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文具行业
班级:营销091 组长:宣刘婷
组员:许美君、南璐、方超宇、黄瑜、邵海芳
一、文具行业的现状
文具行业是我国轻工产业发展最迅速、最完善的一个行业。我国文具的市场容量已突破1000亿元,近年来的文具市场年增长幅度均在10%以上,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集团购买力的提高,将更加加速文具行业的发展。许多大的外企文具生产商、经销商都纷纷驻足国内市场,正是看中了文具广阔的消费市场前景。
如果把文具行业的发展分为初级阶段、竞争阶段、成熟阶段的话,目前文具行业已进入了后竞争阶段,也就是逐步步入品牌化时代,文具行业的竞争方式由单一的价格竞争转向服务、管理、购物环境等多方位的品牌化竞争。面对品种繁多的文具用品,消费者可选择的余地也越来越多,国外竞争对手的涌入,将使得整个市场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强,未来的竞争也将更加残酷。
目前,文具行业市场发展正凸显的五大特点:市场潜力大,购买力增加;文仪用品多元化、多层次消费结构已经形成,且向高档产品发展;电脑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办公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新的变革;在商品流通环节上,外资企业已进入了批发零售业;政府采购已从试运行扩大到普遍行为。
随着文具专卖店、专业化市场的渐趋成熟,批发市场的影响力逐渐减少。这就要求经营者的管理水平和服务内涵要向高层延伸,以品牌为主的中高档产品将成为消费的主流。
二、下面用波特五力分析模型来分析下玩具行业
(1)现有竞争对手研究
文具行业环境分析
行业中位居前三位品牌:晨光、白雪、得力 以晨光为例
主要竞争对手的研究:
青岛昌隆文具有限公司(Qingdao Changlong Stationery Co.,Ltd.),创建于1988年5月,位于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内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公司主要生产“白雪”等品牌的系列文具,主要产品类别有中性笔、圆珠笔、直液式/棉管式签字笔、直液式/棉管式荧光笔、直液式毛笔、修正液、修正带、白板笔、永久性记号笔、钢笔、油画棒、魔擦笔、摩擦复写笔、笔芯及书写板等14类400多个规格品种,其产品多以米老鼠、呆呆(原创)为动漫形象,到目前为止,公司已成为亚洲最大的修正液生产厂家之一和中国最大的制笔公司之一公司于2000年启动了以ERP(企业资源计划)项目为核心的信息化工程,成为国内文具行业第一个成功运行ERP软件的企业。ERP在白雪文具的实施,实现了信息系统集成化、业务流程合理化、绩效监控动态化、公司管理精细化,降低了企业经营管理成本,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树立了典范。
公司国内销售业务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并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了分公司,在沈阳、武汉、成都、西安、长沙、山东、河南、江西等地设立了服务处。随着中国加入WTO及承诺的逐步实现,公司也加大了国际市场的开拓,连续多年为世界级品牌企业承做OEM订单,并实现了年年零投诉的目标。至今已经初步形成一个以东南亚、中东、欧美为主体,辐射世界各地的国际销售网络,并在合作过程中获得了顾客高度赞誉。质量方针:
追求卓越的产品品质,准确把握顾客需求和期望,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把现代管理思想同信息技术应用相结合,时时事事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质量管理目标:
顾客满意度:90%以上
出厂合格率:99.9%以上
新产品开发成功率:95%以上 竞争对手的发展动向
(一)依靠科技进步打造品牌形象、加速企业发展
1.时刻关注市场,狠抓产品开发
2.加速技术改造,增强发展后劲
二)运用国际先进管理技术,实施管理技术改造,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1.成功实施三大体系认证,标准化管理保驾护航
2.投资ERP系统,实现销售、生产计划、物流、财务的信息化管理 三)加强国际间技术交流,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
1.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积极培养科技人才和科技管理人才
2.应用节能降耗技术,清洁生产,保护和改善环境
资产的专用型
推出成本的高低
心理因素
政府和社会的限制
(2)潜在竞争对手研究 新厂家进入玩具市场的可能性:
(一):潜在竞争对手入玩具行难易:
难:
1.规模经济
中国先作为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国,玩具市场已具规模。特别是在广东,浙江,江苏等地。玩具行业也几近饱和,新厂家要进入该行业有一定的规模要求,不然规模过小,或成本投入过低都会导致因企业未达到生产和经营的盈亏均衡点而被该行业淘汰。
2.产品差别
虽然中国是玩具的生产国而不是重要的玩具创造国家,但在本土还是存在着较多的品牌。例如奥迪,美佳,孩之宝等。作为一个制造型玩具的市场进入该行业并不困难,但要在该市场中站一席之地却非易事。产品的好坏,品牌或是其他先入为主的广告宣传效应等。
3.在位优势
各种老的玩具厂家相对于新厂家来说有综合的竞争优势。如产品的先入优势,有好的管理经验,稳定的买家渠道和卖家渠道。甚至是对行业内部的了解度。
易:
中国玩具市场虽然较为饱和,但入行的困难并不是很大,且现如今中国玩具市场还处在制造型阶段,对于面临的创新型转型的趋势,该市场潜力巨大,而对于潜在进入者来说也是一个极好的契机。
(二):其他玩具商的反应:
潜在进入者对于现有的玩具企业来说是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对于潜在入行者的存在,现有玩具企业也会做出相应的应对。如利用自己的在位优势先一步进行玩具行业的转型。加大投资,放高行业的进入壁垒,潜在竞争对手对现有行业的影响: 利:
潜在的玩具行业进入者大都拥有新的生产能力和某些必需的资源,有利于玩具市场的转型,扩大原有的市场规模。对现有玩具企业造成压力,促进玩具市场的良性竞争。
害:
潜在进入者加入该行业,会带来生产能力的扩大,带来对市场占有率的要求,这必然引起与现有企业的激烈竞争,使产品价格下跌;另一方面,新加入者要获得资源进行生产,从而可能使得行业生产成本升高,这两方面都会导致行业的获利能力下降。
(3)
替代品生产厂家分析
一:技术竞争
随着科学技术的越来越快的发展与普遍,文具行业也兴起“高科技”—电动文具,如热转印,转印膜等,因此这对原来只是小本小做的老式文具生产行业造成巨大冲击。
二:产品外包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已经不单单满足于物质享受,更要求有深沉次的精神娱乐,也因此,即使是文具,人们也倾向于外包装可爱,色彩丰富,印刷鲜明的种类,这也使得文具行业的竞争不仅仅是质量的比拼,还要看哪种产品就是满足顾客的喜好,跟随时代。
三:宣传手段
不同的文具生产行业因为不同的宣传手段而造成销售记录的天壤之别在这个网络现代化的时代,已经不是一件值得惊奇的事,然而这更要求我们深刻认知宣传手段对生产厂家的重要性。由于网络的快速普及,厂家们不应只着眼于现实宣传,还应注重网络应用,如网络广告,网络销售,网络上的免费体用等活动加深顾客对产品印象,在与同一质量,价格的厂家进行竞争时,优势是明显的。
四:品牌效应
每个行业都有资格甚老的产家,如何与它们“一分天下”是加入这个行业的关键所在,作为新加入成员,不能在顾客认知度上有所优势,那么只能以薄利多销作为厂家立足之本,明确顾客对文具的要求,喜爱取向等,以此生产出价格低廉但深受欢迎的产品。
(4)用户研究
(一):总需求研究
中国人口众多,从幼儿园开始到白领阶层甚至老人都在使用文具,因此对文具的需求量很大。
(二):需求结构研究
主要有学生和从事办公工作的人,前者经济能力有限主要靠家长给的钱来买文具,关注的主要的文具的外观造型,就销售情况来看,该文具部一年时间售出的1200多个文具盒中,60%以上是多功能文具盒。后者支付能力强,关注的主要是实用程度和质量。
(三):消费者购买力研究
就现在的文具价位情况来看;就纸笔类来所;最贵的一款是日本进口的PILOT(百乐)圆珠笔,单支售价10元,这笔除了书写流畅,还有快干等特点,不过从实际销售情况来看,价位在2元—5元间的圆珠笔卖得最多。水笔中最贵的一款是29元,具有可擦的特点,不过,销售的主流还是1.5元—8元间的水笔。笔记本便宜的1.5元一本,贵的则因集合了精美的外观、采用不伤眼的纸张等,一本售价高达30多元。相对来说文具的价位还是比价高的。学生主要购买价位中下等外形出色的。白领关注质量,价位是其次的。
(四):购买量及谈判能力研究
购买量呈现几个特点;
一、对于学生来说,单买的较多,团购较少,因此对于价格判断能力,谈判更力较低,价格接受度高。
二、对于办公人群来说刚好相反;团购较多,单买较少,因此采购的专业化程度高,数量多,因此对于价格的谈判能力高,并且会积极利用这种谈判能力,努力以较低的价格购买所需的文具。
(5)供应商研究
仅去年一年,文具行业生产的成本价就上涨了20%。为了降低成本,现在很多的文具用的都是回收再利用的废料,但一些质量好的票据夹、削笔器还是用纯原料,售价又没有什么变化,由于多种原材料价格上涨,文具出厂价随之上调,而售价变化不大,文具业利润大幅降低。
下面我们仍以晨光为例:
(一):供应商所处行业的集中程度
