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专业学生个人简历封面

2024-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数控专业学生个人简历封面(共3篇)

数控专业学生个人简历封面 篇1

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主要培养在机械装备制造行业生产一线从事机械产品数控加工的中级技能型人才,但当前职业学校数控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生产一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机械加工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数控专业技能水平不能达到企业要求。由此可以看出,数控专业教学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二、师资队伍培养

职校老师在于他有无专业技能或其他方面的特长,在于他能否根据企业的需要,把最有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把学生就业谋生最需要的能力训练出来。为了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学校采用下面的措施,激发教师学技能,提高技能的积极性。

(一)重奖技能竞赛获奖教师

为了提高学校师生技能水平,进一步鼓励广大师生参与技能训练工作的积极性,学校要求每一位专业课教师必须参加一项技能竞赛,并出台了《技能竞赛奖励办法》,在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重奖参加技能竞赛获奖教师和指导学生比赛获奖的教师,在职称评聘方面也加大分数占有的份额,并在年终考核方面也给予体现,有一定加分,体现学校对技能水平提高的信心和决心。

(二)鼓励教师挂职进修

学校制定了《教师进修相关规定》,采取各种措施,积极鼓励教师参加考研读研、自考、培训、函授和各种形式的业务进修,努力提高文化知识和业务水平,提高学历层次。对数控专业教师,不但要求达至规定的学历,还要求加强数控技能训练,拿到技术等级证书,争取成为“双师型”教师。

(三)学校建设教学资源平台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搞好教学。教学要创新提高,就必须对教材、教法、学法进行不断的研究。全校教师都可以通过教学资源平台来实现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共享,利用教学资源平台实现共同进步。

三、教学方法运用

(一)以实际操作为教学核心———突出数控技能培养

在数控教学中如果照本宣科,把数控机床原理、金属加工等内容都讲授过,再让学生学数控机床的操作,学生可能早被这些复杂的内容吓住了,根本没有兴趣学数控技能。实际上不同系统的数控机床,所用的代码功能含义有所不同,编程方式也不一样,再加上数控机床操作面板上的按钮并非每一个都用上的,根据怎么做就怎么学的原则,总结归纳出数控机床加工零件的基本步骤,即准备刀具、对刀、分析图纸、编程、加工等五个步骤。通过实际加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需要的技能水平。

(二)以企业管理为模式——进行实际生产教学

数控车间生产管理实质上是一项系统工程,良好的组织管理是数控设备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在实训时,一般安排两三个学生在同一台数控机床实习,建立健全的岗位责任制,选一个上手比较快、动手能力比较强的为小组长全面负责,当然小组长还担负教一些领悟比较慢同学的任务,以促使大家共同提高。同时必须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如《数控机床操作规程》《数控机床保养制度》等,做到管理科学化、操作规范化、保养制度化,这样避免了违章操作或盲目操作可能带来的危险,确保机床正常运行。

(三)以定岗定量为目标———尝试生产性实习

教学地点不仅是教室、实训场所,还可以放到企业。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尝试“生产实习”,适量接受企业的生产任务,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直接为企业生产产品,把学校的实训车间变为生产车间。另外,我们与联办企业约定,在生产旺季时选派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到企业“顶岗生产”既为企业解决职工不足的难题,又使学生通过实际生产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数控车床的操作技术,迅速掌握操作技能。

四、学生评价方法改革

(一)过程考核

以成绩作为标尺的评价机制,已把大多数职校生送入“失败”的行列,再以这样的方法评价职校生,只能生产更多、更失败的学生。职业学校的学生最终目标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技工,针对这一点,我们设定了新的评价方法———将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表现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结合数控操作培训教学方法,把数控技能知识点细化。如看懂零件图、能进行工艺分析、能正确进行数学处理、能正确编程并输入机床等,由于把数控技能各知识点进行细化分解,学生每掌握一个知识点都可以得到分数奖励,每提高一步,都可以得到老师的肯定,大大增加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控的兴趣和信心。

(二)替代学分评价

进入职校的学生,若按普高的评价,他连数学、英语都学不好,是个学困生。但他的动手能力很强,在校期间取得了钳工中级、计算机初级、绘图员、数控车工中级等证书,实际上他获得了这多么的证书,能谋生能就业,许多企业都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我校采用替代学分制,即用钳工中级、数控车工中级、计算机初级、绘图员等证书所得的学分来代替他的数学、英语的学分,或者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得奖的学分来替代学生成绩不好的科目的学分,只要学生能修完毕业前规定的总学分就能毕业。用学生的优势来替代学生的劣势,扬长避短,树立起他们能学好知识,能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信心,让他们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学校,以成功者的心态步入社会。

