸多领域。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看, 文化既有一元的属性也有多元的属性。“当一个民族根据其自身的需要并按其发展轨迹, 通过劳动使其主体意识可观物化为一些具体对象并创造出物质及精神财富, 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提高其文明程度, 这时可以说文化是一元的;而对于不同民族所创造出来的文化有些是相同或相近地, 而更多的是不同的时候, 毫无疑问, 这时的文化必然是多元的。因而可以说, 不同民族的存在, 民族的文化渊源不同, 也就必然产生出不同的多元文化。”【4】我国民族音乐对多元化的民族音乐理论也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一方面专业音乐教育是以外来音乐"尤其是以“欧洲音乐中心论”为主要模式。另一方面则是在贯彻“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文艺方针的指导下, 由于人民的需要, 历史的选择, 我们在艰难的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的新音乐发展道路, 这既不同于“全盘西化论”也不同于担心民族音乐消亡的“主体危机论”二者所表现出的一种是崇洋, 另一种则是褊狭的音乐文化中的民族主义观。【5】全球一体化是人类科学、交通、信息网络及经济发展的必然, 文化多元化则出自人类在不同生活空间、聚合方式适应性的进一步扩展。【6】同时弘扬民族音乐与多元文化观的辩证统一也是体现在我国民族音乐自身发展的体系之中, 因此我们应该顺应这一发展趋势, 为弘扬民族音乐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2】【3】汪毓和不同民族文化、音乐的交流及其对中国音乐发展的影响《人民音乐》2000年第5期总第409期

【4】庞扑《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8年版, 第165页

【5】翟社泉J从多元文化观谈中国音乐之路的发展2005年1月音乐探索

文明的多元性与历史的统一性 篇3

达拉尔首先分析了欧美文化市场对阿拉伯文学的消费机制。她指出,尽管阿拉伯世界的政局和战事一直是欧美媒体中的一大话题,阿拉伯文化和文学的总体面貌却显然不是欧美人关注所在。艾略特、庞德、爱默生等英美现代主义作家对“东方”文学技巧的兴趣从未升发为对阿拉伯语文学本身的兴趣。大部分阿拉伯语作品显然不符合由美国主流作家和出版社主导的文学品味。著名美国作家厄普代克直至一九八八年在谈到富有独创性的阿拉伯语小说《盐之城》时,仍认为其作者穆尼弗(Abdel-Rahman Munif)“没有西化到创造一部我们可以称之为小说的作品”(《纽约客》一九八八年十月十七日)。毫不奇怪,选来翻译的作品常常谈不到任何文学艺术成就,内容上也常常缺乏复杂微妙的深度,不论是阿拉伯世界的雅文学还是俗文学。

这种“多元文化”的选择性标准既然不顾及艺术和总体面貌,究竟是什么在主导其对“阿拉伯文学”在欧美的生产和消费?达拉尔指出,翻译成英文出版的阿拉伯作品多半须符合欧美语境中特有的“阿拉伯主题”,而这些主题正是欧美政界和媒体界构造的阿拉伯形象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中最主要的两个主题是“封闭社会”中的阿拉伯女人和伊斯兰的复兴。为了突出这两个主题,出版和翻译者甚至抹煞作品内容的复杂性,比如将阿尔-莎伊(Hanan al-Shaykh)的作品《撒哈拉的故事》(The Story of Zahra)介绍为一部揭示“否定阿拉伯妇女人类天性的生活环境”的作品,而闭口不言作品对美国太太们的冷嘲热讽。

达拉尔指出,这种“多元文化”的生产恰恰不具备任何跨国主义者所标榜的“多元化”:它对“阿拉伯文学”的翻译用欧美市场机制置换了非欧美世界的审美价值:阿拉伯语文学从古到今的审美标准被摒弃在这种“世界文学”的生产之外。关于西方的这种“世界文学”,这里容我插一句,与中国读者心目中的“世界文学”大相径庭。中国人翻译的“世界文学”,除去完全不人流的劣等消费品,多半是取在各个文学中得到公认的经典作品。但如达拉尔指出的,在欧美对“阿拉伯文学”的生产中,阿拉伯语读者作为阿拉伯文学最主要的审美主体对他们自己文学的美感毫无发言权。这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欧美生产的“世界文学”之真与伪,而在于为什么欧美出版界一定要以非阿拉伯的阅读主体规定阿拉伯文学的美感。如达拉尔所指出的,这种翻译本身毋宁实施着欧美文化政治对非西方审美观的审查机制。

不仅如此,这样一种剥夺了阿拉伯审美主体性的欧美“阿拉伯文学”正在转而“进口”到真正的阿拉伯语世界并改变着阿拉伯文学创作的面貌。当前英译最多的阿拉伯作家萨达维(Nawal al-Saadawi)就是一例。其一九七二年的小说《女人与性》在阿拉伯世界引起了注意,因为其中涉及到包括女性的身体在内等一系列阿拉伯读者关注的问题,如对伊斯兰教的辩护,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政治文化评论,以及同西方女性原形不符的阿拉伯妇女形象。但一九八○年这部小说翻译成英语时却仅仅以女性身体及性知名于西方世界。这种翻译极大地改变了萨达维后来的创作面貌。她甚至开始把阿拉伯语读者对自己某些作品的低调反应按照西方发行家的口气说成是阿拉伯社会对妇女的压迫。

达拉尔指出,这种欧美“多元文化”对非西方美感的审查机制甚至在西方之外生效:不少阿拉伯作家改变了写作标准,正在开始为被“翻译”成英语及法语而写作。他们想像的读者不在阿拉伯世界而在英语世界。“为翻译写作”(writingfor translation)不同于在“翻译中写作”(writing in translation)。虽然两者想像的读者都不是阿拉伯语读者,“翻译中写作”是以英语将阿拉伯语言文化的每层可能的细微意义都展现出来给英语读者,从而肯定并展现阿拉伯文学从历史上积累下来的美感。而“为翻译写作”是自动削减英语世界读者所不熟悉的阿拉伯文学蕴味。阿尔-莎伊的近作《沙与没药树的女人》(Woman of Sand and Myrrh),就是这样一部删略阿拉伯美感的,只为英语读者写作的阿拉伯语作品。这一点在小说第一章就很明白:这里出现了西方文化所特有的不少所指,诸如“芭比”娃娃,斯努皮,Woodstocks(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等,尽管会使大多数阿拉伯读者莫名其妙,作者却毫不费心去稍作解释。相反,许多在阿拉伯读者看来显而易见之处,作者却大加阐发。巴拉卡特(Salim Balakat)近作《黑暗中的圣人》(Sages of Dark-eness)也是如此。此书一来毫无文学美感,二来故事内容不过是从一个完全外在的、与阿拉伯经验无涉的角度,体现阿拉伯世界的野蛮、荒诞和变态色情诱惑。

