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主流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2024-11-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非主流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推荐9篇)

论非主流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篇1

摘要:针对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正视非主流文化这一特殊现象和问题,认真梳理和审视了非主流文化对高校校园主流文化以及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心理意识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深刻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关键词:非主流文化;校园文化;大学生;心理意识;价值观 Abstract:According to strengthen the campus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harmonious campus, we must face the mainstream culture in this special phenomena and problems, and to examine the non-mainstream cultures on campus mainstream culture and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huge impact and the profound influence,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the mainstream culture;campus culture;students;mental consciousness;Values

一、大学生非主流文化的定义

大学生文化以是否符合社会要求和期待为标准,可以分为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主流文化是社会要求和期待的,是广大学生所具有的,包括信念、价值观、态度以及行为方式在内的文化。它体现着社会对学校的正式要求,通常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明确规定下来。作为主流文化共存互补的非主流文化在服从主流文化的前提下,以一种异端的方式来矫正偏离主流价值的取向,从而使文化沿着常态发展。大学生非主流文化是由大学生创造的,与学校精神宗旨、学校纪律、校园主流文化相分离的校园亚文化,是一种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标准和行为方式具有重要影响的显性文化。大学生非主流文化在层次上是一种通俗文化,是大学生在文化选择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具有随意性和非系统性、非正规性的特点。

二、大学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

大学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按产生的时期划分,大致可分为传统的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和新生的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两大类。第一类是传统的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多产生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大致有“课桌文化”、“宿舍文化”、“厕所文化”等。所谓课桌文化就是书写或刻画在课桌上的文字和图画,其内容或自我揶揄,或愤世嫉俗,或民间俚语粗言,形式上或是打油诗,或是图文并茂“;宿舍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装饰世俗化色彩浓厚,明星风采,美人泳装最具代表性,而第二特点是宿舍中的语言粗俗化并流行化,一些陋语秽言甚至黄色幽默笑话在宿舍频频使用、流传,熄灯后入睡前的卧谈会更是少不了情、爱及尤其是性“;厕所文化”表现形式和内容与课桌文化相似,但在某些内容上则更俗鄙乃至色情。上述三种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在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成为校园非主流文化的主体部分。第二类是从90年代中期以后,校园非主流文化在延续着原有传统的同时,又逐步产生出一些新生的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大致有“影碟文化”、“网络文化”、“洋节文化”、“卡通文化”“、新新人类语言文化”等。看影碟,几乎是每一位大学生在读书期间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消费、休闲娱乐方式,因此我们也可以在几乎所有的大学校园里或周边找到为数不少的影视厅、影碟出租摊点,又由于计算机在学生宿舍的普及以及播放影碟的设备的价格低廉化,使大学生们可以低成本地进行此项“文化消费”。上网,不仅是社会的时尚,也是大学生的时尚。网络文化则以异军突起的姿态,迅速地渗透到校园,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但伴随着网络而来的一些负产品,如亦真亦假的网络爱情,信口开河的网络论坛,BBS特别是网络毒幽灵般的隐藏在网络中,成为部分大学生有意或无意的搜寻点击对象等等,也成为校

园非主流文化现象。“过洋节”,也是大学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大学生们对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似乎特别的情有独钟、趋之若鹜,送花、寄卡、恶作剧,甚至上教堂,大学生们对此乐此不疲,过得津津有味。读卡通,则又是大学生们的一大爱好,多以日本、香港为原产地的卡通作品在相当部分大学生中流传,如《七龙珠》《、圣斗士》等,大学生们为卡通读物中线条柔和,造型夸张的美少男美少女所着迷。说新新人类语言,诸如“酷”、“忠厚”、“偶象”、“早恋”“、蛋白质”“、特别恐龙”等等,再加上许多中西合璧而成的词在大学生中的使用有特殊的含义,非字面语义可以理解,而这样的新词则几乎在每一个校园里成为大学生们的通用语言。上述新生的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的产生既有大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因素,也有大学校园特有的文化环境和大学生自身特定的年龄阶段的因素。新生的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严格说起来并不是大学校园所特有的,它们只不过是社会大众文化现象延伸到大学校园里被接纳并使之个性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社会的大众文化是与高雅文化相对而言的,是被普遍喜欢和热烈追随的文化,其主要功能是娱乐,它的一大特点就是其中性面目,也就是没有明确的意识形态倾向,再就是其商业性或商品的特点,惟一能对它进行支配的是市场规律和利益原则。大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文化的民主化、普及化和平民化的进程,又由于大众文化以其中性的面目和舒缓、轻松、温情、渲泄、抚慰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心理紧张和内在焦虑,这对于社会的秩序维护起着一定的镇静剂的作用。但毫无疑问,大众文化是一种缺乏严格意义上美学价值的商业文化,局限性是十分明显的,它的中性、非现实性,它的一定程度的模糊善恶、挑战道德、渲染情欲、展示暴力等等对人们的引导甚至误导又是极广泛而快速的。显然,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正是大众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在大学校园这个特定的环境和大学生这个特殊年龄段青年人身上的个性反映。一方面,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的变迁带来各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评估、调整和个性独立意识的增强,人们在社会变革中享受、使用着前所未有的活力的同时,也充分感受到它的压力、无奈、冷峻,甚至残酷。社会心态需要一种能轻松、渲泄、抚慰的文化氛围来调节,来减压,因而大众文化应运而生,这种文化由于自身的定位和利益原则,不可避免地衍生出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对立的“负文化”。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各阶层中最敏感、最活跃而又富有文化知识的层面来说,较之其他层面对社会的变革有着更大的热情,这种热情使得他们容易成为理解、接纳甚至创造新文化的先锋。就总体而言,社会变革给校园文化注入了主流文化的健康、清新的活力,但必须注意的是正是由于社会的转型、变迁,经济体制的变革和转换,利益群体的分化与重组,思想文化领域的宽松与活跃,外来思想文化的传播和影响,社会心理的多变和剧烈冲突,大众文化的大量生产,使新的社会现象、矛盾、价值观层出不穷,又使大学生群体中的相当部分人一时难以适应,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行为反叛、无序、道德失落与思想困惑、混乱,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正是这种状态的折射和投影。而且,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才竞争的不断激烈,使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压力需要缓解、宣泄,校园非主流文化正好满足了这种需要。

三、校园非主流文化产生的原因

(1)客观因素。学校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校园文化的演变不可能不受社会环境和社会变革的影响。从本质上看,校园非主流文化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社会渊源。

①社会环境的影响。我国的社会环境还存在一些突出的消极面,给校园文化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以电视、报刊为核心的大众媒体,虽然可以塑造学

生的灵魂,成为精神凝聚力的重要中介,但也可能成为思想混乱之源、价值冲突的工具。一些影视片大肆渲染犯罪,暴力和色情,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很大。一些大众媒介将一些影、视、歌、舞明星和体育明星推崇到偶像地步,强调异国情调的个人享乐。

②社会变革的影响。我国正处在转型时期,由于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等的多样化,必然导致人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化。总体来看,社会变革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勃勃生机。但同时不容忽视的是,这种激情下隐藏着一种浮躁情绪,表现出激情与浮躁并存,自身素质和期望目标不相适应,对尚未形成的价值评价体系不适应。于是,行为无序、道德失范与思想困惑、混乱便在所难免。校园非主流文化正是这一现象的折射和投影。

③教育本身的原因。校园非主流文化的滋长,与现行的教育体制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现状相对社会改革还有一定的差距。高职院校的发展,课程的设置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性”的教育不充分,不少大学生在适应社会方面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障碍,这些问题引起大学生对学校教育现状 的不满。

其次,从招生到专业的安排设置,从教学科目到教学内容的统一管理,都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呆板的管理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陈旧的教学内容,使部分学生难以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对自己所定的目标 不能坚持不懈。

再次,近几年高校扩招,使人员猛增,但校园环境建设明显滞后。有的院校建筑布局缺乏科学规划,有的院校的建设没有文化的内涵和格调,有的院校既看不到参天的古树,也看不到读书的学生,各种因素的影响,让一些学生感觉校园生活的单调、松散、无聊和空虚,他们为了寻求一种精神的寄托,为了找回一个文化人的“文化”,校园非主流文化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④学校德育工作对新形势不适应。面对国内外形势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一些学校的德育工作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一些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些教师的职业道德还亟待加强,德育队伍和保障措施不够力度,经费投入措施不到位等,也是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2)主观因素。大学生的年龄多在18至23岁之间,正处于人生的心理过渡期,也是大学生自我与社会关系紧张期,他们精力旺盛、思想活跃敏感、单纯而富于幻想,对观察和感知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喜欢追根溯源、怀疑和争论,渴望早日了解复杂的社会。校园非主流文化恰好给大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表达情感的机会。

