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读书报告

2024-11-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七七事变读书报告(推荐8篇)

七七事变读书报告 篇1

题 目:七七事变前后蒋介石政府对日态度学院班级:学 号:姓 名:联系电话:指导教师:

七七事变前后蒋介石政府对日态度

摘要:七七事变前,蒋介石政府实行求和方针,寻求和平解决中日问题的途径,虽然没有成功,但还是为以后抗战争取了时间。七七事变爆发后,蒋介石政府坚持抗战,为抵抗日本侵略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七七事变,蒋介石,对日态度,对日求和,坚持抗战

1937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爆发,中国人民期待已久的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了。为了了解这段历史,探寻出当时国民政府对日的态度的转变,我选择阅读郭景兴先生和蒋亚娴女士编写的《七七事变追忆》这本书。本书对当时中日双方在七七事变中的主要人物进行介绍,对卢沟桥地区的军事要点、军队驻地、主要战场的位置,以及七七事变前后日本侵略者在卢沟桥地区的军事活动情况,做了一些分析和介绍。书中更附录了关于这次事件的一些回忆和目击者座谈摘录。该书披露了日本蓄意武装侵略中国和中国军民英勇抗击侵略者的大量罕见珍贵著述与文献,被誉为“守桥翁”的郭先生的贡献。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对日态度大致可划分为七七事变之前的对日求和和事变之后的坚持抗战两个阶段,但两阶段的分界并不是那么明显。

对日求和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对中国领土主权的蚕食,中国国内包括国民党内部都有一部分人主张对日本宣战。陈诚曾在9月24日致电蒋介石要求“命令对日宣战”。但是这呼声并没有得到蒋介石的响应,反而他极力压制民众或其他政治势力自发的抗日运动,认为“尚无可战之实力”,贸然宣战会给日方“加责于我之机会”①。但蒋介石并不是什 ① 蒋介石,《东北问题与对日方针》 么都不做,他曾积极与日本军政界交往,目的就是为了掌握日方的政策动态,并表示中方的和平意愿,多次向日方代表表示“东亚事应归东亚人自决,中国事亦应归中国人自决”①。

但是他的和平努力没能阻止日本的侵略步伐。日本继占领东三省后,又侵占了热河,企图踏入华北,继续扩大侵占范围。这次,蒋介石还是采取了隐忍的态度。1934年12月20日,他在《敌乎?友乎?——中日关系的检讨》一文中希望日本“抛弃武力而注重文化合作”,“舍弃土地侵略而代之以互利的经济提携”,“唾弃政治控制的企图,而以道德感情与中国结合”。后来的国民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上蒋介石称“和平未到完全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决不轻言牺牲”②。七七事变前,日军一再在宛平附近制造事端,然而宛平县城负责人则一直在和日方谈判,寻求和平解决方法,却屡次被日方毁约。

蒋介石对日求和的方针的确有损国家利益,但是对日求和并不是对日投降两者在性质上还是有区别的。首先他避免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他“决不为丧权辱国之签字,使暴日在东北侵略之权利,始终为盗窃之行为,无任何法律上之根据”③。还告诫张学良“东北版图,必须完整”。在七七事变爆发前夕,日本要在宛平县城附近修建机场,当时的县长王冷斋看透了日方侵占土地的意思,断然拒绝,日方软硬皆施,最后摆起“鸿门宴”,王先生依然抱着为国捐躯的决心赴宴。宴席间,王先生在日方提出签署土地协议时,立刻拍案而起:“我们今天是抱必死之决心,誓必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④整。”虽然此后在日本的压迫下国民政府还是与日本达成了妥协,但蒋介石强调它们都是军事性质的。他也指出最不能容忍的是“领土主权再被人侵害”,“危害到我们国家民族之根本的生存”⑤,从此可以看出,蒋介石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卖国贼,不断送领土主权就是对日的底线。其次,他也并没有放弃对日的抵抗,1932年1月28日,日军突袭上海,十九路军奋起反抗。蒋介石也在30号号召全体讲师与“暴日相周旋”,“宁为玉碎,毋为瓦全”。随后又让张治中带领中央军第五军赶赴前线。如果蒋介石是对日投降,那又何必让十九路军抵抗,又何必动员全体将士,又何必调动第五军。但是蒋介石并没 黄自进,《蒋介石日记的启发:以1920年代至30年代的中日关系为中心》

蒋介石,《对外关系之报告》 ③ 蒋介石,《东北问题与对日方针》 ④ 郭景兴,蒋亚娴,《七七事变追忆》 ⑤ 蒋介石,《御侮之限度》 ①②有下决心和日本开战,在十九路军获胜的时候让其“趁此收手,避免在与决战”,后来的抗战中也都采取了有限抵抗的政策。因为他不希望获取和平的方式只有战争一种,而是希望通过外交、军事等手段持久周旋,使日本知难而退,也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但是结果可想而知。

蒋介石很清楚日本的侵略本质,也知道以后肯定还会有更大规模的战争,他对日求和,主要目的有两个。第一是为抗战准备争取时间。在《塘沽协定》签订后,蒋介石就在日记中写道:“于此停战蒙耻之时,使吾人卧薪尝胆,而不自馁自逸,则将于建设计

①划,确定步骤,切实推行,以期十年之内,可湔雪此耻乎!”他开战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稳固国家经济;规划国防工业和国防工事,奠定长期抗战基础;强化对西南、西北地区的控制和建设,确定并稳固抗战后方,以此为抗战军事和经济准备争取时间。他也同时为利用国际矛盾寻求外来援助争取时间,为中国抗战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二就是便于实现其消除异己的企图。日本发动侵略之时正是中国处于分裂状态之时,蒋介石说过:“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能统一而取胜于外者,故今日之对外,无论

②用军事方式解决,或用外交方式解决,皆非先求国内之统一。”安内是攘外的先决条件,国内没有安定而谋求排除外患,必定会让自己处于腹背受敌状态,对日求和则可以为自己安内争取更多时间。虽然他消除异己的举动最终引起普遍的不满和反对,酿成了西安事变,但他仍然在试图寻机实现他的统一目标。

七七事变前,蒋介石对日求和实质上属于策略性质,与对日投降有本质区别,但也不是简简单单的对日妥协。蒋介石实际是在妥协与对抗之间徘徊,也正是这种求和心理,使得日本的侵略野心愈发膨胀。

坚持抗战

七七事变爆发后,国民党高层人员中一度弥漫着失败主义、悲观主义,甚至有了向日本乞和的主张。蒋介石也在和战问题上踌躇过,犹豫过。但最终还是克服干扰,抵制了“低调”妥协的主张,在领土和主权问题上严正立场,作出坚持抗战的决策并予以实施。