最后达拉尔谈到了所谓“多元文化”的阿拉伯文学译本多为小说而很少其他文学形式如诗歌的现象。达拉尔指出小说之所以会成为美国多元文化创造“阿拉伯文学”的重要体裁,是因为小说对西方民族主义和现代性的构成所起到的历史作用。小说这种很可能在西方文化中独有的地位被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扩大运用到亚洲之后,如今在文学批评者眼中变成普适于任何民族的文化功能。然而事实上,小说在阿拉伯文化中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小说与当今流行的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关系丝毫不能以欧美模式来解释。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以欧美模式生产阿拉伯小说的结果,只能是抹煞文学在阿拉伯文化中的本来已有的生产机制。

文明的多元性与历史的统一性 篇4

一.选择题: 1.(2007•江苏•7)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修订宪法,把什么内容写进了宪法? A.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B.“科教兴国”的战略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A 2.(2007•江苏•8)1992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A.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海峡两岸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答案:B 3.(2008•江苏•8)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国宣布采用“和平统一”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最早出现在

A.《中美联合公报》 B《告台湾同胞书》 C.“一国两制”构想 D.“九二共识” 答案:B。4.(2009•江苏•12)我国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法律文献是

答案:B。5.(2009•江苏•15)“自从1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据材料信息,这应出自

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B.1992年“九二共识”

C.1995年江泽民关于祖国统一大业谈话 D.2005年胡锦涛与连战会谈新闻公告 答案:A。6.(2009•江苏•16)宣传画又名招贴画,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为目的,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下列宣传画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④①②③ D.①④②③

答案:D。7.(2010•江苏•14)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 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忘迄今实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答案:A。8.(2011•江苏•14)刘少奇同志在一次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从1953年起,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因此,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用法律的形式把我国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肯定下来。”制定“这样的宪法”的大会应该是

A.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答案:C。9.(2011•江苏•1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在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先后建立了自治区。这些自治区的建立

①真正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②体现了民族之间的平等地位 ③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④开创了政治协商制度的新阶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10.(2011•江苏•20)2011年2月,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团再次到台湾访问,与海基会及有关单位商谈合作事宜。海协会与海基会的交流活动始于 A.“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B.《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C.两会商谈达成“九二共识” D.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答案:C。11.(2012•江苏•16)周恩来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

A.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历史传统 B.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 C.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D.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 答案:C 12.(2012•江苏•20)20世纪90年代,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台湾当局授权它为“处理涉台公权力的两岸事务的唯一机构”。为了便于与之联系、商谈,大陆随后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当时这两个组织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方面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 A.两岸确立“和平统一”的方针 B.两岸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C.促成两岸“三通”的完全实现 D.两岸认同“一国两制”的构想 答案:B

二.判断题: 无。

三.材料题:

13.(2008•江苏•37)政治民主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第一章 总纲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参议院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 副总统

第二十九条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第六章 法院

第四十八条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第五十一条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国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某一年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材料三: 第一章 总纲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规定的政治体制体现了什么原则?(1分)这部约法的颁布有何历史意义?(2分)

(2)材料二中《人民日报》报道的会议召开于哪一年?(1分)这次会议通过的宪法具有怎样的性质?(1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新中国确立了哪三大政治制度?(3分)

(4)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什么内容写进宪法,从而使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2分)

答案:

(1)三权分立原则。(1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2分)(2)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分)

文明的多元性与历史的统一性 篇5

课时名片

课标要求:(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2)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3)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4)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5)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考纲明示:(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3)“文化大革命”。(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5)“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主干知识 理一理]

一、新中国的成立

2.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诞生。

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三、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拨云见日 想一想] 1.以多元史观如何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试 答

提示:(1)革命史观: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2)现代化史观:为国家的政治建设(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石。

(3)文明史观: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4)整体史观:冲破了帝国主义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新中国成立,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了吗?

试 答

提示:否。新中国成立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中国仍是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

3.人民代表大会等同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吗?

试 答

提示:否。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但不能说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包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欧美代议制有怎样的区别?

试 答

提示:①经济基础不同:前者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后者为资本主义私有制;②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前者为全国人民,后者为资产阶级。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让各少数民族实现“民族自治”吗?

试 答

提示: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而非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自治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民族共同行使自治权利,而不是某一少数民族的自治。

3.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1)恢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重视民族工作。1984年正式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4)基层民主政治建设。199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各地创造性地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

四、祖国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构想

(2)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3)含义

①“一国”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两制”是指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4)意义: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5)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 ①香港回归

a.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平提出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香港问题。

b.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c.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②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海峡两岸政策的调整

①197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②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③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采取一些开放措施,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①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②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③2005年胡锦涛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的“和平之旅”访问团,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④2008年,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现。,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一样吗?

试 答

提示:否。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两者不要弄混。

7.我国成立最早的和最晚的自治区分别是什么?

试 答

提示:最早的是1947年成立的内蒙古自治区。最晚的是1965年成立的西藏自治区。8.什么是村民自治制度?

试 答

提示:村民自治制度是当前农村治理的基本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制度。村民自治制度作为人民公社解体以后农村基层的一种新组织形态,是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与国家的支持、引导合力作用的结果,是一种直接的社会民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

9.试图解一下一国两制。

试 答

提示:

10.当前阻碍和推动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各有哪些?

试 答 提示:阻碍因素:①岛内“台独势力”;②国际反华势力。

推动因素: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②“一国两制”的正确方针;③中国综合国力增强;④两岸交流加强;⑤两岸民心所向;⑥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且得到国际广泛认可。

11.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相同吗?