晨光文具作为文具行业领袖,除了继续保持在学生文具的强大优势外,更是不惜投入重金进行办公文具的产品链的整合,进军纸品、文件夹、桌面用品等品类;联众也试图走出狭窄的包袋产品的原始狩猎范围,投入更大范围的生存竞争,相继推出了米奇、公主、巴布豆、UME主题的笔类、纸品、削笔工具等诸多品类„„除了不断巩固已有的优势品类外,都在不断试图鲸吞蚕食其他非优势市场。
(二):寻找替代品的可能性较大
目前晨光文具在全国各地设立了3.5万个终端销售点同时其产品走出国门,远销东南亚,欧洲,日本,美洲等地这一特点使得该产业比较容易找到替代品,因此供应商的价格谈判能力就会相对较高
(三):企业后向一体化的可能性
1 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
1.1 动漫行业的市场增长率:
目前中国动漫产业的竞争十分激烈, 全国各地的动漫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已形成了一个以原创漫画出版为规模的动漫产业集, 目前, 全国动漫制作机构已达5473家。仅去年一年, 全国创作生产动画片在2000分钟以上的动画制作机构就已达到10家, 2011年中国动漫产业规模将达到257亿元, 同比增长率为24%, 预计2013年将达到405亿元。国产动漫产品的数量大幅增长, 质量有所提高, 一批动漫企业和动漫品牌崭露头角, 中国动漫“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国动画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大亮点。
1.2 动漫行业的投资要求: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 动漫市场已具规模, 特别是在广东, 上海, 浙江, 江苏等地, 动漫行业也几近饱和, 新企业要进入该行业有一定的规模要求, 不然规模过小或成本投入过低都会被行业淘汰。
1.3 动漫产品的差异性:
地域差异。中国的动画公司并不是每个城市都有的, 一般集中在上海、杭州、北京、江苏等几个中大城市中。因此大城市的竞争相当激烈。风格差异:目前的国产动画片大都是中国传统动画的人物造型, 传统画风或者是动物为基础, 带有浓重的中国传统风格, 虽也注重细节, 但因为题材面向的群体水平的差距, 所以中规中矩。一些大的公司已经开始注重这一点, 已结合了日本、韩国、西方等国家的风格, 注重对人物的塑造, 从脚本、原作设计人物到画面的表现效果都有了很好的把握, 因此在动漫行业中脱颖而出, 在品牌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1.4 客户的转换能力强:
国家广电总局以政策的形式给予国产动画片在黄金时段播出的照顾, 又对境外动画片“痛下杀手”, 将境外动画片禁播时间。毕竟, 现在的国产动画片还处在初级的起步阶段, 产量还不是很充足, 质量也并不能完全得到保证, 中国人对境外动画片的认知度还是80%以上通过VCD、DVD和BD (包括盗版) 、网络等各种各样的媒介, 境外动画已经深入中国人的内心, 成为中国人在为数众多的外国流行文化中最为喜爱的一种。因此客户对国产动画片的观赏转境外动画的观赏能力非常强。
1.5 退出障碍:
形成规模的专业动画公司退出会损失惨重, 因前期投入大, 库存积压多, 资产专用性较强, 沉没成本较大, 债务负担沉重, 退出资金匮乏。主要受经济、战略、感情以及社会政治关系等方面考虑的影响, 具体包括:资产的专用性、退出的固定费用、战略上的相互牵制、情绪上的难以接受、政府和社会的各种限制等。因此现有的动漫企业只能在行业中闯出自已的路子才能在庞大的消费市场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中生存。
因此当今的动漫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
2 行业中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动漫行业中的每一个企业或多或少都必须应付各种力量构成的威胁, 潜在进入者对于现有的动漫企业来说是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 对于潜在入行者的存在, 现有的动漫企业也会做出相应的应付:进入成本:首先技术壁垒。先进设备的投资, 技术更新, 集聚人才, 建立高精端的创作团队, 用自己在位的优势, 先一步进行品牌创优。其次资金壁垒。加大投资, 放高行业的进入壁垒, 因此新进入者进入的成本相对来说比较高, 高收入的主创人员工资, 还要有回收周期长的心理准备, 进入该行业要有几千万的资金来支撑才能在动漫行业站稳。在生产、研究与开发、市场营销等职能上的规模经济, 是进入者的主要障碍。市场途径:中国的动漫市场虽然较为饱和, 但入行的困难并不是很大, 由于政策的倾斜, 更多企业准备涉足动漫产品的开发、制造与经营。进入者的威胁广泛存在, 估计目前及未来三年内新加入行业的企业数目还要增加到上百家。但动漫公司大多是从激烈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大企业, 天然具有市场基因, 并且在多年的业务拓展中掌握了国内一部分电视台和影院、院线及新媒体渠道, 并与中央台、各上星频道建立了稳定的供需关系, 主要采用直销模式。因此在行业地位争夺中处于有利地位, 较难为新进入者撼动。目前动漫产品的报价都很低, 制作成本一分钟8000-10000万, 发行价一分钟只有几百元, 因此对客户没有报价的吸引力, 它的回收成本主要是靠衍生产品的开发。动漫企业是文化行业,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积极鼓励、发展、扶持文化行业有着诸多的优惠政策, 目前还没有规章制度的制约。因此行业竞争激烈, 但领军企业优势已然奠定, 潜在的新进入者的威胁不是很大。
3 替代品的威胁
动漫影视产品消费体验难有替代品, 动漫作为一种观赏、体验型文化产品, 消费体验不同于书籍、歌剧和音乐剧等其他形式的文化产品。现代社会的五光十色驱动人们寻找自我的认同, 关注心灵的呼唤, 关注小人物的命运, 而这些正是动漫作品的长处所在。若论直观的替代品, 盗版光碟有一定的威胁。但版权环境逐步优化, 高清播放载体、现代数字影院和IMAX技术等渐渐普及, 优秀动漫产品的消费体验将很难找到替代品。
4 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
动画片一般都是媒体购买, 因此从中央台到省级上星台及各地方台, 还有网络等其他新兴媒体需要大量的优秀国产动画片。作为播映市场的电视台因其本身对于收视率追求的本能就会发挥作用, 一定会尽可能地选择更优秀的动漫片作为自身播放的节目资源。而优秀的国产动画片生产的数量不是太多, 则求大于供。因此各媒体的转换能力强, 没有转换费用。我们在行业和公司调研中充分感受到, 具有品牌效应、作品的票房和收视号召力, 在面对行业下游环节时将能够掌握更多谈判筹码, 因此优质内容商议价能力将提高。
5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动漫影视作品它的上游供应商就是剧本, 好的题材、精品剧本需要较高的价格,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较强。动漫作品是靠电脑设备和软件来制作完成的,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 软件、电脑设备国产的进口的比比皆是, 电脑设备和软件的投入, 可以通过政府采购和政府平台来完成, 不产生转换供应商的费用, 因此电脑设备、软件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不强。
6 结束语
以上, 我们运用“竞争五力”模型对当前动漫行业的产业结构进行了一般性的分析和全景式的勾勒。当然, 不同的动漫产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仍然可能是千差万别的, 因此, 所面临的五种竞争作用力的强弱可能不尽相同。根据上面对于五种竞争力量的讨论, 企业可以采取尽可能地将自身的经营与竞争力量隔绝开来、努力从自身利益需要出发影响行业竞争规则、先占领有利的市场地位再发起进攻性竞争行动等手段来对付这五种竞争力量, 以增强自己的市场地位与竞争实力。正如波特所说, “一个企业的竞争战略的目标在于使公司在产业内部处于最佳定位, 保卫自己, 抗击五种竞争作用力, 或者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影响这五种竞争作用力。”因此, 从产业机构分析出发, 不断提升自身的资源占有和能力储备, 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是动漫产业在制订战略的时候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
摘要: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五力”模型是产业结构分析的经典工具。该模型告诉我们, 影响动漫行业的竞争力量不仅是现有行业之间的竞争, 还包括潜在进入者、可替代产品、客户、供应方等几个方面的因素。从产业机构分析出发, 提升自身的资源占有和能力储备, 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是动漫行业在制订战略的时候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动漫播出,产业结构,竞争五力模型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著, 陈小悦译《.竞争战略》, 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7.1.