四、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校园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机制

1、校园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辩证关系

校园主流文化,是指社会要求和期待学校及其成员所具有的,包括信念、价值观、态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在内的文化。它体现着社会对学校在文化方面的正式要求,通常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明确规定下来。不为学校自身的意识所改变,是一种外界的文化,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才能对学校的教育活动产生深层影响。校园非主流文化,是指学校文化中社会要求和期待之外的文化。主要包括两种成分:一种是,虽然没有社会期待的根据,但也并不与社会期待发生冲突的文化,即侠义的“非主

流文化”。另一种则是与社会的要求和期待相违背的文化,即“反主流文化”。本文所述非主流文化,包括这两种成分。因为社会所要求和期待的标准与内容是不断变化的,同一个社会,在不同的时期,对学校文化的期待也不相同,所以在高校文化中主流文化成分与非主流文化成分的区分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高校文化的组成部分,非主流文化具有高校文化的社会性、伴生性和现实性。社会性表现为,非主流文化往往因为社会的体制改革、生产力水平、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的改变,而发生深层次的变化。伴生性表现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和外界的冲击,学校成员(主要指学生)的客观需求和主观愿望发生变化,非上流文化会伴生新的内容。现实性表现为,非主流文化伴随外界客观变化产生,进而适应社会某些阶层或群体的要求,与社会现实文化有着广泛的、深层的交融。非主流文化有别于主流文化的主要个性特征有来源的非组织性、功能的非强制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来源的非组织性表现为,—般情况下,非主流文化不是由学校外部社会预先规定的,也不是来自学校的组织管理机制,而是在学校成员内部自发形成的,是一种“内在的文化”,缺少组织和计划。功能的非强制性表现为,非主流文化对学校部分成员的作用和影响是自发的、内在的,是一种自觉的“功能文化”,不需要强制组织和强制措施。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非主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是不平衡的、不稳定的,其发展一般有三种情况:第一,与社会的要求和期待不相冲突,并被社会所接受或认可,则有可能转变为主流文化;第二,与社会的要求和期待相背,则被社会所扼制和局限;第三,既不与社会的要求和期待相背,也不被社会明确认可,继续自发地发展。

2、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表现

通过对学校文化中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比较分析,不难看出高校非主流文化是外界社会文化影响和冲击学校文化的主要板块。其原因有三:第一高校文化中的非主流成分与外界社会的接触层面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更为广泛,更为随机。第二,非主流文化的产生带有选择主体较强的主观性,受外界影响而引起变化的可能性较大。第三,高等教育相对于其他层次的教育而言,培养主体有着更大程度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信息。因此,高校非主流文化是高校文化变化中最明显、最深刻、最广泛的文化区域。如果说主流文化的变迁,是学校文化变迁的主流性和方向性变迁,带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计划性,有一定的可预见性,那么非主流文化的变迁则是多维的、随机的、不可控的,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我们知道高校文化不可能只是社会期待的翻版,总要或多或少地混杂一些不符合或违背社会期待的成分因此,高校非主流文化的存在是必然的,是不可避免的。其一,社会的期待本身与学校成员的期待总会存在一些差异或矛盾。其二,学校成员,尤其是学生不能完全准确把握社会的要求与期待的标准和内容其三,学校成员的个性因素,学生出于好奇,更容易接受新生或相异的信息,相对于其他层次的教育而言这一原因在高校显得较为突出。这也是非主流文化容易受社会文化影响的因素之一。其四,非本土文化的渗入和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这是任何一个想发展、想进步的国家和高校都不能避免的因素。如果说校园文化是一种环境,那么非主流文化好比自然生态环境,在培养学生知、性、意、行的过程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校成员的言行以及学校的教育活动产生深层的影响。非主流文化的产生是学校成员进行文化选择的结果。因此,在形式上,非主流文化对学校成员的影响和作用是直接的、内在的、自发的;在性质上,非主流文化对学校成员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这主要取决于非主流文化内容的属性和学校成员的选择。

(二)校园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1、非主流文化对校园主流文化的冲击与排挤(1)负面网络文化的冲击

互联网中的消极、暴力、色情等非主流文化,被称为“社会毒文化”或“电子海洛因”。在我国,大学生成为网络青年的主要群体,上网成瘾使很多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认知方式、行为方式等都发生剧烈变化,严重的导致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网络游戏”、“虚拟交友”、“QQ爱情”、“网络迷信”等带来的颓废、萎靡更是举不胜举、防不胜防,经常见到有的学生上课精神恍惚,下课迫不及待地奔向网吧的场面。如今,网瘾危害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极易导致大学生的心灵扭曲和变态人格。(2)负面商业文化的冲击

市场经济中,商业化、市场化、交易化等规则本无可厚非,但商业社会也不是无规可遵、无序可循,其主流文化,比如诚信、守法、公平等人类的先进意识正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当中。而非主流的商业文化,诸如权钱交易、弄虚作假、坑蒙拐骗、巧取豪夺、不择手段等,也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侵蚀着学子们的头脑。这些恶俗的商业文化,将教育者辛辛苦苦为学生灌注的“诚信”理念不断消弱,成为令学校和老师深感忧虑的侵害学生心灵的可怕“病毒”。(3)负面生命文化的冲击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与生俱来要承载许多责任、义务与使命,因为生命不光是个人的,更是属于家庭、属于社会的。然而这些先进的生命理念,在很多大学生思想中非常淡漠。他们把生命看得极其个性化,即“我是我自己的”,由此带来的是生命的自私和脆弱,缺乏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为他人奉献的牺牲精神,经不起挫折,受不了困难。这些都说明了负面生命文化的危害确实值得社会和高校教育者警醒与反思。

2、非主流文化冲击下大学生的心理意识嬗变

(1)1.信仰迷失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种种复杂的社会原因,传统的理想教育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很多大学生失去了对主流意识和主流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甚至造成对政治信仰认同的破灭。同时,家庭和社会官本位、商本位、钱本位的潜在影响也让大学生变得很现实,甚至连幼儿园里孩子们的理想都很“非主流”了,当孩子们的理想从过去的当解放军、当科学家变成了当处长、局长、经理、老板了的时候,大学生们的理想则变得更加现实而直接,即找一份好的工作或考研,当然,考研也大多是为了更有把握找到更好的工作。有学生说:“我们追求更多的是价格而不是价值;追求的是职位而不是职责。”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据一份调查资料显示,在对一所大学学生的问卷中,在回答“你信仰什么?”的时候,21%的学生答案是“钱”,43%答案是“能力”,12%认为是“权力”。7%的学生表现出迷茫和无所适从的极度矛盾的心态。在回答其它一些问题时,明显地显示出了大学生实用主义意识的强烈。很多大学生对现实怀疑、困惑、信仰迷失,同时又不甘于这种迷失,因而显出痛苦而矛盾心态。

2.享乐意识这是一种游离于主流意识之外的、将自己的精神寄托在放纵感官快乐之中的非理性主义行为,是一种对一切都无所谓,不再追求,不再思索,以无度的享受、无止境的消遣为人生最大意义和幸福的消极涣散、自我消解的生存方式。

“享乐意识”其实是一种感性快乐主义文化意识,既对拜金主义“搔首弄姿”,又与实用主义“顾盼生情”。这种文化和意识泛滥的直接结果是使人只会追求消

费和享乐,而抛弃了对人生意义、幸福、价值、精神的追寻,在大学生身上体现为价值观的平面化。现如今,铺天盖地的消费信息、鳞次栉比的消费场所、充满媚惑的消费宣传、花样翻新的消费时尚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刺激着大学生的消费欲望,煽起大学生的消费热情,诱导甚至支配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很多学生是“饮食消费跟着广告走,服装消费跟着名牌走,娱乐消费跟着新潮走,文化消费跟着时尚走。”这种快餐式、无深度、平面化的消费心理,这种缺乏崇高感、使命感、道德感的消费文化,恰恰迎合了现代商业社会中大学生急功近利、寻求新颖、渴望享受、表现自我的价值观念的内在要求。也正是这种快餐式的消费文化和享乐心理把一部分学生塑造成了缺乏思想内涵、没有价值追求、失去思维主动、丧失批判精神、情绪反应浅显的平面人。