①② 古屋奎二,《蒋介石秘录》 蒋介石,《外交为无形之战争》 在1936年12月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就已经认识到“中国自强之意义与责任,应具必战之心,而后可以免战,乃得达成不战而收复失地之目的”①。七七事变爆发伊始,蒋介石在8日接到事变报告时,就决定调中央直属部队六师北上支援。该师在9日至12日停驻于河南,向日方示以“不避战事”之决心,甚至已经“决定在永定河与沧保线持久战”。另外,蒋介石也在通过外交途径与日本交涉,试图把冲突控制住并加以解决。后来在得知日军已经大动员后,蒋介石随即命令中央停驻河南边境之动员部队(孙连仲所统率)迅速开赴保定,不顾虑《何梅协定》的束缚,想以此来提醒日方,中方已有充分的战备措施,企盼达到不战、免战而维持现状。不过当时包括蒋介石在内,国民党内部都愿意接受西方国家出面调停。7月15日,英国驻华大使提出调解意见,并询问是否愿意事态扩大,蒋介石随即表示“中国绝对的只谋自卫,不愿扩大,并接受英方斡旋。”②但日方却依然向国民党施压,称中国中央军队如果违反《何梅协定》而遣送军队及空军进入河北,日方将采取断然处置,责任由中方承担。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谈话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央认定卢沟桥事件,为中日交涉的最后问题,要和日本作最后的解决„„我们已经到了最后关头了!”19日蒋介石向外界明确提出解决事变的最低限度条件:任何解决,不得侵害中国主权与领土之完整;(二)冀察行政组织,不容任何不合法之改变;(三)中央政府所派地方官吏,如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等,不能任人要求撤换;(四)第二十九军现在所驻地区,不能受任何的约束。蒋介石最后明确指出:“总之,政府对于芦沟桥事件,已确定始终一贯的方针和立场,且必以全力固守这个立场,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③这是卢沟桥事变发生以来,国民政府领导人首次公开发表的声明,其立场非常明确,就是希望和平解决事变,但为捍卫领土主权不惜抗战和牺牲。

蒋介石在庐山谈话会上做演讲和随即公开对卢沟桥事件的声明,的确极大振奋了包括国民党政权中有识之士在内的全国的爱国民意,但还不足以统一体制内的思想主张。随着日方在华北扩大军事冲突,调集重兵强占平津,给中国方面施加更大的压力,中国政府与知识精英中的畏战悲观情绪、寄望外来调停的幻想一度颇为严重,蒋介石也同意 蒋介石日记1937年7月1日

《王世杰日记》(手稿本)第一册,第63-64页 ③刘维开,《蒋中正委员长在庐山谈话会讲话的新资料》 ①②仍然与日本外交官进行周旋。虽然蒋介石十分明确地宣示了领土主权不能退让、不求战而准备应战的立场,但还不能表国民党政府已经从整体上作出应战的决策。

然而,华北局势急转直下,日本大举调兵向中国军队发起进攻,蒋介石也意识到作出抗战决策的时机已迫近。7月底平津地区被日军占领后,国民党高层一致认识到中日两国间的全面冲突已经迫近,一场大战不可避免,除了走向抗战之外,已经没有别的选择。1937年8月7日,国民党召开了国防党政联席会议,军事各部会长官及由外省应召来京的将领们均参加。会议最后蒋介石总结:“战争是最后的决心,我方方针照原定方针进行,进退迟速之间由中央作主,何时战亦由中央决定,各省与中央取一致进行,无异言异心。”①这表明蒋介石的主战态度很明确,且能够引领其他与会者的表态,较顺利地通过了抗战决策。随后国民党当局开始逐步构建战时体制,确立国防最高会议有权统辖军事、外交、财政、经济、交通、实业各方面的事务,并且明确由蒋介石执掌最高、最终的决策权。这一机关的设立,表明在蒋介石的力促之下,国民党的最高决策体制开始向战时体制转变。正当南京国民政府抓紧部署全面抗战之际,日军于8月13日向上海的中国驻军发起了攻击。蒋介石于当天深夜向淞沪警备司令官张治中下达发动总攻击的命令,毅然进入全面抗战。为了承担起领导抗战的重任,谋求战略与战术之密切配合,国民政府于8月20日正式设立大本营,以作为对日作战之最高统帅部。蒋介石以大元帅的身份于当天连续发出多项训令,颁布战争指导、作战指导计划等方案,开始指导全国的抗战。但是随着战局严酷性的展现,早日谋和的主张开始抬头,开始怀疑蒋介石的抗战决策的正确性,并起草了对日外交的方案。而在蒋介石看来,“主和意见派应竭力制止”,“时至今日只有抗战到底之一法”,“除牺牲到底外再无他路,主和之见,书生误国之尤者,此时尚能议和乎”②。可见和与占的抉择在国民党高层依然未解决。经过9、10两月的激战,至11月中旬国民党军队不得不撤出上海;一个月后,首都南京失守,国民党政府在中国正面战场遭到重大挫折。而此时的布鲁塞尔会议的召开和德国出面调 ①②张嘉璈日记1937年8月7日

蒋介石日记1937年9月8日、9日 处中日关系,使得包括蒋介石在内的国民党高层面临着和与战的重大考验。在“战”的问题上,蒋介石认为“抗倭必须到底,不背初衷,则虽败亦成”①;“抵抗到底,决无妥协余地”;“此次抗战,实逼处此无可幸免者也。与其坐以待亡致辱召侮,何如死中求生,保全国格,留待后人之起而复兴。况国际形势非由我自身牺牲决不能唤起同情与干涉耶”。他甚至写到:“如此次再不抗战,则国民之精神消沉,民族等于灭亡”。从这些话里,可以认为蒋介石是有着继续抗战的决心。在“和”的问题上,当时蒋介石认为“国际调解则可,直接交涉则不可”;而且他一度对国际调解较乐观:“解决中倭问题,惟有引起国际注意与各国干涉,今九国公约会议已有召集确期,国联盟约亦有较好之决议,此乃抗战牺牲之效果也。”②可见,当时国民党当局对于会议本身以及相关大国在调解中日战事的前景,仍抱有一定的期待。