试 答

提示:否。二者都是历史遗留问题,但有本质区别。

(1)港澳问题是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结果,其本质涉及国家领土和主权问题。(2)台湾问题是国共内战的结果,台湾和祖国大陆领土主权没有分离,本质上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台湾问题应在“一个中国”的框架内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

12.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试 答

提示:(1)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统一战线政策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2)经济: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计划经济形成。

(3)文化:毛泽东思想发展,“双百方针”提出,总之,在各方面发生了本质变化,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史论要旨 背一背(先填后背)](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成为新中国的临时宪法和建国纲领。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民主政治的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了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这三大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3)“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了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使我国的民主与法制遭到空前践踏,造成**局面。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得到发展和完善,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新时期的治国方略。

(5)“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向祖国的统一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6)“一国两制”的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创造了中国特色的国家结构新形式,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Step1 微考点——图文证史深化

微考点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 WEIKAODIAN 一 ①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 代表大会都由②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思考1 史料一反映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何特点?

试 答

史料解读:①反映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反映了它具有人民性,坚持民主集中制和人民民主原则;③反映了它具有全权性。

二 前三届人大代表构成表

思考2 史料二反映出人民代表大会制有何特点?

试 答

史料解读: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

(1)人民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制度形式,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2)代表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3)全权性: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全权性。

(4)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

政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微考点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WEIKAODIAN 一 ①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章

思考1 史料一表明民族区域自治有何特点? 试 答

史料解读:①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

二 ①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②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思考2 史料二表明民族区域自治有何特点?

试 答

史料解读:①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少数民族聚居为基础;②表明其内容是自治权。核心是自治权。

三 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①是为了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思考3 史料三表明民族区域自治有何特点?

试 答

史料解读:①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1)前提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

(2)基础是少数民族聚居,核心内容是自治权。(3)坚持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微考点3 “一国两制”构想的特点 WEIKAODIAN ①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和平统一已成为国共两党的共同语言。…… 制度可以不同,但②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祖国统一后,③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

可以有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没有而为自己所独有的某些权力。④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0页

思考 史料反映出“一国两制”构想有何特点?

试 答

史料解读:①表明其根本目的是为实现祖国统一;②表明其前提是一个中国;③表明两种制度并存;④表明高度自治。

“一国两制”构想的特点

(1)目的明确——统一祖国;前提保证——一个国家。(2)制度不同——两制并存;权力特殊——高度自治。

Step2 综合点——总结升华提能

综合点1 1949年《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的异同ZONGHEDIAN

[要点整合]

[针对训练] 1.[2015·甘肃河西联考]某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的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份文件应该是()A.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B.《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 C 解析 由“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的变农业国为工业国”可知其为建国之初,排除A、B两项;宪法不会再有这样的规定,而是规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与材料不符合;只有C项所述符合这种精神。故选C项。

综合点2 民族区域自治与特别行政区的区别 ZONGHEDIAN

[要点整合] 9

[针对训练] 2.[2015·贵阳一中模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根据中国国情在某些地区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先进的管理体制 D.都享有较大的行政自主权 答案 B 解析 港澳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社会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三者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故B项正确。

Step3 名家评史解读

1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

——约瑟夫·奈

你的解读:

参考提示:本段材料是著名学者约瑟夫·奈对中国现代民主方式的评论。(1)作者认为中国的民主方式是不同于西方的一种特殊的民主模式。政治体制与其国情相适应。(2)中国的民主方式对其他国家的制度建设能够提供有益的借鉴。

2二十多年来两岸关系起伏发展的历史实践表明,两岸政治互信基础与共识是决定两岸关系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并制约着两岸经济文化社会交流合作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空间。近年来,两岸固有的深刻矛盾再度凸显出来,成为两岸关系进一步提升的瓶颈。正因如此,大陆不断呼吁和推动两岸进行政治对话,通过对话,增进双方互信,了解彼此想法,积 10 累和形成共识,最终找到解决政治问题的办法。

——李逸舟《准确把握两岸关系历史

方位,积极推进两岸政治对话》

你的解读:

参考提示:材料主要是指明当前影响两岸关系的因素。作者认为相对于两岸关系持续稳定和平发展而言,两岸政治互信与政治共识还显不足,基础还不够扎实牢靠,明显滞后于经济文化社会交流合作的水平。两岸政治难题是长期存在的复杂问题,有着种种内外复杂的原因,不可能期望一蹴而就,需要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思路,采取务实做法,共同探寻双方都可接受的可行办法。

真题典例

1.[2015·安徽高考]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它”是指()A.《双十协定》 B.《论联合政府》 C.《共同纲领》 D.《论十大关系》 答案 C 解析 《双十协定》是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论联合政府》和《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作的报告,都不符合题干材料中“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的限定,故A、B、D三项错误。选C。

2.[2015·北京高考]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按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件的能力,难度较低。①发生于1958年,②发生于“文革”时期(1966~1976年),③发生在1954年,④发生在1997年,故正确选项为C。

3.[2015·四川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五条 国会遇两院各三分之二人数认为必要时,得提出本宪法之修正案,或应全国三分之二州议会之请求,得召集会议以提出修正案……

表:美国宪法修正案节选

——据《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朱曾汶译)材料二

高三学生小颂收到外国朋友罗伯特的邮件,他想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希望小颂予以介绍。以下是小颂对相关内容的整理(部分):

①1945年4月,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中共七大通过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建议成立包括各党派、民主团体和无党派在内的联合性质的民主政府,将中国建设成为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战后中国的设想。

②1948年5月,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中共中央发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五一号召”,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热烈响应。新政协筹备会两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揭开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历史新篇章。

③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④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1)参照①②,帮助小颂同学完成对③④的整理和陈述。

(2)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政治文明建设历程中的共同经验,并举其他相关史实证明。答案(1)1949年9月,解放战争胜利在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大会通过了《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选举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完成了建国使命,开启了历史新纪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了政协章程,政协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发挥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要求:观点正确,史实任举一例,史论相符。

解析 第(1)问参照①②的表述,按照时间顺序,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变化为主线,紧扣两个时间:1949年9月、1954年12月,分别予以整理和陈述。第(2)问具有开放性,紧扣“共同经验”,迁移所学知识回答。注意观点与论据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也要注意语言的逻辑性。

考向分析

(1)新中国的成立和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召开成为近几年高考的命题热点。复习中应特别注意对第一届政协会议、政协制度的认识和评价等。

(2)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定宪法、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都是高考重点。复习时可与西方民主政治相对比,全面认识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3)从理论和成功实践两方面考查“一国两制”,复习中要紧扣“一国两制”概念理解港澳地位、政策影响等。

(4)结合社会热点,考查两岸关系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分析有利于祖国统一的因素,强化国家统一的意识,激发复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仿真练习