参考文献

数控专业学生个人简历封面 篇2

关键词: 数控专业 技能衔接 中职教育 高职教育

目前我国许多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存在的一个共同问题是,针对自身对职业教育和相关专业的理解进行课程设置和安排,没有考虑到中职院校学生升入高职院校之后,对于专业知识、技能的接受能力,也没有注重中职与高职存在的差异,由此产生的现象有:高职院校的优质生源有所减少,中职院校的专业化发展不强,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职业教育危机,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之间的专业化衔接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根据我国提出的2010-2020年教育改革规划纲要,为适应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对职业教育需要有进一步的优化,笔者将就数控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对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之间的衔接问题做出多方面原因分析:专业课程重复、技能培养层次不一致等,建议在下一步的教学规划中,结合学生的专业水平、能力做出具体的课程设置、内容安排,同时注重加强学生对就业意识的培养,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改进建议,以更好地解决中职与高职数控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衔接的问题。

1.中职、高职院校衔接的问题和原因

1.1中职、高职院校衔接的问题

首先是教育上的衔接问题,很多数控专业学生只有中职教育的学习经历,并没有升学进入高职院校接受更高一层的专业教育经历;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中职教师和高职教师认为:数控专业的学生有必要在完成中职教育的基础上,进入高职院校接受更高一层的教育;但是高职院校在招生人数上有一定的限制,并且招收学生包含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两种院校的学生,其中中职院校的招生人数比例设置得较低,所以一些中职院校的专业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再学习的机会不是很多,所以中职学生升入高职的较少,相应的教育衔接问题越来越明显。

其次是中职、高职院校在对数控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有较大的重复,还有在对学生培养的目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重复,表现为课程内容相似度较大,在中职学过的一些知识在高职课堂上重复出现;另外在一些资格证书方面,数控专业学生通常在高职院校中需要考取数控加工证,但一些中职院校组织学生进行证件考试。由此可以看出中职与高职在教学内容上的不衔接问题,两个类型的教育单位之间互相不了解,使得学生在接受知识上有较大的重复性。中职与高职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差异,使得学生毕业之后所做的工作内容较混乱,对自身定位不明确,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有较大的限制。

1.2原因分析

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够强,难以吸引优秀的生源,这是影响数控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中职、高职院校的生源存在学习能力较弱、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的现象;现在社会教育体系中普通教育处于第一重要的位置,职业教育通常认为是低一层次的教学,社会大众也没有转换观念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放在同一水平位置。

另外,未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专业课程设置范围较宽泛,针对性不强,学生难以培养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没有完善的保障体系,主要表现在没有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尚有不足、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三方面。

2.数控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方式分析

针对数控专业学生在中职和高职院校中的课程内容、培养目标及院校的资质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根据以上分析可以了解到,影响数控专业学生在中职与高职之间的教育衔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依据现有数控专业教学现状,结合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中高职院校数控专业学生的岗位需求、职业能力定位进行分析和总结。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尽可能地倾向实践、就业的方向;学校方面要事先对数控中专业学生的岗位群进行分析,了解其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然后将岗位要求与学生的日常课程、教学培养相结合,对中职、高职的数控专业学生有不同的教学定位:中职院校的数控专业学生面向的岗位主要有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和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其中前两种工作岗位的工作职责要求为:从事数控车床车削加工、数控铣削床加工及数控车床、数控铣削床的基本维护工作;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岗位的工作职责为:对数控设备进行安装、调试、机床维护与维修及电气设备的维护与维修等。高职院校的数控专业学生走向社会企业后,面对的岗位有数控机床操作工、数控工艺员、数字化检验员、生产管理员等;其中前两个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为:从事数控机床的操作、维护、数控机床加工工艺设计及程序编制;后两个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为:从事零件检验与质量控制、调度、计划、生产现场的管理。根据院校与岗位的不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对于职业能力的定位要做到明确、清晰,增强学生的岗位应用能力,为其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以上对中职、高职数控专业的岗位群及工作内容可以看出,中职与高职的数控专业学生具有相似的工作岗位群,工作内容较相似,但在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进行同一工作岗位的职能培训,需要对学生进行不同的职业能力培养,主要有职业核心能力、职业特定能力和行业通用能力,因为中职与高职的教学层次有一定的区别,所以在专业化较强的岗位实践能力培养上还有不同之处。