[2]人民网.基于“竞争五力”模型的电视产业结构分析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121441/121830/7193188.html罗霆.
[3]MBA智库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29223.htm.
[4]豆丁网:2009-2012年中国动漫行业深度研究与市场预测报告http://www.docin.com/p-273571135.html.
[5]汇众教育官方网《动漫产业的庞大市场规模》http://www.gamfe.com/news/59220.html.
摘要:应用波特五力模型,从现有企业竞争状况、供应商议价能力、买方议价能力、新进入者威胁和替代品的威胁五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当前建筑装饰行业的竞争现状。我国建筑行业存在服务同构化、行业竞争无序、区域发展不平衡、企业管理不规范、施工人员不稳定等问题。为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企业应从低成本领先、集中化细分市场和差异化三个战略层面建立自己的品牌特色,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关键词:建筑装饰 波特五力模型 竞争战略
建筑装饰行业已经成为建筑业的三大支柱性产业之一,是建筑业中竞争程度最高的子行业。[1]据《2013-2017年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我国建筑装饰企业总数已达48万家左右,直接从业人员高达1660万。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行业,建筑装饰各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我国现有建筑装饰企业数量众多、专业化不强,服务同质化严重,大部分企业在竞争中主要采用价格竞争策略,导致行业发展无序、整个行业利润降低,这是我国目前建筑装饰行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应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了我国当前建筑装饰行业的竞争现状,并从低成本领先、集中化细分市场和差异化三个战略层面指导企业建立自己的品牌特色,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1 波特五力模型
波特五力模型是企业制定竞争战略时经常利用的战略分析工具,由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它认为行业中存在着决定竞争规模和程度的五种力量:进入壁垒、替代品威胁、买方议价能力、卖方议价能力以及现存竞争者之间的竞争。[2]根据波特的五力模型,可构造建筑装饰行业的竞争分析框架,如图1:
■
2 建筑装饰行业的五力竞争现状
建筑装饰行业由于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呈现“大行业、小企业”的局面。随着龙头企业上市,小企业退出,市场集中度逐步增加。下面从波特的五种竞争力量方面分析我国建筑装饰行业的竞争现状。
2.1 现有建筑装饰企业之间的竞争
建筑装饰行业由于进入壁垒较低、竞争对手较多、市场趋于成熟、产品或服务同质化严重,导致现有建筑装饰企业竞争较为激烈,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现有建筑装饰企业的数量。据《2013-2017年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显示:我国建筑装饰企业总数已达48万家左右。其中主营建筑装饰施工、有资质的企业有4万多家,兼营有装饰施工资质的企业近7万家,有营业执照、但没有资质的,主要从事家庭装饰小型工程施工的企业近28万家。[3]此外,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建筑装饰行业东部与中西部地区有明显的差异,形成了建筑装饰行业“东强西弱”的发展格局。②主要竞争主体。目前建筑装饰行业主要竞争主体包括金螳螂、亚厦股份、洪涛股份和广田股份。金螳螂是规模最大、在公共建筑装修领域实力最雄厚的龙头企业,主要经营包括酒店、政务性会堂、公共交通枢纽等公共建筑的装饰工程业务。洪涛股份是国内公共建筑装饰领域内龙头企业,专注于政务性会堂、大型剧院、五星级酒店等高毛利率项目。在公装业务上,金螳螂、洪涛股份、亚厦股份三家上市公司都拥有很强的竞争力。而在住宅精装修方面,亚厦股份和广田股份总体水平较好。③产品差异化程度。产品差异化程度越低,竞争强度越大。目前我国建筑装饰行业业务范围狭窄和服务同构化严重,企业产品和服务差异化程度较低,主要竞争策略是低价策略,导致建筑装饰企业间竞争较为激烈。
2.2 新进入者的威胁
新进入者在给行业带来新活力的同时,可能会与现有企业存在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的竞争,最终导致行业中现有企业盈利水平降低,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建筑装饰行业的进入壁垒如下:
①资金壁垒。建筑装饰企业投标大中型建筑装饰工程,在招投标阶段需要支付投标保证金、施工过程中需要履约保证金、安全保证金、材料预付款和质量保证金。因此,中小企业难以承接大中型建筑装饰项目。[4]②人才壁垒。建筑装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新技术和先进软件在建筑装饰设计、施工领域的运用,对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专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是企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③从业经验壁垒。建筑装饰行业是先发优势较为明显的行业,丰富的行业经验与成功的装饰施工项目是建筑装饰企业取得客户信任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可以看出,建筑装饰行业虽有一定的进入壁垒,但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存在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2.3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供方主要通过提高投入要素价格和降低产品质量的方式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产品竞争力,供方力量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所提供给买主投入要素的重要性。目前建筑装饰原材料市场供给能力很充足,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较弱,建筑装饰市场供应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国内装饰材料供应充足,供应商议价能力弱。②建筑装饰企业工厂化建设率较低。③上游价格风险可以通过开口合同或者战略合作规避。
2.4 顾客的议价能力
顾客主要通过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方式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建筑装饰市场日趋饱和,购买者的选择性越来越多,讨价还价能力越来越强。与过去卖方市场相比,现在建筑装饰行业是买方市场。[5]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建筑装饰行业信息不对称明显,大部分顾客缺乏对装饰行业的了解,议价能力较弱。②建筑装饰企业众多,顾客可选范围广泛,对于品牌好、设计能力较强的公司较为认可。③对于设计实力和施工能力强的公司,顾客对价格因素较不敏感。
2.5 替代品的威胁
两个处于同行业或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可能会由于所生产的产品是互为替代品,从而在它们之间产生相互竞争行为,这种源自于替代品的竞争会以各种形式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在建筑装饰行业主要表现在:
①装饰行业基本无替代。②建筑企业与其他企业很少延伸至装修业。
但国家倡导绿色建筑,提倡精品房建设,所以未来会有更多的建筑商包揽装修业务,会对现有建筑装饰企业构成一定的威胁。[6]
由上述对建筑装饰行业的波特五力模型的分析可知,我国建筑装饰行业面临的主要竞争问题如下:
①准入条件相对较低,有潜在进入者的威胁。②现有企业良莠不齐,主要采取价格竞争策略,同质化竞争激烈。③随着精品房建设的推进,企业还将面临建筑商等相关行业延伸至装修业的替代威胁。④行业信息不对称会越来越小,顾客讨价还价能力越来越强。⑤装饰原材料供应充足,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弱。
因此,如何正确应对上述几种竞争威胁对建筑装饰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建筑装饰企业竞争策略的几点建议
为从根本上解决建筑装饰行业面临的竞争威胁,企业应从低成本领先、集中化细分市场和差异化三个战略层面建立自己的品牌特色,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3.1 成本领先策略
成本领先战略也称低成本战略,是指企业在提供相同的产品或服务时,通过在内部加强成本控制,在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和广告等领域内把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使成本或费用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或主要竞争对手,从而赢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或更高的利润,成为行业中成本领先者的一种竞争战略。