1.[2016·江苏诊断]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形容中国特殊模式的民主是以信任为连接纽带,以自上而下的政治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为结构特征的“纵向民主”,是一种有别于以往西方所走的民主(“横向民主”)道路,使中国稳定转型,避免了以往西方为走向民主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的民主政治模式是最佳模式 B.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无需借鉴西方 C.政治协商是中国民主政治的特点 D.“中国模式”应该在世界各国推广 答案 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A项中“最佳模式”表述过于绝对,错误;B项中“无需借鉴西方”错误;D项明显错误。所以只有C项所述是正确的。

2.[2016·武邑调研]下图为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知识网络。下列与之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13

A.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 B.边疆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实行间接选举 D.民主与法制渐趋完善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该制度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制逐步发展健全,D项符合题意;新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A项错误;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项说法错误;我国基层民主实行的是直接选举,C项错误。

文明的多元性与历史的统一性 篇6

中华文明按具体时间内使用最先进的工具器物的属性来划分的话可分为石器文明时代,青铜器文明时代,铁器文明时代以及后来遇见就不敢再错过的机械文明时代,现在则是开始向信息文明时代迈进。前三个文明是东亚大陆多点起源文明独立地逐渐实现泛中华文明区形成的过程,机械文明时代主要是中华文明逐渐丧失其信心的过程也可以称作是中华文明的失落期,信息文明时代则是全球化背景下泛中华文明区重塑其文明信心与世界其他文明区逐渐磨合形成全球的普世价值文明的过程。

中华文明是融合改革发展继承的文明,他和他的最远古的起初文明是一脉相承的,不像爱琴海,尼罗河,两河流域,玛雅等文明要嘛被后期的宗教文明所吞噬,要嘛突然中止。可要指出的是现代的印度文明和古印度文明也是一脉相传的,但与其相比中华文明更可能被消失。原因是中华文明中的信仰属性在消逝而印度则有被多次改进的从原始波罗门教中形成的印度教作为信仰支撑。而我们知道文明的根本就是信仰。

中华文明在历史上有两次大危机,一次是蒙古人统治时期差一点被伊斯兰化的危机,一次是建国后差一点被苏俄化的危机。而这两次危机都庆幸地被智慧的中华文明继承者化险为夷,不可不谓祖宗显灵祖宗保佑了。还有一点要补充佛教不是中华文明,马克思更不是中华文明。

翻开中华历史中华文明最兴盛的时候往往是当时最大生产力下人身关系最疏松时候。人身关系与生产力是成比的,不成正比意味着衰落意味着变革时代的到来。奴隶时代人身是隶属关系,封建时代是依附关系,资本主义时代是雇佣关系。从这个层面上讲人身关系反映着时代其变化趋势决定着未来。从宏观的讲生产力与人身关系的关系能解释通为什么中华文明由兴盛转向衰落。可从微观上讲说不通的。

我们知道文明的根本是信仰,可体现却是在发明创造上。中国不缺少发明创造缺少的是推广的平台,缺少的是广阔的心胸。举个简单的例子,古代军事武器,越王勾践剑,为什么这种兵刃铸造技术没有广泛运用。古中国人太注重专利保护,不传外人,传男不传女,而导致的结果大多是人死技灭。所以中国总出现一种怪圈,一种创造摧毁重建的怪圈。当然政府在发明创造上的不作为也是技艺无法推广继承发展的重要原因。

河南科技大学

文明的多元性与历史的统一性 篇7

一、“农耕时代”的城市传播——七巧板式的景观

在人类的“农耕时代”, 一切社会系统的运行更多的是依靠肉体的力量。无论是春种秋收还是行军作战, 都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初级阶段。虽然偶尔会使用一些木质的或铁制的工具, 可是这些工具的动力来源依旧是人力。以人力作为社会秩序和生活生产的动力来源就带来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人力的效果是有边界的, 并且这个边界很容易被触及, 因而也就为一切事物的发展画上了一条制约线。农耕时代遇旱涝则无收, 兵日行不过百里, 正是这种限制的真实写照。因此, “农耕时代”的城市传播也是初级而有边界的, 蕴含着其独特的特质。

“农耕时代”的城市信息传播主要依靠两种方式, 一种是口耳相传, 另一种是政府的文书布告。这些传播手段虽然原始, 但却十分有效, 这一点在史书中屡见不鲜。陈胜、吴广起义时行使“篝火狐鸣”之术, 为的就是在群体之中利用口语传播的方式打造舆论基础。张角在筹办黄巾起义之前, 暗地使人散播“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的谶谣, 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接受他的主张。除此之外, 红巾军的“石人一只眼, 挑动黄河天下反”、各个王朝视若珍宝的祥瑞等, 无不是借助了口语传播的形式。

但是, “农耕时代”的城市传播有一个很大的特点, 就是口语传播的范围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出我之口, 入君之耳”, 则他人就不知道信息源究竟是怎么说的, 一传十、十传百大都是在同一村或同一县间传播信息。倘若及其遥远的地方发生了很重要的事情, 则无法立刻引起地方的注意。对一些“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的事情, 这种地域舆论的分立性就会表现得更加明显。

因此, 我们可以看到, 在“农耕时代”的城市传播中, 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地域性。全国各个地方有着数不清的舆论场, 限于人力的局限无法及时聆听对方的声音。即使是针对同一件事情, 全国各地也会有不同的版本。信息的传播宛如七巧板一样, 形状不同, 颜色不同, 却又有机地联合在一起。并且这种板块的区分一般都是以城市为单位的, 一座城市就是一座独立的文化单元。七巧板式的景观带来的是多元文化的分立共存, 虽然彼此之间有所交流, 但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方同化另一方。基于此, 农耕时代的文化之多元、百家之争鸣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工业时代”的城间传播——扩散、同化的范式

工业革命的到来, 为人类的城市传播带来巨大的变化。如果说“农耕时代”的城市传播造就了人类七巧板式的文化景观, 那么“工业时代”的城间传播则是基于扩散吞噬的基础上, 使人类文化走向了一条同化的道路。

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 以机器的力量代替人力为显著标志。在工业革命发生后的数百年, 铁路、电话、蒸汽机等以其势不可挡的力量将人类从自然社会带进了工业社会。工业时代里, 人们对自己的力量迷恋到一种近乎痴狂的地步。确实, 机器所依赖的各种能源, 煤炭、太阳能、电力、核能等, 任何一种都能爆发出原始人不可想象的力量。这些力量在古代是被人们奉若神明的, 于是在工业时代人们仿佛自己成为自己的神明。但是机器的力量虽然强大, 却还是有着一个显著的问题, 那就是再强大的力量也不能直接作用于人类的内心。人类在有了更大的能力后, 究竟该想什么、该怎样做事, 在这些方面, 人们反而暂时变得迷茫了。整个工业革命时期伴随着人类的战争和血与火, 正是这种迷茫的注脚。

