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真童趣散文

2024-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童真童趣散文(推荐13篇)

童真童趣散文 篇1

童真童趣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没有人能够告诉我,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盼望着假期、盼望着明天,盼望长大的童年”,童年总是那么美妙,童年总是那么无忧无虑,童年总是那么没心没肺。我们总是盼望着下课,盼望着活动,盼望着和亲爱的的老师们一起手拉手。

躺在草地上,双手轻压在小小的脑袋底下,望着天空,尽情享受这蓝天下芬芳的日子;闲暇时间让我们相约在竹林的一角,安静的读者彼此的故事,品尝这润津津的文字;下雨了,老师不让出门,我们就在可爱的班级里做游戏,一阵阵憨笑过后,我们赢了,好高兴啊!2005年的第一场雪,我们与老师相约一起打雪仗,凉丝丝的学雪喳喳真美真甜啊!

童真童趣散文 篇2

一、生字趣认方法多

谜语记忆法。低年级小学生喜欢老师将字出成字谜, 高年级小学生则喜欢自己编字谜, 如“在洞穴下切菜是‘窃读’的‘窃’字”;“一只黑狗, 不叫不吼是‘默默无闻’的‘默’字”。

比较记忆法。我们可以把相同音节的字“匮”“溃”, 不同音节的“悔”“侮”“诲”“梅”“海”等形近字进行比较识字教学。

熟字认字法。通常有“熟字加偏旁”“熟字减偏旁”“熟字换偏旁”等用已经学过的熟字来认识新字。

二、理解词语唤生活

词语理解是句段、篇章理解的基础, 没有对词语内涵的深刻理解, 就谈不上对文章的深度感悟。在词语理解中,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更容易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从而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时, 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你结合平时在生活中看到的景象, 想象一下“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的理解是“五颜六色, 十分漂亮”。是啊, 花成团, 一簇紧挨着另一簇, 十分茂盛, 这就叫“花团锦簇”。这些花有红有紫, 有黄有白, 五颜六色, 十分艳丽, 这就是“姹紫嫣红”。这样理解词语起到变静态为动态, 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 使词语教学鲜活起来, 便于学生准确生动地理解词语, 感悟文本内涵。“

三、体会句子来去法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因此理解句子的基本原则就是“从原文中来, 到原文中去。”《童年的发现》文章结尾这样写道:我明白了, 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 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学生通过列举哥白尼、布鲁诺坚持科学真理遭到迫害的例子理解到费奥多罗夫发现胎儿发育的规律, 被老师误解轰出教室, 这对一个小孩子来说, 也是一种迫害。所以这句话一语双关, 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 表达了对童年发现一事的评说。

四、领悟段落多感官

有科学资料证明, “我们会掌握阅读内容的10%, 听到内容的15%, 亲身经历内容的80%。”把身体各个器官全部调动起来, 就会获得更多的知识。学习林海音的《童年·冬阳·骆驼队》, 我给学生播放电影《城南旧事》中小英子学骆驼咀嚼的一段视频, 学生亲眼目睹了“那样丑的脸, 那样长的脸, 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 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 大鼻孔里冒着热气……”通过形象、直观的演示, 学生知道骆驼虽然长得丑, 但作者很喜欢它们, 清晰记得与骆驼有关的许多往事并逐步领悟到作者围绕对“骆驼”的回忆来表现童年生活的表达方法。

五、精雕细作两三点

叶圣陶先生说过,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既然是例子, 那么编者在选文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些文章在写作内容和写作手法上比较突出, 对于相应年级的学生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特点。教学时一篇文章大可不必面面俱到, 每一节课只要抓住两三点, 讲清、讲新、讲深就好, 日积月累学生的语文能力就会提高。抓住两三点或一两点来精雕细作, 引导学生在了解文章写作背景后进入文本, 更好地实现文本对学生的情感体验、人格构建、创新思维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焕发以人为本的光泽。

六、口语表达时常练

角色表演是学生最喜欢的口语表达形式。在训练初期, 主要是模仿、体验, 以后再逐步让学生通过想象, 向创造性对话推进。学生也喜欢想象创造的表达方式。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 让学生想象如果你是一位游客, 你会拍摄哪些图片?学生有的会说拍一拍“小艇的样子”, 有的会喜欢拍摄“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 有的会拍威尼斯的夜景, 学生边口述边与课文描写对比, 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和表达的欲望。当学生能够确定说话主题后, 就要让学生说话有条理、有重点, 抓住事情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细节具体讲述。

七、勤于动笔文不难

写日记能够锻炼小学生书写和语言表达能力, 能够培养他们的恒心和毅力, 更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好方法。今天哪节课你收获了颇多的课外知识?你和你的小伙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家里的花开了几朵, 什么颜色, 家里的小蚕吃了多少桑叶, 把你观察的内容写一写。你帮父母做了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这一天你开心吗?你读了哪本书籍, 有哪些好词好句?每天动笔或写作或积累, 每周定期交流、分享成长的故事。

教育的理想状态是教师精心的准备, 是学生畅所欲言的表达, 是师生信任的眼神, 是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 也是每天哪怕一点点的收获。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并和学生一起置身语文, 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徜徉语文, 流连其中。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享受童真童趣, 一起爱上语文。

摘要:童年的志趣, 就像最先点燃的火箭, 给了人们走向成才的最初动力。让孩子们爱上语文, 享受语文, 方法很多。

关键词:童趣,语文,成长

参考文献

童真童趣写童年 篇3

关键词:有效阅读彰显童趣有效观察展现童真

童年是一段美好的时光,而充满快乐和知识的童年更是一生无法抹去的记忆,这些美好的记忆需要用文字记下来。可是现在很多孩子的作文充斥着空话、官话、套话甚至伪话。他们装腔作势地说着与他们年龄不相称的大话,体会着自己也搞不明白的大道理,谈着不着边际的空想,甚至是神乎其神的幻想。这样的作文毫无童年的真诚可言,更谈不上妙趣横生的童年情趣。要想改变小学生作文中的“假大空”现象,培养他们健全的心智和良好的写作习惯,就需要语文教师指导习作方法的不断探索和作文教学观念的更新。下面我就从阅读积累和用心观察上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有效阅读彰显童趣