3.悖逆心理主流理想信仰的疑惑和迷失必然带来心灵崇尚的重新寻觅。有大学生说:“过分强调我们只能接受一种世界观才是科学的,信仰宗教就是迷信的,这造成了我们的逆反心理和反感”。他们认为,单一的意识形态教育是不明智的,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是育人,那么科学的意识形态教育就应该是吸取各家精华糅合起来的多元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精华的综合意识。他们认为,政治理论教育空洞高远,解决不了他们的现实问题,把伦理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混在一起是错误之举,应该淡化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文化道德修养。许多大学生认为理想化的境界是反对一切假想的中心或权威,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选择,他们说“我们更相信自己的判断和思考,不会轻易相信别人怎么说”,“既然传统无法保证我们精神上的明朗,我们干脆对主流意识中一切绝对不可侵犯的传统制约采取拒绝”。这种怀疑、否定甚至是抵制的情绪表明他们中的很多人心中没有绝对的道德,没有绝对的权威,没有绝对的是非标准。这些观点是部分大学生内心世界中非主流意识的真实写照,是悖逆心理和否定意识的具体体现,生动反映出大学生非主流意识的非政治化、多元化倾向。

4.暴力意识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大学生是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在心理健康方面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这实在是一个极大的认识误区。近年来,大学生自杀、杀人事件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2004至2006年的3年间,仅北京的高校,就有43名学子自杀,学历层次为在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大量严酷事件的接连发生和众多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的暴力心理现状实在令人堪忧,光鲜亮丽的表象下,他们恰恰成为了心理健康领域的弱势群体。

五、应对非主流文化影响的策略

(一)对价值观影响的策略

面对非主流文化的变化和影响,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改变以往站在主流文化的立场上审视和批判非主流文化的视角,站到一个更为中立的正确立场上,以科学的态度和辩证的方法对待非主流文化。当前,社会文化的结构趋向开放式,内容趋向多元化,功能趋向综合化。区域文化将不可能完全、单一地局限于某一个区域。而是一个以广阔的社会文化为背景,并与之相交融的多元化主体、多样化形式、不同性质影响的亚文化。要从高校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的正当需求,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是做好工作的关键所在。对于高校学生的文化选择,要彻底改变带有强制性的灌输模式,加强思想沟通和正面引导,以内因优化,促进学生提高文化鉴赏力,从而自觉地选择和接受优秀文化。积极、充分地挖掘和利用非主流文化中的育人因素。充分利用非主流文化中直接的教育意义。有的非主流文化本身就具有直接的教育意义,有的非主流文化中的一些内容具有教育意义,对于非主流文化中直接明了的育人因素,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十分注

重并充分利用。积极挖掘非主流文化中隐含的教育意义。有一些非主流文化或非主流文化中的有些内容表面上给学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直接印象是没有积极的教育意义,需要人们去发现和挖掘。为此,要整合各方资源,构建有效机制:首先是坚持社会主导价值观的一元化不动摇的约束机制;其次是开放机制,即主导价值观要增强面向大学生的开放性和宽容性;再次是比较机制,对那些非社会主导价值观,应引导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比较和鉴别。二是文化凝聚机制:大学生作为一个尚未步入社会的高文化层次的群体,文化凝聚机制在其价值取向整合中起重要作用。文化具有凝聚、激励、约束、导向、纽带、辐射、渗透等功能。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三是社区互动机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周边环境的影响,所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只从校内一个维度来进行,要善于利用社会的支持,发挥全社会特别是所在社区各方面的力量,将思想政治工作由校内拓展到校外,建立高校和社区的互动机制,实现“多管齐下”、良性互动、取长补短的工作格局。通过以上机制尽可能排除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不利影响。

(二)对大学生心理影响的策略

要应对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意识的影响,必须认真梳理和审视现阶段高校非主流文化及影响的新特点,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正确路径。1.现阶段高校非主流文化影响的新特点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市场化,现阶段非主流文化的信息来源越来越多,在校园文化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并逐步由以往的校园边缘文化向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心文化靠拢和转移。特别是互联网的迅猛普及,非主流文化载体的虚拟化,使非主流文化信息总量剧增、信息内容剧变、信息渠道日益趋向多元化。相对于学校主流文化而言,非主流文化更具有较强的先锋性和超前性,由过去的无足轻重发展到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成为影响学生非主流心理意识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阶段高校非主流文化是十分复杂、多变和难控的。非主流成分与外界社会的接触层面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更为广泛、更为大众、更为通俗、更易受外界影响而引起变化,因而非主流文化和非主流心理意识不管是内容、形式还是其实质,都具有不稳定性、不平衡性和无序性。如果说主流文化的变迁是学校文化的方向性变迁,是有组织、有意识的影响和渗透,具有一定的计划性和可预见性,那么非主流文化的变迁则是多维的、灵活的、自发的、随机的、零散的。这种零散和随机经常表现为偶尔随意思维,虽不构成严密的理论思想体系,因时、因地、因人、因势而变,但它对大学生心理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的作用及影响却十分巨大。少数大学生的非主流意识对主流意识系统形成强烈干扰,成为反主流、反社会的排泄渠道。现阶段,大学生的非主流意识正处于“十字路口”,茫然迷失是主要特征,但具有引导性和可塑性。

2.正确健康心理意识的引导及举措

(1)以理性的态度客观对待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意识的影响

面对当前高校非主流文化出现的新特征,面对当前社会文化结构的日趋开放,内容的日趋多元,功能的日趋综合化这个现实,区域的单一的主流文化将不可能再一支独秀,不可能再完全地、同一地、强制地发生最大作用,它必须要以广阔的社会文化为背景,要与多元化主体、多样化形式、不同性质影响的非主流文化相竞争、相融合。这就要求创造一个良好机制,在充分尊重不同文化类型存在价

值的同时,也充分尊重大学生的文化选择权。

正如其它文化类型一样,非主流文化也同时具有正负面的双重作用。负面的非主流文化和心理意识会消解主流文化原有的教育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会导致某些大学生在面对人生选择时不能正确认识、评价自我,过分强调个人价值,片面追求自我设计、自我奋斗,渴望自我实现,唯我独尊,在追求自我满足的同时,却卸载了自己对社会、对他人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但是,正如前面所讲,对于非主流文化也不能一概否定,它也有其合理的一面。非主流文化也可以承载积极健康的思想情趣,比如主流文化之外的大众文化中也不乏具有高水平的艺术作品和有益身心的文化娱乐。从积极的角度看,大众文化以生动活泼、缤纷热烈、通俗平易、贴近生活的一面,改变了以往单调、刻板的沉闷生活方式,给大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休闲空间和缓释压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对于非主流文化,要对其进行分析和引导,不能简单武断地批判和打压,要看到它产生的必然性、形成因素的复杂性和存在的合理性。

(2)以科学的教育机制引导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意识

对于大学生的文化选择,要体现大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注重个人需求的满足,有利于个性的发展。但是,这种自主选择要与管理引导相结合,既要始终坚持社会主导价值观的一元化不动摇的原则,又要增强文化面向大学生的开放性和宽容性,即要以自主选择为主体,以管理引导为手段。要正确把握社会期待与大学生主观发展需求之间的差异,寻找最佳的结合点和切入口,彻底改变强制性的灌输模式和空洞无味的说教,使其现实化、平易化、人性化、生活化,真正解决大学生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据此,高校把对非主流文化的分析评价引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就显得尤为必要。教育者要对非主流文化中直接明了的育人因素格外注重并充分利用,对其中隐含的教育因素认真发现和挖掘,对非主流文化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从思想上及理论上认真反思、分析、鉴别,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认真思考,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正确的文化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开展积极讨论,自觉地评论和自我教育,对非主流意识进行历史的、阶级的、科学的、认识论的分析,把“求乐”同“求美、求善、求知”很好地结合起来,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鉴赏能力、批判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自觉抵制非主流意识中的消极因素影响。

(3)以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培育大学生健

康心理意识的土壤高校作为大学生身心成长的重要文化场所,健康和谐的文化环境尤为重要。校园文化具有凝聚、激励、约束、导向、纽带、辅射、渗透作用,因此必须进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以“自由、科学、民主、创新”的大学精神为载体,为大学生提供灵魂支持,在校园中形成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引导大学生积极认识和积极对待各种非主流文化思潮的挑战。总之,既要满足学生健康的感性需求,又要引导他们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在精神愉悦的同时,使人格得到理性的提升。