“工业时代”城间的信息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铁路运输, 另一种是电话、电报。科学技术的发展把蒸汽机带入人间, 于是大规模的铁路建设成为可能。一条又一条铁路仿佛是神经通路一样, 将整个国家真正结合在了一起。在这种结合之下, 货物的运输畅通无阻, 极大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与此同时, 电话、电报的出现也使得点对点、点对群传播成为可能。这种传播方式又在精神上人类联结在了一起。当很遥远的地方的一个人对某件事情有很重要的见解的时候, 电话所及之处都能够瞬间得知, 并且人们的反馈也可以传递回去。就这样, 在物质上和精神上, 人们彼此间信息的即时传播第一次走出了城市, 而到达了城间的层次。

“工业时代”的城间传播, 有着两个显著的特点, 一个是扩散性, 另一个是同化性。工业技术带来的交通和交流的便利为信息传播的扩散性奠定了基础。每当一座城市有了新发明、每当一座城市有了一批待售的有用物资, 都会被迅速地传递出去。从第一盏电灯的发明到电灯的普及并没有经历多少时间, 所有有用的创新都会迅速扩散。这种扩散性在互补城间有无的同时, 也在渐渐壮大着人类本身。技术和思想的迅速扩散, 带来的另一个时代特质就是同化, 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社会生活上。我们看到, 在工业体系建立之后, 基本所有的工人都在从事着单一的、枯燥的工作。并且这种模式无限传递, 将人变成了原子化的人。“工业时代”城间传播扩散、同化的范式, 使得世界上不同的城市都在向同一种城市的方向发展, 人类社会的差异性变小了。但是, 此时的文化还谈不上真正的融合, 有的时候甚至出现了东风压倒西风的情况, 这并不是人类文化前进的正确目标。

三、“信息时代”的城际传播——多元化的图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信息化时代到来了。曾有许多学者在工业时代担心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将走向被机器所奴役的地步, 信息时代的独特的城际传播模式则带来了多元化的福音。在“信息时代”的城际传播过程中, 城市与传播相互依赖, 虽五光十色如七巧板却不分立, 虽广受影响却不同化。

“信息时代”的城际传播, 最主要的手段是依赖于网络。各种社交软件和新闻发布平台交织在一起, 成为这一时代最显著的特色。互联网的出现使人类真正联系在了一起, 给人类文化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互联网去中心化的模式, 强有力地扭转了工业社会下人被同化的局面。小众化与大众化交织在一起, 每一个人都有发声的渠道。这样一种组织方式, 使城际间的传播活动更加有序、更加和谐。

“信息时代”城际传播依然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人的互动, 另一个是去中心化的话语表达。基于O2O、P2P等理念的社交软件, 几乎全部都致力于人的互动。这里面又有两层含义, 一层含义是以人为本, 人不再是机器和技术的附庸, 用户体验和用户互动成为技术通向人们心灵的通道。另一层含义是互动使人真正联结为不同的一体。这是机器时代的电话、电报无法实现的目标, 从微观看每个人依旧有其独立的思想, 但是从宏观看网络上的人类, 又确确实实是一个整体。此外, 去中心化的话语表达, 消解了长久以来的威权主义思想。每一类人都能找到其所从属的群体, 活跃了人们的思想、增强了人类的创造力。

在“信息时代”的城市中, 信息来源异常丰富, 人们的发声也异常丰富。很难出现所有人的思想都整齐划一或者处于弱势的思想被完全取代的场面, 多元化的信息传递造就了多元化的社会生活方式。城市与城市之间真正找到了沟通的通道, 文化与文化之间在保持彼此独立性的同时也认可对方的存在, 多元文化在信息时代下实现了一定的融合。多元共存, 逐渐进步, 是人类文化正确的发展方向。

四、结语

回到开篇的问题, 进一步思考城市与文明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农耕时代”的传播方式带来了彼此分立不同的文化, “工业时代”的传播方式以力量同化着较弱的文化, “信息时代”的传播方式带来了多元共存的文化模式。海德格尔指出, 一切伟大的文化都是城市创造的。 (1) 城市作为人类聚落的高级形式, 担当起这份责任是实至名归的。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一点, 依托于城市和时代的传播方式, 也在创造文明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摘要:人类社会的发展, 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尤其是在工业革命之后, 这种进程被极大地加速了。与城市化轰轰烈烈的进程相对应的是, 人类的传播技术也逐渐地发生着历史性的变迁。在时代的变迁中, 社会的城市化与人类的传播力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缔造了不同时代独特的文化气质。本文以历史视域为视角, 选取农耕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技术时代为窗口, 探讨分析人类社会的城市传播变迁与多元文化的融合。

关键词:城市化,传播,多元文化

注释

11陈立旭:《论城市聚落与城市文化的特征》,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2年第2期。

22 黄欣荣:《论芒福德的技术哲学》,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年第2期。

文明的多元性与历史的统一性 篇8

进行国情教育,必须寓之于历史教学之中,因为历史和现实是不可分割的相承关系。英国史学家卡尔说过:“只有借助于现在,我们才能理解过去;也只有借助于过去,我们才能理解现在。”因此,要让青少年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的过程中了解现在,在了解现在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启发。

一、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

中国的具体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发展的结果。中国人口的压力在清代就明显的表现出来。建国以来,随着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一度鼓励人口生育政策的实行,人口压力已达到十分严重的地步。现在,我国的人口已超过13亿,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虽然我国的粮食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国民生产总值也不断增长,但与庞大的人口数相除,就远远落在发达国家的后面了。另外,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国家建设规划和房地产盲目开发,越来越多的耕地正在迅速的被征调占用。

中国的底子薄、经济落后,也与历史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国经历了明清两代几百年闭关锁国的历史,近代以来又遭受帝国主义的长期侵略,因此,到新中国成立时,已是千疮百孔的破烂局面,基本上是一穷二白。

经过五十年的发展,我们已取得巨大的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以资本主义无与伦比的速度发展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今天我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现代化水平,还仍然低于发达国家。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加强宏观调控能力,保证战略投资和重点项目的发展,努力培养现代科技人才,大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才能尽快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搞上去。

