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共6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在前几课,我们观赏了台湾阿里山的云雾,领略了江南的美景。同学们想不想到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去旅游?那里有一处令人神往的湖泊――青海湖。(板书课题)
2.演示一组照片后,简介青海湖
(1)先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课前搜集、了解到的有关青海湖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教师对搜集信息能力强的同学给予表扬。
(2)教师作适当补充:青海湖蒙语叫“库诺尔”、藏语叫“错温布”,也就是“青色的湖”的意思。青海潮的流域面积比湖面大10倍,有50条短河从三山的四面八方汇入,没有出海的通路,因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湖水含氧量少,含盐量最大,是一个咸水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默读课文,想想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青海湖。
三、自主诵读,合作交流
1.现在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给你的同桌听,并跟同桌交流自己喜欢的理由。
2.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四、重点品读、感悟
1.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儿?
2.“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怎样描写青海湖的。教学的难点是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句话的意思。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己发现问题,在读书、思考、讨论中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运用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教师适当给予点拨。
探究活动
三、.总结全文。
文章值得学习的地方:
1、丰富的形容词,运用正确,比喻恰当,这些都使语言生动、形象、优美。
2、观察与想象相结合。
4、层次清楚。
四、巩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湖水蓝而晶莹明澈
4*青海湖 粗犷、自然、质朴的美 梦幻般的湖
鸟儿的世界、鱼儿的乐园
五、重点品读、感悟
1、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
2、“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从哪几方面写青海湖的?(湖水、草滩、水鸟三方面描写青海湖的。
三、细读课文,自读自悟
1、再认真读课文,把你认为最好的句子读一读。并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
2、画好后,说理由,如果说不通,小组间互相讨论。
1、交流课题,抓住”梦幻"一词。
2、介绍青海湖有关的旅游网站,出示.课件与课文相关其它美丽湖泊景物的图片,利用图片的美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入课文的教学。
明确目标:我们通过本篇课文,要学会什么?要了解什么知识,培养什么能力?
二、指导自学
(一)交流预习心得。
1、这篇课文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这篇课文哪部分能激发你读的欲望?为什么?
3、观看.课件,领会青海湖的美丽景色。(青海湖不仅充满了粗犷、自然、质朴的美,而且是个鸟儿的世界、鱼儿的乐园。)
(二)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青海湖的湖水晶莹清澈
青海湖充满了粗犷、自然、质朴的美。
(-)知识目标
1.能认读本课8个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青海湖壮丽的景色以及湖中蕴含着的丰富的生物资源。
(二)能力目标
2.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对美丽大自然的神往,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2.通过语言文字的赏析,使学生感受青海湖的美丽神奇,培养爱美情趣。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协作探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教师适当给予点拨。
(二)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探究.全班汇报交流。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二)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句话的意思。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 根据阅读提示读懂课文。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质疑问难
1、导语:我国地域辽阔,有无数的名胜美景。在前几课,我们观赏了台湾阿里山的云雾,领略了江南的美景。同学们想不想到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去旅游?那里有一处令人神往的湖泊——青海湖。齐读课题《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同学们知道青海湖在哪儿吗?青海湖有多大?它是淡水湖还是咸水湖?景色怎样?
3、交流,简介青海湖:
(1)生根据课前搜集、了解到的有关青海湖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2)教师补充:青海湖蒙语叫“库诺尔”、藏语叫“错温布”,也就是“青色的湖”的意思。青海潮的流域面积比湖面大10倍,有50条短河从三山的四面八方汇入,没有出海的通路,因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湖水含氧量少,含盐量最大,是一个咸水湖。
二、以读为主,读中探究
1、学生自主阅读:
(2)、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认真读一读。
(3)、小组内谈谈自己的看法。
2、汇报交流(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给你的同桌听,并跟同桌交流自己喜欢的理由。
(2)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3)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句话的意思。从哪儿看出青海湖的物产资源很丰富?
3、再读释疑
1、赏析优美含情的景物描写。
2、品味直抒情感的浪漫笔法。
时间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有一个被世人成为“梦之湖”的湖泊,有一首歌就是赞美这“梦之湖”的,歌名就叫《青海湖》。让我们在音乐的伴随下走进青海湖。播放歌曲《青海湖》、图片
刚才我们欣赏了青海湖的美景,下面让我们跟随作者冯君莉一道去领略它那梦幻般的美吧!
明确目标
1、赏析优美含情的景物描写。
2、品味直抒情感的浪漫笔法。
设疑导学
请自读课文,说说作者描写了青海湖哪几个方面的美?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你对青海湖的总体感受。
湖水蓝
环境美梦幻
传说奇
物产丰
梦幻般美丽的青海湖经过作者生动的描述,更加令人神往。下面,就让我们来品味作者是如何描绘美丽景色的。
合作探究(一)
1、第5段作者是用哪些词语形容湖水之蓝的?同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同桌合作)
2、找出第6段中表示色彩的词语及叠词,品味其表达效果。
(小组合作)
学用词学修辞
真实具体、优美含情
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
真可谓“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板书:绘美景学用语
合作探究(二)
面向如此纯净的青海湖,作者用她那如醉如痴的笔触,表达内心难以抑制的激情。
1、朗读下列句子,品味其在抒情方面的特点及作用。
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
是啊!我不曾领略过如此醉人的美,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那梦境的继续?