记得在七十年代上学时,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是阅读有限的课外读物,那时有一本课外读本真是如获至宝——先包书皮,再写姓名,然后惬意的去读书。倘若谁来借书,也是再三交代,到时如果没有归还,心中就有一种东西放不下,吃不香,睡不甜,直至书本完好无缺的回到手中。那时写作文,无论在老师带领的阅读声中,以及学生的自我感悟中,都是寄托着真诚美好的情感,带着童真童趣驰骋自己的想象。

而如今,学生手中的“快餐读本”——“口袋书”“浸画书”充斥了学生的思维一书本越来越小,插图越来越多;成人化越来越强,想象力越来越弱。学生的想象是漫无边际的,有时甚至是“幻觉”,长久以往。学生就养成了“空想”“假想”的思维模式。至于写起文章来,不是带着美好的愿望切合实际去联想,而是在无限的宇宙空间“邀游”。让人读起文章摸不着头脑。

如何寻找学生习作的最佳“切入点”,提供学生想象的平台,结合学生生活感知,彰显学生的童真童趣,是语文教师在指导阅读教学和学生的习作中不能回避的问题。静下心来阅读经典,少一分浮躁;徜徉于美好的想象中阅读,增加一分纯真;把心放到文章中去阅读,多一分心灵的体验。在这种有效阅读中让学生去学习作文,就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指导学生阅读了《草莓的故事》一文后,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小时候的趣事习作,代俊俏同学写下了《男草莓?女草莓?》:

那是在你四岁的时候,“妈妈,妈妈!”你很着急地叫了起来:“草莓的血怎么是绿色的呀?它是不是生病啦?”你妈妈顾不上回答,笑得前俯后仰。你更着急了,大喊起来:“爸爸,爸爸,草莓是男的还是女的呀?”你爸爸听了,笑得直不起腰来。过了一会儿,等爸爸妈妈笑够了的时候,你有若有所悟地说:“哦,我知道了!他一定是男的!对不对?妈妈说过,男孩子不爱哭,男草莓也一定不哭啦!”……

如果没有异想天开,童年也就不会色彩斑斓了。从文中孩子的语言、神态、动作再现了一个四岁孩子的童心和童趣,表现了作者由趣味阅读走向用心感受和体味生活,给自己的想象插上了富有浪漫色彩的翅膀。

二、有效观察展现童真

“空话”“套话”是小学生失去童真童趣的具体表现。视觉媒体的多维冲击,使学生多以成人的思维方式思考和分析问题。于是假托成人化的思维,成人化的语言,口号式的无病呻吟或不着边际的“套话”充斥在学生的习作中。

教师在指导学生的习作时,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话,结合自己的年龄特点表达自己真实的独特的感受,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样的训练效果,是教师指导学生在长期的细致观察中,在教师有效的语言环境渗透中,在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积累中形成的。如我接过三年级(六)班的语文课,指导学生写日记后,杨威同学的习作《抗“日”秘密》中这样写道:

开学后,我们班新换了语文老师,要求按时写日记,而且又限定了字数,要求有话可说,字数在二百字以上。……有些同学就开始使用“妙招”。“妙招”一,“扩大法”,就是把字写大一些,别人一行字占一行,他却一行字站两行;“妙招”二,“扩空法”,就是把一张贴画粘贴在日记本的页面上,这样就可以少写很多字;“妙招”三,“空行法”,就是写一行空一行。还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这篇作文就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学生自己的细致观察,写出了同学们不愿习作、怕写作文应付老师的方法,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正是由于学生的用心观察,幽默有趣的文字才能流淌在孩子们的笔下。表现了孩子的无知无畏,流露出孩子的真实情感——童真童趣。

童真童趣作文 篇4

以前,我的家里出现了一条“狗”。那只狗的样子看着多么的凶狠,眼珠向外凸着,露着两颗又尖又长的牙,两只耳朵警觉地竖着,好像随时准备攻击目标。每次我在那儿玩时,一看见它,就会吓得立刻跑开。我想再不走,那只狗就会咬我。有一次,我路过那里,我想过去,但害怕被咬,只好踮起脚轻轻地走,生怕它发现我。到了狗旁边,我仿佛听到了狗“旺旺”的叫声。我找了个东西把自己挡住,鼓起勇气,一合眼向前冲。突然一个东西把我绊倒了。我想,这一定是那只狗,它把我绊倒了想咬我。我马上站起来,跳到床上,用被子盖住,直到我认为它回去时,才出来。

就连我晚上睡觉,有时也会梦到它扑过来,追着我不放。有时我故意把手放到它的头上,轻轻一拍,然后满屋子跳,想象着它在后面追我。我既害怕又高兴,我害怕狗会咬我,但又觉得很刺激。

渐渐地,我发现那只狗虽然长得恐怖,但他实际上从来没有追过我,咬过我。我的胆子越来越大起来,经常拿着食物在它面前引诱它,甚至把手放在他的.大嘴里,在一旁手舞足蹈。

童真童趣作文500字 篇5

我又来到了外婆家――安化。

我天生就一个急性子,我扯开被子,整个人从床上蹦了起来,便跳到了地上穿好鞋子,又打开房门,太阳射入门。我还是有些睡意的下了楼又看到了熟悉的面孔――外婆。外婆煮面技术十分好,拿起一些面放入热锅,面条像热锅上的蚂蚁,难逃我胃!接着放入肉和青菜当然少不了豆干!

突然一声尖叫让大厅变得很安静,就连针掉到地上也听得见,就连时钟的转动声音我也听得一清二楚,一下子变成了千里耳。

我们加快脚步寻找声音的源头。我踮起脚,蹑手蹑脚地跑了两步,然后又成了小偷似的轻手轻脚地,我们到了声音的源头。

“吱!吱!吱!”门后传来。

我把眼睛瞪成一个皮球,嘴巴张得可以塞下一个西瓜:“这不是老妈的房间吗?”

“是啊!”哥哥也有些不可思议。

我把耳朵贴在门上,只听见吱吱的声音,我们打开门,突然一只老鼠跑了出来,我吓得半死,捂住胸口,不断地眨眼睛,手脚也是不断地发抖,我勉勉强强地拿着扫把,追打老鼠。朋友啊!你别跑啊!老鼠跑到窗边爬了过去,我也跟着翻了过去。我大声喊:“敢作敢当!你这只老鼠我要让你有去无回!”我举起扫把,拼劲全力地砸向老鼠。我把扫把丢出去老远,可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我弯腰捡起扫把,把老鼠往别处赶,其实哥哥已经做好充足的准备了,“三,二,一!盖!”我们一起默念着。

可结果并不如意,这只狡猾的老鼠又像一条泥鳅似的溜走了。我们继续追赶,跳的跳,跑的跑,也还是没能抓住我们的“朋友”。

“小兄弟,下次再来我们家做客吧!”我向老鼠招了招手。

竹林中响起了我们的欢笑声……

童真・童趣作文600字 篇6

小时候,我就喜欢问这问那,围在爸爸妈妈身边问个不停:“为什么东西不往上飘而是朝下落?”“为什么蜗牛爬在天花板上不会摔下来?”爸爸妈妈被我问烦了,对我摆摆手:“去去,要知道答案自己实验去!”