二、通过中国历史进行改革开放教育

改革是实现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从古到今,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了一条真理:“穷则变,变则通。”在我国历史上,有商鞅变法、李悝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等;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也只有在改革中才能得到发展。在政治方面,要革除妨碍民主发展的因素,克服官僚主义,以德治国,廉洁执政;在经济上,要改革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提高企业活力,加大投入,关注民生。只有进行改革,才能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实现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昌盛。

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和外部的交流中,民族与民族之间取长补短,共同繁荣。中国早在汉代就开辟了连通西亚、欧洲的丝绸之路;到唐代,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进入了黄金时代,出现了“九夷重译,相望于道”的盛况,《日本书纪》也记载“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在古代的中外交流中,固然是先进的中国经济、文化外流的成分较大,但就人类的共同进步而言,意义也是重大的,促进了世界的交流和繁荣。同时在相互交流中,也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经济文化。

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传统,近代学习西方而不全盘西化的主张,都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丰富的遗产。今天,我国的对外交流和开放,也必须坚持既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引进雄厚的资金力量;又要保留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尊重历史,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国情。

三、通过历史教学进行维护稳定局面的教育

实现经济发展、国家昌盛,必须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国古代曾创造了“雄汉”“盛唐”两个辉煌的时期,两个朝代都是在统一稳定的条件下产生的。汉代继秦代之后实现统一,并在汉武帝时期加强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从而才得以北击匈奴,开疆扩土;唐代继隋之后实现了大统一,奠定了繁荣鼎盛的条件,实现了国内的融合加强和对外交流的发展。而“康乾盛世”之后的没落屈辱,则从另一个角度向我们启示了: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就必然导致落后,导致挨打,导致分裂,乃至亡国……

今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时刻提高警惕,防止国际恶势力的攻击中伤,彻底粉碎个别反动分子分裂祖国的险恶居心,坚决抵制“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扰乱社会的不法行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决维护国际、国内和平,营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全国各族人民携手并肩,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

另外,在历史教学中还可以同时进行爱国敬业、民族团结、崇尚科学和反腐倡廉等国情教育,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找准奋斗目标,努力成长为知识丰富、体魄强健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国情教育,内容要常讲常新,方式要多种多样,而且还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形势的需要,使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的同时,陶冶情操,提高能力,受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历史教学和国情教育的统一,才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历史《秦的统一》教案 篇9

一、识记与理解

1、了解秦统一六国的基本情况及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2、知道秦统一中国的时间,都城及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3、理解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及巩固统一各项措施的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

1、通过评价秦始皇,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和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通过动手制作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示意图,掌握历史图表的制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通过阅读课文插图,简述秦统一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述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历史发展的影响,评价历史人物应当辩证地看,注意“一分为二”。

2、认识统一对历史发展影响,统一是历史的主流,进行维护国家统一观念的教育。●教学重点:

秦的统一及其意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教学难点:

秦王朝的性质与特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内容。度量衡的统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唐代大诗人李白大家都熟悉吧,那么李白笔下这位“扫六合”、“决浮云”的秦王是何许人也?他还有哪些不为同学们所知的事迹呢?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感受这段惊心动魄又影响深远的历史,领略一下“千古一帝”的风采吧!

二、授新课

(一)完成统一

师: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乱不止,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同学们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是人民群众的普通一员,你最渴望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师:根据学生回答进一步提问:“统一是谁完成的?他是怎样来完成统一的?统一又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呢?下面给同学们3分钟的时间,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第一目内容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

学生看书,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战国七雄》地理位置示意图.并标注:嬴政。

解决问题:师:我相信同学们已经找到问题的答案了,谁能先告诉老师和大家呢? 生答:秦王嬴政完成了统一六国的重任。生答:“秦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用10年的时间灭掉六国,实现统一。”

师指导学生识读黑板《战国七雄》地理位置示意图,并提问:哪位同学来演示一下秦灭六国的过程?其余的同学注意看他演示过程是否正确?

请学生到黑板前,按灭六国的顺序依次擦掉六国的名称:韩、赵、魏、楚、燕、齐。师总结:秦国采取远交近攻,先弱后强,内部分化,各个击破的策略,激战十年,完成统一。这完成统一的时间是:(学生齐答,师板书秦公元前221年咸阳)。统一后有个小小的变化大家要注意,指出“秦国”和“秦朝”的区别。过渡:秦国完成了统一六国重任,定都咸阳,那么秦的统一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呢? 生答: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师:秦的统一,顺应历史潮流,符合人民的愿望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两千多年来,这种国家大一统的思想,一直成为社会的主流。今天,我们中华儿女同样渴望着统一,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台湾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学生有感情齐读秦统一的历史意义。.)过渡:秦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六国的历史使命呢?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师点拨从主观客观两方面原因来分析。(学生回答)。师概括:(小黑板)客观原因:战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统一创造了条件;人民渴望统一;东方六国不团结。

主观原因: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战国后期,秦的实力远在六国之上;秦王政的才能和正确的统一策略的制定和实施。过渡:历史上总缺少不了英雄人物,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这位“扫六合,决浮云”的历史人物。请学生看书51页秦始皇画像谈谈印象及感受,以及对李白诗的理解。

生:秦王目光炯炯,虎视眈眈,威严而又傲慢的神态,流露出当年威征六国,一统天下的勃勃雄心。

生:身穿龙袍,腰佩宝剑,这身打扮显示了他那惟我独尊,君临天下的帝王身份。(生大声齐读李白诗:力争读出秦王惟我独尊,君临天下的气势来)过渡:统一的秦王朝地盘到底有多大呢? 生看书52页的《秦朝疆域图》。学生动手制作秦朝疆域示意图,要求标出秦朝的都城,找出秦朝的统一范围。长城一带 陇西东海 象郡

过渡: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秦可以说从军事上完成了统一大业,怎么做才能够巩固统一呢?仿效西周的分封制是不是明智之举呢?下面我们来看秦王嬴政他是怎么做的。

(二)巩固统一

(小黑板展示)歌谣:“秦代统一政策新,始称皇帝后代承,集权中央置‘三公’,废分封制郡县行;文字统一为小篆,统一货币度量衡。”师提问:你从歌谣中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旨在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生1:秦代实行新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生2:中央设置承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官。生3:废分封制,地方实行郡县制。生4:统一文字为小篆。生5:统一货币、度量衡。„„