到1937年11月上旬,因战事失利,国民党军队撤出上海,原先在淞沪地区以重兵阻遏日军的部署,不得不做重大调整,正面战场战局已呈长期化,战线将不得不向内地纵深转移。如果中国坚持抗战,迁都问题已迫在眉睫,蒋介石把迁都的理由归纳了两点:“甲、为长期抵抗之计;乙、不受敌军威胁以打破敌人对城下之盟之妄念。”③ 这样,11月20日国民政府正式公布迁移政府于重庆,以示持久抗战之意。就在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的同时,布鲁塞尔会议的结果已经明朗化,由于日本两度拒绝与会,通过九国公约的框架已经无法调解中日军事冲突。蒋介石虽然也关注这次会议,但是所抱的期望也趋于实际,到11月23日,蒋介石对会议也不再关注。但德国要对中日军事冲突进行调处,并向蒋介石告知了日本到底议和条件,蒋介石予以拒绝。但国民党高层人士观点不一,一部分人认为应该接受日本条件。对于为数不少的求和论者,蒋介石并不认同:“老派与文人动摇,主张求和,彼不知此时求和乃为降服而非议和也。”④ 在是否接受德国调停问题上,当时军政高层意见不同,莫衷一是。但是,在国民党和战立场抉择上,蒋介石的态度依然是最具决定性的作用的。他的结论是“宁为战败而亡,毋为降敌求存,蒋介石日记1937年10月25日 蒋介石日记1937年10月26日 ③蒋介石日记1937年11月14日 ④蒋介石日记1937年11月20日 ①②战败则可转败为胜,降敌则虽存必亡,而且永无复兴自拔之时矣”①。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国民党内部一时悲观情绪弥漫,议和的提议更是接连不断。对此蒋介石感到很大压力,“近日各方人士与重要同志皆以为军事失败非速求和不可,几乎众口一词,此时若果言和,则无异灭亡,不仅外侮难堪,而且内乱益甚。彼辈只见其危害而不知敌人之危害甚于战也。不有主见,何以撑持此难关耶?”②。蒋介石明确地表示了拒和态度。他抓紧推动做出坚持抗战、拒绝德国调停的决策,使得当时国民党高层的议和主张有所收敛。由于国民政府没有接受日方条件,日方最终遇1938年1月16日发表声明:“帝国政府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而期望真能与帝国合作的中国新政权的建立与发展,并将与此新政权调整两国邦交,协助建设复兴的中国。”③这是自七七事变以来日本政府公开对国民政府表示的最严厉的声明。只是蒋介石并没有感到更多的压力:“倭政府昨日宣布不与国民政府作交涉对手而未明言否认二字,此乃敌人无法之法,但有一笑而已。” 于是,1月18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驳斥日本对华政策,并且声明:“(一)中国政府虽始终极愿和平解决中日冲突,但不能接受破坏中国领土主权与行政完整之条件。(二)一切在日军占领区域内之傀儡组织,当然无效。”④这场由德国居间调停的中日之间的“议和”画上了句号。中日两国的较量也趋于长期化。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约半年时间里,蒋介石能以国家存亡、民族根本利益为主,维护了国民政府的独立和尊严,也顺应了日益高涨的抗日救国的民意,抵制了议和妥协的主张,表明和守住了抗战的基本立场,使得日本帝国主义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破灭。

蒋介石在七七事变前后对日态度由求和变为坚持抗战,求和但绝不出卖领土主权,抗战不为议和妥协言论所迷惑,他在正面抵抗日军疯狂进攻,减缓日军侵略步伐,毁灭日军灭亡中国企图方面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要以客观公正的眼光来看待他。

七七事变读书报告 篇2

1896年6月, 中俄两国以“共同防日”的名义, 在莫斯科签订了《中俄密约》, 俄国通过这一条约取得了在中国东北修筑铁路的特权。1897到1903年, 俄国完成了东清铁路的修筑, 这条铁路从西伯利亚横跨中国东北直至沿海城市海参崴。同时, 它还有两条支线, 其中一条向东直至朝鲜境内。另一条从中国黑龙江哈尔滨向南到达辽东半岛的最南端旅顺口。东清铁路竣工一年后, 日俄战争爆发, 第二年俄国战败, 日俄两国签定了《朴茨茅斯条约》。其中规定“俄国政府将长春旅顺口间的铁路及其一切支线, 连同在该地区的一切权利、特权、及财产以及属于该地区铁路或为其利益而经营的一切煤矿, 不收补偿, 且在清国政府承诺之下, 转让给日本政府”。[1]125后在1905年12月, 日本与清政府签定《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 正式确立了条约中所规定的日本南满铁路的权利。日本因此取得了在中国东北管理和修筑铁路的所有权。

二、中日在东北铁路问题上的具体分歧

1. 中日在南满铁路“并行线”问题上的争执。

中国东北自主建筑铁路的兴盛时期主要是在张作霖主政时代。1927年, 奉海铁路开工, 这条铁路是官商合办的, 由奉天城经朝阳镇以达吉林省海龙镇。同时, 吉林也按照奉海路的方法, 自筑吉海路, 由吉林到海龙, 和奉海路联接起来。吉奉线与京奉线的连接, 成为了与南满铁路竞争的一大东西干线。另一条对南满铁路威胁很大的是打通线, 它是由京奉线上的打虎山站到通辽的一段铁路, 通过通辽郑家屯站可向北与四平洮南线、洮昂线连成一体。日本认为“中国方面之计划, 是想通过这些铁路, 把满铁两侧之货物, 运到连山湾或营口, 限制满铁的势力范围, 最终是想把满铁之未来导向死路”。[2]19因而, 日本不断向东北当局进行抗议, 但由于工程进展迅速, “1930年兴工, 同年十二月完成。”[3]18中日双方尚未对此问题形成对策, 故而形成不决的悬案。

在中日东北铁路交涉问题上, 南满铁路“并行线”问题是其中的焦点问题。关于此项争论, 最早是在1907年新法铁路 (既新民屯—法库门铁路) 建设时所引发的。日本方面的声明是“禁止中国建设或批准建设满铁认为是该铁路竞争线的任何铁路”, 而中国方面则解释为“不以不当侵害满铁商业上效益与价值为目的而建设铁路”, “否认日本在南满铺设铁路的独占权, 只承认不铺设明显而且不当的侵害满铁利益的铁路的义务”。[2]20日本视“并行线”为竞争线, 为维持南满铁路的特权, 故而强力反对。

中日在东北铁路修筑问题上还有一重要的斗争焦点是吉会路 (吉林至朝鲜会宁) 问题。1909年9月, 中日签定了《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 日本坚持要求修筑该段铁路, 并表示愿意提供贷款。中国方面认为“此项贷款, 系满铁为垄断南满之铁路建设权而出贷, 其重要目的属于军事及政治”, 故不接受日本方面的要求。在“九一八事变”后, 李顿调查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评述, 认为“此路问题, 非财政与商务之问题, 乃中日双方国家政策冲突之问题也”。[4]