蜘蛛怎么织大网呢?蛛网又为什么可以使小虫粘在网上呢?小小的我不禁充满了疑惑。

我百无聊赖地躺在床上,眉头紧锁。天花板上,小灰(我的玩伴小蜘蛛)也在它织下的大网上悠然自得地小憩,等待着猎物自己送上门上。

有了!我以扫帚捅破了小灰的网。小灰在我面前跳跃着,像在表示它的不满。网还得织,于是,小灰跳上了天花板。

只见小灰从它胖乎乎的大肚子里拉出一根根透明的丝线,缠在两边的泥柱上,之后便以这几根蛛丝为主体,一根根“穿丝引线”。不一会儿,一张美丽精致的网已出现在了我的眼前,疏而不漏。看着小灰织的网,我不禁鼓起掌来。

没多久,一只蚊子飞了过来,“嗡嗡嗡”,绕着我的耳边,吵闹不已,我不禁堵上了耳朵。蚊子不知趣地在天花板上飞舞着。“啪!”呵,蚊子像一块凑近磁铁的铁块,被粘在了网上。我愈发觉得蛛网神奇了。

我轻轻截下了一段蛛丝,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原来,蛛丝上有黏性很强的液体,这也难怪飞虫被粘住了。

这,也许是我童年里为数不多的几个发现吧!

让儿童电影多一些童真童趣 篇7

如果仔细地算一笔账, 你会感到吃惊:我国有2亿3千多万少年儿童, 如果每个孩子每个月看一场电影, 票房就能达到30亿元, 除去制片方的分成, 还有近10亿元, 分摊到每部影片, 就意味着7000多万元的利润。如此说来, 儿童电影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然而, 和这样广阔的市场大相径庭, 国产儿童影片几乎都是赔本赚吆喝。影片的出路不外乎两条, 一是拍完了找个学校象征性地放一场, 然后搁置起来, 等待在电视台露面的机会;再有就是靠得奖获取政府部门津贴, 得到实惠的投资回报。

《小兵张嘎》《红孩子》《闪闪的红星》伴随了前辈们的童年。然而, 那时候没有喋喋不休的鸭子“达非”, 没有被叫做“流氓”的兔子, 没有自作聪明的“蜡笔小新”。在《哈里波特》的魔法世界中, 在《玩具总动员》的“电玩时代”, 我们的创作者无论如何都要从传统的创作模式中挣脱出来了。

提高儿童片质量, 作家们应该挑战自我, 转变观念。我们目前做不到大投入, 就不要去追求好莱坞式的电脑特技, 而是在题材上下工夫, 这一点能够从国外优秀影片借鉴不少。比如伊朗影片《鞋的故事》, 写一个穷孩子在比赛场上一定要得第二名, 因为第一名的奖品不是他梦寐以求的新鞋子,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能看到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不同的价值观;而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的故事发生在犹太集中营, 用父亲对孩子的保护反衬战争的残酷。

而我们当前的儿童片创作, 往往要么是哄孩子, 拍出来的片子连孩子都觉得幼稚, 更别说吸引成年观众;要么就是教育孩子, 拍出来的片子充满了大道理, 孩子们唯恐避之不及。“小孩说大人话”成为不少儿童片的通病, 大人小孩看了都不舒服。反观国外的优秀儿童片, 无论是动作还是语言, 童真中透露出超越年龄的专属于孩子的睿智, 一方面让孩子们感到贴心, 另一方面也勾起了成年人的美好回忆, 谁不是从童年走过的呢?

回到儿时的童真童趣 篇8

作品简介:都是因为我们家可爱的小毛头,我才想着要做这么一个手作。想象着等她再大一点,给她说我曾经听过的童话。《小红帽和大灰狼》的故事,那大灰狼长什么样子呢?瞧,这里有可爱的小红帽,慈祥的奶奶,还有被我改造的可爱版大灰狼,蘑菇房子,好像自己又回到童年似的。希望大家也能从简单的制作中找回一点点儿时的快乐,按照同样的方法,你一定能做出更多有意思的东西,赶紧来动手发挥你的想象吧!

材料:剪刀、绣线、不织布、BB棉若干

PROFILE

姓名:黄小鱼

性格:略带羞涩、拧巴

爱好:小清新的音乐、文艺范电影、手作、画画

微博:weibo.com/ooofish(@黄小鱼手工)

淘宝:fifidiy.taobao.com

小红帽的制作过程

首先,构思好小红帽的大概外形,接着用铅笔在纸上画出玩偶所需要的各部分形状;然后依纸型剪下各部位。

把头发、眼睛缝制在脸的布片上面,再在眼睛下方绣上腮红,脸的中部偏下的地方绣上嘴巴;因为是要表达出一种童真童趣的感觉,所以我特意绣了一个弯弯的“笑脸嘴”;为了让玩偶看起来更有萌萌的感觉,我又用水溶性铅笔在原来线绣的地方涂上了腮红。

再把整块缝好的脸部缝制到一片红色帽子上面。为了看上去更像是“戴”着顶帽子,再把“脸”缝制在“帽子”上面之前,可以先在“帽子”上面用较深颜色的水溶性铅笔轻轻地标好脸部到帽子上下左右的间距,以确保脸处于“帽子”比较中心的位置。此外,缝制最初,也可直接估计出“脸”在“帽子”上面的大概位置,然后在上下左右四个中点处先用少量绣线固定脸,这样也可以保证“脸”处于比较中心的位置。然后再与另一片帽子两片相对缝合,留底部先不缝,塞入棉花后再缝合。

把作为衣服的布片如图反面相对缝合,同样,留底部不缝。

从底部翻转到正面,再整理平整;注意:较小的一边是用来连接头部以及帽子的哦,别弄错了,嘻嘻。

为了营造出小女孩儿活泼可爱的感觉,斗篷应该是向外张开的,缝制的时候注意布片是尖角朝上,圆角朝下。再在衣服上订两颗小扣子,整个的套装就做好了。

将头部缝合在下身的衣服上面,再将斗篷的后片与前面两片相缝合。同样,在衣服里面塞上棉花,使其下半身成一个圆柱体形状。

稍微整理一下,剪掉过程中多余的线头,并清理一下黏在不织布上面的其他细小杂物,“小红帽”就完工了!

