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精选12篇)
摘 要:近些年,国家不断推进课程改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有效性成为重点。教学有效性不仅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更是小学数学的必然选择。因此,教师必须掌握有效性内涵,凸显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发挥其功能,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数学问题。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能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素养,提高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水平,本文就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进行探析。
关键词:小学 数学教学 有效性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c)-0000-00
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人们不断强调减轻学生负担,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提升教学效率。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的起步阶段,小学数学这一学科所教授的是基础的教学知识,所以,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对学生一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是,小学数学学科自身具有概念性和抽象性,因此,只有提升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提升自身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下面笔者对提升小学数学有效性进行分析和探讨。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每一名教师都在追求自身的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开展课堂教育教学活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使小学生能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所提高、有所收获、有所进步。但是,教师在不断实践和探索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分析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中学生积极性低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将教师作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数学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再加上学生年龄小、思维方式不成熟,数学知识十分抽象,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不高。数学教师过于注重自己“怎么教”,即使老师用心写教案,用心备课,用心制作幻灯片,仍然没有取得好效果。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在数学课堂中扩展趣味知识,没有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生越来越被动,教学效果越来越差。很多学生反映数学课堂十分沉闷,十分严肃,其实数学课堂应该是活泼、轻松的,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应用性的学科,教师应注重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1.2 教学情境设计有待完善
新课标主张教师要使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进行数学学习,旨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但是,很多教师都没能很好地体会新课标的这一主张,在进行教学情境设计过程中牵强附会,设计出的情境不能与数学知识紧密联系,有些教师设计的教学情境过于复杂,小学生对数学知识很难理解,还有些教师频繁更换教学情境,破坏了教学的系统性。教学情境设计是一门学问,设计时间太长会导致学生找不到重点,设计与学生认知特征不相符会丧失学生学习兴趣,设计太简单会使学生错过重点知识。
1.3 课堂教学结构有待调整
小学数学教师善于使用一贯的教学课堂结构,例如复习知识――教授新课――新知识练习――布置作业,在授课过程中,教授新课占据整个课堂时间的七成,虽然这一教学课堂结构的每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但教师并没有在课堂中给学生预留讨论和自主学习的时间,也没有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式学习,学生在整个课程中只是倾听者,而非参与者,学生总会看到老师在讲台上眉飞色舞地“演讲”,而忽略了自己才是课堂的主导者。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2.1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教学领域中,合作学习是一种被频繁运用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不仅能够巩固教授知识,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完善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从本质上提升教学有效性,例如,在教授乘法口诀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学生观察乘法口诀的规律,观察总结后开展小组之间的乘法口诀记忆比赛,每一名学生的表现和成绩都计入小组总成绩中,胜利的小组可以获得奖励。通过实践发现,在数学课堂中应用小组合作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平时沉闷的小学生变得很活跃,大家争先恐后回答问题,课堂十分“热闹”。在第二节课的课前复习环节中,学生对于乘法口诀掌握得很牢固,从本质上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2 设计生活情境
生活情境能使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同样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必不可少的条件。新课标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应将童话世界与小学生的生活情景作为出发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旨在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使小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和日常生活存在密切的关系。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首先要选择与实际相符的生活情境,可以直接提取和加工数学教材中所提供的日常生活情境,还可以将现实生活素材作为情境创设的素材。其次,教师设计的生活情境应具有开放性,数学教师要对数学课本的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把具有抽象性的数学知识转变成为具有实践性的学习过程,鼓励小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不断积累数学生活经验。最后,教师设计的生活情境要多元化,要求教师要先了解小学生的兴趣和生活习惯,然后对所教授的知识进行整合加工,而后再设计生活情境。教师要充分利用布置作业的机会,教师不再单纯地布置书本上的作业,而是布置一些结合生活实际的作业,例如,帮妈妈买菜,找对零钱算对账。再如,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等等。
2.3 探索全新的课堂模式
课堂教学的质量取决于课堂模式,学生是数学教学的主体,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正处于发展和成长中,所以,小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来说是不成熟的主体,他们受到能力、知识、经验和年龄等限制,小学生分析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也有限。因此,教师应探索全新的课堂模式,将教师点拨者、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数学,尤其是在进行学习方法归纳、知识概括的过程中进行点拨指导。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融入游戏教学法或分层教学法,最大限度地对学生的潜力进行发掘,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重视每一名学生,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进步,从本质上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指导者、决策者、创造者,更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促进者和帮助者,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特征,学生理解十分困难,因此,小学数学教师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 小学计算机教学现状
1.1 硬件设备陈旧
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 必须要有与教学配套的教学设备, 如果不能保证硬件设备, 也无法顺利开展计算机教学。购买和更换计算机硬件设备需要资金量很大, 但是, 学校对这一方面的教育投入却比较少。因为学校不能及时更换计算机设备, 设备越来越陈旧, 很多学校的计算机设备的配置甚至比不上学生自己家的计算机, 这就从本质上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降低, 阻碍小学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1.2 授课标准不统一
由于计算机技术更新和发展非常快, 因此, 并没有统一的小学计算机教材, 虽然小学计算机教材的版本比较多, 但是这些教材的内容比较陈旧, 对于小学计算机教学来说, 这已经成为阻碍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因为没有统一的教材和标准, 教师只能参照课程大纲来选择教学的内容, 这对计算机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
1.3 积极性有待提升
除了日常教育教学任务, 教师还承担很多和计算机相关的工作, 比如计算机日常维护和修理等。这些与教育教学不相关的任务使得教师不能专心进行知识讲解。再加上计算机教师在自身专业素养比较低, 有些教师是非专业的教师, 这些教师进行计算机教学活动已经比较困难, 更何况还要顾及其他工作, 这从本质上降低了计算机教师的积极性。
2 提升小学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2.1 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与其他学科既相同又不同, 相同之处在于, 计算机教学同样需要教师进行备课, 不同之处在于, 备课不仅要准备讲授的知识、准备整个教材的内容, 清楚教材特点、重点难点、难易程度, 明确哪些知识适合哪些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还要备学生, 充分掌握和了解小学生的特征, 对同一年级不同班级、不同年级、同一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了解, 这对于提升教学效果、控制计算机课堂纪律十分有帮助。除此之外, 教师还要备硬件, 计算机正常工作意味着学生可以正常接受知识, 想要提升有效的课堂效率, 就需要备好计算机, 保证计算机能够正常工作, 教师还要备多媒体课件, 以保证课堂能够顺利进行, 完成教学目标。
2.2 创新课堂导入