(4)以全方位的社会支持系统配合大学生心理

意识的净化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大学生健康心理意识形成的重要依托。大学校园不是世外桃源,不可能独立于尘世之外而存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及其它心理意识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社会及校园周边文化环境的影响,因此,只从高校校园一个维度来进行教育显然是不够的,必须要善于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发挥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协助,将健康心理意识的培育工作由校内拓展到校外。这就需要使文学

艺术、广播影视、社会管理等意识形态领域各部门加大整合力度,多管齐下、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取长补短,形成各方面力量的良性互动,从源头扼制不良文化和不良意识的滋生和蔓延,减少不良情绪的传染,净化社会心理环境。在这种良性机制下,大学生就更易于自觉地选择和接受优秀文化,而只要接受了先进的优秀文化,就能自觉地排斥非主流文化的消极影响。同时,学校要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受到教育,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新问题的必然性,消除对社会现实怀疑和不满的消极情绪,克服失落感和盲目意识,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取向。

综上所述,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正是由于非主流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中占据着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并且对大学生的心理意识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和影响,所以,及时追踪和研究其发生的作用和应对策略,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以及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

论非主流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篇2

关键词:非主流文化,美国社会,影响

引言

非主流文化又称亚文化, 是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那些局部的文化现象。主要表现在特定时期和特定人群中流行的不同与主流文化的政治、态度、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由于不同的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 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体现出了文化特殊性的一面。如因阶级、阶层、宗教以及居住环境的不同, 在统一的文化背景之下, 都可以形成具有自身特征的群体或地区文化。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 其独特的历史使美国就像一个大熔炉般, 在除了占主导地位的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文化外, 不同时期还融合着不同的非主流文化, 如年龄的亚文化、人种的亚文化、生态学的亚文化等。虽然主流文化是一个社会的核心文化, 代表着该社会中占支配地位人群的主要利益, 但非主流文化又是不同种族、年龄、性别等群体的心理、行为再现, 其涉及广泛, 影响巨大。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非主流文化对美国政治的影响、非主流文学及青少年文化对美国社会的影响来唤起人们对边缘人群的关注及其文化的思考。

1. 非主流文化对美国政治的影响

美国的主流文化突显个人主义, 强调自由、民主与法治,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塑造了美国的政治制度。但是美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又离不开非主流文化的推进。美国文化的多元性使其政治制度要尽可能的满足各个群体的利益, 否则引来的便是不同边缘群体的抗争, 其表现形式以社会运动或暴动为主, 如美国黑人民权运动、20世纪60年代的反主流文化运动等。[1]这些运动使人们对美国政治制度的信任度极大地降低, 使黑人等边缘群体为争取公民权利而战, 这便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美国的公民权利结构的完善。正如威利斯所说“黑人对美国生活的一个重要贡献是他们的存在有助于美国民主思想的发展和光大。”[2]

非主流文化群体对美国政党的竞选影响颇深, 他们的投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哪个党派执政。因此为了获取选票, 政客们要纷纷考虑到各个群体 (如黑人、犹太人、妇女、亚裔或宗教派别等) 的利益并以具体行动来谋求其支持, 如“草根动员”中的“政治烧烤 (political barbecues) ”等。因此美国非主流文化通过影响美国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完善公民的权利结构、影响选举结果等使其独特的价值观逐渐渗透到美国主流文化中去并为美国的主流社会所接受, 从而影响美国政治。

2. 非主流文学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在美国文学史上, 亚文化群体用笔撰写了他们的现状, 发出了不满的呼声, 表达了对权力、公正、平等的渴望, 同时也震撼着美国主流社会, 为美国主流文学增添了不少色彩。笔者主要以亚裔、黑人文学为例。

亚裔在19世纪中到美国后备受歧视, 他们的早期作品主要以自传为主, 主要记述他们到美国的生活经历, 如罗斯·布洛逊《心中的美国》 (1946年) 、汤婷婷的《女武士》 (1975年) 等都有自传成分[3]。这些作品都成为畅销书。20世纪后半叶, 由于美国多元文化的发展, 亚裔文学作品种类增多, 也逐渐被主流文化所接纳, 并有专章讨论亚裔美国文学和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亚裔作家通过自己的经历来展现美国社会中亚裔作为弱势群体是如何维权反歧视, 如何捍卫民主思想, 发扬民主理念的。与此同时也体现出了他们对美国多元文化的建构做出的贡献。

谈及美国黑人文学, 不得不说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哈莱姆文艺复兴”。其领袖是诗人兰斯顿·休斯。他的诗歌抒发着强烈的种族自豪感, 表达了对黑人命运和文化的关注, 以及对种族歧视的谴责。[4]他对美国黑人文学和主流文学的影响意义深远。同时出现的左拉·尼尔·赫斯顿以黑人口头民间故事为题材, 表达着她对其种族文化的热爱和自豪。在“哈莱姆文艺复兴”是还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黑人作家, 他们在作品中赞扬并宣传本民族的文化, 如黑人音乐、方言等, 使其尽可能被白人文化所接受。可以说他们是黑人文化与主流文化交流的媒介, 也促进了整个美国社会对不同文化的接纳并逐步走向文化的多元性。

除了亚裔、黑人文学, 美国文坛上还有女性文学、同性恋文学等。这些非主流文学都在不同程度上唤起了美国主流文化对平等、权利的重新审视。

3. 青年亚文化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青年亚文化是指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少年群体的特殊文化, 它主要体现在对成人文化反抗、颠覆和批判。美国青少年通常会以以下方式突显他们的个性:服饰、音乐、语言[5]等。他们通过穿父母师长所谓的“奇装异服”、听唱重金属或摇滚音乐、说些成人听起来似外星话的行话或俚语 (如称dog为朋友或伙伴, 通常指男性) 来表达他们的不满、愤怒、敌意和暴躁, 以引起成人的注意与肯定。这种个性的张扬甚至以吸毒、群居、同性恋为表现形式冲击着主流文化。一些不良文化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影响巨大, 从而引发了众多的青少年社会问题, 甚至致使青少年犯罪率的增加, 成为了美国社会治安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当然, 这种文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成人对青少年教育、引导方式的反思。

结语

美国是个多元文化的国家, 形形色色的亚文化群体以文化平等理论和后现代主义观念为核心思想基础[6], 即从某种角度颠覆着主流文化, 同时也完善着主流文化, 使非主流文化与主流文化对立统一, 促进着美国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丽, 何家伟:非主流文化对美国政治制度的影响[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4 (2)

[2]高春常:文化的断裂—美国黑人问题与南方重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3]王仁才:美国亚裔文学述论[J]。武陵学刊, 1997 (2)

[4]张欲晓:黑人文学的崛起及其对美国现代主流文学的影响[J]。学习与探索, 2009 (4)

[5]F.P.赖斯, 乐嘉勇译:美国青年亚文化[J]。青年研究, 1991 (7)

论非主流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篇3

关键词:非主流文化;官兵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E22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1—0214—02

在过去30年的中国文化世界里,主流文化与外来文化、大众文化等文化类型一道成为丰富人们文化生活,满足多样化精神需求的精神食粮,但一些非主流文化弘扬的并不都是真、善、美的东西,而是西方腐朽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或传统文化当中的糟粕,致使一些人价值观异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思想道德素质滑坡。同样这些“污水”也无时无刻不腐蚀着官兵思想,如不对这些非主流文化所裹挟的文化糟粕加以审查和“过滤”,将严重影响官兵的成长和部队的发展建设,因此我们必需采取有力措施应对非主流文化对青年官兵的不利影响。

一、非主流文化及其消极方面

由于非主流文化包含的内容广泛而复杂,要给非主流文化下个明确的定义并不太容易,我们不如换个角度首先要弄清主流文化的内涵。主流文化是一个因地因时不断更新变化的内涵,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阶段其主流文化内涵是不同的,我国现阶段主流文化指的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①)为核心的科学的、人民的、大众的文化。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反映。由此可见非主流文化指的是不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要反映内容的文化或社会主义义意识形态较弱的文化。

由于非主流文化并不都以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其反映的价值观念也多元复杂,其中不乏消极颓废方面。