大灰狼的制作过程

既然有了“小红帽”,怎么可以没有大灰狼呢?因为步骤差不多,这里我就简单整理一下制作步骤了。不过有一点我想说明一下,因为整个作品我都是想体现出一种童真童趣的感觉,所以,在设计大灰狼的外形时也是尽量走的搞笑路线。例如眼睛直接用的白色,舌头特意歪在一边,原本奶奶的蘑菇房子变成了大灰狼身上的装饰等。觉得我造型不够还原凶狠狼外婆的请轻拍哦!(笑)

依纸型剪下各部位。

头部两片缝合,注意上方要留出夹住两只耳朵的地方,正下方嘴巴处也不要缝合,这样将舌头加入其中才会显得更加自然。耳朵也是同样的道理,给人一种“长”出来而不是“缝”上去的感觉。然后缝上五官,整个面部就完成。(好欠扁=w=)

把身体两片重叠缝合,夹入尾巴(我用的是“夹”,原因同上), 留出下面不要缝住,在身子右下侧缝上朵小蘑菇。小蘑菇的主材质也是不织布的缝合,但蘑菇上面的圆点我用的是绞缝的方法让它看起来会有点变化,也更显生动。

将身子和头缝合在一起,展示一下背面效果。

最后往身体里塞入棉花,大功告成,撒花~

FINISH

童真童趣散文 篇9

——浅谈作文教学中如何开启儿童语言的那扇窗

定海区沥港中心小学

***

Xiawei113@163.com 【内容提要】: 综观现在的小学生作文语言,越来越呈现出模式化的倾向,在求‚分‛不求‚真‛的功利性目的的驱使下,文本化、成人化的语言表达让我们越来越难看到儿童在作文中用母语放飞自己的个性。写作教学似乎离《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的目标渐行渐远了。本文从阅读周一贯老师《‚儿童作文‛教学论》中受到的点滴启发,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从如何让学生敬重母语,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兴趣,创新语言等方面谈谈如何开启儿童语言的那扇窗户。

【关键词】:

儿童作文

儿童语言

母语

多元评价

不知什么时候起,小学生的作文越来越呈现模式化的倾向:祖国的语言文字运用得不能不说是炉火纯青,成语、俗语、诗词越来越信手拈来,本来这是令人欣喜的进步,可是当这些表达成为习惯,成为固定模式的时候却让人莫名的感到一种悲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可是当你读到写事的文章开头千篇一律的‚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情,有很多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烟消云散了,唯独这件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写得更富有文采一些的则用上了比喻的修辞,‚这些事情像五彩的泡泡‛,‚这些事情像一串串珍珠‛等时,不得不感慨:难道写一件事情让人难忘就只有类似的表达了吗?难道大家对于一件事情印象深刻的感觉是一样的吗?难道不能写自己记忆中模糊的事情吗?在前不久杭州举行的小学语文‚千课万人‛中,杨中原老师的习作课《一道难题》就提到了相似的结尾,有7个同学在难题解决以后是这么写的:‚回家的路上,我感觉天仿佛格外蓝,阳光仿佛格外灿烂……‛我尴尬地莞尔一笑。因为这样的作文结尾语言自己在平时的批改中也是屡见不鲜。我们的作文教学究竟是怎么啦?孩子属于自己的语言究竟哪里去了?

最近,常常有学生家长问我:孩子快上五年级了,可作文却还是一点都不会写,说来说去就那几句话,应该怎么办,是不是应该让他多看作文书,背一些优秀的作文。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他们。其实,对于作文书和那些所谓的优秀作文和范文我一向抱怀疑的态度。好作文是作文书教出来的吗?好作文是老师辅导出来的吗?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从来都是否定的。因为儿童世界是一个奇妙而梦幻的世界,一个充满灵性的天地。这个世界的主人是儿童,他们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游戏规则生活着,有着与成人完全不同的快乐和哀愁,憧憬与企盼。他们拥有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语言诉说他们眼中的世界。而一切试图改变儿童的语言或将成人的语言强行灌输给儿童的做法无疑是在扼杀孩子的语言,侵犯孩子的世界。改变孩子的语言甚至是孩子的世界不应是我们作文教学的使命,可开启儿童语言的那扇窗,让孩子乐于用自己世界的语言描述我们生活的世界却是我们作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

综观现在小学生写作,童心童真童趣越来越难以捕捉到,这和现在很多时候我们只求‚分‛不顾‚真‛,成人化角度的评价体系有莫大的关系。固定题目,统一要求,字数限定,有时甚至把用上几个好词,有几个比喻句都作为评定作文等级的依据。当学生一边写一边数着字数的时候,当学生一边写一边手中或脑中翻着作文书的时候,当学生一开始写作就跳入我们为他们设臵的条条框框时,当学生有意或无意被强调要按照各种套路按部就班时,作文也就越来越难真正成为放飞童心的自由之作了。

怎么样让儿童作文回归他们自己的生活世界,用儿童自己的语言认识世界、认知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周一贯老师在他的《‚儿童作文‛教学论》中有过系统、全面的阐述,我就选取自己的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感触最深的几点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敬重母语,规范文辞是前提

我们的作文是用母语表达的,作为儿童作文的第一要素就是要敬重母语,学会规范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所以,识字写字,遣词造句这些基本功必须扎实学好。可是,小学生写作基本功现状却不容乐观。错别字连篇,一逗到底,不知道分段分行,各种词语使用随心所欲,将语言规范抛诸脑后。随着电脑越来越普及我们的学习生活,一些网络流行词语也越来越充斥于学生的作文语言间。偶然读到学生的一篇作文,她用活泼俏皮的语言将失去友情的生活娓娓道来,结尾的那一句‚这样无聊的生活你hold住吗‛,那个‚hold‛将幽默感发挥得淋漓尽致。我在班上读这篇文章时,还特地表扬这位同学‚hold‛这个外来词的使用使文章更平添了一份生气与活力。结果,却引来了学生的争相效仿,什么‚杯具洗具‛、什么‚浮云‛、‚给力‛,到后来,学生动不动就是‚考试考不好,回家被家里的母老虎KO‛,让我哭笑不得。这样做孩子也许是觉得挺简洁方便,幽默诙谐的,很受同学们的欢迎。但另一方面,老师如果引导不当的话,会使学生养成不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是对母语纯洁性的伤害和干扰。处于起步阶段的习作更要强调从把字写端正、写好,妥帖地学好词语,写好句子,点好标点符号入手,为正确表达、自由表达、生动表达打好基础。