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的一半, 计算机教师要抓住课堂开端, 先声夺人, 组织好课堂秩序。很多教师喜欢在课堂开始时用“昨天我们学习了……,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下一节课”这样的导入语, 这一类导入语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 想要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就要利用新颖的导语, 例如, 在开展第一节课“认识计算机”教学的时候, 课堂开始便让学生阐述人体组成, 学生很好奇地讨论着, 接着用计算机的各个部分来比喻人体的各个器官, 学生表示出很高的积极性。这样不仅很好地控制了课堂秩序, 更使计算机知识更加形象和生动, 学生更容易接受。再如, 在教授学生插入声音和影片的时候, 课堂刚开始我便用计算机为学生演奏学生们喜欢的歌曲, 紧接着向学生提问“为何教室里面没有乐器、没有VCD、没有录音机, 同学们却可以听到音乐呢?”学生异口同声回答“计算机在歌唱”, 接着便说“为什么计算机可以演奏出你们喜欢的歌曲呢?”通过这样的课堂导入, 学生们注意力更加集中, 兴趣也很浓厚。
2.3 教学方法要多变
提升计算机课堂教学有效性并不是让学生纯粹地跟着老师走, 很多时候需要小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操作实践中, 因此, 传统的演示法、讲授法和谈话法已经不能满足计算机教学的要求, 这便要求计算机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法等方法来进行教学, 教师将整个班级分为几个小组, 每一组都选出一名“小老师”, “小老师”不仅要维持小组秩序, 同时引导小组的其他同学开展学习, 充分发挥自身的骨干作用, 使计算机教师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堂中。有些时候, 我会给学生一些时间, 让他们自由讨论, 积极思考, 发挥小组整体的智慧来完成布置的题目,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之间互相帮助, 互相协调、提高、启发和讨论。除此之外, 教师还可以采用自学法, 自学法的效果也很好, 教师不仅要带着教材走向小学生, 还要带着小学生走向教材。
2.4 开展课后延伸
教师不仅要对课堂工作负责, 还要实施课后延伸, 教师和学生都要开展课后延伸。首先, 教师在上完课以后会发现还有一些问题, 为了避免下一次授课再出现这个问题, 要求计算机教师要在课后进行及时的改进和反思, 不断完善教案, 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计算机教学效果。其次, 对于小学生来说, 教师会在布置一些课后作业, 学生会在课堂上操作, 因此, 课后作业通常具有实践性。比如, 教师布置学生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到互联网上找资料, 这个作业为开展下一节课做准备工作。再比如, 在教授完演示文稿的知识后, 教师布置学生观看海报和校刊, 观察校刊和海报上所使用的艺术字和字体, 区别字体和艺术字的概念, 同时, 学生在无意间又接受了审美教育。这样的作业不需要学生太努力, 但需要学生用心。
3 结语
综上所述, 小学计算机教学不仅要注重将学生所学知识与实践联系, 还要引导小学生, 使其成为小学计算机教学自主学习的主体, 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 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为核心, 从本质上保证计算机教学效果, 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小萍.新课改下提高小学计算机教学的方法与途径[J].中小学电教:下, 2013 (1) :42.
[2]刘如平, 许春芳, 刁瑞珍, 等.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教学策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 2007.
[3]徐同霞.想说爱你也容易——浅谈计算机教学中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0 (6) :19.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教学思想会对教学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学的重点放在“教”,教师的“一言堂”比较严重,而现代教学注重学生主体地位,侧重的是学生的“学”。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十分关注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针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性探索。语文是学科基础,小学阶段的语文是初级阶段,需要注重教学的推广,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一、对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概念的理解
1.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作为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
在小学教学行为中,要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将学生的实际发展作为最高目标。如果忽视学生的进步,即使工作做得再多、再细,也无法实现有效教学的价值。另外,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要提倡自主性探究。
2.注重向教学要效益
对于语文教学,效益就是学生的实际收益,也就是指学生实际学到的内容及成果。在有效的教学中,学习成果成为主要衡量指标,要杜绝只讲教学,不讲效果的教学模式。教学效益的衡量指标不是知识的多少,而是一定时间内学生学习的结果和效率。
3.将教学进行积极量化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方向,目
的是准确衡量教师的工作效果。但是,要保证量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实现对教学和学生状态的准确呈现。
二、当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不足
1.过分关注课堂教学模式
新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体以及师生互动,但是流于形式的现象时有发生,盲目崇拜新的教学方法,忽视启发性教学的应用,不能将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积极的结合,灵活性不足,致使教学目标很难达到。
2.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时间不足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讲授被过分强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讨的机会很有限。另外,学生将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方面,忽视对问题的提出,也就是思维的扩展,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3.学生的作业压力过大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作业压力较大,教师布置的练习较多,针对性较差,有些作业甚至具有机械性,教师忽视精讲精练,作业的效率较低。
4.忽视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
很多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关注教学目标和任务,具有很强的盲目性,对学习效果的关注不高,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刻。
5.没有正确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逐渐被运用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了对教学的辅助作用,但是,不能盲目使用,全部照搬,要有选择地使用,要将多媒体教学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更好地发挥辅助的功能。
三、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1.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保证有效性
对于教学目标,要保证具有全面性,充分考虑知识技能、方式方法以及态度、想法;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教材、生活以及网络方面,保证资料能够满足互动、自主教学的实际需要;注重问题的设置,对教学情节进行精心设计,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升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升课堂实际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接受知识的场所是课堂,只有不断提高课堂效率,才能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技能,达到真正意义的有效教学。对于小学语文课程,要精心设置教学情境,为学生创造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气氛,将传统的机械讲授改为学生自主分析,积极参与,促进课堂的有效性,在更大程度上提高语文素养。
3.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随堂完成作业,及时进行问题的反馈,提高了作业效率。对作业的设置要精心,避免随意性,难度要合适,数量要刚好,同时,要立足全体,满足学生需求,开拓思维,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喜悦。
4.进行积极、有效的辅导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开展层次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要减轻负担,提高品质,这样成绩好的学生在完成学习后,可以扩展思维,增加阅读,挖掘潜力。而对于成绩差的学生,要进行不同难度的练习和辅导,从而实现整体学习水平的提升。
5.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应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乏味的教学环境变得生动而有趣,激发学习热情,营造生机勃勃的课堂氛围。借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组织语言实践,注重体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乐趣。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适应教学改革,遵循教学规律,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水平,满足整个社会和个人的价值目标。
参考文献:
[1]金翎.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曹利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一线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而且随着新课改的推广,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成了每一位教师关注的问题。就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新课改
一、做好课堂教学设计
首先,明确教学目标是实现高效教学的前提。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就将会对教学效率的高低产生直接的影响。为此,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通过认真研究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方面的内容进行认真的分析设定,这样可以为教师有序开展教学指明方向,进而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保证。