建筑装饰行业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产品或服务同质化严重、消费者转换成本较低,很适合采取成本领先策略。建筑装饰企业可以通过追求规模经济、全面质量管理、改进生产工艺、技术创新及信息化等技术,最大限度降低成本,从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3.2 集中化策略,进行市场细分
集中化与市场细分是建筑装饰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集中化战略是主攻某个特殊的顾客群、某产品线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地区市场。其精髓在于将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集中企业的优势资源和力量,专注研究某个领域内的技术、市场、用户,将企业最具优势的技术、产品或服务推向细分市场,从而在此领域内赢得竞争优势。
在国外,建筑装饰行业专业细分非常明显。现在国内大型装修公司已经开始建立酒店装饰设计院、医院装饰设计院、体育场馆设计院等专业细分机构。广田股份从企业战略高度出发,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已经在住宅精装修、商业综合体、轨道交通、星级酒店等四个专业细分领域形成了自有的发展模式和特色,找寻到了一条适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7]
建筑装饰企业应选择某个或若干个专业细分市场做深、做精,成为该细分市场领域的行家能手,使其作品在服务、技术、质量、成本、工艺等方面显著区别于其他企业,这才是建筑装饰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3.3 差异化策略
差异化战略是使企业获得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利润的一种有效的竞争战略,是指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开发和生产出在性能、功能和质量上都优于市场上现有产品水平的创新产品,并使创新产品与消费者的需求相吻合,为顾客所提供的产品在功能、质量、服务、营销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差异化战略的方法多种多样,如产品的差异化、服务差异化和形象差异化等。实现差异化战略,可以培养用户对品牌的忠诚。
由于我国的建筑装饰行业公司规模与员工素质参差不齐,且数量众多、专业化不强,业务范围狭窄和服务同质化严重,导致行业竞争的白热化、复杂化和无序化,在进行竞争中主要采取低价策略,价格降低会导致装饰质量的下降。[3]差异化策略可以很好地解决同质化竞争问题。
参考文献:
[1]孙闽,吴毓婷.当前我国建筑装饰行业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J].现代商业,2008(23):182-182.
[2]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0-1,
10-12.
[3]中商经济研究院.2013-2017年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EB/OL].[2013-03-02].http://www.zsjjyjy.com.
[4]张丽如.财务绩效考评在建筑装饰企业的应用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3):123-124.
[5]康志强.浅析现代建筑装饰的基本特点[J].福建建材,2012 (7):36-37.
[6]曹轲欣.提高建筑装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08,15:195.
经济型酒店业的竞争状况
经济型酒店又称为有限服务酒店,其最大的特点是房价便宜,其服务模式为“B&B”,即只提供早餐及住宿(床)。经济型酒店紧扣酒店的核心价值——住宿,并以客房产品为灵魂,去除了其他非必需的服务,从而大幅度削减了成本。经济型酒店非常强调客房设施的舒适性和服务的标准化,突出清洁卫生、舒适方便的特点。从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来分析经济型酒店行业的竞争状况,我们可以得出:对于经济型酒店行业来说,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是很强大又很脆弱的。作为经济型酒店行业产品的购买者,他们主要看中的其实也就是经济型酒店所特别注重的核心价值——住宿,而非其他诸如康乐、会议中心、餐饮之类的服务项目,就从这点上来看,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是极强的。这是经济型酒店行业其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强大的方面,而经济型酒店行业其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脆弱的方面则在于,对于经济型酒店来说,住宿是经济型酒店的核心价值,客房产品是济型酒店的灵魂,所以供应方的产品差异性是极小的,整个经济型酒店行业的产品是高度标准化的,当然由此引申出经济型酒店行业内的同质竞争严重,品牌差异很小。这对于经济型酒店行业供应方的讨价还价能力来说是一个能够削弱供应方讨价还价能力的影响因素。经济型酒店行业的客房,大多只有大床房以及标准间,而房间内的设施设备的差异性也极小,电视机、床、桌椅、网络以及洗浴构成其客房的基本要素,再无其他。于是乎,经济型酒店行业的替代性非常强,由此,经济型酒店行业的讨价还价能力是脆弱的。虽然国内的经济型酒店行业也在供应方所提供的产品——客房上努力体现差异化,但免不了还是差异性太小,无法从客房内部区分不同酒店,虽然7天连锁的房屋外墙全是黄色以此来与其他经济型酒店进行区别。综合上述观点,从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来分析,经济型酒店行业的竞争状况还是异常激烈的,因为其产品没有很大差异性,所有从业者所提供的产品差异性不大。由此产品质量的好坏以及价格成为了经济型酒店行业供应方之间的战场。谁能提供更好的产品质量并提供更低的价格谁就能获胜。
从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来分析经济型酒店行业的竞争状况,我们可以得出:经济型酒店行业的顾客也就是买方,其总数较多而每个购买者的购买量又不大。而他们所购买的基本上是一种标准化的产品——差异性极小的客房。所以,购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是极小的。这对于经济型酒店行业的竞争状况来说是一件好事。买方处于弱势,而供应方的产品又有极大地吸引力。经济型酒店行业供应方的产品也就是客房,其价格的高低还是受政府部分制约的,再则,酒店行业所提供的产品——客房具有不可保存性的特性,故而经济型酒店行业的产品也就是客房的讨价还价空间很小。其次,购买者掌握的信息不全面。对于旅行团来说,他们所住酒店的房价是否是当天的房价还是优惠价等等,旅客也就是产品的购买者是不知情的,就算知情,他们获取的信息也并不一定是那么准确。而在另一方面,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又不那么处于弱势。据调查,经济型酒店客源结构中43%为商务散客,各新品牌企业之间为抢客营销,客源很大程度上被分流,造成平均出租率的下滑,在竞争激烈的一线城市,比如上海、北京,平均出租率下降趋势尤其明显。为了揽客,一些经济型酒店被迫以低价营销。对此,在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上来说,经济型酒店行业的竞争状况总体居于良好态势,与购买者竞争的并不大。
从新进入者的威胁来分析经济型酒店行业的竞争状况,我们可以得出:经济型酒店行业的进入障碍非常低。经济型酒店行业并不需要较大的资金规模才可以进入行业。而在产品差异上来说,经济型酒店行业的产品差异非常小,进入行业之前所需准备的产品设计等也不需要较大的差异以及精力去别树一帜,对于酒店行业来说,越是经典的东西越是普通,那些独树一帜的东西很难得以保留。而相对于地理环境这一要素来说,却是经济型酒店行业进入障碍最大的一方了。只要好的地理位置才能吸引足够对的购买者前来购买产品,而一个不好的地理位置对于没有特色的经济型酒店来说往往是能够严重影响其经营效益的。不过这个并不难解决。而经济型酒店行业的进入风险应该是极小的,在旅游区、火车站等地方,经济型酒店的需求是相当旺盛的,一旦进入,不会出现门庭冷落的现象。并且经济型酒店行业的利益是非常可观的,这是由于其极低的成本。经济型酒店的成本非常低,一家百余间的酒店仅需十名员工即可,相对于其他同样规模的豪华型酒店,其人力成本是非常低的。而且经济型酒店的购买者通常不是来此享受的,购买者的目的非常明确,他们仅仅是寻求一个住宿的地方,由此客房的打扫以及维护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酒店就相对容易的多。综合上述观点,从新进入者的威胁来看经济型酒店行业的竞争状况应该是非常惨烈的,新近者容易给已进入者造成打击并抢走市场份额。
从替代品的威胁来分析经济型酒店行业的竞争状况,我们可以得出:经济型酒店行业处于住宿业的大范畴之中,而在这个范畴之中,有提供奢华设施设备的豪华酒店和各类星级酒店。对豪华酒店来说,最核心的要素是“豪华的体验”。即非常舒适的床褥、24小时服务、健身水疗设施的使用等等。相较于经济型酒店所没有的是,豪华酒店往往会提供一流的餐饮服务。例如香港文华东方酒店,其可圈可点的是拥有世家各具特色的酒吧及餐厅,包括两间米其林星级餐厅及一系列独特的食府,多年来不断缔造美食传奇,深受食客爱戴,特别是它的法国餐厅。而对于经济型酒店来说,最核心的要素是住宿,以客房产品为灵魂,去除了其他非必需的服务,其最大的特点是房价便宜,其服务模式为“B&B”,仅提供早餐和床。所以经济型酒店与豪华酒店的差异性是非常明显的。而一些面对背包客等人群的低价小旅馆则是经济型酒店的主要竞争对手了。他们的出现使得市场平均门市价格也有所滑落,并且在旅游区内,针对背包客的低价小旅馆更是比经济型酒店更具有吸引力。就以本人曾去过的王村芙蓉镇旅游风景区为例,当时本人选择的是旅游区内的一家低价小旅馆,因为选择这家小旅馆可以免除芙蓉镇旅游风景区的门票费,且从游玩的角度来说,住在旅游风景区内比住在旅游风景区外的便利程度更高。所以在替代品的威胁上来说,经济型酒店行业的竞争状况并不是非常的乐观,还是存在着许多来自替代品的威胁。