为了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始终不忘语言的规范性,在作文评价过程中我特别关注了对学生书写、错别字、标点使用等方面的评价。特别设立‚最佳书写奖‛、‚无错别字大奖‛、‚正确使用标点奖‛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学生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

精神的自由表达和语言的规则写作相结合是儿童写作最基本的原则。作为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引导学生从小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规范地使用语言文字,正确处理祖国语言文字与网络语言、外来语等其他新潮语言的关系,不断地从优秀的民族语言文化中汲取养分,茁壮成长。

二、引发兴趣,体贴童心是关键

每次我说要写作文的时候,大多数学生的反应就是:怎么又写作文啊?怎么写啊?可不可以不写啊?学生似乎总是对作文提不起兴趣来。综观现在语文教材中的作文主题很单调,枯燥,对学生而言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更毫无快乐可言。就以四下年级第三单元和第五单元的习作为例,看似内容很宽泛,表达可以很自由,让学生谈谈从大自然中得到的启示,让他们说说对生命的感悟,也可以写写综合性学习的体会,我在指导的过程中有无从下手之感。而看到习作指导上的那些优秀的范文便脊背发凉。这哪是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认识和感悟啊。在第五单元还有供学生交流或习作时参考的资料:

2003年的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病蔓延开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打响了……那些可亲可敬的白衣战士,面对病魔前赴后继,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千百个病人的康复,谱写了一曲曲生命之歌……

完全成人化的口号式的语言换来的就是学生一个个冷冰冰的故事:张海迪、雷锋、贝多芬……有高亢的呼号,却没有任何的童言稚语,因为那些文字仅来自资料,而不是学生内心的真实表达。倒是秦甜的‚到了今年,不知是谁发现了放在桌脚的它。我拿起一看,它又泛起了新绿,抽出了嫩芽,冲出干燥泥土的它,又死而复生了,真令我感到欣慰啊!‛这个完全来自于班级植物角的事例却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将抽象的‚感悟生命‛化为我们生活中小点滴,多么难能可贵啊!可是类似前者的大道理太多太多,而后者这样的小温馨太少太少。

如何把一个个抽象而笼统的题目化为具体可感,对我们老师而言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何况是刚处于起步阶段的孩子呢?这样的题材对于起步阶段的孩子来说是不是过于乏味,对于他们写作兴趣的培养是不是会适得其反呢?如果现在就让他们感到写作是一件痛苦的事,那以后的写作只会越来越是一种折磨。怎么样让作文活起来,让学生的写作快乐起来呢?

一堂普通的阅读课渐渐拨开了我心头的乌云。那篇文章是梅子涵的《男孩的童年》。我和学生们一起读着。‚男孩的童年经常是拖着鼻涕和裤子没束牢……‛座下有几个女生咯咯咯地笑出声来。‚是上学的路上跟人打架,放学被留下来;前一天的作业没做好,放学又被留下来……‛‚对啊,对啊,你就是这样的!‛继续往下读:‚是‘恶毒’地说,那个女孩子和那个男孩子结婚,然后开心地哈哈大笑……‛读着读着,教室里已经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这种效果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在做完相关的习题后,突然有几个男生对我说:‚老师,这个太有意思了,我们也来写吧!”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从他们的嘴巴里说出‚我要写‛三个字,甚是意外。我不禁陷入了深思:是呀!这里面描绘的情景有很多对他们而言是多么的熟悉,很多男孩子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很多女孩子在其中找到了很多身边的男孩子。贴近孩子生活的活泼俏皮生活情景和语言一下子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老师,不公平,有没有写女生的啊?‛男生开始抱怨起来。我故意卖起了关子:‚还没有哦,不如你来写写吧?‛男生一片雀跃,有的开始打量起身边的女孩子来,有的开始低下头思索起来,还有甚者追问起周围的女孩子来。这下可轮到女生们不乐意了:‚老师,他们把我们写得很坏怎么办?我们也要写他们!‛我趁热打铁:‚那你们可不要写得跟作者梅子涵一样哦,要写自己用眼睛看到的,用心感受到的。‛不论男生女生都愉快地拿起了笔。

这次习作的成果,学生们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女孩的童年就是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偷穿妈妈的高跟鞋,照着镜子,想象自己就是美丽的白雪公主。‛‚男孩的童年就是没当上中队长,连小队长也没选上,孩子那里咯咯咯地傻笑,一点也不在乎。‛‚女孩的童年就是抱着洋娃娃,给它们穿最美丽的衣服,梳各种造型的辫子。‛‚男孩的童年是满地打滚,早上‘小白马’,下午‘小脏猫’。‛……

我似乎从中领悟出了些什么。要想孩子的作文写出童心童真童趣,就让作文回归到儿童的生活中来,从他们生活中而来的作文题目、作文素材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才能让他们有话可说,才能真正开启他们语言的那扇窗户。

三、多元评价,贵在创新是保证。

写作应该属于个性化的活动,又是极富创造性的活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写作教学的目标。可是,当我按照一般的写作教学程序‚园地作文题目——作前指导——范文赏析——学生写作——批阅——评议‛下来,达到的往往就是两种极端。相似的内容,相似的构思,相似的语言,这是经过老师、家长指导过的;寥寥无数,词不达意,这是农村孩子的真实水平。记得有一次写母爱,全班43个学生有35个写我生病,妈妈带我去医院,3个写夏天妈妈整夜为我打扇子,还是仿照范文的,剩下5个属于一点都不会写的学生。批完真的有一种绝望之感,现在的孩子生活敏感度竟会迟钝至此,二十几年前我读书的时代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母爱是永恒的主题,难道母亲带发烧的我到医院看病是母爱永恒的主题吗?