一是残余的封建文化遗毒逆风而上,毒化社会环境。诸如:一些人深受封建迷信思想、官本位思想影响,将个人的进步和发展的立足点建立在神灵的降福、领导的提携之上,于是他们对烧香拜佛乐此不疲,对拉关系、走后门趋之若鹜,把钱权交易、以权谋私作为个人实现人生目标的捷径,严重腐蚀毒化了社会风气,破坏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是外来强势文化涌入,不断挤占青年的思想阵地。诸如:反映西方生活方式的麦当劳、肯德基从大中城市开到了乡镇;体现西方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好莱坞大片充斥着电视、电影和网络等等。其裹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渐渐为部分人所接受。传统的勤俭节约被嗤之以鼻,情感专一被视为保守,无私助人被称为傻子。对此我们必须报以高度的警惕。

三是大众文化兴起,不断消解主流文化的影响。对大众文化来说,价值、意义可能不是它所关心的,而它关心的可能是娱乐价值,或其背后的商业价值,因此无限的千方百计的迁就大众,成了大众文化最大的特征。其对善恶之别,是非之分了无判断,既不打算弘扬什么,也不大算批判什么,表现出一种无价值的价值。尤其是一些大众文化作品通过揶揄、恶搞等手段,嘲弄崇高,解构意义,使主流文化宣扬的严肃的、道德的东西成了取乐的对象,极大地消解了主流文化正面塑造价值的发挥。

二、非主流文化对青年官兵的不良影响

文化作为人类创造的精神产品一经产生便具有了“实体”的性质,这个文化的“实体”,对于创造它的主体来说,是一个外在的力量,它无时无刻不在为人们提供科学知识和特定的价值系统、行为规范、道德伦理及意义网络。因而文化内涵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伦理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个人的价值取向、道德伦理和行为规范。非主流文化作为整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影响范围和影响力方面可能远远不及主流文化,但其中蕴含的消极因子却极大地解构着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社会伦理和道德規范,并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对身在军营的青年官兵中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

1.部分官兵功利思想严重,理想信念淡化

部分官兵为达到名利双收的目的,过分看重成功、进步,但其选择实现个人目标的途径不是靠个人努力的工作和艰苦的学习,而是深信庸俗哲学,四处拉“关系”,搞“感情投资”,一些官兵甚至滋生“进步靠关系”、“提升靠送礼”的灰色心理,认为没有关系,没有钱,个人再努力也没用。从而对领导搞人身依附,对同志则区分三六九等,对自己有用的就“团结”,反之则态度冷淡。“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个别官兵身上异变为“只因祸福避趋之”,至于为了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的维护而奋斗、建功立业的崇高理想,在功利的面前失去应有的光辉,极个别官兵在义利观上发生严重偏移,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甚至用人民和军队的利益换取个人的利益,搞钱权交易,成为部队的害群之马。

2.部分官兵个人主义严重,奉献意识弱化

随着西方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其宣扬的注重个人奋斗、实现个人价值日益被国人接受,成为激励个人成长进步的有力驱动,但同时也为个人主义的滋长提供了温床,在官兵中集中体现在奉献意识的弱化。首先,在入伍动机方面一部分战士把学技术、学驾驶作为参军入伍的唯一目的,只想着技术学成之后,“脱军装、奔小康”,对自己服役所肩负的职责和使命则漠然置之。其次,在学员分配上,多数学员都把进入机关、科研院所、大中城市作为自己的首选,而边远艰苦地区或基层野战部队则成了一些学员唯恐避之不及的无奈之选。军人是最需要奉献精神的职业,需要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奉献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如果作为一名军人处处为个人的利益着想,那么这支部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就无从谈起,更不必说保卫国家和人民了。

3.政治淡出部分官兵视野,意识形态斗争意识淡漠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流血的政治,因此作为战争实践主体的军人,必须关心政治,关注意识形态。我军也正是在党的领导下通过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培养高度的政治觉悟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最终成为保卫国家领土安全,保卫人民生命财产,保卫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党的领导的坚强柱石。然而长期的和平环境使过去那种紧张的意识形态的对立得以舒缓,人们日益沉浸在丰富的文化产品所提供的轻松娱乐之中。对西方敌对势力“分化、西化”政治图谋失去了警惕,这种现象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于部分官兵当中,诸如一些青年官兵对如何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增强政治鉴别力,提高抵御非无产阶级思想侵蚀的免疫力兴趣不大,谈起好莱坞大片、各种娱乐节目则滔滔不绝。一些官兵甚至对西方文化作品中描绘的“美好世界”心驰神往,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产生怀疑,这对我军保持无产阶级性质无疑是无益的,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履行“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也是有害的。

三、应对非主流文化不良影响的几点思考

1.高举社会主义文化旗帜,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文化在军中的主导地位

文化的意识形态性是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现今世界一切文化体系都从属于一定的阶级、一定的政治集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同样如此,她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反映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的文化,对此我们不应有任何质疑。我军是我们党维护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工具。在我军内部理所当然必须高举社会主义的文化旗帜,用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来武装官兵的头脑。就是要大力宣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中,坚持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帮助官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和荣辱观,不断巩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我军的主导地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官兵思想不被非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渗透,确保我军无产阶级军队的性质,确保我军听党话、跟党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

2.加强官兵的文化鉴别力,拚弃非主流文化的不利影响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开放的社会,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通信、网络等现代技术的高度发达又使携带这些思想观念的文化产品广泛传播,要想确保一块纯而又纯的“文化净土”几乎成了天方夜谭。军人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群体,也面临日益严峻的多元文化挑战,不同质的文化汇聚军营,如果官兵对不同的文化作品不辨良莠,全盘接收,将会给官兵的理想信念、价值观、道德观念带来混乱,甚至嬗变。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军人的正确的价值取向,提高军人审美情趣,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官兵对不同文化的鉴别力,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意识形态时才能保有清醒的头脑,运用科学的标准对各种文化所宣扬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行为规范等做出评判,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3.借鉴社会文化建设的成果,建设生动、活泼、充满战斗力的军营文化

要应对各种非主流文化的不良影响,在弘扬社会主义文化,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高官兵文化鉴别力的同时,还要积极建设兵味十足的,生动、活泼、充满战斗力的军营文化。一是在形式上要借鉴大众文化所采取的为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大力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大力倡导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革命军人的时代风貌,使广大官兵在丰富的文化活动中受到教育,坚定理想信念。二是在内容上要围绕部队中心任务,反映火热的训练生活,表现官兵精神风貌,塑造新时期军人的光辉形象,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军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敢于牺牲奉献的战斗精神。

注释:

①陈亚杰编著:《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第7页

参考文献:

[1]魏恩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2]潘世伟.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3]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陈亚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论非主流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篇4

论中西文化碰撞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

本文论述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西文化的.差异和碰撞导致的价值观冲突所引发的文化多元现象,并从分析这些现象对青少年人生价值观、民族国家观、义利观、情爱观和物质生活观方面的影响入手,确立如何使青少年弘扬传统文化、正确选择和吸纳世界优秀文化、努力实现文化沟通与融合的途径.

作 者:唐健禾 作者单位:四川理工学院,外文系,四川,自贡,643000刊 名:宜宾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YIBIN UNIVERSITY年,卷(期):7(7)分类号:B821关键词:文化 青少年 价值 影响

论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篇5

关键词:网络文化,青少年,负面影响

1994年4月20日, 北京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接入国际互联网的64K专线开通, 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 这标志着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截至2009年底, 中国网民人数达到了3.84亿, 比1997年增长了618倍, 年均增长了3.195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28.9%, 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而在网络用户群体中, 35岁以下的青年及青少年基本保持在80%以上, 甚至达到91%, 各年龄段的人群中, 尤其以18—24岁群体所占比例最高, 基本保持在35%以上, 甚至超过40%。[2]也就是说, 中国网民的主体是青年。

网络也深深地影响着当前的青年生活, 改变了青年的人生世界。今天,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 突破了交往的时空限制, 使世界成了“地球村”, 使虚拟交往大行其道。以学校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育模式受到了网络教育的挑战, 网络教育是自我教育、交互教育, 正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成为一种潮流。网上购物, 正成为青年生活的一种时尚, 引领着消费生活的潮流, 以其商品信息量大、可选范围广、成本低、消费者主动性强的优势, 为更多青年接受, 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网络娱乐业的兴起也改变了青年人休闲生活, 特别是网络影视、音乐、游戏盛行极大丰富了青年人的休闲生活。

网络在给青少年带来诸多积极作用的同时, 网络及其所衍生的文化对青少年思想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容回避的。