2. 围绕铁路建设所引发的借款上的中日分歧

“九一八事变”发生前, 东北建设的铁路, 大多引用的是日本方面的投资。首先不得不提的是所谓的“西原借款”。当时中国的民众对此项借款反对声极大, 中国方面, 遂感觉对于履行各借款条约上的条件, 并不能负有道德上的任务。日本在东北铁路建设上共花费一亿五千万日元, 主要投资在吉林长春线, 四平街洮南线, 及洮南昂昂溪线等铁路。日本方面指出, 中国不仅不准备去偿还借款, 而且不履行协约上关于任命日本铁路顾问的条款。同时日本以欠款相要挟, 要求参与到吉会路的建设 (前文已述) , 企图进一步扩大在中国东北的利益。中国方面反驳, 认为关于中日的铁路借款是存在的, 但此种借款与普通的经济借款不同, 它含有很大的政治目的;并且日方对新建设的铁路投入过大, 估价过高, 目前以运营的收入无法偿还。中方同时表示, 中国完全履行各种条约的义务并愿积极配合日本的行动。但在吉会路的建设上, 中国无论从道德或法律上都不能认为日本有参与权利。

3. 中日关于东北境内铁路运输上的矛盾

此外中日在东北铁路问题上还有各铁路线路的联运问题、运费问题等。到一九三一年九月, 中国自主修建的并拥有管理经营权的铁路总共一千公里。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前的两年时间, 中国方面, 欲把本方控制的各铁路线的业务连接在一起, 成为一个自主的东北铁路系统。同时, 在尽可能的范围内, 把东北腹地的货物一律由中国自营的铁路线上进行运输, 而以营口或葫芦岛为出海的货运港口。日本方面声称, 由于中国铁路的竞争, 并且不愿制定东北联运的协定, 遂使经过南满铁路运往大连出海的货物减少了很多, 使满铁公司的利益受到损害, 引起了日本的不满。与铁路联运相关联的还有关于铁路运费的问题, 引发了中日铁路谈判的又一大矛盾。到一九三零年, 东北自主铁路基本完成并开始形成系统运营。当时中国自主各线路采用的是银本位的计价方式, 相对于日本控制的南满铁路的金本位计价来说, 运输费用比较低廉, 故在竞争上占有极大的优势。日方认为, 中国采取廉价运营的方式, 是不正当的竞争。中国方面回称, “中国之目的, 与南满铁路不同, 主要宗旨不在牟利, 而实在于发展乡村, 使农民得以最廉之费用, 远达于各大市场”。[4]56中日双方采取以降价拉拢货源, 且对于本方的物资运输实行秘密减折运费的行为, 使双方不能在同等情况下进行竞争, 导致相互指责, 引发各自不满。

三、李顿报告书在中日铁路悬案问题上的立场及主张

对中日铁路相关纠纷的看法, 李顿报告书中认为, “凡此种问题, 均属特别专门问题, 且性质亦极为复杂。双方之互诟, 究竟谁有理由, 殊难断定。实则此问题, 依照通常办法, 原应有铁路委员会或通常司法上之判断以解决之。”[4]56关于“东北铁路悬案之平行线问题”, 中日两方从未签过正式的条约, 只是在1905年12月的北京会议的会议纪要中曾有过记录, 但这种记录在法律上没有正式条约的效力, 不能要求中国必须履行这种条件, 这在法理上是很清楚的事实。但是, 李顿报告书上不敢对这一问题作出结论, 只是说“应取决公正法庭之判断”, 从而顺从了日本方面的要求。李顿调查书站在第三者的角度, 承认了日本在华特殊的铁路利益, 无视中国方面的主权要求, 是对中国主权的侵害。在报告书中提出的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 认为中日需要通常公断或司法手段解决, 提出中日双方签订“铁路使用之协定”, 来达到双方利益的双赢, 避免引发矛盾的进一步恶化。对于以上提出的解决方案, 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 一方面由于中国的政治局势不稳、经济基础薄弱、国防能力不强, 在综合国力上无法与日本进行抗衡, 从而导致中国在中日两国直接交涉上处于不利的地位;另一方面, 日本觊觎中国东北的野心已久, 从甲午战争以及日俄战争以来, 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权益涉及政治经济商业铁路等各个方面, 所以日本政府是不会轻易放弃其在华利益的。

李顿报告书对中日东北铁路争端的处理意见是把问题局限于中日两国外交分歧上, 而不能做到为弱国伸张正义, 这是一种推卸国联责任的行为, 其本质是代表了英法列强对日妥协、自保的一种心态。同时李顿报告书也认为, 中日的铁路问题“则系由中日之剧烈竞争造成的, 而此项剧烈的竞争, 则又源于双方深固的国策之冲突。”在这一点上, 李顿报告书指明了中日冲突的本质, 但由此产生的中日铁路悬案纠纷很难得到合理的解决。

参考文献

[1]米庆余.日本近现代外交史[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0.

[2]赵东辉.九一八事变与日本外交[M].沈阳:东北沦陷十四年史辽宁编写组, 1997.

[3]孙邦.九一八事变[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3.

七七事变简介 篇3

根据蒋中正的传记《蒋中正》中收录的《何(应钦)上将军事报告》一文,以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记录的秦德纯的证词: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月七日夜十一时,驻扎在丰台的日本军队在未通知中国北平地 方当局的情况下,在国民革命军驻地附近进行夜间军事演习,并之后以“一名士兵失踪”为理由,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当时驻扎在卢沟桥的是国民革命军第37 师219团吉星文部队的一营,营长是金振中。由于时间已是深夜,中国驻军拒绝了日军的要求。之后日军包围了卢沟桥,双方都同意天亮后派出代表去现场调查。 但是日本的寺平副官依然坚持日军入城搜索的要求,在中方回绝这一要求后,日军开始从东西两门外炮击城内,城内守军未予反击,

在日军强化攻击后,中方守军以 正当防卫为目的开始反击,双方互有伤亡。随后卢沟桥北方进入相持状态。”

纪念七七事变作文 篇4

68年前的七月七日,是历经百年风雨的卢沟桥永远铭记的日子,在这一天夜里,卢沟桥的日本侵略军在未通知中国政府的情况下,擅自在中国驻军营地附近举行所谓的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本兵失踪,要求进入位于北京西南的宛平县城进行搜查,中国守军拒绝理这一无理要求,日军居然开始进攻中国守军,中国第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二一九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从而拉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

七七事变使得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走向了亡国的危急关头。但,日本侵略者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正是卢沟桥的枪声唤起了一个民族的彻底觉醒,平津危及!华北危及!中华民族危机!给我们敲响了亡国灭种的警钟,日本的侵略没有打垮我们,反而使中华儿女更加团结,他们用血肉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

七七事变观后感 篇5

(一):