学生作文的越来越模式化的改装套袭除了作文命题选材的局限性,还跟当前的评价机制有莫大的关系。当作文为考试、为分数、为交差而作时,自然越来越难见到思路出新的作文了。所以要想改变这一窘境,除了从学生方面着手,鼓励学生勇于出新,善于想象,敏于发现,敢于创造外,还得改变如今的评价机制。不要拘泥于字数的限制,不要执着于结构的严谨,更不要抓着事情的完整性,语言的优美不放,多着眼于学生思维的创新,语言的创新,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关注他们情感的需求,也许变‚不同的题目相同的表达‛的千篇一律为‚同一题目不同表达‛的百家争鸣不再只是写作教学遥不可及的梦想。

‚呜呜~~呜呜~~‛这是学生在作文中伤心的常见表达,‚哈哈!哈哈!‛这是他们兴奋之情不由自主地流露。‚

‛这些qq表情更是他们作文中表达喜怒哀乐的常客。当教师以同样表示心情的符号和语言与学生应和时,这已不仅仅是评价,更是与学生用语言文字甚至符号进行的情感的交流。作文评价的最高境界无疑就是情感的交流。前面提到的网络流行语出现在作文中,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同样要谨慎,不可一味否定,尽量从正面的角度去评价,多挖掘其中的正面因素。而像‚躲得了十五,躲不了十六‛,‚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谁来救我离开热锅啊‛,‚锄禾日当午,上学真辛苦‛……将俗语、歇后语、古诗词等进行创造性改变,也是学生童真童趣的体现,不能片面地从语言的规范性进行评价,抹煞学生在语言文字上的创新精神。

另外,尊重学生的独特的情感体验也极其重要。情感上的创新同样值得尊重和肯定。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在《小学语文教师》上看到的一则案例:描写石榴成熟裂开的样子,一个孩子写道:石榴裂开了,像在脸上划了一道道伤口,真让人难过。这一创造性的表达可谓是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却并未得到老师的赞同,老师给出的意见是,应该是石榴咧开嘴笑了。在心里暗笑这个老师的古板守旧之余也对自己的日常作文评价进行了反思,发现类似这样将自己的认知经验和情感体验强加给学生的还少吗?如在评价学生‚感悟生命‛这一话题作文时,凡是看到学生在作文结尾没有对生命感悟的语言时,我都不忘提醒他们别忘了在文章的最后抒发自己对生命的感悟,无非就是‚生命是何其得珍贵,我们一定要好好地使用生命,绝不白白地糟蹋生命,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之类的无病呻吟。如今看来,却发现自己当初真的是以五十步笑百步。‚贵在创意,放飞心灵‛这同样是开启儿童语言那扇窗的重要助力。

真正地将作文还给儿童,让孩子在作文中尽情地挥洒属于自己的语言,将孩子的作文个性从应试求分、急功近利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尤其在作文的起步阶段,不可将孩子的思维,孩子的想法,孩子的个性,孩子的兴趣生生地扼杀在了萌芽状态。而其间如何于孩子的生活中挖掘出创作的题材和资源,让孩子于一种快乐的情绪中写作,如何更正确有效地对孩子的作文进行评价,这依然是我今后作文教学应该探索和努力的方向。【参考文献】:

① 周一贯《“儿童作文”教学论》 宁波出版社

2005.01 【作者介绍】:

童真童趣 如梦如幻 篇10

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入题,而是先卖了个关子,用“这件事”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究竟是什么事成为大家普遍的童年经历呢?在第二段揭示了谜底——“偷钱”之后,三毛又宕开一笔,接着写别人偷钱之后的结果,吊住大家的胃口:到底三毛偷没偷呢?怎么又叫“胆小鬼”了呢?按照正常的思路,接下来怎么也该偷钱了,可是还没有,作者又开始回忆童年的爱好和渴望,画片、糖纸和橡皮筋,都是需要钱才能换来的,可是偏偏没有钱,如此千呼万唤出“偷钱”,“偷”家里的钱。

三毛非常聪明,把势蓄得足足的,隆重地推出“偷钱”这一事件。可当我们以为她一定会浓墨重彩地描绘偷钱的过程时,她却轻轻巧巧地一转身,钱已经到手了,好像全不费工夫,文字也很平淡:“我的呼吸开始急促起来,两手握得紧紧的……再有知觉的时候,已经站在花园的桂花树下,摸摸口袋,那张票子随着出来了,在口袋里。”细味之下,却是以具体的动作、神情,充分展现了抽象的心理感觉,紧张之态,如在眼前。

接下来就是偷钱以后的心理活动描写。母亲随口的自语使她满脸滚烫,不肯脱掉长裤而装发烧头痛,“口袋里的五块钱就如汤里面滚烫的小排骨一样,时时刻刻烫着我的腿。”小孩子的做贼心虚让人忍俊不禁却又觉得活灵活现。偷钱以后如何使用呢?三毛左思右想,始终花不出去,最后是偷跑进母亲房间,将钱扔进墙和柜子的夹缝里才如释重负,末了还煞有介事地告诉母亲。费尽辛苦换来的滋味并不好受,摆脱了重负却又怅然若失,真真是细腻逼真。

黄昏童趣优美散文 篇11

夕阳渐渐西沉,那西边的天空出现一抹红霞,慢慢地扩大,桔红色、黄色与白色的云彩、蓝色的天空融为一体,形成五彩斑斓的晚霞,美丽极了。我们儿时的伙伴伴随着晚霞的出现,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和劳动,依着各自的兴趣,开始了轻轻松松的玩耍。

盛夏的黄昏天气仍然燥热,我们的童伴翻越自家门前的小山,顺着弯弯曲曲的小道,来到县城南门,然后沿着南门旁的公路向前行走百余米就到了练江河滩。踩着河滩中圆滑的鹅卵石,高一脚低一脚来到已经变的很窄的,而且是顺着河流走势形成的一处较深一点的水域中,这一片狭长的水域清澈见底。右边岸上是长庆寺塔,长庆寺塔位于歙县练江南岸太平桥的西干山下,始建于北宋宣和二年(11),这里树荫蔽日,山上茂盛的树林中原有一寺院掩映其间。塔下路边河水清清,是人们沐浴游泳佳境之所在。

我们扑进水里,时而潜入水下,在水下可以看清水底的卵石和啄腿的小鱼群;时而舞动双臂狂游一阵,搅得水花四溅;时而坐在浅浅的水中,搓去身上的污垢。这里没有深潭,是大人们比较放心,孩子们比较喜欢的`地方。

随着落日完全西沉,前来这里游泳的、洗澡的以及洗衣服的人逐渐增多,大部分是像我们一样大小的孩童和洗衣的妇女。当我们玩的感到有点累时就躺在浅浅的水中。让那水中泛起的阵阵涟漪轻轻地冲刷着身子。舒服极了。