一、网络交往容易使青少年人格异化

从网上个人交往的外在形式来看, 主要有三种状态:在线交往, 收发电子邮件, 在电子公告板上发帖和看帖。无论是何种形式, 其由于交往的虚拟性, 从而给了青少年极大的自由度, 摆脱了现实社会的种种限制, 很多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或不愿公开的个人愿望, 在这里可以得到一种随变性的假想式满足和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同时作用于青少年身上时, 由于缺乏直接的面对面的人际互动, 两种人格很难在一个心理尚不成熟的青少年身上统一起来, 表现出网上交流能力与现实交往能力的极大反差。网络的隐藏性和现实关系的复杂, 使得部分青少年更愿意选择网络交往, 回避现实的人际关系, 变得与现实社会相隔膜, 沉溺于虚拟世界而不能自拔, 而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冲突又导致了人必须面对现实生活, 最终导致青少年心理扭曲和人格异化。

二、网络娱乐文化使青少年网络依赖心理增强

网络娱乐文化最吸引青少年的莫过于网络游戏。2006年1月4日,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十七次调查报告中显示, 网民中经常玩网络游戏的有33.2%, 而其中以青少年为主体, 他们是最热衷于网络游戏的群体。由于不分青少年自我觉察及自我控制能力弱, 富于幻想, 喜欢追求新奇, 再加上家庭、学校、社会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从而形成了对网络游戏的依赖心理, 网络游戏在其生活中占据主要地位, 进而导致情绪低落, 生物钟紊乱, 自我评价降低, 影响学习, 这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危害。

三、网络不良信息使青少年道德及法律观念淡薄

当前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各种各样的信息借助于“无国界”的网络充斥着青少年的周围, 影响着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

其一是恶意的政治信息对青少年的思想带来毒害。国内外一些敌对势力和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传播信息的快捷性、隐蔽性, 以“民主”、“人权”为幌子恶意歪曲是非, 颠倒黑白, 对社会主义进行恶意攻击和诽谤。这些恶意的言论极容易使缺乏政治经验, 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成熟的大学生受到蒙蔽而迷失政治方向, 进而对社会主义产生怀疑。

其二是腐朽的西方文化对青少年思想造成侵略。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网络向我国大力倾销自己的文化, 渲染暴力、金钱、色情、拜金主义等消极颓废的内容, 而大学生好奇心强, 接受新事物快, 很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

其三是低俗的精神垃圾使青少年思想产生腐化。网络信息的传播具有广泛性、迅速性和内容实效性、不确定性等特点, 使网络成为信息的“万花筒”, 精华与糟粕并存。特别是网络传黄现象给互联网造成了严重污染。一些自控力弱的大学生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心理去寻找色情和暴力信息, 造成对网络极度迷恋, 进而发展成为病态的网络沉溺。

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网络拓宽了青少年的文化视野, 显示了现实科技的魅力, 但多数青少年上网体验的是网络的娱乐性。由于网络信息纷繁复杂, 难以甄别与控制, 青少年极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 因此, 家庭、社会、学校必须统一动起来,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 从而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互联网状况.[N].光明日报, 2010-06-09, (6) .

论非主流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篇6

关键词:网络文化;传统文化;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G623.58

网络文化因其具有快捷性、多元性和开放性,从而能轻而易举地突破地域、民族的限制,并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也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下面就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在青少年教育方面产生的相关影响谈谈个人看法。

一、网络文化对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

1.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不利影响

1)网络语造成传统语言文字失范和混乱

“有木有啊”、“坑爹”、“爱伱一辈孓”“886”,这些古怪的用语和文字,近年来网上不断涌现,被称之为“脑残火星文”。这些文字的使用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非规范性,有些甚至将汉字、数字、英语字母以及文本符号混杂使用,让人摸不着头脑,例如:99,3Q古力I,I会努力D(舅舅,谢谢你鼓励我,我会努力的)。

火星文标新立异,张扬个性,特别受到网络上一批被称之为90后的青少年群体的青睐,在上网交流时他们乐于使用这些文字,有些学生甚至将火星文使用在作文里,让语文老师无所适从。由于这些网络用语在使用上的随意性和非规范性,怪字、错字、别字也是层出不穷的局面,这必将影响到青少年对严谨规范的传统语言文字学习与掌握,冲击着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化,从而造成青少年传统语言文字教育的失范和混乱。

2)网络多元化价值体系冲击青少年传统价值观教育

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性的文化,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在网络传播中相互碰撞和交融,使得文化向多元化发展,这必然会形成多元化的价值体系。网络文化中有许多先进的思想与理念,但其中也有许多形形色色、鱼龙混杂的不良文化,宣扬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物质主义等。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审美观等思想意识尚不稳定,他们容易受到网络上一些与我们传统文化价值观相背离的文化的影响。

3)网络搞怪行为歪曲经典文化形象

不久前的網络搞怪行为“杜甫很忙”,将语言课本上杜甫图片进行各式各样的涂鸦后在网上疯转,这样网络搞怪行为因其风趣幽默、叛逆荒诞、出奇古怪,对青少年生产极大的吸引力,但这些看起来只是为了简单的娱乐而进行的网络恶搞行为,却在严重歪曲了经典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的形象。

例如:网络搞怪中的古诗词改编:“美人卷珠帘。万径人踪灭”、“两岸猿声啼不住,惊起蛙声一片”,“车辚辚,乌萧萧,二月春风似剪刀”‘“借问酒家何处有,姑苏城外寒山寺”等,这些表面看来产生了一些奇特的效果,让人觉得眼前一亮,但是一些行为的结果却严重影响了青少年一代古诗词的学习。

2.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有利影响

4)为传统文化提供广阔的自由空间,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网络无地域和时空限制,每个人可以都作为平等的参与者出现,享有同样的发言权,这种平等参与的方式,增强了民主意识,给传统文化的行为模式带来了新的气息。

在网络环境里,作为青少年,他们可以自由地张扬个性、诉求平等,突破了传统文化里的尊卑观念和循规蹈矩的清规戒律的束缚。如今在网络上非常活跃的90后们,也正表明了他们对网络这种广阔而自由的文化氛围的接受与喜爱。因此,传统文化必将因他们、因网络得到不断的开展与创新。

5)网络文化为传统文化的承载与传播提供了技术平台

网络文化的产生,为传统文化的承载与传播提供了新技术平台,它改变了千百年来传统文化教育主要依靠书本与老师当面教授的,这种保守、缓慢、单一的教育模式,网络传播的快捷性使传统文化教育在时空上的障碍得以消除,可见网络文化为传统文化的承载与传播提供了技术平台,也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

二、面对网络文化不良影响,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文化,对给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有利的一面,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何扬长避短,减少消除其不良影响,可从如下方面着手:

3.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网络化

面对网络文化的冲击与挑战,我们对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不可能同步自封,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作相应的调整和变化,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使传统文化教育紧跟时代的步伐。

针对越来越少的青少年通过网络途径接受知识的新变化,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必须实现现代化和信息化,通过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发挥网络的信息优势和教育功能,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网络化,开办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教育网站,同时加强网络青少年教育队伍建设与机制建设,利用网络阵地,发挥网络的信息优势与教育功能,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辟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道路。

4.加强网络信息管理,构建绿色上网通道

网络文化和资讯信息纷繁复杂、善恶美,精华糟粕,形形色色,良莠不齐。青少年辨别能力较弱,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毒害,一些青少年可能因此误入歧途。为了避免青少年接触那些对其成长极为不利的有害信息,教育、文化主管部门应积极争取公安、网络服务运营商等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建设绿色上网通道,在网络接入时,通过技术手段对那些反动、色情、暴力、迷信等内容的信息进行查堵、过滤和屏蔽,把那些不合法、不健康网站的信息彻底的屏闭,减少青少年在无意间接触不健康信息的机率,同时政府也应加大网站的管理力度,设立一系列的奖惩机制,保证所有合法网站不要出现不健康信息和网站的链接入口。通过以上措施确保青少年绿色上网、健康上网,使网络成为人青少年学习、娱乐、交流、休闲的文明场所。

5.引导青少年辩证认识网络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于由网络资源与信息纷繁复杂,不健康内容令人防不胜防,而网络生活已经成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此种情况,家长学校应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帮助青少年辩证认识网络文化,提高青少年处理、分辨、选择和综合利用网络文化资源的能力,增强青少年的文化鉴别力,引导青少年阅读了解和阅读关于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帮助他们在网络中捍卫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是双方面的,新的文化的挑战给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课题,面对新挑战,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网络化时代,不断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总结探索,构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网络化工作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桂斌.王永辉.成都大学学报.网络时代须以正视的问题.2008.(3).