从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来分析经济型酒店行业的竞争状况,我们可以得出:经济型酒店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美国,如今在欧美国家已是相当成熟的酒店形式。我国的经济型酒店最初的发展始于1996年,上海锦江集团旗下的“锦江之星”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型酒店品牌问世。经过20年时间的发展,已经诞生了包括锦江之星、如家、7天、尚客优、汉庭等一大批快捷酒店品牌。我国经济型酒店最初的发展始于1996 年,上海锦江集团旗下的“锦江之星”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型酒店品牌问世。进入21 世纪,各种经济型酒店品牌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除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锦江之星外,首旅酒店集团和携程网于2002 年共同投资设立的如家快捷也得到了迅速的成长,并于2006年赴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中国酒店业海外上市第一股。除此之外,2005年成立的7天连锁酒店和汉庭酒店也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赴海外上市。尽管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旧没有完全消退,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依旧存在,但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旅游市场持续增长、各地相关的交通、会议、展览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改善以及世博会、亚运会等众多利好因素的推动下,2009年中国经济型饭店市场供应继续保持高速的增长态势,截止到
(2006-11-01 10:14:08)转载
分类: 专业思考
M·波特教授在其巨著《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出一个产业中的五种竞争作用力——进入威胁、替代威胁、客户价格谈判能力、供应商价格谈判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基于波特的“五力模型”,现对华为公司面临的竞争态势进行分析。
一、进入威胁
根据波特的观点,处于产业中的企业面临的竞争取决于该产业的进入壁垒。就电讯产品市场而言,华为公司由于较早地进入该市场,因此建立了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培养了顾客对华为品牌较高的忠诚度,这使华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新进入者的竞争。此外,电讯产品市场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成熟的分销渠道,在这两方面华为也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对于新进入者而言,这构成了一种进入壁垒。特别重要的是,华为经过多年的大力发展,在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可以通过达到可比规模或多元化经营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得以分摊,取得规模经济的效益。由于生产经验的不断积累使得“经验曲线”对华为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为进入者构筑进入壁垒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波特所言,如果由于“经验曲线”的作用使企业“在累积产量已经很大的条件下,成本仍随产量增加而持续下降,则新进入公司就可能永远追不上已立足企业”。德州仪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就在经验曲线的基础上建立了成功的战略,在这一点上,华为应该学习德州仪器的成功经验,相对竞争者而言,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此外,政府政策对于产业以及产业中的企业面临的竞争都有重大影响。由于中央政府近年来对电讯产业的支持不断加大,所以华为在这方面可能面临较强的竞争。
当然,进入壁垒还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政府政策的变化必将对整个产业和产业中的企业产生重大的影响。要指出的是,“经验曲线”作为一种比较微妙的进入壁垒,可能随着经验无法持续地保持专有而失去作用,进而要求企业不断加大科研力度,推进产品创新。
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
就国内电讯产业来看,华为公司面对着大唐、中兴等几个老对手的竞争,而这几个公司由于处于产业的领导地位,可以对市场价格产生较大的影响,在产业中建立秩序,起到一种协调作用。相比而言,国外实力雄厚企业的进入更可能对产业中的所有企业产生较大的竞争。除此之外,一些与华为有着极深渊源的新兴企业,尤其是当初从华为分出去的子公司发展而成的个性十足的中小企业对华为的盈利、销售和成本控制有很强的影响。由于电讯产品市场的迅猛增长,相对可观的利润会鼓励新进入者和产业中的现有竞争者会对华为形成很大的竞争。
三、替代威胁 按照波特的观点,替代品设置了产业中公司可谋取的定价上限,从而限制了一个产业的潜在收益。对于华为而言,虽然已经处于产业的领导地位,仍然需要注意现有和潜在的替代品的竞争。特别地,对于可以改善现有产品品质和具有较高性价比的产品有高度重视;再者,如果替代品是由盈利很高的产业生产的,将更具有竞争力。就此而言,华为应该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使产品更具竞争性。
四、客户价格谈判能力
波特指出,进行大批量和集中购买产品的客户;购买产品花费占其成本相当大部分数额的客户;产品质量对客户产品质量和服务有重大影响的客户,具有很强的价格谈判能力,这种能力对企业的盈利水平和成本控制能力都有重大的影响,从而降低企业利润。从实际情况看来,华为面对的这种竞争力是巨大的,从其和欧洲电信运营商沃达丰合作这一案例表明,华为为了取得这一订单而接受了沃达丰长达一年的覆盖公司所有业务部门的考核评价。此外,一些批发商和零售商也具有很强的价格谈判能力,对企业有较大的影响。
五、供应商价格谈判能力
根据波特的研究,供应商产业由几个公司支配且集中化成都高时;供应商在向产业销售中不必与替代产品竞争时;供应商的产品是客户业务的主要投入产品时,供应商具有较强的价格谈判能力,这种能力同样对企业的盈利水平和成本控制能力都有重大的影响,从而降低企业利润。根据经验,为公司提供诸如集成电路板、计算处理器等通讯设备核心产品的供应商对华为而言具有很强的价格谈判能力。在此特别指出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供应商对企业盈利和成本控制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波特所言“劳动力也必须被视为供应商,他们对许多产业施加巨大压力”。事实表明,高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短缺的几类人才,这些劳动力的供应对企业具有重大的战略影响。虽然华为在争夺人才方面以其较为成熟的招聘培训制度在国内同类企业中稍占优势,但面对主要竞争对手尤其是外资企业更加激烈的人才争夺战,华为在这方面也面临着较强的竞争。
1 信息系统竞争优势的理论基础——波特五力模型
迈克尔·波特是举世公认的最伟大、最具影响力的商业理论思想家之一, 被誉为竞争战略之父。波特五力分析属于外部环境分析中的微观环境分析, 主要用来分析本行业的企业竞争格局以及本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关系。
波特“五力模型”中的五力是指: (1) 新进入者威胁:新进入者在给行业带来新生产能力、新资源的同时, 将希望在已被现有企业瓜分完毕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 这就有可能会与现有企业发生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的竞争, 最终导致行业中现有企业盈利水平降低, 严重的还可能危及企业的生存; (2) 替代品的威胁:两个处于不同行业中的企业, 可能会由于所生产的产品是互为替代品, 从而在它们之间产生相互竞争行为, 替代品价格越低、质量越好、用户转换成本越低, 其所能产生的竞争压力越强; (3) 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主要通过其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能力, 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 (4) 供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供方主要通过其提高投入要素价格与降低单位价值质量的能力, 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产品竞争力; (5) 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大部分行业中的企业, 相互之间的利益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作为企业整体战略一部分的各企业竞争战略, 其目标都在于使得自己的企业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 所以, 在实施中就必然会产生冲突与对抗现象, 这些冲突与对抗就构成了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