观《七七事变》有感

当我看完了《七七事变》这部电影后,我的内心不由得燃起了一股熊熊的怒火,感慨颇多。

1937年7月7日的晚上,日寇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提出了要过卢沟桥进宛平县搜查的无理要求,这显然是赤裸裸的挑衅行为。守桥士兵当即严词拒绝。日寇恼羞成怒,随机用大炮、机关枪向卢沟桥攻击。我们的手巧将士与日军展开了激战,战士们向日军射出了仇恨的子弹。至此,一场艰苦卓绝的救国抗日,长达八年的抗战拉开了帷幕!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脑海里思绪万千。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这些炎黄子孙,不就应忘记这段历史。比起那些革命先烈,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我,可有点对不起胸前的红领巾了。

以前,我也是很自然的享受这这一切,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好像认为这都是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一切都是爸妈就应为我带给的。但看完这部爱国影片后,才明白此刻的幸福生活都是用无数先烈前辈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

看完这部影片,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富强了,我们才会有幸福完美的生活。此刻我们只有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报效我们伟大的祖国。

七七事变观后感

(二):

《七七事变》电影观后感

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又蚕食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至1937年上半年,北平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本侵略者控制,位于北平西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状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在日军无理要求遭到拒绝时,竟向中国驻军开始攻击,守桥士兵们以桥上的望柱、栏板为掩体,向敌人射出仇恨的子弹,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从此,中国人民经过了8年的流血牺牲,艰苦抗战,以死亡数千万军民、耗资千万亿美元的代价,最后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奋力抵抗的是中国国民党第29军。其中,有一个师长叫赵登禹。他惨死在日军的轰炸之下但他没有倒下,而是站在石狮子旁牺牲的。之前这位师长这样对孩子说:孩子,如果爸爸没有把鬼子赶跑就已经倒下了,你也要参加抗日志愿军,和我一样杀鬼子!这使我很感动,因为这位师长不甘心自己倒在鬼子面前,他期望下一代能抗日胜利,赶跑侵略者。让自己的祖国又恢复和平。战士们越战越勇,奋不顾身地冲向敌人,和小鬼子同归于尽。日本人把自己国家的国旗插在桥上,中国战士把他们的国旗砍下来,全都扔到河里。29军的战士们怀着愤怒的情绪,英勇杀敌。显现出了中国人的那种不低头折节,不向敌人所屈服的优秀品质。

七七事变观后感

(三):

《七七事变》观后感

在七十六年前,宛平城外的卢沟桥上响起了一阵枪响,拉开了七七事变的序幕,也即卢沟桥事变。这个事件成为了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是他们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丑恶事件!

在那天晚上十点,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向中国驻军挑衅。日军诡称有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桥边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就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开枪开炮。7月8日早晨,日军包围了宛平县城,并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发起进攻。我国的29军与日军在卢沟桥展开激烈的战斗,29军的战士们怀着愤怒的情绪,英勇杀敌。从这能够看到,日本早有计划,其险恶之心人尽皆知。

影片中有几处情景令人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情景之一,29军副军长佟麟阁,身先士卒,亲赴一线,他和赵登禹师长对话,佟说,我已准备把家中盖房用的木料做一口棺材,决心以身殉国。赵说,我连棺木都不要,马革裹尸,死又何憾!两位将领心昭天日,抗日战场俩人光荣殉国。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给其举行追悼会,北京现仍有麟阁路、登禹路,以永远彰扬其抗战功勋和为民族捐躯之英雄精神。

情景之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的宋哲元之母70大寿之日,日本华北驻屯军派使者送来国宝级寿礼瓷瓶。宋母不悦拒纳。宋劝其母,委婉应付,暂收为妥。其母曰:我没当过官,不知什么是委婉应付,但我信迷信,我怕死后灵魂进不了祖坟!旋即起立,当着使者的面,把桌上的寿礼瓷瓶摔得粉碎,怒不可遏。浩然正气,令人起敬。翌日,宋军长召开军事会议宣布:坚决抗战!

情景之三,北平南宛,中日战酣。29军将士大刀挥舞,日寇血肉飞溅,令人痛快。但日军败退,中日军队脱离接触后,日机飞临,炸得中国军队溃不成军,死伤惨重。佟副军长亲自用机枪打飞机,遭飞机炸弹击中血染沙场,情景惨烈,令人愤恨悲伤。

情景之四,中国国民党第29军有个叫赵登禹的师长,他惨死在日军的轰炸之下。但他没有倒下,而是站在石狮子旁牺牲的。之前这位师长这样对孩子说:孩子,如果爸爸没有把鬼子赶跑就已经倒下了,你也要参加抗日志愿军,和我一样杀鬼子!这使我很感动,因为这位师长不甘心自己倒在鬼子面前,他期望下一代能抗日胜利,赶跑侵略者。让自己的祖国又恢复和平。

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这些话虽然简短,但却是颠簸不破的真理。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和会,却遭到了国联的羞辱,提出了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其中规定了把德国以前在中国的特权,转让给日本。

唯有强大,唯有崛起,唯有发展才能让我们挺起腰杆站在世人面前,向世人骄傲宣称: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骄傲、自豪!

如今中国已经强大了,我们的军事力量也越来越强大了,没有那个国家再来侵略我们。然而,最近菲律宾的挑衅、日本对钓鱼岛事件的态度却让我们提起了警惕,我们还没有那么强大,我们还务必继续努力!

七七事变观后感

(四):

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嗣后日以重兵三路进攻华北。七七事变是划时代的历史事件。日寇进攻卢沟桥的炮声宣告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卢沟桥抗战的壮举引燃了中华民族抗战的圣火。中国人民从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

令我为之愤怒的是,一些追随于日本人之后的中国军人,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竟说出与日本人合作,中日冲突化干戈为玉帛,这但是功德无量的事。身为中国人,竟说出这样的话,你们的良心何在,你们对得起中华民族吗?

这不禁让我想起这样一则材料:武汉大学的路珈山顶有一个樱花园,每当樱花盛开的时候,一些中国青年身穿日本和服摄影留念。一韩国学生问其导师:何故穿和服照相?导师苦笑,无言以对。

读罢材料,掩卷沉思,一股悲愤之流涌上心头。韩国学生的一句问话使导师无言以对,难道是导师回答不出吗?不是的。导师的无言,说明他对此难于启齿。我倒要问问:在中国的土地上,在盛开的樱花丛中,为什么必须要穿上和服?难道在这些中国青年的心目中已经没有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与自豪感?难道他们忘了是日寇的野蛮暴行以前是中国人们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又有多少中华儿女一身正气,威武不屈。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把献身祖国作为自己无尚的光荣。明朝的抗倭名将戚继光;深陷囹圄受尽酷刑,却仍坚持斗争,时刻牵挂着可爱的祖国的方志敏;身中数弹,死前仍高呼杀敌报国的张自忠无数中华儿女以他们的爱国行为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而他们的后人呢?一些中国青年竟蜕化到崇洋媚外的地步,这怎不令中国人为之悲哀呢?