论非主流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篇7

学科分类:德育

课题负责人:傅守祥

工作单位: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310012

(一)选题意义

搭乘媒介快车的大众文化,受到青少年的热烈追捧,不仅成为他们耳熟能详的生活行为方式,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认知、情感、态度和思维。引导青少年全面客观地认识和参与青少年流行文化,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或遏制其消极影响,是学校德育研究的一个新的视角和领域。

青少年流行文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在青少年群体中广泛存在并借助媒介迅速传播,和社会主流文化在某些方面相似,但更多地表现为价值观念的冲突与内在的紧张关系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作为“青少年文化”中的特殊类型,大众文化主要表现为易变性、同伴群体性、相对封闭性、非反抗性等方面。

青少年中流行的大众文化正负面因素双重交织。一方面,流行文化丰富了青少年的生活空间,有助于青少年开阔思维、增强自信;有助于青少年个性的解放;有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另一方面,沉溺其中,影响学业与健康成长;过分追求娱乐,诱发道德问题;混淆价值标准,导致认同危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引发安全问题。

总之,大众文化追踪青少年的文化消费心理,迎合青年的消费口味,强烈地冲击着以风格清新、品位高雅著称的青少年文化,致使青少年文化向商品化倾斜。人文精神的失落深深地改变着青少年文化的方向和内容,导致部分青少年淡化了对高尚精神的追求。大众文化诱惑青少年文化与之合流。面对越来越多新的时尚与潮流,我们应该对青少年流行文化的价值进行合理定位。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从外在制度健全和内在主体培育两个层面帮助青少年鉴别大众文化的良莠,提高媒介素养,提升审美修养。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课题组将以问卷、访谈、事件剖析、政策分析等具体措施,选取典型文本,分析青少年参与文化创造的程度以及大众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影响的程度;实地调查与问卷调查相关政策部门和文化公司,探讨大众文化的流行趋势,进一步探讨经典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紧张关系与转化关系。

一是系统方法:本课题综合运用文化社会学、教育伦理学、生态哲学、审美现象学、社会理论、应用伦理学、意识形态批评等跨学科的多种方法,对文化现状与教育生态进行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对目前的文化困境与道德缺失进行哲学定位与伦理辨析。

二是比较及个案方法:兼顾经典艺术与大众文化审美趣味差别的纵向比较及中外教育情境与思想话语异同的横向比较,并选取典型文本剖析其喻示的德育理念与文化倾向。

三是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采用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力求获取更多的有效样本,以散点透视的方式广泛收集在校大中学生显性与隐性的文化消费取向及对一些文化传媒事件的态度,以合成统计的方式对省地以上文化机关以及城调队、农调队文化消费的季度与年度报表及初步分析进行深度分析和综合研究。

论非主流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篇8

关键词:影视文化,青少年,价值观教育,负面影响

影视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能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但不可忽视的是, 影视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误导性。影视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 需要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高度关注。本文将从影视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及其形成原因、应对策略三个方面, 来浅析影视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负面影响。

一、负面影响的突出表现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入, 影视文化更多地倾向于为经济利益服务, 其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被削弱, 出现了许多虚构、暴力场面, 对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 充满暴力色彩的影视文化, 阻碍了青少年健康的生命价值观的形成。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许多商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 出版一些充满暴力色彩的影视作品, 以此来吸引大众的眼球。正是不同程度的暴力色彩, 以及大量的暴力内容所传达的对于生命的态度和价值观念,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行为观念, 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过多的暴力色彩影视内容, 使得青少年对生命产生漠视的态度。因为在影视屏幕上见多了暴力、残忍、血腥的画面, 导致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伤害、伤痛也就麻木了, 失去了同情心, 这必然会阻碍其健康的价值观的形成。另一方面, 影视文化中的暴力内容, 容易诱发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 甚至是诱发犯罪。众多研究表明, 当前社会青少年犯罪率的提高, 与青少年观看影视暴力节目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次, 影视文化中的广告以及虚构内容, 对青少年经济价值观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青少年阶段, 身心发展还没有成熟, 自身的判断力不足, 容易被诱导。影视文化中穿插了大量的广告, 宣传各类时尚产品, 引发青少年攀比消费。广告本身就是为了诱导消费, 在这种诱导之下, 青少年极易失去自我, 沦为消费的奴隶。而且, 影视文化中的偶像剧, 通过各类虚构的环境, 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极度享受的物质世界, 这在很大程度上诱导了青少年的享受欲望, 对物质产生肤浅的认识, 这必然会影响正确的经济价值观的形成。

二、负面影响的形成原因

影视文化之所以能够对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一方面与青少年自身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心理特点有着根本性的联系;另一方面, 影视文化自身的问题, 以及青少年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 也对其负面影响的产生起着加剧作用。

首先, 青少年自身的因素, 是影视文化能够对其价值观教育产生负面影响的根本原因。一方面, 处于青少年这一特殊阶段, 身心尚未发育成熟, 判断力不足, 虽然对影视媒体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其自身的媒介素养还不够, 这是形成负面影响的本质原因;另一方面, 青少年在个体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其个体的行为受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亲人、朋友的影响极大, 而且青少年个体的经历也会影响其所选择的影视文化的内容, 这些都对影视文化负面影响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次, 影视文化自身存在的问题, 以及学校、家庭教育的缺失, 也是影视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产生负面影响的重要原因。受商品主义和消费主义思想的影响, 当前的影视文化日益商品化、批量化, 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影视作品的文化内涵, 使得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念对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还不到位, 学校把更多的重心放在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 对于其价值观的教育大多流于形式, 脱离现实生活, 达不到应有的教育目的。再加上, 目前家庭教育还不够完善, 存在一些不良因素, 如家长的恶劣示范、父母与子女之间交流过少等, 都是影视文化能够对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产生负面影响的形成原因。

三、负面影响的应对策略

影视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对策略:

首先, 从影视自身来说, 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保证影视文化的健康发展。第一, 要提升影视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职业操守和行业自律精神, 提升影视文化的品位, 使影视作品能够集教育功能、娱乐功能、经济功能三者于一体。第二, 要积极进行技术上的创新。采用先进的技术对影视作品中的暴力、色情信息进行辨别与限制, 保护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其次, 从学校、家庭出发, 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影视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第一, 学校要针对影视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所产生的影响, 实施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 同时充分地利用影视的教育优势, 如播放有教育意义的影片, 改变传统的价值观教育模式, 切实提高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第二, 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状况, 重视孩子价值观的养成, 尤其对孩子的收视行为, 要进行适当的监督和指导。此外, 家长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对于影视节目的辨别能力, 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 这样才能起到正确的督导作用。

总之, 影视文化中对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不仅需要采取积极的策略, 对影视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进行改善, 更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对文化市场进行严格的监管, 净化影视文化的内容, 加强对影视文化市场的法律监督和惩治力度, 为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赵娜.论影视文化影响下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 2009.

论非主流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篇9

1 社会公德教育的功能

社会公德是相对于个人私德而言的。在社会生活中, 人们在不直接涉及对社会整体的义务和责任的私人生活和私人交往中所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 就是私德。社会公德是在人类社会公共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 “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1]。可见, 人类对秩序和稳定的追求即是社会公德产生的前提, 也是人们必须遵守社会公德的现实基础。由于现实的社会是由不同的个体所组成, 个体的私德面貌必然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公德风尚, 培育优良的公德意识也有利于提升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私德境界。所以, 公德和私德是道德一体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二者的区分不是绝对的,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 要想提高整个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准, 不仅要重视私德培养, 更要重视公德教化。

作为道德教育的组成部分, 社会公德教育主要“是指教育者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文明风尚, 而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旨在提高公共道德意识、陶冶公共道德情感、锻炼公共道德意志、树立公共道德信念和养成公共道德行为习惯等一系列教育活动的综合”[2]。这一活动的有效开展, 需要活动的实施者、活动的指向对象以及活动的载体和外部环境。社会公德教育之所以能够对社会秩序乃至人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主要是源于社会公德教育自身所具有的功能。