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一步设问:“秦王嬴政为什么自称始皇帝?中央设置三官的职责各是什么?地方设置了多少郡县?这种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回答。(生答略)

师总结:秦王嬴政认为他的功绩比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还要多,还要大,不宜再用“王”的称号,应该用一个更加尊贵的称号,才能够配得上他的功绩,于是就决定合“皇”“帝”于一,采用“皇帝”称号。他自称“始皇帝”,规定在他之后,皇帝由其子子孙孙世代继承,依次二世,三世,妄想千秋万代。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是秦中央政府的最高官员,他们都由皇帝任命,构成对全国发号施令的总枢纽。

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的长官叫郡守,县的长官叫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他们在地方上直接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使西周的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被郡县制所取代,大大削弱了地方政权的独立性。这是中国地方政区制度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郡县制在我国长期沿用下来,影响十分深远。

秦始皇通过这一套专制集权制度,把全国一切大权控制到了皇帝手中,据说他每天看奏章120斤,不看完不休息,可见他的权力是多么的集中了。总之,这种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以及中央对地方政区管辖的行政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自秦开创以来,沿用了2000多年。

过渡:皇帝、中央政权、地方政权的地位及相互关系怎么样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示意图。老师请一位同学上来完成,其余同学在下面做,看哪位同学设计的准确美观。竖式:

皇帝„„„„„„„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郡守

„„地方政权 县令

横式:

过渡:秦始皇为巩固统一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看书53页:展示各国不同的货币。秦统一六国初期,各国货币仍在继续流通,这就给秦国人带来了不同货币间兑换的现实问题。提问:(小黑板)假如1个圆形钱换3个铲币,4个铲币换5个刀币,2个刀币换1个蚁鼻钱,问:(1)1个圆形钱能换多少个蚁鼻钱?(2)1个蚁鼻钱能换多少个铲币? 学生:(1)1个圆形钱能换15/8个蚁鼻钱。(2)略。(学生计算后谈谈感受。)学生听故事:楚人卖“母”(马)

在咸阳的街头,一位来自遥远的楚国商人准备出售他的千里马,他选好了位置,放下行李高声喊道“卖‘母’吆,良种的千里‘母’吆。”不一会儿,围观了很多人,可是没有人听懂他在吆喝什么,无赖之下,他只好拿出笔写下一个大大的(楚“马”)。围观的人看了之后更加不知所以然,这时来了位曾经到过楚国的商人向人们解释说是卖马的,大家这才恍然大悟„„

过了一会,有一个老者有意买他的马。于是,楚人带着老者来到了他拴马的地方。„„“果然是匹好马”„„。交易很快便谈成了。老者解下身上的布袋取出一串貌似刀子的东西数好数目交给楚人。“这是什么,你用刀子换我的千里母?”老者一脸的疑惑。“刀子???我们燕国平常就用这个买东西的,那„„那你们的钱是什么样儿的。”楚人掏出一把“石子”。“这不是石子吗,山上多的是,这也可以买东西吗???„„结果可想而知,楚人的马没卖掉,燕国的老者也没买到中意的马。

结合上述故事,请你说一说货币和文字的不统一可能会带来哪些不便?

学生:货币、文字和度量衡的不统一,使人们生活不方便,如购物、旅游、住宿、吃饭,到一个地方要换不同的货币,又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学生: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大量的货币换算很繁琐。度量衡的不一致,经商往往容易亏本,加剧了商人的经营风险,从而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学生:不利于国家赋收的征收,影响国家财政收入,挫伤生产者的积极性。学生:不利于国家的统一等。

4.想一想:作为秦始皇应该怎样解决货币、文字和度量衡不统一带来的不便呢?(学生回答,师鼓励:真是聪明,当年秦始皇就是这样干的。)过渡:统一的情况如何?看书53页

学生:统一文字为小篆,货币为圆形方孔的半两钱。

学生:还颁布了全国通用的长度、容量和重量的计量标准。指导学生分组讨论:“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有什么作用或影响呢?(生答略)师总结:文字的统一解决了原先六国文字异形的状况,便利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并直接影响汉字的演进和发展,后世各种文体都溯源于秦。货币的统一解决了赋税征收和流通的困难,方便了经济交流。度量衡的统一,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便利经济的发展。

三、课堂小结:

本课围绕一个中心人物:秦始皇,一条主线(统一)展开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1)完成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全国;(2)巩固统一:政治上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文化上:统一文字。最后教师简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位了不起的历史人物—秦始皇,他的功绩我们已知晓,他是不是没有过错呢?为什么有人说他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呢?我们下节课再一起讨论他的过错。(承上启下)

四、作业布置:评述秦始皇的历史功绩。(附:板书设计)

一、完成统一

1、时间:公元前221年(咸阳)

2、意义:P50

二、巩固统一

七年级历史秦朝的统一练习题 篇10

夯实基础典型题

1、战国末年,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是()A.齐国 B.燕国 C.楚国 D.秦国

2、秦灭六国,统一天下是在()A.公元前230年 B.公元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221年

3、李白的诗《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秦灭六国,诸侯西来的顺序是()

①韩国 ②赵国 ③魏国 ④楚国 ⑤燕国 ⑥齐国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①④⑤⑥ C.③④①②⑤⑥ D.④⑤①②③⑥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A.夏朝B.商朝C.秦朝D.汉朝

5、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的朝代是()A.夏朝B.商朝C.秦朝D.汉朝

6、统一后秦朝的都城在()A.镐京B.洛邑C.长安D.咸阳

7、秦朝拥有绝对权力,决定国家重大事务的是()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皇帝

8、下列不属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官职的是()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郡守

9、秦中央政府的官职中太尉负责管理的职务是()A.行政B.军事C.监察D.教育

10、秦中央政府中负责管理行政的官职是()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郡守

11、始于西周初年的分封制被废止于()A.春秋B.战国C.秦朝D.汉朝

12、在秦朝,地方的重要官吏的任免方式是()A.由地方推荐B.由中央任免C.由皇帝亲自任免D.由科学考试选拔

13、秦朝推行郡县制,全国最初划分的郡为()A.25个B.36个C.39个D.40多个

14、秦统一后,在全国使用的货币是()A.刀形币 B.蚁鼻钱 C.铲形币 D.“半两”铜钱

15、秦统一后,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是()A.隶书 B.楷书 C.小篆 D.草书 能力提高典型题 易错题