其次,优化教学过程,注重学生思维的有效性,进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对于这一部分,教师要在熟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选择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最佳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思维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圆锥曲线与方程》的相关内容时,由于这部分内容的重点在于怎样建立椭圆的方程,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给出椭圆在数学上的严格定义前,先在黑板上取了两个定点,然后让学生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两根铁钉和一根棉线作为实验工具,根据教师的引导作图,经过学生自己动手作图,学生加深了对椭圆相关概念的理解,并能够自己总结出椭圆的严格的定义。进而为攻克重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后,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保证。教学方法选择是否恰当是教师能否向学生有效传授知识的关键。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根据教学需要,灵活采用教学方法。比如,在讲授有关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一些演示法,通过为学生展示几何模型或者验证集合推理的方式,曾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同样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典故或者是游戏,为学生创设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趣味游戏或专业是典故故事创设情境,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进而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认知冲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这种通过学生认知冲突。创设质疑情景的办法,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不仅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还开拓了学生的四维空间,提高和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再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利用悬念的办法为学生设置情境,这样有利于唤醒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产生“欲知而后快”的期待情境,进而激起学生不断探求的兴趣。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联系学生的实际,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这样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还能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进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当然除了以上这几种方法外,创设情境的办法还有很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以及教学的需要合理选择,灵活运用。同时,在创设情境过程中要注意层层递进,步步加深,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加强师生间的有效互动
实践证明,缺少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是缺乏生气的教学。而且根据新课程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单靠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是不利于学生思维和能力发展的。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从而促使教学效率的提升。具体要求教师做到这几点:首先,教师要注意转变自己的角色意识。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输者,还是学生?W习的组织者、引导着和合作者。所以,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要从意识上转变自己的角色,加强对师生互动的重视,这样才能有效处理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对的各种问题。其次,教师要注意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这是实施有效互动的基础。毕竟合作互动离不开平等对话。而且真正的互动交流,不仅是语言的交流和讨论,而且还是平等的心灵沟通。只有这样通过心灵的交流,意见的交换,以及合作的探讨和思维的碰撞,才能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最后,教师的关注和倾听是实现有效互动的必备素养。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意志以及能力等方面是否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实践证明,学会关注是帮助教师实现有效互动的必要条件,而善于倾听则是有效互动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摘 要:生物技术制药是高等院校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其中的课程成绩是由期末考试成绩和课堂成绩组成。其中课堂成绩是该课程非常重要的一环。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堂成绩评价体系,能充分调动本科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使本科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尽快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理解,并发表自己的看法。针对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制定一套科学完整的课堂成绩评价体系,提升以学生为主题的课堂教学,能有效提升生物技术制药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物技术制药 学生为主体 课堂成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b)-0191-02
生物技术制药是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针对生物工程专业制定的一门选修课。生物技术制药是指运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等生物技术为主要手段来研究如何制药[1]。在社会、经济和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生物技术制药将永远是“朝阳产业”[2]。对于生物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学好生物技术制药对其未来在制药企业、高等院校及医药公司等相关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是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因此如何提高本科生对本课程的兴趣至关重要。我们在生物技术制药的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一套较为科学的课堂成绩评价体系,使学生的成绩不仅仅只是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而是能综合体现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不再是枯燥的接受理论知识,而是积极参与到课堂的讨论。这种教学改革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改善了教学成果,同时也增加了老师和学生的沟通。现行生物技术制药成绩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成绩评价体系是以学生最终的卷面考试成绩为依据,根据卷面成绩的高低,判定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情况[3]。这种评价体系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对这门课的掌握情况,也为任课教师给定分数提供了直接简单的判定依据,简化了任课教师的工作,而且在将来的教学检查、教学评估中也能够将学生的成绩与成绩给定过程对应起来,不会出来卷面成绩与给定成绩偏差太大的现象。但是,这种评价体系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学生会认为平常是否参与课堂学习无关紧要,只需要考试之前突击复习就可以考出好成绩,因此大多数学生平时上课旷课,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学生虽然拿了高分,花费了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但是突击学来的知识属于短暂记忆,部分学生为了拿高分不惜在考试的过程中抄袭身边同学的卷子,导致虽然考了高分,但是并没有真正掌握这门课的讲授内容,有些学生甚至马上期末考试了,连上这门课的老师是谁都不知道,因为他们知道即使平时不去上课,考前突击一样能考出好成绩,殊不知考前突击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消化课本知识,只是死记硬背,考完没几天也就把所学的内容还给课本,在未来工作中需要这门课的理论知识时,反而什么都不会了。所以这种评价体系严重挫伤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助长学生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获取高分的行为。
(2)学生平时不愿意去上课,出勤率低,直接导致了任课教师备课以及上课过程中产生懈怠的思想。这样确实减轻了任课教师的工作压力,减少了任课教师备课的时间,但是同时也导致任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掌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课本上的知识是否真正的掌握,不利于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掌握哪些是学生不容易理解,需要重点解释的。这就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零交流及零沟通,严重影响教学工作,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3)教学效果的评价不真实,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如果学生对生物技术这门课的理解只是我要考高分,或者我只要不挂科就行,势必造成学生最关心的只是期末考试成绩,而对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漠不关心,难以真正掌握知识点;教师也更多的是关心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对于这些理论知识对学生以后工作的指导意义漠不关心,这样很难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对教学的改进和发展没有指导意义。生物技术制药课堂成绩评价体系的建立
我们在分析现行的仅依据期末考试成绩的评价体系后,根据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的经验教训,制定了完整的课堂成绩评价体系。首先我们为班级同学建立一个QQ群,班级的班长作为该班级的通讯联络人,随时与任课教师保持联络,下节课的讲授内容会通过QQ群提前告知学生,其次我们上课的时候要求学生每5个人为一个小组,课堂坐座位的时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然后我们将整堂课划分为三个具体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其中,根据学生在讨论中的表?F以及其他一些因素,例如考勤情况、遵守课堂纪律等情况,给出具体的课堂成绩,最终设定课堂成绩为100分,占这门课总成绩的30%。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课前复习阶段(30分)。
生物技术制药是学生的选修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所以在每节课结束的时候学生可以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布置一道思考题,然后学生在课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下节课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上交书面的小组讨论结果,每个人的讨论结果的第一段是小组讨论出的整体意见,第二段是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样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不仅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也能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看法。第一段小组的讨论意见,最高分为15分,最低分为0分,第二段是学生自己对这个问题发表的看法,最高分为15分,最低分为0分,以此了解学生对于上节课内容的理解程度。