3.结语

中职、高职数控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衔接问题的改善方法要从日常教学做起,不能在临毕业之前做集中强化训练,否则只能达到浅显的效果,并不能给学生带来深层次的专业技术能力。中职、高职的岗位群对应的社会需求不同,岗位任务也有一定的区别,所以需要不同的职业能力;对中职数控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向操作、技术工人方向靠拢,高职数控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为操作、工艺和技术员等,根据各自不同的定位,制定出相应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将中职教育培训看做高职教学的基础,高职是中职的专业延伸,在过程中逐步实现中职、高职数控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衔接。

参考文献:

[1]曹仕平.中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衔接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数控专业学生个人简历封面 篇3

关键词:数控机床,实训,安全,7S管理

数控机床具有高速、高效、高自动化和低劳动强度的特点, 在机械制造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使得社会对掌握数控加工技术的人才需求很大。各地中高职学校纷纷开设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一些有远见的职业学校加大了对数控设备的投入, 直接购买生产型数控机床, 培养能直接上岗的专业人才, 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但是, 近年来职业学校生源素质不断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 而数控机床对操作人员的要求却比较高, 操作者一旦操作失误, 不但可能对昂贵的机床造成损伤, 甚至还会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后果不堪设想。

作者在中职学校从事了多年的数控机床实训教学工作, 在实训教学中慢慢摸索出了一些方法, 在实训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数控加工过程中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安全教育知识“洗脑”, 确保实训学生人身安全

“安全重于泰山”, 对于任一学校来说再也没有比学生的人身安全更重要的事情了。在学生实训过程中从实训指导老师到实训学生, 都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牢记安全常规。实训教师要时时讲安全、处处说安全, 要让实训学生把安全操作规程挂在嘴上, 记在心里。每天实训前的小会, 不但要布置实训任务, 更重要的是强调安全操作。在实训过程实训教师要严密监督学生, 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合理使用劳动保护工具, 督促学生实训工作时一定要精神集中, 离开设备时停机关灯, 切断电源。发现安全隐患或不规范的操作, 实训教师一定要及时指出, 批评教育, 立即整改, 让学生快速养成安全习惯。对于那些对安全生产工作不重视, 把安全生产工作停留在口头上、书本上的轻视心理要坚决摒弃;对于那些“不以为然、不过如此、自以为是”的麻痹心理要及时提醒;对于有些学生实训过程中爱耍小聪明, 明知不该去做的事, 也要去做, 或者自己欺骗自己“下不为例”而屡屡再犯, “凭经验办事”的侥幸心理要严厉批评。同时实训指导教师还要密切关注实训学生的情绪心理, 以防学生不良的情绪引发安全事故。实训过程中实训教师经常对学生灌输这些安全知识及理念, 坚决纠正学生实训时的不良心理及习惯, 那么实训过程中学生的人身安全基本就有保障了。

二、规范各种操作, 杜绝机床事故隐患

数控机床结构精密, 价格昂贵, 一旦出现机床事故, 维修起来相当麻烦。但是如果实训过程养成文明生产、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 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

1. 文明生产

文明生产是工厂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它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好坏, 影响设备和工、夹量具的使用寿命, 影响操作工人技能水平的发挥。所以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 工厂的后备人才, 从开始学习基本操作技能时, 就要重视培养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

2. 规范操机程序

开机前, 应检查机床各部分机构是否完好, 各传动手柄、变速手柄位置是否正确, 以防开机时因突然撞击而损坏机床。主轴启动开始切削前, 要关好防护罩门, 程序正常运行中禁止开启防护罩门, 机床在正常运行时不允许开电器柜的门, 禁止按“急停”“复位”按钮。不得随意更改控制系统内机床出厂时设定的参数。不允许在卡盘上及床身导轨上敲击或校直工件, 床面上不准放置工具或工件。装夹较重的零件时, 应该用木板保护床面, 放学时如工件不卸下, 应用千斤顶支撑。认真填写数控机床的工作日志, 做好交接班工作, 消除事故隐患。