民族的灵魂就像纤夫手中的绳,只要握紧它,齐心协力,才能牵动中华民族这艘巨大的帆船,才能向着完美的远方前进。为了这艘民族之船,让我们都来做一个堂堂正正,实实在在,令中国为之骄傲的中国人吧!

七七事变观后感

(五):

七七事变77周年,我们想起了为捍卫祖国尊严而牺牲的先烈勇士,我们的胸中激荡着中华民族团结一心,顽强抗敌的豪情。以下是《七七事变》电影观后感,和大家分享。

这天是七七事变纪念日晚上,我观看了中央电视台6套播放的电影《七七事变》。影片中有几处情景令人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情景之一,时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的宋哲元之母70大寿之日,日本华北驻屯军派使者送来国宝级寿礼瓷瓶。宋母不悦拒纳。宋劝其母,委婉应付,暂收为妥。其母曰:我没当过官,不知什么是委婉应付,但我信迷信,我怕死后灵魂进不了祖坟!旋即起立,当着使者的面,把桌上的寿礼瓷瓶摔得粉碎,怒不可遏。浩然正气,令人起敬。翌日,宋军长召开军事会议宣布:坚决抗战!

情景之二,29军副军长佟麟阁,身先士卒,亲赴一线,他和赵登禹师长对话,佟说,我已准备把家中盖房用的木料做一口棺材,决心以身殉国。赵说,我连棺木都不要,马革裹尸,死又何憾!两位将领心昭天日,抗日战场俩人光荣殉国。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给其举行追悼会,北京现仍有麟阁路、登禹路,以永远彰扬其抗战功勋和为民族捐躯之英雄精神。

情景之三,北平南宛,中日战酣。29军将士大刀挥舞,日寇血肉飞溅,令人痛快。但日军败退,中日军队脱离接触后,日机飞临,炸得中国军队溃不成军,死伤惨重。佟副军长亲自用机枪打飞机,遭飞机炸弹击中血染沙场,情景惨烈,令人愤恨悲伤。

看完电影,我联想起许多。我有幸出生于抗战胜利之后,虽未亲身遭受战争苦难,但小时候曾多次听到母亲和年老人讲述抗战期间的事情。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半年,日寇铁蹄便踏遍了华北,我的故乡韩城的黄河东岸山西便被日军侵占。日军经常隔河打炮,韩城禹门口附近的民房弹痕累累,可恨的日本红头飞机常常在韩城低空盘旋,袭击在田野农耕的和平民众,而中国没有防空潜力,任人狂轰滥炸。初则农民十分恐惧,沿河农民纷纷逃进西山,我的祖母、母亲也逃到深山一熟人(父亲的同学)家避难,父亲在同州师范(今大荔师范)上学,祖父在家看家和农耕。万恶的日本鬼子惨无人道地轰炸手无寸铁的农民,让此刻70岁以上的老人提起那一段往事仍然咬牙切齿,恨之入骨。我小时侯经黄河岸边去舅舅家,看见过为抗击日寇修筑的钢筋混凝土碉堡。当时年幼,不知叫碉堡,也不知有何用途。渐长,才知是碉堡,是国民党军队筑的,很坚固,大拇指粗的螺纹钢在外裸露着。也看过黄河岸边崖畔上挖的小洞掩体,这些遗迹记述着那段令人心酸的往事。

为什么有4万万5千万民众的泱泱大国竟能任小小日本蹂躏呢

读《七七事变》有感作文 篇6

这一天,酿造了惨无人道、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之国耻!

这一天,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掀起了旷日持久的八年抗战。

八年,我们数以万计的中华儿女付出宝贵生命;八年,中华儿女从不言放弃;八年,中华民族历经磨练;八年,中华民族固若长城;八年,我们拥有了摧不跨的“抗战精神”!

今天,让我们一起为七七事变和八年搞战付出生命以及做出贡献的中华儿女敬礼!

今天,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记住这个日子,不为别的,就是为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

今天,我们借助网络为我们的英雄们敬礼,不为别的,就是为了“饮水思源”。

中国,一个发展中的中国,一个崛起的中国,我们需要牢记历史,回首过去,居安思危,永不忘却,让这些成为我们“强国之路”的基石。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青少年的历史意识,国难意识,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个人以为青少年的国家民族自强精神是国家之根本。我们不但要有爱国意识,更要有忧国意识,牢记历史是我们将悲痛转换为动力的办法之一。

“抗战精神”和“长征精神”都是中华儿女用生命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可以说她们是中国崛起和富强的永恒动力。可以说,只要保持着“抗战精神”和“长征精神”中国就没有什么不可战胜的,没有什么不可克服的。

观《七七事变》心得体会 篇7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叫《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事情发生在1937年7月7日。

那天,日寇悄悄的躲在靠近卢沟桥附近的草丛里,等待着时机。随着“怦”的一声枪响,顿时划破了寂静的夜晚。潜伏在草丛里的日寇军队见守桥军队不注意的时候开始了第一场战斗。这次日寇是有备而来的,把守桥卫兵打的都没有反攻的机会,到最后只好退守桥头。

第二天守桥士兵们同仇敌忾,对准日寇奋起还击,把日寇打的人仰马翻、哭爹喊娘。他们不服输,中午的时侯,他们从南京推来了大炮,把桥头轰成了“马蜂窝”。

晚上,鬼子便端上了刺刀的步枪向我军展开了殊死搏斗的较量。英勇无畏的守桥卫兵知道今晚日寇的到来。日寇军队来到桥上,见空无一人,便放松了警惕,我军给日寇奋起一击,把日本鬼子打得抱头鼠窜,落荒而逃。我军把大刀向日军砍去,刀光闪闪,鲜血四溅我军终于取得了胜利,昂头大呼起来。

第三天,我军向中央部门及海外同胞发了电报。上面写道:“卢沟桥事变”对中国的特别大海外华侨都纷纷来电声援,表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慰问品有:军火弹药、资金等。

第四天一大早,中央部门便派了援兵,来帮助卢沟桥士兵。

这天,我军乘日军在路上搬运炮火之际,对准日本鬼子就是两炮,日本鬼子被我军打的无还手之际。

中国胜利了!