通过该阶段的考核,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做到在倾听别人提出观点的同时,又能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感受到在书本中所学的内容不再是枯燥的死记硬背,而是能够在现实中有所应用,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的兴趣。
(2)课堂学习阶段(10分)。
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会通过QQ群提前告诉学生,在理论课的教授过程中设置提问环节,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程度给予相应的分数,最低为0分,最高10分,每节课至少让50%的学生有机会回答问题,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准确性给出相应的分数。
通过该阶段的提问,让学生学会课前预习,课堂思考,不再是一堂课下来只有任课教师在讲,学生没有任何发言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对积极性,让整堂课的节奏交给学生把握.(3)课后理论提升阶段(60分)。
对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的主要培养要求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生物技术的科学理论、工程设计等,掌握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的新技术研究以及新产品的开发,所以独立思考对于该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求对每一个章节内容学习结束后,让学生对该章节内容中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展开讨论,每个小组制定一个PPT,认定其中一人作为主要汇报人进行汇报,主要汇报人要每次更换,轮流一次后重新开始。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作为主要汇报人,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对于PPT内容不做过多要求,制药是学生感兴趣的且与生物技术制药相关的内容都可以。这个阶段主要是考察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我们将一多半的分数放在这个阶段,主要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让学生明白他们才是这门课的主角,让学生学会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4]。
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数在给定时,如果学生无视课堂纪律,有迟到、早退以及旷课等行为,视情况可以给予该部分0分。生物技术制药课堂成绩评价体系实施的效果
新的评价体系避免了学生只重视期末考试成绩,养成考前突击,考后还给书本的弊端,通过近几年我们的积极实施,取得了完美的教学成果。
(1)细化的课堂成绩给定方案,每个环节分数的给定有理有据,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让学生主导课堂的进度,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任课教师的热情,基本杜绝了学生只靠期末考试定天下的投机取巧心理。使学生在培养学习兴趣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方面奠定了较好的理论基础。
(2)新的课堂成绩评价体系,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并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应对学生随时可能提出来的问题。该评价体系建立初期会对任课教师产生一些压力,随着方案的实施和逐步完善,收获了一定的成果,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成就感,使教改体系良性循环。
(3)?n堂成绩的给定有效提高了学生才是课堂主题的认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发挥学生的主管主观能动性,更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并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变成自己的理解,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对于生物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就业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结语
生物技术制药是今年发展较快的一个领域,要求生物工程专业全面掌握生物技术制药的内容是非常必要的。只看期末考试成绩容易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并不适用于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只有通过制定合理的成绩考核体系,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生物技术制药的精髓。我们通过不断的探索,总结出了较为合理的课堂成绩评价体系,在老师们的不懈坚持下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成绩。为了保证更合理的成绩评价体系,我们还将继续坚持探索更为合理科学的成绩评价体系,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题这个思想始终不变,我们认为只有学生主动去学习了,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一、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有效的体现,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在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时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就我国现行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仍然很单一,而且教学目标本身也不明确。 例如: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几乎都是要求学生自己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全面地理解文章的内容,然而,这种教学目标的设置会使学生产生无从下手的感觉,这样就致使学生只是泛读,使学生阅读的有效性大大降低。同时,教师的阅读教学设计不能有效地与实际相结合,也是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中面临的一大问题。虽然学校跟随新课改的步伐,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了分组讨论、探究学习以及合作交流等一系列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但是却不能与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实际进行有效的结合。比如:在学习《冰花》这节课时,教师通过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冰花的资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谈谈自己对冰花的感受,最后让学生动手画出心目中的冰花。这样就使得学生把重点放在对冰花的认识方面,却对文章的字词和语句等缺乏学习,严重制约了语文阅读的有效性。
二、有效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1. 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在小学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会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感觉课堂枯燥无味,无法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适时地运用一些图画、音乐以及生动的语言描述等方式把学生吸引到阅读的情境当中,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接受情感的熏陶,享受文章带来的乐趣。例如:在学习 《桂林山水》这节课时,应该怎样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呢?怎样展示出桂林山水具有的特点呢?这时,教师可以收集大量的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设计出一个课件。在上课时,向学生播放课件,学生就会被桂林山水的优美景色给吸引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通过图片向学生展示桂林山水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桂林山水 “奇”“秀”“险”的特点,然后让学生结合文章找出这些特点,让学生仿佛融入到桂林山水当中去。学生通过对图片的观察以及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真正地感悟出“奇峰罗列”“威风兀立”这些词语的真正意思,让学生体会出文本的生动情感,灵活地积累和运用语言,这是教师言传所达不到的效果。
2. 设计一些巧妙的问题,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学习起于思考,思考源于疑问。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过程中有效的提问,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间接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时还可以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进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节课时,教师可以适时地提问一些问题:如果这个卖火柴的小姑娘来到你们的身边,你会对她说些什么?你想怎样来帮助她呢?你觉得她还会像文章里写的那样被冻死吗?问题层层相扣,引导学生去课本中发现这个卖火柴的小姑娘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找出小女孩被冻死的原因,并进行深深的思考, 进而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提高教学的质量。再如:在学习《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采取文章中的相矛盾的说法来提问学生,课文中“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这句话就出现了自相矛盾, 这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巧妙地提问:“既然心里很焦急,为什么还会耐心地等待呢?”学生带着这个疑问去文章中寻找答案,引导学生来体会当时人们心中的感情基调。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一些巧妙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课本中发现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在自主、 探究以及合作中来完成对文章的阅读,使学生培养出良好的阅读习惯, 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教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小学语文在小学阶段的教育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小学语文阅读,它影响着学生以后对阅读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但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对于阅读教学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严重地影响着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以苏教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从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以期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而促进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参考文献
[1]翟秀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究[J].学周刊,2011(05).