16、秦能灭六国并统一全国的主要原因在于(A.人民饱受战争之苦,渴望统一

B.秦国是当时七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C.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进行兼并战争 D.法家思想奠定了统一的理论基础

17、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集权统治的主要特征是(A.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国家一切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

C.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D.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18、下列措施中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A.地方设县

B.使用圆形方孔钱 C.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D.用小篆这种字体写字

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秦始皇加强专制集权统治的内容是(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C.全国推行郡县制

D.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20、毛泽东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里的秦的“政制”主要是指(A.郡县制 B.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

D.封建等级制

创新题

21、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有“秦皇汉武”之句,“秦皇”的主要政绩是(A.击败匈奴,开辟丝绸之路 B.建立统一的封建制国家 C.打败项羽,建立西汉政权

D.平定叛乱,维护了统一

22、“六王毕,四海一”,灭掉六国,一统天下的古代帝王是(A.禹 B.秦始皇 C.汉武帝 D.成吉思汗

23、如果要编排一部有关秦朝统一后的电视剧,在中央设置的官职不可能有())))))))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军机大臣

24、秦始皇巡游各地前要向各地颁发圣旨,让各地作迎驾准备,圣旨上文字的书写应该是 A.金文

B.甲骨文

C.楷书

D. 小篆

25、现在有人习惯于将钱戏称为“孔方兄”,其出典是历史上的“圆形方孔钱”。下令以圆形方孔钱为标准样式、统一全国货币的皇帝是()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

26、阅读材料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秦琅邪石刻上的话:“器械一量,同书文字。”

请回答(1)两幅图反映了秦统一后的什么措施?实行这项措施的原因是什么?

(2)统一后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什么?统一后,把什么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什么文字。

(3)材料二中提到的器械一量,指的是什么措施?

(4)这些措施的颁布有何作用?

拓展探究典型题 综合题

27、下列与秦始皇有关的内容是()①统一六国②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③创设县制④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28、秦的统一,所起的历史作用是()

①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②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③摧垮了奴隶制的统治④使郡县制能在全国推广,加强了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9、下列的情景在秦朝不可能出现的是()A.在朝廷中,大臣齐呼“皇帝万岁”B.中央官吏太尉正在向秦始皇上奏折 C.某商人去原楚地经商,正在兑换楚国的蚁鼻钱D.秦始皇正在用大篆起草诏书 30、读下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为战国形势图,图二为统一后秦朝的疆域。请你说出秦统一六国的时间和顺序。

(2)秦统一六国的大业是由谁来完成的?统一后秦朝的都城在哪里?

(3)秦的统一有何历史意义?秦朝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4)请试着结合地图,说一说秦朝的疆域四至,并比较一下秦朝与商朝疆域大小。

探究题

31、秦始皇帝姓嬴,名政,生于公元前259年,死于公元前210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封建帝国的创立。在李斯、尉缭、王剪、蒙恬等一批文臣武将的帮助下,他不失时机地拉开了横扫六合、统一中国的伟大战争。历经10年血雨腥风的残酷战争,先后消灭六国,从而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据、混战不已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请回答:(1)他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从最高统治者到中央再到地方都采取了哪些措施?请试着制作一幅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示意图(要求:示意图应反映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形式自定,力求科学、美观。)

(2)有关秦始皇的影视剧很多,你了解的影视剧中的秦始皇与历史上的秦始皇有什么差别?

聚焦中考典型题

32、(2006年宿迁市)“他统一六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他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成一套新的国家行政机构;他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这里的“他”是指()A.刘邦

B.李世民 C.嬴政

D.赵匡胤

33、(2006年福州市)“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里的“一人”指的是“皇帝”,“皇帝”的称呼最早出现在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34、(2006年茂名市)请你仔细看看右边的《货币统一图》,它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大禹建夏“家天下”

C.商鞅变法促发展

B.诸候争霸战火烧 D.一统江山是秦朝

35、(2006年株洲市)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秦王说“统一以后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一律废掉,只留下一种写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①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后,只是在局部地区统一了文字 ②秦统一以后,把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标准字体 ③文字的统一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的交流 ④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6、(2006宜宾市)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他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他的姓和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的名称相同,请问他姓()A.夏

B.唐

C.周 D.秦 开放研究典型题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丞相王绾等进言说:“诸侯刚刚被打败,燕国、齐国、楚国地处偏远,不给它们设王,就无法镇抚那里,请封立各位皇子为王,希望皇上恩准”

材料二:秦统一六国后,廷尉李斯说:“周文王、周武王分封子弟和同姓亲属很多,可是他们的后代逐渐疏远了,互相攻击,就像仇人一样,诸侯之间彼此片战,周天子也无法阻止。现在天下靠您的神灵之威获得统一,都划分成了郡县,对于皇子功臣,用公家的赋税重重赏赐,这样就很容易控制了。要让天下人没有邪异之心,这才是使天下安宁的好办法啊。设置诸侯没有好处。”

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王绾和李斯的观点有何不同?

(2)最后秦始皇采纳了谁的观点?他为“求得安宁太平”而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对后世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

夯实基础典型题

1、D

2、C

3、A

4、C

5、C

6、D

7、D

8、D

9、B

10、A

11、C

12、C

13、B

14、D

15、C 能力提高典型题 易错题

16、B

17、B

18、C

19、D 20、B 创新题

21、B

22、B

23、D

24、D

25、A

26、(1)统一文字、货币。因为战国时期,各国的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的差别很大,影响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2)货币是圆形方孔的“半两”铜钱。小篆,隶书。

(3)他还颁布了全国通用的长度、容量和重量的计量标准,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4)这些统一的措施,促进了全国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同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拓展探究典型题 综合题

27、D

28、D

29、C 30、(1)时间是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2)秦王嬴政。咸阳(3)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4)秦朝的疆域,北到长城一带,东到东海,南到南海,西到陇西。秦朝的疆域。秦朝的疆域要比商朝更为广阔。探究题

31、(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绝对的权力,国家重大事务由他决定。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别管理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全国推行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郡下面设置县。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官吏都由皇帝任免,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这样,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建立起来了。图示:

(2)电视剧中的秦始皇是艺术形象,带有“戏说”甚至虚构的成份,历史上的秦始皇是历史的真实,两者差别很大。聚焦中考典型题

32、C

33、D

34、D

35、D

36、D 开放研究典型题

37、(1)王绾的观点是要求实行分封制。李斯的观点是实行郡县制。

上一篇:乡团委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社联财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