波特认为, 任何行业, 无论本国的还是国际的, 无论是一个产品还是一项服务, 竞争的规则就蕴藏在五个竞争力量当中, 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综合程度, 决定着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他断言, 这五种力量组成了竞争的全貌。
2 信息系统竞争优势分析
波特五力模型是在工业文明背景下提出的, 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 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流程已经不同当年, 但是, 作为框架性分析基准, 波特的五力模型仍然被学术界所沿用, 以此来解释信息系统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 依然有很强的说服力。
下面从五个方面分析信息系统的引进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
2.1 新进入者的威胁
当企业所属行业的进入障碍相对较低时, 新企业会对现有企业构成较大威胁, 而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 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增加这种进入障碍, 信息系统的投入, 已经成为新进入者的“技术壁垒”。一方面, 业内企业可以通过加大信息系统投资和应用水平来保持优势地位, 以阻止新进入者。反过来, 新进入者需要足够的信息技术才能支撑复杂的信息系统的运作, 此外, 新进入者必须考虑庞大的信息系统投资带来的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由此看来, 信息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阻止新进入者的作用。
以超市的会员管理为例, 先进的会员管理信息系统是超市阻止新进入者进行市场瓜分的有效手段。在超市行业, 信息系统是进行竞争的基础, 没有一套有效的信息系统, 很难与行业领先者进行竞争, 没有武器的战争注定是失败的。沃尔玛对信息系统的投入与它的行业领先地位是相辅相成的。
2.2 替代品的威胁
替代品威胁的决定因素是产品的价格性能比、顾客的转移成本和消费偏好, 具有这三方面优势的替代品往往会造成企业利润的损失和市场份额的缩减。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改进产品的性能, 降低产品成本, 提高产品的价格性能比, 从而消除替代品的威胁。企业应该时刻审视技术市场, 一方面利用信息系统提供新的服务, 另一方面要关注市场是否有替代品的产生给企业生存带来威胁。企业必须关注顾客需求的变化, 注重技术创新, 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第一个利用信息系统使用ATM机为客户提供方便服务的银行, 毫无疑问比其他银行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取了竞争优势。
2.3 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
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取决于信息的拥有量, 优势信息的拥有者必然拥有更强的讨价还价能力, 对顾客而言, Internet等快速、廉价的信息传递工具无疑大大降低了顾客收集信息的成本, 信息的可靠性增强, 渠道拓宽, 削弱了企业的信息优势, 因此,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企业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顾客的需求, 企业要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更快、更准的发现并满足顾客的需求。使用信息系统与信息技术可以提高买方的转移成本, 使其转向其他供应商的成本提高, 从而降低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确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流程”, 而离开信息系统, 这些理念和流程都将是空中楼阁。因为企业需要利用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技术对不同的顾客群体进行分析, 发掘客户的消费模式, 了解顾客的深层次需求, 设计出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 从而更好的调整经营策略。比如, 设备制造厂商可以利用专家系统, 为顾客提供远程维修指导与服务。再如, 航空公司推出的累积积分奖励免费的飞行公里数可以锁定部分客户群体, 而没有信息系统, 这种运行机制将无法实现。
2.4 供方的讨价还价能力
信息系统的应用降低了寻找供应商的搜寻成本, 扩大了供应商的搜寻范围, 可以给业务人员提供与供应商相关的全部进、销、存信息, 通过对历史信息的对比分析, 削弱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将供应商按照销售、毛利、促销能力、库存控制能力进行评价和判断, 帮助业务人员针对不同类别的供应商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 有效降低企业的库存、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如基于JIT系统的库存系统可以减少汽车制造等行业的库存成本, 利用信息系统与信息技术, 将企业与零部件供应商联系起来, 其本质上就是利用信息代替企业的零部件库存成本。另一方面, 行业利润的透明化也增强了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两者之间的动态均衡, 将是企业与供应商实现双赢的共同选择, 这种“共赢”的效果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竞争优势。比如, 信息系统可以帮助企业与其供应商之间建立联盟伙伴关系, 戴尔公司和其供应商组成了虚拟企业, 供应商变成了戴尔的一个零件提供部门。戴尔接到客户订单后, 其控制中心会把整张订单分解成一张张零件采购订单, 通过网络发给配件供应商, 供应商接到订单后马上组织生产, 在指定的时间内把货发给戴尔。除了发送订单外, 戴尔还与供应商在网上共享戴尔所掌握的信息, 如配件需求信息、库存信息, 以及新产品资料、技术计划等。而这种合作关系建立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有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的支持。
2.5 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信息系统是现有企业的行业标准, 当行业内部竞争企业的规模大致相当的时候, 企业间的竞争是很残酷的, 如果企业不具备业内通行的信息系统, 就会被无情淘汰, 或者说, 企业只有利用信息系统创造出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 提高效率, 才能取得行业竞争优势。像网络银行、戴尔集团的网上批量订购系统、航天公司的订票系统等都是借助于信息技术获得了先动者的竞争优势。另外, 信息系统还可以帮助企业收集对手产品设计情况、市场营销情况等信息, 并加以分析, 将分析结果与本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行对比, 获得成本优势或差异化优势, 从而改变竞争基础, 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沃尔玛之所以能够提供“每日低价”和“最周到的服务”, 得益于其从天空到海洋、从无线到有线无所不包的信息网络。沃尔玛利用最先进信息系统的有效调配, 实现了全球范围的资源配置, 以最低廉的价格服务于顾客, 赢得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3 企业信息化战略的选择与实施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信息系统不仅给企业内部运营和管理带来竞争优势, 同时也会给企业外部环境带来战略优势。但是, 当一个企业通过信息系统获得竞争优势时, 由于信息的开放性, 竞争对手很容易得知该企业采取的方法和策略, 并加以模仿, 或者采取更一步的策略, 这样企业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这就要求企业要随时保持对市场环境的高度敏感, 不断地对变化作出反应, 将信息系统的应用上升到战略层面, 使企业通过创新不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企业的信息化战略应直接支持和配合企业竞争战略, 只有明确了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企业给客户带来的价值、企业在市场中形成的特色以及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优势, 并将其运用在指导信息化战略和战略配置上, 才能体现信息系统应用的战略意义。企业的信息化战略主要有:成本主导战略、创新战略、质量主导战略、服务主导战略。