[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教学环节的落实,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使学生会想、会问、会说、敢做、敢争论,让学生充满求知欲和表现欲,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让所有学生最大限度的收获,提升所有学生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效率 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3.5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已被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所取代,于是,我们的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会想、会问、会说、敢做、敢争论,充满着求知欲和表现欲,在“以学论教”的今天,我不得不尝试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就目前的体会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一、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许多学生的学习成绩上不去并不是纯粹的能力问题,而是由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的。有句名言这样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意思是说,良好的习惯比短暂的行为对人有更大的影响。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终身受益的事情,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態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自学能力,进而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以下几点:
1.预习的习惯。布置下节要上的新内容,明确预习的范围,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自学新内容,找问题,提问题并记录,上新内容前检测预习效果。
2.动手的习惯。勤于动手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习惯,常常见到有些学生在做一些容易的题目时,想到了,也说对了,但动手做起来就错了,这就是所谓的"心中有,口里有,手里没有。”所以培养学生动手的习惯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项。
3.讲方法、重过程分析的习惯。“扁担吹火—一窍不通”方法不当,会造成不堪的后果,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典型题目的解决方法和处理思路,特别是数学中的应用题,先要分析,再解答,不能盲目去做。
4.敢于质疑,积极讨论的习惯。在新课改的教学模式中,提倡学生有疑必问,师生共同探讨,正确指引,常告诉学生“老师向你提问100个问题不如你向老师问1个问题”,对积极提出问题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老师要做好学生学习中的好伙伴。
二、落实教学环节
人常言“数学难,化学烦,物理的公式定律记不全”由此可见数学是一门比较难学的课程,对于小学数学现在越来越难学,可以说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学生利用常规方法解部分综合题有困难,这样极大地制约着学生成绩的提高,我们不得不想尽办法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学科成绩,严格落实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强学法指导,提升课堂效率,这是提升学科成绩的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第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认真研究教材;明确三维目标,目标尽量要简洁,条理化,要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检测;提前一周备写能体现自己的教学特色和备课个性的教案并反复琢磨推敲,及时修改完善,课后及时反思;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难易适中,能分层教学的练习题,让所有学生都应该有所收获;充分利用多媒体,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教学设备的实际,我们可以有效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发挥教学媒体的作用,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提升课堂效果。在教学中以教案为依托开展教学,正确传授知识,渗透方法思维,不生搬硬套,注重课堂教学的灵活性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案;选择符合学情科学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个体差异,重视对教学的反馈与评价,满足对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注重学法指导,体现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思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合理组织课堂结构,使课堂井然有序、层次分明、过渡自然;能面向全体学生,使全班每个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特别注意关照学困生、鼓励学困生,在学生练习时,重视个别辅导。
第三,抓好课后活动。认真批改作业,做批改笔录,把学生作业中的特殊解法和典型错例摘录下来,上课讲给其他学生,以启发和激励其他学生;承认差别,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不同形式进行辅导;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实际测量、实验操作等活动,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提升教师素质
第一,教师应该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是源源不断的自来水”,具备了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胜任教学工作。
1.教师要精通教材教法,而且要对教材内容深刻理解,特别是要掌握数学的逻辑思维方法。不仅能“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甚至还要了解“何以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的话,才能真正地将数学的思想、方法通过教学活动渗透给学生。
2.要具备数学科学教育知识。数学教学过程,教师就是要把数学知识、经验,转化为学生个体的知识经验,这个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但在总体上又有规律的。如果教师能深刻认识数学教学的特点,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就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教师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当今信息时代,学生见多识广,思维活跃,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多方面的兴趣,特长和修养,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影响学生。数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产生的边缘科学,丰富的知识还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的例证,增强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教师还应该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
1.教师应该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研究和了解学生思想、学习和身体状况,了解班集体整体情况,形成良好的班风;还应建立与教师、家长和学校联系,利用一切力量进行管理和教育的能力,以便协同处理一些问题。
2.教师要理解和尊重学生、因势利导。要慢慢培养、启迪学生认识不良行为发展下去的危害性,做到严而有度、宽而不害,使学生心悦诚服。要循序渐进,循循善诱,去感化学生。
3.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组织教学能力。首先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为教学实践能力。
数学的确不好教,但如果我们能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因时因地制宜,能正确对待自己不足,积累经验,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有所创新,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学法指导,严格落实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会想、会问、会说、敢做、敢争论,充满求知欲和表现欲,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让所有学生有更大的收获,提升所有学生的素养,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琦,郭佳音.谈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J];上海教育科研;1998年11期
[2]徐艳.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云南教育;2002年Z2期