观《七七事变》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二】

今天是“七七”事变纪念日晚上,我观看了中央电视台6套播放的电影《七七事变》。影片中有几处情景令人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情景之一,时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的宋哲元之母70大寿之日,日本华北驻屯军派使者送来“国宝”级寿礼瓷瓶。宋母不悦拒纳。宋劝其母,委婉应付,暂收为妥。其母曰:“我没当过官,不知什么是“委婉应付”,但我信迷信,我怕死后灵魂进不了祖坟!”旋即起立,当着使者的面,把桌上的寿礼瓷瓶摔得粉碎,怒不可遏。浩然正气,令人起敬。翌日,宋军长召开军事会议宣布:坚决抗战!

情景之二,29军副军长佟麟阁,身先士卒,亲赴一线,他和赵登禹师长对话,佟说,我已准备把家中盖房用的木料做一口棺材,决心以身殉国。赵说,我连棺木都不要,马革裹尸,死又何憾!两位将领心昭天日,抗日战场俩人光荣殉国。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给其举行追悼会,北京现仍有麟阁路、登禹路,以永远彰扬其抗战功勋和为民族捐躯之英雄精神。

情景之三,北平南宛,中日战酣。29军将士大刀挥舞,日寇血肉飞溅,令人痛快。但日军败退,中日军队脱离接触后,日机飞临,炸得中国军队溃不成军,死伤惨重。佟副军长亲自用机枪打飞机,遭飞机炸弹击中血染沙场,情景惨烈,令人愤恨悲伤。

看完电影,我联想起许多。我有幸出生于抗战胜利之后,虽未亲身遭受战争苦难,但小时候曾多次听到母亲和年老人讲述抗战期间的事情。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半年,日寇铁蹄便踏遍了华北,我的故乡韩城的黄河东岸山西便被日军侵占。日军经常隔河打炮,韩城禹门口附近的民房弹痕累累,可恨的日本红头飞机常常在韩城低空盘旋,袭击在田野农耕的和平民众,而中国没有防空能力,任人狂轰滥炸。初则农民十分恐惧,沿河农民纷纷逃进西山,我的祖母、母亲也逃到深山一熟人(父亲的同学)家避难,父亲在同州师范(今大荔师范)上学,祖父在家看家和农耕。万恶的日本鬼子惨无人道地轰炸手无寸铁的农民,让现在70岁以上的老人提起那一段往事仍然咬牙切齿,恨之入骨。我小时侯经黄河岸边去舅舅家,看见过为抗击日寇修筑的钢筋混凝土碉堡。当时年幼,不知叫碉堡,也不知有何用途。渐长,才知是碉堡,是国民党军队筑的,很坚固,大拇指粗的螺纹钢在外裸露着。也看过黄河岸边崖畔上挖的小洞掩体,这些遗迹记述着那段令人心酸的往事。

为什么有4万万5千万民众的泱泱大国竟能任小小日本蹂躏呢?

残酷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受欺。所以,现在我们一方面要不忘屈辱历史,永远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我以为把该歌曲定为国歌是一个无比英明伟大的决策。另一方面要居安思危,努力发展经济,提高国力特别是国防实力。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美帝称霸,想打谁就打谁;日本一些人仍疯狂,叫嚣“入常”;“xx”势力抬头,图谋不轨。我们必须提高警惕,百倍戒备,绝不能让以前的悲剧重演,要让所有侵略者和xx、xx分子闻风胆寒!努力建设一个富裕、强盛的现代化中国,试看天下谁敢敌!

观《七七事变》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三】

一段历史,可以浓缩为一部电影;一部老片,可以展现出民族精神;一番感悟,可以表达出爱国情怀。“七七事变”想必每个中国人都不陌生,小时候听爷爷讲抗战故事,上学后听老师讲抗战故事,长大了去博物馆亲身感悟抗战精神。而在观看了《七七事变》这部经典老片后,使我的心灵又一次受到了洗礼。

79年前的今天,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的历史。北平城外,卢沟桥畔,蜿蜒流淌的永定河沉淀了一个国家的血难,沉默不语的卢沟桥石狮目睹了一个民族的不屈的斗争。国难,家难,人难。今天,让我们再度打开久已尘封的历史,再次回到历史上的今天,鲜血染红山河,哀思祭奠恩仇。

七月七日,这一天我应该做点什么,因为它之于一个中国公民,就像阵痛之于新生,分娩之于母亲。我将重温历史,让它从宛平城、卢沟桥的那一页开始翻起,从29军37师219团还击的枪声中开始寻找,我的可敬祖辈们奉献和创造的历史荣光。七月七日,我必须让浮躁虚华的心在它面前沉静下来,因为我是一个有血有泪、有痛有乐、有屈辱与荣光的中国公民。伴随黎明清风的吹拂,我将捧起一首战斗史诗,一首刚刚被从历史的尘埃中打捞出的无名氏之歌,它是写给当年战斗在最前线的29军的伟大颂词:“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委屈忍痛和平保,····立功报国在此桥!”

在它的雄壮节奏和音韵鼓动下,我没有理由不亢奋,没有理由不落泪,将一个男人的泪,献给为祖国而战、为和平而战、为理想而战的光荣先辈,这是一种荣耀,是我作为中国公民的莫大荣幸。我期待穿越时空的心灵感知,期待自己被物质文明泡软的心能像他们一样坚强和坚韧、执着而无畏。

在卢沟桥的石狮注视下,那片历史阵痛之地,国民觉醒之地,战士奋起之地,我们有责任带着一颗负疚的心,去那儿凭吊,去那儿缅怀,用心和魂去抚摸与眺望。当夕阳像先辈的背影一样投挂在我们的脸上,当夏日之风裹着刚烈传奇的故事扑面而至,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恭候与迎接,像一座石狮一样向它、向他们致敬,永远,永远,因为这是不能忘却的记忆!

观《七七事变》心得体会范文五篇【四】

今天是“七七”事变纪念日晚上,我观看了中央电视台6套播放的电影《七七事变》。影片中有几处情景令人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情景之一,时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的宋哲元之母70大寿之日,日本华北驻屯军派使者送来“国宝”级寿礼瓷瓶。宋母不悦拒纳。宋劝其母,委婉应付,暂收为妥。其母曰:“我没当过官,不知什么是“委婉应付”,但我信迷信,我怕死后灵魂进不了祖坟!”旋即起立,当着使者的面,把桌上的寿礼瓷瓶摔得粉碎,怒不可遏。浩然正气,令人起敬。翌日,宋军长召开军事会议宣布:坚决抗战!