这梦一般的传说,梦一般的景色啊!(小组合作)
作者触景抒情,运用感叹句、反问句直抒情意,前后呼应,照应题目,形成了文章的抒情主线。类似的句子在文章中时不时的出现一次,突出了主题。这种如醉如痴的抒情笔法,使文章充满浪漫情调,感染力也倍增。
板书:表情意学抒情
2、说说第8段传说的作用。
板书:引传说学想象
总结环节
小结:游记写作的法宝:
循游踪移步换景
绘美景精准含情
表情意直抒情感
引传说想象浪漫
学习本文的三大写法:精准含情的描写、直抒情意的表达、富于想象的引用传说,形成了作者充满浪漫主义的表达。但需要说明的是作者也不失有冷静的头脑,像文中科学的介绍、文末表达的忧患意识,使我们结识了冯君莉这位既浪漫又现实的优秀作家。我们要感谢她让我们这些未曾到过青海湖的人经历了一次神圣之旅。
测评反馈
请你根据课文内容,为青海湖写一则简短的广告语。
高原蓝宝石,梦幻青海湖人间圣境,天下神湖
青山青水青海,清凉清静清心青之韵,海之情,湖之魂
寻梦青海湖,回归大自然
拓展延伸
配乐诗歌朗诵
驻足在你的身边
这圣洁让人心碎
你却用阳光和风将我拥抱
轻柔的波澜是你的呼吸
安抚着我的思念
你是天的眼神
凝望这消逝的每一个瞬间
让幸福绽放出金色的花朵
在青海湖的岸边
我用额头触碰你脚下的泥土
愿心中有你赐予的一片蔚蓝
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摘抄你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板书设计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绘美景学用语
表情意学抒情
1.了解青海湖壮丽的景色。
2.弄清作者观赏的顺序,理清写作思路。
【课前积累】
1. ,女,天津人,1956年出生,曾任青海省文学艺术研究所副所长。曾发表过散文、报告文学、短篇小说等几十篇。
2.知识链接--青海湖: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位于青海省的东北部,距西宁150公里,南北宽约63公里,周长360多公里,面积4500多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200米,平均水深近20米,蓄水量754亿立方米 。含盐量6‰。矿化度15克/升。青海湖古称“西海”“羌海”,又称“鲜水”“鲜海”,汉代也有人称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藏语称为“错温布”,蒙古语称为“库库诺尔”,意思均为“蓝色的湖泊”。
【课上突破】
一、预习反馈
1.读准下列加点字字音:
扑朔_____迷离 颠簸_____ 深湛_____ 恬_____静
涟_____漪_____ 眸_____子 魅_____力 苍穹_____
伫_____立 哈_____达 篝_____火 逶_____迤_____
安谧_____ 肃穆_____ 牦_____牛 轮廓_____
浩瀚_____ 潸____ _然泪下 地壳_____ 沧_____桑
娓娓_____ 繁衍_____ 气氛_____ 湖畔_____
虚无缥_____缈_____ 脍_____炙_____人口
2.本文作者:____________,女,______代________(评价)。
3.解词填空
①涟漪:___________的波纹。 ②逶迤:文中形容道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潸然: 的样子。 ④肃穆: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
4.解词连线
油然而生 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脍炙人口 形容意志坚决,毫不犹豫。
扑朔迷离 形容某种好的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虚无缥缈 独具特殊优越的条件。
毅然决 然 味道鲜美可口,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颂。
世外桃源 这里指不受外界干扰、环境 优美的理想处所。
得天独厚 形容说话委婉生动,使人爱听。
娓娓动听 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二、文题解读
1.标题“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在“湖”的前面加上修饰性的词语“梦幻”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就如同_________________,使人感受到青海湖诱人的魅力。
2.题目的作用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本解读
1.朗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赏青海湖的。
相关语句 观赏顺序]
青海湖到了,……
到达青海湖
我的眼前,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
观赏湖水
再顺眼望去,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一道尚未退却的乌 云……
观赏草滩与山峦
阳光越来越明媚,那蓝色的镜面上摇摇曳曳倒映出三五个鸟湖岛的轮廓……
观赏结束
2.分析文章观察景物的方法。
3.讨论文章的线索。
【课后提高】
1.在文中的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叠词。(“ABB式”,如“红彤彤”“绿汪汪”的形式。)
我的眼前,一片镶着露珠的①___________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②___________的
油菜花……
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 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
白种人的小姑娘那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的眸子。
2.判断下列句子分别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对于表达作者的感 情起到了什么作用?