[3]范文.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刁永凤.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析
文/马世兴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可谓是重中之重。小学阶段,小学生开始接受正规的母语教育,增强小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是评判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主要以《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为具体案例,讲述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如何应用各种先进合理的教学方式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教学方法;教学实践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向来是教师关注的重点,阅读教学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并且教师通常会以阅读教学为中心,衔接口语、写作以及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关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优劣,教师必须重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并且在教学工作中,注意规划好阅读教学计划和进程,引入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对阅读教学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阅读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新鲜有效。下面笔者将以《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为例,讲述阅读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通过文章的朗读过程实施有效的情感教育
语文教育中盛传“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而有效的朗读教学就要求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尽可能融入文章情境中,感受到课文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并且引导学生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教师要先为学生讲解课文背景,然后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之后便在朗读过程中对学生实施相关的情感教育。通过文章的朗读过程实施有效的情感教育,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和编排。以《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为例,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雷锋叔叔的先进事迹,然后让学生先快速浏览课文,划出重点或者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接着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朗读文章了。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握好朗读的情感以及读音和生字,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将比较陌生的读音和生字都读准,而句子则要读通顺,()尝试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受作者当时所处的`情境,想象作者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在书写着这篇课文,它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又具有怎样的深层意义等。《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中写道: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啊,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最后这几句话体现了文章的主旨,它从总体上浓缩了之前雷锋叔叔乐于助人的几个案例,然后升华了主旨,讲出了文章的中心――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2.利用阅读课堂教学强化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
小学语文的阅读环节是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要时期,小学生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一般都来自于阅读环节。教师要强化基础知识教学效果,可以从课文朗读和解读环节入手。一方面,教师在带学生朗读之前,就可以指出课文的生字或者是生僻难辨的读音,如“泞”实际上要读第四声,而不是读成第二声;“棘”这个字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生僻,它读第二声。如“需、迈、叔、锋、泞”这些字有比较浓厚的字形特点,教师在指导学生记忆的时候最好从字体的部首结构入手,让学生先分析它们的部首,然后记住它的另一半结构。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解读文章的同时,增加一些拓展性的阅读内容,让学生了解并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比如说,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相关的名言名句,如雷锋在日记上记载的那一句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至今流传于世。教师还可以搜集类似的好人好事,如“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并且有选择性地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如“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类的视频,让学生开阔知识视野,了解更多的社会现实,增加课外知识积累。
3.开展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阅读教学环节中,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是极为重要的。因为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刻理解文章的主旨,在自主思考中得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感悟。教师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训练各项语文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说,教师可以带头组织班级内部的故事宣讲会,先让教师作为示范,为学生讲述一个好人好事的实例或者是主题相同的故事,然后选择几个学生以接龙的方式继续把故事讲下去。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并且让学生养成平时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极为有效的。而且很多教师会发现小学生的阅读量有限,他们由于学习习惯或者是阅读能力的限制,平时的阅读局限于教科书,因此,对于教科书外的世界的了解不多,拓展阅读显得很必要。教师要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为他们选择合适的书籍或者文学作品让学生阅读,使他们可以在课外的拓展阅读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增加自己的阅读量以及语文知识积累量。读一本好书,就仿佛在和一位伟人对话。教师要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阅读学习氛围,通过设置班级的阅读角或者是学习天地等途径,让学生捐献图书或者将自己的书籍共享到班级的小图书角中,为学生提供阅读的书籍和资料,丰富小学生的阅读生活;平时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阅读分享会活动,让小学生谈谈自己最近读了哪一些好书,从中得到了哪些感悟,让他们在班级学生面前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使班级的阅读氛围更加浓厚。
参考文献:
[1]贺梦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何晓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自主讨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3]陈淑华。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4]邹佳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
要实施有效教学,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
1.要具备基本的数学知识。
数学专业知识是教师学科素养的基础。
新课改后,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比旧教材知识面更广,与高一层次的数学知识衔接更为紧密,如统计、数学广角和实践活动等,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数学专业素养和数学文化底蕴。
要明了小学数学知识的背景、地位与作用,精通小学数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小学数学内容的系统结构。