情景之二,29军副军长佟麟阁,身先士卒,亲赴一线,他和赵登禹师长对话,佟说,我已准备把家中盖房用的木料做一口棺材,决心以身殉国。赵说,我连棺木都不要,马革裹尸,死又何憾!两位将领心昭天日,抗日战场俩人光荣殉国。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给其举行追悼会,北京现仍有麟阁路、登禹路,以永远彰扬其抗战功勋和为民族捐躯之英雄精神。

情景之三,北平南宛,中日战酣。29军将士大刀挥舞,日寇血肉飞溅,令人痛快。但日军败退,中日军队脱离接触后,日机飞临,炸得中国军队溃不成军,死伤惨重。佟副军长亲自用机枪打飞机,遭飞机炸弹击中血染沙场,情景惨烈,令人愤恨悲伤。

看完电影,我联想起许多。我有幸出生于抗战胜利之后,虽未亲身遭受战争苦难,但小时候曾多次听到母亲和年老人讲述抗战期间的事情。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半年,日寇铁蹄便踏遍了华北,我的故乡韩城的黄河东岸山西便被日军侵占。日军经常隔河打炮,韩城禹门口附近的民房弹痕累累,可恨的日本红头飞机常常在韩城低空盘旋,袭击在田野农耕的和平民众,而中国没有防空能力,任人狂轰滥炸。初则农民十分恐惧,沿河农民纷纷逃进西山,我的祖母、母亲也逃到深山一熟人(父亲的同学)家避难,父亲在同州师范(今大荔师范)上学,祖父在家看家和农耕。万恶的日本鬼子惨无人道地轰炸手无寸铁的农民,让现在70岁以上的老人提起那一段往事仍然咬牙切齿,恨之入骨。我小时侯经黄河岸边去舅舅家,看见过为抗击日寇修筑的钢筋混凝土碉堡。当时年幼,不知叫碉堡,也不知有何用途。渐长,才知是碉堡,是国民党军队筑的,很坚固,大拇指粗的螺纹钢在外裸露着。也看过黄河岸边崖畔上挖的小洞掩体,这些遗迹记述着那段令人心酸的往事。

为什么有4万万5千万民众的泱泱大国竟能任小小日本蹂躏呢?

残酷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受欺。所以,现在我们一方面要不忘屈辱历史,永远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我以为把该歌曲定为国歌是一个无比英明伟大的决策。另一方面要居安思危,努力发展经济,提高国力特别是国防实力。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美帝称霸,想打谁就打谁;日本一些人仍疯狂,叫嚣“入常”;“台独”势力抬头,图谋不轨。我们必须提高警惕,百倍戒备,绝不能让以前的悲剧重演,要让所有侵略者和台独、藏独分子闻风胆寒!努力建设一个富裕、强盛的现代化中国,试看天下谁敢敌!

观《七七事变》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五】

1937年7月7日,日本人借口在中国芦沟桥上丢失了一名士兵,向中国挑衅。之后,抗日战争爆发了……奋力抵抗的是中国国民党第29军。其中,有一个赵姓师长。他惨死在日军的轰炸之下,但他没有倒下,而是站在石狮子旁牺牲的。之前这位师长这样对孩子说:“孩子,如果爸爸没有把鬼子赶跑就已经倒下了,你也要参加抗日志愿军,和我一样杀鬼子!”

这使我很感动,因为他不愿倒在鬼子面前,而又希望下一代能抗日胜利!在这抗日战争里,死伤无数,早已血流成河,漫山遍野都是尸体,但为了不让中国亡国,战士们奋不顾身地冲向敌人,与鬼子同归于尽。现在日本为了掩盖真相,在他们的教肓书上写了许多歪曲的事实。老师曾经讲过一个日本的孩子,一进门就吼着要杀光中国人,他妈妈问他为什么,他回答:“中国人杀了很多日本人!”

今年日本又想担当理事国,我们反对,他们又说是我们的错,难道日本人也不去反省一下他们自己的过错?!日本侵华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无法平复的伤口。电影《七七事变》,使我了解了这段无法让华人忘记的历史,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日本为了吞并中国,发动“七七事变”,我国的29军与日军在卢沟桥展开激烈的战斗,29军的战士们怀着愤怒的心情,英勇杀敌。

七七事变观后感作文 篇8

在那天晚上十点,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向中国驻军挑衅。日军诡称有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桥边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就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开枪开炮。7月8日早晨,日军包围了宛平县城,并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发起进攻。我国的29军与日军在卢沟桥展开激烈的战斗,29军的战士们怀着愤怒的心情,英勇杀敌。从这可以看到,日本早有计划,其险恶之心人尽皆知。

影片中有几处情景令人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情景之一,29军副军长佟麟阁,身先士卒,亲赴一线,他和赵登禹师长对话,佟说,我已准备把家中盖房用的木料做一口棺材,决心以身殉国。赵说,我连棺木都不要,马革裹尸,死又何憾!两位将领心昭天日,抗日战场俩人光荣殉国。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给其举行追悼会,北京现仍有麟阁路、登禹路,以永远彰扬其抗战功勋和为民族捐躯之英雄精神。

情景之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的宋哲元之母70大寿之日,日本华北驻屯军派使者送来“国宝”级寿礼瓷瓶。宋母不悦拒纳。宋劝其母,委婉应付,暂收为妥。其母曰:“我没当过官,不知什么是“委婉应付”,但我信迷信,我怕死后灵魂进不了祖坟!”旋即起立,当着使者的面,把桌上的寿礼瓷瓶摔得粉碎,怒不可遏。浩然正气,令人起敬。翌日,宋军长召开军事会议宣布:坚决抗战!

情景之三,北平南宛,中日战酣。29军将士大刀挥舞,日寇血肉飞溅,令人痛快。但日军败退,中日军队脱离接触后,日机飞临,炸得中国军队溃不成军,死伤惨重。佟副军长亲自用机枪打飞机,遭飞机炸弹击中血染沙场,情景惨烈,令人愤恨悲伤。

情景之四,中国国民党第29军有个叫赵登禹的师长,他惨死在日军的轰炸之下。但他没有倒下,而是站在石狮子旁牺牲的。之前这位师长这样对孩子说:“孩子,如果爸爸没有把鬼子赶跑就已经倒下了,你也要参加抗日志愿军,和我一样杀鬼子!”这使我很感动,因为这位师长不甘心自己倒在鬼子面前,他希望下一代能抗日胜利,赶跑侵略者。让自己的祖国又恢复和平。

“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这些话虽然简短,但却是颠簸不破的真理。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和会,却遭到了国联的羞辱,提出了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其中规定了把德国以前在中国的特权,转让给日本。

唯有强大,唯有崛起,唯有发展才能让我们挺起腰杆站在世人面前,向世人骄傲宣称: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骄傲、自豪!

上一篇:员工转正评估表下一篇: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实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