第一, 保障功能。社会公德作为思想上层建筑和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对整个社会的秩序稳定和生产的有序进行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它始终决定于它所代表的经济基础, 并为之服务的要求, 用与之相对应的是非善恶认同作为道德评判标准和评判体系来规范社会成员的思想走向, 保障经济基础的地位。社会公德教育是社会公共生活稳定、有序运转的重要保障。一个安定团结、秩序良好、民风纯正的社会氛围的营造与社会公德教育的有效开展息息相关。

第二, 导向功能。“在整个文明体系及其历史发展中, 教育履行和完成的是一种文化使命和文化任务。”[3]这种“文化使命和文化任务”, 从本质上说是人类的一种历史的、传统的、整体性的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发展。社会是一个大的系统, 每个系统之间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不仅需要物质基础作为前提保障, 更需要意识形态上的主流思想作导向。社会公德作为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内容, 绝大多数是人类文明精华的凝结, 社会公德教育往往给人们指引的是人类良性发展的方向, 作为一种精神指引和倡导, 教人以德, 推进整个社会的文明。

第三, 规范功能。道德的社会作用之一便是规范行为, 社会公德规范的主要是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的行为。社会公德教育活动是对公民行为施加约束的过程, 市民如果接受并内化了社会公德教化, 便可以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 使之符合整个社会所共同认可的公共秩序规则。总之, 社会公德教育的功能就是要“培养人们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自觉的公德意识、情感、意志和习惯形成之后, 对其自身而言是一种品质上的提升, 有利于个人道德人格的进一步完善。就现实而言, 社会公德教育培养的是整个社会成员基本道德的基础、提升的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

2 多元文化对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的影响

所谓“多元文化”是指在一个社会、国家或民族中所存在的多种文化的总称。多元文化给青少年提供的不再是单一理念, 而是本土文化与跨文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共存的气象。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吸收, 形成新的文化内涵。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拓宽了青少年的视野, 使他们有机会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习惯、语言风格、生活方式以及价值信仰等。站在古今中外的文化交汇点上, 青少年的思想变得更加积极、主动而且富有创造性, 他们认知外界文化现象的敏感程度远远超出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在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中, 善与恶的评价标准, 哪些行为应该提倡、哪些行为应该抛弃, 都需要青少年做出合理选择。这无疑给青少年公德教育带来了困惑, 直接影响到社会公德教育功能的发挥。

第一, 对教育理念的影响。从活动的实施者来说, 教育者在教育理念上应该持有怎样的文化立场, 这是不能回避的问题。社会公德教育作为一种文化性的事业, 在多元文化环境中, 选择何种文化开展社会公德教育, 直接关系到青少年能否在不同文化之间作出理性的抉择, 能否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实践证明, 选择积极健康的文化立场进行社会公德教育, 对青少年公德意识的养成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此外, 教育者在实践中应该采取怎样的教育对策, 才能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 这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多元文化的发展使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变化, 许多长期以来人们习以为常的行为规范在接受着检验。多元文化导致了道德多元化, 青少年在多元化道德面前如果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 就容易引起行为方式的错位, 给社会带来冲击。因此, 教育者应该根据现实社会环境的改变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以适应社会对青少年全面发展的要求。

第二, 对教育方法的影响。从社会公德教育中的受教育者角度来说, 多元文化对青少年产生深刻影响。社会公德教育是通过对青少年的教化, 把社会公德观念内化于其中, 培养其道德自控能力。多元文化环境下, 公德观念是多元的, 公德评价的标准也是多元的。青少年正处于自我意识有所发展但又不够成熟阶段, 他们富于理想, 追求新知, 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 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因脱离实际而产生思维的片面性;他们情绪情感丰富, 但往往缺乏自制力, 道德意志又薄弱, 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 他们很容易接受社会上多种道德观念的影响, 形成不同性质的道德观念。同时, 他们对以往同一化的道德教育内容和方式产生怀疑, 常常有逆反的心理和举动, 甚至引发道德行为的失范。这就使社会公德教育很难由他律内化为自律。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公德教育的方法必须与时俱进, 如果教育方法还停留在以往的方式中, 忽略了对青少年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研究, 社会公德教育的功能就难以实现。

第三, 对教育环境的影响。社会公德教育活动离不开社会生活环境, 脱离社会环境, 公德教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公德教育需要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推动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进程, 使青少年在良好的社会风尚中寻求正确的行为规范, 并以此来规范社会个体与群体的行为, 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谐有序的目的。在一元化社会, 文化传递和传播的速度有限, 一元文化对青少年公德教育的影响相对比较稳定。多元化社会, 文化传递的速度、规模发展惊人, 不同的家庭、社区和其他社会空间里的多元信息传播, 时刻冲击着青少年的公德观念。多元的教育环境无疑对公德教育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公德教育主要靠学校这一载体的话, 其实效性必然大打折扣。

3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的对策

多元文化背景下, 社会公德教育的有效实施在理论上应遵循一定的规律, 青少年社会公德观念的形成取决于其道德的自我约束机制形成与否, 青少年的道德自我约束机制是建立在对道德规范的良好认知基础上的、是建立在良好道德习惯养成和自觉约束基础之上的。所以, 在教育实践中, 我们必须运用合理有效的路径, 使社会公德规范被青少年广泛认知、接受和内化。

首先, 在教育原则的确立上, 要遵循和而不同, 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原则。“和而不同”强调的是不同的文化之间要求同存异, 异中求同。彼此之间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 相互尊重、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正如著名学者汤一介先生所说:“在不同文化传统中应该可以通过交往和对话, 在讨论中取得某种共识, 这是一个从‘不同’到某种意义上的‘同’的过程。这种‘同不是一方消灭一方, 也不是一方‘同化’另一方, 而是在两种不同文化中寻找交汇点, 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双方文化的进展, 这正是‘和’的作用。”“一元主导”强调的是要坚持民族文化的主导地位, 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一个民族的主导文化, 是该民族得以持续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 坚持在民族文化主导性的兼容, 社会才能稳定和发展。“多元并存”强调的是对青少年进行公德教育, 还要兼容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 使青少年在丰富多彩的文化面前, 能够辨别真伪, 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其它民族、区域、国家的文化。

其次, 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 要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突出层次性。少年期认知能力较低, 活泼好动, 善于模仿, 公德教育的内容应注重基础的道德教化, 以养成良好的公共道德习惯为主, 同时隐性渗透一些民族意识、国家意识。从少年到青年阶段过渡的青少年的教育要注重培养其问题意识, 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 引导他们发现问题, 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 在这一阶段, 青少年公德教育的内容应侧重培养其民族忧患意识和国家责任意识, 使他们的公德意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 对青少年进行公德教育应加强多元文化意识教育。培养青少年多元文化意识, 使青少年正确认识和理解本民族文化以及世界各种异质文化, 正确处理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 并能合理地选择各类文化信息, 培养青少年的社会生存能力。此外, 还要强化民族文化的认同教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命脉, 是一个国家的精神灵魂,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 让青少年了解并高度认同本民族的文化, 以自己的文化为荣,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心, 这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键所在。如果青少年不认同本民族的文化, 必然导致外来文化乘虚而入, 甚至占领社会文化环境, 从而使本民族的文化逐渐丧失其特色。

再次, 在教育方法的运用上, 要遵循青少年的认知特点, 突出“双主体性”。在传统的公德教育中, 教育的主体是教育者, 受教育者往往以被动接受为特征, 这就使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压制。“双主体”教育方法强调的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应该建立起平等的关系, 双方可以互为主体, 彼此尊重对方的自主性, 双方在互动中进行沟通与交流, 以达到教育目的。这就要求教育者以身作则地遵守和维护社会公德, 以高度的责任感为青少年树立道德的楷模。

最后, 在教育过程的实施上, 营造同辈相互教育的氛围, 实现自我教育。青少年时期性格变化的显著特点就是叛逆心理较强, 对教育者的教育往往有逆反心理, 使社会公德的教化很难达到目的, 甚至适得其反。而同龄人之间很容易沟通, 交流也便捷。因此, 在实施公德教育过程中, 教育者要营造一个同辈团体相互沟通的良好环境。一方面教育者要帮助公德感较强的孩子自觉树立示范者的责任感, 另一方面要引导其他同龄人向“道德模范”学习的意识。同辈团体之间的这种相互交流、相互感染, 有可能使青少年的公德意识得到强化, 进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樊浩.教育的伦理本性与伦理精神前提.教育研究, 2001 (1) .

[2]席彩云.当代社会公德教育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8.

上一篇:幼儿园园务新的一年工作计划下一篇:5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五单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