要对数学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思想方法、人文观点、辨正规律、美学内涵有自己的体会。
要有学为人师的数学科学与数学文化素质,具备与小学数学知识有关的高一级的数学知识。
要不断丰富个人数学实践知识,能以独到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敏锐捕捉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2.要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绝不是解决几个数学问题;数学教学,也不是仅仅教学生学会解题。
数学教学的价值体现在对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上,也即体现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上。
教师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才能把学生“教活”,使学生的学习触类旁通。
当然,对小学生而言,更多的是探索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受到常用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
3.要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
一是对教师的把握能力,主要是对教材的理解和设计;
二是对学生的研究程度,主要包括对学生的学习风格和成长背景等的了解;
三是对教学策略的运用水平,主要包括运用各种恰当的方法使教学内容得到最好的呈现和理解;
四是对教学环境的创设水平,主要包括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整合与运用;
五是教学评价能力,主要包括对教学过程和结果的认识与评价。
提升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途径和办法【3】
1.要清晰了解数学教材呈现的知识结构。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至少要对小学六年所有的数学知识以及每一年级学生要达到怎样的水平有清晰的了解。
(如果能够了解初中和高中的数学知识,当然更好)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仅仅局限在自己经常任教的那一个或几个年级,而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学,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而且,只有对所教的学科知识体系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设身处地地用学生的眼光看待教材,使自己的教学真正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2、要广泛地阅读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书刊。
读书是提高人素养的一个重要方法,作为一名新形势下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多搜集和阅读有关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刊。
如“课程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教育论”、“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数学教师”等广大教师会有很大帮助的。
也许我们会觉得有的专业知识离我们太远,看不懂或听不懂。
其实,看得多了自然也就理解了。
所以,教师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未知的知识。
3.要研究一些“教学案例”。
案例是一种理论与实践,培养研究者反思案例是和团队合作能力的研究方法,普通性重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的。
案例具有典型性和具体意义。
通过对一些案例的分析,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这方面,对年青教师的帮助尤其有效。
所以请教师们要留意教学案例,研究教学案例。
4、要积极参加各科培训活动。
职前教育给我们教育教学的重要基础,但我们要不断的学习,特别是参加培养学习。
对于培训机构或者是学科开展的一些培训活动。
如新课程培训、校本研究培训、网络研究培训、教材培训等,我们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参与。
[关键词]性别差异;小学生;数学能力
在小学阶段,由于男女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不同,造成男女生大脑发育也存在不同,因此这种性别差异也对小学生数学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有效克服男女生的性别差异,不断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已经成为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所在。
一、小学生数学能力性别差异分析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性别差异,这是小学生性别差异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造成了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
(一)性别差异的生理因素对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影响
男孩和女孩出生后,他们的大脑继续沿着不同的轨道发育。女孩大脑中的一些区域发育得比较快,而男孩大脑中的另一些区域则发育得更快一些。因此,同样年龄的男孩和女孩,他们大脑的发育阶段会有所不同。男生比女生的大脑中负责空间感知能力的部分要强,男生大脑在立体思维上要优于女生,而语言表达上,女生优于男生,但是这并不能定性的说明男生脑发育优于女生,因为脑是可塑的,教育同样起到改变思维的能力。
在性激素方面,男生体内含有比女生高十多倍的雄性激素,雄性激素就像男生的动力推进系统,使男生表现出更高的活力,更愿意寻求刺激,更爱冒险。男生体内更高含量的雄性激素导致男孩的大脑向男性化发展,最终使得男孩和女孩的大脑在结构、功能以及发展轨迹上都存在着明显差异。
(二)性别差异的心理因素对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影响
在小学阶段,女生的生理发育要普遍比男生快,因而思维发展也优于男生,男生倾向于逻辑思维,其数学能力相对较高,女生思维较为开放,想象力更强,而且思维时间长,相对稳定。这就造成男生过快的思维与女生稳定思维存在着差异。在认知方式上男生容易冲动属于冲动性的场独立特征,而女生沉稳喜欢思考,属于沉思性的场依存特征,因此男生在数学学习上反应快,有独到的思维,而女生则是按照教师要求进行学习。
(三)性别差异的社会因素对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影响
在我国一直有着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存在,家长、社会普遍有着女孩子脑瓜不灵,即便小学学习好,到中学、高中就会被男孩子超过,甚至认为女生到中学阶段学习就会吃力等等,这些陈旧的社会观念,不但不能有效缓解男女生性别差异给数学学习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且还会造成女生心理负担,特别是自卑心理,从而扩大了性别差异的反面影响力。
二、有效克服性别差异提升小学生数学能力方法
(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因性施教”
小学教师要根据本班级男女生学习数学能力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的实施分段式教育,对数学能力强的可以将数学知识加深,以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对于数学能力差的学生可以采用锻炼思维能力的教学,用一些趣味数学来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习兴趣,使“教”与“学”成为互动的整体,对数学能力差的学生要多给予鼓励性口头评价,只要有进步就要表扬,从而树立起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二)在教育教学方式上,提高学生特别是女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就是要注重灵活运用教学方式,有的放矢的提高女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通过各种手段使女生树立学习好数学课的信心,可以采用“我是小老师”的教学方式,让女学生当老师,通过学生自己上台讲解数学题,来增强学习数学的决心,培养学习兴趣。在课下将女生与数学能力强的男生结合成学习小组,在男生的带动下使女生进行主动的思考和学习,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改变社会刻板印象,树立正确的性别观
性别差异更多的是受心理因素影响造成的,而心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受社会现象影响,因此要降低性别差异对小学数学能力的影响,就要从社会的角度出发,摈弃原有的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的性别观,不歧视女孩,改变根深蒂固的对女生数学能力差的传统认识,理解先天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后天的努力下,人的大脑是可塑的,数学能力是可以提高的,全社会都要从鼓励女生努力学习数学出发,树立正确的性别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结语
小学生性别差异的存在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教师要通过正确的、科学的引导和帮助,改变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提高女生数学能力,培养起男女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利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史宁中.数学的基本思想[J]. 数学通报. 2011(01).