3.1 成本主导战略
成本主导战略关注的是以最低的价格提供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使用成本主导战略的公司包括Wal-Mart和Southwest Airlines。这些公司的产品价格低于竞争对手, 以此获得较多的市场份额。
该战略要求企业能够高效的整合运作, 信息系统在提高信息的收集、处理、共享速度方面, 整合企业内、外部信息方面, 提高企业内、外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效率方面, 降低产品成本和供应链总成本方面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3.2 创新战略
以创新为差异化战略的企业, 皆专注于发展品牌杀手, 像索尼、耐克等企业似乎总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迅速推出消费者所渴望的产品, 获得消费者溢价。这类企业竞争力的独门武器, 就是企业无可比拟的创新的市场营销和产品开发。
对于新开发的产品和服务来说, CAD等工具的应用, 可以极大的提高研发速度和效率, 降低产品的研发成本, 帮助企业抢占市场先机;CAM技术的应用, 提高了生产线的柔性, 根据客户的需求, 可以迅速改变生产流程;CAPP、APS等工具可以将企业产品设计数据迅速的转换为产品制造数据, 提高新产品的投入生产速度。
3.3 质量主导战略
以质量竞争的企业, 是因为其产品的高质量而为人所知, 同时也以一致性和可靠性而闻名遐迩。而随着产品复杂程度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外包的形式进行生产, 使得传统的信息处理方式不能满足质量管理的要求。只有采用新的IT技术, 提高产品生产全过程中相关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效率, 才能完成对产品质量信息的纪录和处理, 进而满足消费者对于可追溯性等产品质量的要求。
3.4 服务主导战略
服务主导战略就是依据客户的特殊需求而量身定制服务, 通过提供独特的服务吸引新客户, 建立客户忠诚度, 并留住老客户。
为了在服务方面胜出一筹, 企业与客户直接接洽的所有流程与信息系统, 诸如订单接收、订单履行及发票等, 都必须以快速、一致、准确为标准。将企业内部流程与关键客户的内部流程与信息系统进行整合, 正是企业必须专注的核心技能所在。
一般情况下, 成功的企业只选择一种战略, 如果企业试图使用多种甚至所有的战略, 便会出现企业被夹在中间, 反而没有了战略。
4 结语
理论和实践表明, 建立和利用完善的信息系统是企业提高竞争优势的法宝。企业要想在波涛汹涌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充分发挥企业信息系统的效用, 合理分配资源, 有效降低成本, 实现利润最大化。事实上任何企业、任何行业都有机会利用信息技术获得优势。使用信息系统的目标不仅仅是解决每个部门的运营问题而是如何通过信息系统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2] 郑延.企业信息系统战略思考[J].财会通讯 (理财版) , 2008 (6) .
[3] 薛剑虹.论信息技术与企业战略.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7 (6) .
[4] 戚汝庆.企业信息化、波特竞争战略理论与核心竞争力.理论学刊, 2007 (2) .
[5] 吴思, 矫健.信息技术增强现代零售业竞争优势.生产力研究, 2005 (1) .
关键词:国家开发大学,广播电视大学,波特五力模型,市场竞争,发展趋势
2012年7月5日,国家开放大学在原有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成立。然而,开放大学成立伊始,却面临着高等教育市场环境带来的诸多挑战。高校的扩招、高职院校的发展、普通高校网院的竞争均构成开放大学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开放大学能否发挥自身优势,形成自身办学特色,是其生存发展的关键。本文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对开放大学前身广播电视大学发展中的市场环境进行较为深入剖析, 探讨开放大学未来发展的前景。
波特五力模型是在产业组织经济学的基础上推导出决定行业竞争强度和市场吸引力的五种力量。所谓行业竞争强度及市场吸引力可以理解为该组织能否适应周边环境带来的压力及在压力作用下能否进行良性发展的状态。五种力量分别是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 见图1) 。五种力量的高低强弱可以反映出市场主体所存在的周边环境。以该模型分析开放大学能否适应周边环境带来的压力,即可明确开放大学现阶段的生存态势。
一、面临现有“同业竞争对手”威胁
现阶段在开放教育领域的竞争进入白热化,无论是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还是地区设置的成人高校,均有向远程教育发展的倾向。而广播电视大学( 开放大学前身) 最有竞争力与最直接的对手是普通高等学校的网络学院。表是二者近8年的招生人数的对比,8年间全国电大开放教育招生人数仅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网络学院的65. 77% 。
2003 - 2010年,电大每年招生人数基本在50万- 6万人,变化不大,但高校网院的招生人数却在激增,电大招生人数与高校网院招生人数相比,有明显下降趋势。电大今天发展所遭遇到的瓶颈与高校网院的急剧扩张有着直接的关系。同属远程教育,为何二者发展势头不同,笔者认为原因有两点: 一是从教学方面看,高校网院教学完全通过远程教育手段支持,虽然在硬件方面借助了中央电大平台,但其高效的管理水平及符合学生破解工学矛盾的愿望使其在远程教育市场中异军突起,现时的发展已使电大望尘莫及。二是普通高校的“无形资产”起了至关重要作用。无论是北京大学网校还是东北师范大学网校,其学校名称的美誉度远远超过电大。电大如果不进行改革重建自己的声誉必将全面落败。开放大学的创建给了电大改头换面的契机,电大必须抓住机遇全力扭转不利态势。
二、“供应商”支持能力有限
政府是电大的供应商,政府所提供的产品即为对开放教育的相关政策,对于一贯依靠政策吃饭的电大而言,政府对电大所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从另外一个层面看,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变身开发大学能否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并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是其成败的关键。当前,在电大变身开放大学过程中,政府各项政策的出台已表明了国家与地方政府对电大的重视程度,但仅有政策支持远远不够,财力上的支撑是电大能否重获新生的决定因素。在英国开放大学创立之初,政府给予财政上的大力支持,才使其成为享誉世界的著名大学。而今电大的变身开放大学,虽然取得政府给予的相关支援,但与国际上先进的开放大学的要求在所需的财力上相去甚远。仅以北京地区为例,不要说政府给予普通高等学校提供的财力每年数以亿计,即便是一所普通职业高中,每年政府投入的专项经费就达数千万元。这个数字虽然与政府投入北京电大的财力相当,但是,一所普通职业高中校的学生仅千余人,而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在校生却近十万人。
单位: 万人
社会是电大的另一位供应商。社会对电大提供的产品包含两方面: 社会对电大的认可度; 电大能否在社会各企事业单位获取师资、实训及财力的支持。世界各国远程开放教育的经验表明,社会所提供的资源尤为重要,其重要性甚至超过政府。新东方成功办学的经验足以证明这一点。如何能更大范围地取得社会对未来开放大学的满意度,直接关乎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目前, 电大在社会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否则不会有几百万人在电大接受培训。但迫于市场及同业的竞争压力,电大办学质量开始变得扭曲,而质量下滑反过来又会影响社会的认可度,恶性循环已经开始形成。
综上,变身开放大学是电大取得供应商提供更多资源的唯一可行的办法,但是不能把“变身”混同于“翻牌”,否则既会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也使得苦心经营几十年的中国远程开放教育毁于一旦。
三、潜在“新进入者”的威胁
潜在新的进入者是指在近一时期将进入该行业参与竞争的主体。就电大而言,潜在新的进入者为有意提供开放教育的教育机构,他们就是普通成人高校与普通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这两类院校在此前是通过全国成人高考招生的主体,因此,此前对电大没有太多的竞争优势,基本属于势均力敌,一个是宽进严出,一个是严进宽出,对于购买者而言,实属朝三暮四。表2反映出近十年的全国成人高考北京市招生情况。北京市全国成人高考在2003年招生人数达到顶峰后,人数陡然下降,从原来的18万人降至11万人。2004 - 2011年,成人高招基本稳定在11万人左右( 见表2) 。这与当时电大开放教育及普通高校的网络学院面试入学关系密切。
单位:人
虽然近些年电大在成人教育市场分得一杯羹,人群还是相对稳定。但是,近期教育部将出台取消全国成人高考的政策。这将使普通高校的继教学院及普通成人高校的招生更加具有市场优势。因为这两类高校招生方案无非有两种: 一是与开放教育一样取消入学门槛,实行宽进严出入学机制; 二是各省自行决定是否实行地域性成人高考。无论哪种方案的出台,都将是对电大开放教育的巨大冲击。