零件加工前, 一定要让学生首先检查机床的正常运行情况。例如, 利用单程序段进给倍率或机械锁住等, 且在机床不装工件和刀具时, 检查机床的正确运行。程序输入后, 应认真核对代码、指令、地址、数值、正负号、小数点及语法, 有图形模拟功能的, 应在锁住机床的状态下, 进行图形模拟, 确定程序无误后才可以进行加工, 否则如果使用了不正确的数据, 机床可能误动作, 有可能引起零件的损坏、机床本体的损坏或使操作者受伤。

加工过程中禁止用手接触刀尖和铁屑;禁止用手或其他方式接触正在旋转的主轴、工件或其他运动部位;严禁在主轴旋转时进行刀具或工件的安装、拆卸;自动加工过程中, 严禁打开机床防护门;加工镁合金工件时, 应让学生戴防护面罩, 及时清理加工中产生的切屑。

3. 程序编制科学合理

编程时实训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工艺, 尽可能地使每次所编程序简单、实用、科学、合理, 甚至是对于经常性出现的程序段还要给它设定一个固定的模式。例如, 数控车中进刀退刀模式的设定, 每把车刀从换刀点以G0模式运动到进刀点, 进刀点应在X、Z两个方向离工件有一定距离, 太远太近都不行, 太远会增加G01进给的空行程, 造成加工效率低;太近会增加安全隐患。进刀时 (从起刀点到加工开始点) 必须以G1方式进刀, 退刀时必须以G1方式退到退刀点 (退刀点距离工件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后再以G0方式运动。同时对于每一次的换刀点设定也要模块化。换刀点的设定关系到加工的效率和安全问题。换刀点设得太远, 刀具从换刀点运动到进刀点的时间就会加长, 降低了效率。若太近, 在换刀时就可能会和工件发生干涉, 造成刀具、工件及机床的损坏。因此, 自己设定换刀点, 该点就可能被设得或远或近, 所以我根据刀具及工件的实际情况用子程序把换刀点固定下来, 换刀时只需将刀具回到退刀点, 然后调用子程序即可, 这样事故发生率就大大降低了。

在使用刀具补偿时, 要让学生仔细检查补偿方向和补偿量。另外, 还要格外注意机床所采用的单位制, 否则失之毫厘, 谬以千里。比如进给功能F, 单位有mm/min和mm/r两种, 两者相差近千倍, 稍不注意就会酿成大事故。还有转速单位r/min和m/min以及长度单位in和mm等, 编程时都需要特别小心。

三、融入企业文化理念, 提高学生安全自觉性

在数控实训中借鉴现代企业7S管理理念, 对于职业学校学生安全习惯的养成、职业道德的培养, 将有事半功倍之效。

“7S”一词来源于日文Seir (i整理) 、Seiton (整顿) 、Seiso (清扫) 、Seiketsu (清洁) 、Shitsuke (素养) 注音的第一个字母和英文Safety (安全) 、Save (节约) 的第一个字母, 共7个S, 简称为“7S”。7S管理由日本企业的“5S”管理扩展而来, 是现代团队管理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 以期最终达到提升人的品质的目的管理模式。

整理的目的使生产现场无杂物, 改善和增加作业面积, 防止物品混放差错造成事故;整顿的目的是使生产现场各类物品摆放整齐, 使用、管理便捷, 提高工作效率;清扫的目的是为了营造洁净的生产现场环境, 使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 员工处于良好的工作氛围。清洁就是维护“整理”“整顿”“清扫”的成果, 保持现场物品清洁, 同时保持员工的着装清洁。清洁是保洁工作的表现, 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养成随时自觉保持、维护的行为。素养就是养成遵章守纪习惯和立足岗位自我改善的意识, 提高员工自身素质。节约就是合理利用原材料, 节能降耗, 落实岗位成本指标, 降低工时, 提高劳动效率。安全就是强化员工安全意识, 注重职业卫生安全, 全员参与, 重视预防, 降低劳动强度, 改善工作环境。

人造环境, 环境育人。长期按制度办事就会变成习惯, 长期的习惯就会变成文化, 长期的文化又会变成人的素养。数控实训教学中实行7S管理方法, 营造了企业化教学情境, 规范了学生行为, 培养了学生职业习惯和职业道德, 保障了师生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这不仅是实训基地管理的需要, 更大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感受到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 养成良好习惯, 实现学习就业零距离。

参考文献

[1]崔兆华.数控车床加工工艺与编程操作[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0.

[2]高枫, 肖卫宁.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张德红, 刘军.数控机床操作技能实训[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

上一篇:名牌产品发言稿下一篇:感觉幸福就幸福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