(1)瞬间,我惊住了,像是无意 中扑进一幅巨大的画卷,失去了中心和方向。
(2)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
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
蓝晶晶的眸子。
(3)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4)我不敢想象,当成千上万的钞票像一条河流似的流向青海湖。
3.从文中找出有关作者浏览顺序的语句,看看作者在不同的时间看到了青海湖的什么景
象 。
4.“不,还是让它自 然而然地生存吧。现代文明固然是 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然而,是
不是应该给原始的纯自然的美留下一席之地呢?”这一段话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结合全文,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课文以“梦幻”作为线索贯串全文,从开头关于高原的梦,到扑进如梦幻般的现实,
再到梦想未来如何保护青海湖的美丽的现实。虚中有实,虚实结合。
B.课文从青海湖湖水醉人的蓝色、环境氛围清新幽静和优美、神奇的鸟岛以及丰富的
鱼类等方面描写青海湖的美丽、富饶、可爱。
C.课文在描写中大量运用了叠词,将景物的色彩、人物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D.课文中的成语“世外桃源”语出晋代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青出于蓝而胜于
蓝”语出孟子的《劝学》一文,意思是青是从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蓝更深更蓝。
【课后反思】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课后提高】
1. ①绿茵茵 ②黄灿灿 ③水灵灵 ④蓝晶晶
2.(1)比喻。用一幅巨大的画卷来比喻青海湖的美,先给读者一个整体的印象,同时也
体现了作者对青海湖景色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2)排比、比喻。运用排比,将青海湖的蓝的特点--纯净、深湛和温柔恬雅展示给
读者,然后运用比喻,给读者以直观印象,使读者能够联想到青海
湖的蓝的纯净以及鲜活的生命力。
(3)反问。 强调青海的自然风光,如栖息的水鸟和“ 冰鱼”的景色是独特的、优美的。
(4)夸张、比喻。形容开发青海湖旅游资源的狂热以及速度。
3.解析:整体把握全文,能从文中找到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 ,概括各个段落的中心意思,
提取有效信息组织语言。
参考答案: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自己所看到的青海湖的景物。
窗外,是一片漆黑和寂静,此时作者还没有到青海湖,但是已经在为青海
湖的景象的呈现提供铺垫了。
我扑向七月的清晨,深 深地呼吸着雨后甜润的空气,已经到达了目的地,
同时早晨的阳光 已经能够使作者看到青海湖的全貌,着重描述了青海湖的
颜色之美,绿、黄,还有蓝色。
阳光越来越明媚,上午作者所看到的除青海湖外,还有青海湖的鸟岛和岛
屿,以及由此展开的想象,如在这些岛屿上会看到的候鸟栖息和“冰鱼”等
景象。
4.解析:运用反问,要强调的是肯定的意思:应当保留原始的美。
参考答案:这一段话表明了作者对青海湖自然风光的深切热爱,他希望青海湖的美能
够被更多的人所欣赏,但是同时为了更好地保护青海湖纯自然的美,又怕
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会使得环境遭到破坏,因此作者会希望宁可放弃现代
文明对于青海湖的开发,而保持它的自然风光。
5.D 解析:D项中《劝学》为荀子所做,而不是孟子。
侯晓旭
一入公园大门,我便贪婪的吮吸着春雨后甜润的空气,空气中还夹杂着一丝丝沁人心脾的花香。我循着香味走去,原来是一株株水仙花正开得欢呢!它们簇拥着,三五成群,仿佛都要笑出声来!看那洁白无瑕的花瓣,在灿烂的阳光下,溢彩流光,有如披上了金黄色的轻纱,亭亭玉立。一阵阵诱人的清香涌来,使人心旷神怡。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到从所未有的轻松。
我朝前走了几步,一棵棵绿树映入眼帘。瞧,柳树抽出了嫩芽,伸展着千万条纤细柔软的柳丝,好像在说:“春天来了!”风儿温柔的吹拂着万物,地上刚探出小脑袋的小草们微微摇曳着,似乎在惬意地享受着风婆婆的轻抚。活泼机灵的小燕子纷纷跟温暖的南方告别,翩翩地向北方飞去,宛如在说:“再见了,明年我会再回来的!我轻轻地闭上眼睛,在这迷人的意境里神游……
过了一会儿,我睁开眼睛。抬眼望去,远处有几个天真活泼的小朋友正在放风筝。只见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拿着线团,她的爸爸则拎着“蝴蝶”风筝。小女孩向前跑了几步,她爸爸连忙松开手,风筝飞快地冲上了天空,迎着凉爽的春风翱翔着,仿佛一只翩翩起舞的活脱脱的五彩蝶。
我独自默默地伫立着,任大脑在美中陶醉,任心潮在美中起伏……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推荐阅读:
我爱青海湖的作文07-12
青海湖景色优秀作文07-25
迷人的青海湖教学反思11-09
高原上的青海湖作文06-05
青海湖风景区资源评价06-13
青海湖小学生优秀作文07-25
美丽的青海湖的优秀写景作文10-28
作文 青海地震05-29
青海公司安全07-19
青海大学校园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