与两类潜入者相比较,无论对手选择哪种招生方案, 电大终将成为输家。因此,电大变身开放大学后,必须办出特色,必须朝着一流学校的办学理念迈进; 同时做好自身远程开放教育资源的整合,努力实现在普通高校、成人高校、自考以及普通高校的继教学院、网院之间搭建学分 “立交桥”。一方面,节约成本; 另一方面,降低同业竞争, 变恶性竞争为多方合作,最终达成多赢局面。
四、来自“替代产品的企业”的威胁
来自替代品企业的威胁,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 由于所提供的产品具有互为替代性,使它们之间产生竞争行为。电大提供的教育产品与普通高校的专本科教育、民办高校专本科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外高职教育提供的教育产品及服务具有相互替代性。因此,来自同行间的外部威胁亦不可小觑。
普通专本科教育最具有权威性。对于高中乃至部分中职学校的学生具有很强的诱惑力,特别是对那些曾经参加过高考而落榜的学生,他们依然选择补习准备第二年再次参加高考,加之普通高考连年扩招,大量挤占了本属于未来进入电大开放教育的生源,电大开放教育的生存空间处于连续被压缩状态( 见图2) 。
图2反映出普通高校扩招给成人高等教育市场带来了巨大挑战。1998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08万人,而到2012年招生人数骤增至685万,招生规模扩大了4. 9倍之多。而电大的开放教育也仅仅是成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此受到的影响可想而知。
民办高校是高考落榜学生分流的重要选择之一。民办学校绝大多数采取面授辅导形式通过自学考试来取得国家认可学历,其办学方式灵活,特别在专业设置方面非常具有前瞻性。部分民办学校与普通高校的继续教育接轨,上述两个特点也占据了一定生源空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虽然逐年萎缩,但对开放教育依然具有一定替代作用( 见表3) 。
从以上全国高等自学考试的报考数据来看,自考的报考人数由2000年的1369万人次下降至2009年的1042万人次。但2005 - 2009年,一直维持在千万人次的考试规模,一方面说明成人补偿学历的需求不断降低,另一方面也说明,自考形式在当前依然存在一定规模。毕竟,自考的成本低,文凭的认可度高,同时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灵活。对于那些经济条件较差、自学能力很强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诱惑力。
综上所述,电大变身开放大学应汲取上述学校的优势: 民办学校的专业前瞻性; 普通高校的质量保障体系及美誉度; 自考的低廉学习成本。同时积极利用社会资源, 拓展电大开放教育学生的就业渠道,彻底降低购买者使用替代教育产品的欲望。
五、购买者的力量产生更大的影响
购买者的力量主要是针对行业( 企业) 间的相互竞争而表现为对产品要求的价格更低、品质更好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首先,电大开放教育提供的是教育产品,它的直接购买者是成人学历的需求者以及部分企业。是否购买产品完全依赖于需求者的动机,因此,开放大学对于购买者需求动机的满足是其生存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其次, 该教育产品的性价比决定着需求者是否能变为购买者。 最后,是否有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成为购买者能否持续付费的重要因素。
( 一) 购买者需求多元化
笔者对北京广播电视大学石景山分校每学期入学的新生进行多年的调研,就学习动机一项设定多种选项,其中,90% 的学生选项结果多样化,表明了学生学习动机是多元而综合的。在各项动机中,获取文凭和提高能力是主要的学习动机,分别占到71% 和65% ,其余依次为工作需要( 33% ) ,对专业感兴趣( 30% ) ,想换工作( 23% ) ,结识更多的人( 17% ) 。
除了学习动机,排除学习障碍也是学生需求的一个重要表现。如何排除学生的学习障碍就是满足学生需求的重要因素。调研结果表明,作为在职求学者,开放教育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除了10% 的学生表示没有学习障碍,其余学生均提到了不同的学习障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工学矛盾,71% 的学生因为工作忙而没有时间参加学习; 此外,相对比较集中的几个障碍是前往学校交通不便或路途太远( 19% ) 、家里有孩子或者其他家庭成员需要照顾( 18% ) 、课程太难超出能力范围( 15% ) ( 见图3) 。
安排上课时间是解决学生学习障碍的重要手段。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石景山分校学生总体调查情况来看, 34% 的学生希望上课时间在平时晚上,44% 的学生建议在周末上课,22% 的学生对上课时间没有具体要求。从各专业班级情况来看,不同专业对上课时间的要求表现出差异性,本科工商管理、学前教育、广告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科计算机信息管理等五个班级超过60% 的学生希望能够在周末上课,尤其是本科学前教育专业,81% 的学生建议周末上课,需要我们在后期的课程安排上予以考虑。
综上所述,学生作为教育产品的购买者,无论从动机还是其他需求,均反映出购买者需求多元化倾向,满足他们的要求,是电大变身开放大学最主要的动因之一。
( 二) 价格因素影响
电大学费十余年没有调整,对于购买者而言比较容易接受。目前,整个成人教育的学费普遍不高,笔者通过调查,总结出成人教育不同类型学校的所需成本。独立设置成人高校的学费相对低廉( 不同专业也存在差距) 。以北京市石景山区业余大学的学费为例,专科经济管理专业每学期学费为1080元,五个学期总计5400元。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专业每学期1375元,总计6775元。艺术类专业每学期1900元,总计9500元。电大相类似的专业: 行政管理专科专业为7952元。计算机专科专业为9800元。普通高校的继续教育费用非艺术类专科平均6000元左右,艺术类专科平均9000元左右。普通高校网络学院根据院校的不同,价格略有差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网络学院专科学费为8000元左右,中医药大学专科学费9600元左右。民办高校的专科费用在15000 - 20000元不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除考试费外无成本可言。
综上所述,与非艺术类的文科专科学习费用相比较, 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与普通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费用为5000 - 6000元; 电大为7950元; 普通高校的网络学院在8000 - 10000元; 民办高校为15000 - 20000元。由此可以明确,如果成人高校及普通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降低入学门槛或者实现宽进严出入学,购买者的选择对电大的威胁要远远大于网院、民办高校甚至自学考试。
( 三) 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是决定购买者持续购买的重要因素
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体现在学校对学生全方位进行学习指导帮助系统。如何打造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是各类教育成功的基础,因为健全的“学支体系”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同时也是购买者是否持续支付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电大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核心内容,并在努力学习先进办学理念,逐步构建和完善。与各类成人教育相比较,电大充分发挥其面授导学与远程教育手段交替存在的优势,基本上形成了对学生“学前有介绍、学中有指导、学后有辅助资料”的全方位立体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电大与成人高校及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相比较的优势就是有远程教学手段的支持; 与普通高校的网院相比较的优势在于有1 /3以上的课时进行面授导学课程。当然,不足之处在于承担导学的师资队伍。在电大“学支体系”中,各分校导学教师的配比不均衡,会造成学生在选择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开放大学的建设,特别是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问题会迎刃而解,未来开放大学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会更完善。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文具行业】推荐阅读: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蒙牛06-25
海尔集团五力模型分析11-13
五力分析案例07-02
哈利波特读书笔记05-25
《哈利·波特》读后感10-18
读哈利波特有感12-05
哈利波特小学英语作文07-07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读书笔记09-22
哈利波特读书笔记500字11-03
《哈利波特》英语读后感12-08