夏日和初秋的黄昏,我们有时也在门前的水沟里洗澡,水沟不宽,但水清见底,有时顺着水沟匍匐前进,有时钻进石桥洞里,顺着水沟边的石缝,用手掏鱼。我们都知道,晚上既然水沟中能出现游鱼,这时肯定有鱼在石缝中。当摸到鱼,双手同时握紧,屏住呼吸,慢慢将鱼掏出后,咬在嘴里,游出或爬出桥洞。

夏日和初秋的黄昏,天气不仅燥热而且沉闷,知了在杨树上一声高于一声地叫着,这种叫声更增加了人们的烦躁。蜻蜓这时飞得比较低,有时很多,有蓝黑的,红色的,黄色的,多彩的,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停在树枝上,一会儿在水面上一拈而过。这时我们这些小伙伴,用平时准备好的网,在蜻蜓中扫来扫去,捕捉蜻蜓。这种网很简单,就是用一根细长的竹子,削去枝丫,将前端富有弹性的竹梢,用绳子扎成一个椭圆形竹圈,然后在老房子的屋檐或猪栏棚里的蜘蛛网上来回扫一扫,待椭圆形的竹圈上沾满了带有粘性的蜘蛛丝后就成了。当蜻蜓碰到来回扫动着的网,被粘上后再也动弹不得,我们将其捉住,用线系其尾部或颈部放飞,我们玩得十分兴奋。

黄昏也是我们这些顽童找乐的最佳时间,穷人的孩子自有一套找乐的办法,既不花钱又能找乐。最常见的有滚铁环,打陀螺,以及踩高跷。滚铁环是用粗一点的铁丝,扎成一个圆环,最好是箍桶那种扁铁丝,用一根小竹棍或木棍,用铁丝做成勾扎在上面,就能勾住铁环往前滚。打陀螺,首先就是用一根木棍将前端削成略尖状,然后将二三寸长的前端锯下,在石头上磨滑,或用纱皮纸将其打滑后就形成了陀螺,有时用一个图钉钉在尖端,使其更具滑行性,玩时用绳缠绕,用力抽绳,使其直立旋转,然后用绳用力抽打,使其持续旋转,边打边走,其乐陶陶……

描写童趣的抒情散文 篇12

跳皮筋

“小皮球,皮又皮,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我一边轻声吟唱,一边回味无穷!

儿时的我喜于跳皮筋,总是缠着妈妈从集市上买来四五尺皮筋,皮筋黑白分明或红白相间,无论是哪一款我都会视如珍宝。那时的一元钱不仅收买了皮筋,而且也把童年的回忆载入红皮箱!

跳皮筋分为三人组,四人组,或者更多。我们会围一个圆圈,用“剪刀石头布”对决,这样的方式更公平,更有趣!几个人站在那里,喊着口号,凝聚力比起学习更上一筹。吵闹声,欢笑声在各家各户来来回回,也穿梭于乡间的河流,田地,瓦砾,猪圈,鸡窝……

两个人套进皮筋内,形似于一个长方形。初跳时,皮筋的位置牢固在脚脖,这是最基础最简单的`第一关,第二关是上升到膝盖部位,还有第三关……直到我们几个小姑娘把皮筋高高举起,揪起几撮细碎的发丝,两只手摊开垂直。皮筋顿时变成了一个瘦子但仍然高大,而我们鼓足劲,迈开腿冲上前!“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学习李向阳,坚决不投降,敌人来抓我,我就……”跳皮筋配上古诗或顺口溜会更有节奏,节奏越明快,我们就越兴奋。每当这时,几个调皮的男生总会来捣乱。娇滴滴的内向女生则是在一旁生闷气,哭鼻子;而“女汉子”则是拉住其中一个男生,边骂骂咧咧,边捶捶打打。其他男生见势不妙,立即逃窜。哭鼻子的女生擦抹眼泪,羞答答的继续跳!

有时我们会让大人钻进皮筋里,来当我们的“木头人”,有时,也会是两棵年轻的树,还会找来两把椅子。那时,我们随随便便就“绑架”了他人,快乐了自己!

刨小蒜

大人们经常会和我们提起他们的小时候,“吃不饱,穿不暖。”我们不是寻三道四的问个究竟,而是特别嫌弃地给予反击,最终谈话以不欢而散收尾!好的时光总能在过去的光阴里,酿出一坛美酒,收获一池清泉!

刚入春分,绿意便你侬我侬。我钟情的小蒜必定也会青葱诱人。周末,妈妈带路,再率领几个儿时的小伙伴,携带工具,篮子,成群结队向“高坡”冲去,像是发现新大陆般激动和喜悦!

一路上,我们一行人载歌载舞,“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扭着屁股,弓着腰,穿着妈妈纳的鞋子利利落落,坦坦荡荡地行走于土坡野岭!那时,山很远,路很陡,但步子轻盈,笑意犹存!

妈妈是领路人,眼睛最亮。当我们拉着撅头,寻找目标时,她已经不慌不忙地刨了一大簇,但她并不炫耀,只是蹲在那里,安静地清理小蒜的身体,直到露出鱼肚白的蒜头,才算完工,活细腻,但却做得精妙!妈妈边刨小蒜边给我们讲,小蒜易生长于杂草之中或沟沟岔岔里面。我们点头示意,但看到妈妈的劳动成果,自然心有不甘,于是开始了新的“巡逻”征程……

“快来啊,这儿有一大堆呢!”小妹在一旁惊讶的发呆,像是找到了稀世珍宝!爱热闹的我们当然蜂拥而至,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撅头下去,把小蒜弄了个半身不遂,惨不忍睹。一旁的小伙伴有叹息的也有尖叫的。树林里到处都是惨败的枯叶还有松针,走在上面,不免会跌倒,跌倒了就借着“棉被”翻跟头,脑袋上顿时就会筑起一个鸟窝,衣服上总亲昵几大片树叶,乞丐服也顺理成章,我们做着鬼脸哈哈大笑……小蒜和小草长得像双胞胎,好几次都让我们几个“傻孩子”空欢喜一场,但最后却战绩丰盈。

小蒜调成酱,就着蝌蚪面,捞面,糊涂面,是舌尖上的美味,要是用小蒜做鸡蛋饼,更是让人垂涎欲滴,这些吃不腻的家常饭,小蒜的功劳当之无愧!