[2]凌生智.关于“数学能力性别差异”的辨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06).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素质,提升,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是基础学科教育的主要承担者, 小学数学学习奠定了学生今后数学学习的基础。因此, 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日益盛行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 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师应提升自身专业素质, 优化数学教学
(一) 以教学工作为依托, 提升自身素质
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提升自身的数学素质, 就必须以教学工作为依托, 立足于实际教学需要, 充分体现数学内容的现实性, 同时精读教材, 深入解读、合理设计、有效欣赏, 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对教材设计的规律与教学内容设计的原理进行探索与思考, 不断进行自我反思, 最后将完美的教学过程展现于学生面前, 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的意义。
(二) 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经验
教师的专业素质, 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影响下, 自身的文化基础、专业知识与教育能力等方面所达到的综合水平。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丰富教学手段, 同时将自身的能力通过学习、交往、教学与创新等途径进行拓展, 依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恰当应用教学方法, 便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接收,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现师生双向的互动沟通, 有效组织数学教学活动, 促进学生数学能力与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 教师要有高尚的品德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 因此必须具备敬业精神、师德修养、团队合作精神等, 以发挥其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 怀着对本职工作的强烈激情与热情, 将全部智慧与精力都投入到教育之中。同时, 热爱学生, 尊重学生, 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二、不断提升教学技能水平,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决定了其活泼好动, 注意力不易集中, 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认真备课, 思考课标要求, 依据教学内容与目标, 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技能水平, 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吸引其注意力, 从而不断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教师应以教材为基础, 不断思考与探索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手段。小学生更喜欢直观、形象、色彩丰富的直观性体验, 那么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借助图片、声音、影像等进行教学, 以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其积极性与主动性。小学生活泼好动, 那么教师就设计一些小故事或组织玩一些小游戏等,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以学生为本, 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 有效实现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 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三、拓展全方位的学科知识体系
要想实现高效的教学, 教师就必须深入地了解教育对象, 掌握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获取知识技能的心理过程、能力形成与发展的规律等, 因此, 教师必须积累系统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如一般教育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学论的知识、数学学习心理的知识、小学生身心发展知识等, 并通过进一步的理解、内化、实践和反思, 将其发挥最大的效果。
此外, 由于各门学科知识的彼此关联性,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 在当前新形势下的学校教育中, 还要兼具与数学学科相关的一般文化科学知识。比如, 教师要拥有数学专业特长的同时, 还应涉猎物理、生物、化学等相邻学科知识, 懂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再懂点艺术就更好, 进而拓展视野, 增长见识, 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 加强数学教学的魅力, 最终提高教学效果。
四、积极幽默, 保持耐心与责任心
小学阶段, 教师肩负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责任, 而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 数学是比较难学的学科之一, 数学的教学过程也是教师引领学生建桥铺路的过程, 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具备耐心和责任心, 深入浅出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对每个学生的质疑都要不厌其烦地讲解, 以发挥“春风化雨”般的作用。
同时, 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教学, 赋予知识以生命力, 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知识与规律, 有利于学生积极、乐观、开朗、风趣性格的形成, 培养小学生广泛的兴趣、动手能力与探究精神, 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 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此外,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将数学教学拓展到学生的生活领域, 科学布置作业、组织小组竞赛等多边活动,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快乐时光, 进而深化小学数学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 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性, 这也是教师应必备的一项能力。
总而言之, 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具备完备的数学学科知识和多学科知识, 掌握更多的学科教法以适应小学教学综合性强的特点, 从而与时俱进, 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 掌握新思想和新方法, 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促进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廖玉芳.小学数学教师数学素养提升途径的研究[J].教育与教师, 2013 (12) :13.
2001年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开始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同时也不断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在教育领域尤其突出,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渗透开始实现了教育的现代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多媒体手段已开始广泛的使用,尤其在小学阶段也开始逐步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使用也逐步的增多,这种教学手段的使用增强了小学数学课堂的吸引力,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的实效性。但是,在多媒体手段使用过程中,一些弊端也开始暴露出来,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使用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如何提升多媒体手段运用的实效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觉得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多媒体手段实效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正确定位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学领域有着很大的作用,但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只能起到配角作用,应用的目的是为了“辅助”小学数学教学,这是由小学数学教学自身的规律性决定的,一切技术手段都必须为小学数学教学服务,如果过分夸大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辅代主,势必会导致教师与学生为用而用。例如不少小学数学教师对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目的认识不明确,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多媒体、网络,教学就先进,教学手段就现代化,就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自己就教得好,学生就学得好,他们忽略了“多媒体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一种学习工具,网络是一种资源,一种学习环境”,是为教学服务的这一特征。有些小学数学教师不顾数学学科的属性,不考虑教学内容的贴切性,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这种教学媒体,有些数学知识明明可以直接利用身边的黑板、挂图轻而易举就能解决,而他们却总是喜欢“舍轻挑重,即使有现成的教具也视而不见,非得要自制课件授课。这样顾此失彼只注重教学手段的运用而忽略了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往往事倍功半!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认识,明确多媒体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为了要辅助小学数学教学,不能盲目的使用。
二、加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许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开始注入教学中,但有些教师的教学思想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者主要是教师,所以要提高多媒体教学的实效性,教师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才能更好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能够很好的控制多媒体手段。小学数学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主要是通过媒体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要求小学数学教师除了掌握数学学科常规的教学方法,还要具有多媒体教学的基本知识,例如能编制常用的课件,会操作使用多媒体,熟悉多媒体的功能以及教学方法。而且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学会与传统的教学媒体、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要能够在教学中学会综合的运用。
此外,小学数学教师还要学会能够充分的理解数学教材,例如在制作数学课件的过程中,首先要将教材研究透彻,理清教学思路,再制作数学课件,不应该盲目制作课件,而一位的追求课件的美观,忽视了与数学内容的结合,因为小学生的认识还是以感性认识为主,他们辨别能力还很差。错误的不科学的不良的信息对学生的影响是致命的,因此在选择课件素材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小心,讲究科学性,讲究合理性。所用素材一定要吻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目的,而不是随心所欲粗制滥造。有些小学数学老师不论什么教学内容也不管需不需要,对于资料和素材又不加以严格筛选,这就不符合教育的规律了,多媒体就成为累赘负担,甚至是错误的导向,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总之一句话,要尽量选择最优的材料制成课件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之中。因此说只有小学数学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才能提高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效性。才能跟着新课改的要求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注重互动,提高师生之间的交流
在新课程中特别强调“对话”,在利用多媒体时一定要注重相互性原则,有效地促进人机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在教学过程中要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与学生进行沟通。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也可通过观察,时时接受和分析学生传递过来的信息,对自己的讲课作相应的调整。我们要避免被多媒体课件所左右,而忽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忽视其他教学手段的作用,忽视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的重要性。小学数学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过程中,师生之间要形成很好的沟通和交流。不能只顾多媒体的使用而去忽视学生,忽视课本等,要注重教与学之间的知识、感情的交流,这样有利于营造小学数学良好的课堂艺术气氛,体现数学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吸收。这样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过程中注重相互性原则,才能更好的提升多媒体手段运用的实效性。
【探析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推荐阅读:
现行体育课堂有效教学探析11-26
如何提升幼儿园数学活动的有效性07-04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析10-0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探析07-04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作文教学探析11-14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有效备课10-14
小学数学活动如何有效开展12-21
如何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01-06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