把童真童趣带进课堂 篇13

语言交际能力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新课标把“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不仅是提法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体现了观念上的改变,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呢?下面谈谈我自己在口语交际课堂上的几点做法。

一、把可爱的动物带进课堂,创设愉快交际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上好口语交际训练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交际的愿望,鼓励他们敢说、乐说、会说。在低年级的口语交际训练课中,我常常把小动物带进课堂,创设愉快交际情境。

如上《我们的小制作》这节口语交际课,我先播放几个《西游记》的片断,然后拿出自己预先制作的橡皮泥猪八戒:“大家好!听说你们都喜欢看《西游记》,去过花果山吗?今天,我准备带上几位胜出的同学去玩玩。”“猪八戒”话音刚落,孩子们就抢着说:“我们怎样做才算胜出呢?”“猪八戒”竖起三个手指头:“如果你能闯过这‘三关:做一做,看看谁是心灵手巧小白兔;说一说,比比谁是口若悬河小鹦鹉;评一评,瞧瞧谁是才思敏捷小猴子,我就带他(她)去。”孩子听完“猪八戒”的话,二话没说,动手就干了起来。有的用橡皮泥,有的用卡纸,还有的用塑料罐。完成佳作后,“猪八戒”评出“心灵手巧小白兔”,奖励头饰一顶。“说一说”这个环节是最主要的,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说话,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在巡视中,我还将“猪八戒”带进小组中,表扬出色的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下,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平时不敢说话的也兴高采烈地说着,快乐之情溢于言表。集体在班上汇报交流后,评出“口若悬河小鹦鹉”。最后,所有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集体参评,被评为“才思敏捷小猴子”的同学与“猪八戒”共同畅游花果山(课件出示),一节口语交际课圆满结束。

二、把温馨的小家融入教室,引导参与生活实践

家,是孩子们最熟悉的地方。把温馨的家融入教室,丰富多彩的生活会给孩子们提供更多交际的话题。

如上《爱吃的水果》一课,我先把教室布置成一个温馨的“家”:一盆鲜艳的花,一张矮矮的茶几,教室墙上贴着几张孩子们自己的画。上课铃声一响,我挎着装满水果的篮子走进教室。孩子们抢着问:“老师,你怎么挎着篮子来上课呀?”我故作为难:“家里来了客人,我准备买些水果回去。可刚来到学校,上课铃就响了,还没来得及拿到办公室。”“老师,我帮你拿!”一位小男孩跑上前。“别!我正好拿它来上这节口语交际课呢。”我特地卖了个关子,“小朋友,请你们注意看,我买了什么东西招待客人呢?”说完,我把篮子里的水果一一放在讲台上。孩子们个个趣味盎然,认真观察起水果来。接着,我与几个孩子合作示范表演,给别人介绍水果时,得把水果的名称、样子、颜色和味道说清楚。然后,我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家”,通过表演与交流说出自己爱吃的水果的特点。由于这种方式贴近生活,又符合低年级学生善于模仿,喜欢角色活动的特点,孩子们兴致可高了,一个个饶有兴趣地主动参与其中。“小主人”热情大方、待客周到,介绍起水果来头头是道;“客人”也不甘示弱,大方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一个个“家”热闹非凡。小组合作完后,“各家”选出说得最好的“主人”或“客人”,上台给大家作介绍,锻炼了学生当众说话的勇气和自然大方的态度。最后大家围坐一起,评选出最受大家欢迎的水果,共同品尝。

三、把精彩的表演贯穿课堂,挖掘学生潜在才能

假如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盘珍珠”,那么教学方法就是“一根线”,教师用心去穿好这一串“珍珠”,课堂教学便会成为鲜艳夺目的装饰品。在口语交际课中,我常将靜态的教材改编成动态的童话剧,通过绘声绘色、富有情趣的动态表演,满足孩子们好奇、好玩、好动的心理。

如《该怎么办》这节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知道弄坏别人的东西该怎么做,怎样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这节课中,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表演交流:第一,示范表演,由师生共同完成。课前,我跟一位同学事先排好课本上的小故事,在课堂上表演给大家看。不仅调动了大家的兴趣,而且通过表演,从示范的角度让孩子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第二,小组内互相表演。有的表演不小心碰到别人,有的表演借别人东西却弄坏了,还有的表演在家偷吃零食……在巡视孩子表演时,看到表达与交往能力稍差的孩子,我就直接参与,和他们一起玩玩。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孩子们都能无拘无束地与别人交流。第三,请个别小组汇报表演。因为表演的都是发生在孩子们身边熟悉的事,所以当讲台上的同学表演得有声有色时,讲台下的孩子还不时给他们提意见:“这样做不好……”“我认为可以这样处理……”课堂气氛融洽而热烈,精彩的言语让人听了欣喜不已。

通过表演与交流,学生在自由自在的动态环境中不仅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受到了诚信教育。

四、把奇妙的自然引入课堂,拓展孩子交际视野

“生活无处不课堂”,把口语交际的课堂“迁移”到广阔的社会、美丽的大自然中,口语交际就会活起来,学生乐起来。

如《春天在哪里》这课,我把交际过程设计为:找春天——说春天——赞春天——画春天——咏春天。上课伊始,我和小朋友们走出教室,来到校园,来到小溪边一同找春天。“小草探出了脑袋,在和小蜜蜂说悄悄话呢!”“小蝌蚪快活地游泳。”阳光下、花丛中、小溪边,孩子们尽情地想像着、欢笑着,美好的语言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我还引导孩子们说说:“你仿佛听到了什么?”有的说:“小草说,我最勇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有的说:“小朋友,别踩我,疼着呢!”回到教室,我和孩子共同交流春天的小河,说春天的人们,谈春天的花草树木;还一同赞美春天:“春天的小花开了,就像娃娃的笑脸。”“春天的小河解冻了,哗哗地唱着歌。”一幅幅春景图浮现眼前。紧接着,我让孩子画春天,一边画一边与小伙伴交流,互相评论对方的作品,分享彼此的快乐。这环节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评价美的能力。最后,我跟孩子们一起咏春天,齐唱《春天在哪里》。

教无定法,只要得法。孩子和成人并不拥有同一片天空,我们只有把童真童趣带进课堂,才能调动他们交际的积极性,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看到他们真实的也是丰富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让口语交际课成为五彩斑斓的世界》绢子小语 (2008-11-11)

上一篇:“护士节”作文下一篇:关于军训作文汇总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